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报表分析毕业论文

2024-06-25

会计报表分析毕业论文(共9篇)

篇1:会计报表分析毕业论文

关于编制分部会计报表的探讨会计毕业论文

《制度》第一百五十条规定企业向外提供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二)利润表(三)现金流量表(四)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五)利润分配表(六)股东权益增减明细表(七)分部报表(八)其他有关附表。《企业会计制度》正式将分部报表纳入企业会计报表系列。分部报表是指在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中,按照确定的企业内部组成部分(业务分部或地区分部)提供的各组成部分有关收入、资产和负债等有关信息的报表,从而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利用度。

一、编制分部会计报表的现实意义

(一)通过分部报表,可以更好地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风险。

企业会计报表虽然可以总括地反映一个企业综合会计信息,了解整个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是由于企业多元化经营模式,只有了解了处于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各个公司的盈利水平,增长趋势和风险等分解信息后,才能正确地把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风险。而经过内部交易抵消后的会计报表数据则无法完成这一目标。例如有A和B两个业务部门的企业,某年度A业务部的盈利是万元,而在B业务部则亏损了1000万元。仅从企业的会计报表来看,企业盈利1000万元,企业的情况是好的,但是会计报表使用者无法从企业会计报表中了解这1000万的利润中到底A和B各贡献了多少。如果会计报表使用者单凭这1000万元的盈利就沾沾自喜,再给B业务部追加投资,其结果必然是灾难性的。

(二)分部报表是投资决策必不可少的会计信息。

整体中一个表现不佳的成员就象一个果实中枯萎的部分,它将使整个果实都腐烂。因此,缺少分解的信息,将使投资者无法合理的预测整个公司未来的现金流量、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例如在股票市场上,有些上市公司利用某一业务的较高盈利能力来掩盖其它业务较低的盈利能力,甚至亏损。如果,企业提供了分部报表,投资者可利用分布信息分析了解上市公司实际经营状况,从而使股票投资者作出正确的投资判断。

(三)通过分部报表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以往的经营业绩。

企业生产经营的业绩,是由企业生产的各种产品,及劳务的盈利综合而成的。由于企业各种产品在其整体的经营活动中所占的比重各不相同,其能够产生的利润也不尽相同,要把握企业的经营业绩,不仅要分析企业的整体情况,也有必要分析每一种产品的生产经营情况。从企业生产经营的地区来说,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业绩是由各生产经营地的经营业绩所组成的,要了解和把握企业取得的经营业绩,则需要分析各地区的经营业绩。

另外,分部报表的编制,有利于债权人对公司债偿能力和财务状况作出判断,也有利于债权人改进对公司未来利润和现金的预测能力。同时,分部报表还可为政府了解不同行业、地区的状况,制定相关产业、税收、政策法规,促使地区之内和产业之间的竞争,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二、分部报表的分部的确定

在披露分部报表时,首先必须确定报表中主体的部分――分部。所谓分部,是指企业内部可区分的,专门用于向外部提供信息的一部分。《企业会计制度》将分部分为业务分部和地区分部。

(一)业务分部的确定。

《企业会计制度》所指业务分部是指供单项产品或劳务,或组成相关产品或劳务、并承担着不同于其它业务分部所承担的风险和报酬。

业务分部与一般意义的部门并不完全相同。对干企业来说,某一业务部门可以是一个业务分部,也可以由若干个业务部门组成一个业务分部;可以将生产某一产品或提供某种劳务的部门作为一个业务分部,也可将具有相似风险和回报的生产若干种产品或劳务的部门组成一个业务分部。

(二)地区分部的确定。

《企业会计制度》所指地区分部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经济环境内提供产品或劳务,并且承担着不同于其它经济环境中经营的组成部分所承担的风险和回报。

地区分部与一般意义的地区也不完全相同。划分地区分部的一个重要的依据就在于各分部之间具有不同的经营风险和回报,而不单纯是以某行政区域作为其划分依据。不能将有重大不同风险和回报的经营区域划分为一个地区分部。企业在实际划分地区分部时可考虑的因素主要有生产经营所在地经济和情况,以及生产经营所在地生产经营是否相似和是否有外汇管制等。

(三)报表分部的确定。

分部报表在确定业务分部和地区分部后,并不是将所有分部的信息都单独对外披露。分部信息披露遵循“效益大于成本”的原则,只有那些相对重要的,达到一定标准的分部才可以单独对外披露。《企业会计制度》对符合标准的业务分部和地区分部进行了具体分类。

L、重要性的标准。一般情况下,判断其重要性主要是依据其是否达到下列各项标准中的至少一项:

(1)一个分部的收入,包括对外营业收入、对其他分部的营业收入达到企业各分部收入总额的10%以上。

(2)分部营业利润(或亏损)占所有盈利(或亏损)分部合计的10%以上。

(3)分部资产总额占所有分部资产总额合计的10%以上。

2、报表分部75%的标准。

企业的业务分部或地区分部符合上述三项10%的标准确认为报表分部后,确定为报告分部的各业务分部和地区分部的对外营业收入额应达到企业总收入的75%的比例。也就是说,在分部报表中披露的对外营业收入额必须达到企业总收入的75%。如果未达到总收入的75%的标准,则必须增加报表分部的数量,直到达到75%的比例。

3、报告分部的数量不超过十个。

在分部报表中披露的对外营业收入额必须达到企业总收入的 75 %。未达到总收入75%的标准,必须增加分部的数量,但增加分部的数量,也不是无止境,《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纳入分部报表的各个分部最多为10个,如果重要的业务分部或地区分部超过十个时,则应当将某些类似的业务分部或地区分部予以合并,使报告分部的数量达到这一要求。在企业将两个或多个业务分部或地区分部合并为单一的业务分部或地区分部时,必须考虑其在长期财务业绩、以及经营风险和回报方面具有的相似性。

分部确定除遵循以上标准外,还应注意保持报表分部在不同会计期间的一贯性。如果前期某一分部未满足上述三个条件之一而未纳入分部报表的编制范围,本年度由于经营状况改变等原因达到上述条件而应纳入分部报表编制范围,应该对以前会计年度相关的分部信息予以重编,以使分部相关信息可比。

(四)分部报告的主要报告形式和次要报告形式。

分部报告的形式分为主要分部报告形式和次要分部报告形式。所谓主要分部报告形式,是指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按该分部披露其基本信息的分部。不作为主要分部报告形式披露的分部信息,则属于次要报告形式。主要分部报告形式可以采用业务分部作为主要分部报告形式,也可以采用地区分部作为主要分部报告形式。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风险和回报的主要来源及其性质,确定其主要分部报告形式。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如果其风险和报酬主要受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它的.分部报告的主要形式就应是业务分部,而次要报告形式就是地区分部。同样,如果一个企业的风险和报酬主要受它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经营活动影响,它的分部报告的主要形式就应是地区分部,而次要报告形式是业务分部。

三、关于分部报表主要项目的确认和计量

(一)分部营业收入。

分部营业收入在利润表中披露的、可以直接归属于某一分部的收人,以及收入中能按合理的基础分配给某一分部的相关部分收入。分部收入分为对外部客户的营业收入和与其他分部交易的收入。分部收入不包括非常项目取得的收入、利息收入及投资收益等。

(二)分部销售成本。

分部销售成本是指某一分部营业收入相对的销售成本,即是指企业利润表中直接归属于某一分部的销售成本,以及能按合理的分配给该分部的费用。在披露分部会计信息时,要将分部对外销售成本、对其他分部的销售成本分别列示。

(三)分部期间费用。

分部期间费用是指某一分部在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并可以直接归属于该分部的期间费用,以及能按合理的方法分配给该分部的期间费用。分部期间费用包括归属于某一分部的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分部期间费用不包括所得税费用以及其他与整个企业相关的费用等。

(四)分部营业利润。

分部营业利润即某一分部的经营成果,是指某一分部营业收入,减去该分部销售成本及分部期间费用后的余额。

(五)分部资产。

分部资产指分部在其经营活动中使用的,并可以直接归属于某一分部的经营资产。分部资产包括用于分部经营活动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包括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等。分部资产不包括用于企业总部一般用途的资产。分部资产不包括递延税款资产。

(六)分部负债。

分部负债指分部的经营活动形成的、以及可直接归属于该分部的经营负债。分部负债包括应付帐款、其他应付款、预计负债、预收帐款、产品格保准备等。分部负债不包括借款、与融资租入资产相关的负债以及其他为非经营目的而承担的负债,也不包括递延税款负债。

四、编制分部报表中遇到的

分部报表的编制与披露在我国还处于不断摸索的阶段。随着的持续与企业规模的日益壮大,公众对分部信息披露的需求将不断的提高。但是,分部报表目前没有具体的操作指南。分部收入、分部费用(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分部资产、分部营业利润和亏损等都没有明确的定义和确定标准,使编报者往往无从下手。因此,财政部应尽快发布分部会计报表的具体操作指南,包括分部的划分、分部收入、资产、负债、收益、费用等的确认与计量及披露等,指导企业编表人员进行操作。

篇2:会计报表分析毕业论文

2009秋会计学(财会)专业(专科)

《毕业论文》(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实施方案

一、实施的目的广播电视大学财经类开放教育各专业主要培养面向业务第一线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会计专业的学员要掌握基本的会计理论和一定的会计技能,不仅专业性强,涉及的知识面也宽,在一般情况下,学生缺乏业务实践。即使是在业务部门工作的学员,也难于对整体会计运行准确把握。毕业论文实施目的是为培养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收集、检索能力、信息的提炼和加工能力;培养学生利用财务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文字表达和文字组织能力。增强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适应性。

二、毕业论文实施的内容与要求

毕业论文是广播电视大学财经类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是综合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撰写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一)要求

1.学生通过互联网收集上市公司包括最近连续三年的年度财务报告(三大会计报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并对网上下载的财务报告进行文本加工,作为毕业论文的附件(PDF文件打印)。

2.对下载后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运用财务理论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报表分析文章应在对财务报表总体初步分析基础上,利用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进行趋势分析,对连续三年以上的财务报表进行数量结构分析、财务指标比例分析以及增长变化趋势和变动因素的分析。

3.学生会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按照规定的程序独立完成报表分析。通过报表分析的写作,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要有完整的分析写作过程,主动与指导教师进行交流讨论。按时完成各阶段的任务。

5.不能抄袭他人文章、成果、书籍、上市公司报表附注说明及财务状况说明书,否则成绩为不及格。

6.分析报表要求在计算机上输入、排版与打印,正文字数要在5000字以上。打印用A4纸,单面打印,文稿一律左侧装订。见财务报表模板要求!

(二)成绩评定

1.成绩评定按百分制计分。

2.评分等级标准。

优90-100分:

(1)在对上市公司三大财务报表分析中,能够运用统计方法对报表数据进行进一步加 1

工,使报表数据更加直观体现出来。能够全面、恰当的利用各种财务分析方法并且分析过程完整。

(2)在对财务数据分析基础上,能够分析出该企业存在的财务问题,问题的解释合理,符合报表数据。

(3)能针对该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上述财务问题的具体办法。解决问题的措施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文章的表述层次清楚、结构合理、语言流畅。

良80-89分:

(1)对上市公司三大财务报表分析中,能够全面、恰当的运用各种财务分析方法且分析过程完整。

(2)在对财务数据分析基础上,能够分析出该企业存在的财务问题,问题的解释合理,符合报表数据。

(3)能针对该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上述财务问题具体办法。

(4)文章表述层次清楚,结构合理,语言流畅。

中70-79分:

(1)对上市公司三大财务报表分析中,利用各种财务分析方法,分析过程完整。

(2)在对财务数据加工、分析基础上,能够分析出该企业存在的财务问题。

(3)能针对该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上述财务问题办法。但解决问题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文章表述层次基本清楚,语言大体通顺,结构基本合理。

及格60-69分:

(1)对上市公司三大财务报表分析中,利用一些财务分析方法,有分析过程,但只是数据加工,缺少对数据利用和分析。

(2)在对财务数据分析基础上,能够分析出该企业存在某些财务问题。

(3)提出解决上述财务问题办法。但解决问题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文章表述有一定的条理,一定的论据,文字尚通顺。

不及格59分以下:

(1)对上市公司三大财务报表做一些简单数据加工,没有财务分析过程。问题的解释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与报表实际状况不相符合。

(2)文章无中心,层次混淆不清,主要论据短缺。论点论据脱节或严重搭配不当。

(3)抄袭他人文章、成果、书籍、上市公司报表附注说明及财务状况说明书者。

(4)作业严重雷同者。

凡具有以上条款之一者,应判为不及格。

3.成绩评定办法

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写作态度和作业质量给出建议成绩;成绩由组成“毕业论文审核小组”负责终审,中央电大直属学院组织抽查(抽查比例不低于30%)。

4.学分

篇3:会计报表分析毕业论文

(1) 汇总会计报表的含义和作用。

汇总会计报表是指上级主管部门根据所属企业各单位的会计报表和汇总单位本身的会计报表, 整理、汇总编制的会计报表。汇总会计报表大部分项目可以根据所属单位上报的报表加总而得, 但对于某些项目, 由于需要反映某种指标的平均数或者要对系统内上下级之间结算、缴拨款项进行冲抵, 不能简单地用加计总数的方法进行编制。

汇总会计报表可以分析和评价企业集团过去和现在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其他变动。它能满足有关行政部门或国家对整个行业或整个集团和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了解的需要;还能帮助会计报表使用者对集团及企业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进行了解, 以助于预测企业未来发展趋势, 评价集团及企业的偿债能力、赢利能力、营运能力等。

(2) 汇总会计报表的汇总范围。

汇总会计报表的编制必须坚持规范性、科学合理和简明实用三个原则。汇总会计报表的编报范围主要依据企业的隶属关系来判断, 只应该把汇总单位本身的会计报表与其所属企业单位的会计报表进行汇总, 不应该把其附属企业单位的会计报表纳入汇总报表的汇总范围。

(3) 汇总会计报表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 汇总会计报表已经难以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集团资产和经营状况。如:随着企业的不断改革, 越来越多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大量涌现, 在会计核算和反映不能及时适应的情况下, 导致了报表汇总单位和汇总数字不断减少。租赁、承包和物业管理等多种经营形式不断出现, 小规模的企业大量的涌现, 漏统漏报的现象不断发生。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不断涌现和合伙、合作企业不断增加, 汇总范围迅速扩展, 现有的汇总办法已经难以适应。

2 合并会计报表概述

(1) 合并会计报表的含义和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企业集团越来越多。文中所指企业集团是经济意义上的, 而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具体而言, 实质上, 企业集团是指以资本为纽带, 通过企业之间兼并和投资创建, 形成控股与被控股关系的企业联合体。只有混合经营型和控股管理型企业集团形成了母子公司间的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 才需要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合并会计报表就是以母公司为核心, 整个企业集团为一个经济实体, 根据集团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经过合并抵消编制的, 由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及合并权益变动表组成, 反映的是企业集团整体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情况。

合并会计报表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合并会计报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所起的作用包括: 提供由母公司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子公司的经济资源及企业集团的整体经营成果等方面的综合信息, 满足企业集团管理者对被控股企业管理的需要;反映母公司股东在企业集团中占有的权益;揭示企业集团在偿债能力、赢利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风险。

(2) 我国合并会计报表的做法。

我国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目的是要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情况, 并满足报表所有使用者的财务信息需求, 也就是不仅要满足母公司股东的需求, 同时还应满足债权人和少数股东的权利。我国合并会计报表时, 将少数股权以股东权益出现在合并会计报表中。根据财政部发布的《〈合并财务报表〉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 “控制”被确定为判定合并范围的基本依据。该种做法则充分体现出了经济意义上的控制权, 在其理论指导下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强调的也是经济意义上的控制权, 而非法律意义上的所有权。

(3) 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

我国的新准则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确定应当以控制为基础加以确定。其中控制, 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 并能据以从另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利。控制具有以下特征:控制的主体是唯一的, 不是两方或多方, 即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的提议不必征得其他方同意, 就可以形成决议, 付与被投资单位执行。控制的内容是另一个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财务和经营政策, 这些财务和经营政策一般是通过表决权来决定的。控制的性质是一种权利, 是一种法定权利, 也可以是通过公司章程或协议, 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授予的权利。控制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 包括增加经济利益、维持经济利益。母公司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 表明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 应当将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 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但是, 有证据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资单位的除外。母公司应将所有子公司都应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 无论子公司的规模大小、子公司向母公司转移资金能力是否受到严格限制, 也不论子公司的业务性质与母公司或企业集团内其他子公司是否有显著差别, 都应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

(4) 合并会计报表的局限性及其问题。

合并会计报表的局限性主要体现为:第一, 企业集团的合并会计报表虽然集中反映了企业集团的总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成果, 但却掩盖了行业性、地区性的差异。由此可以得出根据不同行业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是不符合可比性原则的, 对于合并会计报表使用者是有误导性的。第二, 企业集团的合并会计报表要反映的对象是由多个法人组成的会计实体, 并不具备法人主体的法律关系, 虽然可以反映集团公司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却无法反映出集团内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赢利和风险。

合并会计报表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第一, 我国合并会计报表编制采用简单权益法, 对内部交易未实现利润不予调整, 如果子公司是母公司的非全资子公司, 且存在逆销内部交易时, 少数股东权益的计算会受到影响。第二, 计算合并财务报表各项目的合并金额。以子公司盈余公积的抵销及冲回为例: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抵消分录时, 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权益性资本投资与子公司股东权益抵消以后, 还必须冲回已抵消的子公司盈余公积金。因此合并报表应反映母公司的提取额和子公司提取额中属于母公司所享有的那一部分合并利润分配表中盈余公积提取金额应依据合并净利润进行计算, 而不是将母子公司各自提取的盈余公积金数额相加, 子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金不能由母公司直接支配。如果冲回已抵消的盈余公积, 那么对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的反映就会过低。对权益类科目, 我国对合并价差不予调整, 合并会计报表只存在与子公司报表的纵向平衡关系, 缺乏复杂权益法下生成的横向平衡关系。据此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在反映信息上必然带有一定局限性, 也会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者的使用效果。

3 合并会计报表和汇总会计报表的比较分析

(1) 会计报表的主体不同。

合并会计报表的主体是企业, 反映的是某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管成果, 尽管这个企业的会计报表是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的会计报表合并编制而成, 但子公司的经营活动受母公司的控制, 只是母公司经营活动的一个部分。汇总会计报表的主体是上级主管部门, 主体本身不是经营实体, 报表主要反映的是由其管理下各企业总的生产经营情况。

(2) 会计报表的作用不同。

合并会计报表的作用是向企业所有者、债权人等会计报表使用者全面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汇总会计报表的作用主要为满足有关行政部门或国家对整个行业或整个集团和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了解的需要。

(3) 会计报表反映的内容不同。

合并会计报表主要提供企业的财务信息。汇总会计报表不仅要提供各企业的财务信息, 还要提供企业生产消耗、产量、劳动工时等其他方面的信息。

(4) 确定编报范围的依据不同。

确定合并会计报表的范围取决于各国编制会计报表采用的理论, 各国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 并不完全按某一种理论, 而是以某一种理论为主, 同时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我国目前主要采用主体理论:即母公司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 表明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 应当将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 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但是, 有证据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资单位的除外。汇总会计报表的编报范围主要是以企业隶属关系为依据, 即以企业是否归其管理, 凡属于下属企业则包括在汇总会计报表的编报范围之内。

(5) 编制方法不同。

汇总会计报表以个别会计报表为依据, 主要采用分行业、分地区简单加总的方法加以编制。合并会计报表虽仍以个别会计报表为依据, 但必须在抵消内部会计事项的影响后编制, 它比汇总会计报表的编制要复杂。

综上所述合并会计报表和汇总会计报表的编制主体相同, 编制的内容、范围、作用也就相同, 因此就可以将其两者对比分析, 研究哪种会计报表更能带给会计报表使用者有用的会计信息, 使其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摘要:企业会计报表是企业财务报告的主要部分, 是企业向外传递会计信息的主要手段。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 企业会计报表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本文对合并会计报表与汇总会计报表两种类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以避免在实务中产生混淆。

关键词:合并会计报表,汇总会计报表,比较

参考文献

[1]郭伟力, 郭云, 李慧丽.会计报表、财务报表和财务会计报告区别之我见[J].山东审计, 2003 (9) .

[2]王剑秋, 徐倩.多角度看财务与会计的区别[J].东方企业文化, 2011 (10) .

[3]孟晓宇.合并会计报表的国际比较——新准则下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比较分析[J].商, 2012 (4) .

[4]李昕.对编制合并报表合并范围的认识[J].现代经济信息, 2009 (9) .

[5]吴希慧.重要性原则在新会计制度中的运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9 (9) .

篇4:会计报表分析方法

【关键词】 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报表分析

一、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

1.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被称为会计报表第一表,提供了编制单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全貌。一般来说,资产负债表分析可以从结构性分析、偿债能力分析和资产负债变动情况分析三个方面展开,力求全面、系统地利用好这一张财务报表所提供的相关财务信息。

2.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对利润表的分析,一般要结合资产负债表,对企业获利能力和资产的营运管理能力进行分析。通过不同行业企业盈利情况的横向比较,可以分析评价企业的价值。对利润表的分析,还应注意利润表的纵向比较;通过分析企业不同时期的利润增减变动和费用的支出情况,来评价企业管理当局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水平。对利润分配表的分析,主要分析企业的股利分配和盈余情况,主要是通过计算有关股利分派的比率、企业盈余构成以及在此基础上分析企业管理当局的管理风格,有助于股票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分析、评价企业股票在市场上的价值定位。

3.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现金的流入与流出,表明企业获得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可以了解企业本期以及前期的现金流入、流出及节余情况,正确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发现企业财务方面存在的问题,正确评价企业利润的质量,科学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在实际工作中,对会计报表进行分析时,要注意多份报表的相互结合,要观察同一企业相同时期的多份报表,不同企业同一时期的同类报表,还要分析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同类报表,提供尽可能详实的财务资料。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的会计政策必将与国际接轨,将会有更多新的东西要求我们去学习掌握,作为经济通用语言的会计报表分析也不例外,将会产生出更多新的、先进的科学方法,其重要性也将愈来愈高。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特征

财务报表分析是就是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依据,采用科学的评价标准、和适用的分析方法、遵循规范的分析程序,通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重要指标的比较分析、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及效绩做出判断、评价和预测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1.财务报表分析是在财务报表所披露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和采用财务信息。财务报表分析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依据进行的、从提供财务信息的角度看、它是在财务报表所披露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和利用财务信息,是财务报表编制工作的延续和发展。

2.财务报表分析是一个判断过程,通过报表信息了解发生变化的原因、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做出判断:在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再做出评价和预测。财务报表分析的过程也就是比较分析、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效绩做出判断、评价和预测的过程。

3.科学的评价标准和适用的分析方法是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手段。财务报表分析要清楚地反映出影响企业情况,以及效绩方面的分析与整体分析相结合。由此可知、科学的评价标准和适用的分析方法在财务报表分析中

有着重要作用,既是分析的重要手段、也就是做出判断、评价和预测的基础。

三、会计报表分析方法

1.比率分析法。是根据会计报表有关项目之间的内在关系 ,计算其数值,借以衡量和评价企业财务各主要方面能力的一种方法。根据反映财务信息的不同,比率分析可分为偿债能力分析、资金运营能力分析和获利能力分析。

2.比较趋势分析法。是采用比较的方法对若干期间的财务报表按时间序列做出分析,以便找出其发展趋势,为规划未来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的一种方法。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若干期的财务报表以第一期(或另选某一期)为基期,计算每一期间各项目对基期同一项目的变动绝对数或相对数,使之成为一系列具有可比性的数值,以显示其在各期上升或下降的趋势。

3.结构分析法。是以会计报表上某一关键项目为基础,将其金额作为100%,其他有关项目的金额均按关键项目换算为百分比,以发现报表上的重要项目,并分析其变化的一种方法。资产负债表常以资产总额为100%,损益表常将销售收入作为100%,现金流量表常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作为100%。

4.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和其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指标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常用实际值与计划值进行比较。如世界闻名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是采用“杜邦图”,将企业权益报酬率与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四大财务比率按内在联系排列,以体现企业权益报酬受后三者乘积影响的程度,从企业销售、资产利用和举债经营三方面综合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

四、用“比率分析法”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

1.偿债能力比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偿付债权人债务的能力,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

(1)流动比率:是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其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是从流动资产中扣除存货部分,再除以流动负债的比值。其公式为:速动比率=(流动资产- 存货)÷流动负债。

(3)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的百分比,它反映在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来筹资的,也可以衡量企业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其公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2.资产管理比率。是用来衡量公司在资产管理方面的效率的财务比率。包括应收帐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等。

(1)应收帐款周转率。是年度内应收帐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它说明应收帐款流动的速度。用时间表示的周转速度是应收帐款周转天数。其公式为:应收帐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应收帐款周转天数=360÷应收帐款周转率。一般来说,应收帐款周转率越高,平均收帐期越短,说明应收帐款的收回越快。否则,企业的营运资金会过多地呆滞在应收帐款上,影响正常的资金周转。

(2)流动资产周转率。是销售收入与全部流动资产的平均余额的比值。它反映全部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其公式为: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3.盈利能力比率。是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它关系到所有者能否获得股利,债权人的债务能否清偿,是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主要有资产净利率,净值报酬率等。

(1)资产净利率。是企业净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的百分比。指标越高,表明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说明企业在增收节支和节约资金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公式为: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2)净值报酬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的百分比。它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其公式为:净值报酬率=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100%。

参考文献

[1]崔也光.《会计报表实用编制与分析方法》.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9)

篇5:会计报表分析方法

阅读会计报表如果不运用分析技巧,不借助分析工具,只是简单地浏览表面数字,那就难以获取有用的信息,有时甚至还会被会计数据引入岐途,被表面假象所蒙蔽。为了使报表使用者正确揭示各种会计数据之间存在的关系,为了能全面反映企业经营成绩和财务状况,西方发达国家在财务管理的实践中发展了四类财务报表的分析技巧供人们灵活运用。其中包括:横向分析、纵向分析,趋势百分率分析和财务比率分析。

(1)横向分析的前提,就是采用前后期对比的方式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即将企业连续两年的会计数据并行排列在一起,并增设“绝对金额增减”和“百分率增减”两栏,编制出比较财务报表,以揭示各会计项目在这段时期内所发生的绝对金额变化和百分率变化的情况。

(2)纵向分析是同一年度会计报表各项目之间的比率分析,

纵向分析也有个前提,那就是必须采用“百分率”或“可比性”形式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即将会计报表中的某一重要项目的数据作为100%,然后将会计报表中的其余项目的余额都以这个重要项目的百分率的形式做纵向排列,从而揭示出各个会计项目的数据在企业财务中的相对意义。采用这种形式编制的会计报表使得在两家规模不同的企业之间进行经营和财务状况的比较成为可能。

(3)会计报表的趋势百分率分析,看上去也是一种横向百分率分析,但它不同于横向分析中对增减情况百分率的揭示。区别就在于前者不采用环比的方式,而是将连续多年的会计报表中的某些重要项目的数据集中在一起,同基年的相应数据百分率比较。这种报表分析技巧对于揭示企业在若干年内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变化趋势特别有用。

(4)财务比率分析,是指通过将两个有关的会计项目数据相除而得到各种财务比率来揭示同一张会计报表中不同项目之间或不同会计之间所存在的逻辑关系的一种分析技巧。

篇6:会计报表分析方法

会计报表的分析,按其使用者是企业管理者还是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服务于企业管理的报表分析与服务于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报表分析。这种分类对于明确报表分析的目的、要求与依据具有一定的作用。

2.2 按分析所涉及的报表种类划分

会计报表分析按其所涉及的报表种类,可以分为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和综合分析。资产负债表分析只涉及资产负债表项目,利润表分析只涉及利润表项目,而综合分析则同时涉及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项目。

2.3 按分析所涉及的会计期间划分

会计报表分析按其所涉及的会计期间,可以分为横向分析与纵向分析。横向分析又称趋势分析,它是根据连续几期的会计报表,比较各项的增减方向和幅度,从而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及其趋势。纵向分析只涉及单一会计期间的会计报表,通过同一期会计报表上相关数据的比较,揭示各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作出解释与评价。

表1是京都公司简明的3年期比较利润表:

2.4 按分析所揭示的关系的性质划分

篇7:会计报表附注分析要点

上市公司需要承担的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将影响主营业务利润,其他税金还将对净利润产生影响。上市公司税收优惠政策会引起各年上缴税额变动,投资者应该对此进行分析,找出企业利润对税收减免的依附程度。并且应该关注税收优惠政策的变化,并考虑所得税减免优惠撤销时对总利润是否会产生重大影响。

2、分析子公司对总利润的影响程度

一家上市公司可以有多家子公司和关联企业,各家子公司对总公司利润贡献、盈利能力影响都不同。分析上市公司子公司和关联企业基本情况,可以找出对公司经营活动和盈利能力影响较大的子公司和关联企业,并作出重点调查和分析。

3、或有事项说明

或有事项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须由未来不确定事件的发生或不发生加以证实。常见的或有事项有:商业票据背书转让或贴现、未决诉讼、未决仲裁、产品质量保证等。或有事项可分为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或有负债若确认为负债,则需确认支出,不确认为负债时只需做相关说明;或有资产不记入收益。但是或有负债确认为负债时,所确认支出仅是估计值,不确认为负债时不必披露金额,投资者需对或有事项发生的可能性及金额予以估计。

篇8:刍议会计报表分析

一、资产负债表分析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通过对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所掌握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与结构, 了解企业资金的来源构成、资金结构及面临风险, 了解企业的财务实力、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等。

(一) 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企业的偿债能力也就是企业承担财务风险的能力, 因此偿债能力分析也称风险分析。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负债比率等。

(1) 流动比率。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 表示每单位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来抵偿, 是评价企业短期债务偿还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一个企业的流动比率越高, 其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一般认为流动比率维持在2左右较为合理, 但是不能简单地以比率高低来分析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报表使用者在采用流动比率进行偿债能力分析时, 必须配合其他分析以全面了解企业的有关情况, 才可作出最后的判断。

(2) 速动比率。指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速动资产是指从流动资产中扣除变现速度最慢的存货等资产后, 可以直接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那部分流动资产。一般认为, 速动比率为1企业就具有良好的偿债能力, 与流动比率一样, 速动比率不一定越高越好。

(3) 负债比率。指债务和资产、净资产关系的比率。它反映企业偿付到期长期债务的能力。一般认为负债比率为0.5为宜, 过高说明企业负债过多, 或所有者投入的资金较少, 企业偿债能力较差;过低则说明企业经营者不善举债经营, 经济效益不会处于最佳状态。通过负债比率的分析, 可以判断企业的负债程度。

(二) 资产管理能力指标分析

资产管理能力指标是衡量企业资产管理方面效率高低的财务指标, 主要包括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

(1) 存货周转率。指销售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的比率, 是反映企业存货的周转速度与变现速度的指标。存货周转率低表示企业销售不好, 存货积压。但存货周转率过高表示企业将可能因存货不足而丧失销售收入, 所以存货周转率并非越高越好。

(2) 应收账款周转率。指销售净额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率, 反映企业应收账款的收款期, 也是企业应收账款变现速度的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高, 说明收账迅速, 账龄较短, 资产流动性强, 短期偿债能力强, 可以减少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

(3) 总资产周转率。指销售收入与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 反映企业资产总额的周转速度。周转越快, 反映销售能力越强。分析总资产周转率可以从各单项资产周转率入手。

二、利润表分析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 是一张时期报表。根据该表可以设置销售利润率、资产净利率、资本收益率等指标来评价企业的赢利能力。

(一) 销售利润率分析

该指标主要反映企业销售收入的获取能力, 为利润总额与销售净额的比值, 反映一定期间单位营业收入实现的利润, 比率越高, 获得能力越强。

(二) 资产净利率分析

指净利润与资产平均占用额的比值, 反映每一单位资产所取得的收益, 综合性较强。

(三) 资本收益率分析

指企业净利润与实收资本的比率, 反映企业运用投资者投入资本获得收益的能力, 很受投资者关注。

三、现金流量表分析

现金流量是指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注入和流出。企业通过现金流量表可以了解企业现金流转效率和效果, 包括其来源和用途是否合理, 能否偿还到期债务、支付股利和必要的固定资产投资, 企业从经营活动中获得了多少现金, 企业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外部资金等。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主要有三个角度:

(一) 投资者与债权人角度

投资和债权人投资或借贷的目的是增加未来现金资源, 关心的是企业有无足够的现金支付股利和利息, 借以评价投资风险, 并作出合理决策。净收益一直被作为反映企业赢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也被认为是企业有无能力支付投资利润的指标, 但只有当净收益与净现金流量都较高时, 才能说明企业净收益品质好, 净收现能力、企业的流动性和财务适应性强。

(二) 政府宏观经济调控角度

证券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对上市公司现金流量表的分析, 判断其是否需要配股, 判断配股资金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 避免以净资产收益率为唯一判断标准, 而导致上市公司通过利润操纵歪曲净资产收益率的弊端, 从而有效抑制了上市公司过度操纵利润的行为。

(三) 企业管理当局角度

企业管理当局需要分析净现金流量与净收益的关系, 分析现金流量的来源与用途, 分析偿债能力, 以提高财务决策的准确性。其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趋势, 确定理想的现金流量, 并进行动态的管理。具体而言, 一是要编制合适的现金预算, 二是要运用好现金管理策略, 如力求现金流量同步, 使用现金浮流量, 加速应收账款回收等。

通过对以上三大会计报表的分析, 不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都有了全面了解, 而且也能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 改善企业的财务、经营政策。当然, 对会计报表的分析也有其局限性。企业的财务人员只有熟练阅读会计报表, 运用报表分析深入发现企业的新信息、新问题, 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当机立断, 稳操胜券。

参考文献

篇9:浅析地勘单位会计报表分析

关键词:地勘单位;会计报表;分析

一、会计报表的概念与作用

会计报表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作用:企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所编制的会计报表,能够为企业及其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决策的财务信息。

二、地勘单位会计报表的分析

(一)偿债能力分析。(1)流动比率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一般认为,流动比率若达到2倍时,是最令人满意的。若流动比率过低,企业可能面临着到期偿还债务的困难。若流动比率过高,这又意味着企业持有较多的不能赢利的闲置流动资产。(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反映企业短期内可变现资产偿还短期内到期债务的能力。速动资产是企业在短期内可变现的资产,等于流动资产减去流动速度较慢的存货的余额,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和应收账款等。速动比率是对流动比率的补充。(3)现金比率=现金/流动负债。这项比率可显示企业立即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这里说的现金,包括现金和现金等价物。(4)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此比率用来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资产负债率一般认为,资产负债率应保持在

50%左右,这说明企业有较好的偿债能力,又充分利用了负债经营能力。有的企业为了筹措资金,有意在会计期末采用推迟购货、抓紧收回应收账款及尽可能在偿还债务后再商借等办法,提高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等,人为地粉饰其财务状况,从而给债权人等报表使用者以错误的信息。而且,这些指标衡量的是企业在发生财务危机时的偿债能力,即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断,不再有新的现金流入,因而只能依靠现有现金以及其他流动资产来偿还。而现金流量指标则不同,它反映的是企业在一个会计期内实际收到和支出的现金量和结存量,因而能更真实、直观地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5)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该指标是从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动态角度对企业实际偿债能力进行考察。一般该指标大于1,表示企业流动负债的偿还有可靠保证。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越多,越能保障企业按期偿还到期债务,但也并不是越大越好,该指标过大则表明企业流动资金利用不充分,盈利能力不强。

(二)营运能力分析。(1)应收账款周转率:这是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指标,有两种表示方法:1)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反映年度内应收账款平均变现的次数。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60/销售收入净额。反映年度内应收账款平均变现一次所需要的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其收回越快。反之,说明营运资金过多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资金周转及偿债能力。地勘单位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一般在3以上较合适。(2)存货周转率:是反映存货周转速度的比率,有两种表示方法:1)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反映年度内存货平均周转的次数。2)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平均存货×360/销售成本;反映年度存货平均周转的一次所需要的天数。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营业周期,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地勘单位的存货周转率一般需在4以上较合适。(3)流动资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拥有全部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的指标,有两种表示方法:1)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总额/(期初全部流动资产+期末全部流动资产)/2;反映年度内全部流动资产平均周转的次数。2)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360/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平均全部流动资产*×360/销售收入总额;反映年度全部流动资产平均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越快,利用越好。在较快的周转速度下,流动资产会相对节约,相当于流动资产投入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周转速度慢,则需要补充流动资金参加周转,会形成资金浪费,降低企业盈利能力。(4)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平均资产总额。该指标旨在考评企业全部资产产生现金的能力,该比值越大越好。比值越大说明资产利用效果越好,利用资产创造的现金流入越多,整个企业获取现金能力越强,经营管理水平越高。把上述公式求倒数,则可以分析,全部资产用经营活动现金回收,需要的期间长短。因此,这个指标体现了企业资产回收的含义。回收期越短,说明资产获现能力越强。

(三)获利能力分析。(1)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其中:平均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年初数+所有者权益年末数)/2]。反映了企业自有资金的投资收益水平。一般认为,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运营效益越好,对企业投资人、债权人利益的保证程度越高。地勘单位的净资产收益率一般需在15%以上比较好。(2)营业收入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是衡量企业收入的收益水平的指标,收入利润率是反映企业获利能力的重要指标,这项指标越高,说明企业营业收入获取利润的能力越强。(3)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是反映企业成本费用与利润的关系的指标。地勘单位的成本费用利润率一般需在80%以下比较合适。(4)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是从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动态角度,对企业收益的质量进行评价,对企业的实际收益能力进行再次修正。一般说,当企业当期净利润大于0时,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应当大于1。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对现金的贡献越大。

(四)综合分析。(1)杜邦分析法的财务指标关系:1)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净利率(净利润/总资产)×权益乘数 (总资产/总权益资本)。2)资产净利率(净利润/总资产)=营业净利率(净利润/总收入)×资产周转率(总收入/总资产)。3)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2)在杜邦体系中包括以下几种主要的指标关系:1)净资产收益率是整个分析系统的起点和核心。该指标的高低反映了投资者的净资产获利能力的大小。净资产收益率是由营业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决定的。2)权益系数表明了企业的负债程度。该指标越大,企业的负债程度越高,企业会有较多的杠杆利益,但风险也高。3)资产净利率是营业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的乘积,是企业营业成果和资产运营的综合反映,要提高资产净利率,必须增加营业收入,降低成本费用,而增加收入,也是提高资产周转率的必要条件。4)资产周转率反映企业资产实现营业收入的综合能力。分析时,必须综合营业收入分析企业资产结构是否合理,即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的结构比率关系。同时还要分析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有关资产使用效率指标,找出总资产周转率高低变化的确切原因。

结束语:会计报表是会计核算的最终结果,是综合反映会计主体信息的主要形式与手段,也是为单位管理部门制定相关决策的重要支持。因此,我们只有在深入了解会计报表正确分析方式的前提下,注意建立健全财务报表分析管理制度,灵活应用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依据单位的经营特点、发展需求展开综合的科学编制与分析。

参考文献:

[1] 李海新.企业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研究[J].企业研究,2012,(12)

上一篇:中国画技法教案1周下一篇:《道德经》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