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4-06-25

后进生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精选6篇)

篇1:后进生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后进生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衡阳市耒阳市南京乡南京完小

梁金花

1.后进生的现状与问题

1.1思想品德不高

这些学生大都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生活没有目标,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的同学不知道尊老爱幼,缺乏爱心;还有的学生自私自利,个人主义严重,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自己与他人,甚至与父母的关系,缺乏最基本的责任感、义务感。有的学生甚至对道德、法纪愚昧无知,常表现为称霸的英雄观,在学校里要别人称呼为“老大”。

1.2心理健康不全

这些同学在处理同学关系时过于重感情;在日常道德行为上言行不能统一;常常不分是非的感情用事,情感不稳定,变化多端,喜怒无常;有的同学的叛逆性过强,存在着很不正常的反抗心理和逆反心理。从几年来的了解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尤其是后进生的心理健康的问题更多也更严重。

1.3行为习惯不良

这些学生有的在生活上自由,纪律观念不强;有的劳动观念淡漠,劳动习惯差;有的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有的懒惰、贪玩,经常迟到或早退甚至旷课;大错不犯,小错不断。

1.4学习成绩不佳

后进生最普遍的特点就是对学习没有兴趣,记得有“诗”是这样写的“小子本无才,父母逼着来,白卷交上去,鸭蛋滚下来”,从中可略见一斑。他们当中有的智力较差,理解力不强;有的反应迟钝;有的缺乏自信心,自卑感强,甚至“破罐子破摔”;有的学习无目标,态度不端正,无心读书。

2.后进生产生的主要原因

2.1家庭方面的原因

家庭是社会的一部分,也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这所学校虽然不象正规学校那样具有系统的教学计划,但是它对孩子来说,却有极为明显的教育和影响作用。这是因为儿童在这所学校里所接受到的教育大多是具体的、鲜明的、形象的、更适合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其特点是身教重于言教,榜样多于说理,潜 1 移默化,给孩子留下的印象极深;这所学校信息源广,几乎各种社会信息。同时在这里又传播和制造社会信息。这就是说,家庭教育不是孤立地起作用的,而是与社会息息相通的,可见家庭教育的极端重要性。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师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一天。有的学生学习不够用功,得过且过;有的孩子生性骄横,漠视校纪;有的玩心很重,上网吧,逛游戏厅。还有的家长动不动就打骂孩子。这些孩子大多由于父母长期不在家,无人正确管教和引导,又缺乏亲情沟通,造成了孩子性格内向,甚至接近孤僻,等等。

2.2学校方面的原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后进生的出现和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密切相关。但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疏忽或失误,班级和学校的管理不当,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人们常把教师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教育学生的态度和方法是否得当,对学生的进步和成长有直接的、深刻的影响。不言而喻,有的教师教育学生的态度和方法不当,由此而造成的教育失误,也是后进生形成的重要原因。这些失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学习遭受挫折后,教师却诸多责骂,使其丧失了学习信心。学生在学习上屡遭挫折后,他们是需要得到同情和帮助的,但如果教师缺乏应有的耐心,并且挖苦、讥讽、责骂他们,那么就会使学生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几经挫折,失去信心,仅有的一点兴趣也会消失,厌学情绪自然也就乘虚而入了,学习上的困难者很快就变成学习上的落后者。时间一长,他们就会出现偏离集体的倾向,在行为上就会出现失控的现象,最终发展成具有“粗野情感和厚脸皮性格的人”,甚至会以各种反常的行为与班集体抗衡,少数的后进生也会到社会上寻找自己的“地位”,在中学阶段表现更为明显,敲诈、勒索甚至抢劫都来了,社会上犯罪低龄化这个警钟已敲响了,这个发展趋势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更多的重视。

2.2.2某些爱好、特长受到压抑,使其丧失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爱好,后进生也不例外。但如果老师因为他是后进生,便觉得他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让他参加一些活动,不让他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甚至处处都鄙视他。那么,久而久之,后进生就会错误地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丧失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以至于逐渐地对个人,对集体完全失去信心。在特定的诱惑面前,甚至会失去理智而无法控制自己,来个“破罐子破摔”,从此一厥不起。

2.2.3学校采取的有些管理手段严重地伤害了后进生的自尊。有些学校为 了加强管理,制定了各种各样的制度,如学校一日常规量化管理等等,这些制度的实施表面上管理效果好了,但却把学生管死了,有时班级因为某个同学扣了分,实际上是扣了班主任的津贴,因而班主任便狠狠地把这个学生训一顿,解决问题单一化,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还有的学校或班级为了考试成绩优秀率,对后进生另眼相待,或者劝其不要参加考试,或者分班时坚决不要后进生,这对在后进生是一种无形的伤害,这种情况使得这些后进生们更加不想学习,继而无事生非,各个方面全面滑坡,越来越差。

2.3个人方面的原因

2.3.1学生失去了正确的价值观。一些家庭责任感淡漠,重幼轻老现象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价值取向。让有些学生认为读书已没有“金饭碗”,家人都不关心我,我读书有什么用。

2.3.2学生失去了正确的方向感。一些家庭由于经济原因使学生 不能像别的学生那样自在,在别人异样的眼光中就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他们就不知道该不该读书,很迷茫。

3.后进生的转化措施

3.1关心,体贴,平等相待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这是一般强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立起一切美好的东西”。如果教师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学生亲其师,就会信其道,才能效其行。后进生在许多教师眼中是眼中钉、肉中刺,是绊脚石,他们遇到的总是老师的冷面孔,对老师敬而远之,对老师的教育认为可望而不可及;在同学面前后进生总是抬不起头来,有自卑感。要转化后进生,就必须关心他们,对他们和其他学生一律平等。遇到后进生出现问题,教师不要轻易下结论,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让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老师的信任。只有这样,后进生才有可能沿着老师的期望发展。另外,采取集中与个别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对学生进行家访,班主任不但要与全体家长沟通学生的思想动态,在校表现,还要及时记录、备查。同时对有厌学苗头、思想不稳的学生实行随时家访,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

3.2培养兴趣,树立信心,适时补救

一般说来,后进生的学习动力不足,他们往往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经常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也缺乏刻苦钻研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意志,更缺乏学习的信心,认为“努力也学不会”有破罐子破摔的思想.因此,对于后进生学习动力的培养和激发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应结合所学内容向学生进行理想 教育,介绍张海迪顽强学习的事迹,介绍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逆境成才的故事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激发他们为祖国四化建设而学好数学的热情.“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差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一种强烈渴求知识的愿望,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授课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让学生喜欢听、乐于学。同时教师要常给学生介绍知识的重要作用,给他们介绍古今中外大器晚成的事例,让差生树起学好的信心。通过补课、讲座、组织“一帮

一、手拉手”等活动使差生尽快赶上来。

3.3动之以情,消除戒备心理

消除戒备心理的唯一途径,是教师对后进生要爱得真,爱得深,将严格要求渗透在爱之中。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3.4尊重信任,唤起自尊心

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表现为对个人的自我尊重,也要别人尊重自己的权利和人格。教师应当尊重、信任后进生,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使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从而能使他们树立起学习、生活上的自信心迎头赶上。所以我们平时要对后进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兴趣等思想方面进行摸底,了解其思想动态,在班主任作好记录的基础上汇总,与学生进行个别或集中的交流。因此教师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对后进生要求要适度。要求过高,他们会认为高不可攀,望而却步;要求过低,不利于培养后进生的学习毅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2)让后进生获得成功。只有当他们真正体验到经过努力而获成功的欢悦时,才能树立起进步的信心和愿望。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任务,在完成之后给以适当的鼓励。(3)让后进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长处。在挑选班干部时应加以考虑,让他们也能担任一定职务,在集体中发挥作用。

3.5给差生提供表现的机会

有些教师课堂上不提问后进生,日常琐事不理睬后进生。我认为:学习、生活中对差生主动要求做的事,教师要尽量满足他们,让他们成为成功者,享受一些成功者的喜悦。比如对他们降低难度提问,让他们担任班干部,让他们帮老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担任课代表等,多跟他们说“你能行的”这样就会使后进生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从而增强他们在各方面都进步的愿望。

3.6多表扬,少批评 表扬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同学的信赖、赞扬,差生也不例外。差生在转化过程中会犯老毛病,适时,教师的批评应把握分寸,言语不要太刻保差生的转化需要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教师应循循善诱,不要一棍子打死,在教育工作中密切注意差生的言行,寻找后进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多对他们说“你真棒”,“真聪明”,“不错”,“做的好”,“真能干”你适时适度地进行表扬,有时一两句赞扬之词胜过一顿严厉的说教,使他们记忆终生。

4.转化后进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1注重感情倾斜

教师对“后进学生”真诚的爱,是转化他们的第一剂良药。“后进学生”们几乎从受教育就伴随着呵斥、嘲笑、辱骂甚至体罚,因此,教师应怀着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给他们以心灵的呵护,帮助他们树立起人的尊严。我要特别强调的是,首先这种“爱”不是故作的特殊的“偏爱”,而是自然而然的和其他学生一样平等的爱。不然,“后进学生”仍然会觉得老师对他是另一种形式的“另眼相看”。其次,这种“爱”不应该仅仅来自老师,还应该来自学生集体,要让“后进学生”感到不但老师没有歧视他,而且同学们也再真诚地尊重他,进而唤起他对集体的热爱之情,并把这种感情转化为上进心

4.2唤起向上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我想,这对“后进生”同样适用。每当我自己感到学生不听我的话时,就问自己:“我的这些话,是否点燃了他心灵深处向上的愿望和信心?”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当学生自己有强烈的上进愿望和信心时,他的进步才会出现并得以持久。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所谓“转化后进生”,更多的时候就是不断设法唤起他向上的信心。让他们知道他们也是班级的“一份子”。

4.3引导集体舆论

每当读到或听到关于某一位班主任如何如何长期无微不至关心或苦口婆心帮助某一“后进学生”的经验时,我总是纳闷:怎么帮助“后进生”成了教师一人的孤军奋战呢?集体的力量在什么地方呢?事实上,比起教师单枪匹马的操心,学生集体的健康舆论更有利于“后进学生”的转化。教师要善于把自己对某一学生的批评、表扬、鼓励、关心、帮助变成集体对这个学生的批评、表扬、鼓励、关心、帮助。

4.4讲究有效方法

什么是“有效方法”,“有效”的方法往往包含有“科学”的因素,但有时“科学” 5 未必“有效”(比如缺乏可操作性、缺乏具体针对性等等);另外,这里的“有效”,还包括有艺术的意思(让方法更新颖而使学生易于接受)。

4.5持之以恒,反复教育

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因此,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

总之,转化“后进学生”除了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还必须有“十八般武艺”的行为引导、规范甚至必要的制约。

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不管他是好学生还是后进生。总之,只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关心后进生生活,尊重后进生人格,与后进生真诚相待,共同探讨转化后进生的规律和方法,就一定能使后进生踏上积极向上的人生轨道。

篇2:后进生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键词:学风;高校;后进生;改善对策

后进生一般是指综合素质或学习成绩暂时落后周边同学的学生。但落后并不代表永久的落后,它与非落后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此外,后进生的特征有自我管理能力差,存在较强的反抗心理,学习态度不积极,从而将给自己、他人甚至班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1后进生形成的因素

1.1社会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社会经济迅猛上升。但是同时一些低级趣味的思想慢慢渗透入学校,侵蚀着高校学生。现在,学生和社会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严重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行为习惯以及道德观念。例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学习无用论等。这就造成了一部分学生享受生活,不劳而获,时间观念、纪律观念差,学习成绩差的影响。由于当今互联网发达,网络游戏、手机游戏也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1.2家庭方面。家庭对于学生的成长及性格塑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部分家长因工作繁忙或教育理念偏差而忽视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引导,子女进入高校之前多采取强制性高压手段,进入高校之后便不闻不问,父母态度的极大反差使得学生过度放松懈怠[1]。还有一个情况就是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中的孩子从小自卑心理较严重,往往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而较早地接触社会,从而感受到社会上一些负面现实,导致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失去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3学校方面。从小学校就灌输“成绩最大”的思想,经历了大大小小,数不胜数的考试;

尤其是高中生更是苦不堪言。一些学校为了所谓的升学率而忽略素质教育,有的甚至占用了学生的娱乐时间,导致了学生思维比较单一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比较欠缺。当进入大学时,不能迅速适应大学生活和老师的教学方法,使他们的学习兴趣下降,自控能力差。1.4自身方面。后进生同样也渴望取到成功,他们想得到周围同学老师的关注和尊重,但由于自身的不足,会受到老师的斥责同学的嘲讽,长此以来,自信心受挫,就会产生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另一部分后进生抵制不住外界的诱惑,一味地享受安乐,沉迷于游戏,晚上熬夜打游戏,白天上课睡觉甚至旷课,长此以来,跟不上课程进度,落后于其他同学,到最后自我放弃。有时候他们为了得到关注,会采取一些不恰当的行动来满足自己内心畸形的虚荣心。

2后进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2.1教育者固化思想较为严重。不少教育者认为后进生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后期很难发生本质的改变。尤其是高校新生在不容易适应高校教育教育环境下仍然被一些教育者忽视。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一些教育者始终以科研、教学为主,而忽视育人的职责。认为育人都是班主任或者辅导员的事,上课时仅仅以传授为主,很少与学生进行交流,所以基本就不会了解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和他们内心的想法。2.2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随着每年高等学校的扩招,高校的学生越来越多,而老师的数量却滞后增长,跟不上学生增长的速度。尤其是思政工作一线的辅导员配备不齐的现象尤为突出,辅导员疲于各项事务当中,对待后进生的精力明显不足。并且增加的更多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应届生。教育经验缺乏,培训时间不够这些因素都导致教师整体育人水平有所下降。不少学校仅依靠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没有形成联动机制。教师和德育工作者没有很好地产生一种配合效应。2.3过度强调管理,忽视主观能动性。学校对于学生管理往往采取“堵”的形式,而不在意积极引导,一旦犯了错误就会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

忽视了朋辈的教育和自我教育功能,没有很好地发挥优秀学生和进步了的后进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了独立的个体,没有很好地形成一个整体;

忽视了后进生的心理状态分析,缺少对后进生的关爱和鼓励。2.4轻视家庭教育重要性。家长往往认为孩子送到学校,教育任务理所应当都应该是学校去承担。对学校完全信任,因而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跟踪。不能很好地了解和掌握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忽视了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同样很重要。同时,不少教育者认为后进学生不在父母身边,父母也管不到,因此便也轻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只有孩子在犯了重大错误的时候才通知父母。

3后进生学风改善对策

后进生产生的原因无非有两种原因:客观和主观。有的人认为学校和社会一样理应符合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法则。对后进生采取严格的教育管理。这种做法违背了以生为本的原则,我们应当发挥我们思政教育的作用,积极去教育引导后进生有效转化。3.1转变思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高校要树立以提高育人质量为核心的发展观念,统筹协调全体学生发展。因材施教,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杜绝“差生”刻板效应。从思想上树立不抛弃不放弃的根本理念。我们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所有工作的根本标准,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意识、道德素质[2]。3.2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辅导员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知心朋友和心灵导师。作为高校辅导员,应对这个群体赋予更多的关怀,认真分析这些学生的心理,找出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帮扶工作[3]。及时有效地进行沟通,沟通过程中坚持以尊重为基础,以引导为目标,通过沟通交流切实了解后进生的心理、想法、需求。对于后进生在校表现及其思想观念上的偏差,不要进行直接的批评,而是积极寻求其身上的闪光点,使后进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增强转化的自信心。3.3利用好朋辈教育手段。学生之间交流往往比和老师的交流要多很多,外在的帮助可以给后进生更多的压力和动力。积极发挥班级成绩优秀同学和学生党员的作用,让学生形成帮扶小组,辅导员应定期抽查、指导小组的学习活动。同时可以邀请高年级中优秀学生给他们讲讲课,谈谈好的经验做法。也可以请已经毕业了的同专业的学生返校开讲座,用他们切身的体会和经验来鼓励后进生们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教育者要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干部协助班级日常管理。班干部要及时向辅导员报告班级缺勤人数和名单,与任课老师沟通班级同学的学习状态[4]。3.4抓好新生教育,注重日常管理。新生入学后往往会产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等一些问题。尤其是入学一段时间以来,摆脱了高中老师天天监管的状态,到了大学瞬间就感觉到了“自由”往往就会随大流,放松自我到放纵自我到最后的放弃自我。因此入学教育成为新生入学时的一门必修课,尤其是学生学习生涯规划指导和专业思想巩固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鼓励其积极主动联系任课老师,主动获取最新专业信息并分享给班级同学。3.5加强心理辅导,积极面对人生。高校后进生往往都会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焦虑、自卑、抑郁等。学校应及时了解和掌握后进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心理,通过心理咨询教师的积极引导,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障碍,改善自己的心理状态,积极面对自己的问题。不断地寻找后进生的闪光点,适当地鼓励他发挥他们的长处,鼓励他们多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如果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就会让他们重塑自信心,有益于后进生的转化[5]。3.6加强家校联系,积极发挥家庭教育作用。家庭教育是学生的第一教育场所,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争取学生家长的配合、支持,争取社会力量对学生进行适时教育,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立体式教育网络[6]。当发现学生有消极对待学习的情况出现时,要及时与家长联系,将学生在校的情况反馈给家长,了解近期学生家庭是否出现特殊情况。实践证明,只要学校和家庭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正确对待大学生思想和学习上遇到的问题,注重思想解剖和情感交流,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给予关心和帮助,辅之以针对性强的批评教育纪律约束,就能促进后进生转化提高,渐渐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4后进生学风建设的意义

后进生的有效转化对于其个人、学校、家庭、社会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对于后进生自身而言,学风的改善有利于其自信心的树立,改掉不良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俗话说好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大学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准备阶段。只有在大学期间端正学习态度、积极面对生活、塑造健全人格,才能立足于社会。对于学校来说,学风建设的盲点—后进生的转化如果实现了,那么学校整体的学风将会有很大程度的提升。高校只有不断加强学风建设形成良好风气,才能保证向进步,不断实现学生全面发展[7]。后进生的有效转化也是高校履行人才培养职能的成效体现,有利于实现学校立德树人,为社会源源不断输送人才。对于家庭来说,后进生成功的转化可以缓解家庭焦虑,促进家庭成员和睦幸福。每个孩子都是每个家庭的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仍然深深植根在每个中国家庭之中。后进生的有效转化可以让这个观念变成现实。没有天生的后进生,后进生的产生有其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我们要深入了解、包容、关心、积极帮助他们。鼓励他们积极面对困难,为他们搭建更多的展示自我的平台,这样才有有效改变每一后进生,有利于学校整体学风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3:后进生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们会发现,在实际的教学生活当中,多数的“后进生”属于非智力型的。这种类型的学生智商一般是没有问题的,他们这个群体主要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找到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对学习的兴趣不大,等等。这类学生由于成绩较差,在班级里或者在家庭中一般不被重视,甚至被讥讽、嘲笑。他们虽然对学习缺乏兴趣,但是他们精力充沛,喜欢在课堂上搞小动作,课堂上谈论到与课堂无关的话题时,他们异常兴奋。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也很有限,在某些场合也喜欢引起他人的关注。他们在某些方面还有着自己的小聪明。这些聪明的“后进生”是很有希望的,作为教师我们要教导学生不能歧视和嘲笑他们,我们要共同帮助他们。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到痛处,对症下药。充分地利用各种资源,如家庭、朋友、同学、其他任课老师等,来对非智力型的“后进生”进行成功转化。

案例:在我的班上有这样一个学生,他聪明、玩心大、不重视学习,从来不上交家庭作业。班上的同学都疏远他,甚至嘲笑和排斥他。他的父母也不把学习当回事,对他疏于管教,他在1学校整天蓬头垢面示人,每次更换的都是破烂不堪的鞋子。有一次,他没来上学,我打电话给他父母询问情况,作为父母他们也不知道儿子的去向,并且跟我说不需要管他也不用找他。

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或许就这样毁了孩子的一生,父母对孩子的不上心,让我觉得寒心。孩子之所以会变成今天这样,父母有很大的责任。这个孩子缺乏像其他孩子一样的关爱和教育,怎么可能会优秀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迫切需要家长的配合。因此,我进行了家访。在此之前我了解到,学生的父亲没有工作,整天通过打麻将来消磨时间,并且父亲有家暴,会打骂妻儿。母亲是饭店的服务员,很晚下班,没有时间管教孩子。针对这些问题我和父母亲协议,以后父亲对儿子的态度要好,不能有家暴,少打麻将,多关爱孩子。母亲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卫生情况,多鼓励多沟通。

接下来是家庭和学校双方配合,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关爱和师生的关爱,营造一个有爱的氛围。在学校我开展了一次以“营造有爱班集体”为主题的班会,教育学生要做一个有爱的人,热心帮助有需要的人。有一次,他在校园里捡到20元钱,我在班上大张旗鼓地表扬他,希望能让他感受到爱。

著名教育学家卢梭在《爱弥儿》中主张人生来就是平等的、自由的,要适应自然。还说:“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其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

二、对智力型“后进生”的教育

智力型“后进生”由于智力有局限,很难甚至消化不了新知识,久而久之与其他学生的差距越拉越远,内心逐渐对学习产生厌烦感和抵触情绪,这也会让学生变得自卑和胆怯。面对这类型的学生,我们的教育方法是:尽可能地找到有效的方法让学生重拾信心,多鼓励,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让他们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快感。

案例: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孩子,他是一个有心理疾病的孩子,他说话不及同龄人利索,他没有自律和纪律,他很难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上,理解能力和智力也不及其他的同学。当然,家庭作业也是做得一塌糊涂,学习成绩特别差。针对这类学生,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比其他同学提前上一节课。由于智力型的“后进生”接受能力差,理解知识点慢,我就在上这堂课之前,先单独给他上一遍,讲授的内容也是比较基础的,容易理解的。

2.利用碎片时间巩固。根据孩子的记忆力差、理解慢的特点,要充分利用在校的碎片时间进行巩固加深。

3.及时表扬和鼓励。由于这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高,又有自卑感,所以在课堂上可以把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回答,并且及时地表扬和鼓励,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

通过双方的努力,这个孩子在较短的时间里进步比较大,我认为增强自信心很重要,所以作为教师要适时地进行鼓励。

三、对缺乏家庭温暖的“后进生”的教育

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或缺乏家庭温暖无疑是一种不幸。在我的班级里有四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有的是因为父母离异,有的是因为父母亲一方丧偶。无论是何种原因,这些孩子无疑都是缺乏家庭温暖的。对于这类孩子,要多给予他们爱,要真真切切的爱。

案例:我们班上有一个女孩,她的父母离异了,母亲把她留给了父亲,父亲没有稳定的工作,整日游手好闲,把她丢给了年迈的爷爷奶奶抚养。可以说这个孩子既没有父爱也没有母爱,年迈的爷爷奶奶也不能很好地管教她,让她养成了偷东西、不完成作业、不讲卫生的恶习。

记得有一天上课,这个孩子精神状态不好,脸蛋红彤彤的,估计是发烧了。于是,我把她带到办公室,帮她量体温,并且去其他办公室借来了退烧药。她眼含泪花地说:“谢谢老师!”从此,我发现她越来越听我的话,更容易让她改掉恶习,在学习上也更上心了。

每个“后进生”就像一扇门,只要找到了合适的钥匙,一定可以打开这扇门的。

摘要:学校的每个班集体都有“后进生”,这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考验。这个问题要得到解决,首先,要解决“后进生”的问题。通过实践,把“后进生”划分为这几类:智力型“后进生”、非智力型“后进生”、缺乏家庭温暖的“后进生”。如何让“后进生”获得发展和得到进步,甚至追赶上其他学生,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之余,还要有爱心、有奉献精神。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对策

参考文献

[1]黄向阳.一位小学教师的笔记[J].中国教育,2002.

篇4:后进生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键词:职业中专;后进生;认识;转化

“转化一个后进生就等于培养一个优生”, “教师不是选择自己教育的学生,而是要创造适合不同学生的教育”。由于职业中专在生源质量有一定的特殊性,班主任工作在后进生转化方面任重而道远,这就需要在教育方法层面不断创新,切实促进后进生的全面转变,为社会建设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的方式,对湖南几所职业中专后进生的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产生后进的原因和后进生的心理状况,以及班主任在后进生转化工作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希望能为日后的班主任工作及教学工作的后进生转化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调查、访谈方法与样本情况

此次调查对象为湖南5所职业中专三个年级的学生。共计发放问卷10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这些样本中,一年级新生人数为30人,占样本总数的30%;二年级的人数为35人,占样本总数的35%;毕业班人数为35人,占样本总数的35%。这与湖南几所职业中专一年级9个班,二年级11个班,三年级11个班的情况基本吻合。另外样本中男女比例为1:1。

访谈的对象主要是三个年级的班主任老师。

二、调查、访谈的主要结果

(一)高一年级后进生情况及学生对自己基本情况的认识。后进生的基本情况主要通过对班主任的访谈、咨询来了解。由于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不同,对他们是不是后进生不能笼统地划分。近年来中职学校因为招生瓶颈,无法获得优质的生源,招录要求分数较低,甚至不设置分数线,这就导致后进生的面比较广。在班主任工作的现实中,一般根据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强弱,可以大致将学习基础较差的群体作为后进生。

在调查问卷中,有69人说自己是农村生源的学生。一年级学生中认为自己学习成绩很好和较好的有9人,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一般或很差的有21人;二年级学生中认为自己学习成绩很好和较好的有16人,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一般或很差的有19人。三年级学生中认为自己学习成绩很好和较好的有18人,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一般或很差的有17人。综合起来,认为自己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同学占43%,认为成绩相对一般的占57%,这两个数字的比例相差不大。

(二)师生对后进的各个方面及产生原因的认识。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认识方面。8%的同学认为自己学习能力很强,28%的同学认为自己学习能力较强。47%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一般,占了接近一半。还有17%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很差。

在对自己学习态度的评价方面,21%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学习态度很端正,58%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学习态度较端正,21%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学习态度一般,没有人认为自己的学习态度很不端正。

在对自己的学习方法的评价方面,11%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学习方法很好,34%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学习方法较好,48%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学习方法一般,只有7%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学习方法很差。

在自己学习成绩落后的原因的认识方面,81%的同学认为学习成绩落后的原因是自己,19%的同学认为学习成绩落后的原因包括学校、家庭和自己三个方面。没有同学认为学习成绩落后的原因只是学校或家庭的某一方面。

(三)学生对班主任与后进生转化有关方面的看法。在班主任对所有学生是否平等方面,23%的同学认为班主任对所有学生非常平等,48%的同学认为班主任对所有学生比较平等,21%的同学认为一般,8%的同学认为很不平等。这说明大多数学生认为班主任对优等生和后进生是较平等的。

在问及班主任对对他们是否了解时,有9%的同学表示很了解,38%的同学表示比较了解。也有14%的同学表示很不了解。

在了解学生落后时是不是会对老师倾诉时,21%表示经常向老师倾诉,34%表示有时向老师倾诉,24%的同学表示很少,11%的同学说自己从来不向老师倾诉。

在了解班主任是否经常对他们进行鼓励时,34%的同学表示经常鼓励,27%的同学反映有时鼓励,28%的同学说很少鼓励,10%的同学说他的班主任从来不对他进行鼓励。

(四)学生对高考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信心。在回收的问卷中有9名同学表示自己对未来的打算是对口升大学,78%的同学希望自己找工作或者自主创业,这说明他们的目标都比较明确,独立性比较高。

一个令人欣慰的结果是有87%的学生表示有信心通过努力获得符合自己期待的生活,还有12%的同学表示较有信心。只有一位同学表示没有信心。这说明绝大多数的同学包括后进生的对未来生活的信心还是很足的。

三、调查、访谈结果分析研究

从问卷中以及班主任访谈中,我们发现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与思维方式原本就是有一些差距的,学生的基础也不一样。但在进入职业中专以后,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进入普高,这些不平衡就逐渐打破了。不过在中专的学习和实践中,又重新会产生一部分后进生。大部分的职业中专学生都面临着学校教育向社会实践的转变,部分同学转型相对较慢,则会造成落后。中专生年龄一般在16-19岁左右,他们的心理发展尚未成熟,自我心理随和调适能力也比较差。除了文化课成绩外,一般高职的学习风气都不是太好。在中职的学习很难摆脱环境的影响,较难取得学业水平的进步。就会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问题,部分同学适应不过来,造成落后。

作为班主任,要了解后进生的方方面面的情况,才能“对症下药”。要抛开成见,转变“朽木不可雕”的思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促进后进生健康成长。

(一)启动内在动力,使后进生端正学习态度。针对职业能力和学业能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重视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职业学校中,可以适当在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方面多加鼓励。引起自我批评,即由“他律”变为“自律”。在问卷中大多数学生回答学习态度较端正,作业老师布置的大都完成,课外的作业后进生基本无力完成。由于很多学生底子薄,部分学生的畏难情绪很严重。班主任要引导学生日积月累坚持学习,一点一点地进步,防止其一曝十寒,最终自暴自弃。班主任还可以利用相对优秀的学生,发挥学生之间的“传”、“帮”、“带”作用,充分发挥同伴对学习的积极影响,多通过学习好、又能获得学生欢迎的优秀生来带动其他后进的学生。教师本人也应经常对后进生进行鼓励和帮助,以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态度。

(二)把准后进的脉搏,细心分析落后的原因。要切实达到教育后进生的目的,就要深入了解和研究后进生。一般的分析,后进生学习成绩落后的原因主要有:①学习目的不明确,因为基础不好,没有足够的自信,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抱负;②缺乏学习上的灵活性与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职业中专大多数同学都有的问题。③意志力薄弱,学习基础差。这一点在前面已提到。在湖南某些职业中专甚至面临着一个“全班后进”的尴尬局面,其中的原因还需具体分析。只有分析清楚了成绩落后的原因,才能有效引导他们走向积极的学习境界。

(三)建立感情基础,破除后进生的心理障碍。作为班主任老师应主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融洽师生的感情。由于各种原因,后进生在家庭中往往面临各种问题,甚至受到家长的粗暴对待;在学校也很难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怀和理解;有时还要受到旁人的各种冷眼、讽刺、挖苦,或受到不公平对待。因此,他们更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尊重后进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难处是很重要的。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用爱的甘露浇到他们的心田。夏丐尊先生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爱,就等于无水之地,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师爱生是天职”。老师的爱为他们改正错误创造了宽松的氛围。特别是对后进生中的单亲家庭子女,更要对他们有所“偏爱”,因为他们很难得到较完整的家庭教育,更需要班主任在这方面多加注意,抚平他们的心理问题。

(四)发现和关注亮点,鼓励后进生走出自卑阴影。对后进生的一点进步都进行激励,树立他们的信心。在组织各种活动时,要为后进生留一席之地,鼓励和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提高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调动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后进生往往隐含许多特长,他们有的擅长体育活动,有的喜欢文艺表演,也有的喜爱写作、绘画等等,班主任只要善于给他们展现特长的机会,突出他们某一个不被人注意的优势,以此在同学面前树立新形象,并以此作为各方面进步的扩散点

(五)定规矩、严要求,以言传身教感化后进生。教师对后进生要爱,更要将严格要求渗透在爱之中。对后进生,要以鼓励为主,但并不是不要严格要求,而是要更严格的要求,必要时也应进行批评教育。不过,批评和教育都要注意场合,为学生保留尊严,要让学生感到是关心他,帮助他而不是故意打击他。对屡教不改、非处分不可的,一定要交由学校处分,以严肃校纪。但在具体处理时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多听听被处分者意见,不能压服让其把话都说出来,使之心服口服,同时注意不要一棒子打死,要给出路,并给予爱习和关怀,使其认识到并未放弃他,以防自暴自弃。

中专学校具有相对于普通高中完全不同的特点,班主任工作更为琐碎复杂。这就需要在班主任工作中不断的探索新方法、改进新措施,在进行实践的同时,不断钻研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理论,深入到学生当中,真正的关心、爱护学生,有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的思想,了解班级及班级学生主要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找准后进生之所以后进的原因,对症下药解决亟待纠正的弱点。深入研究学生能力、气质、性格、爱好等方面的特征,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环境、心路情感历程,以便更好地对症下药地教育每一个学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5:后进生的特点与教育对策

内容提要:后进生是“后进生”个人之痛,是后进生家庭之痛,是教师之痛,更是社会之痛。它是教育实践工作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那么对待后进生我们该怎么办呢?本文从后进生的定义入手,分析后进生的类型和特点,形成原因,着重介绍后进生的教育对策。

关键字:特点,原因,对策 正文:

“后进生”的话题,是每一所学校、每个教师都必须面对的话题。如果每所学校、每位教师真正是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话,如果每所学校有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的话,“后进生”转化工作无疑是必须俯下身子要做好的事情。

转化后进生是一个大家关切的社会问题,也是学校工作的重点、难点以及衡量班级管理工作成败的重要内容,更是后进生家庭的全部。差生作为不可回避的教育对象,在新的社会形式及教育思想下,更有加强研究的实际意义。鉴此,本文拟就转化差生的策略问题,略谈本人之拙见。

一、什么样的学生是后进生

在教育词典中对“后进生”是这样定义的:在班级中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他们常常表现为思想觉悟低,不遵守纪律,不能完成学习任务。其形成的根源复杂,就好像一个患了严重疾病的病人,“病去如抽丝”,决不是轻易就能根除的。

在过去,一般把学习成绩差或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称之为“差生”,但是有改造使之进步的希望,现在称之为后进生。需要强调的是,后进生不是专指由智力等内在因素造成的学生,也包括行为习惯不好,和学习成绩差。

按照我们现行的素质教育的标准,“后进生”就是素质教育发展的某一方面或所有方面相对滞后的学生,是就某个学生群体而言的相对概念。通常情况下,最突出地表现在品行和学业成绩等方面相对滞后。一般说来,后进生往往表现为:纪律观念淡薄,文化素养较低,知识基础较差,理解力低下,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有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缺乏信心,兴趣不浓等。究其原因,往往是学生不会学或不愿学,虽然有智力因素的影响,但更多的却是非智力因素的原因。

二、后进生的类型和特点

根据后进生中品行、学习成绩、智力等因素,一般分为七种类型: 1.行为习惯、成绩好,但智力较低型后进生。

思想进步、学习踏实认真、自尊心强。但是他们往往显得迟钝,认识问题呆板,不够灵活,缺乏随机应变能力。他们优秀的学习成绩,完全是靠勤学苦练得来的,而不是靠聪明才智。因此,随着年级的增高,知识难度的增加,学习就越来越吃力。

2.行为习惯、智力好,但成绩不好型后进生。

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把学习视为负担,而对班级工作则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责任心,并有较强的组织、活动能力。他们的学习成绩不好并不是由于智力因素引起的,而是由于不能正确对待学习所致。

3.智力、成绩好,但行为习惯不好型后进生。头脑聪明,反应迅速,学习成绩好,并能善于沟通。能说善道,在一部分学生中有一定威信,然而这类后进生常表现出对集体的不满情绪,有对抗教师权威的心理。

4.行为习惯好,但智力较低,成绩不好型后进生。

反应迟钝,学习成绩后进。有较强的自卑感,但他们都是品行端正、忠实肯干的学生。

5.成绩好,但智力较低,行为习惯不好型后进生。

一天到晚埋头读书,对学习抓的很紧,因此学习成绩较好,但对其他一切事则不感兴趣,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缺乏组织观念,学习目标狭窄,缺少系统性、长远计划性,把分数看得过重,爱嫉妒他人取得的成绩和进步,不善交际,个性孤僻,以自我为中心。不愿与别人交流学习经验和方法。

6.智力好,但成绩、行为习惯不好型后进生。

机敏灵活,潜力很大。但唯独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感到厌烦,得过且过,把学习视为一种精神负担,为完成任务而整日混。他们往往是一些“有聪明智慧不往正道上用的‘歪才’学生”。

7.行为习惯、成绩不好,且智力较低型后进生。

学习成绩低劣,兴趣不稳定,不通情理,行为乖张,智力滞后。

三、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及分析 1.自身的原因。

学习受挫——“挂红灯”,考分和名次低于自己的期望值,是后进生产生的外在诱因。内因是:学生自身没有端正好学习态度,没有培养起吃苦的精神,还有学生思想上理解的偏差和误区,对学校的教育和家长的循循善诱的教导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立情绪,不愿接受教师和家长的正面引导,没有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习惯。学习动机不稳定,常被其它诱因左右;意志薄弱,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能知难而进;学习兴趣不持久,特别是缺乏学习中的潜在兴趣;易受情感迁移;自制力不强,依赖性较大;学习无进取心,甘居下游;道德认识模糊,分不清是非等等。当然,这些“因”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果”,它们在继续使后进生向更差的方向发展。

总之,后进生是学校教育失败的产物,是家长失望的结果,是社会失落的开始,是学生自身失志的表现。

2.家庭对后进生形成中的影响。

家庭是青少年生活的起点,家长是他们的第一位教师,他们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思想品德的陶冶,同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从孩子呱呱坠地起,无不受到家庭的影响,家长的个性特征,经济地位,社会背景、职业、抱负、教育方式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行为。

后进生的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态度不明确,他们对子女的学习漠不关心,经常侵占学习时间,久而久之,孩子接受父母熏陶,即使有些学生学习成绩顶不错,但也每况愈下,沦为后进生。

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也给孩子学习造成了不良影响,对孩子有求必应,百般娇惯,对生活方面无微不至地关怀,对学习却关心甚少,特别是近几年农村经济的发展,许多人财大气粗,孩子在外面做了错事,也不肯认错,甚至辩解包庇,不能与学校密切配合,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严重脱节,而错过教育时机。有的家长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学好,但他们不懂教育,不能采取恰如其分的教育方法,相信棍棒之下出人才,似乎孩子的学习成绩就凝聚在这棍棒子上,这种教育方法不仅不能引起应有的效益,反而使父子之间的行为关系逐渐对立,随着时间推移、畏缩、逃跑、撒谎诸事随之出现,处于这种压抑状态下的孩子怎能学好呢?

现在社会上夫妻离异现象越来越多,父母离异后,孩子往往心灵会受到极大创伤,加上有的离异时谁也不愿意承担教育抚养的责任,这就更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的家庭夫妻感情不好,孩子的教育问题也受到影响。

另外,家庭成员不良的品德、行为习惯,对孩子也有很大影响。家长对孩子的不良示范、默许、鼓励和纵容往往是孩子在学校造成“差”的原因。

3.学校对后进生形成的影响。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学校的管理、校风、教师的素质、教师的工作方法及态度等,对育人的质量都有直接的影响。

①学校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学校领导和老师只把着眼点放在少数能考上重点中学和能上大学的学生身上,对大多数学生采取放任自流的办法。学生违反了纪律,出了问题,无人管或只是敷衍了事。从而造成校风日下,为后进生的产生准备了土壤。②学校思想教育工作薄弱。教师只管教书,忽视对人的思想教育,对学生的生活、思想、兴趣、欢乐、苦恼等,了解很少。有时说话缺乏证据,批评主观武断,不仅削弱了思想教育工作,而且加剧了学生的对立情绪;有的由于批评不当,学生与老师争吵,刁难老师,扰乱课堂秩序。有的教师对于后进生不敢管教,对他们的错误行为,不敢批评教育,睁只眼闭只眼,撒手不管;有的甚至采取放任态度。有的对后进生的思想、缺点、错误,不愿做艰苦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喜欢训人、整人、或用行政处罚,这样做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不能使他们转化为好学生,相反,后进生反而越来越多。

③教师素质较低,方法简单生硬。他们缺少必要的教书育人的专业知识,不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不去主动接近青少年学生,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循循善诱地鼓励他们进步,而是用生硬简单的办法压服、排斥他们,或者孤立、歧视,或者体罚,或者向家长或学校告状。有的在教学上不能透彻理解教材并用良好的方法向学生传授,造成许多人不能接受讲课内容。课后又不能及时给予适当的辅导,造成有些学生成绩越来越差。当学校教育和学生个人需要产生矛盾,特别是师生良好的行为关系遭到破坏之后,后进生就会大量涌现。

④“片面追求升学率”是导致后进生产生的重要原因。由于办学思想不端正,不能正确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下功夫。突出地表现为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了学生死啃书本,抛弃了一切课外活动,学生身心畸形发展。许多学校把较好教师放在重点班,对重点学生重点辅导,而对大部分学生却弃之不管。

⑤评价的失误。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活动,离不开对教育过程结果目标实现程度的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判断过程就是评价。当今的教育评价具有发展和分等的双重功能,以促进和帮助学生发展为目的。具体地说,对学生评价的目的,不在于否定他们,而在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调节他们的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积极性主要来源于对成功的渴望。“后进生”也是如此,如果他们总是不成功,总是受到否定的评价,那么,他们就会丧失希望。而今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却把评价主要用于为升学服务,利用评价的分等功能,把学生分为好、中、差三等,从而对“后进生”施加压力,这样做的结果容易使学生的情绪低落,从而派生出种种“后进生”的悲剧。

4.社会的原因。

目前社会环境整体是好的,但社会上的不良因素还是很多的,有时教育者苦口婆心的教育成果,一遇上社会不良因素的诱发,倾刻就会化为乌有。

①社会上不良文艺作品的影响。非法出版物(黄色书刊,黄色录像等)充斥市场,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模仿心理重,看了那些带颜色、带刀枪、带棍棒的书刊录像,往往都要想法试一试,一试就会坠入泥坑,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②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如赌博之风、拉关系走后门之风、吃喝之风、腐败之风、浪费之风等等,使青少年在耳濡目染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社区文化的影响。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内一种高度的共同一致的文化。它有区别于其他社区的独特的行为系统,明显的居住形式,特殊的语言,一定的经济体系,一种特定的社会组织,以及某种价值观念。它有力地约束着社区内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对教育和人的发展方向有着潜在的影响。

四、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对策

1.重视后进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引导后进生进行自我创造教育。

自我教育能力主要包括自我认识能力、自我评价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教师要用高尚的情操和真挚的爱来教育学生,启发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要使他们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才能达到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的目的。引导后进生自我教育,主要是要讲清道理,并交给方法;即指导他们学着处理一些事情(包括心理的自我调节),教其如何去提高自身素质。同时,我们也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把学生视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一个教育活动的主体,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需要、情感。例如,教会后进生勇于并善于如何进行自我剖析,如何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这可以是自我承受能力得到提高。

2.家庭对策。

(1)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加强对家长的教育。

①家长的社交要注意分寸,什么人该往家里带,什么人不该带到家里来;娱乐要有度,喝酒、赌博、上休闲场所都要注意对孩子的影响。

②有些思想观念、行为举止更要注意孩子在不在身边。③还要注意尊重孩子的人格,关心孩子的学习,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等。

(2)家长的理智对后进生非常重要。

幸福美满的家庭是学生心灵的港湾,为人父母的最好不要离异,离异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几乎是毁灭性的;在教育孩子是要注意方法,不能采取粗暴的手段,打骂是不可取的,放下威严,多和孩子交心,是孩子希望的;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上要舍得花时间,多关心他们的思想状况,不能只注重学习成绩,也不要推卸责任,把对孩子的教育全部寄希望于老师;家长对孩子不能过分溺爱,一味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

总之,家长要注意尊重孩子的人格,为他们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3.学校对策。

(1)在学校中,教师要成为转化后进生的主力军

1、在学校中,教师要成为转化后进生的主力军

学校在对后进生的教育中,老师是主角。教师的思想素质和德育水平至关重要。

①老师对后进生要比对优等生付出更多的偏爱

偏爱,实际上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期望。相信这些孩子是可以教育好的,是可以转变好的。毫无疑问,这是教育成功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这个基点,再好的教育方法和措施也是不会奏效的。教师要从关爱入手,以自己亲切、和善的师者风范感染激励学生,架起师生间友谊的桥梁。对待后进生更要加大投入情感的浓度,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关爱、和谐、友爱的气氛,让后进生感受到温暖。比如在课堂提问时,教师不能只提问成绩优秀的学生,而更要激励后进生踊跃发言,使他们集中到教师的教学中;在班级活动中,教师不忘留给他们一展身手、表现自我的机会,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后进生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的夸奖、鼓励;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得好:“后进生不缺批评,不缺训斥,而缺的是鼓励、表扬和感化。

②教师要想方设法树立后进生的自信心

教师如果只是指责后进生的缺点和错误,看不到他们身上的优点和长处,甚至认为后进生一无是处,那么,无论你怎样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也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而真诚的表扬和鼓励,能使他们从内心体验受到尊重和爱抚、信任和支持的快感,从而迸发出改过自新、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教师在运用赏识手段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首先要用积极爱护的心态对待他们,用赞赏的眼光去认识他们,才能发现和挖掘到学生身上大大小小值得赏识的“闪光点”。无论事情大小,如一次作业得到表扬,改正一次小错受到鼓励,一次劳动被夸奖,维护集体利益的行为受到称赞等,都会给学生心理留下深刻的烙印,心理上得到极大的满足,正确认识自己在班集体中存在的价值,增强达到成就的意识需要。尤其是一些后进生,更值得随时留心他们的长处,一旦发现他们有值得表扬的地方,就借机用“升温”的办法造势,大加表扬,使其他后进生也产生自己该学习好的趋从心理,这是转化后进生的一个重要的方法。但是本着对后进生前途负责的态度,防止他们只重视老师肯定的方面,而忽视自己的缺点和危害,产生错误再现,老师在表扬后,对其不足方面用“假如×××同学,能在×××方面努力,就会成为更了不起的同学”之类的话去提醒他们,要求其扬长避短,乘势而上,会使他们乐意接受老师指出的不足而加倍努力改正,不断进步。

③教师对后进生的转化要有耐心

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的热情,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如果没有一个长期、耐心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心理准备,教师很容易丧失对他们的信心,甚至认为他们已经‘无可救药,没有希望了’。要知道“一口吃不出一个胖子来”,雕刻一座石像尚需很长的时间,更何况是塑造人的灵魂呢?所以教师要耐心教导学生,直到开花结果。

④教师对后进生的教育方式不能简单机械、方法粗暴

教师要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不同方式教育。后进生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因此,在对他们进行教育时,要针对其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这样才能取得实效。但是,不论采取什么方式,都要实事求是,以理服人。

(2)学校在制度的制定、评价体系上要注意考虑到后进生的转化 ①学校要制定相应的后进生转化制度

在学校工作中要专门制定一系列的后进生转化制度,比如说补差制度、后进生的定时家访制度、定时召开座谈会制度以及建立后进生转化记录袋、将转化后进生工作纳入教师考核等等。切实将转化后进生工作落到实处。

②学校针对不同后进生要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

现在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大都以成绩为主要内容,而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

后进生往往是成绩差,现在的评价体系正好抓住了后进生的寸之所短,所以应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评价制度重视对学生全面的考核,以激励学生为主,让所有学生都能感觉到自己的闪光点。

其次,同学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俗话说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要组织优秀学生和后进生结成帮扶对子,这样可以对后进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4.社会对策。

(1)国家要加快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减小贫富差距;坚决打击和清理不良社会现象,消除一切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比如:读书为钱、为权等;消除不健康的传媒,现在对孩子不良影响最大的是网吧,据我了解,身边就有不少青少年为此辍学;在农村不少地区有比较严重的封建迷信与赌博现象,还有待进一步文明农村的社会风气。

(2)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国家要严格治理市场经济中的不健康因素,打击不健康的娱乐项目、不良的生活方式,从而减少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新闻媒体、娱乐电视要积极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念,加大对青少年的宣传教育力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3)国家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行的高考制度,加强职业教育,进一步扩大就业渠道。

这样才不会让各级各类中小学被高考指挥棒牵着鼻子走,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忽视学生的思想教育,这样可以从源头上最大化的减少后进生的形成。各级地方政府也要花大力气去检查督促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思想教育情况,别把眼睛只盯着升学率,别让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在校园里成为空谈

5.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学校、家庭、社会的紧密配合,是取得转变工作的关键。教师应成为后进生的知心朋友,在教育过程中,获得家庭和社会的积极配合。必要时可请学校领导、家长和公安部门的同志一起进行严肃的谈话,提出问题的严重性,使他们悬崖勒马。有时还可以一起交流情况,反映问题,制定措施,为后进生创造一个有利于他们转变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

(1)变学校单向联系为双向交流

在长期的家校联系上,只有教师家访制度,而没有家长校访的习惯,家长往往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上门“告状”的居多。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呢?

①实行“三互”,强调互访、要求互励、注重互谅。

从互访来看,学校有固定的家访日、家长校访接待日,逐步建立家校互访制度。尽量做到既要求教师走访家长,又倡导家长走访教师;既有学校召开的家长会,又有家长应邀的座谈会;既有口头交流,又有书面联络。鼓励家长参加学校的一些活动,如节日庆祝活动,团队会,运动会等等。通过互访,教师不仅可以进一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兴趣爱好,而且可以掌握他们在家庭这个“小世界”中所处的角色地位;家长不仅可以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也可以了解孩子在学生群体中的位置和在教师心目中的印象。这样,教师、家长对学生的看法逐步趋于一致,为形成教育合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互励来看,学校通过多种途径、方式听取家长意见,改进工作,同时对家长成功的教育方法及时给予肯定。学校和家长互相支持,互相勉励,互相促进,共同搞好学生的教育。

从互谅来看,由于家校交往频繁,联系密切,增进了互相理解,使家长们体会到教师工作之甘苦,主动配合教育。这样,教师、家长互相信赖、体谅,使学校和家庭配合更加默契。

②校平面结合为立体施教

家校结合,重要的要家校统一,即力求达到教育方法、内容上的协调配合,共同施教。具体说来应当做到:

A.开展“学生过错心理诊断”。后进生极易犯各种的错误,如何正确地分析其过错的心理,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去教育,这应当和家长取得配合。具体可以分为四步:第一步,由学生填写学生基本情况、家庭基本情况,家长、教师共同填写学生过错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主要事实;第二步,家校共同分析原因,研究矫正措施;第三步,进行效验跟踪记载;第四步,开展矫正评价。

B.建立“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制度,实行家校联合施教。尽力做到评价标准精确化、评价方法简要化、评价术语通俗化,建立起一个适合学校、家庭共同鉴定学生品德的评价标准。每学期由家长和教师在期中、期末进行两次全面评估,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了共同的尺度,从而产生教育“合力”的基础条件。

C.充分利用学生家庭所具有的实践教育优势,将家校综合施教交汇于“行为训练”中。教师将学生守则及一些规范中的内容化为可实践的东西,让学生分阶段,有重点地在家中“练习”,并让家长把“练习”的结果向老师作出汇报。如热爱劳动、爱护粮食、尊敬长辈等等教育,都可以化为“行为训练”的内容。

(2要适当选用家访的形式

①串门式家访。教师利用散步或走亲访友的机会顺便串一下后进生的家门,与家长作礼节性的交谈,顺便谈一下后进生的情况,有利于增进师长、师生之间的感情。这种家访的明显好处是显得自然,节省时间和精力,家长和学生都感到亲切,没有紧张感。

②祝贺式家访。当后进生取得大的进步或受奖后,教师抓时机,前往家中向其父母报喜,以示祝贺,家长和学生都会受到鼓舞,感到高兴。在良好的气氛中,教师借机勉励后进生更上一层楼,或适当指出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其成效将会大不一样。

③援助性家访。给家庭困难的后进生送去师生们捐的钱物,帮助其找一二条摆脱困境的途径,把人间的真情实意无私地奉给后进生及其家庭;给精神上受到打击的后进生送去一份安慰,送去一份爱„„这些,都会化作一份巨大动力,鼓舞后进生克服困难,振作精神,勇往直前。

④探望式家访。有后进生染上了疾病,教师毋忘去探望,把保尔、张海迪等榜样推荐给他们,这样会激起他们同病魔斗争的勇气,同时,也会感化家长今后全力配合班主任做好转化工作。

总之,后进生转化工作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工作,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何况 “后进生”并不是一无是处,在某些方面可能比“优等生”还要可爱一些,他们也渴望享受生命并追求成功,只要我们正确的认识,了解,真诚的帮助,教育,给他们以深情的关注,贴心的爱抚,有趣的引导,不倦的教诲,“后进生”也会放出光彩来。让我们用“爱心”去滋润每一位“后进生”;用“细心”去捕捉他们的闪光点;用“耐心”去迎接反复的挑战。总之,后进生转化的过程是一项长期的需要用“心”的工程。“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如果社会各种有益的力量一起齐抓共管,后进生一定能转化成为社会主义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篇6:后进生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圩丰中心小学:程洪奎

摘 要:农村后进生的心理成因及其转化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结合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先分析了后进生的含义和概况,接着从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等方面探讨了后进生的心理成因,然后论述了后进生心理辅导的原则,最后提出了后进生转化策略研究。

关键词:后进生、心理成因、转化对策

学校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由于受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学校表现具有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同一班级内学生的个别差异与统一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总有一部分学习比较落后的学生感到学习困难。特别在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下,以升学为唯一目标的应试教育影响根深蒂固,这不仅使原有的学习困难学生改善不了学业,而且在不断制造新的学习困难学生。就学校而言,只要学校教育继续存在,就必然会有相对而言的后进生或落后生存在。①研究后进生的心理成因及其转化对策,对于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培养其自信心,提高其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后进生概述 1.界定

“后进生”的话题,是每一所学校、每个教师常谈的话题。那么,什么样的学生才是后进生呢?很多专家与学者进行了研究,有的认为:后进生是在班级中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②有的认为:“后进生”、“问题生”等通常是指那些在学习和行为表现上落后或过错较多的学生,③得出的结论大相径庭。我认为,所谓“后进生”,就是指那些在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及它们的融合方面存在着缺陷,智力和学力得不到正常开发,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或者在教学检测中达不到学校的质量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不管是什么样的学校都有后进生存在,虽然这类学生在班集体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小,但影响却甚大。教师若不及时教育或者方法用得不得当,会影响正常的教育工作,甚至还会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严重 ①②③ 张萍.数学学习中后进生的心理障碍及其转化策略.数学教学与研究,2008,42:96-97

肖锦沂.初中后进生心理探因.科教文汇,2008,4(下旬刊):63

张超.“后进生”心理特点及疏导方法探析.社科纵横,2008,23:266-267 的不良后果。所以,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意义重大。2.现状

在当前的农村义务教育中,教学质量老是提不高,原因之一是后进生大量涌现,老师很少关注后进生的转化。很多班级里,普遍存在大量后进生:有的班级里后进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三分之一,有的班里占五分之二。这些后进生每次考试成绩总在十几分甚至几分。在不准留级的现行教育体制下,后进生被逼迫升级,所有后进生本来无法接受学习任务,连升六级读完小学,上到初中后,终因基础差而不能接受课程,从而导致厌学并最终辍学,„„ 3.案例分析

在每一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后进生,各个班级后进生的类型大概有如下几种:①.学力障碍型

例如:学生A,男,12岁。该生平时上课时爱插嘴,但教师提问他起来回答问题时,他却两眼茫然,教师将问题复述后,他依然如此。另外,在写生字时,他很容易将生字偏旁写颠倒,或者多笔划少笔划,听写时,不管怎么温习,几乎一个字也不会写。通过家访与家长多次沟通后了解到:该生在家不怎么捣乱,但是每次回家都不知道家庭作业是什么,写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最喜爱的活动是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等。

分析诊断:通过反复观察,该生智力发展水平一般,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和听觉记忆方面发展不协调,造成学习困难,成绩低下。该生学习存在障碍,而不是家长认为的不懂事、懒惰,因为该生与老师交往时,很有礼貌;与同学能很和睦相处,从不发生矛盾;做卫生时态度积极,就是一接触学习,与其他孩子就不一样了。

②.不和谐家庭影响型

例如:学生B,女,11岁。她小时候生活的家庭相当和谐,人长得很漂亮,也很听话,大家都觉得她很可爱,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可到她二年级时,父母离异,不久又都重新组建了家庭,父母都没有时间再去管她的学习,学习成绩开始下降,经常不做功课,老师一检查她的作业,她就撒慌,不是说她的爷爷生病,就是她的妈妈生病,还爱虚荣,她的朋友很少,大家都不怎么喜欢她。

分析诊断:儿童在十岁以内是“分离、个体化”阶段,能体验到与重要亲人的分离。但仍会投向总要亲人以确定这种经验,并寻回舒适的感觉,这样的人格 往往会过分寻求别人的赞扬和注意,常不切实际地夸大个人的成就,情绪不稳定,易冲动,控制力不佳,对别人没有深刻的了解,无法容忍焦虑等。三岁开始,儿童进入稳定阶段,对自我表现和别人的认知逐渐稳定,能更完全地了解自己和别人是分开的,儿童与外界建立关系而不会恐惧失落自己的个体感。

学生B的情况正是这样,父母离异对她打击很大,她怕大家看不起自己,就爱起了虚荣。成长阶段的必经之地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和缺失,加上父母对孩子缺少细致的关注和呵护,最终导致了孩子心理上的焦虑和人格上的偏离。

③.自控缺陷型

例如:学生C,男,11岁,是我班新转学来的学生,刚进班时他与别的学生是那么不同:一刻不停地动,眼光游离,看来他在班级是个特殊人物。果不出我所料,一周后,我几乎天天能收到他违反纪律的举报:上课喝水吃零食、手里总摆弄着东西,晃动椅子,回头、拿人东西,下课常因小事与同学发生口角,好搞“恶作剧”,甚至打架,作业经常不能完成。虽经耐心教育,他的表现时有好转,但像所有的后进生一样,他的表现是时有反复的,特别是一次他因为和别的班的同学打架,被我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之后,他旧病复发,很长一段时间各方面的表现同刚开始别无二致,成绩也一落千丈。

分析诊断: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这位学生有自控缺陷的一些表现。如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手里经常摆弄着东西,精力特别旺盛,活动过度等。据家长和其他任课教师反映,该生脑子并不笨,当他专心学习时,有时比一般同学接受得还快,就是因为自控力弱而分心,使得学习成绩在中等以下。受到老师批评或暗示只能认真听几分钟,然后又开始他的“活动”。他喜欢画画,折纸,看电视,在画画和看电视的时候可以坐得住一两个小时。

2、后进生的心理成因

后进生通常表现为思想觉悟低,不遵守纪律,不能完成学习任务。其形成原因较为复杂,是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社会因素

社会是学生成长的最大空间和最典型的环境,社会的政治、经济、农村文化、民族传统、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宗教信仰,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尤其是社会上“一切向钱看”,所触发的“读书无用”的影响和社会信息中的消极因素如黄色书刊,录像等淫秽物品的影响,加上社会上其它的一些不正 之风,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学校的教育效果,使得那些缺乏社会经验和识别能力的中小学生误入歧途,心理失去平衡,产生心理障碍。2.家庭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一个人学习、生活成长的主要场所之一。家庭环境影响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家庭不幸型,指父母一方或双方有早逝,父母离婚,父母关系紧张或家庭生活困难等诸情况。这一方面会使孩子得不到正常家庭的良好的引导和启发,很可能成为差生。这种差生一般心里脆弱、敏感、孤独、生活自理能力强,有忍耐性,但学习散漫,有疑难问题也不求教老师或其他同学,成绩自然较差。另一种是家庭教育不当型,表现为父母亲友不良的嗜好习惯对子女的负面影响及父母对子女的要求、期望不当带来的反作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儿童学习困难、功课不及格、落后于别人,其原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在于儿童在童年早期所受的教育和他周围的条件不够好。”① 3.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这已为人们公认,但并非所有的学校教育都对学生起积极作用。如教育方法的失误,对学生评价的不公,师爱的偏向等都人为地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影响。在应试教育大环境压力下,以分数定优劣,以成绩分好坏。现在推行素质教育后虽已不再提倡,但以前的教育观念还根深蒂固,遗留问题现在还得去解决,这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大压力。现在90后的一代正好赶上素质教育的推广,虽然在很多方面有些改观,但是在具体落实上还不时存在应试教育的影子,使得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还将存在。4.自身因素

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不足方面是形成后进生的自身因素。比如有的学生对行为的意义、性质、后果缺乏深刻的认识,单凭主观上的兴趣、欲望、好奇行事;有的学生难以分清是非、善恶、美丑,极易上当受骗,误入歧途;有的学生本身性格有缺陷,构成人格障碍,逆反心理严重,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有的学生由于先天因素或后天因素智力低下,难以达到正常学生的水平。正因为上述因素,使得后进生不能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挫折,从而产生各种心理障碍。

总之,他们这种生理、身体上的成熟后峰,决定了他们心理上的发展水平处 ① 张良才,唐爱民.后进生的情感特征及培养.山东教育科研,1994,3:7-10 于迅速向成熟而又未完成熟发展的状态。当他们面对升学、就业、学习困难、人际关系等种种压力时,往往感到苦闷、彷徨、困惑和失落,从而产生各种心理障得。这些障碍的产生来自于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因素四维立体结构的能动系统。

3、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教育工作中最难最苦的“差事”可能就是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了。①转化后进生是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题。如何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教育名言,深深地启发了我: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必须真正关注后进生,以心换心。

1.用偏爱之心,激发后进生的上进心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②后进生是缺乏肥水的禾苗,沾着污垢的玉石,既有阴暗的消极面,又有潜在的闪光点。他们同优秀生、中等生一样渴望进步。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从后进生身上了解他们的志趣和个性特征,观察发现他们时隐时现的闪光点,作为教育转化他们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动因。为了及时了解、掌握后进生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激发其上进心和积极性,我努力做到“五多”:多个别谈话,多沟通家长,多表扬鼓励,多正面疏导,多指明方向,赢得了后进生的信任,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2.用真诚之心,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保护了儿童的自尊心、自信心,就保护了儿童前进的潜在力量„„”③因此,在农村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中,光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十分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3.用严父之心,培养后进生的责任心

对后进生的教育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挖掘其积极因素,但决不能姑息、袒护其缺点和消极因素而降低要求,应该把热情关心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在把爱的雨露洒向后进生心灵的同时,要使他们认识到,对他们逐步提 ①② 肖锦沂.初中后进生心理探因.科教文汇,2008,4(下旬刊):63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卷八).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35 ③ 赵绍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50 出要求,正是对他们的信任,是一种深厚的爱,真正的爱,增强他们做“四有”社会主义新人的责任心,形成渴望进步的内驱力。只有在培养了责任心以后,后进生的转化才有实现的可能。

4.用友爱之心,树立后进生的自信心

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既是后进生矫正不良品行的熔炉,又是后进生实现转化、走向进步的摇篮。后进生学习、生活在集体环境里,他们必须融进班集体之中,同班集体一起前进。班主任在教育和转化后进生中起主导作用。但一个人的能量总是有限的,必须树立良好的班风,发挥集体的力量,使后进生身处一个团结友爱、融洽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之中。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使后进生感到班集体大家庭的温暖,逐渐消除了自卑心理,克服了孤僻性格,振作精神,树立起同班集体一起争取进步的自信心。

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要满腔热忱,因材施教,进行反复、耐心的教育。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转化后进生的经验千条万条,核心就是多给后进生奉献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

作为开展素质教育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转化后进生工作势在必行!我们要学会爱学生,欣赏学生,才能建立起师生间深厚的感情。学生的不良习惯不是一下子可以改变的,要经过无数次的反复,很长的时间才会有一点点改变。教师一定要细心、耐心、有爱心,才能苦心经营好学生这块苗圃。只有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才能为建设一个和谐的班级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上一篇:关于有趣的拔河比赛的600字作文下一篇:幼儿园小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