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舆情工作

2024-05-10

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共8篇)

篇1:高校网络舆情工作

摘要:

网络舆情兴起对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通过对高校网络舆情形成机制和特点的把握,以及对辅导员在参与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中的现状分析,进一步提出在当前形势下辅导员做好网络舆情工作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篇2:高校网络舆情工作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机制与特点

网络舆情是指公众在互联网上表达对某一社会“热点”或“焦点”问题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的情况。在高校,校园网络更是一个能够形成公共意见、可以自由交流和辩论的公共空间。网络舆情的形成是学生意见表达到一定量度和强度,即一方面要看学生借助网络空间对某一问题发表的议论和意见达到一定的学生比例,另一方面要看期诉诸意志的坚定程度,应表现为一定数量的大学生对坚持某一意见态度明朗的指向。在互联网上不同学生的意见经过广泛的交流、碰撞、退让、融合来进行彼此较量、修正、融合,进而形成一个个网络舆情。校园网络舆论也经历了议题的来源阶段、舆论领导及其意见产生阶段、网络意见扩散和放大阶段、网络舆论的形成等几个阶段。从高校网络舆论形成的过程来看,突发事件的激化、社会热点问题的触发以及与师生利益密切相关事件的引发这几方面原因及易引发形成网络舆情。高校网络舆论形成中也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舆论形成迅速,具有时实性与交互性,传播较难控制。

(2)内容多元与分散,追随主流话题,贴近校园生活。

(3)凸现网络语言特点,表达多为非理性。

二、辅导员参与网络舆情工作的现状分析

笔者于2011年3月在宁波大学开展辅导员参与网络舆情工作的调研,其中向辅导员发放并收回有效调研问卷65份,被调查人数占全校辅导员人数的73%,同时,对学校有关职能部门也作了相关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反馈出辅导员在网络舆情工作中的以下几个方面情况:

(一)对网络舆情工作重要性的有较大的共识,但在网络舆情工作中的技能略显不足

随着网络舆情对高校现实工作的影响,辅导员对该项工作的重要性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在对某高校辅导员调研中发现,有50%辅导员认为掌握学生网络舆情“非常重要”,50%辅导员认为“比较重要”;57%辅导员认为掌握学生网络舆情对本职工作“紧密相关”,39%辅导员认为“有一定关联”。在调研中还发现,辅导员在网络上基本拥有qq、博客、社交网站等众多网络工作平台,但仍有38%辅导员认为自身对信息网络技术的掌握与运用“不太擅长”,有62%的辅导员在网上浏览学生舆情的基本情形是“经常浏览只是偶尔发表意见”。由于辅导员自身网络技能、舆情研判能力、舆论引导能力的相对欠缺,导致辅导员在网络舆情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二)关心关注网络舆情,但有效的工作应对机制尚未完善

辅导员对网络的关注度较高,有40%辅导员每日会关注网络舆情,对校内突发事件、校内热点问题、社会事件和热点问题的反应等方面较为关注,同时,辅导员也具备了相对较高的网络舆情的工作意识,对网上出现的反动非法言论、易引发个体或群体安全事件、诋毁学校声誉等情况会即时上报职能部门。网络舆情工作对当前高校工作来讲,是一个全局性的`工作,一般是由一个或多个部门牵头、基层单位全面覆盖的体系,因此,在具体工作中还要进一步明确辅导员的网络舆情工作要求与具体职责,针对不同的舆情有不同的应对方式,特别是要在网络舆情危机应急处理机制中进一步发挥辅导员作用。在学生网络舆情信息员队伍的建立上,有53%辅导员认为“非常必要”,有40%辅导员认为舆论领袖的培养对网络舆论引导来说“非常重要”,但在实际工作中只有44%的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有这样一支队伍,32%辅导员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舆论领袖,有22%的辅导员认为需要学校加强舆情引导队伍建设。

(三)对网络舆情工作研究分析不足,学生网络素养及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相对缺乏

调研发现,有25%辅导员认为自身在学生网络舆情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网下事务过多,对学生网络舆情关注不够,有19%辅导员认为对网络上有学生舆情不能有效掌握全貌,有11%辅导员认为缺乏对学生网络舆情的分析研究。辅导员又承担着较多的教育管理指导服务的职能,因此工作具有基层性、繁琐性、复杂性等特点,大部分(尤其是新任辅导员)大部分时间忙于网下具体事务,对于新的网络工作缺乏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研究。网络舆情工作中有一项重要内容是对学生网络素质和道德的培养,而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对目前学生在网络舆论中的道德行为也有客观的评价,有31%辅导员认为当前学生在网络舆论中的道德状况比较好,62%认为一般,4%认为比较差;有38%辅导员认为学生网络不道德行为主要表现在“无克制地宣泄个人情绪”,其次37%认为是“盲目转贴、跟贴”,有21%辅导员认为在对学生进行网络行为教育方面有待加强。

三、辅导员网络舆情工作应对建议

(一)强化高校辅导员在网络上的角色意识,主动把握网络工作阵地

一是校园网络积极的建设者。辅导员要积极参与学校、学院主题教育网站、论坛的规划和建设,特别是针对学院的学生的特点设计有特色、有吸引力、有影响力的校园主题网站,通过主流网络平台加强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主题讨论、网上讲坛等,及时发布各类学生关心的学习生活信息和正面权威信息。同时辅导员还要对新型的网络手段和工具及时加以应用和深入,要善于运用qq(群)、博客、论坛、校园bbs及人人网、开心网等社交网站等作为工作中必备的“网络利器”,合理规划并搭建各类各级班团组织的相关网络平台,建立与现实组织对应的网络集体,为网络思想教育及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组织基础。

二是网络舆情有效的观察者和引导者。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互动性,学生在网上更容易说出平时不敢说、不便说的话,网络也成为辅导员了解学生真实想法、收集各种学生信息的一个重要阵地。辅导员在网上首先是要保持一个普通网民的身份,在网络上关心关注学生的言论,融入学生,聆听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感,参与重要问题的讨论和进一步询问解答,对网络上的学生思想和问题进行整理、分类、总结,才有可能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在网络环境中,辅导员作为网络舆情引导者的角色要求是既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素质,又具有较高的网络技术水平和评论技巧。一方面作为学校要加强对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素养的培养,多开展各类热点、难点问题的分析讨论及重大形势政策的深入解读,同时更要注重对辅导员网络技能和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培养,加强典型案例讨论和资深网络评论引导员的经验传授;另一方面,作为辅导员自身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把扎实政治理论基础、提高人文科学素养及个人品德修养作为基本要求,同时更要主动络知识,提高网络技能,不断提高网络舆情的引导能力,增强网络教育的实效性。

三是网络上的服务沟通者。坚持网上与网下结合,在网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指导服务内容,在现实中协调解决学生在网上提出的相关困难和问题。辅导员在网络环境中应采用集体与个人相结合的原则开展服务工作。在集体服务上,要为广大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信息,如在政治思想方面,结合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及时把有关权威评价通告给学生,并加以适当评论引出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学习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类有用的竞赛、活动及讲座信息,介绍好的学习方法,树立优秀学子的榜样风范;在生活上,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类勤工助学、实习实践、社会公益活动及安全防范等信息。在个人服务上,通过网络的快捷性和隐秘性,对个别学生在思想、心理、学习等方面进行个别沟通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有效疏导。针对网络上学生的舆情焦点,除了作好有效的网上引导外,辅导员还应及时把相关情况和问题上报有关部门和领导,并针对需要事后解决的问题情况反馈到网上,充分发挥联系网络与现实工作的纽带作用。

(二)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研判,在高校各类突发、危机事件的网络应对机制下发挥应有作用

在高校当前网络环境下,凡是现实中的危机都会在网上体现,凡是网络上的焦点问题都具有引发现实中对抗的可能性。虚拟的网络与现实的危机紧密关联在一起,在一定条件下,网络舆论促使危机事件产生新形式、新特点,网络时代所特有的基于网络舆论的危机就是一种新型危机。高校必须完善创新危机管理体制,加强危机管理框架的系统构建,加强危机队伍建设。作为参与学校学生管理一线的辅导员要全面了解学校的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和要求。首先,根据危机管理原则,辅导员要重点做好危机的预警工作,也就是在舆论危机的潜伏期,及时发现先兆。如在发生校内外重大事件时要加强对网上学生舆情的关注密度和广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学校,另一方面针对学生在网上形成的焦点问题进行及时收集分析,根据发布内容的链接、来源(原创与否)、性质(负面与否)、负面等级、点击量、评论量等几个方面进行判定,将有可能诱发危机事件的舆情加强反馈,为学校是否启动预警机制作好决策基础。当学校启动相应的预警机制后,要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立即开始动态跟踪,从增长速度、议题显著度、意见分布等方面加强对网络舆论的跟踪,同时密切关注现实舆论情况,随着形势的发展进行第一时间有效反馈。其次,在危机爆发期和蔓延期,要配合学校作好舆论的缓释工作。将学校对事件的实情或解释实情通过网络及时传递给学生,以树立舆论的权威,消除恐慌和猜测,同时,对网上舆论加以进一步引导,促进危机向转机方向发展。再次,在危机衰退期配合做好反思工作。加强对每一次危机事件引发的原因、处置过程中是否存在失误、能否再次避免发生等问题进行总结研究,提高辅导员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处理的能力。

(三)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性,积极培育“舆论领袖”和学生网络信息员队伍

辅导员要善于指导各类学生组织加强网络建设,提高学生在网络中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能力。在开展网络舆情工作中,更要把“舆论领袖”和学生网络信息员队伍作为有效的依靠。在高校校园许多网络舆论事件中,网络当事人或由网络信息联络起来的大学生装网民群体之间的呼应往往比较积极,而与高校的教育管理者之间却缺少互动。因此,辅导员要主动去发现网络舆论事件中能影响他人意见和选择、引导着舆论走向的声音,发现那些热衷于传播消息和表达意见、拥有更多媒介源和消息源及众多“粉丝”的“舆论领袖”,特别是要在学生骨干和资深网民中发现并培养“舆论领袖”,发挥“舆论领袖”的作用,在各类舆论事件中强化主流言论,形成网络舆论的最强音,以带动整个舆论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信息员队伍,实行组织覆盖,在班级、学生会、研究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设立信息员,明确学生信息员的职责,加强对其网络知识和网络舆论引导技能培训,充分发挥这支队伍在信息收集、舆论引导中的作用。同时可指导学生信息员开展网络舆情研究,可以校园网民、网情为对象,设计相关课题,开展问卷、访谈、舆情分析等调研工作,为今后网络舆论引导方向、方法储备舆论及经验。

(四)加强对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规范网络舆论行为

网络媒介素养是网络时代人们应具备的一种重要的素养,它是人们对互联网的认识以及在网上获得、辨别、利用信息和参与活动的能力。辅导员在现实工作中要结合各类载体和平台,让当代大学生去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网络传媒资源,通过相关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选择和判断能力,自觉抵制反动、色情、暴力等信息垃圾的入侵和虚假甚至非法网络舆情的产生和传播。首先要将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有效地融入网络素养的培育中,培养大学生健康文明的上网方式和言论道德,结合相关课程和活动大力宣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文明上网自律公约》以及《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培养学生的网络责任感和法律意识,树立“爱国、守法、无害”网络道德标准,促进网络道德自律;其次,要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走出“网络孤独”、“网络成瘾”阴影,正确对待网上人际交往,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网络心理和人际关系,利用网络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如优秀班团网站评比、网上名人堂、网络主题短信创作大赛等等;再次,要坚持“网上”与“网下”共同教育的原则,听取学生不同舆论的声音和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反馈,及时调研和分析学生的网络素养改进提高状况,在现实的工作体系中加以完善和巩固。

参考文献:

[1]于亚光,王想平.论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策略选择[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3).

[2]张再兴,张瑜.加强高校网络辅导员队伍建设、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j].高校理论战线,2006(5).

[3]汤力峰,赵昕丽,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4).

[4]任海.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特点及引导策略[j].燕山大学学报,2009(6).

篇3:浅析高校工作与网络舆情的关系

一、高校网络舆情涵义、特点及成因

(一) 高校网络舆情涵义

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以网民为信息传播者的网络言论, 其主要通过电子邮件、网络聊天、电子公告板、博客等途径进行传播。高校学生是网络利用率极高的一个群体, 也是网络舆情的主要生成力量和影响对象。在高校, 以在校大学生为主的群体通过互联网对国内外热点问题、校园突发事件和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相关问题所表现出有一定影响力、倾向性的思想认知、情绪反应、价值判断和意见倾向。

(二) 高校网络舆情特点

高校网络舆情除了具有一般舆情的自由性、多元性、突发性、交互性等特点之外, 因其发生在高校这个开放性相对较强的文化氛围下, 显示出自身独特的特点:

1. 舆情制造主体的特殊性

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是一群思想活跃、同质性强的青年学生, 他们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极高的责任心, 他们有自己的想法, 更有表达意见的愿望, 他们希望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而在网络上发表想法就是实现价值的有效途径之一。

2. 舆情制造主体的少数性

根据中国舆情网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在校园BBS论坛上的活动中, 那些“参与讨论, 表达意见”的学生人数要远远低于“只浏览文章”的学生人数。换句话说, 其实在校园网络论坛中, 大部分学生并不参与讨论, 高校的网络舆情一般是由少数人引起的, 而这些人一般都是“意见领袖”。

3. 网络舆情影响的迅捷性和广泛性

虽然高校网络舆情的制造主体只是少数学生, 但由于地理范围集中、上网方便、时间相对闲暇, 信息需求度高等特点, 它们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多数人产生影响。

4. 网络舆情内容的多元性和目的的多样性

高校网络舆情关注的内容既有家事, 也有国事, 更有天下事,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时政热点和社会焦点问题的触发;二是关乎学校形象和社会声誉的舆情信息;三是涉及校园安全稳定的舆情信息;四是涉及师生权益的舆情信息, 如教学质量、收费、招生、实习、就业、入党、奖惩、餐饮、住宿、职称评定、师德师风建设等。

参与舆情的目的也不尽相同, 有的为了交流意见、有的为了求助解答、有的为了发泄情绪等等, 但不论他们的意图是什么, 他们始终都是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

(三) 高校网络舆情成因

1. 校园内外突发事件的网上讨论。

影响高校网络舆情的校园内外突发事情, 主要包括在社会上和校园内突发的与学校有关的或者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事情, 部分学生在网上开展讨论, 不顾后果妄加指责。

2. 与高校师生员工利益密切相关事情的网上诉求。

校内学生评先评优、入党、就业以及人事、财务、住房分配和职称等制度改革也容易形成网络舆情, 同时教学管理改革、学生就餐、住宿、水电供应等后勤管理与服务常常是网上诉求和民意集聚的热点和焦点。

3. 大学生自身的特殊性。

大学生群体具有相互交往频率高、相互影响和人际吸引大、相互关系持续时间长、群体认知和群体目标共性强等心理特征, 易构成特定的群体心理情景, 更容易就某一大家都感兴趣的热点事件达成共识, 从而引起热议的连锁反应。

4. 高校网络存在漏洞。

高校网络道德规范还不够成熟, 网络言论方面的管理仍然存在不足。一些学生认为不需要为自己在网络上的非理性行为承担任何责任, 是造成他们肆意宣传, 大发“感慨”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高校舆情中高校的应对措施

(一) 畅通高校学生利益诉求的常规渠道, 保障其舆情表达的权利

高校网络舆情问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并不是孤立出现的, 它反映出学生受社会生活中某些现象或问题的刺激而表现出的态度或行为倾向。高校应畅通、拓展与学生间的利益诉求渠道, 如学校的报纸、广播、校长信箱、校方深入走访、与学生进行座谈等, 也可以通过公告栏、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 提升学生利益诉求的能力, 增强学生自主参与学校管理的服务意识。笔者认为, 诉求渠道不畅是高校网络舆情产生的重要原因, 校方在其中应扮演“消防员”, 而非“救火者”的角色。

(二) 加大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的力度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判断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应用的能力。大学生接触媒介的动机主要在于获取信息、消遣娱乐, 而对学术资源的利用和网络道德规范知之甚少, 通过媒介素养教育, 可以使大学生提高信息分析和思辨的能力, 了解信息传播的规律, 自发抵制不良信息,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 高校应把网络道德教育列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树立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责任感。面对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与问题,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 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 抵制虚假、非法网络舆情的产生和传播。

(三) 重视网络舆情的引导, 培养一批活跃的“论坛领袖”

研究表明, 舆论领袖在高校网络舆情中起着重要的“催化剂”作用。由于高校网络舆情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 引导工作需要多个主体共同努力来实现, 如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高校心理咨询师、专业教师、党团组织、学生干部等。如中国人民大学就有这样一支网上评论员队伍, 他们政治可靠、知识渊博、掌握网络语言特点及规律, 日常围绕国内外热点问题撰写帖文, 吸引学生点击和跟帖, 通过正面引导、澄清事实、消除误解, 有效地引导了网上舆论。通过舆论领袖强化正面言论, 倡导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舆论导向, 可以有效防止高校网络舆情的泛滥。

(四) 建立有效的网络舆情监测与应急机制

美国危机管理专家罗伯特·希斯认为, 成本最小、最成功的管理方法, 就是避免危机的发生或者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 因此, 构建一个完善的校园网络舆情分析监控系统, 会有效避免高校网络舆情的“蝴蝶效应”。高校应切实做好校园网站和网络用户的登记、备案工作, 同时加强对校园论坛、博客、QQ群等开放式交流平台的监控, 并积极研发高校网络舆情智能监控软件, 提高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效率。

高校网络舆情应急机制可以有效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 学校有关部门可以迅速反应, 调查分析情况, 做到及时处置。一旦发生网络舆情, 校方要高度重视, 抱着对学生和社会负责的态度, 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第一时间加强信息的披露, 尽早争取学生的理解与支持, 将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摘要:网络舆情对高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正确地引导高校网络舆情, 有利于维护高校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文章通过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基本涵义、特点及成因简单分析, 提出在当前形势下高校做好网络舆情工作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网络舆情,高校,对策

参考文献

[1]汤力峰, 赵昕丽.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应对[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

[2]姜胜洪.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与发展、现状及舆论引导[J].理论月刊, 2008.

篇4:高校网络舆情工作

关键词:网络舆情;高校思想政治;应对分析

网络舆情从字面上解释就是公众对互联网上传递的热点问题发表带有一种影响力、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现阶段的社会是网络时代,网络技术和平台已经深入到高校的工作中 ,网络技术展现的成果在现实应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相对于高校思政教学工作来说,认知网络舆情,把握舆情发展,引导舆情方向成为重要的发展问题。

一、网络舆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影响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实施的过程中受到网络舆情的影响,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大学生网络舆情促使复杂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需要进行净化。信息时代的发展,促使大学生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喜欢求新求异,这对于以往的发展来说有一定的优势。网络舆情的出现拓展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空间。同时也改变了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环境。受到舆情的影响,有效的信息可能被夸大宣传,以此出现相应的舆论,引起大学生的情感波动,从而影响了高校的有效发展。第二,大学生网路舆情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观念需要进行改善。要想实施更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需要转变教育观念。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大学生需要依据网络拓展信息获取的途径,信息的选择性更为自由,以此促使教育者失去了信息优势,大学生与教育者处于平等的地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观念展现出教育的社会价值、学生个体发展特点以及需求等,缺少对学生教育主体的认知和理解,以此导致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在舆情引导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三,大学生网络舆情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案和内容需要改善。以往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较为落后,教学内容没有丰富的层次性和前卫性。要想实施满足网络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需求,需要改变大学生教学工作的内容,促使其教学工作符合网络舆情工作的引导[1]。

二、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应分析

1.注重大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增强自律机制

理性思维是人类思维中最重要的形式,是人们把握客观事物和发展规律的有效活动。相对于大学生来说,在发展的过程还存在一定的叛逆心理,尤其是关注一些消极的影响,由于理性思维的不完善,促使大学生对事物的思考出现一定的偏颇,甚至出现了盲目的跟从情况,以此这就需要引导大学生提升对社会政治理论的学习,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维成熟、冷静以及有效的判断能力,促使学生明确自身的立场。除此之外,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以此增加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和认知观念,提升文明上网的自觉性[2]。

2.明确思想教育地位,建设较好的思想教育网站

在高校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想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效率,需要明确思想教育工作的地位,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学网站。依据相关的研究表明,明确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促使网络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重要依据,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主动性。网络环境对于大学生的价值、素质等观念的构成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这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影响,从而促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脱离于网络环境。高校需要积极面对,明确网络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控制好网络舆情的方向。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构建一个完善的理论性、思想性、趣味性、服务性等一体化的、有特点、有影响性等校园主题教学网站。主题网站需要结合校园发展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从而拓展信息量,以此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工作。

3.提升对高校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的网络团队建设

相关教育工作的研究指出,要想培养出一个具备完善政治理论能力、熟悉思想政治工作规律,还可以掌握完善的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的特点,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团队。因此,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高校需要培养一个具备深厚理论知识、完善政治素养以及有效工作规律的教师团队,从而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教学工作,为校园网络舆情检测管理工作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有效的基础和保障。除此之外,建立有效的师资力量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来说有一定的影响意义,从而引导大学生网上舆情[3]。

4.建立大学生网络舆情预警机制

舆情突发事件在一定意义上是可以防止的。大学生网络舆情预警主要是指在事件的先兆到出现损失的这些问题,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特别是消极舆情要进行有效的控制,以此有效解决大学生网络舆论问题。要想减少问题的选择,减少危机的损失,提升应对危机工作的效率,高校需要建立系统的预警管理系统,其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制定完善的舆情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对舆情的警长进行监测和引导,从而有效避免舆情向消极工作发展。第二,建立校园全面的舆情监测网络系统,对大学生网络平台发布的有效信息进行研究与分析,预测事件发展的形式,提升学生的思想观念,促使实施的监控工作具有针对性、主动性以及前瞻性,从而避免舆情危机问题的出现。若是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舆情向消极发展过于严重,需要及时发布预警,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促使舆论活动也在不断地拓展。舆论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因素,但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对于现实社会来说,社会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要想解决实际问题,就需要解决社会变化过程中出現的深层问题,因此这项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是一项漫长的工作。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网络舆论环境的变化对实际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不但具备促进作用,还需要进行有效的创新。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校园舆论环境的变化和控制力度都将进一步提升,以此对高校思想教学工作构成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汤力峰,赵昕丽.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应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04.

[2]甘忠涛.大学生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J].学理论,2012,19.

[3]周涛.网络舆论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作者简介:

篇5:高校网络舆情工作

【摘 要】新媒体时代,高校必须重视新媒介对网络舆情的影响,提高辅导员的网络素养,针对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对策分析

一、高校网络舆情现状

互联网时代,“自媒体”即时化的传播促进了表达权的回归,高校学生的话语表达和社会参与需求更加强烈,他们活跃于各大新媒体工具上,参与包括政治、娱乐、体育、生活等各类话题,渴望表达自身的诉求,并致力于引起一定的反响,希望得到及时的回应。新媒体的产生,使信息的传播载体、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将信息随便进行有机的整合,发挥信息的更大价值,但对网络舆情的管理带来新的挑战[1]。网络舆情就是网民在互联网上发布的一种有社会矛盾所引起的情报信息[2]。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使得高校在实际的思政教育过程中需要面对网络文化存在的多元化特点,进而通过正确的引导来实现网络行为上的不断规范[3]。网络的广泛应用给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辅导员应积极应对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引导学生合理的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诉求。但是,现实生活中高校学生的网络表达呈现出重观点轻事实,有主张少论据,言论感性化、情绪化、群体极化效应明显,意见领袖起主导作用,“正确的不发声”等特点。网络上的社会心态也在发生变化,不安全感和怨恨感交织,不同社会群体的基本诉求也存在差异。政府已经难以做到全面的信息监管,网民的“权利”上升为“权力”,政府的一元意见与社会公开表达的多元诉求,现实真实与网络建构的虚拟真实存在巨大反差,这给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带来新的挑战,网络思政教育越发重要,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研判能力和引导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二、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存在的问题

面对众声喧哗的网络舆论新格局以及高校网络舆情的新特点,高校对网络宣传、网络舆情应急管理、网络思政教育都非常重视,各高校辅导员也应积极提升网络素养,提高网络舆情的研判能力,主动应对高校网络新形势。但是,在实际处理网络舆情动态中,高校辅导员的网络舆情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权威信息发布不及时。学生都非常关注关乎自己利益的事情,辅导员对学生利益攸关事项需要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占据舆论制高点,避免小道消息或者谣言带来负面影响。第二,行为反应较为迟缓。当出现舆情动态时,辅导员不能很快掌握第一手信息,反应速度不够灵敏,错过了防止谣言扩散的最佳时间。第三,应对引导机制有待完善。辅导员在处理网络舆情问题时,对舆情处理过于简单,没有应急预案机制,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减少谣言扩散,传播正能量信息。第四,网络素养教育有待加强。不少辅导员对学生网络宣传、网络思政教育、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视还不够,应急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整体网络素养有待提升。

三、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措施

作为高校辅导员,不仅要提高对网络舆情重要性的认识,加深对高校网络舆情特点的理解,还要学会一些紧急应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方法和策略。辅导员在应对高校舆情时,要坚持快报事实,慎报原因;重报态度,准报措施;再报进展,后报结果;求实为本,依法处置的原则,实际中要“敢讲、快讲、实讲”,要学会用新媒体工具在黄金4小时内及时发布权威信息,防止谣言占据舆论制高点,并将感情融入基本事实中,使发布者和接受者走进同一个情感空间里,围绕核心问题,抓住主要矛盾,攻其一点。此外,高校在发布权威信息时要坚守“七条底线”,即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信息真实性底线。高校在运用新媒体进行网络宣传时,要把握好“六个度”,即“温度、尺度、速度、高度、角度、气度”。辅导员在应对网络舆情时,要努力做到快速反应、系统响应、权威证实、真诚沟通、承担责任。此外,辅导员在应对高校网络舆情时应掌握以下具体策略:第一,高度重视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主动进行网络宣传和网络思政教育。鉴于当前快速发展的网络形势,高校必须与时俱进,主动运用新媒体工具进行网络宣传,打破学校与学生的空间障碍,拉近辅导员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掌握学生的新动态,运用微博、微信、博客等发布权威信息,占领舆论的制高点,传播正能量,对学生进行网络思政教育。第二,完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事先做好网络舆情预案。“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好网络舆情工作一定要重视队伍建设,注重各部门联动完善机制,平时注意提高辅导员的网络素养,将事情做到前头,事到临头才不会手忙脚乱。在紧急处理网络舆情时,辅导员不仅要快速反应,更要预先设置议程,掌握应对的主导权,做好舆情预案,从而从容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第三,线上线下联合互动,打造正面的网络形象。在处理好网络舆情的后,辅导员还要重塑正面的网络形象,改正错误,关注细节,避免下次出现同样的舆情危机,努力在学生中树立正面积极的网络形象,在转“危”为“安”的同时,要学会变“危”为“机”。

总之,高校辅导员面对新时期的网络舆情监控挑战,要在学习和交流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网络素养,真正意识到关注网络舆情的重要性,端正了对网络舆情认识态度,增强了应对网络舆情的工作能力,掌握了应对网络舆情的各项措施,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服务学生、引导学生和教育学生。

【参考文献】

篇6:高校网络舆情引导论文

由于网络传播具有速度快、范围广和极易被复制的特点,有害信息在网上滋生蔓延的速度超过以往任何传统媒介。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矛盾多发期,且缺乏网络舆论引导的专门人才和技术手段,网络舆论极易成为整个社会信息舆论系统中的不稳定因素。为了更好地摸清当下大学生受校园网络影响的程度,进一步明确校园网络舆情的分类,并针对网络舆情的现状提出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应对措施,最终引导网络舆论的良性发展。我们特别选取了南京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式分类抽样调查的方法,主要围绕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基本状况、网络舆情的特性及规律性认识、网络舆情的控制与引导等不同维度的14个问题进行了调查。

篇7:高校网络舆情内涵的解读

摘要高校网络舆情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转变和网络在高校的普及应用而提出的新概念,高校网络舆情作为网络舆情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包括高校在内的社会各界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对高校网络舆情主体、客体和舆情空间的分析,旨在厘清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内涵 “高校网络舆情”问题的提出

高校网络舆情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转变和网络在高校的普及应用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危机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空间,本身就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神圣场所并非脱离社会而存在,在世俗浪潮的影响下表现出的功利主义倾向、社会责任的缺失与管理方式的弊端使其成为网络舆情的重要集散地,作为接受高等教育却涉世未深、有意愿表达自己声音却冲动叛逆、情感共鸣性强却缺乏理性的特定网民群体,高校学生在面对自己关心或与自己利益攸关的高校及社会中介性事项时极易引发网络舆情。近年来高校网络舆情频频发生,呈现出舆情范围广、规模增长迅速、社会影响扩大等特征,给高校管理和社会稳定带来不确定因素。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现状与内涵分歧

高校网络舆情研究在我国只有短短几年时间,但由于其作为反映高校学生思想动态的“风向标”,对建设高校良好舆论环境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重要意义,已经逐渐被包括高校在内的社会各界所高度重视。笔者于2013年1月在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以“高校网络舆情”为主题检索出相关文献166篇(截至2012年底),2007年1篇,2008年6篇,2009年13篇,2010年27篇,2011年47篇,2012年72篇,研究热度呈持续上升的态势。

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较几年前已经有了很大进展,然而笔者对上述文献进行统计梳理后发现,学界对其内涵的界定仍未达成普遍共识。如赵中源认为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既有高校学生,也有高校教师及管理者[1];张鹏程则拓展了主体所指的对象,认为只要关心高等教育的民众都可以成为其中的一份子[2];郑苏法在使用“大学生网络舆情”这一特定概念以避免主体争议的基础上,突出了高校网络舆情所指的客体为“特定中介性事项”[3];陈均土认为高校网络舆情的空间是校园网络[4];杜坤林则认为舆情空间不止限于校园网络,而是整个互联网[5]。高校网络舆情内涵的解读

篇8:高校网络舆情工作

(一) 互联网完成了虚拟向现实的转变

在有些人看来, 互联网还仅是个虚拟空间, 远离现实世界。但我们细心观察一下近来发生的事情, 就会发现, 其实网络虚拟世界已经成为现实社会的一部分, 而且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们周围发生的事件, 几乎都离不开互联网的影子。因为现在的互联网, 已经形成了一股谁也无法忽视、谁也不能阻挡的力量——网民的力量, 由他们制造的强大舆论压力, 已经引导着百姓的行为、主导着媒体的方向、甚至指引着政府的决策。如重庆的“钉子户”事件、陕西的“周老虎”事件、四川抗震救灾等。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 目前我国网民数量为2.98亿, 网民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位。而网民中最大构成群体是学生, 约占33.2% (9 893.6万) , 其中尤以大学生居多。

网络传播具有自由性、交互性和开放性等特点, 而大学生具有思维活跃、喜欢接受新事物、信息素质较高和较为情绪化等特征, 两者一结合, 使大学生成为传播网络舆情和接受网络舆论的生力军之一。从国际政治到宿舍管理, 都会在网络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和激烈的辩论, 最终形成强大的舆论影响, 产生巨大的舆论力量, 如天津某大学2007年圣诞节发生的“别克门”事件等。这些事件经过网络传播, 学校如果处理不及时, 将会对高校造成重大的声誉影响。

(二) 技术的飞速发展凸现出各种网络内容控制手段的不成熟

由于互联网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空间, 出于资源共享的需要, 传播的多个信息出口都不受新闻出版部门的审批。无论是对个人网站、网页、电子邮件, 还是对BBS、新闻跟帖等, 审查与控制的技术性准备与法理性探究都很欠缺, 并且在个人的通讯、言论自由与社会的传播控制权力之间也很难找到精确的平衡点, 所以对于数量如此庞大的网络用户进行控制是很难把握的。

因此, 针对这样状况, 高校应当转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由过去的“防” (防止网上有害信息通过各种方式进入校园网, 防止不良网络行为造成网络危害) 、“堵” (通过人工和技术手段堵住有害信息在校园网内的传播) 、“管” (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内容进行管理) 向“引” (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 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认同感) 和“用” (利用网络功能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提供服务) 转变。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界定

由于我国舆情基础理论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还很不成熟, 目前学界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天津社会科学院王来华教授认为:“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 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如果把中间的一些定语省略掉, 舆情就是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但这个概念仅仅把舆情限定在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方面, 未免有些狭窄。第二种定义就是:“舆情是国家决策主体在决策活动中必然涉及的、关乎民众利益的民主生活 (民情) 、社会生产 (民力) 和民众中蕴藏的知识和智力 (民智) 等社会客观情况以及国家决策产生的主要社会政治态度。简单地讲就是社会客观情况和民众主观意愿, 即社情民意。”

还有学者认为“舆情是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 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 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这一概念的外延相对要宽, 公共事务包括了社会事件、社会热点问题、社会冲突、社会活动也包括公众人物的所言所行等, 这些不尽是国家权力运行的直接结果。另外, 这一定义界定了舆情与舆论、民意的主要区别, 这是上述两个定义未能做到的。即舆情是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 往往和某一群体或阶层紧密联系, 而并非需要大多数民众的广泛认同, 不过, 这种错综复杂很可能会趋向一致, 当它被大多数人认同的时候就会转化成为舆论。

三、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对

(一) 要树立主阵地意识, 规划和建设好校园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

1.高校主题网站要立足学生的可接受性。

针对大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 积极展开宣传教育工作, 解答学生网民的疑问, 澄清一些混淆是非的观点, 帮助大学生明辨是非。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 才能发挥积极引导、潜移默化的作用。

2.主题网站要增强它的特色和吸引力。

没有吸引力的网站, 学生不喜欢去浏览, 网站上留不住人, 那主阵地就无从谈起。现在国内各大高校建了不少红色网站, 但点击率很低, 这是我们必须思考、改进的一个问题。

3.主题网站要提升它的服务功能。

只有全心全意地服务于学生, 才能取得学生的理解和支持, 才能更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如可在主题网站多增加一些与学生学习、生活、就业、心理咨询等相关的服务功能。使主题网真正成为学生获取健康信息的重要渠道。

(二) 要加强队伍建设, 做好网络舆情的“监、管、研”工作

1.成立专门的网上信息调研队伍, 开展网络信息调研。

对校内BBS、各类论坛吧贴、QQ群上的信息进行广泛收集, 仔细整理分析, 形成“网络期刊 (内参) ”。“内参”应及时以电子邮件形式发至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处, 作为决策的参考。

2.成立专门的网络评论员队伍。

针对学生的“从众”现象, 引导学生进行网上理性讨论, 回击部分偏激观点, 解释说明国家、学校有关政策与规章, 维护学校形象, 消除网络负面信息的影响。

这样才能够及时了解把握大学生某些思想上的苗头和倾向, 尤其是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和看法, 及时通过网络等各种渠道加以引导, 以此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 要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用自律的方式引导网络舆情

“媒介素养”是一个外来词, 就是人们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和制作能力, 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国外对媒介素养教育十分重视, 而我国起步很晚, 现在我国中小学几乎没有媒介素养教育, 所以我们只能在大学补上这一课。我们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媒介素养主题教育活动来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网络道德责任感, 增强其遵守网络规则、网络道德的自觉性, 使他们能辨别真伪、善恶、美丑, 使他们自觉抵制反动、色情、暴力等信息垃圾的入侵, 从主观上杜绝虚假甚至是非法网络舆情的产生和传播。而最终的目的是使“大学生掌握网络, 而不被网络所掌握。”

(四) 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努力培养一批网络论坛中的“舆论领袖”

所谓“舆论领袖”是指在每一舆论事件的过程中, 都会有这样一些人, 他们的意见、他们的话语总能够影响其周围人群的意见和选择, 我们说, 这些人士就承担着舆论领袖的角色。他们热衷于传播消息和表达意见, 往往比同伴更多地接触媒介或消息源, 而且意见能左右周围的人。

在网络环境下, 要想成功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很好的对网络舆情进行引导, 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舆情引导中的有效性问题, 就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培养自己的网络舆论领袖。如在网络论坛中, 大家的意见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汇集在一起, 为了保持人们在心理上的一致性, 在群体从众压力的作用下, 人与人之间的意见会在相互交流中形成集中的情绪方向和意志方向。这时, 舆情领袖需要的是利用自己的独特身份, 在互动交流中影响和感染其他群体, 自觉地达到对网络舆情的有效引导。

摘要:网络舆情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而日益凸显其影响力, 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网络舆情的影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从建设好校园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加强网络舆情队伍建设、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培养网络“舆论领袖”等方面开展切实有效的工作。

关键词:网络舆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 2009 (1) .

[2]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32.

[3]张克生.国家决策:机制与舆情[M]: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16.

[4]刘毅.略论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表达与传播[J].理论界, 2007, (1) :11-12.

上一篇:cng加气工半年总结下一篇: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申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