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谋划发展新举措方案

2024-05-20

党校谋划发展新举措方案(通用4篇)

篇1:党校谋划发展新举措方案

编者按:材料详见:

日前,**区委党校在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党校校长会议精神的基础上,围绕进一步加强党校的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党校的教学质量和办事效率,提升党校的良好形象,以优良的作风服务教学、服务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展开了讨论,并就党校未来的发展,统一了思想认识,提出了加强党校建设的新举措。

一是坚持“党校姓党”原则,在解放思想中,进一步谋划党校的长远发展。在**区加快推进“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标志区”建设新的发展时期,区委党校要根据“党校是党委的一个重要部门”的政治定位,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的领导,自觉坚持“党校姓党”原则,集中精力履行干部教育培训的职责,充分发挥党校“三个阵地、一个熔炉、一个主渠道”的重要作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按照“力足现有挖掘潜力,力争引进打牢基础”的出发点,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按照胡锦涛、曾庆红等对全国党校工作的讲话精神,积极开展地方党校工作和教育规律的研究。近期启动**党校教学人才培养的实施

篇2:党校谋划发展新举措方案

——都安县瑶族中学2018学校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2018年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优先发展为目标,着力提升教育发展水平;以科学规范为要求,着力增强教育管理效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培训培养为途径,着力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以优化服务为重点,着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狠抓关键、强化落实,大力推进“学有优教”幸福民生工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对教育的满意度,凝心聚力、务实奋进,努力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工作目标:

1、常规管理科学规范,校风班风正,教风学风浓。

2、学生行为习惯良好,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不断提高。

3、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人人都有进步,人人收获。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思想素质、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工作总体思路:

1.科学规划教师布局,扎实提升中、高考质量,大力整合教育资源。2.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服务竞争意识,提升教师思想业务能力。3.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狠抓教学教研及教师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注重管理,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全面发展。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安全系列教育,确保学校安全稳定,创建和谐教育大局。工作重、难点:

重点:

1、德育工作;

2、安全工作;

3、提升教学质量;

4、搞好队伍建设。

难点:

1、课程建设;2学校特色建设。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强化立德树人,提高学生德育素养

目标:突出学校德育特色,让有效德育名副其实。

1、建设高素质的德育队伍。一是细化德育校长工作职责,提高责任意识和服务水平。德育校长对德育工作进行全盘负责、全程管理;二是加强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落实好班主任工作职责,同时做好班主任的外出培训工作,评价好班主任的工作业绩。

2、重视德育工作的系统性,强化基础德育工作。建设“崇德、尚学、兼和;感恩、励志、明礼”的德育教育基地,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更能提升师生幸福感、自豪感。围绕德育工作这一主线,我校设立了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青少年警示教育示范基地、青少年读书教育基地、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等德育教育基地,切实从学校层面、家庭层面、社会层面出发,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规划,努力构建德育建设网络。

3.把学校管理改革引向深水区,提升学校管理的效能,通过引进军事化管理,加强对学生行为素养的养成管理,为学生的成人成才奠定坚实基础。

4.做好教育扶贫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一是建立贫困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学生档案,制定《教育扶贫实施方案》,把教育扶贫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和政治任务去落实,做到人人参与,精准扶持;二是提高教师的思想境界,坚决杜绝教育歧视,排斥学习困难、家庭困难学生行为,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到尊重和教育公平。三是坚持以评价为引领,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推动素质教育,提高办学水平和学生的基本素质。5.重点加强家校联系,充分利用现代社会交通、通讯、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优势,密切学校、社区、家庭一体化的联系,班主任与课任教师一学期中至少要与每位家长都主动联系一次,结合扶贫接对工作,重视联系的实际效果。

6.抓好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要重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细化学生一日常规要求,从最基本、最简单、最容易忽视的细节入手,增强学生礼仪意识、节俭意识、卫生意识。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及时纠正学生行为偏差,使学生真正将一日常规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本学期重点新生入学教育,培养学生“不吃零食,不乱丢弃,不在学习时段使用手机等视听设备”的良好习惯。

7.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要发挥团委会、学生会的重要作用,通过社团组织举办读书活动、征文演讲、道德讲堂、民族传统节日教育等有效形式,强化理想信念、民族精神、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学校将以“感恩教育”作为德育管理的切入点,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学会知恩,学会感恩,学会报恩。

二、狠抓党团建设,强化学校服务能力

1.加强党的队伍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先进分子,发燕尾服新党员,充实党总支的新鲜血液。

2.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引导。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3.抓实“两学一做”,巩固党员政治思想基础。强化学习,巩固党员政治思想基础,强化党员固定活动日,提高党员固定活动日质量。强化教育活动的实效性,要通过活动的实效性设计,把教育活动与教育教学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教育活动服务于学校的实际工作,让学习者拥有获得感。

4.强化责任主体自觉,深化“全面”责任理念。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主要负责人的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党总支书记履行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其他总支委员履行分管领域从严治党责任,形成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局面。

5.加强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与指导。党组织要支持和加强工会、团委等群团组织工作,积极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增强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

6.坚持党管人才建设,打造一支瑶中教育铁军。坚持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原,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

7.定期组织党员开展理论学习,深刻领会“十九大报告”精神实质,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的榜样作用,引领作用。

8.响应党委政府号召,克难攻坚,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三、精细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本学期,学校将围绕精致学校管理、提升办学水平这一中心,突出教学管理的精致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落实课堂教学“六严格”。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开齐课程;严格按课程表上课,坚决杜绝挤占课现象;严格落实课堂安全责任,坚决杜绝旷课或随机脱离课堂行为;严格落实课堂教学计划,坚决杜绝无目标课堂;严格电子白板管理,坚决杜绝播放与教学任务无关低俗的电子视频;严格教学案头资料管理,杜绝无教学案或学案上课。

2.优化教学教学模式改革,全面提高高效课堂质量。一是实现新模式常态化,保证四个教学模式和低年级“合作性”学习实现常态化。二是加强高效课堂三大要素:模式、学案、小组的研究,以用好模式,优化学案、建设小组提升高效课堂水平;三是研究解决高效课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通过全体教师的努力,实现“课上高效益,课后低负担”的幸福课堂。

3.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做到有安排必有落实,有落实必有检查,有检查必有反馈,有反馈必有整改,以精细的管理保证工作计划的全面落实,切实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保证有序的教学秩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务处要进一步完善教学计划审核制度,提高教学常规检查的质量,做好教学情况调研及反馈。学校不定期进行随机走课、随机进行教学案头资料检查。

4.完善制度,强化落实。继续实行教师签到坐班制度和教务处考课制度,完善教学一日常规制度,教师备课、检查评比制度,做到教学常规制度化。加强绩效考评力度,细化考评项目,配合好县教育局的教育教学大检查活动,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发展。

5.开展走出去教学活动,积极参加“二高论坛”,联合开展教研工作,快速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6.抓好校本教研制度的落实。开学初,各学科组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校本教研制度,结合学科教学特点,提出统一要求。要抓好集体备课基础环节,突出课堂教学重要环节,强化作业训练关键环节,提高教学管理实效。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各备课组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坚持做到集体备课提前一周。备课组长向组内教师公布下周集体备课内容,每一位教师要根据公布的内容,钻研教材,做到心中有教案。备课时,一人作中心发言,其他老师围绕教材的处理、教法的运用、学法的指导等各自发表意见。备课后,一人作整理,将集体备课稿发给备课组教师。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个性、教学特色及班级实际对集体备课稿作修改。以达到张扬教师教学个性、体现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的理想目标。着力推进教研组评比工作。

7.让校本研修更接地气。一是实行最低限校本研修任务,每人一堂公开课,10篇教学反思,10节听课任务,5000字的学习笔记,实行赛课奖励制度,校本研修考核制度。二是让教研活动真实有效,落实每月一次的主题研讨及首席发言人制度;落实最低教研活动制度(8次以上);实行教研会、公开课考勤管理制度;落实公开课首席评课人制度;推行薄弱年级调研制度。三是校长、教务主任最低听课标准制度,每学期听课不低于20节,积极参与教研组各项活动,举办个人专题讲座。

8.要规范学生作业量,教师要做到“四精”:精选、精讲、精练、精批;“四必”: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要减少课堂上教师讲解的时间,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9.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因材施教,采取分层教学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办法,教好每个学生。重点认真研究学习困难生和新插班生的实际需要,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计划,采取“切实际、细指导、勤反复、多激励”的办法,发掘和弘扬工作中已有的成功经验,使他们在原先的基础上有明显的提高。

10.突出毕业班工作。毕业班任课教师要根据学科及学生特点,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提高所教学科的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将通过听课、组织调研考试、召开质量分析会等方式来提高毕业班教学质量。加强薄弱学科。学校将尽可能加强薄弱学科的教学,完善教学设备设施,加强学科的校本教研,督促检查,随机检测,质量分析,积极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完成县、市教育局下达的中、高考指标。

四、加强队伍建设,打造名师工程 1.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以习近平的做“四有”教师为标杆,建设让全体师生值得信赖的领导班子,塑造让群众和社会值得尊重的教师团队,培养适应教育新常态的智慧型教师,构建和谐友善的教师群,做好学生的“四个”引路人。要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德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思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切实开展师德建设活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演讲、表彰等活动,并以相关的考核、奖惩、评聘制度为保障,将榜样示范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增强教师的师德意识和法制意识,自觉运用师德规范和法律知识约束修正自身的教育行为。

2.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素养、业务水平、科研能力的全方位提高。引导中青年教师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切实体现继续教育的实质内涵。继续深入推行理论学习与考核制度,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在校内形成师资梯队,加快各梯队教师的培养工作。通过“读书活动”“骨干教师培育计划”“教育教学竞赛”等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广阔的舞台,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3.加强中年教师队伍建设,在教师中开展现代教育技术比武和教学艺术练兵,努力做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管理和教学方法现代化。

4.深入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教师要积极参与教育科研,结合课堂教学改革,深入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注重过程管理,由教科室牵头进行课题研究管理。在整个实验研究过程中,课题研究人员每学期都要制定研究计划,经常分析研究测试对象。各课题均要按方案及计划实施研究,重视阶段性情况分析和阶段性工作小结。

五、加强特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严格执行两个“条例”,保证学生身心受益。本学期,学校将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贯彻课程计划调整的精神,加强体育教学,严格规范体育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保证上好每一节体育课或体育活动课,同时加强大课间活动的组织,提高学生每天户外运动的质量。

2.加强艺术教育,提高学生艺术修养。本学期,充分发挥音体美组特长将兴趣小组及学校各项团队训练制度化,保证时间、保证地点、保证队员,及时训练。实施艺术教学资源整合,强化艺术特长生培养,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六、加强硬件改善,逐步推进教学条件的现代化 经过几年努力,学校教学条件得到改善。真正实现教学条件的现代化,学校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数字化校园建设还有许多工作要完善,1.加速办公现代化的进程。当今信息技术时代,办公自动化、信息化已势在必行。本学期,学校要对多功能室、微机室、教室与办公室等进行网络管理,便于互联互通,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设施,初步实现教育信息化、现代化。

2.及时更新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平台。要密切配合学校中心工作,不断充实内容,使其成为宣传推介学校的窗口,教育教学资源交流的平台,家庭、学校、社会三者联系的纽带。

3.力争实现校产、教具管理、图书档案管理、实验仪器管理、心理咨询室管理的现代化。

4.抓好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的培训,继续推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实现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本学期,学校将分层次、有计划地对全体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力度,所有教学人员都要积极主动参加培训,能熟练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熟练查找下载所需要的资料,熟练制作所需要的课件,熟练地交流教育教学经验。

5.着手编制2018年学校项目工程建设规划。

七、重视校园管理,构建平安和谐文明校园

1.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认真落实“任何事情都没有生命更珍贵,任何工作都没有安全工作更重要,任何业绩都没有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更突出”的工作理念,时刻加强校园安全和学生安全的教育与管理,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严格执行学校安全责任制,签订安全责任书,确保安全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完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以妥善处理校内突发事件。

3.加大校园安全设施投入,提高人防、物防、技防的配置水平;强化安全管理重点,加强交通、消防、防踩踏、等校园安全防范工作;定期对学校各项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组织开展开学前学校安全隐患排查和学期中的安全抽查检查。

4.加强师生的安全教育,宣传防溺水、防火、防震、交通安全等安全知识,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定期开展紧急疏散演练活动,提高学生的防灾避险意识和能力;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校园欺凌事件发生。

5.抓好校园环境建设。一是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建设在绿化、美化的基础上,将增加文化内涵,营造健康向上的书香四溢的文化氛围。二是抓好班级文化建设。做到教室整洁规范又充满班级个性。三是抓好寝室文化建设。利用后勤物业社会化为契机,加强寝室管理。

6.坚持和深化校务公开工作。切实加强教育行风建设,优化民主监督各项制度,提高校务管理工作民主化、法制化程度,推进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一方面通过落实教代会制度、校务公开制度,推动学校内部民主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另一方面自觉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认真听取家长意见建议,努力树立教育行业廉洁、诚信、公正的良好形象。

7.高度重视学校财务管理。开展节约型校园创建活动,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要加强对水、电、办公用品的管理和学校物品采购、保管、发放等环节的管理,集体采购或网上采购,专人保管,专人发放;所需物品的添置继续实行“申报—审批—采购—再审批”的流程,坚决杜绝滥购、堆积、流失。做好固定资产登记管理工作。

八、做好后勤及其他工作,为学校正常运行保驾护航。

1.学校的后勤、财会、图书、档案等工作,明确角色,为教育教学主动服务,为师生主动服务,敢当勤务员,提高功能部室育人水平。

2.理清学校财务。以总务处为主,成立学校采购工作领导小组,规范学校制度,管理学校财务。高中收费采取银行代扣制度,简化收费工作。

3.出谋划策,深化学校水电承包的改革工作同,改造学校食堂的燃料设备,使用天燃气,购置一套洗碗消毒设备,提升后勤的服务效率及质量,为教育教学保驾护航。4.后勤工作人员要深入教师了解情况,及时搞好日常教学的后勤服务,确保教学需要。

5.严格校产登记、保管、使用、赔偿制度,使物尽其用。严格财务制度,做到账目清楚,开支合理,手续齐备,财物相符。学校课桌、电子设备不得外借。

6.改造九栋学生宿舍楼的门窗,改进学生住宿备件,严防各种流行、传染疾病滋生、传播。

7.把好食品安全关,保护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8.加强学校的工会工作。组织开展一年一度的“三八节”活动,组织教师参加的健康体检工作,做好传统节日的相关慰问活动。

9.抓好学校资助办工作。严格审核、发放学生资助金;核对精准贫困户,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特色建设任重道远。新的目标孕育新的希望,新的任务具有新的挑战,新的征程更须新的作为。希望我们全体教师进一步增强“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以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创新的思维、更加扎实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全校上下一心,同心合力,积极作为,追赶超。只要我们“规范、用心、付出”,相信:在各级领导关心与支持下,通过全体师生的协同努力,我校必将走出一条切合自身实际的“营造学校特色文化,打造个性特色教师,培养优秀的合格特长学生”的的新路子,我们有信心为瑶中教育的腾飞做出新的贡献!

篇3:党校谋划发展新举措方案

(一) 牢固树立“两大目标任务”

一是到2012年,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万元, 服务业增加值比2008年显著增长, 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1.5万元,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9岁以上, 城乡公共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一盘棋基本实现, 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体系基本建立,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基本建立, 城乡一体化社会管理体制基本建立, 城镇化率达到88%以上。

二是到2020年,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万元,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0%, 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3万元,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明显缩小, 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0岁以上, 城乡差别基本消除, 公共基础设施一体化, 城乡社会保障同一化, 基本公共服务同质化, 城乡社会管理同系化, 城镇化率达到90%以上。

(二) 扎实推进“五个一体化”

1. 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

主要是创新城乡规划管理体制, 提高城乡规划管理水平;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现基础设施建设一盘棋;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 推进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

主要是优化城乡产业结构, 合理配置城乡资源, 统筹城乡三次产业发展;大力扶持发展现代农业, 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引导社会资金增加现代农业投入, 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农业发展的力度。

3.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主要是创新教育投资体制, 促进城乡文化教育均等化;以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为重点, 促进城乡医疗卫生均等化;促进城乡住房保障均等化, 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 完善农民集中居住配套政策。

4. 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主要是促进城乡就业创业均等化, 实施全民创业工程、充分就业工程和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促进城乡社会保险均等化, 加快实现农村基本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一体化;促进城乡社会救助均等化。建立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 以医疗、住房、教育、就业、司法、临时救助等为辅助的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

5. 推进城乡服务管理一体化。

主要是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创新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制度;加强城乡基层组织建设。探索推行强镇放权改革, 完善规范镇级财政运行机制, 健全农村“两委”班子工作实绩考核体系;促进城乡民主管理制度。健全群众监督、党内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机制;开展和谐城乡建设, 创建城乡“大平安”格局, 积极探索群众利益统筹协调机制, 建立市镇村三级调解服务机构, 构建专业管理相对集中、综合管理重心下移的城市管理体制。

探索新举措

《纲要》确定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先行试点后, 中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试点工作, 精心部署改革任务, 积极实施“五个着力”工作举措, 全市改革试点工作蓬勃展开。

(一) 着力营造落实统筹城乡发展试点的良好氛围

一是迅速组织学习宣传。组织各部门、各镇区加强对开展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的学习研究。组织全市村 (社区) 党组织书记、村 (居) 委会主任培训班集中学习。开展全方位宣传报道, 广泛宣传中山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典型经验。

二是深入开展调研。将《纲要》有关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作为市重点调研课题。积极组织收集近年来中山及先进地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文件、做法、经验及理论研究等资料, 汇编作为学习参阅资料。组织有关部门赴珠三角、长三角及成渝地区专题学习, 认真吸收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积极配合广东省委有关农村工作部门开展专题调研, 形成《中山市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调研报告报送省委、省政府, 并按照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要批示精神, 积极筹备全省城乡一体化现场会有关工作。

(二) 着力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的工作机制

一是制定了指导全市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的主体性文件。年初, 《中共中山市委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 (中委[2009]2号) 正式颁发, 文件明确了中山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及工作重点。

二是拟定了全市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工作方案。方案提出成立中山市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 市各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 负责统筹改革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将贯彻落实改革试点各项工作任务分解至相关部门, 实施情况纳入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内容, 市委、市政府督查部门定期开展检查督促。

(三) 着力调动各镇区改革积极性, 初步选定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示范镇区

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 使各镇区基层干部深刻领会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内涵, 增强加快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和农村社会事务管理, 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组织各镇区上报“申报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专题材料, 经过分析、研究, 初步选定了8个镇区作为全市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示范区。小榄镇、古镇镇、黄圃镇为城乡一体化综合示范区, 南朗镇为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示范区, 港口镇为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示范区, 南头镇为城乡服务管理一体化示范区, 坦洲镇为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示范区, 三乡镇为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示范区, 积极探索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示范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任务、主要途径及工作措施, 以积累经验, 辐射带动各镇区, 在全市发挥榜样和示范作用。

(四) 着力开展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组织有关部门成立专题研究小组, 深入研究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实施方法, 通过指标体系及时监测、评估工作进度。掌握中山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特点, 以制定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阶段性工作重点和对策措施, 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

(五) 着力探索创新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政策制度

一是创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农村股份合作制设置, 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组织的监督和管理, 重点理顺股权固化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关系, 规范内部管理。大力推进村级统一核算改革, 完善配套扶持政策, 力争2009年基本完成农村集体经济村 (居) 、组两级经济向村 (居) 级经济组织统一核算过渡。

二是积极探索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深化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 大力支持小榄镇村镇银行发展, 扶持有条件的镇区建立新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加快开展“信用村”建设, 探索建立农村信用体系。大力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 在全省率先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 从2008年起, 市财政连续三年每年安排800万元作为政策性农业保险专项资金, 开展以能繁母猪保险、粮食、经济作物保险为主要内容, 规范有序、覆盖面广的政策性农业保险。

篇4:科学谋划新一轮区域发展

前,各地经济发展都面临诸多困难,如何克服困难,实现新一轮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在接受《中国经济报告》记者专访时表示,要实现区域经济的新一轮较快增长,必须高度重视政策和谋划,特别要注重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

地方经济形势和矛盾

中国经济报告:据报道,2015年上半年中国各省市区GDP增速下降,你怎么看待当前各地经济形势?

侯永志:这要联系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来看。在这个阶段,世界经济低速增长呈常态化。雪上加霜的是,相关主要经济体为了实现自身经济复苏,纷纷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世界贸易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危机前。作为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地方经济增长速度必然受到影响,甚至是受到严重影响。

从国内情况看,尽管各地情况不一,但各省都面临着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承载力下降、供需结构失衡的压力。这自然也会影响到各省的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报告:你认为,各地经济普遍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侯永志:我认为结构性矛盾是各地普遍面临的主要矛盾。其中,沿海地区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所依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内劳动成本上升和一些国家特别是周边工资水平更低的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发展起来的背景下,越来越失去竞争力。内陆地区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依托能矿资源所形成的过度重化产业结构与当地的资源环境越来越不适应。

区域经济如何尽早摆脱困境

中国经济报告:面对结构性矛盾,各地发展有无捷径可走?

侯永志:现存的结构性矛盾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解决结构性矛盾也需要耐心、需要时间。用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观点来看,资本是同质的,并可以自由流动的,结构调整可以在瞬间完成。然而,现实并不是那么回事。因为资本体现为厂房和各种机器设备,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同质的。通俗地说,用来生产酱油的作坊不能用来生产醋,用来生产茅台酒的作坊不能用来生产五粮液。适应新的需求,进行新的产品生产,必须改造厂房和更新设备,进行新的资本投入。还要看到,与过时的厂房、设备相联系的,是规模不小的白领和蓝领工人。进行结构调整,必然会有人转换工作岗位甚至失去工作岗位。这一过程不会也不可能是“人人幸福”的过程。因此,结构调整必然会表现为长期性。陷入结构性矛盾中的各地经济,要实现新的较快发展,难有捷径。

中国经济报告:话虽这么说,尽快实现经济新一轮较快增长毕竟是相当紧迫的任务。你认为,如何才能使区域经济尽早摆脱困境呢?

侯永志:区域经济实现新一轮经济较快增长是有条件的,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我们不应感到悲观。中国人均GDP虽然已超过7500美元,但毕竟还是个发展中国家。即使是人均GDP最高的省市,其与国外发达经济体的差距依然明显。这说明,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方面,人们的讨论和论述可用“车载斗量”来形容。

根本问题在于“如何才能使区域经济尽早摆脱困境”。讨论这一问题,必须进行“终极思考”,也就是说,必须思考社会财富到底是怎样产生的。“终极思考”,看似虚无缥缈,但却是非常实在的思考。只有进行这样的思考,才能找到准确的政策着力点。

从“终极”的角度看,社会财富归根到底是由劳动创造的。准确的政策着力点应在于鼓励劳动、支持财富创造性劳动。

回到“如何才能使区域经济尽早摆脱困境”这一问题上,就需要各级政府踏踏实实做一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实事,而不要把太多功夫下在制定各种各样的新战略上来。没有资金、人力、技术、物资等投入,就不会有产出。政府的作用,就在于通过制定正确的政策,把各种发展要素引导到它们该去的领域。

地方政府不能“缺位”

中国经济报告:地方政府到底该做些什么呢?

侯永志:概括地说,就是要做好政策制定和工作谋划。我们不缺发展空间,比如每年数以千万美元计的机器设备系统和电子元器件进口就是我们的巨大发展空间:如果能够生产这些进口品,我们的企业还能没有市场吗?我们不缺发展条件:中国外汇储备超过36000亿美元,每年有700万左右的大学毕业生,资本和人力资源相对富裕,如果能将这些要素高效地组织利用起来,我们的经济增长还能没有动力吗?我们现在缺的是,把诸种发展要素充分动员起来、有效组织起来和高效利用起来。这就需要以谨慎科学的态度,制定好区域发展的政策,做好工作谋划。

有人问,现在搞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谋划还有用吗?我认为,经济发展是有规律的,在认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可以制定正确的规划、政策和工作方案。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能力认识发展规律。要认识规律,就需要我们定下心来学习各方面知识,安下心来考察“一线”,潜下心来研究问题。

谋划创新和协调发展

中国经济报告:在谋划发展方面,你还有别的建议吗?

侯永志:谋划政策是一个重要方面,还应强调对科技创新的谋划。

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创新有多个维度,有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工艺创新、管理创新等。其中,最根本、最基础的创新还是科技创新,其他创新是它的衍生物,或者必须以它为基础、必须依附于它。现在的科技创新,越来越表现出资本密集特征。据了解,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每年研发投入高达100多亿欧元。

所以,要突破目前制约区域发展的“瓶颈”,就需要依靠关键技术的突破。而没有大规模的资金投入,科技创新不可能有重大突破。目前中国政府和企业掌握的科技资源比较分散,难以形成研发合力。地方政府首先应统筹使用好自己掌握的创新资源,其次应创造或搭建社会创新资源有机对接的广阔平台。统筹利用好各方面的科技资源,离不开周密的谋划。

上一篇:牛津英语九上期末考试下一篇:家族史范文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