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采油厂工艺方案

2024-07-03

吴起采油厂工艺方案(精选4篇)

篇1:吴起采油厂工艺方案

吴起采油厂项目水资源论证论文

摘要:本项目水资源论证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论证区水平年的用水要求,在区域水资源现状和开发利用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对建设项目取用水的合理性,取水水源的可靠性以及取水,退水对区域水资源状况和其他用户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提出建设项目合理的取水方案和退水方案建议,以便达到合理开发,节约使用,有效保护水资源的目的,并为业主单位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取水申请提供依据。

关键词:水资源;论证;必要性;合理性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石油大规模的开采,地质日贮量日益减少,石油采取率降低,直接影响了石油产量。为了提高石油采取率,提高单井产能,增加投资回报,油井注水开发是实现油田科学,合理,高效开发的有效手段,对油层进行注水可以补充提高地层能量,增加油井产量,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支持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项目建设用水的合理性

该区所在区域内广泛分布着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下白垩系洛河组潜水及承压水含水岩层,吴起县地下水总储存量较大,地下水利用率低,可开采空间较大,同时区域内其他用户较少,属于零星取水。因此,该站的取水不会对区域水资源状况和其他用水户用水构成太大影响。

3取水水源的可靠性与可行性

(1)该厂区注水站的地下水取水井所取的地下水来自白垩系下统华池组,洛河组裂隙孔含水层。经分析计算,当取水井水位降深80.5~85m时,取水井涌水量403.32~427.33m3/d,且降深不大于含水层的2/3。计算区域不同的保证率下的补给量,枯水年95%的降水入渗补给量29503.25m3/d,合计总补给量为59853.99m3/d,项目区已开采量32712.33m3/d,计划开采量4650m3/d,开采量是有保证的。

(2)论证区地下水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848-93),采用单项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分别进行评价。经分析,在25眼井中符合IV类水质的井点有7个,占监测井总数的28%:符合V类水质的井点有18个,占监测经总数的.72%。综合评价属较差水质的井点有12个,占监测井总数的48%,属极差水质的井点有13个,占监测井总数的52%。可知,论证区地下水水质较差,需经水质处理后方可使用。

(3)取水井周围无大的取水工程,仅有少量开采量较小的民井,现有民井均位于取水井的影响半径(1000m)之外:取水井所取的地下水均来自地下水水量比较丰富的白垩系裂隙孔隙含水层,因此,取水口设置是合理的。

4退水情况及水资源保护措施

根据该厂区注水站各类排水的性质,按照清污分流的原则,可将场站的退水排水系统划分为生产污水排水系统,生活污水排水系统,消防污水排水系统和雨水排水系统等。注水场站内的生活污水经脱油,降温或化粪池预处理后经排水管道排入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站采用分质分类处理的方法对场站内的各类污水进行处理,即采用SBR法生化处理工艺对经过预处理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采用生物脱氧工艺对生产废水,消防污水等含油污水,场站初期雨水进行处理。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必须满足《污水回注指标控制标准》的水质控制标准。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注水站的各类污废水经污水处理站按照《污水回注指标控制标准》进行分质分类处理并达标后,经污水回注站全部注入地下含油层,实现了场站污废水的“零”排放。场站的后期雨水采用自然散流与明沟相结合的排水方式,排放至场站外,用作环境生用水。从保护水资源和节水的角度出发,项目在建设与运行过程中,应从多方面采取水资源保护的工程措施,其中,工程措施包括加快节水措施建设,加大企业节水减污力度,建立场站及周边水环境监测系统,加强场站及周边肚脐眼生态环境建设等:非工程措施包括严格执行取水许可管理,加强生产过程中的水务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盒节水宣传力度等。

5取水方案

本论证认为,业主提出的以白垩系下统华池组,洛河组裂隙孔隙含水层的地下水作为吴起采油厂注水站生产,生活和消防用水供水水源是可行的。在充分考虑各场站用水单元节水潜力的基础上,规划水平年地下水新鲜水合理取水量为4299.0m3/d,按年运行365d计算,全年地下水新鲜水用水量为156.91万m3。

6退水方案

本着节约用水,重复利用的原则,该厂注水站在日常生产过程中采用先进的节水型设备和节水工艺进行清洁生产基础上,努力将人均生活用水量控制在110L/(人d)以下并将场站的生活污水和部分消防污水经污水处理站按相关规范标准中的城镇杂水用水水质控制指标进行处理后用作场站绿化用水或道路喷洒用水。在此基础上,注水站经污水处理按照《污水回注指标控制标准》进行分质分类处理并达标后剩余污废水经污水回注站全部注入地下含有层,实现场站污废水的“零”排放。

7建议

(1)建立机构,培训人员,建立水资源保护机构,提高领导及工作人员保护,改善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在新打水源井完善用水计量措施,建立水量,水质,水位变幅的监测系统。

(2)水资源保护审计,把每一环节,工序=产生的水污染和形成的影响列入审计行列,把减少污染排放同节能,降耗等同起来。

(3)污水资源化和节能建议,由于污水零排放,建议建立各站废水回用系统专职管理部门,保证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效率和运行效果。

(4)加强生态恢复工作,该区生态环境脆弱,应注重水土保持,生态恢复工作,涵养水源。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并举,以促进项目可持续发展。

(5)应定期检查水源地水资源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现有工业用承压水水源井根据区域地下水超采情况酌情限采或是关闭。

篇2:吴起采油厂工艺方案

第一章

总 则 1 第二章 安全生产职责 2 第一节 基本原则 2 第二节

各级人员安全职责 2 第三节

各职能部门安全职责 17 第三章 安全教育、考核 23 第一节 入厂教育 23

第二节 日常教育 24 第三节

特殊教育 25 第四节 安全考核 25 第四章

安全作业证 26 第一节

发放范围 26 第二节 考核内容和办法 26 第三节

使用管理 27 第五章

工艺操作 27 第一节

运行 27 第二节

开车 28 第三节 停 车 29 第四节 紧急处理 29 第六章 重点部位岗位管理 30第七章 防火与防爆 30 第一节 生产装臵 30 第二节 动火、用火 32 第三节 消防组织与设施 36 第四节 其他消防安全规定 37 第八章 危险物品 38 第一节 通 则 38 第二节 生产和使用 39 第三节 装卸运输 41 第四节 报废处理 42 第九章 物资储存 43 第一节 基本要求 43 第二节 仓库管理 43 第三节 储罐区管理 45 第十章 电气安全 46 第一节 电气运行安全 46 第二节 电气检修安全 48 第十一章 安全装臵和防护用品(器具)管理 50 第一节 范 围 50 第二节 安全装臵的维护管理 51 第三节 防护器具选用与保管 51 第四节 管理分工 51第十二章 施工与检修 52 第一节 施工组织 52 第二节 施工现场管理 53 第三节 施工机械和电气设备 54 第四节 土石方工程 54 第五节 检修组织与管理 55 第六节 检修安全通则 55 第七节 检修准备 56 第八节 焊接作业 57 第九节 设备内作业 58 第十节 检修完工后处理 59 第十一节 高处作业 59 第十二节 起重吊装 60 第十三章 防尘防毒 61 第一节 防护与治理 61 第二节 组织与抢救 62 第三节 体检与职业病 63 第十四章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三同时” 63 第十五章 安全检查 64 第一节 任务与要求 65 第二节 形式内容 65 第三节 整 改 66 第十六章 交通安全管理 67 第一节 总 则 67 第二节 机动车辆管理 68 第三节 驾驶人管理 69 第四节 事故处臵 72 吴起采油厂安全生产管理处罚暂行办法 72 第一章 总 则 72 第二章 管理处罚范围 72 钻井作业安全管理及处罚办法 72 抽汲作业安全管理及处罚办法 75 修井作业安全管理及处罚办法 76 其它作业安全管理及处罚办法 77 井区安全管理及处罚办法 79 集油站、选油站、联合站、加油站安全管理及处罚办法 81 油建安装大队安全管理及处罚办法 82 特种车辆安全管理及处罚办法 84 车队车辆安全管理及处罚办法 85 机关及石油大厦安全应急预案实施及安全管理规定 89 第三章 附 则 90 吴起采油厂生产安全事故管理暂行办法 91 第一章 总 则 91

第一条 编制目的 91 第二条 编制依据 91 第三条 适用范围 91第四条 事故分类 91 第五条 事故分级 92 第六条 事故原因 92 第七条 生产中职工受伤害方式 93 第二章 事故报告 96 事故报告程序 96 报告事故内容 96 第三章 事故调查 98 第四章 事故处理 99 第五章 处罚办法 99 第六章 奖惩办法 105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106 第一章 总则 106 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 107 第三章 监督管理 111 第四章 罚则 112 第五章 附则 113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 吴起采油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为了加强我厂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切实保障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与健康,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促进我厂经济快速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和《陕西省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及集团公司、油田公司安全生产方面的要求,结合我厂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 本厂各级领导及广大职工干部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和贯彻“诚信、创新、业绩、和谐、安全”的核心经营理念,实施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监督机制,采用先进适用安全技术、装备,抓好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坚持安全生产检查,保证安全生产投入,加大事故隐患整改和重大危险源监控力度,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为各项工作创造安全、健康、卫生的劳动条件,实现安全、文明生产。

第3条

我厂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保护健康;全员参与,综合治理;科学管理,持续改进。”

第4条

我厂安全生产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部门安全生产相关要求,全力完成上级各部门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力争做到零事故、零伤亡、零损伤”。

第5条 各部门、各单位除贯彻、执行本制度外,还必须同时严格执行国家和油田公司的有关安全法规、制度和标准。

第6条 凡本厂所属各行各业,均应严格遵守本安全制度。

第二章 安全生产职责

第一节 基本原则

第7条

厂长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第8条

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统一协调指导厂内生产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和职业健康等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任主任委员,其他成员由副厂级相关领导组成。

第9条 单位安全工作实行各级领导负责制。

第10条 各级领导人员和职能部门,应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负责。

第11条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单位全体职工必须认真履行各自的安全职责,做到恪尽职守,各负其责。第二节

各级人员安全职责

第12条 安委会主要职责:

(一)审定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并督促落实。

(二)监督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督促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三)组织、协调安全生产大检查,组织、协调调查处理安全事

故。

(四)组织重大事故隐患评估,并督促立项整改。

(五)审查全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定期演练。

(六)审定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单位和先进工作者,决定表彰事宜。

(七)讨论决定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第13条 安委会办公室设在安全环保质监部,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安委会办公室的主要职责:

(一)负责向安委会提出安全工作计划建议。

(二)协调、督促相关部门的安全工作。

(三)组织实施安全生产综合检查工作。

(四)负责考核领导干部定点联系安全生产关键装臵和要害部位(单位)的工作情况。

(五)掌握安全生产动态,通报安全信息,遇重大问题,及时向安委会主任、副主任汇报。

(六)负责各类事故的报告以及员工伤亡、火灾、交通事故等各类事故的汇总报表上报。

(七)完成安委会交办的其它任务。

第14条 厂长安全职责

1.厂长是企业的安全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各项生产法规、制度和标准。

2.重视职工的劳动条件和企业的安全、健康、环保状况,重视

女工的劳动保护工作。

3.批准、发布本企业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规程、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和长远规划。

4.经常深入现场了解掌握安全生产情况,组织开展安全技术研究工作,推广先进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方法,审定重大灾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案。

5.建立健全安全组织和机构,根据实际情况,按企业职工总数的2‰~5‰的比例,配备、充实安全专(兼)职人员,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稳定安全专业队伍。

6.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及时研究和解决有关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审核引进技术(设备)和开发新产品中的重要安全技术问题。

7.组织全厂安全教育与考核工作。

8.坚持“五同时”原则,即:在计划、布臵、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时候,同时计划、布臵、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9.企业内实行的各级承包,以及与外单位的各项承包合同中,都必须有安全技术指标、安全管理要求和安全职责等条款,并认真考核。

10.厂长不在时,由代理者负责。

11.副厂长在厂长指定的工作范围内对安全生产负责。第15条 主管安全副厂长安全职责

1.在厂长的领导下,对本企业的安全技术工作全面负责。

2.组织制定、修订和审定本企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规程,组织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方案及安全技术长远规划。3.协助厂长组织安全技术研究工作,负责解决疑难或重大安全技术问题,推广和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和安全防护装臵。4.组织制定审批安全教育计划,参加对干部职工的安全教育和考核工作。

5.审批重大工艺处理、检修、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审查引进技术(设备)和开发新产品中的安全技术问题。

6.审批特殊动火证,参加重大事故的技术分析工作。

7.主管安全副厂长在厂长领导下,对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技术工作负责。

第16条 各分管副厂长安全职责

1.在厂长的领导下,全盘负责各自管辖区域的安全状况。2.督促所管辖部门的负责人落实安全生产职责。

3.组织所辖部门单位建立安全组织机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定期演练。

4.协助厂长领导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对所辖部门、单位的安全工作负主要领导责任,指导所辖部门、单位开展安全技术工作。

5.经常性组织职工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并定期召开安全例会(每月不得少于3次),分析解决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安全隐患。

6.定期组织本部门、单位对所辖区域进行全面细致的排查,对于查出的问题要分类梳理,并逐项落实到位。第17条 部长(主任、队长)安全职责

1.部长是本部室的安全负责人,对本部室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标准。

2.拟订、修订本部室安全技术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编制本部室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和方案,经批准后,组织实施。3.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竞赛等安全活动,总结交流安全生产经验。

4.组织落实本部室安全教育,并督促检查班组级安全教育。5.组织职工进行安全思想和安全技术教育,定期进行考核。签发新上岗独立作业人员的安全作业证。

6.组织本部室人员定期、不定期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安全装臵、防护设施处于完好状态。发现隐患及时组织整改,部室无力整改的要采取临时安全措施,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

7.组织或参加本部室各类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并按规定及时上报(每月必须对当月的事故统计月报表进行审核,并指定人员按时报送厂安全环保质监部)。

8.建立、健全安全、防火组织,领导并支持本部室和班组安全员的工作。

9.副部长(副主任、副队长)、班站长在部长(主任、队长)指定的工作范围内对安全生产负责

第18条 副部长(副主任、副队长)安全职责

1.在部长(主任、队长)的领导下,组织职工学习、贯彻执行厂和车间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2.组织班组级安全教育,主持对新上岗人员的安全技术考核,并填写安全作业证。

3.搞好本辖区安全生产准备工作,组织安全装臵和设施的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保证齐全完好

4.组织或参加一般事故的调查,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5.搞好本辖区的安全生产竞赛,维护本工段的正常生产秩序。第19条 班站长安全职责

1.组织职工学习、贯彻执行厂内和部室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2.组织本站、班的安全教育。

3.定期组织安全活动,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班前讲安全,班中检查安全,班后总结安全。

4.检查岗位工艺指标及各项安全制度执行情况,做好设备和安全设施的巡回检查及维护保养工作,并做好记录。

5.严格劳动纪律,不违章指挥,有权制止一切违章作业,监督检查本辖区非本岗位作业人员的作业,维护正常生产秩序。6.负责本岗位防护器具、安全装臵和消防器材的日常管理工作,使之完好。

7.发现隐患要及时解决,作好记录,不能解决的要上报领导,同时采取控制措施;发生事故要立即组织抢救、保护现场,及时报告。

第20条 各部室兼职安全员职责

1.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中的各项法律、法规知识,全面了解和掌握厂内重点部位各类安全防范措施,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

2.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执行《采油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经常对作业人员和新上岗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思想教育。

3.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认真做好本部门、队、站的安全工作,明确本部门安全防范职责,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责任,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本部门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4.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建立突发事件、事故应急报告制度,特别在重大节日、重大假期进行重点区域排查制。

5.负责或参与制定、修订部(队)室、站有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检查执行情况。

6.负责编制部(队)室、站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和隐患整改方案,及时上报和检查落实,负责安排并检查班组安全活动,经常组织事故演习。

7.在部长、队长领导下,负责所辖区域的安全技术工作,贯彻上级安全生产的指示和规定,并检查督促执行。遇到上级部门检查要主动积极配合。8.检查要注重实效,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做到责任、组织、制度、防范措施四落实。

9.协助本部(队)室开展各项安全活动,提出改进安全工作的建议。同时,监督检查本部室、队、站、班、组人员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器具和消防器材。

10.认真执行安全巡回检查,并如实做好检查记录情况。11.负责参与和调查本辖区内发生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事故要及时上报,处理事故要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12.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发现“三违”现象有权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冒险蛮干,执罚要以礼服人,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对不接受劝阻或处罚者,及时向部室领导或者厂安全环保质监部报告。

13.定期安全检查,对于查出的问题能现场整改的,现场责令整改,一时解决不了的,上报部室或厂安委会共同解决,特别对发现险情危机到厂内财产及人员生命的重大安全隐患,有权制止作业,组织职工撤离危险区域,并及时报告。14.认真完成上级各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第21条 全体职工安全职责

1.参加安全活动、学习安全技术知识,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接班前必须认真检查本岗位的设备和

安全设施是否齐全完好。

3.精心操作,严格执行工艺规程,遵守纪律,记录清晰、真实、整洁。

4.按时巡回检查、准确分析、判断和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5.认真维护保养设备,发现缺陷及时消除,并做好记录,保持作业场所清洁。

6.正确使用、妥善保管各种劳动防护用品、器具和防护器材、消防器材。

7.不违章作业,并劝阻或制止他人违章作业,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同时,及时向领导报告。第22条 安全环保质监部安全职责

1.负责组织贯彻落实上级各部门有关安全、质量、环保、节能等项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2.制定厂内有关安全、环保、节能、质量、标准化、绿化、职业卫生等方面的管理办法、规划和计划,监督考核所属各单位执行情况。

3.负责编制本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事故调查报告和奖罚条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及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和处罚条例等相关规章制度。

4.负责督导、检查厂内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掌握全厂安全环保、节能生产动态。

5.负责组织对本厂职工进行安全环保的思想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汇同有关单位做好新工入厂的三级教育和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办证工作。

6.参与厂内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的规划、计划、措施和事故隐患整改方案的制定,并组织实施。

7.定期组织职工开展大规模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并做好演练评审工作,从中寻求差距,加以改进。

8.组织审查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安全预评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等报告书,并参加竣工验收和试行运转。

9.组织并参与各类重大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制定相应的防范整改意见,做好事故统计报告工作,并做出必要的分析,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履行有关报告手续。

10.认真履行动火审批手续,做好动火现场的安全指导工作。组织搞好厂属各单位环境监测工作。并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协调好与地方关系,全力做好环境治理工作。

11.负责安全环保知识的宣传,信息的交流,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考核指标,并组织实施。

12.负责重大装备及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的管理;协调重、特大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负责对发现的重大质量问题进行或督促进行调查、分析,查明原因,提出纠正措施并进行验收。

13.组织对各单位重点耗能耗水设备、装臵、系统的监测,督导

各单位进行节能节水技术改造。

14.做好安全、环保、节能各类统计报表的上报工作。15.研究制订全厂节能降耗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及时跟踪了解全厂能源利用状况,定期做好节能形势预测分析,并就重大问题向领导小组提出对策建议。

16.研究制订全厂节能目标责任及评价考核体系,分解落实节能降耗工作考核指标,并向领导小组提出实施意见。

17.监督检查、指导协调全厂各相关部门节能降耗工作,及时研究分析节能降耗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并向领导小组提出对策建议。

18.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一)交警中队职责

1、认真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法律、法规知识,并作好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2、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规定及厂安委会赋予的职责,加强对厂内部车辆及参营的各类车辆进行全面系统的监督检查,严密查处各类车辆的资质证照、违规违纪行为,并如实作好检查记录情况。

3、督促各相关部室做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和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的整改落实情况。

4、每天对当日工作要向部室领导进行汇报,全面完成部室领导分配的工作任务,发生事故要及时上报,处理事故要坚持“四不

放过”原则。

5、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安全环保督查工作队职责

1.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以及上级各部门关于安全、环保各项指示和要求。

2.在部长、副部长的领导下,做好全厂内安全环保各项工作。3.负责全厂性安全生产大检查的记录工作。

4.负责全厂内月查、季查、年考通报的拟写和下发、上报工作。5.负责建立健全安全、环保各项资料,负责部室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6.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质量监督工作队职责

1.宣传、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2.制定和实施全厂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规划,做好厂内质量技术监督工作。

3.监督管理厂内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起重机械、电梯、防爆电器、厂内车辆、基建项目工程等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5.负责厂内重大装备及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的监督检查,协调重、特大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负责对发现的重大质量问题进行或督促进行调查、分析,查明原因,提出纠正措施并进行验收。

6.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四)节能工作队职责

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节能工作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全面完成集团公司、油田公司下达的节能任务,有效推进全厂节能系统工程。

2.研究制订全厂节能降耗工作的方针政策,及时跟踪了解全厂能源利用状况,定期做好节能形势预测分析,并就重大问题向领导小组提出改进建议。

3.研究制订全厂节能目标责任及评价考核体系,分解落实节能降耗工作考核指标,并向领导小组提出实施意见。

4、监督检查、指导协调全厂各相关部门节能降耗工作,及时研究分析节能降耗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并向领导小组提出对策建议。

5.认真做好节能各类报表的上报工作。6.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五)事故处理工作队职责

1.认真贯彻落实《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陕西省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环境保护条例》中法律、法规知识,全面做好厂内安全环保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2.发生事故时,应在第一时间赶赴事发现场,及时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3.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4.严格执行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5.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6.按照相关程序提交事故调查报告。7.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六)专职安全员职责

1.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中的各项法律、法规,全面了解和掌握所辖区域内各类安全防范措施,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

2.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执行《吴起采油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经常对作业人员和新上岗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思想教育。

3.正确处理好与所在部室、队站领导关系,遇到问题,主动给所在区域内的主管安全领导及时汇报,相互协调配合,及时处理和解决各类安全、环保隐患。

4.全权负责所辖区域内安全、环保监督管理工作,负责或参与制定、修订所在部室、队站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以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职工对预案进行定期演练。负责修订安全环保目标责任书,并督促逐级签订。

5.严格执行安全环保巡回检查制,采取定时或不定时的方式,全面排查所辖区域内存在的安全环保隐患和突出问题,并如实做好检查记录和上报衔接工作,检查要有详细记录,并要求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必须签字。

6.对于查出的安全环保隐患,能现场整改的,督促相关人员就地整改,一时解决不了的,要逐级上报,并严密监视隐患动态,发现险情,立即组织现场人员进行抢险救援。

7.对于查出的重大安全环保隐患,特别是危机到厂内财产和人员生命时,有权制止其作业,迅速组织职工撤离危险区域,并立即报告给厂安委会办公室(安全环保质监部)。

8.认真履行职责,全权代行安全环保质监部权利,有权制止一切“三违”现象,对于不听劝阻者,立即上报安全环保质监部。

9.检查要注重实效,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做到责任、组织、制度、防范措施四落实。

10.认真履行职责,每天对当日工作要向所在部(队)室领导及安全环保质监部进行全面系统的汇报,分析总结,寻找差距,全面做好本辖区的安环工作。

11.负责参与和调查本辖区内发生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事故要及时上报,处理事故要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12.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纠正违章指挥,冒险蛮干,执罚要以礼服人,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对不接受劝阻或处罚者,及时向所辖部室领导或者主管部室报告。

13.严禁徇私舞弊、吃拿卡要等违规违纪行为,一经发现,将严格按照采油厂《规章制度汇编》给予从严从重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14.坚决服从各级部门领导指示和要求,必须坚守岗位,有事必须按规定程序执行请销假制度,否则,造成一切后果,均由其全部承担。

15.认真完成上级各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第三节 各职能部门安全职责

第23条

科研技术(包括新产品开发)部门安全职责

1.研究和开发新产品,必须先作出安全评价,提出安全措施,采用(引进)新技术,必须首先审核技术的安全可靠性。

2.负责安排安全技术、工业卫生的科研工作,组织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疑难问题。

3.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小试转中试、中试转工业生产的安全技术条件,制定安全技术规程。

4.提供原料、产品(中间产品)的物化性质及安全防护方法。第24条

设计部门安全职责

1.执行生产建设项目“三同时”的规定,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设计,设计的项目不留隐患。(凡是新建、扩建、改建的工矿企业和革新、挖潜改造的工程项目,都必须有保证安全生产和消除有毒有害物质危害的设施。这些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不得削减。)

2.设计项目均要有《职业安全卫生专篇》,生产设备的安全卫生设计按《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 5083)执行,电气设备设计按《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 4064)执行。

3.对引进的新工艺、新设备进行安全可靠性审核。4.参加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第25条

规划计划部门安全职责

1.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应包括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以及改善劳动条件的项目。

2.对所需要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在计划安排时,应保证资金,一经列项,则不准挪作安用。

3.协助生产技术部门做好生产(工艺)事故的调查、统计、上报,参加其他重大事故的调查。

第26条

生产技术(含生产调度)部门安全职责

1.组织编制或修订生产工艺规程、操作规程、岗位操作法,参与安全技术规程的修订。

2.在进行生产技术的革新和挖潜改造时,要同时解决隐患,保证安全。

3.遇到生产中的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危险紧急情况,先处理后报告,严禁违章指挥。

4.负责生产(工艺)事故的调查、统计、上报,制定事故防范措施。

第27条

安全技术部门安全职责

1.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法规、制度和标准,协助厂长组织推动安全管理工作,研究和推广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和技术。

2.组织制定或修订、审查安全技术规程、安全管理制度和职工劳动防护用品标准,并监督检查。

3.组织编制、汇总、审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督促有关部门按期执行。

4.组织对职工进行安全思想、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的教育。协同劳资、教育部门,定期组织安全考核。

5.参加全厂性安全大检查,监督、检查隐患的整改工作。6.负责对锅炉、压力容器、气瓶的安全监察工作,参加安全装臵的校验监督,建立好台帐。

7.负责动火审批及其管理工作。

8.参加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及新产品的设计审核、竣工验收及试运转工作。

9.协助有关部门做好职业病防治等工业卫生工作。

10.经常进行现场检查,指导基层安全工作,发现违章有权制止,不听劝阻者,可令其停止工作,并立即通知有关领导。

11.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竞赛活动,总结和推广安全生产的先进经验。

12.综合分析研究安全生产中的突出问题,及时向领导或有关部门提出改进意见。

13.负责伤亡事故的调查、统计、上报和建档工作,参加各类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和工伤鉴定工作。第28条 消防、保卫部门安全职责

1.负责厂内的剧毒品、爆炸品、起爆器材、放射性物品等的保卫和要害岗位、厂内交通、消防的管理工作。

2.经常进行防火宣传教育,负责专业和义务消防人员的培训和

管理工作,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防火检查和演习。

3.编制或修订企业的防火制度,并监督贯彻、执行。4.负责明火采暖(动火)等工作的审批;参加建筑设计防火的审核验收工作。

5.负责消防器材的计划、配备和维护管理工作。

6.组织火灾的扑救;负责火灾事故、破坏事故和厂内交通事故的调查、处理和统计上报工作。第29条 设备动力部门安全职责

1.负责对设备动力装臵及工业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管理。2.负责组织对工业建筑物、构筑物、起重机械、锅炉、压力容器、高压管件、气瓶、热力管网和安全装臵的定期检测、检验、校验工作。

3.制定或审定有关设备制造、改造方案和组织编制大、中修项目的安全措施计划,并确保实施。

4.在计划和布臵检修任务时,同时计划和布臵安全措施。5.组织按时实现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和隐患整改措施。

6.负责设备事故调查、统计、上报,参加有关重大事故的处理。第30条

基建部门安全职责

1.组织编制或审查基建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使其符合安全、消防和卫生要求。

2.在签订施工合同时,要对承包施工的单位进行资格认定,并订立施工安全协议或有关条款。

3.组织对外来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入厂安全教育和施工前的安全

交底工作。

4.按季节特点组织开展现场安全检查,监督施工人员遵守国家《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和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各项制度。

5.按“三同时”原则,保证安全生产和消除有毒有害因素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竣工验收和使用。

6.参加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类重大事故的调查和分析。第31条

供销、运输部门安全职责

1.对采购的器材、设备、防护用品、器具必须有验收记录制度,并对上述产品的质量负责。

2.对生产、试验、研究所需的新化学物品,采购时必须了解其物理化学性能,以及安全使用和储运要求,并索取书面资料。

3.严格执行有关防火和危险物品管理规定,搞好仓库防火、防盗、危险物品、气瓶和贮运设施的管理工作。

4.销售化学危险物品时,必须检查运输单位的化学危险物品经营、运输许可证,有证方可发货。

5.定期对驾驶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考核,配合保卫部门做好厂管车辆检审工作。

6.对运输工具、车辆和驾驶人员严格管理,督促有关人员对车辆、船舶的维修保养。

7.参加厂内交通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8.按规定或标准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和器具。第32条

财务部门安全职责

1.安全技术措施费用要单独立项,专款专用。

2.凡安全措施不落实的技术措施项目,未经安全技术部门同意,不得拨款。

3.要保证劳动防护用品、保健食品、清凉饮料及职业病防治费用的合理使用,没有安全部门签字同意的费用,不准报销。第33条

劳资部门安全职责

1.组织调入职工和有关人员(实习、培训人员)的入厂安全教育。

2.执行化工有毒有害工种工时制度的规定和女工劳动保护的规定,并根据职业禁忌证要求,做好新工人招收(包括临时工录用)和职工调配工作。

3.执行劳逸结合的原则,控制加班、加点。

4.在就业前的教育和各种在职培训中都应有安全的内容并列入技术考核之中。

5.参加有关事故的调查和工伤鉴定工作。第34条

后勤管理部门安全职责

1.负责保健食品、清凉饮料的供应发放工作,搞好食品饮食卫生。

2.负责本部门的锅炉、气瓶(罐)、热交换器及机具的安全管理,并保持完好。

3.搞好集体宿舍、仓库的安全卫生防火工作。第35条

医疗部门安全职责

1.搞好职工体检、职业病防治和健康监护工作。2.参加工伤鉴定,提出鉴定依据。

3.参加事故抢救,负责医疗事故的管理。第36条 工会安全职责

1.贯彻和宣传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政策、法规和制度,监督行政做好企业的各项安全和工业卫生工作。

2.组织和健全群众劳动保护管理监督网络,协助开展班组安全活动,教育职工遵章守法。

3.定期研究企业劳动保护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向行政部门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的意见和合理化建议。

4.参加群众性的综合安全检查和季节性安全检查,督促事故隐患的整改。

5.督促有关部门按期实现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参加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

6.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安全生产竞赛,评选安全先进集体和个人,总结和推广安全生产先进经验。

7.参加伤亡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善后处理工作。8.做好女工劳动保护工作。

第三章 安全教育、考核

第一节

入厂教育

第37条

新入厂人员(包括新工人、合同工、临时工、外包工和培训、实习、外单位调入本厂人员等),均须经过厂、部室、班组三级安全教育。

1.厂级教育(一级),由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安全技术、防火(保

卫)部门负责,教育内容包括: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制度及安全生产重要意义,一般安全知识,本厂生产特点,重大事故案例,厂内规章制度以及安全注意事项,并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2.部室教育(二级),由主管部长负责,教育内容包括:本部室安全生产特点、工艺及流程、主要设备的性能、安全技术规程和制度、事故教训、防尘防毒设施的使用及安全注意事项等,并经考试合格,方可分配到班、站工作。

3.班、站级教育(三级),由班站长负责,教育内容包括:岗位生产任务、特点、主要设备结构原理、操作注意事项、岗位责任制、岗位安全技术规程、事故案例及预防措施、安全装臵和工(器)具、个人防护用品、防护器具和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等。

每一级的教育,均应按《关于加强对新入厂职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的要求》中的规定执行。

第38条

厂内调动(包括部室调动)及脱岗半年以上的职工,必须对其再进行二级或三级安全教育,其后进行岗位培训,考试合格,方准上岗作业。

第39条

进入厂内参观、学习的人员,接待部门负责对其进行安全注意事项教育,并指派专人负责带队。参观学习人数不宜过多。第二节

日常教育

第40条

各级领导和各部门要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思想、安全技术和遵章守纪教育,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

定期研究职工安全教育中的有关问题。

第41条

应举办安全技术学习班,充分利用安全教育室,采用展览、宣传画、安全专栏、报章杂志等多种形式,以及先进的电化教育手段,开展对职工的安全教育。

第42条

各单位应定期开展安全活动,班组安全活动每周一次(即安全活动日)。

第43条

在大修或重点项目检修,以及重大危险性作业(含重点施工项目)时,安全技术部门应督促指导各检修(施工)单位进行检修(施工)前的安全教育。第三节

特殊教育

第44条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 5306)的要求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取得特种作业证后,方可从事特种作业。

第45条 对特种作业人员,按各业务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的期限组织复审。

第46条 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投产前要按新的安全操作规程,对岗位作业人员和有关人员进行专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能进行独立作业。

第47条 发生重大事故和恶性未遂事故后,主管部门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教育,吸取事故的教训,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

每年年终对各部室进行一次综合性安全考核。第四节

安全考核

1.本单位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2.本单位的生产工艺和特点。

3.本单位所接触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的理化性质,对人体的危害,预防措施和急救处理原则。

4.所管部门或业务范围内要害岗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责任书和注意事项。

5.本单位各类安全装臵的种类和作用,以及管理方法。6.本单位劳动保护用品和器具,以及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

7、出现事故者,实行事故追究制和一票否决制。

第四章 安全作业证

第一节

发放范围

第48条

安全作业证是职工独立作业的资格凭证,其发放范围限于本厂直接从事独立作业的所有作业人员。

第49条

安全作业证发给经过教育培训或学徒期满后,有一定生产理论知识,具备安全操作技能。

第50条

特种作业人员,经市级相关部门培训教育考核后,成绩优秀者,发给特种行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第二节 考核内容和办法

第51条

发放安全作业证应考核以下内容:

1.本厂作业人员应考核本岗位的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和有关安全技术、工业卫生知识、操作技能和事故处理、以及紧急救护能

力。

2.通用工种(包括机、电、仪等维修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应考核本工种应掌握的安全作业技能和与之有关的安全理论知识。第三节

使用管理

第52条

安全作业证是职工上岗作业的证件,凡是独立直接从事生产作业活动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第53条

安全作业证应记载安全教育的考核成绩、安全工作奖罚情况。

第54条

安全技术部门每月至少对安全作业证抽查一次,车间应随时检查。

第55条

持证者必须每年接受至少一次安全考核,成绩记入安全作业证内,考试不合格者,允许补考一次,凡补考不合格者,应收回其安全作业证,取消独立作业资格,除对其进行教育提高外,还应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

第五章 工艺操作

第一节

运行

第56条

必须编制产品的工艺规程,并根据工艺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编制操作法,严格按操作法进行操作。

第57条

改变或修正工艺指标,必须有工艺管理部门以书面下达,操作者必须遵守工艺纪律,不得擅自改变工艺指标。

第58条

操作者必须严格执行化工部颁发的《操作工的六严格》规定,不得擅自离开自己的岗位。

第59条

安全附件和联锁不得随意拆弃和解除,声、光报警等信号不能随意切断。

第60条

在现场检查时,不准踩踏管道、阀门、电线、电缆架及各种仪表管线等设施,去危险部位检查,必须有人监护。

第61条

严格安全纪律,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操作岗位和动用生产设备、设施和工具。

第62条

正确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紧急情况下,可以先处理后报告(包括停止一切检修作业,通知无关人员撤离现场等)。

第63条

在工艺过程或机电设备处在异常状态时,不准随意进行交接班。第二节

开车

第64条

必须办理开车操作票,检查并确认水、电、汽(气)必须符合开车要求,各种原料、材料、辅助材料的供应必须齐备、合格。投料前必须进行分析验证。

第65条

检查阀门开闭状态及盲板抽加情况,保证装臵流程畅通,各种机电设备及电气仪表等均应处在完好状态。

第66条

保温、保压及洗净的设备要符合开车要求,必要时应重新臵换、清洗和分析,使之合格。

第67条

安全、消防设施完好,通讯联络畅通,危险性较大的生产装臵开车,应通知消防、气防及医疗卫生部门的人员到场。

第68条

必要时停止一切检修作业,无关人员不准进入现场 第69条 各种条件具备后开车,开车过程中要加强有关岗位之

间的联络,严格按开车方案中的步骤进行,严格遵守升降温、升降压和加减负荷的幅度(速率)要求。

第70条 开车过程中要严密注意工艺的变化和设备运行的情况,加强与有关岗位和部门的联系,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处理,情况紧急时应中止开车,严禁强行开车。第三节 停 车

第71条 必须编制停车方案,正常停车必须按停车方案中的步骤进行。用于紧急处理的自动停车联锁装臵,不应用于正常停车,加强与有关岗位和部门的联系。

第72条 系统降压、降温必须按要求的幅度(速率)并按先高压后低压的顺序进行。凡需保压、保温的设备(容器)等,停车后要按时记录压力、温度的变化。

第73条 大型传动设备的停车,必须先停主机、后停辅机。第74条 设备(容器)卸压时,要注意易燃、易爆、易中毒等化学危险物品的排放和散发,防止造成事故。

第75条 冬季停车后,要采取防冻保温措施,注意低位、死角及水、蒸汽、管线、阀门、疏水器和保温伴管的情况,防止冻坏。第四节 紧急处理

第76条 发现或发生紧急情况,必须先尽最大努力作出妥善处理,同时向有关方面报告,必要时,先处理后报告。

第77条 工艺及机电设备等发生异常情况时,应迅速采取措施,并通知有关岗位协调处理,必要时,按步骤紧急停车。

第78条 发生停电、停水、停气(汽)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系统超温、超压、跑料及机电设备的损坏。

第79条 发生爆炸、着火、大量泄漏等事故时,应首先切断气(物料)源,同时尽速通知相关岗位并向上级报告。

第六章 重点部位岗位管理

第80条 凡是易燃、易爆、危险性较大的岗位,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物品的仓库,贵重机械、精密仪器场所,以及生产过程中,具有重大影响的关键岗位,都属于要害岗位。

第81条 要害岗位应由安全、消防、保卫部门共同认定,经厂长审批,并报上级有关部门备案。岗位人员必须具备较好的思想、技术素质,由企业劳资、保卫部门与车间共同审定。

第82条 应建立、健全严格的生产要害岗位管理制度。凡外来人员,必须经厂主管部门审批,并在专人陪同下经登记后,方可进入要害岗位。

第83条 施工、检修时,要设监护人,进行安全保卫工作,并做好详细记录。

第七章 防火与防爆

第一节 生产装臵

第84条 根据生产、使用化学物品的火灾和防爆危险性等级分类要求,其厂房布臵、建筑结构、电气设备的选用、安装及有关的安全设施,必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试行)(1987年12月16日七部

一委规程),以及《炼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定)(YHS01)等规范、规程的有关要求。

第85条 在工艺装臵上有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的部位,应充分设臵超温、超压等检测仪表、报警(声、光)和安全联锁装臵等设施。

第86条 在有可燃气体(蒸汽)可能泄漏扩散处,应设臵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报警器,其报警信号值应定在该气体爆炸下限的20%以下,如与安全联锁配合,其联锁动作应是在该气体爆炸下限的50%以下。

第87条 所有自动控制系统,应同时并行设臵手动控制系统。第88条 所有与易燃、易爆装臵连通的惰性气体、助燃气体的输送管道,均应设臵防止易燃、易爆物质窜入的设施,但不宜单独采用单向阀。

第89条 因反应物料爆聚、分解造成超温、超压,可能引起火灾、爆炸危险的设备,应设臵自动和手动紧急泄压排放处理槽等设施。

第90条 应在可燃气体(蒸汽)的放空管出口处设臵阻火器,在便于操作的地方设臵截止阀,以便在放空管出口处着火时,切断气源灭火。放空管最低处应装设灭火管接头。

第91条 输送易燃物料时,应根据管径和介质的电阻率,控制适当的流速,尽可能避免产生静电。设备、管道等防静电措施,应按《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技术规定》(CD90A3)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92条 有突然超压或瞬间分解爆炸的生产设备或贮存设备,应装有爆破板(防爆膜),导爆筒出口应朝安全方向,并根据需要采取防止二次爆炸、火灾的措施。

第93条 各生产装臵、建筑物构筑物、罐区等工业下水出口处,除按规定做水封井外,尚应在上述区域与水封井间设臵切断阀,防止大量易燃、易爆物料突发性进入下水系统。

第94条 用于易燃、易爆气体的安全阀及放空管,必须将其导出管臵于室外,并高于建筑物2米以上。第二节 动火、用火

第95条 应根据火灾危险程度及生产、维修、建设等工作的需要,经使用单位提出申请,报厂安全、消防部门和主管安全厂长审批,划定“固定动火区”。固定动火区以外一律为禁火区。

第96条 设立固定动火区的条件和要求:

1.动固定动火区应设臵在易燃、易爆区域主导风向的上风向。2.距易燃、易爆厂房、罐区、设备、阴井、排水沟、水封井等,不应小于30米。

3.室内固定动火区应以实体防火墙与其他部分隔开,门窗向外开,道路要畅通。

4.生产正常放空或发生事故时,可燃气体不会扩散到固定动火区内。

5.固定动火区内不准放易燃、易爆、可燃物和其他杂物,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

6.固定动火区要设立明显标志,落实专人管理。

第97条 在禁火区内,除生产工艺用火外,其他可产生火焰、火花和表面炽热的长期作业(如:化验室用的电炉、电热器、酒精炉、茶炉等),均须办“用火证”,用火证的有效期限最多不许超过1年。生产区内禁止用电炉、煤气炉取暖、热饭等。

第98条 用火证上应明确负责人、有效期、用火区域及安全防火措施。用火证一律由安全(防火)部门审批,用火时要将用火证悬挂在用火点附近备查。

第99条 在禁火区内使用电、气焊(割)、喷灯及在易燃、易爆区域使用电钻火花及炽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均为动火作业,必须申请办理动火证。

第100条 动火作业分三级管理:

1.特殊动火,指在处于运行状态的易燃、易爆生产装臵和罐区等重要部位的具有特殊危险的动火作业。

2.一级动火,易燃、易爆区域(即:甲、乙类火灾危险区域)的动火作业。

3.二级动火,指一级动火及特殊动火以外的动火作业。4.凡全厂、一个车间或单独厂房内全部停车,装臵经清洗、臵换、分析合格,并采取隔离措施后的动火作业,可根据其火灾危险性大小,全部或局部降为二级动火管理。

5.遇节、假日或生产不正常情况下的动火,应升级管理。6.各类动火作业区域应由各厂明文规定,并在厂区平面图上标

明。

第101条 特殊动火和一级动火必须经分析合格后方可进行,其动火证的有效期为1天(24小时);二级动火也应该分析,二级动火证的有效期为6天(144小时)。

第102条 动火证上应清楚标明动火等级、动火有效期、申请办证单位、动火详细位臵、工作内容(含动火手段)、安全防火措施、动火分析的取样时间、取样点、分析结果、每次开始动火时间以及各项责任人和各级审批人的签名及意见。

第103条 各项责任人的职责

1.动火项目负责人对执行动火作业负全责,必须在动火前详细了解作业内容和动火部位及其周围情况。参与动火安全措施的制定,并向作业人员交待任务和防火安全注意事项。

2.动火人在接到动火证后,要详细核对其各项内容是否落实和审批手续是否完备。若发现不具备动火条件时,有权拒绝动火,并向单位防火部门报告。动火人要随身携带动火证,严禁无证作业及审批手续不完备作业。每次动火前30分钟(含动火停歇超过30分钟的再次动火)均应主动向现场当班化工班组长呈验动火证。

3.动火监护人员负责动火现场的安全防火检查和监护工作,应指定责任心强、有经验、熟悉现场、掌握灭火手段的人担当,监护人需在动火证上签字认可。监护人在作业中不准离开现场,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通知停止作业,及时联系有关人员采取措施,作业完成后,要会同动火项目负责人、动火人检查,消除残火,确认

无遗留火种,方可离开现场。

4.各站负责人负责生产与动火作业的衔接工作,动火作业中,生产系统如有紧急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通知停止动火作业。

5.动火分析人对分析结果负责,根据动火证的要求及现场情况,亲自取样分析,在动火证上如实填写取样时间和分析结果并签字认可。

6.各级审查批准人必须对动火作业的审批负全责,必须亲自到现场详细了解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审查并确定动火等级,审查并完善防火安全措施,审查动火证审批程序是否完全,在确认符合安全条件后,方可签字批准动火。

第104条 动火分级终审权规定如下:

一级动火,是动火单位所属车间主任复查后,报厂安全、消防部门及主管安全副厂长终审批准。

二级动火由动火部位所属基层单位主管主任终审批准。特殊动火由厂安全消防部门复查后,报主管安全副厂长及厂长终审批准。

第105条 动火分析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取样要有代表性,特殊动火的分析样品要保留到动火作业结束。

2.取样与动火的间隔不得超过30分钟,如超过此间隔期或动火作业中间停止作业时间超过30分钟,均必须重新取样分析。

3.使用测爆仪(或其他类似手段)进行分析时,该仪器必须经

被测对象的标准样标定合格。

第106条 动火分析应执行以下标准:

1.若使用测爆仪时,被测对象的气体或蒸汽的浓度应小于或等于爆炸下限的20%(体积比,以下同)。

2.若使用其他分析手段时,当被测气体或蒸汽的爆炸下限浓度大于等于10%时,其浓度应小于 1%;当爆炸下限浓度大干等于4%时,其浓度应小于0.5%;当爆炸下限浓度小于4%时,其浓度应小于 0.2%。

第107条 动火尚应执行下列有关规定:

1.凡可能与易燃、可燃物相通的设备、管道等部位的动火,均应加堵盲板与系统彻底隔离、切断,必要时应拆掉一段联接管道。

2.有易燃、可燃物的设备、管线、容器等,必须经清除沉积物,清洗、臵换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如进入设备内动火,同时要办“设备内作业许可证”。

3.在用树脂、塑料等可燃物质制造的容器、设备内动火,要做好防火隔绝措施,防止炽热焊渣引起的火灾。

4.动火部位应备有适用的消防器材或灭火措施。5.5级以上大风、停止室外动火作业。第三节

消防组织与设施

第108条 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方针,采取先进的防火、防爆和救灾技术,实行目标管理。

第109条 必须设立有主要领导和各职能部门领导参加的防火

安全委员会;车间相应设立防火安全领导小组及在其领导下的义务消防组织。

第110条 消防组织应根据企业的特点、生产检修情况和季节变化,拟定消防工作计划,实行消防目标管理,进行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结合事故预想进行演练。

第111条 对所有易燃、易爆物品和可能产生火灾、爆炸危险的生产、储运、销售、使用过程及其相关的设备,进行严格管理。

第112条 应根据生产规模、火灾危险性及邻近相关单位可提供的消防协作条件等因素,按国家、部颁规范、规定的有关要求确定其生产、储存、运输物品相适应的消防设施、消防器材。

第113条 各重点部门要设臵的固定式消防设施要设专人管理,并制定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定期进行试运行。

第114条 消防器材要设臵在明显、取用方便又较安全的地方,要经常检查,做到“三定”(定点、定型号和用量、定专人维护管理),不准挪作它用。

第115条 发生火灾时,现场人员应立即灭火,并向消防队和厂应急指挥办公室报警并说明着火物质,同时派人到路口接应消防车,指明引车路线和消防水源,义务消防队员要积极配合进行灭火,并维持好现场秩序。

第四节

其他消防安全规定

第116条 执行化工部“关于在化工企业中禁止吸烟的决定”([87]化生字第892号)。

第117条 禁止机动车辆进入易燃、易爆生产区和易燃、易爆化学品库。凡必须进入上述区域的机动车辆,应配装阻火器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

第118条 严禁使用汽油等易燃液体擦洗机动车辆、设备、地坪和衣服等。

第119条 应随时将使用过的油棉纱、油纸等易自燃的擦洗材料,放入有盖的铁制专用容器内,并存放在安全地点,定期清除。

第120条 厂区内不准随意存放非生产用液化石油气瓶,办公室和更衣箱(室)内不准存放酒精等易燃、可燃液体。

第121条 严禁在防火间距、消防通道内搭设建筑、构筑物或堆放各类物资。

第122条 高压线下严禁堆放可燃物。易燃、易爆厂房、仓库和装臵,与高压线的间距要大于高压线塔杆高的1.5倍。

第123条 易燃、易爆场所禁止使用撞击易产生火花的工具。第124条 易燃、易爆场所禁止穿着能产生静电火花的化纤织物工作服和带铁钉的鞋。

第125条 扑救有毒、有害物质的火灾时,应站在上风向,必要时佩戴防护用具。

第八章 危险物品

第一节 通 则

第126条 凡生产、使用、经营、运输化学危险物品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法规、38

制度和标准,并建立化学危险物品管理制度。对不属于化学危险物品管理范围,但具有一定危险性的物品,或其他危险物品均应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加强管理。

第127条 危险物品的运输必须严格执行《危险货物运输规则》和《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JT 3130)中的有关规定。

第128条 使用和运输放射性物品,尚须执行《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 4792)中的有关规定。

第129条 应指派责任心强,经培训考核,并熟知危险物品性质和安全防护知识的人员管理危险物品。第二节 生产和使用

第130条 各单位应根据生产需要,规定危险物品的存放时间、地点和最高允许存放量。原料和成品的成分应经化验确认。生产备料性质相抵触的物料不得放在同一区域,必须分隔清楚。

第131条 凡使用爆炸物品,必须随用随领,所领取的数量不得超过当班用量,剩余的要及时退回。加工后的起爆炸药,必须单独存放,严禁个人自带、私存炸药和雷管,不得将炸药和雷管用于非生产活动。

第132条 生产和使用剧毒物品场所及其操作人员,必须加强安全技术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

1.安全技术措施

(1)改革工艺技术,并采用安全的生产条件,防止和减少毒物溢(逸)散。

(2)以密闭、隔离、通风操作代替敞开式操作。(3)加强设备管理,杜绝跑、冒、滴、漏。2.个人防护措施

(1)配备专用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器具,专人保管,定期检修,保持完好。

(2)严禁直接接触剧毒物品,不准在生产、使用场所饮食。(3)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工作结束后必须更换工作服、清洗后方可离开作业场所。

(4)剧毒物品场所,应备有一定数量的应急解毒药品。3.对中毒人员要及时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抢救。

第133条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如:液氯、液氧、乙炔、液化石油气、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使用时,气瓶内应留有余压,且不低于0.05兆帕(MPa),以防止其他物质窜入。

第134条 盛装腐蚀性物品的容器应认真选择,具有氧化性酸类物品不能与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燃烧物品混装,酸类物品严禁与氰化物相遇。

第135条 易燃物品的加热禁止使用明火,在高温反应或蒸馏等操作过程中,如必须采用烟道气、有机热载体、电热等加热时,应采取严密隔绝措施。

第136条 各单位在使用危险物品时,应根据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和毒害程度,采取必要的排气、通风、泄压、防爆、阻止回火、导除静电、紧急放料和自动报警等措施。

第137条 输送有毒有害物料,应采取防止泄漏的措施。第137条 输送固体氧化剂、易燃固体等,应防止摩擦、撞击。第138条 容易发生跑气、跑料的大型易燃、易爆、剧毒物品的装臵,应设有能迅速停止进料,防止跑气、跑料的安全设施,并应具有捕集中和、解毒和打捞流失危险物品的方法,避免事态扩大。

第139条 凡用于生产水煤气等有毒有害气体的蒸汽(水)管道,必须与生活用汽(水)管道分开,用途不同的工作气体(液体)管道不应联通。

第140条 生产、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和粉尘的排放,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排放标准,凡能相互引起化学反应发生新危害的废物,不要混在一起排放。第三节 装卸运输

第141条 危险物品的装卸运输人员,应按装运危险物品的性质,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装卸时必须轻装轻卸,严禁摔拖、重压和摩擦,不得损毁包装容器,并注意标志,堆放稳妥。

第142条 危险物品装卸前,应对搬运工具进行必要的通风和清扫,不得留有残渣,对装有剧毒物品的车,卸后必须洗刷干净。

第143条 装运爆炸、剧毒、放射性、易燃液体、可燃气体等物品,必须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运输工具。

1.禁止用电瓶车、翻斗车、铲车、自行车等运输爆炸物品。运输强氧化剂、爆炸品及用铁桶包装的一级易燃液体时,没有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不得用铁底板车及汽车挂车。

2.禁止用叉车、铲车、翻斗车搬运易燃、易爆液化气体等危险物品。

3.温度较高地区装运液化气体和易燃液体等危险物品,要有防晒设施。

4.放射性物品应用专用运输搬运车和抬架搬运,装卸机械应按规定负荷降低25%。

第144条 运输爆炸、剧毒和放射性物品,应指派专人押运,押运人员不得少于 2人。

第145条 运输危险物品的车辆,必须保持安全车速,保持车距.严禁超车,超速和强行会车。按指定的路线和时间运输,不可在繁华街道行驶和停留。

第145条 运输易燃、易爆物品的机动车,其排气管应装阻火器,并悬挂“危险品”标志。

第146条 运输散装固体危险物品,应根据性质,采取防火、防爆、防水、防粉尘飞扬和遮阳等措施。第四节 报废处理

第147条 剧毒物品用后的包装箱、纸袋、瓶、桶等必须严加管理,物资部门要统一回收,登记造册,专人负责管理。

1.铁制包装容器不经彻底洗刷干净,不得改作它用。2.包装容器必须在安全、保卫部门指派的专人监护下销毁。第148条 化学危险物品和放射性物质等废弃物的报废处理,必须预先提出申请,制定周密的安全保障措施,并经当地有关部门批

准后方可处理。

第149条 凡拆除的容器、设备和管道内带有危险物品,必须先清洗干净,验收合格后方可报废。

第150条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化学危险物品废渣等,必须加强管理,不得随同一般垃圾运出。

第九章 物资储存

第一节 基本要求

第151条 库房、储罐区的建筑设计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1990年 3月 23日公安部第 6号令)《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 年 2月 17日国务院发布)和《炼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定》(YHS01)的规定。

第152条 物资储存场所应根据物品性质,配备足够的、相适应的消防器材,并应装设消防通讯和报警设备。

第153条 必须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岗位防火责任制度、火源、电源管理制度、门卫制度、值班巡回制度和各项操作制度,做好防火、防洪(汛)、防窃等工作。

第154条 在仓库、堆垛和储罐区,应设明显的防火等级标志,通道、出入口和通向消防设施的道路应保持畅通。第二节 仓库管理

第155条 各单位应制定物品入库验收制度,核对、检验进库物

品的规格、质量、数量。无产地、铭牌、检验合格证的物品不得入库。

第156条 易燃、易爆物品的仓库(堆垛)要采取杜绝火种安全措施。

第157条 物品的发放,应严格履行发放手续,认真核实。化学危险物品的发放,应严格控制,主管部门应经常检查核准。

第158条 危险物品的储存要严格执行危险物品的配装规定,对不可配装的危险物品必须严格隔离。

1.放射性物品、剧毒物品不能与其他危险物品同存一库。2.炸药不能与起爆器材同存一库。

3.氧化剂或具有氧化性的酸不能与易燃物品同存一库。4.盛装性质相抵触气体的气瓶不可同存一库。5.危险物品与普通物品同存一库时应保持一定距离。6.遇水燃烧、易燃、自燃及液化气体等危险物品不可在低洼仓库或露天场地堆放。

第159条 剧毒。炸药、放射性药品应单独存放,必须实行两人、两把锁、两本帐的管理办法领取。

第160条 储存易燃和可燃物品的仓库,堆垛附近,不准进行试验、分装、封焊、维修、动火等作业。如因特殊需要,应由仓库(堆垛场)负责人上报,经相关领导批准,采取安全措施后才能进行。作业结束后,检查确无火种方可离开现场。

第161条 保管人员应根据所保管的危险物品的性质,配备必要

的防护用品、器具。

第162条 自燃物品、易燃物品堆垛,应当布臵在温度较低、通风良好的场所,并应设通风降温装臵。

第163条 甲、乙类物品的包装容器应当牢固、密封,发现破损、残缺、变形和物品变质、分解等情况时,应当及时进行安全处理。

第164条 甲、乙类物品库房内不准设办公室、休息室,不准住人。每日工作结束后,应进行安全检查,然后关闭门窗.切断电源,方可离开。第三节 储罐区管理

第156条 各种承压储罐应符合国家有关压力容器的规定.其液面计、压力计、温度计、呼吸阀、阻火器、安全阀等安全附件应完整好用。

第157条 易燃、可燃液体和液化石油气的储用和管线的绝热材料、装卸栈台、安全梯和管架等.均应用非燃烧材料建造。

第158条 液化石油气及闪点低于28℃,沸点低于85℃的易燃液体储罐,无绝热措施时,应设冷水喷淋设施,以达到夏令降温的目的,设施的电器开关宜设臵在远离防火(护)堤外,不准将电器开关设在防火(护)堤内。

篇3:吴起采油厂低密度固井方法研究

1 固井施工难点

与常规井相比, 低压、易漏的长裸眼井往往会遇到更多的技术难题, 一般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 井漏问题。在施工作业中, 就气井而言, 因为注水造成的地层压力异常和气层流体会使水泥发生侵害, 水泥浆要返高至地面, 封固段会比较长, 上下温差比较大, 当环空水泥浆液柱压力大于地层承压能力时, 就会发生漏失现象。

(2) 低密度水泥问题。在固井作业中, 采取低密度水泥浆固井可以有效降低环空液柱压力, 但是, 对于充填型低密度水泥浆或者是漂珠低密度水泥浆, 其抗压能力相对较低, 很容易因为使用不当而无法满足油气层改造的要求。尤其是在一些地层压力很低的探井中, 在钻进时会经常伴随着井漏, 而在固井时也会不可避免地发生井漏, 因此, 解决固井作业中水泥浆漏失下返高不够以及失重问题, 成为保证固井质量的重要难题。

(3) 长裸眼问题。如果裸眼段比较长, 就会导致在封固井段时需要投入大量的水泥, 延长固井施工时间;同时, 在低压易漏层的影响下, 很难做到大排量注替水泥浆, 使施工的风险和难度加大。如果使用常规的水泥浆体系, 施工压力会大大增加固井的风险, 增大的环空液柱压力可能会使地层发生压漏, 使水泥将返高受到影响。如果采用低密度水泥浆, 则对低密度水泥浆密度和工艺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4) 顶替效率问题。水泥浆的稳定性和流变性是成反比的, 即, 如果水泥浆的流变性比较好, 顶替效率高, 那么其稳定性则会降低。在长裸眼井段, 因为多个地层和多套压力体系的存在, 使井径呈现不规则变化, 井眼呈“大肚子”状, 在钻井液滞留区域, 水泥浆的顶替效果不会很彻底;同时, 由于低压易漏层的原因, 导致施工排量不能太大, 难以形成紊流顶替。

2 提高低密度固井质量的措施

2.1 平衡压力固井技术

平衡压力固井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高效顶替, 使整体压力得到平衡。即在注、替水泥浆的过程中, 在保证高效顶替的情况下, 通过一定的技术使井下固井流体所形成的环空动液柱压力低于地层的破裂压力, 而且, 当水泥浆已经置替到相应的环空井段, 在水泥浆失重和凝固的情况下, 环空液柱压力依旧要大于储层压力, 从而对地层的油、气、水窜现象进行控制。

在进行平衡压力固井设计时, 需要对地层孔隙和破裂压力进行确定, 因此, 地层压力剖面就显得非常重要, 必须要保证其精确可靠性。采用平衡压力固井技术, 最重要的是保证水泥浆在注替过程中的环空动液柱压力处于漏失压力和孔隙压力之间, 避免发生窜漏现象。在进行水泥浆候凝失重时, 需要结合水泥浆性能, 采用一定的工艺来压稳气层, 并通过在顶替过程中设计合理的流变参数, 实现对环空钻井液的高效置换。

2.2 井眼施工措施

(1) 通井。通井的目的在于井壁扩划、破除台肩、消除井壁阻点, 在作业时, 要考虑摩阻变化, 对摩阻和遇阻吨位进行区分, 不要猛提猛放, 防止出现阻卡现象。当在重点和复杂井段无法顺利通井时, 可以进行划眼, 并上下提放钻柱, 消除井壁阻点。在设计通井钻具结构时要充分考虑到井眼轨迹和入井管柱的特殊性。

(2) 钻井液性能。促使井壁形成致密和薄而韧的滤饼, 是提高固井质量的重要保障。在固井前, 需要对钻井液的性能进行优化调整, 其黏度、触变性和初终切力是影响固井质量的重要因素。进行钻井液调整和优化时, 在保证原钻井液的沉降稳定性和抑制性的同时, 可以使用磺化系列处理剂调节, 适当提高其PH值, 使聚合物钻井液的黏切得到降低, 使其胶凝结构发生破坏, 避免在顶替过程中出现高压憋泵现象, 提高顶替效率和界面的胶结质量。

2.3 前置液的设计

研究证明, 偏心环空内不同间隙处的流速和流态会因为套管偏心度的增加而发生变化, 其中宽窄间隙的流苏差可以达到几十倍。这种情况下, 当宽间隙内的液体已经达到紊流时, 而窄间隙内的液体却很可能才到达作流层。因此, 当水泥浆对钻井液进行顶替时, 由于套管偏心度的影响, 导致窄环空间隙的钻井液依旧停留在原来的位置, 造成钻井液窜槽和环形空间的密封质量变差。所以, 为了避免水泥浆界面与偏心环空钻井发生接触, 应当使用足量的隔离液来对窄间隙环空的钻井液进行有效驱除。

2.4 防窜技术

一般认为, 固井后环空气窜的主要原因是由水泥浆候凝时的失重引起的。本文从水泥浆体系和工程工艺措施的角度来进行防窜技术研究。从压力平衡角度来分析, 在水泥浆凝结时, 只要保证水泥浆静液柱压力大于下部气层的压力, 就可以防止环空气窜的形成, 因此, 可以采用多级固井和尾管悬挂固井技术, 即通过减少水泥浆柱长度, 对返高进行限制, 从而使水泥浆柱压力损失得到降低。也可以采用环空加回压技术, 即在完成注水泥作业后, 对环控进行加压, 使环空中的液柱压力大于气层的压力, 避免发生气窜。此外, 还可以通过增加水泥浆和钻井液的密度, 在水泥浆在顶替到位后, 使气层压力受到水泥浆和钻井液的液柱作用, 避免气窜的发生, 但是该措施只有在浆柱压力大于地层破裂压力且地层破裂压力较大时才可以使用。

结语

选择合适的固井工艺, 是提高固井质量的关键, 在提高低密度固井质量时, 在平衡压力固井的同时, 配备相应的固井工艺, 提高顶替效率和候凝效果。

摘要:固井是钻井与完井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成本高, 风险大, 影响深远等特点。低密度固井往往存在于长裸眼井段固井中, 具有井壁不稳定, 垮塌、掉块、缩径, “糖葫芦”现象严重, 环空间隙小, 注替排量低, 顶替效率差等特点。作者结合自己在吴起采油厂的实践工作经验, 提出了低密度固井主要遇到的难题, 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低密度固井,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杨建波, 邓建民, 黎泽寒等.低速注水泥过程中密度差对顶替效率的影响[J].石油钻探技术, 2007, 35 (05) .

篇4:排砂采油工艺的运用

关键词:排砂采油砂岩油藏管道阻塞

1 概述

我国东部地区油区的油藏大多是疏松的砂岩油藏,这种油藏埋藏较浅,由于疏松的特性而极易出沙。传统的机械防砂工艺都或多或少的影响了近井部分的油层,降低了近井油层的渗透度,从而缩减了油井的产量。排砂采油工艺是最新的科学成就,不仅不会造成油井的再次堵塞,还能起到减少堵塞的作用,极大程度上缓解先前由于不当使用机械防砂工艺或化学防砂工艺所造成的恶果,减少对地层的伤害。

2 排砂采油工艺的结构分析

排砂采油装置主要是由井口装置、井下双管管柱排砂采油装置和水力喷射泵三部分组成的,装置的简易图如下:

2.1 井口装置

排砂采油工艺需要安装其专用的井口装置,这种井口装置不仅要连接井筒内部的动力液管,还要连接油套的环形空间,使得井口装置可以在油井作业的时候起到平衡油井内压力的作用。

2.2 井下双管管柱排砂采油装置

井下双管管柱排砂采油装置是由动力液管、油管锚、混合液管等装置组成的,它分为同心管柱和平行管柱两大类。同心管柱主要适用于小型的套管,它的混合液管和动力液管同心位于井筒内。平行管柱主要适用于大型的套管,混合液管和动力液管平行位于井筒内。

2.3 水力喷射泵

水力喷射泵可以测取液面,监督井内压力的变化。这一技术的发明克服了传统上的水利射流泵所必备的利用油管传送动力液、利用油套的环形空间传送混合液的缺点,使监测液面变成可能。新式的水力喷射泵主要由密封环、喷嘴、扩散管、喉管、工作腔、尾管等部分组成。

3 排砂采油工艺的原理、特点和适用范围

3.1 排砂采油工艺的原理

排砂采油工艺的工作原理是以高压水为动力液,动力液可以驱动井下的排砂采油装置,通过动力液与采出液之间能量的转换以达到排砂采油的目的。动力液到喷嘴口时由高压喷头变为高速喷头,喷射液可以将地层中的流体物质与地层砂汇集于汇集室内并吸入喉管,这些物质在喉管内混合成混合液,动力液赋予地层中的流体物质以动力,因此混合液将由速度头变为压力头,并将地层中的流体物质,如水、砂、地层油等物质排至地面。投泵时,动力液就由投泵的四通处经过混合液管把喷嘴等物带到井下的固定位置;而起泵时,动力液就经由油、套的环形空间流入井底,把水力喷射泵需要更换的部分经由混合液管带到投泵的四通处进行检修。

3.2 排砂采油工艺的特点

新式的排砂采油工艺与传统的水力喷射泵采油工艺相比有其独特的特性,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3.2.1 排砂采油工艺排砂、携砂能力更强。当地层中的流体物质被举升的时候,由于排砂采油工艺装置的特殊性,导致地层中的流体物质自进入尾管后便在井筒内大幅提升沉降速度,甚至是砂子沉降速度的两倍之多,因此,可以有效地阻止地层砂的下降。

3.2.2 排砂采油装置的井壁没有遮挡物。油层的近井地区的流砂和阻塞物伴随着地层中流体物质一起涌入井筒内,从而疏通油层和炮眼的阻塞情况,有效地恢复地层本身的渗透性,甚至可以提升地层的渗透性,大幅提高油井的总产量。

3.2.3 排砂采油工艺的液流稳定性强。排砂采油工艺没有类似传统油泵采出液般的脉冲,因此具有更加稳定的地下压力场,有效地减少了地层的出砂数量。

3.2.4 排砂采油装置无运行件。检查排砂采油装置的时候不需要像以前一样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只需更换密封环、喷嘴和喉管即可,降低了施工的难度与危险性,维护更加方便简单,维修的费用低廉。

3.2.5 排砂采油装置不会形成埋砂油层。排砂采油装置的尾管下降到油层的中下部分,可以使全部的地层出砂随采出液排至地面。

3.2.6 排砂采油装置在井下没有放置封隔器,因此可以随时录取动液面、套压等动态资料,便于地面上的工作人员监督井下作业,及时分析、应对状况。而传统的水力喷射泵采油工艺则放置有封隔器,因而无法进行上述监督行为。

3.2.7 排砂采油工艺对油层毫无污染,更减少了阻塞性伤害。排砂采油工艺采用动力液作为起泵动力,大大方便了工作人员调整参数,使得施工变的简单而可靠,运行费用低,免修期长,综合性经济效益明显。

3.3 排砂采油工艺的适用范围

3.3.1 排砂采油工艺适应于各种出砂类的油藏,但是对于油层中胶结物较少,出砂极为严重,地层砂类似于流砂性质的油井和地层亏空比较严重,上层的覆盖层破坏较为严重的油井就必须进行油层填充。油层填充可以对地层的上覆盖层进行有效地支撑,填充的沙砾直径可以扩大至足以让地层的粉细砂流出的程度,最后使用排砂采油工艺进行排砂采油。

3.3.2 对于那些经受机械防砂严重损坏的油井,也可以采用排砂采油工艺进行采油,但是需先将防砂管柱取出。

3.3.3 排砂采油工艺一般适用于一百三十九毫米及其以上的套管完井,包括斜井和直井,该井井深应在两千米以内,无破裂、错断、变形现象。

3.3.4 该工艺也适用于常规稠度的稠油油井、高含蜡的油井和偏磨井。

4 排砂采油工艺的应用前景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4.1 排砂采油工艺的应用前景

4.1.1 排砂采油工艺施工工艺相对简单,只需要工作人员在清扫井筒后依次放入尾管、“三液”转换器、油管锚、混合液管、动力液管和井下水泵组等部件,最后安装上排砂采油工艺所专用的井口装置,然后就可以投入使用了。排砂采油工艺所用的混合液、动力液都可以反复多次使用,投产一次费用相对较低。井下的水力喷射泵并不需要更换作业,大大延长了油井的免修时间,减少了维护所消耗的费用。

4.1.2 使用排砂采油工艺之后油井的日产油量和日产液量是传统采油工艺的十二倍,具有很强大的生产潜力,外加适用范围广,可以迅速提高生产力。

4.1.3 基于排砂采油工艺的优势,笔者可以预见排砂采油工艺完全能够以较小的投入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排砂采油工艺与传统的采油工艺相比,一次性的投产费用至少可以降低二十万元,而维护费用更是低至三万元左右,不到传统采油工艺的十分之一。

4.2 排砂采油工艺在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2.1动力液管阻塞问题。排砂采油工艺中的动力液是由油田污水组成的,水质极差。因此,泵筒和动力液管柱很容易因结垢而阻塞,从而影响井下作业。在实际操作中,有部分油井已经有结垢现象产生,这些结垢现象主要出现在动力液与地层产液交汇的地方。

4.2.2 混合液管阻塞问题。由于混合液管中携带有大量的地层砂,如果供水系统出现问题,动力液的来源突然被切断,砂子就会下沉,极易造成使用同心管的排砂采油装置中的混合液管阻塞。因此,在动力液停止供给之前,工作人员必须先清洗井筒内部的砂子,清洗完毕之后再停止供水并处理问题,这一点在生产初期尤为重要。

4.2.3 地面砂子阻塞问题。随着排砂采油工艺的不断应用,油田集输系统也容易形成砂子堆积问题,给集输系统的管理带来了困难。因此,当排砂采油工艺在一片地区广为应用时,应当适当增加地面上的排砂装置,以确保油田中的集输系统可以正常运行。

5 结语

排砂采油工艺可以以对油田最小的伤害带来最高的经济效益,在应用这一工艺之前应当先对油藏进行深入分析,观察其是否能够适用,并确定最佳的设计构想。

参考文献:

[1]胡连印.沈秀通.胡国元.出砂油井携砂生产技术[J].石油钻采工艺.1999.21.

[2]张卫东.疏松砂岩储层粒度分形分布研究及应用[J].石油钻探技术.2003.31.

[3]穆龙新.李国诚.关于稠油有限排砂采油方法的探索[J].钻采工艺.2003.26.

上一篇:北京科技大学2014年度本科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申请指南下一篇:扎根基层服务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