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历表分析技术资料

2024-06-07

履历表分析技术资料(通用11篇)

篇1:履历表分析技术资料

姓名:胡xx 先生 身份证:******照片民族:汉目前所在地:连云港年龄:22 岁 户口所在地:江西省婚姻状况:未婚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人才类型:全职应聘职位:

测绘技术类、地矿冶金类、能源水利类

工作年限:0职称:初级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日期: 一个星期 月薪要求:面议希望工作地区:广东省江苏省个人工作经历:实习经历:

2005.06 在老师的带领下参与连云港地区GpS D级控制网的布设和测量

2005.07 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南京测绘院、江苏省地理信息中心、省测绘局、江苏省地质勘察院进行参观实习

2004.06 在校进行大地测量、数字地形测量实习(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和水准测量并绘制学校全图,并用EpSW软件处理数据)

2004.12 在校实习基地结合AUTOCAD、photoShop、CorelDRAW软件进行地图学综合实习

2004.12 用Frontpage进行网站建设与维护实习

2005.05 在校摄影测量实验室进行摄影测量实习

2005.05 在校进行数据库设计实习

2005.06 在连云港地区进行 GpS 测量实习准备国家 GpS 测量技能鉴定(中级)考试

2005.11在校实习基地结合ArcInfo,ArcView GIS3.2软件进行空间制图,空间分析和空间数据库建库实习

2005.12在校实习基地结合MapGIS66/62软件进行地图数字化测图实习,并准备国家技能鉴定数字化测图(中级)考试

2006.04在连云港新奥燃气有限公司毕业实习,熟练掌握建立管网GIS的流程,熟练使用全站仪、RTK测量

教育背景毕业院校:淮海工学院最高学历:大专毕业日期:2006-06所学专业一:测绘类所学专业二:受教育培训经历:2003年9月-2006年6月淮海工学院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毕业语言能力外语:英语外语水平:一般国语水平:精通粤语水平:一般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专业技能:

熟练使用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和 GpS 接收机等外业测量仪器

熟练使用 JX-4A 及 VirtuoZo 等空中三角测量软件

熟练使用 EpSW 数字化测图软件和 AutoCAD 制图软件

熟练使用 photoShop、CorelDRAW 等图形图象处理软件

熟练使用ArcInfo、ArcViewGIS 3.2等空间分析软件进行空间分析和制作各种专题地图

熟练使用Mapgis等数字化软件进行地图的数字化工作

熟练使用GeoImage等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处理遥感图像

篇2:履历表分析技术资料

什么是履历分析

履历分析又称资历评价技术,是通过对评价者的个人背景、工作与生活经历进行分析,来判断其对未来岗位适应性的一种人才评估方法,是相对独立于心理测试技术、评价中心技术的一种独立的人才评估技术。近年来这一方式越来越受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视,被广泛地用于人员选拔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使用个人履历资料,既可以用于初审个人简历,迅速排除明显不合格的人员,也可以根据与工作要求相关性的高低,事先确定履历中各项内容的权重,把申请人各项得分相加得总分,根据总分确定选择决策。

研究结果表明,履历分析对申请人今后的工作表现有一定的预测效果,个体的过去总是能从某种程度上表明他的未来。这种方法用于人员测评的优点是较为客观,而且低成本,但也存在几方面的问题,比如:履历填写的真实性问题;履历分析的预测效度随着时间的推进会越来越低;履历项目分数的设计是纯实证性的,除了统计数字外,缺乏合乎逻辑的解释原理。

[编辑]

履历分析技术的主要特点

履历分析技术作为一种评价手段,与传统的人事选拔方法不同,具有自己明显的特点。

1.依据的真实性

履历分析技术是以应试者个人过去的经历作为评价依据来分析、预测其未来的职务行为倾向或成就,这种经历通常是可以核实的。

2.评价的普遍性

履历分析的结果与应试者的多种行为(效标)之间往往有较大的关联性,如工作绩效、出勤率等等,因而可以用于对应试者行为的多维预测。

3.评价的准确性

履历分析方法技术是通过应试者过去的工作经历、工作表现来预测其未来的表现,其方法论原则体现的是整体主义和历史主义,是一种全面的系统的评价技术。

[编辑]

履历分析的意义

履历分析是近年来才被采用的测评新技术,但其一经采用就在人才招聘选拔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意义在于:

(1)能够得到履历定量分析成绩,(2)实现了测评的职位区分;

(3)有效利用了应聘者各种重要的履历信息,对资格审查合格的入围者进行区分,使测评选拔更加科学合理。

在进行职位调研分析基础上,按照职位要求,对应聘者年龄、学历、受训经历、工作经验、工作业绩和相关工作背景等进行细致定量分析,并得出其履历岗位匹配系数β。

履历分析的结果可作为一项测评成绩记入总分,也可作为其他测评成绩的职位和履历修正。如,某一岗位的招聘选拔在报名人数较多的情况下,首先按照履历分析得分排序淘汰部分人员,这样就可以降低测评选拔成本。其余人员可用履历岗位匹配系数β对综合素质测评总分进行修正后作为最终成绩。

一份设计良好的应聘履历登记表可以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对登记表进行分析有很高的预测效度。所以,履历分析在人才测评体系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履历分析技术的推广对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编辑]

履历分析技术的主要方法

1、履历分析项目的筛选和权重确定

履历表项目的个数从现有的调查情况来看,15—800个不等。但均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一部分是测评者能够核实的项目,例如家庭住址、家庭情况、工龄、学历、年龄等等;另一部分则是不能核实的项目,例如述职报告、自我工作小结等。

履历分析项目的筛选依据是职务分析及岗位描述。在确定履历分析项目和权重前必须对被评价对象的拟任岗位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以系统、全面地确定该工作岗位对人员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如学历、技能、资历、品质等)的基本要求。履历表的项目数量需要根据拟任岗位的特点和评价需要而定。用于国家主要安全部门的履历分析表可能会包括数百个项目,而一般的简单劳动岗位则可能只需要几个或十几个项目。

权重确定依据是项目内容与未来岗位要求及工作绩效的相关程度。在履历表的项目中,与拟任岗位有关的项目应赋予较大的权重。例如,通过调查发现大专以上学历的人80%有优秀的工作表现,而低学历的人只有40%的人有优秀的工作表现。在履历表的加权设计中,就可以为高学历的人记80分,为低学历的人记40分。

履历分析项目的筛选应该依所要填充的工作岗位的不同而变化。在确定履历分析的项目内容时,还要注意评价项目的可检验性。不可检验的项目或可检验程度低的项目对于履历分析来说,其效用将大打折扣。是i2、设计加权履历表

履历分析的主要工具是加权履历表。

用于领导人才履历分析的加权履历表通常由以下三个方面的项目构成。

(1)个人基本情况

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教育程度、政治面貌、宗教信仰、主要家庭成员、主要社会关系、婚姻与本人健康状况等等。

(2)个人经历

这是履历表的重点部分。用于资历评价的履历表必须对如何填好个人经历做出具体、明确的说明。如:。个人经历从何时填起,时间间隔如何确定,经历中是否应包括职务情况的说明、证明人姓名、职业和联系方式等。

(3)个人历史和政治表现情况

这一方面的构成包括何时、何地、何故受过何种奖励或处分,个人在历次政治运动中的表现,个人有无重大历史问题,目前的工作与表现情况,有无需要特别说明的问题等等。

[编辑]

如何用履历分析技术评估人才

一般而言,履历登记表主要包含三大类项目:

第一类:A为基本情况。这类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学历、学位、专业、婚姻状况。当应聘者的能力情况相同且应聘人数多于招聘计划数时,基本情况中的某些项目会成为次级的优先录用标准,成为履历评价中的加分项目。对此,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加分标准。

第二类:B为知识与工作能力。这类情况主要通过个人受教育情况和职业经历、接受职业培训情况来进行判断。

第三类:C为家庭与社会关系。家庭与社会关系情况可以作为评估个人素质特点的参考背景;员工管理工作也需要对其家庭与社会关系背景有所了解。第四类:D为人品。这类信息主要从过去的工作表现、奖惩情况和离职原因来进行判断。

履历评估的评估公式为:

P1=(A×B×C×D)…(乘法公式)

或P2=(A+B+C+D)/4(加法公式)

或P3=[(A+B+C)/3×D]。(混合公式)’

其中P1、P2、P3为录取概率,A为个人基本情况得分,B为个人知识与工作能力得分,C为个人家庭与社会关系得分,D为个人人品得分。P1、P2、P3、A、B、C、D的值域为0—100。

当应聘者的P1、P2、P3落在招聘计划比例中时方可考虑录用。

上述三个公式中:

乘法公式是一个最严格的评价公式。这种评估方法意味着,一旦被试的某一项得分为零,则录取概率立即变为零。这一评价公式意味着被试必须全面地均衡发展。当一种岗位对人品和能力的要求都很高时,如要害部门用人,履历评价应该采用这个评价公式。

加法公式是一个相对宽松的公式。这种评估方法意味着能够容忍被试者在某方面的缺陷。即使有一项或几项分值较低,也会有一定的分数,不像乘法公式那样把人“一棍子打死”。当一个组织的管理比较规范,应聘岗位的重要性一般时,可以用这个公式选人。按这个公式选人,体现的是“每个人都有可用之处”的用人理念。

篇3:履历表分析技术资料

1 RFID技术原理及组成

1.1 RFID原理

RFID也即射线识别技术, 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来实现物件自动识别的技术。它的原理是先通过阅读器将无线电波植入物件的电子标签中, 然后以此来进行物件的识别和信息读取等工作。RFID的主要组成构件主要包括阅读器、电子标签, 它可以通过射线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的信息, 是集计算机科学、机械电子等技术的自动识别技术。它的优点在于可以对不同状态下的目标进行自动识别, 无论是静止或者高速移动, 都可以通过非接触的方式来实现数据信息的自动采集。可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运行, 并可以对高速运动的物件进行多个标签的快速识别, 是一种全新、智能的身份识别技术, 符合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

1.2 RFID的组成

典型的RFID系统, 由阅读器、电子标签和一定的数据交换管理系统组成, 阅读器主要包括无线电波收发装置, 电子标签的主要功能是智能读写以及对数据信息的加密。

通常说来阅读器主要负责对电子标签的读写工作, 通过无线电波向电子标签发送一定的指令, 电子标签收到指令之后做出反应, 这就是射线识别的过程。而电子标签主要由标签和搜集标签数据的阅读器组成。每一个电子标签都包含有一个收集数据的电路, 以及一个收发无线电波的铜线圈。电子标签分为借助阅读器收发信息的无源标签以及借助电池收发信息的有源标签。通常来说无源标签的信号范围为6-10米, 而有源标签可达50米左右。

2 传统铁路列车关键零部件运营的管理模式

如何对铁路服务、安全和成本管理进行优化, 关乎中国铁路的健康发展。作为关乎铁路运输的关键性因素, 列车关键零部件的管理至关重要。传统列车关键零部件的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不重视维护。传统的管理模式往往是出了事故在进行维修, 而不重视平时的维护工作。这就会造成很多零部件的保养不到位, 负荷载运行的现象, 这样只会大大减少零部件的运行周期, 甚至引起非常严重的安全事故;二是不能随时掌握设备状态。传统的管理模式限制了管理的手段, 导致很难随时掌握零部件的运行状态, 不知道零部件是不是在健康高速的运行, 对于设备的使用管理、以及库存管理业无法知晓;三是管理不精细。没有精细的成本控制, 不了解零部件的运行费用和实际耗损情况, 也无法准确计量设备维修所需要的人力物力, 无法科学合理地进行零部件的量化管理。

3 RFID技术在列车关键零部件履历管理中的应用

RFID的非接触信息感知管理技术可以为列车关键零部件的履历管理模式创新提供崭新的思路。通过建立列车部件的电子管理信息化平台, 统一对其进行履历管理, 可以很好的保证铁路运输中零部件的安全, 从而确保列车的安全高效运营。通过RFID技术, 对各子系统关键部件的全生命周期跟踪与管理, 打破了列车制造, 运用与维修保养的信息壁垒, 有利于对每车进行个性化的追踪、维保, 实现经济性和可靠性的统一运用标准。

该管理系统基于RFID技术对列车关键零部件安装电子标签, 并在区段站、编组站和重要的货运站安装地面识别装备, 通过对列车运行过程中的零部件信息进行准确的识别, 然后经由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之后, 便可为铁路列车关键零部件管理系统提供运营状态、维修、维护、耗损状态、库存等信息, 实现高效履历管理。

3.1 列车关键零部件履历管理电子信息系统的主要的工作流程

检查地面识别设备、列车到来时感应零部件、启动RF射线、阅读器接收电子标签信息、识别标签、计算机处理调波新号、标签定位、传到履历管理系统平台、关闭RF射频并停止无线电波信号发射、准备下一辆列车的零部件管理工作。

3.2 列车关键零部件履历管理电子信息系统的主要构成

(1) 零部件电子标签。在列车车体、转向架、牵引系统、制动系统、网络控制系统、空调通风系统、侧门等关键部件或与定期检修相关的部件上安装电子标签, 这是RFID识别的唯一“身份证”, 用来存储列车和主要零部件的履历信息 (制造信息、维修记录、故障记录等) 。

(2) 地面识别系统。由地面天线、感应器和RF射频装置以及防雷装置组成, 主要功能是将零部件的电子标签信息在准确识别之后传给集中管理系统。

(3) 集中管理系统。主要负责将读取的电子标签信息进行处理和存储, 并将其传递给其他系统。

(4) 列检复示式系统。主要是复示集中管理系统的信息, 为零部件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

(5) 信息跟踪查询终端。该终端是主要的查询手段, 可以联网进行零部件的状态查询。通过对集中管理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查询, 可以方便快捷地对每一个关键零部件的运行状态、耗损情况进行管理。

(6) 履历管理系统。通过对查询到的信息进行处理整合, 对关键零部件的维护策略和维护计划进行指定, 并负责其故障管理、库存管理、采购管理以及采购计划的制定。

综上所述, 在列车关键零部件的履历管理中引入RFID技术, 可以取得良好的优化效果, 可以大幅度改善传统管理模式中管理粗放、不能随时掌握零部件动态和轻视维护等缺点, 能够延长零部件的使用周期, 并且降低管理成本。随着铁路的飞速发展, RFID技术在其中的运用会越来越广泛, 为安全铁路运营、提高管理效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江涛, 王剑, 蔡伯根等.基于GPS和RFID技术的铁路信号设备巡检系统[J].铁道学报, 2006 (5) .

篇4:工艺技术员个人简历表

工作年限:6职称:初级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日期: 随时 月薪要求:1500-2000希望工作地区:深圳广州广东省个人工作经历:时间2000年10月至2005年5月在汇仁药业有限公司

职位工艺技术员离职原因 个人原因

2005年6月至2006个6月在江西华跃牧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任消毒剂车间和杀虫剂车间主任

教育背景毕业院校:南京中国药科大学最高学历:大专毕业日期:2006所学专业一:医药所学专业二:受教育培训经历:1997年9月至2000年7月 毕业于江西省中医药高级技术学院

2002年9月到2006年7月 毕业于南京中国药科大学(函授分院)

语言能力外语:英语外语水平:一般国语水平:精通粤语水平:较差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尊敬的主管领导:

您们好!当您看这一封求职信时,您已为我打开了通往机遇与成功的一扇大门。首先,非常感谢您百忙之中抽空阅读我的材料,希望他能成为我加入贵公司的一封介绍信,并希望能够在助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与知识经济的大潮中找到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想念您一定不会失望的。

谢谢!

工作简历

XXX,2000年毕业于江西省中医药高级技术学院中药学专业,10月份进入汇仁药业有限公司前处理车间与提取车间担任工艺员一职

2001年底因汇仁集团新厂房的硬件建设已基本完成,公司派我到GMp小组工作,主要负责前处理车间与提取车间的设备验证认证产品的工艺规程的编写和试产,及生产记录的设计和填写。

2002年底公司大部分车间已陆续通过认证后,我进车间对在生产的老产品进行产品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003年初又参与公司的产品改进小组的工作对老产品进行技术改进工作,工艺改进完成后,所生产的老产品的技术参数已基本掌握,不但产品质量得到提高,而且产品出了任何一点小失误都能及时被发现并追查出原因及责任人。

2004年汇仁药业有限公司陆续有30多个新产品进入中试和试产,面对这种形式,公司安排专人并专门成立了一个小组来对新产品的试产进行直协调,这些新产品上应用了许多新的生产工艺,如ZTC1+1絮凝澄清技术,无机膜分离技术,微波干燥技术,大孔树脂吸附提取与分离技术,超声提取技术,逆流提取技术等,这些新工艺的应用使新产品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和保证。

2005年5月离开汇仁,进入江西华跃牧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任消毒剂车间和杀虫剂车间主任,负责GMp两个车间的GMp认证工作,包括车间规划厂房,设备定位,产品试生产,调试设备,产品生产记录的编制及填写。

2004年参与了中药材丹皮中丹皮酚的提取与精制,使其浓度达到90%以上,集体获集团公司表彰。

2004年对在生产设备的计量精确度进行统计,解决了生产上的计量不准确问题,保证了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获部门表彰。

2003年参与了中药材中挥发性成分的蒸馏实验,取得良好效果,大大提高了药品的香味,也提高了药品的内在品质,集体获部门奖励。

2003年对中药干燥工艺中的,热风循环干燥,真空干燥,微波干燥,进行工艺改进,取得良好效果,个人获部门奖励。

2003年对一些说是能解决中药药粉干燥灭菌结块现象的灭菌设备提出质疑,厂家最后退回了设备,获部门表彰。

2003年参与了公司的生产节约计划中对水,生产用酒精的节约改进,使水的使用量下降了25%,洒精的损耗率由原有的15%降至9%。获车间奖励。

在您即将读完这份材料之际,有几句话想对您说:我是一名来自江西吉安的年青小伙,老家紧靠革命圣地井冈山,风景秀丽、民风淳厚,是中国的革命老区之一,当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队伍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人是来自我的家乡,他们能吃苦耐劳,为理想而终生奋斗,矢志不渝的精神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多年来所受的教育与锻炼也使我能够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衷心希望能溶入贵企业的大家庭之中,参与到贵公司发展的队伍中去,为贵公司的发展贡献一点个人的力量。

联系电话:136**********

篇5:技术支持工程师简历表

客诉问题协调处理;

改善计划制定以及实施;

SIP以及管制计划的制定;

品质检讨会议主导.  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起止年月:-07 ~ 2010-04建兴光电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公司性质:外商独资所属行业: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电子 担任职务:SMT工程师  工作描述:SMT设备维护以及管理;

设备、品质异常处理;

生产线操作员岗位技能培训;

后段以及客户反馈问题分析以及对策制定和实施.  离职原因: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平顶山工学院
最高学历:本科获得学位: 学士毕业日期:2006-06-01
所学专业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
起始年月终止年月学校(机构)专 业获得证书证书编号
-092006-06平顶山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工学学士学位证书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 良好  
其它外语能力:CET4
国语水平:优秀粤语水平: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1、出色的沟通技巧.

2、出色的组织,执行能力.

3、本人思维敏捷、责任心强、富有团队合作持之以恒的精神.

 
详细个人自传
 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责任心强,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个人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家庭电话: 
手 机: QQ号码: 
电子邮件: 个人主页: 

篇6:计算机网络技术简历表

 简历表 计算机网络技术简历表 个人简历表
姓 名:大学生个人简历网性 别:
 
 
民 族:汉族出生年月:1986年5月20日
证件号码: 婚姻状况:未婚
身 高:170cm体 重:55kg
户 籍:广东湛江现所在地:广东湛江
毕业学校: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 历:专科
专业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毕业年份:
工作年限:一年以内职 称:其他
 
 求职意向 
职位性质:全 职
职位类别:通信技术

互联网开发及应用

职位名称:网络技术员 ; 计算机相关 ; 通信相关
工作地区:湛江市 ;
待遇要求:可面议 ; 不需要提供住房
到职时间:可随时到岗
 
 技能专长 
语言能力:英语 一般 ; 普通话 标准
计算机能力: 
综合技能:通过 CEAC国家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认证 网络管理员 认证
 
 教育培训 
教育经历:
时间所在学校学历
9月 - 206月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专科
培训经历:
时间培训机构证书
 
 工作经历 
 
所在公司:珠海市金湾计划生育药械服务部
时间范围:2月 - 2月
公司性质:集体企业
所属行业:其他
担任职位:基层服务
工作描述:面向群众的`计生、生殖健康等方面知识的咨询服务。发放国家提供的免费计生药具、资料等
离职原因:(QQ个性签名网 www.QQ0762.com/)
 
 其他信息 
自我评价: 
发展方向:无相关专业从业经验,可从实习开始。
其他要求: 
 
 联系方式 
  

篇7:履历表分析技术资料

山西布政使陶正中, 履历档亦无其履历, 《词林辑略》虽有传, 却仅寥寥数字:“字殿延, 号田见, 又号未堂, 江南无锡人。散馆, 授编修。历官山西布政使, 降直隶清河道”[2]。其谢恩折中的履历则更详细、更全面。乾隆九年, 陶氏补授直隶按察使的谢恩折中写道:“臣一介愚陋, 仰荷圣朝恩遇, 由编修擢授御史, 于雍正五年、六年两任顺天、永平、宣化三府巡察, 旋授广东粮驿道。乾隆五年, 补授直隶热河道。七年, 调补天津道。洊更外任十有五载”[3]档号04—01—12—0043—062。次年升补山西布政使的谢恩折中又写道:“上年十月内, 荷蒙皇上天恩, 擢授直隶按察使。任事甫经三月, 复荷隆恩, 骤跻今职……二月初一日自保定起身, 于初九日到任受事”[3]档号04—01—12—0044—042。

还有较多的官员, 履历档中虽有其履历, 但较为简单, 而且大多数品级较低官员的传记资料也相当匮乏, 对补充履历档作用不大, 倒是官员谢恩折中的履历可以较好地予以弥补。如鸿胪寺少卿李敏行, 履历档有其两条非常简单的履历, 即“臣部考功司汉员外郎一缺, 疏选得验封司汉主事李敏行等正陪二员。臣部验封司汉主事李敏行拟正”和“监察御史李敏行”[4]218。民国九年 (1920) 《夏邑县志》虽有传, 但涉及其履历的内容也比较简略, 且没有任职时间:“乾隆辛酉举于乡, 乙丑成进士。榜未发, 闻祖母病遄归, 戊辰始就殿试。改部曹, 转山西道御史……官至光禄少卿”[5]卷6。对补充李氏履历档中的履历帮助不大。相比之下, 李氏谢恩折中的履历则要详细许多。李敏行乾隆三十四年二月初七日补授鸿胪寺少卿, 其谢恩折中写道:“由乾隆十三年进士, 分派吏部学习, 补授主事, 历升郎中。二十七年, 叨蒙圣恩, 擢升御史, 督学贵州。三十二年, 升授户科给事中。三十三年, 复蒙恩督学云南”[3]档号04—01—12—0128—083。根据李氏的其他谢恩折, 李敏行的上述履历还可以作进一步补充:乾隆二十五年五月为广西乡试正考官;事竣后“于九月十二日自广西省城起程”赴京[3]档号04—01—12—0103—001。二十七年九月初六日, 内阁奉上谕:“贵州学政, 着李敏行去”[3]档号04—01—12—0114—070。十二月二十四日到任, 至三十一年正月任满回京[3]档号04—01—38—0079—002。三十三年九月十一日, 内阁抄出上谕, 李敏行任云南学政[3]档号04—01—12—0126—004。

直隶按察使胡绍芬, 《清代传记丛刊》、光绪《浙江通志》均无传。履历有几份, 其中一份是其30岁时的:“胡绍芬, 浙江湖州府德清县阴生, 年三十岁, 候选京府通判, 原署河道总督尹继善疏称‘为人勤慎’。原任刑部尚书胡会恩之孙, 原任直隶永平府知府胡开京之子”[4]635。另一份39岁时的履历到乾隆元年:“七年九月内, 尹继善题补河务同知。十三年八月内, 奉旨补授怀庆府知府。乾隆元年六月内, 奉旨补授河南管河道”[4]349。乾隆十一年补授直隶按察使时, 胡氏的谢恩折对其履历有以下补充:乾隆元年以后至十一年的履历, “乾隆五年, 调补粮驿盐道。乾隆八年大计, 荐举卓异, 引见, 奉旨准其卓异注册, 回任侯陛。乾隆十年十一月内, 奉特旨恭觐天颜, 祗承圣训, 并蒙天恩, 询及臣祖、臣父。跪聆之下, 感激难名。兹复荷隆恩, 补授直隶按察使”;说明其荫生的来历, “康熙五十二年臣祖父臣胡会恩刑部尚书任内荫生”;官职比履历档中更具体, “雍正七年, 补授江南淮安府桃源河务同知。雍正十一年, 河工大计, 荐举卓异, 升授河南怀庆府知府。乾隆元年, 升授河南分巡开归管河兵备道”[3]档号04—01—12—0049—009。

山西布政使吕守曾, 因杭嘉湖道任内受贿被撤职审理, 自杀身亡, 《清代传记丛刊》无传;民国《新安县志》卷十《仕进表》未列其名, 卷十一、十二《人物》中亦无其传。履历档中有几份履历, 主要内容是:“河南河南府新安县人, 年二十七岁, 由雍正二年进士候选知县。六年六月内, 吏部拣选引见, 奉旨补授直隶保定府完县知县”[4]116。乾隆五年, 吕氏补授甘肃按察使谢恩折可以对上述履历作两点补充:说明其进士的来历, “由雍正二年甲辰科回避官卷, 蒙世宗宪皇帝钦取中式进士”;任知县后至按察使之间的履历:“历任易州知州、宣化府知府、四川盐茶驿道。乾隆三年八月内, 蒙我皇上特恩, 补授浙江金衢严道。本年五月内, 复蒙恩旨, 调任杭嘉湖道;八月初二日, 接奉部文, 荷蒙圣恩, 补授甘肃按察使”[3]档号04—01—12—0020—076。乾隆六年四月的谢恩折又有三月初五日的上谕, 着其补授山西布政使[3]档号04—01—12—0022—045。

浙江按察使万国宣因溺职罪革职, 《清代传记丛刊》、光绪《江西通志》均无传, 履历档有其补授归德府知府的履历:“江西建昌府南城县人, 年四十五岁, 由监生雍正元年九月内命往山西补用;十二月内, 巡抚诺岷委署绛州知州。四年十二月, 实授绛州知州。六年四月内, 按察使蒋泂保举;六月, 到部引见, 奉旨补授河南归德府知府”[4]91。另一份内容相同的履历正文上批有“乾隆七年十二月内用浙江按察使”[4]461, 缺雍正六年六月以后的履历。万氏乾隆八年的谢恩折可补此:“雍正元年, 蒙世宗宪皇帝命往山西试用, 由州牧历升府道, 因丁母艰回籍。乾隆七年六月赴部, 投供候补;八月十七日奉旨:‘山东兖沂曹道员缺, 着万国宣补授。钦此。’九月初五日, 恭请圣训, 蒙恩召见, 跪听天语多方训诲。臣俱刻骨铭心, 寤寐不忘。即星驰出京, 于九月二十六日到任。凡地方事务, 现在次第办理。正思竭蹶驽骀, 未效涓埃, 乃于乾隆八年二月初二日接到部文, 内开乾隆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内阁奉上谕:‘浙江按察使员缺, 着山东兖沂道万国宣补授。钦此’”[3]档号04—01—12—0032—028。在其任浙江按察使陛见请训后的谢恩折中, 又有其陛见的情形及乾隆帝的面谕:“臣于四月十八日起身, 至五月二十一日趋赴圆明园, 恭请圣安, 蒙恩召见;二十三日, 又蒙召见;三十日, 又于香山召见, 命即回任。臣恭请圣训, 面奉谕旨:‘看尔人尚朴直, 但恐尔办事草率, 况浙江事务甚多, 非同别处, 尔须谨记。这就是训旨。钦此’”[3]档号04—01—12—0056—073。有意思的是, 履历档中雍正帝的批语虽有对万氏的夸奖, 也有点拿不准, 说“又似老成, 又似欠实”[4]91。乾隆帝似乎看得准些, 在上述其任浙江按察使陛见请训后的谢恩折所录的面谕情形旁批道:“所记此旨, 即属粗鄙, 深恐汝弗胜此任, 毋以陛见浔回原任为快也。慎之。”结果, 万氏真的在浙江按察使任内出了问题。当然, 乾隆朝还有许多谢恩折中都有类似内容, 可补履历档之不足。至于整个清代, 此类谢恩折的数量就更为可观, 其史料价值不容小觑。

参考文献

[1]杨启樵.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2]周骏富.清代传记丛刊[M].台北:明文书局, 1985.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朱批奏折[EB/OL].[2012-9-25].http://124.207.8.21/qinghistory/.

[4]秦国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篇8: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简历表

简历表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简历表 个人简历表
姓 名: 大学生个人简历网 性 别:
 
 
民 族: 汉族 出生年月: 1986年2月10日
证件号码:   婚姻状况: 未婚
身 高: 170cm 体 重: 65kg
户 籍: 广东湛江 现所在地: 广东湛江
毕业学校: 私立华联学院 学 历: 专科
专业名称: 计算机应用技术 毕业年份:  
工作年限: 一年以上 职 称: 其他
 
 
 
求职意向  
职位性质: 全 职
职位类别: 计算机硬件

 

销售人员

行政/后勤

 

职位名称: 业务员 ;
工作地区: 湛江市 ;
待遇要求: 可面议 ; 不需要提供住房
到职时间: 三天内
 
技能专长  
语言能力:  
计算机能力:  
综合技能:  
 
教育培训  
教育经历:
时间 所在学校 学历
培训经历:
时间 培训机构 证书
时间 所在学校 学历
时间 培训机构 证书
 
工作经历  
 
所在公司: 吴川市第七建筑工程公司湛江公司
时间范围: 9月 - 7月
公司性质: 国有企业
所属行业: 建筑、房地产、物业管理、装潢
担任职位: 电脑操作员
工作描述: 1、负责公司网上文件收发,网上资料查找。

 

2、负责公司文件打印、复印、传真收发。

3、负责公司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的维护。

4、负责办公室日用品、后勤管理。

5、负责仓库入库、存储管理。

6、熟练操作office软件。

离职原因: 当时工资低于同职位
(本文由()大学生个人简历网提供)

篇9:履历表分析技术资料

个人基本简历
姓名:- 国籍:中国 无照片

目前所在地: 广州 民族: 汉族
户口所在地: 清远 身材: 170 cm kg
婚姻状况:未婚年龄:20 岁
培训认证:  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应届毕业生
应聘职位:电子/邮电/通讯类:生产管理技术 市场销售/营销类
工作年限:3 职称:无职称
求职类型:全职 可到职-随时
月薪要求:1000--1500 希望工作地区:广州
个人工作经历:在学校期间(派传单、做义工)。

.7-2007.9   在揭阳市诺基亚大潮流   做维修技术人员

2007.10-.3在海华电子有限公司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广州市无线电中等专业学校
最高学历:中专 毕业-2008-07-01
所学专业一:通信技术(无线电) 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9-2007.7       广州市无线电中等专业学校    通信技术(无线电)

获优秀中级技能计算机办公软件应用职业资格证书

获移动电话维修中级证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 一般
国语水平:优秀 粤语水平: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具有扎实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熟练使用示波器、万用表等电子测量仪器;

熟悉电子装配和焊接工艺,具有丰富的移动电话、手机维修等经验;

能熟悉使用各种常用办公软件。

详细个人自传
   我是“广州市无线电中等专业学校”2005届的应届毕业生-主修无线电通信技术。即将面临就业的选择,在选择与被选择之间,我先冒昧的向贵单位毛遂自荐,并诚恳地希望能在贵单位得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希望与贵单位的同事们携手并肩,共创事业辉煌。

篇10:干部履历表

《干部履历表》一式二份,必须用黑色水笔填写,不许涂改,填表人应认真核对,确保所填内容真实准确。填写前先复印一份,填完交本单位审核,无误后盖单位章,存入单位业务档案,此表原件的填写,要按照经单位审核填写无误的复印件抄录,再经单位审核盖章后交人事科存入人事档案。如果哪项没有要填写的内容,一律填“无”。

1.“姓名”用字要固定。曾用名填写使用较多、影响较大的。

2.“民族”要写全称。如:“汉族”“维吾尔族”。

3.“出生日期”按公历填写到日。

4.“籍贯”填写本人的祖居地(指祖父的长期居住地);出生地填写本人出生的的地方;“籍贯”和“出生地”按现在的行政区划填写,要填写省、市或县的名称,比如河北玉田,天津宝坻等。

5.“学历”分毕业、结业、肄业三种,按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填写最高阶段的学历,如:大专、大学、硕士研究生;各类成人高等教育(电大、函大、夜大、职大、业大、管理干部学院)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形式取得的学历,应具体写明,如“电大本(专)科毕业”、“自学高考大专毕业”等。在各级党校函授毕业的,要填写“XX党校本(专)科函授毕业”。

6.“学位”要填写在国内获得学位的具体名称,如:“文学学士”“理学硕士”等,多学位的应同时填写,仅有学位无学历的,只填写学位。

注意:学历学位原件复印件、学历学位材料真实性比对排查情况登记表及学历学位网上查询结果(单位两名党员查,并在查询结果上查询人签字,盖单位章)同时上交(和干部任免审批表一起夹在本人干部履历表内)。

7.“单位职务”填写本人现担任的最高职务,包括技术职务,新毕业生填写“见习期人员”。

8.“健康状况”根据本人身体情况分别填写“健康”“一般”“较弱”,有严重疾病或伤残的具体写明。

9.“工资情况”按人事科审定的职务级别和工资额填写,由单位会计提供。

10.“何年何月何处参加工作”具体时间按人事部门介绍信填写;入职前有工作经历的,以本次核定工资时根据劳动合同和所缴纳保险单据确定的时间为准,由单位会计提供。

11.“何年何月和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何时转正”、“何年何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要逐项填写清楚。

12.“学习简历”要从小学填起。

13.“工作经历”要连续填写,不得间断,从组织人事部门开具的毕业生介绍信填起,入职前有工作经历的,按劳动合同与社保重合部分(人事科审定为准)填写,由单位会计提供;广阳路幼儿园与陈家庵幼儿园两个没有公章单位的人员,最后一行填写“广阳路幼儿园(或陈家庵幼儿园)借林海路小学(填写现在任教单位)任教,盖现单位公章”。

14.“家庭成员情况”填写配偶、父母、子女情况。父母已去世的要注明。

15.“国内外主要社会关系情况”填写与本人关系较密切的亲友,主要包括:岳父母、公爹婆、兄弟姐妹、伯叔姑舅姨等。

16.最后一页第二栏要本人签字,并填写好时间,按现在填表时间填写。

17.最后一页最后一栏“审查机关盖章”,由干部人事关系所在单位对填写内容审核无误后加盖公章,并填写好时间2017年10月12日。

18.在履历表右上角用铅笔写上档案号

干部履历表原件一份、学历学位证原件复印件、学历学位材料真实性比对排查情况登记表及学历学位网上查询结果于10月18日前报人事科。

干部任免审批表填写要求

2017年新招聘教师填写《全国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专用干部任免审批表》,按照样表格式填写(注意:家庭主要成员及重要社会关系中原来的年龄,现改为出生年月、岁),纸介质一份和电子版(U盘)与干部履历表同时上报,10月16日开始收表,10月18日结束。

宝坻区教育局 2017年9月30日 关于《干部履历表》和《干部任免审批表》填报的通知 各镇街教委、局直各单位:

按照区教育局的统一安排,2017年新招聘教师的《干部履历表》和《干部任免审批表》填报工作于10月9日开始进行,有相关任务的单位10月9日到人事科领取《干部履历表》,填表说明及《干部任免审批表》样表一并下发,各单位接到通知后,抓紧派人到人事科领表,然后组织2017年新招聘教师完成填报工作,于2017年10月18前报送人事科。

篇11:小议履历性课程资源

一、履历性课程资源的含义及特点

1. 履历性课程资源的含义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履历的解释是:个人的经历。[1]从词义上来看, 履历强调的是个人亲自体验过的经验。这部分经验是属于直接经验的范畴, 即亲自用感官获得认识。履历不仅是指结果也还包含了过程, 是个体经历的过程和结果的统一。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履历要成为课程资源就必须进入课程, 并与课程目标相联系, 促使课程目标的实现。与课程开发相关的主体有教师、学生、家长、教育管理者、学科专家、课程专家等, 从课程开发的角度来说, 能将个人履历与课程开发紧密联系起来的主体为教师和学生。因此本文所指的履历性课程资源是指由教师和学生的个人经历组成的课程资源, 即履历性课程资源的内容为教师和学生个人在一定社会、文化和历史情境中的生活经历及其体验。

2. 履历性课程资源的特点

履历性课程资源的主要构成内容是教师和学生的个人经历, 因此其特点也十分鲜明。

(1) 履历性课程资源具有个别性。一个人的个人经历很难在另一个人身上复制, 即使是同样的实践, 由于每个人的社会背景、知识水平、情感态度价值观各不相同, 从事件中获得的经验也不尽相同, 因此履历性课程资源具有个别性。履历性课程资源的个别性主要体现在主体的个别性、过程的不可复制性、结果的差异性。

(2) 履历性课程资源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每个人的履历都是与其身心发展的过程相对应的, 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经历, 人在童年时期的经历与少年时期的经历必有很大不同。履历性课程资源也具有连续性, 不是分割开来的, 前一阶段的经历与后一阶段的经历往往相互影响。

(3) 履历性课程资源具有不确定性。个人经历受到客观环境以及个人主观条件的制约, 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同样的履历性课程资源可以和不同的课程目标相结合, 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产生不同的作用。

(4) 履历性课程资源具有潜在性。履历性课程资源的内容是学生和教师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是内隐于教育主体内部的, 不能直接进入课程, 需要教师进行开发利用并和课程目标相联系, 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开发履历性课程资源的意义

1. 开发履历性课程资源有利于课程内容转向生活

课程不是一种“作为事实”的存在, 而是一种“作为关系、过程和价值”[2]的实践样式。学科背景、教材并不是课程的全部内容和形式, 个人经验和知识都不应被排斥于课程之外, “生活经验”应成为课程内容的重要源泉, 正如派纳所说:“人的生活的深刻性只有在独立个体的生活领域中去寻找。”[3]面向生活、联系生活、理解生活成为当代课程的核心追求。

现代教育中的教师应该积极地从生活出发, 寻找生活与教材的契合点, 将学生的生活经验纳入课程。履历性课程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为学生的生活经历, 是学生在一定社会背景、文化条件、知识经验基础上经历的事件, 从履历性课程资源出发能使课程更贴近学生生活,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此外,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 不能仅仅从学生的角度来理解生活, 因为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理解生活, 更重要的是通过引导学生理解生活, 发展学生的能力, 创造更理想的生活。学生受到其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 往往不能较全面地看问题, 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帮助。教师是学生生活中的重要他人, 在一定时期内, 教师与学生彼此熟悉, 将教师的人生体验、社会阅历渗透到课程之中, 师生履历中的共同因素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除此之外, 教师个人经历的一些重大事件可以直接作为素材性的课程资源供学生学习。

2. 开发履历性课程资源有助于因材施教

现代教育背景下, 教育更注重学生的个性,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 就是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下, 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 提出不同的要求, 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需要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 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

只有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一个具有其独特个性、志向、智慧的人的时候, 才能真正从学生的个性出发, 提供不同的教育方法。履历性课程资源具有个别性和连续性, 每个学生的履历都是本人成长的历史, 既是其兴趣、禀赋、个性的体现又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发展, 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积极开发学生的履历性课程资源, 能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 为因材施教做好准备。

3. 开发履历性课程资源有助于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教师专业化的内涵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 在整个专业生涯中, 通过专业训练, 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 实施专业自主, 表现专业道德, 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 从不成熟到相对成熟, 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作为专业的人员, 不再是“法定课程”的工具, 而是作为课程的建构者。建构课程不仅仅是将“法定课程”简单地转述给学生。古德莱德将课程分为五个层次: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对教师来说, 理想的课程和正式的课程都是外在的, 只有经过了教师自身的理解才能转化为领悟课程。教师如何理解领悟课程, 并将领悟的课程带进课堂, 使运作的课程能更好地为教育目标服务, 直接体现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在教育实践中建构课程的过程也能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 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

履历性课程资源内容丰富多彩, 但与相对固定的教材等资源相比, 履历性课程资源也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 开发难度也更大。不同的教师面对的是不同的学生, 为什么开发, 哪些资源能够开发, 该如何使这些资源价值得到最大彰显, 又该如何评估开发后带给学生的影响, 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仔细斟酌, 谨慎实践。开发履历性课程资源能更好地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同时也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 逐步提高教师自身的从教素质。

此外, 来自教师个人的经历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无可代替的作用。奥地利教育家Goodson (1994) 认为, 教师的行动与个人过去的生活经历密不可分, 教师经历的生活事件会慢慢发展成为支配其日后思想与行为的“影响因素”, 无所不在地影响着其后续经验的选择与重组。[4]来自教师的履历性资源对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如何开发履历性课程资源

不是所有的经验都能自然地成为课程资源。只有真正进入课程、并与课程中的主体发生实质性联系并达成课程目标的资源, 才是实在的课程资源。履历性课程资源需要教师的主动开发。

1. 开发履历性课程资源的前提

(1) 教师必须培养鲜明合理的课程资源意识。课程资源意识是指教师对课程资源的看法。从理论的角度来说, 任何一位教师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课程资源意识, 这些意识支配着他们的教学行为。但是这些课程资源意识却未必是符合新课程发展要求的课程意识。有些教师把教材当成唯一的课程来源, 教材就是他们教学的“圣经”, 并且认为开发课程资源仅仅是课程设计者、课程专家的责任, 这样的课程资源意识显然是落伍的、不合理的。

履历性课程资源具有很强烈的生活性, 其内容主要是教师和学生的生活经历。首要, 教师要能够认识到它们也是一种资源。这就需要教师认识到学生的发展仅靠教材、课堂是不能实现的, 课程意义的生成离不开生活背景、生活经历, 离开了生活的课程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努力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来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途径, 创造更好的条件。而履历性资源来源于生活, 是一种贴近生活的资源, 不能忽视, 应加大开发利用的力度。其次, 履历性课程资源具有个别性, 在进入课程之前是个别学生或教师自己独有的, 因此在认识到其价值之后, 还需教师的积极开发。教师应摆正自己在课程中的位置, 认识到教师的角色不再是预设课程的忠实的传递者, 而是课程的主动建构者, 开发课程资源不仅仅是课程设计者的责任, 更是教师的重要职责。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积极主动地开发履历性课程资源。

(2) 必须真正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是现代教育的特点与要求。人的主体性是指“人的自然性、社会性、自主性的有机统一”[5]。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要承认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 尊重他的社会背景、个人需要、兴趣爱好, 并从他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其发展创造条件。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在教育实践中, 许多教师只从表面上接受这个观点, 并没有做到深层次的理解并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履历性课程资源具有连续性和不确定性, 如果教师不能真正尊重学生, 重视学生的感受, 在开发履历性课程资源的时候很有可能会由于方法不当或者选择失误给学生带来伤害。这不仅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 还有可能给学生今后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教师必须真正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才能合理有效地开发履历性课程资源, 使其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 并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失误。

2. 开发履历性课程资源的方法

(1) 运用生活史研究方法。履历性课程资源的源泉是学生和教师的生活经历。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经历着不同的事件。哪些事件可以进入课堂, 应该如何与课程目标相结合等问题, 都需要对师生的履历进行分析研究。履历属于个人生活史的范畴, 即个人所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的典型事件, 是个人的人生态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主要表现。因此, 利用履历性课程资源可以采用生活史的研究方法。生活史研究方法是指一种对人们的生活经历进行详细了解和分析的研究方法, 是从个人怎样解释和理解周围世界的角度来研究个人的生活经历。生活史研究方法运用的主要技术和材料有访谈、案例、日记、信件等, 通过阐述生活故事, 提供与其日常生活和职业生涯有关的重要信息。

作为教师, 对学生的履历进行生活史研究, 就是通过谈话、家访、观察、日记等形式对学生的生活经历进行详细了解和分析, 获得对学生以及学生在生活中的行为的深入理解, 加深对学生的认识, 从中找到将学生的各种情感、生活事件和课程联系起来的结合点, 组织因材施教。

运用生活史研究方法开发教师履历性课程资源, 就是教师对自己在生活和教育中所发生的事件和经历的描述和刻画, 是对自己个人经历的反思, 使教师对自己的行为重新加以审视, 使所发生过的行为和事件获得意义。对教师个人的经历进行生活史研究包括四个方面:关注自己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教学方法和形成的课程教学理念;关注实践中的重大事件;关注个人生活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人物、方法、环境和个人爱好等对课程理念的影响;对未来课程实施的预想。

通过对师生的履历进行生活史研究, 可以使教师系统、清晰地掌握自身以及学生的种种经历与发展状态, 在进行课程实施的时候能将师生的履历准确有效地与课程目标结合起来, 使师生履历真正进入课堂, 成为有效履历性课程资源。

(2) 运用交往学习法。个人的经历影响着自身的发展, 对他人也有教育作用, 正如杜威所说:“一个沟通的接受者, 就获得了扩大的和改变的经验。一个人分享别人所想到的和所感到的东西, 他自己的态度也就或多或少有所改变。”[6]因此, 开发具有个别性特点的履历性课程资源需要将不同个体结合起来, 使在生活经历、价值取向、情感态度、认知方式以及已经具有的心理状态等方面具有差异的个体从他人那里获得完善和发展自身的资源。

交往学习是指学习者以他人为对象并以与他人的对话、互动为主要形式的学习类型。[7]通过交往学习, 学习者相互激发和诱导, 相互激励和竞争, 相互模仿和感染, 相互协调和整合, “在对话中通过交流、沟通和理解, 对话双方形成共识和视界融合, 并最终实现彼此的协调和整合”[8]。交往学习能够使主体通过互动吸收对方个人经历中的差异性与多样性, 形成对事物的新的见解, 并使交往主体的心理结构获得改造和发展。由此可见, 交往学习也是开发履历性课程资源的重要方法。

交往学习在实践中有许多具体的方法, 主要有个体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和小组互动学习。个体学生互动学习既包括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 也包括不同学生之间的人际互动。小组之间的互动学习方法则以小组为单位, 小组成员之间经常交流, 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并以小组为单位在不同小组之间进行沟通, 促进成员发挥潜能。在师生、生生充分互动交往的前提下, 每个人的认识立场、观点、经验能具体地“显现”出来, 在此基础上, 教师运用教学的智慧, 结合具体的课程目标, 发挥这些独具个人特色的经历与体验的教育意义, 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履历性课程资源得到开发与利用。

由于履历性资源来源于个人的生活经历, 因此特别需要注意尊重主体的个人尊严和隐私。每个主体具有相同的话语权与平等的地位, 任何人都不能在交往中支配或者控制他人, 只有在平等、民主的对话中, 个体的经历才能真实、顺畅、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3) 运用情境学习法。履历性课程资源具有不确定性, 同一履历随着情境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作用。一个善于开发履历性资源的教师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履历性课程资源得到切实的开发与利用。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境, 使履历资源成为有效学习的动力。情绪心理学的研究说明, 个体的情感会影响人的认知活动, 主要表现在动力、强化、调节三个方面。健康、积极的情感能发动学生主动学习, 提高学习积极性, 调节学习心理。个人的情感受个人经历的影响, 因此教师可以用播放音乐、语言引导、观看多媒体资料等方式激发学生回忆愉快的经历, 使愉快经历成为学习的推进器。

威廉姆·J·克兰西认为, 情境学习不仅仅是一种理论, 还是研究人类知识如何在活动中发展, 特别是人们如何创造和解释他们正在做什么的表征。[9]人们在一些特定的情境下容易将一些观点和经历表达与传播出来, 与此相对应, 在特殊的情境下, 人们也更能接受一些观点和经历。所以在教学中, 运用情境学习法不能局限于使履历成为学习推进器, 教师还应结合课程目标, 设置特定的情境, 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经历与感受, 并接收他人的体会与感悟, 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履历课程资源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742.

[2]郭元祥.课程理解的转向:从“作为事实”到“作为实践”——兼论课程研究中的思维方式[J].课程·教材·教法, 2008, (1) .

[3]张华等.课程流派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8:233.

[4]Goodson I.F.Studying the Teacher’s Life and Work〔J〕.Teaching&Teacher Education, 1994, 10 (1) .

[5]张华.经验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222.

[6]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316.

[7][8]陈佑清.交往学习论[J]高等教育研究.2005, (2) .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履历表分析技术资料】相关文章:

电子技术专个人履历表格05-13

履历表评析04-30

个人履历表05-21

求职履历表05-29

公司员工履历表04-13

履历表写作窍门06-14

履历表面试评估表07-08

干部履历表填写方法08-10

干部履历表填表须知08-10

变化点管理履历表04-29

上一篇:冬天的快乐作文600字下一篇:市委党校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