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我想续写

2024-06-05

儿童诗我想续写(精选13篇)

篇1:儿童诗我想续写

我想把手,

安在桃树枝上。

牵着万缕阳光,

悠啊,悠——

有出声声春的歌唱。

我想把小脚丫

接在柳树枝上。

伸进湿软的土地,

汲取甜美的营养,

长啊,长——

长成一座绿色的篷胀。

我想把眼睛

装在风筝上。

看白云多柔软,

瞧太阳多明亮,

望啊,望——

蓝天是我的课堂。

我想把耳朵

放在花朵里,

听着万物的声音,

听啊,听——

听到了人们的欢笑声。

我想把我自己

种在春天的土地上。

变小草,绿得生辉,

变小花,开的漂亮。

成为柳絮和蒲公英,更是我最大的愿望。

我会飞啊你,飞——

飞到遥远的地方。

我想把我自己

变成蜜蜂,和它一样勤快。

在百花园里采蜜,

采啊,采——

采的让我在这陶醉不醒。

篇2:儿童诗我想续写

长在柳树上。

带着一丝春风,

悠啊,悠——

悠出春的喜悦!

我想把身体

长在风筝上。

带着一丝阳光,

飞啊,飞——

飞出快乐和喜悦。

我想把小脚

长在树根上。

吸收着春的柔润,

吸啊,吸——

篇3:长大了,我想制造儿童历险飞行器

这是怎么回事?这是儿童历险飞行小队在使用我长大以后制造的历险飞行器历险的旅途片段。这三个小孩都是普通的小孩,而这个飞行器,却不是一般的飞行器了。它是我设计的儿童历险飞行器,一个专供儿童到各种自然环境中去历险,到广阔而神秘的地球大自然中拓展能力和学习知识的飞行器。这个飞行器可容纳1~5个小孩进行持续30天的历险旅行。

现在,就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儿童历险飞行器独特的功能吧:

这款飞行器不但可以快速飞行,并且具有自动驾驶的功能。它的时速大约每个小时2300公里,中国东西相距约5200公里,它可以在大约不到2.5小时的时间里就从祖国的最东边飞到最西边。现在飞机中速度最快的是美国的SR-71,最大飞行速度达到3.5倍音速。而这个飞行器的速度是音速的2倍。

飞行器还有一个你们意想不到的能力,那就是它强大的卫星通讯、教学和教练功能。飞行器具有强大的卫星通讯功能,使孩子们能跟家里、学校随时进行视频对话,紧急情况下自动发求救信号。它有教学和教练功能,在遇到陌生的植物、动物、地理环境和自然现象时,给小朋友进行详细的解说、指导和教学。

它还有解决人生存需要的基本能源制造和环境清洁的神奇功能哦,所以,不用担心没有水喝,没有人打扫卫生、洗衣服。飞行器能制造人需要的水、电、飞行器运作的动力。它可以洗衣服,还能自动清洁整个机器,配备一个小机器人打扫内部空间。

而且,爸爸妈妈们也不用担心小朋友们在历险的时候会遇到危险而没有办法逃生,因为它还有绝境生存的功能呦。飞行器有在火山、地震等危险地带,对人进行保护的功能,并提供生存的必需品。这个飞行器能储备可食用30天的新鲜蔬菜、水果,能探测沙漠、热带雨林的可食用的动植物所在地;还能鉴别出有毒的菌类食物等;还有小朋友最喜欢的功能——由机器人烹饪营养丰富的美味!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我发明的儿童历险飞行器怎么样?你喜欢上了我这架飞行器了吗?如果你喜欢历险、想要领略大自然的壮丽,那就马上和我一起努力吧,长大以后我们一起制造神奇的儿童历险飞行器!

篇4:被解救儿童:我想有个家

生日

出生于1999年的陈筱丽,说自己是处女座,9月7日是自己的生日。在6岁之前,她从未过过一个生日,也没有人告诉过她生日是哪一天。对于深圳市社会福利中心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来说,生日,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在福利院青少年部的生日墙上,贴满了2012上半年度“寿星”们的照片,在这里,生日只能精确到以半年为界限。

作为一名在打拐行动中被解救出的幼童,初到福利院时,陈筱丽只有2岁 。对于之前的经历,她只是听人说起,自己完全没有记忆。她的记忆从被福利院送到一对夫妇家中寄养开始,直至6岁。在被寄养的4年时间里,这对夫妇并没有告诉陈筱丽自己不是她的亲生父母。但这对父母没有为她过过一次生日,看着身边其他人过着生日,渐渐懂事的陈筱丽似乎隐隐感受到了什么,但出于一个孩子天生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她一直不曾对寄养家庭的父母提起。6岁时,寄养家庭的父母不知出于何种原因,终止了与福利院的寄养协议,陈筱丽被送回福利院抚养,也是在这时,陈筱丽才知道,自己并非这对夫妇的亲生女儿。

“当时感觉心理上一下子很难接受这个事实,有一种失落,但谈不上伤心,我没有哭。”同福利院里大多数孩子一样,谈起在旁人看来十分不幸的经历,陈筱丽表现出的更多是麻木,她说寄养家庭的父母对她并不好,致使她觉得回到福利院生活,也不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

今年13岁的陈筱丽告诉记者,一些因被父母遗弃而住进福利院的小伙伴们,很羡慕他们这些打拐解救出的孩子。因为在孩子们看来,与弃婴相比,这些被拐解救儿童的父母并没有在主观上想要将他们抛弃,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有亲生父母疼爱的,也许在某一天,他们的亲生父母会通过一些办法找到他们,带他们回家。这是一些弃婴所不能抱有的希望。

但在陈筱丽的心里,被遗弃的孩子才值得羡慕,至少他们可以被领养,从此拥有稳定的生活。

陈筱丽告诉记者,看着身边的小伙伴一个个被国内外的家庭领养,离开自己去追求崭新的生活,她的心中时常会感到失落。有一次,陈筱丽身边的一对弃婴小姐妹被一对美国的夫妇收养,兴高采烈地要她陪同一起去深圳市社会福利中心主任唐荣生的办公室辞行。谈话间,唐荣生看到站在一旁默默无语的陈筱丽,由于福利院里孩子太多,一时不知道陈筱丽是打拐解救出的孩子,就随口对陈筱丽说:“别急,叔叔很快也给你找个好人家。”当时陈筱丽感觉像是被戳到了痛处,淡淡地说:“我去不了。”提到这件事,唐荣生心里也十分难过:“这么多孩子,有时候不可能一一对上号,那时不知道她是打拐解救出的孩子,没想到一句安慰的话,竟然让她更加难过。”

“有时被人问起我是否愿意被收养,我总是回答不愿意,其实我内心是希望有爸爸妈妈愿意把我当成他们的孩子一直收养我的,但我知道这不可能,所以一般别人问起,我总是说不愿意。”从小的经历让陈筱丽比同龄孩子更加早慧,与她交谈时,她总是用一双大眼睛,打量着对方,眼神中有些成熟,又有些迷茫。筱丽告诉记者,从一些被收养的小伙伴发来的照片中,她可以感受到收养家庭和寄养家庭完全不一样,“收养我们的爸爸妈妈,不会向福利院要钱养我们,而是用自己的钱给我们买衣服、供我们上学,所以一定是真心喜欢我们,对我们好。而寄养家庭愿意抚养我们,是为了从福利院里领钱。以前在寄养家庭中,我想学跳舞、学围棋,那个妈妈都不让,而且很少给我买零食吃。”

希望

在唐荣生看来,很多打拐解救出的儿童,可能永远无法找到亲生父母。唐荣生向记者解释:“今天科技如此发达,如果这些孩子的父母向警方报案,只要进行DNA信息比对,即可找到自己的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打拐解救出的孩子仍旧无人认领,其原因很可能是他们的父母已经放弃了对他们的寻找,或者是孩子的买卖行为得到了其亲生父母的允许,他们的父母也很可能直接参与了买卖孩子的过程,并从中获利。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孩子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经等同于弃婴。即便媒体广泛报道、宣传,孩子能与亲生父母相认的几率依旧微乎其微,说白了,可能父母从主观意识上,根本不想找回孩子。”

截止到目前,深圳市社会福利中心儿童福利院共有9名在打拐中被解救的儿童,最近一名是去年2月深圳警方在江苏邳州解救出的小粤粤。

在小粤粤的记忆中,与小粤粤一同在过去家庭里生活了3年的,还有“哥哥”彭文乐。其实,这对兄妹皆为被拐儿童,并无任何血缘关系。

2008年3月5日, 3岁的彭文乐在一次随父亲出行的途中离奇失踪。后据警方调出的监控视频显示,一个黑衣人趁父亲彭高峰不备,把彭文乐强行抱走。在媒体及社会的共同呼吁下,2011年2月的一天,深圳警方接到一位江苏邳州的网友举报,据举报人透露,在邳州的一户人家中,有一个孩子与照片中的彭文乐长相酷似。根据举报人提供的线索,警方最终找到了走失近3年的彭文乐,同时被解救的还有小粤粤。

在后期的调查中,警方发现,当时监控录像中强行抱走彭文乐的男子,正是彭文乐被拐家庭中的养父,现已因病去世。而据彭文乐的养母说,当时丈夫将彭文乐带回家中时,告诉她这孩子是他在外面和其他女人所生,因为自己已经失去生育能力,彭文乐的养母最终选择接纳了彭文乐。至于小粤粤,则是自己的丈夫在带回彭文乐之前,买来的孩子。据说是一个素不相识的广东女子,收了900元钱,将未婚先育的女儿卖给了丈夫。由于养父已经去世,小粤粤的真实身世已很难考证。考虑到即使如其养母所说,小粤粤是从其亲生母亲手中买下,这样的买卖儿童也属非法行为,故警方在解救彭文乐的过程中,将小粤粤一并带回深圳,通过抽血DNA采样的手段,试图帮助小粤粤找到亲生父母。但至今,小粤粤的父母仍杳无音讯,孩子只能暂时生活在福利院,至于这个“暂时”到底有多久,谁也不敢轻易做出承诺。除小粤粤外,福利院中的另外8名包括陈筱丽在内的打拐解救儿童,均已在福利院中等待了近十年……

家庭

依照国家法律规定,被打拐解救寄养在福利院中的孩子与弃婴不同,不能接受其他家庭的领养,他们要在福利院中等待自己的亲生父母前来认领,而对于这个所谓的“认领”,让陈筱丽一等就是十年,至今仍是遥遥无期……

为了尽量让福利院中的孩子们,过上与同龄人一样的正常家庭生活,深圳市社会福利中心儿童福利院与外界合作,通过寄养家庭、新和家园和模拟家庭三种形式,在全市范围内挑选符合无犯罪记录、无不良嗜好等条件的家庭,以补贴的形式,鼓励其代养福利院中的孩子,为孩子创造出一个正常的家庭环境。而孩子的监护权,则依然属于福利院。

与陈筱丽一样,福利院中大多数被送到寄养家庭或模拟家庭中的孩子们,普遍对名义上的父母存在抵触情绪,除了管教严厉外,很多孩子其实说不出寄养或模拟家庭中的父母,具体对自己不好在哪里,只是倔强的一口咬定:“他们不喜欢我,不爱我。”

据了解,代养的家庭与福利院之间的抚养协议一般以一年为期限,正式确定代养关系之前,家庭中的父母等其他成员,需要和孩子在一起,进行长达几个月的磨合期,以确定双方是否都愿意接受抚养协议。一年协议期满后,根据代养家庭和孩子的态度,考虑是否续签。

在这样的情况下,种种原因导致很多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得不在一个又一个家庭之间游走,经历一对又一对父母的情感考验。在一次次分别中,孩子们渐渐在心底将亲情拒之千里,很多孩子只对代养家庭中的父母,以“叔叔”、“阿姨”相称。拒绝称呼“爸爸”、“妈妈”的背后,是孩子们对于亲情转瞬即逝的抗议。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陈筱丽共经历过三个代养家庭,与陈筱丽同为打拐解救儿童的深斯腾,在其不到14年的人生成长中,已经记不清自己曾先后进入又离开过几个家庭。目前,深斯腾生活在一个模拟家庭中,与他一起生活在这户家庭中的,还有其他4个孩子,均来自福利院。

中午时分,记者见到了深斯腾模拟家庭中的父亲,一位年近五十的朴实男子,在得知记者想带深斯腾一起吃午饭时,这位名义上的父亲并未表现出过多的不满,只是明确表示,必须和福利院负责人打好招呼,并再三强调,孩子吃过午饭后,要自己回家。虽无刻意为难之意,但言谈间男子的举止言谈仍不免流露出些许粗陋,一旁的深斯腾则始终有些木讷,不发一言。

对于代养家庭中父母的素质问题,深圳市社会福利中心主任唐荣生在接受《新民周刊》专访时,也表现出一丝无奈。唐主任告诉记者:“为了鼓励更多的社会家庭帮助福利院代养儿童,院方与政府会按照每个孩子每月1500元生活费用的标准,对代养家庭予以经济补助,在这样的情况下,代养儿童的政策难免带上了些扶贫的意味,代养家庭中父母的个人素质及受教育水平自然难以苛求。另外,很多家庭出于经济原因考虑,帮助福利院抚养孩子,为了实现赚取生活费用的目的,难免在孩子的生活开销上有所克扣,以赚取部分剩余钱款。在这方面,虽然院方也会有专门的调查人士,不定期地来到代养家庭中抽查孩子的伙食等生活开销标准,但不可能做到完全杜绝这样的现象。”

在和孩子们沟通的过程中,记者发现,绝大多数生活在代养家庭中的孩子们,对父母向自己实施的管教行为异常敏感,多数孩子即使明知自己做错了事情,也会对代养父母的打骂心生憎恶。

归宿

出于打拐儿童可能在日后找到其亲生父母等多种原因考虑,目前我国法律上不允许这样的儿童被其他家庭领养,同时,为了从根本上杜绝人口买卖行为,2011年底,国家出台法律,禁止被解救的儿童在找到亲生父母之前,由买方的养父母继续抚养。种种原因导致很多打拐解救儿童,比弃婴更难以找到归宿。初到福利中心时,被解救的小粤粤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自己忽然就要被一群警察叔叔带走,离开从小一直养育自己的妈妈。孩子幼小的心灵对所谓的拐卖并没有概念,只知道这个被定义为非法收养儿童的人,就是从小照顾自己长大的母亲。

唐荣生告诉记者,小粤粤来到福利中心后,一度情绪很不稳定,每天又哭又闹,后来也是经常郁郁寡欢,只有在同其他小伙伴一起玩耍时,才会偶尔露出笑容。在刚刚被送到寄养家庭时,他会时常在噩梦中惊醒,啼哭不已。通过寄养家庭家长的努力,孩子现在开始慢慢回归童真。但寄养毕竟只是暂时的,很难想象,当再次面对分别时,孩子又会有怎样的反应。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一个人失踪满三年,法律上即可认定其已经死亡。唐荣生认为,对于这些打拐解救出的儿童,法律在禁止其他家庭收养上,也应该给一个具体的期限。这个期限可以是三年,也可以是五年,如果期限过后,孩子的亲生父母依旧没有来认领自己的孩子,那么孩子则应该被认定为弃婴,允许其他家庭领养。

联合国公约规定,福利院里的儿童,年龄一旦超过14岁,就不能再被依法收养。1999年出生的陈筱丽,自2000年被解救后,已经在等待父母的岁月中,度过了近12年,如今,即将年满13岁的陈筱丽很希望在自己14岁之前,国家能够允许她找到一个新的家庭。据了解,深圳福利院的9名打拐解救儿童,除小粤粤尚且年幼之外,其他8名孩子,均出生在1998年至2001年之间,被解救的时间也多集中在2000年左右,多数孩子在与记者交谈时均表示,自己已经放弃亲生父母可能找到自己的幻想,不想再等下去了。几个2000年出生的男孩,还一再向记者表示,千万要在自己年满14岁之前,允许自己被领养,让自己能够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长期稳定的家。

篇5:四年级《我想》续写

我想把耳朵,

安在云朵边上。

听小鸟——叽叽,喳喳,

那清脆的喧闹。

愿它将“春来啦”的喜讯

向祈春的人们报道。

我想把耳朵,

安在池塘边上,

听青蛙——呱呱,呱呱,

那富有节奏的鸡叫。

愿它将“丰收啦”凯歌,

向地里干活的人们奏响。

我想把耳朵,

安在山涧中。

听泉水——叮咚,叮咚,

那轻快的`欢笑。

愿它汇在凉凉的小溪,

将那干渴的大地润滑。

我想把耳朵

安在小朋友们的身上。

听她们——1 2 3,

那开心的歌唱。

希望同他们一样快乐,

篇6:儿童诗我想

一、了解儿童诗,形象解读儿童诗意境的“意”和“境”

1、同学们,你们读过儿童诗吗?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儿童诗吗?

2、对!成人或儿童写的具有儿童情趣、反映儿童生活、适合儿童阅读的诗是儿童诗。

3、出示符号“0”,让学生根据 “0”的形态特点观察、想象:“0”是什么?(数字零、字母0、鸡蛋、石子、张开的嘴、圆圆的盘子、圆圆的月亮、红红的太阳„„)

4、同学们,你们刚才的想象是一幅幅画面,就可以作为儿童诗的“境”,如果以此为题目在诗中进行无限的遐象抒发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就是“意”。我们读儿童诗就要抓住诗中的“境”去体会诗中的“意”。

二、启发学生以“小手、桃树枝,眼睛、风筝,我、春天的土地”为依据,想象《我想》这首诗的意境,体会儿童奇特的想象。●出示“小手﹢桃树枝”。如果把你的小手安在桃树枝上,会长出什么呢?此时的你长出来干什么?

●出示“脚丫十柳树根”,如果把你的小手接在柳树根上,又会长出什么呢?此时的你会有些什么愿望?

●出示“眼睛十风筝”,如果把你的眼睛装在风筝上,你会看到些什么? ●出示“我+春天的土地”,如果把你种在春天的土地里,你会变成什么?有什么美好的愿望?

三、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我想》。

同学们的想象丰富、奇特,还有很多美好的愿望。作者又是怎么想象的呢?

1、请同学们打开书读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读到字正腔圆。

2、检查、教读,读到正确、流利,读出儿童诗的节奏、韵味。特别注意“悠啊(wa)悠”、“长啊(nga)长”、“望啊(nga)望”、“飞啊(ya)飞”中的“啊”的变音指导。

四、启发学生把自己的想象与作者的诗作比较,体会《我想》在想象意境、语言、构思等方面的表达特点

(一)、与作者想象、语言表达对比

1、同学们请你把作者的诗与自己的想象和语言一节一节的对比对比,看看作者的想象和语言好在那里?默读诗,思考。●指导第一节

1、作者用了比喻和拟人进行想象。

2、这里的“牵”正好与小手相对,用得好。

3、“悠”用得好,好象有慢悠悠的意思。它是如何悠出春天的赞歌的?(花香 流水 鸟鸣 ……)

4、这就是诗的语言,有味道、有声音、有色彩,读起来还有音乐一样的节奏美。下面请同学们读读这节诗,读出诗的节奏、韵味和美妙的想象。●指导第二小节

作者用“长成一座绿色的帐篷”概括了我们所有的想象。这说明诗歌的语言十分精练,浓缩了很多的意义。下面请同学们读读这节诗,体会诗的语言的节奏、韵味和美妙的想象。●指导第三小节

1、作者把蓝天比喻成课堂很美。

2、第三小节作者只写了天空的景象,没写天底下看到的情况,是不是作者的想象不够丰富?

3、如果高洪波把想到的都写下来,课本装得下吗?在这里他是选取典型的画面“白云、太阳、天”表达儿童对蓝天的遐想和喜爱之情。下面请同学们读读这节诗,体会诗的节奏、韵味和美妙想象中的无限遐想和喜爱之情。●指导第四小节

“飞”字用得好,写出了儿童对美好愿望的向往与追求。下面请同学们读读这节诗,体会诗的节奏、韵味和美妙想象中儿童对美的无限追求与向往。

(二)、体会作者构思特点,模仿写诗

1、这么美的诗,每一节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作者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每一节都是先写我想怎么样,再想象长成什么、变成什么.2、你能模仿着写一写吗?

我 想

我想变成一对翅膀

让想飞的人们

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

尽情欣赏祖国的秀美风光

我想变成一幅清亮的喉嗓 让聋哑儿童

拥有甜美的声音 能够尽情歌唱

我想变成一片花瓣 悄悄地站在枝头

眺望着

春天那美丽的面庞

我想变成一个西瓜

躺在绿油油的田野里 享受那夏日的艳阳

我想变成一片雪花 快乐地飘啊飘 用我的粉妆玉砌

装点祖国山河大江

„„„„

五、课堂总结

篇7:儿童诗《我想》的教案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使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3.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仿照课文再续编一段诗歌。

4.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使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大胆想象、仿照课文再续编一段诗歌。

一、谈话导入,揭题。体会儿童奇特的想象

1、师出示符号“0”,让学生根据 “0”的形态特点观察、想象:“0”是什么? 生:数字零、字母0、鸡蛋、石子、张开的嘴、圆圆的盘子、圆圆的月亮、红红的太阳„

师:同学们,你们的想象力很丰富,能把一个简单的符号想象成一个个事物。接下来老师还要考考你们,能从这样的句子中想到什么?

2、师:出示“小手﹢桃树枝”,如果把你的小手安在桃树枝上,会长出什么呢?(预设:我会长出稚嫩的花蕾,在阳光下尽情地绽放。我会长出稚嫩的枝条,在春风春雨中尽情地生长。)

师:此时的你会有些什么想法?(预设:我会与树上的小鸟、桃树枝、桃树叶成为好朋友。我会让小鸟在我的枝条上筑巢、搭窝,让鸟的家族自由地歌唱。

3、出示“脚丫十柳树根”,如果把你的脚丫接在柳树根上,又会长出什么呢?(预设:我会长好多好多的根。我会发好多好多的芽。我会长出很多很多的柳枝、柳叶。我会长出很多很多的柳树,长成一片茂盛的柳树林子。)

师:此时的你会有些什么愿望?(预设:我会给人们遮荫,让我的同学在树下乘晾、读书„„)

4、出示“眼睛十风筝”,如果把你的眼睛装在风筝上,你会看到些什么?

(预设:我会看见蓝蓝的天空、自由飘飞的白云。我会看见自由飞翔的小鸟;还会看见红彤彤的太阳)。师:往下看。

(预设:看到巍巍长城、滚滚长江、滔滔黄河、一碧千里的草原;看到繁华的都市北京、上海、重庆、万州„„)师:出示“我+春天的土地”,如果把你种在春天的土地里,你会变成什么?(预设:我会变成小草、小花,把祖国打扮得美丽无比。)

师:多么美好的愿望啊!你们呢?会变成什么?有什么美好的愿望?

(预设:我会变成蒲公英,在空中自由地飞呀飞,把我的理想告诉小树、小花,告诉小松鼠、小花猫、小熊猫„„我会变成一棵摇钱树,为穷人摇下很多很多的钱,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三、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我想》,启发学生用学习诗歌的方法体会《我想》的思想感情(师过渡:同学们的想象丰富、奇特,能把几个文字想象成一幅幅图,真了不起!接下去让我们去看看诗人是怎么样把想象写成美美的一首诗的)打开课文39页去读读《好想》

要求:1.自由放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读到字正腔圆。2.检查、教读,读到正确、流利,读出儿童诗的节奏、韵味。特别注意“悠啊(wa)悠”、“长啊(nga)长”、“望啊(nga)望”、“飞啊(ya)飞”中的“啊”的变音指导。

四、精读诗文,体会《我想》的想象意境。

1、师:刚才同学们都放声美美的读了这首诗,但有时侯静静地去读,静静去想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下面就请同学们在优美的钢琴旋律中走进这首诗,把自己读的感受写下来!

2、生读,师巡视

3、生反馈自己的感受,顺便读走进喜欢的小节。师再采用多人次读——同桌互读——男女赛读——配乐齐读

师:这首儿童诗仿佛把我带如了如梦如幻的童话世界,当我很不能理解,诗人为什么要写这最后一段,是不是有画蛇添足的嫌疑?(预设:生畅想原由,师:诗的解读有很多种,坚持自己的也是一种风格!读了诗以后,你们想不想做诗人,也来挥洒一番!

我想诗人也是这样想的,你们看文后的省略号)

五、体会作者构思特点,模仿写诗

1、师: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作者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每一节都是先写我想怎么样,再想象长成什么、变成什么.)

2、师:对!你能模仿着写一写吗?(生模仿写作5分钟后)

3、生朗诵自己的诗,师点评

篇8:仿写儿童诗《我想》教案

设计理念

“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这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观,让学生学会欣尝、创作儿童诗,能够激活他们的想象,培养想力和创新思维。他们的心灵和思维也会受到诗意的熏陶,变得更加美好,童年的天空充满诗意的色彩。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诵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了解这首诗的语言特点。

2、了解这首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生活画面,激发写诗的兴趣。

3、在学诗和评价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的创作的信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歌曲《童年》创设快乐情景。简介作者

导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儿童诗《我想》,同学们喜欢吗?学完之后,我们还来做个小练笔,仿写儿童诗。

二、赏诗

(一)赏语言

师:要想学会这首诗,首先要学会欣赏诗。让我们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诵这首诗,想想它的句子有些什么特点。

1.和平常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2.同古诗相比又有什么不同?

3.这首诗歌在语言结构上又有什么特色?

4.学生通过比较,明白儿童诗语言简洁,形式活泼的语言特点。

(二)赏韵律

师:作者用简练的语言,写出了童年的幸福和欢乐,写出了童年的想象和憧憬。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怀着眷恋来朗诵你喜欢的小节吧!

你有什么发现呢?

师:这首诗为什么读起来来会这样朗朗爽口呢?请大家仔细看看诗中每小节双行的最后一个字,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大家一起用笔在诗中找找这些韵母相同的字吧!介绍什么叫押韵,并做押韵游戏。

教师总结。略在古代大多是为歌而作的,诗和歌是分不开的,所以叫做诗歌。诗歌不仅可以有节奏地读出,给它谱上曲子,还可以唱出来呢,老师也找了首曲子,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教师伴奏示范唱学生跟唱)

(三)尝画面

读着读着,唱着唱着,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同学们真聪明,能从几句简短的文字中读出这样丰富的画面,正是因为这首诗所写的就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情,诗就是这样地贴近生活。(板书:贴近生活)

三、想象生活中的画面,仿写诗歌。出示诗歌仿写灯片,仿照前面段落,进行仿写。

仿写时你能用上哪些押韵味的词组呢?,想不到这写诗只要发挥丰富的想象,结合生活实际,也可以化作一行美妙的诗句呢。咱们试着编一编。学生边计论边创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全班共同完成一小节。

小结:原来写诗并不象我们想象中的那样难。就像我们刚才写的诗,只要写出童年的乐趣发挥丰富的想象,用上修辞方法用简短的语言写下来尽量做到押韵整齐,就是一首好诗。

四、回忆年生活画面激发写作兴趣

篇9:儿童诗我想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3.背诵喜欢的诗歌,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教学难点:

领悟儿童诗的写法。课前准备:

找几首儿童诗读一读。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快乐导入

1、此时,如果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帮你实现一个愿望,那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

2、是啊,美好的愿望有那么多,要是都能一一实现那该多好啊!这不,有一个孩子就把自己的愿望写进了诗里,他的愿望是什么呢?赶紧去读读吧。

二、初读诗歌,自主建构 电子白板出示学习目标:

1、读读记记:丫、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虎牙、水墨画

2、解释词语:汲取 喧闹 水葫芦

3、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并想一想,孩子的愿望是什么?

4、交流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

5、那么多愿望中,哪一个最令你神往?说说理由。

6、诵读最神往的愿望,品读这一节诗句,想象画面。

7、想象“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愿望?

三、精读诗歌,互动互助

1、那么多愿望中,哪一个最令你神往?说说理由。

2、诵读最神往的愿望,品读这一节诗句,想象画面。

3、想象“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愿望?

4、赏析领会

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5、体会这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四、赏析诗歌,精讲点拨

1、感悟领会

你觉得作者的想法美在哪?

2、体会这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每一小节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

每一小节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五、总结延伸,分层达标

必做题:

童年,有太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请大家课外多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

选做题:

篇10:儿童诗两首《我想》教学设计

五年级二班 兰彩玲

学习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篷帐“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重点)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难点)教法与学法:

师:导学法

生:朗读法,质疑探究法

教学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读过儿童诗吗?儿童诗是属于我们的儿童文学形

式。今天,老师将带着同学们一起学习两首儿童诗,希望同学们

在学习过程中能满载而归。

不知不觉中,你们已经悄悄长大。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们心中肯

定有许多美好的愿望。能不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你的美好愿望是什么

呢?

2、揭示课题

同学们的愿望真好,要实现你的愿望,一定要努力学习,不断进取。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有的人放在心里,有的人放在嘴上,还有的人写进诗里呢!不信,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想》这首儿童诗吧!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三、出示自学提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读正确,读流利。

2、这首诗歌写了孩子的哪些愿望?

四、我会读

脚丫

营养

花苞

悠荡

柳树

湿软

汲取

帐篷

柳絮

蒲公英

五、读诗

1、个别读

2、集体读

六、赏诗

1、欣赏范读

2、欣赏朱伟龙同学读

3、有感情的齐读

七、悟诗

小组合作交流:孩子的愿望是什么?

1、我想用自己的小手,把春天打扮的更加漂亮。

2、我想把脚丫接在柳树跟上,汲取更多的营养,快点长大。

3、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飞向蓝天,探索奥秘,开拓视野。

4、我想变做小花、小草,点缀春天,装扮大地。变做柳絮和蒲公英,自由的飞翔。

八、讨论交流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说说“我”的那么多愿望中,最令你神往的是哪一个?并想象愿望中所描绘的情景。

2、谈谈你对是个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不过,飞到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

九、小结

《我想》这首儿童诗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十、写作特色概括

这首诗在形式及写法上有哪些特点?

1、结构一致,每小节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读起来琅琅上口。

2、句式相同,例如:每一小结里都有一个双音词,如“悠呀,悠――”“长呀,长――”这样的语句。

3、用词讲究,“安、接、装、种”等动词用得既准确又形象。

十一、课堂小练笔

把自己的愿望仿照诗歌的形式写出来。

十二、作业

1、把这首诗歌有感情的读或者背给家长听。

篇11:我想儿童诗歌仿写

飞在天空之上,

看,

全世界的.美景。

我想有一艘飞船,

冲出地球穹顶,

望,

宇宙中心的太阳。

我想有一汪池水,

清冽沁人心脾,

舀,

清澈与你分享。

我想有一枝神笔,

五彩缤纷又神秘,

画,

篇12:我想儿童诗歌仿写

无忧无虑的飞到这儿,

飞到远方。

我想变成一艘飞船,

飞到宇宙,

看着浩瀚的星空。

我想变成一辆汽车,

疾驰在马路上,

周游全世界。

我想变成一朵大大的白云,

到处游荡,

晴天阴天。

我想变成一架飞机,

飞向辽阔的天空,

篇13:儿童诗我想续写

1、出示主题图

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位好朋友,看,图上的小姑娘在做什么?(提示:从她的动作、表情上,猜想一下)(生自由回答)如果你就是这位小姑娘,你会想些什么?

2、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有一位著名作家高洪波就以“我想”为题写了一首儿童诗,(板书,齐读课题)。那作者的梦想是什么?现在就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九课第一首诗,注意把课文多读几遍,读完后思考这个问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三、再读课文,进入情境

1、指名读

(1)师:读完了诗,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谈感受,教师随机引导)

(2)谁能通过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3)找4名同学读2-5小节,老师读第一小节。

(4)评价:你觉得这几位同学读得怎么样?

①学生评价:好,好在哪里?你能不能读得比他还要好?(师指导读)②教师评价:注意把握诗的节奏,该停顿的地方要停顿,另外还要注意一些字词的重读,同时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在里面。

3、自由练读。

4、展示读

师:谁想起来读?想读的站起来,挑选自己喜欢的小节读。评价:这五名同学谁读的最好?我们要向他学习。

5、男女生对读。师评价

四、谈梦想,感受意境

1、问题:读到这里,谁能告诉老师:这首诗每个小节分别写了作者的什么梦想?

依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

一、小手桃树枝(第一小节)

二、脚丫柳树根(第二小节)

三、眼睛风筝(第三小节)

四、自己春天的土地(第四小节)

2、这些梦想,你最向往哪一个?为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提问: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会是怎样的情景、怎样的感觉)

3、边读边想象

(1)你把描写这个梦想的小节有感情的读一读。其它同学边听,边想象,你仿佛想到了什么?

(2)默默诵读最令你向往的愿望,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 ◇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你有什么感受?比如:“牵着万缕阳光”是怎样的感觉?“成为柳

絮和蒲公英,飞呀,飞”是怎样的感觉?

(3)找一名同学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一幅幅什么样的画面。播放音乐

(4)学生汇报

(5)教师引读

师: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想象把这首诗一起读一遍。注意,在读每个小节这前,老师都有一段导语,等老师说完导语之后,你们再读相关的小节好吗?

在那桃花盛开的春天,“我”想象自己的小手安在了桃树枝上„„(读

第一节);旭日、和风,垂柳拂岸,“我”想象自己的脚丫接在柳树根上„„(读第二节);春天是放风筝的季节,蓝天白云,风筝飘飞,给人们带来多少欢乐,“我”想把自己的眼睛装在风筝上,体验春天的快乐„„(读第三节);阳春三月,绿草成茵,花繁似锦,“我”把自己想象成了大地„„(读第四节);大自然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我还想„„

(6)学生说自己的梦想

①教师举例:我想把脚丫,化作潺潺流水,让母亲河,永远载舟远航。你还有哪些梦想,自己先思考一下

②学生说梦想。教师评价,指导

4、师:如果把大家刚才说的这些写下来,也会变成一首首美丽的小诗。大家想不想写一写。

五、学生写梦想

1、要求:模仿课文的结构,可以写一小节,也可以写一首完整的诗。

2、写完后小组内相互评价,然后选出你们小组写得最好的一位同学来。(师巡视指导)

六、展示

1、小组代表到前面汇报。(音乐)

2、师评价:不仅写得好,而且读得也很好

把这几位同学写得连起来,就成了一首优美的小诗,这首诗就是--我想。同学们都成了小诗人。大家高兴吗?

七、作业:

上一篇:产品异常问题处理下一篇: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