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申诉状结构内容

2024-05-26

刑事申诉状结构内容(精选6篇)

篇1:刑事申诉状结构内容

刑事申诉状结构内容

(1)申诉人 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工作单位、住址、在押申诉人的现押住所等。

(2)事由。指何人因何案、不服何法院何字号的判决。

(3)请求事项。写明申诉人请求 人民法院要解决的问题。

(4)申请事实和理由。这是申诉状的重要部分。首先叙述原判 认定的事实,列示证据,然后针对原审裁判在认定事实、定性、适用法律、执行诉讼 程序或对民事行政案件处理不公等错误的地方,加以申辩、反驳、纠正。

(5)呈递机关 名称、申诉人签名盖章、日期。

(6)附项。申诉状副本份数和物证、书证件数。

申诉 状的格式,有标题、申诉的基本情况、对方申诉人的基本情况、申诉的理由和请求,受文机 关,申诉人签名盖章、日期、附等部分。其格式如下:

申 诉 状

申诉人:姓名、性别 、年龄、民族、籍贯、职业、住址。(如是刑事案件申诉人在押的,还应写明现押处所;要 是被告人的辩护人、亲属、其他公民申诉的,应写明申诉人姓名、职业、同被告人关系,并 加一段介绍被告人个人基本情况)。

对方当事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 、住址。

申诉人×××因××××一案,不服××××人民法院于19××年×月×日×× 字第××号刑(民)事判决,提出申诉。

申诉的理由和请求如下:

__________ ________

此致

××××人民法院

申诉人:(签名盖章)

××年×月×日

代书单位:×××法律顾问处

范文

刑 事 申 诉 书

申诉人郑xx,男,xxx年3月2x日出生,汉族,初中文化,农民,xx省xx县人,住xx省xx县xx镇xx路皮革厂小区。

申诉人因故意伤害一案,不服xx省xx县人民法院(xxx)天刑初字第1xx号刑事判决、xx省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xxx)台刑一终字第232号刑事附带民事裁定书及xx省高级人民法院(xxx1)浙刑监字第1x号驳回申诉通知书,现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申诉。

申诉 请 求

请求最高人民法院依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理此案,撤消xx省xx县人民法院(xxx)天刑初字第1xx号刑事判决、xx省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xxx)台刑一终字第232号刑事附带民事裁定书,改判申诉人无罪。

事实 与 理 由

xx省xx县人民法院(xxx)天刑初字第1xx号刑事判决、xx省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xxx)台刑一终字第232号刑事附带民事裁定书认定(见一审判决书和二审裁定书):申诉人于xxxx年x月x日上午,因相邻房屋接驳超高而与邻居潘xx发生争执,申诉人见潘xx拉住自己衣服不放,即后踢一脚,踢中潘xx膝部,致使潘xx右膝内侧副韧带、前后交叉韧带断裂,构成重伤,据此两审法院均判决申诉人犯故意伤害罪,处有期徒刑四年。

申诉人认为一审、二审人民法院均认定事实错误,请求最高人民法院依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理此案,撤消xx省xx县人民法院(xxx)天刑初字第1xx号刑事判决、xx省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xxx)台刑一终字第232号刑事附带民事裁定书,改判申诉人无罪。事实和理由如下:

一、假定“后踢一脚”的事实认定成立,本案也无充分证据证实伤害行为和伤害后果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犯罪行为与对定罪量刑有价值的危害结果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联系。按照刑法罪责自负原则,一个人只能对自己的危害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负刑事责任。因此,当某种危害结果已经发生,如果要行为人对该结果承担刑事责任,就必须确认其行为与该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本案申诉人郑xx是否应对被害人潘xx右膝三根韧带断裂的伤害结果承担刑事责任,关键取决于郑xx的故意伤害行为与被害人的右膝三根韧带断裂的伤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由于因果关系存在客观性、条件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等性质,因此,我们应该从上述性质来分析本案的因果关系。

一)从因果关系的客观性方面分析,没有关于成伤机制的临床法医学分析和判断指证“后踢一脚”的伤害行为和伤害结果之间存在确定和直接的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作用不以人的意志转移而客观存在。所以,在认定因果关系解决刑事责任的时候,单靠司法人员的主观分析和推理是不够的,很多时候还得通过司法鉴定对被害人伤害情况的成伤机制作出临床法医学分析和判断。在做下一步分析前,请允许申诉人罗列膝关节韧带损伤的一些基本常识:1、内侧副韧带损伤(MCL),几乎为膝外翻暴力所致,当膝关节外侧受到直接暴力的使膝关节猛烈外翻,便会撕断MCL,当膝关节半屈曲时,小腿突然外展外旋也会使MCL断裂,MCL损伤多见于运动创伤,如足球、滑雪、摔跤等竞技项目;2、外侧副韧带损伤(LCL),主要为膝内翻暴力所致,因外侧方髂胫束比较强大,单独LCL损伤少见,如果暴力强大,髂胫束和腓总神经都难免受损伤。3、前交叉韧带损伤(ACL),膝关节伸直位下内翻损伤和膝关节屈曲位下外翻损伤都可以使ACL断裂。一般ACL很少会单独损伤,往往合并有MCL、LCL与半月板损伤的,但在膝关节过伸时,有可能会单独损伤ACL,另外,暴力来自膝关节后方,胫骨上端的力量也可使ACL断裂,ACL损伤亦多见于竞技运动;4、后交叉韧带损伤(PCL),无论膝关节处于屈曲位或伸直位,来自前方的使胫骨上端后移的暴力都可以使PCL断裂。暴力又分膝过伸暴力和后旋暴力,膝过伸暴力迫使膝关节处于过伸位,首先引起PCL断裂,暴力继续使膝盖过伸,继而ACL也受损伤,后旋暴力是指当足部固定时胫骨上端受到来自前方的暴力并同时旋转,这种损伤机理常常导致复合损伤,即合并有侧方结构的损伤。PCL损伤少见,通常与ACL同时损伤,单独PCL损伤更为少见。从上述膝关节韧带损伤知识的罗列,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本案被害人潘xx的伤害情况十分特殊,内侧副韧带(MCL)、前交叉韧带(ACL)和后交叉韧带(PCL)同时断裂的这种伤害结果出现的几率非常小,不是单一因素可以形成的,成伤机制相当复杂。申诉人“后踢一脚”的伤害行为与伤害结果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法官仅依据常识来进行推理和判断难以作出准确认定,必须对其进行司法鉴定。而本案刑事审判部分仅有的三份鉴定(详见证据十五、十六和十七)撇开其证据合法性和客观性不谈,单就鉴定目的和鉴定内容而言,均是伤情鉴定,没有任何一份鉴定就成伤机制做出过分析,就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作出过判断。既然成伤机制没有查明,“后踢一脚”的伤害行为和伤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也就不能确定,理所当然的结果,因果关系不能确定,就不宜推定申诉人郑xx有罪。

二)从因果关系的条件性分析,不能排除自行摔伤的可能性。

因果关系的条件性是指因果关系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原因不能离开其所处的具体条件而发生作用,只有在一定的具体条件下,才可能产生出某种结果。这种具体条件,既可能是当时当地的具体环境,也可能存在于被害人自身之中,或者兼而有之。因此,在考察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时,要进行具体分析。本案公安机关没有进行现场勘查,是致命的缺陷,案发现场地面情况是否凹凸不平,是认定是否具有摔伤可能的重要证据,然而xx县公安分局竟然没有在案发当时进行勘查并作出《现场勘查笔录》,最终导致是踢伤还是摔倒扭伤成为无法查明的事实,打架现场必须做现场勘查并搜集证据本是是刑事侦查的基本常识和任务,未及时勘查,失去了收集证据的良好时间,且永不可弥补。好在申诉人在案发后,自己就案发现场做了拍照留存(照片详见证据十八),虽然效力远不如《现场勘查笔录》,但基本可以还原案发现场,照片显示被害人潘xx自己陈述的倒地之处,四张红铁门前两米左右的地方,正是废砖碎石堆放处,地面凹凸不平。加之被害人潘xx脚穿塑料高跟拖鞋、拉扯、追赶、体胖等多种情形构成了本案案发时的具体条件,再结合大脚趾出血、右腿内侧多处皮肤擦伤(该伤情有证人证言、病历为证)的体表受伤情况和被害人陈述的被踢部位没有局部直接暴力造成的体表伤和骨骼伤等等情况综合分析,不能排除被害人具有绊倒摔伤的可能,既然自行绊倒摔伤的可能性没有排除,依据“疑罪从无”的刑法理念和诉讼原则,就应当推定为申诉人无罪。这不但是无罪推定原则的具体体现,也更加顺应现代刑事司法文明的法治进程。

三)从因果关系的多样性分析,申诉人“后踢一脚”单一暴力伤害行为不可能造成被害人“右膝三根韧带断裂”的伤害后果。

因果关系的多样性是指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由多种原因导致,即通常所说的多因一果案件。这类案件的发生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有主要原因,也有次要原因;有直接原因,也有间接原因等。对这类案件,我们应当审查,行为人的行为是否系危害结果发生的真正原因之一,如果是,还要查明该行为是主要原因还是次要原因,以确定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大小。

根据“因果关系客观性分析”一段中罗列的有关膝关节韧带损伤相关知识,我们不难看出本案成伤机制十分复杂。到底是什么原因直接导致了本案十分罕见的伤害结果,我们有必要做深入分析。关于膝关节韧带损伤的在实际生活中的成伤机制,中国骨科鼻祖黄家驷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基本观点如下{详见附件参考文献二、黄家驷《外科学》第九十六章(下肢损伤)第1xxx页【诊断】部分}:

一、成伤机制大体可以归为四类:1、屈曲-外展-外旋损伤,最常见,外力多来自膝或小腿之前的外侧,或身体向对侧旋转时扭伤,最先伤及内侧韧带,然后是前交叉韧带(ACL)和半月板,外展应力较强者,可合并胫骨外髁骨折,ACL的断裂处多在股骨髁附着面;2、过伸损伤,单纯过伸损伤所涉及的组织主要是PCL和ACL损伤,依作用力的着力点在膝上或膝下有所不同;3、前后位移损伤,膝关节屈曲位受到来自前方的暴力可以造成PCL断裂,但反向暴力造成ACL损伤的情况则几乎不存在;4屈曲-内收-内旋损伤,多伤及外侧副韧带(LCL)、ACL、以及腘肌腱,此类损伤很少见。二、从损伤组合看,前交叉韧带(ACL),多合并内侧结构,很少合并外侧结构损伤,后交叉韧带(PCL)既可以单纯损伤,也可以合并内侧或外侧结构损伤,但后交叉韧带(PCL)合并内侧结构损伤的机会较小,机制也比较复杂,其中主要是在屈曲位扭伤所致,严重者后交叉韧带(PCL)与前交叉韧带(ACL)同时损伤。

根据黄家驷的归纳总结,并结合前述的膝关节韧带损伤的基本常识,基本上可以作出如下一个相对准确的判断:要形成本案被害人“内侧副韧带(MCL)、前交叉韧带(ACL)和后交叉韧带(PCL)同时断裂”的伤害结果,需要在膝关节处于屈曲位并由多种力量因素相互结合相互影响所形成的的旋转暴力所导致,最大可能的原因是:当膝关节处于屈曲位时,小腿突然外展外旋,再外加前方暴力或后旋暴力因素叠加而形成。这种情况最常见于足球运动员奔跑中用足内侧起脚踢球时,突遭对方球员从侧后铲球。回顾前述“因果关系的条件性分析”一章中黑体字部分的内容,申诉人就本案伤害结果形成的过程做这样一个假设,请评判其合理性和作为证据的可采性:被害人潘xx穿高跟凉鞋快步向前追赶申诉人郑xx,右大脚趾头踢到废砖头之类的障碍物,高跟鞋鞋跟一歪,右足掌内侧着地,人以顺时针方向从左向右对侧旋转,从而形成一个相对旋转力和右膝外翻应力,两力叠加,形成本案的损伤。申诉人就这一假定,做了多次模拟实验,发现完全符合理论上的成伤机制,如果再加上地面情况凹凸不平,最有可能导致右膝内侧多处擦伤,和本案门诊时的伤情纪录也十分契合。

再根据本案的言辞证据做一个分析:被害人从后面拉住申诉人的衣服时,申诉人后踢一脚,根据这描述,两人显然是前后站立,膝关节处于伸直位,此时如踢在内侧,形成的是外翻应力,损伤的时外侧副韧带,根本不可能损伤内侧副韧带;如踢在膝盖部,来自前方的暴力只能导致过伸损伤或前后位移损伤,伤的是PCL,几乎不可能再导致其他韧带损伤。分析结论表明,单纯来自右膝内侧或右膝盖的局部直接暴力是不能造成这样的损伤的,况且局部的暴力作用往往会造成局部体表或骨骼的损伤,本案所提供的病历均不支持直接暴力所造成的损伤。

关于这一分析和判断的结论,有两个几乎完全类似的案例可以相互印证。《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xxx3年版)第3xx页、安徽蚌埠市公安局王刚论文《成伤机制的临床法医学分析和判断》一文的案例一(详见文献四)和中国法医学杂志xxxx年第24卷第x期案例报道、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法医学系杜宇和林子清合写的《膝关节韧带损伤成伤机制法医学分析一例》(详见文献三)两文中的案例,和本案几乎完全雷同,两案例都是甲乙两人因纠纷发生厮打,导致其中一人内侧副韧带、前后交叉韧带(文献三案例仅断内侧副韧带和前交叉韧带)。两文的分析结果也都明确指出:案例所述损伤,局部直接暴力无法形成。

综上,即使假定“后踢一脚”的事实认定成立,也没有充分证据证实伤害行为和伤害结果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也就当然不能认定成立故意伤害罪。

二、本案没有充分证据证实申诉人实施了“后踢一脚”的伤害行为。

篇2:刑事申诉状结构内容

委托代理人:李XX,XX律师事务所律师。

申诉人因合同诈骗一案,对广西容县人民法院容刑初字第195号刑事判决书、广西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玉中刑二终字第55号刑事裁定书不服,提出申诉。

请求事项:

1、撤销广西容县人民法院(2011)容刑初字第195号刑事判决书、广西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2012)玉中刑二终字第55号刑事裁定书;

事实和理由:

一、一审判决认定申诉人犯合同诈骗无事实及法律依据。理由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因此构成合同诈骗罪必须具备以下构成要件:

一、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

二、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了对方当时人的财物;

三、数额较大的。

根据上述的法律规定,结合本案的具体情形:申诉人并没有直接故意、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行为人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亦无诈骗行为,因此不应该以合同诈骗罪追求申诉人的刑事责任。

一审判决认定犯罪嫌疑人构成合同诈骗,但上诉人不存在非法目的不构成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是目的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这是立法对合同诈骗罪的明确性规定。合同诈骗罪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1、申诉人在签订合同时有履约能力,有履行合同的实际行为。

结合本案来看申诉人在双方签订合同时是完全具备履约能力的,也有履行合同的实际行为。申诉人为了养鹅投入大量资金(前后约80万)远超过司法机关认定其诈骗金额。并且与佳佳公司之间的合作并非一次。申诉人在合同签订后其也一直在积极履行合同义务,即便是在合同签订后有了欠账也是在交易行为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并不能说明其主观上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在最后有部分未能履行完结也不能认定是犯罪行为,应当视为双方之间的合同纠纷。

2、行为人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有无诈骗行为

结合本案来看申诉人在合同签订后一直在履行合同义务且积极归还欠款,在被抓后也一再表示从未有过非法占有佳佳公司欠款的想法,也表明如欠公司货款愿意归还货款其其从未有过回避自己的合同义务行为,故不能以合同诈骗罪论处。

3、人没有获取非法利益。

申诉人在生意失败离开前后整个过程中,其本身主观上根本不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因做鹅生意发生鹅死亡、被盗亏掉,佳佳公司又停止供应饲料,被迫向他人购买饲料,卖鹅后所得款项用于偿还饲料款,没有如判决书中所述“得款后逃走,没有获取非法利益。

4、行为人未履行合同的原因

据申诉人本人陈述及相关证据显示,当时其经营环境恶劣,不但佳佳公司停止向申诉人供应饲料,上诉人未避免所领养鹅苗随时饿死,开始从其他公司购买饲料,为清偿饲料款,申诉人被迫卖鹅;并且其在桂林、柳州、养鹅基地,因疫情死鹅;在桂林被偷鹅。导致合同没有办法得到全面履行,在这种情况下,申诉人不得已才到南方打工,想所挣钱在偿还公司欠款,也即是说行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应以合同纠纷处理。

5、从公安抓获申诉人到案经过看,是因为申诉人正常使用身份证而被抓获,上诉人不存在非法占有并逃避刑事打击的行为。

综上,申诉人在签订合同前具备履行能力,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并无诈骗行为,在签订合同后有积极履行合同的实际行为,在因其他客观原因导致违约后也一直在积极承担还款责任,其主观上并无非法占有的故意,因此本案不应该认定为合同诈骗而应当是一般的民事纠纷行为。上诉人依法上诉,请求改判。

此致

广西高级人民法院

申诉人:XX

篇3:刑事申诉状结构内容

一、深化对司法制度改革认识, 健全执法观念

(一) 从权力运行规律看, 对权力适当予以制衡和采取公开透明的方式是必要的, 可以起到以公开促公正, 以民主来监督检察权, 防范权力滥用的作用。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同时宪法又规定, 公民具有监督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因此, 在不违背现行法律的条件下, 扩大检察权行使的民众参与度, 为公民监督检察权提供更公开可行的渠道是一种积极的符合宪法的行为。公开审查增大了检察工作与人民群众联系与互动的界面, 为检察机关取信于民, 争取人民群众支持理解提供了最便捷的渠道。在非司法人员直接参与监督下, 可以大大地激发干警工作责任心与案件质量意识, 提高自我规范的自觉性。

(二) 除不宜公开的案件外, 案件采取诸如公开审查的方法、以民主公开的方式办理有检察院组织法、诉讼法根据的。

1.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六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必须“依靠群众”;刑诉法第三条规定人民检察院等司法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依靠群众”, 从刑诉法规定看, 除了国家秘密、隐私和未成年人案件外, 没有规定对其他情况的案件予以保密;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对民事、行政案件的办理也有类似规定。刑事申诉案件公开审查, 让与案件无关的公民作为听证员, 让听证意见作为办案决定的重要依据正是执行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的法律规定。

2.刑诉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必须保证一切与案件有关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 有客观地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 除特殊情况外, 并且可以吸收他们协助调查”, 这里的特殊情况:主要就是应予保密不宜公开的案件, “吸收”是指组织或团体接受某一个人成为自己的成员。“吸收他们协助调查”就是指办案机关和部门将与案件有关的人或知情人吸收, 参加调查工作。刑事案件公开审查中让案件有关的人及当事人参与公开审查并未僭越法律, 而是有明确的法律根据。前述法律根据也是其他检察业务开拓“检务公开”制度的依据。在原办案部门和其他人员参与下, 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避免个人短视偏见, 有节约成本、减少失误的作用。

3.提高听证评议意见的效力等级。公开审查工作费事费力, 如果此项工作行程的评议意见效力等级不高, 既浪费司法资源又有损司法活动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因此经过公开审查程序办理的案件, 如果申诉人没有提供新的事实和理由, 又以同一诉求申诉的, 检察机关应不予受理、办理。同时规定刑事申诉复查决定应以听证评议意见为依据, 刑事申诉检察部门必须根据听证评议意见作出复查决定, 而听证评议意见应作成听证笔录, 包括书面证言、物证以及在该程序中收入案卷的全部文书和申请书。

二、认真检讨检察执法办案保密观念, 扫除不良保密思想观念对检察工作改革的负面影响

(一) 澄清“检察工作特别是检察办案过程属于国家秘密”的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第二条规定:“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依照法定程序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从保密法规定看, 国家秘密具有如下特征:1、内容必须是关于国家的安全和利益的;除此以外的组织或个人的安全和利益不属于国家秘密的范畴, 保密法第八条第二款规定:“不符合本法第二条规定, 不属于国家秘密”。2、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密级。保密法第十一条规定“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确定密级”。第十二条规定“不属于国家秘密的, 不应标为国家秘密文件、资料”。3、国家秘密具有时间限定性和接触人员限定性, 接触人员限定性易于理解, 也就是允许某些人知悉, 而禁止限制其他人知悉;时间限定性是除有特殊规定外, 国家秘密都有保密期限, 过了期限就解密。《国家秘密保密期限的规定》第三条规定:“绝密事项不超过三十年, 机密事项不超过二十年, 秘密的事项不超过十年”;第十条规定“国家秘密事项的保密期限届满后即自行解密”。从国家秘密的特征看检察机关办理的案件是否是国家秘密, 就很容易判断了。事实上符合上述条件的国家秘密案件, 在各级检察院目前所占比重还是较小的, 一般都不足办案数的1/6。

(二) 正确界定检察工作秘密的范围。1、符合法律规定应予保密, 从刑诉法有关规定看, 一般包括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案件及未成年人案件。2、符合检察工作保密规定, 应当保密的:如举报人姓名不能泄密, 属于技侦手段、重大案件行动部署, 这些一般都是保密的。3、符合人民检察院认为应当保密的“其他事项”。如何界定“其他”事项是否保密呢?按照保密工作目的与任务分析, 应以“一旦失泄密, 是否会给工作造成被动、恶劣影响和损害”来判断, 如果存在使工作被动、恶劣影响或损害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就不宜公开或解密。反之, 这可以公开和及时解密。一般来说, 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的检察工作事项可予积极公开:公开后无损检察工作安全和利益的;从全局衡量公开后对检察工作更为有利的。

三、加强组织领导, 使刑事申诉公开审查工作朝着规范、有利的方向迈进, 并为开拓检务公开的各项业务工作提供良好的示范作用

第一, 加强刑事申诉案件公开审查工作的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公开审查案件评估把关机制, 防止出现失误, 力求规范稳妥。1、对案件是否适宜公开审查, 在哪些环节公开审查, 怎样运行, 要在进行公开审查前予以评估, 防止将不宜公开审查的案件流入公开审查渠道。2、实行 (分管) 检察长个人把关与检委会集体把关相结合, (分管) 检察长能够决定的由其决定, (分管) 检察长难以决定的, 交由检委会集体讨论决定。不属于不宜公开审查范畴的下列案件, 一般可予公开审查:有重大检察宣传、重大法律教育作用的、可以节约成本的。3、加强公开审查工作中的组织协调:一是听证人员 (主要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人士) 的召请;二是一些原承办部门因有自身业务, 参加公开审查工作需要组织协调;三是公开审查中出现突发问题, 影响工作进程, 需要及时排解及疏通;四是强化公开审查工作责任制, 完善办案人员的监督、考核、奖惩机制。

第二, 不断总结刑事申诉公开审查的经验教训, 开展检务公开新形式的可行性研究和工作试验, 促进检察机关检务公开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完善。1、可以在其他检察业务中引入类似刑事申诉案件公开审查的形式和评估机制;2、除了听证会形式还可以在调查取证等环节实施其他公开形式, 加强组织协调, 创新办案方式。如加大“吸收与案件有关的人、知情人和当事人参与办案”的力度;3、将司法民主、检察保密与依法办事有机结合起来, 朝着实现检察工作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进一步完善检务公开制度。

摘要:刑事申诉案件公开审查是检察机关深化检务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有效保障申诉人诉讼权利的重要举措, 不断总结刑事申诉公开审查的经验教训, 开展检务公开新形式的可行性研究和工作试验, 促进检察机关检务公开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完善。

关键词:检察机关,刑事申诉案件,公开审查

参考文献

[1]鲜铁可.刑事申诉案件管辖中的两个问题释疑[J].人民检察, 2011 (12) .

[2]鲜铁可.刑事申诉主体与案件管辖问题研究[J].人民检察, 2010 (24) .

[3]张巍.刑事申诉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人民检察, 2010 (13) .

[4]朱建平.刑事申诉与再审关系的重构[J].贵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3) .

篇4:刑事申诉的困境与出路

【关键词】刑事申诉;困境出路;巡回法庭;刑事诉讼法

社会公众认为刑事申诉人一般都是有些偏执甚至有些死板,爱钻牛角尖的一类人;而国家机关同样认为他们是爱纠缠,认死理的一类人。从根源上剖析,因为申诉人认为自己权利受到公权力的侵犯,自己是有委屈的,而自己又不甘被错误评判,所以走上刑事申诉之路,就是讨说法,而众所周知,启动程序真的不容易,而刑事申诉并不导致审判监督程序的必然启动,所以即使刑事申诉人的确有冤屈,面对强大的公权力机关,权利主张受到重重阻碍。

《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由此可见,申诉人面向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申诉,但申诉期间,原判决、裁定的执行不受影响。单纯从申诉涉及的双方来看,明显双方势力不均,一方是势力单薄的申诉人,另一方是强大的公权力机关。那么申诉结果可想而知,审判监督程序启动的艰难性不言而喻。客观地讲,申诉方可利用能利用的资源太匮乏,渠道太单一;而公权力一方是拥有绝对话语权和最后决定权。公权力机关一向对申诉问题是被动解决,消极应对,甚至是排斥的,这也是刑事申诉的困境体现。

《刑事诉讼法》还规定,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则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申诉时,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依法应当予以排除,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则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申诉时,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申诉时,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申诉时,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申诉时,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由以上的规定可以看出,人民法院在面对申诉时,倘若要启动审判监督程序,则必须要有以上的法定事由之一,否则是绝对不可能启动程序的。但仔细解读之后,上述有两个法定事由是值得评价的,一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二是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对于这两个法定事由,司法实务中屡见不鲜,但是客观讲,真正因此而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的情况不是很多。这其中折射出来的司法现状是值得反思的。

申诉是一种救济程序,我国向来注重实体问题,而忽略程序问题,所以申诉本身遇到的困境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当面对需要主张程序价值的时候,公权力机关“默契”地选择了淡化问题甚至是排斥,这对法治建设而言是一种阻力。

另外,在腐败问题如此严重的社会状态下,另一个法定事由规定的审判人员自身的腐败行为来引发审判监督程序的启动的确有必要,但是问题在于因此而启动程序的案件很少。法律有明文规定,同时司法腐败是公众心知肚明,但是现实是因为这一法定事由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的案件很少,其中的原因何在?此时再谈司法公信力和法律权威,显得有些尴尬。

值得欣慰的是,尽管申诉难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但司法改革也在竭力解决这一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在广东深圳、辽宁沈阳等地设立了巡回法庭。巡回法庭是司法改革针对申诉问题而专门创设的。巡回法庭针对存疑案件、多次来访、缠访闹访的案件是要立案审查的,审查后处理方式有书面驳回、指令再审或提审以及法律以外的方式解决。受理申诉案件须进行初步审查,做到看、听、问答四环节。即认真审查申诉材料,仔细倾听申诉人的申诉内容和说法,在沟通结束前最后一定要询问是否还有话要讲,最后一定要有处理结果。有位资深的法院主管申诉的人员提到,申诉难难在沟通,所以巡回法庭在初步审查时就在加强双方的沟通,为申诉问题的解决做好先前的铺垫与准备工作。

因此,要摆脱申诉困境,根本方法是从源头上减少让当事人感到冤屈的案件。所有工作的关键在第一审程序,因为一审是基础,只有在一审把好证据关、事实关,把每一个案件做扎实,办成铁案,才会使双方当事人心服口服,内心服判,如果他们从内心深处接受裁判结果,自然申诉问题就很少出现;同时二审要把好法律关、政策关,真正让案件裁判结果实现社会效果、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吕伯涛,《改革再审制度解决申诉难问题》,《求是》,2007(19)。

[2]陈桂明,《再审事由应当如何确定》,《法学家》,2007。

[3]王丹丹,《从申诉到申请再审——论刑事申诉制度的诉讼化改革》,中国政法大学,2007。

[4]耿琦,《刑事申诉诉讼化研究》,《广西大学》,2012。

[5]张少丽,《我国刑事申诉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10。

篇5:刑事申诉状

请求事实

1.请求撤销新化县人民法院.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等三级人民法院的刑事附带民事的枉法判决书.

2请求改判袁伯承无罪.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3依法追究其违法人员的刑事责任.

一.证明据以定案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且证眀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

原审法院认定袁伯承犯故意伤害罪,可原告袁石盘的第一份问话记录清楚地表明,袁伯承没有打他,直到第二份问话记录才出现说袁伯承打了他.证人吴向梅说袁伯承用钢钎打了袁石盘,可当时在事发现场的康厚汉.袁正平.袁业修.袁伯坤.曹迪娥均证明吴向梅根本就没有在事发现场.只不过吴向梅和袁正光之妻秋XX家里积怨多年,矛盾不断.证人康银光是两面作假证,并曾伙同李凤云向申诉人要二万元钱,

申诉人当时将康银光的语音进行了录音,并交给了法院,但没有得到法院重视.证人康爱姣,2008年12月27日是法定双休日,学校不会10点后才上课,她说送孙子上学看到罔打架,足以说明她的证言存在疑问.

二,有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有关人员滥用职权.徇私枉法.违反法定程序,罔顾当事人的合法权利.

1.元月7日下午,袁伯承在中医院护理父亲.田坪派出所来了三名干警到县中医院.骗袁伯承去看伤情鉴定,以看伤情鉴定为名.带到了公安局.突然将袁伯承铐上,后送进守所.元月9日宣布刑拘,元月21日宣布逮捕,超期覉押到8月1日<羁押203天>后宣判徒刑2年,赔偿袁石盘2万元.但袁石盘所说的袁伯承父子俩用两根钢钎打他的证物,直至现在也只找到了一根钢钎和一把锄头,连认定案件事实的主要物证都不足.

2能证明袁伯承无罪的证据,原审法院都不采信.

3这冤案是法院故意枉法判决而造成的.

4.申诉人为了给儿子讨回一个公道,三年多来不断向上级反映冤情,.于206月

17日早晨在杨柳冲村时.田坪派出所干警在没有任何文书的前提下.给我带上手铐.并把我的裤扯烂.强行行政拘留十天.2012生3月6日被行政拘留10天.5月23日又行政拘留10天.三次拘留有二次没有行政处罚决定书.我也要不到拘留证明.

综上所述,原审法院判决袁伯承犯故意伤害罪的证人.证言,物证都无法形成此案的完整证据链,裁定此案的主要证据是虚假的.不实的,当事人袁石盘的第一份问话材料是真实的,袁伯承沒有打袁石盘.二审.终审疏于审查,当然也不排除有人为干扰,因为袁石盘有亲戚在法院当领导,导致枉法维特.

为此,恳请上级查明事实,依法予以纠正,撤销原判决,改判袁伯承无罪为感!谢谢!

篇6:刑事申诉状

刑事案件的当事人、被害人及其家属或其他公民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时,向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提出请求重新审查的`文书。下面为大家带来刑事申诉状600字,快来看看吧。

申诉人:xxx

申诉人夏昆,男,71岁,1942年出生,汉族,身份证号码:3422253,初小文化程度,住泗县城关镇二居委会,申诉人夏昆因诈骗一案不服安徽省宿县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判决,提出申诉,申诉的请求和理由如下:

1、我是合同纠纷,不是诈骗。

2、我合同上有规定,先付款后提货,单价161市斤。

3、一九八五年十月二十五日,我委托陈伯达代理泗县虹乡农副产品购销经理部与江苏省睢宁县碾盘粮站签订了要两份总标的112.7万元的3500吨玉米购销合同。

4、于需方,江苏省射阳县城东农工商联合公司鉴证生效合同,合同规定泗县码头交货。货款两清,以上两份合同是在双方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的。主体合格,内容合法,并均经合同管理机关鉴证,系有效合同。

5、我签订合同有事实依据,不存在虚构事实的情况。

6、我经工商机关登记注册,有独立法人资格。

7、我与江苏碾盘方签订合同时帐上有五万多元,合同规定:先付款后提货,我采用分批付款提货的方式。

8、在签订合同时完全有履行合同能力,我有两部汽车,伍万多元周转金。我当时五万多元,能收购200多吨玉米,每一市斤(一角四分钱),我完全有能力履行这两份合同。

9、这一切等等都是倪光宗贪了我帐上(692.10元),我反映举报给(裴院长)不料想信落入到倪光宗手中,他利用职权,对我进行打击报复。

10、我要求按国家法律政策,落实这一案件,是合同纠纷,还是诈骗,我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审查,以体现社会主义法律的公正和尊严。

申诉人:xx

上一篇:幼儿园办公室主任工作下一篇:开学第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