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师生互动,怎么动?--《教与学整体设计》新理念的探讨

2024-05-30

教学中师生互动,怎么动?--《教与学整体设计》新理念的探讨(共3篇)

篇1:教学中师生互动,怎么动?--《教与学整体设计》新理念的探讨

教学中师生互动,怎么动?--关于《教与学整体设计》新理念的探讨

中国教育报-12-27吴伟丰

《教与学整体设计》通过师生互动改变传统的“要我学”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式的“我要学”,从而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体现。《教与学整体设计》中就如何将教师的教融于学生的学之中,如何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使教与学达到最优化的境界作了有力的探索。

注意教的时机,激发互动

学生在根据《教与学整体设计》自学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在讨论中得以解决,而有些问题经讨论后,还是似懂非懂,这正是学生渴望启发最强烈的时刻,教师要抓住这个时机,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导,抓住问题的要害,一语道破天机,使学生在渴望的心理状态下,明析事理,收到教与学的高效。

注意教的艺术,乐于互动

《教与学整体设计》中对于疑难问题,教师没有直接讲授,不将自己或前人的较深的思维过程强加给学生。如《教与学整体设计》中有这样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发酵粉是由碳酸钠、碳酸氢钠与某些酸性物质(如酒石酸)混合而成的,用于蒸制馒头、面包等。(1)在家里用玻璃杯、玻璃片、含生石灰的干燥剂、水、发酵粉等,设计实验证明,发酵粉加水能产生二氧化碳。(2)简述实验操作的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3)发酵粉可以使蒸制的馒头、面包等疏松多孔,请用所学的知识说明其原因。”刚开始,很多学生都不知从何动手。我便引导他们思考:设计的要求应包括哪些?二氧化碳可用什么方法来验证?需要哪些仪器用品?通过这些简单问题的回答,学生都能完成自己的`实验。因此,《教与学整体设计》比较讲究教的艺术,精心设置,创设类似的、简明的、呈现梯度的问题情境,从而使学生真正领悟,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注意教的对象,全体互动

《教与学整体设计》将疑难问题分解成不同知识层次的小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类引导,真正实现面向全体互动。如《教与学整体设计》中关于实验室蒸馏石油这一实验,我们设计了这样5个思考题:①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位于什么地方?②蒸馏烧瓶中为什么要放几粒碎瓷片?③馏出物和冷却水的流动方向怎样?④为什么接受容器使用锥形瓶?换成烧杯好不好?为什么?⑤到目前为止,有机化学的哪些实验中使用了温度计?其水银球的位置在哪里?这样化解了难点,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为后进生创设低台阶、高密度的问题情境,层层递进以逐渐触及问题的实质或对问题全面理解;中等生则采取高台阶、跳跃式诱导;优等生则运用蜻蜒点水,仅点拨关键。这样才能使学生全体互动、得到发展,很好地落实了素质教育。

篇2:教学中师生互动,怎么动?--《教与学整体设计》新理念的探讨

一、把握新课改的方向和内容

这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教师,必须要十分清楚这次新课改的方向和内容,这是搞好新课改的关键。新课改的理念是以人为本,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它包括五个基本目标;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不仅如此,更要侧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与表达的能力。新课改在学习方式上以自主、探究与合作为主,让学生发现,体验,探究,归纳和创造。评价体系实行多元化评价,不仅有对学习的评价,还有对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学习态度,行为表现,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不仅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有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等。新课改的内容确实很新,它不仅纠正了过去英语教学中的一些片面的做法,同时也是为了适应当今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终身学习的要求。面对新课改的要求,我们教师要抛弃旧的观念,接受新课改的新理念,认真实施新课改。当然,由于多年的教学实践,每个教师都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和观念,要改变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不管怎样,我们必须要改变,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只要我们心中有新课改这一理念,不断探索,就能搞好新课改。

二、教学创新是新课改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关键

1.大胆整合,合理删减

新课改的理念是以人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模块的内容,结合学生的活动范围和生活经验,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合理删减或补充一些内容,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不能唯教材为教材。如,在教授Book1 Unint 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时,我打算在处理完warming up后,给学生补充一些有关语言方面的词汇,如:Greek, Germany, French, Ameriacan English and Britain English等等,为后面的课文讲解做好铺垫。

2.巧妙设计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要重视每个单元的导入。我们知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设计的好,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就会产生兴趣。如果让我教授Book 2 Unit 5Music 这一单元时,在进行 reading 部分前,先设计一个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If you were blind , how would you feel about the world ? 学生也许会给出许多答案:the world is dark ; I can`t see anything ;I feel lonely..这时我会接着说yes, there would be no sunlight ,no flowers or grasses. Everything would be dark. What a terrible world/ 我又会问学生一个问题 Now , what life would be without music ? 学生也许会答道:just like a blind person.我会说:quite right .Music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our life.When we are tired or down , sometimes we listen to music to make ourselves relaxed or encouraged ; when we are happy , we also listen to music to express our feelings. So life without music would be a mistake. Do you know the meaning of this sentence? 并且会告诉他们这句话的意思:没有音乐的人生将是一种遗憾。然后说 Music can produce beauty and sometimes can give you some good idea, so enjoy listening to music and you`ll be clever .说完之后,我会在黑板上写一个句子.:a thing of beauty is a joy for ever. Now let`s listen to a piece of music.接着放一段音乐《此情可待》,让学生从中感受到beauty of music.随后再说:good music is a joy for ever .。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再加上一段美妙的音乐,会让学生的兴趣大增。因此,在设计导入时,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使用多媒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

三、学法突破,这是教学过程中师生能否互动的核心

新课改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方式要采用自主,探究与合作的新型方式。新课改这一精神要求学生要改变学习的方式。发展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在学校里,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最有效的知识是自我调控的知识,学习动机,学习水平和特点影响学习的效果。而新课改的精神和这是相一致的。那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自主,创造性地学习呢?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去做: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求学生主动地预习课文,上课积极思考,参与活动,课后复习课文。不仅如此,还要把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结合起来。

2.鼓励学生不要怕犯错误

要大胆地说英语,大胆地用英语去交流。要让学生明白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

3.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难关

2010年我所带的高三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会拼读英语单词,原因是在初中没有学过国际音标。對此,我就利用早读的时间教他们国际音标,同时教给他们拼读单词的方法。对于字母多的长单词,让他们采用一倒二拼三连读的方法,即先从后面读,一个一个的拼读,最后再连读。通过两周早自习的训练,学生在高考中语音题的失分率很低,这让我很满意。学生一旦突破了学习中的难关,学习的自信心就会增强,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

新课改的任务艰巨但意义十分重大。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新课改给我们提供的创新平台,改变观念和教学方式,不断地学习和探索,积极地开动脑筋,组织各种有效的活动,让师生互动起来,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为了我们甘南藏区英语教学在新课改培训后有一个大的起色,让我们58位同仁一起努力钻研新教材,探索新课程目标,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篇3:教学中师生互动,怎么动?--《教与学整体设计》新理念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改认识;教师与学生;教与学;数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125-01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数学教学只有通过精心组织材料,课堂集中讲解,学生认真听讲,才能有效地传授知识,这种观念形成了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中以“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基本模式。 诚然,教师的讲是课堂教学中必要的也是重要的形式;但是,教学就其本质来说,要靠学生自己来学习,教师讲得再好,那也是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教师自认为教得再好也起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那么,在新的课程改革理念下,教师的“教”怎样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帮助学生获得情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转变,探索新型课堂

我国的课程改革在调整培养目标时提出:“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其目的是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研,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着眼于学生充分发展的特点。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缩。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的数学教学,就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因此,要敢于创新,突破原有的不利于学生智力、能力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新型的课堂教学。新型的课堂教学应具有开放、灵动、高新的特点。“开放”就是要打破内容和形式的封闭,在开放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灵动”就是要摒弃呆板、被动,倡导主动、生动,追求灵活、创造。“高新”就是要突破黑板,粉笔加一张嘴的单一课堂格局,科学地应用现代教育新技术,增加课堂信息交流渠道,增强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在教与学中,教学要更新观念,还学生自主权,激励学生独立探究,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现代科技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学生具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用常规方法教给学生概念、公式、定理等理论方面的知识,不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就会造成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其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就得不到相应的培养。为此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应做到让学生讲、让学生议、让学生找、让学生做、让学生说。这样知识的“果”就是学生自己“跳起来摘到的”,既培养了学生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好习惯,也锻炼了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品质。而且让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学习方法,把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变为自主探究知识的过程,并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将重“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过程”的教学,充分展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内化知识,发展能力,为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案例1:教学32-17=?

首先指导学生课堂讨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各种方法,再找出最好的方法。在“争论之初”,学生们并不互相认同,逐步达成共识的过程就是学生深刻理解的过程。然后教师总结:

1、把被减数32重组为20和12,从12中减去7,个位得到5,从20中减去10十位得到1。

2、把被减数32重组为20,10和2,从10中减去7得到3,再加上2,个位得到5,从20中减去10,十位得到1。

3、把减数17重组为10,2和5,从32中减去5,再减去10,得到15。

教师给学生讲授多种重组方法,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但教师要掌握好度,不能“大包大揽”,剥夺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

二、巧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成为一个问题发现者

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唤醒、激励、鼓舞。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习成功的秘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学习内容等因素,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并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跃跃欲试的心情,产生主动求知的心里冲动,发现问题。从而产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激情与意识。

案例2:现在有含糖10%的糖水200克,要想得到含糖20%的糖水,该如何做?

教学情况调查中发现:

课改前学生方法单一,只知使糖水中的糖变多——加糖

课改后学生方法多样化。如方法1:使糖水中的糖变多——加糖。

方法2:使糖水中的水变少——蒸发水。

方法3:还可以加入含糖高于20%的糖水。

1、学生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将数学问题生活化,在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2、通过实际问题的教学、用数学,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成为数学问题的发现者。

上一篇:爱情好词好句下一篇:高中数学教学注重渗透思想方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