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对人生态度的指导

2024-05-22

论语对人生态度的指导(共8篇)

篇1:论语对人生态度的指导

《论语》对人生态度的指导

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 班级:12新闻 姓名:沈梦婷 学号:20121045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其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可操作性强。宋初宰相赵普曾说用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虽然时过千年,但对后世依然有重要价值。而且,《论语》中内容丰富。有为政治国之术,有为人处世之道,有各种学习之法,还有儒家的思想核心“仁”和“礼”。《论语》对我们的人生态度也做了一些指导。

一、求仁而得仁,又和怨

《论语·述而》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伯夷和叔齐兄弟让国,在孔子看来,是求仁的表现。既然让国而心安理得,已经得仁,就没有怨言了。现在多用来比喻理想和愿望均实现。这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我们需要先明白自己要求什么,再努力去追求,达到了就没什么遗憾了。就如雷锋传人郭明义,他把助人当做他要追求的人,他就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他追求的“仁”达到了,虽然他自己的生活也并不富裕,但“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虽然我们不可能人人都能成为雷锋传人,不可能人人都把自己所求的“仁”定的那么崇高,我们也可以去追求自己的“小仁”。我们可以自私一点去追求学习,追求事业,追求成功。只要是“求仁而得仁”,就无需多怨。

二、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论语·子罕》: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这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告诉我们要持之以恒。正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现在的我们大多都有点浮躁,一件事情刚开始做事踌躇满志,中间就开始倦怠了,接着就有人放弃了,都是因为没有恒心,不够坚持。不过,现在期末临近,许多学生开始挑灯夜战,三更眠五更起,看似非常勤奋。其实,“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不过一日曝十日寒。”我们太喜欢不断地变换着做事,以为这是自己年轻有激情的表现。所以,许多事情往往都是有了开始就没有以后了,更别说结果了。甚至有时候真的是功败垂成,只差一步。殊不知“人生有所贵,所贵有始终”。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荀子也曾说过“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古可镂 ”。坚持是一种人生态度,而且是一种难得的人生态度,值得大家共同追求的人生态度。

三、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这是孔子对自己的一个评价。是一种典型的现实主义和乐观主义的人生态度,展现了孔子积极的人生面貌。现在的人们也需要这种人生态度。做一件事情,就要全身心的投入,达到发愤忘食的境界。然后,要从所做的事情中发现乐趣,乐以忘忧。这样,即使老了,也依然会充满朝气。人的年龄有时并不是年轻和年老的标志。正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个能达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境界的人,永远是年轻有活力的,“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因为,这种积极的态度会不断地催人奋进。四、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雍也》中,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是孔子对其学生颜回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的由衷赞美。“一箪食,一瓢饮”,这样的生活实在是简单贫困,以至于“人不堪其忧”。但你看他像贫,其实他不贫,他是安贫乐道。就像陶渊明“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一个人精神上的富足可以弥补物质上的贫困,但一个人物质上再怎么富足有时也难以填补精神上的空虚。像颜回、陶渊明那样“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境界现在的我们可能很难达到,那我们可以让我们心中物质和精神的天平不至于倾斜的太严重。追求物质本身并没有什么过错,孔子曾说过:“君子爱财”,管子也曾说过:“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可见追求物质是完全合理的,而且物质的富足也能为追求精神奠定基石。但如果没有内在的精神,就像“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孟子曾说过:“人之有道也,逸居而无教,无异于禽兽。”都说明了精神富足的重要。现代的社会物欲横流,一些人很容易在追求物质的路途中迷失。《论语》中颜回的人生态度,依然具有价值。

马斯洛曾说:“心态若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一个人的人生态度是一个人人生路上的指南针,《论语》中关于人生态度的句子还有许多。虽然《论语》已经有两千多岁了,但老马识途。《论语》至今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篇2:论语对人生态度的指导

【立意角度】

观点要辩证,坚守自我精神和信仰 改变自我知识和能力,二者都必须谈。否则谈其中一个方面就片面。

【作文素材】

(一)

抬头是星空,仰望是群星璀璨。各行星默默的坚守着自己的轨道,有条不紊的轮回。

抬头是碧落,仰望是云卷云舒。各浮云随风的追寻着自己的梦想, 轻逸自由的飘去。

高山巍峨,坚守一方沃土;清泉淙淙,舞动着一个灵动的魂魄。山川相缪,方显自然之美。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一个径直走路的人迟早会走到尽头!”

任尔云卷云舒,花开花落,高山只坚守“壁立于仞,无欲则刚”的箴言,守住自我;

无论秋风萧瑟,人生几何,流水总相信“穷则变,变则通”的警句,改变自我。

水活则灵,山活则碧,棋活则胜,人活则生。

生活并不是一个人工开凿的运河,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好了的河道内。 泰戈尔

(二)

坚守自我是“凌寒独自开”的傲骨,是“任而东南西北风”的坚韧,是“清净傲妙,抱玄守一”的清净,是“一片冰心在玉壶”的高洁。坚守自我,就坚守了人性的崇高和爱的美好。

大江东去,淘不尽的是一个又一个执著坚守精神核心的灵魂。屈原“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世人皆醉而我独醒”,鲁迅在”奴隶”的时代傲然屹立;居里夫人的美丽被放射性物质吞噬,被誉为“唯一没被荣誉迷住双眼的人”;伽利略不畏强权,冒死解释“日心说”真理。

守住就是守住自己的精神核心,任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我心依旧。

改变就是打开心灵的堤坝,适当地融入江海,为了更好地生存,也为了提升生命的高度。

坚守的志者,改变的智者

【佳作展台】

人生中的守与变

古人云:修身养性,然后治国平天下。修身、养性其实就是守住自我的同时改变自我的过程。那么守什么,又变什么呢?

守住自己的诚实,守住自己的梦想,守住自己的灵魂。改变自己的懒惰,改变自己的平庸,改变自己的人生。守,给自己一片心灵的净土,变,给自己一个提升的空间。

屈原汨罗江的一跃,守住了自己的公正廉明,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李白大唐宫殿门前的毅然转身,守住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气;朱自清对美国空投粮食的拒绝,守住了文人的一身正气。他们是中华的骄傲,是历史上的星光。他们的守,守住了灵魂,为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族精神的传承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一个“守”字,简单几笔,却留了人类最高贵、最独特的灵魂;一个“守”字,多少行动,才能真实的阐释他。守住自我,即使举世混浊,也能拥有一棵看守心灵月亮的树。

变,是好的,是需要勇气的。可怎样变,就决定怎样的人生。李斯变了,从一个本可留芳百世的兴国者变成一个与小人为伍的奸臣,这变,是可耻的。唐玄宗变了,从“开元之治”到“安史之乱”,从一个明君到一个只知享乐的昏君,这变,是可悲的。可是还有一些人,他们变了,让我眼前一亮。邰丽华改变自我对黑暗的盲从,从一个聋哑人到美丽舞者的蜕变,谱下了世间最美丽的心灵之舞;奥普拉温弗瑞改变了对黑人命运的盲从,凭借一个人可以清贫困顿,但决不可没有梦想的简单信念,写下了从丑小鸭到黑天鹅的美丽蜕变,成就了一代传媒女皇。改变自己,从平庸到出众,从平凡到不平凡,从胆怯到勇敢,从成功到失败,我们做得还很少,路还很长。

守,变,应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不死守,不乱变,改变我们性格上的缺憾,守住我们灵魂上纯洁,才能造就独一无二,光彩照人的自我,才能写下精彩绝伦,波澜壮阔的一生

篇3:论语对人生态度的指导

一、孔子:用智慧笑对困难与挫折

《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集结孔子言论而成的, 内容涉及到政治、哲学、道德修养、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 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被称为是中国人的圣经。

在《论语·子罕》中这样写道 :“仁者不忧, 智者不惑, 勇者不惧”。这里的“仁者不忧”说的是, 真正有仁爱之心的人, 不会因环境而动摇, 没有忧烦 ;“智者不惑”指的是, 真正有智慧的人, 不论遇到什么样的事情, 都清楚而不会迷惑 ;“勇者不惧”指的是, 真正有勇气的人, 是没有什么可怕的。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有仁爱之心的人不会有忧愁, 他会用宽容和理解来对待给他带来忧愁的人和事情 ;有大智慧的人, 遇见有迷惑的事物或者不解的地方, 他会运用他的聪明才智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勇敢的人, 在面对强敌时, 是不会畏惧的, 他会义无反顾的去迎接任何挑战。可以说, 从这句话孔子告诉我们, 当面对挫折时, 要有仁者的胸怀, 智者的理性, 勇者的镇定。

在《论语·宪问》中, 有人曾这样说子路 :“知其不可而为之。”意思是说,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 表示意志坚决。可以说, 这句话也是对孔子入木三分般的评价。在人生之路上, 我们每个人都会碰到一些困难和痛苦, 在遭遇挫折时, 有的人消沉低落了, 停滞不前了 ;在学习出现倒退时, 有的人对自己说我不行了 ;在生活出现磨难时, 有的人便痛哭流涕, 怨天尤人。世事总难料, 困难和挫折随时随地都会出现, 而“知其不可而为之”这句话则告诉我们, 许多事情都是要经过艰苦奋斗和努力后得来的, 人就应该有执著的信念, 要有攻坚克难、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

孔子在《论语 · 雍也》中言道 :“有颜回者好学, 不迁怒, 不贰过。”意思是说, 真正的好学者是自己适应环境而不是要别人创造环境来适应他, 更不会迁怒和抱怨他人, 不管外界怎样喧嚣和嘈杂, 内心的安宁才是真正的宁静。即快乐而不致毫无节制, 悲哀而不过分影响情绪, 受到不公平待遇心有怨言的时不会过分生气影响到心境。也就是说, 在任何时候都要以一颗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一些事情, 不要抱怨自己的环境不好, 而要努力改变自己的心态去适应环境。所以孔子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 没有走不通的路, 在面对挫折时, 应该拥有一种平和的心态, 以最乐观的精神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

二、孟子:挫折是客观存在的磨刀石

《孟子》是战国时期记录孟子言行的一部著作, 记载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交流和争辩, 还包括孟子对其弟子们的言传身教, 以及孟子游说各国诸侯时的记录, 也是儒家。

关于挫折的意义和价值, 孟子在《孟子·告子下》中有段著名的论述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 然后能改 ;困于心, 衡于虑, 而后作 ;征于色, 发于声, 而后喻。”在这段话里, 孟子认为挫折能够磨炼人的意志、激发人内心的潜力、增强人的才干。只有经历艰难困苦, 经历过挫折洗礼的人, 才能锻炼意志, 增长才干, 才能堪以重任。在这里, 孟子还表达了一个重要理念, 即有意识地设置挫折情境, 对人才进行挫折考验。

在《孟子·告子下》中, 孟子还讲道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在这里孟子认为, 安逸舒适的生活会使人止步不前, 只图享乐的人, 不能养成克服困难, 摆脱逆境的能力, 会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 遇挫折、逆境则消沉绝望。而处于忧愁患难之中的生活则能激励人的意志, 使人得以生存与发展。这个观点揭示了挫折的客观存在性, 也说明了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挫折与磨难。

在《孟子· 尽心上》中, 孟子说 :“人之有德慧术知者, 恒存乎疢疾。”意思是, 人之所以有道德、智慧、本领、知识, 经常是由于他经常经历灾患。这句话告诉我们, 困难和挫折就像一块磨刀石, 能够磨砺出我们坚韧不拔的品质, 激发人所未知的潜能, 所以说在日常教育中, 主动让大学生经历挫折, 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孟子· 公孙丑上》中写道 :“昔者曾子谓子襄曰 :‘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 :自反而不缩, 虽褐宽博, 吾不惴焉 ;自反而缩, 虽千军万马, 吾往矣。’”在这一段中, 孟子将北宫黝、孟施舍、曾子三人进行对比, 认为曾子以正义曲直为评判标准培养勇气最为可行———正义不在我, 对方纵是卑贱的人, 我不去恐吓他 ;正义确在我, 对方纵是千军万马, 我也勇往直前。随后, 孟子又有一段“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评论, 认为浩然之气“至大至刚, 以直养而无害, 则塞于天地之间。”可见, 真正的勇士, 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以正义为力量, 纵是千军万马也勇往直前。从这段话告诉我们, 在遇到挫折时, 要敢于直面现实、接受挑战, 沉着冷静地去面对挫折, 以正义的浩然之气去战胜它。

三、荀子:坚韧意志和不懈努力是战胜挫折的力量源泉

《荀子》一书是荀子关于如何管理国家、社会和人的自身行为, 以维持国家稳定发展和实现人的自我完善的重要理论著作, 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发展产生了深远广泛的历史影响。

在《荀子·劝学篇》中有句至理名言 :“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即只要坚持不停地用刀刻, 即便是金属和玉石也可以雕出花饰 ;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再难的事情也可以做到。这是一种百折不挠的求学精神, 也是一种铁棒磨成针的韧劲。这就告诉我们, 在做学问、做事业中, 贵在目标专一、矢志不移, 最不能有的就是三心二意、见异思迁。在挫折和逆境中, 贵在持之以恒、永不懈怠。凡事都要一鼓作气, 坚持到底, 最忌浅尝辄止、一曝十寒, 否则必然或是半途而废, 或是功败垂成。可见, 荀子告诉我们要培养坚忍的意志来克服困难。

在《荀子 · 修身篇》中, 荀子讲 :“以修身自强, 则名配尧禹。”意思是, 通过品德修养达到自强, 则名声可与古代圣贤尧、禹齐名。我们知道, 修身是儒家传统道德的一项重要要求, 是指自我完善, 严格按社会道德规范要求自己。从这句话我们也可以看出, 荀子对修身的要求很高而且也很具体, 以至于一言一行, 甚至服饰、饮食、居处、容貌、态度等, 一律要求合乎道德准则。他认为做到这些, 就与尧、禹差不多了, 实际上荀子这句话是在强调修身可以成为自强的一种途径, 而如果一个人的道德准则高、品行好的话, 他也就更易走出逆境。

在《荀子·宥坐》中, 荀子认为 :“居不隐者思不远, 身不佚者志不广。”说的是, 处境不窘迫的人往往不能高瞻远瞩, 没经过失败挫折的人往往志向狭小。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荀子的“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心态。所以说, 有成功就有失败, 有失败也同样会有成功, 成功与失败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没有失败过的成功者, 不一定能守得住现有的成就。而一个失败过的成功者, 他定能守住自己现有的事业。然而当我们遭受失败后, 一味自责、抱怨或者偃旗息鼓甚至自暴自弃, 都是不可取的。其实, 没有谁可以随随便便成功的, 不经历风雨是不可能见到彩虹的。所以说, 失败应该是成功的母亲, 只有积累了一个一个的失败砖石, 才能垒成成功之塔。

结语:

纵观中国五千年的文明, 积淀形成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 其中有很多有关挫折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对我们对抗挫折具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但需要注意的是, 中国的古代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发展起来的, 我们应该审慎地对待, 批判地继承, 要立足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 极取其科学性的精华。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在发扬传统文化精髓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李小龙.《论语》全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

[2]徐洪兴.《孟子》精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2.

篇4:浅析《论语》中孔子对隐士的态度

关键词:论语;孔子;隐士

孔子作为殷商后人,自认为“周礼”的继承人,具有强烈的维护社会秩序的责任感,故生发出“学而优则仕”(《子张》)的教诲,从而可见其认为读书的目的是为经世治国,但士又不必为仕,因为士若仕是要具备两大先决条件,一是外在国邦的“有道”,二是内在“学而优”,两者缺一则不必仕,故隐士的存在与儒家思想并不相悖,甚至有些方面是互通的。本文将试列举《论语》中孔子对不同隐士的态度并谈一下由孔子对隐士的态度所得出的粗浅想法。

一、孔子对不同隐士的态度

(一)赞赏

主要体现在《微子》篇孔子与“楚狂接舆”的互动以及称赞“伯夷、叔齐”为“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之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变动,阶级固化被打破,士阶层由统治阶级内部的下层贵族逐渐指代一群无固定职位有知识、有道德修养的文人,而他们作为“士农工商”四民阶层的一员区别之一在于“志于道”的坚定,故认为“道”尊于“势”,《卫灵公》篇有“君子谋道不谋食”认为真正的君子就算无职以自给,也要高举“道”,而“道”具有“人间性”以及“历史性”两种特征,即“道”为“法先王”而来,也体现了统治阶层托古以强化政治权威的合理性,“人间性”体现为士阶层开始从关注“天道”转换到“人道”,知识分子摆脱迷信思想而强调人间秩序的安排,将自己的学说归结为治国平天下上去。(《士与中国文化》)

“楚狂接舆”在记载中是“与其妻偕隐”(《韩诗外传》)然而在《论语》中可见他仍关心政治和国家安危,还不忘给统治者提出劝谏而说道:“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由于政治不伯夷、叔齐更是如此,被“势”压迫其“道”后便毅然选择隐居,而在关键时刻,二人扣马谏阻,可见其社会责任心仍存,及至两人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亦可见出他们作为隐士也有儒家君子所信服的“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的决心。

(二)不赞同

《论语》记载了还有一类隐士,他们既有自己对于国家的看法甚至也深知孔子的为人,然而与孔子所持有的儒家思想有所违背,故孔子对他们主张基本持不赞同的态度。比较明确的站在对立面的主要体现在《微子》篇中,其一是“长沮、桀溺”在知晓孔子其人以及分析当时局势的情况下试图劝孔子做“辟世之士”,而孔子的反应是“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虽然孔子提出“无道则隐”(《泰伯》)的处事法则,但长沮、桀溺的隐世是知天下有难而只求全身而退的方式,是近于道家思想中庄子的“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庄子·大宗师》)以及老子的“知足”,他们不认同“道”的“人间性”,全无儒士们治国平天下的抱负。而儒家所尊崇的隐士是身处山林与田园仍能做到“隐居以求其志。”(《季氏》)故对长沮、桀溺二人发出“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感慨。

对于柳下惠、少连这类出世又入世的“隐士”,孔子态度则相当中肯,称其“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微子》篇)虽然他们在一开始也求志全道,但“智”的缺乏让他们不能审时度势,故此不懂“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道理,因此两人不仅降低了意志和自我道德和人格修养的标准以求志全道,并且让自己身份受到屈辱,从而使“道”屈于“势”。

二、孔子对于隐士认识的评价

在《论语》中,其实还有一些孔子面对其行为未能旋即表态的隐士,如子路遇荷蓧丈人,孔子闻之,只说“隐者也。”随后让子路返回去见荷蓧丈人,从这位老隐者的工具我们可以见得,同长沮、桀溺一般,同时以农业活动作为经济物质来源,但不同的是,孔子虽尚德不尚稼,以严厉的口吻拒绝了长沮、桀溺邀请他同做“辟世之士”,但当子路告诉孔子有位做农事的老人形容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孔子依旧不愠不怒,孔子尊重对他提出批评甚至为此愤怒的人,夫子曾说:“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阳货》篇)但无法忍受放弃“道义”和“智慧”一心求得逍遥的人。

综上,可见孔子对不同类别隐士的态度不同基本是以孔子本人的道德观和人生体验为标准的。一方面儒学自西汉成为正统官学后,几乎历朝统治阶级都有“尊隐”的传统,大大提高了被官僚系统遗忘的文人群体的地位。另一方面,体现出孔子思想里的局限性。在兼并战争激烈、政治动乱的时代,孔子一心追求上古三代时期不尚武而遵礼的伯夷、叔齐式隐者,这种想法是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三、总结

篇5:对人生态度的名言

2. 为了保证成功,你要热诚地努力保持你的身体心理和道德上的健康。

3. 柔和的态度对于一颗被人轻蔑的心的确是很大的安慰。

4. 恭敬,礼也;谦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

5. 你对事情的态度也反应出你内心真正的`态度!

6. 你要别人具有怎样的优点,你就要怎样地去赞美他。

7. 晚上不要坐在电视机前,要把时间用来和你所爱的人谈谈天。

8. 事实本身并不能怎么样,能够左右你的是自己的观点和自己对事实的态度。

9. 认真是一种态度,而态度往往决定一切。

10. 声嘶力竭是态度,不是行为。有些态度远胜行为。

11. 一个人可以不说什么,沉默也是一种态度,一种比任何语言都更强硬的态度。

12. 悲观主义是一种态度,一个勇敢的人的态度。

13. 我们醒来的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又一个机遇。为什么要把时间浪费在自怜懒散自私上呢?

14. 一个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则不能带给别人信心,自己信服的人,方能让别人信服。

15. 沉默是我的习惯,我的态度,不去辩解,不去说明,只要做了就好。

16. 上为天子而不骄,下为匹夫而不惛,此之谓全德之人。

17. 地位高至皇帝也不骄傲,低至百姓也不烦闷,这才是道德完备之人。

18. 人们一旦思想集中于服务别人,就马上变得更有冲劲,更有力量,更加无法拒绝。

19. 人对于爱的态度,代表了她对这个世界的态度。

20. 贫穷带给一个人的不止是判断力和眼界的丧失,更是一种如临大敌的生存威胁。

21. 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

22. 由于痛苦而产生的不通人情的态度是合乎人情的。过分地合乎人情!

23. 正确的态度将我们引向致富之路,错误的态度却可能导致人财两空。

24. 每个人对待死亡的态度,就是他对待生活的态度。

25. 专家,由于职业关系,应对所有超出常规的计划抱不信任态度。

26. 任何本领都没有比良好的品格与态度更易受人欢迎,更易谋得高尚的职位。

27. 一个人有两个我,一个在黑暗中醒着,一个在光明中睡着。

28. 用心甘情愿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

29. 追寻美好人生的态度有三个特质:温柔的态度,理想的怀抱和浪漫的情怀。

篇6:浅谈人生态度对我们的影响

李双

摘要:据山东青年报报道,一则名为“坎坷经历造就了我的人生态度”的新闻,当过掏粪工,当过河工,如今他是博士生导师;饿的五岁才会说话,累得曾经昏倒在工地上,他说那段经历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财富,苦难奠定和成就了他乐观,向上,豁达,执着的人生态度。他就是山东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安利国。他如此详细的述说了自己苦难的经历和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他希望自己的经历能给青年朋友带来些许的启示。

为了追求有价值的人生,我们要确立好自己的人生态度,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大脑,用美德充实自己的心灵;珍惜时间,勇于挑战,善于把握机遇;与人和谐相处,增强合作共赢意识;热爱祖国,努力拼搏,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

关键词:生活积极人生态度

一何为人生态度

人类的基本情绪是痛苦和快乐,就连没有意识的婴儿也会做出本能的反应。痛苦了就哭,快乐了就笑。人生态度基本上可以说是人的苦乐观,或者是乐观与悲观。社会心理学认为,态度是人们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行是 态度的外显,是在人们的态度影响下表现出来的对对象的具体反应。

人生态度,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坏境影响和教育引导下通过生活实践和自身体验所形成的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看法。人生态度体现了人的基本立场、观点和行为倾向。人生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基本因素构成的。人生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必然会遇到各种矛盾。例如,光明与黑暗、真善美与假丑恶、生与死、苦与乐、得与失、哭与辱、顺境与逆境等等。对待些 矛盾的根本立场和态度,就是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主要包括人们对社会生活所持的总体意向,对人生所具有的持续性、信念以及对各种人生境遇所作出的反应方式等,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稳定的心理倾向。人生态度作为人生观的主要内容,是人生观最直接的表现和反应。人生态度就是对待人生的心态和态度,就是把人生看做什么,不同的态度产生不同的人生和价值观。是游戏人生?是有所作为?是听天由命? 是善待每个人?还是得过且过?这就是我们各种各样的人生态度。

二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多种多样,总体上可以分为消极无为、无益于社会也无益于自身的人生态度和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两种类型。作为人生观主要因素的人生

态度也在总体上呈现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态势,但还有一些错误的观点和理念给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1、“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以怎样的心态和意志去看待世界,对待人生。个人人生态度的积极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人生价值能否实现。积极的人生态度:可以点燃起人们的生命之火,激发人们的聪明才智,唤起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我们的人生态度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理想能否实现。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和精神支柱,一个人有了积极的人生态度,那么,我们确立的理想就会鉴定不移地付诸行动,我们就会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我们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力量,就是一往直前,百折不挠的精神,就是一种视死如归的大无畏气概。有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就有了人生的精神支柱,我们就会创造出不平凡的成绩,就会在艰难前进中保持高昂的热情和不懈的勇气,就会在祖国和任命需要的生死关头毫不犹豫地做出勇敢的牺牲。消极的人生态度: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一事当前,先为自己打算,为了一己私利,拉关系、开后门、假公济私、以权谋私、徇私舞弊的追逐私利;或者为了美好的人生憧憬为之奋斗时遭遇了挫折,未能如愿以偿,在体验不到人生乐趣时,便视人生为痛苦,从而萌发“看破红尘”悲观厌世的人生态度;还有一些认为人生赤裸裸来、赤裸裸去,人生的理想价值没有多大意义。因此,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庸庸碌碌、得过且过、无所牵挂、麻木空虚醉生梦死。这些消极的人生态度都是不可取的。

2、新时期新时代的人生态度要求当代的我们要有开拓进取、求实创新、乐观向上、助人为乐、艰苦奋斗、爱国奉献的优良品质。艰苦创业、勇于进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并升华出的优秀品格。也是当今社会的时代精神和现实要求。要正确认识和理解艰苦奋斗精神的实质。有人认为,在现代经济繁荣,科技进步,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极大提高的条件下,再讲艰苦奋斗精神是落后的,不合时宜的。这是对艰苦奋斗的误解。我们讲艰苦,并不是提倡苦行僧主义,而是为实现崇高目标所付出的必要代价。它不是一种被迫的痛苦的行动,而是一种奋发向上的自觉要求。在艰苦奋斗的关系中,艰苦是相对的,奋斗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从我做起,培养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品质。在大学生中,用些同学在学习上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能做到刻苦认真,他们认为只要考上了大学,就可以放松自己,学习上“60分万岁”就行了。这说明,在一些大学生身上,确实存在缺乏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精神的问题。青年大学生应当把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积极的参加社会实践,全面的了解社会,正确的对待人生,走出个人生活的狭小天地,实现崇高的人生目标。

3、我们要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首先就要学会怎样去面对挫折。我们如果经不起各种挫折的考验,即使才高八斗,也不可能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因此,大学生的成就欲必须有坚强的挫折容忍力做后盾才行,应该遇到挫折不惊慌,化阻力为动力,促使我们更奋发。在挫折面前充满自信,坚信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相信自己一定会取得成功,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直到最后实现目标。可以说,挫折是强者与弱者之间一道闪亮的分界线。挫折对于强者非但没有损害,相反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机会。从某种程度上说,挫折与成功几乎具有相同的价值。生活中的强者与弱者的唯一区别在于弱者一经挫折和几经挫折后便往后退缩,做了懦夫;而强者在遭受挫折时,穿破命运之茧,化蛹成蝶,穿破一切障碍,获得成功与幸福。

在人生路上,我们要学会正确对待生活带给我们的恩赐,正确对待荣与辱,正确对待苦与乐,正确对待顺境与逆境。人生并非皆顺境,如果计较太多,只会感到沮丧。如果我们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去看待,这些或许都是阻碍我们成功的小沙砾,又或许哪一天,这些小沙砾就成了促使我们成功的大钻石。

三、态度决定成败

倦了,厌了,累了,绝望了,如行尸走肉的生活„„,人生能否如野草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答案是“是”。有人常说:“一切都是命”,然而他们殊不知宿命是对现实无奈的妥协和无力抗争。我们所有普通人的人生,都不可能是一幕纯粹的悲剧或者喜剧,而是混淆的悲喜剧。所以我们要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温暖快乐的生活。

生活不是一场竞技赛,而是一张考验我们态度的试卷。大家众所周知的一句话“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被千万的人们所推崇,所信奉,所宠爱。事实也证明细节对于一个人的发展确实非常重要。而态度也决定着人们的成败。一个人无论他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不管他有多么大的本事,都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不碰任何问题。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时候,我们必须去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去做的事情,因为工作需要,或者为了成功早些实现。人生中也有那么一些时刻,即使我们付出了巨大的劳动,耗费了许多的时间与精力,我们仍然无法实现目标,最终以失败告终。如果遭遇了这些情况,我们心里肯定无法接受,那么怎么办呢?是顺其自然,自暴自弃,破罐破摔,还是积极分析原因,立刻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我们心中有各自不同的答案。有的人可能会从此消沉下去,一蹶不振,再也找不到生活的自信,得过且过。也有的人,他们能够迅速的调整心态,从失败的阴影中解救出来,以更大的信心与热情投入到新的学习和生活中去,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最终取得了成功。说到底,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异,关键在于心态。换言之,有什么样额心态便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人的一生是成功还是失败,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比如性格的差异,受教育的多少,勤奋的程度。除此之外,一个人的态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即使能力不错,要想轻易就取得成功也是不太现实、不太可能的不管我们的人生是顺顺利利的还是荆棘丛生,苦难不断,我们都应当努力地去奋斗,用一种乐观且积极的人生态度去面对,即使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未能取得人生的成功,我们也不必太难过,不必太遗憾,毕竟我们自己努力过,为之奋斗过,而且在人生的追逐过程中,自己已表现的很出色,如此,同样是值得尊敬的,也是自豪的。

四、调整心态,与“敌人”牵手

1、消极与积极的产生,往往与自身的生活环境和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关系。有的人从小就失去家庭温暖,长大后工作不顺利,婚姻不幸福,经历了太多的坎坷和挫折,使他们看不到人生的意义,看不到生存的希望。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他们找不到自己的目标。在他们眼里世上的一切都暗淡无光,甚至使人失去生活的勇气。长此以往,他们的人生态度不免趋向消极。而在顺境中成长的人,很少经历挫折,对人生充满信心和希望,无论做什么都觉得有意义,他们所表现出的努力进取,就来自与积极的人生态度。

2、如果雄鹰没有顽强的心态,就没有鹰击长空的神话;如果大海没有包容的心态,就没有海纳百川的壮美;如果河流没有进取的心态,就没有它一泻千里的雄姿。是心态成就了它们的辉煌。态度能决定一个人对事物的做法。用积极的态度去追求,用坚持的态度去等待,成功不再是空灵的守望。成功需要执着的心态。苏武置身于荒蛮之地十九年,茕茕孑立,相影相吊。他与朔风冷月为伍,与寒霜飞雪做伴,多少个与寒星相拥的夜晚,他点燃信念的火焰。十九个孤独的春秋,他执着的履行使命。是他坚定的信念让他经受绝望的煎熬,让他完成使命回到久别的故乡。成功需要顽强的态度。作为一个音乐家,贝多芬双耳失聪,世上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可无声的世界无法阻挡音符的跳动,双耳失聪,无法让英雄沉沦,贝多芬用顽强的毅力给这悲哀有力的回击。他用十指在键盘上起舞,用双手

编起华丽的交响,一曲《命运》,又一曲《英雄》,给世人展示一个不臣服的命运的灵魂。成功需要宽容的态度。齐桓公雇佣曾经伤中自己一箭的管仲,曹操提拔了曾经将自己祖宗三代骂的狗血淋头的陈琳,唐太宗任用与自己磨枪舌刀的魏征为相·······终于,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曹操统一了北方,唐太宗开创了 “贞观之治”。是他们从自私的心胸中跨出了一步,铸造了他们光辉的一生。3、自负或消极的态度只会遭遇失败。当项羽被困九里山。当年破釜沉舟的决勇在四面楚歌的悲歌里开始崩塌,昔日气吞山河的雄风在虞姬横刀的一刻开始萎散。曾经叱咤风云的霸王却因自负失荆州,拿破仑因自负被困爱尔巴岛······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可见,态度决定成功。只有用积极的,阳光的心态去追求,我们才能收获成功。成功人士与失败人士之间的区别就是:成功人士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经验支配去控制自己的人生。失败者刚好相反,他们的人生是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所引导和支配的。一个人是不是幸福,就看他对待生活的态度,幸福的人总会向希望,向光明看齐,而不幸福的人总是抱怨自己比不上别人。好的态度应该是,努力的付出,努力的追求。有着积极的心态就易获得幸福感,容易获得成功。

无论我们遇到何种境况,我们都应该保持那可贵的积极态度。不管面临多少难题,我们都用积极的态度全力以赴,失败时给自己一个坚强的理由,用积极的人生态度点燃绝望,放弃对自己失败的抱怨,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任何困境,与“敌人”牵手,树立新的生活目标,选择一条永不言败的路,突破生命之茧。参考文献[1.]万小遥.认命不如拼命.中国长安出版社,2009.[2.][美]盖恩加拉德.不抱怨的人生.黄志华,译.五洲传播出版社,2010

[3.]邵宗杰.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篇7:论语对人生态度的指导

道教其实也极端重视因果,但是是把这个因果问题放大到更为完整的世界中考察的,尤其是在充满生机的自然大道的背景下对待之,所以没有那么多罪恶感和责任感,而更多一些积极的行动准则而已从对因果的态度来看道教的积极人生。因为因果中除了心理和人为的因素之外,还有相当大成分属于自然铁律的部分。而道术中强调的自然妙性就是积极的运用自然铁律来达到生命的升华和终极的超越。譬如:庄稼亩产量几乎固定的,无论你费了多大力气,即使风调雨顺,总有一个上限你是永远也无法突破的。这里“风调雨顺”是自然铁律,你是无法控制的,更要紧的是庄稼的产量,是自然铁律严格控制的,那么因和果之间的对应中,很显然这里自然的铁律起到更大的影响作用。

也就是说在自然的背景下,你的努力中有许多部分是白费的,你一定要研究黑(隐)白(显)众妙之道,懂得何为“知白守黑”之“天下式”,才能真正产生预期作用效果从对因果的态度来看道教的积极人生。而中国的道教对待生命和人生的积极主动意识,比其他任何宗教都要强得多的原因之一,就是道教对自然铁律的掌握程度和高超玄妙的运用艺术,远远超过其他所有的宗教,这在道教修炼的妙术中独具重大意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精准意义,在于积极主动并且懂得自然规律的人,最善于配德于天从对因果的态度来看道教的积极人生。

所以道教的修炼,讲究的不是单纯的心灵净化,而是精神和自然世界的完妙互动,这一点完全不同于其他修行理论,而且使得修真效果格外简便,方便,效果显著,而且超越的理论在实践中不会蜕化为荒诞的虚说从对因果的态度来看道教的积极人生。譬如当今大家都在探寻修炼法门,最终归结为修心很重要,那么打坐便成了一切修行者的首选,其实在这道教看来是非常荒唐的`开端,须知多少打坐人于此栽跟头从对因果的态度来看道教的积极人生。真正的道教的修炼,首重行动,配以心力,即所谓取坎填离。此即所谓炼精化气之阶段,此阶段事件最长,往往耗尽数年乃至数十年,才能是此身随神意运行身中大道。这段功夫没有做好,打坐不过是妄图以心驭身,结果得不偿失。许多人误认为自己的心力能够主宰一切,但其实一个没有经过训练的个体,他的心力所能主宰的十分有限,而且有限到惊人的地步从对因果的态度来看道教的积极人生。

篇8:试析陶渊明对人生的态度

关键词:陶渊明 人生态度 鄙视功名 追求自由

陶渊明是历代文人仰慕的对象,他的人生态度更是许多后代文人模仿的楷模。不过陶渊明对人生究竟持什么态度以及为什么持这样的态度,却莫衷一是。

一.陶渊明对生活的理想

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当然首先取决于其生活的时代现实。但是,人的生活理想应该也是决定其人生态度的坐标,换言之人的人生态度决定于其理想与现实取得某种平衡。陶渊明显然早年就有很明确的生活理想。

1.政治清明廉洁

东晋末年,当朝政治污浊、腐败,朝臣之间勾心斗角,同时士族文人生活也很糜烂。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多名士被卷入到政治斗争中,不知何去何从,陶渊明也不能幸免,陷入到现实与理想斗争的漩涡中去。因此在做了几个小官之后,即便一贫如洗,也决然放弃仕途,归隐田园。“富贵非我愿,帝乡不可期”,他想要的清正廉洁并不能在现实中实现,他便放弃俸禄,悠然地生活到“采菊东篱下”的生活中去了。显然,陶渊明面对现实,产生了自己理想的生活图景,而“世外桃源”应该就是他的理想生活状态,而不是一般的“乌托邦”。那种几乎没有贪官污吏的自治社会,百姓古道热肠,人人平等安乐,这一切其实来自于政治清明。

2.生活安定和平,远离世俗

东晋末年动荡不安,战乱频繁。陶渊明曾多次担任参军之类奔波征途的差使,对此感受相当深刻。《和刘柴桑》中“荒途无归人,时时见废墟”,陶渊明通过描写战争后村庄残破不堪、荒无人烟,房屋都已变为废墟的衰败景象,来揭露战争给人民百姓带来的伤害,使得百姓家破人亡的惨剧。在随刘裕做镇军参军的时候,目睹“牢之等纵军士暴掠,士民失望,郡县城中无复人迹”的景象,使他更加厌恶军队以及战争暴力带来的伤害,因此渴望和平安宁的年代,就如《桃花源记》中“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他斥责战争,也渴望能够有这样一个桃花源,可以来躲避战乱,安定地生活。

陶渊明在归隐后,终于能够自得其乐地生活。其中的乐,还有对于自然的那份热爱,能够亲近自然,使得“性本爱丘山”的他即使生活贫困,也能够自得其乐。就像桃花源记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景象,远离尘嚣,实在是达到了他的安定静谧理想境界,也是他一直在追求的境界。

二.陶渊明对现实人生的态度

陶渊明对美好生活的希冀,是其现实态度的思想基础。在经历自己人生旅程的经验与教训后,也就逐渐形成了其成熟的人生态度。

1.厌弃官场,鄙视士族

尽管陶渊明对于祖辈们的丰功伟绩是自豪又羡慕,但作为被称为“溪狗”的后代明显与王谢等世族有很大距离。在实行“九品中正制”的东晋,他这样的家世不可能有高官厚禄。当他目睹官场的趋炎附势、乌烟瘴气之后,他才终于放弃了这个可以光宗耀祖之路,他虽想要建功立业却力不从心,最终只能放弃。

而士族阶层为取得荣华富贵,不惜昧着良心贪污腐败,导致东晋政权混乱动荡。他们不仅仗势欺人,生活上也骄奢淫逸,毫无节制,这使得追求自然洒脱的陶渊明感到厌恶与格格不入,也引起了他的鄙夷与不屑。陶渊明诗中许多对富贵的愤激,鲜明地表现了对权倾朝野的世家大族的鄙夷和鞭挞。

2.守节固穷,淡泊明志

年少时陶渊明也有远大抱负和飞黄腾达的愿望。这不仅有实现志向的儒家情怀,也有提高自己家庭生活层次的作用。一出仕,他发现官场上没有他的一席之地,“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当他忍无可忍,再也不能够违心地“为五斗米折腰时”,便辞官而去。在熟读经史之后,他从历史上许多贤德之士的生平中得到了启发,欲保持节操,那么只能固守清贫。在其归隐之后,他真正明白经济上的富裕,是不能够付出扭曲心灵的代价的。所以归隐的贫穷,却能够换来自然的滋养,自由的心灵。

3.热爱自然,追求自由

在官场摸爬滚打了十几年后,陶渊明终于慢慢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在这样的泥沼中翻滚,他不是官场的“弄潮儿”。世俗的尘埃只适合于那些风尘仆仆的人,而只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悠闲自得的生活才能使他如鱼得水。在他自己的田园里,有家人陪伴,无世俗烦扰,这样的天伦之乐才是适合他的,他热爱的。在这里不求名利,不求荣华富贵,闲时嘬一口酒便是“桃花源”了。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荣木》)可见其从小便喜爱自然,并且随着经历的累加,他对于自然就不仅仅只是热爱了,他渴望与融入自然中去,“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因自然之景而喜从中来,同时在自然中,又无需受到像官场一样的礼节的拘束,因此使得陶渊明更加热爱自己的生活。

4.忘怀得失,安时处顺

洒脱的生活,田园生活中的无拘无束以及远离尘世,使得陶渊明已看淡得失,看淡生死,在《挽歌诗》中,“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就像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朝秋月夜》中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所表达的,只有自然之景是能够长久存在的,而人类在自然之景中却是那么的渺小与微不足道,人类的一生对于自然景物来说实在是短暂,因此融合于自然的陶渊明也就知晓其中的真谛,死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每个人,不管愿意与否,都必然会经历生老病死,都要去面对。

三.陶渊明人生态度的成因

1.特殊的社会

在魏晋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风气的影响下,九品中正制的任人唯贤的初衷已经遭到破坏,成为士族豪强垄断政权的工具。选拔举荐的人才并没有真正的实力,空拿这俸禄却不能为治理国家贡献力量,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不满,激化了阶级矛盾,加剧了社会政局的动荡。同时朝中政治腐败,官吏趋炎附势,巴结谄媚,名门望族骄奢淫逸,毫无节制,专制王朝摇摇欲坠。

2.特殊家庭

陶渊明的祖辈虽为名门,建立过功勋,但到其父手中,家族已日渐衰落,不幸的是,陶渊明父亲在其八岁时就去世,从此家境更为低微贫寒。另外即使曾祖父陶侃曾做过高官,但本身并非门阀士族,因此在豪强垄断政治的背景下,家境破落的陶渊明根本没有优势,而他少时“大济苍生”的壮志也不能够实现,即使得到了官位也是一些小官,既不能够供他大展身手,还要使他混入淤泥,“意志多所耻”,痛苦不已。因此才有了归隐之心,在自然中逐渐成熟的思想使得他的人生态度也越加鲜明。

3.人生经历

年幼时受到父辈的影响以及胸怀的大志,又因窘迫的生活,陶渊明在二十八岁时初仕江州祭酒,踌躇满志,但因官场的腐败氛围压抑了他的自由飘逸,不久便不堪吏职,辞官而归。不久州里又召他做主簿,但被他推辞于是继续赋闲家中。后又加入桓玄幕,隆安四年初(公元400年)奉使入都。一年又后母亲去世回浔阳居丧。丁忧期满之后,“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虽然好琴棋书画,但是他又一次不得不因为生计出仕镇军参军、建威参军。而最后担任了彭泽令后,陶渊明的仕宦生涯终于结束,他终于彻底放弃仕途而开始了隐居生活。

过上隐居生活的他寄情山水,吟咏自然,如鱼得水,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也成为后世隐逸者的典范。

4.思想传统

陶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吸收了儒家君子建功立业的思想,因此有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志向,具有儒家典型的文雅气质。而同时魏晋时期盛行道家思想,因此渊明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熏陶,从小便喜爱自然,向往洒脱飘逸的生活,其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也可以从《桃花源记》中看出,桃花源中的社会和人,是陶渊明一手构筑起来的极乐王国,里面人们各司其职,井然有序,没有苛捐杂税没有战争,但却过的富足充实。儒家与道家结合的思想是今后其人生态度的渊源。

因此,陶渊明的一生,从少怀壮志,壮年从仕,到最后厌弃官场归隐田园,其思想随着生活履历的丰富,人生经验的增多而最终形成了成熟的人生观。其人生观豁达飘然,但其归隐田园实则是对黑暗腐朽政治的批判,虽然归隐田园,但也没有忘记国家社稷,饮酒之后的“酒话”既有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也有对现实不满的牢骚。其人生观值得被更长远的研究。

上一篇:新时代医院经济管理创新的论文下一篇:17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