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好题不仅要用主干知识作为载体, 有好的区分度, 而且要体现好的思维拓展过程, 体现思维的深刻性.例如, 2012年高考数学四川卷理科第12题:已知函数f (x) =2x-cos x, 数列{an}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若f (a1)..."> 一道好题不仅要用主干知识作为载体, 有好的区分度, 而且要体现好的思维拓展过程, 体现思维的深刻性.例如, 2012年高考数学四川卷理科第12题:已知函数f (x) =2x-cos x, 数列{an}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若f (a1)"/>

四川的高考题的范文

2024-06-08

四川的高考题的范文(精选13篇)

篇1:四川的高考题的范文

(1)讨论函数的单调性,先对函数进行求导,判断导函数的符号即可得出原函数的单调性,而对后面证明不等式,要注意观察不等式与前面函数f(x)的关系,这样才能容易处理,否则只能变为一道新题,耗时耗力也有可能得不出正确答案;

(2)乍一看,函数g(x)与(1)问中的函数f(x)无关,但是如果无关,又变为一道新题,那同学们还是解不出来!有的同学说,高考网小编那我看不出来怎么办呢?那就先求导(题目说最小值,按正常程序第一步就是求导),对导函数进行整理后,找到导函数与f(x)的关系,那么后面就处理的比较顺手了!

[每日一道高考题]

篇2:四川的高考题的范文

2021年四川高考成绩查询时间:

2021年高考成绩查询预计于6月22日晚22点开通考生凭考生报名号、准考证号、身份证号查询高考成绩四川省教育考试院网站“四川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四川教育”新浪微博

高考志愿填报批次是什么意思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录取批次,分为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专科一批、“专科二批”等招生批次。教育部近年积极推动各地开展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批次合并体现了国家改革的总体方向。

以北京市为例,2021年考生志愿分本科、高职(专科)按录取批次顺序填报。本科招生设置本科提前批、本科普通批2个批次,并按顺序依次录取。本科志愿以院校专业组为志愿单位设置,一个院校专业组即为一个独立的志愿,每个志愿一般设置6个志愿专业和一个“是否服从专业组内调剂”选项(本科提前批普通类B段除外)。专科招生设置专科提前批、专科普通批2个批次,并按顺序依次录取。

以河南省为例,2021年本科(非艺术类)志愿分为本科提前批(含体育、军队、公安、司法、地方公费师范生及其他有特殊要求的本科专业,公安、司法专科专业随该批录取)、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一批、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二批。本科提前批各类不得兼报,考生只能选报其中一类。艺术类本科分艺术本科提前批、艺术本科A段、艺术本科B段。专科层次分专科提前批和高职高专批。

填志愿要一次填完吗

填报志愿是分批次的,在填报批次的规定时间内填报志愿,有的省份可以修改志愿,但是会限制修改次数,要注意要求。如果考生填的是一本志愿,在填完之后没被录取,可以继续填报二本志愿,如果还没录取,也可以继续填报专科志愿或征集志愿。

填志愿要先打好草稿,填完立马交,一旦显示超时影响会很大。

其实在网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就是因为没有提前选好自己想要的专业,再打开报填志愿的系统,登录后,边选边填。等到填完之后,点击登录才发现已经超时了,已经失败,在打开之后就已经全部都没有了。

所以大家在填志愿的时候,一定要先想清楚自己到底想选一个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一个专业,只有确定好目标之后把它写下来,在登录到电脑系统之后,才不会忙中出错。

高考填志愿没被录取怎么办

可以填报征集志愿,如果征集志愿也都没录取只能复读了。本科没录取可以填报本科征集志愿,还可以填报专科志愿,如果没有理想的院校和专业,那么只能选择复读了。在填报志愿时,建议勾选服从调剂选项,这样能够增加被高校录取的机会。

高考志愿一个都没录取等于没有考上任何大学,只有去复读或者做别的事情。

“上线落选”主要指两种情况:一是指某考生的高考特征成绩达到了相应批次控制线,但没有达到所报学校的调档分数线,档案无法被省招办投出。

篇3:四川的高考题的范文

(Ⅰ)求椭圆E的方程;

这道题目是2016年高考四川卷文科第20题,属于解析几何压轴题,笔者有幸参与了本次试卷评阅工作,从试卷布局、试题难度以及评阅结果等情况分析来看,本题是整套试卷的压轴题之一,尤其是第(Ⅱ)小问,放弃不做、胡乱书写以及找不到解题突破口而导致得分率较低的现象比比皆是,究其原因,在于该小问综合性强,解法灵活多样,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要求的运算能力较强,对学生的解题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多视角求解

(Ⅱ)下面从五种视角探讨本题第(Ⅱ)小问的求解策略,供大家参考.

视角一借助两点间距离公式及韦达定理

评注:判别式与韦达定理虽是代数基础知识,但却是求解解析几何问题的利器与法宝,尤其是在解答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问题时,其作用往往不可小觑.

视角二借助点差法、韦达定理及两点间距离公式

评注:利用点差法直接找到了点M的横、纵坐标之间的关系,避免了出现视角一中先利用中点坐标公式求得点M的横坐标、再代入直线的方程求得点的纵坐标的运算过程,显得简捷高效.

视角三借助向量的两种运算及韦达定理

评注:引入向量并借用其两种运算形式,可以使几何问题代数化,达到事半功倍的解题效果.

视角四借助直线参数方程、韦达定理及两点间距离公式

评注:利用直线或曲线的参数方程解决解析几何问题,可以极大地简化运算、减少运算量,实现快速解题的效果.

我们知道,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若A(x1,y1),B(x2,y2)为l:y=kx+b上不同两点,则

借用这一知识,我们也能实现本题的如下快速解答:

视角五借助弦长公式及韦达定理

三、解题启示

篇4:四川的高考题的范文

已知椭圆E: x2a2+y2b2=1(a>b>0)的一个焦点与短轴的两个端点是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点P(3,12)在椭圆上.

(Ⅰ)求椭圆E的方程;

(Ⅱ)设不过原点O且斜率为12的直线l与椭圆E交于不同的两点A、B,线段AB的中点为M,直线OM与椭圆E交于C、D,求证:|MA|·|MB|=|MC|·|MD|.

这道题目是2016年高考四川卷文科第20题,属于解析几何压轴题,笔者有幸参与了本次试卷评阅工作,从试卷布局、试题难度以及评阅结果等情况分析来看,本题是整套试卷的压轴题之一,尤其是第(Ⅱ)小问,放弃不做、胡乱书写以及找不到解题突破口而导致得分率较低的现象比比皆是,究其原因,在于该小问综合性强,解法灵活多样,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要求的运算能力较强,对学生的解题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多视角求解

(Ⅰ)由题意可知,a=2b.又椭圆E过点P(3,12),则有34b2+14b2=1,解得b2=1,所以椭圆E的方程为x24+y2=1.

下面从五种视角探讨本题第(Ⅱ)小问的求解策略,供大家参考.

视角一 借助两点间距离公式及韦达定理

设直线l的方程为y=12x+m(m≠0),并设A(x1,y1),B(x2,y2),M(x0,y0),由题意知x1≠x2.

联立方程组x24+y2=1,y=12x+m,

化简并整理得x2+2mx+2m2-2=0,x1与x2为此方程的两个实根,所以x1+x2=-2m,x1x2=2m2-2,且由Δ>0可以得到-2

因为点M为线段AB的中点,所以x0=x1+x22=-m,y0=12x0+m=m2,点M的坐标为(-m,m2),所以直线OM的方程为y=-12x,

联立方程组x24+y2=1,y=-12x解得点C(-2,22),D(2,-22),因此可得到|MC|·|MD|=(-m+2)2+(m2-22)2×

(-m-2)2+(m2+22)2=52(2-m)×52(2+m)=54(2-m2).又因|MA|=|MB|,y1=12x1+m,y2=12x2+m,y1-y2=12(x1-x2),所以可以得到|MA|·|MB|=14|AB|2=

14[(x1-x2)2+(y1-y2)2]2=14[(x1-x2)2+

14(x1-x2)2]=516[(x1+x2)2-4x1x2]=

516[(-2m)2-4(2m2-2)]=54×(2-m2),因此,|MA|·|MB|=|MC|·|MD|.

评注 判别式与韦达定理虽是代数基础知识,但却是求解解析几何问题的利器与法宝,尤其是在解答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问题时,其作用往往不可小觑.

视角二 借助点差法、韦达定理及两点间距离公式

设A(x1,y1),B(x2,y2),M(x0,y0),x1≠x2,所以x214+y21=1,x224+y22=1,两式相减得,(x1-x2)(x1+x2)4+(y1-y2)(y1+y2)=0,即(x1-x2)x04+(y1-y2)y0=0,所以y0x0=-x1-x24(y1-y2)=-12,即x0=-2y0,点M的坐标为(-2y0,y0),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y0=12(x+2y0),即y=12x+2y0,直线OM的方程为y=-12x.由方程组x24+y2=1,y=12x+2y0可得x2+4y0x+8y20-2=0,x1与x2为此方程的两个实根,由Δ>0可得-2<2y0<2,x1+x2=-4y0,x1x2=8y20-2.又因为|MA|=|MB|,y1=12x1+2y0,y2=12x2+2y0,y1-y2=12(x1-x2),所以|MA|·|MB|=14|AB|2=14[(x1-x2)2+(y1-y2)2]2=14[(x1-x2)2+14(x1-x2)2]=516[(x1+x2)2-4x1x2]=516[(-4y0)2-4(8y20-2)]=52(1-2y20).

由方程组x24+y2=1,y=-12x可得C(-2,22),D(2,-22),因此可得|MC|·|MD|=(-2y0+2)2+(y0-22)2·

(-2y0-2)2+(y0+22)2=52(2-2y0)×52(2+2y0)=52(1-2y20),故|MA|·

|MB|=|MC|·|MD|.

评注 利用点差法直接找到了点M的横、纵坐标之间的关系,避免了出现视角一中先利用中点坐标公式求得点M的横坐标、再代入直线l的方程求得点M的纵坐标的运算过程,显得简捷高效.

视角三 借助向量的两种运算及韦达定理

设直线l的方程为y=12x+m(m≠0),并设A(x1,y1),B(x2,y2),M(x0,y0),x1≠x2.联立方程组x24+y2=1,y=12x+m,化简并整理得x2+2mx+2m2-2=0,x1与x2为此方程的两个实根,所以x1+x2=-2m,x1x2=2m2-2,x0=x1+x22=-m,y0=12x0+m=m2,点M的坐标为(-m,m2),因为A、B两点在直线l上,所以有y1=12x1+m,y2=12x2+m,y1y2=14x1x2+m2(x1+x2)+m2=12m2-12,y1+y2=12(x1+x2)+2m=m.又因MA=(x1+m,y1-m2),MB=(x2+m,y2-m2), 所以有MA·MB=|MA|·|MB|cos180°=-|MA||MB|=(x1+m)(x2+m)+(y1-m2) (y2-m2)=x1x2+m(x1+x2)+y1y2-m2(y1+y2)+5m24=54m2-52.

因为点M的坐标为(-m,m2),所以直线OM的方程为y=-12x,由方程组

篇5:四川的高考题的范文

2015四川公务员笔试申论备考指导:贯彻执行题的作答逻辑

中公教育通过近些年的研究发现,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中频繁出现贯彻执行题,而很多考生在备考时,对贯彻执行题往往无从下手,甚至会感到畏惧。其实,贯彻执行题并不可怕,倘若广大考生掌握了其中的答题奥秘,就能在“难题”面前轻松过关。鉴于此,中公教育专家在此给各位考生解析贯彻执行题的作答逻辑。

(一)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

贯彻执行题通常表现为要求考生写一篇公文,由于贯彻执行题正文部分所有的内容要点都是围绕“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展开的,因此,审题干时,务必要审清题干中的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即为什么要写此篇公文,命题人的意图如何。以一道公务员考试真题为例,“‘给定资料8’介绍了最近社会上涌现出的先进人物的事迹,某单位党委决定编印一期《内部学习资料》宣传他们的事迹,号召本单位全体人员向先进人物学习。请你为这期《内部学习资料》撰写一则‘编者按’。要求:概括全面、准确,揭示各位先进人物的精神实质,不超过200字”。通过阅读题干,可以发现本题的目的是“宣传事迹、号召学习、揭示实质”,由于“呼吁号召”这一部分通常位于公文的最后一部分,故此,按照一般的写作思路来组织本题作答结构,应为“宣传事迹+揭示实质+号召学习”。

(二)作答身份

在作答贯彻执行题时需要注意题干中的身份要求,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身份定位,二是执行相对方的身份定位。以另一道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为例,“假如你是某企业的一名工会干部,在学习了‘给定资料7’后,请你写一个倡议书,号召爱岗敬业、积极创新”。此题将考生的身份设定为“企业工会干部”,执行的相对方应当是“企业员工”。

2015年四川公务员考试笔试备考指导

(三)客观实际

四川中公教育:http://sc.offcn.com

四川中公教育

“符合客观实际”这一要求是贯彻执行题在大纲中的原始表述,旨在告诉广大考生在写公文时不能天马行空,而要立足客观实际情况来撰写公文,这要求考生既要审清题干中的作答范围,还要审清作答要求中对这一题目的具体阐述。

[示例] 孔子学院已成为响彻全球的文化关键词,为满足孔子学院海外汉语教学需求,XX大学启动2015年赴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合建孔子学院志愿者招募计划,请以该校校团委的名义,结合“给定资料6~7”,写一篇志愿者招募集结令。

要求:内容具体,指向明确;语言生动,有感染力;不超过500字。[中公解析]通过审题可知,本题是一道贯彻执行题,需要考生写一篇孔子学院志愿者招募集结令,以满足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孔子学院的海外汉语教学需求,这就是本题的工作目标和意图,由此,本题的作答逻辑“发文事由+主体部分(招募要求、符合条件后的安排)+结语”。在“发文事由”部分简单介绍孔子学院的作用和公文目的。在“主体部分”重点写孔子学院招募志愿者需要满足的要求以及符合条件后的一些安排,比如:“年龄在22岁~60岁之间;掌握中华文化,具体汉语教学实践能力、外语沟通能力,具有中华才艺专长;普通话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英语达到大学英语四级以上水平;选拔合格的志愿者须接受汉办组织的相关培训等”。在“结语”部分简单呼吁号召,并留下联系方式提供给有意向人士。同时,“作答身份”中自身的身份是“共青团XX大学委员会”,执行相对方的身份是“全校师生”。“客观实际”是依据材料6~7所提供的资料进行作答,并且注意语言表述的生动性、感染力即可。综上所述,通过审题干得出作答思路后,带着作答思路去材料6~7中寻找对应的要点,最后将要点整理通顺有序即可。

此类题目的易错点是作答逻辑容易主次颠倒,很多考生初做本题,容易花大量笔墨写孔子学院的作用,比如孔子学院对中华文化传播、中外文化教育交流的重要性。还有的考生会花大量篇幅来呼吁广大师生加入到孔子学院志愿者的行列中来。这样一来,分数肯定比较低。殊不知,题干中命题人要求考生写志愿者招四川中公教育:http://sc.offcn.com

四川中公教育

募集结令,应该着重介绍招募要求。因此,要想在贯彻执行这一题型中拿到高分,把握好“作答逻辑”才是“王道”。

篇6:高考最简单题的作文

人们往往赞美前者,说前者勤恳,追求完美,几乎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而又批评后者,说他们做事只图方便,懒惰透顶。但也有人支持后者,说后者聪明,能节省精力,不去追求表面浮华;批评前者,形式至上,错把无聊当有趣。

而我要说:不就是挤个牙膏吗?有那么多高深莫测的理论吗?弄那么复杂干什么?

就像吃香蕉,有人习惯于从顶上剥,有人习惯于从尾部剥,这完全是个人习惯的不同。有人就此硬要说:美国人多是前者,因此美国发达;中国人后者多,所以中国落后。这样霸蛮,真有点强盗逻辑的意味。

世界上很多事都是如此,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但细究起来,并不见得就是事物的本质规律。如果硬要见风就是雨,那可真是危言耸听了。

还记得,寓言中的青蛙惊奇地问蜈蚣:“你这么多脚,走路先迈哪一只呢?”蜈蚣苦苦思索了很久,也没有想起来。等要上路的时候,蜈蚣发现迈这只脚也不对,迈那只脚也不是了。

这样瞎折腾,想得太多,反而把原本简单的事情越弄越复杂。有个人用了一个很漂亮的细颈瓶养了一条鱼。这本是自得其乐的好事,但他偏要瞎琢磨:如果鱼儿长大了,怎样才能在既不伤害鱼儿又不打碎瓶子的前提下,取出鱼儿呢?琢磨来琢磨去,活生生把自己搞得神魂颠倒。其实,生活中的我们不妨多一点简单,少一点复杂,静看花开花落。这就如同面对一杯泥水,若静静等待,污垢自然会沉淀,若按捺不住,只会越搅越浑。

我们在学习中常常也会因一次两次的失败而怀疑自己的能力,因高矮胖瘦之类的傻问题而长吁短叹。作为凡夫俗子的我们,何必怨天尤人?何必什么事都想那么复杂?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别太复杂,简单点!牙膏想怎么挤就怎么挤,日子该怎么过便怎么过。

篇7:以淡泊为主题的作文范文

导语:将心归于平静之中,这样才会做到“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才会成为“一品百姓”。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淡泊作文800字的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以淡泊为主题的作文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多少年来,这句话成为无数人修身养性立世持家一贯坚守的经典训诫。

淡泊于名利,是做人的崇高境界。没有包容宇宙苍生的胸襟,没有洞穿世俗凡尘的眼力,那是万难做到的。

淡泊于名利,方能成大器,方能攀上人生的高峰!在物欲横流、人性沦丧的当今,有志者更应守住那份内在的淡泊。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抛弃权欲、物欲,守候清贫坦然面对身边的繁华喧嚣纸醉金迷。我们有着自身的人生价值体现,教的学生家长满意社会满意,走在外面一身朴素却能散发迷人的光泽,这应该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能够真正看透看开,能够真正做到与世无争,淡薄名利又谈何容易!为了自己的事业,忽视了健康,淡漠了亲情、友情,甚至可以丧失人性。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们为了追求所谓的高分,为了证明自己的水平,为了得到一点点奖金,为了做一名所谓的优秀教师,为了一个虚拟的职称,总之,为了一切个人利益,许多老师不得不采取各种非常手段。抹杀一批又一批的学子的天性,扼住祖国命运的喉咙。淡泊,是一种纯粹的感觉。一份远离名利、是非、欲望的清澈心智。名和利,都是过眼烟云,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生为名利所累,实在是本末倒置。淡泊,是一份明悟的感觉。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一种淡泊。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更是一份淡泊。但是必须要清楚,淡泊人生,并不是消极逃避的处世态度,也不是看破红尘的思想懈怠,更不是消极避世的一味沉沦颓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算得上是个淡泊者,“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凭这淡泊,颜回成了千古安贫乐道的典范。

工作之余说说闲话,调节一下气氛,放松一下心情,也属正常,全都憋着,没准会憋出病来,看得见的深度那才叫深度,要城府太深了,无法看见,就该叫深渊了,那才是最恐怖的……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保持一份学习的心,愉快地享受工作与生活,如此,不快乐也挺难的!所以,选择淡泊吧。不要把什么名教师、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这些虚名看得太重。抛开一切名缰利锁的束缚,让人性回归到本真状态,从而获得心灵的充实、丰富、纯净……扪心自问,或许,我们只能在这个社会做着自己。该追求的去追求,该放弃的得放弃!当你看淡了一些的时候,或许,你已经淡泊名利了。随遇而安,不用去刻意。今天你想这样,明天可能又换样了,总之,去做自己想做的!做完了也不要后悔,没用。好好的做一个人就好!不迁怒,少愤怒。大道理讲不完的。

呵呵,自己去感悟或许会好些。

以淡泊为主题的作文

淡泊是寒冬时节傲然开放的梅花,坚守着自己洁雅的操守,放弃了大红大紫的追逐;淡泊是暖春三月奋然抽芽的小草,坚守着自己平淡的品格,远离了高大雄伟的追求;淡泊是金秋时节独握锄头的陶潜,坚守着自己质朴的心灵,抛弃了污浊官场的屈膝。

淡泊可以使一个人的素质得到提升,灵魂得到净化。一颗远离扰扰凡尘的心。可以感悟出世间的美好。诸葛亮寄居于南,品读诗书,感受自然,终成一代名仕;雷锋寄心于平淡,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终成时代楷模;沈浩托心于小岗村,一心为民,排忧解难,终成时代先锋。假如诸葛亮一心追求权贵,一心想拥有高官厚禄,他又怎么会领悟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假如雷锋想成为“一品高官”,放弃行善,他又怎么会成为人人效仿的模范?假如沈浩渴望金钱利益,总是追逐着最高的官职,他又怎么会赢得一方乡亲的爱戴和尊敬?只有将自己的心灵回归平静,才可能会成为“一品百姓”。

淡泊可以培育一个良好的社会风尚,营造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一个人的宁静,可以使一群人致远。吴孟超沉心于肝脏研究之中,以医德治愈了一位位病人,社会上也逐渐有了一种“医德为先”的治病潮流;白方礼投身于慈善事业之中,以爱心帮助了一位位学子,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效仿白方礼老人的善举。只有不断立足于平凡大众的生活中,吴孟超才会赢得人们的赞誉,人们也才会以其为自己行事的榜样。只有不断奉献自己爱心,追求一种平淡的生活,白方礼才会成为后人心中的人杰,社会上才会不断涌现出更多的白方礼。

淡泊可以帮助一个国家的繁荣强大。“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真正的贤人是不会计较得失的,因为他们一心投身于事业之中;而小人是百害无一利的。因为他们只会追名逐利。钱学森放弃美国的高薪,毅然回国,投身于科技研制之中,终使中国国力发展,生活水平提高。没有像钱学森这样于淡泊中明志的贤臣,又怎么会换得祖国的迅速崛起?正因为祖国中少了一些汲汲于名利,只为做高官的小人,祖国才会不断发展,不断繁荣。

梅花凌寒独自开,让人们记住了它的淡泊;小草一生默默无闻奉献,让人们记住了它的宁静;陶潜性本爱丘山,让人们记住了他的高远,他们虽然没有很高的官职,也不是“一品大员”,但他们是一位位光彩照人,彪炳史册的“一品百姓”!

篇8:四川的高考题的范文

答案:选D.

一、一条不通的路

要得到所求结果, 需求出f (a3) , a1, a5.因为{an}为公差为8π的等差数列, 故只需求f (a3) , a3.直接代入得

f (a3) =2a3-cos a3中a3与cos a3的系数之比为-2, 所以 (1) 式整体代换不可能, 而且 (1) 方程无法求解, 此路不通!

二、另一条不畅通的路

数受阻, 形来助, 数形要结合!函数问题若能作出其图象, 则一切皆在掌握之中.学了导数, 高中学生无疑作图能力大幅提升, 但也并非会求导就能作图!此题即如此.f (x) =2+sin x>0, 函数在R上单调递增, 无极值.若要作图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描点.利用函数的性质作函数的图象此路不通!

三、第三路上的误区

代值, 作图相继受阻, 求函数f (x) 的性质:

(1) 单调性:由2知函数f (x) 在R上单调递增;

(2) 周期性:显然函数f (x) 不是周期函数;

(3) 奇偶性:f (-x) =-2x-cos x≠f (x) , 且

f (-x) =-2x-cos x≠-2x+cos x=f (x) .

所以函数f (x) 既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 似乎无从入手.

误区一:函数f (x) 既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 则函数f (x) 的图象没有对称性;

若能跳过误区一, 继续寻找函数f (x) 的对称性.

误区二:余弦函数为偶函数, 只能寻找对称轴;

若能跳过误区二, 再深刻些, 寻求中心对称点;令g (x) =2x, h (x) =cos x, 则f (x) =g (x) +h (x) , g (x) , h (x) 的图象分别点 (0, 0) , 2kπ+, 02对称, f (x) =g (x) +h (x) 有中心对称点吗?

误区三:中心对称点不重合的两个函数的和构成的新函数没有中心对称点.

事实上, f (x) =2x-cos x=2 x2-2+sin x2-2+π, 令F (x) =2x+sin x为奇函数, 其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将其图象上每一个点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再向上平移π个单位长度, 得到函数f (x) =2x-cos x的图象, 所以f (x) =2x-cos x的图象关于点成中心对称.该结论对本题求解开启了一条通道!

四、一个完美的结合

“f (x) 的图象关于点 (a, b) 对称”的充要条件是“对定义域内任意的x都有f (a-x) +f (a+x) =2b成立”.若将等差数列的项作为函数的自变量, 等差中项的性质正好与这类函数自变量满足条件相宜.这是此题的亮点, 是此题的精彩之处, 是一个完美的结合.由题设知f (a1) +f (a2) +…+f (a5) =5π, 只要能将f (a1) +f (a2) +…+f (a5) 用f (a3) 来表示, 则最终结果将完成一半的求解.事实上,

所以

种种迹象表明,

证明:假设f (a3) ≠π, 因为函数在R上单调递增, 则a3≠不妨设则所以与已知矛盾, 故

所以这里的单调性为确保自变量与函数值的一一对应关系, 从而使得 (a3, f (a3) ) 成为函数f (x) 的唯一的对称中心, 为作出最后的结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五、两条不通路中的有用结论

1. 方程虽然不能求解, 也不能整体转化为f (a3) 来求解, 但它有一个特解对于做选择题的作用可谓是巨大的!

2. 函数的图象虽然不能利用性质、极值准确地作出来, 但分析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函数的单调性, 联想到了结合周期性与奇偶性, 甚至对称性来求解.

3. 用描点法作图对本题的探索也是非常有用的, 由于函数中包含余弦, 加上公差为的等差数列的项作为函数的自变量, 故取点时自然会取0, 也许会找到中心对称点从而得出答案.

解题思路受阻对于解题者来说司空见惯, 但若将受阻的东西尽数舍弃, 实在可惜!若将受阻过程中的结论加以整理, 说不定一条通天大路就会展现在你的面前!

六、误区来源于思维的深刻性不够

函数的奇偶性是高中阶段函数的重要性质, 但若仅仅局限于对奇偶性的研究是不够的.奇偶性实质上是对称性的特例, 尤其是奇函数仅仅研究图象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如果加以拓展, 思维能力将得到提升.

(1) 函数y=f (x) 是奇函数圳函数y=f (x-a) +b的图象关于点 (a, b) 对称;

(2) 函数y=f (x) 是偶函数圳函数y=f (x-a) +b的图象关于直线x=a对称;

若函数既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 若能找到其为在某个奇函数y=f (x) 控制下的函数y=f (x-a) +b, 则一定能找到它的对称中心, 若能找到其为在某个偶函数y=f (x) 控制下的函数y=f (x-a) +b, 则一定能找到它的图象对称轴.

奇偶性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出的函数的对称性:

(1) 函数y=f (x+a) 是偶函数圳函数f (x) 对定义域内任意都有f (-x+a) =f (x+a) 圳函数y=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a对称;

(2) 若函数f (x) 满足对定义域内任意x都有f (a-x) =f (x+b) 函数y=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3) 函数y=f (x+a) 是奇函数圳对定义域内任意x都有f (-x+a) =-g (x+a) 圳函数y=f (x) 的图象关于点 (a, 0) 对称;

(4) 若函数f (x) 对定义域内任意x都有f (a-x) =-f (x+b) 函数y=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七、对教学的启示

有人比喻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表明众多高中学子在高考中激烈的竞争势态, 更多的是由于高考过重地体现了一个人一生的起点, 加之各中学对“升学率”的片面追求, 为了得到高分, 师生们不得不跳入题海, 千锤百炼, 实在是辛苦!然而, 高考既要对高校新生进行选拔, 同时又要对中学教学进行导向, 实在难以两全其美.对数学而言, 考能力, 考数学思想, 考创新.教学过程中, 有些教师进行了“精编、精讲、精练、精改、精评、精补”的“行之有效”的应试策略, 但恰好忘了学习数学之根本是“理解、掌握、拓展、升华”.对数学概念的透彻理解, 对性质定理的掌握与运用, 对所学基础知识的拓宽与加深, 对所做习题的归纳与总结, 对自己所形成的结论加以整合与提升, 引导学生做一个真正懂数学的人!

例如, 我们从三角函数中正弦函数y=sin x的图象得知:图象既关于点 (kπ, 0) (k∈Z) 对称, 又关于直线 (k∈Z) , 且y=sin x的最小正周期为2π, 两相邻对称轴之间的距离为两相邻对称中心之间的距离为两相邻对称轴与对称中心之间的距离为可以引导学生从特殊到一般得出周期性与对称性的关系:

(1) 函数f (x) 的图象有两条对称轴, 其方程分别为x=a, x=b, 则T=2|b-a|是函数f (x) 的一个周期;

(2) 函数f (x) 的图象有一条对称轴方程为x=a, 一个对称中心 (b, 0) , 则T=4|b-a|是函数f (x) 的一个周期;

(3) 函数f (x) 的图象有两个对称中心分别为 (a, 0) (b, 0) , 则T=2|b-a|是函数f (x) 的一个周期.

八、一点希望

篇9:原则为主题的高考作文素材

萧伯纳的在《卖花女》中刻画了一个语言学疯子。他追求一切标准的发音和完美的音色,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记录着伦敦大街小巷各语种各发音。贫民窟的人用包含敬仰的眼视望着他,因为钱,因为权,却不知这一个“学识渊博”的语言学家背后是待人毫无底线的冷漠与刻薄。他将对语言的严谨用在了生活上,偏执到冷酷的性格,那“高极线”原则的追求无一不显着他疯子的本质。这是对生活的偏见,是活在内心一隅身处井底对外面恶意的揣测,这种原则,失去了理智。

对高处的人,人们往往用敬仰的尊敬的心理去看待他们的一切——那是一种近乎于盲目的崇拜,好比是中世纪神对欧洲人民的精神控制。若有一个人苏醒,便会发现《圣经》的原则早已成了对世界的偏见,那变态对人欲的控制,不是原则,是原则之上的偏执与占有欲。

后退一步再去看待偏见,扫去了愤世嫉俗的狰狞,留下的理智,便是原则。

朱光潜在《咬文嚼字》一文中对“是”与“这”两字区别的描述让人为之惊叹。从郭_沫若的《屈原》写到曹雪芹的《红楼梦》,从生活中“你这个没骨气的人”嚣张的“你是个好小子”,一个个例子信手拈来,趣味之中便是原则的闪现。这一字一句的斟酌,看似偏执,却是对文学谨慎之风最好的诠释。字的难处在于意义的确定与控制。炼了字,方使文章不落入“套板反应”,也不会落人下乘。

这便是原则上,对文章一字一斟酌不是过于追求原则与成事完美无缺的偏执,不是关于对方案不符心意的偏见,这恰恰是对文学的与热爱。惟有运思,方做得出好文章。有时,那字里行间细致入微的探索与发现对于处人是偏见,于内细细一想,是对文学的尊重啊。

有本书叫作《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在对人心理的剖析中,显而易见的是“左手原则,右手偏见”。看似天才般的原则,若如鲁迅笔下〈〈二十四孝〉〉般愚顿,那么“孝”便会成为老人从封建陈旧的世界看待世事的偏见;看似疯子般的偏执,若退后去以平常之心面对世界,DNA将是克里克眼中优美的双螺旋,而不是满纸枯燥的数学公式。

篇10:高考冲刺正确刷题的技巧

整理错题集不仅是把自己平时和考试时做错过的题目抄下来,并把正确的解题步骤和答案写上去,还要把错误的过程和答案加上,然后分析做错的原因,是知识点没掌握,还是忽略了使用的条件范围,或者因为粗心计算错误。在分析整理完后,要再次做一遍这道题,并且解题思路、解题步骤都要写上去,把涉及到的知识点也要写在上面,这样日后你在回顾这道题时才能更加明了。

如果你能保证错过的题型不一错再错,你的学习上的知识薄弱点就会变得越来越少,成绩也就能越来越好。

2、精选题目。

题目是永远也做不完的,高三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刷题也要好好挑选一下。只有在有针对性地选择题目的前提下,题海战术才是可取的。参考资料良莠不齐,所以选择题目时一定要慎重。

3、刷题一定要多反思,不然做再多题目也没有效果。

篇11:以书香为主题的作文高考

三四岁时,每天下午,我总缠着妈妈给我讲故事,妈妈总是微笑着从书柜里拿出一本硬皮安徒生童话,搂着我半躺在沙发上,温柔地讲着丑小鸭,美人鱼他们美丽的故事,我依偎在妈妈的怀里,认真地聆听,那时我向往着自已能够早早认字可以自已看书,读书成了我最向往的事情。

六七岁,我上学了,我已经可以自已看书了,薄薄的连环画成了我的最爱,当时的我对内容似懂非懂,却对精美的包装、美丽的插图十分着迷人,从那时起,我爱上了读书。书,也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在书中孔融教会了我尊老受幼,舒克、贝塔教会了我坚持不懈。。。。我也因为看书作文水平提高了许多。

现在,我已经可以摆脱拼音的帮助,一放学,我总是捧着美味的雪碧,坐在阳台的藤椅上,品读着优美的文字,与书中的人物同悲共喜。《查理九世》,《笑猫日记》,《红楼梦》《西游记》。。。总是让我百读不厌,一遍遍地欣赏。

篇12:四川的高考题的范文

一、把握一个基本原则

不少考生在答题时,通常有一种想法,认为既然是概括题,就得对原文进行高度概括,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其实,纵观历年考试,参考答案其实都蕴藏在原材料中。据不完全统计,历年考试参考答案有90%的文字均出自原材料,而不是考生所殚精竭虑、挖空心思的自己概括。因此,与其说这道题是考查考生的语言概括能力,不如说是考查考生的整理能力。考生如果思路正确,方法得当,就完全可以把命题人的“标准答案”或阅卷人的“参考答案”整理出来。因此,“答案源于材料”应该是考生答题的一个基本原则。

二、理解一种基本逻辑

《申论》考试是否考查逻辑能力?答案是肯定的。但是《申论》的逻辑能力是如何考查的呢?体现在命题答案的语段表达中。关于《申论》的文体,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录公共科目考试大纲指出:“《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报考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1]这就告诉我们,《申论》不是通常我们想象的议论文,而是类似于政府公文的议论文。政府公文的逻辑思路常有两种:第一种是递进逻辑,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层层深入的逻辑;第二种是总分总逻辑,这个通常在政府的总结报告中看到。递进逻辑侧重于对问题的深入分析,能够表现分析者思维的深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通常成为《申论》考试的考查点。所以,把握递进的逻辑,其实就是把握《申论》概括题的主线,也即把握参考要点的分布,而不至于不知如何寻找答案,不知如何组织参考要点。例如:

“投资环境直接关系着一个地区招商引资和地方经济的发展。(话题缘起)成都市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同时存在不少问题,诸如投资体制不顺、审批环节过多、行政效率低下、“亲商”意识不够、工作作风不实、“三乱”现象严重,等等。(陈述问题)这一切严重影响了成都投资软环境,阻碍了成都市的发展。(分析问题)要努力改善成都市投资环境:加大投资体制改革的力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改进工作作风,热情为企业服务。(提出对策)”[2]

这是四川省某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概括题的参考答案要点,答案要点呈现这样一种逻辑:话题缘起、陈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对策。而参考答案中的要点实则均出自于原材料。据不完全统计,四川省历年《申论》考试概括题的80%均采用这种思路。

三、学习一个基本方法

《申论》概括强调思维逻辑完整、概括要点全面、内容准确,因此,一个标准的概括答案必须是一个逻辑结构清晰、要点全面、语言准确的完美语段。而这些逻辑结构、要点都已经出现在散乱的材料当中。我们将这些散落在原材料各语段中的答案要点抑或关键词称为标签,因此,解答概括题就是在把握概括题的逻辑结构下,按照“标签”寻找、组织起来的就是完美参考答案的雏形,这就是贴标签方法。

所谓的标签,即材料中出现的一些与概括内容有关的要点,通常是“问题、重要性、原因、后果、对策、对比性事件、对比性观点”等。在材料中这些标签是散乱的,而组织答案则要把它们用递进的逻辑整理出来,即构成组织答案的逻辑结构:1重要性(话题缘起);2.问题/对比性事件或观点(陈述问题);3后果/原因(分析问题);4.对策(提出对策)。

所谓的“重要性”,即材料中有某段某句表明该问题的影响,这就是重要性,它可以作为我们组织答案的“话题缘起”部分(如果材料中没有类似的话,则自己组织加进去,这是一个答案要点)。“问题”,即材料中陈述的各类不良现象或情况,绝大多数材料都会给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就是整个材料中的核心概括内容,阅读时要注意把握全面,不要漏掉。“对比性事件”,即有些材料在指出不良现象的同时,还提出了一些值得对比的正面现象,因此,在陈述问题部分如果有正面现象就必须加进去,这样答案才算完整。“对比性观点”是在另一类型的材料中出现的,即材料提出一个争议性的观点,有两方意见,在陈述问题部分就是要将这两方意见概括出来,不能偏颇。“问题、对比性事件、对比性观点”构成了通常的《申论》递进逻辑概括的“陈述问题”部分。“原因”,即材料中会对出现问题进行一些探索,指出很多原因,这些就构成了答案的“分析问题”部分。值得关注的是材料中可能会指出多种原因,注意分类,不能遗漏。“后果”,即某些材料描述了该问题产生的后果或不良影响,这种不良后果也是分析问题部分不可缺少的,通常是答案的一个要点。因此,材料中出现类似的“后果”标签,也须概括进去,如果没有出现,则可以忽略。“对策”,材料中针对出现的问题,会提出一些解决办法,比如领导人的讲话、政府政策或针对问题而出现的一些方面(应该值得提倡的现象)这些都是“提出对策”,在概括材料时要注意把对策部分写进去,使整个语段结构完整。

多年来,《申论》考试的第一道题几乎都是概括材料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但题目要求考生概括全面,漏掉或多概括都会影响成绩,因此,面对一大堆材料怎样取舍,使很多考生犯难,继而把握不住重点。而贴标签方法则提供了一种思路,符合标签的,就是答案需要的,不符合标签的,就是材料中的干扰信息,应果断地砍掉。

参考文献

[1]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录公共科目考试大纲[Z].2007.

篇13:做高考题的心得体会

第一次上《数学教学论》时居然要做高考题,感觉很陌生,很棘手,只会做前两个步骤,即证明面面垂直和已知夹角求边长,第三步却不知从何入手。之后很多同学买了高考题练习,我国庆回家还特意带来高中的公式笔记本和错题本来复习,也为以后的教师统考做准备。经过两个月高考题的训练,我对遗忘的公式也渐渐又熟悉起来。我发现这些试题无非是考我们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以及运算能力和空间想象力的考核,但更多题目真的是比较难。

我总结出具体的教学方法有:比较法、消元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求函数性质的方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前n项和的方法等;数学思想方法有: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函数与方程、等价转换的思想等;逻辑方法有: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等;实验方法有:直接观察、类比归纳等。

一、代数

第二题和我们现在学的数分有一定关系,即求导,求单调区间,这一步骤常常用到,估计大家都会做;第二步我用数形结合和换元法,比较容易的得出了答案;第三步我记得很多人不会做,等老师讲解的时候“哦~”全班恍然大悟,用比较法巧妙得出结论。我认为这道题有层次区分,是道不错的高考题。

第四、五、六、十、十六题自认为比较简单,恰当地考察了我们的应用能力,就是考我们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对于函数的题治要多做练习就会很顺手。

二、几何

第一题如上所说,考察面面垂直的概念和基本证明方法;画空间直角坐标系,用待定系数法,了解点、线、面间的距离计算,根据已知线面成角来求边长;第三步用反证法证明。这道题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能力和转化思想。

第三题需要花一定时间回忆有关椭圆的公式,便可以求出第一问;第二题先用直接观察法,所谓直接发是根据已知条件探求懂点所满足的等量关系,且把这个等量关系中各个变量用动点坐标表示出来。本题我们要分析懂点运动运动规律满足AM*BM=-2,然后设直线方程求出待定系数。从这题我总结出:在求曲线方程时,如果动点坐标关系不易表达,可引进一个参数间接地把x、y的关系找出来,然后消去参数即可。

第七、八题应该是比较难的题目,历年高考几何大题都会出现,考点是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中的最值问题,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中除了涉及存在性的定值问题,还会考查有关最值的问题;求轨迹方程也是很头痛的。第八题的数学归纳法也是比较经典的一种做法,直到大学我们还在用。两道题目突出共性,反映个性。

近几年解析几何的试卷中总会出现一些向量与解析几何交汇的题目,向量在其中承担着将题目条件用向量语言表示的任务。由于向量既有代数表示又有几何表示(如第十一、十二题)我们可以利用向量巧妙地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能方便解决一系列问题,包括线线垂直、面面垂直、二面角大小等。

总结发现,我对函数的题目掌握的比较透彻。求函数单调性就是对函数求导,后面的步骤一般都是根据单调性判断区间大小之类的,当然碰到难的题目还是要慎重思考。

立体几何一直是我,或者说是教学的薄弱环节,求轨迹方程,未知直线方程,由题目做太多而固定思维,高考题却都比较新颖。在做几何题时我建议“题不在多,理解则灵;难度不在大,有意才行”,重在知识的系统化、专题化、题型化;以问题引导学习,把知识转化成问题,让问题升华知识。其实就算高考题新颖,重视的也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和相关的知识。例如,将直线方程代入圆锥曲线方程,整理成一元二次方程,再利用根的判别式、求根公式、韦达定理、两点间距离公式等可以编制出很多精彩的试题(如第八、十七等题)。而我们要注重规范,做到解题过程“死”,解题方法“活”。

上一篇:夏天防溺水下一篇:一年级期末生字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