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坛

2024-04-22

讲坛(精选6篇)

篇1:讲坛

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一个没有知识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都难用知识去弥补”。道德将改变人的一生,是永恒之美,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弥补的。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却有些贫乏,诚信缺失、信仰缺乏、道德失范等社会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建设“道德讲堂”就是主动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搭建思想道德建设新平台,把勇于创新、奋发向上、诚信友爱的优秀品格融入到我们每个人的血液中去,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文明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强大的思想道德基础。“丰厚人生积淀 打造阳光校园”是我校的办学理念,小学是学生一生最重要的发展阶段,我们力求在这六年的时间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一个深厚的基础,首先是构建美好理想,形成健全人格;其次是丰富文化知识,积淀广博深厚的文化素养,第三是培养良好习惯,为学生一生奠基,“好习惯益终生”。为此,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切实有效的道德讲堂活动。

活动安排及进展:

1、制定确实有效的活动方案

2、组织了庄重、振奋人心的启动仪式

3、用身边人讲身边事,郭卫华老师为全校老师主讲:《用爱育桃李 用心做教育》

4、出版校园刊物,将道德讲堂和读书活动相结合

5、党员论坛、教师演讲,引发道德思考

6、汇集智慧,让家长走进我校的道德讲堂

7、校园文化艺术节——以校园道德故事为主题的文艺汇演

8、“感动寿校”道德学生评选。

9、道德讲堂与课堂教学、节日活动相结合

10、道德讲堂,提升学校整体工作 经验及收获:

一、加强领导,营造“道德讲堂”育人氛围。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把此项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由杨润爱校长牵头,由魏林泰副校长主抓,优秀班主任、学科教师担当核心团队成员,构建起了道德讲堂活动的网络,层层落实,确保行动有计划、有指导、有检查地持续有效开展。

(二)整合家庭、社区资源,邀请家长、派出所所长等优秀代表参与学校教育,形成育人合力。

(三)通过竞聘、观察,综合考评出新一届的大队委,大队委涵盖了各级优秀少先队员、三好学生,他们不仅是管理者,还是道德讲堂的学生团主讲者,用身边人讲身边事,以他们的模范行动带动全校学生,造就寿校的“最好”!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校园德育文化品牌,凸现德育文化特点,创建了“寿安里学校道德讲堂博客”。广泛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管理制度,着力开展德育科研工作。

二、德育科研,加强“道德讲堂”文化建设

(一)庄重、振奋的“道德讲堂”启动仪式

2015年5月26日,寿安里学校的全体老师集聚一堂,隆重举行了 “道德讲堂”启动仪式,首先全校师生面对五星红旗,唱响嘹亮的国歌,献上庄严地队礼。接着由黄飞副校长宣布启动仪式开始、黄小红、肖成全两位副校长为道德讲堂揭牌,黄培军校长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向同学们诠释了道德讲堂的深刻内涵,教育学生紧密联系身边实际生活用行动践行小学生道德准则,在学校做文明有礼的好学生,在家庭做孝敬懂事的好孩子,在社会做遵守公德的好少年。山西省优秀班主任、榆次区十佳道德模范郭卫华老师在教师倡议中指出:全校教师将遵照我校育人目标、落实我校办学理念,牢记我校的校风校训,形成优秀的教风学风,使我校的阳光教育理念更好第融合于道德精神之中。山西省三好学生李文娟同学向全体学生发出倡议,号召大家从争做文明寿校人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并就本学期即将开展的“感动寿校道德好少年”的评选做了宣传动员,要求全体队员争做最棒的中队,争做最了不起的队员。

此次启动仪式正式拉开了我校“道德讲堂”的序幕,今后将会有更多的师生走上“道德讲堂”的小舞台,把道德的接力棒一棒棒传下去,让一个个有血有肉有名有姓的身边好人,一件件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凡人故事,叠加起寿安里学校这所文明之校的高度。

(二)传颂凡人道德故事,彰显道德榜样力量

春暖百花开,活力齐绽放,寿安里学校成功成功举办了 “道德讲堂”教师讲堂主题活动,从而揭开了我校“道德讲堂”教师讲堂开讲的序幕,进一步促进了我校“道德讲堂”的拓展和深化。活动中,首先由魏校长介绍了我校开展“道德讲堂”的活动安排,倡导全校学生“在家中为长辈尽孝心、在学校为同学送关心、在社会为他人献爱心”,倡导全校师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学校将通过“我看”、“我听”、“我讲”、“我议”、“我选”、“我行”等形式,开展多种活动来提高这项活动的实效。接着全校教师一起高歌《公民道德歌》,嘹亮的歌声、动人的旋律、富有教育意义的歌词,润泽了每一位老师的心灵。【学校道德讲堂活动总结】学校道德讲堂活动总结。最后,由海南省教学能手、海南省优秀班主任、秀英区十佳道德模范郭卫华给全校教师做了《用爱育桃李 用心做教育》的讲座,郭老师从教20多年来,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她的讲座告诉大家: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勤是教育成功的基础,研是教育发展的前提,全心育人,潜心教研,在平凡的岗位上就能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老师们感慨万千,纷纷发表了自己的学习感受和对师德的理解,纷纷表示要以郭卫华老师为榜样,学习她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的崇高境界,学习她以德立教、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高尚职业道德,以教育为快乐,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扎扎实实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全部的爱献给教育事业,献给每一位学生。传颂凡人道德故事,彰显道德榜样力量。通过道德讲堂活动影响人的思想,引导人的行为。从道德讲堂到道德行动,这是我校开展道德讲堂的最终目的。

(三)出版校园刊物,将道德讲堂和读书活动相结合

校园刊物是学生展现才华、交流思想的平台,也是学校进行德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是校园文化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校园刊物的正式出版,以积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发展校园文化,提高道德情操为目的,让校园刊物真正成为学生表达自己观点、获取有效信息、健康成长的平台。

结合道德讲堂活动的有效契机,我校积极开展“了“师生共读书,书香进校园”活动,如:(1)让图书“走出”图书室。(2)让每一个班级充满书香。(3)让每一扇墙壁飘散书香。(4)评选十佳书香班级。(5)开展主题班队会活动展示如:“美在文明 爱在礼仪”,十佳书香班级观摩活动课展示。在以上读书活动的基础上,我校出版校园刊物,积极营造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书香校园氛围,让校园充满浓郁的人文气息。开展“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等活动,营造了以德执教、以德育人的良好氛围,促进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自律和提高。

(四)党员论坛,教师演讲,引发道德思考

以 “道德讲堂”活动为契机,我校组织了党员论坛活动:“入党为了谁,从教为什么”,该论坛由校长、副校长、全校党员和35岁以下青年教师一同参加,共同聆听论坛人员的发言。入党是为了一个目标,从教是为了一份责任,带着党员的目标和教师的责任,我们上路了!一路走来,体验着教师的幸福,收获着教师的快乐,从学生那里获得一种满足、收获一份感动、收藏一份纯真。共享一份快乐。这种体验,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也是只有教师才会拥有的一种财富。

在教师中举办了以“爱岗敬业、廉洁从教”与“学习身边优秀教师、宣传身边优秀教师”为主题的师德教育系列活动。用校内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感动和激励着每位教师通过活动告诉我们,道德模范和师德模范就在我们身边。

(五)汇集智慧,让家长走进道德讲堂

倾听交流、感悟提升,寿安里学校以班级开展了 “道德讲堂”家长讲座活动,讲座主要围绕如何发掘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等方面展开。杨润爱校长给全体家长做了情真意切、深刻智慧的讲话,号召家长朋友们积极参与到学校“道德讲堂”的活动中来,做孩子的榜样,讲座后,不少家长和班主任老师进行交流,表示本次讲座很有针对性,介绍的方法很实用,对学生的学习很有帮助,对家长很有启发。班主任老师也真诚地表示,希望与家长朋友们共同努力,帮助孩子们快乐学习,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三、主题活动,丰富“道德讲堂”实践内涵

(一)校园文化艺术节——以校园道德故事为主题的文艺汇演 校园文化艺术节既是展示学生艺术才华、提高学生艺术品位的舞台,也是提升学生道德素质、进行道德教育的平台,让学生做一个具有良好的艺术素质,又具有良好的道德的人,是我校的艺术教育目标。今年我校的红五月艺术节,就是以以校园道德故事为主题,进行道德故事汇演。舞台上,一首首动情的朗诵展现的是寿安里学校那些爱岗敬业的老师无私奉献的故事,随着孩子们深情的讲述,老师们默默耕耘、辛勤工作的身影浮现在每一个人的脑海中;一个个生动的小品展示着孩子们在生活中、在学习中、在和家人朋友相处中相互帮助、心灵成长的历程。节目并不复杂,却都反应了真实的校园道德故事,蕴含着朴素又纯真的情感。场下不断响起的一阵阵热烈掌声,正是观众们对精彩节目的肯定与共鸣。

(二)“感动寿校”道德学生评选

为推动我校道德大讲堂活动的有效开展,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在学校树立一批身边的学习榜样,让广大同学在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中接受激励、陶冶和锻炼,我校开展了首届“小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评选类型有:勤俭自强小模范、助人为乐小模范、诚实守信小模范、尊老爱亲小模范、文明有礼小模范,表彰一年来在学校建设与发展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团队和个人,展示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成绩、新形象,进一步为学校品牌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学校开展评选 “感动寿校”十件大事、十大团队、十大人物活动。

(三)道德讲堂与课堂教学、节日活动相结合

在我校,课堂教学既是道德讲堂的阵地,也是道德讲堂的延伸,每位老师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根据每月的时令特点,既注意传统节日和纪念日,又抓住重大事件,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内涵,注重少年儿童的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推动德育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本学期我校以学雷锋纪念日、植树节、清明节、母亲节、六一节等各种节日为契机,以社会实践活动、征文竞赛、校园广播、板报、主题班会、文艺汇演等为教育阵地,寓教于乐,着重抓好了爱国主义和传统美德教育,弘扬民族精神,促进了学生生动活泼、文明、健康地发展。并邀请我校法制副校长,来校为师生作法制讲座,课题是:守法护法,远离犯罪。通过生动的案例,教育学生知法守法,要把法律作为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同时也要遵纪守法,远离犯罪。到座的师生专心地听,认真地记,又一次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四、道德讲堂,提升学校整体工作

教育是一块圣土,教师应该在这块圣土上以生命投入,奉献青春、心血和智慧。培养学生成长、成人、成才。在道德讲堂的活动中,寿安里这片沃土上奉献之花开的烂漫而鲜艳。如:我校郭卫华老师数十年如一日潜心教育,一心扑在教育第一线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可以说成绩卓越,桃李芬芳。李艳萍老师用爱撒播希望、用行动铸造辉煌就在即将做手术的前几天还在教室为学生细心的批改着作业。田秀全老师潜心研究、探索钻研为寿安里学校小手球迈出国门走向世界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寒来暑往数十年他利用节假日训练手球队员不计任何报酬……领导干部更是以身作则每带头深入课堂,在他们的引领之下全校教职员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正是有这样的一支队伍才铸就了寿安里学校辉煌的今天。

寿安里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各项领域做到争先创优。

教学方面 :我们本着 “结网互动,优势拉动,整体推动”的思想,创新了“校际间校本研训” 的模式。开创了教育教学的新局面,突破了三步导学课堂教学的瓶颈,开拓了校际联盟新领域。体育方面:小小手球跃动在青青校园,散发出越来越蓬勃的生命力。全国的十一次比赛就有九块冠军的奖牌挂在了寿安里学校荣誉室的展台上。棋类也不甘示弱在全省比赛中捷报频传。

文艺方面:连续几年的校园艺术节中我校的各类比赛都名列前茅,毫不逊色。尤其是今年新的综合楼新建完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我校开设了第二课堂,让学生根据学校提供的选课目录,结合自己的爱好选择兴趣小组和指导教师。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各科小组活动丰富多彩,巩固和拓展了学生课内所学的知识,为学生艺术方面发展搭建了坚实的平台。

一块块金灿灿的奖牌记录了学校建设与发展,一个个众人赞誉的口碑见证着孩子们的进步和成长,我校将通过“道德讲堂”这个小窗口,做好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宏伟的建筑,是由无数的石子沙粒组成的;壮丽的事业,是由无数具体的工作成就的。道德建设,需要我们全校师生自觉行动起来,从具体事情抓起,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使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长成参天大树,累成千仞高峰,汇成浩荡江海。

篇2:讲坛

歧口中学张海港

9月25日至26日,我代表南排河镇班主任参加了在沧州颐和中学举行的“一线教育家讲坛·中小学班主任讲坛”。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一位好的班主任必须有创新意识,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在开坛仪式中,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的刘正荣所长说,以前提倡关注学生,现在提倡关注教师。这一点,我深表赞同。班主任的理念与决策,会直接影响着一群孩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特殊的工作,急功近利只能害了学生,只有真心为学生考虑才是真正的“师”者。会上,北京清华附中的陈纪英老师与我们一起分享了《班主任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听后我有三点感受:

一、成长的重要性与不确定性。生命是一个奇迹,成长正是这个奇迹中最不可思议的一部分。成长是一种冒险,一个试验„„生命在某处会不经意地拐了个弯。我们教师就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产生综合作用的人。我们不经意的一个动作、眼神、话语等,都可能产生一系列的后果。所以,我们要正确地、负责任地对待孩子的成长。

二、以人为本更要以心为本。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传授知识和提高成绩,而且在于呵护和哺育学生的心灵。我们教师一定要多多考虑学生的内心感受和需要。在教育工作中,要走近学生。正确地处理好师生关系,因为它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如在班里开辟“学生生日栏”,就是一种关爱,就是走近学生;班里每次考试后,坚决不排名次,就是呵护学生,尊重孩子的体现;尤其在评价学生时,我们尽量不用成人的观念去评价孩子。他们毕竟只是孩子,我们应该多鼓励、多关心;在教态上,需要注意的是:“你听明白了吗?你听懂了吗?”这些需要改进、调整。应是:“我说清楚了吗?”等等的细节,都需要我们认真的去理解、体会、反思、总结。

三、做班主任:用心、动情。在班级管理与教学中,要以德育人、以心护人。尤其是班里的学困生、问题学生、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对待他们,更应该讲究方法,更应该付诸情感与爱心。比如:学困生,应该“往死里夸”;问题学生,应多谈心,多沟通,多帮助。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应讲究策略,注意细节,因为他们的情感会很脆弱。下一步工作:进一步走近孩子,多关心、多理解;加强行为习惯教育,如:握笔姿势;巧设挫折与责任教育,如:怎样面对失败,怎样为班级争光等。总之,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心为本;用心、动情地工作和对待学生,使孩子们健康成长,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来自北京小学大兴分校的张景浩校长为我们做了《扬起自信的风帆》的讲座,他以北方人特有的热情与豪爽,向我们讲述着班主任教育理念与策略的专题报告,丰实、风趣、富有启迪的精彩讲座为工作在一线的班主任们提供了许多优秀的素材和灵感。讲座从“自设障碍”

谈起,引出了保护个体的“自尊”。“自尊”是个体对自我的认可和尊重,是自我概念的一个重要维度。每个人都渴望伟大,所以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自尊是非常重要的。张教授强调当个体多次失败后就会失去再站的能力,就会成为“饿死的梭鱼”并为我们讲了几个令学生成为“饿死的梭鱼”的例子,让我们引以为戒。正如张教授所言,教育是为了改变。当然我们希望给学生的改变是向好的光明的方向转变而不是向坏的黑暗的方向转变。在这里张教授又给我们讲了“神奇的魔卡”。一些潜移默化的关怀会为学生带来很大的改变,比如:“握住老师的手,老师给你力量”。一个细节改变了一个学生。这让更多的班主任意识到了我们不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更要关注每一个具体的细节,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最后,张教授以“扬起自信的风帆”作总结,告诉我们所有的老师要让每一个孩子抬起头来走路。

回想以前自己对学生的态度,再听一下张景浩老师对学生的态度,领略一下张景浩老师给学生自信的方法,以及学生的转变,让我深深的感受到自己的不足。首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学生。尊重别人是为人的起码要求,学生虽小,但他们也需要别人的尊重,特别是教自己的老师,这时他才不会感到自己低下,才能以平常心学习,以平常心做事,以平常心生活。在学校里,老师一定要绝对信任自己的学生。当你时刻以信任学生的心态对待他们时,学生学习才会动力十足,当学生老师以高昂的激情为动力时做什么也不会困难。在学校生活中,老师要关爱学生,时刻惦记学生,关心他们的一举一动,使学生时刻都能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其次,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老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很多,所以我们在和学生接触的过程中,要抱着爱心、耐心、细心的态度掌握时机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爱心是人类最真挚的感情,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生性胆小、自我封闭的学生,一般自卑心较强,往往远离群体,孤雁独飞。作为教师要用真挚的爱对待这些学生,主动亲近他,主动接触,热情关怀,热情帮助。还要教育广大学生尊重和关心这些学生,留意他们的困难,予以即时的帮助。当师生的这种爱流入心田时,他们就会把大家的爱转化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集体的爱,从而逐步参加

来自北京的迟希新教授所做的是《中学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讲座,主要是关于主题班会的组织和设计,听完后我们了解了更多关于主题班会的知识。原来提高主题班会实效意义重大,主题班会应该有灵活性、即时性、针对性,不仅为了提升人的品性,也是一种心理教育。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开展主题鲜明、意义重大的主题班会,比如我们可以选择“理想与奋斗”、“我最崇拜的科学家”、“我心中的祖国”、“尊师就是学生的一种美德”等做主题。还可以针对同学中出现的奇装异服,召开主题班会,讨论“什么才是真正的美”,让同学们明白“外表美只能取悦一时,内心美方能经久不衰”。并且为了吸引学生,让他们乐意上主题班会课,形式一定要多样化。但是一节好的主题班会课也不是稍微

想一下就能设计出来的,这需要我们在平时注意积累素材,例如平时在杂志上看到的好的文章,或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这样才能在需要的时候很快找到相应的材料。成功的主题班会会是学生享用一生的精神财富。要想办好主题班会,班主任必须精心研究学生的心理需要、知识层次,从而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只有真正的参与进来,他们的情感才有可能得到共鸣。此所谓“小活动,大德育”。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更加明白了一句话:“让爱心的阳光洒满教室的每一个角落,让耐心的甘泉滋润每一处干渴的心田,让信心的大旗飘扬在每一个心灵的上空。”它让我明白教育是植根于爱的。作为班主任应怀揣“爱与责任”,责任越大,爱就越深;然而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教师要掌握高超的沟通和表达技巧,精通一点爱的艺术。教师要做学生的心理关怀者,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疏导学生的心理,让他们自信的抬起头来走路。这次培训,满足了我这样的班主任的需求,确实帮助找到解决班级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实施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对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教好书、育好人的能力和水平都将得到提高和进步。做一个好老师,非常难,是的,但是就像教授讲的,我们的任务不能选择,但是我们的工作方法和态度是可以选择的。我相信,经过这次精神和心理的洗礼,我们每一个老师都会做出更适合自己风格和追求的正确选择。以期自己能在班主任工作中能取得更有成效的教育效果。

“一线教育家讲坛·中小学班主任讲坛”学习心得

篇3:讲坛

秉承“建构时代常识, 享受智慧人生”, 诞生于2001年7月的《百家讲坛》一度被号称为各路专家、学者云集的“开放式大学”, 并经刘心武读红楼、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讲《论语》人气迅速飙升, 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评议如潮。受节目模式与收视影响, 各地方电视台争相仿效, 类似节目大量涌现。“掌掴”事件后不久, 另一著名主讲人纪连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百家讲坛》并不是严格的学术讲坛。即便如此, 从央视的《百家讲坛》到各地的类似节目仍然在坚持, 继续着文化的叙事。那么, 从《百家讲坛》的风生水起到“后讲坛时代”的诸侯纷争, 这其中的传播推力究竟在哪呢?

二、媒介逻辑:消费的盛宴

有关《百家讲坛》转向的是非曲直争说不断, 至于相关内容的“学”与“术”、“雅”与“俗”、“讲学”抑或“说书”之辩至今不休, 难成定论。实际上, 在消费时代, 以传播大众文化为要务的电视媒介也是身陷“鱼”与“熊掌”的夹缝难以自拔, 它引领的主题是消费文化而非处处阳春白雪。基于此, 从消费文化视角来审视, 自有许多合理的成分在。

(一) 后现代性与消费主义

作为一种思想风格, 后现代性以怀疑的眼光审视理性, 对任何单一的理论框架、大叙事或终极性解释抱以冷视。这种多样化追求和解构模式投射在生活实践中, 便出现形形色色反叛、消解和个性化的大众化诉求:向往轻松、拒绝崇高、张扬自我。而当代社会又是物质产品极具丰富的时代, 生活节奏的加快, 经济的飞速和高度发展, “消费的盛宴”得以全方位展开。“物与物的消费无所不在地包围着我们, 使我们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 也引发了整个社会观念、经济生产和文化活动的本质的变化。”[1]

鲍德里亚指出, 消费社会首先是物的丰盛和商品的系列化与系统化, 他认为在消费社会中最根本的变化是“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 而是受到物的包围”。与此相对应的是, 人们只是从商品的全部意义上来观照它而不从单个商品的具体用途来看待。消费社会的逻辑也随之成为人们生产和驾驭社会符号的逻辑, 而不是那种把财富和服务的使用价值占为己有的逻辑。

在消费社会, 人们消费商品如果仅仅消费功能实用性, 就意味着要面对一种物质消费和为了物质获得而工作的虚无感。消费资本主义的活力在于它将物质消费转化为一种意识形态意义的美学消费。因之, 对使用价值的超越, 对符号意义的价值诉求日益成为消费时代的时尚方式。“消费主义是指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求的满足, 而是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换句话说, 人们所消费的, 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 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2]

那么, 究竟什么是消费?鲍德里亚认为:“消费既不是一种物质实践, 也不是一种‘丰盛’的现象学。它既不是由我们所吃的食物、穿的衣服、开的小车来定义, 也不是由视觉、味觉的物质形象和信息来定义, 而是被定义在将所有这些作为指意物 (signifying substance) 的组织之中。消费是当前所有物品、信息构成一种或多或少连接一体的话语在实际上的总和。”就是说, 消费是一种新的“语言的同等物”, 是一个组织化的话语系统。“消费, 它的有意义的用法是指一种符号操控的系统行为。”[3]

(二) 消费文化的符号指称

鲍德里亚的贡献在于明确指出消费行为是一种符号消费, 消费系统是一个置于编码之下的差异系统。不仅如此, 这一由工业化和商业化生产的大规模的差异系统是排除个性化的。他进一步指出, 这样一个消费差异系统还可以看成是一套特殊的语言系统。因为在这里, 符号差异不是固定的和排他的, 而是互相作用和互相诉求的, 并且是可以相互交换的。

所以, 在《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中, 迈克·费瑟斯通把经由大众媒介推动的文化及文化领域的叙事称为“消费文化”。他意在强调, 商品世界及其结构化原则对理解当代社会来说具有核心地位。其内涵是:就经济的文化维度而言, 符号化过程与物质产品的使用, 体现的不仅是实用价值, 而且还扮演着“沟通者”的角色;其二, 在文化产品的经济方面, 文化产品与商品的供给、需求、资本积累、竞争及垄断市场等原则一起, 运作于生活方式领域之中。”就电视而言, 其产品不仅具有文化属性, 不可否认, 它还兼具商业属性。它与其他商品一样, 在讲求供求关系的时候也要追求市场效应。

因之, 在消费社会中, 一切物的消费既与实用价值有关, 也与文化价值有关。文化浸染其中, 消费社会引领的是消费文化。“在文化经济中, 流通过程并非货币的周转, 而是意义和快感的传播。……在这种文化经济中, 原来的商品 (无论是电视节目还是牛仔裤) 变成了一个文本, 一种具有潜在意义的快感的话语结构, 这一话语结构形成了大众文化的重要资源。”[4]

换言之, 意义和快感的生产和消费必然要关涉文本及其符号构成。“消费, 它的有意义的用法是指一种符号操控的系统行为。”[5]也就是说, 在消费中, 物品变成了具有别样所指的符号。

这种符号活动的特殊性在于其话语符码并非言语范畴, 而是经由物品编制的符码 (object-sign) 。鲍德里亚说, 有象征意义的物品过去也有。但是, 传统的象征-物 (obje ct-s ym bol) , 比如实用工具、家具、住房等等, 作为与生活有真实联系的中介物, 它以其质态和形式清楚地显示了这种联系的痕迹:它的质感、重量及其涵义直接进入并实现在它与人类生活的内在联系之中。因为这个缘故, 它与生活的联系, 它的含义, 不是外在、武断和强制性的, 而是内在于人的生活的。在这种情况下, “物品并不被消费”。然而, 在消费中, 物品变成了符号。

后现代消费社会的一个明显的特征是人已经越来越为商品所左右, 商品的消费和信息的交流主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正因为如此, 人们在符号的消费和解读中, 获得了某种意义的享受, 因为观赏性也正是消费文化的重要环节。

(三) 媒体推力

在引领消费文化的过程中, 大众传播媒介成为无形的推手。这其中, 电视因其视听效应的立体感和无与伦比的观众群, 又成为众多传播媒介中最有力的推动者。“电视并不是一个演讲堂。它是一个影像展示, 是象形媒介, 而不是语言媒介。……像《人类的进化》和《宇宙的奥秘》这样“阳春白雪”的节目, 无论他们如何努力做成好电视节目, 也必须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不断变化的视觉图象上。”[6]电视媒体的大众化特性注定它要以吸引普罗大众的眼球为要务, 而并不是少数精英谈经论道的场所, 因为电视传播者追求的是“不观看, 勿宁死”。

《百家讲坛》的红火时, 曾引发了一场关于“学”与“术”、“雅”与“俗”的热议, 起因在于大多讲者并非所讲经典的专家, 所以内容多与心得有关, 曲解和附会乃至于硬伤时有出现, 拷问者据此指出, “当学者被打造为名明星、成为偶像, 观众变成狂热的粉丝以后, 其产生的社会影响究竟是利大于弊, 还是弊大于利?”[7]随之评说范围进一步升级, 专家学者有尖利批评, 有强烈支持, 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甚而有“十博士”发公开信, 抵制于丹。但是于丹热烧得越来越旺, 不但再讲《论语》, 还走出国门到日本讲学, 日本首相福田康夫隆重地接见了她。[8]

其中的道理正在于, 要在有限的栏目空间和时间限度内探讨精深的学术问题, 原本就是一大奢想;其二, 大多数观众并不以此为目的。他们在说书式的故事中轻松了一把, 又在走马观花般的闲适气氛中“亲近”了一回经典, 而不以是否原汁原味的经典和高精尖科技为然。其主要旨趣在于借电视搭建的“桥梁”融入一种文化氛围, 通过一睹名家风采, “听”经典而享受节目营造的众多符号所带给他们的惬意。

三、电视技巧:符号叠加

如果说, 在传统的工业文明时代, 这种物质文化的消费只是低层次的“温饱型”, 那么在后现代信息社会, 人们对物质文化消费的需求就大大地提高了。后现代社会为人们提供了审美的多种选择:他们不需要去花费很多的时间阅读厚厚的长篇文学名著, 只需在自己的“家庭影院”里花上两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欣赏到一部世界文学名著所提供的审美愉悦;同样, 不少从事精英文化产品———文学研究的学生也改变了过去那种沉溺于书斋中阅读经典著作的做法, 代之以观赏和研究更容易激发审美情趣的电影或电视。所有这些都表明, 在后现代社会, 人们需要“审美地”而非粗俗地实现对这些文化产品的享用和消费。而为了更为“审美地”消费这些文化产品, 人们就需要把握消费文化的审美特征。[9]

如约翰·多克所言, “后现代主义”创造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后现代性, 也就是后工业时期, 一个信息、电脑、大众媒体、大众传播的时代。从这个意义上看, 如果说, 在现代主义时代, 人们的审美观念主要表现在注重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实用性的话, 那么在后现代社会, 人们的审美观则更多地体现在文化产品的包装和消费上。一句话, 他们更看重产品的符号意义而非其实用价值。现代大众媒体在符号的营造上可谓花样繁多, 其旨向就是受众的关注度!

从《百家讲坛》及其类型节目的模式可以看出, 他们在三类符号的营造上确是颇费苦心:

(一) “讲坛”的符号化与泛化

根据索绪尔的符号理论, 符号由能指 (signifier) 和所指 (s ignifie d) 构成, 能指是符号的物质载体, 是具体的事物 (符号形式) , 所指是符号的意义, 是心理上的概念 (符号内容) 。一般而言, 所谓讲坛, 其所指无非讲习学问的地方, 即如讲堂、论坛一样, 跟课堂没有多大区别。然而一旦被认为是专家、学者云集的“开放式大学”, 符号开始泛化, 其意义也就大不同了。

众所周知, 孔子三十而立之时, 开始创办平民教育, 收徒三千, 授六艺之学, 以扶正摇摇欲坠的殿堂, 改变“礼崩乐坏”的现实。是以其聚徒讲学的地方被称为“杏坛”。封建时代的读书人, 大凡都有道德、学问的追求, 即使处于困境, 仕途不达, 亦能保持操守, 如《孟子·尽心上》所言:“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

现今, 电视上开办文化普及栏目, 多少寄予了许多人的梦想。一是那些没有上过大学, 或未能进一步受教育者借此可以重温或找寻读书的乐趣;二是可以缓解如今高校扩招带来的一大问题, 课室要么人满为患要么就是师资薄弱;三是也可让不少人走出功利性教育的怪圈, 真正过一把经典瘾。如此等等。

这一符号泛化带来的另一后果当然是观众对节目的质量要求甚高, 把一堂短短的电视讲座当成实质意义的大学连续课, 有学问和道德修养的双收, 失望可想而知!

(二) 主讲人的身份神话

索绪尔的符号学说涉及更多的是符号表意的第一个层次, 即符号的明示意义。比如“玫瑰”代表“这种植物的花”。而符号表意还存在着在第二个层次, 即符号的文化意义。符号表意从第一层次向第二层次意指的过程就构成了神话。比如“玫瑰”第二次意指后具有了社会性和文化意义, 它代表“爱情”。亦即第一个符号层次中的所指构成第二符号层次的能指, 这种意指可以不断地延续下次, 意义在这种传播体系下被建构出来, 神话也在不断意指过程中产生。究其实质, 还在于文本解读者主观赋予的“而非其本身的东西”。

以《百家讲坛》为例, 其服务宗旨是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 从而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像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周汝昌、叶嘉莹、霍金, 这些鼎鼎大名的泰斗巨匠均位列在早期《百家讲坛》的主讲人名单之上。然而事与愿违, 这阶段的收视率并不尽人意。后找来刘心武解读红楼、易中天细品三国、于丹漫讲《论语》, 收视率迅速上升, 进入黄金时期。大师们严谨的学术品味反而不如讲故事的高手有人气, 原因何在?

举于丹为例。她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影视传媒系系主任。她还担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科教频道总顾问, 北京电视台首席策划顾问。作为知名影视策划人和撰稿人, 她还为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今日说法》、《艺术人生》等50个电视栏目进行策划。从这一方面看, 她应对媒体的能力以及传播的效果意识必定要比他人强不少, 因为于丹们深知通过电视媒体进行文化转换的必要性和收视期待。“文化转换成了《百家讲坛》赢得观众的不二法门:易中天讲解三国故事, 随时加入现代语言和以个性化风格, 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用“权谋”二字加以包装, 自己摇身一变成了“说书先生”;山东大学教授马瑞芳将《聊斋》讲得“仙气十足”;北京大学副教授孔庆东则把金庸小说里的情爱世界剖析得淋漓尽致……”[10]

论理讲, 尽管于丹们的头上光环众多, 学术造诣还是远不及前面所述的那些大师们, 其拥趸却如此多, 虽出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这与后现代的特性以及人们的意识诉求有关。后现代的特点就在于:众声喧哗、颠覆权威、缺乏大师、解构精英。诚如安吉拉·默克罗比所言, 后现代主义最大的优点, 也是它最使人们不安的地方, 是它开放型的结构, 它自由的、有时甚至是游戏的思想方式, 它对权威话语的破除, 对传统的兴趣、利用和颠覆。对所有约定俗成的概念, 它都提出了疑问:无论是历史, 是父权制度, 是帝国主义, 还是资本主义本身。举历史为例, 历史既然是有个人书写的, 那么历史也是主观性的产物, 不再是一堆不可辩驳的事实, 而当历史被文本化, 文学和历史的界限就此模糊。那么, 我们如何看待这样的历史和文学?

这不是大师辈出的时代, 这是一个学术明星满天飞的时代。所以, 在消费时代的偶像崇拜中, 学术明星的追随者同样被称为“粉丝”, 直接与消费挂钩;而这些粉丝们所追捧的无非是能够给他们捧上“心灵鸡汤”的专家、学者 (这也与消费对等) , 至于这些人是否大家则在其次。这些学术明星成为他们学术追求的替身, 成为他们梦寐以求的理想类型:经常曝光在聚光灯下, 与媒体亲密合作, 口若悬河上天入地。在他们眼里, 这才是其如痴如醉顶礼的“神”!

大众传播媒介成为这一造神的工具。“大众传播将文化和知识排斥在外。它绝不可能让那些真正象征性或说教性的过程发生作用, 因为那将会损害这一仪式意义所在的集体参与———这种参与只有通过一种礼拜仪式、一套被精心抽空了意义内容的符号形式编码才能得以实现。”[11]反观现实, 高校教育的功利化、管理的行政化、治学的市场化成为这一符号神话的注脚:教育质量和成果的证书化使得素质教育滑坡广为诟病;学术领域的造假愈发严重致使学术权威不再神圣;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理想状况在市场现实的侵蚀下净土不再———学术贬值、大师光环黯淡, 人们追求学术明星抑或伪大师其实是千呼万唤之后的一种无奈选择, 也是消费时代人们对坍塌的神象的调侃或自嘲。

其实, 这种寄托的难以实现或渺茫的前景是人们普遍走向娱乐化道路的一大动因。受众对于传播中的形象, 愈来愈以触手可及作为衡量的标准。之所以疯狂追星, 星辰坠落之后又把目光转投他处, 失去了耐心和守望的毅力。于他们而言, 那些飞流而过的东西只不过一个擦肩而过的符号而已, 即便神话也难有永恒的生命力。所以, 卡西尔这样说:“在某种意义上说, 人是在不断地与自身打交道而不是在应付事物本身。他是如此地使自己包围在语言的形式、艺术的想象、神话的符号以及宗教的仪式之中, 以致除非凭借这些人为媒介物的中介, 他就不可能看见或认识任何东西。人在理论领域的这种状况同样也表现在实践领域中。”[12]

(三) 经典的符号意义

如央视所宣传的那样, 《百家讲坛》“节目内容涉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选题范围包括大学通选课、选修课精华;名校有影响的专题讲座、主题演讲;社会各界学者、名流的演讲。强调学理性与实用性、权威性与前卫性并存并重, 追求学术创新, 鼓励思想个性, 强调雅俗共赏”。也就是说, 《百家讲坛》应以传播经典为要务。那么, 什么是经典呢?一句话, 所谓经典就是历经风雨而能流传久远的、充满智慧和创造能够从不同侧面启迪心智的作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就文史哲方面的经典就已数不胜数, 更别谈外国经典了。中国历来注重儒家传统, 单就四书五经就已经让人特别是当下的读书人颇为头痛, 更别说其他的了!

可以这样说, 许多人并未完整地阅读过这些作品, 有的只是片段的理解。作为文化传承中的重要环节, 经典是厚重是智慧也是学问的象征。一方面看, 《百家讲坛》推出系列讲座, 确有普及经典的意味, 而在不少人眼里, 这些经典又具有别样的符号寄托。一可以解除亲自阅读元典 (如文言文) 的苦恼, 在他人的咀嚼中品味;二也可花尽量少的时间, 实现阅读经典的愿望;同时也成为有素质有知识有品味的代名词。

这一切实际上与早几年兴起的国学热相应对。从大学开设国学试验班到现代私塾的悄然萌芽, 从“淑女学堂”的出现到孔子学院的风行, 从国学博客圈的开通到国学大师的评选等等, 都以复兴国学为口号。简而言之, 国学, 就是中国学, 就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明。当然, 提倡重读国学经典对于提升知识、拓宽视野和提高思想认识都是大有裨益的, 但于目今的消费社会又有另外的意味在。

时下所提倡的国学一方面在迎合了一些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古情结之后, 也正在走上一条商业化和庸俗化的道路, 像收费昂贵的“老板国学班”以及图书市场上泛滥的国学图书便是很好的例子, 国学似乎成了一个能够自动生财的聚宝盆, 只要能与国学挨上边的, 什么东西都在往里装。“起新局子, 拉大旗子, 不过多糟蹋人民的币而已”。[13]另外, 所谓的“国学热”大多也只是停留在形式上的一种模仿, 在某些拥趸看来, 国学大约是跟时尚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与国学类普及读物热销相对应的是, 一些商战、经管、行政要略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的书籍也借国学热相继推出, 《中国式管理》、《儒家管理哲学新论》、《老子管理学》、《读禅悟管理》等等, 不一而足, 将经典曲解并与世俗生活联系, 走上了功利化的道路。

四、结语

《百家讲坛》自开办以来, 历经起落也收获了辉煌。作为一档文化讲座类节目, 加之电视媒体的传播特性, 要求它精深确是期望过高。“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 《百家讲坛》架起了专家学者与普通百姓之间的桥梁, 把教授们的小课堂变成大讲坛, 把高端的学术研究变成大众普及的文化产品, 让平日里只在象牙塔里或者少部分知识精英、文化精英中流通的高雅文化、精英文化普及开来, 消解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文化壁垒, 也赋予了往日躺在学者们案头的传统文化以现代生机和活力, 成为普通受众的精神食粮。”[14]

这种效应引来各地电视台争相复制也有一定的道理在。就后现代消费文化而言, 人们看重的是产品的符号象征意义, 文化产品如电视节目也不例外。后讲坛时代的多重符号营造使得经典经由电视平台, 通过主讲人的故事化加工, 从而让经典“飞入寻常百姓家”。但如果只注重其符号的象征价值和神话意义而不同程度地脱离内容或者远离经典, 就与初衷相背离了。这也是媒体传播者需要加以警醒的:不但要有收视率也要实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摘要:《百家讲坛》自诞生起, 有关其精英与大众取向的论争就一直未有停歇。随着其收视率的不断攀升, 不少地方电视台也争相仿效。至此, “讲坛”类节目呈风起云涌之势。从类型节目的结构模式和叙事风格看, 基本大同小异。从消费文化角度看, 传者的符号营造符合受众的收视诉求。“后讲坛时代”的符号消费也与社会环境、时代特点和受众心理息息相关。

关键词:后讲坛时代,消费文化,符号

参考文献

[1]于德山.当代媒介文化[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5:33.

[2]黄平.生活方式与消费文化[M].见陈昕著.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7.

[3][5][11]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 全志纲, 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48-91.

[4]约翰.费斯克.王晓玉, 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33.

[6][美]尼尔.波兹曼.吴燕莛译.童年的消逝[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112-113.

[7]张法, 肖鹰, 陶东方等.会诊百家讲坛[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7:出版说明.

[8]日本首相福田会见于丹谈论语[EB/OL].新华网, 2008-2-1.

[9]王宁.后现代社会的消费文化及其审美特征[EB/OL].学术中国, 2007-8-21.

[10][14]余建清.解读百家讲坛中的文化转换现象[EB/OL].人民网-传媒频道, 2007-11-13.

[12]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33-34.

篇4:道德讲坛讲什么

【主持人语】

学校的道德讲坛到底应该讲什么,怎么讲,这其中有考究。我们面临的问题往往是说教,是不许。如何走出这样的困境?哲学家康德在论及“道德陶冶”的问题时主张:教导儿童应该适合切合他们的年龄。道德教育在于提醒儿童每一件事情都要有一定的安排,必须按一定的规则行事。这样的道理似乎并不复杂,但在工作中究竟应当如何协调处理,却是困扰我们的实际问题。本期邀请了几位专家学者和学校教师就这个话题谈谈他们的认识。崔振成老师认为,教师要走出道德困境,首要的是政府应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改善教师的存在环境、维护教师的各种权益、提高教师的生活待遇与福利,没有“安居”则无以“乐业”,没有“安身”则无以“立命”;其次,全社会应该理解教师、尊重教师、包容教师,教师首先是人,那些神圣光环只能在人的基本生存与生活需要获得满足之后才能被弘扬,不应该给教师难以承受之重。当下,因为种种原因,教师在某种语境中已经成了一个不光彩的角色,如果没有政府和社会对教师地位的重塑,再美好的言辞也不会让人信服。所以,沈章明老师主张,在今天讨论德育问题时,不能拘束在壁垒森严的现代学科体系之内,要立足现实,追求动静均衡,进行有效的课程统整。马新怀老师和邱磊老师从教育实践出发,旗帜鲜明地提出,道德讲坛不应是简单重复母慈子孝的伦理道德,不应是克己复礼的教条规范,道德讲坛应该树立起自由、平等和正义的大旗,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源泉。我们需要的,是唤醒教育在立德扬性上的价值回归,在各种外力的搅扰中“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理性,尊重规律,从“儿童”的立场出发,面朝“生命”的向度,上下求索,矢志不渝。

或许,他们的观点只是一孔之见,但或许这些论述也会为我们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

篇5:讲坛

山东郓城一中高三一级部卜凡磊

2010年11月6-7日,入冬的天气有些微寒,但有幸参加一线教育家讲坛 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的我---心里滚烫滚烫的,非常感谢领导给予了我这样一次学习与提高的机会。在菏泽第一中学举行论坛活动期间,听讲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博导洪成文主讲的《班主任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化成长》、北京大兴一中赵建玲《快乐着学生的快乐,幸福着学生的幸福》、北京教育学院迟希新《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开展》、中国管理科学院刘正荣《班主任减压与减负---班主任工作从技巧到技术》专题,每个报告都异常精彩,每个报告都让我这个基层班主任受益颇丰。鉴于此,也为更好的指导与适应现代教育的变化,现总结如下:

一、班主任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化成长

北京师范大学博导洪成文教授讲到的正视问题学生的问题以及教师生涯规划的基本要素等问题给了我一次深刻剖析自己、认识自己、规划自己的机会。我也深刻认识到了做为一名教师做职业规划的必要性。

1、加强学习,提高自身师德修养一名好的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师德修养,我要以优秀教师为楷模,以身边的师德标兵为榜样,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师德水平,真正履行母校的教学宗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

2、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也就是说,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教书育人。因此,我给自己制定计划,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使自己成为一名业务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看齐。

多读书,用知识武装自己:抓紧课余时间认真学习,并且要做好笔记,写好批注,争取每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就完成一篇读后感。将读书放在第一位,是因为这些书籍将填补我在理论方面的缺陷,必将对我一生的教育事业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创新课堂教学,用事实证明自己

(1)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利用好网络资源,结合实际,融入课堂;多向老教师、有经验的教师请教,认真备好每一堂课;用心灵去教育学生,用情感去感动学生。教育学生不能只用规范和惩罚,我主张的是情感教育。经常给他们讲道理,分析问题的原因,教他们用道德来衡量事情的对错。不管是技能学习上还是品德上,学生与学生之间总有差异,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并能运用适合的方式进行指导,提高他们的信心,鼓舞他们前进。上好每一堂课,坚持写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坚持听课,借鉴别人的长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努力创新教学方法,向45分钟要质量。

(2)掌握现代教学手段。现代教育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当今的科技快速发展,要求教师有高深的专业知识。为此,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是促进教师转型的重大策略。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习制作复杂的课件,帮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3)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探讨和研究如何与他们沟通,与他们进行心理上的碰撞来确定管理学生的方式,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3、努力提高科研能力

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因为每一次教研活动都给我的学习提供学习的平台,因此,我要不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同时,每年至少完成两篇高质量的论文。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和教师工作,我充满信心,我将带着百倍的激情投入以后的工作,让自己的规划在最短的时间得到最好的回报。

二、快乐着学生的快乐,幸福着学生的幸福

北京大兴一中赵建玲老师的讲话更多的是给了我们工作的案例与方法。

1、以良好的师德感染学生

良好的师德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然而师德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而是通过在与学生的交往活动中具体地生动地体现出来的。这既需要爱心,更需要一些必要的方法。举例:接差乱班,化解尴尬同学笑自己个子矮,民主推举干部等

2、以博大的爱心打动学生

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把学生当成朋友,平等对待;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关心爱护;把学生当成学生,请允许我严格要求。

给学生出板报: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风雨兼程

(1)、难忘:这里是个家,我们彼此和睦相处;这里是条船,我们曾经风雨同舟;这里是机场,我们从此展翅翱翔。

(2)、感动:你们是朋友,给予我太多的理解与支持;你们是孩子,给予我更多的幸福与快乐;你们是学生,但我却从你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我爱你们中的每一个,谢谢你们对我工作的鼎力支持!

(3)、珍惜:能够走到一起,是我们的缘分;能够彼此关爱,是我们的福分。愿缘分永在,福分永存!

(4)、共勉:做人,善良、真诚、谦逊; 做事,勤奋、敬业、创新。

(5)、祝福:当年“七七事变”,全民族共赴国难,终于打败凶恶的敌人;如今“七七高考”,同学们共上考场,要“打败”每一份考卷。我为你们加油,为你们祝福!

3、以和谐民主的氛围凝聚学生

我总是把自己的班比喻成一个“家”,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是这个“家”的主人,都会受到尊重,都有责任和义务为这个“家”做好一切事情。并且,在工作中我还注意摸索一些方法,创设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和生活空间。

以问卷形式,与学生沟通,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你认为谁最适合班干部、什么样的老师最适合你、你心中的班主任是什么样的。等

4、以心灵的沟通转化学生

一位德育专家说过:“凡是有成效、有魅力的教育方法,都是建立在教育者对当代青少年内心世界的深入洞察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的。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寻找并准确的把握教育要求与当代学生精神要求的集合点,从而将正确的教育原则生动地体现于灵活多样的方法之中,做到科学性与艺术的统一。”

5、以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陶冶学生

三、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开展

北京教育学院迟希新教授以切身的体验与研究给予了我们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开展方法与方式,使我深刻认识到班会课的重要意义与设计的注意问题。

班会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旨在了解与解决本班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品德、心理素质、行为规范等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好的班会课可以起到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所起不到的作用,可以促使学生进一步去积极体验、实践,进一步要求自己行为规范的合理性、正确性、必要性,尤其是行为规范做得好的同学,通过班会活动为其他学生提供言行规范要求的榜样,这种榜样示范,不仅影响学生的行为,极易被其他同学所接受,而且使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与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统一起来,产生奋进的动机,形成道德行为力,从而促进道德信念的确立与道德规范的形成。

1、班会课要注意计划性和灵活性。班主任应有全盘的教育计划。应对照学校的教育计划,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整体考虑,统筹安排,形成自己的教育计划。

如一个学期的几个阶段中,各阶段教育目标,教育手段,实施的步骤,采用的形式等都应作详细的安排。当然,计划与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有时会有不协调的问题,这就需要班主任有高度的敏感性,善于发现问题,捕捉教育契机,灵活安排好班会课,分清楚先后缓急,做到重点突出,主题鲜明,增强班会课的针对性,实效性。

2、重视班会课的设计。一个好的班会课,除了要有充实的内容,明确的主题外,还应有好的形式。班会课的活动形式,活动内容是否符合学生需要,切合学生实际,能否激发学生的热情,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教育成效。

3、班会课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能否发挥其主体作用,对提高班会课的效果甚为关键,否则班会课便会成为班主任的“一言堂”。现代的小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模仿能力强,喜欢表现自己,好胜心强。

4、重视班会课的总结深化。总结深化是班会课又一重要环节,然而却往往被忽视。总结深化的目的不仅是为本次班会作出总的评价,还能巩固和扩大班会的教育效果;不仅是为本次班会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更是为下一次班会作铺垫。

总结是对班会活动主题的升华。总结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从班主任的总结中受到新的启示,定出新的目标,悟出新的感受;它深化学生的认识,强化班会活动的教育效果。

四、刘正荣教授的班主任工作从技术到技巧的转变体会到的班主任要有“五心”

责任心

责任心即自觉地把份内应做的事做好的心绪和情怀,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班主任是连接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的责任心体现在上对学校负责,下对学生负责两个方面。对班主任工作负责就能充分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全面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保证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能够迅速及时、准确无误、畅通无阻地传达到班级,并积极带领全班同学,通过各种组织和教育形式,使学校各项工作得到很好地贯彻落实。另一方面,有了责任心,就能经常深入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日常的学习和工作等各项活动,在思想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们树立各种正确的观念,并积极向学校反映学生们的正确意见和合理要求,从而达到学校和学生双方满意。

爱心

爱心,即热爱之心,指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常放在心上,重视和爱护。爱心对班主任而言就是爱护和了解学生身上的一切积极因素,帮助他们克服和消除消极因素。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我们教育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智力和能力迅速发展,世界观也逐步形成,再加上远离父母,此时的他们特别需要别人关心、呵护,尤其是希望得到班主任的爱。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应该通过自己的言行让学生感受到这份爱,以真诚、平等、信任的态度对待学生,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真心真意地热爱、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用爱心去感化学生、教育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视你为他们中的一员,才能与你交心,才有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值得注意的是,班主任的爱心不能只体现在那些好学生的身上,更要体现在那些后进生的身上,这也是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润滑剂。对于那些表现差的学生,应让他们感到班主任并没有因其差而嫌弃、厌恶他们。

公心

公心,即公正之心,指对人对事公正看待,没有偏私。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保证。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对待问题的处理上,不管他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不管他是干部子女还是百姓子女,班主任都应公正平等,绝不能因人而异,否则会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自身的教育工作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应该做到热爱每一个学生,公平、公

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对优秀生应要求他们将好的方面继续发扬光大,不断克服自身的不足之处,千万不能偏爱甚至于护短;对后进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奉献更多的爱心,细心捕捉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热情鼓励、帮助,使他们重新找回自我,获取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火,使他们不断进步。

耐心

耐心就是心里不急躁、不厌烦、能持久。一个几十人的班级,在不同时期,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和不同的问题,经常还会有因突发事件而产生的新问题。因此,解决各种问题,做好班主任工作需要有耐心。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是做好全班同学的思想工作,带领和帮助全班学生完成学业,全面发展,达到培养目标。

细心

细心就是用心细密。做事细心,就会认真周密地考虑各种问题,精益求精地把事情做好。工作中有细心就能及时发现出现的问题,防微杜渐,避免事态扩大;工作中有细心就能帮助我们全面分析问题和正确处理问题;工作中有细心还能够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避免出差错。班主任工作有细心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处处留心,做有心人,体现在对全班同学的仔细观察和详细了解,体现在处理问题的周密性。

篇6:强军讲坛

一位伟人说过,没有国防就没有人民的一切。国防,就是国家的防务,国防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服务于国家利益,它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捍卫国家主权、统一,维护国家的安全,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而军旗便是一个国家国防的标志,象征着国防军队的光辉历程,我国军旗则是八一军旗:整体为红色,上缀有金黄色的五角星及“八一”两字。偶然在书本上见到对它这样的解释:

军旗是象征军队或建制的旗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标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荣誉、勇敢和光荣的象征。它激励着全体指战员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党,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捍卫祖国的神圣领土和尊严。军旗猎猎,那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在向每个有志儿女招手致意,抬头凝视军旗,透过历史的浓雾,见证华夏子孙的抗争,见证新中国的成长。

一、凝视军旗,叹昔日历史

正视历史,才能立足当下。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初期,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然而,在这样的使命号召之下,大量的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中的革命分子加入到共产党内,一方面扩大了党的队伍,壮大了革命力量;另一方面,却把各种无产阶级思想意识带到了党内,造成党内思想混乱,对共产党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党内先进人士为纠正错误思想,统一认识,最终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大会认真总结了南昌起义以来建军建党的经验,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核心内容是党指挥枪。而85年后的今天,总书记选择在古田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意在传承古田会议精神,把理想信念的火种一代代传下去。同时,会议提出了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标准,即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

凝视军旗,叹昔日历史。接下火种,并宣誓用生命来捍卫,向革命先烈致敬!

二、凝视军旗,定格今时

习主席在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睡狮,当这头狮子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个新兴城市拔地而起,一项项重大科技成果得到制造和研发,一个个大型工程得到竣工,中国长高了,长壮了。特别地,以总书记为代表的新一任领导班子上台后,着眼国际新形势,扎根国内现状,提出了新时期下的强军目标: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战斗力标准 作为衡量一支军队的唯一标尺,全面灌输“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的思想,真正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军人信仰使命,崇尚荣誉。新古田会议提出了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标准——“四有”军人,是对过去革命战士精神的高度概括,是当下党和国家对新时期军人的殷切期望,更是我军发展壮大的基石。“四有”军人的提出,给军队输入了新的活力,也给军人确立了新的目标。

凝视军旗,领会强国梦和强军梦,我们整装待发。

三、凝视军旗,展望未来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青年有希望,祖国的未来就有希望。身为一名国防生、后备军官,自我们穿上军装的那一刻起,背负的便是保家卫国的重任,经历的是无数坎坷磨练,奉献的是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得到的可能只是只言片语的赞誉。但是既然选择了从军,选择了军营,那么就承担起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重任。军人崇尚荣誉,而责任本身就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新时期下的建军目标已然吹响,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标准已经确立,身为90后国防生,我们将携笔从戎,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脚踏实地,打牢第一任职能力,为以后扎根基层、建设基层做准备,尽快转变成为新时代的革命军人。

凝视军旗,展望未来。祖国的未来由我们执笔抒写。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讲坛】相关文章:

百家讲坛05-19

生命讲坛06-13

大讲坛范文05-15

百家讲坛范文05-15

成功讲坛范文05-16

名师讲坛范文05-17

阅读讲坛范文05-17

校园讲坛范文05-18

讲坛活动总结04-10

读书讲坛方案04-13

上一篇:红帆项目部安全月活动总结下一篇:把相思留给岁月作揖的伤感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