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行政效能 狠抓工作作风

2024-05-20

提高行政效能 狠抓工作作风(精选8篇)

篇1:提高行政效能 狠抓工作作风

提高行政效能 狠抓工作作风

局纪检办:

按照建设局《关于转发〈中共都江堰市纪委、都江堰市监察局〈关于对市交通运输所个别工作人员工作作风不扎实及内部管理松散查处情况的通报〉〉的通知》都建委[2010]2号文件要求。紧紧围绕严格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坚决深化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各项规定,狠抓内部管理,切实加强工作作风、服务意识和工作纪律建设的要求。我办组织全体职工认真学习,建设廉洁高效、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工作作风,全面提升我办行政效能,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转变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要求全办工作人员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做到用心想事、扎实工作,自觉做到只惟实、不惟虚,坚决克服和防止工作中出现的不良作风。要增强公仆意识。牢固树立人民利益至上的思想,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公仆,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要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出发点,从为基层和群众办好每一件具体的事做起,真正做到权为民所 1

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增强大局意识。自觉树立全局思想,增强政治意识和纪律观念,找准服务大局、服务发展的着力点,对有利于破解发展难题、激活发展要素、创造发展空间的事情,要主动、积极、自觉地去做。既要自觉按照各自分工做好本职工作,加强对重大问题的协调协同,相互理解、积极配合,坚决克服各自为政、互相掣肘的内耗现象。要增强服务意识。办公室工作人员要始终把服务放在首位,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服务人民,造福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自觉把工作精力集中到办好事实事、解决群众困难、提供优质服务上来。增强务实意识,大力弘扬清简务本、行必务实的工作作风,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不图虚名、不务虚功,脚踏实地工作。要科学决策,克服工作的随意性,始终坚持勤政廉政、廉洁奉公,牢记胡锦涛总书记关于领导干部要形成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要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把我办建成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优秀团队。

二、加强制度改革,推进行政效能建设

制度建设带有总体性、全局性和长期性。推进行政效能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建立健全行政效能制度体系。我办以三项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建立和完善行政效能制度体系,逐步形成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完善首

问负责制。办公室工作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对基层和群众要求办理事项的,要热情接待,周到服务;二是严格实行限时办结制。我科室所有向社会办理行政许可或非行政许可审批及其它申报事项,必须在法定期限或者我办承诺的期限内办结。三是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实行部门科长问责制,部门科长对本部门的工作全面负责,并对其行使职权引起的后果承担责任。实行行政过错追究制。办公室工作人员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规定的职责,影响行政秩序和行政效率,要追究该工作人员的责任。加强行政效能监察。要设立效能监督机构,健全效能投诉网络,完善效能投诉受理机制,努力做到投诉有门、办理有效,有诉必查、查明必处。

经过学习,大大提高了我科室职工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工作作风和我办的行政效能。在今后工作中,我们一定认真分析新形势,采取新举措,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踏实的工作作风,更好的按照建设局的统一部署,团结一心,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争取行政效能建设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都江堰市建设局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

二0一0年三月十五日

篇2:提高行政效能 狠抓工作作风

为进一步改进大队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今年以来,我大队为强化行政效能建设,以“优化作风、完善工作机制、提高服务效能、实现加快发展”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大队行政效能建设,是深入实践“三严三实”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行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加强大队建设的有效举措。我大队领导十分重视,为扎实开展这项工作,我们于今年4月25日召开了“政风行风民主评议,行政效能建设”动员会,成立了政风行风民主评议、提高行政效能领导组,组长:綦树臣教导员,成员:大队全体干部。具体负责效能建设工作的部署、督查和考核。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下发了政风行风评议实施方案和行政效能建设实施意见,明确大队行风评议和行政效能建设活动的目标任务,即以“优化大队作风、完善工作机制、提高服务效能、实现加快发展”为目标,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工作任务,强化思想教育,突出建章立制,规范行政行为,严格考核奖惩,突出解决大队存在的突出问题,以达到增强干部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争创人民满意单位为目的,努力建设让群众满意的优质、高效的服务型大队。

二、落实责任,加强监督

我大队明确綦树臣教导员为提效能建设第一责任人,日常工作坚持效能建设和业务工作两手抓,把效率建设作为考核工作的重要内容。以政风行风民主评议工作为载体,虚心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平时大队效能督察员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督查,确保每个阶段工作落到实处。

三、抓好结合,力求实效

加强效能建设是转变大队职能、推进大队全面建设的重大举措。我大队在效能建设活动中,坚持做到“三个结合”,即与争创满意单位工作相结合,力求大队作风建设有明显进步;与开展学习型大队相结合,力求干部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与强化内部管理相结合,力求大队整体建设明显进步。具体工作有:

1、深化思想教育。进一步掀起学习“三严三实”习近平重要讲话、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新高潮。开展宗旨观念、权力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群众事务重于泰山的执政理念,始终坚持“为经济发展服务、为社会进步服务、为群众生活服务”的工作指导思想,增强求真务实的自觉性,提高为民服务的主动性。扎实开展发展观、政绩观教育,学习掌握各种知识,正确处理执政为民、事业发展、个人政绩的关系。扎实开展民主观、法制观教育,发扬民主,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参与意识,积极投身人防事业的发展中。

2、完善规章制度。按照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的要求,我大队进一步完善了管理和工作制度。以完善工作目标责任制为重点,建立科学周密、具体明确的岗位责任,做到权利与责任明确、岗位与要求明确;在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方面,建立了“首问负责制”“首办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政务公开制”“行政许可制”,截止目前,各项制度运行良好,在大队效能建设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3、规范行政行为。按照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要求,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理清了大队工作职能,清理审批事项,纠正工作的缺位、错位、越位等现象;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全面清理了不符合现行法律法规要求的各项政策和规范化文件,克服部门利益权力化,禁止损害基层和群众利益现象发生。

4、提高办事效率。实行政务一次性告知制,窗口人员在办事过程中,必须一次性告知办理内容、程序及相关资料,避免群众不必要的麻烦。按承诺的时间,及时优质地完成承办事项。

5、强化监督机制。强化监督是加强效能建设的重要保证。大队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加强对大队效能建设活动的组织和日常协调工作。同时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室和行风监督员作用,加强内外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6、严格考核奖惩。按照科学、量化、易操作的要求,我大队制定绩效考评办法、效能告诫、责任追究等细则,把绩效考核与目标责任制考核、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大队干部考核结合起来,考核结果作为大队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7、解决突出问题。加强大队效能建设最终目的是解决存在问题。结合在政风行风评议中征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大队全体人员按照总书记“三严三实”践行科学发展观,认真对照检查,查找本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了效能建设整改书,明确责任限时整改。

总之,我们大队在今年的政风行风建设和行政效能建设中,收效明显,达到了预期目标。今后,我们要一如既往,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努力改善大队的整体形象和工作作风,更好地为我区消防事业发展服务,为推动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篇3:提高行政效能 狠抓工作作风

一、转变机关作风, 提高行政效能的重大现实意义

(一) 是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的基础性保障。

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 政府执行力如何直接取决于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及其行政效能, 如果机关工作人员作风消极懒散, 行政效能低下, 那么政府执行力必然很差, 反之执行力则很强。而政府执行力是政府公信力的基础, 执行力差的政府必然得不到人民的信任与认同, 这样的政府其公信力就很低。《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的商鞅南门移木、取信于民的典故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正是他强有力的执行力保证了商鞅变法的成功和秦国的强盛。在实际施政过程中, 如果地方政府对中央的各项惠民政策执行不力, 老百姓得不到应有的实惠, 地方政府的表现没有达到老百姓对它的期望值, 那么老百姓肯定会对政府感到失望, 认为政府无能, 进而对政府不信任, 久而久之, 政府的公信力就会越来越差。同样, 如果行政效能低下, 对老百姓的各方面诉求不能及时地回应和处理, 那么也会削弱政府的公信力。因此, 唯有转变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能, 才能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二) 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政治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复杂而伟大的系统工程,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需要全中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民的齐心协力参与建设。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的发挥直接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通过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保障其民主权利, 必然会激发人民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主动性, 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 它既是我国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也是一个强大的动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我国全面改革具有影响全局、带动各方的关键性作用, 我们所有的改革能否取得成功最终要取决于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科学界定其职能, 减少政府职能缺位、越位、错位的现象, 才能为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政治保障, 从而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

(三) 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党的各项工作都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二者在政治领域都可以具体为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当家作主地位和各方面的政治利益都得到切实保障。这就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转变作风, 提高行政效能, 必须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从理论上说, 政府手中掌控着大量的公共资源, 拥有人民赋予的公共权力, 是国家和社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这样的性质和角色也要求它必须提高行政效能, 降低行政成本, 增进公共利益。政府作为实施行政行为的机构, 在实施每一项行政行为时都必须对赋予其权力的人民负责, 为人民服务。

(四) 是发展政治文明, 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首先, 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当前阶段的奋斗目标。“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进步的整体状态”, “集中体现为社会政治生活的文明, ……政治文明也就是政治现代化”。政治文明是具体而非抽象的, 在不同的现实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内涵, 但是无论如何, 政治文明最起码应该体现为政府工作人员的高效、廉洁、负责和服务的作风和态度。其次,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理想社会, 然而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而伟大的系统过程, 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给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更多、更为紧迫的要求, 客观上要求通过对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来带动、影响、促进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和谐发展, 而决不允许因为行政管理体制的不完善而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发展, 当然也不能因为机关作风、行政效能问题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转变机关作风, 提高行政效能的路径选择

王充曾在《论衡·谢短篇》中说:“夫知古不知今, 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 谓之盲瞽。”商鞅学派的吏治思想尽管有其严重的缺陷和历史局限性, 但他们对官府办事效率的观点至今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既然目前的客观情况要求我们对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深刻地改革, 不断地完善它, 进而转变机关工作作风, 提高行政效能, 那么我们可以借鉴商鞅学派的吏治经验, 结合当前的具体情况构建如下路径来达到此目的。

(一) “无宿治”, “官无邪”。

《商君书·垦令》说:“无宿治, 则邪官不及为私利于民, 而百官之情不相稽, 则农有余日。邪官不及为私利于民, 则农不败。农不败而有余日, 则草必垦矣。”意思是说如果朝廷官吏能提高办事效率, 所有公事在当日办结, 那么即使是奸邪的官吏也无法用他手中的权力来“寻租”, 无法从人民那里谋求私利, 这样公事就不会因为工作人员相互推诿而积压下来, 使农民有更多的时间来从事劳动, 农民的利益就不会受到损害, 荒地也必然会得到开垦了。在古代农业社会, 政府官员提高行政效能后能给老百姓更多的时间来从事农耕, 这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今天, 生活在信息时代、工业社会中的人们更加注重效率, 更希望政府能够提高行政效能, 节约办事时间。提高行政效能就意味着政府机关人员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回应人民的各种诉求, 改变办事拖拉、工作推诿、纪律涣散的现象。而现实生活中却存在这样的现象:本来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够办结的事情, 却被无限期地拖延。其原因是某些政府工作人员想通过拖延时间来以权谋私, 收受贿赂。行政效能事关国家的兴旺发达,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商鞅学派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认为:“以日治者, 王;以夜治者, 强;以宿治者, 削。”意即办理公事迅速彻底的, 就能使国家富强, 从而成就王业;而拖延怠慢、相互推诿, 国家就会削弱。即使在全球化浪潮中的今天, 这一理论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值得我们借鉴。现在, 各单位都在探讨转变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能、节约行政成本、建设效益政府的有效途径, 如有些部门出台了类似“无宿治”的举措, 根据事情的具体情况实行特事特办、限时办理, 如果逾期不能办结则要追究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等。

(二) “利异而害不同”, “事合而利异”。

政府官员的素质对预防腐败等违法行为固然重要, 但是相互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政府官员也是人, 从人性的角度看, 在其内心深处会有好利的一面, 也有“饥而求食, 劳而求佚”的要求。如果个人的理性不能把这种好利的想法和行动控制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 就必须使用外在监督来弥补。但是如果官员之间结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监督效果就不会好。原因在于:“吏虽从, 事同体一也。夫同体一者相不可。”“利合而恶同者, 父不能以问子, 君不能以问臣。吏之与吏, 利合而恶同也。”利益一体, 就容易勾结成奸, 监督就会漏洞百出, 名存实亡。因此要做到“利异而害不同”或者“事合而利异”, 使官吏“皆以法相司也, 命相正也, 不能独为非, 而莫与人为非”。即官吏都以法令互相监督, 以命令互相纠正, 不能独自做坏事, 也不能与别人合谋做坏事。最终达到“夫妻交友不能相为弃恶盖非, 而不害于亲, 民人不能相为隐”的理想状态。这与十七大精神有相通之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 使其相对独立又相互制约、相互协调, 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避免滥用权力、乱用权力和权力“寻租”, 建设廉洁政府。

(三) “缘法而治”。

其一, 无规矩不成方圆。商鞅学派作为一个法家学派, 对如何从法律层面来保证转变机关作风, 提高行政效能有着深刻和丰富的思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法治的基本要求。但是, 有法可依是前提和基础。“法者, 国之权衡也。”凡事都要以法律为准绳, 用法律来判断是非曲折。至于如何立法, 商鞅学派提出了如下立法原则。一是“不法古, 不修今”。就是说立法不要受限于古人, 也不要拘守于现状, 而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立法, 只要不合乎时宜就必须改革, 否则会“欲治民而助之乱”。二是“观俗立法, 察国事本”。意思是说立法必须充分考虑到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以及国情。总之, 这两个立法原则要求从国情、从实际出发来立法。另外, 法律还应该明白易懂易执行, “必使之明白易知, 愚智遍能知之”。其二, 有法必依要求依法行政。只有做到依法行政, 才能保证做到转变机关作风, 提高行政效能。行政人员的言行举止都要符合法律, 不符合的不能做, “言不中法者, 不听也;行不中法者, 不高也;事不中法者, 不为也”。依法行政是实现由人治到法治的前提。有了法律之后关键是执行, 如果不执行就相当于没有立法。“国之乱者, 非其法乱也, 非法不用也”, 而是因为“无使法必行之法”。“有法不胜其乱, 与无法同。”显而易见, 一个国家的治与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官吏是否能够严格执法。其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们必须秉持的一条根本理念, 无论是官员还是普通老百姓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这一点, 商鞅学派有深刻认识。他们认为:“法者, 君臣之所共操也”。并主张“刑无等级, 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 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 罪死不赦。有功于前, 有败于后, 不为损刑。有善于前, 有过于后, 不为亏法。忠臣孝子有过, 必以其数断。守法守职之吏有不行王法者, 罪死不赦, 刑及三族。”古人尚且知道“立法明分, 而不以私害法, 则治”, 今天我们的各级组织和干部更应该带头守法, 为全社会做出表率, 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 更好地培育一种良好的法治环境, 从而完成我们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四) “论贤举能”。

善治是人类梦寐以求的一种政府治理状态, 即“有效的治理、良好的治理”。但是“实现善治的关键环节是实现善政, 因为在现实的政治发展中, 政府仍然是社会前进的火车头, 官员依然是人类政治列车的驾驶员, 政府对人类实现善治仍然有着决定性作用”。“善政就是良好的政府或良好的统治, 善政的内容一般都包括严明的法度、清廉的官员、很高的行政效率、良好的行政服务等因素。”可见, 官员选拔无论对善政还是善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没有合格甚至优秀的官员, 那么即使制订了完善的制度也不会得到真正有效的贯彻执行, 这样制度就相当于一纸空文。商鞅学派在选拔官吏上秉持“论贤举能”的原则, “虽有辩言, 不能以相先也”。意思是要把优秀能干的人举荐上来当官, 不能用巧言虚道之人, 因为“说者成伍, 烦言饰辞, 而无实用”。商鞅学派的论贤举能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提拔各种“关系户”、带“病”提拔现象的发生, 从而能够保证选拔到优秀的官员。官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能否实现善政, 进而能否实现善治。邓小平说过:“什么是领导?领导就是服务。”政府官员必须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人民的公仆, 秉持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而绝对不能把自己定位为人民服务的对象。只有官员树立正确的理念才能转变作风、提高行政效能。如果官员的官僚主义严重, 作一个“官老爷”, 那么就不会也不能转变作风、提高行政效能、为人民服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建设服务型政府”, 因此我们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和全体公务员的基本准则, 作为人民政府的基本要求, 作为政府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五) 整合行政机构, 构建大部门体制。

在我国, 政府职能的缺位、越位和错位现象比较严重, 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不是政府机构数量太少, 相反是政府机构数量太多, 机构设置不够科学、不够合理。许多政府机构的职能交叉重叠, 责任界限不清晰, 导致管理过程中既相互推诿扯皮, “九龙治水”, 政出多头, 又存在“无龙治水”———没有政府机构管理的“真空”地带。这种现状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大机构整合力度, 探索实行职能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实行大部门体制, 是指把政府相同或者比较相近的职能加以整合, 归入一个部门为主管理, 其他有关部门协调配合;或者把职能相同或者比较相近的机构归并成一个较大的部门”。通过整合政府机构, 构建大部门体制, 精简机构, 依据实际情况科学的界定、理顺各部门之间的职能, 这能够避免“九龙治水”、政出多头的现象, 同时对降低行政成本, 提高行政效能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摘要:机关作风和行政效能事关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发展政治文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商鞅学派吏治思想的启发之下, 我们构建了转变机关作风, 提高行政效能的路径:“无宿治”, “官无邪”;“利异而害不同”, “事合而利异”;“缘法而治”;“论贤举能”;整合行政机构, 构建大部门体制, 最终经过善政达到善治的目标。

关键词:机关作风,行政效能,政治文明,和谐社会,善政,善治

参考文献

[1].蒋礼鸿.商君书锥指[M].中华书局, 1986.4 (第1版)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M].人民出版社, 1993, 10 (第1版)

[3].闫健.民主是个好东西——俞可平访谈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10 (第1版)

[4].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 2007, 10 (第1版)

[5].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学习出版社, 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7, 10 (第1版)

篇4:提高行政效能 狠抓工作作风

【关键词】政工工作;转变作风;狠抓落实

近年来,我们场党委始终把作风建设作为干部队伍的重要切入点,贯穿于政工工作的始终,体现在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之中。首先是组织上协调一致,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各科室一起抓,形成了抓作风、促落实的合力。全场上下注重以政治理论武装人,以先进典型激发人,以和谐氛围感染人,抓机关带基层,抓领导带干部,抓重点带一般,促进了队伍建设全面发展。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尽管从全场整体来看作风建设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在思想观念上,由于学习不足,一些干部对政工工作规律的认识不到位,满足现有成绩,沾沾自喜、故步自封的思想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在实际工作上感觉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争先创优的意识不强,工作的主动性、创新力、责任感、紧迫感不够。二是在工作作风上,一些干部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落实“两个务必”方面还有差距;工作不深入、不细致;工作标准不高、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干工作推一下、动一下,落实情况少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工作考核的评价体系和目标管理责任制还需进一步健全。三是在服务基层上,换位思考少,服务意识不够强,服务水平不够高。四是在工作纪律执行上,考勤纪律松懈、缺乏艰苦奋斗精神、不注意勤俭节约等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有的干部作风散漫,不注重自身修养等。这些问题和不足虽然表现在个别干部身上,但影响了全场干部的形象。为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一、认清形势,不断增强对转变作风狠抓落实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一)转变作风是落实“十二五”规划,发展改革目标的客观要求。全场“十二五”规划政工工作思路,把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企业文化事业发展、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确定为新时期政工工作的主题。加快小城镇建设要认真贯彻两级农垦局、农场小城镇建设和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将农场建设成为城市后花园。推进社会事业发展,认真按政策落实好离退休人员的社保医保和教育工作。企业文化事业发展,完善社区管理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推进幸福文化大广场和基层中心队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必须要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落实好这些工作任务,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和优良的作风,努力实现新时期政工工作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二)转变作风是政工工作服从服务于企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的素质,增强干部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切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营造干部“想干事、会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确保企业政令畅通。

二、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切实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

机关作风建设关乎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关乎企业事业的发展,每个干部重任在肩,责无旁贷。要在认真对照检查自身在作风建设方面不足的基础上,在思想认识上转变观念,在工作作风上求真务实,在实际工作中真抓实干,狠抓落实,才能为服务企业经济社会发展奠定思想基础,为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推动和谐社会发展提供行动保证。

第一,要讲大局。大局意识是根本性和基础性的。我们的大局就是围绕企业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指标。转变作风,必须树立大局观念,服从大局、维护大局。一是要增强公仆意识。企业干部以大局为重,就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牢记自己的职责,时刻想着自己的工作,不能以领导干部机关自居、以基层的管理者自居,高高在上、自大、自满。要克服浮躁情绪,努力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良好风貌。二是要增强责任意识。要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只有这样,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三是要增强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说到底,就是宗旨意识和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削弱,责任感就建立不起来,也就不会有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把全部心思用在完成工作任务、促进企业发展上,努力营造和谐共事的良好氛围。以上思想的核心可以用“一心一意”来概括。“一心”就是强烈的事业心、进取心,“一意”就是坚定的宗旨意识、大局意识。有了这“一心一意”,我们就能够热爱本职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措施方法,就能想方设法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第二,要讲原则。原则问题是一个大问题。在工作中能否坚持原则,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政工工作必须履行自己的职责。对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模糊思想、错误认识要及时纠正,不能放任自流,更不能人云亦云,推波助澜。

第三,要讲团结。家和万事兴。一个单位保持团结,就能齐心协力地去做好各项工作。要善于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正确对待问题,认真解决问题,不断增强队伍的向心力,不断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党委的决定是否得到贯彻落实,机关和基层是否保持团结一致,乃至我们的任何一項工作,干部的带头作用非常重要。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狠抓落实。要虚怀若谷、虚心纳谏,自觉接受各种批评监督,听得进逆耳之言,做到闻过则喜、过而能改。干部要把自己的心往群众的心上贴,就要尊重群众,关心群众,切实解决群众困难和问题,要全心全意去帮助困难干部职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大家能够轻装上阵,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讲团结,还要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关系。要坚持定期向上级党组织取得联系,多沟通,多汇报工作,争取对政工工作的更多支持和帮助。要积极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定期交流信息,及时沟通情况,达成共识,促进工作顺利开展。

第四,要讲学习。每个干部都必须树立“不学习就不能适应工作需要、不能适应工作需要就会被淘汰”的观念,主动学习,积极学习,形成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把学习和工作发展需要统一起来,实现学习与管理、执行及服务的有机对接,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只有这样,个人在单位才能立下足,单位才能在社会上扎得下根基。要加强政治理论和其他业务学习。把学习党的理论与学习现代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结合起来,既要夯实专业基础,又要拓宽知识范围,充分挖掘自身潜能,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各种岗位的适应能力,做到学历和能力相统一、能力和岗位相适应,争取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

第五,要讲方法。正确的方法就是做好工作、狠抓落实和完成任务的重要武器。讲究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对于落实任务、推进工作尤为重要。工作中要学会善于抓重点,重点抓,力戒华而不实、主次不明,搞形式主义。要抓统筹。开展各项工作要在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中找到结合点,力抓突破口,协调开展好各项工作,使各项工作相得益彰,互为促进,齐头发展。

第六,要讲纪律。一是要讲组织纪律。每个人都要牢固树立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的观念,落实党的纪律和党委集体作出的决定,要自觉地服从大局,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二是要讲工作纪律。每一位干部要严格遵守日常工作纪律,严格考核,杜绝自由散漫的行为习惯。三是要讲廉政纪律。

第七,要讲效能。效能建设是机关建设的重要内容。转变作风、狠抓落实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促进机关效能建设。要通过勤政求效能。每一位干部都必须依法正确履行职责,改进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以真抓实干的作风,努力把各项工作干好干实干到位。要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和好人主义,尤其要防止避重就轻、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想问题、做决策、干工作,要立足实际,找准方向,明确目标,有始有终。对领导布置的工作,每一位干部都要按照分工,高标准要求、高效率工作、高质量完成,坚决克服能避就避、能推就推,实在避不了的、推不了的,采取应付的做法。要有脚踏实地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讲实话、做实事、求实效。

作风建设贵在坚持,落实工作任务更要一以贯之。因此,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在巩固中深化、在提高中推进、在创新中发展,确保干部作风建设扎实推进,确保政工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要时刻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脚踏实地,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不断开创企业政工工作的新局面,为企业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和谐幸福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广东省幸福农场)

篇5:提高行政效能 狠抓工作作风

年活动实施方案

开展“转变作风 狠抓落实 提高效能 高效服务”作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

按照洮北区作风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部署,和区委《关于印发<洮北区开展 “转变作风、狠抓落实、提高效能、高效服务”作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白洮发[2012]8号)文件要求,特制定白城洮北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洮北经开区)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以制度建设、制度执行为重点,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以“转变作风、狠抓落实、提高效能、高效服务”为主题,按照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和区委四届三次全会的统一部署,着重解决 “庸、懒、散、冷、慢、软”等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建设问题,严明党的纪律,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抓发展的能力、抓民生的能力、抓稳定的能力、抓落实的能力、抓拒腐防变的能力,努力增强政府公信力、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增强党员干部的执行力,力促洮北经开区快速崛起、迅速壮大。

二、整顿重点和工作目标

(一)整顿重点

治庸。重点解决思想庸俗,工作平庸,事业心、责任感不强,工作上拈轻怕重、敷衍塞责,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心浮气躁,重权轻责,只想当官,不想做事,工作关系利益化、公共权力私有化等问题。

治懒。重点解决思想懒惰,不思学习、不思进取、工作标准低,不深入一线、不靠前指挥,工作思路不清,墨守成规、谨小慎微,不思开拓与创新,部门管理松懈等问题。治散。重点解决官僚作风严重,组织纪律性不强,自由散漫,工作纪律松弛,个人主义至上等问题。

治冷。重点解决对工作、对群众、对事业冷漠,在实际工作中将自己置身事外,对群众诉求漠不关心,对群众疾苦不理不睬,对基层单位和群众态度生硬,对客商服务意识淡薄,甚至吃拿卡要,影响投资环境等问题。

治慢。重点解决对上级的安排部署不能有令就行、有禁则止,执行力不强、抓工作落实能力差、工作效率低下,全局观念和协作意识不强,实际工作中局部利益和小团体利益至上,各自为政,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利的执行,无利的不执行,影响全局工作等问题。治软。重点解决有些干部,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在关键时刻不敢担当,不敢负责,不敢碰硬,不敢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能有效地抓工作落实、处置突发事件、解决本单位机关作风和行政效能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长期打不开工作局面,造成工作被动甚至重大损失等问题。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树立“发展为先,惠民为重,安民为要,落实为能,自律为本”五种理念,不断弘扬“振奋精神比干劲,干事创业比能力,优化环境比服务,心系群众比奉献,求真务实比效能,廉洁从政比形象”六种新风,认真解决一些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转变作风、狠抓落实、提高效能、高效服务,把思想和行动集中到洮北经开区发展建设上来,集中到便民利民惠民上来,集中到创建和谐平安洮北上来,确保洮北经开区2012年各项工作目标顺利实现。

三、活动时间和对象

活动从2012年2月开始至年底结束。活动对象为洮北经开区各局、办及各驻区单位干部职工。

四、具体任务

(一)开展教育活动

1.召开作风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2月24日)。对作风建设年活动进行动员部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奠定思想基础。

2.开展对照学习找差距活动(2月至4月)。各局、办要把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贯穿于作风建设年活动全过程。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专题辅导等多种形式,重点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讲话,廉政准则,中省市纪委全会精神,区委四届三次全会精神,杨超同志在全区作风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胡玉华同志在区四届一次人代会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区纪委、区委组织部编写的廉政教育读本。要做好单位集中学习记录、个人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每名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要对照廉政准则八个方面五十二个不准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重点查找自身在“庸、懒、散、冷、慢、软”等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4月25日,召开全体干部大会,全体党员干部进行自查剖析,揭短亮丑,针对存在的问题限期进行整改。

3.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教育培训(4月至8月)。充分利用区委党校的职能作用和廉政教育基地的辐射功能,采取举办专题辅导、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组织开展“廉政一日”活动,开展访贫思廉、送党课下基层和“洮北精神”讨论等多种形式,对乡(局)级领导干部、重点岗位干部、基层党员干部开展作风建设培训;动员全体干部积极参与“洮北精神”有奖征集活动,用“洮北精神”激励全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4.开展“我为洮北经开添新绿”春季植树造林活动。通过党员干部亲身参加植树绿化,使全体党员干部能亲身感受洮北经开区的发展建设,进一步增加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5.开展承诺、践诺、评诺活动。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推行党务公开,特别要把办事内容、办事流程、办理责任和办结时限等向基层群众和服务对象公开。每名党员干部都要根据自身岗位职责和工作实际,就如何履职尽责做好自身工作做出公开承诺。公开承诺要具体,既要便于操作,也要利于监督,既要有对服务态度、事项办理的承诺,也要有对存在问题整改的承诺。要做到切合实际、实事求是、说到做到,让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作风建设的成效。

6.参加“讲党性,转作风,扬正气,促发展”主题大型演唱会,庆祝建党九十一周年、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6月下旬)。组织党员干部参加演唱会,振奋精神,鼓舞士气,激发党员干部职工解放思想谋发展、抢抓机遇再创业的积极性。

7.培养树立宣传先进典型(5月至12月)。及时总结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用先进典型影响人、教育人、感染人,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8.开展“刹风整纪”活动(2月至12月)。狠刹“贪图安逸休闲风、抱怨懈怠不思进取风、个人事宜大操大办风、公款吃喝风、公车私用风、工作时间逛玩聊迟到早退赌博风、滥用权力吃拿卡要风、投机钻营庸俗风”八种不良风气,严肃工作纪律,规范干部行为,接受社会监督。

9.继续深入开展“三帮扶”活动(2月至12月)。由区委组织部负责,确定帮扶对象,落实帮扶任务,开展帮扶活动,解决实际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二)加强制度建设

10.梳理完善现有制度。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能和管理权限,对现有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行之有效的要继续坚持,不够健全、不合时宜的要及时修改完善,努力形成一套内容全面、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将梳理完善的制度向干部职工公开,并于4月末前报区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11.严格执行作风建设相关制度。通过执行民主生活会制度,保证党员干部就思想、作风和工作上的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说真话,敢负责,坦诚交流,切实解决一团和气、不敢担当、不敢负责的问题;通过执行集体决策重大事项制度,推进决策民主、公开和科学化水平,切实解决官僚主义、独断专行问题;通过执行干部联系群众制度,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切实解决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问题;通过执行信访工作制度,强化领导干部责任意识,及时化解倾向性矛盾,切实解决对群众、对工作、对事业冷漠问题。各部门各单位在执行上述四项制度过程中,要做到有要求、有记录、有实际内容和效果。

12.认真落实“三公”经费管理制度。重点落实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管理制度,定期公布经费支出情况,要严格控制公务接待费在机关运行经费预算中的规模和比例,公务接待费比2011年降低50%;严格执行公务用车编制管理规定和配备使用标准,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用不得超出预算。

13.涉软部门和窗口单位要围绕提高效能、高效服务,健全完善和严格执行以下六项制度:

(1)健全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要根据职责权限和工作实际,科学合理地确定工作人员的岗位目标责任制,做到权责清晰、标准明确、目标细化,实现管理权与监督权分离。(2)健全完善持证上岗制。各局、办要统一制作工作人员胸卡和桌牌,明确岗位身份、工作职责、服务承诺等内容。执法人员按规定着装,持证执法,文明服务。

(3)健全完善首办负责制。要进一步明确首办责任人的工作职责,签订首办承诺书,负责为服务对象全程办结有关事项,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4)健全完善办事公开制。各局、办应明确和公开工作职责、办事程序、政策依据、工作纪律和办事时限,做到权力透明运行,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5)健全完善一次性告知制。服务对象到机关办事时,承办人应一次性告知与办事相关的全部事项和所需的文书材料。对符合规定、手续齐全的,应限时办理;未能及时办理的,应出具回执并告知办理时限;不予办理的,应说明理由。(6)健全完善部门会商制。在办理审批事项特别是涉及许可事项过程中,涉及多个部门的,部门间应及时进行协商,建立起部门之间定期交流的常规平台和不定期协调的应急平台,做到多沟通、多交流,不推诿、不拖拉。

(三)推进重点工作

14.规范权力运行。从3月份开始,由区纪委牵头,按照“改革限权、依法确权、科学配权、阳光示权、全程控权”的要求,开展“清权、确权、晒权、限权、示权”活动。按照制定方案、梳理权力、排查风险、确定防控措施、公开公示、检查考核和调整完善七个步骤,编制《权力目录》,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审批和许可项目承诺件压缩时限30%以上;网上审批项目达到20%。

15.严格执行“五项”制度,落实“六办”机制。凡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或确定入园的项目,实行“六个一”的包保责任制。对招商企业和重点投资项目实行专事专办、特事特办、繁事简办、难事易办的专项服务。

16.深入开展民主评议重点岗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活动。科学制定政行风测评和民主评议办法,扩大评议范围,完善评议内容,严密组织测评和评议活动,通报评议结果,并依据区委关于民主评议责任追究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17.落实软环境建设包保责任制。按照区级领导包保重点企业、部门和单位包保一般企业、党员干部包保个体工商户的责任分工,结合作风建设,深入开展走访活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群众提出意见和问题的整改力度,查找原因和漏洞,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形成整改报告。18.加强对2012年政府重点工作目标落实。加强对招商引资、西出口路桥建设、南出口道路建设、洮北区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大楼建设、绿化工程等重点工作的推进落实。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确保作风建设年活动顺利开展。切实加强对作风建设年活动的组织领导,把作风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用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推动工作实践。成立由党工委书记任组长的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对作风建设年活动的组织、协调、检查、指导和实施。

(二)明确标准,确保作风建设年工作取得实效。以落实区委、区政府2012年度重点工作目标完成情况,以及职责履行、依法行政、公共服务、机关管理、改革创新和廉政建设等情况为主要考核指标,把作风建设年各项工作完成情况作为重要内容,由活动领导小组对各局、办活动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考核。每季度进行调度,每半年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实施有效奖惩,推动作风建设年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三)强化监督,认真解决作风建设年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对各局、办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程监督检查,及时总结宣传好的做法和经验,定期通报工作情况,宣传树立先进典型。对八种不良风气进行明查暗访,对涉软部门、窗口单位的执法和服务行为随时抽查。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监督举报电话:5089763;电子信箱:bctbjkq@163.com,广泛接受监督。

(四)严肃纪律,为作风建设年活动提供强有力的纪律保证。切实加强对整个活动的监督检查,对在作风建设年活动中反映出的问题,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格进行责任追究。顶风违纪的,要从重处理。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通过实行严格问责,进一步严明纪律,推动工作落实。

(五)总结经验,建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对作风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对作风建设年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并通过建立完善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巩固发展作风建设取得的各项成果。

后附:活动领导小组名单

活动日程安排和学习时间表

洮北经开区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名单

长: 马维民

副组长: 刘志东 曹建奎

成员: 孙福祥

崔曦光 孟德伟

王相淳 杨成书

王玉堂 费纪复

李洪贵 齐

杜亚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活动的具体部署实施,办公室主任主任由孙福祥同志担任。办公室下设两个工作组:

1、综合组:齐宏宇、王春贺

主要职责:负责活动的组织策划、文字综合、宣传报道工作。

2、协调组:张茂娟、张薇薇

主要职责:负责活动的沟通协调、会务安排、材料印发、后勤保障工作。

3、督查组:夏志伟、方秋东

篇6:提高行政效能 狠抓工作作风

带着问题学习,带着问题思考,通过几天的统一集中学习、专题辅导和现场教育活动,联系自己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的实际,进一步加深了自己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认识,增强了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围绕紧密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形象素质谈谈体会和认识。

一、心系群众,不断坚定理想信念

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一段时间,通过群众路线教育的集中学习,我深切体会到,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奋斗的“航标”,指引我们朝着正确方向前进,避免在各种诱惑中迷失航向;坚定的理想信念是端正作风的“抗体”,使歪风邪气上不了身;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动力的源泉,激励我们矢志不移、永不懈怠地做好本职工作。自己能够从乡间小道一路走到今天的岗位,心中始终充满了对党的感激,应当做到理想信念坚如磐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作为农家子弟,对基层群众始终有着深厚的感情。当年自己大学毕业也曾在乡政府工作过两年,随着工作的变动,现在回家乡、去农村的次数少了。但是,这么多年来,自己有一个最基本的信念,就是不敢忘记根在农村、根在群众。联系自己分管工作,特别是政府法制工作中的行政立法、执法监督、行政复议等都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群众利益无小事”,理应在践行群众路线上做得更好,在群众中扎根更深。我感到,在工作实践中,植根于群众,最重要的就是要始终对群众怀有敬畏之心,就是要对群众平等相待,而不是高高在上,就是要在事关群众利益的事项上,解决好谁大谁小、谁主谁从,按谁的意愿办事、以谁的满意为标准的问题。植根于群众,就是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把自己的权力和职位当成造福群众的平台,为群众的事忙前忙后,为群众的事牵肠挂肚。植根于群众,就是要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的力量最大,群众的办法最多,当工作遇到难题或棘手问题时,最好的答案就在基层、在群众。总之,群众路线归结成一句话,就是要对群众动真感情。每次深入到生活困难的群众中去,看到农民家中用了多年的家具、锅里简单的饭菜,握住群众写满沧桑、长满老茧的手,我都会受到一种震撼、一种冲击,都会觉得能为群众做点事情就心满意足了,应当更好地干工作、更多地为老百姓办实事。

二、聚焦“四风”,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总书记强调:“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我们一些党员干部在这个问题上认识有偏差,总是认为作风问题是非原则性的小节问题,或熟视无睹,或随波逐流,从而滋生和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克服“四风”问题,必须要深挖思想根源,打牢思想基础。要充分认识到克服“四风”问题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

把握。领导干部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四风”问题的本质就是党性不纯、脱离群众的问题。“四风”问题屡禁不止,必然影响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地位,甚至危及党的生死存亡,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前苏联之所以亡党亡国,其主要原因就是严重脱离群众,是从领导干部的作风蜕变开始的,其教训十分深刻。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联系到法制办的工作,我认为,政府法制事业是一项打基础、管长远的事业,作为从事此项工作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在制度建设等各项工作中,要把解决“四风”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审视和对待,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两个务必”,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以践行群众路线的良好作风取信于民。要把解决“四风”作为关系政府法制工作科学发展的政治原则问题,坚持以整风的精神来推进。

三、勤俭廉洁,以新形象释放正能量

篇7:转变干部作风提高机关行政效能

转变干部作风,提高机关行政效能,是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必然要求。广西放在第一位的是发展,加快发展是广西最重要的任务。当前,我区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给我区的发展带来了绝好机遇;中国-东盟自贸区加快建设,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

区域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西南六省区区域合作不断深化,为我区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搭建了十分重要的平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带来了更加丰富的发展资源。抢抓机遇是实现加快发展的前提,而抓住机遇是一种实践活动,能不能抢到、抓稳、用好,归根到底取决于实践主体的抢抓机遇能力。这种能力与干部的作风强不强、机关工作的效能高不高密切相关。干部作风好,机关行政效能高,才能更好地抢占先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干部作风和机关行政效能直接影响到一个地方的政务环境和发展环境。近年来,桂林市雁山区不断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促进机关行政效能的提高,进一步改善了发展软环境,使得工业化、城镇化和“城乡清洁工程”等工作得到较快推进。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有的部门、有的干部那里,执政为民理念不强,办事相互推诿、互相扯皮,行政乱作为或不作为、缺乏大局意识、不愿承担责任等问题的事情时有发生,对群众利益冷漠的“官老爷”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雁山区加快发展的新“瓶颈”,如果任其滋生蔓延,将丧失发展的大好机遇,成为新一轮竞争的落伍者。我们要立足促进发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坚持把言必责实、行必责实、功必责实的要求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抓出实实在在的成效。通过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激发出干部参与建设、加快发展的热情和干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第一,要紧扣促进发展,切实深化对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这是作风效能建设取得实效的思想保证。只有使各级干部真正明白要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加强作风效能建设,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要解决好各级干部的认知问题,在开展学习教育中,要努力创新学习教育方式方法,做到活动每推进一步,学习就跟进一步。使各级干部正确认识加强作风效能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查摆在作风效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带头树立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自觉转变作风,提高效能。

第二,以建立健全三项制度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效能建设的长效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这三项制度是提高机关行政效能的有效制度。因此,要以这三项制度的建立健全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效能建设的长效机制。通过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努力实现在提高机关干部思想素质,增强公仆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务实意识,解决“浮躁、涣散”问题上有所突破;在解决“干部不作为”和“干部乱作为”问题上有新突破。要提高机关干部业务素质,增强履行职责的本领、服务发展的本领、依法行政的本领、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在解决“素质不高、本领恐慌”问题上有所突破。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削减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率方面有新突破;在加快解决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上有新突破;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努力从制度、机制上确保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常抓不懈、取得实效。

第三,多管齐下,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应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和人大监督、政协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等很好地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进一步扩大监督的视野和范围,切实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活动延伸到哪里,监督就跟踪到哪里,将领导干部的一切行为都置于党纪国法和社会道德的严格约束之下。通过加强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确保提高行政效能的要求落到实处。

篇8:提高卫生行政执法效能的思考

1 问题及原因

1.1 管理模式没有明显改变

为适应公共卫生体系改革的需要, 20世纪90年代末, 在原有卫生防疫站的基础上组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但实际情况是这二个机构的工作内容和基本运作模式与防疫站时期没有太明显变化, 无论是权力级别、范围、性质还是对资源的动用能力, 都和防疫站时代相仿, 体现在职能交叉, 职责不分, 效率低下。由于受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 当今的卫生监督机构、疾病控制机构仍难以独立快速地行使专业职能。此外, 传统体制下形成的政事不分的管理模式也使某些专业技术问题过度行政化, 降低了决策的效率和效果。

1.2 政策导致行为趋利

现有的公共卫生体系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 因此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特点, 即政府将其作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要求其提供指定的免费公共卫生服务。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 由于政府投入的不足,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逐步开始了一些局部的改革, 如允许有偿服务等, 从而使这一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体制, 开始探索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生存问题。虽然近年来原来的由卫生防疫站转化组成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但其功能定位、筹资来源等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

卫生监督工作是一项政府行为, 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属于政府行政职能, 既不可以竞争, 也不能引进市场机制。各级政府必须在保证相应的经费投入和卫生执法人员的合理待遇, 以及改善卫生监督机构的执法办案条件, 才能确保日常各项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1]中指出, 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履行卫生监督管理职责所需经费, 包括人员经费、公务费、业务费和发展建设支出, 按照财政部、国家计委、卫生部《关于卫生事业补助政策的意见》[2] (财社[2000]17号) 规定, 由同级政府预算根据需要合理安排, 保证其履行职责的必要经费。但是目前全国大多数卫生监督执法单位仍然需要从其他途径收取各种服务费用来弥补各种经费的不足, 不得不开展有偿服务, 造成了有收入的工作多干, 没收入的工作少干或不干, 严重违背了公共卫生监督执法的根本宗旨, 影响了卫生执法的公正性、严肃性, 同时增加了相对人的经济负担, 败坏和影响了政府的声誉和形象, 影响了行政执法效能的提高。

1.3 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估手段

我国卫生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不仅仅体现在硬件建设的落后和投入的不足上, 最显著的是缺乏对卫生监督体系的工作绩效的衡量测算机制。表现在:⑴卫生监督工作目标多元, 产出难以量化和测定, 因此很难把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结合起来, 没有能力实现对卫生监督体系的绩效评估。⑵目前针对与科室乃至整个机构的评估指标还过于片面, 往往只注重产出, 而忽视对为这些产出的投入进行分析评估, 这极易导致浪费资源和不计成本地盲目投入。⑶进行评估需要有相关理论知识, 要熟悉、掌握某些专门的评估方法和技术, 卫生监督机构自己的评估人员往往缺乏这方面的系统训练。因此, 即使投入大量的经费用于改善其硬件环境, 卫生监督体系效能的发挥同样受到极大的限制, 并直接导致了其运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1.4 缺乏法律依据, 职能定位不清

卫生监督机构的单位性质不明确, 虽是独立的法人事业单位, 却不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只是同级卫生行政部门行使卫生监督职责的执行机构, 而卫生行政部门与卫生监督机构多数不在一起办公, 工作运行不便, 一个完整的处罚程序执行下来, 要到卫生行政机关审批盖章达七、八次之多, 暴露出卫生监督执法活动与审批盖章两层皮的弊端, 仍然存在着执法主体与执法队伍分离的问题, 政事不分, 影响了行政效能的提高。

1.5 执法办案技术手段有限

1.5.1 技术落后影响执法效能的提高

对照《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3]要求, 卫生监督机构的设备配置不足。从我国出现的几次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来看, 都与监督管理的技术手段落后有关, 对食品中的有毒、有害以及营养成分的确定, 除了感官认知外, 其他的方法大多数的基层单位都无法完成。

1.5.2 对行政处罚人身份确认缺乏手段

当事人如果不配合, 无法检查当事人身份证, 不能强行索要当事人身份证。如在取缔无证行医的黑诊所过程中, 对当事人逃离现场的, 执法人员无法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处理。

1.5.3 取证手段不力影响执法正常进行

除了能拍摄现场的照片外, 其他取证手段很难应用, 对于旁证, 如要求涉案人员、知情人员作证, 那就是更难的事。现行卫生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中, 大多数法律法规均没有行政强制措施的规定, 而对当事人拒不配合和有意阻挠卫生执法人员执法的行为时, 如何采取强制手段要求当事人协助、配合的问题, 法律法规也无明文规定。由于缺乏强制手段, 难以保证卫生行政执法效能的提高。

1.6 信息流通使用不畅

1.6.1 信息获取渠道过窄

目前卫生监督管理信息的获取主要是通过日常巡查的主动获取和投诉、媒体曝光、上级批转、相关部门来函的被动获取, 未能形成全天候、多角度、多层次的高技术的信息获取渠道。

1.6.2 信息的流通渠道不畅

由于执法队伍内部机制体制及执法技术水平等原因, 往往只能获取本辖区内的一些违法信息, 对在其他区域违法后转移至新的地点继续从事违法活动的当事人信息不能及时流通传递应用, 信息资源的流通利用率低。

1.6.3 信息的快速处理能力不强

由于卫生执法信息时效性强, 相关信息涉及的案件只有立即调查取证, 掌握第一手资料, 才能依法处罚。但实际情况往往因快速处理能力低, 有价值的信息利用不上, 造成了信息资源的浪费。

2 对策

2.1 强化行政执法程序规范

制定案件终结督导、涉案物品管理等制度, 形成“行政执法监控网”, 对执法办案进行全程监控, 消除随意销案、涉案物品管理不严、执法办案程序不规范等行为。制定并实行行政执法流程规范和行政执法运行记录, 使整个行政执法的全过程处于透明的监督中。

2.2 完善行政执法内外监督机制

定期开展案件自查, 严把日常法制审核关, 加强内部监督, 实现执法稽查工作内部从单纯案卷审核向案前案后过程的稽查, 从稽查案件办理变为稽查执法行为, 由静态的审核式稽查变动态的调研式稽查, 稽查重点从内部的审核转变为服务对象的调研, 加强社会监督。使稽查工作涵盖整个行政处罚行为、行政许可行为和行政不作为行为等方面, 实行了全方位、全过程、综合性的监督。

2.3 严格落实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对行政强制措施、罚没物品管理、案件办理期限、案件办理程序等内容纳入到月考核工作当中, 实行责任追究。

2.4 整合资源, 联合办案, 提高整体执法效能

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 综合运用多项监管手段, 实现监管效能的最大化。各业务部门及时进行信息反馈, 最大限度的实现行政执法办案的知识化、规范化和社会化。可以采用科所联动、所所联动等执法方式, 促进各所之间的经验交流。同时还要注重与公安、法院、质监、药监、工商等部门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 在集中整治、专项执法中, 以及在案件调查、执行、行政诉讼、移送案源等方面做到相互间密切配合、及时沟通, 有效促进行政执法办案工作的开展。

2.5 树立科学执法理念, 完善考核评估手段

实现执法效能最大化, 提高卫生行政执法效能, 通过执法思维的创新来带动执法的理论、机制体制、方式方法乃至整个执法工作的全面创新, 以推动综合执法的快速健康发展。

2.5.1 创新执法理念

从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入手, 逐渐培养和树立执法人员的新理念, 将新的监管执法观念融入于实际工作中, 进一步增强卫生执法人员执法监管的紧迫感、危机感;

2.5.2 创新执法模式

改变随机执法观念, 形成理性执法

2.5.3 创新执法考核评估机制

对执法人员实行量化、细化的考核标准, 对每个科室、每个执法人员的工作业绩采用目标管理的指标开展工作。根据卫生监督工作目标多元, 产出难以量化和测定的特点, 把考核的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结合起来, 适当引进外部评估机构, 将内外部评估结合起来, 优势互补, 以提高评估和考核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2.6 理顺卫生监督机制

加强依法监督管理, 提高执法效能, 建立卫生监督机构的执法主体地位或转变卫生行政部门职能, 做到政事分开、政企分开, 管理和服务分开。把卫生监督机构并入卫生行政部门, 加强卫生行政部门的力量, 作为卫生行政部门科室管理, 不设立独立财务, 不设立独立法人资格, 一起办公, 经费由卫生行政部门安排, 工作统一由卫生行政部门安排和指挥。也可以将卫生监督部门作为像卫生部下设的中医药管理局, 从法律上赋予卫生监督部门的执法主体地位。从而解决职责交叉、重复执法、资源浪费等问题, 提高工作效率。

2.7 加大政府经费投入, 形成基层卫生监督网络

根据《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以及财政部、国家计委、卫生部《关于卫生事业补助政策的意见》的要求, 政府加大对卫生监督机构的财政投入, 完善卫生监督的设备、设施要求, 落实和完善财政经费保障政策, 建立稳定的卫生保障机制。完善基层卫生监督网络建设, 保证执法工作的重心下移, 确保卫生监督信息上传、下达顺利通畅, 信息获取、利用高效, 形成纵横信息共享、处理快速的信息平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S].第39号令.

[2]财政部关于卫生事业补助政策的意见[S].财社[2000]17号.

上一篇:麻醉学中级模拟试卷三 专业实践能力下一篇:小学生仪表礼仪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