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影片观后感

2024-06-27

中国传统文化影片观后感(通用10篇)

篇1:中国传统文化影片观后感

观《北京欢迎你》MV有感

《北京欢迎你》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倒计时100天主题曲。当在课堂上,再次听到这首歌,看到那些熟悉的画面时,我深深地为我们的祖国感到自豪。整首歌曲彰显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充满了中国的元素。它像一首传统歌谣,让人倍感亲切。两岸三地的歌手以主人的身份向全世界描述我们的祖国和中华民族深邃的文化。MV中出现的传统元素有:书法、太庙、皮影戏、长城、故宫、风筝、京剧脸谱、四合院、茶道、刺绣、剪纸、拨浪鼓、瓷器„„它们讲述着老北京的故事和历史;比较现代的元素有: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首都机场„„它们展现的是北京的现代与活力。整首歌曲将北京的旧态新貌展现在世人面前,给人一种恍然如梦、一眼万年的感觉。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魅力。

苏州博物馆 有感

在纪录片《为中国而设计》中我们看到的是由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在影片中我们了解到了苏州是贝聿铭的故乡。贝聿铭的童年,大部分时间是在狮子林度过的。他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但要在这样一座古城中修建一座既具有现代感又能与周围环境融合的新建筑,对他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

2006年10月苏州博物馆的新馆建成开馆,这位建筑大师给家乡留下了一件传世之作。博物馆以“园林”为布局,建筑虽然为现代的几何造型,但同于江苏民居的“粉墙黛瓦”让其不失江南特色。它简洁大气,与周边的拙政园、狮子林等传统园林与民居浑然一体。

我印象最深的是,贝聿铭在设计中,无时无刻不在强调建筑与所在环境的结合。新馆与拙政园建筑浑然一体,相互借景,相互呼应。它延续着历史的文脉,也反映了历史的特点。但它又是现代的,它包含着新时代的特点——科技、智能、简约„„能让人在咀嚼历史的同时也体验着现代。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苏博新馆的设计理念“中而新,苏而新”、“不高大、不突出”。“苏”体现在设计与苏州古城风貌和人文内涵的融合,“新”体现在材料的使用上。这便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的体现。

观《世纪大讲堂—俞孔坚》有感

因为之前错过了一次景观大师俞孔坚的亲临讲座,老师在课堂为我们播放了一个关于俞孔坚的访谈节目,虽然时间比较久远了,但是俞孔坚在设计上的理念是不变的。这次访谈的主题就叫做“理想人居——天、地、人、神的和谐”。

俞孔坚强调设计要尊重自然、尊重地方文脉,强调天、地、人、神的和谐统一。他提出人在居住中的需求:一是结构与空间,二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三是人的归属感。他主张我们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理论和方法,但反对崇洋。现代设计是为自然而设计,为人而设计。体现人与自然、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的和谐。只有充分尊重自然、尊重人性、尊重地方文脉,体现出人的归属感,那才是富有生命力的创造。人需要追求在心理上的安全感,现代设计的许多广场,缺少生态,缺少自然的东西也缺少了对人的关怀。而且中国的地域文化正在因为大量的西方思想的入侵而消失殆尽。这是当代设计师所面临的严峻的考验,这也正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的原因。将传统的文化、精神注入到现代设计中,才会使设计有它的内在价值和涵义,才会长久地传承下去。如果仅仅是带给人视觉上的冲击与享受,也总有会“腻”的一天,只有文化能流传千年。

观纪录片《颐和园》有感

很小的时候去过颐和园,那时候只觉得那像一个“古老的大花园”。今天在课堂上,随着纪录片中的镜头,再游一次颐和园,不禁感慨中国古人的智慧与心思的细腻。

颐和园园林的布局的一个特点是,以水面为主来设计布置。主要建筑和风景点都面临湖水或是可以俯瞰湖面。清澈的湖水就像一面镜子,把岸边的山映衬的分外秀丽。使得湖山景色紧密结合为一个整体。巧妙地利用了优美的自然条件。

颐和园中有许多风景点,处处景色都不同,从这个风景点看那一个风景点,彼此构成一幅图画。使畅游在其中的人,走几步,周围的景色也跟着变化,这也就是古代园林造林手法中所说的“步移景异”。还有对于景色的转换,在衔接处巧妙地处理,总会让人产生一种“才觉山穷水尽,忽又柳暗花明”的感觉。借景手法也在颐和园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这在人的视觉和心理上扩大了园的范围,也丰富了景物的层次。这些都是我们在做现代景观设计中需要学习和借鉴的。

观《寄年》有感

看完了短动画《寄年》,听着那个奶奶的童声唱着“慈母手中线,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心里觉得酸酸的。过年,对于炎黄子孙来讲是一个不同寻常的节日。它意味着旧年的结束,也象征着新岁的开始,是真正意义上的“辞旧迎新”。它蕴含着团聚、祥和、喜庆的美好的寓意。

但是现在随着城市的发展,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城市里面的人对于“过年”正在逐渐概念化。对于亲情,对于团聚也在淡化。相反,在城市的边缘,在乡下,才真正保留着过年的味道。

说到过年,先来说说吃的东西,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玩儿的有庙会、花灯、社戏、玩龙舞狮、游园、闹元宵等,体现出了极富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氛围。每家每户还要贴春联、年画,敬灶神、门神、财神,放鞭炮,守岁,小朋友还可以收到压岁钱。

从古至今,每到过年的时候,无论什么情况,无论相隔有多遥远,在外的人们都要回家团聚,享受天伦之乐。这种血浓于水,落叶归根的情节,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城市的发展带来的不应该是对亲情的淡漠和对传统的抛弃。

课程感想

两个月的课程结束了,首先感谢况老师的认真教学。对于这一门理论课,一开始是感到有些枯燥的。以前对这些传统文化的学习仅限于中学语文课本,并没有多么深刻的认识。但是随着课程的深入,使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让我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再说到这门课的主题“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现代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延续。今天的现代,明天也将成为传统。因此时代的发展是与传统同在的。传统文化是现代艺术设计的根本出发点和精神的源泉,是民族凝聚力所在。

关于“城市广场的设计”作业,我最大的收获并不是怎样去设计一个广场,而是学会了团队合作。这是我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完成一个设计作业,本以为人多力量大,会比一个人做得更快更好。但是真的到“合作”时才发现其中矛盾多多。在三周时间里,从最开始的“争吵式”会议到最后一致通过方案、分配任务、完成所有设计图„„当最后看到组员在课堂上向大家展示我们的设计成果时,我为我们的团队感到很自豪。我学到了很多,真正理解了团队合作的意义。我觉得这才是我在这门课最大的收获。

篇2:中国传统文化影片观后感

中国机长影片观后感1

国庆档上映的电影各个激动人心,昨日,有幸观影《中国机长》,特此分享此次感受。

这部电影是根据20xx年发生在我国航空史上的一部真实事件改编的,现实中刘机长的冷静我们多多少少通过一些报道也能体会到,可是当我看完电影后,才发现,自己对这一事件的认识远远不够,那么对于这件事情发生后引起的思考也是我们值得关注的。

在面临生死的那一刻,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恐惧。飞机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故事,电影对小人物的形象塑造也是非常的好评。他们是代表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小人物,从他们的身上,或许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一些影子。带孩子回家的妈妈,去拉萨看望牺牲战友的老兵,去西藏打工的夫妻……

而演员的表演,也不得不为之震撼,袁泉饰演的乘务长在安抚所有人的情绪后,自己坐在座位上抚摸手上戒指的动作也透漏出她内心充满恐惧,可那句:“我们受过专业的训练,请相信我们。”我想是对乘客们最大的安慰。

再说机长,这实在使人不得不为其鼓掌,面临如此恶劣的环境,他保持了极度的冷静,将飞机上119名乘客,9名工作人员安全返回地面,这堪称世界民航史上的一大奇迹。我想,任何的奖励都不过分。

看完整部影片,怀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思考过去,幻想未来。我想,最好的事情,莫过于珍惜现在,因为下一秒真的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中国机长影片观后感2

_月5号下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电影《中国机长》。

《中国机长》是根据川航3U8633航班高空飞行中挡风玻璃裂开的真实事件改编拍摄的。观看了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机组人员临危不乱,团结协作,用精湛的专业技能和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将一场灾难化险为夷,拯救了飞机上119名乘客的生命。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精湛的专业技能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练就出来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磨练,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就像我们学习一样,好的成绩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得来的,而是要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才可以保持好的成绩。

当飞机发生事故的时候,机组人员团结协作,陆地上的各个部门都在全力配合,做好一切应急的准备工作,那个瞬间我是非常感动的,除了感受到大家的团结,也感受到我们祖国的强大。

中国今天的`强大,不仅仅在于军队,经济实力的增强,也在于全中华儿女在各自岗位上的兢兢业业,各司其职,努力做出自己的贡献。飞机上的机组人员也都是普通人,但是他们都将工作赋予了生命的意义。

作为祖国花朵的一员,作为祖国未来的一份子,我们也要兢兢业业的守好自己岗位,做好当下的事情,练就属于我们的精湛技能。

看完《中国机长》,我觉得“学生”就是我们的岗位,我们必须要努力学习,站好自己的岗,未来做个有价值的人。

中国机长影片观后感3

《中国机长》这部根据20xx年5月14日四川航空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真实事件改编的影片,讲述的正是新时代中国英雄的故事。川航3U8633在重庆飞往拉萨途中,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千钧一发之际,机组人员操作得当,飞机紧急备降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机上人员除几位轻伤外,均平安落地。驾驶飞机成功迫降的机长刘传健赢得一片赞誉——“川航机长,你太牛了”“川航8633,创造了万米高空的‘幸存奇迹’。

通过此次川航事件,得到了一些启示:

1、要加强自身专业技能。过硬的专业知识能很好的解决各种困难。但是专业知识的获取除了多向书本学习理论知识,更多地是要实际操作并且多向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总结经验。

2、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好心态,遇到问题要冷静,不要慌慌张张的,越慌越容易出错。

3、要开拓应变创新能力。敢于面对挑战、抓住机遇,敢想、敢干、敢变。

4、要提高组织能力。俗话说一只筷子轻轻就折断,一把筷子难折断,人多力量大。对于自己能独立完成的任务就独立完成,不能完成的要能够合理安排、组织同事,高效率的完成。

篇3:中国传统文化影片观后感

关键词:语言,真实性,空间感,声音色彩

在电影声音中, 语言是各角色之间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 是电影声音中最容易被关注的声音类型, 一般来讲, 语言包括对白、旁白和独白, 起着叙事、交代剧情, 刻画人物性格, 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等多重作用, 因此, 语言处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观众对影片投入和认可的程度, 也是观众考量一部影片真实性的重要环节。在此, 我本着电影声音里语言的概念来谈谈对中国译制影片语言处理的看法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构想。

本文认为, 真实是译制片制作的精髓, 译制影片所要追求的“真”, 其最高境界是让观众身临其境, 本文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提高语言处理上的真, 来分析中国译制片的发展趋势。

一、时间的真实

电影是视听结合的艺术, 声画同步是一部电影最基本的质量标准, 在电影中, 任何声音的发出时间点必须与画面动作相一致, 好莱坞盛行的ADR (自动对白替换) 系统的一大作用, 就是便于后期配音的对白与口形保持同步, 译制片的语言完全依靠后期配音, 人物一开口, 中文对白就要立刻出来, 人物闭口, 对白也要结束, 因此时间的真实取决于语言的发出和画面人物的动作、口形是否一致。在此方面, 中国译制片有着一贯的制作方式和经验, 不但语言发出结束的开口闭口对的丝毫不差, 而且挑选的中文词汇也尽量贴近外语发音的口形。

二、空间感的真实

电影画面依靠一个个镜头相互堆积而成, 每个镜头都包含着不同的环境、气氛, 在视觉上, 电影可以依赖不同景别的切换和不断转场来告诉观众空间、距离的改变, 与此同时, 声音也需要相应的改变。对于录音师而言, 对这些声音进行处理, 来配合画面的描述, 才算是完成观众对这个空间的认同。译制影片的观众总是抱怨译制片和原版效果相差很多, 了解国际声带的人都知道, 客观来讲译制片的音效和原版片不会有差别, 观众所谓的效果差是语言和环境、动效、画面情绪不能够融合, 使他们没有良好的感受, 只觉很假很夸张。译制片在语言的制作时与动效音乐分开, 独立完成, 因此, 如何让录音棚里配的语言融入国际声带、融入画面所营造的好的空间中, 是决定译制片是否真实可信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译制片的语言通常在同一个封闭空间——录音棚里录制完成, 录音棚的声学条件一定, 录出来的声音自然是同样的空间感, 它已完全不能应付丰富的场面带来的丰富的声学效果, 忽略了这方面的处理, 语言只能显得游离于动效和画面之外, 也就成为了使观众无法入戏的重要因素。在译制影片的语言空间感处理上, 我认为应该效仿ADR的录音方式, 根据原版片的感觉, 模拟画面环境应有的声场, 这样才能达到空间感的真实。同一场景中的景别切换和场面调度要求我们在译制片的制作中注意语言的纵深感和距离感, 配合画面及时调整声源和话筒间的距离, 确保语言的高清晰度、音质的高保真和远近的层次感。同时, 内外景的声学条件不同, 也需要录音师及时做出空间感的调整, 对语言进行必要的加工和处理, 如果译制片带着浓浓的“棚味”, 及时是很普通的内景也会让观众感觉不自然。

三、声音色彩感真实

一部成功的译制影片除了在语言技术上做到和画面一致, 对声音色彩的选择也有很多讲究, 中国译制片在语言的声音色彩上一直非常重视, 也创作出了一些经典的声音角色, 如《佐罗》中佐罗这个角色声音色彩的选择, 用一个华丽、充满儒雅的贵族气质又不失可爱的音色来表现, 让观众觉得佐罗就是我们身边的英雄, 说的就应该是中国话。在这里, 声音色彩的选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无论电影如何发展, 译制片终于原版的基本理念是不会改变的, 所以在语言方面也要贴近原声的气质, 融入画面的氛围和情绪。

声音色彩的真实主要表现在音色的选择和音调的选择两个方面, 选择音色时要对电影的主题、风格、意图进行全面的考虑, 一定要使音色贴近角色本身, 表现电影主旨, 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音色的润色和加工, 完成声音的艺术造型。而语言的情绪, 需要与画面相吻合, 这需要配音人员在工作中尽量地找到同期录音时的感觉, 达到真实地再现, ADR系统在此便能够帮助配音演员找到原片的表演情绪, 有利于对表演音调的把握,

四、二度创作的真实

译制片要将外语翻译成中文, 由配音演员通过声音表现出来, 它包括了台本的翻译和声音的表现力等二度创作, 时间准确对位、声音色彩选择得当、空间处理精准细腻、再配上声音的表演, 就构成了一部优质的译制片。随着时间发展, 如今的译制片配音慢慢地在声音表现上由激情和夸张回归自然, 声音跟随电影的情绪风格而走, 令观众感到真实。

中国译制片发展至今, 从摸索到辉煌, 再趋于平淡, 从长远看来, 译制片人会是中国电影界与众不同的一种艺术形式, 在这些年的发展中, 它打下了结实而广阔的群众基础, 从制作来看, 中国译制片有着成熟的工艺流程, 台本翻译、普通话功底等硬件有着无可挑剔的水准, 作为录音师, 从我的角度来看, 译制片的工作人员并不是不勤奋、也不缺乏专业的水平, 综合导致译制片备受争论的原因, 我认为正是在“真”这方面关注了翻译质量、口形对位这些硬件指标, 而忽略了对语言的处理, 制作观念守旧, 固守一如既往的译制“行业标准”, 导致和观众的欣赏口味渐渐脱节。

篇4:中国传统文化影片观后感

在德国巴伐利亚州政府的支持下,在德国慕尼黑市中国文化周期间,珠江电影制片公司与德国慕尼黑中国彩叶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于2005年8月18日至8月30日联合举办了中国电影展映活动。期间放映了珠江电影制片公司出品的《心香》、《乡情》、《乡音》、《安居》等4部35毫米经典优秀故事片,同时还展映了该公司出品的《天字码头》、《冼星海》、《雅马哈鱼档》、《太阳雨》、《绝响》、《给咖啡加点糖》等10部影片的DVD 。珠江电影制片公司著名导演胡柄榴、公司艺术总监孙周出席了8月30日的“中国电影大众奖”评奖颁奖活动。

珠江电影制片公司在慕尼黑中国文化周期间展映的影片深受德国观众的喜爱,观看影片的观众,常常被中国电影艺术的魅力所吸引、所感动,并踊跃热情地参加了“中国电影大众奖”评奖活动。电影展引起了当地传媒的关注,《慕尼黑周报》、《慕尼黑晚报》、《慕尼黑信息神报》、《南德日报》等纷纷作了报道和评论。

中国文化周结束后,珠江电影制片公司将授权委托慕尼黑中国彩叶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在德国和欧洲地区发行上述四部电影故事片,并对《冼星海》、《天字码头》等10部影片进行宣传推介,旨在为中国电影走出去搭建一个平台。

篇5:观看中国红色影片观后感700字

这电影主要讲了:一天,日本鬼子准备扫荡狼牙山一带,红军们尽力保护乡亲们转移。五壮士为了保护乡亲们,一路上战功赫赫,战场上冲锋陷阵,不顾生死,最后为了让主力转移,被逼上狼牙山顶,最后跳下悬崖,以身殉国。

看到这里,我不禁咬紧嘴唇,饱含热泪。他们在村子里自身难保,却还是处处为乡亲们着想,坚决保护老百姓。令我深深地感动。因为要转移,必须留下人来拖住鬼子,所以留下了六班。但是六班只有五个人,怎么来拖住日寇的三千人马呀?我也为他们捏了一把汗,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挺过去?五壮士为了保护主力军,不惜生命危险将鬼子引到棋盘山决一死战。他们边打边往山上移动,丝毫不敢松懈。在鬼子一次又一次的无情猛攻下;在飞机大炮的轰炸下;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他们没有恐惧和害怕,更没有退缩和放弃!反而越来越勇,我看到的不是孤军奋战,而是一颗颗保卫祖国,热爱和平,永不放弃的决心! 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他们像敌人扔石头,将鬼子和汉奸打得头破血流。每一扔,都注入了全部的力量。他们扔出的不只是石头,还有我们中国人民的愤怒和仇恨。最终,他们被逼上了顶峰,在跳下悬崖的同时还高呼“打到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大地似乎都为之震动!天空也为之怒吼!在抗日战争中又添了鲜红而悲壮的一幕!

想一想,我们现在既幸福太平又无忧无虑的生活,是多少革命烈士的鲜血换来的呀!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相比之下,我不禁惭愧:平时劳动时偷懒,做作业拖拉,做体育运动时的害怕胆小等等。这些小事都无法坚持,怎么对得起革命先烈呀?从此以后,我一定以他们为榜样,不断进步。

篇6:关于影片筑梦中国观后感精选

中国共产党在94年的奋斗历程中,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彰显政党性质、反映民族精神、体现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伟大时代精神。

一、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井冈山精神奠定了中国革命精神的基础,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井冈山精神是具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是革命的民族精神,井冈山精神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性,是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弘扬井冈山精神,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要求,始终坚持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

二、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在新形势下弘扬长征精神,核心是坚定理想信念、端正价值追求;重点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关键是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延安精神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是延安精神的核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这是延安精神的重要标志。

延安精神是革命精神与民族精神结合的光辉典范;是永葆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重要法宝;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宝库;是履行党的历史使命的力量源泉。

四、大庆精神: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大庆精神的核心是“我为祖国献石油”,精髓是艰苦奋斗。

铁人精神是对王进喜同志崇高思想、优秀品德、过硬作风的高度概括,是大庆精神的具体化,其内容主要爱国主义精神、忘我拼搏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科学求实精神、无私奉献精神。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大庆油田发扬大庆精神,不断赋予其新内涵,形成了“超越权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的三超精神。

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有助于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助于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节能减排;有助于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五、“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

“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创造的新的宝贵财富,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奋勇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

让“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期焕发新的光芒,要牢固树立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情怀,要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要继续发扬勇于探索、勇于超越的创新精神,要始终秉持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要充分发挥大力协同、相互支持的社会主义政治优势,要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

六、雷锋精神:理想坚定、赤胆忠心的政治热忱,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操,言行一致、尽职尽力的实干作风,追求进步、刻苦钻研的进取态度,见义勇为、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革命意志。

像雷锋那样做人,就要有甘当“傻子”的信念,有甘为大海中“一滴水”的境界,有甘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品格,有善于挤和钻的“钉子”精神。

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是推进改革发展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需要。

雷锋精神作为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有着与时俱进的旺盛生命力。新时期要把弘扬雷锋精神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体现在和谐文化建设之中,体现在各个岗位的工作实践之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像雷锋那样,树立一辈子跟党走的远大理想,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敬业精神,对同志对群众如春天般的温暖的高尚情操。

篇7:中国合伙人影片大学生观后感

开始的字幕上写着联合制片人:田朴君,这位因为王石被热议的女人,无论大家的评价如何,我始终觉得,王石不是等闲,他这么器重的女人一定不普通,影片中她和冯仑客串了一个镜头,也算是在影视圈上个台阶的第一步吧。

这是今年以来除了《悲惨世界》第二部我评价的最佳,泪点那么有一两个,就着我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从哪儿说起呢,性格吧。

三个好兄弟,孟晓骏一定是最优秀的,至少在最开始,名门出身,自信、有见识,领导学校各类社团活动,漂亮的女朋友,有明确目标,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签证官问成东青,你的偶像是谁,成毫不犹豫的说是孟;王陽,从小放荡不羁,有自信,学生时代就能泡到洋妞,性格乐观,心胸豁达;成东青,自卑,唯一拥有的是不放弃,情商低,相貌土,而且这种土气即便他成功后依然挥之不去,但是---他确是最成功的一个。

前段时日,看到一篇分析李嘉诚成功路上的贵人,也就是转变他命运的关键人物。其实,每个人的成功,分析下来,也就可圈可点几个关键,总结了一下成东青在成功路上的几个关键:

1. 认识了孟、王。很显然,他们两个都比他优秀,只有和比自己优秀的人在一起,才会变得更优秀。和他们成为铁杆,首先,有了追赶目标,所以,成东青才发誓4年大学读满800本书。然后,他们帮着他追到了苏梅。

2. 苏梅,这个成东青的初恋,却是成就他的最大因素,为什么,因为从追到她开始,他有了自信。

自信这个玩意儿很有意思,有和没有很多时候无法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譬如孟晓骏,那么满满自信的翩翩公子,在美国留学4年,生活的挫折和困境把他的自信磨得干干净净,没有了之后,再找回来很难,即便未来真的回来了,也不是原来的那个自信了。

3. 被迫被学校开除。其实大多数的成功者在最初的时候都是被迫的,被命运驱赶着向前走,就像成东青说的,你跳下了水,游可能不死,不游一定死,逼着自己向前游。所以,天命不可违。

就这样,三个人的种种际遇,加上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配合着中国近代最轰轰烈烈的30年,天时、地利、人和,全了。

故事看到后面,最土最笨的那个确是最聪明的,很显然,他的成功并非孟晓骏说的仅仅靠别人,他有着别人没有的东西,他的弱点却也成为了最大的优点。他知道孟的价值,对他的提议言听计从,他知人善用,总是愿意去思考对方要什么,而不是坚持自己要什么,这一点上孟正好相反,所以,孟不如他。他也不是没有底线,有进有退,他认为关键的东西及时坚持,上市这件事情上,他不惜动用一票否决权来面对所有人的反对。他也很有智慧,最后一段,当美国EES告他们,并要求巨额赔偿时,他巧妙的利用了这次危机,并且成功转换成了扩大国际知名度的机会。

但是,回过来说,人都是环境的人,也都是命运的人。再往细了分析,最初的成东青、孟晓骏和后来他们的转变,都与这些年来的际遇有关。如果成没有失业、没有遇到孟、王,没有。。。就不会有今天的他;如果孟没有去美国,没有遭受到各种困难、凌辱,也不会后来的性格。所以,年轻时有了成就往往会归功于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而年纪大了的人,却总是会说:是运气好。天命不可违啊。

这句话出现了2次,以前我总是说顺命者是弱者的表现,因为没有勇气面对失败,也不想再努力,所以从命。但是,我这里所指并不是相同层级的天命论。不是一种逃避,而是正视,顺命不代表不努力,相反是更积极,积极顺应自己独有的天赋的天命,正视自己,了解自己。

电影有个情节,读书时成东青得了肺炎住院,孟晓骏送了一本书,书里夹了一句话:有一天你会让我妒忌。成深受鼓舞,作为自己不放弃前进的寄语。若干年后,孟告诉他,这句话其实是他写给自己的。但是,确就是这句话,没有在孟这里作用却在成那里发扬光大。所以,信者自救。人心往往很脆弱,总是需要别人告诉点什么,而最不相信自己。但是,反过来说,这件陰差陽错的事情难道不是命吗。

篇8:“反华”影片《中国》拍摄内幕

1972年5月底的一天,当时的林县城关公社大菜园大队来了几个身背摄像器材的异国客人。岁数较大的是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时年60岁,还有一位30多岁的摄影师,另外两人是年轻漂亮的恩丽卡和一位男助理录音。

那时,这里的群众并不知道,这个看起来和蔼亲切、脸带微笑的老头竟是享誉世界的大导演。1960年,安东尼奥尼执导的《奇遇》轰动国际影坛。1964年,他凭借《红色沙漠》在威尼斯电影节上一举斩获“金狮奖”。

虽然时间过去了40年,但一些细节让67岁的马东升至今记忆犹新。当年,马东升是大菜园大队的副支书。

安东尼奥尼一脸络腮胡。摄影师都沃里个子较高。而马东升印象最深的是安东尼奥尼的女秘书恩丽卡,她嘴唇抹着口红,对恩丽卡来说,中国是一个神话。她出生于一个意大利共产党员的家庭,中学学的是共产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之行成就了20岁的恩丽卡和安东尼奥尼一生的爱情,回国后相差40岁的他们结婚了。

对安东尼奥尼和西方人来说,那时的中国是一个神秘国度。

1970年11月5日,中国和意大利正式建交。1971年7月20日。意大利国家电视台向中国外交部新闻司申请到中国拍摄纪录片。考虑到意大利记者在意大利外贸部长访华期间所做的客观报道,经周恩来总理同意,中国外交部发出邀请。

1972年5月13日,安东尼奥尼一行辗转来到北京。北京、河南林县、苏州、南京、上海成为中国官方同意他拍摄的5个地方。其它4个地方都是大城市,而林县则是创造了震惊世界的“人工天河”奇迹的地方。5月28日,安东尼奥尼从北京来到林县。地处土薄石厚的千旱山区的林县,“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

1960年2月,林县县委带领全县人民开始修建红旗渠。林县人民克服重重困难,苦战10年,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险滩峡谷中削平了1250座山头。凿通了211个隧洞,架设了152座渡槽。修建了这条长达1500公里的红旗渠。真实记录了30年前的中国

在林县拍摄的4天时间里,安东尼奥尼没有过多地拍红旗渠,而是让更多镜头静静地掠过农村。那时在大菜园大队见到外国人并不稀罕,但是外国人来这儿拍电影还是第一次。

上世纪60年代末,通水后的红旗渠吸引了无数外宾来此参观。当时的大菜园大队是河南省革委会树立的“大寨式大队”典型,村里有几家企业,村里大部分是土坯墙的红瓦房,是林县比较富裕的大队,这里也成了一些外宾光顾的地方。

当时大菜园大队领导班子正在开会,几个外国人就开始拍开会的情况。这里的一切使他们感到新鲜,一天中,他们拍小学、拍胡同、拍田间地头……

安东尼奥尼还到红旗渠旁边的北小庄拍摄。那个村庄的房子都是石头垒的,看起来不好看,安东尼奥尼要求在那里拍,结果第二天村里就派人用石灰粉把墙全部涂成白的了。安东尼奥尼一看就不再拍了。

安东尼奥尼一行晚上住在林县招待所,他们对看到的东西非常感兴趣,所以晚上回来很晚。他们的早餐是鸡蛋、咖啡、面包和牛奶,安东尼奥尼也喜欢吃中国饭菜。有天晚上还给他们放了《红旗渠》的英文版电影。

安东尼奥尼希望拍真实的中国人和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细节,因为种种原因,原计划拍3个月,可他22天后带着3万米胶片离开了中国。在世界级电影大师中,安东尼奥尼也是唯一记录了中国那段历史的人。

1973年1月。220分钟的大型纪录片《中国》首映式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其中林县部分占三十多分钟。该片产生了巨大轰动,也受到了西方的追捧。

《中国》这样介绍大菜园村:“我们要求参观一个村庄,它有1628个村民。所有的设施都在这四合院中的公共院子:农具存放室、玉米仓库、磨坊和裁缝铺。院子里还有革命委员会,它负责生产队的工作。这是大菜园胡同的一个镜头:胡同两侧是低矮的土坯房,中间是一条泥泞的路面,胡同尽头是一片菜地。

“今天要开会……他们读了几段毛主席语录,然后开始讨论这些语录。有人说,如果首先抓好政治思想工作,其他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谈完政治,他们又回头谈耕犁、割草、筛选种子……”

“他们告诉我们,委员会甚至可以批准离婚,但又说农村夫妇很少离婚,因为他们很少吵架。”纪录片遭到中国批判

让安东尼奥尼没有料到的是,《中国》遭到了来自中国的猛烈批判。中国官方下令查禁。安东尼奥尼被迫把电影拷贝交给中国。

据后来解密的资料显示,真正的原因是一个短短数秒的镜头。在一个表现社会主义农业的猪圈鏡头中,一头猪懒洋洋趴在猪圈里,朝着镜头傻乎乎地摆头晃脑,而响亮的背景音乐却是文革中最红火的革命歌益:“中国人民正在毛主席的领导下挣脱三座大山的压迫,昂起首来……”

在那个特殊年代,这个镜头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无数中国民众在放映厅外面集会示威,最后甚至和安东尼奥尼发生肢体冲突。而在中国国内,开始了席卷全国的批判运动。

原来这段和镜头极不协调的音乐,是当年安东尼奥尼拍摄时养猪场广播站正在播出的音乐,而一点不懂中文的他不知道这个歌里唱的是什么内容。

1974年1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恶毒的用心。卑劣的手法》的评论员文章,拉开了批判安东尼奥尼的帷幕。文章认为,《中国》大拍特拍中国落后的一面。在影片中,北京被抹上一层青光,更加古旧,住房非常简陋。庄严的天安门故意拍成时远时近的破碎集市,甚至恶意拍摄去天安门附近上公厕的人;闻名中外的红旗渠一掠而过,既看不到“人造天河”的雄姿,也看不到林县河山重新安排后的兴旺景象……

据资料记载,批判安东尼奥尼的活动持续了将近一年,几乎安东尼奥尼影片中涉及的每一处地方都有“代表”出来著文批判。这些批判文章最终结集为《中国人民不可侮》,由人民文学出版社1974年出版,字数达12万字。

来自林县的批判文章说:“公路上汽车川流不息他不拍,却专门去拍牛车、独轮车;田野里奔驰的大小拖拉机他不拍,却专门拍毛驴拉石;热火朝天的集体劳动场面他不拍,却专门去拍老人和病妇……”安东尼奥尼的名字甚至被编进了儿歌中:“红小兵,志气高,要把社会主义祖国建设好。学马列,批林彪,从小革命劲头高。红领巾,胸前飘,听党指示跟党跑。气死安东尼奥尼。五洲四海红旗飘。”

作为回应,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还专门拍摄了纪录片《红旗渠畔展新图》,在国内外放映。

32年后纪录片在北京上映

2004年11月,由意大利驻华使馆主办的安东尼奥尼电影回顾展在北京电影学院举行,安东尼奥尼不能前往参加,但他的好友、影展策划人卡罗·迪卡罗带来了他的问候。“应中国政府的邀请而拍摄的《中国》,今天能在北京放映,给了他巨大的满足。让他感到了

nlc202309021139

彻底的安心。”

“对于中国,我尊重,然后热爱。”38年前,在罗马举行的《中国》首映式上,安东尼奥尼这样表达他对中国的感情。当时,他要拍的是一部不带任何教育意义的纪录片。来中国前,他在寄往北京的“意向书”中说:“我计划关注人的关系和举止,把人、家庭和群体生活作为记录目标。我意识到我的纪录片将仅仅是一种眼光,一个身体上和文化上都来自遥远国度的人的眼光。”但在《中国》的拍摄过程中,“陪同”和“安排”的痕迹显而易见,但安东尼奥尼也在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作自己的思考。

当时,面对来自中国的猛烈批判,让安东尼奥尼有口难辩,不仅不被中国人接受,而且在自己的国家也受到攻击。抗议的人多数来自意大利与当时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协会,他们指责他故意用多种方式诽谤中国。其中之一就是使用了“冷色调”,用这种方式来消除中国真正的色彩和中国的风景。

原大菜园大队副支书马东升清楚地记得,恩丽卡的胸前佩戴着一个意大利共产党的标志。后来,在接受《中国已远——安东尼奥尼与中国》摄制组采访时,安东尼奥尼说:“我们不想改变什么,我们想做见证,成为1972年中国的见证人。我觉得我们做得不错。”

笔者通过下载的《中国》视频看到,纪录片以《我爱北京天安门》歌曲开始,像一只沧桑的大手,一下把人拽到了时空隧道。影片中透露着一股沉闷的气氛。影片中也有这样的镜头:纺织女工们甚至在下班后也不愿离去,她们自觉地在工厂院子里围成小组,学习毛主席语录,讨论当前形势。

解说词最后说:“中国正在开放它的大门,但仍是一个遥远的国度,我们只是看了它一眼。用它的一句老话: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意大利名导兑现承诺

2004年,时隔32年后,最富争议的《中国》在国内首次放映,也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时年11月,意大利首次发行了《中国》的DVD。“安东尼奥尼是一个魔术师,如果没有《中国》,我们就失去了保留那个年代气质的机会。”北京的刘海平看后受到很大震撼。他和妻子决定拍一部关于安东尼奥尼和中国传奇之缘的纪录片。在罗马台伯河边的寓所,安东尼奥尼一见到他们,眼中就噙满了泪水,他牵住他们的手使劲地摇。似乎有千言万语想要说。当他看到刘海平妻子带来的30年前他曾拍摄过的大菜园村的照片时放声大哭。

2004年底,刘海平夫妇循着安东尼奥尼当年的足迹探访大菜园村。所见所闻,让他们感慨万分。

胡同两侧是低矮的土坯房,中间是一条泥泞路面,胡同尽头是一片菜地,孩子和老人穿着过节时才穿的衣服,陪着外国友人参观村内。这是1972年安东尼奥尼拍摄大菜园村的画面。而今,32年前安东尼奥尼镜头中的大菜园已脱胎换骨,但是,村庄依然宁静,渠水仍在慢慢流淌。

摄制组带来安东尼奥尼对大菜园村村民的问候。村里一些群众也非常想念安東尼奥尼,30多年过去了,他们希望安东尼奥尼在有生之年再次来大菜园,看看这里的崭新变化。

可惜的是,上世纪80年代身体偏瘫,当时已94岁高龄的安东尼奥尼已经不可能来了,这是他一生的遗憾。

通过他们带来的光碟,马东升第一次看了《中国》,看到了自己和大队千部在破烂的大队部里开会的镜头。他说,那时,他发现摄影师在偷拍土坯墙草房,他通过翻译和安东尼奥尼交涉。说群众住的绝大部分是红瓦房,你为什么拍草房?草房不能代表大菜园的面貌。安东尼奥尼解释说,我尊重你的建议,现在只是取镜头,回去后还要剪辑。马东升看后,果然没有土坯草房的镜头,他沉淀在心底三十多年的谜团终于解开了。

2007年10月,刘海平夫妇带着历经三年时间、耗尽自己积蓄制作的纪录片《中国已远——安东尼奥尼与中国》,远赴意大利交给了安东尼奥尼的太太恩丽卡。3个月前,安东尼奥尼逝世。恩丽卡看后说,她看了纪录片当晚就梦见了中国。

2010年1月18日,《中国已远——嗤东尼奥尼与中国》的最新版本在意大利驻华大使馆文化处首次放映。

现在大菜园村已发生了巨变。2007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六千多元。现在,大菜园村家家楼房,村里有挖掘机等大型机械70多台,小轿车100多辆。2400多人成了城镇居民。村民说,我们的家乡今后会变得更加美丽……

篇9:中国传统文化影片观后感

“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

北京师范大学传播学专业研一学生余冰玥最近看了电视剧《可爱的中国》后,总是想起上小学时,老师领着全班同学一起朗读革命烈士__散文《可爱的中国》的场景。当时老师激昂的语调、文中对新中国的深深期许,令年少的她心潮澎湃。

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点献礼剧目,7月4日首播的《可爱的中国》讲述了__为了“可爱的中国”不懈奋斗,最终从容就义的光辉一生。该剧播出后,在青年群体中引起热烈反响。许多青年学生、团干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动情分享了观剧感悟和思考。他们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必须坚定内心的理想信念,为众人心中“可爱的中国”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电视剧还原有血有肉、灵魂饱满的__

电视剧《可爱的中国》以__烈士的遗稿和遗骨陆续被发现为开端,详细讲述了__短暂而伟大的革命人生。

当看到电视剧第一集,__的遗骨被带到他妻子缪敏前的那一刻,天津商业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三学生李乐瑶就流泪了。“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深深感受到这部电视剧所表达的革命情怀,更深入地了解到__的理想、信念和面对困难毫不屈服的坚韧品格。他对同志百般关怀,对敌人绝不手软,在人生最后关头视死如归,令无数后人敬仰”。李乐瑶对剧中印象最深的情节是:__的妻儿在他牺牲了20多年以后,终于拍了一张“全家福”。“当年他们结为连理之后,因为担心组织的安全,没有拍合影,__安慰失落的妻子说,等革命成功之后他们好好拍几张。这里让我十分动容。”

清华大学团委辅导员吕腾飞说,电视剧开篇便倒叙还原了当年发现__手稿的场景,剧中的__不再仅仅是课本上的白纸黑字,而是变得有血有肉、灵魂饱满。“在__逝世84年后,电视剧《可爱的中国》用影像叙事的形式讲述那段充满血与火的岁月,把我们年轻人拉回到革命的洪流中,重温那段不能遗忘的历史;更赋予我们这些在高校团委工作的人无限动力和热情,从而让我们牢记使命、脚踏实地,为做好青年工作投注自己的力量和青春。”

南昌理工学院工程管理系大二学生张亚超说,大学军训时,学校组织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__烈士墓园。每年清明节,张亚超也会去__烈士陵园看看。观看《可爱的中国》后,张亚超感慨道:“__始终保持初心,坚持抗击敌人,即便是在被捕入狱的情况下,他心中依然充满了对祖国的担忧、对革命的坚守。__真的付出了太多。”

伟大的精神魅力穿透屏幕直击青年心灵

优秀的影视作品能传递激荡灵魂的精神价值,鼓舞观众将感动转化为奋斗的动力。

武汉工商学院新闻学专业大一学生区莹莹觉得,生活在“岁月静好”时代的自己,通过电视剧《可爱的中国》,真切感受到黑暗年代的风风雨雨,以及革命先烈们的无私奉献精神。“那样对祖国深沉的爱、坚定的革命信仰,都化作一声声的呐喊、一次次的行动。我们应传承这样的革命精神,为更可爱的中国而共同奋斗!”

团杭州市萧山区委员会挂职副书记章菲说,观看《可爱的中国》时,她被剧中那个“艰苦朴素,但对革命永远怀抱着决心和信心的__”深深打动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情节在第九集,上海工人第二次武装起义失败后,__让缪敏印发农民运动大纲,缪敏注意到__每篇文章都有血字,__说,与反动势力做斗争就会有流血牺牲,自己已经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__不怕挫折、不怕流血、认定了一个正确的目标就坚持到底的精神令我叹服。”章菲表示,通过影视作品重温革命烈士事迹,对青年群体有相当深远的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新媒体研究所研究员李政表示,一直以来,很多影视作品在塑造革命伟人形象的过程中常常陷于片面化的套路,无法让观众感受到其伟大的精神魅力,而电视剧《可爱的中国》以__革命斗争的事迹作为主线的同时,对其生活、工作、爱情等方面也进行了细致的呈现,塑造了有血有肉有情的革命烈士形象。

李政说:“这部剧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了大量合理的艺术想象,通过大量生活化的细节让__的人物形象更为饱满。对于青年党员而言,《可爱的中国》可以说是一堂贴近生活的生动党课。通过这部剧,我发现__等老一辈的革命者也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但他们以自己的对于人民群众的真情牵挂、对于革命事业的热血执着、对于共产主义的信仰在平凡中造就出了不凡,为我们树立起了先锋榜样。”

2019《可爱的中国》观看心得

近期,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可爱的中国》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档热播,该剧以__为创作原型,讲述了他投身革命、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剧目开篇以倒叙的方法,逐渐把观众带入那段血与火的岁月,塑造了__的光辉形象,凸显了以“爱国、清贫、创造、奉献”为主要内核的__精神。

__是江西弋阳人。《可爱的中国》剧中场景的一幕幕呈现,不断勾起我对这位家乡革命前辈的深切怀念。他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新中国的诞生,不惜牺牲一切,最后舍生取义。他的光辉一生,让我感佩不已。

__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革命意志使我由衷敬佩。剧中展现的时代背景,条件艰苦,前途渺茫,白色恐怖,威逼利诱……也有少数人放弃了自己当初立下的誓言和理想。然而__在他的著作《可爱的中国》中就预言,“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字里行间充满了一个共产党人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__在革命斗争的过程中挫折不断,历经磨难,即使是被捕入狱,面对死亡,他也从未动摇过自己的信仰。当前,全党上下正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理想和信念”为核心主题的电视剧《可爱的中国》,将激励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不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作为__家乡的一名扶贫第一书记,我更是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使命,坚定信心,不畏艰难,把火热的青春献给党的扶贫事业。要始终把困难群众的冷暖记在心上,真心实意帮他们排忧解难,全心全意带领家乡群众脱贫致富,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__大公无私、忠诚担当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电视剧第三集中讲述了赵醒侬、__等人要将从邓如琢那儿截来的银圆运送出城给北伐军,却不料内应暴露,为保护银圆,__中枪负伤……这只是__革命一生牺牲小我,顾全大局的一个缩影。作为党内较早的农民运动革命家,__创建了赣东北苏区,并大力发展苏区经济,然而,他自己却非常节俭,把大量物资送往中央苏区。在革命形势日趋险恶之际,__临危受命,领导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行动,以策应中央红军主力转移,在生死关头以高度的责任感义无反顾走上最危险之路。这些无不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无比忠诚、敢于担当的崇高品格。战争年代,革命先烈用牺牲书写忠诚,用奉献展示担当,而今身处和平年代,虽没有生死考验,我仍须时刻牢记肩负的使命,脚踏实地,努力作为,争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扶贫干部。行百里者半九十,扶贫工作已进入到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面临着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我应以__的果敢担当精神鞭策自己,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战斗姿态,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如期实现驻村地整村脱贫奔小康。

斯人已逝。但共和国没有忘却__同志曾建下的卓越功勋。如今,可爱的中国,繁华盛世,国泰民安,正如所愿!

2019《可爱的中国》观看学习

“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

这是革命烈士__在散文《可爱的中国》中对未来中国的期许。作为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重点献礼剧目,电视剧《可爱的中国》在今年7月4日首播,讲述了__为了“可爱的中国”不懈奋斗,最终从容就义的光辉一生。

这是一份热诚的敬礼——

从找到《可爱的中国》《清贫》等__的手稿,到发现他的脚镣和遗骨,再到亲友对他的深情怀念……这是电视剧《可爱的中国》的开篇设计,波澜壮阔的历史由此打开了大门,将人们带到那段充满血与火的岁月。

“电视剧在结构上严格依托史实,但绝不是所谓的历史流水账。”编剧张强表示,__的经历代表着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走过的道路,其中不乏传奇经历和逸闻轶事,兼具典型性和故事性。

“倒叙的讲述方式很吸引人,逐渐把人的情感推向高潮,催人泪下。”__干部学院教师诸葛方林认为,这部电视剧将__烈士的事迹表现得立体、可感,有助于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不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__干部学院位于__的家乡——江西省弋阳县,今年暑期,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慕名前来参观学习。

“尽管同一时段,体育频道有我喜欢的体育节目,但我还是选择了去看这部电视剧,从中我收获了力量和感动。”《可爱的中国》首播后,在__干部学院学习的刘培广第二天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这是一份精诚的寄托——

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23名学生在今年7月10日报名参加了“可爱的中国”全国大学生夏令营学术采风活动,他们沿着__的足迹,实地见证祖国70年来的沧桑巨变。

“这部电视剧生动地表现了以__烈士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年代对共产主义的真挚信仰和对革命伟业的真情投入。”复旦大学中共党史专业博士研究生谈思嘉说,他相信经过此次精神洗礼,自己必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转化为不懈奋斗的实际行动,为建设“可爱的中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江西省横峰县葛源镇烈士邱金辉,1928年1月参与过__等领导的弋横武装起义,任第六路指挥者之一,同年被捕后壮烈牺牲。他的孙子邱爱斌也在追剧。“这部剧让我对爷爷那个年代发生的历史更加了解,也更感恩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要让我的孩子通过电视剧来感受当年先烈们的无私奉献,传承这份革命基因。”

这是一份不灭的信仰——

__的事迹通过电视剧的表现形式感染着大众,让革命烈士坚硬的信仰变得炽热可感。

“志敏,你怎么才露面!你心心念念盼着的可爱的中国,都已经成立八年了!”剧中,__的妻子缪敏对着__的遗骨所说的这句话让__干部学院教师郑瑶难以忘怀。

“虽然__的肉体毁灭了,但信仰不灭,精神长存。”作为一名“95后”教师,郑瑶见证了新时代祖国的蓬勃发展,表示一定要将这份如火的信仰传递下去。

斯人已逝。在江西省横峰县葛源列宁公园里,__当年亲手种下、象征革命必定胜利的梭柁树今已亭亭如盖。“面对此情此景,我不禁想对他说:这盛世,如您所愿。”北京大学学生李辉说。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认为,电视剧《可爱的中国》既有生动丰富审美细节的艺术化表现,又有深刻的思想发现和哲学观照。更值得一提的是,该剧是当下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入人也深、化人也速”的审美教育作用。

2019《可爱的中国》观看体会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今天的中国,正如__在《可爱的中国》一文中描述的那样,“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正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用坚定不移的信念,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才有了我们今天“可爱的中国”。

作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__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杰出代表,他所著的《可爱的中国》《清贫》等文章是我们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7月4日开始,电视剧《可爱的中国》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热播,引发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大家认为,这与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高度契合,对于传承红色基因,彰显__精神新的时代价值,激励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具有重要意义。从今日起,本报特开辟《追剧〈可爱的中国〉》专栏,刊发青年学子、青年教师和驻村第一书记等不同群体撰写的观后感,听他们畅谈心中的__精神,体味新时代应该如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80多年前,__在狱中写下著名的《可爱的中国》一文,影响了几代人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近日,以__英勇无畏的人生故事为主要内容的电视剧《可爱的中国》热播,在同学之间引发了追剧热潮……一篇文章,一部电视剧,跨越近一个世纪,遥相呼应,带着我的思绪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体察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爱和憎,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穷与富,领会人到底怎样活着才有价值,更感悟__为祖国奉献一生的信仰力量。

历史总是在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__在革命斗争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无法想象的困难。正如剧中所呈现的那样,“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内的革命形势陷入低谷,__几经磨难,却从未动摇过;面对党内出现的意见矛盾,当陈独秀执意放弃武装斗争和政治斗争,并提出向西北发展的错误建议时,__义正词严地指出问题,并提出“争取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权”的主张。创作者认识到,__能舍弃一切,但绝不舍弃党、不舍弃革命事业,这恰恰是共产党人坚定信念的核心思想。掌握了这一主题,剧中的__便有了生命力,其革命事迹便有了精神力量。

主创团队没有局限在那些已经被写入书本之中的历史,而是在尊重真实历史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艺术想象,演绎出丰富细节,对__的生活状态、言谈举止进行了生动还原。比如,面对蒋介石的通缉围捕,__泰然处之,甚至半开玩笑似的草拟了一份对蒋介石的“通缉令”;他和毛泽东就革命出路问题彻夜长谈,第二天又要奔赴南昌,当毛泽东劝他休息一天再走时,他说:“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被问及为何他的文章都提到了“血”字,__答道,反动派是不会自己放下屠刀的,我们要实现理想,就必须和他们战斗,我已经做好了随时流血牺牲的准备,但敌人可以砍下我们的头颅,绝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革命形势严峻,__的婚礼因陋就简,他将自己名字中的“敏”字送给妻子做礼物,俩人还假装拍了张结婚照……创作者着墨于这些能体现__乐观、坚定、自信等状态的情节,以饱含深情的镜头语言,呈现出他不断坚定自身革命信仰的过程,让观众感受到了这位革命伟人的形象之真实、信仰之真挚、爱国之真切,以及革命之真心。

信仰从来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应当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人生牵引。它始终能生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让人不困于过去、不惑于当下、不惧于未来。前辈经历了血与火的革命,进行了开创性的建设,如今我们正站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时代。我们年青一代已经被推向历史舞台,成为建设美好生活的生力军。在这种情况下,信仰的重要性更加突显出来。作为青年共产党员,我们要时常通过《可爱的中国》等一系列优秀的影视作品来重温党的革命历程,从__等革命先驱的斗争事迹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并将信仰践行于学习、生活之中,在变革大潮中找准定位,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文化素养,掌握为祖国建设、为社会服务的过硬本领和竞争能力,如此才能真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价值。

2019《可爱的中国》观看总结

近日,电视剧《可爱的中国》热播,从__烈士的遗稿和遗骨陆续被发现为引,追溯起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追剧数日以来,很多剧情桥段始终在不经意间拨动着观众的心弦,譬如7月13日播出的那集中__与一名小战士的对话:

——“我问你,你当初为什么要参加红军?”

——“我看不得穷人受欺负,我想解救穷人!”

这名小战士是信江军政学校的一名新兵,由于他吃饭吃得慢,训练跟不上,曾经有过放弃扛枪当“逃兵”的想法,最终在__的积极鼓励下坚定地留了下来。

而他更是一位真实的革命前辈——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吴克华。他为解放全中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为青藏铁路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在去世后将骨灰洒在了锦州塔山之上,永远陪伴着阻击战中牺牲的战友。

吴克华最初参军的理由看上去很单纯,但正是这单纯的理由,支撑他在戎马生涯中无数次冲破枪林弹雨的封锁,支撑他以63岁高龄亲上海拔3000米以上的昆仑山,支撑他在革命岁月中培育和树立了崇高的革命理想。

我想,这正是初心的可爱可贵之处。

最近播出的剧集中,像这样令人印象深刻的剧情桥段还有很多:

当红军的14名同志因为背叛而被处决时,__强忍着悲痛,亲手在从小看着自己长大的五叔的死刑判决书上签字。

当仍属白区的景德镇灾民挨饿受冻时,__主动要求调用苏区的粮食来支援救灾;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化了国民党团长,不费一枪一弹拿下了景德镇。

“我是常常这样想着,假使能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那我又何惜于我这一条蚁命!”这是__在《可爱的中国》中写下的豪言壮语,剧中借用彭湃之口讲出了这一句话。而__与彭湃也各自用生命践行了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承诺。

超越了亲情,跨越了党派,逾越了生命,千千万万共产党人在面临国家的内忧外患之际,摒弃了宗族与成规,抛却了私心和利欲,见惯了生离与死别,才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我想,这正是使命的可歌可泣之处。

__认为,中国这位母亲“是蛮可爱蛮可爱的”,她地大物博,资源丰厚,山水秀丽……而随着剧情的深入,我想中国最为可爱的地方,在于从不缺少这一群可爱的人:每当国家民族危亡之际,他们无论付出怎样的代价,也绝不容许祖**亲被欺凌、被分割,甚至被霸占。在近代的历史中,这群人由于共同的革命理想走到一起,也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共产党。

历史向我们证明,正是因为秉持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无数革命前辈才能突破了重重险阻,最终领导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

时间转至今日,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关口,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它的100周岁生日时,我们仍然要为中华民族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而奋斗,要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而奋斗,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而我们也仍然面临着许多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此时此刻,最为关键的恰恰是我们是否能够永葆初心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奋斗中去。

“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病,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恨,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忧伤,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暗淡的荒地!”这是__在狱中对未来的中国提出的最美好的构想和希望。而这样一个可爱的中国,也正一步一步地向我们走来。

篇10:中国传统文化影片观后感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通过海陆全通的方式,将中国和其他国家紧密的连结在一起,输出中国过剩的产能,开拓国外市场,使国家的外汇储备有了新的投资渠道。“一带一路”的实施需要周边国家处于一个安全和平的环境,但是国际安全形势并不乐观,恐怖主义盛行,非洲、中东地区动荡不安,而中国一向秉持着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中国维和部队在国外维护和平的同时也保证了“一带一路”实施的良好环境,体现了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今年是联合国展开维和行动70周年,也是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28周年。中国自1990年参与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官兵30000余人,新建和修复道路1.4万余公里,派出地雷爆炸物等9800余枚,还有20余万人次的接诊救治,以及135万吨1300万公里的物资运输等,数据背后是维和官兵的中国“爱和平,负责任”的大国风范。中国维和部队,中国军人的精神,中国的“大国风范”仅靠这样一部90分钟的影片是无法完全表现出来的,中国军队不仅仅参与战斗的利剑,他们更是和平的守护人,更是友谊和文明的传播者。中国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早已经深入周边各国人民的心中。

上一篇:合伙企业申请登记提交的材料规范下一篇:智慧班主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