大学实验实施方案

2024-05-14

大学实验实施方案(共8篇)

篇1:大学实验实施方案

实验大学区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自大学区成立以来,各校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狠抓课堂教学改革,使各校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声誉越来越好。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区内各成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更好地通过学科的成长、教师的成长带动学校的发展,现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大学区学科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创造条件,加快学科建设的步伐,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以有效的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通过学科建设,培育更多的优势学科,通过优势学科的辐射、示范作用,提升学校的示范性。另外要创设有利于教师迅速成才和学科教学模式形成的教学环境,使任课教师逐渐形成有鲜明个性特点的教学风格。

二、学科建设的策略

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除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各学科建设的强弱。所谓学科建设,就是建设学科或发展学科。学科建设是学校成长必不可少的平台,是学校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学、教研水平的重要基础。所以,学科建设的策略必须正确。

1.更新理念。在学科组内,人人要有优势学科的意识,全学区要形成一种建设优势学科的氛围。要加强学科组文化建设,并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打造品牌。选出2个学科组:语文组、数学组,作为重点集中力量建设,尽快成为教师业务能力强、学科成绩突出、学科特色明显的学科组,使它们成为品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3.造就队伍。教师强则学科强,要做好新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教师整体素质普遍提高,业务能力明显增强,造就一支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

4.创建模式。通过三个重点教研组的建设,探索一套科学规范、务实高效的学科建设模式,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提供经验,使其对学校其他学科组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所有学科组水平整体提高。

三、学科建设的措施

1.加强领导。学区内成员校各个职能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为学科建设出谋划策、保驾护航。组建学科建设领导小组。

2.建立领导包组制度。相关领导每人承包一个教研组,深入一线为学科组建设给予指导和服务。

3.制定规划。学校总体规划是:在学校三年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学科建设的三年规划。今年重点建设二个学科,明年整体推开。重点建设的二个学科近期要达到的目标是:各类考试的成绩必须名列全县前列,每个学科要有2-3名教师在本县本学科中有较强的影响力。各教研组要根据学校工作规划和方案,结合本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规划,明确目标和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实现既定目标。

4.加大对教研组长的培训力度。如果说一个好的校长能带出一所好学校的话,一个好的教研组长就能带出一批好老师,就能带出一个好的学科。教研组长在一个学科中起着灵魂的作用,组长强则教研组强,所以必须加大对教研组长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及管理能力。

具体措施是:建立和名校的教研组长进行交流的平台,定期举行研讨会;请专家来校进行培训;请校内专家进行培训;加强教研组长之间的交流。

5.打造优秀的教师团队。搞好学科建设一方面在教研组内要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另一个关键方面是,要有一批高水平的教师。学科中要有领军人物,要有名师,要有大师级的教师。名师是品牌,名师会产生很大的社会效应,没有名师的学科不可能是名学科。为培养更多的名师、骨干教师,各教研组要认真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进一步强化科研意识,营造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氛围,提升教研组的教研功能;作好培训计划,搞好校本培训;要针对各学科的特点进行系列教学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6.强力推进校本教研。制定校本教研制度,以校本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以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促进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把校本教研作为学科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具体操作的模式是:课题带动模式,使学科组形成人人有课题的局面,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名师引领模式,通过不断完善名师工程,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带头、骨干作用。

7.检查监督。完善《学科建设考核方案》,大学区定期检查学科建设方案落实情况,对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协调好各种关系,帮助学科组克服遇到的困难,将落实进行到底。

篇2:大学实验实施方案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实施方案

为激发大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倡导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 见》(教高[2007]1号)和山西省《关于高等教育强校工程的推进意见》(晋政办发[2008]14号)的有关精神,学院决定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以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创造精神”为核心,以有利于调动大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为重点,以推进实验教学改革为手段,积极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激发大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兴趣,使广大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初步训练,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建设创新教育文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原则

以“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为原则,使参与项目的学生在导师指 导下完成实验过程;能够自主设计实验、自主完成实验、自主管理实验;注重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实施过程,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学院每年立项资助20~30个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

三、主要内容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是指本科学生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进行实验方法设计、组织设备和材料、实施实验、分析处理数据、撰写总结报告等方面的工作。项目研究范围包括:

1.学生自主设计、有一定创新型和应用性的科研项目 2.教学计划以外的能够自主完成的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 3.学生课外科研训练优秀项目的深化研究课题 4.本科学生学科竞赛引伸的研究课题

5.结合学院有关重大研究项目或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紧密的课题 6.社会调查及其他有研究与探索价值的课题

四、申报评审 1.申报条件

(1)申请者为我院二、三年级全日制本科生。品学兼优,学有余力,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对科学研究、科技活动或社会实践有浓厚的兴趣;

(2)申请者以团队形式申报,团队人数3-5人。学科交叉和年级交叉的小组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予以立项。申请人不得同时在不同项目之间交叉申报。项目结题前,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新项目;

(3)申请者必须由所在系部配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具有讲师(硕士以上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扎实基础和较强的指导学生研究的能力。一般应主持过院级或院级以上教研或科研课题。能认真履行指导职责,审查项目申请表、任务书,加强过程指导,审查原始数据、科研日志和实验报告,督促学生按期结题;

(4)立项申请只对团队,需填写《太原工业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申请书》(一式三份),由各相关系部对申请项目内容的真实性、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及经费支出预算等内容进行初评,初评合格的项目报送教务处。

2.评审办法

教务处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对各系部推荐的申请项目的科学性、创新性、技术可行性进行评审,分书面评审和答辩评审两部分。

(1)书面评审

① 项目要体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或研究方法创新,实施手段以实验为主; ② 项目负责人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有工作热情和持之以恒、顽强拼搏的科学精神,团队成员结构合理;

③ 选题科学、内容新颖,具有挑战性和前景价值,有助于增强学生创造、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④ 项目方案条理清晰,实验设计合理,方法可行,实验条件能满足要求; ⑤ 预期目标明确。以知识拓新、技术创新为主的项目要有可视化的实验过程和数据,以研究方法创新为主的项目有量化的对比结果;

⑥ 项目实施过程确实可以使学生得到创新能力的训练。(2)答辩评审

学院组织专家对通过书面评审的项目进行答辩评审,项目申请者陈述项目前期准备、项目的创新点、项目实施方案、预期成果、经费预算、项目组成员分工等,回答专家提出的有关的问题。重点评审选题是否科学、内容是否新颖,方案是否条理清晰,实验设计是否合理,方法是否可行,项目团队成员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3)项目评定

项目书面评审成绩占总成绩的50%,答辩成绩占总成绩的50%,最后成绩为两部分成绩之和,由高到低确定最终名单,经学院批准后发文公布。

五、管理办法

1.经申请批准立项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实施时间为1年。并择优推荐申报为省级或国家级项目。

2.学院采取多种形式对项目进行中期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执行情况、进展情况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经费开支情况,存在的问题等,项目负责人需填写《太原工业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中期检查表》报送教务处。

3.参加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学生在项目实施期间,如果出现两门以上(含两门)的课程考试成绩不及格,则终止对其资助,并不能取得相应的项目学分。

4.创新性实验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应填写《太原工业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结题表》,撰写总结报告,并提供必需材料(包括论文、设计成果及相关支撑材料等),由学院组织专家进行结题答辩验收,通过验收的项目予以结题并颁发证书。参加项目的每名学生在项目通过结题验收后可获得4个创新学分。对取得显著成果的学生学院给予奖励。

5.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经费资助额度为500-2000元/项。项目经费分两次拨付,项目批准后先拨付经费的80%,项目通过中期检查后拨付其余的20%。立项项目经费专款专用,项目负责人要合理编制经费预算,经费主要用于购买必要的实验耗材、药品、图书资料以及参加学术会议、相关调研开支等,经费使用按任务书中的预算严格执行。指导教师不得使用学生研究经费,但应积极引导学生用好经费。经费开支项目的报销由项目负责人提出,经指导教师审核,到教务处办理审批手续。6.创新性实验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公开发表时要注明 “太原工业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资助,项目形成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学院所有。

六、其他

1.各系部应为立项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提供必要的条件,使参与训练的学生优先使用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示范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等。

2.立项项目执行中有弄虚作假、经费使用不当或无故延期的,学院将取消已立项项目,视情节轻重收回部分或全部资助经费,取消项目负责人申请项目资格。

3.本实施方案由教务处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篇3:大学实验实施方案

一、训练计划实施的保障因素

1.训练项目的选题。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选题是决定能否立项的重要依据。园艺专业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发展的重点学科, 结合大庆市近年来农业发展的趋势, 培育棚室生产瓜类品种是实现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 培育新品种, 创新育种手段成为该项训练课题的核心问题。2011年神州八号飞船搭载的甜西瓜品种成功落户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 结合教师本人的科研项目, 将训练内容定位在育种技术的创新上。学生对于神州八号搭载的种子充满好奇, 大大激发了他们想要从事该项研究的热情, 参与空间诱变育种材料的培育也增加了学生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2.学生自身能动性是关键。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是立足于自身, 并在教师的指导下, 能够自主完成的科研项目。因此, 学生是否愿意从事该项研究, 是否从内心对此产生兴趣, 是决定该项训练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项目申请人应学有余力, 并具备基本的科研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同时注重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实施过程, 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此外, 申请人要具有明确的目标, 对未来人生有良好的规划, 才能够在训练项目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园艺专业是结合蔬菜栽培学、蔬菜育种学、诱变育种学、土壤学及植物保护学等多学科的交叉, 因此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 才能够很好的结合到实践中去。在本人指导的学生中, 有2009级和2010级的本科生, 他们均已开设了专业课, 这些学生思维活跃, 学习成绩优异, 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 在掌握所学课程的同时, 能够涉猎大量课外知识补充自己, 并且对学术和科研保有新鲜感和强烈的求知欲, 因此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的过程中, 他们完全有能力进行相对独立的科学创新, 并保证实验计划顺利、高质量的完成。

二、实施省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收获

1.对本科生综合素质培养。农学院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在校的本科生为主体, 旨在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种课题研究项目。2009级与2010级园艺系学生共10人参加了该项课题的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 从申请报告的撰写、中期考核, 到结题材料的提交均由学生独立完成,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导地位。学生能够积极查阅文献, 主动与其他高校学生沟通交流, 参加各种科技创新的活动, 并从中受到启发, 独立自主的完成了实验的设计、实施, 这充分体现了“创新”二字的含义, 同时在试验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独自设计的科研习惯, 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大学生创新性计划项目的实施, 学生了解了所从事研究的原理, 熟练的掌握了如何使用各种高端仪器, 消除了对科学研究的神秘感和畏惧的情绪, 激发了学生对研究工作的热情。在研究的最初阶段, 学生经常遇到困难, 也发生过学生要求更改课题或者让教师告诉如何开展。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鼓励学生去试验田, 一个植株、一个果实的观察, 引导学生发现差异, 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鼓励他们继续开展研究。学生通过该项研究, 均能独立的栽培种植园艺作物, 并且能够独立解决生产中常见的问题。

3.指导教师责任重大。实行创新性实验计划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尽快得到某些技术成果, 而是使学生有一个完整做科学研究的经历, 并通过这个过程养成相应的素质。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尽可能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引导大学生在创造实践活动中学习, 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研究最初, 我与学生开了一个座谈会, 让每个人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做好实验设计, 自主选择研究内容、合作伙伴, 完全交予学生自行设计如何开展研究, 教师最后把关。为了提高学生的热情, 带他们参观了北大荒农业生态园区, 参观了各种新奇特的蔬菜品种;给他们讲航天育种的相关知识及神舟飞船的相关背景材料, 激发他们的热情。学生没有开展科学研究的经验, 经常出现问题, 这时候指导教师及时跟踪, 定期与每个学生谈话, 每个学生讲自己研究内容的问题, 大家发表意见, 共同寻找解决途径。时常与学生交流心得, 让每个学生感觉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是保证学生按期完成指标的重要保障。在完成实验成果后期, 鼓励学生撰写科研论文, 并采取奖励制度, 提倡多出成果、多发文章。

4.提前进行就业和人生规划。参加科研项目的同学大部分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 经过一年的试验训练, 要面对考研还是就业的选择。因此在实验开展最初, 指导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 对于每个学生因材施教, 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优点, 并结合其未来的工作、学习目标, 分配研究内容。在我们的课题中, 明确找工作的学生主要开展田间种植、授粉、栽培等工作, 锻炼他们动手能力的同时, 也给予他们实践的机会, 从播种到收获, 全由学生自己完成, 研究过程中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巩固了课堂知识, 也增强了实践能力。而确定考研的同学, 除了参与田间栽培管理之外, 更多的参与分子生物技术的研究工作, 为今后读研打下坚实的基础。经过一年的训练之后, 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个人兴趣和能力, 很多学生开始对自己进行剖析和总结, 能够认清自己是否喜欢科学研究, 是否愿意将自己的人生奉献给科学研究事业。让学生寻找更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这样可以提前进行就业规划, 提前进行心理准备和学习准备, 为将来步入社会更好的发挥个人才智奠定基础。项目完成之后, 参加项目的10个学生中, 5个考取了研究生, 5个找到了理想的工作。这是本项研究的收获之一。

5.精神嘉奖和物质奖励。对学生来说, 完成项目研究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 对项目中表现突出的学生, 学院在评定优秀学生、评定奖学金、推荐免试研究生时要给予优先考虑;对发表论文和获奖的学生, 教师利用自己的科研经费, 给予物质奖励。在这样的奖励制度下, 3名学生发表省级核心期刊论文各1篇。这些都能进一步激励大学生申请并认真完成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使得这一举措能够良性发展下去。

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 造就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应该培养学生多动手、多思考的习惯, 并渗透到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设计及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在开展研究时, 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大二开始让学生了解每个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 自己选择导师, 通过参与导师的科研工作, 增强动手能力, 提高研究热情, 同时导师实时跟踪学生的思想、工作及学习的进程, 有利于开展各项工作。参与项目的学生如果能够更加充分的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将会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此外, 每一个学生都应该认识到, 自己才是主要的研究者, 而不是教师, 这样能够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 将会取得更大的进步。但是, 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也突出表现出两种问题:一是对自己研究内容之外的课题进展相关内容了解不多, 应该更多的相互交流, 及时发现解决问题;二是部分学生依赖性较强, 看到别的同学采用新方法, 就会直接拿来, 缺乏主动性。这是在未来大学生创新项目的训练中值得注意的问题。通过一个课题的完成可能就改变了学生的人生规划, 使他们从此走上科研之路, 这才是科研项目本身最大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王珊, 何增军, 刘烈.浅谈如何有效指导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11) .

[2]王翠菊, 孟召平.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选题的策略[J].科教文汇, 2010, (24) .

[3]谭枢璇.浅谈设计专业关于大学生创新项目的实践与思考[J].时代教育, 2014, (1) .

[4]王海良, 任权昌, 喻洋, 宋浩, 徐超, 孟宪鑫, 杨漱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体会及感想[J].中国电力教育, 2013, (25) .

[5]杨文权, 寇建存, 慕小倩.通过生物学野外综合实习提高学生完成创新实验项目能力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4, (12) .

[6]甘德芳, 朱世东, 裴孝伯, 宋江华.园艺专业实验平台建设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 2014, (1) .

篇4:小实验,大学问

关键词:高中 化学 实验

高考化学实验已经慢慢开始作为高考的必备高考科目,越来越受到同学们的重视。如何做好高考化学实验呢,如何在化学实验中如何取得好的成绩呢。我们今天就把高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问题予以总结。

一、首先是实验装置方面的应对

对于实验装置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审题和应答。

1、反应装置部分需要主要的问题:主要从选用的仪器是否符合试剂的状态,是块状固体或是粉末状固体;溶液试剂的浓度和试剂用量;是否恰当选用的仪器能否加热;选用的仪器的装配是否恰当等方面考虑。

2、除杂部分,主要从选用试剂是否恰当;浓度是否恰当;连接的顺序是否正确;进出导气管的长短是否正确。

3、收集装置部分;应从收集的方式是否恰当,采用排液法收集气体时所选液体和浓度是否恰当;选用收集的气体是否符合实际要求;是否构成了一个全封闭系统,有否产生爆炸的危险。例如,收集NH3应采用向下排气法且不宜采用排水法收集;收集Cl2若采用排液法应选饱和食盐水而不宜选其它饱和氯化物溶液;而收集NO应采用排水法而不能采用向上排空气法;若收集的气体又需作其它实验所用时,可以采用一种可压缩容器收集,如软质塑料瓶,橡皮气球等。

4、尾气处理部分,应从方法是否恰当;是否会产生倒吸。例如,处理Cl2应选浓NaOH溶液,处理HCl应连一个倒放的漏斗,处理NO2应选浓NaOH溶液,而处理CO一般采用燃烧。

二、试剂保存方面如何经行应对

1、外界条件方面的影响

2、选用试剂瓶的材质:应从玻璃质、塑料质、陶质、金属质等方面。

3、其它特殊仪器的考虑:不能用容量瓶保存溶液。胶头滴瓶保存试液时,不能保存,能与橡胶反应且易挥发的物质。例如:不能用胶头滴瓶保存浓溴水、浓HNO3等。

4、试剂的危险性也应考虑: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试剂应专人、专橱保管。

三、物质的分离应对

物质的分离是一个十分广阔的范围,且根据要求含有不同等级。作为中学要求,只需考虑选择恰当的方法和力争达到纯度较高就可以了。

可根据分离的是固液混合物,固固混合物还是液液混合物等,应采用的有过滤、渗析、蒸发、分液、分馏等不同方法。值得提醒同学们的是:过滤若需晶体一定应用适量蒸馏水洗涤2—3次;若需滤液一定要经过再过滤至滤液澄清。若采用加热法分离固固混合物,要从需要和环境保护两方面考虑,应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且必要时应回收分离物。用分液法分离液体时,有时与萃取是联系在一起的,因些要注意萃取剂的正确选用,分液时的正确操作。常被忽略的还有,有时应反复操作才能萃取彻底,必要时还应考虑萃取剂的回收再利用。

四、物质的鉴别应对

严格地说应分为鉴别和区别两类,不过中学阶段一般都是以区别为主,只有少数属于鉴别。

这类题目审题时首先看清要求,是只允许使用一种试剂还是可以任意选用;是不用其它试剂,还是可以用其它试剂;是用一种条件,还是可以用多种条件。

例如:鉴别Na2S、Na2SO3、Na2SiO3只允许使用一种试剂,这里只是阴离子不同,当然一般可从产生沉淀和放出气体去考虑,若加入一种常见沉淀剂AgNO3或BaCl2便难于区分,所以应加一种提供较多H+的酸性溶液,但又不能加强氧化性的酸,因其中Na2S和Na2SO3又具有强还原性,所以,可以采用加稀盐酸或稀H2SO4进行鉴别。

五、跨学科实验应对

主要是一些与物理知识有关的实验,例如有关电解电镀的实验,有关控温和冷凝方面的实验;有关分子极性方面的实验,有关胶体的特性的实验等。

这些实验,注意电极的连接和划分,准确区分电子流动的方向就可以确定电极产物,当然必须同时结合化学知识才可能不出差错。在化学中常常考虑的是电子流动的方向,而物理中却一般是考虑电流方向。控温严格时可采用专门的物理仪器,而可在—定量范围内变动的也可以采用化学中的水浴、油浴、砂浴进行控温。若采用冷凝器降温,一定要使最后分离的被冷却物接触到降温源的最低温度部分。

六、定量实验的应对

定量实验近年来考查比例有所增大,它既可以考查有关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可以考查学生的求实精神。在这方面同学们不仅应注意仪器的正确清洗、称量试剂的正确操作,还应作好记录,且应重复几次求平均值。至于如何判定误差的大小这并不是难事,只要注意误差的产生是使有效成分增多或无效成分减少便是偏高,反之便是偏小。

例如:配制溶液時,若砝码有污染,溶解液未降至室温时定容,定容时俯视读数等都会使配制浓度高于应配浓度;若物品和砝码盘颠倒了,溶解未升至室温,未洗涤烧杯内壁,定容时采用仰视读数等便会便配制浓度低于应配浓度。

七、实验设计的应对

在实验设计方面主要考查、实验的可行性即反应原理是否正确,反应所需条件是否能够达到;实验的有效率,即原材料取得的难易,实验中有效物质的分离难易和产率的高低。实验副产物对环境的影响,即是否尽量少或不产生污染源或采用了有效的方法处理了污染物。

遇到这类题时,同学们一定要注意题目的要求,看在原料上是否有限制,包括原料的选择和转换,还要看在方法上是否有限制。因此一般要选择易得价廉的原材料;条件尽可能低易达到;注意有效成份的净化分离容易,尽可能做到原料的综合利用;必须考虑有害成分的处理。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县第一中学)

篇5:大学实验实施方案

吉林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办法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文件精神,建立旨在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校决定在“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的基础上,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为确保该计划的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办法。

一、机构与职能

学校与学院分别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共同负责“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组织实施与管理工作。

学校成立“吉林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教务处、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财务处、学生处、团委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处。学校“领导小组”负责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宏观管理,包括制定各项政策、协调学校资源、组织项目评审、检查实施过程,以及管理经费、验收成果、实施奖励等工作。

学院成立“院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工作组成员由学院主管教学、科研、实验、资产、学生工作的领导和部分工作人员担任。学院“工作组”负责本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具体实施与管理,包括组织项目申报、管理项目实施、提供实验条件、验收项目结果、管理经费等工作。

二、申报与立项

学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每年进行一次立项工作,计划项目分为国家级项目和校级项目,校级项目分为一类资助项目和二类资助项目。

1.参与主体

吉林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面向全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参与学生应能够按规定完成学习任务,对科学研究或发明有浓厚兴趣,敢于探索与实践,具有创新 1

意识与创新精神,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和社会公德。

2.申报时间

学校于每年3月开始组织申报工作,3月至5月中旬为学生准备选题、项目论证与填写申报书时间,5月下旬学院组织初评,5月底学校组织立项评审。

3.项目要求

学生可根据所学专业、兴趣爱好或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选题。选题要求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题目内容难易适度,可行性强。实验项目内容包括自主性学习、实验方法的设计、组织设备与材料、实施实验、数据分析处理、撰写总结报告等。项目内容由学生个人或创新团队(不超过5人)完成,每个项目配备指导教师1至2人,完成时间一般为1至2年,最长不得超过3年。

4.立项评审程序

项目评选要经过学院初评、学校评审与学校“领导小组”审批等过程。

(1)学院初评

学院“工作组”组织专家(5至7人)对学生申报的创新性实验项目进行初审,确定参评校级项目。

(2)校级评审

学校根据学科特点按学部组成校级专家组(5至7人)评选校级实验项目,确定校级一类、二类资助项目。

校级专家组对校级一类资助项目以公开答辩的方式进行再评选,最终确定拟申报的国家级项目。

经过评审拟确定的国家级、校级资助项目名单,经学校“领导小组”审批后,正式确定为吉林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5.评审参考标准

项目评审主要依据以下标准:(1)项目具有研究背景,项目成员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素质和研究能力;(2)项目研究目的具有实际意义,内容明确、原理可靠,具备研究的可行性;(3)项目具有创新性;(4)项目预期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及最终成果明

确;(5)项目经费预算合理;(6)项目具备完成条件;(7)项目实施计划合理,经努力能够按时完成。

三、运行与管理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由学校“领导小组”进行宏观管理,项目所在学院具体实施。每批项目公布后,参与学生即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开展实验研究工作。

1.项目运行

项目组成员应严格按照项目实施计划开展实验研究工作。全体成员应保证时间和精力地投入,自主设计和组织实施,独立进行实验,独立撰写总结报告,同时应做好实验过程记录。项目成员不得抄袭、拷贝、移植他人成果,引用参考资料须在报告中注明出处。

每个项目配备1至2名指导教师,每个指导教师同时指导的项目不超过2个。指导教师要根据实验项目的实施计划及时给予指导,保证指导时间与指导质量。指导教师不得代替学生完成实验内容,也不得将自己的成果转嫁给学生。如因某种原因致使指导教师不能完成指导任务,学院工作组要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指导工作顺利进行。

学校及学院对所有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及随机抽查。定期检查安排在每年的4月和10月。项目组要定期向学院提交进展报告(包括计划进展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存在问题等)。学院“工作组”组织专家检查本院所有执行项目,然后学校“领导小组”组织专家检查国家级项目、校级一类资助项目。校级专家组还要随机抽查校级二类资助项目。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进。每次检查要形成书面报告,并存档。

2.项目变更

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可以申请变更事宜。

(1)参加人员变更

项目组成员如需变更,须由项目负责人提交申请,经学院“工作组”审批,报

学校“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项目组成员变更仅限人员替换,变更人数应在参加人数的1/2以内,且项目负责人不得变更。指导教师因某种原因不能完成指导工作,可以变更,但要保证指导内容与指导方向同原项目一致。

人员变更事宜限在项目计划时间的前1/2时段内进行。

(2)研究时间变更

校级项目如需延期或提前结题,须提交书面申请。申请延期结题,须在计划时间的前2/3时段内进行,并说明充分理由,经学院“工作组”审核、学校“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后,可以延期完成。最长延期时间为一年。原计划完成时间为三年的项目,或延期后项目组成员不能在本科学习期间完成的项目,不得延期;国家级项目,原则上不得延期。申请提前结题,须提供完整的成果资料,经学院“工作组”严格审查、报学校“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后,方可提前进行结题验收工作。

(3)研究内容变更

项目的主体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不得变更,否则按终止处理。

3.项目终止

经项目组成员努力仍不能完成预期研究任务,或实验研究内容严重偏离原计划研究方向,该项目按终止处理。项目终止可由项目组提出申请、学院“工作组”研究批准后终止,或校、院专家组建议终止。终止的项目须报学校“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四、结题验收

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工作由学校和学院共同完成,每年5月进行一次。

1.结题申请

项目按计划完成后,项目组向学院工作组提交结题申请,附加成果报告、发表文章、专利、产品或作品、成果应用情况、经费支出情况等资料。跨学院的项目,由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完成结题评审工作。

2.结题评审

(1)院级评审

学院“工作组”组织专家(5人以上),对本学院的项目以答辩形式进行结题评审,并对每个项目形成书面评审意见。学院“工作组”对结题项目的总体研究结果进行总结,还应将项目评审意见、研究结果总结以及国家级、校级项目结题申请资料及时报学校“领导小组”审查。

(2)校级评审

学校“领导小组”组织专家,对申请结题的项目进行评审,通过审查的项目报学校“领导小组”审批。获得审批的项目即可结题。未通过学校审查的项目,应当继续进行;对不能继续进行的项目,学院应提供相关说明材料,并提出终止意见。

3.成果享有

项目成果受益人为吉林大学。

五、条件保障

1.经费支持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经费来源于教育部专项经费和学校划拨的专项经费。教育部专项经费用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校划拨的专项经费用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配套支持和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资助。该项经费实行专项管理,由学院“工作组”组长负责。

经费的使用应符合以下要求:

(1)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经费为专项经费,不得变更用途。

(2)该项经费由学校财务部门按一次性或分批次划拨到学院,由学院“工作组”进行具体管理,根据项目的具体运行情况及检查结果分期支付。

(3)该项经费的列支范围包括:图书资料费、网络费、实验材料费、实验费、简单仪器费、设计费、复印费、论文版面费等,原则上不支付差旅费。

(4)经费的使用,首先由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运行情况提出申请(经办人),项目合作者证明(验收人),经指导教师同意(分管负责人),学院“工作组”组长(项目负责人)批准,方可分批支付。支出总额度不能超过该项目的资助

额度。

(5)实验项目结束时,项目组要提供项目经费使用清单,并做出说明。

对于延期的项目,学校不予追加经费;对于终止的项目,学校将不再下拨剩余经费。

2.实验条件

学校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无偿提供必要的实验条件。学生需要跨学院进行实验,或进入科研、重点实验室使用设备、设施,可向学校“领导小组”办公室申请协调,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

六、奖惩机制

学校为结题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指导教师一次性计算教学工作量。校级二类资助项目计30个标准学时,校级一类资助项目计50个标准学时,国家级项目计100个标准学时。

学校设立“吉林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优秀奖”,分“成果奖”、“指导奖”及“管理奖”,对实验成果显著的学生、指导工作突出的指导教师及组织管理工作突出的学院予以奖励。对获得管理奖的学院,学校将在下一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申报数额分配上予以奖励。

学生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如有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等行为,一经查实,按舞弊论处,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七、其他

篇6:大学实验实施方案

http://jw.cdu.edu.cn/

发布时间:2010-10-13 10:20

发布者:质管科

点击次数:3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我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组织与管理,保证立项项目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达到预期目标,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办法。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遵循的原则是“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按照“自由申请、公平立项、择优资助、规范管理”的程序,重点资助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实施条件可靠的项目。

第二条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宗旨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让大学生参与和体验科学创造、研究与实验的过程,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一批高素质创新人才。

第三条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由学校统一组织,实施的载体是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第四条 项目由大学生个人或团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进行实验方法设计和自主开展研究工作,以“研究过程”为主,强化实践能力和个性培养,兼顾“研究成果”。

第二章 项目申报与立项

第五条 项目申请人应具备以下条件:

1、凡我校全日制本科学生均可申请,原则上以一至三年级学生为主。

2、申请者要品学兼优、学有余力,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初步的科研和动手能力,且对科学研究、科技活动或社会实践有浓厚的兴趣。

第六条 项目以解决本学科、交叉学科、企业研发、自然界或人类生活中的某一问题为出发点,以知识、技术创新和研究方法创新为主要目的,项目应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学术思想,立论依据较充分,研究内容和目标明确,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可行。申报项目范围为:

1、小发明、小创作、小设计等项目;

2、专业基础和专业性研究的创新项目;

3、有关教师科研课题中的子项目;

4、实验室或实习基地中的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项目;

5、其他有研究与实践价值的项目。

第七条 项目以实验为主要手段,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个人或团队自主确定选题,设计实施方案,自由提出项目申请。倡导教师和学生进行科研合作,鼓励项目组成员学科交叉和年级交叉,学科交叉的项目优先予以考虑。

第八条 项目运行一般1~2年,项目团队人数不超过3人。第九条 申请人按要求认真填写《成都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请表》,送指导教师和学生所在学院审核。

第十条 各申报学院组织有关专家对学生提出的申请书进行预审,指导教师和学院应对申请项目内容的真实性、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及经费核算、能否为项目实施提供一定的工作条件和实验条件等提出针对性的意见。第十一条 学校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评审后在校内公示立项项目,无异议后正式公布。第三章 项目管理与运行 第十二条 项目运行

1、项目协议。项目确定后,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教务处三方按照资助金额共同签署《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合同书》,合同书一式三份,三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2、学校根据项目合同书下达项目经费。

3、项目开题。协议签订后,项目负责人应举行开题报告,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4、项目指导。项目组成员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研究,指导教师应及时指导和跟踪研究活动,对研究活动做出评价,并给出意见和建议。

5、项目交流。学校通过召开交流会、成果展览等形式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宣传与经验交流,及时总结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发挥项目的辐射作用。第十二条 项目中期检查

1、项目启动6个月后,项目组须向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科提交《成都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中期进展报告表》(以下简称《进展报告表》),期限在2年以上的项目每年12月需向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科提交报告书,汇报项目开展情况。

2、项目负责人填写《进展报告表》,报告中应说明是否按计划要求和进度计划完成科研任务、遇到的困难、是否可以继续进行项目研究等内容。《进展报告表》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学院审核后交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科。

3、教务处组织专家组对《进展报告表》进行审议,并在网上公布审议结果。

4、对不按时递交中期进展报告表(报告书)、无明显进展或中期检查不合格的项目,由项目所在学院督促改进,仍不能达到创新性实验计划要求的,予以终止实施。第十三条 项目结题验收

1、项目研究工作必须在申请人毕业前完成。

2、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填写《成都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结题表》,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提交相关项目研究报告和研究成果等材料,提出结题验收申请。学院对项目初步验收,学校组织专家进行校级验收。优秀学术作品学校将优先推荐参加各级各类学生科技学术创新竞赛。

3、对不认真开展研究工作,进展缓慢、不能按时结题,又不在规定期限提出延期申请的项目负责人,学校将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项目组成员及指导老师自实际结题起两年内不得申请承担学校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4、建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与毕业设计(论文)有效结合机制。对取得的创新实验成果,经学生(限项目负责人)提出申请,征得指导教师和学院同意,按毕业设计(论文)要求进行修改,修改完善后作为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向相关答辩委员会提交答辩,按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计入成绩档案。导师按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计算工作量。成绩优秀的可以推荐为学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第十四条 项目变更

1、项目负责人变更。项目负责人因故确实不能或不宜继续主持项目的,由所在院系指导小组提出变更意见,经教务处审核同意后方可更换。

2、指导教师变更。指导教师因故短期不能履行指导任务的,应安排临时替代人员完成指导工作;指导教师因故长期不能履行指导任务的,由院系提出变更意见,经教务处审核同意后方可更换。

3、项目组成员变更。项目组学生确因个人原因不能继续进行项目研究的,由项目负责人与指导教师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决定是否重新增加成员,并将结果报教务处备案。

4、项目内容变更。项目内容原则上不予变更,但对个别按原计划实施困难的项目,经指导教师认可、院系审批并报教务处审核同意后,可对研究内容作适当调整。

5、项目结题时间变更。批准立项后的项目应按期完成,确因特殊原因需要提前或延期结题的,应由项目负责人提出书面报告,经院系审核后,报教务处批准。所有申报的项目必须在学生毕业离校前完成。

第十五条 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等成果必须标注“成都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项目”,知识产权归学校所有。第四章 经费管理

第十六条 项目经费专款专用,教师不得使用学生研究经费。学校对项目经费使用实行监督管理,保证经费使用科学、合理、规范。

第十七条 项目经费由学校计财处按相关规定进行管理,教务处按项目进度划拨经费。项目经费报销工作应严格遵守学校财务制度,报销的总金额不得超过资助总额。具体报销程序:经指导教师审查所用经费,报教务处审核后由学生到计财处报销。

第十八条 项目经费的使用范围包括:完成项目所需要的资料费、加工费、论文打印费等;开展实验所需的原材料(包括耗材、药品、化学试剂等)、低值品等购置费;经指导教师和学院审核,确需外出调研的差旅费(包括来往车票、住宿费)等。第五章 表彰与奖励

第十九条 参加项目的学生在项目通过结题验收后可申请获得科创学分。

第二十条 学校设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优秀成果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评选优秀项目和优秀指导教师,并进行表彰与奖励。第六章 附 则

篇7:大学实验实施方案

来源: 作者:武汉大学法学实验教学中心

(一)模拟法庭教学法提出的背景

毋庸置言,法律乃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理论的学习指导着实践的进行,而实践又总是反过来作用于理论。倘若切身体验法律程序的真实运用,必将在该领域理论研究水平上有着一定程度的跃升。更何况,现实的法律总是更多地突显了其实践性,可以这样说它对实践性的要求远胜于理论性之上,以至于人们常常称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我们策划开展了周末影院、法院旁听的活动,但却发现,实际上我们即将做的和同学们所需求的仍有一定的距离。毕竟,我们国内成功的法律电影为数不多,通过法律电影更多的是只了解国外的法律情形;毕竟,法院旁听对所能参与的人数有着很大的限制,活动惠及面几乎只占全院学生总数的10%~20%。

因此,以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法学实践中,在实践中学习成长的宗旨的法学院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尽可能地发掘自身潜力,力求为法院学子的学习生活提供更为良好的氛围,故组织实施模拟法庭系列活动,通过对当代中国法庭审判的真实演绎,尽可能地发动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法学的实践中来。

(二)模拟法庭的教学组织

由于模拟法庭是学生在可控制的环境下,由学生自己亲自参与的实训活动,而且它是可以多次重复进行的实训活动,因此,指导教师可以有目的、有次序地开展教学组织和指导活动,从而让每个学生得到尽可能多的实训锻炼机会。下面我们将模拟法庭的教学组织和指导的实践活动予以论述。

1、模拟法庭的分组和角色安排

开展模拟法庭实训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以及适当安排其角色。合理的分组和角色的适当安排可以使模拟法庭的实训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反之,模拟法庭的实训活动可能会产生混乱。我们认为,模拟法庭分组合理的标准之一是,这种分组可以使每一个学生在这一课程的模拟法庭实训活动中有更多的机会扮演不同角色。

一个模拟法庭可以分为四个组:审判组、公诉(检察)组、辩护组和综合组。审判组由审判长、审判员(陪审员)、书记员、院长以及其他不出庭的人员组成。公诉(检察)组由公诉人、书记员和检察长以及不出庭人员组成。

辩护组由辩护律师、代理人以及不出庭人员组成。

综合组由被告人、被害人、证人、鉴定人、法警等其他诉讼参与人以及不出庭人员组成。

在实训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让每个学生均能扮演过前述4个小组中的主要角色,即审判长)、审判员、公诉人(检察员)、辩护律师等角色。在实训教学中,我们按下列方法对学生进行分组:(1)实训大组的划分

一般来说,二十人左右可构建一个模拟法庭,并开展实训活动,因此,当人数达到40~60人时,我们可以将一个班的学生大致均等地分为两个或三个实训大组来构建两个或三个各自独立的模拟法庭,并开展实训活动。这两个或三个实训大组的人员构成在这门实训课结束前是相对固定的。(2)实训小组的划分

每一个实训大组再大致均等地划分为四个实训小组。这四个实训小组的成员在实训课结束之前也是相对固定的。

(3)各实训小组与模拟法庭四个小组的对应关系

在将每个实训大组分为四个实训小组后,这4个实训小组与模拟法庭中的审判组、公诉(检察)组、辩护组和综合组的一一对应关系可按轮盘法或对调法安排。

所谓轮盘法是指在第一次模拟法庭实训活动里,4(3)个实训小组分别安排在审判组、公诉(检察)组、辩护组和综合组,第二次模拟法庭活动及以后各次模拟法庭活动中各实训小组与模拟法庭4(3)个组别的一一对应关系按轮盘转动的方法,同时变动各实训小组在模拟法庭中的组别的实训分组方法。

所谓对调法,是指在第一次模拟法庭实训活动里,4(3)个实训小组分别安排在审判组、公诉(检察)组、辩护组和综合组,第二次模拟法庭活动及以后各次模拟法庭活动中各实训小组与模拟法庭4(3)个组别的一一对应关系按对调方法,同时变动各实训小组在模拟法庭中的组别的实训分组方法。

模拟法庭的分组除了可按轮盘法和对调法安排分组外,也可在划分实训大组之后,每一实训大组的学生通过自我报名方式自由组合或由指导老师自主安排角色。

在分组过程中,指导老师应重视每个组别的主要角色的安排,否则,模拟法庭的实训效果将可能受到较大影响。在模拟法庭里,审判长是最重要角色,他(她)负责整个法庭指挥工作。对于模拟法庭实训活动的成败,他(她)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指导老师应重视审判长角色的遴选工作。由于模拟法庭是在一些基础学科(例如民法、法学、相关程序法及仲裁法等)讲授完毕后开设的,所以,在审判组里应选科目成绩较好且性格合适的同学担任审判长这一角色。在辩护组里应有一名成绩较好同学担任辩护律师(仲裁庭中一般为代理人),在公诉(检察)组里也应有一名成绩较好的同学担任公诉人(或检察员)的角色。被告人(被申诉人)也是模拟法庭的重要角色,因此,在综合组里,应选一名成绩较好的学生担任被告人的角色。在一个模拟法庭里,如果审判组、辩护组、公诉(检察)组和综合组(仲裁庭为仲裁组、辩护组、综合组组成)均有一名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分别担任审判长(首席仲裁员或独任仲裁员)、公诉人(或检察员)、辩护律师(代理人)和被告人(被申诉人)角色(共4个人),那么,模拟法庭的实训活动将能顺利开展。在安排角色时,各组均应配备成绩相对较弱的同学,以保证每人均有实训锻炼的机会。为了更好地了解各学生对法学知识掌握的程度,指导老师在开展综合实训教学活动之前应将该班学生以前的学习课程的成绩予以复印,以便更好地安排实训角色。

2、模拟法庭的实训教学方法

模拟法庭的实训教学方法主要有四种:(1)课堂讲授指导法;(2)课堂讨论法;

(3)录像播放评讲法;

(4)真实案件庭审现场观摩及评讲法;(5)模拟法庭庭审现场指导法。

课堂讲授指导法是指指导老师在课堂上讲授各种办案知识、庭审程序、技巧、法律文书写作知识并具体指导学生开展庭审前各种准备工作的教学方法。

课堂讨论法是指指导老师在课堂上以即将模拟开庭的案件的卷宗为载体提出各种问题或者让学生提出问题,由指导老师和学生进行讨论或学生之间展开讨论,或者在模拟法庭庭审前后组织学生开展的讨论的教学方法。

录像播放评讲法是指指导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将庭审教学录像或学生实训实况录像在课堂上播放,并由指导老师评讲的教学方法。

真实案件庭审现场观摩及评讲法是指在实训过程中,组织学生到法院观摩真实的案件的庭审全过程,或邀请法院到政法院校内开庭审理真实的案件,让实训学生观摩庭审全过程,在庭审结束后让学生讨论和指导老师评讲的教学方法。

模拟法庭庭审现场指导法是指指导老师亲临庭审现场,组织、指导学生布置法庭、出庭,在庭审结束后进行总结的教学方法。

在实训教学中,我们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工具和教学资料的准备和运用。

在法综合实训教学中,应准备和运用以下几种教学工具:

(1)电视机和DVD机。在供实训课堂教学用的教室里应准备有电视机和DVD机,因为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指导老师需要经常播放庭审教学片,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观摩庭审审判录像,同时,在每一次模拟法庭结束后,指导老师会在之后的课堂教学里将已摄录的这次模拟法庭的一些片断进行重放,并评讲其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

指导老师在使DVD机时,应熟悉运用“暂停键”,一般来说,在发现庭审错误行为时即按“暂停键”,并讲解。

(2)摄像机。每一次模拟法庭的庭审过程均需用摄像机录制下来,并制成光盘。这一做法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让学生重视模拟法庭实训活动,二是这些庭审录像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资料,因为模拟法庭结束后的评讲活动是模拟法庭实训活动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3)实训教学用音像光盘。庭审观摩是模拟法庭实训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而我们又无法让学生经常到法院进行现场庭审观摩,因此,庭审录像观摩则成为模拟法庭实训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指导教师应有计划地选择合适的教学光盘开展实训教学活动。

4、实训项目的选用

模拟法庭的实训项目是指开展模拟法庭实训活动的实训课题。案件卷宗是这一案件发生、侦查、审讯等过程的信息载体,对实训项目的选用实际上就是对案件卷宗的选用。实训项目的选用也是影响模拟法庭实训活动的重要环节。在我们建立的案件卷宗库里,共有8个案件的卷宗。对于一个实训大组来说,安排4个实训项目即可。在一个40~60人左右的班里,如果将该班划为2个实训大组,那么,这两个实训大组可选用同一卷宗作为实训用卷宗。当然,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训兴趣,可让实训项目多样化,让两个实训大组选用不同的案件卷宗作为其实训卷宗。

对于每个实训大组而言,在4次的模拟法庭活动里,所选的案件卷宗可考虑按以下次序选用:

(1)单个被告人的一审案件的卷宗;

(2)二人以上共同犯罪的一审案件卷宗;

(3)具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内容的一审案件卷宗;(4)二审的案件卷宗。

此外,在我们的案件卷宗库里,我们准备了两类卷宗,第一类是从原始卷宗复印过来后仅覆盖和修改了其人名、地名的手写体卷宗(共4个案件),第二类是以原始卷宗为依据经过编写打印后而形成的印刷体卷宗(共4个案件)。从实训效果来看,用第一类卷宗来实训的效果可能相对

好一些,但是,在这类卷宗数量不充足的情况下,穿插使用这两类卷宗,也是可行的。从实训情况看,即使完全用第二类卷宗,也可取得良好的实训效果。

(三)模拟法庭的教学指导

在开展模拟法庭的实训教学中,我们根据法律的规定和司法部门的具体做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和训练,主要按照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1.阅卷方法及阅卷笔录制作的指导

在模拟法庭实践中,阅卷是全面了解和掌握案情的主要方法,也是开展模拟法庭其他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卷方法和做好阅卷笔录是模拟法庭教学指导的首要任务,在教学中,我们重点在阅卷的方法和阅卷笔录的制作方面进行讲授和指导。

在阅卷的教学指导方面,我们给学生讲授了整体浏览法、重点查阅法、追踪查阅法和对比查阅法等阅卷方法,讲解了阅卷笔录基本格式和内容,然后结合选用的案例,指导学生根据不同案件和自己的情况进行阅卷。

在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掌握阅卷的一般方法,即先按案卷材料的先后顺序用整体浏览法,对案卷粗略地浏览一遍,以便对案件的全过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从中找出案件的重点,确定查阅的重点内容。然后,针对起诉书意见书或起诉书认定的事实和罪名,模拟法庭中用重点查阅法逐一查看相应的事实和证据,看认定的事实是否准确,是否有确实充分的证据,被告人有无无罪、罪轻、不负责任及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情节的事实和证据,重点是查阅现场勘查笔录、被告人供述、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及物证、书证、鉴定结论等材料。针对发现的某个问题采用追踪查阅法进行追踪,查看相关的事实和证据,以查明该问题。针对案卷中被告人供述、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等材料,采用对比查阅法进行对比查阅,以发现材料之间不一致或者矛盾之处。

在模拟法庭阅卷笔录的制作方面,我们重点给学生讲授了阅卷笔录的内容和应注意的问题。在内容方面强调阅卷笔录通常应包括以下内容:

(1)侦查、审查起诉阶段的各种法律手段和诉讼文书是否合法、齐备;

(2)被告人的自然情况、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况、是否受过法律处分等情况;(3)起诉书指控的罪名及法律依据;

(4)起诉书指控的基本犯罪事实。包括时间、地点、动机、目的、事发原因、行为过程、危害结果、因果联系、外在因素(自然因素、他人因素)等;(5)起诉书据以认定犯罪事实的主要证据。包括证据名称、证据来源、取得时间、形成时间、能够证实案件事实(情节)的证据内容等;(6)有利于被告人的事实和证据;(7)被害人的基本情况。

在阅卷指导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通常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1)阅卷不仔细、不认真。部分学生对实训课重视不够,在阅卷时则随便翻翻看看,只了解案件的大概,对案件具体情节不熟悉,导致在后面的阅卷笔录、课堂讨论、法律文书写作、出席模拟法庭等环节中出现问题。(2)阅卷笔录做得过于简单。如有的学生在笔录中这样记录:证词——“证人王××第35页”、“鉴定结论——第42页”、“犯罪事实——见起诉书”等等。

(3)阅卷笔录照抄案卷。有的学生的阅卷笔录写得非常多、非常详细,但只是照抄案卷中的内容,没有对犯罪事实、犯罪情节、证据材料进行归纳,结果是笔录做了一大本,重点在哪找不到。

(4)阅卷笔录格式呆板。有些学生在做阅卷笔录时,不能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制作笔录,而是一律按照老师讲的笔录格式,将案件内容生搬硬套,对案件中没有的内容,也要硬写出来,填到相应项目中去。

(5)内容把握不准。有些学生对法学和诉讼法等相关知识掌握不牢,对案件的内容把握不准,在做阅卷笔录时,出现案件内容归类不准的的问题,如把鉴定结论、被害人陈述归到书证,把自首认定为立功,把再犯认定为累犯等。

(6)笔录中缺乏自己的分析研究。不少学生在阅卷和笔录中只是将案卷的相关内容抄录下来,没有进行分析研究,如对犯罪情节、证据,没有能够区别哪些是对被告人不利的,哪些是对被告人有利的,对案件中存在的问题也没有能够找出来。2.与具体案件卷宗相关的法学、诉讼法知识的回顾和讲解

由于部分学生对法学、诉讼法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是很好,在实训教学中,我们拿出一定的时间对与案件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复习,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相关的法学知识。重点讲解与案件有关的具体犯罪(如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抢劫罪、抢夺罪等)的具体构成要件及认定该具体犯罪应注意的问题,法学总则中有关定罪量刑的犯罪的主客观要件、正当防卫、犯罪形态、共同犯罪、罪数形态、量刑情节和制度等相关内容。

(2)诉讼程序方面的知识。在起诉程序方面重点讲解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内容和提起公诉、不起诉的条件,审查起诉的方法,提起公诉和不起诉的程序。在审判程序方面着重讲解公诉案件的开庭前的准备和法庭审判程序,提起上诉、抗诉的主体和程序,第二审程序和审理方式,上诉、抗诉案件审理后的处理。(3)证据种类、证据审查和证据运用等知识。以案卷为载体重点讲解证据的概念、特征、证明对象、证明责任、证明要求、证据理论分类和各类别证据的特点及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各种证据的概念、特点,各种证据的收集审查判断、运用证据的原则、证据规格的概念、特征和运用程序及具体特征规范。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采用课堂讲授、提问、讨论及播放音像资料等多种方式、方法,并且规定学生在课后要复习、掌握的内容。

3.模拟法庭各角色的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工作技巧的指导

对模拟法庭各角色的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工作技巧的指导,通常按以下方法进行:

在模拟法庭中

(1)老师在课堂上结合教材、法律法规、音像资料、实例和自己的司法实践把模拟法庭各角色的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和工作技巧讲解清楚。讲解时按照审判、公诉、辩护、综合分组,分别对各组的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和工作技巧分开讲解,并且在讲解的内容和方法上都有所不同。

①对审判组的指导。对审判组成员,重点辅导他们怎样把握好模拟法庭审判的程序、法庭审理中的规范用语,怎样做好审判中法庭调查的讯问、询问和对证据的查证工作,怎样进行法庭合议,怎样做好法庭记录。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指导审判长如何驾驭法庭的审判活动。

②对公诉(检察)组成员的指导。对公诉(检察)组成员,重点辅导他们在法庭审判中如何讯问被告人、如何发问被害人、证人,如何进行举证和质证,如何对被告人、辩护人的辩护意见进行答辩。③对辩护组成员的指导。对辩护组成员,重点辅导他们如何在法庭审判中对被告人、被害人、证人、鉴定人进行询问,如何对公诉人所举证据进行质证,怎样举证,怎样发表辩护词及与公诉人进行辩论。

④对其他人员的指导。对担任被告人、证人、被害人、法警等角色的学生,我们主要是辅导他们如何根据案件的事实,如实地陈述案情,如何按照法庭审理的程序及审判长的指挥完成所扮角色的任务。

(2)进行角色训练。根据学生所扮演的角色不同,要求学生熟悉、掌握所扮角色的工作程序、工作技巧,并进行练习。如对担任审判长的同学,我们要检查他的审判程序提纲、要他反复练习法庭审判的工作及用语;对公诉人和辩护人,要求他们练习在法庭上的发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组配合训练。

(3)适时进行辅导。根据学生对角色的学习、演练情况和出现的问题,老师适时地给予辅导,如对法庭调查、举证、质证中出现的问题,老师应当及时予以纠正,并告知他们正确的方法。4.模拟法庭课堂讨论的指导

我们一般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审判组、公诉(检察)组、对于模拟法庭的讨论,辩护组、综合组四

(三)个小组各自独立讨论,讨论的内容一般不对其他组同学公开,这样可以使模拟法庭在开庭时更接近真实,也可以检验各组同学的实训水平。

对课堂讨论的指导,我们通常这样进行:首先,由各组同学在组长的组织下,拟出讨论的问题,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老师在场听取讨论;然后,由老师根据讨论情况和案件情况,找出讨论遗漏的问题,再由同学对遗漏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中或讨论结束后,老师应对讨论中学生的错误观点进行纠正,对不全面的观点进行补充;最后,由组长或者出庭的同学对讨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结论作为庭审材料。

以模拟法庭 模拟法庭课堂讨论的内容和重点应根据各组的工作职责而各有侧重。为例,审判组讨论的内容主要是案件的定罪量刑、证据材料、审判程序、法庭语言、在法庭上提问的问题、判决内容及判决书的写作等问题;公诉(检察)组讨论的内容主要是案件的事实和性质、犯罪情节、起诉的罪名、起诉书的写作、法庭调查中如何讯问被告人、如何发问被害人、证人、案件的证据材料是否确实充分、庭审中准备出示哪些证据、如何出示证据、如何应付被告人、辩护人对证据的质证、辩护人可能出示哪些证据及如何进行质证、如何发表公诉意见、被告人及辩护人可能会提出什么辩护意见、怎样答辩等问题;辩护组讨论的内容主要是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公诉机关起诉的罪名是否成立、被告人有哪些量刑情节、案件的证据材料有哪些、公诉人可能出示哪些证据、怎样进行质证、需要出示哪些证据及如何出示证据、在法庭上怎样对被告人、被害人、证人提问、本案的辩护要点及辩护技巧等问题;综合组讨论的内容主要是案件的定罪量刑问题、被告人、被害人、证人、法警在法庭审理中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此外,各组还要围绕案件中控辩双方可能出现的辩论焦点进行讨论。5.法律文书及庭审材料写作的指导、辩护三个方面。审判 模拟法庭的法律文书及庭审材料涉及审判、公诉(检察)法律文书及庭审材料主要有审判程序提纲、审判提纲、法庭审理笔录、合议庭评议笔录、宣判笔录、判决书、审判终结报告等;公诉(检察)法律文书及庭审材料主要有公诉案件审查报告、起诉书、出庭预案、公诉意见书、抗诉书、上诉(抗诉)案件出庭检察员意见书等;辩护法律文书及庭审材料主要有出庭预案、辩护词、上诉状等。

对法律文书及庭审材料的写作的指导,主要从几个方面进行:

(1)法律文书及庭审材料写作的讲授。在实训中,考虑到学生已经学习了(或正在学习)司法文书课程,对常用法律文书的格式已基本掌握,同时,在我们的实训教材上也附有范例,因此,在教学中,对于法律文书的格式和基本要求,不再讲授,而把讲授的重点放在法律文书内容方面,即重点讲解如何根据案情和法律文书的不同需要,概括和归纳犯罪事实、情节、证据材料,如何将具体案件与法律规定进行有机结合,如何在法律文书和庭审材料中进行说理分析。

(2)根据具体案件和学生扮演的角色,要求学生完成相应法律文书和诉讼材料的写作,在学生写作过程中给予辅导。

在法律文书及庭审材料的写作上,通常会出现下列问题:(1)照搬照抄教材上的范例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的学生在写作起诉书、判决书、公诉意见书、辩护词等法律文书时,在内容上照搬照抄范例,导致出现几个、十几个同学所写的法律文书与范例类同,并出现内容与案情不符、前后矛盾等问题。例如:在写公诉意见书时,很多同学都照抄范例中的“被告人王××犯诈骗罪的社会危害性及给人们的教训。……”一段内容;在写辩护词时,照抄范例中的“本律师认为公诉机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性准确,没有异议。但是综观本案,本律师认为被告人具有酌定从轻处罚情节,请合议庭对被告人从轻处罚”一段,但在写具体辩护意见时,又写到“被告人是本案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出现这种矛盾,主要是学生在写作法律文书时,没有进行独立思考,而是照搬了范例的内容。(2)法律文书中证据的写作存在问题。很多学生对法律文书中证据方面的内容不知道如何写作,常常出现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法律文书中缺少证据分析。学生在法律文书的写作中,对证据的写作通常是只列证据的种类,没有证据分析的内容。第二,割裂了证据与事实,证据与证据之间的联系。在学生的法律文书中,其写作结构大多为:先叙述事实,再列举证据,之后是说理。事实、证据、说理各成一段,即叙事、说理、证据泾渭分明,事实归事实,说理归说理,证据是证据,三者之间相互脱节,缺少有机的、内在的、统一的逻辑关系,尤其是证据与证据、证据与事实之间的关系被割裂,从文书中看不出证据之间、证据与事实间究竟有何关系,为什么要依这些证据来定案。

(3)案件的定性和适用法律出现错误。部分学生由于对案件事实、情节、证据没有认真分析研究,或者相关的法律知识掌握不牢,造成法律文书中案件定性错误或者量刑不当。

(4)法律文书格式不规范。部分学生由于对法律文书写作的知识了解不透、掌握不牢,出现了不规范的文书格式。

(5)对案件的定性与说理脱节。由于部分学生对相关法律规定和案件情况不太熟悉,在法律文书的说理部分写作时,常常出现所说理由与案件定性不一致,甚至相反的现象,如案件定的是抢夺罪,而说理时用的是抢劫罪的理由。6.模拟法庭的庭审实训指导

对模拟法庭庭审的指导,我们一般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在开庭前,指导老师分别检查、了解各组学生的准备情况,是否还有问题需要指导,如有问题,及时给予指导。

(2)组织学生摆设法庭席位,作好开庭准备工作。

(3)对庭审的情况进行记录和指导。在庭审中出现一些小的错误时,指导老师不必当庭指出,但是,在庭审中出现较大的程序错误并可能使诉讼中一个重要阶段缺失时,可暂停模拟法庭,指出问题,告诉正确的做法,再按正确的程序继续开庭。

根据教学实践经验,在模拟法庭庭审的各阶段学生们在以下几个方面会出现一些问题:

(1)在开庭程序中容易出现的错误:①在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出庭或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出庭时,没有查明相关人员的基本情况;②在审判长告知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权利时,有时只告知被告人享用的诉讼权利,而忽略了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等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权利的告知;③在询问当事人、法定代理人是否申请回避时,只询问被告人,而忘记询问其他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对被告人提出申请回避时,审判人员不知如何应对。

(2)法庭调查容易出现的错误:①公诉人、辩护人、审判员没有按照庭前准备的方案对被告人、被害人进行讯问、发问,有时讯问、发问过于简单,只问被告人有没有实施犯罪行为,对犯罪的过程、情节、动机、目的等问题则不发问,导致法庭调查中没能查清犯罪事实,并导致法庭辩论中双方发言缺乏事实根据;②法庭调查中讯问、发问被告人、被害人、证人、鉴定人时,审判长有时会忘记被害人、被告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发问权利,没有给他们发问的机会;③讯问、发问被告时,发问无目的,没有从揭露或证实事实出发,围绕犯罪或违法行为的时间、地点、方法、手段、结果、犯罪或违法后的表现,有无法定从重、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情节等来进行;④在审理共同犯罪案件时,有时会出现忘记讯问某一个被告人的情况;⑤法庭调查中出现公诉人、辩护人对案件定性、适用法律的问题进行辩论。

(3)法庭举证容易出现的错误:①举证不全。公诉人、辩护人对案卷中所给的证据材料没有能够充分运用,对被告人供述、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这些证据通常都能举证,但对物证、鉴定结论、报案登记、案件受理登记、抓获经过等证据材料,则常常不举证;②没有做到一事一证。公诉人、辩护人在举证时不是一个一个、一组一组地将证据举出,而是将所有证据一次性全部举出,造成证据的证明对象不清,证据证明力不强;③举证不清。公诉人、辩护人在举证时只是简单地将证据举出,但没有说明证据的来源是否合法,也没有说明证据需要证明的事实;④证据的证明对象不一致。部分学生对证据的使用不当,不知道该证据要证明什么问题,随意将证据与证明对象匹配,造成证据与证明对象不一致。例如,用被抢物品的估价报告证明抢劫事实的存在。⑤被告人、辩护人不举证。在庭审中由于被告人、辩护人放弃举证或者审判长忘记、剥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的举证权利,造成对被告人有利的证据不能在法庭调查中出示,影响后来的法庭辩论及案件的最后处理;⑥对证据不进行质证。模拟法庭中,常有审判长不对证据进行质证,或者辩护人、公诉人放弃质证。对于证据,不问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由什么人取来的,法庭一律采信;⑦证人到庭后,审判人员没有核实其身份及其与当事人及本案的关系,也没有告知证人应如实证明和有意作伪证或隐匿罪证要负法律责任,更没有让证人在如实作证的保证书上签字。

(4)法庭辩论容易出现的错误:①辩论过于简单或者控、辩双方放弃辩论;②照搬教材实例,辩论缺乏针对性、观点不清;③辩论一边倒,一味地为自己辩解,不顾事实、强词夺理,或者是得理不饶人;④审判长无理限制被害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发言。⑤法庭辩论中出现公诉人、辩护人就案件事实、情节讯问被告人或者就证据问题向法庭举证,而法庭没有恢复法庭调查,任由双方继续辩论。⑥审判长对法庭辩论指挥不力,造成控辩双方辩论无序,你一言我一语,相互打断对方发言,双方争抢发言等混乱场面出现。

(5)宣判容易出现的错误:①是否公开审理在判决书中漏写;②漏写法律条文,尤其是法学总则条文;③定罪不规范,出现法外定罪,一罪多名,多罪一名和随意简化罪名现象,如把故意杀人罪简化为杀人罪;④没有交待上诉权及上诉方法。⑤宣判内容把握不好。有的案件只宣判被告人构成什么罪,判什么刑,对法庭审判和评议情况未进行简单的小结,未讲判决理由;有些则直接宣读事先写好的判决书。

(6)庭审记录容易出现的错误:书记员只注重开庭前的准备工作,庭审记录只流于形式,根本就没有作记录或者是庭审记录后,没有审判长、书记员的签字,证人证言记录也没有证人签名。

(7)角色扮演中容易出现的错误:①角色扮演不到位。表现为一些学生扮演的审判员、公诉人、辩护人、代理人在模拟法庭中只是坐在法庭上,而没有履行相应职责;②表现过于突出。有些能力较强的学生在扮演被告人时,在回答提问、举证、辩论、最后陈述等各环节中,在法律知识、语言、神态各方面的表现超过了审判员、公诉人、辩护人,与法庭中被告人的身份、地位不合;③证人、鉴定人在出庭作证时,不按案件事实陈述,甚至胡编乱造,导致出现混乱。④对角色的基本情况不熟悉,例如,被告人、被害人、证人对角色在案件中的相关情况不熟悉,在庭审中面对各方提问不能如实回答,甚至答非所问。(8)整体错误:由于事先准备不足,庭审中配合不够,出现草草宣判了事的情况,使得担任其他角色的学生很不过瘾,其他的听众也很不满意。

在模拟仲裁庭中学生经常犯的错误除有与上述不能充分进入角色与知识储备不足所导致的错误:

(1)字字有据,句句有典。

memo的写法有些类似论文的写法。绝对不能把想当然的观点,没有任何根据就直截了当地写进memo中或者在庭上表述出来,否则只要仲裁员追问下去,你就会陷入非常尴尬的无法自圆其说的境地。当然在思考应对某一个问题的时候,你不可能一开始就轻易找到所有根据,要鼓励大胆的想象,即便是想当然甚至可笑的观点也可以提出来讨论,或者尝试为这种看似想当然的观点寻找案例或者理论的依据。

每种观点都应该有其根据,根据主要来源于案件本身的事实,理论,同类案例等等。常读国外论文的人会发现,他们的论文几乎是每句话都有注释,这种memo也强调这一点。这就是字字有据,句句有典。学生最大的弱处就是案例方面,找合适的案例都非常困难,但也只能努力。

(2)一方非常有力,而另一方似乎无话可说。

一般来说题目的设计对正方与反方基本上是平衡的。没有哪一方在所有的点上都能拿出令人心服的观点。那就意味着,某一方必然在某些方面比较弱,没什么力量,甚至无话可说。但也不必慌张,有弱必有强,看你处理的策略。

一般来说案情所涉及的点都应该在书面上反映出来,但并不绝对。对于没什么好辩的地方,要看魄力和整体考虑了,必要的话可以舍弃,连自己都说服不了就不会有什么表现力,听者和仲裁员也不听不进去。但要小心不要有漏勺,不能把本来有力的地方漏掉。

书面memo与口头辩论相差很大。有些东西在庭上口头说出来会让人觉得没什么说服力,但不意味着不能写到书面中。书面写的东西不需要全部都在口头说出来,你可以避免提及自己的弱点,而着重强的方面。四两拨千斤,避过自己弱的地方,利用自己强而敌人弱的地方展示优势。

(3)不要念稿子,也不能背诵,尽可能不看稿子,而是要自然地说出来(即要有自然的停顿),要有对话的感觉,包括眼神或手势交流

(4)声音要大,咬字要清楚,语速不能太快,建议一分钟100个单词

(5)陈述要有感情,要有抑扬顿挫,要体现出你真的是在为你当事人的切身利益而辩护(牢记自己是辩护律师而非学生在进行学术辩论);可以适当地变换陈述方式,比如用自问的形式引出下一个论点;尽量保持仲裁庭对你陈述的兴趣;

(6)一个队员在陈述,另一个要保持镇静并给予眼神鼓励(微笑);对方辩手在陈述时务必保持安静以示礼貌,必要时可进行纸面交流;

(7)对于仲裁员提问,回答尽量精练,切中要害;一定要等仲裁员问完问题再进行回答;遇到刁难问题或Surprise问题时,要保持头脑清醒冷静,不必急着回答,可以思考几秒再开始回答;

(8)如果问题是你后面要说的内容,就提前说,不要告诉仲裁员我等等再讲!所以要随时准备可能结构要会打乱。这时,牢记自己要讲的要点是很重要的。(9)陈述要有主题,有一根主线;开场白和结束语要给仲裁员留下好印象,口头陈述的结构、条理要清晰(记住要点,可以写个提纲,以有助于场上发挥),但不要总是说Section A, Part A,这些是书面语,陈述时尽量口语化!陈述时要充分结合案情和法律,不能光分析案情而毫无法律依据,也不能光讲法律理论而脱离实际案情;必须对主要案情滚瓜烂熟,细到知道哪一点在哪一页哪一段第几行(建议贴标签,可以将出处标在稿子里)7.分析总结

在模拟法庭结束后,我们还要组织学生对本次模拟法庭进行总结分析。总结分析从几个方面进行:首先,由每个学生写出总结报告,分析自己在模拟法庭中的做法、做得好的地方、成功的经验、存在的不足及原因;然后,结合观看模拟法庭的录像,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找出自己、别人在模拟法庭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由老师就本次模拟法庭的情况进行总结评析,肯定学生的成绩,找出存在的不足,指出改正的方法。

篇8:大学实验实施方案

1 现有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1]

目前我校大学物理实验在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上学期开设。实验内容包括基本测量、力学、热学、声学、电学、磁学、光学和近代。由于学生人数多, 而实验仪器设备台套数有限, 这些实验项目被分散在4-5个实验室里。因此同一时间段上课的学生就分别在这4-5个实验室, 可能有的学生先做力学实验, 有的就有可能先做电学或磁学实验等。这样导致很多学生最开始做的并不是最基本的实验。接受训练和培养的不是最为基本的实验理论、基本的实验方法、基本的实验技术和简单实验仪表操作技能。这样学生进入实验室后, 主要依赖老师的讲解, 对实验原理理解得不够透彻, 对实验目的不够明确。因此对各层次的实验不加区分的混合教学, 以及学生课前的预习不理想, 都使物理实验教学难度加大, 学生实验的效果不理想。

2 大学物理实验模块化教学设置

为了使实验项目的开展顺序更符合学生的实验认知规律和能力培养的递进性, 我校决定在大学物理实验中开展模块化教学改革。

模块化教育模式主要有“MES”和“CBE”两种流派。

MES (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 模块式技能培训) , 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 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模块, 以从事某种职业的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为主线, 可称之为“任务模块”。

CBE (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 能力本位教育) , 主要以加拿大、美国等为代表。它是以执行能力为依据确定模块, 以从事某种职业应当具备的认知能力和活动能力为主线, 可称之为“能力模块”。

两种流派的共性是都强调实用性和能力化。CBE是从职业普遍规律和需求出发, 侧重于职业基础通用能力;MES是从职业具体岗位工作规范出发, 侧重于职业岗位工作能力。

我校大学物理实验模块的设置采用CBE模式, 侧重能力培养。它由四个模块组成。

2.1 基础性实验模块

基础性实验模块包括长度的测量、三线摆测量刚体的转动惯量、金属丝杨氏模量的测量、电表的改装与校正、直流单臂电桥测量中值电阻、双踪示波器的使用、分光计的调整和使用、迈克尔孙干涉仪的调整和使用[2]。

基础性实验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实验基本理论 (包括误差分析及估算、有效数字概念、数据处理方法等) 、基本实验方法与技术、基本仪表使用和基本物理量的测量等。

2.2 综合应用性实验模块

综合应用性实验模块包括声速的测量、霍尔效应法测量磁场、电位差计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光栅衍射参数的测量、数字式温度计的设计与制作。

综合应用性实验主要训练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分析和研究能力, 理解和熟练掌握两种以上实验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及多单元物理

※基金项目:武汉轻工大学校基金 (XM2011002) 。学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

2.3 设计创新性实验模块

必做项目:设计与组装简易万用电表

选做项目一:修理MF500型万用表

选做项目二 (24个中任选1个) :物体密度的测量、黑箱探谜、双踪示波器测量相位角、示波器测量超声波衰减曲线和压电换能器转换效率、单臂电桥辞了电压表内阻、替代法测量线性电阻、补偿电压法测量电阻、UJ31型低电势电流电位差计校准伏安表、UJ31型低电势电流电位差计测量低电阻及材料的电阻率、最小偏向角测量光波波长、二极管特性的研究、三极管的应用研究、三极管放大倍数测试仪的设计制作、转动惯量的测量及研究、反射光偏振性的研究、旋光性溶液浓度的测量、动态法测量固体材料的杨氏模量、干涉法测量金属的热膨胀系数、RLC串联电路暂态过程的研究、交流电桥的研究及应用、利用p-n结特性测量玻尔兹曼常量、电介质相对介电常量的测定、温差电现象的研究、太阳能电场基本特性的测定。

选做项目三 (8个中任选1个) :光学多道分析器、光的色度研究、单光子计数实验、激光拉曼、磁共振、微波电子自旋共振、光拍法测光速、半导体激光器。

选做项目一是针对学生在实验中可能会碰到的各种问题诸如仪器故障、线路故障而设计出来的一个项目。主要训练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对仪器故障进行判断, 并对所确定故障进行维修,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选做项目二有24个课题, 涉及面广,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任选一个。该项目有助于培养学生根据所掌握的物理实验理论知识和实验基本方法开展创新性科学实验研究的能力。

选做项目三难度较大, 与前面实验项目采取单人单组的实验方式不同, 选做项目三采取了一组多人合作型学习研究的方式。这些实验项目有助于学生了解本专业的特点, 并对学生今后专业课的学习起到了引导作用。

2.4 演示实验模块

选做项目四 (24个可任选1个) :刚体转动综合演示仪、锥体上滚;逆风行舟;听话小球;流速与压强;大型辉光球;法拉第楞次定律 (开闭口环) 演示、法拉第—楞次定律;无电刷直流电机、脚踏发电机;范式起电机;能量转换轮;磁悬浮地球仪;磁场对电流的演示仪;磁阻尼摆;环形驻波、水波演示、鱼洗;白光反射全息、帘式皂膜;激光综合光学实验仪;偏振光现象组合、光的衍射演示仪;激光传声;叶片热机;地动仪;超声雾化器;滚摆、记忆合金弹簧;声控喷泉;无源之水;导光水柱、梦幻时钟、错觉画。

演示实验的特点是直观、形象和生动。该实验模块的项目设置与日常生活及学习过的理论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 该实验模块的设置寓教于乐, 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大学物理实验模块化教学实施

本次大学物理实验模块化教学在电信科学类专业成立了课改试点班。按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依次进行各模块的实验。

3.1 开放实验室

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学生可在实验室开放时间进入实验室进行预习。由于能够看到实验仪器, 比以前只看教材预习来得更直观, 预习效果好。

3.2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法[3]

大学物理实验采用现场教学的模式, 因此其教学方法也不是单一的, 可采用组合教学法, 比如讲授、讨论、实验、学科研究法等综合运用。基础性、综合应用性实验模块主要采用学生预习、教师讲解 (或学生讲解) 、教师设置故障、学生按步骤独立完成的方法;设计创新性实验则由学生根据实验原理和实验要求进行方案设计, 以单人或小组讨论合作的形式来完成, 教师只负责答疑引导;演示实验模块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实验要求动手组装并进行仪器调整和现象观察, 最后写出开发报告。

3.3 能力培养

大学物理实验采用模块化教学后, 教学目标明确, 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通过基础性实验模块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及数据处理方法, 培养了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综合应用性实验模块涉及多个知识点, 提高了学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设计创新性实验模块需要学生根据实验要求提出设计方案和创新点, 培养了学生科学思维方法, 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锻炼;演示实验模块则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大学物理实验模块化教学评价体系

我校大学物理实验普通班采用平时考核 (占50%) 和期末考核 (占50%) 相结合的方式。而物理实验模块化教学试点班期末考试单独进行, 采取公开答辩的形式进行。答辩的内容由学生自已选择实验项目中的任意一个, 准备PPT, 讲解实验的过程、关键技术、结果分析和可能的改进措施等。教师在学生答辩过程中, 可针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仪器设备的选择、仪器设备的使用、操作过程的规范性、实验现象、实验结果、数据处理方法、误差原因及生活应用等方面提出问题, 最后综合学生PPT的讲解及回答问题的表现, 给出成绩评定结果。

综上所述, 大学物理实验模块化教学改革设置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基础到高级的层次递进排列, 符合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习的规律,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积极进行课前预习, 认真参与实验, 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当然我们也看到大学物理实验模块化教学改革是在试点班中进行的, 如果能进一步优化教学资源, 扩大试点面, 必将使更多的学生受益, 更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摘要:本文根据我校现有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提出了大学物理实验模块化教学改革的思路。从实验模块化教学的设置和模块化教学的实施办法及模块化教学的评价体系等方面做了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模块化,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刘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探讨[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2 (3) :82-84.

[2]徐滔滔.大学物理实验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上一篇:公司内部调查问卷下一篇:学校棋类比赛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