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二〇一〇年发展和改革工作要点

2024-06-23

济宁市二〇一〇年发展和改革工作要点(精选7篇)

篇1:济宁市二〇一〇年发展和改革工作要点

济宁市二〇一〇年发展和改革工作要点

(2010-04-30 11:26:25)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全市发展和改革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总基调,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目标和中心任务,把经济提质增速发展作为首要目标,以“经济战略转型”为主线,力求在转方式调结构上有新突破,在提增速扩总量上有新提高,在优布局谋长远上有新举措,在惠民生保稳定上有新成效,在抓作风强保障上有新亮点,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推动全市经济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为“十二五”规划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一、认真编制组织实施中长期规划和计划,加强经济监测分析和调查研究

1、举全委之力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高度重视做好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组织开展规划思路及纲要的研究、起草工作,明确目标要求、战略重点和政策措施,加强规划编制管理,提高规划质量水平,在战略层面上进一步展开济宁跨越崛起 的新布局。同时,组织调度各项专题规划、区域规划的编制工作,做好与省总体规划、县市区规划的衔接。争取运河生态经济区进入省级战略规划层面。

2、积极落实调控目标。根据市人代会审议批准的2010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代市政府行文印发全市执行。在计划实施过程中,认真调度分析计划执行情况,及时向市委、市人大和市政府汇报,针对计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建议。及早研究提出2011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控预期目标及工作重点。

3、搞好形势预警跟踪分析。加强和改进经济监测预测,健全经济形势分析会制度,提高经济形势分析的科学性、预见性和针对性。跟踪研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关注政策调整变化趋向,在国家宏观政策变化中捕捉新的发展机遇。定期调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形成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和政策建议,为市委市政府指导经济运行提供决策依据。

4、加强对重大经济问题研究。充分考虑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变化因素,认真分析和准确把握市情和阶段性特征,以宽广眼界审视济宁的发展,紧紧抓住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围绕结构调整、经济转型、产业布局、城乡统筹、改革开放、社会发展等方面开展前瞻性研究,提出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对策举措,引导经济发展。适时组织到外地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推进思想解放。进一步研究完善“三重”考核机制,提出市级领导联系包保的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及重要事项。

二、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保持投资平稳较快增长

5、保持投资较快增长。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导向,合理确定投资增速和规模,确保全年规模以上投资增长25%以上。集中力量保续建和收尾项目,防止出现“半拉子”工程。切实加强中央、省扩大内需新增投资项目建设与管理。继续做好项目储备、筛选和申报工作,最大限度地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省调控资金和各类专项资金支持。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制定出台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健全银政银企合作服务平台,定期举办银企对接及贷款项目推介活动,有效增加信贷投入。积极争取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鼓励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引导民间资本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和项目。

6、调整优化投资结构。着力抓好社会民生、农林水利、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能源交通、节能减排和城市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房地产等关键领域项目建设。规范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投资管理。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济徐高速公路济宁段建设进度,确保临菏路济宁段年内竣工通车,配合搞好京

九、新石铁路电气化改造、京沪高铁济宁段及曲阜站点建设和晋煤东运专用线济宁段前期工作。积极实施城乡电网、城区热网改造,推进泰西煤矿、华润微山湖电厂等项目尽快得到核准,增强能源支撑作用。

7、抓好重点项目建设。落实“项目建设提速年”活动的具体举措,健全项目运作“绿色通道”。实行重点项目目录管理,亿元以上建设项目和前期工作推进项目实施市县领导包保责任制。对全市投资过500万元项目实行月调度制度。健全会战攻坚指挥部体制,提出指挥部设立的建议方案,搞好重大产业项目的调度通报,力促重点项目按时间节点加速推进。完善大项目储备库,对重点项目实行分类管理、跟踪推进,实现大项目建设滚动发展。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8、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突出抓好粮食稳定生产、特色产业产品培植、重点农业龙头项目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发展等,努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加快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持续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抓好湖西大堤续建、湖 内浅槽及泗河生态河道建设示范工程,完成华村、龙湾套水库及65座小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搞好南水北调配套项目建设。

9、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突出抓好煤化工、装备制造、能源工业、食品工业四大千亿级产业培植,加快改造提升纺织服装、化工、造纸、建材等优势产业。着力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强化规划引导,完善政策体系,设立专项资金,推进“裂变倍增”,鼓励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加快台联电系列项目运作落地,支持润峰集团、英克莱扩张产能。做大做强意可曼、凯伦硅业、泰山玻纤等骨干项目,支持辰欣药业、方健制药等企业开展科技攻关、推进合资合作和开发系列新品。积极开发高端电子信息产品,促进新风光电子、金曼达电工等企业加速膨胀规模、放大带动效应。

10、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积极争取国家、省服务业发展资金,集中支持服务业“三大载体”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出台大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意见和市直部门绩效考核办法。精心策划一批带动作用大的服务业项目,合理布局建设高端服务业聚集区。加快豪德鲁南商贸物流城、瑞中医药物流园、梁山粮食物流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完善森达美系列港区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全力推进多式联运,培育“运河物流”品牌。港城联动推进运河生态经济区整体开发,先期启动港口、物流、客运等服务业为主体的起步区规划建设。加快曲阜尼山风景区、汶上—兖州佛教文化旅游带、梁山水浒文化主题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扶持发展一批新型旅游企业集团。支持曲阜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嘉祥石雕园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打造品牌、提升水平、增创优势。进一步引进更多市外大公司和战略投资者参与我市房地产开发,着力培育一批资质等级高、综合实力强的市内建安企业。落实有关扶持政策,持续扩大房地产开发规模,优化商品房供应结构。

四、继续深化各项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1、加快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推进市属商贸流通等行业困难国企改制和破产重组,鼓励骨干优势企业在全市范围内兼并重组,整合产业链条上下游相关企业,增强产业控制力。出台深化医改配套政策,稳步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5项改革,确保实现分阶段目标任务。积极推进14个新型乡镇社会发展体制创新,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扎实做好任城区南张镇等小城镇改革试点,继续探索城郊型小城镇发展的路子,为全市加快

小城镇建设和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提供示范。研究拟定鼓励农民进城置业和定居的相关政策和办法。支持企业到境内外上市融资,扩大发行企业债券,成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12、努力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市重点经贸招商活动,组织县市区、企业参加西洽会、渝洽会等系列经贸洽谈。完善国外贷款备选项目库,搞好外资项目的核准转报,积极争取国外优惠贷款。支持更多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按规定及时对境外企业投资办理相关手续。加强农产品关税配额管理,做好农产品进口申请的审核上报。协助搞好开发区管理考核及扩区升级等相关工作。积极开展横向区域经济联合,做好对口帮扶工作。扎实推进对口支援北川重建,确保援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13、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建立健全公共投资带动就业增长机制,努力扩大就业容量,扎实推进“国家级创业型试点城市”创建工作。抓好中心城区中小学校规划建设,年内开工济宁一中新校区等城区中小学新建、扩建及改造项目30个,维修改造农村中小学校舍18万平方米。加快推进济宁医学院新校区、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等项目建设,会同有关部门整合济宁农校、财政学校、建设中专设立济宁高级职业学校,建设11所职教中心。加快市文体中心建设进度,全面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大院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任务。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巩固扩大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改造建设成果,争取上级扶持启动县级医院改造提升工程,继续实施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配合搞好各类重点社会事业项目的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农村基层体育设施、乡镇敬老院、社区服务中心、文物保护等国家、省政策性扶持资金。全面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

14、加大力度推进节能环保。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开展低碳经济研究,鼓励支持低碳减排技术自主创新和低碳产品开发利用。落实6个重点行业、100家重点企业及省级园区控制目标,抓好32个重点工业污染点源深度治理项目,重点推广50项节能减排新技术,加快生活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管网配套工程进度,建成6处截污导流工程,淘汰落后产能。拉长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重点培育8家循环经济先导示范企业和5家示范园区,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抓好生态重建,推进环南四湖大生态带工程建设,抓好8个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项目建设。

15、壮大县域经济实力。落实“促强扶弱”政策措施,从项目、资金的争取转报等方面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县的扶持力度,支持其加快赶超。继续做好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工作,完成2009考核任务,引导县市区竞相发展、科学发展。组织好全市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议,在日常项目调度的基础上,搞好重点经济指标考核和“三重”项目考核,营造大投入、大发展的良好氛围。

六、凝聚系统合力,提高服务水平

16、搞好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信息搜集整理和对外宣传,及时编印《发展和改革工作动态》简报,提高《信息与经济》、《信息与决策》等刊物质量。做好市级发改委信息管理系统网络运行维护,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建设市级电子政务外网(一期)。提高“济宁信息网站”办站质量和更新频率。理顺横向工作关系,加强对县级发改工作的指导。

17、强化机关和干部作风建设。把“三学三创”活动引向深入,以提高效能为主题、提高执行力为重点,全面开展“效能建设年”活动。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落实服务承诺,加强窗口建设,精心创建“致新谋远”服务品牌。加强机关建设,继续完善理论中心组和委机关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关于厉行节约、规范改进会务接待、“工作日中午禁酒”等制度规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规章制度。加强机关党务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好组织人事、离退休干部、计划生育等项工作,丰富机关文娱生活,促进工作再上新台阶。

篇2:济宁市二〇一〇年发展和改革工作要点

2012年是全面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冲刺之年。权威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要求和发展改革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转型升级、赶先进位两大任务,立足于服务发展改革大局,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切实发挥好研究政策、当好参谋、抓好项目、管好资金、超前谋划、调节运行、推进改革、改善民生等职能作用,推动发展改革工作再上新的台阶。2012年工作要点如下:

一、立足全局,努力当好参谋助手

1、研究把握国家政策。把研究政策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一个基本前提,重点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中央预算内资金投向政策。努力做好对现行的政策全面理解、深刻把握,对新出台的政策及早关注、科学分析,对未来政策走向超前预测、准确判断,并在此基础上,紧密结合邢台实际,及时提出积极有作为地落实国家政策、促进邢台经济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对策建议。

2、加强热点难点问题调查研究。权威要把调查研究工作作为展示发改委工作水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重要一环,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抓住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深入调研,谋大政策,出大主意。2012年重点开展以下重大问题研究:按照走生态发展之路的要求,谋划邢台发展新思路;围绕构建科学发展大平台,研究谋划全市工业聚集区(园区)发展空间布局及功能区分;围绕破解黑龙港流域制约,研究提出突破黑龙港发展的思路、政策及措施;围绕更好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研究提出更加科学的重点项目考核办法等。

3、搞好宏观经济预测预警。一是继续坚持月分析、季报告和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开展经济形势分析工作,通过召开部门联席会、企业座谈会,到县(市、区)和企业调研等多种方式,及时分析,科学建议,做好预案,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二是进一步完善30家企业直报制度,建立全市宏观经济预测预警系统,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相关部门、各县(市、区)设立预测预警点,明确信息专报员,以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提高监测分析水平。

二、全力以赴,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4、完善重点项目管理办法。一是要体现把握关键、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市里重点列一批事关邢台发展大局的、符合产业政策、有利于调结构转方式的大项目。二是要体现分类指导的原则。对于传统产业项目,必须是符合产业政策和相关发展规划,必须体现改造提升,能够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对于新兴产业项目,必须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能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一城五星”范围内的项目,必须符合省、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求,必须是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高品质的项目,坚定不移还邢台青山绿水,走生态发展之路。三是要体现集约发展的原则。市级的重点项目必须达到一定的投资强度,真正用好省里分配的65%的用地指标。

5、科学谋划和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顺应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以四大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为重点,积极谋划筛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充实市级项目库。重点推进卡博特30万吨炭黑等重大前期项目前期工作进程,加大跑办力度,积极做好各项相关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加快平乡好孩子集团童车北方生产基地、中航上大特种合金材料等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力争早日投产达效。

6、积极推进交通能源项目建设。切实搞好石武客专站房建设、站前广场规划及水、电、暖等各项配套建设,争取早日投入运行;积极协调邢黄铁路建设与我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对接,协调解决好邢黄铁路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积极跑办邢和铁路各项前期手续,尽快完成邢和铁路项目批复,争取早日开工建设。会同交通部门,抓好邢汾、邢衡、京港澳(改扩建)3条段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启动邢台军民合用机场民航复航征地拆迁及航站楼建设,构筑立体交通格局。加快推进沙河电厂建设进度,争取年内竣工投产;积极推进任县热电联产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

7、努力破解项目建设“瓶颈”制约。一是搞好项目包装争跑,争取上级更多用地支持。二是搞好土地挖潜,规范项目用地管理,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三是开展银企对接活动,积极争跑中央和省投资项目资金。四是组织企业与市属职教学校开展校企对接,为企业定向培训技术工人。

三、注重效果,管好用好政策性资金

8、加强中央及省预算内项目资金管理。出台邢台市中央及省预算内资金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由委各业务科室对本科室下达的利用中央及省预算内资金建设项目进行全程跟踪督查,确保国家资金专帐、专款、专用和发挥最大效益。

9、规范招标投标行为。一是严格招标方案核准制度。在勘察、设计、建筑工程、安装工程、监理、设备、重要材料采购等环节推行招投标制度,在招标范围、招标方式和招标组织形式等方面严格把关,依法核准招标方案。二是依法监督招投标活动。以重点建设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为重点,严肃查处规避招标、虚假招标、围标串标、违法违规评标等违法违规问题。

10、依法开展重点建设项目稽察。研究制订《2012年重点建设项目稽察计划》,重点加强对民生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农业水利项目的稽查,严肃查处挪用国家资金、违规转包工程、重大施工质量以及长期不开工等问题。同时,注重项目复查,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四、着眼长远,科学做好规划计划

11、科学做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工作。一是科学编制2012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充分考虑我市发展实际,立足赶先进位,设计计划指标体系,研究预期性和约束性两类指标的设计与考核办法。二是科学谋划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突出把握大势、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力求谋划的思路既具有超前性,又具有可操作性;既具有现实性,从邢台实际出发,又具有科学性,体现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要求。三是做好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汇报、协调、沟通等工作。

五、立足职能,加快推进产业升级

12、严把项目审查关口。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发挥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等政策作用,促进我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对科技含量高和采用先进生产工艺技术的项目,高效办理,快速审批。严格能评环评制度,对不符合国家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标准的新上项目,一律不给予核准或备案,一律不给予土地供应,一律不给予信贷支持。

13、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按照国家和省里的要求,积极做好有关淘汰落后产能的各项工作。加大协调督促力度,重点落实好玻璃、水泥磨机、制革、铁合金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计划的任务,促使淘汰落后装备按计划如期退出市场,促进结构进一步调整。

14、着力打好节能攻坚战。一是抓责任落实,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年初分解下达节能目标,年中督导检查,年底严格考核,定期通报。二是抓重点突破,加大对标挖潜力度。抓好省新老“双三十”单位和列入省“双千”的115家重点企业,每季度调度通报,深化、拓展重点企业“能效对标”行动。三是抓工程实施,加大谋划推进力度。组织实施50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力争形成年节能能力40万吨标准煤。重点培育市内5家节能服务公司,抓好15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四是抓督导监察,确保完成目标。重点对任务较重的县(市、区)和省“双三十”单位进行督导检查,加大对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监察。

15、加强对发展服务业的指导协调。一是筹备好全市服务业大会,把全市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狠抓服务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把服务业发展提高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二是加快编制《邢台市“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和14个服务业重点专项规划,加强规划实施的跟踪检查,更好地发挥规划对服务业发展的有效引导作用。三是突出服务业平台建设。重点推进邢台市综合物流产业聚集区建设,规划建设“一城五星”综合功能区、商贸流通区、旅游休闲区等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四是办好“邢台服务业网”,为我市服务业跨越发展助力。

16、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一是抓好中钢邢机、冀中能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龙星化工、三环太阳能、远大阀门等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瑞晶康生物、吉杰太阳能省级工程实验室的规

范化建设,支持有条件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申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谋划发展一批新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二是围绕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申报一批省级工程实验室,带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三是推广沙河玻璃技术研究院建设经验,支持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四是研究出台我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

六、精心协调,保障要素供应

17、确保电力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供应。一是加强电力运行监控,做好每月电力运行分析,准确把握电力供需形势,提早谋划制定电力迎峰度夏和冬季电力保障工作方案。二是加强电力协调调度。加强地方机组并网运行管理和协调调度,促其发挥最大作用,增加地方可供能力。三是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以实施“双十”工程为重点,组织工矿企业参与错、避峰生产,重点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加强用电管理,有效调控负荷需求,确保居民生活、农业生产和重点用户电力供应。组织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重点项目,大力推广先进的节电和移峰填谷技术。

18、抓好重要物资供应协调。一是及时分析煤电油气运供应保障形势,组织煤电油气等重要生产要素向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鼓励的领域和企业倾斜。二是做好迎峰度冬保障和2012年春运工作。对电厂用煤、天然气加气站早调度、早排查,切实保障电煤和天然气需求。提前做好2012年春运方案,把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避免春运期间重大特大事故的发生。三是加强对煤炭经营企业的管理。加大规范管理工作力度,做好资格证年审和换发工作,严防出现买卖、出租、转借资格证等违法行为。

七、创新机制,积极推进改革开放

19、加强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指导。结合国家和省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总体要求,出台我市重点领域体制改革思路。认真落实新一轮国家投资体制改革政策。加强指导,稳妥推进市建筑设计院、城乡房地产开发股份合作公司改制工作。

20、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按照国家和省对今年改革的统一部署,加快推进县级医院改革试点步伐,全面推进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认真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的清理、化解工作,抓好基层医疗机构公共服务体系项目建设。

21、积极推进与央企的战略合作。抢抓“百家央企进河北”机遇,成立专门机构,建立专抓队伍,实行专项考核。对已签约的中航工业集团中重卡及特种车辆底盘生产基地和特种装备生产基地等5个项目,要制定任务完成节点,明确完成时限,实施挂图作战,力促尽快落地开工;对已达成合作意向的项目,要抓紧与央企沟通对接,确定建设方案、合作条件等,尽快形成实质性的签约项目。要主动寻找与央企的结合点和切入点,积极对接洽谈推荐项目,争取有新的重大项目签约。

2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协议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加强协调调度,努力提高合同履约率和外资到位率;会同有关部门搞好利用内外资项目的谋划、筛选、包装和推介,下大力开展产业招商,争取引进一批新的合资合作项目。

23、全力抓好工业聚集区建设。一是进一步完善聚集区规划,加快聚集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创新管理和服务体制,加强对聚集区的考核管理,全力推进工业聚集区建设发展。二是择优推荐申报河北省第二批省级工业聚集区,争取省级支持。三是适时组织第二批市级工业聚集区评审工作。

八、强化支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24、大力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积极协调帮办保障性安居工程、城镇集中供热、供水、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设施等重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建设条件和前期手续,争取上级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配合抓好2.25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25、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农村饮水安全、农村沼气、以工代赈、国有林区和垦区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等工程建设,做好前期、申报和建设工作。农村饮水安全,力争40万人列入全省投资盘子,全年解决25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农村沼气工程,建设一批规模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和农村沼气服务网点,抓好3600户以“一池三改”为主要内容的农

村户用沼气工程。

26、支持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支持一批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项目;加快以农村为重点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支持体育、计生、妇幼、残疾人等社会事业领域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九、转变作风,全面提高服务水平

27、千方百计争取上级资金。围绕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重大基础设施、教育和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等六大投向,有针对性地组织各县(市、区)搞好项目谋划、筛选、包装和上报工作,并积极向上争跑,提高成功率,争取更多中央资金支持我市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

篇3:疾病预防控制二〇一〇年工作要点

2010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国务院卫生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卫生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在卫生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预防为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采取更有力、更有效的措施,积极主动的开展甲型H1N1流感、霍乱、伤寒、结核病、流脑、麻疹、黑热病和碘缺乏病等重点传染病和地方病的监测、防控和应急处置,及时做好各种传染病的预测预警、为维护喀什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下面就2010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做要点计划。

一、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

(一)、甲型H1N1流感防控

为科学、有效、及时防范和应对我区2010年可能出现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坚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处置”的原则,对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对病人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最大程度地减少疫情对公众健康和对社会造成的危害。

此项工作从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在全区开展,具体措施一是做好哨点医院的监测工作,二是各县市做好发热门诊发热 1

病人的主动监测工作。

(二)、黑热病防治工作

根据喀什地区2008年、2009年黑热病流行状况,为掌握喀什地区黑热病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黑热病流行规律和趋势,及时发现黑热病病人,便于早诊断、早治疗,最大限度减轻群众的经济负担和保证生命安全,主动和自治区卫生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系,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技术、药物和经费支持,于2010年5—6月在伽师县和喀什市的重点区域开展药物灭蛉工作,于8—9月在伽师县和喀什市开展对3岁以下幼儿的黑热病普查、治疗工作。

(三)、肠道传染病监测工作

为掌握喀什地区霍乱等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及时识别和控制新发和突发疫情,参照新疆霍乱、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结合喀什地区实际,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0日在全区启动肠道传染病监测工作,工作要求:

1、全区公立医疗机构(部分私立机构)对腹泻病人100%登记。根据辖区疾控机构的要求,对病人有针对性的采便、送检。

2、全区疾控机构按照地区要求,开展外环境、食品、昆虫媒介样品监测。

(四)、结核病防治工作

根据《世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和《全球基金中国结核病防治项目》要求,积极组织做好病人发现、痰检、诊断、病人资料管理等工作,努力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在完成以上任务的同时,地区结防所完成每季度的结核病控制项目督导考核工作,各县市于2010年6月前完成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整合工作,并在此日期前使用完项目下拨资金。

(五)、鼠疫防治工作

根据自治区2010年鼠疫防治工作会议精神、我区2009年鼠疫防治工作,以继续加大对塔县瓦恰乡鼠疫疑似疫源地的监测,认真做好人间鼠疫防治工作。根据鼠疫防治工作规范,每一个监测点三年换一次,塔县瓦恰鼠疫疑似区域监测点于2006年开始监测,至今已有4年,所以2010年计划逐渐扩大监测范围,或者选择新的监测点进行监测。具体实施时间:2010年4月份(比往年提前一个月),派工作组到塔县牧区进行宣传教育,动员牧民到所辖区寻找自毙旱獭或者其他不明原因死亡野生动物,教育牧民做好自我保护和“三报、三不”知识普及教育,向当地政府、卫生院干部讲明白鼠疫三级网络建设和发现疑似鼠疫病例、自毙野生动物上报程序。2010年7—9月,鼠疫工作组进驻塔县进行常规监测,完成自治区下达的采集牧犬血清任务和宣传教育任务。

二、免疫规划工作

(一)、根据甲型H1N1流感疫情,于2010年3月完成第三批甲流疫苗接种工作。(预计60万人)

(二)、根据国家安排和自治区人民政府部署于2010年3月、4月完成两轮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工作。(预计70万人)

(三)、2010年3月30日前完成各地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第三针次接种工作。

(四)、各县市完成每月适龄儿童的基础免疫工作。

(五)、2010年秋季完成自治区部署的麻疹强化免疫工作。

三、慢性病监测工作

(一)、重性精神病监测

根据卫生部安排,结合自治区部署在地区民政、残联、公安、教育部门的配合下,完成1500人重性精神病病人的发现,治疗任务,此项工作地区卫生局牵头,地区人民医院、疾控中心组织实施。(时限为2010年12月30日前)

(二)、碘缺乏病防治工作

一是完成四种特需人群的应急补碘工作(具体时间依自治区部署为准),预计两次补碘20万人。

二是根据国家要求,2010年对我区碘缺乏病进行达标验收,各县市要在2009年县市、地区自评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迎接国家验收。

篇4:济宁市二〇一〇年发展和改革工作要点

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j.Co m来源

二〇一〇年兰山区学校体育工作计划要点

2010年,一是体育教学方面要围绕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大练教学基本功;继续规范体育课堂教学行为,开实上好体育课。以目标落实核心,内容倡导特色,形式锻造传统,典型引导村小为工作理念。重点措施是以课赛为引导,着力加强调研质量检评的密度,先进引领带动持续发展。

二是体育活动方面要积极开展好“确保体育锻炼一小时” “阳光体育活动”“ 全国冬季长跑评比活动”等一系列的学校体育活动;开展好各级学校体育“运动会、体育节、特色比赛”,扎实落实《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上报等工作。重点是继续大力推进全区“一课一操一活动”打造兰山特色体育的活动深入开展,进而带动学校体育的全面发展。努力打造以特色体育课程的开发为原点,以课间操、特色操的展评为措施,以多功能特色活动展示为平台,以验收挂牌为机制的兰山体育工作特色。努力培养广大师生体育锻炼的习惯,落实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月:

1、总结09年工作,制订2010年工作计划。

2、体育中心组会议

三月:

1、全区中小学特色体育影像记录片评选活动(课、操、队及活动展示)

2、组织参加市中学体育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

3、全区运动会报名编排工作

4、组织参加普通体育高考专业测试调研

5、全区中小学体育教学优秀论文、课件、优秀案例评选

6、组织参加全市体育论文、课件、优秀案例评选活动

四月:

1、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

2、组织参加全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五月:

1、初中毕业与升学体育考试

2、全区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3、组织参加省体育优质课评选

六月:

1、农村小学教研员和体育教学骨干技能培训班

2、全区体育教学质量和特色体育调研活动

七月:

1、全省教师远程培训研修

八月:

1、组织参加全市音体美教研员和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班

九月:

1、举行全区中小学特色体育观摩研讨会

2、迎接全市中小学音体美课程实施情况的调研

3、区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归类对口比赛系列活动

4、区三处高中(三中、四中、七中)参加市中学生篮球比赛

十月:

1、体育教学研讨会及新教师培训会和基本功训练

十一月:

1、全区学校体育专项调研检评和复验挂牌活动

十二月:

1、2010年体育教研工作总结

2、全区体育工作总结表彰会

文 章

来源莲山

篇5:济宁市二〇一〇年发展和改革工作要点

关于二〇一〇年工作总结和二〇一一年工作计划(提纲)董事会及各位领导:

二〇一〇年工作总结

二〇一〇年是安徽投资项目运行的第三个年头,在前两年工作基础上,新领导班子在董事会的领导和指导下,在项目建设、业务发展及资金运作等方面,经过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主要是:

1、主动调整工作思路,将开工建设新加工项目同协调解 决项目用地指标结合起来,在开工建设的同时争取解决项目用地指标,取得较好的效果。理顺了与政府关系,新加工项目如期建设并进展顺利,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预计二〇一一年月可全部完成。

2、在董事会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下,终于在二〇一〇年十 二月完成了项目用地招拍挂程序,并拿到了土地证。这是在当地发生重大用地违规事件被调查处理期间解决的,其实难度是很大的,但是经过积极努力,还是在年底前完成了合法手续。

3、生产经营业务稳定发展,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初见成 效。食品公司全年屠宰生猪头,比去年同口径增长%,营业收入万元,比去年同口径增长%,实现利润万元,比去年同口径增长%;苏绿源公司全年出栏生猪头,比去年增长%,销售收入万元,比去年增长%,安庆猪

场当年利润万元,略高于当地同行业平均水平,和县猪场大批死猪现象基本得到抑制,但继续亏损达万元。

4、采取多方式抵押和变通办法,打开了当地银行的融资 渠道。全年贷款额保持在800至1200万元,基本保证了各公司业务发展和项目建设的需要。

二〇一一年工作计划

通过工作实践,对于安徽投资项目的管理总公司,即安徽中和投资股份有限的工作职能得到进一步的明确:一是管规划,负责安徽投资项目的发展规划、论证和实施;二是管协调,负责与当地政府及其部门、省、部有关部门的联络沟通,协调解决并落实企业扶持政策;三是管公司,负责下属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及其他重要业务部门负责人的人事管理及其业绩考核,负责下属公司财务会计、统一融资并调度资金,负责下属公司工作目标的制定与考核。

二〇一一年工作计划主要是:

1、尽快完成新加工项目的一期工程建设,在二〇一一年 月底前将老厂搬迁到新厂生产。一方面可以促进一期工程建设的保质保量并早日完成;另一方面可以加快原址遗房拆迁,早日启动房地产项目,取得投资收益。

2、积极开展猪肉营销业务,加大自营业务比重。食品公 司改进完善现行的猪肉联营批发业务,并启动猪肉完全自营批发业务;屠宰、批发等业务要立足当地走出和县,扩大营销面,为

新加工厂投入生产后发挥生产能力创造条件。苏绿源公司要打破现行的单一养猪模式,向养殖、批发、零售综合经营转变,创建自己的品牌,让养殖保证批发零售,批发零售促进养殖,在向管理要利润的同时向市场要效益。

3、盘活现有资产,提高投资项目收益。一是妥善处理好 12号地块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公司股东利益、以及遗房拆迁等关系,在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尽早收回投资和收益;二是对原35个食品站及其土地、房产,通过租赁、开发、出售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资产价值。对确实需要保留的可以采取租赁经营方式,对面积较大、地段较好的用来做商业开发或房产开发,对既不保留又不宜开发的可以出售其资产。

4、完成项目贷款,做到资金自我运行。保证新加工项目 建设及其他业务发展的资金需求,同时将与苏州总公司的历史遗留借款全部还清。

5、全年经济目标

安徽中和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汇总利润达500万元。自二〇一一年至二〇一三年,平均每年利润达到500万元,三年合计1500万元;

食品公司完成业务收入万元,增长%,其中自营业务收入万元,增长%,全年利润万元,增长%,其中自营业务利润万元,增长%;

苏绿源公司完成出栏生猪万头,增长%,年末存拦

猪达到头,其中种猪头,营业收入万元,增长%,全年利润安庆分场万元,增长%,和县分场万元,增长%。

以上工作计划仅作汇报用,以董事会通过的工作计划为准。

安徽中和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篇6:济宁市二〇一〇年发展和改革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关政策精神,坚持“规范、完善、安全、提高”的基本原则,以加强基金运行管理、规范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提高合作医疗补偿水平和受益面为重点,努力减轻农民医疗费用负担,逐步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提高农民群众的互助共济的意识,促进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健康、顺利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合作医疗基金累计结余控制在25%以内,当年结余控制在15%以内。

(二)参合农民住院费用补偿率达到50%。

(三)2010年农民参合率稳定在90%以上。

(四)全面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工作思路

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管理坚持围绕“123456”的工作思路(即:一是坚持一个政策标准;二是坚持市乡、两级经办机构的监管;三是坚持严格把握参合患者住院的事前、事中、事后三关;四是坚持参合患者住院费用的定点医疗机构自审、乡合管站初审、市合管办复审、财政局社保终身的四级审核制度;五是坚持新农合管理五项规范,即: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制度化、公示公开内容标准规范化、就诊检查治疗操作程序透明化、农合信息管理医疗费用审核网络

化、对定点医疗机构监督检查经常化;六是坚持住院查房六

查六看,即:一查证,看是否参合、人证是否相符、患者是

否在院;二查查病历,看记录与病情是否一致,医嘱与是否

落实;三查处方,看用药是否合理;四查检查报告单,看是

否与医嘱相符、检查是否落实;查;五查费用清单,看是否

有患者或家属签字;六查自费项目,看是否有告知和签字同

意、是否超过规定比例),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维护参合农

民利益,确保基金安全,推进全市新农合监督管理工作有序

开展。

四、工作重点

(一)加强管理能力建设,健全合作医疗管理体系。

1、继续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能力建设项目,确

保项目任务顺利完成。一是制定项目实施方案,规划项目实

施计划,制定监督和考核办法,提高和改善合作医疗经办机

构的能力和条件。二是认真组织完成各类培训任务。根据省、市的培训要求分期组织相关人员培训,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和综合能力。三是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和管理制

度,定期考核,严格奖惩。强化经办机构人员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其从事合作医疗工作的综合素质、管理水平和业务能

力。

2、加强乡合管办的规范化建设,检查指导乡合管办参

合资料的整理归档、参合人员登记表的核实汇总录入、家庭

台帐建立和合作医疗证的发放。指导乡合管办健全办事规

则、管理制度和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二)完善政策,加强监管,确保基金安全。

1、按照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巩固和完

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鄂政发„2009‟100号)精

神,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实施方案,实施住院统筹+门诊统筹

模式,不断提高参合农民受益率、扩大受益面。

2、进一步完善合作医疗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贯

彻执行两个《实施办法》及相关文件精神,规范合作医疗工

作流程,完善补偿模式和补偿核算、审核、审批、登记、兑

付的程序。切实加强基金财政专户和支出户管理,严格实行

基金封闭运行。落实基金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确

保基金安全。督促定点医疗机构建立健全相关诊疗规范、操

作规程和规章制度。

3、建立基金运行监测制度。完善基金运行统计情况月

报制,详细掌握基金的支出情况、参合对象门诊和住院的人

次数和发生费用情况、次均费用情况、受益面、补偿率等基

本情况,及时评估基金运行的效益和安全性。

4、建立合作医疗工作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加强对乡镇

办合作医疗工作开展经常性督查,对基金运行管理进行现场

监督指导,掌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执行情况。

5、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加强对定点医疗

机构落实政策情况的监督,严把“三关”,坚持“六查六看”

严格审查多次就诊或住院、大额补偿、大额费用、补偿比例

异常等情况。监督各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行为,认真执

行参合农民住院保底补偿制度、例均住院费用和门诊费用控

制制度,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保证参合农民住院

费用补助率达到50%。认真落实“四公示一公开”制度和举

报制度,广泛接受社会监督,杜绝弄虚作假、虚报冒领、违

规就医等现象发生。对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合同管理和考核制

度,并与定点医疗机构准入资格的动态管理挂钩。

6、认真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和规

范医疗服务行为的有关规定,加大检查督办力度,查处合作

医疗工作中的违规违纪行为,认真落实参合住院病人查房制

度、出入院登记制度、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度、知情同意签

字制度,加大对合作医疗政策的宣传,维护参合农民的合法

权益。

(三)切实抓好宣传宣传,稳定农民参合水平

1、在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合理引导参合农民进行医疗

消费的基础上,认真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宣传和基金

征收工作,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农民的参合率。

2、认真执行筹资政策。对参合农民个人基金采取常年

征缴和集中征缴的办法收取,落实长效的基金征收机制,积

极探索“银行代缴”模式,努力降低基金征收成本,坚持农

民自愿、手续健全、资金安全、责任明确,确保基金征收工

作有序开张。

3、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坚持做到每月要有工作汇报、半年要有工作小结、全年要有

工作总结,不断地总结成绩,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改进工作

方法,提高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能力,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丰

富的基础资料。

(四)积极争取财政投入,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正常运转。

为稳步推进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积极争取

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的同时,积极争取市财政加大对新型农

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投入,不断改善和提高乡、村医疗服务条

件和服务水平,不断加强市、乡医疗机构和合作医疗经办机

构的信息化管理能力建设,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持

续、快捷、安全、规范运行。

(五)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各项工作全面

协调发展

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坚持不懈地抓好

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职工遵纪守法,明理诚信,求真务

实,廉洁奉公,提高工作效能。认真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消防安全、计划生育和群众来信来访等方面工作,维护社会

安定。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卫生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人口与计生、档案管理达标单位等创建工作,积极申报和开

展州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开展以“四

服务”为主题的创建“满意工程”、优化发展环境活动,打

造“心系农合、情系百姓”的优质服务品牌,提高队伍素质,建立健全行业纠风工作长效机制,实行合作医疗报费公正、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努力建设文明和谐队伍新形象。

篇7:济宁市二〇一〇年发展和改革工作要点

和二〇〇七年工作要点

一、2006年工作总结

2006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我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基层基础年”和“城市管理年”的各项工作部署,围绕建设“功能罗湖”目标,树立工兵意识,积极调整工作思路,以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推进发展和改革工作的融合共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当好参谋做好规划,为罗湖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出谋献策

1、坚持真转真变,认真编制和执行“十一五”规划。作为区政府研究提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指导总体经济改革的综合协调部门,我局不断提高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把编制“十一五”规划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抓紧抓好。全力以赴,积极筹划,周密部署编制“十一五”规划的各项工作,精心组织调研,广泛征求意见,数十次修改完善,历时一年多的艰苦努力,先后参与起草《中共罗湖区委关于制定罗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组织编制了《罗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组织协调各有关单位进行17个重点专项规划编制,提出了罗湖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和保障措施。《规划》审议颁布后,及时向社会进行广泛的宣传,强化规划的指导作用,加快推进我区经济社会迈向科学发展轨道。

2、突出和谐效益,认真编制和组织实施计划工作。一是当好领导决策的参谋助手,及时完成了《关于罗湖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6年计划草案的报告(草案)》编制工作并通过区四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二是进一步加强对经济运行的预警分析和动态监测,7月、11月分别向人大常委会报告了上半年区经济社会计划执行情况和1—10月政府投资重点项目建设情况;针对我区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专题调研,根据实际情况,8月、12月按法定程序向区政府建议、向区人大常委会提请调整2006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计划,确保了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总体经济呈现出“稳增长、低消耗、高效益”良好态势,内外需求不断扩张,金融、财政收入增势强劲,居民收入持续提高,全面完成各项计划任务。三是建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效实施机制,按“四个下降”、“三个提高”的要求,结合罗湖实际,初步拟定了包括17个核心指标、33个细化指标的《罗湖区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调控指标体系》,为我区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提供具体的行动目标。

3、发扬先锋精神,大力推进罗湖循环经济发展。一是进行循环经济发展的专题调研,积极收集资料,学习先进经验,把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作为我局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参与起草了《罗湖区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工作方案》,在全市率先推出和实施“十大行动”并取得良好效果。二是以建设循环经济先锋城区为目标,基本完成了《深圳市罗湖区循环经济 “十一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我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积极探索符合罗湖实际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三是积极响应区政府号召,厉行节约,努力推进绿色机关和绿色政府建设,全面落实和完成“十大行动”中的7项主办任务。四是积极动员、组织和引导辖区企业、社区等社会力量,以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努力营造全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氛围。五是狠抓循环经济示范项目的规划培育,全力争取市在政策和资金方面支持,培育申报项目15个,金威啤酒、富苑酒店、桂园绿色饮食一条街和水贝珠宝交易中心等4个项目已被评为深圳市第一批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基本形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先导效应,同时,为我区2007年实施循环经济“十大工程”储备了一批项目。

4、加强调查研究,积极为罗湖创新发展献计献策。一是做好重大项目前期培育和调研工作,组织举行并承办“我为罗湖重大项目献计策”活动,筛选出金三角商业片区综合改造、莲塘片区交通综合改善等一批对完善罗湖城区基础设施、提升发展承载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改善民计民生起重要作用的重大项目进行培育储备。二是加强公共服务项目后续管理的课题调研,探索在“不增机构、不增人员、不增经费”的前提下实现公共产品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向区领导提交了《区文化馆和笋岗物流园区中心广场管理模式的调研报告》作为决策参考。三是以“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为原则,对我区实用人才需求进行调研,根据人才引进的实际情况,协调各单位对人口机械增长计划进行多次调整,全年发放入户指标4200多个,为我区加快建设现代服务强区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夯实基层基础为目标,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扎实推进“基层基础年”和“城市管理年”建设

5、科学编制政府投资计划,积极做好组织实施工作。以可持续发展和“三个倾斜”为原则,完成了《罗湖区2006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草案)》编制工作并通过区四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其中95.4%的资金投入到基层基础、民计民生和重点产业中。目前,公安指挥中心、东湖社区服务综合楼、文化公园南门地下停车场、数字城市管理系统、城中村三线下地、老旧住宅区整治一期工程等项目已竣工,司法大厦、区人民医院医技楼、妇幼保健院、区慢性病院、科技强警、社会治安电子防控工程、莲塘工业第一小区、固本强基社区建设、环保型垃圾中转站等项目进展顺利,全年完成区政府投资4亿元以上。

6、全力推动市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城市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与区各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全年争取市政府投资4.7亿元以上(含老旧住宅区整治1亿元)。人民南片区市政环境改造完成包括灯光照明、二层连廊、外立面改造、景观改造等11项工程,笋岗物流园区、创意文化广场、二线“插花地”消防应急工程和8个危险边坡整治基本改造完毕,万山—水贝珠宝首饰产业集聚基地完成黄金步道工程和8栋厂房外立面改造,莲塘中学、东晓中学和新港小学基本完成主体施工,金融中心区改造建设人民银行地块拆迁完毕,已拆房占应拆迁面积60%,清水河物流园区市政改造完成项目可研报告(修编)及专家评审工作。落实新园路等4条微循环道路和长岭沟市政配套项目投资,完成桂木园治涝工程概算审核,完成罗湖金三角地区空间资源整合、莲塘片区交通综合改善、水贝珠宝学校、笋岗元勋旧址保护、二线“插花地”二期消防整治等项目建议书评审工作。按时完成了2007年市政府投资项目前期培育和申报工作,共23个(类)项目初步纳入2007年市政府投资计划。

7、加强组织协调工作,大力推进三线下地工程。一是为推进三线下地工程顺利实施,深入调查研究,加强与供电、城管和各街道办的沟通协调,组织专家进行科学论证,制定了《罗湖城中村综合整治工作建设标准指导性意见(试行)》,为推进实施三线下地工程建立统一平台。二是加快前期工作进度,及时在5月中旬全面完成了区政府全额投资的20个城中村低压线路改造工程项目规划设计和概(预)算编制审核,安排区建设资金5000万元。目前,全区35个三线下地工程(含罗湖供电局负责实施的15个城中村低压线路改造工程)已竣工交付使用,累计投入1.03亿元。

8、积极争取市资金支持,全面改善老旧住宅区环境。想方设法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推动完成了172个老旧住宅区环境改造项目建议书、总概算编制及审核工作,落实市配套安排我区老旧住宅区环境整治资金1.5亿元。目前,172个小区基本完成一期整治工程,全部引进物业管理公司,完成投资6200万元。

9、扎实推进固本强基社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公共配套设施。一是根据实施计划,组织各建设单位及早开展前期工作,动员各方面力量,穷尽办法挖掘落实项目,全年上报市发改局固本强基社区建设项目共90个,争取和落实配套补助资金3700万元,为市切块安排我区2300万元计划的161%。二是加大督查力度,加快推动项目建设,全年累计完成投资9100多万元,实现全部社区工作站达到办公面积20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新增社区综合服务站22个共1.3万平方米,新增社区文体公园(文体广场)15个共4万平方米。

10、强化督查机制,积极推动重大项目规划建设。一是严格落实“主办责任”、“分级协调”和“半月一协调,一月一通报”制度,建立重点项目协调联席会议制度,健全信息简报制度,全力做好重点项目督办工作,全区20个重点在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超过6.6亿元,全面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为近年完成最好的一年。二是积极推动交通路网重大项目规划建设,加强我区交通规划研究,积极向市有关部门沟通汇报情况和争取支持,召开了BRT建设征求意见会,委托专业机构开展轨道交通规划研究,加快推进主次干道和微循环道路等交通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地铁5号线进一步延伸到罗湖的规划方案已正式向社会公示,一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启动。三是全力开展2007年市重大项目申报工作,人民南片区市政环境改造工程、金融中心区改造工程等25个项目已初步列入2007年市重大项目计划(其中区主办项目5个)。

(三)以改革创新为发展动力,大胆探索精心谋划,努力打造体制机制新优势

11、继续深化政府投资体制改革。一是大力推动区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在加强调查研究和充分征求相关单位意见基础上,组织制定了《罗湖区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方案》,修改完善了《罗湖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获区政府四届第46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审批制度改革方案明确审批、组织实施、竣工结算和资产登记全过程,其中审批时限由原来的160—170个工作日缩减为27—70个工作日,提高了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效率。二是继续探索改革政府投资项目的组织实施机制,认真做好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试点,目前区政府确定的黄贝社区服务中心已进入工程收尾,翠竹文体广场基本完成工程招标等前期工作即将动工建设。

12、积极探索基层管理体制创新。一是在区改革办人员尚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开展了莲塘街道改革试点课题调研,研究制定了《罗湖区城市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莲塘街道试点的总体初步方案(初稿)》及相关四个分方案,通过区一级执法部门授权执法的方式,在街道办一级形成了综合执法平台,目前试点已取得初步成效。二是协助推进物业管理资源创新社区服务的新模式,在推动物业管理覆盖全社区的同时,鼓励采用招标采购等方式将政府的部分基层管理和服务项目合同外包,逐步实现“减耗增效、管得到、管得住、服务好”的基层管理目标。三是协助理顺股份合作公司与社区工作站、居委会的关系,创新城中村社区管理机制,全面推行“一站多居”体制,切实提升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

13、加强投资项目管理,确保政府投资提质增效。一是严格执行《罗湖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和《深圳市罗湖区政府投资项目廉政监察暂行办法》,坚持原则,规范区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程序,积极协助建设单位解决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建设廉洁、安全、优质和高效工程。二是加强项目可行性研究和概(预)算约束,按照有关法规和标准,严格审核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项目概算,进一步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全年共对482个政府投资项目概算进行审定,送审项目估(概)算37860万元,核减资金6094万元,降低造价16%,同时对50个购置项目进行资产评估,评估值为8474万元。

(四)以深入开展“三个走在前面”为主题的排头兵实践活动为契机,全面提高执行力,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14、开展排头兵实践活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一是通过开展“排头兵活动”、“学习党章活动”、“八荣八耻教育”、“纪律教育学习月”、“民主生活会”等多种活动,不断加强干部队伍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宗旨教育,深化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理念。二是多次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市政府关于健全行政责任体系、加强行政执行力建设的“1+6”文件,加强干部队伍的廉政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效率意识和自律意识。三是成立了局反腐保廉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我局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施意见及责任分工方案》,明确13项具体工作的目标、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廉政的局面,在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中得98.5分。

15、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增强遵章守纪自觉性。一是进一步梳理、修改、完善了40项内部规章制度,使全局各项工作步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二是重新修订了《罗湖区发展和改革局工作岗位责任制》,科学确定岗位职责,合理界定科室职责,建立起岗位之间、科室之间的无缝责任链条,进一步明确工作流程、工作程序和责任处罚。三是制定了《罗湖区发展和改革局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建立起岗位责任倒查制度,形成了良性的责任导向。

16、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制,增强班子队伍战斗力。一是围绕区中心工作,制定了《罗湖区发展和改革局落实2006年重要工作责任制一览表》,分别明确85项具体工作的分管领导、责任科室、责任人,每月通报各项工作落实情况。二是落实主办责任制和主管责任制,全面推行工作岗位A、B角制度,认真落实“顶岗补位”措施,明确主办科室、协办科室对各自承办、协办工作的责任。三是严格执行《罗湖区实行干部工作考核备忘录制度暂行办法》,全年跟进落实“目标明确、责任清晰、制度保障、绩效考核”的目标管理,及时、认真填写《干部工作考核备忘录》,真实反映了干部在各项重要工作中的态度、方法、效率和效果。四是加强支部组织建设,完成支委换届,建立健全了“三会一课”制度,完善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被评为区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

17、认真落实议案建议和提案,驻挂基层社区工作成绩突出。一是认真做好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沟通、联系,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议案、建议和提案办理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我局工作优劣的基本标准,做好《关于对罗湖区看守所进行改造立项的议案》的主办工作和《关于加大湖贝新村综合整治改造示范点经费投入的建议》等协办工作,一年来共承办区人大议案、建议和区政协提案4件,其中议案1件、建议2件、提案1件,使相关代表和委员都得到了满意的答复。二是积极响应机关干部下基层驻(挂)社区,局领导抓片(南湖街道办)、科室挂点(新港、建南和罗湖桥社区工作站),强化各级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的挂点责任,充分调动全局力量落实下基层驻社区各项工作。推动固本强基工程建设,协助驻挂社区开展党建和社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所挂社区久未解决的社区综合服务站、党员活动室、社区文体广场和社区破损道路等配套建设问题全部得到落实。

过去一年,我们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发展和改革职能,各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资源紧约束压力增大,对促进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不够;二是项目建设涉及因素较多,基层基础和重点项目建设的协调和督查力度还须进一步加强;三是人员尚未到位,改革创新职能有待充分发挥。

二、2007年工作要点

2007年是我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一年,也是大力推进和谐罗湖、效益罗湖建设的关键一年,我局将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建设“功能罗湖”的目标,以“想大事、抓战略,谋大局、抓协调,出思路、抓落实”为己任,切实把工作重心转到“促进社会和谐,狠抓改革创新,着力提高效益,强化功能罗湖”等方面,坚持产业第一,坚持“三个倾斜”,着力改善民生福利,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加强行政执行力建设,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科学把握发展态势,抓好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落实,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抓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一是深入调查研究,跟踪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发展动向,科学编制2007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二是继续强化经济运行分析和计划执行情况监督,加强与各部门、各街道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第一手材料,做好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月(季)度分析工作,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提高监测能力和分析水平,确保计划的完成。三是结合罗湖实际,协同相关部门研究建立和实施“效益罗湖”、“和谐罗湖”和“民生净福利”等评价考核体系,使其真正成为指挥棒和监督棒,切实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2、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认真领会研究贯彻落实深府[2007]1号文《关于加快我市高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充分发挥我区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服务业发展的先行优势,加快推进和完善人民南、蔡屋围、笋岗—清水河、水贝四大产业功能片区改造,全力打造以“大金三角”中心商务区(CBD)为代表的高端服务业核心功能区,着力推动以生产性服务和总部经济为典型标志的服务高端化,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规模、层次、能级和竞争力。同时,加快对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升级,按工业进园的空间规划布局要求,全力推进老工业区升级改造和建设。

3、加强重大课题调研。围绕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加强对我区发展战略和重大决策的研究,深入实际,有效利用社会科研力量开展各项专题调研,重点加强对优化产业增量、置换产业存量和突出产业高端化的研究,着力提高调研质量,出精品、出亮点,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4、严格落实“1+5”人口政策。按照“严格控制总量,适度增加户籍人口数量,大力吸纳技术技能人才,实现人口置换”的原则,做好人才引进计划,加强人口入户服务管理,协调与市发改局以及区劳动、人事等相关部门的关系,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构筑罗湖人才高地。

(二)加快城区二次开发,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抓好“十大工程”

5、推进“十大工程”建设。切实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组织协调,加大统筹力度,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目标职责,加强与市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主动争取市有关方面的支持,形成项目建设的推动合力。一是全面推进以轨道交通为重点的辖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紧紧抓住新一轮我市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契机,进一步强化线路走向和站点设置等前期研究。二是强力推进“大金三角”空间整合和基础设施建设,把它作为支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城市功能完善提升的龙头项目来抓,争取年内部分工程进入A类计划并开工建设。三是加快推进清水河物流园区市政环境改造,协调做好初步设计、概(预)算编制和资金落实,争取上半年动工。四是扎实推进蔡屋围金融集聚区建设,协助有关部门争取上半年完成所有房屋的拆除并正式动工建设。五是着力推进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地二期建设,力争完成规划论证等前期工作。六是全方位推进以水环境整治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建设工程,确保城中村雨污分流、梧桐山河综合整治、桂木园治涝工程上半年动工,协调推动水库排洪河加快动工建设。七是纵深推进以满足公共服务产品为主的民生工程,确保卫生和公检法系统项目全面收尾,新建、改扩建一批中小学校,启动元勋旧址修缮和福利中心二期建设,继续完善社区公共配套项目。八是大力推进“靓丽工程”,完成嘉宾路、建设路、深南东路、沿河路、笋岗南村等建筑外立面整治,启动宝安南路、笋岗东路、东门路、翠竹路,文锦爱国路等重点商业街区穿衣戴帽工程。九是有效推进和实施“亮堂工程”,进一步扩大人民南灯光工程范围和效应,完成春风路和东门片区灯光工程建设,研究启动重点商业街区灯光工程。十是切实推进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绿色消费型城区为重点的循环经济“十大项目”。

6、建立重大项目规划建设长效机制。建立激励机制,继续开展重大项目献计策活动,动员全社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献计献策,加大项目前期研究的投入,强化重大项目特别是重大产业项目的规划培育,进一步扩大项目储备。

7、加强重点项目督办工作。强化约束机制,继续实施并进一步强化“半月一协调,一月一通报”和重点项目联席会议制度,重点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用地、规划和拆迁等难点问题,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三)坚持“三个倾斜”,强化政府投资效益,着力提高公共产品供给能力

8、加强政府投资管理。一是继续坚持“三个倾斜”,按照保竣工、保续建、保配套、保重点原则,合理安排政府投资,努力做到“三个确保”。二是确保涉及公共医疗、公检法、社会治安电子防控系统、社区综合治理、老旧住宅区改造等项目竣工使用,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三是确保城中村水环境整治、重点商业街区外立面改造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居住环境和营商环境。四是确保环卫设施、固本强基、福利中心二期、万山—水贝市政环境、梧桐山河综合治理和高新园区等配套建设项目安排,进一步扩大公共产品供给能力,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9、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一是继续加大协调力度,加快前期工作进度,制订统一的实施标准和实施方案,力争上半年城中村水环境整治、重点商业街区外立面改造等项目全面动工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布心、东晓和“插花地”等学位紧缺片区学校规划建设和30所80年代建设学校的安全隐患整治工作。三是加强规划统筹,制定《罗湖区社区公共配套项目建设规划(2007—2010年)》,积极争取市的资金支持,继续推进固本强基社区建设特别是薄弱社区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四是完成水贝珠宝学校、莲塘片区交通综合改善、东门三期工程、二线“插花地”消防、地质灾害和外围市政道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并动工建设。五是切实抓好文锦中路公共停车场及人防疏导中心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动工建设。

10、加快推进政府投资项目资产清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与财政、建设、审计等部门协调,督促各相关单位完成各自工作职责,按清理程序做好政府投资项目的工程结算、财务决算、财务决算批复、登记、移交等工作,全面铺开集中清理工作,争取完成1995年—2004年政府投资项目清理工作。

(四)深入开展循环经济工作,全面推进各项改革事业,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为罗湖发展创造新优势

11、扎实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一是全面开展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尽快制定完善《罗湖区循环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对近中期发展目标、任务和重点做出安排,努力探索走罗湖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循环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二是积极争取市里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继续培育和申报更多的循环经济示范项目,争取市支持,力争多上项目,快上项目。三是按全市责任分工,将重点放在“社区”“街区”和“园区”层面,加强调研,集中力量,部署并启动实施2007年循环经济“十大项目”。四是与区有关部门联合开展绿色GDP核算研究工作,进一步健全经济核算制度中的环境效益评价体系。

12、加强改革创新战略研究。一是围绕推进行政管理和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建立健全促进改革创新的保障机制等重点,研究提出全区重大改革创新方案及建议,提出我区改革创新思路,制定全区改革创新计划,报区政府审定通过后组织实施。二是围绕全区改革创新计划,建立改革创新工作责任制。三是紧密跟踪全市改革创新计划和工作,落实好市部署的各项改革创新工作任务。

13、深化基层管理体制和社会事业等领域重要改革课题的调研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实现管理重心的下移。二是进一步巩固老旧住宅区整治和引入物业管理成果,继续探索创新社区服务和政府部分基层管理服务外包的新模式。三是进一步加大对股份合作经济发展研究,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路子。四是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理顺政事关系。五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六是深化医疗、卫生其他社会事业改革,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需要。

14、抓紧推进投资体制改革,提高政府投资效益。一是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基本原则,配合市里推动社会投资项目管理制度的改革,加紧推行社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制管理的实施。二是按照规范效能原则,加大《深圳市重大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方案》和《罗湖区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方案》宣传实施力度,进一步修改完善《罗湖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研究制定《罗湖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实施细则》。三是继续探索改革政府投资项目的组织实施机制,完成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试点工作,研究总结经验,进一步扩大试点成果。

(五)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切实提高干部队伍的行政执行力

15、加强机关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一是继续发扬保持“排头兵”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坚持和完善党组织的学习教育制度,培养和鼓励“大忠诚”意识,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二是认真贯彻中央《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各项要求,抓好制度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从源头上和制度上抓好反腐倡廉工作,努力杜绝腐败现象的产生。三是积极做好发展新党员工作,逐步壮大我局党员干部队伍。

16、加强素质和业务建设,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一是积极引导全局干部更新观念,统一思想,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罗湖发展改革的重大、根本问题上来,努力提高全局干部队伍的业务能力。二是加强对年轻公务员的业务培训和锻炼,使其逐步担负起更重要的工作任务。三是按照廉洁从政和培养宏观、综合、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干部岗位交流的力度。四是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思想,鼓励全局干部敢于突破、敢于创新,汇集全局之力,创造性的开展各项工作,切实发挥区委区政府的参谋助手作用。

17、加强作风建设,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工作作风。一是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建设责任政府和服务政府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工作作风,牢固树立公仆意识,树立“超前服务、全方位服务、优质服务”三大服务意识,坚持执政为民、勤政爱民、诚信待民、廉政利民,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塑造精神状态好、人员素质强、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的新型的政府机关。二是严格执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执行力建设的“1+6”文件,继续实施“责任风暴”和“治庸计划”,培养高度负责的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切实提高行政执行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上一篇:游中山公园作文350字下一篇:汽车应届生求职面试前必须做好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