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

2024-06-24

当前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共8篇)

篇1:当前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对于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社会正义与公平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有:(一)社会保障的覆盖面问题

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直接影响到社会保障制度的适用范围,它关系到社会成员中有多少人能够直接享受到社会保障权利,关系到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比较低。例如,在社会保险五险中,养老保险是参保人数最多的,但也只有16554万人,而我国城乡就业人员为73740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等于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之和。从上述参加社会保障的人数与从业人员的人数相比看,我国社会保障覆盖面仍然很低。目前,乡镇企业职工、进城农民工、城镇私营企业就业人员以及许多灵活就业人员大多没有参加社会保险,而这部分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逐年增大。因此,我国社会保障覆盖面还比较低,与国际相比,只相当于低收入国家的水平。

(二)个人账户与社会保障基金问题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是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所采取的筹资和管理模式。但在这套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难以回避的矛盾和问题,最突出的是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实现个人账户以后,不同年龄段的职工因缴费年限不同而出现个人账户资金的不同。针对这种情况,考虑历史遗留的问题,目前对不同年龄的职工采取了不同的办法来计发养老金,也即所谓“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中人中办法”。由于“老人”和“中人”在过去的传统制度下并没有养老金的缴费积累,所以他们也就无法凭借现在的个人账户领取养老金。实际上,对于这两部分人的养老金问题,不得不依靠当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的缴费积累来支付,甚至动用“新人”个人账户中的资金来填补“老人”的退休金,其结果是“老人”“中人”的账户是空的,“新人”的账户也是空的,再加上一些企业采取各种手段逃避或拖延缴费,这就使得个人账户变得有名无实。如果空账继续维持,将会在未来若干年后造成养老保险金的支付危机。个人账户的做实,取决于“老人”和 “中人”账户的资金来源。由于“老人”和“中人”在旧体制下没有实行缴费制,而是由国家包下来,在财务上有一部分工资不作为企业成本,而是作为企业的超额利润上缴给国家,当职工生老病死时再由国家补偿给劳动者。现在实行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国家对这部分劳动者予以补偿,在理论上是完全公平和合理的。

(三)就业与失业保险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在今后的若干年内,就业将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发展最大的难点。目前我国就业主要面临着来自城乡的双重压力。据估计,现在我国每年最多能够创造的就业机会是900多万个,但竞岗的人数是2000多万。到2005年3月底,全国共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32万,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但如果加上未登记的实际失业人员,失业率可能超过10%[7]。今后10年,还将有1.5亿-2亿以上的农村劳动力需要向非农行业和城镇转移。此外,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已成为当前就业矛盾的焦点。

(四)城镇贫困人口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在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同时,社会贫富差距也在扩大。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但收入差距不但没有缩小,而且还在快速扩大。衡量收入不平等的基尼系数已达到0.45左右,而且居高不下,城镇20%富裕家庭拥有全部金融资产的67%以上,城乡实际收入和福利差距接近6比1,城乡平均有20年的收入增长距离。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对解决城市贫困人口的生活起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资金来源不足,保障的标准较低。全国低保全年支出约150亿元,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人均水平从高的约300元到低的不到40元不等,全国人均为55元[8]。实施范围有限,仅限于城市的低收入人群,广大的农村贫困人口还未能包括其中。

(五)农村养老保障问题

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同样是目前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一个难点。农村养老问题如何解决,这是一个涉及面很大的问题。我国有8亿多农民,对农民的养老问题不解决,就难以实现建立社会保障的目的,也会对社会构成巨大的不安全隐患。上世纪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前,农民养老主要由农村集体组织承担了大部分的责任,后随着土地和收入分配旧体制的瓦解,赡养老人的责任又转由家庭来承担,但由于制度的变迁,传统的家庭赡养老人的功能正逐步弱化,建立适合当前农村特点的养老保障制度势在必行。

(六)社会保障管理体制问题

目前,社会保障管理体制还存在许多问题,管理分散、政出多门,未能形成统一的管理体制。如养老保障问题,国企职工归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公务员归人事部门负责,贫困群体归民政部门负责,多头管理现象严重。由于众多机构共同行使社会保险职能,容易造成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局面,既缺乏宏观协调,又缺少综合平衡,同时,又加大了管理成本,阻碍了社会保障改革进程。

篇2:当前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青年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

在青年与社会双向作用的社会化过程中,青年主要处于依赖、服从、被社会教化、塑造的地位。那么,教化者是否任意地按照自己主观想象来教化和塑造青年呢?当然不能。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才能达到其目的和要求。在整个社会化过程当中,社会化的规则程序和活动结构都是有序的、可行的,社会为青年的社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正常发展条件。可以说,我国的青年社会化过程已基本上遵循其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的规律性,既保证了其发展的方向,又达到了社会化的效果,青年社会化的主流是好的。但是,在青年社会化过程中目前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1、思想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滞后性。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年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我国未来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切实提高青年的思想政治和科学文化的素质。当然,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一直发挥着积极的政治优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改进思想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为我们对青年进行思想教育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并保证了青年社会化朝着正确的方向正常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应当看到,当前在对青年进行思想教育中最为突出的有两个问题:第一、思想教育内容的滞后性。以高校为例,不少高校在思想教育方面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教育的内容与现实部分脱节,而且一味地以“你说我听”的灌输为主,既抑制了青年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导致青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与抵触情绪。也正因为如此,青年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和内心的苦恼却得不到妥善解决,特别是面对市场经济蓬勃兴起和传统社会相碰撞而产生的多种困惑不知所措却无人引导。第二、思想教育方法的滞后性。虽然各方面都在按要求按计划去做,但教育效果并不好,纠其原因,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单一,形式呆板。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够重视,缺少兴趣和学习热情,有时迫于考试,临考突击,背上几个题目应付过关了事。有的学生看到别人都参加“邓研会”,自己出于好奇或者迫于面子或者好大喜功便参加了,当老师在作有关邓小平理论专题辅导时,有不少学生在下面或看小说,或背英语单词,或打瞌睡,真正用心听讲者寥寥。由此可见,用那些靠浮于形式的学习方法再加上滞后的教育内容,是很难使那些正确的理论能够真正内化为青年学生坚定的信念和精神支柱的。

2、青年价值观念的多元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人们价值观念早已不是过去那种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之上的一元社会所产生的单一性、绝对性和严格性的价值观念,而且逐渐嬗变为相对性和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因此,旧的价值体系的动摇并没有导致一种较为成熟的新的价值体系的出现,新旧观念并存的复杂局面引起人们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思想混乱,理想的人生之梦与现实的生活之路充满矛盾和冲突,使不少青年产生困惑和迷茫。有调查表明:青年学生在面对个人利益和前途的选择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知行背离。一方面有71%的学生认为应该“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集体利益,”但在择业选择时,前三位的考虑因素分别是“兼顾国家需要和个人利益”的有41%,“有利于个人发展”的有31%,“实现自我设计、自我选择”的有18%。而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不到4%,对这种矛盾,学生自己也感到困惑和担忧。一个学生在调查问卷上说:“这是一个剧烈变动的社会与时代,我不害怕市场经济,但很害怕丛林法则支配一切,我们找不到精神家园。”(注:吴烨宇、吴强“98年上海高校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报告”,《思想·理论·教育》98.11)所以,青年学生对于多元价值观念并存和相互冲突的复杂环境中,难以依据自己已有的认识经验,合理而准确地选择和认同某一社会价值观念系统,从而深深陷入无以参照、无以归附的尴尬境地。

3、青年知识结构的不合理性。知识技能社会化,是青年人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因此青年必须努力学习知识,了解和掌握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新成果,以构建成一个比较合理和完整的知识结构,以适应自己走上社会所从事的社会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的需要。

然而,我国教育由于长期受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过早地文理分科,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必然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思维方式单一,专业面狭窄等缺陷。比如:华中理工大学曾对全校3511名新入校的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生进行了首次中国语文水平测试,总平均分为63.9,其中,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平均分竟不及格。该校受国家教委委托,前不久对全国部分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进行了一次调查,从收回的4500份有效问卷看,我国理工科大学生不只是文学、艺术等知识的欠缺,对中国及世界历史和文化遗产知之甚少,中国古代哲学知识几乎空白,且边缘学科知识严重不足。这些从一个侧面说明素质教育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这几年,我国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单位都很重视素质教育,并积极探索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以及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有的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要从应试教育完全过渡到素质教育,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要实现青年知识结构的合理化还必须付出艰辛努力。

4、对独生子女教育的偏颇性。独生子女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后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目前我国有独生子女7000万人。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稳定和生育高峰期的延续,独生子女将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普遍。那么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有什么差别呢?他们在青年社会化与非独生子女有什么不同呢?这些既理论又很现实的问题应该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最近调查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理想、求职、学习、经济水平、交友、个性自评等几个方面都不存在显著差异。(注:华东师范大学课题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现状比较研究”《思想·理论·教育》1998.12.(31)-(34))但是与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的自理能力相对较差,并因此影响到自强精神。

与此同时,家庭对独生子女教育也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是教育观念的偏颇。尽管现在许多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但教育观念比较陈旧。例如,不少家长把孩子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把孩子的成才与否同自己的荣辱联系在一起,没有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对待,不顾孩子的意愿和实际情况,一味地按自己意志来培养孩子。第二是在教育方法上的偏颇。现在孩子身上不少问题都反映在我们教育方法上,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孩子关爱的度上。许多家长过分溺爱,导致孩子怠情、自私、骄横等等,而这些问题将直接给青年社会化过程造成心理和行为上的障碍。

5、中老年人对青年社会化的逆反性。青年人应该既是社会文化的塑造物,又是社会文化的创造者,在内化的同时又表现出外化。但在十年“文革”的国度里,青年人只是依从“文攻武卫”、“斗私批修”。不能创造出符合青年自身特点的青年文化。自改革开放以来,青年人从“无奈”中走到“兴奋”,从封闭走向开放,沿着时空转换,他们欢呼雀跃,从反思中找到宁静,从竞争中找到进取,在为祖国做出杰出贡献的同时,又创造出许多优秀的文化。而成年人对瞬息万变的社会似乎有些“不适应”,在不少方面却表现出“滞后”。当青年人把“迪斯科”跳得熟悉透了的时候,那些长辈才开始学习“老年迪斯科”;当青年人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挣钱时,那些长辈们还呆在家里守土如根;当青年人整天沉浸在电脑的海洋里,那些白发老人似乎还不知此乃何物。也就是说,那些本应规范青年人社会进程的成人却反过来学习和楷模青年人在新时代中所创造的新文化。从而强烈地表现出青年社会化的逆反心理。

二、对策 针对青年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重视社会教化和青年自身内化的质量。为此,必须着重抓好对青年的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并以实践贯穿于教育过程当中,边教育边实践,形成教育与实践的三维一体的社会教化模式。同时,注重青年的自我教育,发挥其主体能动性的作用,不断增强教化和内化的质量与效果。为此:

1、坚持素质教育。前不久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作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这标志着我国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虽然以后的路还很长,但我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必须脚踏实地地开始它的真实旅程。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等教育。素质教育不仅要青年学生“学会知识”,“学会生存”,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做”。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多头并进,多管齐下的原则,特别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克服过去那种“形式主义、摆花架子”的做法,从“唱高调、说大话、讲空话”变为遵循实事求是,注重实效,进行实战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根据青年的特点及不同文化层次开展切实可行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第一,适应现代信息,进行超前教育,克服教育内容的滞后性。大众传媒的日益现代化,使信息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着青年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电影、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电化教育等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发挥信息教育的功能,使青年接受更多新知识,而不是陈词滥调。第二,采取多种形式,克服教育形式的呆板性。不能局限于“灌输”这种单一模式,而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将诉诸理性与诉诸情感有机结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真正达到理论的穿透力和情感的感染力的有效整合。比如开展受学生欢迎的各类学术活动,组织各类演讲会、辩论赛、校园青春风彩大赛、校园戏曲小品、体育节等活动。使青年在其中接受教育,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第三,注重教育的层次性,克服眉毛胡子一把抓现象。根据受教育者的文化层次,有针对性地分层次系统化规定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在教育过程中,特别分清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区别,唱响主旋律。

2、做好家庭的早期教育。父母是孩子们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行为举止都时刻影响着自己的孩子。随着家庭小型化的发展,特别是城市三口之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时家庭教育对孩子的社会化过程中有着特别的作用。第一,父母在生活中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孩子,注意对孩子尊重人、帮助人,先人后己等品格的培养。积极塑造先人为主的定势。第二,用自己的品德和人格来影响自己的孩子,使他们得到最直接、最现实的道德情操的熏陶。第三,通过先进人物、英雄事迹的家教培养孩子既有远大理想和抱负,又能脚踏实地,不断开拓和进取。同时,父母应要注重自己孩子创新意识的培养。

3、注重青年的自我教育。在青年的成长过程中,进步的幅度也取决于他们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取决于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无论思想教育还是知识的传授,都需要青年用自己的感官去接受,并经过大脑的加工、整理和储存。缺少这个人内化的过程,任何强制性的措施都是无济于事。因此,我们的教育者必须从每个青少年的个性差异出发,充分认识到青少年的潜能,通过多种途径,让他们自己自我感知、自我体验、求知渴望、社会责任感以及发挥自己的才能、信心、勇气。当然要特别注重提高青年的内省力。

篇3:当前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当前城镇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 城镇社区发展理解的简单化或孤立化。

许多城镇社区在发展的过程中简单的将社区理解成单纯的居民居住小区, 这是对社区地域性的狭隘理解。居民居住小区是城镇社区的具体空间形式之一, 并非惟一。实际上, 拥有社群高度聚集的地域空间都可以是社区, 因此, 广义的理解, 大到一个城市, 小到一个居民小区, 都是城镇社区的不同形式。再就是把城镇社区发展简单地理解成某个单独的小区的发展, 视野局限于小区内, 而忽视小区的外在的联系以及小区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发展, 缺乏城镇社区建设与发展的系统思想和生态意识。

2. 注重社区有形资产的建设与投入, 忽视社区无形社会

资本培育与运作。随着工业化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城镇社区的居民结构、人际关系、文化传统及共同体观念受到猛烈的冲击甚至遭到瓦解, 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和法理性的契约精神逐步代替了传统社会笼罩在人们头上的温情脉脉的道德精神与风尚。社会巨变引发的社区居民的精神错愕、道德冷漠与心理恐慌, 急需社区建设与发展给予切实的关照, 以促进社区无形社会资本的发展。但城镇社区建设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更多注重的是社区环境、设施的建设与投入, 热心构建适宜人居环境这些表层次的东西, 对尊重人、关心人、扶持人、服务人、促使人更好发展这些深层次要求往往比较忽略, 社区人际信任、社群沟通、共同价值观或共识精神等社区无形社会资本的培育与塑造存在很大的疏漏。

3. 缺乏应对社区矛盾冲突的有效机制。

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处于大变革的背景下, 城镇社区正处于分化—整合的激烈变动中:经济利益结构的变动或重新组合导致不同程度上的阶层分化, 不同的经济社会地位、不同的利益需求、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 必然会产生出众多的社会冲突和社会矛盾。如果这些社会冲突与社会矛盾处理不好, 就会激化, 近几年出现的大量群体性事件, 很大程度上就是群体所在的社区缺乏应对社区矛盾的有效机制而使矛盾与冲突社会扩大化。要使城镇社区在社会“改革、发展与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促进社区和谐和社会和谐的发展, 亟待探究针对当前社区新情况、新问题的有效矛盾解决机制。

4. 管理混乱, 政府外其他参与治理力量薄弱。

自提出“大社会, 小政府”的社会管理理念, 国家一直在力图构建一个合理、完善的社会管理体制, 增加社会自我管理和发展的能力, 将相应的权力下移到社区。但权威政府或全能政府的悠久传统使得政府主导的这场体制改革在价值取向与行为后果上存在着冲突和矛盾。客观上, 政府权威体制惯性和民间组织资源的缺失迫使各政府职能部门主导甚至垄断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 吸纳和消解其他社会资源和权力;主观上, 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部门、驻区企事业单位、社区居委会、居民和其他的社会组织机构都是独立的利益主体, 很容易为各自的利益偏好而出现自我利益的扩张。由于没有相应的法律、制度的保障和规约, 社区和地方政府各部门、各组织之间在社区治理上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管理混乱, 政府组织、社区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功能边界模糊、权责失衡, 各组织缺位、越位和错位严重, 组织之间没实现好功能分化与协调;二是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与服务主体力量失衡, 政府主导或包办过多, 其他组织和力量薄弱, 依附性太强;三是社区社会管理和社区公共服务治理机制单一, 公共服务供给与生产没有实现市场的多元化。社区混乱的治理体制导致的直接后果是社区社会管理和社区公共服务效能低下, 社区居民公共产品短缺。

5. 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与发展的意识不强。

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是一个破坏传统社区的力量, 它以经济理性和社会流动的力量破坏着原有的共同体关系, 冲击着传统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共同体意识和情感性联系, 并造成颠覆性后果。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 人们对经济利益越来越看重, 工具理性越来越多地渗入到人们之间的关系中。私利的凸显与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渗透, 也使得一部分城镇居民的私人领域和私权的意识不断强化, 对计划经济条件下公权对私权的僭越充满了批判。家庭生活、个人生活正在成为与公共事务相对分离的领域, 并被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样, 日益膨胀的私人意识就同以发展公共领域为特征的城镇社区建设与发展产生冲突, 迪尔凯姆所说的社会转型中社会团结、公共参与意识被削弱的情况在中国现阶段有突出表现。

另外, 传统的社区管理体制使居民早已习惯于事无巨细等待政府的安排, 而主动参与的观念比较淡薄。而社区建设中存在的工作方法老化、内容单调、形式化以及相当部分的居民对社区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等问题, 也会影响居民参与社区建设与发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对策思考

城镇社区是社会的基层单元, 其发展承载着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的转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 直接关系到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面对当前中国城镇社区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 只有积极寻求应对策略, 着手去解决和处理, 才能实现国家、社会建设的战略目标, 促进城镇社区的和谐发展, 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1. 厘定城镇社区的权责关系。

在当前社会体制的变革与转型时期, 城镇社区出现的问题许多都与权责不清密切相关, 因此, 厘定权责关系是城镇社区和谐发展的前提。在城镇社区发展的过程中, 应该充分考虑政府、社区自治组织、社区中介组织、辖区企事业单位以及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之间的角色和职能定位, 进一步理顺政府与社区、居民委员会与社区居民、社区居委会与物业管理机构、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的权责关系, 坚持以人为本、社会分工、权责对等、民主自治的原则, 以满足社区居民需求为社区发展的出发点和目的, 变革以政府一元主体主导为特点的传统社区管理体制为以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社区非政府组织、辖区企事业单位以及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合作互动为特点的城镇社区管理体制, 通过社区多元主体权责的相互博弈达到利益的均衡, 实现国家与社会的相互磨合、良性互动, 突出和加强市场要素和社会要素在配置资源方面的能动作用, 促进城镇社区的和谐发展。

由于权威政府或全能政府的悠久传统和驻区企事业单位、社区居委会、居民以及其他非政府社会组织机构社会治理力量的薄弱和不成熟, 政府在厘定权责关系、构建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城镇社区管理体制的过程中仍是“责任第一人”, 发挥主导性作用: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社区各项事务管理制度、完善科学的考核评估体系和合理的工作规范, 通过明确各自职责, 运用激励机制, 为社区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城镇社区自治性组织, 保障社区事务管理上的自治, 最终实现社区自我管理;拓展城镇社区公共服务, 充分发挥政府行政机制在社区公共服务中的作用, 切实加强政府对社区公共服务的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和政策监管, 同时, 放手把公共服务推向社区, 动员社区多元主体广泛参与社区公共服务, 加大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力度, 更好地促进政府与社会的合作与互补, 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壮大社会力量;通过法律、政策等手段给予社区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支持, 用于推动社区志愿者等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在培育和管理社会非政府组织的进程中, 重新定位政府的角色, 转变政府职能, 把大量原来由政府承担的微观管理和服务转移出去, 交给社会非政府组织承担, 有了社会组织的参与, 不仅政府可以从大量繁琐的微观管理领域中退出, 集中精力加强社区发展的宏观调控与管理, 实现政府职能的根本性转变, 而让社会组织也可充分发挥社会治理的职能和作用。

2. 厘清城镇社区发展的内涵。

城镇社区发展是城镇居民、政府和有关的社会组织整合和利用社区内外资源、发现和解决社区问题、改善社区环境、提高社区生活质量的过程, 是塑造居民社区归属感 (社区认同感) 和共同体意识、加强社区参与、培育互助与自治精神的过程, 是增强社区成员凝聚力、确立新型和谐人际关系的过程, 也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因此, “社区发展, 就是运用人文关怀的方法、客观科学的步骤和社会互动的过程, 发现社区需要, 解决社区问题的计划方案和促使社区按照一定社会的制度理想和价值观念发生理性变迁的社会运动。”[1]

城镇社区发展应在政府的主导下, 发动驻区企事业单位, 民间组织, 社区居民及各利益主体共同参与社区的建设与发展, 挖掘、动员和整合社区内部资源, 积极寻求外部的环境支持。社区的发展是与环境共生共荣的, “只有当社区从环境中汲取到足够的营养时, 它才会变为一个健康的社区。”[2]社区以开放的视野积极吸纳来自社会、政府和市场的资源支持, 开发、整合内部资源的潜力才能得到很好的释放, 而且在发展社区的同时, 拓展了社区发展的外延, 以社区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 使社区发展处于良性的生态系统之中。

社区发展除了重视经济建设、社区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美化外, 针对当前物质社会人们精神生活的荒芜与冷漠以及社会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消解,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教育、体育、福利等事业, 积极开展科教、信息、法律、卫生、文化进社区和其他服务活动, 培育与塑造社区人际信任, 增进社群沟通和有效的社区合作与良性互动, 培育共识性规范、共同价值观或共识精神等, 增强社区无形社会资本的存量。根据当地的民俗民风开发适应城镇社区特点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项目, 如舞狮舞龙、踩高跷、划旱船等, 地方戏曲等趣味性、娱乐性、大众化的文体活动, 应对老龄化、闲暇时间增多、人们精神生活更高层次的需求。社区文化建设的深层内涵是建立一种社区内部的生活秩序, 培育社区精神, 增强社区认同感和凝聚力, 提高社区精神文明水平, 真正落实以人为本, 尊重人、关心人、扶持人、服务人、促使人更好发展这些深层次要求, 在全社会构建起一个温馨怡人的社区人居氛围, 进而全面落实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

3. 促进城镇居民的社区参与。

社区参与是指居民在社区发展的具体运作过程中, 受有关法律、法规保护, 依法享有参与社区重大事务决策和管理, 自主处理社区公共事务, 并承担相应责任和义务。居民参与是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 而社区参与不足是目前中国社区建设与发展的瓶颈。导致居民社区参与不足的主要原因:一是传统政府主导的权威管理体制, 居民参与停留在习惯性服从政府的被动阶段, 缺乏主动参与精神;二是中国传统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缺场, 居民缺乏参与公共生活的经验与精神;三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 私人利益凸显, 日益膨胀的私人意识削弱社区公共参与意识;四是社区参与的形式化、表层化挫伤了居民社区参与热情。因此, 政府可以通过构建权责明晰、“共同治理”的新型社区管理体系, 完善社区治理的法规制度, 推动社区依法自治, 明确居民的主体地位, 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在居民公共参与意识和经验不足的情况下, 政府可以从为居民深切关注、事关居民切身利益的事务入手, 引导居民慢慢熟悉公共生活, 并开展社区教育, 激发社区成员对社区的兴趣, 培育居民关注社区公共生活的意识和精神;通过广泛征求居民意见, 让居民真正参与社区重大事务决策, 增强居民社区参与的成就感, 激励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社区根据居民自愿原则大力发展与居民利益、兴趣、专长、价值追求一致的团体和组织, 引导、培养社区活动的代表, 构筑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多种渠道, 激活人们的相互需要, 增强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助和支持性联系, 让居民大面积地、有组织地、高效率地、持续地参与社区建设与发展。

4. 加强城镇社区工作的专业化。社区工作专业化指社区

工作主要由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担任, 从目前比较普遍的社区管理和服务走向专业化。专业化需要社区工作的专业知识、工作技能和实际工作经验, 以此应对社区复杂的问题。专业化社区工作能够充分运用社区的各种有效资源, 帮助社区居民实现利益诉求、社区参与、医疗服务、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就业咨询与培训等, 充分发挥社区工作者的各种效能, 使居民在社区互动过程中形成归属感和凝聚力。然而, 目前城镇社区专业工作者普遍比例偏低、社区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与工作能力总体不高,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镇社区的发展。而社区工作专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不可能短期内一蹴而就, 需要政府、社会相关组织、机构的长期大力支持。政府、高校应根据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 开设社区工作专业或建立社区工作人才培养机制, 培养专业知识、素养和能力兼备的社区工作者;与相关社区建立校外长效实习基地, 安排学生深入社区实践, 形成社区工作者发展的良性平台, 为社区的未来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面向社会公开选拔社区工作者, 除考虑应聘者所学专业或工作经验外, 采取竞争上岗与资格认证双管齐下的方法, 使新加入的社区工作者专业化、规范化;对于已经从事社区工作多年, 具备实际经验而缺乏专业背景的工作者, 进行系统培训, 提高其综合素质;借鉴境外社区工作经验, 加强社区工作的职业设计和岗位开发, 完善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发展机制。

5. 建立健全城镇社区的矛盾解决机制。

评判一个社会稳定与否, 不是看有没有社会矛盾或利益冲突, 而是看这个社会是否具备一个完善的社会机制将矛盾和冲突控制在“有序”范围内[3]。社区是社会的基层单位, 也是社会的缩影, 社会的发展变迁所衍生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或多或少会在社区发展中呈现, 建立健全社区矛盾解决机制, 把各种矛盾和冲突控制在“有序”的范围内, 是维持社区稳定与发展, 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 社区各项政策和决策制定要科学合理, 从源头上防止侵害群众利益现象的发生。其次, 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来表达利益诉求, 解决利益矛盾, 自觉维护安定团结。再次, 建立起沟通联系的有效方式和平台。缺乏沟通, 往往会激化矛盾。应拓宽民意表达途径, 发挥利益群体、民意调查、各种传媒特别是网络在利益表达中的作用;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信访制度、听证制度等利益表达机制, 为居民的诉求提供畅通、便利的渠道;加强社区政府和党组织同居民的联系, 及时了解社情民意, 把说服、疏导与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社会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居民利益的表达和协商对话, 以凝聚人心、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最后, 成立专业的调解机构, 树立依法调解、规范调解的意识, 实现调解纠纷程序的规范化, 提高调解工作的社会公信力。

参考文献

[1]夏学銮.社区发展的理念探讨[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1, (4) :51.

[2]费孝通.中国绅士[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92.

篇4:当前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当前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主要困难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和基础性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改进社会管理方式和方法,有力地推进了社会管理创新,但由于目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利益诉求交织,社会矛盾和冲突呈多发趋势,这种阶段性的社会特征增加了社会管理和国家治理的难度。总体来看,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创新主要面临以下困难:

(一)贫富分化严重导致群体性事件增多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3年以来我国反映收入分配平衡程度的基尼系数一直维持在0.4的预警线以上,2013年达到0.473。而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更是显示,2010年我国家庭基尼系数达到0.61的高水平。收入分配不平衡现象的逐渐加剧造成相对富裕群体和相对贫困群体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种问题持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协商、沟通并达成共识的难度不断加大,势必将造成社会割裂,最终导致各种非理性的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如近年来出现的农民工讨薪跳楼事件、征地过程中的暴力拆迁和自焚事件等。而在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合理调节社会整体上的公共利益,使广大群众基本利益能够做到大体的公平。贫富分化现象的逐渐加剧,群体性事件的频发,会在很大程度上占用政府精力和资源,尤其是各级地方政府的精力,这必将给社会管理的加强和创新带来诸多困难和挑战。

(二)地方政府过多追求经济增长导致社会管理能力下降

目前以GDP增长为主要核心指标的政绩考核体系还没有完全改变,部分地方政府采取重亮点轻基础、重眼前轻长远、重表面轻实质的施政行为,地方财政收入过度依赖土地出让金,大修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为追求排名和职务的晋升,地方政府过分强调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和GDP的增长,在招商引资、扶持开发区发展中出台各种不符合当地实际的优惠政策,客观上阻碍了中央政府对经济活动和市场秩序的正常监管。部分地方政府对“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产业不作为甚至进行地方保护,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产业发展政策,以及土地、环保、节能减排政策难以落实。这些都导致生态环境难以得到合理保护,环保形势严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地方政府实际的社会管理能力的逐渐下降。

(三)部门利益集中导致社会管理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由于中央政府的各重要组成部门自上而下自成系统,集政策制定、执行、监督、稽查等职能于一身,导致广大群众对各种行政决策程序和裁定结果提出质疑。个别部门与其所属企事业单位或行业协会形成利益共同体,采取种种行政手段人为制造不公平竞争。部分部门之间推诿扯皮抢职能抢权力,导致重大事项久议不决,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重大项目、重大项目的决策权等,甚至利用企业自有资金进行投资的决策权在较大程度上向中央政府部门的集中,导致行政资源的浪费、办事效率的降低,以及贪污腐败的滋生。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央政府部门社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影响了其主动进行社会管理创新的积极性。

(四)社会组织参与度不高导致部分领域出现管理空白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市场化和流动性趋势的不断增强,社会管理的范围不断扩大,单纯依靠政府这一单一主体很难有效渗透到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但由于目前我国民间社会组织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中介组织没有真正成为政府职能的转移载体,在社会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有限,自觉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一方面造成政府包揽一切、不堪重负,管理难以达到理想的预期效果;另一方面社会领域出现管理空白,各类管理主体缺位,群众各类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

二、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举措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对社会管理和社会管理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进一步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确保社会整体协调运转显得紧迫而重要。促进社会管理创新,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科学有效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一直以来,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等职能相比,各级政府在社会管理职能的发挥仍有待进一步增强。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在社会管理创新中进一步厘清政府职责,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削弱政府对微观活动的干预能力,从唯经济增长论彻底向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转变,改善政府缺位和越位并存的局面。彻底建立科学有效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从根本上改变过去以GDP增长速度为主要评价指标的状况,增加与节能环保、民生改善相关指标的权重,考虑增加反映有关干部社会管理和服务能力的指标,提高干部创新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和内在动力。

(二)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

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贫富分化严重、社会利益失衡的突出问题,通过社会管理创新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正常完善的职工工资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的机制。深化垄断行业和国有企业改革,加大对企业薪酬体系的监管与控制,防止企业内部收入差距过大。增加政府转移支付力度,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体系,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加大职业教育培训投入力度,增强广大群众的就业能力,建立解决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逐步探索建立利用税收手段对高收入家庭进行调节的机制,发挥其在均衡贫富差距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建立健全社会诉求表达和利益协调机制

目前社会矛盾纷繁复杂,人民利益诉求千差万别,实行的上访制度不仅浪费高额的行政成本,而且很难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和利益诉求。必须要加快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完善社会诉求表达和利益协调机制,使各种社会矛盾各方主体依据正常的法律途径和程序进行谈判协商,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建立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渠道,综合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有效解决人民群众集中反映的征地拆迁、欠薪等社会问题。通过信息公开、社会公示等形式拓宽民意表达渠道,完善党员领导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机制,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改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社会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机制。

(四)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领域的立法

篇5:当前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众多乡村人口与农产品供求

中国农产品价格自以来出现连年下降,从而导致农民从农业中获得的收入也出现连续4年的持续下降。19全国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4.5%,下降8%,根据当年农村住户调查的资料反映,19农民出售的15种主要农产品中有12个品种的价格下降,而肉类价格跌幅最大,达12.7%。情况更加严峻,全国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2.2%,创改革以来最大跌幅。统计的11种主要农产品价格,除木材上升1.4%外,其余10类农产品价格均出现大幅度下降。从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所反映的情况更加严重(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和农产品价格虽然略有好转但尚没有从根本上扭转价格下降的颓势。

中国农业发展中出现了十分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是总体的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大宗农产品总体上缺乏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却是众多的.农产品过剩和农产品价格的持续

表1 1994~20主要农产品价格指数(%)(上年=10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4~年。

走低。中央政府自年以来连续几年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积极支持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农民种植适合市场需求的优质农产品,淘汰过剩的和低品质的、以满足温饱为主要生产目的的农产品生产。这些政策在一些地区和部分产品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针对9亿多农民为仅3亿多城镇人口生产农产品的基本局面,农产品的过剩将是难以扭转。这一轮农产品价格下跌,就是由于农产品产量的大幅度增加与城市人口农产品消费增长缓慢的矛盾加剧所造成的,是因为农产品收入弹性过低的缘故。据专家测算,2000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增加了1441.1元,但这4年中城镇居民人均用于食品的开支只增加了53.6元,食品的收入弹性系数不足0.04,意味着在此阶段,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用于食品的开支只增加不到4分钱,还包括在外用餐费用的增加(陈锡文,2002)。更值得关注的是,城镇居民19人均购买粮食比19下降近10公斤,鲜菜下降4公斤多,猪肉下降近2公斤(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1)。考虑到3亿多城镇人口中还有大约1亿多非农业人口是生活在县和县以下,他们的生活水平比大中城市更低,因此鼓励农民进行优质农产品生产的政策所起作用的程度和范围也会是非常有限的。由于农产品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都很低,当前农产品的过剩是商品农产品消费需求不足导致的过剩,是大量人口滞留于农村所致。 (二)众多乡村人口与农民收入

“九五”期间,我国农民的收入增长幅度逐年递减: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幅度为9.0%,年为4.6%,1998年为4.3%,年为3.8%,2000年仅为2.1%。在“九五”后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仅为3.4%,尚不及同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速度7.2%的1/2。在目前的统计中,农民纯收入主要包括工资性报酬收入、家庭经营农业(农、林、牧、渔)收入、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转移和财产性收入四个部分。2000年全国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701元,比上年增加71元,增长11.2%,是纯收入增量的165%,如果加上农户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338元,则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收入达1039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6%。工资和非农经营收入的增量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量的208.3%。通过上述对农民收入特征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乡镇企业及农民外出打工等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主要支撑。尽管20农民收入增长有所回升,达到了4.2%的增长速度,但是收入的来源构成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同时与城市收入的增长速度相比仍然相差悬殊。

显然,众多的乡村人口是当前农民实现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障碍。从中长期看,继续依靠政府提高大宗农产品

篇6:当前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

发布时间:2011-8-30 作者: 来源:国家发改委网站 编辑:江苏省中小企业网 http://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总体是好的。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仍然突出,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中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增加了形势的复杂性和调控的艰巨性。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继续保持复苏,但复苏的进程很脆弱、很不平衡,全球经济增长出现放缓迹象。美国经济一、二季度环比折年率分别增长0.4%和1%,均明显低于去年四季度3.1%的增幅;欧元区经济增长乏力,日本经济颓势仍将持续;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与此同时,刺激经济复苏政策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凸显,通胀压力持续加大,主权债务问题日趋严重。不仅新兴市场经济体价格涨幅持续处在高位,发达经济体通胀水平也整体走高;不仅欧元区部分国家主权债务问题仍在恶化蔓延,美国、日本债务问题也日渐严重。一些国家在刺激经济复苏与治理通胀、防范财政风险等方面的决策面临两难,甚至陷入困境。此外,西亚北非政局持续动荡,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特别是近期标准普尔公司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事件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剧烈波动。这些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使得全球经济复苏充满变数,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上升,并将从不同渠道、不同层面影响我国经济发展。

从国内看,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发展方式依然粗放,投资与消费、工业与服务业比例关系仍不合理,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能力亟待提高,这些都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同时,影响当前经济稳定运行的不利因素也不少:一是价格总水平仍可能高位运行。从趋势看,全球流动性宽松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仍处高位,输入性通胀影响没有明显减弱;国内生产成本上涨压力依然存在,资源要素价格矛盾比较突出;再加上自然灾害、舆论炒作等因素都可能增强通胀预期,增加了完成全年预期目标的难度。二是实现农业稳定增产的不确定性仍然较强。尽管夏粮、早稻获得丰收,但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目前正值产量形成的关键期,部分地区旱情较重,后期还存在发生自然灾害的可能性,稳定秋粮生产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近几个月生猪存栏量虽有所回升,但总体水平还不高。三是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目前,高耗能行业依然保持旺盛增长势头,前7个月增幅达到12.8%,钢材、氧化铝、水泥、铁合金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3%、18.9%、19.2%和21.9%。同时,由于高耗能行业增长较快、机动车保有量增加较多,以及脱硝脱氮工程尚未大规模开展等,使得减少氮氧化物、氨氮等污染物排放的进展情况不尽理想。一些企业违法排污屡禁不止,重金属污染、水污染等重大环境事故呈多发高发态势。四是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面临不少困难。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41.6%,增幅比一季度提高 13.8个百分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反映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比较突出。

篇7:当前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

黄 宇王 薇张 敏孙斌赵峰峰吕学哲

农民收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经济的晴雨表,在近几年的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民收入又成了一个十分引人关注的问题。1998年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指导方针,这反映出党和政府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它不仅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综合反映和落脚点,而且是关系到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因素。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农民收入缓慢增长的局面一直没有根本改变。到1997年时人均纯收入增长

4.6%,较1996年下降了4.4个百分点。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162元,扣除物价因素,比1997年实际增长4%,增幅比1997年回落0.6个百分点。1998年农民收入增长主要是来自工资性劳动报酬的增加,而农民从农业中获得的收入却出现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负增长。199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210.34元,较1998年增长2.23%,增幅回落了1.77个百分点。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253.42元,较1999年增长了1.82%,回落了0.41个百分点。以上数字可以看出改革以来农民收入增长问题遇到了相当严峻的局面,农民的收入连续4年增长幅度下降,相当部分粮棉主产区和以农产品为主要收入的农户家庭收入绝对额减少。

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速大幅度回落,从短期看是三个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是农业,由于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及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变化,农民通过出售农产品增加收入的空间日趋狭小。其次是农村非农产业,受亚洲金融危机等环境变化影响,加上自身结构调整的滞后,1997年全国乡镇企业亏损面从上年的7%扩大到15%,从业人员净减少458万人,因而也不能对农民收入增长做出更多贡献。第三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随着国企改革的大力推进,城市下岗职工增多,农村劳动力的城市就业的竞争加剧,就业机会减少,再加上城市对外来农村劳动力的排挤限制,农民在农村以外寻求就业增加收入的道路愈来愈窄。除上述短期因素外,当前农民收入增长趋势还有更为深刻的原因,改革以来支持农民收入增长的基本手段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提高农产品的价格途径,刺激农产品产量的增加;二是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非农产业,促进农村产业和就业结构的调整,20世纪80年代初期,前者作用较突出;80年代中期以后,后者效果特别明显;90年代以来 1

两种手段并用,但农民收入经过一段时期增长后,增幅突然回落,这就使得当前农民收入问题变得非常复杂,若不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必将积重难返。

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若干思路

一、关于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农业仍是大多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提高农民收入,首先要把农业搞好。在计划经济时代,在产品短缺的情况下,关于农业质量问题对农民并不重要。当时消费者“饥不择食”对产品质量并不讲究。因此,那时农民搞“产量农业”,增产就能增收。现在农产品普遍供过于求,在这种形式下抓农业,就不能像过去那种一般意义上多种点什么、少种点什么的适应性调整或边际性调整,而是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调整,是在农产品供给有余的格局下,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使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有一个新的飞跃。

第一,大力提高农产品质量,推动农业从过去只注重产量的增加向稳量提质的方向转变。现在来自市场的信号清楚的告诉我们,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消费水平的提高,买方的挑剔性选择增强,对农产品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一些地方出现卖难,难就难在产量虽高,但品种质量不对路,不是市场无情,是品种质量对市场不适应。在这种情况下,靠产出能力的扩张,已很难让农民的钱袋鼓起来,所以要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积极推进结构升级,发展富有竞争力的优质农业、特色农业,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大力研究推广以提高质量为目的增效技术。必须清醒的看到,现在农民增收主要是依赖整体性的产业提升。因此要下决心压缩低质品种,扩大优质品种,尽快扭转品种单

一、产量型为主的格局。这同时就要求大力推广科技兴农,在思路上创新,大力提高科技对农业增收、农民增收贡献水平,把研究推广既能增产又能增质、增效的先进技术作为“重头戏”。农业科研部门要更新思路,把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效益型技术问题和培育优质品种作为首要任务,解决农产品品位低、质量不高的问题。同时,要对传统老品种进行技术改造,用新技艺、新工艺进行嫁接,加速农产品的更新换代。

第二,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发展特色农业,把各地的优势发挥出来。要向特色农业挖潜力、要效益。作为一个地区来说,不可能作到所有农产品都达到自给自足,通常选择最具本地优势的农产品加以重点发展,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并通过市场竞争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一个地区在某些农产品的生产方面有所不为,才能在另外一些具有优势的农产品生产方面大有作为,有所不为是为了大有作为,两者互为条件。国家提倡的多种经营并不是各个地区样样经营。我们不能看到市场上某种或某些农产品价高好销,就不顾当地具体条件地一哄而上。这种跟着市场后面转的做法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比较稳妥的选择是,将当地条件与市场需求连接起来,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维护和提高产品的信誉,形成相对稳定的消费群体和销售区域,并不断增强产品竞争能力,努力开拓新的市场,使区域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得以充分发挥和逐步扩大。根据产品品质特征与地域的专一性和生产的季节互补性,因地、因品种、因时选择市场空档,并根据市场多样化需求,发展不同档次农产品,形成高、中、低档并举的格局,有效保持特色、特质和特价。

第三,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增值也好,拓宽市场也好,还是靠加工。加工度越深,附加值就越大,市场也就越广阔。所以要下工夫改进农产品的采收、包装和贮藏保鲜技术,如分级精选、果实套袋、上蜡、印字等,改善农产品外观形象,提高档次,提高其附加值。

以上所谈提高农产品质量、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扩大农产品加工是搞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途径。

我们认为,除了上述大的主要调整以外,还有许多实际问题值得我们注意。

有些地方出现产品销售困难,不完全是品质问题,也不完全是市场不需要,而是市场开拓不力,产品在市场上没有站住脚。所以,要求农村的经济组织者,增强市场意识,向市场低头,把市场的研究和开拓作为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摒弃重生产轻流通的传统思维。还值得注意的是,各地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滞后,功能单一,设施简陋,根本不能满足农民进入市场的需要,这是农产品市场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要把星罗棋布的“田头市场”升级为规范的批发市场,使农民便于销售,并直接感受市场供求价格信息。还有我认为农民普遍感到缺乏市场信息,各地应加快农村经济信息网建设,在各县市涉农部门和大型产品批发市场普遍建立农业信息终端和服务网,实施网上运营。

二、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

农民增收困难,难就难在农民太多,不转移农业人口,农民增收就没有希望。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核心是向哪里转:

首先,乡镇企业仍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发展对于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做出巨大贡献。乡镇企业由于资本密集度较低,其就业生成能力比城市国有企业要高得多,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现在,乡镇企业发展出现困难,面临的制度环境和市场以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新的环境下,乡镇企业不可能在所有的行业都与城市企业展

开竞争。在经济发展制度结构调整,大部分行业生产能力出现相对过剩的情况下,乡镇企业要适应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这是保证乡镇企业持续增长和就业容量不断提高的关键。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目前仍主要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农产品的深加工大都在城市。乡镇企业应抓住机遇,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再次创业的突破口。中西部地区既是农产品的主要产区,也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最具潜力的地方。今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主要在中西部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加工业,不仅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而且可以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压力。二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二产业发展的规模和要求而言,农村第三产业总量不足,发展相对滞后。1997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全国为26.4%,农村仅为14.8%,第三产业占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全国为32.1%,农村仅为12.4%。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难以适应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要求,须加快其发展:一是,重点建设好农产品批发市场,积极开拓农村资金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二是,把交通、通讯、保险、金融、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行业作为重点,积极推动这些行业在农村的发展;三是,要开发农村房地产和旅游等新兴产业。

其次,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的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现象,从一个侧面表明,主要靠“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村就地吸纳模式,已无法解决数3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我们必须面对重新选择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道路这样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我们认为,加快城镇化进程应成为今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所以必须引导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农民就近转入小城镇就业,与土地的关系维持一段时间,既可以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本和就业风险,又可有效的避免农民大量涌入城市所产生的种种问题。应在统一的规划下,以现有的县城为骨干,同时选择部分条件好的建制镇重点加以发展。小城镇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应主要通过自筹资金来解决,广开资金筹集渠道。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应本着共同享用,共同负担的原则来筹集,应鼓励农民自带资金进城办企业,发挥农民自己建城的积极性。此外,应搞活小城镇房地产市场,以地聚财,把出让土地使用权获得的收入作为小城镇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实现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结合,必须通过深化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发育要素市场,来逐步打破乡镇企业的社区封闭性,为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创造条件。

三、关于加大对农业的支持问题

农业投资不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缓慢,从投资主体上看,包括国家,集体,个人投资不足;从投资形式上看,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投入不足,收入水平低,农业生产成本高而比较利益低,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是农民近年来对农业投资积极性下降的重要原因。国家对农业政策的倾斜不够,加之政策落实不到位,使得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总额虽然逐年增加,但农业支出与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却不断下降。

为了加大对农业的支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要好好解决:

(一)现在农村有很多建设需要政府投入而政府未能投入,比如乡村道路,过去是地方财政拿钱,民办公助,现在地方财政困难无力投入。农村基础设施不改善,经济发展就受到制约。类似这样的问题今后怎么办,必须拿出一些实际的具体措施出来,国家基本建设只搞大项目,不管农村,这个做法应有所改变。

(二)有些该由政府支持的事,运做过程中又与财政原则相抵触。比如,产业化经营必须对龙头企业给予支持,一方面,它处于平均利润较低的行业;另一方面,它与大量的农户相连接,扶持它,等于间接地扶持了农户,但这些龙头企业是多种所有制形式,不应由财政拿钱去形成他们的资产。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好好进行研究。

(三)金融信贷怎么提供对农业的服务支持。目前,各类国家银行从农村吸收存款多,放款少,还有邮政储蓄,在农村也是只储不贷,农村资金正在通过各种渠道流向城市。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基本上还没有建立起来。支持农业,对农民来说,当前最亟待解决的就是金融信贷服务问题。必须尽快建立起对农业提供支持保障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没有最初的资本投入,农民即便看准的致富项目也上不了,收入就很难得到较快的提高。

四、关于减轻农民负担

目前农民负担仍在高位运行,加大了农民征收的难度,1978--1988年农民收入增速最快,实际达到年平均增长11.8%,农民负担运行平稳,但1989--1991年农民收入增长停滞,但负担性支出却连年增长,1992--1997年,农民收入增长波动加剧,农民负担增幅高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的12.6个百分点。

切实减轻负担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农民负担沉重是在农业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农村地方政府巨大的支出压力和向农民收费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双重作用的结果。从当前来看,按照中央的要求切实把农民负担减下来,的确对农民增收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从长远来看,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问题,就必须着手进行组织创新与制度创新,即首先应大力精简基层行政机构,压缩县乡和村级干部编制,切实从源头上减轻农民负担;其次,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将农民必须承担的合理的负担用制度形式规定下来,实行农村的税费改革,使农民负担收费有章可寻,增强透明度。农民负担问题解决的好就为农业增

效和农民增收营造了宽松的社会环境。

综上所述,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中央对这个问题很重视,提出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以上各种方法都有其可取之处,但作用大小是有区别的,我们要把工作重心放在矛盾的主要方面,我们认为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最有效办法。因为农民增收问题的最终解决还得靠农民自己,国家的投入和减负虽然都很重要,但毕竟属于外在因素,农民的收入来源主要集中于纯农收入和外出打工收入这两项,只有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过剩的农业人口从源头上增加农民收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

主要参考资料

1.段应碧,“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农业经济问题》 2001年第8期

2.张开华,“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途径探索”,《农业经济问题》 2000年第7期

3.马成文,“关于农民收入问题的系统分析”,《农业经济问题》 1998年第6期

4.段应碧等,“收入增长·就业转移·城镇化推进 ”,《农业经济》 1999年第3期

5.农业部课题组,“21世纪初我国农村就业及剩余劳动力利用问题”,《农业经济》 2000年第9期

6.《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篇8:当前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扶持中小企业、推进科技进步及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已经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然而从中小企业孵化需求方面满足情况看, 孵化器与在孵企业之间还存在以下矛盾:

1. 孵化器自身能力有限与企业所要求的服务无限之间的矛盾。

我国企业孵化器政府主导性较强的现状, 使得其自身的资源来源单一, 基本上是政府提供的场地、公用设施和少量的启动资金, 而新创企业却对诸如管理能力、经营能力、技术能力有所要求;并且, 孵化器内不同企业在同一时间以及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段的各种能力的“装配”要求也不尽一样。这要求孵化器作为能力“装配”平台, 不但要能聚集各种能力, 而且要有计划、统筹的将各种能力及时、贴切地投入孵化装配过程。孵化器相应应在两方面行动:其一, 是孵化器本身的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尽可能的将对所有被孵企业均有共性需求的企业能力拥有者纳入孵化器经营者之列, 如风险投资机构、技术配套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等;其二, 在对不同新创企业的潜在价值进行评估的基础上, 调整服务流程, 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实施差别化的孵化服务, 从而满足服务规模化和服务定制化的要求。

2. 孵化器自身资源不足和孵化相关行业竞争日益加剧之间的矛盾。

从孵化器行业的产业化前景来看, 行业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在其对市场潜力、产业化前景大的优秀新创企业的争夺中, 原来有效的服务手段, 如优惠的税收政策、低廉的物业租赁费以及工商代理、专项基金的申报等一般性服务会逐渐退化成不同孵化器进行企业争夺的基本竞争平台, 而真正对申请企业具有吸引力的服务会变为诸如技术协作、管理支持、资金筹措以及有针对性的推荐等个性的增值性服务。这就要求孵化器本身的孵化能力以及与外界联系程度能不断提高, 并且必须就已有的能力资源实施差别化的孵化, 即对优秀企业的孵化必须是个性的、倾斜式的, 以避免孵化器吸引的企业素质日益下降的“柠檬”效应。

然而从另一方面看, 由于孵化收益的外部化, 孵化器资金来源有:其一, 政府和其他公益性组织的经济资助;其二, 从代理、物业管理的一般性服务中得到的报酬。前者会因为周而复始的孵化工作而使“输血者”疲惫不堪, 后者则由于孵化器的公益性宗旨而使服务收入低于服务的成本。于是作为地区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创新工具, 孵化器自身的服务能力却不能随新创企业一道发展, 而只能持续低下。

因此, 市场化的前景下, 解决此矛盾的出路只能是孵化器在履行对其内部所有的新创企业进行孵化的职责基础上, 再有选择地、主动地参与孵化器内优秀企业的创新过程, 通过优先配制自有资源和积极引入外部能力的方式, 为之提供全程的、贴切的企业能力装配方案, 从而在企业的创造价值的活动中分享部分价值回报, 使自身的孵化能力和被孵企业同步成长。

二、科技企业孵化器运用客户关系管理理论的可行性

从以上分析可知, 虽然孵化器的公益性宗旨并不强调其对被孵企业实施差别化的孵化服务, 但从提高孵化器的资源使用效率、增强其孵化能力的目的出发, 决定了孵化器在新创企业进入之前, 必须对它们进行筛选和潜力评估, 然后选择那些切合孵化器战略企业, 并在此基础上, 差别化的实施孵化。这其实蕴含的正是客户关系管理 (CRM) 的理念: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 将客户进行分类, 对于不同类型 (潜在价值) 的客户实施不同的提升体验方案, 从维护客户忠诚, 并由此获得由于实现客户价值而带来的回报。

三、基于CRM的孵化器运营思路

1. 框架。

介于CRM理念的逻辑顺序:客户需要分析、客户分类、差别化孵化, 提升客户的体验、获得和评价客户关系所带来的价值, 不同类型孵化器的具有共性的基本孵化过程相应如下:

图中:1为客户合作管理模块, 2为主要业务模块, 3为决策支持模块

2. 介绍。

框架由三大模块构成, 即孵化业务模块、决策支持模块、客户合作管理模块;并且每一模块还可以进一步细分:

(1) 以客户为中心的孵化业务模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a.营销环节。这个环节解决的是如何开展合乎实际的寻找、吸纳优秀新创企业的活动;对申请企业进行挑选、甄别和分类。

b.服务环节。这个环节是孵化工作的重心, 它包括孵化器采取的各种服务手段, 而且时间跨度为整个企业在孵过程。由于孵化器内的企业众多, 以及各企业的孵化请求的个性化、变动性, 使得提升企业的体验的难度较大, 这也是CRM的中心问题。

c.退出、评测环节。这个环节主要解决新创企业如何退出孵化器, 孵化器如何实现自己的绩效、对自己的绩效如何进行评价的问题。

以上三方面的内容构成孵化工作的主体。

(2) 要实现即时、个性化、全程性的服务, 还要借助以信息处理技术、网络技术为支持的决策支持模块及客户合作管理模块:

a.决策支持模块主要包含专门进行数据处理的支持模块和数据库:

·支持模块解决对申请企业的潜在价值的分析处理、对孵化器自身的绩效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以及对孵化过程中服务的次序、组合进行统筹安排等。

·数据库则完成对所有接触点的信息的存储和归类, 以及各模块的运行结果的存档, 它分别与各模块并联, 以保证各节点的信息共享和及时处理。

b.客户合作管理模块则是作为潜在客户、在孵客户与孵化器互动的平台, 主要又包含:

·电话、网络及常规书信申请的呼叫中心.

·管理各种信息的记录、初步存储以及简单的自助式服务的业务信息系统。

·对各种沟通渠道进行集成管理Web集成系统。

参考文献

[1]侯合银葛芳芳:《科技企业孵化器可持续发展研究:文献综述与框架结构设计》, [J]《系统科学学报》, 2010.1

[2]李志能:《企业新创——孵化的理论与组织管理》, [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上一篇: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活动方案下一篇:关于永不言弃演讲稿三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