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坠入传销网案例

2024-06-23

大学生坠入传销网案例(共4篇)

篇1:大学生坠入传销网案例

倪某某,女,21岁,单亲家庭,为物电学院级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学生。入学一年来,跟宿舍XX同学在商业街摆摊卖小饰品等赚取少量生活费。9月初,以同学的妈妈要在校内开超市入股为名,向父亲要了两万块钱,因当时父亲在江浙一带打工,只是给孩子打电话简单问了情况,便把两万块钱打给该同学。

20国庆节之后,该同学又来到辅办,带白色口罩,说话气喘嘘嘘,自己称得了肺结核,说要休学,回家治疗。辅导员老师考虑到肺结核传染,在宿舍会影响其他同学的日常生活。答复“如果需要长期治疗,可以拿着医院的诊断证明,办理休学手续”。过了几天,该同学拿着医院的诊断证明,带着自己称是姐姐(实际是传销组织的人员)的来办理休学手续,说父亲在江浙一带打工,单亲家庭,由姐姐代为签字办理休学手续。休学后,辅导员老师和班长通过电话确认该同学已回家。

年12月份,辅导员老师突然接到称是倪某某同学的一个电话,自己称是泰山学院的学生,说倪某某现在江苏宿州的一个传销组织中,该同学是被骗到传销组织的,认识到传销组织的害处,已被江苏宿州高新区公安机关解救,但是倪同学依然执迷不悟,请求辅办老师解救倪同学!

篇2:大学生坠入传销网案例

4月23日,小马(化名)接到了高中同学小章(化名)(传销组织成员)发的QQ消息,邀请他五一去天津玩,由于两人关系不错,小马同意并且旷了周四周五的课,买了火车票过去找到了他。4月28日凌晨1点左右,小马到达天津市静海县,并迅速被传销组织控制监视。小马在向同学小章寻求帮助未果后只能选择自救。

在被传销组织控制的日子里,他通过尽量和传销组织成员维持关系使他们放松警惕。据小马同学事后自述:“只要我在手机上操作的内容对他们没有危害,他们也不阻止我,所以我就看腾讯新闻,在新闻上随便发一些评论,评论我自己都不知道写的什么意思,但是我把我需要的字加在了里面,然后趁他们不注意把需要的字剪切出来,发给我的朋友,终于在第四天我把求救的十二个字‘天津、静海、传销、救我、报警、赶快’凑了出来,发给了我的朋友小张。”在第五天的上午,小张靠这些线索带警察成功解救了小马。

篇3:大学生误入传销案例分析

据王某事后回忆, 他在去往天津的路途间, 朋友就发来短信说公司临时有事安排他到北京出差, 无法到车站接王某, 所以朋友请两位“同事”帮忙到火车站接他。王某当时也没多想, 愉快地答应了。火车到站后, 两位“同事”接到王某直接带他到了一个比较偏僻的郊区, 到“家”以后王某竟傻眼了, 空间狭小的屋里住了20多个人, 年纪都在20岁左右。

之后的一周时间里, 王某和其他人一样, 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 吃完早饭后就到一个偏远的地方听课, 途中还有人监视他们。每当王某提出要回家的要求时, 他们就想方设法找理由搪塞。课堂上那些人讲的都是一些大道理, 谈未来, 论证他们从事的行业多么有“钱途, ”“短期暴富, ”并鼓动王某放弃大学学业加入这个组织。此时王某已经彻底醒悟了, 天上不会掉馅饼。但这个组织里的其他人就像是被一种无形的力量驱使, 每个人都充满激情、并对课堂上宣讲的内容深信不疑。10月2号到10月7号之间, 每天都有两个到三个人跟在王某身边, 一旦王某的电话响起, 随时都有人在他身旁监听, 让王某不要乱说。为了保证基本的人身安全, 王某就按照他们的要求和吩咐去接听电话和回复短信。监视王某的人不时地在他身边劝他加入这个组织, 并鼓吹“从事这个行业要比上大学好。”可是王某死也不从, 某天下午趁人不备王某趁机逃跑, 但没有成功, 被人发现后就有人一直监视他。直到10月7日下午, 王某主动提出要和他们的上级见面并告诉对方自己身上没有太多的现金, 一直在这里白吃白喝也不是办法, 于是上级同意先让王某回家考虑几天, 等拿到钱以后想加入的时候再回来。

随后王某于10月8日上午在组织内部人员的监视下到达天津火车站, 坐上了从天津开往信阳的火车, 整个十一假期期间, 王某的家人因为和孩子联系不上倍感焦急, 而作为王某的辅导员老师此时能做的就是帮助家人弄清楚学生十一期间的准确去向, 准确离校时间, 假期期间是否和同学有联系。我通过和家长、王某同学的多次联系, 王某家人一致认为王某和家人通话时的语气不太正常, 短信内容也并非他本人编写, 并推测他已经被传销组织控制。于是我们考虑到王某接电话可能存在不便之处, 假期期间总是通过短信息断断续续和他进行联系。最终王某在10月9日上午安全返校。

本案例中王某最终能够逃离传销组织的原因有二:一是王某本身有一定的判断力, 了解传销的危害性及违法性, 个人在主观意愿上抵制加入传销组织;二是王某的父母对传销具有一定的了解, 具备一定的警惕性并能及时与校方取得联系。王某是幸运的, 但其中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还有很多。

一、大学生自我防范意识不强

大学生刚刚离开父母的监管, 自立意识较强, 但同时又涉世不深, 社会接触不广, 思想单纯, 缺乏社会经验和识别陷阱的能力, 容易轻信他人, 上当受骗。同时, 大学生对生活的期望值过高, 渴望成功和追求实现个人价值的愿望强烈, 缺乏充足的社会经验, 加之好奇、虚伪、从众、模仿的心理作祟, 使得大学生更容易接受传销以迎合自己的心理需求。

二、传销工作的欺骗性和隐蔽性较强

非法传销组织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当做工具来欺骗受骗人员。而正是亲人与朋友之间的这份信任, 让受骗人员没有任何防备, 被某些“善意的谎言” (旅游、包食堂、开饭店、开服装店……) 所蒙蔽1。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而传销组织者正是利用各种活动来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需求, 让陷入传销组织中的人们有一种被重视、被关怀的感觉。他们会引导被骗者说出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和需求, 特别是最基本的“生理的需要”, 即吃饭、穿衣、居住、医疗等问题。人们在最基本的需求都没有满足的情况下, 就没有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所以, 即使被骗者暂时满足了“生理的需要”, 传销者也会不断激发被骗者无限的物质渴望。传销者在课堂上营造出比较好的沟通环境, 并使被骗者感到被尊重。特别是对于内向的人, 这类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自卑、沉默寡言, 所以在传销组织内部, 传销者会“鼓励”每个人表达自己的需求、想法, 且每次演讲后都会给予热烈的掌声, 使内向者的社交需求得到极大满足, 从而不愿离开传销组织。传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满足了一部分不被现实社会认可的失败者的心理需求2。

三、辅导员该做什么

首先, 加强警示教育。利用班会、班级网站等平台揭露传销真面目, 将传销组织如何打电话联络感情、假借介绍工作设陷阱、谈理想抱负迷惑人心、神化传销违法活动等一整套骗人伎俩, 形象生动地向学生说明, 让同学们对传销组织有清楚的认识, 认清其危害。

其次, 强化安全管理, 充分发挥班干部、学生党员在教育、团结和联系学生方面的优势, 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3。

最后, 采用恰当的教育方式。辅导员在面对误入歧途的学生时, 不能一味地批评、训斥, 因为学生本来也是受害者, 在封闭的环境中每天都要接受“课程培训”对他而言是备受折磨, 好不容易逃脱了传销的魔窟回到学校, 如果老师一味地批评会让学生缺乏归属和爱的需求, 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消极、抱怨, 甚至内心深处可能对整个社会怀有深深的怨恨之情。在和学生做好沟通工作的同时, 尊重学生, 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 鼓励他用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 吃一堑长一智, 加强防范意识, 避免再次上当受骗。

参考文献

[1]、郭庆义, 新形势下大学生传销问题分析与对策.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8, 18 (7) :77-80

[2]、方海峰.高职学生涉足传销的原因与对策研究.南昌高专学报, 2011, 1:130-132

篇4:大学生坠入传销网案例

本文拟结合笔者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真实案例, 对辅导员应对大学生网络传销的方式方法进行了分析。

一、案例背景

Z同学, 女, 信阳师范学院某专业学生。该生性格倔强, 办事效率较高但缺乏思考, 深受父母溺爱 (家长定期电话与笔者交流关于该生的在校情况) , 花费较高, 入学以来与同学交流甚少, 喜欢独来独往, 不易接受他人 (老师、家长) 的观点。上学期因做兼职而夜不归宿一次 (当晚该生手机关机, 学院领导老师、班级同学一直寻找其至次日下午14:00未果, 该生自己返回寝室) , 学院领导、老师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 因考虑学生认错及时且家长再三恳请学院给学生一次改正的机会, 学院未对该生进行处分, 仅给予其严厉地批评教育并口头警告。处理此事过程中, 笔者 (辅导员) 与该生进行过多次交流沟通, 赢得该生的信任。之后, 该生有什么情况都会及时与笔者联系, 上学期曾多次主动来办公室与笔者交流沟通。

二、案例概述

2011年2月17日傍晚即2011年寒假结束学生返校的前三天, Z同学来电……

Z同学:“老师, 开学后我要申请外宿。”

辅导员:“怎么突然想要外宿……?”

Z同学:“你没有看我的QQ空间吗?”

辅导员:“我还没有看, 你要做什么, 先跟我简单说说吧。”

Z同学:“哦, 我在网上做了一个项目, 叫做E-cosway, 是马来西亚的一个网络直销公司, 我想利用每天课余2个小时的时间, 从事这个事业, 您放心, 不会影响我的学习, 但是我需要一个网络便利的环境, 咱学校寝室的网速太慢, 我想在外租房子住, 装个宽带。”

辅导员:“你是什么时间开始关注这个项目的?你加入这个网络直销公司了吗?”

Z同学:“我也是前几天在网上看到这个项目的, 觉得很有发展空间, 也相信自己能够坚持做好, 而且我昨天已经交过会费2500元, 成为了该公司的区域大代理……, 所以, 我已经下定决心要做这个项目了, 请您不要劝阻我外宿, 我会注意安全的。”

辅导员:“这样吧, 我回去看看你空间里的这个项目, 至于外宿, 按学校规定是不允许的, 等开学返校后, 你来我办公室, 我们当面聊聊。”

Z同学:“好吧, 您先看看我的QQ空间吧……”

2011年2月20日早, Z同学母亲来电:“老师, Z同学要求外宿, 我们扭不过她, 在她外宿申请上签了字, 我们觉得不安全, 请您劝她不要外宿……”。同日傍晚, Z同学父亲来电, 也让笔者劝阻Z同学外宿。21日早, 其母亲来电重述自己的担心并要求笔者对父母和老师之间的通话保密, 不能告诉Z同学。

三、案例分析及解决方案

考虑Z同学上学期的表现情况, 笔者立即将此事汇报给学院学生工作主管领导, 院领导明确指出:一旦该生外宿, 学院马上给予其处分, 并嘱咐笔者多关注学生、多与学生沟通。

2011年2月21日中午, 新学期第一天, Z同学拿着家长签字同意外宿的申请, 来找笔者办理外宿手续, 并与笔者分享了她对E-cosway的美好憧憬, 表达了她在网络团队里感受到的鼓舞和力量, 也表达了她坚持做好E-cosway的决心和信心。而当笔者提到“传销”时, Z同学极力的反驳。当笔者说明院里对其外宿的决定时, Z同学有些急躁, 认为老师不理解她并且不愿意多聊, 而且表示她即使不外宿也会坚持做下去。

因为了解Z同学的倔强性格, 笔者意识到, 此时不能急于全盘否定她的选择, 更不能命令她怎样做, 只能与她多次交流, 并且搜集充分的材料依据来说服她。所以笔者与Z同学约定, 第一, 她可以先尝试着做这个项目但前提是不能再往里面投钱;第二, 笔者与该生每星期交流一次 (让其谈谈工作进程、感触等等, 而笔者也有发表观点的机会) 。同时, 笔者与Z同学家长达成共识, 家长每月只给Z同学足够的生活费, 而其它费用不再给予。

从21日起, 在随后的两个月时间里, 笔者与Z同学开始了长达8次的交流, 每次交流时间都将近1个小时。当然, 每次交流之前, 笔者都会对E-cosway进行系统的了解, 准备充分, 选择合适的切入点进行交流。笔者从E-cosway的合法性 (国家权威媒体报道:2008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传销穿上电子商务“马甲”, 揭露E-cosway为网络传销;同日, 央视朝闻天下新闻栏目, 同样揭露E-cosway为网络传销) 、E-cosway宣传模式、E-cosway发展模式、E-cosway特征与“传销”特征对照、在E-cosway中个人价值的实现等方面与Z同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同时, 告诉Z同学,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大学四年转瞬即逝, 大学生不能急功近利,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更不能违背价值规律、破坏诚信体系去做事, 应努力完成大学阶段的任务, 争取不留遗憾。

通过一次次真心的交流, 虽然Z同学没有明确表示完全放弃E-cosway, 但她已开始接受笔者的观点, 并且对E-cosway的某些方面产生了疑问, 尤其是对E-cosway发展模式、E-cosway特征与“传销”特征对照以及在E-cosway中个人价值的实现等方面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要坚持做下去”的主观意识产生了动摇, 同时表示愿意客观全面的认识E-cosway, 愿意经常与笔者分享她在E-cosway中的经历与体会。

之后的时间里, 笔者几乎每天都会浏览Z同学的QQ空间, 随时关注其网络营销的情况, 同时定期与学生当面交流, 了解学生做E-cosway的心理变化, 并且与学生家长保持电话联系, 通过家长来限制学生在校的非正常经济开支。终于, 经过近一学期的努力, 通过一次次真心交流, 学生最终放弃了继续做E-cosway的念头, 转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来。现在, Z同学已经毕业, 成功进入重庆一家企业从事人力资源工作, 她还会不定时的通过QQ、微信与笔者保持交流, 分享其在工作中的经历与成长, 对笔者来说, 这是一种无比幸福的收获。

四、案例思考

传销组织将黑手伸向大学生的事件已经屡见不鲜, 在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 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对传销的非法性、危害性等能够有清晰的认识。而如今带着面纱的网络传销, 虽然没有将大学生的身体禁锢起来进行面对面的洗脑, 但依然将部分大学生迷惑。一方面, 它把握住了大学生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心理, 利用“高薪”和“坐享其成”来诱惑大学生。另一方面, 它也通过网络鼓励大学生要努力、要付出、要坚持、要有信心, 努力建立自己的团队 (实际上是“金字塔”似的发展下线, 收取会费) , 不能只看眼前, 要看到若干年后的美好生活, 以虚幻而美好的未来反复刺激大学生。其实, 揭开网络传销的面纱, 不难发现, 其违反价值规律、违反劳动创造价值、违反公共道德等等的本质是没有改变的。

面对如此众多像网络传销这样利用大学生心理弱点, 开展非法活动的情况。辅导员在开展学生工作, 面对众多的学生, 特别是性格倔强、固执的学生时, 要用爱心、耐心和真心去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 学会充分尊重学生, 保护学生隐私, 倾听学生心声, 用真心与学生交朋友, 用爱搭建师生间的“心桥”, 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 当学生遇到问题时, 才会主动向辅导员咨询, 与辅导员分享。这是辅导员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前提, 也是辅导员将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的良方。

摘要:网络传销是披着“电子商务”、“网络投资”等外衣的一种新型传销模式, 其大肆敛财、不劳而获, 违反价值规律、违反劳动创造价值、违反公共道德等的传销本质是不变的。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中的真实案例, 对辅导员应对大学生网络传销的方式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大学生,网络传销

参考文献

[1]传销穿上电子商务“马甲”[N].人民日报, 2008-11-26.

[2]我国超4000万人参与网络传销[N].南国早报, 2011-3-21.

[3]打击网络传销是新的挑战[N].深圳特区报, 2011-03-21.

[4]2010中国网络传销调查报告[R].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中国反传销协会、中国反传销志愿者联盟, 2011-3-9.

[5]杨宁.耐心细致, 对症下药, 深入的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J].才智, 2013, (5) .

上一篇:母爱无疆学生作文下一篇:圣诞节的来历「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