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语文集体备课记录

2024-04-28

8语文集体备课记录(精选8篇)

篇1:8语文集体备课记录

初一语文集体备课理念

备课是教师处理教材的形式,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之一,也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基本保证。

我们初一语文备课组在传统备课形式的基础上,融入新的备课模式,大胆尝试“三个三”(既三定、三明确、三落实),注重发挥备课的整体功能;注重对学生、学情的了解,以实现教学过程科学性和有效性;注重静态备课与动态备课的有机统一,强化对教学设计的不断完善。

我们的做法是:

首先,在备课形式上做到“三定”(即定时间、定中心发言、定教案)。我们定每周二、周四提前备一周的课,并定好中心发言人,落实到每一篇课文,每一个课时,备课时先由中心发言人进行分析,然后集体讨论教材,吃透学生后,提出教案的提纲,形成统一教案骨架,由中心发言人执笔书写,人手一份,其他教师在此基础上,针对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操作环节。

其次,做到“三明确”(即明确目标、明确要求、明确方法)。备课时明确在教学中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教的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懂的问题。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如何去突破?不能就课讲课,要寻找规律,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让学生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举一反三,进行课内外知识迁移;还要明确怎么教群策群力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克服“一言堂”,把趣味、微笑、激情带进课堂。

最后做到“三落实”(落实检测题、落实“回头看”、落实纠错与改进)。为了检验备课质量、教学效果、在备课时或教学后要精选随堂及课后检测题;经过课堂教学及学习检测,进行“回头看”(二次备课),对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通过回授和分析,进行纠错和“补救”,同时又为下一轮备课及教学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

我们在一年以来的集体备课实践中,总结出“三个三”的备课策略,始终不渝地坚持,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今后还要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

《羚羊木雕》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2007年3月19日(星期一)

地点:育仁中学初中部

参与人员: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

研究科目:初中语文教学中优化“主问题”设计(《羚羊木雕》之主问题设计)

主持:简玮

集体备课发言内容:

一、简玮

我们今天在这里聚集,目的只有一个,即《羚羊木雕》这一课的“主问题”如何设计。大家的发言宜从两个方面着眼,(一)是解读《羚羊木雕》;

(二)是这篇课文的主问题设计及其理由。希望大家积极发言,为执教者提供最大帮助。

二、吴弟群

(一)、《羚羊木雕》教材研究

《羚羊木雕》是一篇表现家庭亲情、同学友情以及之间发生的矛盾冲突的记叙文。对于这篇课文所反映的内容学生比较熟悉,与很多学生家庭中所发生的也相类似。因此,学习这篇课文易于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共鸣,引起许多争论和看法,达到正确认识和处理与父母、同学之间发生的矛盾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问题。

(二)、设计及理由

1、由羚羊木雕引起的**,此问题设计意图为:

(1)感知全文内容,了解**的起因,父母的态度,同学之间的误会,我的委屈。

(2)了解全文的线索,记叙的顺序及作用。

(3)表达的中心

2、你是怎样看待《羚羊木雕》引起的**?

通过对全文内容的了解,分清父母、奶奶、我、万芳在这次**中所持的不同态度,以分组讨论交流的形式,分辨是非,同时作为自己该如何完善处理好这场**,一则可以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二则对父母在事情已经发生后的冷淡处理,造成对孩子心灵的极大伤害表明自己的看法。

三、陈健

(一)、《羚羊木雕》教材分析

《羚羊木雕》是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文章,该单元以亲情为主题,而此文体现的则是亲情中不和谐的一面。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应能“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并且能联系自己体验“作出自己的评价”。根据七年级学生心理现状,该文是能很快引起共鸣的,对内容的理解难度也不大。鉴于此,我认为本文重点应定位在对文中出现亲情间的矛盾的理解和讨论,力求有自己更好的解决办法,难点则是在学习中给学生以情感的熏陶和正确价值观的导向。

(二)、《羚羊木雕》“主问题”设计

1、通读全文,请你给标题加一个修饰成份的羚羊木雕

(整体感知全文,从不同角度加以概括)

2、在整个过程中,“我”是怎样的心理状态?(在朗读中体会)

3、对这场由羚羊木雕引发的家庭冲突,你是怎样看的?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及情节,同时也可“挑拨”起学生间的争论)。

四、程欢

(一)、《羚羊木雕》之文本解读

一件小小的羚羊木雕,竟然引起轩然大波,而在这场**中受伤最深的却是我自己。本文作者细腻的心理描写,真实地刻画出我内心的感受:对友谊的无比珍视;在父母的严逼之下取回木雕的无奈;对朋友反悔的悔恨与歉疚„„同时,在这场**中,各个人物鲜明的性格与个性也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示:母亲之严厉而不听我的辩解,父亲虽平静却不可抗拒的威严,皆表现出他们重财轻义的思想,这些皆如一座大山压在我的心头,让我无法缓一口气,奶奶虽通情达理却又作不了主,只得默默退开的无奈,万芳与我亲密的关系,对朋友的无限仗义;一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乃是得力于作者绘声绘色的神态、语言描写。因此,在把握人物性格时要注意教会学生勾划圈点关键词语批注自己对人物的认识。并注意勾划关键词句来理解作者对不同人物的态度,从而认识到作者对这件事的态度——重谊轻财。由于这类事情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所以,在阅读本文时,另一个重点是让学生调动生活体验,谈谈自己遇到此类事情的解决方法,并通过比较,找到最完美的途径,并以本文为借鉴,思考在生活中应当如何与父母及朋友相处,在与父母有分歧时,又如何才能采取最满意的方式来解决它,另外,本文在写作上还有一大特点乃是采用插叙将三事件滴水不漏、紧凑完整地安排在一起,一气呵成,学生在阅读到此部分时,应适当插入引导学生认识它并了解它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二)、《羚羊木雕》主问题教学设计

1、默读、重新拟标题(对文本的整体感知,拟标题引发其学习积极及兴趣。)

2、选读文段,勾划圈点,批注人物性格、分角色朗读。

(提高朗读能力及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3、争辨:若你遇到此类事情,你认为应如何解决?一方为父母,一方为“我”,一方为万芳。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激发其兴趣及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并从不同角度,全方位看问题)

五、曾祥渊

(一)、关于《羚羊木雕》文本解读

该篇文章是以“亲情”为主题的第五单元的第2篇,所写内容是学生所熟悉的,情感体验,蕴籍较深的文章。文章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记叙了“我”与爸爸、妈妈之间发生的一切矛盾,赞美了小朋友们真诚的友情,含蓄批评了父母轻义重财的行为,告诫父母要理解孩子的心,尊重他们纯真的感情。小而言之是一个家庭如何达成家庭成员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沟通交流,以和为美;大而言之,只有家庭的和美才会有社会的和美,国家的和美。文章的一个重要特色是人物间的对话,从对话中折射出了对话双方所秉承的原则和规范,这种原则和规范的挖掘,必然建立在对对话的深入品读之上,在有情感涵咏的朗读中加深感悟。文章因为贴近学生,所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肯定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感受,需要圈点、勾画,需要与他人对话、交流,这时可以一种既规范又开放的策略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说话训练,积累一定的语言素材,锻炼一下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在说话中,引导学生加深理解,拓展思维。

(二)、《羚羊木雕》之“主问题”设计

导入:以生活中的小事件引发学生的争论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引起注意)。

整体感知:文章围绕羚羊木雕写了哪些内容。请概括出来。

父母逼“我”要回木雕——(插叙)送木雕——“我”要回木雕

理由:文章构思巧妙,插叙是显著特征,此举既把握了文章内容,同时又体现出了文章的巧妙构思。精读品味:扩写几个句子:的妈妈的爸爸的“我”的„„

理由:人物形象的再现是建立在事件的把握之上的。此“主问”是从矛盾双方引发出来的。

拓展延伸:

1、羚羊木雕能否不引发矛盾赠送,理由何在?

2、羚羊木雕送出之后„„

理由:文章叙述的矛盾,学生众说纷纭,可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内化行为,学会与家人、与同学、与他人友好相处。

六、吴俐莉

(一)课题确定《羚羊木雕》

本文是一篇反映亲情的文章,但却没有那种温馨、惬意的感觉,留给人无尽的思考,在孩子的眼中,友谊是神圣的,意大利薄伽丘说“它是慷慨和荣誉的母亲,是感情和仁慈的姐妹,是憎恨贪婪的死敌。它时刻准备舍己为人,而且完全出于自愿,不用他人恳求。”但作为家长,却忽略孩子最真挚的情感,羚羊木雕和友谊相比,谁更贵重,如何才能处理好孩子与大人之间的矛盾?我们可以借助本文作深入的探讨。

本单元要求在整体感悟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积累,写法借鉴,以及朗读,圈点勾画。

根据本文来看,整体感悟应是发生在“羚羊木雕”上的故事,从理清记叙的六要素的角度来讲,可以学习插叙的写作方法,重难点是圈点人物的心理、神态、对话,并通过朗读进行体会,进而引发学生的深沉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寻找到解决亲情与友谊的矛盾的最佳途经。

(二)“主问题”初拟:

1、讲讲发生在“羚羊木雕”上的故事。

(整体感知,了解插叙的写作方法)

2、文中人物的内心有什么深刻的体验?(朗读、品味)

3、文末说“这能全怪我吗?”你对各个人物的做法有什么意见?你认为理想的做法是什么?(深入探究、点评人物)

4、你还有哪些难事讲出来,共寻办法(课外)

七、李建新

(一)解读《羚羊木雕》

这是一篇非常适合七年级学生阅读的散文,文章所显现的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冲突,在一般的家庭里也有经常的表现。父母对财物的看重是无可厚非的,而孩子对友谊的珍视也是值得赞赏的,那么究竟该怎样解决这两种看似矛盾的观念呢?文章没有解答,从文章内容来看,也没有明确的方法。不过,作者张之璐对这个问题是有感情倾向的。那就是要重视孩子的心理感受,要珍视孩子之间的真挚友谊,成人们要检讨自己的功利思想,处理孩子们的之间交往时,要妥当行事,不能伤害孩子水晶般的心灵,作为教育者,我们要交给学生的,除了文章的写法之外,恐怕就是如何对待同学间的友谊以及怎样巩固加深友谊,至于对家长的规劝,我认为让学生意识到即可,毕竟我们不能把课堂变成声讨会。

编者把这篇文章放在七年级上册中五单元第二篇课文的位置。第一篇是鲁迅先生的《风筝》,借风筝写自己对弟弟的伤害及人们思想的麻木;第三篇课文《散步》,是作者对两代人的责任感;诗两首分别写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和思念母亲之情;《世说新语》则是展示古代儿童聪明机智的故事。显然,本文放在这样的位置,是让孩子们正确看待亲情和友谊,遇事要多加思考,多与家人商量,才能避免隐患,这是本文的重点之一;另一个重点,我认为是本文的写法:一是插叙,站在语文的角度,这个要交给学生;二是描写方法,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很生动,让学生品读这些文字,就能了解父母、奶奶、我、万芳这些人物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的情感倾向,因此,语言的精读品味就变得十分重要,同时这也是学生的发展需要。

(二)《羚羊木雕》的“主问题”设计

见于以下的文本分析,我认为在本文教学时学生的整体感知,要达到了解内容,梳理思路,并通过追问让学生了解插叙方法的目的。“主问题”设置为:(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时间段内所发生的事情,只要学生能答出父母逼问羚羊木雕的下落——回顾与万芳的友谊——讨回羚羊木雕,此时,即可追问,“回顾友谊”的作者把它放在中间位置,像这种写法在顺序上叫“插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若太难,则直接由教师解说)。

第二个主问题放在深入文本阶段,目的是了解本文的思想内涵,达到品德熏陶的目的,宜设置为(2)“我”的父母做法好吗?为什么?还可以追问出奶奶的做法,万芳母亲的做法,借此来找到正确处理家庭冲突的办法。

第三个主问题在精读品味阶段,目的是在品味中了解到文章中的描写方法,人物形象及思想感情。可以这样设置:我们刚才了解了父母的做法不太好,(3)那请你找出文章中对人物刻画最好的地方,并谈谈理由,如果有必要,你还可以表演一下。

第四个主问题是拓展延伸阶段时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处理矛盾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可以这样设置:(4)对“我”送羚羊木雕给万芳的事,你能不能替“我”设想一下,怎样做才可以既送礼物,又不影响一家人的亲情?

八、集体酝酿、研讨(略)

九、商定并结论(李屹梅)

问题1:请说说发生在“羚羊木雕”身上的故事。

主问题2:谈谈你从什么地方看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主问题3:假如你是其中的一个人物,你认为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处理这件事?

(录入:李建新)

篇2:8语文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2008年12月11日

地点:语文学科活动室

参加人员:闫校长、教研处尹奇主任、语文教研组组长郭素贞老师、田芸老师、董明实老师、郭宏老师、高玉英老师、密晓霞老师、邵新老师、温长伟老师、宿朝阳老师、沈黎江老师、李婷婷老师、杨筱春老师

备课过程:

田芸:今天集体备课的内容主要有两部分:第一,郭老师汇报小课题研究进展情况,郭老师准备得很充分,可以作为我们小课题研究的一个范例和指导;第二,温老师的汇报课及课后集体评课。下面请郭老师主讲。

郭宏:我们备课组集体研究的小课题是《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我们将这个课题分成七个子课题,我负责的子课题是《批判的力量》,即鲁迅作品拓展阅读。我将这个子课题的研究成果分成以下三个部分展示:计划、教案、总结,我的工作就是按照这样的步骤做的(具体内容详见郭老师的课题计划,可在校园网上查阅)。下面主要讲学生的心得体会和我自己的总结。以学生袁野的文章《批判和继承》为例,我的评语是:“生活就是这样,既要批判,又要继承。而这不可偏废。正如你所言,任何民族都有劣根性,我们总不能把人类灭绝吧。哲学中的“扬弃”,就是批判的继承。你对现实的批判是正确的、有力的。”下面我详细谈我的总结(具体内容见郭老师的课题研究总结,可在校园网上查阅)。我认为学校的小课题研究的设想是非常好的,如果真的能落实得好的话,是很有意思的。

田芸:郭老师的汇报非常具有示范性,从形式到内容都非常扎实。大家可以以此为例,将自己的课题研究进一步完善。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想法。

董明实:小课题研究对学生来说是主动参与的学习,学生应该很有热情,可以让学生做一些展示,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学校能不能给学生创造这样一个平台,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这样就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参与热情。

郭素贞:我们语文教师是应该在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上多想办法。我所在的备课组曾出过一个学生的优秀作文集,在家长和学生中很受欢迎,很多家长表示没想到自己的孩子有这样的认识深度,希望能多买几本,留作纪念。我们的语文教学多年来一直坚持让学生写读书札记,我们能不能也将其中的好文章出成文集。我们最近进行教学交流的哈密二中也是这样做的。希望郭老师将学生的好文章整理出来展示。我们语文备课组的老师对学校开展的“走出去”教学交流活动感触非常多。前段时间,学校组织我们到昌吉州一中听曹文轩教授的报告,我觉得对开拓学生阅读阵地,以及应对高考应试作文的写作有很大的指导作用。高一语文备课组去哈密二中听课,我们带的课引起很好的反响。哈密二中的老师也展示了两堂课,课堂流程非常自然,非常扎实,学生的反映也非常好,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如果要是把我们的“灵气”和哈密二中的“扎实”这两种风格结合起来,那么我们的课会更加精彩。

宿朝阳:小课题研究的工作需要一个学生展示的平台,哈密二中也在做。这件事可能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真正有成效。课题计划应该装订成册,在这方面哈密二中走在前面。

郭素贞:到外校听课给我们非常大的激励,我们都希望以后把工作做得更好。

篇3:初中语文集体备课初探

一、独立研课——纵横驰骋文本间, 千沟万壑了于胸

集体备课是顾名思义一个集体的行为, 是为了群策群力, 达到N个1相加大于N的效果。要想群体智慧最大化, 那么, 个人就得彰显各自的才智。独立研课是静态的个体钻研过程, 其目的是要心知肚明, 知根知底。简言之, 就是明白“备课备什么”的问题, 就是解读与备课内容相关的一切资料。全面的独立研课, 应包括三个方面的研读:

1、研读课程标准。

备课前吃透课程标准要求是备课的重要前提。作为一个语文教师, 如果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基本理念等都感到模糊不清, 就无法备出一份符合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的语文教案。我们之所以要举行去全校教师学习运用新课标检测, 就是要求教师把课标熟知于心, 在备课、教学时有所遵循。

2、研读教学内容。

要充分认识和把握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 做到“春江水暖鸭先知”。继而有效开发教学内容, 定位教学目标, 承前启后, 发挥教材在传承知识、传递文明、传播精神、培养能力、提高素养、培育人才诸方面的最大潜能, 做到“天机云锦用在我, 剪裁妙用非刀尺”。

3、仔细研读学生、研读自己、研读现有教学条件。

研读学生的学习基础、个性特点、思维特色、生活环境等条件, 教师才能蹲下身子倾听、交流、设计出符合学生口味、促进学生成长的教学预案, 才能打造适应学生学习发展的有效课堂, 激发课堂的生命活力。研读自己的教学能力、兴趣特长, 才能找到教学与自身资源的切合点, 扬自身所长, 避自身所短, 理性设计, 感性发挥。

二、初次碰撞——各抒己见燃火花, 千磨万击达共识

独立研课, 教者在研读中产生丰富的体验, 就能较好地把握教材、分析教材, 构建各自的教学思路。此时, 备课组的聚合, 为教师的积淀创设了“喷瀑”的出口, 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研读情况侃侃而谈, 进一步梳理思绪;倾听者专注聆听, 或表示赞同, 或适时补充, 或提出质疑。初次碰撞, 往往会一石激起千层浪, 备课组成员各抒己见慷慨陈词。席间, 彼此擦燃火花, 相互引发灵感, 通过陈述、辩驳、协商, 可以使研课活动由量变引发质变, 相互争议的结果必将使文本的研读更缜密、更详尽、更深入、更透彻、更全面、更灵动。

三、二度备课——斟酌学情作策划, 八仙过海巧设计

二度备课是独立研读课的延伸与发展, 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独立研课阶段, 教师的任务是深度阅读文本, 达到“在文本中走个来回”的境界, 投入地进, 沉醉地出, 所磨炼的是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而二度备课中, 经集体力量的梳理, 教材内容明晰, 教学目标明确, 重难点凸显, 可谓是纲举目张, 骨架遒劲, 此时所要锻炼的是教师教学设计的功底和悟性。此环节, 要体现一个“大气”, 落实一个“细致”。所谓“大气”, 首先要把学生放在首位, 明确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明确教学的有效性并非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精彩呈现, 也不是教师在单位课时内教授内容的最大化, 而是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高昂、学得扎实, 它所追求的是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大化、最优化。其次, 要有气势, 要有气度。设计教学时宜从大处着眼, 将课设置成几大板块, 设想好其间的启、承、转、让、扬等环节, 理出能从容穿行于全课堂的线索。其三, 教学点的设计, 应追求网状辐射, 举一反三, 旁征博引, 左右逢源, 而不是线状直行。网状辐射, 可避免课堂上战战兢兢, 为教学步骤所困, 为教案所累, 步步设套。教师可以紧扣要点, 根据实情, 灵活点拨, 一要形式新颖, 环节扎实, 设计要匠心独运, 精彩纷呈。二要关注生成, 提前应对。三要语言丰富, 有感染力。设计教学时, 宜创设富有诗情画意的写意语言, 去点亮学生的心灯, 浸润学生的一腔真情。我们所举办的“有效备课”讲座中的“适度延伸, 形神兼备”就着重强调了这一点。

四、再次交锋——存同求异争相鸣, 聚集热点细剖析

集体备课要的就是一个不断思索、不断碰撞、不断增长、不断生成、不断完善的过程。等各位教师根据具体实情写好完整的教案, 备课组就迎来了再度交锋。这次交流, 目的是发现各份教案中的与众不同之处, 明确不同设计的渊源, 探讨别样设计的效能, 捕捉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 细细剖析, 碰撞出新的火花和灵感, 达到“奇案共欣赏, 颖义相与析”之目的。

多次碰撞, 教师对教材的认识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对课文内容有了自己的见解和心得。几经推敲, 文章的语言、思想、情感已谙熟于心。此时, 再对文中的词句、段落进行“重锤猛敲”, 细细咀嚼, 教师将钻得更深, 研得更细。再次提起笔来, 教师就会对已有教案进行提炼, 化繁就简, 追求更科学的目标突破方法和列简明的教学步骤。正如郑板桥诗云:“四十年间画竹枝, 白日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 画到生时是熟时。”备课亦如作画, 讲求提炼, 留枝干剪毫枝, 这样有利于教师在课堂发挥, 引领课堂向深度、广度延伸。

篇4:谈中学语文集体备课

1.大多数语文教师的备课,只追求项目齐全,格式千篇一律,教案照搬,应付学校的检查。

2.多数语文教师认为这种“不切实际的备课”浪费时间,影响了自己的教学任务和“业余充电”。

要改变这种单一刻板的、枯燥乏味的照搬教案的备课方式,首先应该转变备课观念,树立新的备课观。使备课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呆板走向灵活,由被动走向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根据现行备课及管理中存在的弊端,我们建议在不影响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应该对“教师的备课”进行改革,增强备课的实用性、针对性、有效性。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材、优化设计教案、反思总结”。

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或许,牛佛中学语文组的这一做法,值得大家借鉴。他们采取了集体备课的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初二年级语文组的全体教师,在学校的领导下,对传统的备课,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根据初二年级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采取了“分单元备课”的方式,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1.组长分配任务。一共有七个语文老师,每个老师负责一个单元的备课。

2.独立钻研。教师的钻研要结合教材、课程标准和期末考试中的常见题型,然后进行归纳整理,制定成表册分发给其它6位老师。

3.集体讨论分析。①大家共同探讨每位老师的备课情况,并提出每位老师的优点、缺点,敦促其进一步改进自己的备课。②大家共同整理出每个单元的知识点、重点、难点、常考点,易错点。③每位老师谈谈自己的教学设计和理念。

4.互相听课。通过相互听课,大家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备课质量。

5.质量分析。通过学生的考试,来检验集体备课的成效。

6.教学反思。大家对集体备课进行反思、总结。

牛佛中学初二年级语文组的集体备课,既务实又高效,而且形式灵活,每位老师都是备课的参与者、组织者。集体备课值得肯定,而且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新课程的理念:合作、探究精神。由于实行了集体备课,初二年级的语文期末考试成绩大幅度上升。

篇5:初一语文集体备课记录(七)

(七)时间:2010-06-11

地点:北校区二楼办公室

主备人:王颖

备课内容:

《在沙漠的中心》教学构想

1、介绍圣埃克絮佩里的情况。

2、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再掌握重点字词。

3、作者的飞机坠落后,遇到了哪些困难?

4、作者在濒临死亡的时候表现出了怎样的心态?

5、评价人物形象及精神。

6、谈启示。

7、结合课后习题二赏析语句,学生可质疑。

篇6: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五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三号字)

时间:2014年2月20日

地点:四楼办公室

主备人:刘新玉

参加人员:张晋雯、邵芳、秦传楠、刘新玉、郭玉芹、徐爱军 集体备课内容:第一单元口语交际与习作教学

活动过程:

一、教材分析:

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讨论与远方的同龄人建立联系,加强交流,开展活动,增进彼此的了解。目的是使学生亲历一次“手拉手”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沟通和交际的能力。“习作”是口语交际的延续,是与“手拉手”同学进行交往的开始,是一次应用文的习作练习。

二、教学目标:

1.策划一次和远方小学生的“手拉手”活动,商量、讨论活动的方案。

2.能有条理、较为具体地说出自己的活动方案。

3.能通过书信的方式与他人沟通,并把“手拉手”活动开展下去。

4.能在信中把自己对活动的打算做具体清楚的描述,同时能合理地提出可行性建议。

三、教学重点难点:

帮助学生打开思路,选好角度,选好材料,指导学生写出讨论的结果及真实想法;要复习书信的格式,注意信封的写法。

四、重难点突破:

教师可先创设情境,介绍一些遥远地方小学的情况及他们对交友的渴望,激发学生建立“手拉手”活动的兴趣;引导学生对习作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构思与安排,既可以先介绍自己,再说说打算开展“手拉手”活动的想法及建议。

五、组内教师讨论要点

刘新玉:

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讨论与远方的同龄人建立联系,加强交流,开展活动,增进彼此的了解。“习作”是口语交际的延续,是与“手拉手”同学进行交往的开始,是一次应用文的习作练习。我们要创设情境、营造气氛,激发起学生参加“手拉手”活动的热情。如,读一封远方小朋友的来信;读一则报道,介绍远方的小学;也可以利用课件播放有关西部希望小学的视频,说一说开展“手拉手”活动的重要意义。

张晋雯:

要帮助学生打开思路,选好角度,选好材料,指导学生写出讨论的结果及真实想法。在学生动笔前,要引导学生回想口语交际课内容,如何给一个完全陌生的同学写信,信里应写哪些内容;再考虑先写什么,再写什么,重点写什么,使学生对习作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构思与安排。

邵芳:

可以小组讨论:信的内容包括哪几方面?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情况(学习、生活,生活的小环境、大环境),把自己班级策划的方案详细地进行介绍,希望以后能如何进一步地相互了解等。

秦传楠:

在动笔前要复习书信的格式,要求按格式书写。结合课本18页学习信封的写法。

郭玉芹:

鉴于这次书信内容的难度,我们可以提供几篇范文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徐爱军:

写好后,可以在小组内读一读、评一评、改一改,引导学生互相修改,并恰当运用学过的修改符号。

五、作业创新设计

根据同学的建议,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自评。

活动小结:

篇7:小学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记录

蓝小青 教研内容:制定本组教研计划 景行小学本部三年级语文教研活动计划(2008—2009春季学期)周卓庄 2009年2 月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本部三年级语文教研组工作的开展,将紧紧围绕学校工作重点与教导处工作思路,坚持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南,组织组内教师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景行小学教学质量手册》,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深入开展语文教学研究,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新的课程标准,积极投身课堂改革,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实施新的教学管理举措,为课改保驾护航。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加强教学研究,不断解决教学中的新问题,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研究目标:

1、把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学习习惯、行为规范)、安全教育作为年级工作重点。

2、不断学习,更新观念,备好课,上好课。突出年级特色。

3、认真钻研教材,营造求真务实、团结向上的组风组貌。

4、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提高组内老师德育教研及教学教研水平。

5、学习理论 转变观念。

6、交流心得,互学互助。

三、主要措施:

1、加强学习,提高教学理念水平。围绕新课改,按计划组织开展学习、研讨或集体备课活动,定时、定点、定内容,学习有主持,各人的交流发言有内容、有记录。认真组织好单周备课活动和双周教研活动,备课活动一般程序为事先确定—集体研讨—分头备课—交流反思。教研活动组织学习新课程理念、观摩优秀课堂案例、外出学习与听课交流、课题学习研讨实践反思等。

2、坚持教学“六认真”,规范教学行为。认真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学习,加强对教材教法的研究,认真实施电子备课,共同探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强化问题意识、探究意识、过程意识、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学生作业方面:课堂上要保证学生有一定的作业时间,培养 学生良好的完成作业的习惯,训练学生的写字速度。每月底由进行检查。检查重点:书写整洁、正确率、批改正确率。教研组协同教导处加强督促检查工作,定期进行检查,规范教学工作。

3、开展有效课题研究活动,提高教科研能力。围绕《诵读经典》课题和《新形势下学困生学校教育艺术研究》课题实验。组内每位语文教师确定自己的研究任务,开展以备课、上课、评课为主的教学研究活动。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实践,把科研课题落实到每堂课中,努力探索,形成符合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教研组成员认真上好轮流课,每课及时进行教学点评,每月写一篇教学反思,每学期一份教学论文。

4、开展语文学科组特色活动:拓展学生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养成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建立学生个人课外知识积累本。本学期在年级范围内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加积累,并学会运用,不断提高作文水平。三年级全体学生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并作好摘记。作文教学要加强作前指导,重视作后的修改与讲评。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提倡学生自能修改,加强随机的练笔训练。

5、深入课堂教学研究,加强青蓝工程实效性。师父老师上好示范课:徒弟老师填写好听课反馈表,并能撰写听课随笔。青年教师上好汇报课; 经过一阶段的听课后,对青年教师给予更多的锻炼机会,上好汇报课。

6、为了有效地深入课题研究,不仅要求教师立足自己的实践平台进行课题研究,还要教师响应学校的“读书活动”,要求每一位教师认真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及时写好读书笔记,并保证每月有一篇读后感上网交流。

7、期末,要求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认真撰写课题总结。

四、具体工作安排: 二、三月份:

1、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教材,理清教学思路,制定教学计划。

2、根据教导处总的计划,商讨、制订本组教研计划,明确教研工作重点。落实组内教研具体任务的分工。

3、教研组成员学习课程标准,明确本册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4、积极参加全市教学质量分析会和柳州市集体备课现场展示。

5、认真参与校级“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做好听课笔记和主题论坛研讨。

6、积极参加“广西区域联盟网络远程学习培训”。7、3月3日教研组长参加全市语文期末检测质量分析工作,再向全组老师汇报。

8、进行第一次教学常规检查。

9、参加“经典诗文诗联竞赛”的活动。

10、积极参加六年级语文组在广西教研网上发起主题研讨活动。四月份:

1、以网络为平台,交流探讨“保证质量,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渠道”。

2、听取“杭州行”和“培正行”考察汇报会。

3、响应城中区“一二三四”育人工程,开展学生“两句二簧”展示活动。

4、参加市小学各学科教学研讨活动。

5、开展学科质量“月检查”工作,特别是作业批改检查。

6、积极参加三年级语文组在广西教研网上发起主题研讨活动。五月份:

1、认真备好每一堂课。例行检查教案及作业批改情况。

2、认真阅读,做好读书笔记,并在组内交流。

3、开展学生经典美文诵读大赛,增进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

4、参与网络研讨“学困生进步策略”。

5、认真参与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成果汇报会,做好听课记录。

6、开展学科质量“月检查”工作,特别是作业批改检查。

7、积极参加一年级语文组在广西教研网上发起主题研讨活动。六、七月份:

1、积极撰写语文教学论文、案例。

2、积极参与城中区组织的教学汇报活动

3、组织好组内轮流课的准备和听评课活动。

4、教学常规检查。

5、制定复习计划,讨论复习方法与策略,合理开展复习。

6、准备期末复习研究课,总结教研组工作,整理教研组材料,归档上交。

7、期末成绩评定、教学质量分析工作。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空间 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 收藏 分享 顶 踩 回复 举报 admin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4:15:00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教研记录(二)教研时间:2009年2月26日 教研地点:三年级办公室 教研人员:周卓庄 黄立嘉 陆颖 候晓月 丁春艳 蓝小青 教研内容: 三年级组语文教研(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一、活动人员: 活动时间 2月26日 中心发言人 黄立嘉 缺席人员 参加人员 陆颖 蓝小青 丁春艳 侯晓月 周卓庄 主题内容

1、第一单元整体分析。

2、重点研讨《美丽的南沙群岛》

二、中心发言人发言纪要:

1、单元整体分析: 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 本单元是全书的第一单元,它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美感与语言的感悟能力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单元三篇文章都是写景的,其景美、情美,适合朗读感悟和积累运用。我们可以把这三篇课文整合成为一组“寻找美”的单元去综合处理。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有三篇课文:《长城和运河》本文是一首包含爱国热情的诗歌,全诗讴歌了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雄伟壮丽,颂扬了中华民族祖先的勤劳与智慧。《美丽的西沙群岛》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介绍了南沙群岛美丽的风光和富饶的物产,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南沙群岛的热爱。《庐山的云雾》以优美明快的语言、比喻联想的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单元整体目标

1、让学生复习巩固必要的语文只是,懂得运用语言文字的一般规律,落实工具性,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2、使学生明白学习是进入学习化社会的必要条件。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这几篇优美的课文。

4、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其能享受审美愉悦。

5、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单元教学建议

1、以读为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明理。

2、引导学生主动质疑。

3、指导学生认真看图,初步了解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概况。

4、对词语的学习可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既可结合本课的插图去理解,也可以联系旧知来强化。

5、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做到因材施教,鼓励学生自己喧杂学习方法,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单元 重难 点

1、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通过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使之感受祖国山河之美,从而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4、使学生有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培养创造的倾向和意识,同时为他们创设思维上的“空白”情境,让学生能静下心来,查找丰富的资料,进行深入思考,以发挥其内在的创造意识。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以理解促读,看画面,激发请地读,联系生活实际帮助朗读,引读、评读、赛读等,来达到“读好书”的目的,并水到渠成地将文字变为画面,映在学生脑海中,再将画面变成优美的文字深入到学生心里,继而达到积累好词好句的目的。教学进度 测验安排 课外辅导与活动 讲读课文: 每课2—3课时,习作1:2课时,单元练习1:3课时。3月1日

1、多种途径搜集运河资料。

2、说说南沙群岛有哪些水产。

2、单元课时教案: 课题 《美丽的南沙群岛》 课时 2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过程与 方法

1、以读为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明理。

2、对词语的学习,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来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爱国、爱岛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南沙群岛。难点:体味本文语言的优美,如“星罗棋布”等,并注重语言的积累。措施 与 方法

1、分析字形中注意指导书写,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和愿望。

2、重点放在第三自然段上,通过学生品味读和教师指导读,使学生领悟到海岛景色迷人这一特色。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与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欣赏插图

2、配乐解说: 宽广无限的大海真美啊,浪花飞溅,蔚为壮观.一派“烟波荡荡接天河,巨浪悠悠通地脉”的迷人景象。这就是祖国的南大门,美丽富饶的南沙群岛。

3、指导读题:美丽的南沙群岛。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3、结合学生朗读纠正字音.三、感知全文内容

1、引导学生边读边看图思考:你对南沙群岛的总体印象是什么?在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

2、交流所画句子,齐读句子.3、教师小结: 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不仅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而且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四、指导学习生字

1、巩固生字。(1)认读生字新词及其所在的主要句子。浩瀚 海域 岛屿 辽阔 繁衍

心旷神怡 星罗棋布 海龟(2)查字典,说说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上节课我们读了<<美丽的南沙群岛>>这篇课文,你们知道些什么?

2、这节课请同学们放慢脚步,边读边想象,细细欣赏那蓝色宝库般迷人的海岛。

二、精读感悟 学习第一自然段

1、传说中的南沙群岛是什么样的?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1)“晶莹的珍珠”指什么?“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说明什么?(岛屿多)(2)南沙群岛有多少岛屿? 齐读第二句,边读边想象。结合理解“星罗棋布”。(3)指导朗读第一、二句。师小结。(4)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在南沙群岛上生活的? 指名读第三句,其他同学注意听。评议朗读,结合朗读理解“浩瀚”, “生息繁衍”等词语的意思。

3、激疑过渡:(1)齐读第1自然段(2)小结激疑:南沙群岛历史悠久,我们每个人都为它自豪,课题是“美丽的南沙群岛”,那它美在何处? 学习第2自然段

1、了解南沙群岛的悠久历史后,我发给你们每人一把金钥匙,开动脑筋去打开这座蓝色宝库。

2、学生自学第2自然段,思考:你用什么方法打开“宝库”? 在“宝库”里你发现了什么?

3、组织讨论自学方法和所学内容,结合句子理解“蕴藏”和“用之不竭”的意思.4、为什么说南沙群岛是一座宝库? 请你通过朗读告诉我们为什么说南沙群岛是一座蓝色宝库?

5、师生合作朗读,体会总分写法。小结: 南沙及其海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产资源,真不愧是一座巨大的蓝色宝库。

6、细细品味,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并练习背诵。学习第3自然段 讴歌了南沙群岛的富饶,你们想背上小画板去海边散步写生吗?

1、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把表示颜色的词画下来。

2、那金色的沙滩, 黝黑的礁石, 雪白的浪花, 翠绿的海水……任意的组合都是一幅美丽迷人的热带风光图.这些句子你们读懂了吗? 试着画下来.3、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边创作绘画.4、评点学生作品,讨论为什么这样画?用书上的词语和句子说说.结合

5、创作绘画和课文理解“清澈明亮”, “蓝玉”, “五彩缤纷”, “心旷神怡”, “碧波浩淼”, “充满魅力”等词语的意思.指名朗读学生喜欢的词句.6、指导朗读本段的两个比喻句.用“……像……”的句式把这两句练习说一说.7、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练习背诵。

三、创设情景 加深体悟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朗读体会。

2、老师或学生扮演记者对游客(学生)进行采访或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为南沙群岛作介绍。四.仿段练习1.课文的第2、3自然段都是围绕中心句,从不同角度写出了南沙群岛的富饶和美丽.2.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以“公园真是鲜花的海洋”或“菜市场真是营养的宝库”为中心句写几句话.板书设计:

难以计数 物产丰富 用之不竭 蔚为壮观 景色迷人 心旷神怡 作业与练习配置

一、随课堂练习设计:

(一)、组词 矿()或()告()萝()旷()域()浩()罗()

二、个性练习设计: 理解“星罗棋布”、“蔚为壮观”。

三、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说说南沙群岛有哪些丰富的水产资源。

三、集体研讨发言记录。陆颖:本课的生字词较多,对生字的学习,可以适当放手让学生自学,对词语的学习,也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既可结合本课的插图去理解,也可联系旧知来强化。侯晓月:教学第三自然段时黄老师让孩子自由读后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边创作绘画。最后,与学生共同评点,讨论为什么这样画?学生在“读读、画画、评评、说说”中张扬了个性,轻松地理解了“清澈透亮、蓝玉、五彩缤纷、心旷神怡、碧波浩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蓝小青:黄立嘉老师在设计教学理解南沙群岛的美丽时候,独具匠心。先读,再画,划出表示颜色的词语,最后画,画出“那金色的沙滩, 黝黑的礁石, 雪白的浪花, 翠绿的海水……任意的组合都是一幅美丽迷人的热带风光图.”为学生提供了生动活泼的语言实践的情境。周卓庄:黄老师的教学设计打破语文教学那种教师问、学生答的定势,借助情境,让语文教学活起来,不仅抓住字词来扎扎实实学习,而且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来演一演,使教学中贯穿着丰富的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丁春艳:黄老师结合三年级学生活泼的特点,用读、写、画、议等多种方法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创设情境,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为南沙群岛作介绍,激发学生表达欲望。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回复 举报 admin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4:16:00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教研记录(三)教研时间:2009年3月5日 教研地点:三年级办公室 教研人员:周卓庄 黄立嘉 陆颖 候晓月 丁春艳 蓝加横线字词的意思。星罗棋布 心旷神怡 繁衍 碧波浩淼

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阔”“屿”“龟”三个字.小青 教研内容: 周卓庄汇报全市的语文质量分析

一、试题评价:

1、按要求写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3、按要求填空。

4、习作

二、命题特点:

1、全面性。

2、基础性。

3、综合性。

三、卷面分析:

1、学生知识、能力等表现较好的方面及原因。(书写、字词、阅读、审题、习作)

2、学生知识、能力等表现不足的方面及原因。汉字书写不规范。字词把握不透彻。习作训练有待加强。审题能力有待提高。评分标准有待规范。

四、建议:

1、重视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

2、提高字词教学实效效率。

3、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

4、重视口语交际与作文教学。

5、关注常规,培养严谨求实的学习习惯。语文教研记录(四)教研时间:2009年3月12 日 教研地点:三年级办公室 教研人员:周卓庄 黄立嘉 陆颖 候晓月 丁春艳 蓝小青 教研内容: 三年级组语文教研(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一、活动人员: 活动时间 3月12日 中心发言人 周卓庄 缺席人员 参加人员 陆颖 蓝小青 丁春艳 侯晓月 黄立嘉 主题内容

1、第二单元整体分析。

2、重点研讨《花瓣飘香》

二、中心发言人发言纪要: 1.单元整体分析 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 本单元安排了展示当代人物精神面貌的《微笑着承受一切》,表现少年儿童日常生活的《雪儿》及洋溢着浓浓亲情,情节简单,但情真意切的《花瓣飘香》三篇课文。这几篇课文的内容真实具体,每一篇课文都能给人深刻的启发和教育。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有三篇课文:《微笑着承受一切》、《雪儿》、《花瓣飘香》。《微笑着承受一切》讲的是体操运动员桑兰面对伤痛和残疾,表现出惊人的毅力、乐观的态度和坚强不屈的的精神。《雪儿》讲的是一个腿跌伤了的女孩,收养了一只受伤的信鸽,最后让她重返蓝天的故事。它给我们展示了一个跌伤腿的孩子纯洁美好的内心界,无私的情怀。《花瓣飘香》讲的是一个女孩子摘了一片花瓣送给妈妈的故事。这三篇课文的主要特点是:都是叙事文,都具有很强的人文性,都能给人以很强的教育意义。三篇课文充分体现了“文道合一”的思想。单元整体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单元30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28个字也要求会认读;

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抓住重点段落和词句学习课文。

4、观察插图,读懂习作例文,学习写人物时应抓住人物特点写的办法。

5、养成从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查阅资料的习惯。

6、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做到大方端庄,不随便。单元教学建议

1、教学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教学目标。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新闻记者学表达,从读中学写。用好例文,让学生从中学到写作的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6、认真备课后,再上课,向课堂35分钟要质量。单元 重难点

1、学会带问题读课文,自已解决问题。

2、体会句子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给学生以正确的人生导向,使其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3、学习通过人物外表的描写展示内心世界的写作方法。

4、初步掌握抓住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1、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恰当运用电教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拓宽学生视野。

2、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怀着感动、敬佩的感情来理解课文,注意品词析句和品读相结合,通过朗读,感受文章中人物的可贵精神。

3、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教学进度 测验安排 课外辅导与活动 讲读课文: 每课2—3课时,习作2:2课时,单元练习2:3课时。3月20日

1、多种途径搜集桑兰资料,让学生给桑兰写信,并在班上举行“桑兰事迹报告会”。

2、搜集人与动物友好相处的感人故事,在班上进行交流。

3、把《花瓣飘香》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2.单元课时教案: 微笑着承受一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康复”、“意外”造句。

4、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感悟桑兰面对天大的不幸仍具有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感人生态度。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来感悟桑兰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学难点:联系全文内容体会桑兰不屈的精神。教具准备:挂图、小黑板、录音机、磁带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共同学习第4课《微笑着承受一切》。2.师板书课题。3.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4.谁微笑着承受一切?她承受的是什么?为什么能微笑着来承受呢?我们将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来解决。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轻读课文,要求:(1)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检查。(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小黑板出示: 省体操队 训练 入选 技术 摔下来 固定套 询问 治疗 脊椎 配合 毅力 瘫痪 气喘吁吁(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指导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节几个方面加以注意(3)去掉拼音读。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自由轻读,要求:(1)读正确、流利。(2)画出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解决。(3)不能解决的作出标记。4.检查,了解字词掌握情况。(1)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失声痛哭:控制不住而大哭起来。剧痛:剧烈的疼痛 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大汗淋漓:汗水向下滴。(2)提出不理解的词,同学们当场解答,答不出的共同查字典解决,或教师解答。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思考每个自然段说了些什么。6.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谁微笑着承受一切?她所承受的“一切”指什么?可以 用笔画出有关句子。交流。第二个问题可以用文中第4、5、6、7自然段中的有关句子回答。7.默读课文,画出表现桑兰坚强的语句,再读一读。

三、小结: 我们通过初读,读准了字音,读通了课文,也知道了桑兰以微笑承受着她后半生可能永远在轮椅上度过的事实。那么,她面对如此沉重的打击,“天大的不幸”,为什么还能微笑呢?她具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四、指导写字 1.出示,齐读:操 省 选 际 赢 届 摔 固 套 询 疗 2.指导,明确注意点: 选:注意笔顺 摔:注意右上的左右两边是“。套:注意中间有三“横”。疗:最后一笔为“竖钩”;“疒”不要写作“广”。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1、导入:17岁的桑兰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为什么能微笑着承受?她有什么样的精神呢?(1)指名读课文。(2)分组讨论。

2、桑兰的美好人生刚刚开始,她的美好人生是什么?大家自由读2、3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3、画出最能体现桑兰人生很美好的词,有感情地读。优秀 跨入 入选 多次参加 赢得荣誉

4、可当桑兰摔下后,她的后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你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吗?这对于桑兰来说意味着什么?自由讨论、发言。

5、桑兰是怎样面对这天大的不幸的呢? 自由轻读4-7自然段,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6、再读第4-7自然段,画出具体措写“她用无比的勇气承受着一切,她一贯的身长笑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的句子。讨论交流

7、你认为这样的句子应该怎样读呢? 指导朗读,品味。

8、通过朗读,我们体会到,桑兰真是个——坚强的小姑娘。

三、课堂练习

1、指名读课文。

2、指导造句。康复: 意外:

四、小结提升情感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桑兰因为具有坚强不屈的意志,所以,当她面临天大的不幸时才能微笑着承受,这种惊人世间毅力不屈的精神不仅给所有的瘫痪患者做出了榜样,也为我们这些四肢健全的做出了表率。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细细品味、感受。作业设计:

一、巧填词语()的人生()的微笑()的毅力()的姑娘()的不幸()的精神

二、对号入座 询问 咨询

1、小朋友们正在向交警()交通安全知识。

2、我急切地()我班的比赛情况。意外 故意

1、昨天,我()地收到了一份礼物。

2、今天是妈妈的生日,为了给她一个惊喜,我()把送她的礼物藏起来了。附板书:

4、微笑着承受一切

美好人生

天大不幸

坚强

微笑着承受

三、集体研讨发言记录。黄立嘉: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让学生对课文的语言好好感受、细细品位、并能积累运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文字训练。陆颖:教学时,可以从细微处引导,注重引导学生抓住“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来引导学生通过联系日常生活实践想象平时我们在做这些刷牙、洗脸、吃饭的事时是怎样的,而桑兰又是怎样的来理解她做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是那么的困难,从而体会到她承受的巨大痛苦。在通过对比她行动上的艰难和思想上的坚强乐观来感受桑兰的精神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候晓月:可以利用文章的空白处,让学生拓展说说:除了穿衣、吃饭,桑兰在生活上还会遇到哪些困难,让学生体会面对生活的不便,桑兰表现出的顽强不屈。丁春艳:课的设计很好,从对“承受”“一切”的理解引入,因势利导,对问题进行梳理,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重点抓住关键的句子,去品读理解,并适当地展开想像,进行补白,进一步感悟桑兰的可敬与可爱。蓝小青: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品析,把“读”贯穿始终,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从而感受文章的意境美,语言美。聚效 回复 举报 admin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4:17:00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教研记录(五)教研时间:2009年3月19日 教研地点:三年级办公室 教研人员:周卓庄 黄立嘉 陆颖 候晓月 丁春艳 蓝小青 教研内容: 周卓庄进行《微笑着承受一切》的二次修改教案,并做教后反思 周卓庄 :首先,课前我要求学生收集课外资料。让学生对跳马这一女子体操竞技项目有所了解,从而知道了桑兰的职业特点,对于桑兰所受伤情的严重程度有所了解,因此对他们能很好地体会承受“一切”的内涵很有启发。其次,课堂上我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通过找一些有代表性的词句来体会桑兰的顽强勇敢。如:面对身负重伤而又动弹不得的桑兰,队友们失声痛哭;而桑兰本人却着急地询问着比赛情况,强烈的对比体现出难能可贵的勇气。再如,学生能够准确地找出桑兰如何一边忍着剧痛一边配合医生治疗,还轻轻哼着体操音乐等动作细节。还找到一连串表示时间与频率的词语,表现治疗所经受的痛苦之深,而更好地理解桑兰的勇敢与坚强。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很深刻的人生观教育。最后,当读到面对残酷命运,我们的桑兰又是怎样的一种姿态一段时,我让结合学生实际,谈谈当你遇到困难时你会怎么做? 黄立嘉: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学生对范文语言的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全部过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文字训练。陆颖:训练要体现出由不知到知、由不会到会、由不熟到熟的过程。会的东西不用教,课堂上举手如林是假活跃,对答如流并不一定是最佳境界。候晓月: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重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品词品句的主体是学生,要相信学生,教师不要包办代替 丁春艳:让学生自主活动,尽量扩大参与面。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多读书,多思考。恰当地组织课堂活动,让学生动手。蓝小青: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品析,把“读”贯穿始终,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语言美。语文教研记录(六)教研时间:2009年3月26日 教研地点:三年级办公室 教研人员:黄立嘉 陆颖 候晓月 丁春艳 蓝小青 莫自菊 教研内容: 三年级组语文教研(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一、活动人员: 活动时间 3月26日 中心发言人 候晓月 缺席人员 参加人员 陆颖 蓝小青 丁春艳 黄立嘉 莫自菊 主题内容

1、第三单元整体分析。

2、重点研讨《大作家的小老师》

二、中心发言人发言纪要:

1、单元整体分析: 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 本单元安排了体现藏民与红军之间鱼水深情的《菩萨兵》,赞美李广武艺高超的《李广射虎》,突出王勃非凡才华的《少年王勃》,歌颂伟大作家萧伯纳严于律己的《大作家的小老师》四篇课文。这几篇课文这几篇课文的内容真实具体,每一篇课文都能给人深刻的启发和教育。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菩萨兵》、《李广射虎》、《少年王勃》、《大作家的小老师》。《菩萨兵》写的是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胞的故事,体现了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李广射虎》采用“以文包诗”的形式,介绍了唐代诗人卢纶所写的著名诗篇《塞下曲》。《少年王勃》是一篇人物故事,讲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写下千古名文《滕王阁序》的事。《大作家的小老师》讲述了大作家萧伯纳严于律己的可贵品质。这四篇课文的主要特点是:都描写了能给学生在思想上和精神上起到积极作用的典范人物,都能给人深刻的启发和教育。单元整体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讲这几个故事。

2、学会本单元各课课后生字,其中两条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3、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把认识图画上的事物与所学的课文联系起来。

4、学会按故事的发展顺序写一件事。

5、理解这几篇课文的内容,感受课文所描写人物的高尚品格和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单元教学建议

1、充分运用图文对照法,利用图片将语言文字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

2、在教学中,要把“读”作为最根本的学习手段,以读为本,在读中发展。

3、加强语文实践,培养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像,激活学生的 思维。

4、充分运用识字卡片与学生互动,争取让学生在课堂上“消化”字词。教学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5、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教学目标。

6、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7、认真备课后,再上课,向课堂35分钟要质量。单元 重难 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讲这几个故事。

2、理解课文的意思,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

3、学会按故事的发展顺序写一件事。

4、理解这几篇课文的内容,感受课文所描写人物的高尚品格和非凡才华,激 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5、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1、在自读的基础上让“优等生”发挥已有的优势,把自己知道的全部“倒” 出来,让他们以老带新,指导那些还未知的同学。

2、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怀着感动、敬佩的感情来理解课文,注意品词析句 和品读相结合,通过朗读,感受文章中人物的可贵精神。

3、鼓励学生独立地查阅课外资料,阅读课外书籍,上网查询信息。

4、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教学进度 测验安排 课外辅导与活动 讲读课文: 每课2—3课时,习作3:2课时,单元练习3:3课时。4月3日

1、多种途径搜集朱总司令的故事。

2、搜集有关边塞的诗歌,在班上进行交流。

3、搜集有关萧伯纳的资料、作品能及关于 谦虚的格言。

2、单元课时教案: 课题 《大作家的小老师》 课时 2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过程与 方法

1、采用设疑导学、合力攻关的方法来教学。

2、加强朗读、重视读的实践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话,感悟肖伯纳严于律己的可贵精神。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

2、通过人物对话的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内涵,感悟人物 形象。难点:通过对话,感悟肖伯纳严于律己的可贵精神。措施 与 方法

1、分析字形中注意指导书写,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和愿望。

2、特别突出导入的环节,让学生在思考中自然引入课文,在课题导 入中激活思维。

3、注重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想尝试。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3、小黑板、生字卡片,录音带。教学过程与 设计意图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二、精读课文

1、大作家萧伯纳为什么称小姑娘为小老师?

2、一起来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出示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说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可爱、天真、漂亮、聪明……)你从哪里感受到这是一个……的小姑娘的?(2)指名读,齐读。

3、大作家萧伯纳为什么称这个外表可爱的小姑娘为小老师呢?指名说。读读萧伯纳与小姑娘临别时说的一段话。

4、出示第二自然段。(1)自由读,想想萧伯纳会怎么说呢?(2)出示填空:……萧伯纳 对小姑娘说…… a、指名填空。(自豪、神秘、摸了摸小姑娘的头……)b、你怎么想到填这个词的? 把自己的想法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5、如果是你,你遇到了像萧伯纳这样的大文豪,你会有什么反应?

6、小姑娘是什么反应呢?谁来给我们读一读。出示第三自然段。(1)“预料”是什么意思?“出乎预料”是什么意思?(2)这段话中还有哪个字告诉了我们根本没有想到?(竟)指名读读这段话。(3)从小姑娘这种出乎预料的做法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天真可爱、勇敢无畏、有礼貌、聪明机智……)

6、一个是有名的大文豪,一个是苏联小姑娘;一个心中暗自得意,一个可爱又聪明!多么有趣的一段对话!谁愿意分角色读一读?出示第二三自然段。(1)指名扮演萧伯纳和小姑娘,读一读这二三自然段。(2)男生扮演萧伯纳,女生扮演小姑娘,读一读二三自然段。

7、出示第四自然段。(1)“为之一震”是什么意思?(2)听了小姑娘的话,萧伯纳为什么会“为之一震”呢?(3)指名读好这一自然段。

8、这次在莫斯科与一个苏联小姑娘的偶遇,给萧伯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他有了这样一段感触,出示第五自然段。(1)指名读。(2)引导学生抓住“不论……都……任何人……平等相待,永远谦虚……”等重点词句读好萧伯纳深有感触说的这段话。(3)最后萧伯纳说道:“她是我的老师。”现在,你能说说看“大作家萧伯纳为什么称小姑娘为小老师”了吗?小姑娘让萧伯纳明白了一个道理。什么道理呢?(平等待人,永远谦虚就是小姑娘带给萧伯纳的启示,所以萧伯纳把小姑娘称为老师。)齐读萧伯纳深有感触说的这段话。(4)“她是我的老师”,从这句话中你能感受到萧伯纳对小姑娘充满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佩服、感激、尊重……)(5)瞧,这就是一种大作家的胸怀,这就是一种大作家的气度!一点点缺失就让他有了如此的反思,让他把一个小姑娘尊称为自己的老师。

四、升华、拓展。

1、同学们,现在我们再一起回过头来看看课题,你觉得大作家的“大”仅仅指的是写了几部伟大的作品、名气大吗? ——是呀,萧伯纳不仅仅有着出众的才华,写了许多著名的作品,而且能够严于律己、知错就改,有着宽广的胸怀,真不愧是人们心目中的大作家、大文豪!

2、不要忘记这位大作家还有一个小老师呢!再来看看这个“小”字,除了表示年龄小外,它还包含着一种什么情感啊?

3、——是呀,小姑娘虽然年龄小,但还真是可爱,真是聪明,令人佩服呢!

4、学了课文,我们对课题的理解更深了。一起再来读一读课题——大作家的小老师。

五、作业:上网或到家里的书柜上找找还有什么类似的名人轶事,下节课我们一并交流。板书:

大作家的小老师

不能自夸

读文

平等相待

永远谦虚

读懂 作业与练习配置

一、随课堂练习设计:

(一)填空 萧伯纳对小姑娘说

(二)、听写本课生词。

二、个性练习设计:

1、与好朋友分角色表演。

2、将这篇课文读给自已的妈妈听,并把自已最深的感受告诉妈妈。

三、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上网或到家里的书柜上找找还有什么类似的名人轶事,下节课我们一并交流。

三、组内互检教学常规:

1、备课情况。

2、作业批改情况。

3、测验卷的批改。

4、博客上的评课。

5、每月一篇课后反思。总评:各位老师认真工作,备课认真,作业批改及时,并按时完成教导处的布置的评课,反思等工作。回复 举报 admin 5#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4:17:00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教研记录(七)教研时间:2009年4月2日 教研地点:三年级办公室 教研人员:黄立嘉 陆颖 候晓月 丁春艳

蓝小青 教研内容: 侯晓月进行《大作家的小老师》的二次教案修改,并做教学反思 侯晓月:这篇课文重在让学生感受大作家萧伯纳知错就改、严于律己的可贵品质。课上我选择了三个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课题很吸引人,我问:“读了课题,你有哪些问题?”不但可以简洁地过渡到课文的学习,解词

而且能激起学生主动阅读课文、探究问题的兴趣。接着,通过插图、文字、课外资料等途径解决学生提出“大作家”和“小老师”的问题,这是一次较为深入的与文本对话。此处,我再第二次设疑:“可是,这样一个可爱的小姑娘说的一句话却让萧伯纳„为之一怔‟”。根据„为之一怔‟,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关键词提问,从而巧妙地提出了理解萧伯纳性格特点的难点。学完全文后,又通过第二个问题“文中的萧伯纳和小姑娘,你喜欢谁?为什么?”引导学生再次回到文本,又跳出文本,客观地评价文中人物,从他的身上获得启示。三个大问题的设计牵动了全文的脉络。根据课题,关键词提问,本节课教给了学生质疑的方法。总之,这节课我们重在引导学生充分地阅读课文,提出问题,并运用。课上,我在学生讨论如何读好人物对话的基础上,让学生戴上头饰,配上动作,分角色朗读。学生表演读这段话,也在体验着文中人物的感受,读好这段话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体会萧伯纳的优秀品质,感受到小姑娘的人格力量。黄立嘉:学贵有疑,学生在学习中有了疑问,才能产生尝试学习的兴趣,产生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热切愿望。本文的教学设计紧紧抓住“大作家为什么拜小老师”展开教学,在疑问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思考中自然引入课文。陆颖:教学中学生提出的为什么会“为之一震”?及从“为之一震”中体会到什么?让学生配上动作,分角色朗读。学生表演读萧伯纳与小女孩的这段对话时,体验文中人物的感受,读好这段对话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体会萧伯纳的优秀品质,感受到小姑娘的人格力量。丁春艳:课文的主人公是萧伯纳和娜塔莎。娜塔莎是个天真、可爱又聪明的苏联小姑娘,这一点并不难理解。相较而言,萧伯纳的形象更具有研读价值,因此将重点放在萧伯纳身上,做到有详有略,着力恰当。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的语言、心理等来感悟人物的形象,认识萧伯纳还是个善于自省的人。蓝小青:让学生理解想象。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者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可以帮助学生悟出文中的真谛。回复 举报 admin 6#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4:18:00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教研记录(八)教研时间:2009年4月9日 教研地点:三年级办公室 教研人员:黄立嘉 陆颖 候晓月 丁春艳 蓝小青 教研内容: 三年级组语文教研(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一、活动人员: 活动时间 4月9日 中心发言人 蓝小青 缺席人员 参加人员 陆颖 蓝小青 丁春艳 侯晓月 主题内容

1、第四单元整体分析。

2、重点研讨《赶海》。

二、中心发言人发言纪要:

1、单元整体分析: 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 本单元安排了表现少年儿童日常生活的《赶海》,展示自然美丽风景的《荷花》以及《古诗两受》三篇课文。体裁上,《赶海》、《荷花》两篇课文都是散文性记叙文,《古诗两首》是古代诗歌;内容上,《赶海》写出了天真烂漫的童年趣事,《荷花》和《古诗两首》描绘了自然风景的动人。本组课文是前三组课文类型的汇集和延伸。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有三篇课文:《赶海》、《荷花》、《古诗两首》。《赶海》记叙了“我”对童年时代跟舅舅去赶海的事,生动展示了赶海的无穷乐趣,表达了作者对大海、对生活的热爱。《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丽。《古诗两首》中的《望庐山瀑布》和《绝句》都是器言绝句,语言琅琅上口,重在写景,意境优美,诗描绘山水风光的名篇。这三篇课文的主要特点是:都是写景文章,都具有很强的抒情性,都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单元整体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单元30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28个字也要求会认读;

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抓住重点段落和词句学习课文。

4、观察插图,读懂习作例文,学习写人物对话应该注意的方法以及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5、养成从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查阅资料的习惯。

6、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学会有礼貌地约请别人。单元教学建议

1、教学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教学目标。

3、学会看图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注意学会正确的人物对话方式已经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4、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6、认真备课后,再上课,向课堂35分钟要质量。单元 重难 点

1、学会带问题读课文,自已解决问题。

2、体会句子中抒情叙事的表达方法,给美的熏陶,使其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3、学习通过不同角度描绘事物的写作方法。

4、初步掌握人物对话不同方式的写作方法。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1、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恰当运用电教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拓宽学生视野。

2、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怀着喜欢、欣赏的感情来理解课文,注意品词析句和品读相结合,通过朗读,感受文章描绘的美好景色。

3、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教学进度 测验安排 课外辅导与活动 讲读课文: 每课2—3课时,习作2:2课时,单元练习2:3课时。4月15日

1、在两首古诗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首写成《古诗故事》。

2、开展古诗故事朗读会,让学生在朗读自己的作品中,加深对古诗的体会。

3、让学生讲讲自己起身经历的童年趣事。

2、单元课时教案: 课题 《赶海》 课时 2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新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中“武将”“战利品”的意义。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过程与 方法

1、搜集有关大海、海蟹、海虾的图片

2、学习《大海啊故乡》的歌曲。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怀。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

2、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难点: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措施 与 方法

1、分析字形中注意指导书写,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和愿望。

2、分角色朗读,要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入情入境,充分体会赶海的乐趣。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图片、生字卡片,录音带。教学过程与 设计意图 第一教时

一、激趣导入,设疑解题 1.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课件相应显示大海的动画画面。师:这首歌听过吗?这里面唱的就是大海,在同学们的印象中,大海是什么样的呢?[出示:()的大海]

2、板书:海,用海口头组词。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与海有关的,题目叫赶海,板书:赶海

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你准备怎么学习呢?

2、出示要求:(1)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自学生字新词。(3)标好自然段序号。

3、检查。(1)认读生字新词,师相机正音。一支歌 暑假 舅舅 东逃西窜 夹住 痒痒的 大虾 一捏 俘虏 似的 螃蟹 努努嘴儿 嘿哩 束手就擒 哎哟 大螯 长须(2)你觉得哪几个生字特别难写,能想个办法记住它吗?(3)哪些词的意思你理解了,你又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的呢?

4、同学们已经读准了生字,刚才你们提了许多问题,现在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问题能自己解决。

5、交流。

6、把你最喜欢的段落练着读一读,待会儿老师帮你们配上音乐。一边读,一边还要想想这一小节主要写了什么。

7、配乐朗读,再说说每小节的大意。

8、配乐齐读。第二教时 课前播放《大海啊,故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这歌声仿佛又把我们带到了海边。看,蓝蓝的海水,洁白的浪花金色的沙滩,五彩的贝壳……多么令人向往呀!(出示课件:大海的美丽画面,配上海浪的声音)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再跟随作者去赶海,享受其中的乐趣。

二、初读课文——找“趣”

1、我们轻轻打开课文,读读2-4自然段,你觉得什么很有趣,可以动动笔,在旁边作上记号。

2、交流 什么很有趣呢?谁来读给大家听听?

3、出示句子和插图

句子:“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捉螃蟹,有的捞海鱼,有的捡贝壳……” 插图:人们赶海的情景图(1)请大家读读这个句子(2)还有很多趣事藏在省略号里,我们来边看图边想像,把它们找出来。(3)趣事真多啊!谁来在横线上填上你最感兴趣的。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有的,有的……

三、精读课文2-4自然段,体验“趣” 过渡:哇,这么多有趣的事,我们也去乐一乐吧!

1、大家读读第三自然段,你觉得哪儿最有趣就多读读。

2、把你体验到的乐趣读出来或说出来。△捉螃蟹很有趣(1)自己捉 ①怎么捉的,谁来读一读 听了他的朗读,你们有什么感受?(“摸呀摸呀”读得很好,感觉摸了很长时间)谁也来摸摸螃蟹(指名朗读,可以做做动作)②你捉到螃蟹了吗?说说你的心情。谁也能用朗读把捉到螃蟹的快乐表现出来? 你觉得他读好了哪个词让人觉得很惊喜?(突出“嘿”、“抓住了”)(2)看小伙伴捉 ①看小伙伴捉螃蟹也很有趣,谁来读一读? ②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③请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当时的情景。④交流: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捏大虾很有趣(1)指名读(2)指导读好“咦”和“噢”两个语气词(3)这是一只怎样的大虾呢?谁来介绍一下。这只大虾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威武、神气,像一员武将)(4)我们来看看戏台上的武将,观察大虾与武将有什么相象的地方。(出示京剧中武将的插图)(5)如果你一边读,一边想像出大虾和武将的模样,那你的朗读一定会更逼真,感受也会更深,不信,大家试一试。(自读后指名读)(6)这大虾呀神气不了多久了,请大家读读下面一句。(7)大家捏住大虾了吗?有什么感受?(8)谁再来读读这三句话,享受一下成功的喜悦。

3、练习说话(出示课文右边插图)瞧,他们也很开心,什么事让他们这么高兴呢?

4、学习第四自然段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偏西了。(1)指名读(2)(满载而归)读正确了,谁也来读一读。(收获真多!)(3)小组合作讨论“战利品”的意思

可以查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原指作战时从敌方缴获的武器、装备,本文指赶海摸到的螃蟹、鱼虾之类)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师生接读,抒发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五、小组合作朗读全文。

先指名说说分工,再读

六、看图写话

1、比比谁赶海的收获大 在前两次分步练习说话的基础上,出示整幅插图,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创设情境,看图写话。

2、交流

七、结束语

大海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可时间不早了,我们得跟大海告别了,你们还有什么话要跟大海说吗?(让学生尽情抒发对大海的留恋、热爱之情。)作业设计:

一、巧填语气词 咦 嘿 哦 哎

1、,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2、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

3、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

4、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

二、我是小判官 假(jia jia)期 运载(zai zai)兴(xing xing)奋 答应(ying ying)板书设计: 11.赶海 追 浪花 趣 捉 螃蟹 捏 大虾 作业与练习配置 基础练习

一、用“\”划去下列词语中不恰当的字。退(朝 潮)(底 低)头

满(载 栽 裁)而归 沙(滩 摊)(拣 捡)贝壳

兴奋(极 级 急)了

二、根据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应的词语。1.海边的人在退潮时,到海边去捕捉或捡拾海鱼、海蟹之类的东西。()2.到处逃跑乱窜。()3.装得满满地归来。比喻收获很大。()

三、选字填空。

嘿 1.(),一只小螃蟹被我抓住了!2.(),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 3.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4.(),原来是一只虾在逗我()!

四、照样子,写句子。每当我唱起这一支歌,便想起童年赶海的事。每当,便。发展练习小朋友,回忆一下,哪次活动你玩得最开心?你能先说给爸爸、妈妈听一听,再写成一段话。好吗?

三、集体研讨发言记录。黄立嘉:对话的语文,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读书。整体感知主要靠读,有所感悟主要靠读,培养语感主要靠读,情感熏陶主要靠读,积累语言更是靠读。蓝老师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陆 颖:在整堂课的教学中,蓝老师反复地让学生进行朗读,每一遍都有不同的要求,真正做到了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感悟课文。另外,作业和练习的设计也体现了较为扎实的基础训练,利于对课文更好地理解、积累和运用。候晓月:这篇课文语言生动活泼,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是一篇深受学生喜爱的课文。兰老师重点围绕”趣“进行教学,抓住几个语气词“嘿、哎、咦、哦”通过朗读入情入境,感受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对大海的热爱之情。从“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引导学生深入、全面的体会赶海的乐趣。既突出了课文叙述的中心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人入胜。丁春艳:以读促讲,以读代讲一直是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有效途径。蓝老师尊重学生的阅读体会,把每一次的朗读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在蓝老师设计的各种朗读方式中对文本的体会更加深刻。回复 举报 admin 7#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4:18:00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教研记录(九)教研时间:2009年4月16日 教研地点:三年级办公室 教研人员: 黄立嘉 陆颖 候晓月 丁春艳 蓝小青 教研内容: 蓝小青进行《赶海》的二次修改教案,并做课后反思。蓝小青:《赶海》是苏教版第六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叙述了“我”童年时代赶海的一件事,抒发了“我”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情怀。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是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和阅读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整堂课围绕着“趣”字展开,为了让学生读出赶海的“趣”,我采用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进行朗读,每一遍都有不同的目的,使学生真正做到了在读中感悟课文。在教学中我抓住了文中 “哎,嘿,咦,哦” 等词来朗读体会小作者的不同情感,并且配上不同的表情,使阅读更形象,也更具趣味性。抓住表示动作的词语,将文中静止的语言变成一幅丰富的画面。让学生想象捏大虾等有趣场景,然后再将它表演出来,体会其中的乐趣。让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在海边玩的场面,鼓励学生像作者那样用上表示动作的词,培养了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在本堂课的教学中,学生在看,听,说,读,演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阅读,感受阅读乐趣。黄立嘉: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可以与老师平等对话,可以从老师、同学那儿得到关怀和激励,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语文学习变得很人性化。陆 颖:有效的阅读,固然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的自主探究,但同样离不开老师的适时引导与相机点拨。候晓月:蓝老师十分重视并精心设计了重点段落的朗读训练。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不仅学会了朗读的方法和技巧,而且从朗读中感受到语言文字之美,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丁春艳:课后安排的说话、写话训练既是对全文的总结,又可以让学生尽情抒发对大海的留恋、热爱之情。小学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记录(教研组活动记录)[复制链接] admin 8#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4:19:00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教研记录(十)教研时间:2009年4月23日 教研地点:三年级办公室 教研人员:黄立嘉 陆颖 候晓月 丁春艳 蓝小青 教研内容: 三年级组语文教研(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一、活动人员: 活动时间 4月9日 中心发言人 丁春艳 缺席人员 参加人员 陆颖 蓝小青 黄立嘉 侯晓月 主题内容

1、第五单元整体分析。

2、重点研讨《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二、中心发言人发言纪要:

1、单元整体分析: 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 本单元三篇课文从天上到地上,从事物到人物,从现实到未来,驰骋想象、奇妙无比。这类文章浅显易懂且趣味性强,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文章留白处较多。这类文章的教学可以抓住两个点:一是运用使学生“入情入境,赶真悟实”的表演式的教学方法;二是结合教材,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三篇课文都是儿童喜闻乐见的神话和童话题材,文字浅显,故事引人入胜,渗透了一些思想教育和科普知识教育。《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水上飞机》是一篇科学童话,以拟人化的手法向小读者介绍了水上飞机的广泛用途,展现了最新的科技成果。《跟踪台风的卫星》使学生明白了无论台风多么狂怒、多么凶猛,气象卫星都能紧紧跟着它、监视它,向人类报告它的一举一动,使我们不再受台风的威胁,说明了科技的力量无穷,人定胜天。单元整体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单元29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9个字也要求会认读;

3、使学生了解童话作品对自身的教育意义。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阅读理解、分析概括以及想象、联想的能力。

5、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6、了解水上现代科技的主要作用,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向。

7、引导学生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似处,并学习运用打比方的修辞手法。

8、能根据所给的教材进行分析、综合、处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单元教学建议

1、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概括以及联想的能力。

4、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将“听”、“说”整合起来,从听中学读、读中学写。

5、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根据课文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有的可以在学习课文前,如查字典确定字义、多音字确定读音等;有的宜在学习课文中,如连句成段的两种方法(总分和并列),有的可在学完课后再次总结,如说一段话的意思。在学法指导时不必过多地讲道理,应多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练习,在实践中达到熟练的程度。

6、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7、认真备课后,再上课,向课堂35分钟要质量。单元 重难 点 重点:

1、知道学生通过朗读领会课文内容。

2、了解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向。

3、认识科技的力量无穷,人定胜天。

4、自拟作文题,并能有条理、有中心地根据所筛选的材料进行练习。难点:

1、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2、了解科学童话的写作特点。

3、了解有关人造卫星和台风的知识。

4、明白如何筛选材料。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1、在语言活动情境中,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表达,从而实现课文语言想学生自身语言的内化。

2、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利及自由发展空间,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自身优势和潜能。

3、引导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来选择最家的朗读形式,知道多读,在读中感悟,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复述能力。

4、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恰当运用电教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拓宽学生视野。

5、把作文教学与各科教学、课内外活动有机结合。教学进度 测验安排 课外辅导与活动 讲读课文: 每课2—3课时,习作2:2课时,单元练习2:3课时。5月6日 1、将《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改编成课本剧。2、小小讨论会:《我想发明……飞机》 3、课外搜集有关人造卫星的资料,分组进行交流。

2、单元课时教案: 课题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课时 2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

1、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会用“自豪”说话。过程与 方法 教师把引读和情境图相配合,复习旧知进入课文情境。精读最后一节,引导质疑:

1、小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有什么用处?

2、小骆驼为什么事感到自豪。可鼓励学生续编故事,培养想象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初步领会课文内容。难点: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措施 与 方法 在语言活动情境中,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表达,从而实现课文语言想学生自身语言的内化。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3、板书本课重点词语。教学过程与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师述:孩子们,见过骆驼吗?在哪见过?它是什么样的?(指名说)

2、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讲骆驼的,题目是:(板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二、初读自学

1、提出要求:自由轻声读,注意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及时辅导

三、检查自学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课文哪一部分是讲小骆驼跟着妈妈到沙漠旅行的?(3、4自然段)

4、指名读黑板上的词语。集体纠正、评议。同桌互读。齐读。

5、指导学生理解词语: 哪些词语你们已经弄懂了?指名说。哪些还没有弄懂?学生说不出来就引导反复读课文、看课文插图来加以理解。

四、精读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思考: 1、2自然段写了什么?

2、引导学生归纳。

3、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模仿读。

(3)指名读,引导学生评价读得怎么样,提醒学生注意通过读体会小骆驼照镜子时候的心情,读准小红马批评小骆驼难看时的语气,并通过读进一步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4)分组齐读。

五、作业 指名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读课后第三题中的词语。

2、简单说一说:妈妈为什么要带小骆驼到沙漠里走一趟?

二、精读课文第二部分

1、默读课文,完成课文后第四题。

2、教师巡视,相机辅导。

3、指导朗读课文。

(1)孩子们,这一部分你们觉得该怎么读?

(2)指名读,引导评价:是否读得有感情,提醒学生:通过读突出沙漠的广大和环境恶劣,体会妈妈的用心良苦,体会文章用词造句的精妙。妈妈的话耐人寻味,要反复读,读准妈妈说话时的语气、感情。

(3)学生再练读、齐读。

4、小结:

(1)这一部分课文写了什么?请同学说一说。

(2)指名同学复述这一部分课文内容。

三、精读第五自然段

1、过渡:妈妈的亲切教导,自己的亲身体验,使小骆驼明白了什么呢?

2、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

3、指名读课文,引导评价学生是不是带着自豪的感情读这一部分课文。指导学生读好这一段。

(1)思考:小骆驼想到了什么才说“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呀?

(2)讨论。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齐读、4、教师小结。

四、总结

1、分组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说话训练:孩子们,小骆驼与妈妈的沙漠旅行结束了,有一天,小骆驼又见到了那匹小红马,他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五、拓展延伸 讨论:在我们的身边,你还发现有哪些外表看似难看,却很有用的事物? 板书: 14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驼峰——肉疙瘩——贮存养料

脚掌——又大又厚——陷不进沙子

眼睛——双层眼毛——挡住风沙

(委屈)(自豪)作业与练习配置

一、随堂练习设计:

(一)听写本课生词。

(二)思考题

1、小骆驼在茫茫的大沙漠中行走不怕饿,这是因为()。

2、小骆驼不怕自己的脚会陷进松散的沙子里,这是因为()。

3、小骆驼也不怕铺天盖地刮过的风沙,这是因为()。

二、个性练习设计: 1.朋友合作,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2.驼的沙漠旅行结束了。有一天,它又来到小溪边照镜子,欣赏它那又大又厚的脚掌、两层长长的眼毛和高高耸起的驼峰。恰巧小红马也来了,它们的第二次相遇,小骆驼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请根据自己的想象,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话。

三、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讨论:在我们的身边,你还发现有哪些外表看似难看,却很有用的事物?

三、集体研讨发言记录。黄立嘉: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就曾经说过:“学会有选择地放弃,追求深刻的简单。”第一课时的教学贵在简洁,贵在有效。丁老师的课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陆 颖:课文的最后,丁老师让学生续编故事,培养想象力。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续编故事,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通过表演张扬了个性。候晓月:丁老师在学生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了有关骆驼的常识,品悟到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后,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又见到了那匹小红马,他会怎么说,怎么做?”即丰富、充实课文的内容,拓展课文的空间,又深化、升华课文的主题。蓝小青:丁老师抓住小骆驼挺委屈的样子,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根据小红马的动作、神态、想象处小红马的心理活动,更加突出小红马的看不起,就为理解下文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了。回复 举报 admin 9#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4:19:00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教研记录(十一)教研时间:2009年4月30日 教研地点:三年级办公室 教研人员: 黄立嘉 陆颖 候晓月 丁春艳 蓝小青 教研内容:结合学科质量“月检查”工作,进行组内互检教学常规:

1、说:哪一个生字要重点指导,提醒大家注意字形。

学生当堂描红,教师注意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

备课情况。

2、作业批改情况。

3、测验卷的批改。

4、博客上的评课。

5、每月一篇课后反思。总评:各位老师认真工作,备课认真,作业批改及时,并按时完成教导处的布置的评课,反思等工作。语文教研记录(十二)教研时间:2009年5月7日 教研地点:三年级办公室 教研人员:黄立嘉 陆颖 候晓月 丁春艳 蓝小青 刘琼 教研内容: 三年级组语文教研(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一、活动人员: 活动时间 5月7日 中心发言人 陆颖 缺席人员 参加人员 丁春艳 蓝小青 黄立嘉 侯晓月 刘琼 主题内容

1、第六单元整体分析。

2、重点研讨《“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二、中心发言人发言纪要:

1、单元整体分析: 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 就本册教材来看,本单元的课文有一定的思辩性。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与水平。本单元安排了三篇课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狼和鹿》、《放飞蜻蜓》。从内容和体裁看,它们都是记叙文,文本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可读性强。三篇课文都是关于“人与动物”的故事,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此,通过叙述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有着深厚的思想内涵。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安排了三篇课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狼和鹿》、《放飞蜻蜓》。《“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讲述汤姆在爸爸的教育下,把钓到的大鲈鱼重新放回湖中的故事,教育学生时时处处都要严格自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规定。《狼和鹿》是一篇关于狼和鹿之间生态平衡的故事。通过人们捕杀恶狼、保护鹿群,反而造成了森林饥荒、疫病流行的叙写,揭示了必须保持生态平衡的深刻道理。《放飞蜻蜓》讲述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势利导,教育孩子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并放飞蜻蜓的故事,教育学生要爱护有益动物,激发学生探求有关动物的科学知识的兴趣。单元整体目标 1、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

2、学会本单元30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21个字也要求会认读,认识2个多音字。

3、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及想象能力。

4、学习和巩固逗号、句号、冒号、引号的用法。

5、背诵本单元提到的所有成语和几篇古今贤文。

6、能按要求调查、填表,然后向大家口头汇报调查结果,并说说对学校今后绿化的建议。

7、通过朗读感悟对话,了解有关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关爱自然的思想情感。

8、体会教育家对下一辈的关怀爱护和谆谆教导。

9、在连说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写下来,并做到条理清楚、观点鲜明。单元教学建议

1、《“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中爸爸与汤姆的对话部分,适宜用脚色朗读的方式。

2、《狼和鹿》这一课,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上网等方式了解狼和鹿的习性,收集一些动植物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资料,以拓展学生的知识空间。

3、教学《放飞蜻蜓》时,可以借助录像,让学生直观感受蜻蜓的结构、特征。

4、演读结合、义演促读:让表演与朗读有机结合,以表演促进学生的朗读,促进学生对课文语言的感悟。教师应由意识地提高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以此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水平。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6、认真备课后,再上课,向课堂35分钟要质量。单元 重难 点 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

2、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及想象能力。

3、学习和巩固逗号、句号、冒号、引号的用法。

4、背诵本单元提到的所有成语和几篇古今贤文。难点:

5、指导学生能按要求调查、填表,然后做口头汇报

6、通过朗读感悟对话,了解有关科学知识。

7、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1、以读导评,深化理解,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进而体验不同角色的不同思想感情。“趣出”,有效内化,可以在请三名学生读钓鱼的经过这部分之后,分别给学生打分。

2、要特别注重从生态的角度给学生作阐释,要善于利用打比方的手法,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达到学生对本课的思想内容的正确理解。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及思路,按照作者的思路来分析课文,抓住狼与鹿的对比,凯巴伯森林的前后对比,鹿群变化的对比来对课文进行讲解,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主旨的理解。

3、本课重要的一环是让学生感受到教育家的形象,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学生朗读课文为之动情,情感趋向高涨时,及时把握,并顺势将教学过程推进,从细读进入精读。教学进度 测验安排 课外辅导与活动 讲读课文: 每课2—3课时,习作6:2课时,单元练习2:3课时。5月25日

1、请写一段你上课玩玩具被老师发现之后,你的心理活动的小文章。

2、调查了解身边有哪些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思考如何阻止人们愚蠢的行动。我们该如何做,才能让大家明白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3、蜻蜓饿极时会吃自己的尾巴,这个说法对吗?查查有关资料验证一下。

2、单元课时教案: 课题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课时 2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汤姆为什么必须把钓到的大鱼放掉。以此教育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遵守社会公德。

3、练习用“允许”、“必须”造句。过程与 方法

1、本文的备课要“深入”——力求全面、深刻地把握教材,了解学生;“浅出”——把深刻的道理清楚明白地阐明,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收获。

2、“趣出”,有效内化。教师在请三名学生读钓鱼的经过这部分内容之后,分别给学生打分。

3、“巧出”,水到渠成。在教学环节中创设父子对话的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地站到爸爸的立场上想一想。在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一定会更投入,更积极、主动地寻找理由,努力说服汤姆把鲈鱼放掉。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遵守社会公德、社会规定是人人必须做到的,它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自觉自愿的行动。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

2、通过辩论的形式,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必须放掉这条鱼,从而使学生知道人人都必须遵守社会公德。难点:

1、通过辩论,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必须放掉这条鱼。

2、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措施 与 方法 以读导评,深化理解。教师备课时精心设计,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进而体验不同角色的不同思想感情。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

2、学生书写本课生字词,朗读本课两遍。

3、幻灯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与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一篇感人的小故事,题目是:“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师板书,学生跟着写)

2、读了课题,和我们以前的课题有什么不一样?(爸爸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在怎样的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带着问题放声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1)读准生字,划出带有生字的词。(2)放声读课文,努力读得正确、流利。(3)查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的意思。

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生词:(2)指读,开火车读,齐读,注意“垂、甩、涟、鲈、遵”的读音。

三、黓读课文,理清顺序。1.谁能在爸爸_____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句话中的横线上加一个词,爸爸是怎样说的? 2.爸爸在怎样的情况下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说了后,汤姆又是怎样做的?请你在___________________ 爸爸_____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后横线上各加一句话。快速默读课文。(生默读课文。)3.总结:这三句话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一句话是起因,第二句话是经过,第三句话是结果。我们读完一篇课文,必须想想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学习课文第一至四自然段。1.由读课文一到四小节,好的标准是把汤姆钓鱼的情景读出来,让人一听就感受到汤姆在钓鱼。2.名读第一自然段。看一下,汤姆和爸爸在什么时候钓鱼?教师指导朗读,抓住“明月”、“慢慢”这两个词。3.第二小节。通过朗读来体会“涟漪”的意思。4.第三小节。抓住“一定”一词来朗读体会。5.读第四小节。(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读“哇”这个词。)6.生自由地朗读课文一到四小节。7.家读得很好,现在想考考大家会不会说。出示四组词语: 套上鱼钩 甩起鱼竿 抛向远处

划破水面 沉入水中 泛起涟漪

恢复平静 觉察动静 一阵惊喜

小心翼翼 拖出鲈鱼 ①读读这几组词语,看看有没有联系,快速把它记住。②谁能用上这几组词语,说说我是怎样钓鱼的? ③如果老师出一个题目:我钓鱼你会写吗?要注意什么?

五、巩固生字,描红书写 1.认读生字及词语。2.说说怎样记住生字的字形。3.描红文后田字格中的生字。4.完成《习字册》中的生字书写。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教给方法。1.写词语: 套上鱼钩 甩起鱼竿 抛向远处 划破水面 恢复平静 觉察动静 一阵惊喜 2.听写的词语说说汤姆是怎样钓鱼的。3.结并教给学生的读书方法。板书:关注细节: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 感受语言:一个字、一个词语、一个句子 二.习课文第五至十二自然段。1.要求读课文5至12小节。(1)反复读课文5至12小节,圈画出重点词语、句子,写出读书的感受。(2)对于感受深刻的词句要反复、大声朗读。2.报交流读书成果,抓住汤姆和爸爸的话进行品读感悟。(1)抓住爸爸说的三句话品读感悟: ①“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抓住“必须”一词,指导读出爸爸不容置疑的语气。②“现在是晚上10点——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指导读出劝导教育的语气,练习用“允许”说一句话。③“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a.导读出爸爸斩钉截铁的语气。b.活中哪些规定要自觉遵守,请你用上“不管……都……”这组词语。(2)抓住三处描写汤姆心情的句子品读感悟。①“„为什么?‟汤姆很不情愿地嚷起来。”这是第一次写汤姆的心情。想一想,此刻,汤姆的心情是怎样的? ②“他只好慢吞吞地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鱼钩,把鱼放回水中。”(指导读出汤姆无可奈何的语气。)③“汤姆叹了口气,心想:我这辈子再也钓不到这么大的鱼了。”(指导读出汤姆遗憾、失望的语气。)3.角色朗读汤姆和爸爸的对话。4.子说了那么多理由,爸爸为什么还是要坚持让儿子放掉呢?让我们再一起读读爸爸的话。(生齐读爸爸的话: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5.发谈话:喜欢这样的爸爸吗?为什么?

三、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1.读课文最后一节。2.姆有遗憾吗,后悔了吗?研读最后一节。(引导学生抓住“一直”、“铭刻”、“回响”等词语体会这件事对汤姆的影响。)3.写结合。一条鱼和做人的道理哪个更重要?哪一句话会铭刻在汤姆的记忆里?如果汤姆要把对爸爸的感激、敬佩的心情写出来的话,他会写些什么呢?” 4.结:生活中,有许多规定,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有没有要求,都应该自觉遵守。

四、积累内化,拓展延伸。1.述指导。提示: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根据汤姆的心情变化进行复述;尽量多用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精彩句段。2.累妙词佳句。挑选自己喜爱的、感受最深的词句或段落进行摘抄或背诵。3.荐课外阅读《中彩那天》。板书设计:

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关注细节: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 感受语言:一个字、一个词语、一个句子 汤 姆: 不情愿 → 无可奈何→失望 爸 爸: 必须 不管……都…… 铭刻 自觉遵守规定 作业与练习配置

一、将下列各字抄写三遍。允 钩 未 竿 规

二、将下列几个词语连成一段话。我 担心 低沉 不要 规定

三、说说你知道的生活中的规定。(写出三条即可)

三、集体研讨发言记录。刘琼:在教学环节中创设父子对话的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地站到爸爸的立场上想一想,在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一定会更投入,更积极、主动地寻找理由,努力说服汤姆把鲈鱼放掉。黄立嘉:在探究汤姆内心“放”与“不放”鲈鱼的时候,老师用和学生表演情境对话的形式,把汤姆的内心充分展现出来,学生就像在拿着大鲈鱼的汤姆,用丰富的对话来表现文本的空白,对于文本的挖掘是很到位的。丁春艳:本设计贯彻了课改精神,从钓鱼情景的体察、人物思想感情的体验、返顾全篇的归纳等,都启发了学生自主探究,活跃了思维,深化了理解。候晓月:陆老师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自学交流为主,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

1、从钓到大鲈鱼到把大鲈鱼放回湖里,“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抓住主要词句感悟放弃已经到手的大鲈鱼有多难。2.父亲是怎样教育我的?也是抓住主要词句感悟,体会父亲对“我”的严格的道德教育。蓝小青:陆颖老师善于抓住关键词语,体察钓鱼情景。汤姆钓到一条从未见过的大鲈鱼,惊喜之情自不待言,陆颖老师有意识让学生反复送度“哇,一条从未见过的大鲈鱼”体会汤姆特有心情,与他一起分享快乐,充分活跃了课堂。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回复 举报 admin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4:20:00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教研记录(十三)教研时间:2009年5月14日 教研地点:三年级办公室 教研人员:刘琼 黄立嘉 陆颖 候晓月 丁春艳 蓝小青 教研内容: 三年级组语文教研(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一、活动人员: 活动时间 5月14日 中心发言人 侯晓月 缺席人员 参加人员 黄立嘉 蓝小青 丁春艳 陆颖 刘琼 主题内容

1、第七单元整体分析。

2、重点研讨《海底世界》

二、中心发言人发言纪要:

1、单元整体分析: 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 本单元安排了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的《恐龙》,写洋槐开花五月的《槐乡五月》,描述海底景象的《海底世界》,讲述了有关日月潭来历的动人故事的《日月潭的传说》四篇课文。这几篇课文描写了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大自然,给人以美的感受。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恐龙》、《槐乡五月》、《海底世界》、《日月潭的传说》。《恐龙》是一篇知识性短文,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恐龙的喜爱之情。《槐乡五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主要写洋槐开花的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喜爱。《海底世界》是一篇常识性的文章,它以生动有趣的笔法,从光和声两方面描述海底的景象,从动物、植物、矿物三方面介绍海底的物产,从而让人们认识到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进一步激发广大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日月潭的传说》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有关日月潭来历的动人故事。习作的要求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如何写日记。这四篇课文的主要特点是:都是描写大自然的课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单元整体目标

1、学会本单元各课课后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本单元课文内容,了解远古时代生物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

3、让学生了解大自然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4、通过对课文重点段的教学来进行句与句之间联系的训练,使学生理解中心句的概念,提高概括段意的能力。

5、能掌握日记的格式,并养成勤写日记的好习惯。

6、能按要求写一则简单的日记,特别要注意把事情经过写清楚。

7、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8、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意思的能力。单元教学建议

1、充分运用图文对照法,利用图片将语言文字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

2、本单元文体比较复杂,要简化课堂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3、在教学中,充分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让学生感悟到语言的优美。

4、加强语文实践,培养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像,激活学生的 思维。

5、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教学目标。

6、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7、认真备课后,再上课,向课堂35分钟要质量。单元 重难 点

1、理解本单元课文内容,了解远古时代生物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

2、让学生了解大自然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3、通过对课文重点段的教学来进行句与句之间联系的训练,使学生理解中心句的概念,提高概括段意的能力。

4、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5、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6、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意思的能力。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1、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恰当运用电教多媒体手段创设意境,拓宽学生视野。

2、在教学中,要把“读”作为最根本的学习手段,以读为本,在读中发展。

3、通过对课文重点段的教学来进行句与句之间联系的训练。

4、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教学进度 测验安排 课外辅导与活动 讲读课文: 每课2—3课时,习作3:2课时,单元练习3:3课时。6月9日

1、查找有关恐龙的资料。

2、以《漫游未来海底世界》为题画一幅画。

3、搜集有关地名的传说故事,开一个故事会。

2、单元课时教案: 课题 《海底世界》 课时 2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本课重点段的教学来进行句与句之间联系的训练。过程与 方法

1、简化课堂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2、加强朗读,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美。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知道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难点:知道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 感情。措施 与 方法

1、分析字形中注意指导书写,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和愿望。

2、查找课文中所描写的四种海底动物的有关资料,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3、充分引导学生朗读并背诵。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3、小黑板、生字卡片,海洋动物图片。教学过程与 设计意图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大海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世界,蓝蓝的海面一望无际,海鸥在自由地飞翔。起风了,海浪跳跃起来,你们看。(看图)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时的海面呢?

二、学习新课 导入:同学们,当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时候,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呢?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海底世界》这篇课文。

1、课文第一节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课文用几个自然段来回答?你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说说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吗?全文就是紧紧围绕这句话来写的,下面我们就抓住“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八个字来阅读课文。

2、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1)这一自然段一开始告诉我们什么?(2)海底真的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吗?有什么声音?你会窃窃私语吗?请和同桌窃窃私语。(3)既然有声音,为什么课文中却说“海底依然是宁静的”?因为动物们发出的声音很小,所以,虽然海面上……但是,海底依然是……(4)怎样才能听到动物的窃窃私语呢? 好,我们每人都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用心听一听,你们听到了什么?(想象)(5)这些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有的像小鸟一样……,有的像小狗一样……,有的像人在打呼噜……,有的像公鸡一样……,有的像……,有的像……,你们怎么知道的?而且,即使是同一种动物,它们在不同的时候发出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它们吃东西的时候……行进的时候……遇到危险的时候……所以课文中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海底的这许许多多的声音。(各种各样)多么美妙的声音呀,你能把它读好吗?指名读,齐读。(6)学习了这一段,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动物种类多,声音美妙,景色奇异……)

3、研读课文3自然段 过渡:第二自然段主要向我们介绍了海底动物的声音,第三自然段仍然是介绍的动物,是介绍动物的活动。(1)、认真默读第3小节,看看课文写了哪些有趣的动物?你喜欢哪一种有趣的动物?它是怎样活动的?(2)讨论。能用一个字来说海参活动的特点吗?从哪里看出来的?能用一个字说梭子鱼活动的特点吗?课文是怎么把它的这个特点写具体的?乌贼和章鱼的活动有趣在哪儿?贝类呢?发光的深水鱼呢?(3)小结:海底有这么多有趣的动物,而且——引读第一句。海底真是……

4、刚才我们了解了可爱的海底动物,再来看看植物。(1)看看课文,能给大家介绍介绍海底的植物吗?(2)你喜欢这些海底植物吗?读给你的同桌听听,让同桌也与你分享。(3)海底有动物,有植物,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引读“海底有……稀有金属。”读了这一段你想说什么? 用你的读来表达你的感情吧。女生读,男生读。(4)这篇课文主要写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学到这里,你能来说说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5)、《海底世界》这篇课文介绍了海底动物的声音、活动,海底的植物、矿物,把一幅神秘、诱人的海底图展现在我们面前。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海底真是个……

三、总结升华:

1、总结: 海底是神秘的,海底是诱人的,这节课上我们所了解的只是海的一部分。只有用智慧的钥匙,用渊博的知识,才能真正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同学们,蔚蓝的大海在静静地等待着你们去开发。

四、作业延伸: 阅读有关海洋知识的材料,通过各种途径深入探究,比如阅读科普类作品:《少年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等,还可以从电影、电视、光碟、网络中搜寻。为开展“我了解的海底世界”读书交流活动做准备。板书设计:海底世界 景色奇异 闪闪发亮 窃窃私语 美丽的世界 动物 多 物产丰富 植物 奇

矿物 丰 作业与练习配置

一、随课堂练习设计:

(一)填空()的大海

(二)、听写本课生词。

二、个性练习设计:

1、与好朋友合作,分角色进行表演。

2、用“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说句子。

三、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阅读有关海洋知识的材料,通过各种途径深入探究,比如阅读科普类作品:《少年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等,还可以从电影、电视、光碟、网络中搜寻。为开展“我了解的海底世界”读书交流活动做准备。

三、集体研讨发言记录。黄立嘉:课堂中以范读、自由读、个别读、集体读、选择读、分角色读、引读等多种形式,引领学生与文本作充分的对话,引导学生反反复复地读,实实在在地品,品字、品词、品句,品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刘琼:侯老师充分运用了省略号这一艺术“空白”,拓展、丰富、充实了课文内容,调动了学生平常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还将原来抽象的省略号变成了可爱的形象、悦耳的声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蓝小青:侯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巧用矛盾。课文第二自然段有两处看似矛盾的地方,一是海底依然是宁静的,一是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侯老师巧妙地运用这组矛盾,引导学生非常准确地体会了窃窃私语的含义,又实实在在地体会了“特质的水中听音器”的重要与神奇。陆颖:侯老师设计的作业延伸让学生了解接触课本外的海洋知识,并开展交流活动,这样既扩展、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能力。丁春艳:侯老师引发学生出主意、提建议、谈经验,去运用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又尊重了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方式,还渗透了写法指导。回复 举报 admin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6-11 04:21:00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教研记录(十四)教研时间:2009年5月21日 教研地点:三年级办公室 教研人员: 黄立嘉 陆颖 候晓月 丁春艳 刘琼 教研内容: 讨论下周将承担语文组大组教研的诸项事宜 1.每班回收学生自制的阅读手抄报、积累本,挑选出精美的,上交侯晓月处。2.将学生平时阅读的各种经典名著好书收集起来,作为下周展示材料之一。3.由丁春艳主持,黄立嘉负责撰写串词。4.陆颖执教《夏洛的网》班级读书会。5.蓝小青负责活动报道 语文教研记录(十五)教研时间:2009年6月28日(端午节放假)教研地点: 教研人员: 教研内容: 语文教研记录(十六)教研时间:2009年6月4日 教研地点:三年级办公室 教研人员: 黄立嘉 陆颖 候晓月 丁春艳 蓝小青 刘琼 教研内容: 三年级组语文教研(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一、活动人员: 活动时间 6月4日 中心发言人 蓝小青 缺席人员 参加人员 黄立嘉 刘琼 丁春艳 侯晓月 陆 颖 主题内容

1、第八单元整体分析。

2、重点研讨《争论的故事》

二、中心发言人发言纪要:

1、单元整体分析: 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 本单元安排了、《寓言两则》使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不急于求成以及双方为了一点利益互不相让,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的道理。学习《争论的故事》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学习《剪枝的学问》了解剪枝是为了来年能收获更多更大的果子,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这三篇文章的安排,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多方面的知识,接受多方面的教育,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他们的阅读视野。单元教材解读 《寓言两则》这篇文章中的寓言篇幅不长,却蕴涵着深刻的道理,文章简练而生动,抓住急于求成的农夫违背禾苗生长规律的作法,结果禾苗没有长高,反而枯死了的事情来告诉人们一个意味深长的道理:做事不能太心急。寓言的题目就是文章的内容的浓缩,另一则寓言《鹬蚌相争》也在题目上直接点出了寓言的内容,同时巧设悬念,吸引读者的兴趣,进一步去探究。25.《争论的故事》一文中以讲故事的形式揭示一个道理,人物的对话成为说理的形式,而故事则成为揭示道理的一个背景。本文说理的方法十分巧妙:一是在叙事中寓理,二是借学生之口说理,将故事中蕴涵的道理逐一渗透。26.《剪枝的学问》一文主要记叙“我”在桃园看剪枝并了解剪枝的原因,启示我们: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文中以人物心理变化为线索,因此在反复的品读中应不断对课文内容作层层的深入解析。单元整体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单元30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28个字也要求会认读;

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抓住重点段落和词句学习课文。

4、观察插图,读懂习作例文,从课文中选一幅图,编个童话故事,读给小朋友听,使他们知道养成良好习惯的好处。

5、养成从多种渠道收集信息,分析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

6、口语交际既动手又动脑的能力,自己收集剪辑,制作一份小报。单元教学建议

1、教学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教学目标。

3、学会看图展开想象编写童话故事,注意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清楚起因、经过和结果。

4、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6、认真备课后,再上课,向课堂35分钟要质量。单元 重难 点

1、学会带问题读课文,自已解决问题。

2、知道事情有它自身发展的规律,如果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强借外力,强求促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3、学习做事应该把握好时机。如果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必将贻误时机,一事无成。

4、知道“减少”是为了“增加”这个道理。课堂教学实施策略、要培养学生结合生活积累去理解词语的能力。

2、课堂教学中,注重“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教学中学会抓住重点词句去品词析句,理解课文内容。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和感受,注重语感的培养。

3、夯实基础知识的教学,加强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加强课内外结合,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做好课内外知识的迁移与吸收。增强读写结合的意识,加强读写结合的练习。

4、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质疑、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

5、加强预习的指导。本单元的预习应侧重在于读准字音、理解词句上。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借助字典和联系课文的语言环境自学生字新词。在布置和检查的预习时,加强对预习的指导,教给学生理解字词的方法。开始预习安排在课上,学生初步把握方法后可以在课后进行。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教学进度 测验安排 课外辅导与活动 讲读课文: 每课2—3课时,习作2:2课时,单元练习2:3课时。6月16日

1、通过《寓言两则》,开展“寓言故事会”;

2、通过《争论的故事》,开展讨论会。

3、通过《剪枝的学问》,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写一篇观察日记。

2、单元课时教案: 课题 《争论的故事》 课时 2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

1、能正确、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有条理地口述课文中的故事。

4、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中所蕴涵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过程与 方法 搜集几个蕴涵着道理、让人得到启发的故事。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道做事应该把握好时机,如果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必将贻误实际,一事无成。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朗读体会故事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2.知道做事应把握好时机。如果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必将贻误时机,一事无成 措施 与 方法

1、分析字形中注意指导书写,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和愿望。

2、分角色朗读,要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入情入境,充分体会争论带来的启发和思考。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图片、生字卡片,录音带。教学过程与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1.书:争论,你知道“争论”是什么意思吗? 2.续板书课题:争论的故事 3.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字新词(1)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2)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3)记忆生字的字形。2.查自学效果(1)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的读音,采用多种形式读。烤鸭 评理 剖开 可惜 真笨 浪费 关键 原谅 烟熏 火燎(2)指名分自然段进行朗读课文。3.理清课文脉络,思考: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盛老师讲的故事?哪几自然段写大家同了故事后的感想?

三、学习课文1~5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要求:理解“争论不休”“不以为然” 2.讨论交流(1)故事中谁和谁为什么事而争吵?他们是怎样争论的?(2)理解“不以为然”(出示:*对*如此这样*然而)(3)听录音,指导读兄弟俩的对话,重点指导几个反问句的读法。(4)小结:从对话看,兄弟俩各抒己见,争论激烈,读时要体会兄弟俩这两种不同的语气。3.课文中用了一个词语说明他们争论没有停止?(争论不休)

理解“休”的意思(*停止*休息*表示禁止或劝阻)4.引读4、5段 5.齐读盛老师的话。

四、学习生字

倆 烤 评 剖 惜 笨 抓 费 键(1)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2)用形声字进行记忆。(3)教师范写生字。(4)学生描红

五、作业 1.读熟课文。2.抄写生字新词。第二课时

一、复习1.听写词语 2.你能用听写的词语,来讲这个故事吗?要求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也可以出示填空:故事的起因是兄弟俩看到大雁想充饥,经过是兄弟俩为怎样吃大雁,并跑到村里找人。结果他俩找到了一个的办法,可大雁。)

(一)(1)学生准备(不会讲的同学看书默读)

(2)请学生上讲台讲争论的故事

(3)共同评价

(二)既然是争论,就应该让故事中的兄弟俩争论起来,再讲故事,讲出争论语气。(1)四人小组准备(2)请同学讲(3)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评价

(三)结合板书:两全其美不以为然争论不休无影无踪烟熏火燎你能说说它们的意思吗?

(四)如果再配上适当的动作就更好了。大家练习后,请同学表演。

二、学习课文,领悟道理 1.自由读一读剩下的部分 2.讨论:你觉得这些话有道理吗?谈谈你的体会。3.指导读好文中同学们的话,相机提问:(1)“兄弟俩真笨”“笨”在哪里?(2)“他们没有抓住时机”指的是什么时机?(3)为什么说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都白白浪费掉了?(4)与其这样毫无意义地争论下去,还不如怎样做? 4.再读同学们的话,品位品位,从中你领悟到了什么?(谈自己对抓住时机的认识)5.引导读:盛老师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1)“赞许”是什么意思“(2)盛老师为什么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三、总结课文,布置练笔 1.总结课文(1)师生分角色表演朗读课文。(2)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练笔(1)实际生活中,也有人和你争论吗?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注意表达的语气。(2)作业:认真练习朗读课文,注意提示语,并仿写一个片段。如:《课堂上的一次争论》、《饭桌上的对话》。板书设计: 争论的故事 讲 兄弟俩 争论不休 盛老师 问 同学们 各抒己见

听 赞许 作业与练习配置 知识城堡

一、火眼金睛(在正确的音节下画“—”)兄弟俩(liáng lia)剖开(pō pōu)赞许(Zòng zòn)真笨(bèn bèng)评理(pín ping)烟熏火燎(liǒo liǒo)

二、读准音,一笔一画写好字。Làng fèi chōng jī guān jiàn píng lǐ 浪费充饥关键评理 zàn xě mǎn yì jù jīing huì shén 赞许满意 聚精会神 zhēng lùn bù xīū 争论不休

三、点将台(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填空。)从丛草(丛)(从)前(丛)林(从)此 礼理(礼)貌道(理)(理)睬(理)由 到道(到)来味(道)(到)处知(道)座坐(座)位(坐)车(坐)下宝(座)

四、根据意思,写出词语。1.比喻事物最关紧要的部分,对情况起决定作用的因素。2.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3.争个不停。4.一件事情顾全两方面,使用两方面都很好。5.一点影子、一点足迹也没有,形容消失得干干净净,不知去向。能力平台

五、读一读,想一想。盛老师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地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聚精会神”看出老师听得认真,“赞许”的意思是赞同。老师不时地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是因为同学们的感想,正是教师希望学生 趣味走廊 故事中的兄弟俩,现在多么后悔啊!如果你现在遇到了故事中的兄弟俩,你想告诉他们一个什么道理?

篇8:农村初中语文有效集体备课策略

一、严格程序, 规范操作

前提是成立和谐融洽的集体备课组, 并制订好计划, 明确目标, 并做到“五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专题、定中心发言人、定教案。要使集体备课行之有效, 必须遵循以下程序规范操作。首先, 备课组要做好“规定动作”, 即贯彻落实上级教育部门各项精神。其次, 备课组要做实“自选动作”, 即夯实备课组集体备课的各个环节, 做到“三个三”:“三备”是要落实备课的多个环节, 一是教师个人专研教材, 进行个人初备;二是主备说课, 备课组群体合作, 集体共备;三是遵循群体智慧, 个性化调整, 进行二次备课。“三明确”:是备课内容要做到明确目标、明确学情、明确方法。“三落实”:即要落实二次备课, 落实课后反思, 落实检测题。

二、整合资源, 合作互补

当前大多数农村初中一个年级三、四个班, 最多配3个语文老师。像这样的学校, 以年级为备课组, 不仅集体备课流于形式, 质量也难以保证, 且不能发挥集体备课的重要作用。因此, 针对这种状况, 要因校而异, 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比如, 以教研组加备课组的形式, 加以整合。就笔者所在学校而言, 七年级4个班配3个语文教师, 七年级语文备课组仅有3个语文老师, 无力教研, 集体备课质量也上不去, 教师得不到发展。最终学校把七年级备课组整合到学校语文教研组, 整合后, 七年级语文组如鱼得水, 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率, 教科研氛围更浓厚了, 且能经常采取针对性、有效性措施。整合资源, 合作互补, 有利于教师的成长, 更能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水平的提高。这样交流、探究, 思想火花碰撞、交锋, 促进了集体备课从有效到多效的根本改观。

三、紧扣课改, 以备促研

集体备课, 应围绕语文教学规律, 紧扣课改, 探究适宜学情的教学方法。课改要求集体备课, 求实, 求知, 求真;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空间, 逐步建立有效学习模式,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并不断创新, 在课改中积极探索集体备课的有效新路子。

上一篇:【蔚蓝留学】日本留学中介服务和费用解密下一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