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课后教学反思

2024-06-28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课后教学反思(共12篇)

篇1:《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课后教学反思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学反思

杨玉枝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节课属于美术四个领域中的“欣赏评述”领域,以往学生对一件美术作品的评判标准往往是像与不像,这体现了学生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的一种浅显而朴素的理解,其实美术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形象与生活总的真实原型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学生就说不出道理了,更不知如何评述。这节课属于美术的基础理论课,学生在课前就跟我商量“老师咱们还是画画吧”。这说明他们对于这样的理论型的课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如何让学生理解老师的授课意图,并对这样的话题产生兴趣呢,我觉得导入很重要,经过推敲之后我设计了故事导入法。我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道:“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国王,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打下很多疆土。凯旋以后由于受过伤所以一只眼睛瞎了,一条腿瘸了。一天他想找人给自己画像,第一个画家忠实地把他的形象画了下来,可以说画得很像,但国王大怒把他杀了,第二个画家把他的双眼画的炯炯有神,腿也不瘸了,国王又大怒,命人把他也杀掉。第三位画家很聪明,他是怎么做的呢?(注意停顿几秒钟给学生思考时间)他画了国王单腿跪地屈膝,眯起一只眼睛拉弓射箭的姿势,结果国王很高兴赏给他很多金银财宝。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呢?艺术不是生活的忠实再现,要经过艺术家能动思考。

美术作品的创作大体分为两类,一是再现性的,一是表现性的。举再现性的例子:齐白石的国画作品《虾》对比真虾引导学生讨论,艺术作品典型性集中性的特点。以油画作品《开国大典》对照当时照片组织学生进一步讨论得知艺术不是生活的复制品,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虾》体现的是传神的美,体现了画家热爱生活的态度。而《开国大典》用壮阔的场景和浓丽的色彩烘托出了庄严历史时刻带给人的内心感受。而凡高的《夜咖啡馆》则体现了色彩的美。表现性的题材以吴冠中的《松魂》等为例。画面用夸张变形的处理表达作者主观精神。

为了验证学生是否理解本课内容,讲到此处请学生举出所知道的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例子,除了绘画作品还可以举出文学作品,影视剧,音乐等例子。开学两周以来,两个年级的美术课按照教材安排都是欣赏评述课,这对于学生来讲是开拓眼界的机会,然而这种理论型的课他们上起来总是会感到枯燥,这需要老师多想办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注重学生的广泛参与,多给学生发言机会,运用鼓励,激将,评选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在设疑时抓住问题所在,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思路安排上采用相声小品中抖包袱的手法,调起学生胃口,吸引学生注意力。中央十台“探秘追踪节目”给我很多启示,教师的语速,课件中适时的插入一些声音,对于欣赏课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以后要在这方面作一个尝试。

篇2:《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课后教学反思

本课紧紧围绕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一主题而设定。一是艺术源于生活,二是高于生活,二者共同存在,缺一不可。课中通过齐白石的《虾》与现实生活中的虾形成对比,导出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分析了董希文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与照片相对比,总结出了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通过学生练习分析作品是如何源于生活又如何高于生活的,学生从中对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有了一定的理解。

课堂上,学生只是对于表现艺术,还有不可接受的感觉,抽象的形象让他们感觉无所适从,“象”与“不象”仍然是他们衡量作品优秀与否的尺度。看样子,要想使学生接受抽象艺术的美还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

篇3:《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课后教学反思

所以, 在进行毕业创作的前期状态时, 我便积极地寻找生活中的信息。每一天的开始便意味着将要触发新的状态和感触。有时, 可能是一个事件;有时, 可能是一个擦肩而过的面孔或瞬间;有时, 可能只是一丝阳光或一阵轻风。这些, 一定会触及到一种感觉或脑海中的记忆片断, 成为生活带给创作的契机。无论是瞬间触发的, 还是渐次形成的, 都需要印象的触动和情感的激发, 都少不了印象的积累和情感的酝酿。同时, 一件雕塑作品的意象生成不是无中生有的, 而是有一定生活直接挪用的依据的。这种方式在西方雕塑意象生成中是十分常见的。雕塑家一旦有了创作的想法便会去寻找合适的模特或生活的照片, 并以它们为依据营构出雕塑意象。而我的这件泥塑作品《纯色的幻想》就是表现一个慵懒的, 闲散的, 不具任何外在压力的瞬间。这个瞬间, 是人处于完全放松, 放下一切戒备的状态, 很自然的情绪。在生活中, 人们在疲惫状态下自然的靠在椅背的感觉。

艺术源于生活, 生活也是创作的源泉。一件优秀的雕塑作品应反映生活中的真、善、美。除此之外, 雕塑创作和其他艺术一样还应高于生活。中国的刘勰就认为“窥意象而运斤”是“驭文之首术, 谋篇之大端”。德国美学家玛克思-德索也意识到艺术家在感性冲动和灵感爆发之后, 必须以丰富的表象材料来孕育和创造审美意象。艺术创作既然是创作, 就不应该只是照搬生活, 而是应该从生活信息中进行提炼, 融合, 将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浓缩, 升华。这个过程就像一种旅程, 从感性的冲动到理性的分析与加工, 具体地理解就是将信息压缩, 然后通过雕塑的语言和形式感来进行创作和塑造。雕塑艺术有其特有的艺术语言。首先, 它具有三维空间的体量感, 是以存在的体积占有空间, 通过立体的形象来表现艺术主题。其次, 雕塑的艺术形象具有凝练性。雕塑的特点是把丰富的内涵凝缩为一个具体的形象。在雕塑形体的处理上要充分利用形式美的法则, 以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于是, 创作前我捏了几次雕塑草稿, 对脑中的形象不断加以推敲琢磨, 从构图, 形式感到细节手法等。最初的形象是双手环抱腿部的少女, 表现少女的紧张状态。但经过反复推敲后发现这个稿子整体语言单调, 欠缺雕塑特有的表现力, 于是在思考后有了现在的倚靠的少女。倚靠的少女就坐着的少女而言动态造型上多了运动和节奏感, 外形上闲散但内在却涌动着一份矛盾的情绪, 充满着少女对于生活, 对于未来的困惑与思考。这个过程似乎就是一个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的过程。无数这样的小过程推动这雕塑意象的生成。创作中我注重雕塑的整体语言的表达, 删除多余的细节, 以使造型更加流畅。所以, 在雕塑成品中一些东西被“弱化”, 如人体细节肌肉, 一些东西则被“修饰”, 如肢体伸长。创作中的慵懒少女形象, 应该具有安静, 舒展的肢体语言, 给人一种肢体长长的伸展的感觉。所以, 将少女的四肢拉长, 一只手臂自然下垂, 双腿自在的交叉叠放, 身体微微倾斜。根据身体表现的语言, 它的衣服是轻柔的, 流动的, 静中带有一丝动感的内在状态。从作品的材料来说, 在玻璃钢材料的基础上, 为了丰富作品的质感与视觉效果, 加入了麻布质感的不规则裙样和金属椅, 将不同的感觉融合一体。 (图二)

通过对这件作品的创作, 我积累了一些创作感受。艺术创作中, 要把握好“似与不似”, 这是艺术创作的真谛, 不能随心所欲, 漫无边际, 只有这样, 才能创作出真正好的艺术作品。同时, 艺术家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 丰富个人的思想。只有不断的积累生活中的信息, 以及个人内在素养, 才能创作出贴近生活真实的作品。艺术要求对社会生活撷取, 整合, 加工, 提炼, 融入艺术理念, 达到真、善、形的和谐统一;要求发现和创造典型艺术形象, 鲜活, 独特。这就是“高于”生活之所在。社会生活本身并不是艺术, 只有把社会生活当作素材、进入艺术创作才能成为艺术源泉。通过这次的毕业创作, 我亲身体会了“艺术创作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这句话其中蕴涵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不语的她们》冯博一.tom专稿.

[1].《潜在与显现—雕塑草稿研究》滕小松著荣宝斋出版社

[2].《艺术世界》2008年12月上海文艺出版社

篇4: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一、技术问题来源于生活

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告诉我们,生活是儿童的存在方式,是儿童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也是技术设计活动的源头活水。通用技术课应该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学会判断问题的价值。比如生活在农村的学生发现大人在剥玉米的时候靠的是手掌的力量,时间长了会把皮磨掉,而且效率不高,于是学生就设计出了玉米剥粒机,大大提高了效率,也是技术解放人的一个很好体现。还有的学生发现现在在农村,由于都用上自来水了,很少有人用井水,但是很多井上没有封盖,导致在晚上有很多人掉進枯井,尤其是小孩,掉进去以后很少有人发现,也难于施救,于是学生就提出设计一个深井救人器。看了上海静安区的大火灾,很多学生都发现现在高层建筑失火以后很难快速地施救,于是有学生萌生出设计一个高空自救器,这样就可以保障每个人的安全了。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是问题,而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问题,积极地创设情境引导他们从日常生活用品、常用工具的改进、针对特殊人群、安全问题以及社会热点问题方面去发现技术设计的问题。

二、解决方案来源于生活

当今社会技术创新层出不穷,从现代化的居室、健身房、游泳馆、购物中心、KTV厅所构成的人的生活媒介到电视、电影、书刊杂志、广播、互联网所构成的人的传媒工具到电话、手机构成的通讯工具到私人飞机、G字头火车、高档汽车所组成的交通工具,人类的生活无处不体现着技术设计的无穷魅力,而有着追求学生技术设计能力的通用技术活动也应该从中汲取营养。有的学生根据老鼠夹的原理设计出挤牙膏器的模型,有的学生试着从鱼类心理出发,考察自然河流,设计出了多孔鱼缸,从而让鱼儿更快乐地生活,还有的学生乘坐了高速舒适的地铁萌生了立体快巴的想法,把现在的公路两侧设计成大巴的轮轨,大巴的下部是空心的,不会妨碍汽车的正常行驶,而上面则做成跟地铁一样的客舱,这样就把个性交通和快速公共交通有机地结合起来了,大大提高了现在城市交通的效率。还有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都江堰,它是古代中国人智慧的结晶,但是它所体现的技术原理却从来不会过时,也有的学生建议在现代都市容易发生内涝的背景下提出可不可以借鉴都江堰,从而设计出更好的城市排水系统。可见通用技术课中的技术设计活动的解决方案可以从现实生活已经物化了的技术产品中汲取灵感。

三、制作材料来源于生活

通用技术课的技术设计、技术制作、技术实验离不开配套设施的支撑,没有一定的硬件条件技术设计活动只能是“纸上谈兵”。现在的确很多学校一上到通用技术课的技术设计活动就是让学生以纸为材料,真可以称为“纸糊的通用技术”。作者认为作为通用技术课的教师应该立足学校实际,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硬件条件,开发合适的教具和学具,从而更好地开展技术设计活动。比如:在讲结构与力的时候,如果老师空洞地说教拉力、压力、剪切力、弯曲力和扭转力,学生很难有感性认识,南京五中的刘建明老师巧妙地在一块长方体的硬塑料中插入平行的几个铁棒给学生做演示实验,让学生对结构受力情况有了非常形象地认识。同样是在结构这一章,人大附中的特级教师黄林在讲“结构的稳定性”的时候让学生做一个结构设计,用的材料是他从废品收购站回购的废铁丝,他让学生做一个结构,在这个结构的顶端要求悬挂一个物体,考量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悬挂物体要牢靠,另一个就是结构的高度越高越好。可见只要我们做有心人,技术设计中的材料也可以从生活中挖掘出来,既经济实惠,又能形象直观。

综上所述,我们通用技术课的技术设计活动必须源于生活,也的确可以源于生活,只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的情境中做技术设计活动,发展出来的能力才有利于迁移到学生生活的其他方面,从而真正地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第三中学)

篇5:《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

学情分析:

让学生对美术及美术作品自身的一些特点,如作品的时代背景、主题思想、形式语言以及作者等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使学生对社会艺术的多元化有所了解和认识。提高他们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开拓视野、积累知识、提高艺术修养素质。

教学内容与目标:

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初步学会欣赏艺术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使学生理解艺术创作的内容与技法都源于生活,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作品及其艺术形象是高于生活的。

(2)难点:以美术作品作为切入点,使学生理解。教学方法:

启示法、演示法、观察法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过京剧吗?京剧里的动作与我们生活中的动作一样吗?美吗?有艺术性吗?这些动作是不是从我们生活中来的了?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这说明艺术创造和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就是说生活中的所有点滴小事或者发生过的事是艺术素材的提供者和原形.今天来学习第一课《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一、欣赏国画作品《虾》(齐白石)

1、齐白石简介: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家,他在诗、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成就。他作画反对拘泥于形似,主张形神兼备。他认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都不可取。

2、齐白石画的虾与真虾有什么不同?

真虾的眼睛看上去是一个小点,他却以浓墨横笔将虾眼画的非常突出,显得极为精神;真虾的腿有很多,他删繁就简,仅画五条,就显得多而生动。所以他

画的虾,既让人感到虾是充满生命力的,又让人体会到苍劲有力的笔法和浓淡干湿变化的墨色的艺术美感。齐白石的作品之所以打动人,更在于寓于形象之中的情--充溢的诗意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也诱导、激发着人们对生活的爱。

3、他画的虾表现力什么样的美感? 写神的美,墨色的美。

二、油画作品《开国大典》

它是以1949年的开国大典为原型创造的。画面主体为毛泽东主席和其它中央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庄严的声音,回响在祖国大地,震撼着全世界。再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划时代的一刻。

思考如果现实生活中没有发生这样的一件事情,艺术家还能创造出这样的作品吗?作者经亲身参加过开国大典,把切身感受倾注于作品中。不是照相式地复原当时情景,而是根据自己的深切感受,对真实的情景作了必要的删繁就简,画面的右边集中表现了宏大的游行队伍和辽阔的天空,突出了开国大典的盛况宏伟的气势。使人感到即富丽堂皇,又热烈亲切。这就是艺术家高超的技巧,体现一个深刻道理:艺术不是生活毫不走样的“复制”,不是生活的翻版和备份。艺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

三、凡高的油画【向日葵】

他内心充满激情地去画那些面朝太阳而生的花朵。花蕊画得火红火红,就像一团炽热的火球;黄色的花瓣就像太阳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一般。画家用奔放不羁、大胆泼辣的笔触,仿佛使其中的每一朵向日葵都获得了强烈的生命力。由此可见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四、美术作品创作的表现形式。

再现性:以真实地表现客观世界为目的,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是逼真写实的。表现性:以客观对象为媒介,重在表达作者的精神和内心情感,画面的艺术表现形式或以夸张、变形处理,或以荒诞的组合,创造一个新的艺术世界。表现性艺术具有抽象的特点,那么抽象画也是源于生活吗?

课堂总结:艺术创作与生活的关系“艺术来源于生活,可是,它并不是生活的翻版和备份,而是生活与艺术的完美融合。艺术作品比普通的生活更高,更强

篇6: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

课程名称:美术 任课教师:王燕 课题: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课型:欣赏·展示

教学时间:45分钟

授课班级:初一

(七)班 授课时间:2012年3月16日

教学内容与目标:

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初步学会欣赏艺术作品。在思考和讨论中培养学生合作互动地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评述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使学生理解艺术创作的题材、内 容与技法都源于生活,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作品及其艺术形象是高于生活的。

(2)难点:以美术作品作为切入点,使学生理解“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教学方法:启示法、演示法、观察法 教具:图片、教材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过京剧吗?京剧里的动作与我们生活中的动作一样吗?美吗?有艺术性吗?这些动作是不是从我们生活中来的了?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这说明艺术创造和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没有生活原形或者现象就没有艺术创作的源头和灵感.也就是说生活中的所有点滴小事或者发生过的事是艺术素材的提供者和原形.所以,我们今天来学习第一课《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四页。

一、欣赏国画作品《虾》(齐白石)(教材P4)

1、齐白石简介: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家,他在诗、书、画、印几个方面都达到很高成就。齐白石作画反对拘泥于形似,主张作画要形神兼备。他认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都不可取。

2、齐白石画的虾与真虾有什么不同?

齐白石依据真虾总结出极为简练的画法,使其所画之虾又不同于真虾。真虾的眼睛看上去是一个小点,他却以浓墨横笔将虾眼画的非常突出,显得极为精神;真虾的腿有很多,他删繁就简,仅画五条,就显得多而生动。所以他画的虾,既让人感到是充满生命力的在觅食游动的活虾,又让人体会到苍劲有力的笔法和浓淡干湿变化的墨色的艺术美感。

齐白石所画之虾的头与尾是俯视效果,腰身是侧视效果,是由两处最具虾的形象特点构成的。正是由于画家集中和强化了虾的典型特征,所以他画的虾比真虾更具典型性,也更高于生活。画家根据长期的观察,按照美的要求,把生活中的虾变成了艺术的形象,它离不开对象的特征,但由于画家的夸张和取舍,使观者对虾的生动活泼的印象更强烈了,它“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以美的享受。

齐白石的作品之所以打动人,更在于寓于形象之中的情--充溢的诗意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也诱导、激发着人们对生活的爱。

3、他画的虾表现力什么样的美感? 写神的美,墨色的美

二、油画作品《开国大典》(董希文)

它的题材内容是怎么来的?

它是以1949年的开国大典为原型创造的。

这是一幅深为群众欢迎的革命历史画。画宽4.05米,高2.3米,油画。1952年至1953年作,现藏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画面主体为毛泽东主席和其它中央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代表着亿万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这庄严的声音,响彻天安门广场,回响在祖国大地,震撼着全世界。它表现了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宏伟壮阔的场面,再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划时代的一刻

1、思考如果现实生活中没有发生这样的一件事情,艺术家还能创造出这样的作品吗?

2、两幅作品相比,哪一张图中的毛主席像更突出?画家是用什么手法突出毛主席形象的? 油画,运用了油画表现手法,强调了空间感;拉开了毛主席与各位首长的距离,人群、扶栏的透视线与灯穗方向引向毛主席,突出了毛主席的中心位置;毛泽东主席健朗魁伟的身姿处于画面中心,也体现了领导全中国的核心之核心,并与远方千千万万的群众遥相呼应,共同为中国历史掀开新的一页而自豪。

3、油画中有菊花,说明了什么?两张作品哪一张更明确表现了季节的时间性?

油画作品,主席台上的菊花表现出“十一”正直金秋丰收季节

4、在对人物的表现上,油画《开国大典》与照片相比较,哪个更集中、更典型地表现了开国大典这一历史事件?

作者曾经亲身参加过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他把自己的切身感受倾注于作品之中。作品不是照相式地复原当时的情景,而是根据自己的深切感受,对真实的情景作了必要的强调和删繁就简,特别是大胆地将国家领导人群集中在画面的左侧,同时衬以一排顶天立地的大红柱子,画面的右边集中表现了宏大的游行队伍和辽阔的天空,从而突出了开国大典的盛况和宏伟的气势。典礼当天是阴天有雨的天气,画家却把它改为秋高气爽的晴朗天气,使人有天随人愿、清爽欢快之感。借鉴了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和中国传统的工笔重彩画法,强调色彩的单纯和强烈对比,从而增强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节日气氛。红地毯、红灯笼、红柱子、红旗与蓝天、绿树相对比,黄色的菊花与金灿灿的灯穗相呼应,使人感到即富丽堂皇,又热烈亲切。

这就是艺术家大胆而高超的构图技巧,从而体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艺术不是生活毫不走样的“复制”,不是生活的翻版和备份。如果说生活是艺术的原型,那么艺术则是生活的升华。艺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

三、马

徐悲鸿一生以画马闻名,你看!那六匹马的神态、动作各不相同。有的四脚腾空;有的前脚落地后脚翘起;画中的马雄骏、矫健、轻疾,颇有“瘦骨铜声”之美感,奔马强壮有力,生气勃勃,这幅《奔马图》不仅表现了马的精神和特征,更赋予了画家自己的个性和理想——为振兴民族艺术而奋斗!

在构图上,徐悲鸿将马的身体从生物学的角度“解构”了,让画作中的马富有立体实感。特别是这幅《奔马图》用笔大气、笔墨到位、刻画深刻,可谓是徐悲鸿的“马中精品”。同齐白石的虾一样,徐悲鸿笔下的马已经成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宝库里极其辉煌的一笔。由此可见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四、凡高的油画【向日葵】

画面的色彩以黄色,橙色为主调,背景是旋转不停激情奔放的大笔触,泛有捉模不定的黄绿色调子,与画面中的向日葵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人以感人的魅力和辉煌的色彩效果。凡高把心中全部的爱赋予了金色的向日葵。画面上朵朵葵花夸张的形体和激情四射的色彩,使人头晕目眩。他内心充满激情地去画那些面朝太阳而生的花朵.花蕊画得火红火红, 就像一团炽热的火球;黄色的花瓣就像太阳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一般.画家用奔放不羁、大胆泼辣的笔触,仿佛使其中的每一朵向日葵都获得了强烈的生命力。由此可见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五、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

齐白石的国画作品《虾》的传神美

凡高的油画作品的色彩美

列宾的油画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悲壮美

《公牛头》《纸版画》材料的美

六、美术作品创作的表现形式

再现性:以真实地表现客观世界为目的,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是逼真写实的。

图例:油画《父亲》(罗中立)、《开国大典》

表现性:以客观对象为媒介,重在表达作者的精神和内心情感,画面的艺术表现形式或 以夸张、变形处理,或以荒诞的组合,创造一个新的艺术世界。表现性艺术具有抽象的特点,那么抽象画也是源于生活吗?

图例:油画《开花的苹果树》《灰色的树》《红树》(荷兰)(蒙得里安)、中国画《松魂》(吴冠中)《夜咖啡馆》

课堂总结:艺术创作与生活的关系

“艺术来源于生活,可是,它并不是生活的翻版和备份,而是生活与艺术的完美融合,是典型生活的艺术化处理。艺术作品比普通的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具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生活给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和灵感,使艺术家发现了美。生活还给予艺术家以激情,使艺术家凭着感悟创造美。然后他们以各种艺术手段为媒介,再现或表现美。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由此而来。

篇7:最新艺术源于生活_高于生活教案

三岔口中学 赵 晶

教学内容与目标:

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初步学会欣赏艺术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使学生理解艺术创作的内容与技法都源于生活,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作品及其艺术形象是高于生活的。

(2)难点:以美术作品作为切入点,使学生理解。

教学方法:启示法、演示法、观察法

教具:图片、教材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过京剧吗?京剧里的动作与我们生活中的动作一样吗?美吗?有艺术性吗?这些动作是不是从我们生活中来的了?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这说明艺术创造和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就是说生活中的所有点滴小事或者发生过的事是艺术素材的提供者和原形.今天来学习第一课《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一、欣赏国画作品《虾》(齐白石)

1、齐白石简介: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家,他在诗、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成就。他作画反对拘泥于形似,主张形神兼备。他认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都不可取。

2、齐白石画的虾与真虾有什么不同?

真虾的眼睛看上去是一个小点,他却以浓墨横笔将虾眼画的非常

突出,显得极为精神;真虾的腿有很多,他删繁就简,仅画五条,就显得多而生动。所以他画的虾,既让人感到虾是充满生命力的,又让人体会到苍劲有力的笔法和浓淡干湿变化的墨色的艺术美感。

齐白石的作品之所以打动人,更在于寓于形象之中的情--充溢的诗意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也诱导、激发着人们对生活的爱。

3、他画的虾表现力什么样的美感? 写神的美,墨色的美

二、油画作品《开国大典》

它是以1949年的开国大典为原型创造的。画面主体为毛泽东主席和其它中央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庄严的声音,回响在祖国大地,震撼着全世界。再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划时代的一刻。

思考如果现实生活中没有发生这样的一件事情,艺术家还能创造出这样的作品吗?

作者经亲身参加过开国大典,把切身感受倾注于作品中。不是照相式地复原当时情景,而是根据自己的深切感受,对真实的情景作了必要的删繁就简,画面的右边集中表现了宏大的游行队伍和辽阔的天空,突出了开国大典的盛况宏伟的气势。使人感到即富丽堂皇,又热烈亲切。

这就是艺术家高超的技巧,体现一个深刻道理:艺术不是生活毫不走样的“复制”,不是生活的翻版和备份。艺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

三、凡高的油画【向日葵】

他内心充满激情地去画那些面朝太阳而生的花朵.花蕊画得火红火红, 就像一团炽热的火球;黄色的花瓣就像太阳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一般.画家用奔放不羁、大胆泼辣的笔触,仿佛使其中的每一朵向日葵都获得了强烈的生命力。由此可见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五、美术作品创作的表现形式

再现性:以真实地表现客观世界为目的,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是逼真写实的。

表现性:以客观对象为媒介,重在表达作者的精神和内心情感,画面的艺术表现形式或以夸张、变形处理,或以荒诞的组合,创造一个新的艺术世界。表现性艺术具有抽象的特点,那么抽象画也是源于生活吗?

课堂总结:艺术创作与生活的关系

“艺术来源于生活,可是,它并不是生活的翻版和备份,而是生活与艺术的完美融合。艺术作品比普通的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具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生活给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和灵感,使艺术家发现了美。生活还给予艺术家以激情,使艺术家凭着感悟创造美。然后他们以各种艺术手段为媒介,再现或表现美。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由此而来。

篇8:《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课后教学反思

一、将浓浓的“生活味”融入生物大课堂

生物学是一门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 是农业、医药、环境及其他科学和技术的基础, 因此它与人们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而生活是知识的源泉, 知识的产生、检验、发展、深化都离不开生活实际。因此如果能在教学中巧妙地结合学生实际, 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所学知识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 用熟悉的生活情境, 将学生从现实生活引入生物课堂

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生物知识,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入新课, 可以使他们对生物学产生亲切感,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一课中, 讲到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时, 设疑:“为什么每天第二节课有同学跑完步后就会出现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甚至晕倒的症状?”“有些同学很在乎自己的身材, 常常不吃早餐, 长期不吃早餐有什么危害吗?”“为什么不能空腹吃牛奶?”学生会马上被一连串的生活问题吸引, 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 选择这些既简单又生活化的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又紧扣了课题, 使得学生能紧跟老师的思路, 并且很自然地引入课题。

2. 联系生活情境, 诱导启发, 突破重点、难点

生活经验的一大特点就是直观, 容易让学生接受, 运用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境”进行启发教学, 可以帮助学生由此及彼通过联想和比较去理解和识记知识。例如, 学习《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这一节时, 很多学生对植物的呼吸作用会释放热难以理解, 我就利用学生都生活在农村的优势, 引导他们联想生活的情境:刚收获的小麦如果堆成堆, 过会把手放进粮食堆里有什么感觉?学生立刻就体验到了, 的确感到很热啊!原来就是种子在呼吸作用时释放出来的!继续引导:如果把手放入晒干的种子堆里, 还会明显感觉到热吗?这说明了什么?根据生活经验, 学生就可做出回答:种子的含水量越高, 呼吸作用就越旺盛, 放出的热也越多。接着, 又启发:在生活中如何储藏种子才能使其寿命更长?这时每个学生几乎都成了农业专家:“尽快晒干”。教学重点、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生活中巧用生物学知识, 感受生物科学的魅力

生物学与生活紧密相联, 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挖掘”生活知识“这个大宝库, 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切条件,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生物知识, 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去, 让学生主动地将自己的生活常识和生物学知识联系起来, 并创造各种联系, 在生活中探究、运用生物学知识, 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从而让学生感受生物科学的巨大魅力。

1. 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知识来源于生活, 又要回归生活, 生物学也是如此, 教师要创造条件,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生物知识, 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于生活实际中去。例如学习了植物的呼吸作用后, 要求学生设计储存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有哪些方法, 说明地窖储存红薯、萝卜、白菜应留通风孔的道理;在微生物这一部分应联系食物的保存方法:冰箱储食、腌肉、腊肉防腐的原因, 酵母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蘑菇的栽培知识、霉菌中的青霉提取抗生素、曲霉在制酱、酿酒中的运用等, 从而打消传统的“谈菌色变”的观念, 正确地辩证认识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特别还要指出黄曲霉素有促使人和动物肝脏致癌的毒害性, 加强防癌意识;特别是在传染病流行的季节, 引导学生从传染病和人体免疫的原理中, 找出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并加强自身的防范, 减少流行病的发生。

2. 利用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青少年时期, 养成一些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生物教学中, 教师要及时利用刚获得的相关知识来引导学生, 让他们主动改变不良习惯。例如:在学习合理膳食时, 针对大多数学生存在挑食、偏食、迷恋洋快餐等不良饮食习惯, 让学生写出近日自己的一日三餐, 对照各项指标来评价自己的营养状况, 设计出符合营养标准的一日食谱, 引导学生合理膳食。

3. 带着生物知识走进农业生产

我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 在节假日经常参加农业劳动, 针对这一点, 笔者要求学生农作时, 把生物课中学到的知识尽量地运用到生产中去, 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一位叫葛智康的学生, 家里承包了几亩地的蔬菜大棚, 种植蔬菜和西瓜, 在学习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在生产中的运用》以后他很专业地指导家人, 为了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提高质量, 可以白天在大棚里生炉子, 但夜里不能生炉子, 这样会降低蔬菜的产量, 他们也知道了晚上不能睡在大棚里的原因, 因为夜间植物会与人争夺氧气。这些知识给他全家带来了惊喜, 今年的西瓜也大获丰收。

篇9: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1设计思想

“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勇于实验、勤于思考”是《新课标》的要求。设计更多的探究性实验不仅符合课标中提出的“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生活实际出发,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以此为基础,以探究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来认识物理现象,认知物理过程,让学生用生活化的语言表述观察到的超、失重现象,探究物理规律,再引导学生将生活语言转化成科学规范的物理语言阐述物理规律。通过实验让学生暴露错误的前概念,理解并掌握物理概念与规律。经过构建从而获得物理知识,形成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避免学生对概念的混淆,教学中不提出“实重”“ 视重”。

2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对“牛顿第二定律”的学习,学生对解决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已有所了解,但对定律的运用还不是很熟练,很难从理论上自主地得到超重、失重现象的运动学特征。学生在学习超重和失重现象时会受到一些前概念的影响,容易把生活中说的有些“超重”与物理学上的超重混为一谈,把物理学上的失重误认为是物体“失去重力”; 容易把超重、失重现象的运动学特征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联系。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理解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和实质。

(2)能运用牛顿笫二、三定律定量分析超重与失重现象。

过程与方法

(1)经过探究实验发现超重、失重现象,通过引导、小组讨论、再实验寻找超重、失重现象的运动学特征。

(2)用科学方法探究发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及实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列举一些身边的超重、失重例子和日常的小实验,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知道物理就在身边。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激发成就感;养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习惯;从探究中体验科学之美,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4教学策略与手段

以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现象为切入点,让物理学习更贴近生活,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始让学生利用弹簧秤和钩码自主探究如何测量物体的重力,并让学生明白弹簧秤的读数直接反映的是物体对弹簧秤的拉力;然后让学生“玩一玩”来发现弹簧秤的读数有时不等于物体的重力,鼓励学生设计实验探究物体超重、失重现象的运动学特征。在演示自由下落的可乐瓶没有水柱喷出时,充分挖掘实验的内涵,让学生理解水的喷出是由水的压力引起。

通过放在台秤上的砝码在水平加速运动时读数不变实验,演示和例举一些并非超重、失重实例,如磁铁吸引铁质的砝码弹簧秤读数变大实验,进一步从不同角度让学生理解,物体超重、失重现象的运动学特征是物体有竖直方向的加速度。

课外通过对“超摩擦”“失摩擦” 的研究,帮助学生理解巩固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5课前准备

(1)学生所需器材(四人一组):弹簧秤、砝码

(2)教师所需器材:弹簧秤、砝码、物理支架、小台秤、小车、磁铁、可乐瓶、超重失重演示仪、多媒体投影仪

6教学过程

6.1复习引入

复习牛顿笫二定律的应用,同时为新课教学中对超重与失重的解释做理论储备。

练习:电梯以1.0m/s的速度竖直匀速上升,电梯地板对站在电梯里质量为60kg的人的支持力为________N;如果电梯以0.5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地板对人的支持力又为_______N;(g取 10m/s2)

说明:解题时两个受力分析图(图1)要留在黑板的右上角,为新课教学服务。

6.2新课教学

(实验)探究之一:

(以生活情景的导入,引出物理问题)

请用给定器材(弹簧秤、砝码),设计一个实验,得到砝码的重力大小。

教师将各组学生得到的结论写在黑板上。

问题:1.你看到的弹簧秤读数(直接)表示的是下列哪个力?

A.物体的重力

B.弹簧秤对物体的拉力

C.物体对弹簧秤的拉力

D.手对弹簧秤的拉力 

2.请学生讨论后回答:弹簧秤测量物体重力的原理(二力平衡)。

小结:当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运动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实验)探究之二:

请同学们用刚才的实验器材“玩一玩”(教师在讲“玩一玩”时,要用体态语言提示学生,手要上下运动),看一看有什么新现象。

学生:读数不稳定,有时候比刚才的读数大,有时候小。

问题:1.你看到的弹簧秤读数表示的是什么力?2.如果用“老经验”看(教师演示,用书挡住上下振动的砝码),你认为物体的“重力”有变化吗?如何变化?3.物体的重力实际上会变化吗?应该是多少?

小结:我们把弹簧秤的读数大于物体的重力的现象,叫做物体的超重现象,这时物体所处的状态称为超重状态;而把弹簧秤的读数小于物体的重力的现象,叫做物体的失重现象,这时物体所处的状态称为失重状态。注意,物体超重与失重时其本身的重力不变。

(实验)探究之三:

请同学们继续刚才的实验,想办法使弹簧秤的读数小于物体的重力。(明确的要求能使学生实验更有目的性,暂时不提失重,可以降低难度,使实验更生活化。)

学生1:让物体下降。

学生2:物体匀速下降时,读数却不变化。

学生3:物体下降时,读数并不都是变小,有时读数也有变大。

学生4:物体上升时,也能看到读数变小。

大家的观察很仔细,请一、二组同学让物体下降,三、四组同学让物体上升,仔细实验,观察弹簧秤的读数小于物体的重力发生在运动的哪个阶段。

小结:(板书)弹簧秤的读数小于物体的重力---物体下降的开始阶段或物体上升结束阶段。

(理论)探究之四:

上述板书是生活化语言,如何转化为简洁的物理语言。

(学生比较容易将“弹簧秤的读数小于物体的重力”,转化为“物体失重”。但后半句语言的转化就有些困难,教师可用下列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启发性问题:1.物体下降、上升是描述哪方面物理问题(运动)2.描述运动可用哪些物理量(时间、位移、速度、加速度)3.用哪个物理量比较容易描述,如何描述。

小结:(板书改为)失重---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图2)

(理论)探究之五:

请你们尝试用牛顿笫二定律解释物体的失重现象。

一、二组同学尝试解释物体减速上升,三、四组同学尝试解释物体加速下降。对有困难的小组,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回顾图1,及如何判断加速度的方向。(投影点评学生的练习:如图3,mg-F=ma,F=mg-ma,拉力小于重力。)

探究之六:

请你们猜想,物体做怎样的运动会处于超重状态,并用实验验证、理论证实。

(实验时,有部分学生发现,摆动物体(圆周运动)时,物体也会处于超重状态,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肯定,并告诉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会得到解释;正是由于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在教学设计时先研究物体的失重。)

小结:(板书)超重---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 F-mg=ma,F=mg+ma,拉力大于重力)(图4)

演示实验1:(选自《中学物理》2006.12.33-34)

将滚摆沿竖直方向向上旋绕,当到达一定高度时,然后让它做自由转动下落运动。滚摆在加速下降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杠杆左端向下倾斜,说明物体发生了失重现象。当滚摆到达最低点时,向下猛减速和向上猛地加速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杠杆左端向上倾斜,说明物体发生了超重现象。当滚摆向上减速运动时,杠杆左端又向下倾斜说明物体发生了失重现象。

(1.观察杠杆的平衡状况,贴近学生对超、失重的真实感受,令学生信服。2.利用不等臂杠杆进行放大,使超、失重现象的展示十分明显和直观。3.借助滚摆,使现象的观察时间较长且超失重过程的转换具有连续性,学生可以连续进行观察。4.利用滚摆,充分展示向下加速、向下减速、向上加速、向上减速四种不同过程所对应的超、失重现象,学生看到了直接的事实,印象深刻,突破教学难点。)

问题:让学生观察板书后问,物体的超、失重是否只决定于物体的速度方向,与速度的变化(加、减速)有无关系。(要让学生充分讨论,小组讨论的结果要向全体同学阐述。)

小结:物体的超、失重,由物体的速度方向及速度的变化共同决定。

探究之七:

看来物体的超、失重现象,与物体速度的关系还相当复杂,能否有更合适的物理量(时间、位移、速度、加速度)表征呢。(小组讨论后学生能解决,教师对有困难小组要引导他们观察黑板上的受力分析图。)

小结:(板书改为)

超重---加速度向上(F-mg=ma,F=mg+ma,拉力大于重力)

失重---加速度向下(mg- F =ma,F=mg-ma,拉力小于重力)

演示实验2:

物体有加速度,但却不发生超、失重现象。(为了强调加速度的方向)

在水平的讲台上放一辆小车,小车上放一小台秤,台秤上放有砝码,让一位学生加速推动小车,同时观察台秤读数的变化,将结果告诉同学。(读数不变)

问题:为什么物体有加速度了,物体怎么还不会超、失重,请认真思考。

小结:物体超、失重时,竖直方向上要有加速度。

演示实验3:完全失重现象

将底部及瓶盖戳有小孔的可乐瓶装满水,让它从高处自由下落,演示水的完全失重现象。

演示这个实验时,教师往往只演示了装满水的可乐瓶静止在手中时,水从小孔中喷出,让它从高处自由下落时水不会流出,从而说明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这时a=g。

这样做的后遗症是,学生不能真正理解失重的本质,往往还认为水不能流出是因为水失去了重力,这样不仅起不到巩固知识反而起反作用。

演示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将底部四周戳上小孔,可以让各个方向的学生看清楚现象。

2.装满水的可乐瓶静止在手中时,反复几次用手指封住、放开瓶盖上的小孔,让学生看清楚水的流动情形,理解水不能流出不是由于没有重力,而是压力不够(大气压)。

3.装满水的可乐瓶静止在手中时,将手指封住瓶盖上的小孔,用另外一只手挤压瓶身,看到水流出,说明了水的流出是由于水的压力作用,并不是水的重力作用。

4. 通过该实验让学生领会:物体的超重(失重)是由于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大于(小于)物体的重力。

小结:(板书改为)

超重---加速度向上(F-mg=ma,F=mg+ma,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

失重---加速度向下(mg- F =ma,F=mg-ma,拉力或支持力小于重力)

完全失重---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mg- F =mg,F=0,拉力或支持力等于零)

练习:

1.某人站在台秤的底板上,当他下蹲的过程中(课后试一试):

A.由于台秤的读数等于人的重力,此人下蹲的过程中他的重力不变,所以台秤的读数也不变

B.此人下蹲的过程中,台秤的底板既受到人的重力,又受到人的下蹲力,所以台秤的读数将增大

C.台秤的读数先增大后减小

D.台秤的读数先减小后增大

2.(回到引入新课时练习)问:电梯以0.5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电梯中的人处于________状态;人在电梯中有时感到电梯地板对人的脚底压力加大这是________现象,这时电梯是在向上做________运动或者是向下做________运动;乘电梯时,有时因为进入的人太多使电梯发出超载的警报声,这是超重现象吗?但有时正常关上门后,(老式)电梯起步时也会发出超载的警报声,这是什么现象,为什么?这种现象还可能发生在什么时候?

[问题研讨]学生课外要思考的问题

引申探究一:将砝码(铁质)挂在弹簧秤上,保持系统静止,这时弹簧秤的读数等于砝码的重力,将磁铁靠近砝码的底端,会发现弹簧秤的读数大于砝码的重力,那么物体是处于超重状态吗?(不是)

引申探究二:用弹簧秤水平匀速拉动物体时,弹簧秤的读数等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如果水平拉动物体时,弹簧秤的读数大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我们假设称它为超摩擦现象,那么什么情况下会发生超摩擦现象,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失摩擦现象。请同学们先进行猜测,然后设计一个实验验证。

板书设计

超重与失重

物体:超重---加速度向上

(F-mg=ma,F=mg+ma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

失重---加速度向下

(mg- F =ma,F=mg-ma拉力或支持力小于重力)

完全失重---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

(mg- F =mg,F=0拉力或支持力等于零)

7作业设计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超摩擦、失摩擦实验,报告实验结果,并与超重、失重相比较寻找它们的异同点,写出心得体会,组与组之间相互交流。

参考文献:

[1]发挥实验功效,提高教学效率.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学物理教与学》转载,2006.4

[2]物理小实验的作用与开发.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学物理教与学》转载,2007.3

[3]动能定理的三个特殊应用.物理教师,2007.8

[4]巧用动能定理求加速度.教学月刊,2007.7

[5]探析感应电动势——对一道习题及解法的商榷.物理教师,2007.2

[6]物理小实验的作用与开发.福建教育,2006年第11期

[7]浅谈平均值.数理天地,2006.10

[8]体会科学方法,加强科学探究.物理通报,2006.9

[9]例说参考系的妙用.物理教学,2006.6

[10]浙江省2006年高中物理会考模拟试卷(十).教学月刊,2006.3

[11]发挥实验功效,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月刊,2005.12

[12]让“探究”走进物理课堂.物理教学探讨,2005.8

(栏目编辑赵保钢)

篇10:《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课后教学反思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基础理论,为欣赏评述美术作品奠定理论基础。

技能目标:通过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合作互动解决问题和分析评述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画家的创作故事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学难点:

表现性艺术是否符合这一观点。教学过程: 一.引课:

1.回忆上学期学习的美术作品《开国大典》,分析说明这是一幅什么形式的美术作品?

2.作品描绘了些什么?

3.作品表现的内容是不是作者凭空想象出来的? 4.它来源于什么?

书写部分课题——源于生活。二.新课:

1.欣赏王式廓的素描作品《血衣》,对照资料图片,引导学生体会美术作品是怎样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多媒体展示并介绍画家及创作背景)。

思考讨论:

(1)作品的题材内容是怎么来的?如果现实生活中没有发生这类事件,艺术家能创作出这样的作品吗?

(2)从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看,你认为再现性美术作品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

(3)作品中重点突出了那几个人物?(4)在作品中寻找一个你感兴趣的人物,谈谈作者是如何去塑造人物形象的,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和性格?

(5)谈谈你对整幅作品的感受。可见,美术是源于生活的。

2.通过表现艺术作品,进一步说明美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一主题。(1)播放格尔尼卡的图片,向学生介绍毕加索及立体主义绘画。(2)请同学们用一两句话谈谈你初看该作品的感受。

(3)师讲述《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请同学们仔细对照教材上的文字说明及艺术形象区读懂该作品。(引导学生探讨发现其夸张变形的手法)。

(4)思考讨论

《格尔尼卡》这幅表现性绘画中的形象也来源于生活吗?它和再现性绘画中形象有什么不同?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呢?

从而,印证本课课题——美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3.展示课文中不同材质的工艺和雕塑作品,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本身的特征与作品表现手法之间的关系。体会因材施艺、宛若天成的艺术效果。

讨论:艺术技巧与物质材料对作品的产生有什么样的影响? 4.通过作品引导学生总结再现性美术、表现性美术的特点。真实——再现性艺术。

抽象——表现性艺术具有变形的特点。5.评述:

请同学谈谈对于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理解。

篇11:《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课后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当代数学教师,如果能够熟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技能,并能依据教学标准,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调从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将实际问题抽象化,与学生价值观等得到进步和发展。再者,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现代教学媒体,且使之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及常规教学手段合理结合,就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迁移,并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势体现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已得到相当的实践,并体现出诸多优势,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图、文、音、像并茂,能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注意力和兴趣。

篇12: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 若干问题 简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84-02

一、西师版小学数学的特点

大部分版本的数学课本都是理论性的内容居多,因为数学本来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很多人认为这种能力要从小培养,让学生早早习惯这些内容,以适应以后的教学,可是他们忽略了小学生的各方面的特点和能力,小学生没有足够的理解力和推理能力解决自己对于理论的疑问,也没有他们所想的那么强的接受能力来接受这么突兀的东西,所以在编写教材时更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一味求快,一味求早,操之过急有时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且习惯一件事并不代表学生能做好能接受。西师版小学数学课本的编纂就注意到了这一点,让内容更加生活化,更加浅显易懂。

和别的教材不同的是,西师版教材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用连环画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数学文化,让学生在对数学文化有足够的理解以后再开始学习数学,而且连环画也更加符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让他们不至于在学习过程中觉得太过枯燥乏味,在对数学有轻松易懂的认知的基础上学习就会容易很多。西师版小学数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材更加富于生活化

西师版小学数学课本的内容更加贴合生活,小学一年级的课本中教学内容课题大部分都是以学生的生活原型引入,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知识,贴近生活选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又高于生活,很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二)选取的素材生动有趣

数学课本中的素材一般选取时与生活的联系比较小,而西师版的小学数学中素材选择生动有趣,贴近生活,不再只有冷冰冰的数字和数学化的语言,让学生对素材有了探索心理,如果看到素材是自己生活中实际发生过的事,学生就会觉得自己离数学更近了一步,而且也会更加喜欢阅读课本中的素材从而爱上数学课本。

(三)内容直观,课堂活动丰富多彩

西师版的小学数学课本教学遵循直观——半抽象——抽象的循循渐进的方法引导学生的学习,而不是传统的数学教材没有渐近的过程,有的特别简单有的特别难,没有过渡让学生接受不了,内容也更加直观,不是拐弯抹角让学生没办法理解,除此之外西师版的教材还多了很多课堂活动,比如让学生小组进行互动或者做游戏让课堂内容更加生动,也更有利于师生互动,加强学生与老师的交流。

(四)更重视教学内容的继承关系

跟前文中提到的直观到半抽象再到抽象的方法一样,课本重视内容的继承性,是由易到难慢慢发展的,各个年级所学的内容也有很强的相关性,每一年都是在为下一年打基础,每个知识点既简单易懂又很重要。

(五)从生活中提出问题

西师版的数学问题大都贴近生活,让学生在有经验的基础上思考学习容易得多,通过情景塑造让学生把自己代入情境中,解决问题然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可以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遵循的是情景塑造―提出问题―师生交流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运用知识,西师版的各个方面都更加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也爱上学习数学。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好处

不止是西师版,各个版本的数学教材都应该生活化帮助学生来理解,这能大大降低教学难度,以下是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好处:

(一)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生对数学没兴趣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里面的各种问题都没接触过,比如工程问题,往游泳池里灌水的问题,或者是对于各种其它生活中常见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遥远的问题,这就让学生对数学没有了了解和学习的兴趣,如果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学生就有了亲近感,觉得自己接触过这些问题也想知道怎么解决,所以就能激发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本来就是非常抽象的东西,如果只是按照书本上的知识进行讲解,学生就觉得非常枯燥无味,对数学一点都提不起兴趣来,但是当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就有了活力和生命,就会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比如,在学习“吨的认识”的时候,可以给学生们举出一个比千克大的多的东西,需要用比千克还大的常量来表示,从就出现了“吨”。老师可以让每个小朋友说说自己的体重多少,并让学生们猜猜父母们的体重是多少。然后再让学生们垫垫自己的课本、书包有多重呢,最后,老师可以引出“一头大象有多重呢?还能用千克来表示大象的体重吗?这样就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引出“吨”的概念,并且告诉学生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即1吨等于1000千克。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们更加直观的理解到如果很大的东西的质量可以用“吨”来表示,使学生们有了数学的概念。这个概念也会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步深化,从具体的事物发展到抽象的数学问题,形成“吨”的定义。

(二)有助于简化问题,帮助学生理解

数学问题生活化可以简化课本中的问题,比如在教小学生加减法时不要只是用冷冰冰的数字,可以举例子比如说“你有三颗糖,分给弟弟一颗还剩几颗”这就能让学生很容易列出3-1=2的式子,这样老师通过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而且也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事物,这样在“糖”的诱惑下就对减法有了更深的认识,就觉得减法不再是那么枯燥难懂,而产生了兴趣。这样就避免了老师直接给出式子让学生计算也能提高学生做应用题的能力一举两得,同时简化了问题,有助于学生理解。

(三)可以加强学生与老师的交流

西师版小学数学课本有很多课后要求都是让学生做一件事让老师帮忙,这就很好地加多了老师与学生的接触,减少学生对老师的排斥和抵触心理,与老师的接触增多就能加强与老师的交流,在课堂上也更能放得开,对问题的思考也会更加积极。比如,课后老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探讨同一个问题,看看哪个组对对问题分析的透彻。如在鸡兔同笼问题上,怎样解答才更加简便、容易。每个小组的学生各抒己见,最后经过整理、总结和归纳,再互相交换,互相讲述自己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在交流中开拓了思路,增长了方法,也和老师的交流加深了,喜欢跟老师进行说话,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这样老师就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学生中哪些地方还有不会的,这样老师就做到了有的放矢,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时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把数学内容生活化学生可以简化问题,让学生很容易理解,减少对题目意思的思考,就能节约很多时间,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节约时间做更多的练习,进而提高学习成绩。数学和日常的生活结合起来,就可以使数学问题还原为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这样就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能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更有条理性

生活化的课本遵循由难到易的编写规则,课本中的内容有很强的继承性,把数学内容生活化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可以根据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不同对应不同的知识点,比如学生在外出买零食时买了三包,一包十块,问一共花了多少钱,这可以让学生掌握乘法运算和它对应的应用题;如果换一种情境比如学生外出买了五包零食,每包6元,可是在他到家以后发现有两包零食是坏的,问他买的零食一共花了多少钱,还有他买的零食不算坏掉的那两包实际单价是多少,这就比第一个情境涉及的知识点更多,学生不仅要用乘法运算,还要用减法和除法混合运算,同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就可以让学生掌握不同的知识点,大部分时间也能把零散的和没有联系的知识点很好地连接起来,让学生在掌握一个知识点的同时就能了解到其它的知识点,掌握的知识更有条理性。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生活化的问题不止一次被提出,但真正的贯彻实施还得靠国家教育政策的出台和老师的反应变化能力,靠自己把数学内容生活化,帮助学习渡过学习难关,也可以适当调整课本上的知识的先后顺序,这一点西师版小学数学课本做得很好,我们应该借鉴并让这种方法得以实施。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东南学校违纪处分条例下一篇:树立态度保持自信的励志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