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读后感

2024-05-28

《二十四孝》读后感(精选8篇)

篇1:《二十四孝》读后感

《二十四孝》读后感

————曹航

你看过二十四孝吗?它是一些以“弘扬孝道精神,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孝心故事。其中讲述了二十四个生动的小故事,不仅有古代人孝敬长辈的故事,还有当代人如何尊敬长辈的典范,都是值得我们去用心体验的。

其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深深的吸引着我。其中有一篇讲述了古人舜的故事,令我感触特别深。舜的父亲是个失明的人,继母又蛮不讲理,他还有个异母兄弟叫象,从小被娇纵惯了,好逸恶劳,游手好闲,娘儿俩成天合计着怎么虐待舜。有一个冬天,刮了几天的北风。风把家里粮仓顶上的稻草都掀翻了,舜就让象在下面帮他递送稻草,自己在屋顶修仓顶。不料这时粮仓着火了。他赶紧跳下屋顶。可是,火势很凶,已快烧到住房了,他顾不得自己,就冲进了火海,先救出了父亲,接着又救出了继母,这时他身上的衣服已经全烧烂了„„读到这儿,我的眼眶湿润了,舜的行为让我深受感动,继母平时一直虐待他,但在最危险的时刻他还是忘我的去救她,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境界啊!此时,舜不只是教会了我们孝,更是一种宽容大度的心态。

想想舜当时的生活环境,不管继母怎样对待他,舜仍然时时想着孝顺父母,再对比一下我们现在优越的生活条件,我突然感到很残酷,父母平时辛苦的工作,尽可能地给我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让我们吃好的,穿好的,可我们总是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孝”的观念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已经非常淡薄了。我想:我们应该向

这些故事中的二十四位主人翁学习,尤其要向丁巧菊大义劝夫、河南大孝子背母打工、湖北老学生求学救母、北国好男儿割肝救父„„当代人物好好学习,有句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神州大地最源远流长的中华美德,我们应该像他们那样,懂得感恩,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

读完这些孝心故事,我觉得我也要更加的尊敬父母长辈,虽然不必像古人一样做那些激烈的行为,但是我也可以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感恩他们,报答他们。

篇2:《二十四孝》读后感

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它让我懂得感恩。

百善孝为先,“卖身葬父”,迂腐是愚蠢的,不如埋掉儿子,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父亲死后,“哭竹生笋”?原本家道殷实,就想把自己的亲生儿子杀了,我们应该懂得理解长辈的心,高尚的人。

篇3:古代二十四孝故事:百里负米

【故事】仲由是春秋时期鲁国人, 字子路, 孔子的得意弟子。 他性格直率勇敢, 非常孝敬父母。 因为从小家境贫寒, 为人非常节俭, 经常吃野菜度日。 仲由觉得自己吃野菜没关系, 但怕父母营养不够, 身体不好, 很是担心。 家里没有米, 为了让父母吃到米, 他必须走到百里之外才能买到米, 再背着米赶回家里, 奉养双亲。

百里之外是非常远的路程, 也许现在有人也可以做到一两次。 可是一年四季长期如此, 就极其不易。 然而仲由却甘之如饴。为了能让父母吃到米, 不论寒风烈日, 都不辞辛劳地跑到百里之外买米, 再背回家。

后来, 他父母双双过世, 他南下到了楚国。 楚王聘他当官, 对他很是礼遇, 俸禄非常优厚。 每天吃的是山珍海味, 一出门就有上百辆的马车跟随, 过着富足的生活。 但他并没有因为物质条件好而感到欢喜, 反而时常感叹, 哀伤父母早早过世。他是多么希望父母仍然在世, 和他一起过这样的好生活呀!可是, 即使他想再负米往返百里之外奉养双亲, 都永远不可能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当父母在世时, 即使我们没有丰厚的供给, 事事也要以父母为先, 处处以父母为主, 时时想着父母, 这才是真正的孝行。

篇4:新二十四孝

观点一:孝本来没有绝对标准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问题迫在眉睫。而在家庭养老仍为主流的情况下,子女孝顺与否,确实事关老年人的晚年幸福。“新24孝”的出台,说明大家意识到着力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只是诸如“教父母学会上网”、“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支持单身父母再婚”、“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等这样简单的内容,有多大意义,引起不少人的质疑。

这“24孝”可能也是根据一些社会现象总结而来,有一定针对性,但要说这些就代表了“孝”,则未必准确。看看这新24孝的内容,并没有比春节晚会上传唱的歌曲《常回家看看》走出多远。实际上,“孝”本来没有什么绝对标准,子女孝顺与否,父母冷暖自知。硬生生地总结出什么标准,初衷再好,折射出的都是一种惯性的行政思维模式,社会效果可想而知。

老龄化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关心,首先需要解决的,不是水过地皮湿的简单号召,不是急于发布口号,或编唱什么歌曲和童谣,而是脚踏实地地一步步从净化社会风气、重铸社会道德,修补孝道伦理出发。说到底,一个社会的“孝道”,应该是民间自发培育而成。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实实在在为老年人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实事来引导,比如解决老年人的“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的问题。多建一些公立的养老院,多关注孤残老人的心理救助,比发布“孝”的行动标准意义大多了。

观点二:尽孝何必“标准化操作”

毋庸讳言,随着标准化操作概念的推广,新“24孝”不仅其内涵无限丰富,所涵盖的范围也日渐宽广,乃至于我们时时为标准所困、为操作所累。与工作中的标准化操作不同,生活中原本应展现公众丰富多彩的一面,然而在标准化的束缚中,我们就像是同一种形象的简单复制粘贴,生活也变得索然寡味。当尽孝也要对照标准逐一完成的时候,令人情何以堪!

标准化操作强调的是服从,用在工作中自然无可指摘,然而用在日常生活中,却不免变换了味道。包括尽孝在内,伦理道德需要的是发自内心的认可与遵从,倘若没有了这样的精神内核,无论形式再怎么丰富,都不免只留下一具形式主义的躯壳。令人遗憾的是,社会管理者似乎越来越青睐于通过标准化定义塑造躯壳——教人从内心深处接受道德感召无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相比之下,制定行为标准又是多么的简单易行。只是不知道,忽略了心灵感召的标准,究竟能有多少实践意义?这种避重就轻的行为,又何异于买椟还珠?

观点三:倡导尽孝更要有制度保障

新“24孝”行动标准发布的最大意义在于,其将“孝敬”细化为简单易行、便于操作的实际行动,并切实强调了“孝道不是责任,而是机会”的含义。原因很简单,尽孝首先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认同,一种不会等到“机会成熟才去尽孝”的情感表达,一种力所能及、从容自然的行动付出。新“24孝”行动标准的发布,若能让更多人理解“孝敬”的含义,并能促使更多人用自己的方式去切实践行,相信更多的人、更多的家庭能因此受益,更加温馨和睦。

然而简单分析不难发现,广义上尽孝的完成,从来都不是单向度的。比如说,在新“24孝”行动标准里,对为数不少的“漂一族”而言,“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这样原本不是很复杂的事,很多人做起来却不轻松。在分析“工薪阶层为什么难于常回家看看”这个问题时候,有报道便总结出“请假太难让回家没有时间”、“买票太难让回家难度加大”、“生活压力让回家成本变高”等原因。当很多人的尽孝变得“力所不能及”的时候,强调制度保障,也就显得大有必要了。

所以,每一个“上有父母”的人完成尽孝,需要强有力的制度与环境条件作为基本的支撑。比如说,我们的养老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如果足够完善健全,每一个人对父母现在的养老、对自己未来的养老,便少去很多“前路茫茫”、“心里没底”的忧惧和担心;再比如,每位职工的休假权如果都能得到根本的保障、针对每位工薪阶层的收入分配改革都能尽早落地——进一步说,每位工薪阶层如果都能生活得更为体面、更有尊严,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有时间、有能力去完成比新“24孝”行动标准更高、更全方位的尽孝。

编后语:

篇5:《二十四孝》读后感

读了这两个故事后,使我深受感动。这两位孝子,虽然做了大官和富有,可以叫别人来照顾自己的母亲,但他们没有,都是亲自照顾母亲。我们虽然不能向刘恒和黄庭坚哪样为母亲尝药或为母亲洗溺器,但我们可以为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洗碗、扫地、擦窗户……来减轻父母的负担。

读了这两个故事后,我懂得了一些道理:父母把我们从小养长大是很不容易的,我们一定要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努力学习,天天向上,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篇6:《二十四孝》读后感

最近几天,我读了《二十四孝故事》,一个个都吸引着我,但我最喜欢“卖身葬父”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读完让我深有感触。

这个“卖身葬父”的主人公是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人,年纪幼小时母亲早亡,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湖北),后来父亲也死了,董永为把父亲埋葬,吧自己卖给富农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与槐荫下遇一女子,说她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个月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说自己是天上的仙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这《二十四孝故事》每一个都深深地吸引着我,我想:“我们应该学习《二十四孝故事》的主人公一样孝敬父母和长辈,虽然不必像古人一样,但我们也要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报答他们,孝心能感动天地。

篇7:《二十四孝图》读后感

我跟鲁迅有共同的观点,那个《卧冰求鲤》,真是的,做个孝子那么难啊,大冬天爬在冰上,把冰融化了。别说捉鲤鱼而鲤鱼没求着,自己反掉进了河里,丢了小命......

实在让人气愤的是那郭巨,这人真是的,我怀疑他是生出来就那么大,没当过小孩,为了他娘亲,竟然要埋了他亲生儿子,还说什么“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掩埋此子?”真是恶母。

篇8:《二十四孝》读后感

孝道思想是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一直处于“百善孝为先”的首要地位, 对国人性格心理和道德规范以及整个中国历史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 传统中国文化可称为孝道文化, 传统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上的社会。由于历代儒学之士皆大力宣扬孝道观念, 关于孝道的论述比比皆是, 再加上封建统治者屡屡推行“以孝治天下”, 孝道政治大行其道, 以至于曾国藩曾说“读尽天下书, 无非是一个‘孝’字”;著名学者黎鸣也在《中国人性分析报告》中指出, 中国人最主要的生活习俗是孝敬父母, “孝”是唯一显示中国人的精神的真诚之处, 中国就是靠“孝”支撑了两千多年的文明。从《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古代启蒙书籍中的孝道教化, 到岳父、文天祥、邓世昌等众多仁人志士的“精忠报国”, 再到皇帝儒士集注《孝经》、选官任贤“举孝廉”、严刑厉法惩“不孝”等等, 孝道思想几乎渗透到整个封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影响到其中的每个成员。

几千年来, 孝道思想在塑造国民性格、维系家庭和谐和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而对孝道思想影响最为重大和深远的, 当首推秦汉之际由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 (清代纪昀《四库全书总目》) 编纂而成的《孝经》和元代郭居敬撰辑的《二十四孝》。从古至今, 只要人们讨论起孝子孝心、孝行孝道, 大抵都会对《孝经》中的“夫孝, 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 民之行也”、“夫孝, 德之本也, 教之所由生也”等至理名言推崇备至, 还会对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孟宗“哭竹生笋”等《二十四孝》中的孝子孝行赞叹不已。《孝经》被看作是“孔子述作, 垂范将来”的经典, 是我国古代孝道思想的总纲, 在唐代即被尊为儒家经书, 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 其所宣扬的“忠孝”思想形成了我国传统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和基本道德规范, 被人们冠之以“人伦的至理”。《二十四孝》则是对《孝经》经义配以案例进行阐发的民间读本, 是对普通民众进行孝道教育的普及性教材, 其产生后还被后人配以图画诗歌、刻为石刻铭文、编成说唱材料而在民间广泛流传, 所选孝子也被誉为“几千年孝道的典型人物”。

《孝经》在形式上是孔子和曾子师生二人的对话经整理而成, 在内容上则以“孝”为中心集中阐述了儒家的孝道观念, 认为“孝”是天规民行、天经地义之事:“夫孝, 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 民之行也”;认为“孝”是诸德之本:“夫孝, 德之本也, 教之所由生也”, “人之行, 莫大于孝”;还认为“不孝”是最大的罪过:“五刑之属三千, 而罪莫大于不孝”。《孝经》还移孝作忠, 认为“忠”是“孝”的升华, 首次把孝亲与忠君联系起来:“君子之事亲孝, 故忠可移于君”, “夫孝, 始于事亲, 中于事君, 终于立身”。总之, 庶民用“孝”可以修身理家, 统治者用“孝”可以“治国平天下”, “孝”甚至无所不能:“孝悌之至, 通于神明, 光于四海, 无所不通”。《孝经》主张把“孝”贯穿于人生的始终, “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立身行道, 扬名于后世, 以显父母, 孝之终也”, 并提出了“居则致其敬, 养则致其乐, 病则致其忧, 丧则致其哀, 祭则致其严”等五个方面行孝的具体要求。此外, 《孝经》还详细规定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等不同等级的人行孝的不同内容。综而观之, “孝”既鲜明地体现了儒家“敬而已矣”的“礼”, 又突出地体现了其“亲亲”和“爱人”思想的“仁”, 确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最高道德准则。事实上, 儒家正是把“孝”作为“修身齐家”的基础, 并以孝劝忠, 从而达到“治国平天下”的最高政治目的——封建“忠孝一体”的思想即出于此, 孝道政治化也从此开始。

由于儒家的孝道观迎合了普通百姓“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父慈子孝”、“家和业兴”等人生需要, “以孝治天下”又适应了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稳定统治的需要, 所以在历代儒家学者和封建帝王的倡导推动之下, 孝悌观念作为一种最基本的社会道德原则, 几千年来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传统社会之中, 并合力促成了在民间更具影响力的《二十四孝》的产生。《二十四孝》集中了从唐尧时期到北宋年代的二十四个孝子竭诚孝亲的典型故事, 包括虞舜“孝感动天”、汉文帝“亲尝汤药”、曾参“啮指心痛”、闵损“单衣顺母”等等。这些孝子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 他们不仅都是《孝经》经义的忠实实践者, 而且多数的帝王、卿大夫和儒学弟子还是“孝”的“传道士”和“卫道士”, 为社会各类成员树立了孝行榜样, 成为历代孝道教化的典范。

《孝经》与《二十四孝》是理论与实践、根源与果实的关系:《孝经》是《二十四孝》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根据, 《二十四孝》则是《孝经》的具体实践和成功范例。尽管《孝经》和《二十四孝》中有很多糟粕, 充斥着因果报应、天赐神助、蒙昧愚蠢等封建迷信的色彩和荒诞残暴的内容, 但其中也确有精华之处, 也有很多可信、可敬甚至可学的地方, 尤其是“忠孝一体”的国家观念和竭心尽力为父母排忧解难的真情实意, 已浸透入历代中国人的血脉之中, 成为孜孜以求、建功立业者的精神支柱和广大老百姓津津乐道、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孝经》与《二十四孝》在中国封建社会互为因果、相辅相成, 具体而深刻地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价值观和伦理内涵, 成为中国古代“孝道”的集大成者和经典案例。

新近发布的《二十四孝》是对《孝经》和古《二十四孝》的扬弃, 是在古《二十四孝》基础上的创新。新《二十四孝》的内容集中体现在“居则致其敬, 养则致其乐”两个方面, 既继承了中国传统孝道思想中最关键的因素和最合理的内核, 又摒弃了夹杂其中的糟粕成分和政治化倾向, 更加科学合理和富有人性化。新《二十四孝》语言平易, 标准具体, 与时俱进, 非常贴近现代人的生活, 如“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等内容, 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 儒家孝道思想最基本和核心的涵义就是“善事父母”, 最重要的就是子女能发自内心地关爱父母, 对其“敬”爱有加;不仅要在物质上赡养亲人, 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抚慰亲人, 使其“乐”享天年。孔子曾强调说:“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 不敬, 何以别乎?”此言正指明了行孝的关键所在, 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似乎更有针对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国绝大多数人已丰衣足食, 供养父母的吃、穿、用等物品也基本不成问题, 但不能“善事父母”、对父母予以尊重并使其心情愉快的问题则在不少人身上相当突出。究其主要原因, 一方面是这些人对中国传统的孝道思想学习的不好、继承的不够, 没有弄清楚行孝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也与缺少新时期行孝的范式有关, 不知道该如何行孝——总不至于再全拿古《二十四孝》的模式去行孝, 况且也无仿效的“条件”和可能了。诚然, 随着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文化事业的昌明, 我们现在的物质条件、社会关系、生活方式、科技文化以及道德观念等都已与封建时代大为不同, 新时期的孝道观念和行孝方式也必须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新时期要求父母与子女在政治、法律和人格上相互平等、独立, 行孝不只强调子女应对父母关爱、遵从父母的决定, 还更多提倡互尊互爱, 对父母也不能像庚黔娄 (尝粪忧心) 、郭巨 (埋儿奉母) 一样丧失人格、侵犯人权。绝大多数人也不会再去相信虞舜 (孝感动天) 、董永 (卖身葬父) 等惊天动地的神话故事, 也不用像仲由 (百里负米) 、吴猛 (恣蚊饱血) 那样艰难痛苦地生活, 更不会效仿王祥“卧冰求鲤”、丁兰“刻木事亲”等迷信愚昧的荒诞之举;取而代之的是注重“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等日常小事。还有“移孝作忠”的“忠君”思想也被扬弃为忠于人民、报效祖国之志。因此, 新《二十四孝》是一脉相承传统孝道思想的合理内核并应运而生的, 且简洁易懂、简便易行。由于现代社会生活的繁杂忙碌和人们各自修养与处境的不同, 新《二十四孝》倡导的孝行标准并非人人都能全部做到, 它只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 其积极意义就在于引导和提示人们, 无论怎样都要多多关爱自己的父母, 设身处地地为父母着想, 使他们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颐养天年, 不一定非要拘泥于各种条条框框之中。这也正是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的传统孝道思想的关键因所在。

总之, 孝道思想是中华文明的一支奇葩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它不仅带给人们情感的寄托和终极的关怀, 也促进了中国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更塑造了中华民族爱国爱家、孝亲敬老、广施博爱、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要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家的孝道思想,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使尊老孝亲、博爱互助的优良传统在当今时代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吴崇恕, 李守义.《二十四孝》与《孝经》的关系及其扬弃[J].孝感学院学报, 2004, 24 (4) :10-13.

[2]兰辉耀.《孝经》的孝道思想探析[J].孝感学院学报, 2012, 32 (1) :12-16.

上一篇:小学化倾向自查报告下一篇:公司优秀团员自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