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的

2024-06-20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的(通用11篇)

篇1: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的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怎样的?

刚好从一场小病中康复,在湖上共饮美酒、共赏美景

这首诗写于苏轼在杭州为官期间。苏轼担任杭州通判是在宋神宗熙宁四年到熙宁七年,也就是公元1071年到1074年。这段时间,可以说是苏轼一生中最愉悦的回忆之一了。

熙宁六年,也就是公元1073年的初春,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里,苏轼刚好从一场小病中康复,苏轼的好朋友杭州知州陈襄就盛情邀请苏轼一同前往城外去踏青散心。恰好有人送来了上好的官酒,苏轼就提出不如前往西湖吧。两人就在湖上共饮美酒、共赏美景。刚开始的时候天气还是非常晴朗的。景色宜人,但没过多久就突然下起雨来了,若换了别人也许就会扫兴而归,苏轼却不同,雨中的西湖同样让他赞赏不已,于是便有了《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两首诗歌。我们在这里赏读的就是广为流传的第二首。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潋滟和空蒙描绘出了水光和山色的流动变幻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对晴雨两种不同风光的描写。“潋滟”是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而“空蒙”则是形容细雨迷蒙的样子,西湖是三面环山的,一水绕城。面对西湖美景,苏轼没有展开穷形尽相的描摹,而是选取了水与山这两个最为平常、但同时又是最为经典的代表。而在写水与写山的`时候,苏轼又侧重在水光和山色上。光与色是流动的,是不可琢磨的,是变幻迷离的,他们比实体更不容易描摹。潋滟和空蒙两个绝妙的形容词,恰好描绘出了水光和山色的流动变幻,不但给人带来整体的印象,并且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以人喻物,这是一种比较独特的比喻方式

西湖就好比古代著名的美女西施那样,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都是那么的美丽。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比喻。善用比喻是苏轼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个比喻的精彩我们可以通过这样几个层次来加以体会。首先,我们来看比喻本身,它是以人喻物,这是一种比较独特的比喻方式,古人在打比方的时候,往往是以物来喻人的,而苏轼这两句诗却不同,是以人来比喻物,把西湖比作西施——也就是西子,这确实是比较新奇的一种联想方式。

其次,我们再来看这个比喻的效果,由于是用人来比喻物的,所以在艺术效果上也带来了独特之处。人们使用比喻这种修辞方式,目的是使所描写的对象变得更加形象可感。“欲把西湖比西子”,却恰好相反,它是把实体的事物比喻成一个较为抽象的对象,也就是西施。为何说西施是较为抽象的对象,因为我们虽然知道西施是个美人,然而西施究竟长成什么样,没有人知道。她的美丽是存在于千百年来人们不断的想象和叙述之中的,其实并非是一个具体形象的人,苏轼的这个比喻是非常大胆、也是非常聪明的。

这个比喻的巧妙还不止于此,我们还可以再往深一个层次看,关于西施,我们都知道一个东施效颦的故事。苏轼的比喻其实就化用了这个典故,既然常态、病态都是美的,那么无论淡妆还是浓妆自然都是恰到好处的。这一点不正是吻合了西湖晴雨皆宜的特点吗?通过这几个层次的解读,我们现在对这个比喻应该有了更深入的体会了。

篇2: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的

作者:苏轼

原文: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蒙 通:濛)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淡妆浓抹 一作:浓妆淡抹)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大文学家、大艺术家,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对后世影响很深。他的诗词,挥洒自如,明快豪放,善于运用新鲜的比喻描写山水景物,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揭示深刻的哲理。

①潋滟——形容水波相连,荡漾闪光。

②方好——正显得美好。

③空蒙——形容云雾迷茫,似有若无。

④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姓施,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县)西,所以称为西施。

杭州西湖,又叫西子湖,因为它在杭州西面;叫西子湖,则是从这首小诗而来。

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酒。开始天气晴朗朗的,不大工夫竟阴了天,下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于是诗人赞叹说: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

这首小诗前两句是描写:写晴天的水、雨天的山,从两种地貌、两种天气表现西湖山水风光之美和晴雨多变的特征,写得具体、传神,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以致有人评论说,古来多少西湖诗全被这两句扫尽了。后两句是比喻:天地之间,人类最灵;人类之中,西子最美。在前两句描写的基础上,把西湖比做美女西施,说它和西施一样同为天下灵与美的`极至,何况又经过或淡妆或浓抹的精心打扮呢!

然而,极写西湖之美还不是这个比喻的全部奥妙。历史上有些女子,美名和西子不相上下,诗人何以偏偏要拿西子来和西湖相比呢?这是因为,西子除了她灵秀美丽,她和西湖还有两点独特的契合:一是西子家乡离西湖不远,同属古越之地;二是西子、西湖,头上都有“西”字,叫起来自然天成。由于这种种原因,苏轼这个妙手偶得的比喻,博得了后人的称道,西湖也就被称作西子湖了。

[知识拓展]

诗句赏析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从诗题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两种不同的景致,让他都很欣赏。他说: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正好;下雨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潋滟”,波光闪动。“空蒙”,烟雨迷茫。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这里,诗人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可以说内容是很多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很笼统,因为这两句并非只适用于西湖。其实,这正是诗人笔法高妙之处。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恐怕没人说得清。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但总失之太实、太具体,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苏轼这两句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同时又很形象、很传神,想象空间很大,将“西湖即是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西施都一样美丽动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话,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样美不胜收。

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人人皆知西施是个美女,但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却只存在于个人心中。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吗?采用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写,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多。它对读者不只诉之于感受,同时也诉之于思考,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发挥诗的内涵。这一出色的比喻,被宋人称为“道尽西湖好处”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名。也难怪后来的诗人为之搁笔:“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

创作背景

篇3: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的

品读文字的美, 更是一段美的旅程。如在特级教师冯琛莉老师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课堂教学中, 有如下字词品读的教学片段:

【片段一】

师:让我们一起来猜猜“, 潋滟”两个字可能跟什么有关?

生:跟水有关, 因为这两个字都有三点水。

生:水波荡漾。

生:肯定是很美丽的, 因为“滟”字中有个“艳”字。

师:“潋滟”让我们看到了水波荡漾的样子。你在哪里见过这水光潋滟的画面?

生:在西湖, 我看到了像水晶一样的湖面。

师:阳光照耀着水面, 你觉得这水面像什么?

生:像明晃晃的镜子。

生:像撒了一湖面的水晶宝石。

生:像银河落九天。

【片段二】

师:“方”在字典里有多种解释。你们看看“方”在“水光潋滟晴方好”中是什么意思。

生:正好, 恰恰。

师:你能给“方”换个词吗?

生:正好。

生:刚好。

生:恰好。

师:用“方”好还是用其他字更好?

生:“方”读起来更有韵律。

【片段三】

师: (出示:山色空蒙雨亦奇) 你眼前的山是怎样的?

生:像被雾气笼罩了。

生:像披上了一层薄纱。

生:朦朦胧胧的。

师: (播放音乐) 如果你就是苏轼, 喝着杯中的酒, 赏着西湖的美景, 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生:雾。

生:柳枝随着风儿轻轻地飘着。

生:像仙境一样。

师:那就让我们把这种朦胧、奇妙的感觉读出来吧。

【赏析】

在探寻文字之美的旅程中, 冯老师无疑是一个高明的导游。她能够采用高超的引导艺术, 带领学生从音、形、义开始, 既看到字词的色彩之美、意境之美, 还能使用声音的艺术来演绎美, 诠释美。

1.由字入景, 细品美韵。

古诗词的美似乎是惊鸿一瞥的美, 不着痕迹, 仅凭寥寥几个浓缩的文字, 万千韵味便全都彰显出来。而读者在品味文字的韵味之时, 便能够获得独特的享受。如片段一中, 冯老师从“潋滟”的字形、偏旁开始铺陈, 学生的眼前便展开了一幅光影闪烁的美丽景色。难能可贵的是, 在文字的感染下, 学生充分调动想象力和观察力, 将“水光潋滟”四个字品读成为一幅动态的画面, 并准确地捕捉到其中的韵味所在, 丰富了语言积累。

2.由字入境, 体味精妙。

古诗词的文字之美是自然而然的, 每一个字都那么熨帖, 恰到好处, 既不多, 也不少。如果能够品读这种精妙, 便能够对文字的语感有非常深刻的领悟。在片段二中, 冯老师从“方”的词义开始引导, 让学生明白真正能够与“水光潋滟”相匹配的则只有“方”这个字眼, 从而使得学生把握住了文字所具有的韵律之美, 积累了语感。

3.由字入心, 传达美感。

古诗词的文字之美, 美在字字入心。而当读者被文字所牵引, 整个人就会有一种特别的美感, 这种感觉如果不能通过朗读表达, 便不足以使自己获得释放。如片段三中, 冯老师引导学生从对文字的感觉入手展开品读, 学生内化于心, 不知不觉有了美读的欲望, 此刻因势利导, 效果自然非同寻常。

篇4:饮湖上初晴后雨(之二)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赏析】

宋神宗熙宁四年,苏轼离开汴京到杭州任通判。这是因为他反对王安石变法,但又不愿陷入变法和反变法的斗争旋涡而主动要求出任地方官的。到了杭州,苏轼在政治上赈济灾民,监督捕蝗,关心民生,颇有建树。另一方面,西湖和钱塘江的美景也使他流连忘返。充实的生活改变了他在汴京二三年创作贫乏的局面,写下许多反映民生疾苦或描摹杭州美景的小诗。尤其后一类诗,更是佳作迭出。苏轼自谓“游遍钱塘湖上山,归来文字带芳鲜”。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之二)便是传诵不绝的好诗。

这是首作于熙宁六年的纪实之作。诗人饮于湖上,开始天气晴朗,阳光灿烂,只见湖水漫漫,涟漪阵阵,粼粼波光,赏心悦目。不久,阴云四起,雨丝纷纷,雨雾青山,袅娜多姿。诗人巧用比喻把晴雨变化中的两湖比作绝代佳人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一句得到历代文化者的称颂。“此是名篇,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王文浩《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陈衍《宋诗精华录》中说:“后两句逐成西湖定评”。从此以后,西子湖成为西湖的别名。

诗的一、二句写处于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西湖景色。晴时近观西湖,波光闪烁,雨中远眺群峰,迷蒙隐约。“晴方好”和“雨亦奇”互文,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水光山色。阳光照耀下青山一碧,很美;雨丝飘飘中湖水盈盈,也很美。面对如此动人的景色,诗人悠然神会,写下了千古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两句诗为什么称颂不绝?首先是比喻的新奇。人们常常以物比人。曹植在《洛神赋》中形容宓妃“翩若惊鸿,婉如游龙”。平时我们说“站如松,坐如钟,睡如弓”。苏轼别出新裁,以人比物,用西施比西湖,表现西湖令人心醉的旖旎风光。

比喻是通过人们熟悉的事物描摹事物的性状的修辞方法。西施是历史上著名的绝色美女,为人们所熟知。苏轼以此作比,正是发挥了修辞手段的积极作用。西施的美谁也不能作具体的描述,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她是不确定的理想化的美的象征,就此而言,人们又是陌生的。以既熟悉又陌生的西施形象作比喻,调动了人们丰富的想象力。你觉得西湖的山水有多美就有多美,正像你心目中的西施一样。这样的比喻,既新鲜,又巧妙,极富艺术魅力。

诗人以西施比西湖,也表现出精细的艺术构思。一二句写水光山色,实际已经显示出与美人的联系。古代作品中传统的描写是“眉若青山,眼如秋水”,现在也有成语“望穿秋水”。苏轼反其意而用之,由盈盈湖水和叠叠青山联想到美人的眼和眉。为什么用西施为喻呢?这是因为西湖在越地,西施是越人,属同一地区;加之都有共同的“西”字,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是非常自然的。另外,西湖既然“晴方好”、“雨亦奇”,无时不美,这与传说中西施平时光彩照人,即使因病捧心,愁而皱眉也引得东施效颦岂不刚好相似?诗人浮想联翩,巧妙构思,才写出如此动人的诗句,令人感到意味深长。

篇5: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的

在历史上,与西湖最有缘的诗人就算宋朝的大文豪苏轼了。他曾两次到杭州为官,他被贬黄州时,因为生计曾开垦黄州城东的一块坡地,号“东坡居士”和家人一起种植粮食和果木,所以大家也都叫他苏东坡。

三十六岁的时候,苏轼第一次到了杭州做通判,就相对于现在的县长。他一来到杭州就喜欢上了西湖的美丽景色。有一天,他叫上了自己的一个好朋友一起去西湖游玩。他们乘上一艘小船,在西湖上划船荡漾,两人边欣赏着西湖美景,边举杯喝着美酒。阳光洒在湖面上,亮晶晶的闪闪发光,简直漂亮极了。可是,不一会儿竟然飘起了蒙蒙小雨,苏轼抬起头望着远方的山峰,这时候如雾一般的小雨笼罩着群山,时隐时现,比起晴天别有一番景色。苏轼心中想着,这西湖,晴天时有晴天时的美丽,雨天时又有雨天时的美丽,就好像古时候的.美女西施一样,无论是画艳丽的浓妆还是雅致的淡妆都是那样的美丽动人。

篇6: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

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先和孩子们一起了解诗人苏轼,介绍了苏氏父子在文学中的成就,也说了苏家小妹的才华出众,孩子听得很出神。接着问写哪里的风光?孩子大声回答:“西湖”“谁知道西湖?”孩子说了一些关于西湖的,有个孩子说:西湖也叫西子湖。“谁知道为什么又叫西子湖吗?西子指什么?”一生说:“西子也叫西施。”一生补充说:“西子是我们中国古代的美女。”

说完了西子,我们再次回到西湖,为什么西湖叫做西子湖?可以想象西湖有着和西子同样的————美丽。请同学读读诗,找出关于把西湖比作西子的诗句。孩子开始读书了,很快有人说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孩子读诗,说说他们的理解,把欲的意思解出来了,其余的很多迎刃而解,在大家的补充说明中,我再次小结。接着过渡到,“为什么西湖能够和西子那么美呢?它美在哪里?”再从诗中找。孩子们再读,很快找出是前两行诗,孩子们结合注释来理解,理解晴朗时的西湖和下雨时的西湖同样的美丽,同样都是奇妙的,从而理解了下面的比喻。再让孩子朗读古诗,让孩子分男女生来读,小组来读,再试着背诵。这堂课总的感觉还是非常顺利的。

篇7: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的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杭州西湖是中国最美丽的景观之一。苏轼是古代最优秀的诗人之一。最优秀的诗人与最美丽的景观不期而遇,必然擦出最灿烂的火花。

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至七年(1074),有近3年的时间,苏东坡在杭州任通判(州的次官,协助并监察州长官的工作)。公务之余,他常游西湖,全面领略了西湖一年四季千变万化的美。此诗约作于熙宁六年(1073)正月,时年东坡36岁。

从诗题可知,诗人饮宴于西湖上,先是晴天,后来下雨,因有此作。

起句缴题中的“初晴”。“潋滟”,形容波光闪耀。次句缴题中的“后雨”。“空濛”,形容山色迷茫。二句对仗工稳,互文见意,是说西湖山好水也好,晴好雨也好;山奇水也奇,晴奇雨也奇。“潋滟”对“空濛”,都是叠韵(二字韵母相同)连绵词(二字不容分拆),尤见修辞的整饬与精致。

前两句,其美在“形”;后两句,其美在“神”。用中国古代最美丽的女子西施来赞美西湖,写“活”了本没有生命的湖,真是神来之笔!“西湖”是水,“西子”是人,本非同类,似不可“比”;但二者都是天下之绝美,这就有了“比”的.理由;何况“西湖”称“西”,“西子”也称“西”,二者又曾同属于越国,套用一句大俗话:芝麻掉进针眼里——巧了!这就“比”出了语言的谐趣。东坡先生不愧是第一流的语言大师!美人之“美”,是淡妆漂亮,浓妆也漂亮,怎么化妆怎么漂亮。“淡妆”扣西湖的“雨”,雨天的西湖色泽清淡,可不就像美人化了淡妆?“浓抹”扣西湖的“晴”,晴天的西湖色泽浓重,可不就像美人化了浓妆?因此,“淡妆浓抹总相宜”,也就是“西湖晴雨总相宜”!

图画山水,写“形”易,写“神”难。七言四句,如句句写“形”,是做加法,增量不增质;东坡此诗,好在二句写“形”,二句写“神”,是做乘法,不增量而增值,其艺术效应几倍几十倍地往上翻。从此,西湖又多了一个别名——“西子湖”。人们对此别名的赞同,正是对这首小诗审美价值最大化的承认。

[知识拓展]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注释

①湖:即杭州西湖。

②潋滟(liàn yàn) :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

③方好:正是显得很美。

④空濛:细雨迷茫的样子。

⑤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或称 先施 ,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之首。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市)西,所以称为西施。

⑥相宜:也显得十分美丽。

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注释

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好:正显得美。

空濛:细雨迷蒙的样子。濛,一作“蒙”。亦:也。奇:奇妙。

欲:可以;如果。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篇8: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的

将已知转化为未知, 这是语文教师的特殊使命;将未知转化为新知, 这是语文教师的艰巨使命。将已知转化为未知, 要求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成为文本细读的“昭昭者”, 能以自己的学养和才情, 深入文本的内部结构, 揭示深层的、话语的、艺术的奥秘;将未知转化为新知, 要求语文教师“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把自己真实、真切、真诚的细读心得, 适时、适度、适宜地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心得, 促进学生微观解读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冯琛莉老师执教东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大获成功, 即在她“以其昭昭使人昭昭”的教学功力和智慧上。

一、微观解读, 使己昭昭

欲教《饮湖上初晴后雨》, 教师必得先知《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全部艺术个性、审美奥秘和诗学创造, 这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逻辑起点。可惜, 对此鲜有人自我觉悟, 更遑论认真落实了。教师的先知, 即是学生真正的未知, 亦是他们最有价值、最需掌握的新知。

《饮湖上初晴后雨》, 总共不过28字, 算上诗题也不过35字, 除去“潋、滟、亦、妆”4字未识, 其余文字学生都已认得, 求助于课文的4个注解或者工具书, 诗意的理解应无障碍。

那么, 学生读此诗的未知到底在哪里呢?且看冯老师对此是如何分析的。当然, 我们无法直接了解冯老师对《饮湖上初晴后雨》的细读心得, 但细读她执教的课堂实录, 就不难发现, 对于此诗的艺术个性、审美奥妙和诗学创造, 冯老师确乎有着与众不同、精彩独到的解读和感悟。梳理起来,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一比

唐诗以韵胜, 贵蕴藉空灵, 故难解;宋诗以意胜, 贵深折透辟, 故易解。缪钺认为:“宋诗运思造境, 贵‘奇’, 故凡落想落笔, 为人人意中所能有能到者, 忌不用, 必出人意表, 崛峭破空, 不从人间来。”自然, 作为宋诗代表的苏轼, 其诗之格调、境界亦不例外。

《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 就其总体的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看, 全在“西湖比西子”这一天才设喻上。这一喻, 如陈衍在《宋诗精华录》中所言, “遂成为西湖定评”, 从此, “西子湖”成为西湖最美的别称。后人对这一比喻深为折服, 武衍即有诗曰:“除却淡妆浓抹句, 更将何语比西湖?”也许, 苏轼抒发的只是一时的才思, 尽管“西子之喻”非常人所能有能到, 确乎“出人意表、崛峭破空”。但是, 作为读者的我们, 对苏轼这一触景生情的取神之喻却不能作一时之思, 否则, 真是作践了这一“千古之比”。

东坡设喻“西子”, 在冯老师看来, 至少有如下妙处:

其一, 从神韵上看, 西湖之美无论晴雨, 是全天候的;西子之美不分浓淡, 是全景式的, 两者之美皆在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中。

其二, 从气韵上看, 西湖之魂在水, 西子之韵亦在水, 传说西施常在溪边浣纱, 水中鱼儿见其容貌姣好, 因羞怯纷纷沉入江底, 遂有“沉鱼”之比。西施后与范蠡泛舟太湖不知所终, 留给世人一个空灵的问号。

其三, 从风韵上看, 历史上美人如云, 妩媚如貂蝉、雍容如玉环、冷艳如昭君, 但以西湖的清纯、婀娜, 韵致最为神似者莫过于西子。

其四, 从情韵上看, 一为江南秀水, 一为江南秀色, 美都系于人文江南之阴柔一脉。若时光错位, 西子成为西湖的形象代言人仿佛命中注定。

其五, 从音韵上看, 西湖、西子, 首字同声、遥相呼应, 一唱一和却不落痕迹, 非大家手笔不能至。

“审美的选择, 总是在比较中确定, 没有比较也就没有选择” (王先霈语) 。也有诗人以“镜子”“明月”“图画”喻西湖, 但两厢比较则高下立见。按冯老师的解读, 以物喻物, 无生气郁勃之感, 虽有形似的一面, 终落于枯寂。以人喻物, 则神采为之焕然一新, 西湖之音容笑貌呼之欲出, 天生丽质、惹人怜爱。

2.“各随所得、诗无达诂”的妙手天成

对于这个千古一比, 后人却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解读:一说诗人是以“晴天西湖比之淡妆西子、雨天西湖比之浓抹西子”;一说诗人是以“晴天比浓抹、雨天比淡妆”。两说都各有所见, 各持所据。

但正如古人所言:“读诗者字字能解, 犹然一字未解也。或未必尽解, 已能了然矣。”东坡此喻之妙, 妙在不坐实、不板滞, 以其创作之态, 也只是一时心与景会、取譬在神, 必不拘泥于晴雨二者孰淡孰浓。

因此, 全诗的意境于整体观照中透出一种空灵的美、含蓄的美、朦胧的美, 这种美的格调与韵致, 亦如在历史长河中时隐时现、扑朔迷离终至于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西子。于是乎, 晴雨浓淡, 存乎一心, 悠然默会, 各得其所。对此, 冯老师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有着精准而巧妙的把握。

3.“我情注物、照之则美”的物我同一

以苏轼的经历“未能抛得杭州去, 一半勾留是此湖” (白居易诗句) 和性情“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 (东坡诗句) 看, 其对西湖之情亦如对美人之爱。还原其创作情境, 时任杭州通判的苏轼, 对西湖的玩赏已逾多年, 湖光山色或潋滟、或空蒙濡染着诗人敏感而精致的生命。那一天, 在西湖游宴终日, 早晨阳光明艳, 后来转阴, 入暮后下起雨来。席间或有歌伎陪饮, 诗人醉意渐浓, 触景生情、睹物思人, 于是, 在可以想见的兴会与氛围中, 这一千古佳构、神来之比应运而生。东坡晚学李白, 可谓无酒不成诗啊!

若将全诗作一整体观照, 则取譬之表的背后所隐匿着的是天才的拟人之思。诚如冯老师在师生对话中所言, 西湖即一天生丽质的大美人, 全诗的所有意象都凝聚为一主意象———美人在妆扮。水光潋滟是一种妆扮, 山色空蒙亦是一种妆扮, 由此联想开去, “接天莲叶”是一种妆扮, “映日荷花”是一种妆扮;“乱花迷眼”是一种妆扮, “浅草没蹄”是一种妆扮……美人梳妆, 惹人多少美好的遐想。意识到这一点, 我们才能更好地解读“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这两句诗。对于西湖之景的刻画描摹, 苏轼为何不写垂柳、长堤、小桥、黄莺、鲜花、游鱼、画舫、丽人?为何不写雷峰夕照、花港观鱼、曲院风荷、柳浪闻莺?为何独独写水光和山色?其实, 苏轼所写, 非实写, 而是意写, 通过意写来写意, 写西湖如美人在梳妆之意。无论是“水光潋滟”还是“山色空蒙”, 苏轼所写皆为西湖通体之肤色, 肤色即水色, 潋滟是水色, 空蒙亦是水色。水的生命、水的精神, 呈现出“淡妆浓抹总相宜”之水的肤色。

由水色联想到肤色、肤色联想到化妆、化妆联想到美人, 于是, 我们发现, 爱湖光山色与爱绝代佳人之间, 有着某种深层的、内在的精神同构。正是对西湖的这份醇厚如酒的爱怜, 驱使着诗人天才的想象和精致的感觉, “写气图貌, 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 亦与心而徘徊。”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句) 西湖以自然之美赠与诗人, 诗人则以审美之心加以回应。

从某种意义上讲, 苏轼在诗中所面对、所赏玩的并非一个完全自然的西湖, 而是对一个沉醉于湖光山色中的、超越了日常功利生活的自己的欣赏。也因此, 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是此诗教学的一个重要门径。令人称快的是, 冯老师是这样解读的, 也是这样实施教学的。

金圣叹在《水浒传》“楔子”总评中说:“今人不会看书, 往往将书容易混账过去。于是古人书中所有得意处, 不得意处……无数方法、无数筋节, 悉付之于茫然不知。”“吾特悲读者之精神不生, 而将作者之意尽没, 不知心苦, 实负良工。”

冯老师对此诗的独到解读, 则将东坡先生于诗中所隐匿的无数方法、无数筋节, 悉皆一一挑明、指与人看, 作者之意在冯老师心中早已昭昭如日月通明。

二、适度导读, 使人昭昭

自己成为昭昭者, 已属不易, 但充其量也不过是个知音级的读者而已。语文教师的艰巨使命, 在于不光自己要昭昭, 更要让自己的学生也昭昭。当然, 限于学生的心智、学识和阅历, 其昭昭的程度、广度、高度、深度和厚度, 自然不能与教师自身相提并论。但是, 如何深入浅出、因势利导, 使学生也能适时、适度地感悟和理解此诗的种种秘妙、个性和魅力, 实在是语文教师肩上最为重要的责任, 也是最富挑战性的职业使命。

这节课令人称奇的地方, 正是这种“使人昭昭”的功力和智慧。

1. 渗透“诗眼意识”, 让学生高屋建瓴地读诗、悟诗。

诗的创作是一个直觉明了的过程, 诗的呈现是一种整体圆融的形式, 因此, 诗的领悟和解读, 也需要一个整体的、直觉的把握和洞察。诗眼意识, 有助于学生从整体的视角高屋建瓴地觉知诗的意境和蕴涵。

《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的诗眼即在“西湖比西子”这一千古设喻上。而这一诗眼意识, 在教师引领学生细读全诗时, 得到了巧妙的渗透和落实。

首先, 细读的逻辑顺序被设定为“后两句———前两句———后两句”, 这一过程既解构了诗本身的写作顺序, 同时也解构了学生自然阅读的顺序。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设计, 显然是为了凸显诗作中的千古一比。教学中, 学生的注意力曾经两度聚焦在“西湖比西子”这一诗眼上, 第一次拈出诗眼, 是为了让学生对“西子”这一审美形象有个初步了解和印象, 以便为他们深入解读诗眼铺垫必要的历史、文学常识, 但初次接触, 对西子的感受只是定位在一个“美”字上, 美貌、美丽、美好, 这样的处理是极有分寸的。第二次拈出诗眼是在细读了诗作的前两句之后, 此时, “西湖比西子”的神喻已经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但这次聚焦显然和第一次不同, 美是一样的, 而对于美的内涵的解读则更进了一步, 美被分成淡妆之美和浓抹之美两种形态, 两种形态各具风姿、各领风骚。

其次, 诗眼意识也对诗作前两句的细读形成一个向心力。教师以“西湖真的如西子那样美吗?”一问撬动了前两句的细读, 于是, “水光潋滟”是美的, “山色空蒙”是美的;“晴方好”是美的, “雨亦奇”是美的。晴雨景致, 美不胜收。这就为下一步深度解读诗眼铺垫了良好的意象基础和情趣阶梯。

最后, 在二次解读诗眼之后, 教师顺着“美人妆扮”这一思路, 将西湖的晴雨之美扩展至晨暮之美、四季之美, 从而深化了学生对“总相宜”的感悟, 这既是对诗眼的再解读, 也是对诗眼的审美提升。

总之, 诗眼意识的楔入和渗透, 使学生对全诗的读悟不再作一次性的平面扫描, 而是围绕诗眼作螺旋式上升, 如层层剥笋, 又如步步登高, 站在诗眼这一绝顶上, 对全诗自然就有了“一览众山小”的眼界和胸襟。

2. 彰显“比较意识”, 让学生个性鲜明地读诗、悟诗

如果只是满足于泛泛了解《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诗意, 那么, 比较与否似乎意义不大。但是, 这样的解读, 显然不利于学生真正进入读诗的堂奥和门径。因此, 还要深入一些, 而深入的基本策略就是比较分析。比较的关键在于寻求诗的“这一个”而非“这一类”, 即这首诗的特殊矛盾、个性差异。从教学实录中我们不难发现, 冯老师在课堂上至少有意识地安排了三次比较性解读。

第一次在导入环节:

现代诗人艾青曾经写道:月宫里的明镜, 不幸失落人间。同学们, 你们猜, 诗人笔下那不小心落于人间的明镜是什么?

又曾有一位诗人周起渭这样写道:若把西湖比明月, 湖心亭似广寒宫。他把西湖比成什么了?

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 那位即将离开杭州的白居易, 他又挥笔写下:湖上春来似图画, 乱峰围绕水平铺。此时, 他眼中的西湖就像是什么?

那么, 在苏轼的眼里, 西湖又像是什么呢?

这次比较, 一在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是为下一环节的个性化比较铺垫台阶。

第二次在细读环节:

还记得吗?有人说西湖像一面———生:镜子。

有人说西湖就像一轮亮晶晶的———生:明月。

还有人说西湖就像一幅———生:图画。

可是在苏轼的眼中西湖却像什么呢———生:西子。

第二次比较, 意在引发学生对“西湖比西子”的个性化思考和解读。其教学的潜台词是:有人将西湖比作镜子、比作明月、比作图画, 可是苏轼为什么不作这样的比喻?为什么他的眼中西湖却像西子呢?

第三次在结课环节:

西湖的美是多姿多彩、千变万化的, 在每个人的眼中都是不一样的。

在艾青的眼中———月宫里的明镜, 不幸失落人间。

在周起渭的眼中———若把西湖比明月, 湖心亭似广寒宫。

在白居易的眼中———湖上春来似图画, 乱峰围绕水平铺。

而在苏轼的眼中却是———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至此, 这一千古之比的审美张力和艺术魅力早已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心中。比较读诗, 不在非要比出一个谁高谁低、孰优孰劣, 而在比出矛盾、比出差异、比出个性、比出特征。通过与镜子、明月、图画的比较, 学生才能进一步感受和领悟到西湖的天生丽质, 以及诗人对西湖的那份入骨入髓的爱怜。

3. 唤醒“示现意识”: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读诗、悟诗

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指出:“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 全靠‘见’的作用如何。要产生诗的境界, ‘见’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第一, 诗的‘见’必为‘直觉’。”“第二, 所见意象必恰能表现一种情趣。”他进一步指出:“凝神观照之际, 心中只有一个完整的孤立的意象, 一无比较, 无分析, 无旁涉, 结果常致物我由两忘而同一, 我的情趣与物的意态遂往复交流, 不知不觉之中人情与物理互相渗透。”此种境界实为诗的境界。

当然, 朱光潜先生是从诗的创作角度来阐释这种“见”的机制和特征的。事实上, 读诗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真懂诗者, 必有饱满的“示现意识”。示现就是把实际上不见不闻的事物想象得如闻如见。这就要求读者有很强的知觉复现能力, 更要有很强的想象能力。对此, 冯老师可谓深谙此道、深得读诗三昧。

“潋滟”一词的理解, 在诗中是个难点。如何让学生在理解的同时, 又不破坏诗的意境呢?冯老师采用的就是“示现策略”:

生:老师, 什么叫“潋滟”?

师:让我们一同来猜猜, “潋滟”两个字, 它可能与什么有关?

生:与水有关, 因为这两个字都有“三点水”。

生:水波一荡一荡。

生:肯定是很美丽的, 因为有个“艳”字。

师:是啊, 那一定是非常漂亮的, “潋滟”让我们看到了水波荡漾的样子, 你在哪里见过这水光潋滟的画面?

……

师:同学们, 阳光照耀着水面, 你觉得这水面像什么?

……

师:同学们, 这水光潋滟的景色够美吧, 难怪苏轼会说———

生: (接读) 水光潋滟晴方好。

这是再典型不过的诗的读法!没有以词解词的呆板, 没有概念界定的机械, 一切都是“象”的激活、提取、呈现和叠映, 一切都是情趣、情味、情韵的自然流露。“水光潋滟”是作为意象而非作为概念进入学生心田的。

要示现诗的境界, 很重要的一条是“我情注物, 辞以情发”。唤醒、调动、激荡学生的内心情感, 投入地置身于诗的想象世界, 是冯老师在“示现教学”中的又一举措:

师:雨中的西湖让我们看到了另外一番景象, 来, 看看吧! (看课件, 随着音乐, 教师轻声描绘:山变了———房子也变了———树给人的感觉也不一样了)

师:如果此时, 你就是苏轼, 喝着杯中的酒, 赏着西湖的美景,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西湖上雾蒙蒙的。

生:好模糊, 就像摄影时对焦没对准。 (笑声)

师:呵呵, 这么专业的术语都出来了。

生:看到了柳树随着风儿轻轻地飘着。

师:嗯, 好诗意啊!

生:房子朦胧了。

师:是啊, 房子朦胧了, 眼前的一切都像是披上了一层轻纱, 像走进了———

生:像走进了仙境一样。

师:你就是那位仙人! (笑声)

生:像是走进了神秘的世界。

师:那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雨中吧, 谁愿意把这种朦胧、奇妙的感觉读出来?

朦胧、奇妙的感觉, 与其说是由文字解读所得, 不如说是学生投入地置身于想象中的诗的境界所得。因为投入, 我之情趣方能投射到由想象所呈现的物之意态中, 从而获得某种愉悦的审美体验。这里, 教师的一句“你就是苏轼”的心理暗示至为重要。

篇9:《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1.认识“亦、妆”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古诗的意境,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天,苏轼和他的朋友坐船游西湖,他们一边饮酒,一边欣赏西湖的美景,起初还是阳光明媚,后来突然下起了雨。苏轼被这奇妙的景象迷住了,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绝句。那就是——饮湖上初晴后雨。(生齐读课题)读诗题,也要读出节奏来。(师画节奏:饮/湖上/初晴后雨)按照节奏,再齐读一遍诗题(生再次齐读)。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诗人笔下的西湖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抽读字词。(课件出示,指名认读,评价后齐读)

3.抽读诗句。(课件出示,指名读,评价后齐读)

4.师范读,划分节奏。(配乐范读)

一边听老师读,一边画出古诗的节奏。课件出示划分节奏的诗句,学生对照检查。

5.再次指名读古诗。师生评价后再读。(分小组或男女生赛读,再全班齐读)

6.同学们真不错!大家已经会读古诗了,接下来该做什么?(理解诗意)你知道哪些理解诗意的方法呢?(出示自学提示,学生一起读一读)读完了吗?接下来,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这些方法学习古诗,理解诗意,和同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三、吟诵品读,深入感悟

1.品读“水光潋滟晴方好”

(1)刚才读了诗题,我们就已经知道,诗人描写了西湖晴天和雨天的景色。那么诗中的哪一句是写西湖晴天的美景呢?(出示第一句诗)谁愿意来读读这句诗?其余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这句诗描写的是西湖的什么?(板书:水)

(2)晴天西湖的水怎么样?诗也用哪个词来描写此时西湖的水?(板书:潋滟)“潋滟”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知道的?孩子们拿起书,我们一起来读读注释。(出示潋滟图片)同学们,这就是波光闪动的样子,这就叫水光潋滟。

(3)晴天的西湖就是如此的美!假如你就是苏轼,在万里无云的晴空下,此刻你正在西湖之中的游船上,迎着徐徐微风,你惬意地举起酒杯。这时,除了波光闪闪的湖面,你还会看到哪些美景呢?(生自由想象说话,师随机点评)

2.品读第二行诗“山色空蒙雨亦奇”

(1)刚刚还是艳阳高照,突然间又下起雨来了。苏轼所见到的雨中的西湖又是怎样的呢?你从哪句诗知道的?(出示第二句诗)这里是写雨天的什么?(板书:山)(指名读,齊读)

(2)诗人用了一个什么词来描写此时的山?(板书:空蒙)“空蒙”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请拿起书,我们一起来读读注释。(指着空蒙图片)这就是云雾迷茫的样子,这就叫山色空蒙。我们张家界的天门山也经常是雨雾迷茫的样子,这也可以叫做“山色空蒙”。

(3)雨中的群山云雾迷茫,就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若隐若现,恍如仙境一般,诗人不禁赞叹道:山色空蒙雨亦奇。(板书:奇)如此美丽的景色,诗人用一个“奇”字来概括了雨中西湖的特色。我们再一起来读读,读出它的美妙,读出它的神奇。(生齐读)

(4)引读前两句诗,品出韵味

其实,一句诗,你仔细品读,就会读出它的韵味。我们再来看这两句诗:晴天的西湖是——水光潋滟晴方好(生齐读),雨天的西湖是——山色空蒙雨亦奇(生齐读)

风和日丽,当我们漫步西湖边,我们会赞叹道——水光潋滟晴方好(男生读)

细雨蒙蒙,我们荡舟西湖中,我们也会赞叹道——山色空蒙雨亦奇(女生读)

3.品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一天之中,苏轼享受到了西湖晴天和雨天两种不同的美,见到如此美景,诗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了谁?(板书:西子)你从哪儿知道的?(出示:欲把西湖比西子)

(2)知道西子是谁吗?(西施)西施又是什么人呢?(生自由答,师略作补充)

(3)诗人把西湖比作了西施,是因为他们都很——美!西施到底有多美?哪一句诗告诉了我们?(出示第四句诗,生齐读诗句)

(4)淡妆和浓抹,是两种不同的装扮,你知道各有什么特点吗?(学生自由谈,淡妆素雅,浓抹鲜艳明丽)

舞台上那些漂亮的演员们鲜艳亮丽的装扮是——浓抹,

生活中那些爱美的女孩子清新淡雅的装扮是——淡妆。

(5)那西施是着淡妆好呢还是浓抹好?诗人是怎样说的?(都好,总相宜)

(6)西施天生丽质,无论是化淡妆,还是化浓妆,都是那么的合适。这西湖就像西施一样,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不管是清晨还是黄昏,不管是春天还是秋天,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都是那么奇妙无比,令人神往。想到这里,诗人不禁赞叹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出示三、四句,生齐读)。

四、拓展延伸,积累诗句

1.西湖美景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去观赏,留下了不少千古佳句。(出示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是诗人杨万里笔下夏天的西湖。

2.请大家自己读读古诗。(学生自由读)

3.全班齐读。

4.这节课我们在古诗中漫步,在西湖边畅游,感受到了古诗带给我们的快乐,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美,还有许多诗人也用他们的笔,赞美祖国的山河,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课件出示:课后积累)

篇10: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的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从诗题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两种不同的景致,让他都很欣赏。他说: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正好;下雨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潋滟”,波光闪动。“空蒙”,烟雨迷茫。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

解析

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美酒。开始天气晴朗,不大工夫竟然阴了天,下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于是诗人赞叹说: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西湖无论是晴是雨无时不美。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

这首小诗前两句是描写:写晴天的水、雨天的山,从两种地貌、两种天气表现西湖山水风光之美和晴雨多变的特征,写得具体、传神,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以致有人评论说,古来多少西湖诗全被这两句扫尽了。后两句是比喻:天地之间,人类最灵;人类之中,西子最美。在前两句描写的基础上,把西湖比做美女西施,说它和西施一样同为天下灵与美的极至,何况又经过淡妆或浓抹的精心打扮呢!

然而,极写西湖之美还不是这个比喻的全部奥妙。历史上有些女子,美名和西子不相上下,诗人何以偏偏要拿西子来和西湖相比呢?这是因为,西子除了她灵秀美丽,她和西湖还有两点独特的契合:一是西子家乡离西湖不远,同属古越之地;二是西子、西湖,头上都有“西”字,叫起来自然天成。由于这种种原因,苏轼这个妙手偶得的比喻,博得了后人的称道,西湖也就被称作西子湖了。

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也表达了作者喜爱西湖。

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这组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作者简介

篇11: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的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作者:苏轼 年代:宋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湖上有水仙王庙。)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饔暌嗥妗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作者小传】: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相关内容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意思:

【词语】: 饮湖上初晴后雨

【解释】: 诗篇名。北宋苏轼作。共二首,第二首尤为著名,全文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中将晴、雨不同气候下的西湖比喻作不同妆饰的西子(西施),取譬生动自然,广为后人传诵。

相关内容

描写夏天的古诗词

上早夏 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晴。

初夏戏题 徐夤

长养薰风拂晓吹,渐开荷芰落蔷薇。

青虫也学庄周梦,化作南园蛱蝶飞。

初夏 朱淑真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初夏游张园 戴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初夏淮安道中 萨都剌

鱼虾泼泼初出网,梅杏青青已著枝。

满树嫩晴春雨歇,行人四月过准时。

早夏 钱起 详细内容

楚狂身世恨情多,似病如忧正是魔。

花萼败春多寂寞,叶阴迎夏已清和。

鹂黄好鸟摇深树,细白佳人著紫罗。

军旅阅诗裁不得,可怜风景遣如何。

上一篇:国庆诗歌朗诵:歌颂伟大的祖国自由诗下一篇:2018学生爱劳动演讲稿与2018学雷锋月主题活动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