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充满“情”

2024-05-14

让教育充满“情”(通用8篇)

篇1:让教育充满“情”

让教育充满“情”

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凡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一种影响,从而在受教育者的身心上养成教育者所希望的活动,都是教育。”这一看去,教育的概念里无一“情”的字眼,细细思来,成功的教育无不闪耀“情”的风采。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层面,它做为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辐射着教育的整个过程及各个环节,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在素质教育中,学生良好的情感水平不仅是素质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标志,而且其情感因素对整个素质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引动、定向、激励和强化的作用,它影响着学生对素质发展的速率及教育教学效果。如何在教育中充满“情”呢?

一、亲近孩子,让孩子们敢于说

我们常说“童言无忌”,的确,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他们通常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但是,由于受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的影响,一些孩子胆小、害羞,没有当众大胆、清楚表达的习惯。因此,教师应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亲近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把培养和训练学生敢于表达放在首位。

(一)多一分赏识

赏识是一种爱。当我们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并且真诚地赞扬孩子时,将会给他们增添无穷的力量。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发言,我都给予肯定、表扬或奖励,就是说得不好的,我也不训斥,以免挫伤孩子在学龄前期孕育的积极性。我班有一个小女孩儿,平时非常胆小,遇到一点事情就会忍不住流下眼泪,所以对于她来说,上课主动举手发言,那真的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于是,每次课堂上我只要从她的眼睛中看到是多么想发言的举动时,我就会走到她身边轻轻地摸着她的头,对她说:“你能告诉我你的答案吗?” 无论她的答案怎样,我总是会说很多鼓励她的话。像,“你的声音真响亮!”“你还会用这个词,真不简单啊!”“你一下子能说这么多,太了不起了!”“你说起话来小手放得直直的,身子站得挺挺的,多大方啊!”这些话都是时常挂在嘴边的。不仅仅像对这种胆小的孩子我们应该给与更多的赏识与鼓励。其他孩子我们也应该通过各种方法,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他们。如,红星、小书签、卡通图片等小礼物更是我时常奖励给孩子们的。说得特别好的学生还会在众多羡慕的眼神中接受老师奇特的奖励──让老师抱一抱、捏捏老师的鼻子等,并请他到讲台前说给大家听,称他为“说话小能手”。教师的赏识激发了孩子说话的积极性,即使是平庸的孩子,在赏识的雨露下也会变得鲜活起来,产生强烈的幸福体验。渐渐的,他们的胆子大了,说话的兴趣浓了,觉得和同学、老师交流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老师就像他们的一个大朋友一样与他们交流。

(二)多一些童趣 孩子和成人并不拥有同一片天空,孩子有着迥异于成人的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视角。我们只有“变成”孩子,拥有活泼的童心,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也只有变成孩子才能将语言童化、趣化,才能贴近孩子的生活,易于为他们接受。实践证明,采用儿童化的语言和孩子们说话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上下楼梯时,我对孩子们说:“让我们都来学做小花猫,走路静悄悄。”对于动作缓慢的孩子,教师则会幽默地说:“你想成为蜗牛王国的小公民吗?这可不成啊!”有的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教师富有童趣的语言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老师听见你的背在说,我本来多挺,多帅啊!可是现在却像一张弯弓似的,真难受!我多么希望能变得像小松树一样挺拔啊!”孩子听了后,不仅非常乐意改正,而且以后也会用这么有趣的言语和小朋友说话。儿童化的语言为孩子们创设了一种宽松愉悦的环境,使孩子生活在浓浓的爱的氛围中。

(三)多一点沟通

只要孩子适应了学习环境,每个人都是活泼可爱的,只要你有耐心坐在那儿,你就会听到讲不完的话。所以,课间十分钟我常常坐在孩子们中间,选一些他们喜欢、熟悉的话题听他们讲。比如《我的爸爸妈妈》《我的好朋友》《我最喜欢吃的水果》《我最爱看的动画片》等。一说起这些,立刻燃起了孩子们的兴奋点,他们眉飞色舞,喜形于色。有的一边讲着爸爸的样子,一边指手画脚地表演;有的一边说着自己的好朋友,一边笑得合不拢嘴;有的孩子一边讲着自己爱吃的葡萄、草莓,一边使劲地咽口水;说到自己最爱看的动画片更是争先恐后、手舞足蹈,一点紧张劲儿也没有。孩子们快乐地表达着,精彩的言语不断喷涌,调皮可爱的皮卡丘、聪明伶俐的大头儿子„„在交流中,教师也拥有了一双“儿童的眼睛”,重拾了那份久违的纯真,获得了心与心的沟通。

初任班主任时,曾与学生交流:“我们都愿意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家庭里,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大家庭如春天般温暖呢?”学生纷纷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要合作勉励、互相谦让;要为大家带来快乐,要和平„„”我笑着说:“生活其实就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我们大家在一起就如看镜子,请把你的微笑印在别人的心上。”随时随地引导学生互敬互爱,在关爱他人中接受情感教育,同时在师生间努力营造和谐、健康的气氛,力求做到:大声表扬,小声批评;充分尊重,允许申辩;勤开导,多鼓励;收集学生的信息资料,做到对学生在校外做了一些有损集体荣誉的事,在他勇敢、诚实地做了检查和补救之后,保留这份秘密,留余信任与激励。通过日记交流,设立“妈妈、老师或知心姐姐信箱”,了解学生情感动态,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巧妙地在师生之间搭建一座情感桥梁,使学生情系于师,愿意说悄悄话,老师应耐心、细致地进行辅导、教育,在自然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渗透情感教育。

二、在环境与实践中突出情感教育

教育环境具有巨人的感染力,对学生情感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班级中积极开展“你是我的好朋友”互助活动,在家帮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通过家长会,请家长“夸夸孩子”,鼓励同学争做班级“文明形象大使”。从点到线到面掀起:“情、爱、和”为核心的情感教育之风,感受美好情感魅力。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劳动与各项活动,增强学生对农村、劳动及劳动人民的情感,带领学生参观、访问、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家乡,热爱学校、祖国;热爱父母、同学、老师;热爱人民,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增强情感教育。利用节假日开展献爱心活动,让学生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接受情感的熏陶,形成良好的情感。在环境与实践中突出情感教育,使知、情、意、行紧密结合,使教育更加扎实有效。

古代教育家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经常设计一些主题鲜明、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互相间进行交流,使他们能在特定的情境中,围绕主题,无拘无束地进行情感交流。同时在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观察、想象及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可以带孩子们走出教室去看春天。看春天金灿灿的迎春花,粉嘟嘟的桃花,绿盈盈的草和迎风飘扬的柳条上的小嫩芽。阳光下,花丛中,孩子们尽情地想象着,欢笑着,美好的语言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花儿笑了,在等小蜜蜂来亲嘴呢!”“风儿像把大梳子。你看,他正把柳树姐姐的长发梳啊梳。”我们可以和孩子们还编一起来编儿歌:“草儿穿着小绿裙,花儿戴着红头花。树儿披着绿衣裳,雨点唱着滴答歌。”自然风光的熏陶与感染,启发了学生的心智,发展了学生的个性,解除了学生的束缚,使他们的言语变得绚丽多彩。最后,还可以请孩子们把春天画下来。同学们对于这些亲眼所见,亲手所画的景物,觉得有话可说、有情可表,从而使教育充满人间真情,达到一种较为完美的境界。

罗曼·罗兰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情感教育的实施质在教育的真实情感。情感意切的教育唤醒积极、主动、健康的教育,“自己感动了”才能对受教育者产生重大的影响力。情感教育是一缕阳光,照亮别人也让人看到你有光亮,教育自然就充满“情”了。

篇2:让教育充满“情”

2011年9月29日19:30,由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心理咨询中心主办,心理学会承办的“重阳节感恩”活动在八下阶展开。今天到场的嘉宾有:校区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王琛老师,校区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季秀华老师,心理咨询中心指导老师伍敏老师。

首先由王琛老师讲话,王老师提及到感恩是我们每一个人对情感的诠释,我们的情感是不断改变的,并告诉了同学们:“心的改变决定态度的改变,态度的改变决定我们习惯的改变,习惯的改变决定我们性格的改变,性格的改变决定我们人生的改变”。接着是季老师的讲话,季老师生给我们讲解了感恩在我们生命中的重要性,这种情感会伴随我们的一生,并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本次活动共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主持人首先让同学们回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我们耳熟能详的诗词,把同学们带到那美好的重阳节。重阳节又被人称为感恩的节日,让同学们感受那最纯真的情感。重阳节蕴含着我们中国人的优良传统,每一个中国人心底最美好的情感。让世界充满我们的情,让生命充满我们的爱。在这样的理念下同学们观看了“让生命充满爱”的视频,视频是著名演讲家邹越老师在松原市实验中学的演讲,主要讲的是希望同学们爱老师、爱父母,同学们都被感动的纷纷落下了泪水。第二个环节书写明信片。同学们把自己的祝福写在了明星片,然后把自己的明信片带回家给自己的父母表达我们对父母的爱,同时希望同学们学会爱的表达。第三个环节大家积极的发言。同学们大多是11级的心理委员,同学们都和其他人分享着他们身边深深爱爱着他们的人,有老师的爱,有父母的爱。同学们都用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诠释他们的爱,他们用同样的爱回报爱他们的人。同学们感到了他们生活中还有好多需要回报、需要爱的人。并真正的学会了爱的表达。第四个环节手语表演“感恩的心”,让同学们感受那感恩的心灵的纯真。

最后,伍敏老师作总结。伍敏老师告诉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需要爱的,但是我们要学会爱自己、珍惜自己。只有爱自己才能更好的爱他人。并从学习生活方面表达了对同学们的祝福。

最后,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这次“重阳节感恩”的活动。

篇3:让教育充满“情”

众所周知,当代教育呼唤两大精神,一是理性精神,二是人文精神。理性精神的核心是“智慧”问题,人文精神的核心是“情感”问题。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大写的人。人是由一撇一捺支撑起来的,这一撇上应该写着“高尚的情感”,那一捺上应该写着“丰富的智慧”。一撇一捺有一个交叉点,那是情智互动的交融点。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健全的、大写的人。“情智生长课堂”的提出就是为了培养学生未来能够成为富有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和谐统一的大写的人。

理想的充满情智魅力的数学课堂彰显师生“自觉主动,活泼生动,情智互动”的课堂形态,让师生沉浸在“课伊始,情已生;课进行,情愈浓;课结尾,情未了”的充满情感和智慧魅力的课堂氛围中。在“情智互动”中,体悟数学的“学科本位、数学本质和思维本色”,在数学文化的浸润中,构建和谐民主的教学生态,促进学生自尊、自信、热情、互爱等阳光品质的形成和人格健全成长,让课堂孕育诗性、灵性和智慧,让学生得以自由生长。其中最重要的是三个关键词:“自觉主动”“活泼生动”和“情智互动”,这也是构建初中数学“情智生长课堂”的三个重要特征。

“自觉主动”,“自觉”的重点是觉,有觉悟之意;“主动”的重点是动,动就是行动。自觉是主动的前提。“自觉主动”是学生投入数学学习的一种内生动力,是学生自主思考的风格和状态,让学生喜欢思考、主动思考、独立思考、深入思考、善于思考,让思考变成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习惯。在组织和实施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科学地思考,最大限度地释放出他们的“本质潜能”,促进学生自觉生成。要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动力机制。情感像是一部发动机,给学生的学习以动力。它推动着学生向健康、崇高和伟大前行,进而精神饱满地去学习、奋斗和创造。

“活泼生动”是“自觉主动”的外显,也即外在表现形式,是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情感、智慧的涌动与勃发,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形式要求和情感追求,生动有趣、丰富活跃,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参与中享受,真正达到好学、乐学的境界。情感是表达人的精神发育状况的外部特征。让学生活泼生动、朝气蓬勃,就是让学生表达自己内心的追求,表达自己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因此,数学教学应由“知识给出”转向“引起活动”,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学习”这一中心来组织,让数学学习变得活泼、生动、有趣、有活力、有挑战性,让学生的智慧水平在“活泼生动”的数学课堂中不断提高,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提高能力、生长智慧,在多维互动中实现“自由生长”。

“情智互动”是师生在情感和智慧的互动中共融、共生、激荡。它是内隐的“自觉主动”和外显的“活泼生动”的核心要素。情与智互动而生的融合、共生,把情与智结合在一起,让其相互融合、补充、促进,在情智的互动共生中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地发展。情感为智慧的生长提供动力支持,并且把握着智慧的方向;智慧则为情感寻找到深刻的内涵,并且提供价值判断和选择;情感与智慧的结合,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推动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关乎着学生的精神价值的提升;情与智的共生互动,激发了学生的内生动力,支撑和鼓励着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基于情智生长课堂的基本特征是“自觉主动,活泼生动,情智互动”,课堂的基本结构就应该是“激情,生长,启智,生慧”四个基本环节,分别对应运用“情意原理,序进原理,活动原理,反馈原理”,符合这些特点的体现数学本质的课堂就是充满情智魅力的数学课堂。新课程标准重点强调三维目标:一维是“知识和技能”,二维是“过程和方法”,三维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可以纳入“智慧教育”的范畴,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以纳入“情感教育”的范畴。因此可以说,“情智生长课堂”是符合新课标的三维目标的。

一是“激情”导入

我一直倡导数学课要“以题激情,题情交融”。新课标特别倡导用具体的、有趣的、富有情感和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尽快投入教学活动,使课堂内容不再枯燥乏味,从而拉近数学与学生的距离。“课伊始,情已生”,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师生情感沟通,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在较少的时间内让学生接纳教师,让教师走进学生心里;另一层是导入新课,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景。需要注意的是,导入素材是和本课内容有必然联系的,否则,不是哗众取宠,就是喧宾夺主,教师不是卖弄,就是故意作秀。当然,整堂课需要师生维持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激情这一环节,当然有激发思维、激活旧知、激动心绪之意。

二是“生长”新知

“课堂是一种生长”,是生生、师生本着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的学研方式,在共同的人际场域组成的学习共同体。生长的课堂应该是生命成长的场所,是精彩生成的舞台、回归生活的田园。学生在课堂中不仅吸收着知识的甘露,还应沐浴人性的光辉;不仅应该有孩子们成长必须汲取的各种知识营养,还应该有人的成长过程中的精神与情感的成长,应该有生命的张扬与智慧的激荡。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从旧知逐渐过渡到新知,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积淀,在旧知中找到新知的生长点,从而使新旧知识产生“超链接”。这一活动环节,伴随着学生情智的不断生长,让学生找到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在师生的互动中不断推动学生向新知不断靠近 (勾连新知的固着点),从而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为后续的新知探究、智慧迸发作准备。

三是探究“启智”

数学教学是基于活动的教学,在数学探究活动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感受过程,习得规律,启发智慧”。启智的课堂应该是引导争辩的课堂、充满疑问的课堂、凸显探究的课堂、走向生活的课堂、唤醒智慧的课堂。在这一探究活动环节,教师不仅要尊重和宽容学生,更要欣赏学生的独特感受和多元见解,不排弃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节外生枝”。在充满智慧的课堂上,学生不再唯唯诺诺、亦步亦趋、小心翼翼。这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吸引着每一个学生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融合、心灵的交互,学生的思绪得以飞扬,灵感得以激发,智慧得以生长。

四是体悟“生慧”

智慧实质上是人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品质的集中体现,数学教育的智慧主旨在于提升学生的整体思维品质,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变得更聪明。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虽然智力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传授知识,但智力教育还有另一个要素,它比较模糊却更加伟大,因而也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古人称之为‘智慧’。你不掌握某些基本知识就不可能聪明,但你可以很容易地获得知识却仍然没有智慧。”生长学生的智慧在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进行,生长学生的智慧呼唤有教学智慧的教师。“生慧”这一环节也是数学知识的反馈巩固过程、数学方法论的总结提炼过程和学生对本课的体悟反思过程。

回顾自己的课堂教改之路,我觉得教育的全部真谛就是一个字———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的爱。有了爱心,教师才能在课堂上真正尊重、关爱、宽容、欣赏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欣赏,才能真正达到“情智共生”的境界!这才是真正的教育之“道”,而不是教育之“术”。

篇4:让小学英语教育充满“心”情

关键词:小学英语;心理;情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257-01

教师节过去后的一天,和同事聊天,说起她班上写的第一篇作文《我的老师》,她说“我们班有几个人写的你呢”,我很奇怪:“我没有教过他们,怎么会有学生会写我啊?”她告诉我:学生写的是你帮他们代课的。恍然大悟之后是一阵感动,两个月的代课,却让他们一直记得老师对他们的喜爱与鼓励啊!

一、悉心呵护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

小学是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但随着知识量的增多,到了六年级一部分孩子的学习状态已经不能和初学时“同日而语”了,很多孩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兴趣是一种潜在的素质,能激发孩子对学习活动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倾向,孩子一旦对他所学的东西有了兴趣,喜欢上了之后就会不知疲倦。反之,学习就不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是一个一种负担,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作为老师,如果只是盯着学生的学习成绩看,不仅很难有“成就感”甚至还会产生职业的倦怠感。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悉心呵护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喜爱,通过课堂问答的形式变化激发他们听说的兴趣,通过抽签进行读书比赛,通过快速阅读之后的提问来激发他们对短文阅读的兴趣……在讲练习时为了避免孩子们听的时候只关心答案,我常常鼓励他们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并提醒他们“错误的答案相同,但不一定就是想法相同,把你的想法说出来”。很多孩子在离开我的班级后会给我留言,怀念我对他们的鼓励与信任。

二、真心尊重每一个孩子,做好孩子们的榜样

“老师的反应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它不仅可以决定班级里的气氛是趋向合作还是敌对,孩子们的情绪是趋向赞同还是辩驳,孩子本人是愿意改正还是报复,而且还会影响到孩子的言行将来是变好还是变坏。” 因此,教师要避开那些毁坏孩子自信的话语,因为老师对于孩子的职责在于鼓励、肯定而不是伤害。在课堂上,常常有说错的或是答非所问的情况出现,有时候孩子们会哄笑,开学时我就很严肃地告诉他们:“同学之间应该是互相帮助而不是互相嘲笑的”,“是人都会犯错误,老师也会犯错误”,“把不会的弄懂了就是進步,答案在纸上,但知识与问题是在头脑里的”……在我真诚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下,孩子们会渐渐地朝着积极地方向去学习与思考了。

“不让孩子们有罪恶感,也不要求孩子们做出什么保证。不对教室里的日常小事追根究底,也不对孩子的过去和遥远的未来忧心忡忡。只着手处理现在的事。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地有一个沮丧的孩子需要帮助。”吉诺特的这段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

三、爱心转变孩子们学习英语的情绪

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智力优势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都是具有自己智力特点和发展方向的可造之才,也都是有潜力的。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学生的问题就不再是聪明与否的问题了,而是在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的问题。偏科的人其实很多,钱钟书考入清华大学时数学只有15分,台湾漫画家朱德庸小时候甚至有点自闭,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成长与成功。因此,我在心底里接受着有些孩子对语言不敏感、不喜欢英语这门课的事实,但是我尽量让孩子们能喜欢上教英语的Miss Zhang.即使他们不擅长英语,但是他们可以喜欢上。所以我常常告诉孩子们:我们学习不只是为了高分,不只是为了答案,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习的态度与方法。于是我的学生会很自觉地杜绝抄袭,于是他们在课堂上也会更认真地思考,更投入地进行课堂的互动与交流,有一部分孩子在课外也能主动预习与复习。

四、童心给予孩子们欢乐幽默的课堂

课堂上的幽默不仅能降低学生学习紧张的情绪,制造轻松的课堂气氛,还能让学生印象深刻,促进师生间的积极情感。对于孩子来说,幽默更需要从他们的视角出发。

比如对于学生提出的 “为什么‘说英语’只能用‘speak English’不能用’say English’呢”,我就反问一句:“那外国人问你:为什么中国人要说‘跳绳’而不说‘蹦绳’呢?你怎么给他解释?”学生也就豁然开朗了。

曾经有个孩子学习很不错却常写错别字,我就在讲练习时提醒:“ Catch grasshoppers,有学生翻译为“捉炸蜢”,这样的蚱蜢进化过了,如果有人捉它,它就炸你。”学生在乐的时候印象深刻,很容易就改过来了。

背诵课文6BUnit3 E部分, 原文中有I was in a bookshop. 和I followed him along the street.这样两句。 有个粗心的学生大声背着:

I was in a storybook. (一部分人开始偷着乐。)

I followed him along the tree. 我终于也忍不住了:“你厉害,把小偷追得在树上窜来窜去……”(全班倒成一片。)

背书的孩子也不好意思了,我想用不着批评他,这样幽默的方式让他以后背英语不说“痛改前非”至少再也不会心不在焉地“脚踩西瓜皮”了。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教育本身是不能量化的,教师在教育这一块工作,不像教学工作可以用课堂来展现。但作为任课教师,我们不能只偏向于自己的教学工作与学生的学习成绩,肖川认为“如果只重视教育目的上的外在价值取向,那么受教育者就易成为工具,而不能自主地、积极地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精神世界。”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需要从“心”开始的,被孩子接受了,他们就愿意主动学习,真的为孩子们考虑了,他们也会有正确的是非判断力,能正确地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 肖 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出版社,2002年6月版

篇5:让教育充满爱

让教育充满爱

四川省盐源县下海中学 黄 英

教育需要爱,没有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爱是教育的生命线,是教育的润滑剂。有了爱,师生关系就会和谐;有了爱,教育就会走向成功。

一、面向全体,关爱每一个学生

由于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后进生都进了中学,加之我校地处平坝中的“山区”,较偏僻,成绩较好的或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都进入了县城中学或其他条件较好的学校,剩下在我校的学生成绩普遍较差。像英语这一门课,他们感觉更难学。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更应该施以厚爱,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走近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对于智力迟钝、反应不灵活的学生,我时时告诉他们:别担心,只要肯下功夫,勤奋学习、多读多练、不懂就问,一定会取得好的成绩。对于头脑灵活但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而成绩差的学生,要坚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使他们明确学好文化知识是首要任务,是关系自己美好前程的大事。同时,对他们的作业要特别关注是否认真完成,在教学中不失时机的教育他们。

我在讲解英语的词、短语、语法时从不随便举例,上课前就想好切合学生实际的例子。例如:我在讲“If”条件从句时就举以下例子:①If you have any question,you may ask me any time.(假如你有任何问题,你可以随时来问我。)说完,我就会补充一句:其实,这是我的心里话,真的!我真诚地欢迎你的光临。这是因为,作为学生,问问题太正常不过了。②If you study hard,you’ll go to college and find a good job.(如果你努力学习,你就会考上大学,然后找一份好工作。)这时,我就会抽一位头脑灵活而比较懒的学生起来一语双关地问:“Do you know?”就这样,在教学中,我从不给优生特别的爱,而是尊重每一个生命,走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和我相处融洽。

二、在教材中挖掘素材,随机关爱学生生活

中学英语教材中不乏内在的教育因素,在备课时就想好结合什么形式或学生的什么思想情况、生活状况进行教育。比如:当发现班上的学生课后爱买垃圾食品吃时,我看在眼里,忧在心中。刚好教材中有一篇阅读课文“I only eat food that tastes good”,其常规教学不超过两个课时,我却安排三个课时边讲知识要点边和学生讨论我们的饮食,让他们都谈谈自己最爱吃什么;再结合课文讲哪些食品我们应该少吃或不吃,哪些食品应该多吃――这样才有利于我们的生长发育。过后,我发现班上吃垃圾食品的学生少了许多。再如:在教材中有阅读课“Would you mind keeping your voice down?”(声音小点,你介意吗?),主要讲怎样让自己更文明一点、更礼貌一点;还有“Being a volunteer is great”(当一名志愿者是伟大的),主要讲怎样利用空闲时间献爱心……每当讲完这些阅读的知识点,我都会拿点时间,用教材中的实例来拨动学生的.心弦,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三、在学生需要时伸出援助之手

学生,不管成绩好坏,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都需要用爱去温暖。记得一次快要下课时,我忽然发现一位女同学脸色苍白、表情痛苦。我一询问,原来是她的肚子突然痛得很厉害。刚好下一节没课,于是我便亲自带她去医院抓药,为她烧开水。当时,她成绩不好(在小学就一直不好),而我又不是班主任,她对我的关怀似乎很感动。过后,她见了我就有一种亲近感,对英语也开始感兴趣并刻苦学习(据说周末还请人补课)。结果,初中毕业,她居然考上了县中学重点班。此后,她仍然写信给我谈她的学习、生活。经过寒窗苦读,她最终考上了大学本科。当她拿到录取通知书时,第一个打电话给我。当时,她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师,您最好,我成功因为有您!”我除了祝福,也有一种无比的幸福感。

四、既要当好慈母,也要当好严父

当然,关心、爱护学生,并不是和学生打成一片,不分你我零距离接触。我们既要像慈母一样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又要像严父一样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我们经常看到:教师与学生越是亲近,学生就越不怕你,课堂上就越容易扰乱秩序,结果与教师的出发点背道而驰。所以,教师对学生的爱要爱在当爱之处,有时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课堂上要做到“严而有格,宽而有度”,把握好分寸,让学生知道上课必须认真听讲,违反纪律教师会不客气的。不过,如果课堂上真的出现违反纪律的情况,则必须冷静。学生毕竟是孩子,因此要善护他们的自尊心,采取间接迂回的方式――这样往往比直接的大刀阔斧的批评或辱骂更实际、更顶用。

总之,只要向学生投之以桃,学生就会报之以李;播下师爱的种子,必定结出尊师的硕果。我对学生的爱,赢得了他们对我的真挚的敬爱,他们毕业后还经常打电话、发短信问候我,诉说他们的近况。比如:有一天,一位已进入高校的学生发来一条短信说:“即使是世界末日,天崩地裂,我的心也依然陪伴您,我敬爱的老师!”这让我感动了好几天。又如:上次五・四青年节,一学生回校转团组织关系,在操场上一眼看见了我,马上跑过来抱住我,激动得热泪盈眶……因此,我们必须让自己的教育充满爱,让爱的雨露滋润每一位学生成长,从而为我们的祖国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才。

篇6:让教育充满浪漫气息

求实南校 初三年级李凤霞

李镇西老师说:“让教育充满情趣与浪漫”;

“一个孩子,一个日子,这就是教育。”

是呀,呵护每一个孩子,善待每一个日子,孩子和日子,便构成了一个个浪漫的“故事”,汇成了一个班的“青春大片”,或扣人心弦,或催人泪下,或妙趣横生,或耐人寻味„„主演是孩子,导演便是教师。教育者不能把作业、听课、改错、分数做为生活的全部,更要努力让教育充满浪漫的气息。

(一)相聚情人节

2012年2月14日,是孩子们新年开学报到的日子,也是一个令全世界有情人为之心动的日子。如何将激情和热爱第一时间根植在孩子们的内心。我践行了与孩子情人节的约定,用一封情书做为给孩子们的新年礼物。现摘录如下: 我亲爱的孩子们:

新年好!今天是个多么美好,多么浪漫的日子,我们竟然如此奇妙地再次相聚!欢迎孩子们回家!

一个多月的假期,我对你们竟有自己的情人般的想念和牵挂,无时无处都能感受到你们的气息。春节期间铺天盖地的祝福短信,QQ群中偷偷看看你们聊天的痕迹,家访中你们是我和父母聊得最多的话题。今天我终于又看到了你们的笑容开在阳光里。时间像是催化剂,促使你们在青春的岁月里成长、蜕变、历练,你们越来越懂事,有思想,有个性,有志气,时光带走了你们曾经的天真幼稚的同时,又带给了你们聪明、可爱、干练、睿智。我们由陌生到熟悉,由不适应到一切游刃有余再到自信地找到自己的位置。记得刚入校时,我们将求实的一系列要求一股脑的灌输给你们,上课开会要求坐姿端正,下课放学要求统一放凳子,书本文具的摆放要遵守规则,地面桌斗要干净整齐,每天还要喋喋不休的强调着责任区。听课、作业、默写、改错,一样的程序,同样的要求。我和我们的全体科任老师与你们的坏习惯战斗到底,在斗智斗勇中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师生友谊。老师们说,我喜欢18班的孩子,懂事、热情、善解人意,到18班上课都能感受到来自全班学生秩序井然,还能给人温暖的亲和力。我说,我喜欢18班,是你们给了我生活的全部,是你们让我体验着生命的价值,是你们督促着我,改变着我,也成就着我。看到你们有时候调皮浮躁不知学习,我会忍不住,大发脾气,制造一人有病全班吃药的结局,而你们却在谈心本上说:“老师,别生我们的气,我们会长大,您别为我们伤身体。”你们不知道,看到你们懂事炽热的话语,我一次次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从你们身上我学到了宽容和心底无私。是你们成就着老师的事业和人生,是你们给老师带来了莫大的荣誉。听着校长一次次表扬18班,欣赏着你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骄人的成绩,我的心里就像抹了蜜,美滋滋的骄傲着自己的骄傲,自豪着你们的自豪。

新学期,让爱温暖每个孩子的心底,让奋斗成为我们学习的主旋律,让我们将一个个美丽的日子经营得像情人节一样浪漫无比。„„

教育就是如此浪漫。也唯有浪漫情怀的教师,才能真正的理解生活,热爱教育。

(二)听老师讲她过去的故事

进入青春期,早恋现象是每个班主任都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学校严令禁止的事。身处其中的男女同学尽情感受和沉迷于这种美好而又浪漫,神秘得令人心跳的感觉,还有身边的朋友分享、谈论,开玩笑,搞围绕着两个当事人的恶作剧,更有热心者,传口信,传纸条„„青春懵懂带来的浮躁之风迅速形成,不思进取成了班级的通病。如何解决?处理好了会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成为孩子追求未来的动力,处理不好会带来一系列的教育难题或亲子矛盾。于是在一个周四下午最后一节班会课,几支红色的蜡烛给会议室蒙上了浪漫的气息。桌子上两个造型别致的透明玻璃花瓶,捧着两大簇富贵竹,生机盎然,青翠欲滴。围绕着会议桌一周的二十多把椅子一字排开,整洁雅致,桌子上放着一沓照片。我班23个女孩儿围桌而坐,拘谨中带着兴奋。“闺女们,今天给大家请过来,想分享一下做为女孩儿的幸福和甜蜜。”我故弄玄虚。“青春期的女孩儿是最美丽,最迷人的,先让孩子们看看我的青春模样。”我把手中的照片发下去,照片上年轻美丽的女孩儿让孩子们好一场尖叫,同时照片儿上年轻帅气异常养眼的小伙子更让孩子们惊羡不已。一切平静后,我给孩子们讲述着自己的青春期,讲述着自己的情感经历,讲述着自己的成就与遗憾,那一刻,会议室里那么安静,粉色的光将我和孩子们带到了那粉色的回忆。我的讲述结束了,孩子们还沉浸在故事里。然后我告诉孩子:“今天我们之间再不会有秘密。有人喜欢是我们的优秀资本,如何让自己的资本升值?初三坎儿上,该如何处理自己的情感危机?大家畅所欲言,讲讲自己的青春故事。”一个个的小故事在她们羞涩的讲述中,变得生动无比。“爱情虽美,但她来得过早时,就会成为我们实现梦想的绊脚石,那么该如何处理?”我的问题刚一抛出去,孩子们就静心思考后,制定了具体措施,如冷冻,让时间去验证;如让自己每天都很忙,无暇顾及等。这个班会结束后,我总觉得我跟孩子们一下没有了距离,看我的眼神多了几分亲切和信任。

教育家布贝尔说:“当教育者赢得了学生的信任时,学生对接受教育的反感就会被克服而让位于一种奇特的情况:他把教育者看作一个可以亲近的人。”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热爱和尊重孩子是教育工作的前提,教师只有在热爱孩子的前提下,蹲下身子同孩子说话,才会取得孩子们的信任。因此教育者正确的态度是解决早恋现象的关键。

(三)浪漫满屋

初一暑假,我们给孩子布置了一项作业,主题为“浪漫满屋”。要求孩子利用假期“今日我当家”之日,除精心为父母准备可口的饭菜美食外,还要亲自动手打扫并装饰屋子,包括客厅,餐厅,自己的和父母的卧室等,所有费用从自己的零花钱中支取,最好不花钱,又要取得浪漫温馨的效果,并将最能体现家庭浪漫的细节拍成照片或录像,开学后展示评比,也可邀请老师进行家访参观爱居。

整个假期,我不断的被邀请。走进小A家,客厅和爸妈的卧室两束拉花呈十字,正中间的天花板上,吊着两个硕大的亮闪闪的彩色花球,华丽而又充满喜气,她说,要让爸爸妈妈重温当年结婚时的感觉。小B家房子不大,却整洁素雅,纤尘不染,显然父母不喜欢过于繁琐的东西。我们的小B独具匠心,一进家门在左手边白色鞋柜的上方,从天花板上垂下一串串紫色透明的、小喇叭花造型的门帘,既巧妙的将客厅餐厅隔断,又是一道美丽的装饰,同时一串串帘子随意晃动,静中有动,格外有艺术的气息。走进父母卧室,床头的结婚照被一圈淡紫色的绢花圈成心形,母亲羞涩的笑显得更为迷人。小C每天老鼠似的往家搬东西,今天几盆吊兰和仙人球,明天又有一缸鱼,经他满头大汗地搬来搬去,房间竟多了不少生机。电视机边上的柜子上,不大的鱼缸里,鱼儿游来游去,格外欢实。

看了孩子们的辛勤劳动,精心布置,我有说不出的感动,都说现在的孩子独立性差,责任心不强,懒于动手,太过自我。我却说,如果我们肯给孩子机会,给孩子舞台,孩子就会回报我们惊喜。当开学后,孩子们在讲台上一面放着录像和照片,一面介绍着自己的构思和创意时,教室里一阵阵的掌声就是对他们最好的鼓励。

李镇西老师说:一名理想的教师,就是要对学生施以无私的爱心,理解并尊重他们的成长,用师爱营造教育的浪漫。

篇7:教师书屋:让教育充满爱

福山区张格庄镇上官小学 王守利

在倡导教师读书修身的大环境下,闲暇之余,我拜读了《陶行知教育文选》,真正认识了我国的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研读至今,获益匪浅。

“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的人生格言。“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

在书中先生指责现在的学校不知不觉地将教和学分离了。“传统”的教学,主要是看老师教得如何,而忽视了学生学得如何。或者误解为只要老师教得好,学生就必然学得好。评价一堂课,也主要是看老师讲得如何精彩,即使看学生,也只是看学生是否与老师的讲配合得好。陶公早在八九十年前,就深刻地提出了“老师的责任在于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真传统!现在的新课改,其实就是回归传统,回归教育的真传统。这不由得使我想起这么些年来,教育上不断提出新思维、新口号、新观念,不断地在搞着仿佛是在打破“传统”的改革。一会儿素质教育,一会儿新课程,一会儿创造性学习,一会儿探究性学习,把我们的一线教师弄得晕头转向了,无所适从了。我们何不少提那么多口号,少抛那么多新理论新观念,静下心来,真正回归传统,从孔子学起,从陶先生学起,从苏霍姆林斯基学起呢?今天的新思想,新口号,新观念,都从他们那里找得出来。

教师对学生爱是高尚职业道德的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没有对学生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他做到了如谚语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师爱是包含教育目的的爱,而且通过这爱以受到教育效果。陶行知称学生为“爱人”,说明他的教育思想,是把爱和教育视作天生的结缘。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

“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么伟人还大。”陶行知先生这样尊重学生。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而好恶之而褒贬之,绝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那种口诛之余,施以体罚,更是辱人之举。任何一种体罚都是使学生肉体痛苦,它不仅于事无补,反教学生精神倍受刺激,以致他们会摔破罐,撑破船。陶行知最最反对体罚,他准确地说明了体罚的危害:“体罚是权威制度的残余,在时代的意义上说它已成为死去的东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儿童改善行为,相反地,它是将儿童挤下黑暗的深渊。“罚非爱,害也。”作为现代学校的教师,我们要记住陶行知的话:“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不是武力。”动武,意味着教师自身的失职。其次,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爱还应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上全面关心爱护。即父母想到的,教师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师也想到了。由此我想我们现代教师做学生“亲人、朋友和导师”三个角色,这是新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实践,我们必须认真加以贯彻。

对后进生教师应有要有一颗爱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老师对后进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教育的品格、“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发扬“因为差,更要抓”“因为差,更要爱”的敬业精神。当然,爱不是放纵,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陶行知为学生竭力改善生活条件时,又嘱之以俭朴为美德,绝不可浪费,特别是看到学生出现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就及时送上关怀与指导,这样学生在承受师爱的过程中找到前进的路。作为现代的教师更应如此。

老师们,热爱自己的学生吧!当我们对学生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思想感情而一时不理智地做出有伤学生人格的事,是否想到这学生也许是一块特殊的钢坯,需要更多的爱去熔炼锻造呢?教师爱学生,就不能没有自我克制,“怒”是必须要“制”的,否则既无补于事又伤神伤身,久之反倒说明自身无能。要注意克服自己情感上的弱点,“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乐其所乐,忧其所忧,用师爱引导他们走向光明、走向未来 在陶行知面前,很多的“教育家”显得那么无力与乏味。说一句实话,我并不反对理论,但优秀的理论同样应该成为丰富我们精神世界的重要因素。对于教育理论书刊的众多的优秀的论文,从来都是能带给我们美妙的启迪的,从来就是能带给我们精神的愉悦的——我觉得阅读如果不能与自己的精神发展相联系的话,阅读便会成为一件苦差使。

在陶行知面前,很多的忙碌而无为的教师低首沉思,我们教了十年、二十年、几十年的书,我们对教育产生了厌倦,我们对孩子产生了厌倦,我请你去马上去打开《陶行知教育文选》!你会感觉到教育的幸福!你会感受到教师在创造教育过程中,自己的精神世界不断地得到丰富;你会感受到一个精神世界丰富的教者是那样的幸福与强大!

篇8:让教育充满爱

学生违反纪律一定要受到纪律处分, 可以说是天经地义的, 所谓国有国法, 校有校纪, 班有班规, 无规矩不成方圆。但是, 在对学生实施管理和处分时, 不应方式简单, 而是要出于对学生的爱护、关怀, 多一份爱心、多一份耐心, 不给学生心灵的无意伤害, 帮他们认识错误, 改进不足, 是我们应该努力去做的。这样不仅能让他们心悦诚服, 更不会产生消极抵触的情绪和逆反心理, 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作为教师, 在管理班级时总想着制服学生, 把学生管得很听话, 这种管理有时是以伤害学生为代价的。这种管理是把双刃剑, 在刺痛学生的同时, 老师也没有赢, 也被刺痛了。

无意间的伤害是炸毁孩子心灵的炮弹, 是教育真正的禁区。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强烈的责任感驱使我们不厌其烦的提要求, 给批评, 施惩罚, 无意间伤害了学生的不成熟的心灵, 其结果是“一片爱心付东流”。

霍懋征老先生的一句话震撼了我:从事教师行业60年, 我从没有对学生发过一次火, 从没惩罚过一个学生, 从没像一个学生家长告过状, 从没让一个学生掉过队。这正是我要找的答案!师者应该严中有爱, 应有一颗爱心, 更要有一颗耐心, 把自己真正融到学生中间, 多理解他们, 使他们信服你, 愿意把你当作他们的好朋友, 愿意与你多发面的交流思想, 而不是无意间就伤害了孩子的心。正是对学生的爱心和耐心, 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才能培育出德才兼备的人。教育应该是以对学生的真诚的爱为大前提, 而不是以惩罚为目的。

因此, 我们必须放下老师的架子, 换个角度去理解学生。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只有心心相印, 情感交融的教育, 才会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开始。教育的成功来源于学生的最大的热情。教师只有情感上多投入多付出, 把爱的甘泉洒向学生的心田, 从而使得学生对老师崇敬、信任和亲近, 形成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 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我们用爱鞭策学生, 用真心爱护教育对象, 就必然严格要求。教育不能没有惩罚,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是虚弱的和不负责任的。没有原则的爱是溺爱, 过分的严厉又缺乏情感的交融。作为教育的实施者的我们, 怎样才能让我们的爱心在教育过程中起到催化剂和粘合剂的作用, 进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呢?

一、不能让批评缺席

在强调尊重学生、维护学生权利的今天, 在一些教师身上出现了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学生甚至是放任学生的现象, 这些都是不正常的, 这是爱的缺失的体现。因为我们爱学生, 我们才要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教师在育人工作中不能让批评缺席, 通过讲究方式方法的批评, 让学生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批评前要做足功课

孩子的心灵是敏感脆弱的, 不恰当的批评会使一些孩子感到委屈, 变得懦弱和胆小慎微, 甚至会形成心灵的阴影。因此, 教师批评要慎重, 要先备课:了解清楚“错误”的前因后果, 不要简单机械地套用成人世界中的观念和原则将孩子的错误严重化和扩大化, 要从心理的角度加以分析, 体现爱心、宽容和体谅, 因势利导、情理交融, 让孩子心服口服直至行动改正。

三、批评时想要让批评入耳入心, 爱心尊重是前提

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 未成年人也不例外, 老师批评学生时, 要以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为基本原则, 切不可伤害学生。态度上切忌简单粗暴、面目呆板, 要温情感化、真诚待人;言语上切忌大声呵斥、强词夺理, 要平易近人、平等对话;内容上切忌要求过分、言语随意, 要以理服人、为学生着想, 让学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友爱, 促其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真谛。

四、做好善后工作

所谓善后工作, 就是在公开场合批评了学生之后, 要和学生个别交换意见, 向学生征询你的批评与事实是否相符, 请他谈谈挨了批评之后的想法, 和他一起找出所以存在这些缺点、错误的原因, 分析这些缺点、错误的性质以及这些缺点、错误可能会导致怎样的后果, 并一起寻求改正的办法、途径。进行这种个别谈话时, 要有耐心, 态度一定要诚恳, 在人格上要平等相待。一句话, 要使学生从心里感到你确实是在关心他的进步, 是在为他着想。

上一篇:教师学习国学观后感下一篇:四年级作文素材:节约用水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