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他人快乐自己

2024-06-30

关爱他人快乐自己(共15篇)

篇1:关爱他人快乐自己

关爱他人,快乐自己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关爱他人,快乐自己》。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女孩经过一片草地时,看见一只蝴蝶被荆棘刺伤。小女孩小心翼翼地为它拔掉刺,让它飞向大自然。后来蝴蝶为了报恩,化作一位仙女,对小女孩说:“请你许个愿吧!我将让它实现。”小女孩想了想,说,“我希望每天都能开开心心的!”于是仙女弯下腰在她的耳边细语了一番,就消失了。后来,这个小女孩果真快乐地度过了一生。

透过这个故事,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关爱他人,才能快乐自己,并在关爱别人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力所能及地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只有你慷慨地付出,才会有惊喜的收获。有时,成功就是我们不经意付出的回报。

大家一定听说过“盲人提灯笼”这个故事吧?也许会有很多人要取笑盲人:“你走夜路总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真是多此一举!”可盲人却满心欢喜地说:“你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我提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样我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也等于帮助他人。”

是啊,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对他人的关爱就像抖动一个蜘蛛网,我影响着他人,他人又影响着更多的人,彼此相连,互相关爱。在这个大集体中,我们都喜欢关心别人的感觉,更喜欢被关心的感觉。同学身体不舒服,给他递杯热茶,关切地问候几声;同桌忘记带橡皮,悄悄地递上一块;同学生病了,有好多作业都没补上,这是,我们就应该上前一步,主动给他分析、讲解„„关心、帮助他人就是自己心中装着别人;关心、帮助他人就是在自己开心的同时也让别人开心;关心、帮助他人就是理解别人。当困境中的人,伤心中的人,得到了别人的帮助,就像心中拥有了一朵美丽的花儿,拥有了整个春天!

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而需要帮助的时候,所以,我们看到别人处于困境时,应该主动伸出援助的双手,在帮助别人过后,看到别人开心,你也会从心里面感到快乐。我们生活同一片蓝天下,就应该快乐在同一个地球上。

关心别人,快乐自己。关注多姿生活,关爱多彩生命。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成为一个自己快乐、也能够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吧!

安溪县沼涛实验小学四年级:陈智彦

篇2:关爱他人快乐自己

大家好!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关爱他人 快乐自己》。我们伟大的祖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繁荣、走向和谐、走向富强,为此,我们每一个祖国的儿女都感到由衷高兴。同学们,你们的学习、生活快乐吗?你们想永久地拥有这份快乐吗?老师告诉你一个快乐的秘决:伸出你热情的双手去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助人是快乐之本。

在我们生活中,我们都喜欢他人关心的感觉,而更喜欢被关心的感觉。我们都希看得到他人的支持和理解。而且很多时候,我们帮助他人也即是帮助自己。我们都处于一个大集体中,每个人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着,有时候,我们也需要他人的帮助,而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帮我们的,经常就是那些我们曾帮过的人。

处在困境中的人,处在伤心中的人,拥有一朵花,感觉就像拥有了整个春天。我们只要为他们献出一片暖暖的关爱,那么,我们就会为他们营造了一个幸福的天堂。

那么帮助他人,是否就是要干一番大张旗鼓的好事来呢?实在不然。有很多事情我们是可以做的。比如,看到正在滴水的水龙头或大白天正在亮着的电灯,随手将其关掉,这是关爱我们的学校;看到地面脏了或有一片纸屑,我们动手打扫一下或弯腰检起,这是关爱我们的环境;看到同学不舒服了,去问问有甚么需要帮忙的,看到他人正在学习或休息,我们不能吵闹、要保持安静,这是关爱我们的同学……这些都是一些小事,我们完全可以做到,何乐而不为呢?

同学们,只要我们心中时时刻刻地想到他人,大家互助互爱,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美好,我们开发区实验小学这个大家庭也会更加美好。别忘了,帮助他人是快乐的源泉,我们要做个快乐的人。

篇3:服务他人快乐自己

为了提高服务质量,经营者往往会拿出制度、考核办法等举措作为衡量标准,应该说,通过这些载体只能不同程度地规范员工的服务行为,比如统一着装、待人微笑、耐心解答。但是,条条框框的要求不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唯一途径,如果完全依赖制度和考核就想达到顾客所需的服务,是不可能的。因为这很容易转变成程式化服务,而当服务从业人员进入这种服务状态时,他的每一块肌肉都变得机械,可想而知,当人像机器一般被设定程序,思维功能就会失效。但是,人与人只有在交流中才会建立感情,服务从业人员则需要与顾客沟通才会知道顾客的需求。

不久前,看到一篇服务从业人员撰写的文章,题目叫《只有真诚的服务,才会换来客人的微笑》。题目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套话,内容就更假了:“面对客人应表现出热情、亲切、真实、友好,做到精神振奋,情绪饱满,不卑不亢。声调要自然、清晰、柔和、亲切,不要装腔作势,音量语速适中,以免客人听不太清楚,说话要注意语言艺术,多用敬语,注意‘请’‘谢’不离口,见到客人要主动打招呼问好。”初看,服务要求近乎完美,但细细琢磨,就会觉得这么多形容词要通过一个人的神色语言表现出来,累不累?服务对象能受得了吗?

有一则案例,某加油站经理为提高服务质量,对员工制定了服务质量考核办法。检查小组每月去现场考核,考核对象的分数都在90分以上。但是,石油公司还有一道程序,就是总部派出人员暗查,结果反馈回来的分数只有60分左右。这就是程式化考核带来的弊端。

“职业荣辱感”打败“硬性要求”

以制度和考核来规范服务行为是必须的,但不是唯一的,我们要寻找更高的服务境界来提升服务质量。而这种更高的服务境界是要脱离“硬性要求”的,服务也不例外。对“硬性”的条条框框有一种本能的排斥心理,这是人的天性所决定的。这种排斥心理分两种:一种是显现的,就是公然不执行,看你拿我怎么办。一种是潜藏的,就是阳奉阴违,领导在,“装一把”,领导不在,就“去你的吧”。这种服务是做给领导看的,不是真正为顾客服务。

美国有位著名的管理学家说:一个管理者可以命令部下做事,但无法命令部下用心做事。

那么,怎样才能自觉地用心做事?说到底,就是服务从业人员要有“职业荣辱感”。这看似是一个唱高调的词句,其实是能够从真正意义上提高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职业荣辱感”是由人的价值取向决定的,也就是从业者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是否有价值认知,通俗地说,就是你现在做的事值不值得。

有些员工觉得,从事服务行业能找到生活的乐趣、心灵的慰藉,当看到顾客满意的微笑,听到一句谢谢时,他就会充满成就感,就想更努力地使这种成就感得到升级;有些员工则觉得这是伺候人的工作,伺候不好还要受气,从而心理就会产生一种委屈、怨气,每天都想把这种怨气往顾客身上撒。前者的心理诉求实际上就是“职业荣辱感”的体现,这一点,在被称为“平民英雄”的吴斌身上体现地尤为突出。

不少知道吴斌事迹的人都为之感动,他在身受致命伤害的短短一分多钟里,临危不惧,沉着操控,安全疏散旅客。危急时刻,强烈的职业责任感让他保全了24名乘客的安全,自己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有些报纸在描述这段感人事迹时,用了很多形容词来修饰吴斌的行为,把吴斌的思想境界提得很高。一位姓周的乘客事后感慨说:“吴斌的职业素养相当高,一般人肯定是先捂痛处,他是先把方向盘、停车。”

姓周的乘客用职业素养来评价吴斌是中肯的。吴斌在生命最后一刻的举动,并不是刻意的,而是“职业荣辱感”已经潜移默化地融进他的意识所致。这种举动早己超越了条条框框的服务要求,是不可能刻意做出来的,是他对其职业热爱和敬重的结果。

由于吴斌所从事的是特殊工种,安全是他服务的最高要求,他的同事说,吴斌每次出车回场,第一件事就是检查车辆在行驶中会造成不安全因素的关键部位,长期的坚持就变成了习惯,不检查心里就挂着事,吃饭睡觉都不香。行驶途中,旅客坐的是否安心,是他最关心的。到达目的地,看到一个个旅客下车时满意的笑脸,这就是他的成就感,就是他所需要的心理满足。

当一个员工把荣辱感与职业生涯联系起来时,荣辱感就会影响到他的言行和日常生活,他就会自觉地超越条条框框的服务要求。而当一个员工的服务境界提升到这种程度时,成就感也随之得到提高,他自然就会去琢磨该如何满足服务对象的心理需求。

其实,这种事例还有很多。不久前,《台州晚报》专门对杜桥1 16路乘务员吴杰芬关爱老人一事做了报道,她对记者说:“不帮忙心里不踏实。”这句话就充分说明了吴杰芬有很强的“职业荣辱感”。

条条框框的服务要求虽然是必须的,但绝不是提高服务质量的最佳途径,打破这种“硬性要求”,使服务从业人员进入自觉服务化状态,并把个人的荣辱倾注服务其中,才是真正目的。

特色服务应该在“引导消费”上下功夫

人们对特色服务有一个误区,觉得把服务项目做优或升级就是特色服务了,其实不然,所谓的特色服务,应该是一种观念的深化、行为的变通,而这两点归纳起来就是引导顾客消费,也就是让顾客接受我们推出的服务项目。

说到引导顾客消费,有一个案例:一家商店,老板老实本分,很讲诚信,开店一年,每月的营业额除去店面租金和进货成本利润就所剩无几。有一天,一个年轻后生到老板商店应聘,老板苦笑说:“你看店里顾客寥寥无几,我们几个人还闲着呢。”

这个后生在不少单位做过,但全部是没做多久就辞职,原因是他喜欢有挑战性的职业,而生意清淡的商店对他来说极具挑战性。

后生自信地说:“我就是想帮你忙起来。”

老板问:“你用什么方法改变我的清闲?”

后生说:“这样吧,你把商店承包给我,我每年上交高过你每年利润20%的承包费。”

老板想了想,一年不做事,还能比做事净赚20%的钱,何乐而不为?

其实,后生应聘之前,就到商店蹲守了一段时间。某天,一个小姐走进商店,走到化妆品柜台前说:“给我拿一瓶海飞丝洗发水。”

“对不起,”老板说,“我这里没有海飞丝。”

小姐只好失望地离开商店。

在没有买成海飞丝的小姐身上,后生找到了商店冷清的原因,他觉得,商店老板作为经营者,既缺少掌握顾客感觉的能力,又缺乏培养员工的营销能力。后生接手商店后,又碰到同样的事,就借此机会告诉店员如何引导顾客消费。

后生问店员:“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没有做成那一单洗发水的生意?”

店员说:“想过,缺货,需要补充货源。”

后生说:“那么如果我要买一双法国布鞋,你也去法国进货?”

“这……”店员不禁语塞。

后生说:“为我,去法国进一双圆口布鞋你觉得现实吗?不现实。其实,我之所以想买布鞋,无非是觉得它穿着宽松舒适。你虽然没有布鞋,但你完全可以介绍其他同样宽松舒适的鞋子给我,因为我要买的其实并不是布鞋本身,而是买一种让脚觉得舒适的感觉。就拿那位买洗发水的小姐来说,你虽然没有海飞丝,但是你有许多其它牌子的洗发水,在你说完抱歉后,完全可以推荐其它牌子的洗发水给她,并且尽一切所能让这位小姐知道你推荐的商品比海飞丝更好。”

后生的一席话,店员恍然大悟,从此,遇到店里没有的商品再也不只说抱歉了,店员们都学会了根据“顾客想要的感觉”推荐商品,回头客越来越多,员工们也越来越忙。

这个案例说明了引导顾客消费的重要性,我认为这就是特色服务。实际上,各单位推出的新型服务项目都为顾客提供了便利,但是,顾客的接受度并不高。如果我们花费很长时间却不能为大多数顾客所接受,那么时间成本是不是太高了?虽然有很多客观因素,但是,不能用来制约主观意愿。如同上面的案例,商店老板在解决问题时始终绕不开客观因素,而后生巧妙运用主观能动性,让问题迎刃而解。顾客的满意度提高了,生意更好了,员工心情也愉快了,这就是提高服务质量的最佳手段。

服务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提高服务质量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服务从业人员要读懂顾客难以启齿的需求。应该说,这是提高顾客信任度的一个绝佳途径。

那么,怎样才能觉察到顾客不好意思说的心理需求呢?我认为,具备这种本领需要修炼。说到修炼,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和尚禅坐,这是修身养性的很好方式,行话叫修行。其实,禅坐己经从特殊人群向普通百姓蔓延。但是,以打坐的方式修炼必须要用心,没有一丝杂念才能起到效果。同样道理,如果服务从业人员不去用心“修炼”,想拥有这种道行是不可能的。当然,除了在表情和行为中发觉顾客的心理需求之外,经验也十分重要。

举个案例:某天,某客运站临近下班,一位老员工经过候车室时,坐在一角默默流泪的小姑娘引起了她的注意,她走到小姑娘身边耐心询问,起先小姑娘有戒心,不肯说,这位老员工把她带回办公室,原来小姑娘家住宁波,放假回乡下看外婆,因为开学了要回宁波,但是因为交通拥堵,等赶到城里时,去宁波的末班车已经离开了。她人生地不熟,又快天黑了,心里又急又怕,内向的她不好意思求助站务员,只能坐在一旁流泪。老员工得知后,带她吃过晚饭,又不放心她一个人在候车室,就把她带回自己家。第二天把她送上去宁波的班车。这位老员工谈到这事时,话语中流露出一种成就感,应该说,这种成就感是她的内心需求。

在服务过程中,有这种意识的服务从业人员,如果看到顾客的潜在需求而没有去满足,她的内心会不舒服,甚至自责,这就是服务的最高境界。这种服务已远远超出了程式化范畴,换句话说,她已经打破了条条框框的服务要求。为顾客排忧解难完全出于自愿,这种自愿的背后有一种责任在支撑。

总而言之,服务他人,快乐自己,才是服务的最高境界。

美国有位著名的管理学家说:一个管理者可以命令部下做事,但无法命令部下用心做事。

篇4:关爱他人 快乐自己

今天上午,寒风迎面向我吹来,但心里还是暖暖的,我带着妈妈的嘱托,来到了敬老院。我轻轻推开一扇门,看见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奶奶,我热情地向她问个好,奶奶立刻招手示意我坐在她的身旁,我和老奶奶谈得很融洽,在聊天中,我得知她退休前是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在教育战线上整整工作了35年,说到她的过去经历,她教过无数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有开心的、有生气的、有难忘的,最后是无怨无悔的。我看到她的表情在不断地变化,声情并茂的,我听得津津有味。她高兴地对我说:“小朋友,我很高兴和你分享我过去的生活点滴,我曾经自豪过,但那是过去的事了,现在我不管用了,还需要别人的照顾。”我马上安慰她说:“不,不,不,我觉得老人就是一块宝,什么都好,没有你们的过去贡献,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然后,我又跟当过警察的李爷爷、当过医生的张奶奶聊天,带给他们一点点关爱,自己却得到了更多的快乐。那天,我收获不少,心情特别舒畅。

真是“关爱他人,快乐自己。” ♡

关爱他人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妈妈总对我讲,老人最需要的就是关心和爱护,尽管是说说话、聊聊天,他们就会因此感到幸福和快乐了,不再觉得孤单。我们要多关爱老人。俗话说得好:“关爱别人,快乐自己。”我从中体会到许多的乐趣。

今天上午,寒风迎面向我吹来,但心里还是暖暖的,我带着妈妈的嘱托,来到了敬老院。我轻轻推开一扇门,看见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奶奶,我热情地向她问个好,奶奶立刻招手示意我坐在她的身旁,我和老奶奶谈得很融洽,在聊天中,我得知她退休前是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在教育战线上整整工作了35年,说到她的过去经历,她教过无数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有开心的、有生气的、有难忘的,最后是无怨无悔的。我看到她的表情在不断地变化,声情并茂的,我听得津津有味。她高兴地对我说:“小朋友,我很高兴和你分享我过去的生活点滴,我曾经自豪过,但那是过去的事了,现在我不管用了,还需要别人的照顾。”我马上安慰她说:“不,不,不,我觉得老人就是一块宝,什么都好,没有你们的过去贡献,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然后,我又跟当过警察的李爷爷、当过医生的张奶奶聊天,带给他们一点点关爱,自己却得到了更多的快乐。那天,我收获不少,心情特别舒畅。

真是“关爱他人,快乐自己。” ♡

指导老师:曾芳

本文作者系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中心小学学生指导老师:曾芳

本文作者系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中心小学学生

篇5:关爱他人,快乐自己

一、对主题的解读

关爱,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人间因有爱而充满阳光,人们因有爱而幸福快乐。而当代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眼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的现象普遍存在。根据这一现状,我设计了《关爱他人,快乐自己》主题班会课。这一节课,让学生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情感,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让他们懂得关爱他人、关爱社会是一种幸福。就本次班会的主题来看,对“爱”字的理解和感悟成为了我这节课最重要的教育目标。

二、说教法

(一)说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重、难点

(三)说班会形式

(四)说班会准备

(一)说教学目标

根据具体要求和班会课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此次班会使学生明白学会关心别人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交往的需要,是一种获得友谊的渠道。

2、能力目标:通过教育活动使他们感受到被人关爱的温暖、快乐的同时,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学会从小尊老爱幼、关心他人、爱护他人,引导他们懂得人人争做一个善于关心、爱护他人的好少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要为别人着想,在关心、帮助别人,为社会做贡献中体现自身的价值,从而获得美好的友谊,享受人生的乐趣。

(二)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初步养成你帮我、我帮你的良好习惯。

2、教学难点:让学生们能真正做到团结、友爱,相互帮助。

(三)说班会形式

欣赏歌曲、讨论、诗朗诵、小品、配合游戏、妙语接龙、自我审视等形式。

(四)说班会准备

1、加强宣传发动,向学生公布了本次《关心他人,快乐自己》主题班会的部分活动方案,进行全员发动,营造活动范围

2、全班学唱《让世界充满爱》;

3、让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有关关爱别人的各种资料,如故事、图片、歌曲,准备节目(歌唱、小品等)

4、将适合本节班会课的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5、布置会场(在课室前面黑板书写主题,布置教室座位。)

班会过程

(一)、游戏导入,明确主题

教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个“盲人过马路”的游戏,当你被蒙住双眼成了盲人时,你觉得怎么样?这时你最需要什么?

通过谈话,引出今天活动的课题:关爱他人,快乐自己。

教师找个学生做盲人,蒙上眼睛,准备过马路

【设计意图】:第一个环节,通过“盲人过马路”的游戏,学生了解残疾人的不幸,激发他们的同情心。不仅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理解、关心、帮助残疾人,还能让他们在活动中产生的同情心逐步内化为一种主动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社会责任感,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良好道德品质的目的。

(二)、情景表演,辨析导行

1、第一个环节——“我说谁帮过我”。(学生自由发言)

在这一环节中,主要是让学生用心去发现关爱别人的优秀事迹;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发扬这些优良传统,促使班集体更加团结。

2、第二环节——诗朗诵。

3、第三环节——小品表演《下课时》

教师小结:同学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我们要学会正确处理,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在学习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困难,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表演教学,学生通过一个个很熟悉的学习生活情境中,获得情感体验从而明白同学之间遇到不愉快的事要正确对待,要团结友爱;当别人有困难时要伸出援助之手,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本环节主要是遵循逐层深入的原则

(三)运用观点,行为指导

1、第四环节——配合游戏

游戏内容:把两个人整残疾了(蒙眼绑手绑脚随便),让他们只能互相配合的完成一件事。(比如:削铅笔,一个人只能用左手,一个人只能用右手,看谁削的多。)

【设计意图】:使学生设身处地地运用观点解决问题,设置这一游戏的目的是了解学生运用观点的能力。

2、第五环节——妙语接龙(一人说一条,从第一个同学说起,说一圈)【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搜集关爱他人的名言警句,从而真正体现 “参与面广,人人有体验、个个有实践,全员受教育”的班会效果。

(四)、榜样示范,拓展延伸

第六环节——“我要对你这样说”

主要是让同学们谈一谈以前的什么是我做的不对,以后我再遇到这样事会怎样处理。(学生自由站起来发言。)

教师小结:希望全体同学听了之后,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观点解决问题,自觉地去学习,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都要去帮助他人,去关心他人,从中明白了遇到事情将如何去处理,从而深化了本次班会课的主题。

(五)、谈话总结,歌声升华

在《让世界充满爱》的音乐声中教师对本次班会总结。

教师小结:今天这堂课,使你学到了什么本领?同学们,今天你们在班会上的成功表现,让我非常高兴,在高兴之余,我也想希望同学们不要把这次班会当成游戏,而是要把它当成自己成长中的台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互相关爱,用到以后的实际生活中,这样下去你们会最终成为一个关爱别人的人。只要我们都有一颗宽容别人的心,相互帮助,团结友爱,我们就会收获很多的快乐、这个世界也会变得更美丽。

篇6:关爱他人,快乐自己社会教案

现在的儿童是21世纪真正的主人,他们应有良好的社会品质,尊敬老人是中华人民的传统美德,每一个人都应遵循,特别在幼儿阶段,教师就应注重幼儿社会品质方面的培养,本活动穿插了故事,通过学习故事、理解故事,幼儿知道了尊老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即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虽然故事只是作为帮助幼儿理解孝敬老人这种行为的一个引子,这个故事中所说的小青鱼帮虾公公实现了一个心愿,其实,已在潜移默化地教育幼儿从小就应该爱父母尊敬老人。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以猜谜引起幼儿的兴趣,又极具情趣性,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兴趣,同时激发了幼儿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青鱼尊敬老人的情感。

2、体验助人为乐的快乐。

活动准备:录音机、故事磁带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题。

1、出谜面:一座七彩桥,白云上面架,平时不见面,雨后才见它。

2、从谜面及生活经验中了解彩虹的七彩和拱形的特点。

3、组织讨论:你觉得哪些东西像彩虹?

有一只虾,它长的很特别,他也很喜欢帮助老人,那他帮助了谁?

请小朋友一起来听听吧!

二、听故事、理解内容

1、倾听一遍故事。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讲了些什么?故事里的七彩虾是谁?

2、再次倾听故事。

故事里小青鱼帮助了谁?

虾公公躺在小青鱼的背上,看到了什么?怎么说的?小青鱼怎么回答的?

3、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虾公公会把彩虹当作七彩虾呢?(引导幼儿根据虾和彩虹的拱形特点来分析。)小青鱼看到虾公公伤心地样子,心里怎么想?它又是怎么做的呢?它为什么要这样做?

小青鱼帮助别人后心里会怎么样呢?(很开心、很快乐……)

4、结合实际,拓展到生活你愿意做小青鱼吗?愿意和他一样去帮助别人吗?

你在生活中是怎么去做的?是如何去帮助别人的?谁来和我们分享一下故事:七彩虾虾公公已经很老了,它游不动,只能躺在河底。一天,下了一场很大很大的雷雨,雨停的时候,小青鱼来找虾公公:“我背您到河面上去玩玩吧!”啊,虾公公又看见了蓝蓝的天,绿绿的草。

这时,天边出现了一条七彩的虹。虾公公惊叫起来:“哦,一条好大的虾呀,还是七彩的呢。”小青鱼乐了:“那是虹,不过,长得还真像您。”虾公公却固执地说:“就是虾,我这就找它聊天去。”虾公公独自往前游,不小心翻了个身,慌得小青鱼忙上前托住它。等虾公公再抬头时,“七彩虹”已经不见了。“七彩虹也嫌我老呀。”虾公公很伤心,闷闷不乐地回到河底。虾公公的身体更坏了,可依旧念叨着“七彩虹”。小青鱼好着急,它想呀想,怎么样才能安慰虾公公呢?

小青鱼去找朋友们帮忙,请它们把自己变成一条七彩鱼。当小青鱼又游到虾公公身边时,虾公公可高兴了,它轻轻地说:“噢,是七彩虹,我一直想着你。”“我也是!”小青鱼亲切地回答。它就这么弯着身子,陪伴着虾公公。

[关爱他人,快乐自己社会教案]

篇7:关爱他人快乐自己作文300字

人是万物之灵,人与人之间也只有用关爱编织,才能绚丽多彩。

如果你留意,每时每刻,你都在周围人的关爱中生活。

早晨,妈妈有些发热,你悄悄地把药片放在她的枕边;父母工作不顺利,你抢先做完家务。

路上,有小孩摔倒,你轻轻地把他扶起;车上,有老人站着,你热心地给他让座。

课间,同学满头大汗,你静静地递上一块手帕;某天,同学闷闷不乐,就主动陪他散步,跟他聊天……关爱他人,就从这点点滴滴做起。

学会关爱他人吧,它会使你在人群中不被孤立,不被排斥。

学会关爱他人吧,它会使你的生活到处充满阳光,充满欢笑。

学会关爱他人吧,它会使你的人生充满活力和希望。

同学们,我们也尽早行动起来吧,学会关爱他人!

篇8:关心他人快乐自己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三”:在生活中, 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关心和帮助。这次习作, 我们就来写一写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写之前先想一想, 事情发生在怎样的环境里, 是怎么发生的, 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怎样。写时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 要表达真情实感。写完后可以和同学交换意见。

拓展思路

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写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情, 请静静地回忆, 细细地品味。然后我们也来写一写体现人们相互关心的事。生活中有很多乐于付出的人, 有很多感人的事, 深深地打动着我们的心, 如长辈与晚辈之间的、我们与陌生人之间的、同学之间的、邻里乡亲之间的……请打开你记忆的闸门, 搜索那些令你感动的故事。也可以从时间 (上学前、去年、今年、上个月、上星期、最近……) 、地点 (家里、学校、邻居家、路上、郊外……) 、人物 (亲人朋友、老师同学、陌生人……) 考虑。只要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事都可以写。

习作提示

1. 要写体现相互关爱的事。例文《谢谢你, 我的好兄弟》的小作者就选取了一件发生在考试前的同学借给他文具的小事, 来表现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

2. 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事情是怎样发生的、怎样发展变化的, 都要按一定的顺序具体写出来。例文《谢谢你, 我的好兄弟》就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 先写要考数学了“我”没带铅笔和直尺很着急, 然后详细地描写两位同学帮助了“我”, 最后写“我”很感谢同学。

3. 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例文《谢谢你, 我的好兄弟》中“我”发现没带直尺时的心理活动描写得很真实;两位同学的语言描写也很朴实;同学把铅笔一分为二, 动作描写也很干脆利索。

篇9:理解他人快乐自己

我是一个容易冲动、爱生气的孩子,凡事稍有不顺自己的意就会喷起“火药枪”。记得有一次,爸爸要出去喝茶,我问他几点才能回来,爸爸说要谈事情不知道几点才能回来。我想喝茶应该不用多久吧,可是没想到过了两个半钟头后爸爸居然还不回来!我拿起电话,气呼呼地“命令”爸爸立刻回来。爸爸解释事情没办好,让我先睡觉。第二天早上,我仍怒气未消,对刚起床的爸爸大声嚷嚷:“你昨晚为什么那么迟回家?等下马上惩罚你!”直到我读了《爸爸的十六封信》后,我才意识到那天是我错了:爸爸因为谈生意而迟回家,我真不该生气,更不应该那样无礼地对长辈说话。我应该像林良爷爷说的那样,心平气和地跟爸爸讲话,告诉他我希望他早点儿回家,那样大家心里都不会难受。

看,爸爸又坐在沙发上抽烟了,似乎还在想什么事。我闻到烟味,便满脸怒气地对爸爸喊道:“把烟灭了!吸烟有害健康!”爸爸充耳不闻,于是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把抢过爸爸的烟,摁灭,扔进了垃圾桶。这回爸爸真的急了,瞪着眼吼道:“你干什么!”我刚想和爸爸顶嘴,忽然想起《爸爸的十六封信》里曾写道:“遇事要学会控制情绪,多体谅别人。”对了,爸爸抽烟很可能是因为有什么烦心事,我不应该这么粗暴地对待他,可以好好和他说,劝他少抽烟,或者干脆把打火机和烟偷偷藏起来,让他找不到,那样效果可能会更好些呢。

现在的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冲动了,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待事情,理解别人的心情。这都归功于我阅读了《爸爸的十六封信》这本书,它帮我解决了成长路上遇到的困惑,让我更接近真、善、美。我们家也因为我的变化悄悄地发生着改变,变得更加温馨和谐。

篇10:学习关爱他人快乐自己心得体会

第一小学

刘广平

二月二十二日上午,我校开展了学习关爱他人快乐自己的主题活动。全校师生认真聆听了校领导的讲座。

他们的讲座确实太精彩了,让我不止一次地想,原来教育还可以用爱探索出。他们的话语质朴,却让我回味无穷——

改变能够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

方法来源于观念!

严中有情,情中有爱。言之有理,言之有力!

不重复别人的路,也不重复自己的路!

千句话万句话,用人格说话,千句话万句话,用人格做事。

从 校领导们的讲座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和谐班集体的形成,需要班主任用爱、用方法、用真情影响学生,采取民主管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尊重学生的人格,创造条件请学生参加,让学生真正把自己当作班集体这一大家庭中必不可少的一员。在与学生交往中,我遇到了问题也会想方设法以“关爱”为出发点,以“方法”为手段解决,单一的说教不是教育,真正的教育必须让学生去参与去感悟。需要我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采取行之有效的、目标明确的方法来解决,开展丰富多采的班级活动来教育。十几年的教育生涯,我一直在班主任的岗位上摸索,自以为用爱心感染每位学生,也能博得学生的喜爱。听了今天的讲座,我觉得自己与 一名优秀的班主任相差太远了。班主任只会给学生爱,这样做班主任的工作太狭窄了。要拓宽途径,从各个方面实施班主任的职责。我认为 从教育中找到快乐是最主要的,因为你只有快乐的教书,才能很好地敬业、爱业。在教育工作中乐业、敬业、爱业,做一个宽容、可敬、快乐的班主任是我的追求!

我要尽可能地多创新,多给学生意外的惊喜,让学生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多给学生一些新颖的教育,真正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并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育是一门充满无限与火热激情的艺术。如果没有了激情,教育将会成为一潭死水,如果没有了激情,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都将变得麻木。我们班主任应该充满激情,应该用我们的激情去点燃学生的激情。激情之火,力量无穷!

篇11:关爱他人快乐自己

五年三班

同学们,你们的学习、生活快乐吗?伸出你热情的双手去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助人是快乐之本。

雷锋同志生前说过“对待同志要象春天般的温暖”,我们经常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是的,我们的世界需要爱;爱,编织了我们这个缤纷多彩的大千世界。关爱他人,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处在困境中的人,处在伤心中的人,拥有一朵花,感觉就像拥有了整个春天。我们只要为他们献出一片暖暖的关爱,那么,我们就会为他们营造了一个幸福的天堂。

在我们生活中,我们都喜欢别人关心的感觉,而更喜欢被关心的感觉。我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支持和理解。而且很多时候,我们帮助别人也等于帮助自己。我们都处于一个大集体中,每个人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着,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别人的帮助,而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帮我们的,往往就是那些我们曾经帮过的人。

那么帮助别人,是否就是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好事来呢?其实不然。有很多事情我们是可以做的。比如,看到正在滴水的水龙头或大白天正在亮着的电灯,随手将其关掉,这是关爱我们的学校;看到地面脏了或有一片纸屑,我们动手打扫一下或弯腰检起,这是关爱我们的环境;看到同学不舒服了,去问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看到别人正在学习或休息,我们不能吵闹、要保持安静,这是关爱我们的同窗……这些都是一些小事,我们完全可以做到,何乐而不为呢?

篇12:关爱他人就是关爱自己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关爱他人,就是关爱自己》。曾经有一个人,想知道天堂和地狱究竟有什么区别?于是,他找到上帝,请求带自己去看一看。上帝答应了。他们首先来到地狱,看到的是这样一副凄惨景象:一群面黄肌瘦的人正拿者一根长勺,拼命往自己嘴巴里送食物,但是那根长勺实在太长了,比他们的手臂还要长,他们无法将食物送进自己的嘴里,甚至有人的手臂弯曲、变形了。周围的地上、衣服上到处都是食物的残渣,但还是没有吃到任何东西。这就是地狱,一个悲惨的世界!于是,他们又来到天堂,那个人被自己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天堂里,人们也是拿着一根同样的长勺,但是他们每个人都吃到了食物。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把获取的食物都舀给坐在他对面的那个人吃,每个人都这样做,所以人人都吃到了食物。

天堂之所以成其为天堂,是因为,人们生活在一个互相关心的大家庭里,那里充满温馨;而地狱之所以成其为地狱,是因为,人们生活在冷漠的冰窟里,那里缺少人与人之间的关怀。

我们还知道这样一个故事,有位盲人,在夜晚走路时候,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好奇地问:“你自己看不见,为啥还要提着灯笼走路呢?”他笑着回答:“我提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这既方便了别人,也避免自己被撞到。”

这位盲人,用灯光为别人照亮了路,为他人带来了方便,同时

也保护了自我。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爱;我们的进步,离不开老师关怀;我们的快乐,离不开同学的温暖;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时每刻都离不开他人的关怀和帮助。只有你关爱了别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才会回报你,其实,关爱他人,就是关爱我们自己。

关爱他人,就得从小处做起:主动帮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家务;帮老师承担班级劳动;同学身体不舒服,关切的问候几声下;别人不慎摔倒时候,你上去拉他一把;在公交车上,一位老人因寻不到座位而站不稳,你主动让座;这些事情都是我们平时可以做到的。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都应该主动伸出援助的双手。

关爱他人,会让你的生活到处充满阳光,充满欢笑。那些被你关心过的人,都成了你的朋友。朋友之间,互相吐露心声,共同憧憬未来,快乐幸福同分享,烦恼痛苦共分担,大家一起经历,一起成长。

同学们,让我们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篇13:浅谈为孩子营造关爱他人的空间

1. 整合教育资源,培养关爱行为

孩子的关爱行为是在家庭、幼儿园以及社会等多种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整合教育资源,一方面要将单渠道的封闭教育转换成多渠道的开放教育,另一方面是要充分发挥幼儿园的多渠道教育功能。首先,要发挥幼儿园的主导作用,统一协调园内各种教育力量,通过各科教学、班主任工作以及课外活动等多种途径开展德育工作;主动联系家庭和社会,统一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为孩子形成关爱行为营造良好的园内氛围。其次,要发挥家庭的主要作用。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家庭是孩子形成关爱行为的重要环境,父母在家庭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和性格特征。例如,让孩子学着给长辈夹菜;鼓励孩子给爸爸妈妈拿东西;给客人让座等。最后,要发挥社会的正面影响,并正确对待负面影响。例如,引导孩子关心贫困地区儿童的生活,奉献爱心,捐赠衣物、书本; 在公共场合礼让老人;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等,培养孩子的主动关爱行为。

2. 创设实践情境,强化关爱行为

培养孩子关爱行为的过程,是一个由“知”到“行”的转化过程,在此期间,孩子们要通过主动的关爱实践来不断强化自身关爱行为。因此,幼儿园必须有意识、有计划地创设一些实践情境,例如,开展主题为“关爱老人”的游戏活动,激励孩子积极参与关爱实践活动。其一,创设关爱行为冲突情境,提高孩子们的关爱认识。一个人的爱总是始于接受他人的爱,现在的孩子普遍拥有足够的爱,但却不一定都能关爱他人、关爱生命。创设关爱冲突情境,能让孩子们懂得爱与被爱是和谐统一的两个方面,爱是要付出行动的。其二,创设关爱行为信赖情境,唤起孩子的自尊、自信。信赖是爱的力量,能够感染并转化为孩子的心灵动力,促进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关爱行为的发展。事实证明,只有信任和尊重才能唤醒自我,从而引起孩子自觉,激发出他们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控制能力。其三,创设关爱行为受挫情境,锻炼道德意志。孩子具备了关爱认识以及关爱动力,但由于意志力的差异,有的孩子能够做出相应行为,有的却不能。还有的孩子虽然一开始做到了相应的行为,但由于缺乏毅力或者不能抵制诱惑从而半途而废。创设关爱行为受挫情境,可以锻炼孩子们的道德意志,帮助他们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抗拒外因以及不良动机的诱惑,从而促成关爱行为的最终实现。

3. 构建评价体系,内化关爱行为

构建评价体系,就是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贯穿于孩子关爱他人良好品质形成的全过程,有利于内化孩子的关爱行为。从评价者的角度来划分,存在着师生评、生生评和家长评三种。所谓师生评是指教师在幼儿园发现孩子们的点滴关爱行为,并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评价的形式有许多种,例如,召开主题班会,挖掘“闪光点”,树立榜样;写表扬卡或悄悄话进行表扬或提醒等。对孩子关爱行为的评价不应只是教师的单一评价,还要包括幼儿的自我评价和同学评价,即生生评。每个人都喜欢记录下自己表现精彩的一刻,当孩子们感觉自我表现良好的时候,教师应当适时鼓励孩子拿起笔记录下自己的精彩表现,从而证明自我进步。对于孩子的点滴关爱行为,他人的鼓励和评价总能引发孩子内在的自豪感,从而将关爱行为内化。因此,当孩子有了进步的时候,来自同学的评价也能促进关爱行为的内化。父母不仅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也是孩子最好的评价者。每个孩子都希望受到父母的关注,得到父母肯定的评价。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关爱他人的空间,幼儿园应当发动家长积极参与园内相关课题的研究,并将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及时反馈,形成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孩子关爱行为的内化。

篇14:关爱他人快乐自己

78岁时竟爱上了上网

苏秀老师爱上网是在2004年那年才开始的,当时她已经78岁了,这让我感到十分惊讶。原来,苏老撰写的那本书《我的配音生涯》,就是她一个字一个字在电脑上敲出来的。这本书估计有28万字,竟全是她自己打出来的,很让人佩服。“怎么说呢?我开始学电脑是因为我老伴去世了。我老伴去世以后,我觉得要找一个什么事来玩儿,好让自已过得充实些。当时,我又不喜欢打麻将什么的,又没有精力去逛街。那我找件什么事给自个儿玩呢,正好因为外孙女学电脑了,就这样,我也就开始了学电脑。”老人很高兴地说,自己学电脑的师傅是她可爱聪明的小外孙女。

“我开始学(电脑)的时候总是很懒散,时断时续的。好在有我那宝贝外孙女‘监督’我。孩子先让我打那个固定的(字母、符号等),久了就觉得没意思了。因为老打打那个固定的字母,速度也很慢。原来是我想用哪个手指头打就用哪个手指头打,所以就乱套了。后来我学会了盲打,速度就快了。”苏老说学电脑竟让自己觉得生活一下就充实了很多。比如上网查个资料什么的就感觉特别方便。“现在有互联网,输一个名词进去就可以查。过去你连想找一个参考资料你都不知道应该去找什么样的,也都不知道该找哪本书来参考。”“那玩聊天或游戏吗?”“不,我平时从来不在网上用OQ聊天的。”

其实,苏秀老师身体一直不太好,因为从30岁开始就开始有点哮喘,因此她于此病作斗争好几十年了。但老人透露,“我这病也挺配合我的。工作时一般不发作,不发病,结束就来了。可能就是精神吊在那儿,所以可以把工作做下来,工作完了精神一放松就不行了。为什么我退休又去了上海电视台译制部,就是想让自己不停下来,尽管那份工作几乎比正常上班还忙。想来,我这一辈子做的全是我自己最喜爱的,能把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一些大师的作品介绍到中国来,太有意思了。我们看这些电影,不是看一遍,看两遍,是掰开揉碎地反复看,去理解这些片子,然后用我们的中国文字,中国语言,把它传达给我们的观众。工作是一种享受。我在电影里头配过的每一个角色,都是我的一次人生体验。我觉得我这一生还是很幸运的。”

曾半夜里爬起来看女足比赛

篇15:“关爱他人,善待自己”话题作文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小女孩拿着母亲给她的一元钱下楼去买零食,碰到一个老态龙钟的乞丐,她犹豫了老半天,最后对老乞丐说:“婆婆,我给你一元钱,你找还我五毛钱,好吗?”老乞丐愉快地答应了。小女孩用那五毛钱买了一串糖葫芦,吃得很甜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小女孩无疑有一颗纯真的心,她关爱他人,同时又不委屈自己,一举两得。这个世界上可能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但在今天这个提倡以人为本的社会里,难道我们不能像小女孩那样,既关爱他人,又不亏待自己吗?请就“关爱他人,善待自己”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请以“关爱他人,善待自己”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题意解析】

要写好本文需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能准确审题。审视话题的材料语,我们可以看出:⑴“关爱他人”和“善待自己”是并存的两个方面,为此,你不能割裂开来仅写“关爱他人”或“善待自己”。⑵“关爱他人,善待自己”的主语都是“施爱者”,为此,你不能写成“我关爱了他人,结果他人也善待了我”。⑶“关爱”和“善待”都是“施爱者”有意识的行为,为此,你不能写成“我有意识地关爱了他人,结果恰巧也善待了自己”。二是要有人本思想。既爱别人,也爱自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博爱”,“博爱”的辐射面里也应该包括一个“自己”。从某种意义来说,你只有“善待了自己”,你才能长久地去“关爱他人”,这也体现了时下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此,遇到有人落水时,你如果是一个不会游水者,你大可不必贸然跳下水,你完全可以扔给他一根绳、一块漂浮物,或者寻呼救助。也许,“盲人提灯”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盲人此举既是为了给夜行的人照亮前行的路,也是为了避免别人在漆黑的夜晚撞上自己。只有做到了上述两点,才能在自己的文章中准确而深刻地演绎或昭示出话题的主旨。

【考场佳作1】

呼唤良知

小雯是一家银行的出纳员。出身贫寒的她,深深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于是,她每天早出晚归,勤恳工作,赢得了全行上下的交口称赞。一天,就是这样一位本色的少女,却遇上了一件她怎么也想像不到的事。

这天早晨,小雯像往常一样天刚亮就上班了,由于这几天正值国庆长假,银行的业务特别忙。刚开门不久,就见一个农民装扮的人慌慌张张地冲进营业大厅。小雯忙问他发生了什么事,只见那人拿出一把黑糊糊的枪指着她,命令她把钱放进他的蛇皮袋中,营业大厅中一片骚动。那人匆忙接过装满钱的袋子,慌乱中落下一摞证件,小雯低头一看,有身份证、录取通知书,还有献血证。那人回过头来,见小雯似乎知晓了一切,立即把小雯强行拖进一辆他刚刚抢来的车子中。

由于慌不择路,不到几分钟,那人就被警察包围了起来。他情绪异常冲动,声称如果警方不让路,他就将杀死人质。时间在一点一滴地流逝,那人的情绪也逐渐稳定下来。而此时的小雯却愁肠百结:父亲下岗在家,母亲常年卧病在床,家中还有一个正在读高三的弟弟。如果她死了,这个家今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呀?

“我必须保持冷静!”她坚定地对自己说。于是,她打破了沉寂,轻声地对那人说:“你儿子一定很有出息,该上大学了吧!”听她说到自己的儿子,那人脸上竟露出了一丝笑意,但脸色随即又黯淡了下来:“是啊!我儿子今年上了大学,而且上的是北大,他是我们村第一个大学生。但我没出息,在外打工半年,到头来工钱却被黑心的包工头全坑了,那可是我半年来的血汗钱啊!”“是啊,现在这个社会,挣点钱真不容易啊!”小雯说,“我家中也有一个正在读高三的弟弟,我也正在为他将来考上大学的学费发愁呢!”那人心中隐隐一震,望着和自己同命相怜的姑娘,又望了望车窗外密密麻麻的警车,他忿然地说:“老子连血都卖了,可那黑心的私人医院却只给了100元钱,他妈的,这个世界也太不公了!凭什么有人受苦,有人遭罪,还有人拿着公款大吃大喝?”“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上帝给了你一个最优秀的儿子,你有义务为他的未来去经受磨难。”“你现在就走吧,不要让我再反

悔!”她跑到了安全区,而他却被押上了警车。

几个月后,一位北大的学子收到了一张8000元的汇款单,还有一封署名父亲的挂号信,信上说:“家中一切安好,勿念!”

而此时,学子的父亲正在狱中望着外面蔚蓝的天空发愣。

【批阅意见】

本文的亮色凝结于比照与升华。文中的“那人”绝非穷凶极恶之徒,而是迫于无奈之人,但他为了筹措儿子的学费,铤而走险,终至锒铛入狱;而小雯本非深谋远虑之辈,实乃单纯本色之人,但她为了家人的日后生计,镇定周旋,终于化险为夷。通过这一正一反的鲜明比照,作者在警醒善良的人们:即使为了爱,你也要善待自己啊!己所不存,爱将焉附?不仅如此,小雯的爱,在文中还呈现出两个鲜明的层次:在与“那人”的周旋中,她爱的是家人,为了这份爱,她要善待自己,她要想尽一切办法活下去;而在脱离险境后,她又将爱捧给了在北大就读的“那人”的儿子。这就将“爱”升华到了一个峭拔的高度:为了关爱他人,我们必须善待自己;我们善待了自己,就能更好地关爱他人。因为有比照,让我们体察到了“善待自己”的必要;因为有升华,让我们深味到“关爱他人”的崇高:比照和升华的交相辉映,使本文在“立意深刻”的发展等级高原上熠熠生辉。【考场佳作2】

爱人与爱己

当今社会,是一个提倡以人为本的社会,国家在《小学生守则》中甚至已取消了“见义勇为”的条款。走进大山深处的徐本禹,我们颂扬他的精神,但不提倡他的做法。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的就是对“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种群体精神的趋同,而对个体生命的善待有时实在是太少太少,甚至可以说是忽略。

曾经听说一位山沟里的带头人,他以平凡的一生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他英年早逝,四十多岁便死于癌症。他心中装着全村的人,惟独没有自己和家人,记者到他家中采访时,看到的一切使他心中有一种莫名的痛,他家竟然还有一面“墙”是用木板做的,到他家里连坐的地方都没有。

我总觉得,这种伟大的背后隐藏着一种人性的危机。他不应该把早期癌症拖到晚期,以致家人发现时已无药可救;他不应该把分到家中的那点少得不能再少的救济款再全部分给其他农户;他不应该„„也许,他有太多的不应该,但又不知让人从何说起。如果他早把癌症说出来,也不至于英年早逝,或许,他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为村民作贡献。我并不赞成他所说的“我要用有限的生命去做无限的事情”。生命既然有限,你为什么还要缩短?你要为村民多作贡献,你就必须拥有时间,拥有生命。

现在,如果有天堂的话,他或许已进入天堂。但他的遗孀和一个还未成年的儿子怎么办?一贫如洗的家,还不是要靠乡邻和政府的救济。也许你会说,凭他生前的功德他的家人应该获得救济,但他已逝的生命又有谁能来挽回呢?

甚矣,汝之不惠!

我曾在公共汽车上看到这样一幕情景:一位老奶奶座位边上的车窗玻璃坏了,她又看不见,风吹着雨丝打在她的身上,这时售票员撑起一把伞挡在窗子上。但她因为要售票,神情略带一丝焦急,一位小伙子看出了她的心思,接过伞。一会儿,小伙子到站,另一位乘客又接过了那把伞„„

我也想接过那把伞为老奶奶“护航”,但我刚要伸手,伞已经到了别人手里。我想,那把伞的温度一定很高,因为它浓缩着爱。

但那些帮助老奶奶的人却没有一个自始至终“护航”,他们到了站便下车。没有人因为要帮助那位老奶奶而错过下车的机会。我想,如果老奶奶知道哪位热心人自始至终为她“护航”的话,她也一定会因为心存不安而婉言谢绝的。

“爱人”是帆,“爱己”是船,只有彼此的推动和支撑,才能使爱心常存,爱意永驻。

【批阅意见】

上一篇:邂逅陶翁作文600字下一篇:领导喜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