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2024-06-23

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共5篇)

篇1: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武汉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分类:博士招生信息 | 作者: 研究生院 | 发布时间: 2012/04/06| 点击次数:148534 ?

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十一大学科门类,有43个一级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4个一级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44个二级学科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333个学科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2个,博士生导师1200余人,硕士生导师2400余人。

热忱欢迎广大优秀学子报考武汉大学2012年博士研究生!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

二、招生规模

2012年我校拟招收博士研究生约1550名(含硕博连读生),各培养单位的招生人数将在录取时根据国家下达的正式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做适当调整。我校参加“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高校思政教师及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等。

三、学习年限

学制为3年(历史学院、哲学学院学制4年),最长学习年限原则上不超过6年。

四、报考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二)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等部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三)报考“普通培养”博士生考生的年龄应不超过45周岁;报考“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博士生考生的年龄不限。

(四)考生学位或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已获得硕士学位或者博士学位(至2011年12月31日止)。

2.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2012年8月31日前取得硕士学位证书和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3.具有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五)以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还须具备下列条件:

1.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后在与所报考专业相近岗位工作满6年(至2012年8月31日止);

2.获得国家英语六级水平考试证书(2005年6月以后参加六级考试成绩达到425分以上)或WSK60成绩分以上或雅思成绩6.5分以上或TOFEL成绩80分以上;

3.已取得报考学科专业硕士阶段课程结业证(由校研究生管理部门出具);

4.近三年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2篇以上(含2篇)属于所报考学科专业范围的学术论文,或获得过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排名在前五名)。

(六)须有两名与报考学科专业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

五、招生方式

(一)普通招考:指我校面向所有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进行公开招考选拔博士生的招生方式。学校统一组织命题初试(含各类专项计划)。

(二)优秀人才单独选拔:指我校针对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领域内科研成果及管理业绩突出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组织的单独入学考试选拔博士生的招生方式。参加此种招生方式的考生须在2011年10-11月与报考学院(系、所)和导师联系,按照要求提供相关材料并参加评估。评估通过的考生在学校统一规定的时间参加初试(试题单独命制)和复试。

(三)直接攻博:指从国内“985工程”高校或经教育部批准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中选拔部分具有学术型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取得博士研究生入学资格的招生方式,其具体实施办法将另行发布。

(四)入学考核:指我校自2010年起确定“七类”博士生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入学考核”的方式选拔博士生的招生方?健?“七类”博士生指导教师是指: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文社科资深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级教学名师、“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或“863项目”计划领域专家。“入学考核”主要由学生提出申请、报考导师审核同意、入学考核小组对考生进行基础考核和能力考核、学院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审定录取等环节组成,不需参加学校或学院组织的博士入学考试。从2012年起,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博士生导师也可以此种方式招生。参加此种方式选拔的考生须在2011年10-11月与报考学院(系、所)和导师联系,按照要求提供相关材料并参加评估。

(五)硕博连读:我校有“1+4”硕博连读和“2+3”硕博连读两种选拔博士生的招生方式。“1+4”硕博连读指我校在推荐免试或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录取的普通类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中,由考生提出申请,经过考核择优遴选部分学生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方式。“2+3”硕博连读指针对我校入学一年后的硕士研究生在中期考核分流时择优遴选部分普通类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恼猩绞健1蝗范ㄎ恫┝恋目忌恍璨渭友;蜓г鹤橹牟┦咳胙Э际浴?

六、报名

武汉大学博士报名方式采用网上报名(网上支付报名费)、现场资格认证结合的方式进行。所有参加以上任何一种招生方式的考生均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并在考试前规定的时间内到研究生院办理现场认证手续,恕不接收规定时间外的补报及缴费。

报名具体流程及要求如下:

(一)网上报名

1.时间:2011年11月15日—12月20日。

2.流程:

(1)登录网报页面按要求注册、提交有关信息和数码登记照;

(2)网上缴纳报名费200元(同等学力考生报名费400元);

(3)网报截止后至现场认证期间,考生可打印《武汉大学2012年博士研究生考生信息卡》(一式两份)和《武汉大学2012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报考专项计划的考生须下载填写相应表格。

说明:网上缴费成功后,考生不得修改学位学历信息,不得要求退费;网报截止后,考生不得要求修改报考信息。

(二)现场认证

1.时间:2012年3月11日—3月15日

2.地点:武汉大学研究生院

3.流程:(1)验证→(2)交《武汉大学2012年博士研究生考生信息卡》一张(专项计划考生同时交资格审查表)→(3)领取准考证。

现场认证具体安排请届时登录武汉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看。

4.要求:

(1)往届生(含:已取得硕士学位人员、已取得本科阶段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满6年的人员)须持本人最后学位、学历证书、身份证原件报考;应届硕士生须持硕士研究生证、学籍证明(研究生管理部门出具的包含入学年月、学制的证明)和身份证原件报考。

(2)资格审查通过后,现场提交一份在网报系统中打印的《武汉大学2012年博士研究生考生信息卡》;

(3)凡在境外教育科研机构获得学位、学历的考生,须出具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无法出具者不能参加初试);

(4)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缴费、现场资格审查、确认报名信息的考生,网上报名信息无效。

(三)其他说明

1.考生与所在单位因博士报考产生的问题由考生与所在单位自行协商;如因此而造成考生不能被录取的后果,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2.对在报考时填写虚假信息及考试中有违纪行为的考生,我校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有关规定视具体情况给予严肃处理。

3.对弄虚作假、考试舞弊者,不论何时,一经发现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4.在当年博士生入学考试中作弊的考生,下一不允许报考。

七、向报考学院(系、所)提交材料

请考生于2012年3月16日前将以下材料送交至报考学院(系、所)的研究生工作办公室:

(一)《武汉大学2012年博士研究生考生信息卡》(网上打印)。

(二)《武汉大学2012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网上打印)。

(三)最后学位、学历证的复印件(应届毕业硕士生提交学籍证明,入学前补验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并交复印件)。

(四)两名与报考学科、专业有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专家出具的《专家推荐书》(在武汉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中心下载表格)。

(五)硕士研究生课程成绩单(须加盖校级研究生培养单位或所在单位人事档案室的公章,复试阶段提供);

八、考试

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

(一)初试

1.初试科目:公共外语(不含听力)、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以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初试阶段需考政治理论(文科考试内容主要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理科考试内容主要为自然辩证法)。

考试方式均为笔试。每科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

2.初试时间:2012年3月17日全天,18日上午(18日下午同等学力考生考政治理论课)。

3.初试地点:武汉大学(具体地点见准考证)。

4.成绩告知:考试成绩可由考生本人在研究生院网站上查询。如对评卷结果有异议,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网上报名系统申请复查。研究生院将组织专门人员进行认真复查,并将复查结果在网上公布,考生本人不得查阅试卷。

(二)复试

1.复试时间:2012年5月。

2.复试内容:

(1)测试考生外语口语及听力水平;

(2)以面试等方式对考生的学科背景、专业素质、操作技能、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考察;考生需提交包括本人科研经历、科研成果、对拟从事研究的学科领域及研究方向的认识、研究思路和展望的科研报告;

(3)跨一级学科报考的考生(判断依据为考生所学专业代码的前4位与报考专业代码的前4位是否相同,不同则为跨一级学科)、以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复试时须加试两门硕士阶段学位课程(笔试),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复试具体时间、内容及形式以报考学院(系、所)通知为准。

(三)体检

武汉大学在复试阶段对考生进行体检,体检结果不符合标准者不予录取。

九、录取

(一)录取原则:根据初试、复试成绩,按照“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录取工作。

(二)录取类别:

武汉大学参加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后,博士生录取分为普通培养、委托培养、定向培养等三种类别。

普通培养:为非在职全日制研究生,录取时须将档案及工资关系转入我校,并可参加基本奖学金、普通奖学金、优秀奖学金及其他奖励性项目的评定,毕业时按照“市场引导、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原则落实就业单位。

委托培养:为在职研究生,录取时须与委托培养单位签订培养合同,培养经费由委托单位与考生本人按双方协议承担,可参加我校优秀研究生奖学金的评定,不参加基本奖学金、普通奖学金、专项奖学金的评定,毕业后回原委托单位工作。

定向培养:为参加“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高校思政教师”及“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的研究生,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就业。

考生报考时的报考类别即为录取类别,请考生在报考时慎重选择。

十、收费标准及奖助体系

(一)培养费:非医学类专业人民币48000元,医学类专业人民币51000元,校外博士研究生班培养费另行规定。

(二)住宿费:根据住宿条件,每人每学年800-1500元。

(三)奖助学金:

1.基本奖学金:凡正常录取的普?ㄅ嘌嗖┦垦芯可上硎芑窘毖Ы穑崩曜嘉且窖Ю嘧ㄒ?16000元/学年,医学类专业17000元/学年。

2.普通奖学金:所有普通培养类博士研究生均可享受普通奖学金,奖励标准12000元/学年。

3.优秀奖学金:博士研究生甲等奖学金为每年4000元/人,占参评总人数的4%;乙等奖学金为每年3000元/人,占参评总人数的7%;丙等奖学金为每年2000元/人,占参评总人数的9%。

4.专项奖学金:学校设有42种专项奖学金用于奖励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研究生,最高奖励金额高达12000元/人。

5.助学金:学校每年提供800多个助研、助教、助管岗位供研究生申请。

6.学校还可协助经济困难的研究生办理助学贷款。

十一、信息查询及咨询

(一)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不指定参考书目,不提供历年专业课试题,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辅导班。

(二)有关招生专业目录、导师及学院联系方式、报名、考试、体检、录取等方面的信息,将及时在武汉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yzb.whu.edu.cn/recruitWeb/)或研究生院主页(网址:http://)上公布,请考生注意查询。

(三)信息咨询及联系方式:

电话:027-68754920(传真)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武汉大学研究生院218办公室

邮编:430072

篇2: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    

教育部关于201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工作管理办法尚未下达,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暂时按照教育部关于《2011年全国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文件的规定进行招生报名工作。其间如有变化,我校会遵照执行,并在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网页上刊出告知,务请关注研究生招生公办室网页“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栏目内相关通知。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

二、招生计划

1.我校2012年有488位指导教师在9个学科门类的26个一级学科的91个专业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约570名,含普通招考、硕博连读、(本科)直接攻博(办法另定)、入学申请考核(办法另定)、少数民族骨干专项、高校思政教师专项(简章另定)、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简章另定)、中法联合培养(办法另定)。

2.我校2012年博士研究生录取名额,根据学科专业导师情况,实行按院系所统一安排;学校重点支持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等及培养成效显著的导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需要。

3.我校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和部分人文学科与法国高师联合选拔、培养博士研究生。

三、指导教师

1.指导教师详见我校《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指导教师名单公告》。

2.导师姓名后如标注兼职,则为我校独立招生的兼职博导。导师姓名后如标注兼职*,则为我校合作招生的兼职博导,合作招生兼职博导,招生名额需占用合作导师招生名额,即无独立招生名额。

四、学制年限

学制4年,学习年限不超过6年,属国家规定的学位学历教育。

五、报名考试

(一)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通过审批的硕博连读的本校在学优秀硕士研究生;通过选拔的直接攻博的本校和外校应届本科毕业生;

3.以同等学力报考的人员,需具备以下条件:

①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工作六年或六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研究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②已修完至少5门所报考学科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且成绩合格(须提供授课单位的成绩证明);本科修读专业、修读5门硕士学位课程专业与所报考博士专业之间不得跨专业。

③已在所报考的学科或相近的研究领域,以第一作者(完成人)身份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过2篇学术论文,核心期刊目录以我校研究生院培养处核心期刊目录为准。

④通过大学英语六级或其他应试语种六级考试(报考外语专业须提供应试语种六级证书)。

4.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要求(同高考体检标准)。

5.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1967年9月1日后出生),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培养的年龄可放宽。

6.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7.现役军人报考,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

(二)报名时间

2011年11月21日至12月9日,在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网页上报名(在线输入),详见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网页“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办法”。

(三)报名内容

网上报名、网上支付报考费、自行体检、寄送材料等工作,详细安排请查阅《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办法》。

(四)报考材料

1.考生在12月14日之前将下述材料,向报考院系所寄送以下材料:

(1)《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1)、(2)》(一份,网上报名系统生成);

(2)两封具有正高级职称专家签字出具的《专家推荐书》;

(3)《体格检查表》(自行完成体检);

(4)身份证复印件,应届硕士研究生还须提交学生证复印件;

(5)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研究生须在入学前补交),在境外取得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的考生,须在报名前自行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确认其证书的有效性,并附上确认后的证明材料复印件;

(6)硕士课程成绩单复印件;

(7)同等学力考生不提交材料(5)和(6),但须另提供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大学英语6级或其他应试语种6级证书(报考外语专业须提供应试语种6级证书)复印件、与报考专业相关(不得跨专业)的5门硕士学位课程成绩证明、与报考专业相关(不得跨专业)的本科毕业证书复印件、以第一作者发表在核心期刊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及刊物封面复印件。

2.考生来校领取准考证时(3月7日-9日),向报考院系所研究生工作秘书处送交以下材料:

(1)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科学研究计划书;

(2)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毕业生可提供开题报告、论文摘要和目录等);

(3)已有科研成果: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他原创性研究成果的陈述和证明。

(五)考试安排

我校2012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复试分开进行。

1.初试时间: 2012年3月10日至3月11日;初试地点: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东川路500号)。

2.初试科目:外语、两门专业课(均为笔试,每科考试时间为3小时,具体考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3.复试:根据生源情况、招生计划等确定复试基本成绩要求。根据初试成绩和报考材料的审核结果,择优确定各学科专业复试名单(差额比例由院系确定)。复试时间、地点由所报考院系另行通知。复试时间约为4月中下旬。复试内容为外语听力、口语测试,专业综合考核等。

4.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①政治;②两门硕士学位主干课程,加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加试科目均为笔试,每科考试时间为3小时。

六、录取办法

1.我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学校的办学条件,综合考生的初试和复试成绩、考生报考材料审查和评价结果,以及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结果、身体健康状况等做出综合判断,确定录取名单。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我校报考类别为非定向、委培、定向(限国家专项计划)、自筹(个别超龄非在职人员)。我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下达的招生计划、学校的具体规定等,确定学校各报考类别考生的录取比例,各招生院系所的录取人数。各招生院系统筹确定本院系各报考类别考生的具体录取名单。

3.就读期间人事关系、档案、户籍留存原地原单位的考生、招生学校、原地原单位之间,必须在录取前,分别签定委托培养合同,并交付培养费。

4.新生报到后,学校对其进行政治、业务、健康状况等复查,对符合标准者给予注册、取得学籍。

5.如应届硕士毕业生入学时未取得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证书,则取消录取资格。

6.对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七、学业学位

通过规定的课程考试和学位论文答辩,符合国家和学校有关学位授予的规定,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可获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八、毕业就业

一般毕业生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就读期间人事关系、档案、户籍留存原地原单位的委培、定向毕业生按规定回原单位。

九、招考方式调整

我校自2011年起在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和科学与技术跨学科高等研究院,试行入学申请考核的方式选拔博士研究生。2012年,我校继续在部分院系和部分专业试行入学申请考核的方式选拔博士研究生。入学申请考核选拔办法详见《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在部分招生单位试行博士研究生入学申请考核的办法》。2012年试行院系和专业为: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科学与技术跨学科高等研究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自然地理学和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物理电子学专业。

十、其他事项

1.若发生考生与原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而造成考生不能报名、考试、录取、报到、注册、就读的后果,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2.我校对2012年招收研究生(不含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培养),继续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施研究生资助体系,实行动态管理。

3.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培养的研究生,需交付培养费。

4.在研究生招生工作期间,国家和学校如有新的政策和规定,我校研究生院招生办会有通告,并遵照执行,务请考生随时关注我校研究生院招生办网页最新通知。

5.我校研究生招生的工作有关信息,务请考生在招生工作相应的日期内注意浏览我校研究生院招生办网页。如有变更,以最新刊载为准。

学校代码:10269学校名称:华东师范大学地址:上海市东川路500号

邮编:200241联系部门: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电话.传真:021-54344721

网址:http://

篇3: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在此前后, 中国传媒大学2011、2012年度音乐学专业13位博士研究生的申请学位论文, 先后经过匿名评审和答辩环节的严格考核, 全部顺利通过, 这13位博士生也均被答辩委员会建议授予博士学位。纵览这13篇共计近二百万言的博士学位论文, 从选题和研究内容两个层面归纳, 可将其概括地划分为五个视角:音乐传播媒介研究;网络音乐传播与网络音乐产业研究;流行音乐文化研究;电影音乐与音乐动画研究;传统音乐文化及其他研究。

一、音乐传播媒介研究

对音乐传播媒介历史发展中的音乐版权的研究, 是2012届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亮点之一, 该论文研究体现出鲜明的跨学科色彩。从历史角度而言, 每一次音乐传播技术的变革, 都会带来利益格局的变动, 此时就需要对原有的音乐传播规则进行新的调整和扩展, 以适应新的技术环境, 达到新的利益平衡。因此在音乐传播技术和音乐版权相辅相成的互动发展中, 如何客观、全面地看待音乐传播媒介与音乐版权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是在当今的音乐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和理清的学术问题。

张鹏飞的《音乐传播媒介历史变迁与音乐版权发展》一文, 围绕音乐传播媒介的历史变迁与音乐版权发展之间的互动过程展开, 从音乐产业的角度来探讨音乐版权发展的资本逻辑、技术逻辑和利益博弈, 并试图以此为参照, 确定我国目前音乐版权体制和音乐产业发展的坐标系, 发现历史的潜流中所蕴含的未来的发展方向。

文章首先缜密地回顾和评价了从音乐版权观念萌芽到近代音乐版权体制建立, 再到音乐版权体制帮助音乐家摆脱赞助体系, 实现经济和艺术上的独立, 再到录音技术、无线电技术兴起乃至唱片工业繁荣, 导致音乐版权保护范围不断扩展, 直到网络时代音乐版权体制面临巨大挑战的历史。接着, 文章谈到, 在全球化背景下, 我国当代的音乐版权体制一方面积极与国际接轨, 另一方面也同样受到网络媒介的剧烈冲击。我国的著作权法并非很多人所认为的“不够完善”, 数字音乐产业要想获得发展, 一方面从业者要转变观念, 从提供“产品”转为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也要多方合作, 共同建造一个健康、完善的产业环境和版权环境。

最后, 文章在宏大的历史梳理和阐释中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 技术发展必然带来版权的调整, 当前数字技术与音乐版权体制所产生的矛盾是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第二, 音乐版权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随技术变革而保护范围日益扩大的历史, 如今, 单独依靠扩大版权保护范围来维持版权体制有效性的做法已然失效了。第三, 消费者早就“过河”了, 唱片业还在“摸石头”。第四, 数字技术实现了音乐的“雾化”, 音乐的流通已经溢出了传统的“管道”, 唱片公司试图将音乐资源控制在“管道”里而获得付费的做法不再有效。第五, 数字音乐产业提供的应该是“服务”, 而非“商品”。第六, 数字音乐产业的繁荣需要多方面的配合, 其中, 技术是依托, 版权是保障, 音乐创新是灵魂。

从音乐传播学意义上讲, 在音乐传播的历史中, 中国音乐期刊的音乐传播推动了社会音乐生产、传播与消费, 在历史上的音乐文化建设和群众音乐生活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对于音乐期刊作为一种传播媒介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和探讨, 从学理层面就显得尤为重要。韦杰的《中国音乐期刊传播研究——历史梳理、乐谱传播观察与音乐评论分析》一文, 以中国 (主要是大陆地区) 音乐期刊作为考察对象, 运用了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研究的视角, 对其传播活动进行了历史的、整体的、宏观的梳理, 并在历史观察的基础上, 从音乐期刊作为“狭义上的音乐传播媒介”的意义入手, 着重从其对乐谱的传播及其对音乐评论的呈现两个方面, 对中国音乐期刊音乐传播的特点及其内在运行机制进行考察, 试图阐释其对社会音乐生产的意义及作用模式, 重点揭示音乐期刊作为一个平面类音乐传播媒介, 在音乐传播史上, 以及在与其他类型的媒介共同构成的音乐传播媒介系统中所具有的独特意义和价值。

该研究的主体部分由第二至第四章构成:第二章首先对我国音乐期刊传播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整体上的把握和梳理, 将其分成四个历史发展阶段进行观察, 探究了每一个时期的社会背景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 音乐文化主潮及社会音乐文化生活的总体特点, 音乐期刊办刊人的社会身份、办刊宗旨及所要达到的社会目的, 音乐期刊的总体传播特点——包括刊物的地理分布、影响的地域和人群范围、刊物的发行与经营状况、音乐期刊类型的生成和传播对象的分化等等。音乐期刊有着音乐传播“介质”与音乐传播“机构”双重身份, 前者是后者运作、策划的结果, 后者才是前者传播背后的动力所在。第三章从乐谱传播在我国音乐期刊发展史上的形态和地位变迁等方面的情况总体考察了这一特征。第四章主要对音乐传播研究视野中的音乐评论的基本功能意义进行了解释, 随后提出音乐期刊中的音乐评论的意义首先在于对刊物宗旨的体现, 因而将重点放在探讨音乐期刊如何进行音乐评论的组织和呈现方面。随后分别对当代中国大陆的三本在音乐评论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刊物——《人民音乐》、《音乐爱好者》、《音像世界》中的音乐评论进行了个案研究, 通过考察评论的对象、评论的动机、评论者的身份、评论的语言等几个方面, 来观察它们体现音乐期刊的宗旨并“构建”起音乐评论的说服力与权威性的方式, 以及回归音乐评论在音乐传播中的基本功能意义。最后, 文章认为:在新媒体时代, 音乐期刊仍有着其不可被取代的功能和存在价值;但是, 音乐期刊也将重新思考自身与新技术的协作关系。音乐期刊与当代音乐传播媒介系统中的其他媒介, 将长期发挥各自独特的功能与优势, 并彼此之间相互促进, 合作发展, 共同建设人类的音乐文化。

二、网络音乐传播与网络音乐产业研究

在互联网媒介环境中, 以及持续的网络化进程之中, 音乐文化和音乐传播态势都在产生相应的变化。魏晓凡的《网络化进程中的音乐传播:特征与趋势》从理论上对这个话题做出了初步的观察和思考, 体现出了作者较强的学术思辨能力与创新能力。

该文的前两章结合已有学术成果和社会实际事例, 对音乐的基本性质、音乐与其他类型信息的复合传播现象、互联网作为传播工具体系所展现的重要特性等, 都做了反思和观念提纯, 以助于文章探讨的深入进行。关于音乐, 该文提出了其听觉性、弱语词性、情感性与合文化性四个主要视点以及音乐的“联构信息”概念及其类型划分;关于互联网, 提出了通信性、虚拟性、海量性等视点, 阐述了关于网络自由性的博弈关系的存在。此后, 论文通过对以上诸项要素的理论整合和归纳, 以网络时代的技术价值和人文价值为参考轴, 对音乐与网络的交融和碰撞状况做了思辨和展开, 确定了音乐的听觉性、情感性在网络语境中彰显的特别突出的作用, 提出“不在场的存在”和“多元需求中的简单情感满足”是音乐传播生态被网络交流环境影响后的两种主要表现。文章还分析了“联构信息”在音乐与网络的交融互动中不可缺少的作用。接着, 文章以信息规模的增长作为把握网络化进程的重要线索, 区分出这一进程中三个不同层次的信息规模, 并由此对音乐的网络传播中一些最有代表性的或富有争议性的问题给出了一种逻辑上的背景顺序, 然后结合前三章中的各个主要观点, 对其逐一进行学术解读, 以期在理论体系构建和现实问题策略研究方面有所贡献。具体地, 本文论述了网络音乐盗版现象的成因、当前与版权相关的观念的局限性和未来可能兴盛起来的启发性思路、网上音乐资源的品种失衡现象的解决契机和建设趋势、网络化对音乐作品作为封闭概念的地位的不断冲击和调整、优秀音乐成果出产率在网络泛在化潮流中可能发生的变化等内容。最后, 通过整理上述话题的经济背景和文化意义中呈现出的历史脉络, 尝试推测了网络化进程对人类音乐文明的健康发展和持续积淀所具有的重大价值, 指出网络化的信息生态正是音乐艺术体系的社会功能实现螺旋式上升的技术保障。

邵萱的《中国网络音乐产业发展研究》一文, 从音乐传播学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出发, 探讨了网络音乐产业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要素状况, 通过对网络技术发展、资本市场和人力资源等问题的研究, 勾画出了网络音乐产业发展的完整逻辑框架, 拓宽了音乐传播研究的视角。

文章梳理了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 从理论上探讨了政府支持和社会资本推动网络音乐发展的意义和措施, 并对未来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和股市融资等筹资模式展开探讨, 这不仅为今后拓宽网络音乐产业的融资模式做了理论的铺垫, 对于相关部门今后制定与网络音乐产业相关的政策, 或许也将有一些启发。文章在论述我国政府制订的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的前提下, 结合媒介发展、消费增长及音乐社会化的时代背景, 重点阐述了数字时代我国网络音乐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并就未来我国网络音乐产业走向进行了展望。

该文对网络音乐产业发展的研究始终贯穿着“以人为中心”的理念, 把音乐人才的培养分为专业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两部分。专业人才的培养把音乐创作人与网络音乐产业联系起来, 使人成为整个产业链条的核心;社会音乐教育不仅提高了社会整体的人文素养, 而且为网络音乐产业提供了不竭的消费源泉。文章还提出音乐教育的分层培养模式, 争取对今后我国音乐教育的建设事业有所帮助。文章指出的院校培养模式、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和企业培养模式的不足与改进方向, 对我国培养适应新时期音乐社会生活的人才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论文在最后得出如下结论:第一, 网络音乐产业的发展是音乐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必然。第二, 网络音乐人才为网络音乐产业发展提供新鲜血液。第三, 政府的积极引导为网络音乐产业的发展铺平道路, 政府是除企业外的创新资源的主要投入者, 为网络音乐产业发展提供服务平台, 通过立法保障网络音乐产业的发展, 通过社会音乐教育扩大网络音乐的受众群体。

三、流行音乐文化研究

流行音乐文化的研究一直是音乐传播研究的热点话题。张谦的《非主流的沉浮:中国流行音乐批评的话语实践与场域变迁 (1927—1976) 》从音乐社会学的角度对其间中国流行音乐批评进行了历史的观照, 选题富有个性, 体现出了较强的学术开拓性和历史、现实意义。

论文将1927年至1976年这段历史的流行音乐批评划分为“场域争夺”、“场域统合”、“场域肃杀”和“场域坍塌”四个时期, 使我们不仅了解到我国流行音乐批评历史的流变, 也认识到中国音乐发展的曲折历程, 对于启迪人们反思既往, 开拓未来均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该文认为, 流行音乐批评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如果说音乐批评者自身携带着浓厚精英文化印记, 具有把握舆论导向的能力, 从而抢占了话语空间中的优势位置的话, 中国流行音乐和相关群体作为一种弱势文化, 却无法抉择自身命运和文化归属, 因而时常在主流与非主流文化之间飘移不定、沉浮起落。当音乐批评者以流行音乐为批评对象的时候, 本身就饱含了主流对非主流、官方对民间、精英对大众、专业对业余的一种文化融合或冲突。对中国流行音乐批评的研究, 本质上就是考察中国主流与非主流音乐观念的纷争、冲突与合流, 以及这种批评话语变迁对非主流音乐实践的产生影响。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和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进而成为作者剖解中国流行音乐批评的两把利刃, 透过音乐批评的话语实践和场域变迁, 文章力图在探究特定历史时空中“非主流”的历史成因, 考察和揭示其边缘化的历史过程, 进一步加深对主流文化中心化过程的理解, 从而揭示中国主流文化在那一时期对中国流行音乐的“话语施暴”和“价值偏见”。这些思想观念赋予作者以强烈社会批判精神, 使论文研究最终蒙上了浓厚的社会史学色彩, 成为一种“流行音乐批评之批评”。

文章中也体现出作者对音乐批评等概念的理性认知, 文中这样论述:第一, 从音乐批评的场域属性来看, 音乐批评作为一种话语空间, 与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各种场域存在着某种互动关系, 而音乐批评场域的理想状态是实现场域的自主。第二, 从音乐批评者的角度来看, 在相关话语空间内拥有话语权威的人士, 往往占据话语空间的优势地位, 构成批评的主体或主导。第三, 从传播媒介的角度来看, 传播媒介是搭建话语空间的物质基础, 音乐批评必须是大众传播媒介流通的文本类型, 媒介自身的属性建构了音乐批评的属性。第四, 从阅读群体的角度来看, 音乐批评的本质在于建构和引导“接受者”的音乐“品味”, 但面对不同的接受者会形成文本内容的差异。第五, 从音乐批评的文本特征来看, 音乐批评更多呈现出批评者个人价值观念的输出和渗透, 以及对当下音乐实践的影响和导向。

董珍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受众研究》一文, 也是关注流行音乐的、具有较高理论研究意义的学术论文。作者首先将全文论述到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流行音乐”、“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受众”、“大众”、“音乐受众”、“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受众”等进行了简要梳理。接着, 对论文的研究背景分三个层次进行了呈现:一是回顾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研究现状, 二是对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受众的研究状况进行说明, 三是对本文的理论思想来源——受众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

第一层次梳理在回顾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研究现状中指出,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研究从历史资料、音乐理论研究、大众文化研究、大众传播研究等角度都对流行音乐的受众有所涉及, 但对流行音乐受众还未有系统的理论梳理。

第二层次梳理对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受众的研究状况进行乐观的分析。虽然在音乐学领域, 关于国内音乐受众的系统性研究目前还未看到相关著作, 但在音乐史、音乐社会学、音乐传播、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中, 都广泛分布着各种针对音乐听众、音乐受众进行探讨的理论文章, 其中相对重视且集中探讨音乐听众和音乐受众问题的研究, 主要存在于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研究当中。中外音乐社会学研究领域中的很多学者都曾提出关于音乐受众研究的独到见解, 如国内学者曾遂今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中国音乐听众分类法、中国当代音乐听众的宏观观察;国外学者阿多诺、贝塞勒、R.弗兰德、H.劳厄、克奈夫、卡尔布西茨基、伊沃·苏皮契奇等, 他们均对音乐听众问题有持续关注, 并对前人的音乐听众研究进行了总结。这些研究的综合, 体现了20世纪以来不同时空背景下, 学界对音乐听众研究的不同关注点, 如音乐听众分类问题、音乐的听赏问题、青年们对电子乐的态度问题、音乐家与听众之间的关系问题、业余音乐家问题等等。

第三层次的梳理针对受众理论的发展脉络, 并指出文中所凭借的受众理论依靠的是丹尼斯·麦奎尔的“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麦奎尔的“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内容广泛, 广义上包含了批判研究、文学批评、文化研究和接受分析在内。具体而言由以下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知名学者及其研究成果构成——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 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 还有文化研究中的霍尔、莫利、赫布迪齐 (青年亚文化研究) 、费斯克 (“主动的观众”理论) 、艾伯克瑞比和朗赫斯特 (展示和表演模式) 等等。

四、电影音乐与音乐动画研究

1979年至2011年是当代中国电影发生巨变的时期。改革开放之后, 中国电影音乐伴随着电影发展的脚步走进风云变幻的多元化发展轨道, 同时在电影全球化的时代中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一系列转变与跨越。这使得中国电影音乐在这一历史阶段的发展现状体现出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苏海鸣的《当代中国电影音乐现状研究 (1979—2011) 》一文, 分为“当代中国电影音乐发展概述”、“当代中国电影音乐创作群体研究”、“港台电影音乐发展概述”、“当代电影音乐制作流程”以及“对中国电影音乐发展的思考”等五个章节展开研究, 对当代中国三十余年来电影音乐的“发展现状”做了一次较为细致的全景式梳理。在“当代中国电影音乐发展概述”一章中, 将三十年左右的时间划分为“复兴阶段”、“多元探索阶段”与“全球化阶段”三个时期, 分析研究了每个历史阶段的主要发展特色。在“当代中国电影音乐创作群体研究”一章中, 探讨了电影音乐创作者的必备素质与创作过程等问题, 特别是首次将当代中国电影音乐创作群体划分为三个代系, 并对每一代音乐创作者的电影音乐代表作品进行了个案分析, 概括出每个创作者的个人创作风格以及在不同时代背景中每一代创作群体的群代特征。此外, 还探讨了近年来国外电影音乐创作者抢滩中国市场现象的内外成因。在“港台电影音乐发展概述”一章中, 对处在与内地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中, 但同时亦是中国电影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员的香港与台湾地区的电影音乐特色以及音乐创作者风格做了概貌性分析与梳理。在“当代电影音乐制作流程”一章中, 研究了中国电影音乐制作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 同时也与美国成熟的电影音乐制作工业化流程进行比较, 总结差异与不足, 从而为我国电影音乐制作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最后一章对近年来在全球化进程中新兴的中国电影音乐专业教育进行介绍, 并与美国发达成熟的电影音乐教育进行比较, 同时从理论体系建构、人才培养机制、电影音乐衍生品开发等六个方面提出对中国电影音乐发展趋势的思考。

随着电影、电视及计算机多媒体手段的发展, 交叉性、融合性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音乐与绘画、音乐与影像、音乐与交互媒体等各方面都呈现出诸多融合领域。付龙的《音乐动画的表现空间》一文, 从音乐与动画的结合来研究这种形式所体现的新特征。文章从研究音乐进入电影视听体系时的特点着手, 分别对无声电影时期的现场音乐与电影的音乐进行了探讨;然后, 在探究音乐动画创作这一领域方面, 从“米老鼠式”配乐、获奥斯卡奖的动画音乐的发展等视点切入, 进而深入地阐释了对音乐动画的读解。在第四章对音乐动画表现性的分析中, 作者从音乐要素的视觉联觉入手, 分析了音乐动画的视觉联想中的思维问题, 以及标题指向、对舞蹈音乐的继承等问题, 还谈到了对动画与音乐的“交响”方面的理解。文章最后从音乐动画的实际问题角度出发, 深入探讨了音乐动画的相关问题, 并明确指出了音乐动画对科技推动下的音乐化影像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五、传统音乐文化及其他研究

吉莉的论文《河南曲剧唱腔研究》, 以河南曲剧唱腔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对河南曲剧不同时期唱腔特点以及发展变革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文章从纵横两个方向入手, 利用历史学的断代方法, 进行横向的剖析, 并通过此剧种的唱腔个案, 探索地方剧种的发展规律, 讨论地方民间戏曲的生存和发展。

全文由“绪论”、“河南曲剧音乐构成”、“河南曲剧主腔”、“次主腔”、“杂调类唱腔”、“板腔体大剧种对河南曲剧的影响”、“河南曲剧的结构和体制探讨”七个部分组成。其中绪论部分阐明了该课题的研究意义、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 并对三种已有的河南曲剧唱腔结构单位进行分析, 最终确定“调门”作为本文对河南曲剧唱腔结构的使用单位。

全文除绪论共有六章。第一章研究曲剧唱腔构成, 分别从“帮腔”、“伴奏”、“唱腔分类”三方面进行阐述, 以河南曲剧唱腔的音乐形态、来源和具体使用比例三方面为主要依据, 把河南曲剧分为主腔、次主腔、杂调类唱腔三类。紧接下来的三章分别对河南曲剧主腔【阳调】与次主腔以及杂调类唱腔进行了研究。作者在第五章对板腔体大剧种对河南曲剧的影响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 指出向板腔体剧种借鉴剧本和唱腔是引起河南曲剧唱腔变革的重要原因, 并针对河南曲剧行当唱腔所存在的问题、影响唱腔发展的几种原因进行分析。第六章是在前五章的基础上, 对河南曲剧唱腔的衍变规律进行了总结, 最后基于当今学界几种通用的声腔体制界定标准, 对河南曲剧唱腔音乐体制做出了概括, 在研究地方性民间戏曲的生存和发展方面体现出一定的借鉴价值。

众所周知, 中华琴文化源远流长, 其内涵博大精深。然而, 随着现代技术的突飞猛进, 人们价值观的多元化态势, 使得“琴”艺术精髓的传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与挑战, 从而使众多研究者关注古琴在当代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传播出路。马毓的学位论文《中国古琴艺术的文化传播研究》, 以音乐学、生态学、历史学、传播学、人类学、社会学、结构分析学等多种学科的结合为支撑, 从广阔的中国文化背景入手, 以“古琴艺术的文化传播”为研究对象, 探讨古琴艺术的文化传承, 为古琴艺术在当代社会中的健康传播与发展做有效的探讨。

全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绪论”通过五个方面简要叙述了论文的研究目的、学术文献综述、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方法及选题的学术意义。第二章关注古琴艺术的文化传播精神, 通过“古琴艺术传播中对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古琴艺术传播的当代境况”两方面研究, 总结了古琴艺术传播过程中产生的人文思想, 探讨了历史上古琴艺术传播中的优秀思想及当代失范、失衡的古琴传播生态现状。第三章针对古琴艺术文化传播进行概念界定, 论者主要从“古琴艺术文化传播界定的理论基础”、“古琴艺术文化传播活动的历史分期”、“当今古琴艺术文化传播的新特点”三方面来探讨对古琴艺术传播的基本认识。第四章研究古琴艺术传播的类型, 作者将古琴艺术中的文化传承部分纳入当代的传播学模式概念之中, 详细论述古琴传播类型的运行情况, 通过对各类古琴文化传播的运行情况的梳理, 呈现出不同类型下古琴艺术的文化传播情况。第五章主要论述了作者对于当代古琴艺术文化传播的思考, 以期探索一种合适、合理的文明传播秩序来延续传承与保护古琴音乐文化。最后, 论文的结论部分对前面章节进行了简要概括, 从而得出论文的核心观点, 通过论文的梳理与总结, 联系理论与实际, 阐述了论者的研究发现及其带来的启示。

颜胤盛的《四部“新潮”音乐作品的“多重结构”解读》一文, 基于一种新兴“音乐分析学”学科中的“结构分析学”理论, 运用“多重结构”、“结构元素”、“结构对位”等思维, 对四部“新潮”音乐作品 (叶小纲的《大地之歌》、陈怡的《中国神话大合唱》、陈其钢的《蝶恋花》、郭文景的《蜀道难》) , 从一个新的角度对传统音乐在这些作品创作中的运用, 西方与中国传统音乐因素融合手段, 创作的音乐文化基础、来源、作曲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微观与宏观的分析;并对其创作的美学思想, 以及对中国专业作曲的历史意义与对今后音乐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解读。解析了蕴藏于其中的“多重结构”、“多重属性”、“多元化”的概念, 探寻其独特的创作思维与美学观点, 从而揭示其寻找自己的音乐语言的目的, 并总结出“第五代”专业作曲家音乐作品的语言特点, 以期获得音乐创作上的启示和思考:如何才能创作出在音乐语言上既富有中国特点和个性, 又具有世界通用性的作品, 使其呈现在世界音乐文化之林, 让中国专业音乐创作找到一条有自己特色的道路, 涌现出更多的可与西方音乐作品媲美并平等对话的现代中国音乐作品。

任志宏的《文化认同与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以内地西藏学生为例》一文, 基于具体文化情境中的人——内地环境中西藏班校的学生, 通过观察藏族学生在内地的音乐学习情况, 分析藏族学生音乐文化认同状况、影响藏汉音乐文化认同的原因, 比较藏族学生与汉族学生音乐学习的差异, 来探究少数民族学生对音乐文化的认同的现状, 为宏观层面上的“民族—教育”、“民族—国家”、“个人—民族”的认同研究提供具体的研究佐证与素材。该研究结合社会学中的文化认同理论和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 以及跨文化教育领域中的民族教育理论, 用实证研究的方法, 对内地环境中藏族学生音乐文化认同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

文章通过对内地藏族学生音乐学习的课堂观察, 以及关于藏族学生对本民族音乐和其他民族音乐文化认同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的调查, 详细分析了藏族学生的音乐文化认同的结构与状况。描述了藏族学生在内地接受音乐教育的实际状况, 在藏、汉音乐文化认同中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表现层面, 分析影响藏族大学生对藏、汉音乐文化认同的因素。从民族文化认同的视角对藏汉大学生音乐学习动机及学习策略进行比较, 探讨教育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文章最后对该方面的学术研究进行了呼吁, 认为需要加大理论研究的力度, 并尝试推进当下学术界有关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现代化转型的理论研究, 提出有利于顺利实现“民汉兼通”和“多元一体”的教育观念, 为改善和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教学提出理论思考和对策建议。

朱星辰的《中西方音乐乐谱研究》一文, 从不同角度、不同着眼点对中西方乐谱进行了细致的线性梳理与不同方式的种类划分。运用比较分析法和举例、引证以及阐释法来进行论述。文章不仅仅将乐谱的种类局限于五线谱和文字谱, 也不仅仅从文化的层面进行意义上的空泛比较, 而是从器物、律制、谱式文本入手对乐谱内部元素做了剖析, 并对中西方音乐中不同的乐谱属种间进行横向比较。

文章首先从人类艺术的大范围空间着手, 寻找人类音乐乐谱诞生背景的共通点, 进而再对中西方音乐乐谱分别作历史性脉络的梳理, 将乐谱中用以表现音乐的种种元素进行横向对比, 找出形成两者差异的不同规律, 最后上升至文化层面, 得出两者之所以呈现出不同面貌的历史、地理、社会、哲学以及美学依据。

篇4: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苏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江苏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现有20个博士后流动站、2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专业学位博士点、4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2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苏州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二大学科门类,具有相当规模,基础较为雄厚,办学效益显著,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2012年我校有75个博士点招生,拟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326名左右(含硕博连读生,确切招生规模数以教育部下达的为准)。具体招生的专业名称和导师详见我校201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能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学习年限

学制三年,在职博士生相应延长一年(学制四年)。

三、报考条件

(一)以普通公开招考方式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

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的人员,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视为同等学力的考生:(1)在报考学科、专业或相近研究领域的北图核心学术期刊(最新版)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一篇以上学术论文(3000字以上);(2)获得过省部级以上与报考学科相关的科研成果奖(前五名)。

凡在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须凭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书报名。

3、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要求。

4、报考国家计划内博士生考生的年龄应不超过45周岁;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博士生考生的年龄不限。

5、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二)以硕博连读方式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

必须为苏州大学在学硕士研究生(仅限学术型);符合(一)中的第1、3、4、5各项要求;具体要求和程序按苏大研[2010]40号文件《关于印发〈苏州大学关于硕博连读实施办法〉的通知》执行。

四、报名手续

(一)网上报名及缴费。

所有公开招考和经学校批准的硕博连读考生于2011年11月25日——2011年12月15日登录博士研究生网报系统进行报名,提交本人报考信息,网报地址:待定(预计11月20日左右公布)。

公开招考考生务必于2011年12月15日前交报名考试费240元,否则网报无效。(有以下两种交费方式:A.从邮局汇款,收款人邮编与地址:215006,江苏苏州市十梓街1号;收款人:苏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汇款人:考生姓名;汇款附言:“报名号XXXX”(XXXX为网上报名号后4位);或B.工作日期间直接将报名考试费交到校本部蕴秀楼207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网上报名结束后不需要寄送报名材料,报名材料于资格审查时提交。

(二)网上报名成功的考生,考生名单和考试须知于12月22日以后在研究生部网上公布,同时学校将信息确认表通过邮局寄给考生本人。

五、资格审查、初试、复试

1、资格审查:公开招考的考生于2012年3月8日—9日持有效身份证原件到研究生部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合格的考生领取准考证。

资格审查时,提交以下报考材料,清单如下(请事先按要求准备材料并按序装订成册):

(1)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报考登记表》。

(2)有效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复印)。

(3)已获硕士学位的考生请提供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原件不订入报考材料内);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学生证复印件和应届毕业硕士生证明原件及复印件(见附件,原件不订入报考材料内);同等学力考生请提供本科学历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凡在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位认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原件不订入报考材料

内)。

(4)本人自述(主要介绍本人学习、工作经历、科研情况等,以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设想等)。

(5)科研成果目录1份(见附件,包括论文、专著、课题、发明专利、获奖等);近五年来在公开刊物以第一作者发表的代表性科研成果复印件(复印件须有封面、目录、正文);科研项目证书复印件;发明专利授权证书复印件;其它证明考生科研水平的相关材料。

(6)硕士阶段课程成绩单(加盖考生单位人事档案部门或培养学校公章);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生提供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同等学力考生请提供本科阶段成绩单】。

(7)专家推荐书2份(见附件)。

所有报名材料必须真实,可靠,它将作为招生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考生务必重视。

2、初试时间:2012年3月10日—11日。

3、复试时间:2012年4月7日—8日;同等学力考生还须加试一门政治理论课和二门硕士学位主干课程。

六、录取

根据德、智、体等情况全面衡量,依据考生材料评价、初试成绩、复试成绩等择优录取。

七、收费标准(计划外)

计划外各专业收费标准见下表:

收费标准及单位

专业类别

10000 元/生年

哲学门类、历史学门类、教育学门类(教育学一级学科)、理学门类(数学一级学科)、文学门类(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

13000元/生年

经济学门类、农学门类、管理学门类、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社会学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理学门类(物理学一级学科、化学一级学科、生物学一级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统计学一级学科)、文学门类(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艺术学门类(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

15000元/生年

工学门类、法学门类(法学一级学科)、教育学门类(体育学一级学科)

18000元/生年

艺术学门类(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美术学一级学科、设计学一级学科)

20000元/生年

医学门类

八、其它

1、录取为计划内定向、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博士生,发放录取通知书前须签定定向、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合同,否则不发放录取通知书。

2、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引起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招生单位无法调档、录取等,招生单位不负责任。

3、考生提供的所有报考材料均应属实、准确。如有弄虚作假,将取消考试、入学资格和学籍。

4、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规定办理。

5、我校不提供参考书目、参考资料、历年试题、不办考研辅导班等。有关信息发布:初试成绩、拟录取名单等材料不再通过邮局寄发,请考生及时查看我校研究生部网站。

6、以上文件如与教育部2012年招生博士研究生相关文件冲突,以教育部相关文件为准。

7、各学院(部、所、中心)联系方式:

基层招生单位

联系电话

基层招生单位

联系电话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051265880152

东吴商学院

051267162396

王健法学院

051265227483

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院

05126588083

3体育学院

051267162123

文学院

051265880510

凤凰传媒学院

051265882065

艺术学院

0512658804

51社会学院

051265880539

外国语学院

05126524301

2数学科学学院

051265112082

金融工程与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

051265112418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能源学院

051267870145

信息光学工程研究所

051265112851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

051265880090

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

051265882846

电子信息学院

05126787124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051265241203

机电工程学院

051267161703

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051267164993

医学部

051265884128

医学部儿科临床医学院

051267786317

医学部第一临床医学院

051267780538

医学部第二临床医学院

0512677837468、苏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十梓街一号苏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215006

网址:http://yjs.suda.edu.cn/show.asp?id=20

电话: 0512-65227655,65227656

传真:0512-65112816

篇5: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发布时间:2013-09-12阅读次数: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招生规模

本我校拟招收博士研究生1300名左右(含直接攻博生、本校硕-博连读生和公开招考人数),录取时将视生源状况和学校发展需要适当调整招生名额。

三、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4、对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还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① 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工作六年或六年以上,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我校部分学科、专业(如哲学)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报考,具体参见《复旦大学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相关院系备注栏;

② 已修完至少5门所报考学科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且成绩合格(须提供授课单位的成绩证明);

③ 已在所报考的学科或相近的研究领域,以第一或第二作者(完成人)身份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过1篇学术论文,或获得过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排名前五名)。

5、只有学位证书而无毕业证书的考生,在资格审查时必须已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否则按同等学力对待。

6、考生持境外获得的学位证书报考,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资格审查时须提交认证报告。

7、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同高考体检标准)。

8、须有两名与报考学科专业有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推荐。

9、考生须承诺学历、学位证书和考试身份的真实性,一经招生单位或认证部门查证为不属实,即取消学习资格。

四、报名时间及方式

2013年12月1日至31日,在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报名(网址:http://)

五、报名注意事项及资格审查

1、考生网上报名时必须按要求认真填写报考信息,上传所需要的报考材料和近期一寸正面免冠照片,并牢记自己的报名号和密码。上传材料具体详见《复旦大学2014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或《复旦大学部分院系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办法》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办法》。

2、完成网上报名后,应于复试时或按所报考院系要求将报名表格、学位证书及有关奖励证书等复印件一并寄(送)至所报考院系研究生工作办公室,逾期或所交材料不全者,按放弃处理。报名费(250元)在网上报名时一并予以支付。

3、公开招考考生须携带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和学生证(或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同等学力和境外学历获得者须按报考条件要求带齐相关证明材料原件),于复试时在所报考院系办理资格审查手续,资格审查通过后,方可参加复试。

六、考试

1、初试时间:2014年3月8日至9日。地点:复旦大学(上海市邯郸路220号)。

2、初试科目:外语、两门业务课(均为笔试,每科考试时间为3小时,具体考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3、复试:根据初试成绩和报考材料的审核结果,择优确定各学科专业差额复试名单。复试时间、地点由所报考院系另行通知。

4、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① 政治(文科类考生加试马克思主义著作选读,理、工、医科类考生加试自然辩证法),加试时间为2014年3月9日下午;② 两门硕士学位主干课程,加试时间、地点由所报考院系另行通知。加试科目均为笔试,每科考试时间为3小时。

七、录取

根据考生的入学考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等择优录取。复试不及格考生不予录取。

八、招生改革说明

(一)按照国家规定,我校从2014年秋季起,依据“新生新办法、老生老办法”的原则,全面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博士生学费标准每生每年1万元,按学年收取。2014年秋季学期前入学、并按规定实行收费政策的博士生(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博士生),缴费标准仍按现行学费标准。各类博士生的具体学费标准请关注我校财务处网站收费公示(http://)。

在全面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的同时,我校将进一步加大对研究生教育的投入,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使广大研究生安心完成学业。新的研究生奖助方案尚在制定过程中,有关最新信息将及时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和研究生院网页(http://)“学生奖助”栏目公布,请予关注。

(二)为进一步深化博士研究生招生改革,积极探索和构建符合博士研究生培养规律的体制与机制;以提高研究生选拔质量为核心,不断选拔和培养适应现

代科学发展要求的优秀创新人才,我校于2000年试点两院院士和杰出教授自主招生政策,2007年又率先开展博士研究生招生的“申请-考核”制改革。2014年,我校开展“申请-考核”制招生改革的单位包括: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学系、生命科学学院、化学系、现代物理研究所、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材料科学系、高分子科学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历史学系、上海数学中心、先进材料实验室、上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上海市肿瘤研究所、放射医学研究所、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护理学院、临床医学院、上海市影像医学研究所、生物医学研究院、脑科学研究院)等。

2014年我校继续在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学系和脑科学研究院试点开展博士研究生长学制招生、培养改革,主要招收本科起点长学制博士研究生。具体招生选拔办法参见《复旦大学部分院系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办法》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办法》。

九、其它说明

(一)体检

考生入学时须进行体检,未达到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者,取消入学资格。

(二)信息查询、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地址:上海市邯郸路220号;

邮政编码:200433;

联系电话(021)65643991;传真(021)65644159。

E-mail: gs_admission@fudan.edu.cn

网址: http://

(三)备注

凡专业代码第五位为“Z”者为自设专业,导师姓名上带“*”为兼职教授。博士研究生的学费收费标准请浏览我校财务处网站“通知公告”栏

(http://)。

上一篇:有关体育教师述职报告下一篇:化验室统计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