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2024-04-11

大单元教学培训心得体会(通用14篇)

篇1:大单元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一、是新枝不是稗草

班级有个学生吴某,上学期因利用小灵通作弊被学校记过处分,他成绩不好,喜欢整天惹事生非,甚至在同学间夸下海口手下拥有二十多号兄弟。针对这一学生,我知道光靠一天两天的说服教育是肯定不行的,必须长期教育。要转化他只有先转化他的思想。开学第一天我让他坐到讲桌旁边的黄金位置,当众任命他做副班长。事实上当时我心里也捏了把汗,因为该学生一旦出了问题肯定会在整个班上造成严重后果。其他学生不单不会服他,更不会服我这个年轻的新班主任。每天我密切地关注他,发现一个学生只有无事可干的时候才会最容易出事。现在他不爱学习,但我必须找事给他做,从开学让他协助我收学费,到大大小小班级事务的完成、检查。我高兴地发现他每一次都完成得不错,有时还以身作则带头干活。逐渐班上的同学对他的印象有所改变,他自信心也增强不少。思想带动学习。单人单桌坐在讲桌旁从客观上使他比以前听讲多了。而某一天他却主动找我,询问为何他认真听了讲,成绩起色不大。我首先表扬他的上进心,接着给他讲述了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当山发生崩塌时,人想活命就只能往山顶拼命跑才有生存的机会,否则必死无疑。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以前由于亏欠的知识太多所以进步不大,要想改变学习落后的状况,赢得全班同学的更好的评价,唯有继续努力。三天后的活动课上,我看到他放弃了打球的时间一个人到生物办公室问问题的一幕。那一刻我感到他的转化已成功了一半。连续三次双周考,他在班级的名次没有太大的进步,但每次总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到第四次双周考他由进班的64名进步到全班的49名,挤入全年级前800强。班会课上我对他在运动会上为班级作出的贡献和成绩上取得的巨大进步进行了表扬,并亲自将鲜花别在他的胸前。那一刻他的眼睛湿润了。我深有感触:只要年轻的班主任利用自己亲和力的优势,春风化雨般的教育学生,一定会取得成效。

感想:

苏霍姆林斯说过“每一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没有一个学生是不想学好的。有时他们缺少的可能就是一点自控力

二、“武侠小说”迷

班上另有一位姓夏的男同学,从小经历了母亲改嫁这一变故,性格古怪孤僻,加上上小学遭受一位女数学老师的当众羞辱,变得特别憎恨数学老师。五门主科中,其他四门还马马虎虎,数学却是一塌糊涂。上学期月考和模拟考中,数学试卷他甚至乱作一气或一字不做。针对这一问题,我找了他以前的班主任了解情况。知道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看武侠小说,而且是不分时间地点、偷偷摸摸的看。如何将这位屡教不改,脾气倔强的学生成功转化呢?我决定大胆尝试一下。我将他找来谈话,很客观的对他的成绩和行为表现作了评价,直截了当地指出他看武侠小说这个坏毛病,不但影响自己的学习还影响班级其他同学。他听了似乎有点无动于衷,但我很诚恳地说今后我将买小说送给他看时,他有点惊讶。我乘机提出了对他的要求:每月两期的《古今传奇》武侠小说我保证一期不拉地买好放在办公室的抽屉里替他保存,但上学期间不能看,必须等放寒假带回去看。武侠小说基本上都是长篇连载,一次性看个够的畅快的确吸引了他。老师的武侠小说是作为礼物送给他的,相比自己掏钱买光荣的多,家长也不会横加阻拦。如此一来他动心了,想想答应了我。事后我利用再次找他谈话的机会给他看了放在我那儿的武侠小说,并鼓励他把数学学好。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数学老师的协助下,他的数学成绩由不及格开始考到及格。两个月后,他已经考到了全班第一名,数学成绩133分。我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尽管这位学生在性格上的缺陷还没有得到完全改变,但我相信只有通过长期的努力,耐心帮助他,就会使学生“亲其情而信其道”,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感想:

西班牙有句格言:你要什么便给他什么,只要你付出相当的代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特殊的兴趣和爱好,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做老师的就应该“以其乎其心”,借以引导,“借力使力”,同样可以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学会感恩

在尊重学生的同时,我觉得年轻的教师同样也要尊重家长。尊重家长就是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不得一味地责怪家长如何不会教育子女,而是通过与家长的全面接触了解实际情况。曾经班上有一位姓朱的学生家长来找我,说他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太好,在家贪玩又不听话,希望老师能配合家长共同教育学生。我在找了该学生谈话后,却发现该学生对他父母的意见比较大,认为他们脾气暴躁,不懂得科学的教育方式,与他在电视和小说上看到的那些父母有很大的差距。听后我问了他一些家庭情况,帮他分析了原因。他的父母都是来自农村,经过十年xxx,自身文化水平不太高,他们为了自身生存、家庭、孩子,两人都在打工。在忙碌了一天后,一无时间二无精力来和孩子进行长时间沟通交流。同时小说和电视上的一些东西虽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所以不能苛求家长。我甚至开玩笑地和他说,假如你父母感想: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学会感恩,教育学生用感恩的心去看待周围的一切,携一腔激情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我觉得是班主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篇2:大单元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我认为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教材分析及相关参考书,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明确教学任务,明确双基的内容、重点、难点和关键,研究单元、章节和本课在书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其内在联系,把握教材知识的全貌。

2、上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处理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多采用游戏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熟悉的具体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实用内容,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注意多问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艰深而宽泛的问题。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思维水平,并更多地关注中等水平的学生和思维迟钝的学生。

4、作业设计符合“四性”:目的性、科学性、能力性和计划性。精心设计练习和作业。布置一些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作业,不那么死板的练习,作业的分层设计。认真复习作业,并进行点评。每月进行一次作业评估,看看谁学得更快。

5、加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衔接,适当教家长一些正确的方法来引导孩子的学习。

篇3:大单元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关键词:体育,传统教学,大小单元相结合教学

现代教学论是从教学过程中提炼出来的理论, 虽然它已经理论化, 但由于它来源于实践, 因此当它与工作经验相结合之后, 便能深刻地指导体育教学工作。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一些年青的教学工作者之所以在教学中遇到了很多问题, 走了很多弯路, 追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教学理论知识的匮乏, 对教学目标, 尤其是体育教学目标的理解尚不透彻、不全面。因此, 对现代教学论的深刻理解对教育本身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现代教学论中的部分观点, 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大、小单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比较分析, 进而发现其各自的优缺点, 为更多中小学的体育教学提供参考。

一、简介“大、小单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每节课40分钟, 前20分钟进行大单元教学, 即进行一些基础内容, 如田径中的跑、跳等项目的学习;后20分钟进行小单元教学, 即进行学生自己感兴趣的, 如篮球、足球、韵律操、乒乓球等项目的学习。高中如果是每次4个教学班同时上课, 前20分钟按教学班进行教学, 后20分钟按学生自选的项目组进行教学。

二、“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大、小单元结合的教学模式”之比较

1. 课程结构比较。

传统教学模式又称为“三段式”, 其结构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大、小单元结合的教学模式”的结构为:大单元和小单元。

2. 教学方式比较。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要把人类文化遗产通过各门类学科传授给学生, 教学以分科形式进行多学科学习, 讲究“大而全”, 也是单纯的接受学习模式。因此, 体现在体育教学中就是强调学生田径、篮球、排球、足球、武术、体操等都需要学, 并且都需要达标, 教师一般采用灌输式, 学生采用接受式, 在学习过程中基本处于被动状态, 只能被动接受所有课堂内容。

“大、小单元结合的教学模式”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教学模式, 它实际包含了接受式学习、发现式学习、掌握式学习等, 在大单元教学中, 学生学习的是基础项目, 因此以传统式为主, 兼有发现式、探究式学习。教学相对系统、全面, 但在某些教学环节会启发学生的想象、创造性思维。在小单元教学中, 学生学习的是自己感兴趣的项目, 由于每个学生的原有水平不同, 因此教学就会以发现式、探究式、掌握式等为主, 教学相对更具创造性、灵活性及个性。

3. 价值取向比较。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传递具有严密体系的基础文化科学知识, 以培养杰出人物为目标, 是英才主义目的观。体现在体育教学中, 就是将每个学生当专业队的队员来对待, 无论他是高是矮, 是胖是瘦, 都希望他们每个人能够技术动作很标准, 各项运动成绩都达标。

“大、小单元结合的教学模式”是以“健康第一”, 提高运动参与、运动技能, 增进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为目的, 让每个学生通过参与体育活动, 从原有水平出发, 真正得到实质性的发展。

4. 评价标准比较。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一般以数字形式体现, 60分以下为不及格, 体现在体育教学中就是主要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评分等级为标准。

“大、小单元结合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评价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 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评分等级为辅, 包含了学生自己的评价、教师的评价、社会的评价 (同学的评价) 等。

5. 教学效果比较。

“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注重的是学生的成长发育客观上需要什么, 而学生的内心感受不在考虑之列。体现在体育教学中就表现为, 有些个子矮的、体形较胖的同学, 他们很努力地练习, 但无论他们怎么努力, 仍然还是不及格, 这大大地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传统的体育教学的结果 (很大程度上) 就是使学生喜欢体育活动, 却厌恶上体育课, 害怕上体育课, 因为他们在体育课中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 体会不到成功, 也最终导致学生一旦走出校门, 就有如卸重负的感觉, 将体育课上的知识、技能、技术全部还给老师。

“大、小单元结合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客观需要和主观需要两方面出发, 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 在学习中体会成功。尤其是进行小单元教学以后, 学生对大单元教学的项目也不象以前那么厌恶和害怕了, 因为这些大单元中的运动项目对他们进行小单元项目的练习有很大帮助。学生在这种模式下学习, 不仅仅增进了身体健康, 而且在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也有较大提高。很多学生都喜欢上了体育课, 这也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6. 教学条件比较。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系统的理论知识作为教学活动的开展依据, 教材具有严密理论知识体系, 教师要熟悉教材结构体系。

“大、小单元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要求教师具有严密理论知识体系, 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 利用多种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方法、手段进行教学。另外, 在场地设施器材方面, 进行“大、小单元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所必须的场地较大, 设施较全面, 器材较丰富, 对某些占地面积较小的学校较难开展。

综上所述, 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优点和局限, 因此,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就应当根据实际需要, 以全面发展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 选择更有利于学生的教学模式的进行教学, 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使学生得到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扈中平.现代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王道俊, 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3]广东省中小学体育实验教材编委会.体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1.

[4]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篇4:践行小学语文大单元主体阅读教学

【关键词】 大单元;语文

【中图分类号】 G62.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25-0-02

学校从推行大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模式已久,不但是所教的学生,连教材都发生了,因为教学班级的变动我手中的教材也由苏教版变为了鲁教版,这个变化也让我感受到在人教版教材基础上进行改编的鲁教版更适合开展大单元主题阅读教学,它的课文内容与体裁对比于苏教版来说更加统一,更加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也更加利于找到相同主题和体裁的文章让学生自主进行拓展阅读。基于这一变动,我也在教学中借鉴前人的经验更加投入地开始了这一教学模式的探究。

在教学探究中我还是常常感到迷茫,于是我在实践的同时又回头再去学习主题阅读的理论知识。通过对理论的再读,我知道了主题阅读教学研究目的在于探索在新课程背景下主题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方法和策略。主题阅读教学探讨的主题建构教学区别于以往一篇带多篇无主题的大量阅读,而是使多篇文章汇聚于一个焦点,着眼于语文学科的内涵,具有较强的冲击力。这种模式让我们摆脱了以往教学一篇作品和十篇乃至更多的作品、学生阅读一篇作品或多篇作品,阅读水平并没有明显的变化的语文阅读教学的困窘局面,把语文教育的范畴扩大到生活的范畴,提供给学生的是开阔的视野,是高、广、深的思想认识,渗透人文的精神,渗透情感的体验,深入到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感悟语文的同时,也在感悟生活,感悟人生。它统领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解决了我们长期在两者如何统一和纠缠中的困惑。不过这一教学模式对我们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将文本的内容、计划、目的、学习时间以及将要进行的主要活动通盘考虑,全面规划。主题的确立,教学的设计,教材的整合、方法的选择……都需要我们细致策划。不过借由前人的经验,我们操作起来已经可以说比较简单、顺畅了,但这依然对我们的学科素养、语文底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有构建教学主题、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

对理论的再学习让我原本迷茫的认知豁然开朗,而给予我更直观的影响的是学校一系列关于主题阅读的展示示范课,这些老师直观的课堂呈现,让我对如何把握大单元主题阅读各个课型的教学模式有了更加具体、明晰的认识,这也促使我将这直观的学习成果搬进了自己的课堂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我也慢慢熟悉了大单元主题阅的各个课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在单元导读课中我在让学生明确单元主题和单元教学重点的基础上带来他们学习一篇略读课文简单渗透学习方法,再让他们应用这一方法进行一篇文章的拓展阅读;在整体识字课中我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教学方式推进教学,识字写字的同时我更注重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应用;以文带文课中我更是努力坚持让学生在学习完课文的基础上多阅读相关主题、体裁的文章,但是由于个人对课文要求的把握以及对课堂调控能力的问题,有时拓展阅读不得已放到了课下,这样的效果便打了折扣;而读写联动课作为这学期我们小课题研究的主题,我除了将之与作文教学结合之外,还注意了用小练笔的教学;我还将自语阅读与展示交流课相结合,让学生将读和读后的收获展示有机结合。

对于各种课型的实践,也让我有了一些收获,现具体梳理如下:

一、单元导读我这样上

从学校开始推行单元主题阅读开始,我就一直觉得单元导读课既要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单元的内容,又要学习其中一篇课文,这样的安排课容量太大了,所以我基本一直只选取前一部分的内容来上,既让学生通过单元导读课整体了解本单元的内容,把握单元要点。

通常我会先用相关的图片或者话题导入,再让学生自主阅读单元导语,然后让学生用其中的词句概括单元要点。在明确了单元要点之后,我便带领学生们走近文本,了解要学习的文本篇目。一是走近课文,明确课文篇目;二是走近阅读天地,知晓拓展篇目。了解了本单元要学习阅读的篇目之后,就和学生一起走进文本,采用浏览方式快速通读全文,再用批注式阅读方方法去具体了解其中一到两篇自己最感兴趣的课文的大致内容,最后组织学生交流令自己感受深刻的词语、句段。

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便能从整体上了解、把握单元要点了。

二、整体识字课的做法

整体识字课,在授课时我都注意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具体操作分为课前预习和课上学习两部分。

首先,我一般都会安排学生课前自己预习,关于生字方面,需要学生圈画出生字词,并小组分工抄写出相关的语句,对字词句进行整理,当然一定要将字词句读熟、认过。

在课堂上也是让学生先在组内识字、读句,再进行分工后让小组进行展示。展示的时候提倡学生进行生字归类:可以分形声字、会意字进行分类,可以分字的结构分类,可以用形声字对比记忆,也可以展示多音字的多音应用,还可以近反义词对比记忆。对于词语也建议学生分类展示:可以按照词性、词语类型分类如:AABB、ABCC、AABC、ABAC、AAB、ABB,含数字的、含颜色的、含反义词的的、表示表情的、表示心情的,表示动作的,描写人物的……对于包含生字词语的句子,最基本的要求学生在小组展示时,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并建议他们把这些生字整合到一段话或者一首小诗中。

不过,在我具体上整体识字课时,操作中还是感觉难度很大,其中字词的归类学生还是能够比较好地应用展示的,但是将生字词整合到一段话或者一首小诗中基本没有出现过,我想学生应该是不得其法,我先来设计整合效果会好一些。不过,整体识字后的课文学习在阅读理解上明显轻松多了。今后,我将继续思考改进整体识字课教学。

三、以文带文课可以这样上

1.能抓住本课讲了一什么事。在这一环节上,只要是锻炼学生的快速朗读培养,学生的短时记忆以及学生的复述能力展现,就能让学生受益。

2.抓住重点的句段,通过多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感悟。学生交流体会感受,做到以读代讲。在这个环节上,可以训练学生的朗读,从朗读中强化学生的语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学生会体会加深,就不用老师来说。这样一来学生学得好,老师教得轻松。

3.学习了文后,又带上一到两篇文章,不作细细的分析,只是通过学生快速阅读,交流明白了什么?在文中批注自己的体会。

要注意在课堂中,应该少一些无休止的提问,把课上得精炼些,要敢于舍弃。

四、读写联动课型应用反思

读写联动课型对指导学生写作一个很好的教学平台,现对具体的应用实施过程进行了如下反思。

我们的语文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任,学生的习作能力又直接地反映着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写出能“再现生活精彩”的好文章,都牵着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心,而读写联动课型便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因为随着课文的讲解学习,学生能够从中更好地体会写作的方法与技巧,再进行合理的引导、指点,让学生加以应用,便能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其实,读写联动课型我们最终的落脚点在于写,就是重点关注了学生平时的小练笔,把这个内容在课堂上进行训练、呈现,以保证其训练的效果。比方说在本学期教学人物描写一组课文时,我就重点指导学生学习体会对人物的多种描写方法,指导学生从中感悟不同描写对体现人物的不同特点有怎样的作用,进而引导他们观察身边的亲人、朋友,应用上所学的人物描写方法对其进行一个情景片段的描写。因为内容贴近生活,方法的学习指导比较到位,学生大都能写出不错的描写片段。总体看其中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的应用较好,而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的应用略差,这也让我找到了在今后指导学生描写人物时候的指导重点所在。这样的读写联动课就把小练笔的训练落到了实处,让我更明确了今后习作指导的重点。当然,并不是每一次读写联动课都能上得这样顺畅,在这一课型刚刚起步时,虽然我们确定了随文练笔这一目的,但是因为选择的练笔内容有时和课文内容相距较远,课文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讲就没有很大的模仿、借鉴意义了,导致有时练笔效果不佳;还有的时候选择的课文练笔内容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学生相应的体悟、认识较少,不能激发其兴趣,也造成了练笔效果不佳。就在这些不如愿的练笔之后,我们通过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练笔切入点,找到了教学设计的不足,不断地调整、改进,才有了今天的一点点微小的成绩。

我想,我们绝不会停滞于此,我们还将继续努力下去,做好读写联动课型的应用与研究,让这一课型更好地为学生学习习作技能服务。

篇5:数学大单元培训心得体会

一、对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认识

大单元教学设计就是站在系统的高度,根据课标、教材和学情,从整体出发,承前启后、瞻前顾后、左顾右盼、左右逢源的长远教学规划。“大单元”中的“大”就是“远大”“长远”“多而广”,既可以理解成站得高、看得远,又可以理解成包含的内容多、课时多、任务多、关联多、街接多、对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多。“单元”就是系统规划、统筹兼顾、关联街接、整合重组得到的“整体”。“大单元”就是“多个”有某种共同基因的内容科学有效地关联衔接在一起的富有生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机组织。“大单元”理念指导下,对于每一个“单元”包括知识点都要回答:本节知识是什么?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和哪些知识有联系?只有弄清楚了这些,才能从单元整体、甚至是学科整体的思路去规划整个单元的知识体系,才能有清晰的整个单元的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

二、如何规划大单元教学设计

1、认真阅读数学教材,明确教学内容的地位;

2、结合教学内容,仔细斟酌咀嚼课程标准要求,参考当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解析与检测(数学)》中的考查内容与目标即双向细目表,明确教学目标,清楚教师到底要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庭,学生要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

3、要全面如实地分析学情,确立教学重点难点,正确叙写教学目标;

4、根据目标和学情精准选择恰切的教学策略,明确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

5、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6、设计评价任务,正确评价教师教得怎么样,学生学得怎么样,最终形成内容—目标一学习一评价一致化的整体教学方案设计。

三、教材决定重点,学情决定难点

在讲座的过程中,张老师的一句话让我恍然大悟——教材决定重点,学情决定难点。虽然在写教案的时候“教材重难点”这几个字醒目的出现在每篇教案的第一页,但是我似乎从来都没有深入的去思考过重点和难点有什么区别,甚至吐槽过“重点不就是难点吗?”听了张玉琴老师的讲座,似乎茅塞顿开,重点是由教材、有知识本身决定的,而难点却是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接受难易程度决定的。不同版本的教材,尽管编排顺序不同,导入不同,例题不同,但是只要知识确定了,那么重点就确定了。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尽管在同一个教室,面对的是同一个老师,学习的是同一个知识点,但是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思维方式、学习风格的不同,难点也因人而异。所以作为老师,我们想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就需要认真备教材、备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知道学生学习的起点在哪里,并采取补救或复习措施,才能让尽可能多的学生真正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真正达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篇6:数学大单元培训心得体会

“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想落实大单元教学。首先必须设计好日常课时教学,熟练掌握全国中小学数学优质课教学设计评价标准,严格遵照执行河南省中学数学优质课教学设计的五个基本结构,在新课标和大单元理念指导下扎扎实实做好日常的每一个课时教学。

大单元设计中的“大”就是“远大”既可以理解成站得高看得远。又可以理解为包含的内容多、课时多、关联多、衔接多、对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多。专家分析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验中要遵循九个要点:大单元教学主题名称、教学知识结构体系、大单元教学研究的方法即“一般套路”再到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解析、学情分析,课时安排、专项训练、大单元课时教学设计与实施和最后的教学目标评价反思等。以《一元二次方程》一单元为例先是归纳概括出了概念,接着抽象出了一般形式ax2+bx+c=0(a、b、c是常数,a不等于0),进而发现了与解有关的两个重要结论体验了研究代数的方法从问题情境中抽象建立模型再到最后的归纳概括。以及在这些过程中运用的类比、转化、分类、模型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最后联系生活运用方程思想解决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课程最后师生共同朗诵的“数学强,则少年强!数学强!则国家强!”让我们深有感触。

篇7:语文单元教学培训心得

张丽玲 临朐中学附属小学

有幸参加我县语文单元模块教学的培训,单元模块教学就是把语文课本单元教学内容、主题丛书与其他资源整合为一个主题单元,再把单元内容分为整合阅读、语文实践、随笔写作三大模块,每个模块有不同课型组成,课型之间紧密关联,随着学习内容逐步推进,学生学习能力逐步提高,从而达成单元教学目标的备课方式与教学操作范式。开展单元教学时为了体现学习领域水平目标达成的针对性、知识技能教学的连贯性和开放性、生活化等特性,将整个教学置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意义建构,重视学生技能的综合运用的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和意识。

我们把整个单元的各项目标加以整合,再分别把教学目标分配到各课时中,逐一落实,各个突破,就能达到“每课有得,所得不同”的目的。一个有效的单元教学设计不能是教材内容的简单呈现、识记或操练,它应该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并且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设计。

在整个培训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主题单元设计可以帮助我清晰地解析主题单元教学的学习内容,归纳学习内容。它可以:

1.帮助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读单元主题,带着单元主题走进每个环节。老师在指导学习每个环节时,紧扣单元主题,让学生从模块中构建思路。

2.有助于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智能结构,对语文教师而言,显然单元教学设计比传统的单课时教学设计更具有挑战性,通过单元教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视野从单课时的微观范畴转向更为宽阔的单元宏观范畴,能够从单元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有利于使宏观层面的课程目标落到实处,同时又能使单元内的课时教学变得更加富有弹性,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学完内容要进行梳理总结时,围绕单元主题,抓住内容引导学生巩固与综合运用。

3.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单元教学的着眼点是“单元”。从教学内容看,单元教学以一个“单元”为相对独立的教学单位,强调从单元这个整体出发设计教学,突出内容和过程的联系性和整体性。从教学目标看,单元教学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和有效落实问题逐步得以实现。从教学方法看,单元教学不是对单元内各课题平均使用力量,而是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某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有一定思维梯度的科学学习过程,注重学习的阶段性和层次性,避免了传统课时教学的随意性与盲目性。同时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构建创新思维模式,为学生学习、研究及自主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8:高一文言文单元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 课前:海报宣传课文内容

让各学习小组的成员根据教师和自己把握的资料, 制作与课文相关的手抄报、漫画等, 就像电影大片上映前的宣传海报一样, 让学生在班里用这些自制的海报进行课文内容的宣传。如人教版必修一的《烛之武退秦师》一文, 学生可以根据提供的资料, 把相关的地图、双方险要的位置等内容用地图的方式表现出来, 这样既可以了解课文的内容, 同时也复习了地理科的相关知识, 一举两得。又如《触龙说赵太后》一文, 学生用漫画的形式把触龙、赵太后两个人物形象演绎了出来, 神态十分逼真。像这样的宣传海报不仅给学生在视觉上留下了充分的印象, 使他们心里惦记着相关的课文, 引起他们的关注, 而且也提高他们各自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

二、 课堂:情景式的教学

一般的文言文教学采用朗读、串讲、翻译的模式。但高中人教版必修一的文章均以人物塑造为主, 所以故事的情节性很强, 完全可以尝试用情景剧的方式教学。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 可让学生们在理解语录的同时, 想象着孔子是在怎样的情景下对学生说这番话的, 让学生们两个一组, 编排故事情节, 通过自己的语言, 形象化地表达出来, 亲身体验孔子的教育方式。这本身就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和创造性的劳动, 既加深了学生们对文本的理解, 又体现了学生们表演的才能, 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 课后:注重文言现象归纳

高一第五单元有三篇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 我首先以学生熟悉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为例, 给学生传授学习文言文句式 (被动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等) 及词类活用 (意动用法、名词活用等) 的方法。其次, 我让学生把《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的文言知识进行梳理。我把全班分成五大组, 分别为通假字组、古今异义词组、一词多义组、词类活用组、特殊句式 (倒装、被动、省略、判断) 组, 每一组的成员按照所负责的文言现象, 对指定的文言文进行归纳总结。第三, 我指导学生从例句中寻找文言现象的规律。同时, 还提醒学生记住这类词的不同义项。这样, 在阅读教材之外的文言文时, 学生们就可以多几条比较、思考的途径, 为准确理解文言文提供了条件。这样的文言文教学把学习任务直接交还给了学生,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参与意识, 而且学生们还能在互相讨论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随着新课的不断学习, 所学文言文数量的增多, 对每篇文言词汇的整理积累就不能只局限于某篇课文了, 而是要回顾翻查从前学过的文言词汇的所有意义和用法, 做到纵向积累和横向积累相结合。此外, 进行积累不是机械的照抄照搬, 而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归类、比较。例如, 学到 “以五十步笑百步, 则何如?”“填然鼓之, 兵刃既接, 弃甲曳兵而走。”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时, 可引出成语“五十步笑百步”、“ 弃甲曳兵”。讲到“臂非加长也”、“声非加疾也” (荀子《劝学》) 的“加”字时, 可以联系“邻国之民不加少, 寡人之民不加多” (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只有不断积累, 才能积跬步以至千里, 聚细流而成江海。积累是一件很有趣的而又很有意义的事情, 大部分学生都会乐此不疲。

经过这样的归纳训练, 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在学习教材中的选文时, 关键是要抓住那些古今义项差异很大的词, 因为这往往也是命题者考察应试者是否读懂文言文的出题依据。当然, 在学生对教材中的文章已经掌握得比较好的情况下, 教师还应适当向课外拓展, 有针对性地让他们做一些文言文阅读训练, 以检测学生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对古汉语知识掌握的程度。

四、 测试检查教学效果

第一, 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十分活跃, 一旦独自面对试题时就犯难了。所以在集体教学后, 我会留一节课的时间给学生自主消化课堂的知识点及学习小组归纳出的文言现象。之后, 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检测学生的达标情况。

第二, 检测后要求每一位学生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学习心得, 再次明确自己在课文中的学习任务及学习效果。

第三, 要使学生能阅读文言文, 还必须指导他们把所学的文言文知识转化为阅读能力。只有多练, 才能完成这个转化。在多练的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要掌握哪些文言文知识、先训练哪些、后训练哪些、哪些在课堂上可以完成、哪些要在课外补充等, 要有个全盘的规划, 要设计出各种各样的练习, 在学习选文时, 要考虑到每篇文章要侧重训练的内容, 并将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相结合。

篇9:大单元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关键词] 中职体育 主题教学 课程载体 学习评价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得到锻炼;发展智力,提高审美能力。但若干年的体育教学并没有完全实现这一基本目标。以前中小学体育课程教材存在教材重复过多,教材容量太大,教材内容对技术要求过高等弊端,使体育教学只能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

现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对教材内容的选择给出了一定的自主权利。体育与健康的教学目标突出了健康第一的原则,通过对体育教学内容的传授,并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提高专项运动成绩,而是学会健体,掌握基本的健身方法,建立必要的运动技能储备,并具备一定的活动组织能力。

1“大单元”教学模式概念的界定

大单元教学模式是指遵循技能形成规律,在一段连续的时段中对学生进行进行某一专题性的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中围绕某一主题进行身体练习,确保学生所学知识的完整性,也利于技能的形成。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通过对课程载体的开发,把其他有关心理、保健、体育欣赏等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授给学生,拓展体育的教学时空,丰富课程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自我效能感,努力使《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后文简称《标准》)中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3 研究方法与内容

3.1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实验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3.2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内容和方法

3.2.1课堂主题教学

教师面向全体一年级的中职学生,选择能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运动技能或项目作为教学主题;再根据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把一个学期的总教学时数划分为两至三个单元,其中的主单元要占总教学时数的50%~60%,且是以一个教学主题为内容。

3.2.2《体育与健康报》的编发

《体育与健康报》是针对《标准》中的隐性目标而开发的课堂外的课程载体,也是对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时空的拓展。通过对《标准》的研究,将隐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子目标,(见表1)每个子目标就是某一期《体育与健康报》的主题,围绕主题,利用网络和其他媒体相关资料进行排版、印制和发行。

我校根据《标准》要求于2008年9月对一年级的实验班级编发了《体育与健康报》,深受学生欢迎,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2.3学习评价模式的反馈与激励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促进学生努力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应该科学全面,即要有绝对性评价又要有相对性评价;即要有终结性评价又要有过程性评价。根据《标准》要求,结合教学实际,我们构建了一种新的学生学习评价模式,它是由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三部分组成,通过《体育与健康自评互评表》表现出来的。在这种评价模式中,采用层次评价法,体育委员评价组长,组长评价同学,同学评价体育委员。每位学生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每位学生在期初根据自己的原有水平进行新学期的目标设置,期末根据自己设置的目标和教师提供的反馈数据进行自评与互评,教师则根据自评互评表和学生的成绩档案表给学生一个全面科学的评价。这份评价应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帮助学生认识和发掘自己的潜能。

3.2.4体育展示单元的促进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优秀的学生。学生课外参与运动的过程是对课堂主题教学的延续,也是对课堂主题教学效果的检验。那如何为大多数学生提供足够的展示时空呢?结合课堂教学的主题,师生共同参与,通过组织课外活动、校运会、校际间友谊赛、冬锻比赛等构建校园内的体育展示平台,再根据各种赛事的特点利用班会或集中时间段,让学生得到充足的展示。这种展示包括运动才能的展示和组织能力的展示,使有兴趣、有特长的同学找到了展示自我青春朝气的舞台。为体育节而专门组织的学生裁判培训班和《体育与健康报体育节专版》,使一批有兴趣、运动能力欠佳或无特长的同学也找到了展现能力的机会——布置场地、做裁判,并为日后课余时间的同学比赛培养了一批组织小能手,让学生“所学就能所用,所用就有所乐”。结合体育节而编发的《信息学校体育与健康报》,又使更多的同学了解了这些比赛项目的特点与魅力,并学会了如何去欣赏体育比赛,最重要的是体育节为学校创造了一种体育氛围,通过体育节的连续举办必然会创造和积累校园体育文化。

4 结论与思考

4.1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业务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最明显的是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在论文评比和指导学生比赛中都有获奖。2008年指导学生参加湖州市中学生健美操比赛获得了团体一等奖;所撰写的论文《关于中职体育课实行选修学分制的研究》在职业教育研究上发表;《健美操训练对中职女生自信心培养的探究》在2008年度湖州市教育科研优秀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

4.2学生以往害怕体育课,甚至厌恶。而现在厌学情绪没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运动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难看出,“大单元”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4.3体育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有传统性的,有充满现代气息的,有休闲健身的,有挑战极限的。体育教师在大学里所学的内容只是体育活动中极其有限的一小部分,根本无法满足开放环境中的学生需求,这一切都要求体育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但体育教师的培训模式、内容与中职的教学要求存在脱钩现象,这就导致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

4.4.众所周知,中职学校专业课是放在首要位置的,而对基础课的设置是相对次要的。作为教师,也在这种氛围和体制中失去了应有的压力,对学生要求不高,教师也降低标准,因此平时也就很少去钻研业务,很少去提高专业水平和业务水平,使大单元教学的延时教学效果得不到体现。

参考文献:

[1]赖天德.学校体育改革热点探讨[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1.

[2]吴庆麟、胡谊.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 [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

[3]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2

篇10: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培训体会1

2011年11月5日到11日,有幸成为浙江省中小学教师90学时脱产培训的第一批学员,参加为期7天的集中培训。本次培训开设了《从优秀走向卓越——教师积极心态辅导》、《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的实践研究》、《如何有效设计作业》、《语文教师的素质培养及论文写作》、《点“词”成金别“句”匠心》、《作文教学四结合》、《小学语文教学价值观的分析与重构》和《提高阅读教学时效性》等讲座,并听了三节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课堂研讨课。吸收了不少新理念,增加了很多新知识,收获颇丰。但最震撼我的是余琴老师的有关单元整组教学的讲座,与大家分享我的感受。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单元整组教学”,开始我和大家一样“哪有时间?不可能这样教的。”慢慢地,随着余老师讲座的精彩呈现,也领会了她“省时高效”的独特魅力,我也能这样上:

“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是以现行人教版教材中一组教材为基本教学单位进行备课,可以对本组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回顾拓展)进行调整、重组,链接丰富的课外资源,基于整组考虑的一种教学设计与教学方式,把研究的重点从“篇”转移到“组”。有:

1、单元导读课

单元导读课是在单元内容学习之前,对整组内容的整体感知,它以单元导语为教学切入点,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各种课堂学习方式,初步感受单元主题,做好学习规划,激发学习欲望,全面铺垫单元学习背景。主要任务为:链接学生起点,激发学习兴趣;浏览整组课文,了解学习任务;学习单元导语,制定学习规划。

2、部分感悟课

部分感悟课根据每个单元的特点科学整合教材之间的内容,充分体现组内教材之间的关联,在整合中比较、感悟。可以是内容主题的整合提升,可以是文章表达方法的整合领悟,让学生习得读写方法与经验。如何操作呢?同类对比、主题升华、关联整合、整组学写。由于每组教材的特点不同,单元主题的侧重点不同,整合的路径与策略也会不一样,所以也很难形成这种课型的基本流程。部分感悟课重点关注单篇课文与整组教材的巧妙关联,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服务。

3、单元总结课

单元总结课是在一个单元学习结束后,引导学生回首两周左右的学习历程,交流关于课文内容、读写方法等方面的收获;在比较、讨论中提炼学习方法,形成规律性认识,重视方法的总结和迁移。让学生带着成功的学习体验,浓厚的求知乐趣,积极投身到下一单元的学习中去。

“单元整组教学”是引导我们在教学时要紧紧围绕单元主题展开教学,而不是将课文一篇篇孤立,到语文园地再来复习巩固,避免“篇”与“组”的脱节,课文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把一个单元学习内容作为一个整体教学。

篇11:大单元教学反思

在上《声音》这一单元时,发现教材中很多的内容学生都感觉比较抽象,同时有一部分同学仍然会分不清声音的高低和强弱。再者,《声音》这一单元的内容与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音乐好的学生对于这单元的理解和掌握就比较轻松了。

由于教材中很多的内容学生都感觉比较抽象,为此我组织学生开展了很多的活动,同时我还进行了铝片琴、古筝等的演示,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与掌握,效果不错。而对于同学分不清声音的高低和强弱这一问题,我采用的是播放几段音乐让学生学会分辨声音的高低和强弱后再进行进一步的教学。

但是,振动幅度的大小和振动快慢也会有学生分辨不清或者是搞混淆,如何让学生清楚地掌握好这两点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着的。

篇12:执法大培训、岗位大练兵心得体会

----执法大培训、岗位大练兵心得体会

今年以来,XX监狱积极响应上级党委号召,在全监狱广泛开展了监狱人民警察“执法大培训、岗位大练兵”活动。这项活动的开展,对进一步加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的专业化、正规化建设,全面提高干警公正廉洁执法水平,推动新时期监狱工作改革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此次活动立足学习训练,重在素质提高,大练兵内容涵盖了监狱民警各方面的素质要求。此次大练兵活动是干警进行再学习,再教育,再训练的大好机遇。开展大练兵活动是全面提高监狱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努力做到“人民监狱为人民”的客观需要,也是全面推进监狱队伍正规化建设,努力造就一支训练有素的正规化的监狱警察队伍的迫切要求。

一、开展岗位练兵活动的意义

(一)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平安监狱的需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时期,在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开放、人员大流动的新形势下,随着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的加大和专项斗争的不断深入,监狱工作面临的任务会越来越重,这将对监狱人民警察的要求也会越来越

高。所以我们必须苦练内功,强化教育训练,通过岗位练兵,1

全面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警务素质和法律素质,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的革命化、职业化、正规化水平,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公正执法的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平安监狱做出新的贡献。

(二)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是做好新形势下监管改造工作的需要。

监狱工作的宗旨是教育人、改造人,要做好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提高教育改造罪犯的能力和水平,监狱人民警察首先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体能素质和技能素质,没有良好的素质,就很难胜任自己的工作。所以,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对于全面提高监狱人民警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更好地履行职责,促进监狱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意义。

二、开展岗位练兵活动的体会

开展基本素质训练和岗位技能训练,能使干警在政治、业务、体能素质等方面都会有一定提高。开展大练兵活动不但是监狱人民警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监狱管理的需要,是适应监狱工作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不断增强监狱人民警察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业务水平和队列体能等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同时,也能够对促进监管场所持续安全稳定,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一)通过学习党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等内容,进一步了解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更加明确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源,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进一步增强以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和法治理念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提高政法干警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能力,为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的信心。

(二)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更加熟悉了人民警察的基本义务、履行的职责和活动准则,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以所学的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为准则,以《监狱人民警察“六条禁令”》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起正确的政治思想理论,熟练掌握与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正确运用法律法规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三)在警容风纪、队列、体能训练方面,严格按照《监狱人民警察着装管理规定》的要求严格着装,能够做到着装

规范,仪容举止端庄,行为习惯良好,以《监狱人民警察着装管理规定》作为自己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严格要求自己。通过队列、体能训练,不但锻炼了自己身体的柔韧性、灵敏度及耐受力,提高了自身的身体素质和警体技能,而且还能够强化警察队伍的严谨作风和严明纪律,体现出了监狱人民警察队伍良好的警容风貌和时代风采。

(四)岗位技能等训练方面,根据监狱人民警察工作岗位的不同划分,我主要学习了生产劳动管理岗位的职责、业务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使自己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能够按照“一职双责”的要求,做到了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做好自己的事,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此次岗位练兵活动,通过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和队列动作、队列指挥以及体能训练,不但提高了我的政治思想和理论水平,还进一步增强了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意识,进一步打牢了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增强了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通过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水平,增强警体技能,能够进一步展示监狱人民警察的良好精神风貌,也使我更深刻地懂得了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不但要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知识技能,而且还要具有强健的体魄、端庄的举止、优良的作风、严明的纪律。

三、存在的问题

(一)在思想认识深度上有参差不齐的现象,个别民警满足于现状,认为只要完成本职工作就可,不重视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对大练兵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仍存在不足之处。

(二)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工作和学习的矛盾解决得不够好,在工作繁忙时,有学习上应付的现象。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要充分重视工作和学习矛盾的处理问题。把岗位练兵与监管、教育生产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计划、合理安排,在确保一线警力的同时,积极寻求缓解工学矛盾的有效途径,确保各项工作协调有序进行。科学安排调度好学习和工作的时间,统筹兼顾,做到学习和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二)注重练兵的科学性。要因地制宜、立足实际、客观适度地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充分结合各岗位的专业特点,通过岗位练兵,使广大民警真正有所收获、有所提高。在练兵中坚持学以致用、注重实效的原则,遵守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规律,认真小结,顺利转入下阶段。

(三)加强创新意识。岗位练兵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组织实施难度大。要始终以创造性的态度开展工作,发挥基层民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积极探索练兵的方式、方法,以保证岗位练兵的顺利进行。

(四)继续积极做好保障工作。相关科室、监区要采取积极措施,为岗位练兵提供良好的条件,保证岗位练兵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五)继续加大检查力度,严肃学习纪律,保证人数,提高学习质量。

(六)保证岗位练兵活动的连续性、针对性和创造性,彻底堵塞岗位练兵活动的漏洞,清除死角。

篇13:大单元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1 精确悬索单元自由振动计算理论

1.1 索单元平衡方程的建立

如图1所示,为一索单元受力平衡关系图,其中H和Q为索单元轴力T的水平与竖直方向的分力,正方向如图坐标系所示;由于篇幅有限,现仅考虑索单元受竖向分布荷载的作用,正方向如图1。

由索单元受力的竖向平衡关系有[4,5]

式(1)中()'=d()/dx,由于Q=Hz',则式(1)的平衡关系式可以表示为

式(2)即为所求的索单元竖向平衡关系式,从式(2)中可以看出式(2)中由于出现H与z'的乘积项,是非线性的问题,但是由于H可以根据平衡关系单独求出,则问题做线性来考虑。

1.2 水平力H的求出

现在分析平面索问题,且在分析索的自激振动时平面索的初始状态为一静力平衡状态,因此根据已知的边界条件及荷载条件,水平力可以很方便求出。求解平面索某一平衡状态时的关系式为[6]

(线性单元及抛物线单元适用)式(3)中l为平面索跨度,h为边界高差,f为垂度。

(悬链线单元适用)式中

的水平力又满足如下平衡关系

因此各个单元的水平力H总可以通过平衡条件求出。

1.3 线性单元模拟

图2为隔离的索单元受力图,若将其简化模拟成直线单元,则此时qz=0,单元的形状也相应地成为直线。因此式(2)即退化成线性问题求解。

另外,如图2所示,索单元各个端点竖直方向的位置坐标和相应的端点力可分别记为

则端点力与端点的位置坐标有如下关系

对于线形单元,由平衡关系式(2)易得到如下形式的解析解

式中N1(x)和N2(x)为精确形函数,是式(2)的齐次解;B(x)是微分方程(2)的一个特解。利用上式和式(7)可以得到如下的关系式

式(9)中

分别为单元的刚度矩阵和单元等效节点荷载向量。

对于线性单元(qz=0)有形函数

此时相应可以得到单元刚度矩阵的具体形式

1.4 抛物线单元模拟

对于抛物线单元(qz=q0),此时q0沿索单元弦长均布,其性质与线性单元相同,式(2)中qz项均为与常数项与竖坐标z无关,得出解析解与线性单元相似,形函数一致,所以单元刚度矩阵与线性单元一致。

1.5 精确悬链线单元模拟

1.5.1 求抛物线单元节点坐标向量

由式(10)可以求得抛物线单元的等效节点荷载向量

在前面分别求得了抛物线单元端点力向量,等效节点荷载向量及单元刚度矩阵后,就可以将上述单元的元素按照矩阵位移法常规集成方法分别集成到悬索整体的力矩阵与刚度矩阵中,形成整体的位移刚度基本方程,形如

式(16)中,K是由各单元ke集成的整体刚度矩阵,P是由单元等效节点荷载向量PEe与单元端点力向量Fe叠加后集成的整体的节点力向量,Z即为求得的抛物线单元的节点竖向坐标向量。

1.5.2 求悬链线单元单元刚度矩阵

对于q0沿索弧长均布的非线性问题,可以导出沿索弦长分布的荷载集,水平力为常数,由式(2)得到解析解为悬链线方程[2,3]

式(17)中

再对式(12)的z(x)求导,然后根据Fzi=Fxiz'(xi)可得到端点力向量的计算公式

由式(17)可以看出,如果先由前节所述的抛物线解向量[z0]作为初始值,则式(17)的z(x)可得到相应的解,然后再以z(x)结合已知横坐标可再次求得新的[z],这种典型的Newton算法,一般会以二阶速率收敛,如此则可进行迭代求解。

假设前面已得到一组初始近似值向量[z0],采用Newton法,将各单元精确的Fe在近似解[z0]附近按Taylor级数展开,并略去二阶以上微量,则有下式成立

式(20)稍作改动即为

式中

式(21)中α,β按照式(18)均在每次迭代的[z0]处取得。

1.6 整体刚度方程的集成

在分别用上述三种单元模拟悬索单元的计算中,由本文所述方法可以得到形如式(13)、式(14)、式(21)的单元刚度矩阵,然后进行整体分析,只需要将各单元的单元刚度矩阵按照常规的集成方式集成为悬索的整体刚度矩阵[7]K

此整体刚度矩阵K是一个对称的正定矩阵,矩阵阶数即为整体自由度个数。

1.7 悬索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悬索单元的质量矩阵me可以采用集中质量矩阵[8]

式(23)中ρ为索的密度,A为索的计算截面积,Lu为索单元的无应力长度。

悬索在平衡位置的无阻尼自由振动,其运动方程可以表示为

式(24)中M,K分别为集成的整体的质量矩阵与刚度矩阵。假定索自由振动有如下形式的解

将式(25)代入式(24)即可到系统的特征方程

要使上式有解,必须使其系数行列式等于零,由此可以得到其特征值矩阵ω2及相对应的特征向量,即可得索无阻尼自由振动的各阶固有频率及固有振型。

2 工程算例概况

2.1 整体工况概况

矮寨特大悬索桥为吉茶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桥面设计标高与地面高差达330 m左右,山谷两侧悬崖距离从900 m到1 300 m之间变化。矮寨悬索桥主缆的孔跨布置为:242 m+1 176 m+116 m,主梁全长为1 000.5 m;主梁横桥向设2%横坡,桥面行车系净宽24 m,钢桁加劲梁全宽27 m。采用两根主索,主索垂跨比F/L=1/9.6,主索中心距为27 m,采用平面索布置;全桥采用68对吊索,吊索间距为14.5 m;另外在吉首岸离第一对吊索29 m处设一对吊索直接锚固在岩石上;在茶洞岸离第一对吊索29 m处布置两对吊索直接锚固在岩石上,吊索间距29 m。全桥整体布置如图3所示。

2.2 空缆状态

每根主缆中,从吉首岸锚碇到茶洞岸锚碇的索股有169股(通长索股),每根索股由127根平行高强钢丝组成;空缆状态时主索鞍索槽内用楔挤压主缆以保证通长主缆在索槽内无滑动位移。主缆在架设时竖向排列成尖顶的近似正六边形,紧缆后主缆为圆形。索夹内直径为844 mm(中跨),索夹外直径为855 mm(中跨)。中跨主缆净截面计算面积S=0.464 621 m2,计算并测得水平力H=5.58×107N,主缆自重换算成沿缆均布荷载q0=3.574×104N/m,由于主索鞍存在预偏量,空缆时跨径为1 177.373 m,两端点高差h=9.363 m.空缆状态主缆整体布置图如图4,主缆截面索股布置与排列如图5所示。

3 算例计算结果分析

这里为了验证本文提供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分别用线性单元与悬链线单元方法编制相应计算程序对本工程空缆状态悬索频率进行了计算,并与有限元软件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和空缆状态中跨主缆面内前十阶正对称竖弯的计算进行对比。表1为空缆状态中跨主缆面内前十阶正对称竖弯的计算结果;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误差见表1。表2为空缆状态中跨主缆面内前十阶反对称竖弯的计算结果和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误差。表1和表2中的误差1,误差2,误差3分别为线性单元计算值、悬链线单元计算值及有限元软件计算值与实测值的误差。

从表1,表2数据中各误差的比较情况可以看出,无论用本计算理论与有限元程序计算的前十阶频率(包括面内和面外)均比实测频率稍大,但误差均控制在4%范围内;其中用线性单元模拟的计算结果相对离散,与实测值误差相对偏大,如果工程误差允许,此法可作为大跨度悬索自振频率的简便算法;其中悬链线单元与有限元软件计算结果较接近,与实测值也比较接近,可作为大跨度悬索频率的精确计算方法,对其结果进行必要的修正后应用。

4 结论

(1)以悬索微元为研究对象,从悬索单元的基本平衡关系出发,提出了依据精确单元方法的悬索自振频率的计算方法。

(2)用线性单元(包括直线单元和抛物线单元)及非线性单元(悬链线单元)对悬索单元进行模拟,得到相应的刚度矩阵及质量矩阵,最终可计算得悬索的面内自振频率。并将其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软件计算结果和实测值进行对比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3)通过矮寨悬索桥的工程实例验证了本计算方法的准确性,从其计算结果可以得出线性单元模拟计算简单,精确度较差,可以用于工程实际中精确度要求不高的计算。悬链线模拟计算与有限元计算较接近,与实测值误差也较小,可以用于精确度较高的悬索自振频率的计算或与有限元软件进行对比计算。

(4)本文计算方法只能计算面内自振频率,对于面外横弯及其扭转不能计算,所以希望他人能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摘要:大跨度悬索的自振频率的确定是研究悬索结构振动的基本条件,其振动有非线性特征,而且还存在明显的面内和面外的振动,振动过程复杂。大跨度悬索自振频率的确定无论是从实际测量还是理论计算,都有一定的难度,在理论计算上目前只能用非线性微分方程方法来求得近似解,然而其求解过程却异常复杂。主要从悬索单元的平衡关系出发,以悬索微元为基本研究对象,推导出精确索单元的自由振动特征方程,用线性单元及非线性单元对悬索单元进行模拟,得到相应的刚度矩阵及质量矩阵,计算得到悬索的面内自振频率。通过矮寨悬索桥的工程实例将其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软件计算结果和实测值进行对比,验证了本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得出了线性单元模拟计算简单,精确度较差和悬链线模拟计算与有限元计算较接近,与实测值误差也较小的结论。

关键词:精确单元法,自振频率,面内振动,特征方程,悬索

参考文献

[1] Henghold W M,Russell J J.Equilibrium and natural frequencies of cable structures(a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pproach).Computer and Structures,1976;(6):267—271

[2] 胡少伟,苗同臣.结构振动理论及其应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Hu Shaowei,Miao Tongchen.Structure vibr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Beijing:China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Press,2005

[3] Ozdemir H.A finite element approach for cable problems.Int J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1979;(15):427—437

[4] 沈世钊,徐崇宝.悬索桥结构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Shen Shizhao,Xu Chongbao.Suspension cable structure design,Beijing:China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Press,1997

[5] 向阳,沈世钊.悬索结构的初始形状确定分析.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7;30(3):29—33Xiang Yang,Shen Shizhao.Initial form-finding analysis of cable structures.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of Civil,1997;30(3):29—33

[6] 王新敏.ANSYS工程结构数值分析.北京:中国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Wang Xinming.ANSYS engineering structure numerical analysis,Beijing:China Communications Press,2007

[7] 晏景通,高日.索网结构两种找形方法的比较与分析.钢结构.2002;17(1):4—6Yan Jingtong,Gao Ri.Comparison and analysis between two formfinding methods for cable net structures.Steel Structure,2002;17(1):4—6

篇14:进行英语单元教学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英语 单元教学 英语环境

在多年的中学英语教学生涯中,我经历了不少学生英语学习的过程是:好学——怕学——厌学——弃学。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原始,与现代英语教学的规律背道而驰,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充斥着大量的中文讲解。母语成了学习英语的工具。教师无形中夸大了语法和母语的作用,重理论,轻实践,学生所获得的语言知识无以升华为语言技巧。面对中学班级学生多,基础差,教师任务重的实际情况,努力寻求一种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力求在英语环境中完成英语单元教学。

一、创造英语环境,从听说入手

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在大纲中多处强调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强调英语课是实践课。冯特在其著名的《语言》中断言:“语言心理中起主要作用的,不是思维,而是感觉。”因此,英语入门阶段的教学应遵循“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原则,把重點放在听说上。我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利用学生看到的东西,如:实物、手势、图片、录音等教学工具,设计各种各样的情景,让学生先看、先听、先说,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学得知识,让他们在课堂时的分分秒秒都沉浸在英语气氛中。

为了创造英语环境,我在课堂上用已教过的英语教英语,要求学生用学过的英语来学习英语,在教重点生词时,采用联旧引新和新旧结合的方法,在真实的语景中引出生词,让学生通过视觉理解句中的词义,然后引导他们组词、造句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二、语法教学要在语境中进行

人们的交际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的,这是因为人们表达思想和吸收信息的需要是由特定的言语情景激起的。因此,学习和使用英语词汇、句型结构、语法规则和话语进行对话等交际活动都要依赖特定的言语情景。教师如果让学生机械地在单句中操练某个语法点,学生是达不到在特定的情景中灵活运用语言形式来实现交际的目的的。例如,I’m watching a football game.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不同的意思。如果问句是What are you doing now? 那么意思是“我在看足球赛”。 而问句是What are you doing for holidays?意思就是“我要去看足球赛”。 因此,学习外语只有在一定的情景中才能理解和表达意义。句子和语言也只有在具体的言语情景中才能体现它的意义,实现它的功能。

在外语教学中,学生只有在真实的言语情景或模拟情景中才能更好地组织思维,理解具体情景中所传递的信息和语言材料,触景生情,激发表达思想的欲望,从而促进外语学习,培养运用英语表达思想的 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设法创设情景,充分利用具体实物、图片、录音、投影片、幻灯、录像以及用外语创造社会情景和自然情景十分必要。

三、大量进行语言实践,精讲多练

大量进行语言实践,精讲多练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最好途径。学生接触英语每周只有几个有限的单位时间,且班级大,人数多,如果教师多讲,那么学生参加语言实践活动的时间就更少了,学习效果自然不会好。我在教学新单词和新句型时,经常利用教室里的各种事物进行问答操练。此时可以教师问,学生答,可以全班一起练,也可以按座位或分组练,让学生互相帮助,把句子补充完整,与此同时纠正对方出现的错误。这样学生不仅能积极准备自己想说的东西,而且还能认真地听取别人的讲话。学生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有了一定的语感,大脑皮层才能刻印上语言的痕迹,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就会脱口而出。在学生达到对答如流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告知答句,让他们为此配上合适的问句。培养学生提问和连续提问的能力,是进行口头交际活动的重要条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和消除只由教师提问的现象,从而加强学生操练的机会。

四、扫除学习中的“拦路虎”,攻破难点

每个单元的难点是学生学习中的“拦路虎”,如能及时扫除这些障碍,学生便能稳步前进,越学越有趣味。帮助学生攻破难点,可以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首先是将抽象的东西进行具体化,使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形象的东西,学生能看得见,想得到,学起来也就方便多了。在学生对难点有所理解的基础上,教师设计出各种合适的题型让学生操练。

通过操练,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自然而然地掌握了难点。然后可向学生进一步提出要求,让他们摆脱机械操练,灵活运用所学的词句来进行问答。攻破难点之后,再让学生按课文内容进行情景对话或看图说话,此时学生并不感到困难。因此,利用现实生活中直观的、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通过思考和自己的劳动来自然地学习语言,在实践的基础上归纳总结,然后再指导实践,就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功感和自豪感,从而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五、打好语音基础,把好语音关。

上一篇:辛桥小学:规范升旗仪式-充分发挥“升旗仪式”的育人作用下一篇:感恩老师教育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