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业发展调研报告

2024-07-04

物流行业发展调研报告(共6篇)

篇1:物流行业发展调研报告

长春市物流行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为促进物流业的健康发展,今年国务院陆续出台了“国八条”和“国九条”,为落实好国家的重要部署,我们对长春市物流产业目前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总的感到:长春的物流产业发展已取得巨大成果,长春的物流产业正处在由传统型向现代化迈进的重要历史时期,长春的物流产业实现现代化还任重而道远。

一、长足的发展

在改革开放激发和经济发展带动的双轮驱使下,长春的物流业迅速发展,已取得丰硕成果。2010年,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业增加值分别可达10785.9亿元和233.18亿元,与“十五”末期的2005年相比,双双实现了总量翻番,年均分别增长21%和16%以上。2011年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并呈现出以下显著特点。

1、企业正在茁壮成长。物流企业已发展到3000多家,从业人员达20多万。一些企业已从当初的“拉脚”的、“出租仓库”的个体户,成长为具有相当规模,相当实力的大企业。如:益和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十几年前还是个只有几个人、租用几十平方米房、搞简单经营的个体经营户,现在发展到具有运输、仓储配送等多种功能,固定资产1.5亿,员工3000多人,年经营额达5亿多的大公司。从整体上讲企业的素质也在逐步提高,全市经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定的A级企业已达21家,被政府授予“诚信企业”的已达48家,企业这个经济发展细胞的强壮成长,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根基,培育了希望。

2、新业态正在破土萌发。一是配送中心从无到有。目前长春市已在家电、医药、食品等七类商品物流领域,建起20多个配送中心。这种新业态虽目前的规模还不大、水平还不高,但其优越性已开始展现出来,降低了社会物流成本,高效率的满足了商家需求,也直接或间接的方便了消费者。比如亚泰医药配送中心,不仅保证在限定时间内将药品送至商店而且保证在承诺时间内送至用药人的手中。二是电子网络物流初露端倪。中国农科院下属的吉林农业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物流网络交易平台已开始运行。去年经营化肥300多吨,今年构筑的以信息平台为中枢,集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厂家、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及运储、配送企业为统一联合体的新型物流网络已见雏形。三是专业化物流从小到大。为满足一些特殊商品的物流需求,积极发展了一些专业化物流。比如,为保证一些农畜产品和水产品在物流环节的保鲜和食品安全开辟了冷链物流。长春东北亚物流有限公司组建了具有冷冻加工、冷冻贮藏、冷藏运输、冷藏配送等多方位功能的冷链物流分公司,年经营额已达30多亿元。新型物流业态的萌生和发展,使物流业更好地适应了新时期社会对物流的新需求,同时也使物流业向现代化的进步闪出了新亮点。

3、科技进步正在悄然启动。一是物流信息化快速发展。已创办了吉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长春物流信息网、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物流网、刘传奇物流商务网等4个较大型的公用物流信息网站。80%左右的中小企业已将网上获悉信息作为开展业务的主要信息来源。90%的大型企业建立了集营销与管理于一体的自己的网站。对1/5左右的车辆运行实行了GPS卫星定位监管。二是先进物流技术设备开始得到应用。条码技术、智能标签技术、配载配送和路径优化技术在一些大企业中开始使用。叉车、托盘、货架、自动转送、自动化装备等专用设备已在企业中推广。长春锦程世航物流公司自行研制开发的托盘已通过有关方面鉴定,正在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专利。三是科学化管理向前迈进。已有20户企业被有关方面认定为标准化管理企业。一汽物流被国家选定为服务业标准化试点企业。产业发展初始阶段,有70%多的企业经营管理者是由车主、司机、装卸工进步而成的状况有很大改变。尊重知识、渴望人才的风气已开始形成,在一些大企业中大学生、研究生及具有专业职称的在管理层已占很大比例。物流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供不应求。物流企业的知识结构和人才结构正在改变。

4、基础设施正在加强。目前长春已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349处,年交易额超亿元的市场45个,一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场110个。汽车、生产资料、农产品三大批发市场集群已初具规模,滚动发展的汽贸城、新光复路市场等20个区域性批发市场按投资计划逐步建成;在一汽、二道、宽城、经开、绿园等地建立有商品特色的大市场,进而造就的五大物流集中区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公路里程已达20332公里,高速公路里程已达279.3公里。长春内陆口岸港与大连大窖湾直达集装箱班列开行,发运能力达5万标箱。长春机场已开通49条航线。

物流园区建设已初显格局。列入省、市重点项目大岭一汽物流园、二道现代国际物流园已初显规模。投资20亿占地41万平米的高新北区东北钢材物流园区,投资13亿占地30万平米的米沙子香江物流园区,投资32亿占地40万平米的吉林农安光彩商贸物流园区,今年已开工建设。在长春市十二五规划中又规划了净月绿色物流园区、邮政速递物流中心、兴隆综合保税区等22个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达507.1亿元。这些项目建成后将为提高物流综合承载能力,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5、软环境正在改善。物流产业的地位显著提升,长春市成立了由一位市长为组长、各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物流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一次大会总结布署物流工作。今年市委、市政度下发的1号文件就是《关于加快推进长春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实施意见》,市政府下发的3号文件就是《关于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国务院下发支持物流产业发展的意见之后,各有关部门都比较重视,市地税局起草了有关落实意见,其中,将物流企业自开发票资格的限定由注册资金100万元降到了20万元。这些都为物流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引导、支持作用。

二、面临的困扰

长春市物流业的发展虽然已取得很大成绩,但总的看物流业的现代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农业及三产中的商贸业等许多产业。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陈文玲认为“中国物流业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这个论断用于评价长春物流业也是大体适用的。长春市物流业的发展从宏观讲,存在6大矛盾:即社会化需求不足与专业化供给不足的矛盾;物流产业“做大”与物流费用“做小”的矛盾;经营业主繁杂与市场秩序失范的矛盾;各类基础设施自成体系与整体效率的矛盾;推行绿色物流与节约成本的矛盾;现代物流发展模式与现行体制政策的矛盾。

现实外在的突出表现为一高两低:物流成本高。2010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为17.85%,比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高出9个多百分点,这就意味着全市要多支出物流费用303.21亿元,人均在物流方面的支出较发达国家高出3949.5元;物流水平低。物流业的主体、功能基本还停留在运输、仓储阶段,满足不了工、农、商业实现现代化生产经营对社会物流的新需求,特别是像物流环节携款逃跑、物损不予赔偿等不该发生的事情屡屡发生等现象,仍在一定程度的存在。造成了大企业想寻求快捷、高效、安全的第三方物流难,小企业用三方物流对安全担心的状况;物流装备水平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完全靠电子设备操纵的仓储配送库。没有一个像北京、上海、成都那样集国内外信息服务、工商税务海关等行政服务及优越的员工生活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的较高标准的物流园区,企业普遍认为在这方面比国内的发达地区最少也要落后10年,造成这样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分析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内在的原因,主要来自企业素质不高的困扰。虽然企业的素质在不断提高,并涌出一些高素质的企业,但就总体而言素质不高仍然是基本现象。小、散、乱、差的问题突出。一是起点低。长春市目前挂物流企业牌子的企业达3000家,而有工商许可证的企业仅1400多家。二是规模小。3000多户所谓的物流企业中,如按国家认定为物流企业必须具有三种以上功能的标准界定,80%都不能真正称之为物流企业。全市从事道路运输的企业和个体运输户,总数达18000多个,平均每一主体拥有车辆还不到2辆。三是管理差。据测算,管理成本占物流总费用的比例,2009年为12.6%,2010年为12.4%。比美国的平均水平高8个多百分点。更有一些企业的粗放管理已达令人吃惊的程度,最少有1/3的企业不仅没有专职的财会人员,而且连帐都没有。四是观念旧。许多企业挂着物流企业的牌子,但并不懂什么是物流企业,更谈不上了解什么是现代物流。据有关方面估计,有50%以上的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到4年。企业素质不高造成了物流业发展的根基不牢。

另一方面是外在的原因,主要来自客观环境的困扰。社会环境不好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许多问题在长春也明显的反应出来。一是费用高。据测算,企业公路货运收入中的70%左右被石油公司和道路收费站拿走。二是税赋重。首先,重复征税;物流产业是复合型产业,收入形式多样,在税收过程中易出现重复征税的现象。其次,税收比率较高;在人工费用和燃油费用都上涨的前提下,物流价格没有太大变化,这就使得物流成本提高。最后,自开发票落实较难。三是罚款多。出车先备好罚款已成为物流企业的“常识”。一汽物流公司的一位经理说,我们制定营运计划时,很重要的一个考虑因素是走一趟车盈利额是否超过罚款额。四是收费乱。某运输许可证发放部门要求企业必须交1700元加入他们指定的物流信息网,不见入网的证明,就不给批准登记和办年检手续。五是价格低。十几年前国家规定公路运输的价格是0.5元/吨/公里。现在在汽油大幅涨价、过路费和人工费等费用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平均市场价格降到为0.21-0.25元/吨/公里。六是政府抉持的力度不够。市政府在建物流网,激励企业做大做强奖励等方面做出一些努力,但企业感觉与外国外地比力度还不够。比如物流园区建设,德国建物流园区,是各级政府出资为主,仅用贷款和企业投资为补充。我国一些城市建园区的主要资金来源:政府出资、银行贷款、企业(包括外资企业)自筹资金相结合。哈尔滨市投资几十亿建的物流园区很大部分投资也来自各级政府及交通等政府部门。法国一些地方政府对物流配送业采取了开始5年免税和给20个雇员每人2万法郎补贴的鼓励政策;郑州市每年由市财政局安排2个亿用于加快物流中心建设;与先进国家和地区比,在政府财力支持方面显得还不够。七是一些部门不够重视。国家2年前已将物流产业定为十大主导产业之一,然而一些行政审批,行政管理部门并未将其做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对待。在登记和统计等方面将其归为运输类或笼统的归为三产中。

在内部与外部困扰的双重作用下,使物流企业运行步履艰难,发展乏力。集中反映为效益低。全国物流企业的收入利润率平均在4.5%左右,长春大约在3-4%之间。总体看物流企业的利润和投资回报率,大大低于工业及三产中的许多行业。据记者对三台公路货运车的跟踪考察,在平安到达的情况下二台是微利,一台是亏本。吉林物资储运站,两年内硬件改造投入2000万元,在仓库、办公室全部出租的前提下,年收入200多万,扣除管理人员工资、货款利息及水电取暖费用等支出,年底盈利仅几十万,还清贷款需40-50年。由于物流企业盈利水平低,造成许多不利于物流业发展的不利影响。一是工资低影响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一汽国际物流普通员工的月工资为2000元左右,而同样在生产厂工作的普通员工,月薪在4000-5000左右,包括管理层在内从上到下工资收入相差在一倍以上。社会较普遍认为在一汽工作是捧了“金饭碗”,这一点在一汽物流公司并不体现,叉车司机等工种,出现了走人多,招工难的现象。二是回报低影响了投资的积极性。当调查组在几个较大规模企业问到为什么不上现代化先进设备时,他们几乎异口同声的回答资金少、货款难,而更重要的是投资回报率低,怕背上债务包袱。三是入行、留长的积极性不高。今年考取物流专业职称的报名人员由最高年份的2000多人降为400多人,几年来在我市考取专业职称,但外走和改行的占60%以上。

物流产业面临的这些问题,应该说主要是大环境影响造成的,是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换时期一些深层次矛盾的外在体现,是发展与前进中难免遇到的问题,但也是绕不过回避不了的问题,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更应以更大的力气去认真地研究解决。

三、对发展的思索

思索长春物流业的发展,应充分看到已取得的成果,进而明确向新台阶迈进的基础和起点;应清醒看到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进而更有效地逾越或清除前进中的障碍;同时更应清醒地认清形势,进而更清晰努力的方向。从宏观讲,我国的物流业发展仍将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面临的大形势主要是: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物流业发展将面临新课题;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和坚持扩大内需战略,物流需求将出现新变化;新的开放战略和新的竞争环境,物流业将面临新的挑战;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加快推进,区域物流将形成新格局;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完善和新技术革命的深入,物流运作将出现新模式;日益紧张的能源、资源、环境约束压力,物流发展方式必将实现新突破。这既给长春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带来了新挑战。在微观上,从长春物流业发展面临环境的实际出发,突出的是面临着“三大机遇一大挑战”。机遇之一,长春的物流业起点不高,还是朝阳产业和新兴产业,这就意味着其有广阔的发展和成长空间;机遇之二,在十二五期间长春的经济仍将保持较强劲的发展势头,预计年递增幅度都在两位数以上,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将不断提高,这就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较大的市场空间;机遇之三,国家已经出台若干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可望使现在面临的许多问题迎刃而解。同时挑战也是严峻的,主要是随着哈尔滨、沈阳、大连、呼和浩特及吉林、延边等周边城市物流业的崛起,在物流业将形成区域性新格局的形势下,搞的不好不仅可能会削弱长春做为东北腹地城市物流业的“节点”作用,而且长春物流业的市场有可能被部分挤占。

长春物流业的发展应是量与质的双重提高,而重心应在质的提高上,应是做大做强并举而核心应在做强上。提质做强就要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以推进现代化为主旋律,促进产业升级,在实际工作中即注重切实解决具体问题,又应着眼于宏观力求取得高屋建瓴、纲举目张的效果。综合考虑应重点在七个方面实现新突破。

1、在物流园区建设方面实现新突破。无数事例证明物流园区是融解物流企业小、散、乱、差的有效的载体,是引导和推进现代化的阵地。物流园区建设应在现有基础上,努力实现三个新进展。一是在科学规划上实现新进展。按照大、中、小三个档次的结构,远、中、近三个层次的布局,调整制定一个科学的发展规划。在防止种类缺失的同时,也防止重复建设。二是在重点园区建设上实现新进展。从长春的产业特点及现实物流园区建设需求的实际出发,应突出三个重点:即一汽物流园区的扩展项目;农畜产品物流园区在建项目;零担物流园区的筹划项目。三是在物流园区升级进档次上实现新进展。要借鉴成都、上海、武汉、北京、哈尔滨等地的经验集中财力、物力和精力,培育1-2个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园区,即为实用也为示范。

2、在发展大公司大集团方面实现新突破。组成物流业机体的细胞是企业,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物流企业都将是大、中、小并存,但发挥主导作用必将是大企业。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大企业的作用尤为突出、尤为重要。发展大公司大集团,应注重三个环节。一是注重现有大企业的发展。经多年的发展长春已涌现出一批如一汽物流公司、一汽国际物流公司、长久物流公司、亚奇物流公司等一批较大的企业。应引导、支持这些企业,更进一步做大做强。二是注重现有物流要素的整合。本着市场机制运作、政府支持引导及企业自主的原则,逐步将部分中小物流企业及现有的经营要素融入于大企业大集团之中。三是引进物流业大集团、大公司。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理念,继续扩大开放。放眼于发达地区,也放眼于发达国家引进资力雄厚、管理先进、市场开发能力强、现代化水平高的大公司。借它山之石加速自己的跨越。

3、在提升企业整体素质方面实现新突破。物流企业发展最根本的要素是自身素质,企业素质也决定长春物流产业的未来。一要提高员工的知识素质。既使在困难的情况下,也要舍得智力投资搞好员工的培训,舍得出高资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加盟。二要增强改革创新的思维。社会的现代化决定了物流企业如固步自封拘泥传统,就必然越走道越窄。企业要注意洞察环境的变化,并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方略、经营方式、管理模式,提高应变能力,在改革创新中求生存、求发展。三要努力推进技术进步。建好网络工程,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总之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动力、活力、创新力,进而全面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实力。

4、在发育新业态方面实现新突破。大力推行“配送”模式,扩网点、上规模,争取尽快形成一个较完善的配送体系。大力发展网络物流,争取在十二五期间,扩大网络物流经营的额度。大力发展三方物流,使大成集团、欧亚集团等相当一部分生产和商贸企业的物流从企业中剥离出来。同时努力探索四方物流的创建。

5、在规范市场秩序方面实现新突破。在坚持放开搞活不动摇这个大前提下,从物流业已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实际出发,应将规范市场秩序提到相应日程。规范不是管死,而是对恶意竞争、不诚信等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进行更有效地扼制。要继续通过开展评“诚信企业”、“A级企业”等活动宏扬先进、宏扬正气。同时也相应通过建立法律、法规、规章等措施,对不良行为进行管束。福建省通过省人大立法形式出台了《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条例》,对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发挥了很好作用。可以此为借鉴,通过人大立法,政府立规或协会立自律公约等形式,出台一些“规章”,使企业正当经营更有章可循,使惩处不良行为更能有法可依。

6、在破解难题上实现新突破。长春物畅其流中最突出,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就是“最后一公里工程”问题。因为长春是汽车、农畜产品生产及加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因此居民日常生活用品基本来自外阜,家电、服装、家具、装修材料等几乎全部来自外地;水果、反季蔬菜等也80-90%从外阜购进。这些商品多是先到城市周边的仓储库或批发市场,然后再次物流入城。据统计每天要运进长春市的居民生活用品平均在80万吨左右,往返车辆3.9万以上台次,由于缺乏统一筹划和管理,造成入城车辆杂乱,三轮车、摩托车、人畜车占很大的比重,扰乱了市区交通,影响了城市交通面貌;造成了运力浪费,有的超市从批发市场运几十斤水果也要专雇一辆车,增大了物流成本,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物价;造成危害食品安全的隐患,有的运输车甚至是拉完农药、运完垃圾就运食品,在运输环节造成食品的不卫生,危及居民的身体健康。借鉴北京、上海、沈阳等许多城市的经验,国富集团提出了创建“城市货的”的创意,即组建有保鲜措施,有现代化通讯措施的标准化箱式货车,并与之相配套,组建上联生产基地或城边批发市场,下联超市、大厂、大学及居民用户,中间配有信息中心、配送中心的一条龙物流体。可使“最后一公里”物流中存在的许多问题迎刃而解。对此希望政府及交通、交警、城管等部门能给予大力支持。

7、在营造体制和政策环境上实现新突破。物流业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在有关文件中明确指出:“一些不适应物流业发展的政策问题进一步显现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必须制定完善政策措施,促进物流业发展。”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布署了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工作,并相续出台了“国八条”、“国九条”,十分有针对性也十分明确地提出:“要切实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要加大对物流业的土地政策支持力度;要促进物流车辆便利通行;要改进对物流企业管理;要鼓励整合物流设施资源;要推进物流技术创新和应用;要加大对物流业的投入;要促进农产品物流业发展。”要以此为契机,在改善社会环境上有较大的作为。一是把国家文件精神真正落到实处。政府及税务、土地、交通等有关部门要制定实施细则,并切实解决企业遇到的具体问题,防止光听雷声不见雨和雨过地皮干等现象发生。二是加大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市、县(区)政府财政列出支持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的投入或贷款贴息,用于激励企业进步的奖励等。三是建好公共服务平台。对企业需要、现代化需要,而企业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由政府或社会组织牵头,动员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去解决,重点是组建或扩建三个平台。为解决许多中小企业筹资难的问题,组建“物流融资平台”;为解决信息化水平不高的问题,扩建公用信息平台;为解决一些企业无安身之地的问题,发展“物流园区平台”。

篇2:物流行业发展调研报告

物流行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物流行业承担了极为重要的任务,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物流服务。2008 年发生在南方的雪灾再一次证明了物流服务对社会的重要性,由于灾害的发生导致物流路径的不畅通,整个物流过程几乎陷于瘫痪,抢险物资无法顺利运进灾区,又进一步加深了灾害的损失。

江西地处中国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又毗邻周边经济发达地区,道路基础建设非常好,有着相当大的物流优势,中部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的运输几乎都要经过江西,但是绝大多数都是路过江西,并不是发起站或者终点站。湖北武汉的物流园区布局较早,管理和服务一流,目前已为中部地区枢纽。各大电商、大型物流企业、跨国物流公司均设置了大型分拣中心或者大型仓储基地。同时本省制造业薄弱,所以省内的物流也不具规模。经过走访一些物流公司了解到以下信息:

一、货运市场

目前南昌主要的货运市场以洪城大市场为例,市场内的物流公司基本上为货运部,多数为一个至三个门面,主要业务为招揽市场内或者市内的零散货物为主,无自主货车、无仓库。当需要货物的时候自己联系货车。

对于小公司而言,人数大概2-3人,联通的位信通,车辆定位,视频监控等行业应用难以切入。

规模稍大的公司以点对点的专线业务主,做的好的如爱仕德、欧威特也只是4-5条省内专线。

对于此类型的公司,已有GPS车辆定位,并且仓库管理简单,已有网络监控系统。行业应用也难以切入,因此集团专网很难。

二、快递公司

虽然大多数快递公司都以覆盖江西,但仅仅是为了覆盖而覆盖,基本处于亏损状态,因此可以看出江西快递业的薄弱。

以顺丰为例,江西为二级分拣中心,出省货物全部送至武汉分拣。因此省内无大型车队,车辆都是归属于各地市,做省内转运。顺丰发展迅速,手持PDA,车辆定位,车辆派遣系统已成熟,难以切入。而且快递业人员流通大,无集团转网一说。

三、快运公司

快运介于物流和快递之间,以速尔为代表,基本系统已发展到位。由于时间关系尚未接触。

四、大型物流公司

江西的大型物流公司基本为大型企业的物流事业部。如,百货大楼货运部、四平家电货运部。还有已电子产品运输为主业的科捷,其承接神州数码、联通华盛、以及联通设备的运输,其仓储、物流均以为信息化管理。车辆也有了GPS定位,以及调度系统。监控系统目前也无手持终端观看的需求。

五、仓储公司

如康华,由于时间关系尚未接触。

六、其他

例如航空货运、船运公司,由于时间关系尚未接触。

篇3:物流行业人才调查报告

◎物流行业持续发展

物流产业的兴起不过2 0多年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以及专业化分工的进一步深化, 在美国、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开始了一场对物流各种功能、要素进行整合的“物流革命”, 物流活动由此开始走向系统化、专业化, 出现了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中国经济带来了大量商机,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也指日可待。专家预计, 中国物流需求高速增长期将持续10年, 特别是在“十一五”时期, 物流需求的规模还将继续扩大, 如果“十一五”时期GDP年均增长8.5%, 物流总额年均增长16.7%左右, 到2010年社会物流总额将达到90万亿元, 比2005年翻一番。虽然,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及中国经济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但是我们可以预见, 寒冬过后, 中国物流将跟随中国经济的步伐迎来一个新的春天。

◎物流行业人才紧俏

在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 国内物流业迫切需要与国际接轨, 现代物流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大田物流首席执行官戴思蒙德透露, 他们公司专业人才缺口就有30%左右。

目前中国具有助理物流师、物流师、高级物流师资格的约1.7万人, 物流人才已被列入中国十二种短缺人才之一。在需求结构方面, 一般而言, 中、高级物流管理人才与初级物流人才的比例为1:50。由此可见, 物流行业人才的就业前景一片大好, 同时由于身处中国物流业萌芽发展阶段, 也面临日趋国际化的挑战。

二、行业门槛

◎物流行业人才职业素质

复合型人才

物流行业急需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信息系统的手段、方法, 具备物流管理、规划、设计等较强实务运作能力的复合型物流人才。现代物流业是一个兼有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特点的外向型和增值型的服务行业, 其涉及的领域十分广阔, 在物流运作链上, 商流、信息流、资金流贯穿其中, 物流管理和营运工作需要各种知识和技术水平的劳动者。由于物流具有系统性和一体化, 以及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域运作的特点, 同时企业面临降低成本的压力而增加对岗位多面手的需求, 因此具有较为广博的知识面和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日益受到企业的青睐。

物流人才的知识结构

在网络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下, 一个合格的物流人才应该具备以下六个方面的基础知识, 并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完善知识结构。完善的知识结构包括:国际贸易和通关知识、仓储运输专业知识、财务成本管理知识、安全管理知识、法律知识及其他。

物流人才的能力要求

严谨周密的思维方式:物流服务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服务, 服务质量的持续提高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要保证货物在规定的时间内以约定的方式送到指运地, 过程的设计必须是严谨的、科学的、合规合法的。

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物流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种强烈的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在作业过程中, 不仅能够做好本职工作, 同时, 能够为周边相关岗位多想一点和多做一点, 使上下游协调一致。

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能力:目前, 信息技术已受到物流企业的广泛重视, 并被应用在定单处理、仓库管理、货物跟踪等各个环节。作为一个合格的物流从业人员, 必须熟悉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作业中的应用状况, 能够综合使用这一技术提高劳动效率。

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物流的灵魂在于系统化方案设计、系统化资源整合和系统化组织管理, 包括客户资源、信息资源和能力资源的整合和管理。物流从业人员更需要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在整合客户资源的前提下有效地贯彻企业的经营理念, 充分利用设备、技术和人力等企业内部资源, 来满足外部客户的需求。

异常事故的处理能力:从业人员必须具备随时准备应急作业的意识, 以及对资源、时间的合理分配和充分使用的能力。

物流质量的持续改进能力: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要求各级从业人员有能力不断发现潜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优化作业流程持续改进作业方式, 提高作业效率和服务水平。

◎物流人才的就业职位

目前, 我国开设物流专业的高校有北京物资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物资学院等高校。此类大专院校毕业生的对口就业方向主要包括:

企业内部物流职位:物流专业的毕业生去的最多的要数零售连锁企业, 如沃尔玛、家乐福、国美电器等。

采购职位:零售企业的采购部门在招聘助理时, 新人一般都能有机会, 他们看重的主要是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学会利用一样统计学、经济学市场分析工具软件 (方法) , 例如SPSS, 这对得到零售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青睐很有帮助。

储运职位:这是进入门槛比较低的职位。所需素质具体到储运来说, 最基本的是要全面掌握从仓库选址、仓储原则、库存控制、运输线路优化原则以及订单处理等理论知识。

专业物流公司:快递和其他第三方物流公司。主要岗位有包括报关员、货运操作、海运操作、采购等等。我国较著名的物流公司有, 中国远洋、中铁快运、中邮物流、中远国际、南方物流、宅急送。

物流营销:对公司、行业物流运作系统非常熟悉, 能有效解答客户对解决方案的种种疑问。这类职位还要求具备一定的市场营销专业基础。

物流操作:主要有报关员、跟单员、仓管员等职务。

物流管理、策划:中高级管理人员, 主要负责物流系统的运营。在进入管理岗位以前, 新人一般都需要2年-5年的时间在基层岗位积累经验, 熟悉物流操作职位的流程和运作原理。物流策划方面的职位主要是负责物流运作系统的设计、策划。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中国的市场将与世界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 物流也将面临着全球化、国际化的发展。在这样的复杂环境里, 中国的物流人才肩负着振兴中国物流行业的伟大使命和艰巨挑战, 也获得了磨难中成长的绝佳机遇。

三、行业发展

◎物流人才的职业通路

物流人才需要明确自己的能力和位置, 规划好自己的职业发展路线。一般而言, 物流行业的职业通路分为三步:操作人员→中层管理人员→高级管理人才。现以上海物流行业人才供需状况为例, 对这三个层次的行业素质要求及薪资标准分析如下:

①操作人员:包括报关员、采购、销售人员等等。对于操作人员, 学历要求一般较低, 达到高中或中专以上文化水平就可以了。不同职位的薪资待遇不同, 对于报关员、货运操作人员等, 一般月薪在2000元-3000元左右, 市场人员包括销售、客服等, 由于其职位的重要性, 薪资相对要较高, 可以达到4000元以上。同一职位, 大型物流公司要比小型公司月薪高出1000元-2000元左右。

②中层管理人员:部门主管或者经理, 包括业务经理、生产经理、操作主管等。目前上海物流企业人才, 一般的业务主管月薪在3000元左右, 部门经理在5000元-8000元, 有的能够达到1万元以上, 高级物流经理年薪可以达到几十万元。

③高级管理人才:企业执行总监、公司副总、高级行政管理人员等, 这些是站在物流行业金字塔塔尖的人才。对于这类人才, 除了要求基本素质高, 具备硕士以上学历以外, 还要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出色的策划组织能力、好的沟通能力等。

根据公司的性质和规模, 薪资从10万元到150万元不等。一般来说, 中外合资的物流企业待遇最高, 年薪能够达到百万元以上。除了薪资收入以外, 部分企业还会提供一部分股份给这些高层管理人员, 年底可以获得分红。

◎物流资格认证

随着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性被逐步认识, 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也随之显现。接下里, 我们了解几个权威的物流资格认证:

物流职业经理认证

推行部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适合人群:面对物流和生产企业的各级物流管理人员, 大、中专在校生及其他希望进行物流职业培训的人员。

国际物流职业资格认证 (ILT)

推行部门: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学会

适合人群:第三方物流、公路与铁路运输、外贸、快递等企业的操作、业务、策划及中高层经管人员;生产、制造、电子商务等企业的操作人员及经管人员;交通、航空、物资等大中专院校的在校学生。

证书级别:物流人员基础证书、物流部门经理证书、物流运营经理证书、物流战略经理证书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学会 (简称ILT) 是目前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物流专业组织。

国际采购经理认证 (CIPS)

推行部门:英国皇家采购与供应学会

适合人群:面向采购和供应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

证书级别:CIPS认证共分为四个级别。一级:CIPS采购与供应证书, 二级:CIPS采购与供应高级证书, 三级:CIPS采购与供应文凭, 四级:CIPS采购与供应高级文凭。

CIPS英国皇家注册采购与供应经理认证是国际上通行的认证标准, 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认可和实施, 得到联合国、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以及跨国集团的倍加推崇和信任。目前, 在中国内地拥有CIPS四级以上证书的会员有100人左右, 主要是外方经理和海归人士, 多数任职在IBM、可口可乐、西门子、上海通用等跨国性集团公司。

四、行业法规

中国物流业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 需要得到多方面法规的引导和支持。我国要根据物流业与国际接轨的惯例, 以符合WTO有关规则为支撑, 研究制订各种法规制度。

从行业内部来看, 关于物流市场的准入条件、从业资格, 我国目前尚无法律可循。国内很多从业者素质良莠不齐, 国际物流业者面临法律地位和风险责任的变化。从行业纵向来看, 现代物流业向国际市场发展, 会推动公路、铁路、航空、海洋等各项运输业的发展, 对国际贸易及跨国公司经济活动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中国的市场将与世界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 物流也将面临着全球化、国际化的发展。在这样的复杂环境里, 中国的物流人才肩负着振兴中国物流行业的伟大使命和艰巨挑战, 也获得了磨难中成长的绝佳机遇。我们期待着中国的物流人才与中国的物流行业, 同甘苦、共命运, 共同见证中国经济的辉煌!

摘要:物流是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 从供应开始经各种中间环节的转让及拥有而到达最终消费者手中的实物运动, 以此实现组织的明确目标。我国的物流业在国家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 运行保持了较快的增长。

参考文献

[1]现代物流人才的知识结构及能力要求[J].水路运输文摘, 2005, (08)

[2]中国物流认证体系与人才战略[J].物流, 2006 (11)

篇4:物流行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我省农产品物流业发展情况

(一)农产品生产稳步发展

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是物流业发展的基础。多年来,我省借助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狠抓农业生产不动摇,农产品产量逐年提高。2011年,粮食总产量首次跨上600亿斤台阶,达634.2亿斤,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玉米467.8亿斤、水稻124.7亿斤。蔬菜产量1300万吨,人参、鹿茸、林蛙、食用菌及杂粮杂豆等土特产品也有较高产量。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236.2万吨,其中猪肉产量122万吨,牛肉产量43.4万吨,羊肉产量3.9万吨,禽肉产量66.9万吨。牛奶45.2万吨,禽蛋95.3万吨。我省生产出的充足、多样、优质农产品,为推动农产品物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农产品物流体系不断壮大

农产品物流主要是通过物流主体实现的。经过多年发展,我省农产品物流体系不断壮大,在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增加企业效益、带动农村繁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农产品物流企业快速发展。物流企业是搞活农产品流通的主力军。近几年,我省专门从事农产品物流的企业发展较快。截止2011年末,规模以上农产品流通专业企业达152家,年营业额220多亿元。物流运输方式主要是通过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公路和铁路两种。

2.农产品市场作用显著提高。主要指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农村集市和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网上电子商务市场等。这些市场除了起到农产品集散、批发、零售等营销作用外,有些大型市场还直接开展农产品的物流配送等多项服务。这些大型批发市场是农产品物流集散的主渠道。多年来,经过培育和发展,我省农产品批发市场数量和功能显著提高。据调查,截至2011年末,全省注册登记的规模以上各类农产品市场达302家,其中农产品批发市场133家,面积370多万平方米,交易额600多亿元,其中亿元以上69家,交易额540亿元。在批发市场中,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26个,年成交额232亿元,占批发市场成交额的40%。松原市目前建成农产品市场27个,年交易量近320万吨,交易额达120亿元。除上述传统市场外,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产销衔接、电子商务等新型经营方式和小超市、便利店等相继出现,更加丰富了农产品市场物流营销形式。与前几年相比,全省市场建设数量、质量和功能都有了较大提升,对搞活农产品流通、活跃城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乡居民生活需要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粮食企业的粮食收储主体作用明显。粮食系统由国家和省直属粮库组成,担负着粮食的收购、储藏、运输、加工、销售,以及国家的粮食战略储备及评抑粮价等任务,是我省粮油物流的重要主体。截止2010年末,全省粮食收购企业共817家,其中国有粮食收购企业496家,非国有321家,收储能力(仓储和露天)达3000万吨。2012年4月未,我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玉米、水稻、大豆等粮食171亿斤,非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246.6亿斤,二者占同期收购总量的76%。

4.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龙头作用凸显。目前我省较大规模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发展到4000个,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47户,省级445户。这些农产品加工企业收购农产品作为生产原料,加工后卖出产品,是我省农产品物流的重要主体。2012年4月末,我省粮食深加工企收购玉米、水稻、大豆等粮食132亿斤,占同期收购量的24%以上。以玉米、水稻、大豆为原料,大成集团、中粮生化、阜康酒精、德春米业等重点龙头企业年加工量达300亿斤左右,约占粮食常年产量的50%。围绕猪、牛、禽类屠宰加工,皓月、华正、德大、金锣、得利斯、卓越等重点龙头企业屠宰加工量达3.6亿头(只),占出栏的一半以上。特产品加工每年需求量也相当可观。松原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80户,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9户,市级123户,年加工转化粮食420万吨,畜禽加工量3000万头(只),带动农户30万户,销售收入150多亿元。

5.农村经济组织及农村经纪人队伍不断壮大。2011年,我省注册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1331家,加入农户70万户。其中种植业合作社8918个,林业290个,畜牧业7138个,渔业89个,服务业3062个,其它1834个。合作社组织销售农产品总值56.9亿元。这些经济组织和经纪人来自农村,参与农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了解农民意愿,便于与与农民沟通,是农民与收购主体之间重要中间人,发挥着其它经济体不可代替的农产品收购、运输、出售的独特作用。

(三)农产品销售范围逐渐拓展

我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畜产品生产基地,是典型的农产品输出大省。这就意味着我省每年生产的大量农产品只有少部分自留,绝大部分外销到国内其它省份甚至国外。随着我省农业生产的发展,销售的品种和数量越来越多,销售的范围越来越广。据调查,通过物流从我省销售的农产品主要有: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大豆、葵花、蓖麻等油料作物,红干椒、蔬菜、西瓜等经济作物,人参、鹿茸、林蛙油、食用菌等特产作物,以及肉、蛋、奶等畜禽产品。2011年,我省粮食商品率达到85%以上,外销粮食300多亿斤,约占当年粮食产量的47%;生猪调出量为848万头,占全年出栏1480万头的57%以上。销往地区主要是北京、上海、廣州、天津、四川等全国各地,有些产品比如吉林人参、杂粮杂豆、干辣椒、马铃薯粉条等出口到日本、韩国、俄罗斯、朝鲜、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我省需要购入的农产品主要是冬季蔬菜、水果等。据调查,我省蔬菜供需基本平衡,夏季部分外销,冬季短缺,水果自给率只有5%,几乎全部外进。外阜菜主要来源于海南、山东、河北和辽宁等省份,水果来源于全国各地。仅长春市每年购入外阜蔬菜4.4亿公斤,占全年蔬菜物流量的44%。水果每年物流量60万吨。

二、农产品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省农产品物流业正处在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业转型时期,农产品物流呈现出由小到大、由弱渐强的发展态势。近几年,农产品物流业发展较快,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来大。但还存在着整体发展不够成熟,物流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设备不先进,技术落后,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产品物流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农产品物流是物流业中的一个分支。农产品有其独特的鲜活特点,便利快捷的运输、合理的流通网点对于降低农产品损耗,提高农产品流通交易率至关重要。经过多年的发展,我省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农产品流通的多重循环格局初步形成,但总体看,我省的农产品物流企业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规模小、数量少,尤其有实力、信誉高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更少,据调查,截至2011年末,全省注册的物流企业共1983户,其中农产品物流企业只占总数的7.7%。物流设施手段相对滞后,交通运力不足,冷链物流配送能力低,流通网点布局还存在散、乱、远、交通不便等问题,大部分农产品尤其生鲜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加工处理落后、分级简单、包装简陋,保存时间短,损失较大,农产品物流企业经济效益偏低。据统计,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流通环节上的损失率高达20%~35%。自行承担物流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还存在物流管理不规范、物流费用偏大等问题。

(二)物流成本过高,经营风险大 我省农产品物流目前还是以初级产品外销为主。由于油价、人工、物价等物流成本不断上升,经营风险较大。以长春市为例,长春市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为1%,保鲜储藏比例不足20%,加工比例为4.6%,附加值低,再加之物流组织管理及物流技术等原因,物流成本普遍偏高,而且很不稳定、波动性较大。另外加上路况不良的时间成本,设卡收费等问题都无形中增加了物流成本,加大了农产品大宗物流环节的经营风险。在省内经过精加工的农产品运费一般占到了价格的10%左右,低值低利的初级农产品运费相对就更高了。

(三)冷链物流发展较慢 目前,全省大约80%的易腐农产品在运输中没有温度监控,冷藏运输只有15%左右,存在不合理包装、运输、储存现象,致使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失很大。一般果蔬损耗率在10%左右,肉类、水产品平均损耗率达12%。另外,与冷链物流相配套的冷藏设备设施也比较落后,自动化程度低,耗能较高。

(四)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程度较低 目前对于农产品生产、销售信息还是以传统方式获得为主,缺乏较为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电子数据交流技术和货物跟踪技术系统等。不少企业的通迅手段还停留在使用电话(手机)、传真等方式上,农业信息网络不健全,沟通渠道不畅,许多农产品信息难以收集、传递,信息化体系建设滞后。

(五)农产品物流标准不规范 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包装标准与运输标准不配套,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从事包装技术、保鲜技术以及物流信息技术标准专业人员严重不足,善于农产品物流经营管理的专业人员缺乏,现有人员素质不高。传统运作方式,影响了物流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六)农产品市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目前我省有些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道路、供水、供电等周边基础设施陈旧,除长春蔬菜批发市场、长春水果批发市场、辽源仙城蔬菜批发市场等几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外,我省大部分批发市场缺乏信息服务、质量检测、交易结算、安全监控、冷藏设施、垃圾处理等配套服务设施。农村大多数农贸市场还处于露天地摊式的经营状态,主体是个体商户、运销大户和经纪人,存在脏、乱、差和不好管理的问题等。

三、加快发展我省农产品物流业的对策建议

(一)大力发展生产,为农产品物流提供充足货源 没有充足的农产品生产,农产品物流就不会富有活力。要鼓励农业、畜牧和特产业发展,提高单产,扩大总量,同时还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和创建各类知名品牌,从农产品的“量”和“质”上促进农产品流通和物流业发展。

(二)加强对农产品物流业的政策扶持 加强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科技研发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通过倾斜的税收、财政等经济杠杆,优先向农产品物流基地、保鲜冷藏和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项目倾斜,着力改善与农产品流通密切相关的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条件。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完善技术手段,提高车辆检测水平和通行效率。落实免收整车合法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通行费的相关政策和季节性鲜活农产品配送车辆24小时进城通行和便利停靠政策。加大对农产品基地认证、质量认证、产地环境监测,严格推行农产品检验检疫和市场准入制度,规范农产品种养及食品加工、销售等环节。通过科学化的物流设计、管理和实施,使农产品运输、包装和分销方案合理化、最优化,运输包装重复利用,销售包装无害、易处理,降低对农产品污染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积极开展A级物流企业评定。2011年1月,长春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物流業发展的意见》,对促进长春市农产品物流业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加大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物流基础建设是推动物流业发展的根本。当前应加大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鲜活农产品产地预冷、预选分级、加工配送、冷藏冷冻、冷链运输、包装仓储、电子结算、检验检测和安全监控等设施建设,发展电子商务,扩大网上交易,加快建立主要品种和重点地区的冷链物流体系,对开展鲜活农产品业务的冷库用电实行与工业同价。大力发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等多种形式的产销衔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销地的直接配送方式。积极鼓励和引导大型连锁超市、学校、酒店、大企业等最终用户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积极支持农产品物流园建设,引导各类物流主体进入物流园,形成农产品物流产业集群化,发挥物流业的集聚效应。

(四)加大农产品产销体系建设力度 加大旧农贸市场改造力度,使其上规模、上档次。加强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菜市场等鲜活农产品网点建设,规范和降低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进场费、摊位费等相关收费,实行收费公示,必要时按法定程序将摊位费纳入政府定价目录管理。严厉打击农产品投机炒作。要逐步建立蔬菜保供稳价体系,在大中城市设立蔬菜仓储基地,以解决我省蔬菜季节性生产与均衡消费之间的矛盾以及应急需求,确保蔬菜价格稳定。积极扶持培育一批大型鲜活农产品流通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运输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他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促其做大做强,提高竞争力。支持农业生产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社区菜市场直供直销。

(五)提高农产品物流主体的组织化程度 在扶持已有农产品物流企业等农产品物流主体的同时,充分发挥供销社和邮政等物流体系在农村的网络优势,积极开展“农资下乡”配送和农产品进城配送服务。加快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鼓励倡导多种形式的農民合作运销组织以及农村运销户、农民经纪人、代理商、中间批发商等中介组织,采用“公司+农户”、“协会+农户”、“大户+农户”、“经纪人+农户”等多种形式,开展农产品营销活动。重点扶持有市场开拓能力、科技创新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等现代企业管理能力的农业物流龙头企业和示范、连接、亲和力强的农产品行业协会,提升农产品物流主体的专业化、规模化、组织化和系统化水平。

(六)加强现代农产品物流的信息体系建设 成立由有关部门、重点企业、商贸企业和物流企业参与的农产品市场公共信息平台体系,不断提高物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促进物流信息化。健全覆盖生产、流通、消费的农产品信息网络,统一对农产品市场供求、交易及价格等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发布。积极支持物联网在物流领域的应用。通过网络和其它媒体让农产品信息真正进村入户,为农户和龙头企业提供前瞻性、引导性的市场信息,减少农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盲目性。

(七)加快引进和开发农产品物流技术 当前,我省急需引进和开发的是农产品包装技术、保鲜技术以及物流信息技术。包装技术方面要注重其保护、定量、标识等功能;保鲜技术方面要着力引进开发农产品保鲜技术装备,条件成熟要积极发展冷链物流技术;信息技术方面要加强整个物流链信息整理与整合,实现信息共享。鼓励开展多式联运,实现“无缝连接”,促进各种运输方式衔接配套,大力推行“托盘化单元集装”运输方式,支持专业化物流企业建设“托盘”公共系统,实现“托盘”标准化、社会化运作。同时,要注重农产品物流的标准制定工作,鼓励农产品物流企业参与国家、行业物流标准的制定,在有关行业协会和企业中,率先制定和使用农产品物流业和物流服务地方标准,并争取上升为国家行业标准。对开展物流标准化试点的企业,优先列入科技创新资金和技术改造项目计划,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篇5:农村物流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1、当地农村经济状况,农村总产值占当地GDP的情况

当地大多数农民仍不富裕,有的甚至在贫困边缘挣扎。2000年农村总产值占当地GDP的情况为38%;2005年农村总产值占当地GDP的情况为27%;2009年农村总产值占当地GDP的情况为28%。

2、通过发展农村物流业,2000年、2005年、2006年农民增加收入情况

2009年下半年,我镇成立了农村物流信息中心,以市、镇、村为结点,设立物流信息站,聘请信息员,形成市、镇、村三级物流信息网。通过发展农村物流业,农民人均收入较去年同期相比,增加

4.7%。

3、农村物流运输企业带动的附属产业收入情况

农村物流带动大蒜繁育基地、大桃种植生产加工基地、绿色保健品加工生产基地、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等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辐射作用明显增强。大蒜良种繁育基地扩大到15000亩左右,所产的仓方早生桃平均单果重250g,大者重400g,年产300万公斤;新川中岛桃,单果重220g,年产100万公斤。千亩红富士苹果名扬四海,深受消费者喜爱。此外,西瓜、牛蒡、大姜、大葱、苔韭、大白菜等农产品资源丰富,种植面积广,农产品加工企业实力雄厚,人力资源充足,进出口农产品加工质量高,完全能够达

到相关标准。肉牛、肉鸭、肉鸡等专业养殖小区近百个,肉牛存栏达到万头以上。

一、我镇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一)现有农村物流市场及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镇现代物流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不断拓展,新兴第三方物流企业快速成长,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步伐加快,市场主体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初步形成。但从总体上看,我镇现代物流业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在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物流业缺乏统一规划和规范管理,政策法规体系和行业诚信体系不健全,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物流基础设施和网络体系不完善,物流资源缺乏整合,运输和仓储设施得不到充分利用,物流方式落后,流转速度慢、成本高、效率低、损耗大;传统物流比重大,物流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布局分散、功能单一,高素质专业人才缺乏;物流产业集中度不高,社会化、专业化和信息化程度低。

(二)当地政府或相关部门出台的有关农村物流的文件及推动农村物流发展所采取的优惠政策。农村物流管理体制的运行情况,运管部门在农村物流中所起到的作用

1、目前,我所正在积极督促镇政府出台农村物流发展实施方案。

2、为大力开拓发展我镇农村物流市场,我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上级交通部门精神,立足服务“三农”,紧紧围绕镇委的整体工作思路,以加快城

乡物资流通为目标,以发展信息和物流服务网络为龙头,以畅通和完善农产品资源商品化渠道为重点,我所合理引导,积极扶持,成立了农村物流信息中心,以市、镇、村为结点,设立物流信息站,聘请信息员,形成市、镇、村三级物流信息网。

(三)农村物流信息化网络建设或使用情况,对促进农资流动的作用

1、注重信息技术与通讯传输技术的紧密结合信息和通讯技术与物流紧密关联,现代物流离不开信息,信息的传输离不开通讯技术。物流信息是保证及时运输、及时供货以及零库存的关键。

2、组建便民运输队,承担运、送货任务

由所利用掌握的车辆信息,根据市场实际需要,大力发展农村物流市场厢式货车、鲜活运输车等专用运输车辆,承担送货下乡和运货进城的任务。共运送工业品下乡占到当地需求量的50%;运送农产品进城9000余吨,其中,运送大桃6000吨,大蒜3000吨,山货160吨,小杂粮200吨。从而解决农村买难、卖难的问题,促进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促进农资、农产品多样化的流通,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

3、农村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及农村物流与城市物流的连接情况 我镇现代物流业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农村物流企业初具规模。农村物流与城市物流有效连接,促进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促进农资、农产品多样化的流通。从而解决农村买难、卖难的问题,二、指导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行业推动、企业运作、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相结合。

2、坚持发展现代物流与改造传统物流相结合。

3、坚持发展综合物流与发展专业物流相结合。

4、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

三、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优势条件

我镇物流业发展潜力巨大,物流资源丰富。官庄镇地处安丘市以南,央赣路贯穿全镇,下设57个行政村。境内物产丰富,官庄的大蒜历史悠久,是闻名遐迩的“中国大蒜之乡” “大桃之乡”。盛产农副产品50余种,土特产10余种,这些优势条件为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开辟了广阔空间。

四、希望镇党委、政府对发展农村物流采取的政策措施

希望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支持发展农村物流,为农村物流市场有原则的亮起“绿灯”,提供良好的政府环境。

五、现代物流中心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一)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我镇比较优势,积极引入现代物流理念,全面推进物流业的改革开放,着力构筑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信息网络、政策法规体系“三大平台”,完善优化物流网络体系,广泛应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手

段,大力整合物流资源,改造提升传统物流,培育大型物流企业,努力实现物流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战略布局 方面采取的对策

1.构建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高效运转的中心物流枢纽,增强官庄的凝聚力、带动力和辐射力。

2.构建以镇区为中心的现代物流核心圈,以物流一体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构建覆盖全镇、辐射周边的现代物流“紧密圈”,发挥物流枢纽的传导作用。

(三)发展目标

篇6:某县物流发展规划调研报告

2011年3月31日

物流产业是我国近年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现代物流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推动区域合作的动脉,其发展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被称之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因现代物流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我国已有100 多个城市和地区纷纷规划建设物流园,目的就是突破经济发展瓶颈,加快增长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快区域合作和资源整合,加快区域经济圈的快速、健康形成,实现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一、某县物流业发展现状

(一)物流需求旺盛 1.工业物流需求较大

2009年,某县生产总值109.6亿元,比2008年增长16%,完成工业增加值56.4亿元,比2008年增长20%,按假设某县工业20%物流成本推测,2009年有11亿元的物流成本,某县工业正处入快速发展时期,蕴含着较大的物流需求。

2.流通企业物流需求不断增加

2009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1亿元,增长22.1%,其中批发零售贸易额26.1亿元。“十二五”期间,商贸流通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流通企业物流需求将不断增加。

3.农产品物流发展意义重大

某县农产品资源丰富,2009年全县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蔬菜、水果、水产)54.23万吨,农产品物流的快速发展将加速农产品流通,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快速发展。

(二)物流业发展取得一定成绩

2009年某县全社会货物周转量231452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6.4%,物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某县把农村物流业的发展作为活跃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启动了农村网络文化站、村村通电话、农业信息网络等三大工程建设,将电话、电脑、电视三种信息载体有机地结合起来,定期发布信息,不断促进电子商务与农产品物流配送相结合。同时,引进数千万元资金建市场、设站点、搞配送,拉长农村物流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了以信息化为支撑,连接货源采购、运输、仓储、加工、配送等体系的农村物流网络,相当一部分农产品运销大户实现了微机联网,依托物流配送中心,在网上进行交易。

以农产品物流、货运枢纽建设为支撑,整合运输力量,建成了3个大型货运枢纽站场、25个乡镇货运站点,这些站点与附近物流企业、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品集散地和社会消费者建立联系,吸引营运货车万余辆,从业人员4万多人。

(三)存在问题

据调查显示,某县城区截至2008年12月还没有规模较大的现代化物流企业,缺乏现代化的物流及信息设备,缺乏现代化的管理理念。

从某县现有的物流需求状况、物流企业状况、经济发展现状和历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来看,某县现有的货物中转企业明显不能满足某县流通业及商贸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说:

1.某县物流企业经营水平不高。目前,某县物流设施少,分布散乱、重大物流配套设施建设滞后问题比较突出。现有的物流企业运输和储运等业务能力有限。服务方式和手段单一,只能提供一般的运输和仓储服务,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和物流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务方面,尤其是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物流服务方面还没展开。

2.没有形成真正的现代物流理念。目前,某县物流企业没有形成真正的物流理念,还停留在单一的运输、仓储概念中。没有从设施、设备、人才、信息、服务、各种资源综合协调调度等方面来认识物流。调查中发现,目前物流企业的管理者仍没有认识到现代物流系统及设备的重要性,还停留在传统物流的管理模式里。

二、某县物流发展建议

1.加强物流业发展中政府部门的领导,发挥政府部门在推动物流业快速发展中的作用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新兴的复合型产业,涉及运输、仓储、装卸、货代、联运、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环保等行业,政策上关联交通、商务、信息产业、海关、环保、工商、税务等许多部门。为避免政出多门,确保政府部门间政策的协调一致,应该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协调机制,设立统管物流的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能是提出现代物流

发展政策、协调地区物流发展规划、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等。

2.加快物流公共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

首先要重视现有物流基础设施的利用和改造,通过对其规模、布局、功能进行科学的整合,提高现有设施的使用效率,发挥现有设施的综合效能。其次要加强新建物流基础设施的宏观协调和功能整合。应从整体战略的高度协调物流相关规划,理顺各种规划的关系,使物流规划,不同运输方式的场站建设规划、工业及商贸流通行业的仓储设施规划能够有机衔接和配合,防止重复建设,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第三,要继续扩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加大公路、铁路、水运、管道和城市配送等设施的建设力度。对基础性、公益性设施,政府要增加投入,对经营性设施应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扩大投融资渠道,鼓励企业经营。第四,要注重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加快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大力发展多式联运。

3.促进物流信息系统发展和标准化体系建设

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是发展物流的重要基础,有助于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性。首先,政府应引导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包括全面质量管理(TQM)、电子数据交换(EDI)、射频技术(RF)、全球定位系统(GPS)、企业资源计划(ERP)等技术,全面提高企业信息管理水平。其次,政府应大力支持建设公共网络信息平台,加快构筑区域性物流网络,实现不同物流部门、物流企业的资源共享、数据共用、信息互通,为物流信息交流的畅通和高效创造条件。

4.给予优惠的支持性政策(1)实行优惠的土地政策

物流园项目建设新征用的土地。享受土地出让价款15%的优惠;企业以原划拨土地为条件引进资金、设备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可按一定比例缴纳土地出让金后,将土地使用权作为法人资产作价出资。

(2)税收优惠政策

合理确定物流企业营业税计征基数,对在总部统一领导下实行统一核算的物流企业分支机构,其企业所得税由总部统一缴纳;物流企业所缴增值税25%部分按50%返还。

(3)行政事业收费予以优惠,对涉及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建设的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给予政策性减免。

(4)实施积极的财政扶持政策

一是设立现代物流业发展重点专项资金,由县财政设立专门的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基金,根据项目的大小和企业效益评估,对重点项目进行重点扶持;二是财政收入增量返还,对重点建设的物流园区,根据它对财政的实际贡献,适当考虑将财政留存的部分按一定比例返还物流园区作为政府对物流园区的投资,用于物流园区的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

(5)适度放宽市场准入

工商行政部门在为物流企业办理注册登记时,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发布决定规定外,其他前臵性审批事项一律取消;在加强对货运代理经营资质和经营行为的监督检查的同时,取消公路、铁

路货运代理和多种联运代理的行政审批,对危险品等特种货物的运输代理要严格按国家规定办理;物流企业设立的非法人分支机构,对其办理经营资格审批和各类证明(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除外),实行总部统一办理,统一年审的办法,分支机构持总部机关文件和证明办理登记或备案手续。

(6)实行水电价格优惠

对农产品物流配送企业、冷储物流业等生产用大型冷冻、冷藏和各类生产加工设备用电价格按用电电容量大小,执行非、普工业电价或大工业电价;用水价格比照工业企业用水价格定价。

(7)优化道路交通环境

加强对严重危害道路交通安全的交通违法行为的治理,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公路运输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确保交通安全和市场有序,为物流企业创造安全便捷的交通环境。要继续建设好重点企业运输“绿色通道”,研究制定方便城市配送、快递车辆通行、停靠的措施,积极研究探讨过桥过路费收费改革,降低物流企业运输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5.大力推进物流标准化,建立统计指标体系

物流标准化是实现物流系统高效运行的前提,要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和我国正在制定的技术标准,对物流术语、物流技术、物流工程、物流管理、物流法规、物流企业认证等各方面进行规范。针对某县现代物流业正处于起步阶段的现状,抓紧制定和规范物流设施、相关技术设备、物流过程的各个环节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指导物流业向

物流标准化发展。制定科学的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现代物流业统计信息收集、研究和监测体系。

6.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

政府应大力支持和引导物流科研工作,一方面要积极支持物流基础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良性循环,加强应用性物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三、规划布局

(一)规划导向

物流业是服务全县工农业的基础性产业,发达的物流体系能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运营效率。物流业的发展应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实行企业化运作,优先发展第三方物流,积极搭建物流信息平台,通过降低物流的社会化成本和提高现代物流增值服务实现第三利润源。

物流中心设臵于城市外环线附近的内外交通枢纽中心地带,靠近货物转运枢纽的交通主干道出入口,要求公路和铁路运输发达,对外交通便捷;其次,要成为城市物流的节点,紧邻工业园区或大型商业中心区或批发市场群等产生较大物流量的区域,有利于整合、利用现有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最后,物流园区所处区域土地开发资源较好,周围具备足够的发展空间,考虑绿化、生态环境等因素,尽可能降低对城市正常生活的干扰。

(二)控制导向

在循环经济工业园物流用地处规划一个商贸物流中心,服务于某县工业产业发展需要,服务于市场群建设。物流中心应具备储存、配送、运输、装卸搬运等四大基本功能体系,根据市场需要可完善包装、信息和加工等附加值高的服务功能,周边配套餐饮、便利店、金融电信、中介、商务服务等设施。在汽车站附近规划一个配送中心,主要功能是仓储和配送。

(三)规划建议

1.某县商贸物流中心

在工业园物流用地处规划建设一个占地面积约40万平方米的商贸物流中心。中心分为物流和市场两大区域,互为补充和支撑,其中市场用地15万平方米,物流用地20万平方米,其他附属设施用地约5万平方米。该地块毗邻某县最大的市场群、循环经济工业园,交通便利,货源充足。

某县商贸物流中心建设集中体现储存、配送、运输、装卸四大基本功能,划分为7大职能区,包括货运场、加工区、仓储中心、配送中心、信息中心、管理中心和商务服务区,提供全面高效的物流服务。

2.城北配送中心

“十二五”期间,在汽车站以东规划一个配送中心,规划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城北配送中心主要服务于老城区居民日常生活及商贸业发展需要,面向县城东北广大农村地区。

3.乡镇集散中心

上一篇:中学生安全知识竞赛试下一篇:当前中国经济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