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节的英语日记

2024-05-25

关于中秋节的英语日记(精选11篇)

篇1:关于中秋节的英语日记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s a traditional festival in China.

Today is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 got up early, finished breakfast, went to the public house.

The traffic is so smooth today! A moment later, the real “car free day”! We bought some meat and vegetables and prepared to go back to the reunion dinner. Grown-ups are sweating, some washing dishes, some cutting pork, some stir-frying... And we play at the door.

After eating, although everyone is sweating, but we are also very happy, the most important is the family gather together to be happy.

In the evening, when we finish our dinner, we go to the rooftop to play with lanterns and enjoy the moon. Although the weather was not very good, her sister came out to meet us. In my eyes, the moon should be round like a plate, big like a plate, bright like an electric light... Today the moon is not round, not bright, not very, so I think of a sentence “fifteen moon, sixteen circles”. Todays moon is such, because was held up by the clouds, even cant see the full moon, but my heart is still very sweet, because I can and family together, compared to those who are not in home, Im much happiness.

I enjoyed the Mid-Autumn festival!

篇2:关于中秋节的英语日记

As soon as I got up, I washed my face, brushed my teeth and put on my clothes and waited for my cousins arrival. I waited, waiting, half an hour, the doorbell rang, and I opened the door, and I saw it. It was a cousin who was standing at the door. I happily pulled my cousin into my room. Entering the room, my cousin and I began to plan what to play. Finally, my cousin and I decided to play computer, steal vegetables, raise animals, paint... After playing for more than two hours, dad took us to fong village for lunch.

After dinner, we went home and started playing again. My cousin and I were like two monkeys, from the tenth floor to the ninth floor, from the ninth floor to the tenth floor, and you chased me and dazzled the adults. Later, it was so boring that I called several of my classmates to play together. From fuze garden to jinsha garden to jinbi bay, goose tam moon... Play it crazy.

Time flies, and in the blink of an eye its time for dinner. Father took us to the yellow sand seafood wholesale market to eat seafood, I and my cousin ate like a little cat, you look at me, I look at you, smile.

What a happy Mid-Autumn day!

篇3:关于中秋节的英语日记

诗人的眼睛

也许当我们第一次睁开眼睛时, 每个人所看到的便是不同的世界, 但随着时光的流逝, 我们的眼睛渐渐趋同了, 这对于艺术家来说并不亚于一场灾难, 个性的丧失导致了我们后期用一生的时间去探寻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 我们的观察方式改变了。如果我们及早的认识了这点, 也许是另一种状况, 正如克利, 正如他眼中的世界:“此时今年第一场雷雨在外面咆哮, 西方来的鲜风轻触着我, 散发百里香的芬芳和火车的汽笛声, 舞弄我的湿发。大自然真正爱顾我, 她安慰我, 对我许下诺言。”“太阳酝酿出挣扎着要脱离它而上升的水蒸气。”“桦树振奋了我。”我们可以看到:在克利的眼中这个世界是鲜活而充满生命力的。现实世界的嘈杂和繁琐在经由眼睛的过滤之后显得格外明净, 这就是诗人的眼睛, 诗人的观察方式。这也是克利绘画当中充满诗性化语言的原因。观察方式决定了思维方式, 我们不得不去反思, 作为艺术家, 是否该从源头上来改变自己。克利是极聪明的, 他用诗人的眼睛看世界, 这使得他与其它画家迅速区别开来, 拥有鲜明的个性, 而且贯穿其一生, 他都有意识的保护着这种观察方式:“我本该写下许多描述我新获创造力的诗。当然这计划并未实现。然而, 我一直珍惜那股活力和稳静, 我不打算去嘲弄它。”也正是这双诗人的眼睛, 让他的作品一直充满活力, 即使老年时期的作品也依然保持了孩童般的天真。

音乐家的耳朵

克利不仅仅是一个画家, 他是一个艺术家。当我好奇的“打开”克利这架“时光机器”时, 我发觉还有一个零部件是不一样的——耳朵, 这是一双音乐家的耳朵。克利是一个音乐家, 他酷爱小提琴, 而他的妻子是钢琴家, 因此他的耳边充斥的往往是音乐而不是嘈杂的“时间机器”所发出的声响。他有更多面对自我的机会, 接触到更多美妙而富有想象力的声音, 所受到的干扰也会更少, 这对于画家的克利来说是一个隐形的优势。我们在他的日记中可以看到这样的记录:“愈来愈多的音乐与版画之间的相似性强烈地映入我脑海。但是我无法提出精辟的解析。无疑两种艺术都是变化无常的。”克利在音乐与诗人的世界里无限生长, 这种滋养是绘画最喜爱的肥料, 好的作品不仅是画出来的, 更是养出来, 它需要的不仅仅是线条与色彩。克利说过:“一个画家, 应当也是一位哲学家, 诗人, 音乐家。”

克利狂热的喜爱戏剧, 我们可以看克利钟爱一切富有想象力的东西, 在戏剧中, 他也吸收了不少营养, 例:“除了体验闹酒狂歌的调调之外, 艺术家于此能学到不少东西。如果你不仅要感受更要了解动作的法则, 那当然还需要另一个舞者。论点唯在于如何掌握肢体休息期间犹然存续的线条关系。这个问题成为我

——读克利日记选

目前的研究课题。”在此我们可以感受到, 克利成功的另一个原因:艺术就是联系, 而不是孤立。

哲学家的思想

当我们进一步深究这架“时光机器”时, 我发现了克利独特的思想, 当然这不是画家的思想, 而是哲学家的思想。哲学意味着偏激和否定。克利在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显示了这点, 他在日记中这样写到:“我不相信上帝, 别的小男孩经常像鹦鹉般地说:上帝无时无刻不注视着我们。我认为这是一种差尽的信仰。”克利从来不盲目相信任何事物, 他始终有自己的主见, 并小心的保护其不受世俗的干扰。在绘画中也是, 我们可以看到他不断的创新, 又不断的否定自我, 这种勇往直前的精神造就了不一样的克里。“我拟好草稿, 要求毁掉现存的一切艺术演练痕迹。我明白它们跟我体会到的潜力比较起来, 何其贫弱何其不足道。”克里始终遵守自己的内心世界, 外面世界很少能够阻碍其内心的成长, 对于学校教育, 他有这样的句子“彼时我怎么也看不出来艺术如何能源自勤勉的研画模特儿, 此番见识是出乎无意识的。我懂的甚微的生命, 比任何东西都更吸引我, 我认为这是我身上的浪荡素质所使然。”

每个人身上都有着独特的品质, 然而, 能够保有这种品质并把他注入作品中的人, 实在是少之又少, 是什么原因?很多人注重保护自己的肉体而忽略思想, 这是一种悲哀, 浪荡汉身上反而有他自己的品质, 教化把我们变成文明人, 但这其中有失掉自我的巨大代价, 如果你不够坚定, 很容易在自我中迷失。克里并不是天生的大师, 只不过在他更懂得怎样保持自己的独立个性。

此外, 文学也给予这位艺术家带来了充足的营养, 泰戈尔的诗集和契科夫的讽刺小说是构成他那带有讽刺意味的画作的一部分, 在此我们可以更明确的看到:画家应该首先是一位哲学家。

稳静的内心

当我们拥有了火热的激情和非常明确的自我的时候, 冷静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任激情蔓延往往会被这股热情冲昏头脑。稳静和克己是激情型艺术家最应该拥有的品质。激情很难长久, 克己可以让我们更冷静, 更好的自省。在克利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每次遇到困难, 克利总会运用这一品质去度过难关。不管在创作还是在爱情中, 他始终保持冷静克己的心态, 面对爱情的痛苦, 他是这样做的:“我已经打定主意宁可逃避自我, 也不完全放弃对她的思念。我认为这是重获活力的便捷方法。我要用克己功夫来打赢这场混战。”纵观克里的一生, 我们可以看到, 每年都有两三个月的时间这位艺术家用来沉淀自我和静思, 他这样说:“我未曾切断与伯恩间的联系, 每年夏天我总回到父母的家渡假二、三个月。” (伯恩是克利的故乡) 回归故乡即是回归自我。孤独无非是沉思的最佳途径, 克利在日记中写到“我孤独在荒野上成长, 谁曾经帮助我?暴风雨来来去去, 扫尽脆弱的东西, 我依然留在荒野上。而后你来到我身边寻求庇护, 而命运严令我们停止, 命运说:你应该借寂寞长的强壮。暂时就让思想来当我的避难所吧。”也许, 我们都应该借助寂寞长的强壮。

勤奋而勇于探索的双手

如果说以上是克利的成功秘诀那显然是不充分的, 作为艺

艺术美的探寻——何多苓艺术生命的河流

李蕾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1980年, 何多苓那幅《春风已经苏醒》用细腻的情感打动了无数的观众, 如今, 当伤痕早已成为尘封的往事, 城市日益侵入人们生活的时候, 我们的艺术家从未停止过前进的步伐。本文通过对何多苓不同时期绘画作品进行分析, 来探讨人性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伤痕艺术;理想主义;写实主义

对于何多苓的作品, 我们很容易从画面中去识别它。初次在接触到何多苓作品的时候, 要回溯到孩童时代。依稀记得有那么一两幅, 但远不如罗中立的《父亲》那么强烈, 或许勤劳朴实的老父亲, 更能拉近人的距离吧!毕竟何多苓的作品, 对于年少不知愁的孩子来说, 是难能体会的……到后来面临升学的压力, 以及少男少女淡淡的情愫, 我们时常会感到莫名的伤感。于是, 我们又重新走近了何多苓的作品。在那个意气风发却颇有些叛逆的年代, 我们习惯用多愁善感, 浪漫诗意充斥自己。“何”的作品, 正好符合我们当时的“审美价值”取向。现在想想, 那时的有感而发, 似有无病呻吟之嫌, 那时的我们大抵只是肤浅的去认识画面所带给我们的感官愉悦。现在, 读“何”的作品, 于感性中, 更多了几分理性的因素。因为看何的作品要融入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去。

95×129cm中国美术馆藏

何多苓1948年5月出生于四川成都, 他是中国当代抒情现实

术家, 最终的落脚点即是你怎么样去表现你的思想, 这是艺术的最终归宿。在这一点上克里借助他那双勤奋的双手不断的探索创新, 摒弃循规蹈矩, 按部就班。他是这样做的:“我重新学习:我开始似乎完全不懂绘画这回事来处理形式。”“现在, 我那直接的同时也是最高的目标, 是要把建筑的与诗意的绘画融合在一起, 或者至少在两者之间建立和谐关系。”不断的探索, 不断的创造新形式, 又果断的变换, 此时的克里二十三岁, 年轻而充满活力, 拥有创造力的季节为什么不享受这一果实呢?没有天生的大师, 没有不可探知的成功秘诀, 前提在于我们有不断探知的心和敢于变换的勇气。聪明的画家善于用眼睛窃取最适合自己的果实, 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别人给你递来的现成实物, 克利在建筑中主义油画画家的代表。他曾经和罗中立是同班同学。若说罗中立早期的作品更注重写实, 那么何的作品则更倾向于对自由主义精神的追崇。他的《春风已经苏醒》 (如图一) 曾被评为新中国美术6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该作品是根据一句诗“春风已经苏醒”命名的。从最初的草图来看, 何多苓原来是想画知青的题材, 几个知青坐在草地上, 看不出明确的含义, 后来作者选择了以农村小女孩为画面主人翁。一个小女孩, 腰间系着蓝色印花布围裙, 静静地坐在枯黄的草地上。她手指放在唇边, 眼睛斜视前方, 若有所思。画面的右下角的一只小狗仿佛也明白了小主人的心思, 默默仰望苍穹。而画面的背后, 一头黑色的老水牛则微微探出身体, 老水牛肃穆庄严, 宛若一位饱经风霜的长者。按理说小女孩正处豆蔻年华, 理应是快乐活泼的, 而作者刻画出的人物形象却截然相反。整个画面采取三角式构图, 将时令定位在草木萧瑟的秋冬季节, 于朦朦胧胧里透露出冬的枯槁与寒冷, 但作者却取名为“春风已经苏醒”, 大概正如法国诗人雪莱所说的, 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么?无论如何, 该作品以一种伤感的意象和抒情意味开启了中国乡土写实主义绘画的另一个途径——对人和人的生命价值意义的探讨。

多年以后, 在“士者如斯——何多苓展”美术展上, 我们又重新见到《春风已经苏醒》这幅油画。在展览中, 我们可以看到, 何多苓早期的作品受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怀乡写实主义绘画大师怀斯的作品影响颇深。何多玲后期的作品明显有从早期淳朴青涩, 伤感迷茫的气氛里走出来。《春风已经苏醒》、《青春》 (如图二) 这两张他的早期经典作品出现在开头, 带给人一种此处与彼处之间的张力。在80年代的此处, 彼处可以是伤痛的昨天, 也可以是迷茫的明天。对比一下, 可以看到这些年来, 何多苓的画面发生了什么变化。模式没变, 调子变了。从困惑的真实, 到淡定的虚幻。旧作中, 人和背景色调一样, 但是图底分开得清楚。新作里, 人和背景混合在一起, 若即若离。在此次展览中, 五十余幅作品依时间序列, 较好地展示了年逾六十的画家近三十年的绘画实践, 同时也呈现了大量首次面世的新作如“兔子”系列。

发现构图的秘诀, 在音乐中体会线条的变幻, 在绘画中表现他的诗歌, 如鱼得水, 这是一个让人几乎产生嫉妒的自由境界, 我们可以拥有吗?

如今克利这架时间机器蕴含着他特有的零部件随时间而去, 他的日记像秋天的落叶化作标本放在人间这个巨大的博物馆里, 也许我们在观赏之余应该仔细查看这片标本中仍然流淌着鲜活的血液, 就像克利所做的一样, 我们也可以把它窃取进我们的思想之中, 既然他对我们有利。

篇4:关于前女友的日记

那本日记,深蓝色的粗布封面,一直放在衣柜顶上的储物箱里。

那本日记她看过,记录了他大学时和一位女生历经四年、却无疾而终的恋情。

准备结婚时,两人一起布置新房。看到这个日记本被他细心地放到储物箱里,她心里有些不舒服,说:这个,还留着哪?他说:留不留都无所谓,都是过去的事情,我早忘了。嘴上这么说,可并没有把日记从储物箱里拿出来。她没说话,心想:忘了?既然忘了,干嘛还要留着这个?

从此成了她的一个心结。

婚后生活安稳,他是个好男人,工作出色,对她呵护有加,对女儿,更是不折不扣的慈父。只是在他们最好的时刻,她心里也会掠过一丝阴影:这么多年,他还会想他的前女友吗?他已经彻底忘了她吗?有时候她很敏感,他偶尔的走神,他反复听的音乐,他钟爱的某个颜色,都会让她遐想:他是在想她了吗?这音乐是她喜欢听的,或者是他们共同喜欢听的?这颜色也是她所钟爱的吗?

两个人偶尔闹别扭,她一生气,就会赶他去睡书房。他去了书房,她又不忍,悄悄爬起来去看他。有一次,透过虚掩着的书房门,她看见他正在灯下翻看那本日记,她如遭电击。退回到房中,她哭了一整夜,到底,他还是忘不了她,到底,他最爱的人还是她……她宁愿他和自己吵一架,也不愿他去那本日记中寻找安慰。

第二天,她起床的时候,他已经做好了早餐,她爱吃的蛋饼、现磨的豆浆。看见她红肿的双眼,他凑过脸来说:别生气了,是我不好。

她什么也没说。她也不会问及。一种微妙的躲避,一种莫名的胆怯,似乎那本日记,是他和她之间,唯一不能摆到桌面上来谈的话题。

她那么藏不住心事的人,在这件事情上,也选择了沉默,只是,心结更深。

有时她有些小伤心: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我再怎么做,都比不了他日记中的那个她。

36岁是她的本命年,她一直提着心,祈祷这一年能平平安安度过。眼看年就要过去了,她75岁的父亲却被检查出得了贲门癌,晚期。

父亲住院期间,母亲在医院陪伴,坐在床边上,手伸进棉被里握住父亲的手,就这样静静相握、凝望,有一种淡淡的凄凉和温情。每次她看见这一幕,心都会疼一下,要使很大的力气,才能忍住冲到眼眶里的泪水。父母亲相濡以沫几十年,而永别的时刻,就要到来了。

有一天,母亲走进病房,拿着一个已经褪色的红色缎面的笔记本,笑着,神秘又带着几分戏谑,把笔记本在父亲面前晃了晃:老孙,老孙,你看这是什么?没等父亲开口,母亲就打开笔记本,念了起来:金沟佳人送秋波,含情脉脉思悠悠;最是难忘送别时,故作洗衣待轻舟……

父亲的眼睛里有光芒闪了一闪,立即要挣扎着坐起来:啊,你在哪里找出来的?给我看看,给我看看!

五十多年前,从医学院毕业的父亲经常要下乡给农民治病。在一个叫金沟的村子里,父亲借住在一个农民家里,和这家美丽淳朴的女儿互生情愫,却谁也没有说破。女孩把自己的爱意,都寄托在为父亲煮的每一顿饭菜、洗的每一件衣服里。而父亲,只会悄悄写情诗,写满了一个红色缎面的笔记本。后来,父亲要离开这个村子了,女孩心有不舍,知道父亲是乘船离开,便将家里的衣服装满了一只竹篮子,拿到河边去慢慢洗,等着父亲的船经过……父亲的那首诗,就是写的那件事情。

那个病房里的午后,父亲、母亲,还有她,就围着看那本诗集。父亲一边看一边笑一边感叹,满面春风与红光。那一瞬间似乎时光倒流,他又变回了那个小村子里的翩翩少年,邂逅了一位美丽淳朴的姑娘……回忆真美。

她说:爸,想不到你还有这么浪漫的时候!母亲笑:可不,你爸年轻时可招小姑娘喜欢了。父亲也笑:都多少年啦,那会儿多年轻,你在哪儿翻出这本子的?母亲顽皮地撇撇嘴:哼哼,我都给你留着呢。父亲说:留着干嘛?这会儿和我算账啊?老两口都笑了起来,病房里竟然呈现出难得的欢快气氛。

她想起家里衣柜顶上储物箱里那本粗布深蓝色封面的日记本。父亲睡着了以后,她问母亲:妈,留着这个,心里舒服啊?母亲说:嘿,你爸那会儿可喜欢人家,人一辈子有这么一份喜欢不容易,我就想帮他留着这份记忆,悄悄给藏了起来,你看你爸刚刚多高兴。

父亲在春节不久后去世。为父亲办理后事的整个过程,丈夫一直陪在她身边,扶着她的胳膊,似乎只要她稍有些脆弱,他就能搭上一把力。捧着骨灰盒,她想:我是一个没有爸爸的孩子了。这个想法仅仅在脑子里一过,她就哭得不能自已。

他抱紧她,心里满满都是疼惜。他说:我会和爸爸一样好好疼你的。那一刻,他们在彼此的体温和呼吸里,感受到了深厚温暖的感情。怀里的这个人哪,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她终于理解了母亲——爱到深处,化为广阔,狭隘的占有和嫉妒都消融在这广阔里。爱到深处,是爱他所爱,喜他所喜,是愿意为他保留住一段关于爱情的美好记忆,尽管那记忆里,没有母亲。

可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父亲最终停留在母亲身边,和母亲生儿育女共度漫长人生,最后,死在母亲的怀抱和安慰里——没有什么比这种相守和共度更有分量。在这样的相守和共度面前,谁还会计较父亲曾经爱过谁?父亲最爱的人是不是母亲?父亲是不是还经常想念母亲之外的另一个女人?在漫长的人生、厚重的时间面前,这些,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或者说,已经有了不需要说出的答案。

丈夫那本日记,其实她从没有细看过。婚前的那一次,她只看了几页,整个身心就被浓烈的醋意充满,再也看不下去。可是现在,她想仔细看一看,看一看她的丈夫,在他的青春年华,在还没有认识她的时候,爱了怎样一个女孩子,又怎样去爱了一个女孩子。

很多很多的细节。比如,他曾在晚上,去那个女孩家的楼下,只是仰头看看女孩的窗户透出来的灯光,就已很满足,然后悄然离去。比如女孩曾经送给他一张照片,是在扬州旅行时,坐在瘦西湖旁边的一块石头上拍的。后来他去扬州旅行,还特地去瘦西湖,找到照片中的那块石头,在上面坐了坐。比如他俩吵架,女孩一生气,咬了他的胳膊。他晚上洗澡,看见胳膊上那个圆形的淡红的咬痕,心里竟然泛起了一种模糊的甜蜜的情绪……

满纸都是纯洁真挚的少年情怀,她边看边笑,心里感叹:真美啊。这份美好,她不曾拥有过,但是她为他庆幸,因为他曾拥有过,而他是她的爱人。“与有荣焉”,她想。

心里的那个结,就这么化了,解了,回过头来再看,似乎寻不到一点影迹。她有些讶异自己,曾经怎么会那样耿耿于怀这本日记。

第二天,她去了市里的古玩一条街,去那里买了一只精美的织锦缎盒子——他要过生日了,她想把这个盒子送给他,对他说:把那本日记,放在这个盒子里吧。

她想象着,很多年很多年以后,一个花香浮动的黄昏,头发花白的他,戴着老花镜,坐在院子里的藤椅上,翻看着这本年轻时的日记。他会在暮色里,微笑起来吧?

那一瞬间,有多么好。

(编辑 赵莹 zhaoyingno.1@163.com)

篇5:关于中秋节的英语日记

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这天,你们知道它的来历吗?从前,天上有十个太阳,把土地都烤焦了,民不聊生,有个叫后羿的人,想帮助百姓,于是他拿起弓一箭射下九个太阳,于是老百姓都拥戴他。后来他娶了个老婆,那个老婆叫嫦娥,他们一直过着幸福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后羿得了一颗仙丹,交给嫦娥。过几天,后羿不在家,嫦娥突然想起吃那个仙丹,于是心怀鬼胎的嫦娥偷偷吃了那仙丹,于是她就上天了。后羿回到家,发现嫦娥不在了,就烧香设案,百姓们知道了,也烧香设案起来,于是这天就变成了中秋节。

在中秋节这天,我们准备团圆饭了。在中午奶奶就炒起菜来了,先开始开火,再舀一勺油倒入锅中,“滋滋……”油发出了响声,再放入菜“啪”的一声爆了,然后翻炒,再放盐,放味精,放酱油,放胡椒等等,再炒一下,一道菜就完成了。

吃完团圆饭后,就开始赏月吃月饼了。月饼的种类很多,有水果味的,有鲜肉味的,还有蛋黄、五仁、豆沙、和板栗味的,甚至还有白色的年糕月饼。我们赏月时,发现月亮比平时的月亮圆多了,真美呀,这样边赏月边吃月饼真惬意啊!

篇6:关于中秋节的小学生日记600字

一大早,妈妈就买菜去了。她一回来就钻进厨房忙活了起来。又是煮螃蟹,又是烧排骨,忙得不亦乐乎。香味透过紧闭的房门飘进我的鼻孔,让我口水流了一地。

好不容易等到午饭时间,随着妈妈一声大喊“开饭啦!”,我和爸爸如同离弦的箭一样,同时飞奔向餐桌,以至于差点把妈妈撞飞。妈妈半是无奈半是玩笑地说:“小疯婆子,可别把为娘这把老骨头给撞散啦。”我顽皮地吐了吐舌头,冲她扮了个鬼脸。

折腾了一通,总算可以吃饭了。我每次吃饭前都有个习惯,就是先把餐桌“扫描”一遍,看有什么符合本尊胃口的。今天,可算是让我大开眼界啊。桌上不仅有香气扑鼻的清蒸螃蟹,溜黄溜黄的糖醋排骨、外焦里嫩的油炸猪排,还有一大盘红烧皮皮虾……我看得眼睛都直了,连忙用筷子夹起一块大猪排往嘴里塞。没想到坐在一旁的爸爸也相中了这块“好货”,伸出筷子“横刀夺爱”。我不甘示弱,夹住一头不松手。爸爸眼见“僵持不下”,突然把筷子翻转过来,我手一滑,眼见着“宝贝”生生被他抢走……

篇7:关于中秋节日记400字左右

晚上,抬头观月,哇,月亮好圆哪!今天是什么节日?中秋节,我怎么忘了呢?我刚准备去告诉爷爷,他已经笑盈盈地说:“今天是中秋节啊!”爷爷和奶奶一起把桌子抬到院子里,在上面放上两盆美味的水果、两杯水、一盘月饼、一盆菱角和一段藕。

我拿来竹椅,躺在院子里看月亮,看着看着,使我想起了我在无锡酒店工作的表姐,我八九岁时,表姐在上初中,由于家离学校远,便暂时住在我家。每天,我都和表姐打闹玩耍,表姐每月换一个钱包,她不要的钱包便归我所有了,一年下来,我的抽屉里有了表姐的很多钱包,有小猪的,有小熊维尼的,有小白兔的,有米老鼠的,简直数不胜数。表姐很爱玩,每天她都给我惊喜,给我新玩意儿,例如Hello kitty猫的挂钩,封面上有灰姑娘的图画本,一捏就放音乐的骨头玩具,我都很喜欢,打那时起,我就很喜欢表姐。而现在呢,表姐可能在收拾残羹剩饭,也可能在为正在饭店吃饭的人工作,也可能在细心地洗碗筷。

表姐,希望你快点回来,我很想你的哦!

篇8:关于中秋节的英语日记

两个文风极其相似的作家曾就同一话题留下名篇:在鲁迅的《狂人日记》与斯威夫特的《一个温和的建议》 (A ModestProposal) 中, 人吃人成了各自创作的主线。本文试用文学批评中的原型批评理论来分析“吃人”作为一种原型在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两个文本中的差异及其产生原因。

一、“吃人”作为一种原型

根据弗莱的解释, 所谓“原型”, 是一种种族的记忆, 是自从远古时代就已经存在的普遍意象, 这种意象, 在每一个时代都会以不同的方式重新发生.我们会发现在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学传统中, 都有“吃人”这一意象的存在.如英国的民族史诗《贝奥武甫》中的怪物吞吃北欧武士;希腊神话中天神宙斯的父亲吞吃自己的孩子;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中, 我们的祖先炎帝的部落就是令人色变的“食人族”。由此可见, “吃人”是一种自远古就已经存在的普遍现象, 而这种现象, 在每一个时代都会发生, 只是方式不同。

二、“吃人”存在于我们的集体无意识中

心理学家荣格发现, 在人的无意识中, 除了个体自身的无意识, 还有许多心理经验并不来自自身, 这种心理经验有着一种超个性的共同心理基础, 在每个人的身上是相同的。荣格认为, 这种心理经验是一种“集体无意识”, 是人类世世代代普遍性的心理经验的积累, 是人类所由来的精神之根。早期的人类, 或处于无奈 (饥荒, 灾病) , 或处于信仰 (宗教) , 都曾出现过吃人或被人吃的情况, 由于这种情况的多次发生, 自然会溶入到各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中去。一旦“吃人”意象在文学作品中出现, 就会唤起我们的集体无意识.在那一瞬间, 我们不再是个人, 而是整个族类的声音一起在我们心中回响.

三、“吃人”原型在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两个文本中的差异及其产生原因

在鲁迅的《狂人日记》中, 多次提到“嘴”, “牙齿”以及“目光”.如:“赵贵翁的眼色更怪:似乎怕我, 似乎想害我.”;“但是孩子呢?那时侯, 他们还没有出世, 何以今天也睁着怪眼睛, 似乎怕我, 似乎想害我.”;“老子呀, 我要咬你几口才出气”;“他们的牙齿, 全是白厉厉的排着”;“有的是仍旧青面獠牙, 抿着嘴笑在鲁迅的吃人原型中嘴牙齿以及目光构成了集体无意识中的主要细节.在斯威夫特的《一个温和的建议》中, 作者的描写集中在烹饪方式上:如“ayounghealthychild, well nursed, is, atayearold, amostdelicious, nourishing, andwholesomefood, whetherstewed, roasted, baked, orboild;andImakeno doubtitwillequallyserveinafricasseeoraragout.”;“andwhenthe familydinesalone, theforeorthehindquarterwillmakeareasonable dish, and, seasonedwithalittlepepperorsalt, willbeverygoodboild onthefourthday, especiallyinwinter.”相比之下, 在斯威夫特的“吃人”原型中, “吃人”似乎相对“文明”了些.但我们在看到另外有关吃人方法的描写时, 却不尽然.《狂人日记》中提到“我晓得他们的方法, 直捷杀了, 是不肯的, 而且也不敢, 怕有祸祟.所以他们大家连络, 布满了罗网, 逼我自戕.”而在《一个温和的建议》中, 这全由屠夫来完成, 鲜活地吃:“andbutchers, wemaybe assured, willnotbewanting;althoughIratherrecommendbuyngthe childrenalive, anddressingthem hotfrom theknife, aswedoroastingpigs.”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原型批评理论给我们提供了解释.如果我们回顾历史, 就会发现中国历史上饥荒发生的频率远远高于英国, 除了少数几个“盛世”外, 几乎各个朝代都有“易子而食”的悲剧发生, 这无疑会成为一种种族的记忆.而处于极度饥饿下的人们是无暇顾及烹饪的, “易子而食”也不用屠夫相助, 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得到易子而食的人们那兽性的凶残与人性的绝望相交织的目光也因其反复的出现而成为民族难以忘却的记忆.

英国历史上由于饥荒而吃人的情况很少, 故存在于英国人集体无意识中的有关食人的记忆远比中国人原始.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斯威夫特的“吃人”原型中会有那么多有关烹饪的描写.

结语:通过分析“吃人”在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两个文本中的差异, 我们看到两位作者都成功地运用各自文化背景下的原型以唤起读者的集体无意识从而达到各自的写作目的。

摘要:“Cannibalism” (吃人, 同类相食) 这一主题广泛存在于各国文学作品中。本文运用原型评理论就鲁迅《狂人日记》与斯威夫特《一个温和的建议》中的“吃人”进行比较并试图给予解释。

关键词:原型批评,原型,集体无意识

参考文献

[1]鲁迅著:《鲁迅小说集》,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2]黄源深主编:《英国散文选读》, 上海:上海外国语出版社2007年版

篇9:关于王文韶的日记

王文韶是清末扬历中外的大官,为人有名圆滑。沃丘仲子费行简《近代名人小传》“官吏”门中王的小传说他“柔媚无风节,罕持正议,时论颇讥之。”《清史稿》本传也说他“然更事久,明于趋避。”龙顾山人《庚子诗鉴》(《中和月刊》第二卷第一期)言“王文勤(文韶谥)再入枢府,遇事但持大体,时有‘琉璃球’之目。”燕谷老人张鸿的《续孽海花》记载王文韶有外号“琉璃蛋”,大约当时确有此称。《清稗类钞·才辩类》“王文勤设词拒人”条及《雅量类》“王文勤楷书蹈字”条,皆记王氏巧于应付的故事。但在日记里王文韶也偶尔坦白发表对同时人物的评论,多少年后的今天看来,他的话还是代表了当时的公论,也符合以后的历史发展的实际。那是远在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之前的年月,王文韶说陈宝箴“为人具干济才,心地亦光明磊落”,说张佩纶“言人所不敢言”。他认为任直隶知县的劳乃宣“留心洋务,任临榆时政声卓著,人才难得。”而对同僚湖北巡抚何则讥其褊狭。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二)八月十四日记:“接右铭(陈宝箴字)来牍,详陈苗疆善后章程,既有见地,亦肯担当,心窃伟之。”二十余年之后,光绪二十二年(一八九六)六月初六日记云:

接右铭五月十六等日手书计两函一十八纸,历述地方及办理

情形,‘雷霆走精锐,冰雪净聪明’二语,足以方斯气象,一

时杰出,洵不愧也!书中论及吏治有云,‘访求疾苦,实所痛

心,不惜以身为怨府。犹忆鄙人不肯极其所往之言,多从末

减。否则此辈直当置之黑暗地狱中,使永世不见天日。’非具

有一片真诚,乌能出此!志之以见其骨干云。”

对于陈宝箴一贯钦服之意,情见乎词。光绪二十一年汪鸣銮因得罪西太后,被罢免吏部侍郎,永不叙用。王氏十一月甘六日日记云:“柳门(汪鸣銮字)罢官后曾驰书慰之,接复信,意气和平,能见其大,至足佩也。”这些都和王氏平日“柔媚无风节”的表现颇相径庭,于以见昔人日记大都本不准备示人(李慈铭之流除外),因而往往反映出真实思想感情的某些方面。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十八日记云:“黔藩邵实孚积诚到京来见,慎默寡言君子也。”邵为亡友邵循正之祖父。蛾子《食录》(载《中和月刊》第四卷第九、十合期)“翰林仪品”条记述翰林轶事,亦称“宝廷、张佩纶、邵积诚以直言闻,皆能自树立,不苟因循。”我的曾祖父与外祖父也都见于日记,并有几次记与周玉山中丞长谈,可惜的是都未留下可以满足我好奇心的人物评论。

大官僚受到皇帝的优遇,自然感激涕零。但有些优待措施也让一些大官僚们,特别是年龄较大的人颇以为苦。这些抱怨当然轻易不会公然见于记录,而日记里却可供发泄。《清稗类钞·朝贡类》“召见膝裹厚棉”条云,“大臣召见,跪久则膝痛,膝间必以厚棉裹之”,但上年岁的人仍然颇以为苦。光绪二十七年七月十一日记云:“此次病后眠食一切早已如常,而腿膝软弱,入对逾刻即费支持。本日见面二刻五分,起立时右足不灵,遂至倾跌,子玖(瞿鸿)扶之始起。虽幸无损伤,而衰象日增于斯可见。俯仰身世,辄唤奈何!”《清稗类钞·朝贡类》“三枢臣朝拜倾跌”条云,“光绪辛丑,两宫自西安回銮以后,时军机大臣为荣文忠公禄、鹿文端公传霖、王文勤公文韶,年皆耆耋,一日,朝拜方兴,文端误践文勤朝衣,文端既跌,文勤亦仆。文忠为文勤所挤,又仆,遂皆叩首而兴。孝钦后为之莞然,德宗亟命太监掖之”。王文韶日记到光绪壬寅(一九○二)为止。不知《类钞》所录之记载为日记所述之误传,或别有一次也。另一处抱怨更明显,光绪二十八年八月十五日记云:“述旨后赏德和园听戏,东边只两桌,御前三王一桌,四军机一桌。人数太少,竟日未能抽身小憩,酉正二刻(约下午六时半)同儿来始散,戏却极好。亦勉力支持矣。”

王文韶在湖北布政使任上,同治七年曾接待一次经过武昌的越南贡使。日记中详记拜会及宴飨情况。十一月二十七日记云:“越南贡使到省,……差内通事持红禀来拜,上书:‘越南越南(?)国陪臣某某拜○票○○天朝湖北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王大人阁下斗照:兹者天阊远即,汉水初经。黄鹤楼高,不隔秦川之树;红莲幕启,愿依君子之风。向若非遥,登门为幸。’共八行。向例使臣到岸,督抚以下均差人持帖出城慰劳。帖长一尺四、五寸,中书天朝某某大夫某官某人拜。”可以与越南贡使的事对照印证的,有疏球贡使过江苏的记载。徐珂《清稗类抄·朝贡类》所录“琉球贡使”条记同治四年琉球贡使过常州,武进、阳湖两县令到使舟迎候,“舆立河干,两县令端坐不动。执帖者以名帖两手高举,高呼‘使臣接帖’。于是正副二使臣出,向岸长跪,以两手各捧一令名帖,戴于顶,口中自述职名焉。两令但于舆中拱手,令人传免而已,不下舆也。礼毕,使者入舱,两令亦呵殿归署矣。郡守位尊,不往拜也。两令名帖,以红纸为之,长二尺,宽八寸,双摺,居中一行,大书‘天朝文林郎知常州府某某县某某顿首拜’,字大径二寸许。”

王文韶十一月二十八日又记云:“两院赐越南贡使宴,在南院设席,督抚正坐,司道首府旁坐,再下设使臣座三,东一西二,均用矮座。督抚升堂后,导引官带同贡使自东角门进门。至则在头门外官厅少候,隶报门曰:‘越南贡使进。’由东月台历阶至堂檐下,行一跪三叩首礼,督抚起立举手。礼毕,分两旁向上立。督抚传通事至前,令向使臣问国王好。通事传语,跪禀答讫。次问年岁好,次问一路辛苦否,均由通事传语,跪答。慰劳毕,即命入宴,仪门内演戏。通事持国帖,具礼呈两院,均璧不受。戏三易,使臣起立谢宴,行一跪三叩首礼。导行官由两月台下,带出仪门回外官厅。自使臣以上给赏有差。”关于琉球贡使的飨宴,《清稗类抄·朝贡类》也有类似记载:“浙闽总督有验贡之例。是日,总督坐大堂,司道旁坐,府县立侍案侧。两贡使手捧表文贡单,至头门即跪,报名,膝行而进。至公案前,以表文贡单呈验。总督略阅一过,传询数语,命赐食。即有一役以矮桌二,置大堂口,酒肴亦续续至。二使叩头谢,就堂口席地坐而食之,各官仍坐堂上也。须臾食毕,复向上九叩首谢恩毕,乃鸣炮作乐掩门。”

从王氏日记的描述和《清稗类抄》所录,看出“天朝”与“藩属”之间的礼节异常森严。越南正使黎峻是三品的翰林直学士,而对中国的总督巡抚行跪拜礼,督抚的回答只起立举手而已。琉球使臣跪拜,而县令端坐不动。督抚和县令慰劳的帖子之长大,也不外乎为体现天朝的威风和气派。清署名宦乡老人著《宦乡要则》卷三有“汉宫拜夷使帖式”云:“夷使过境,汉官用拜帖,即以整红一张,打直有三尺长,二尺余宽。如湖南知府写‘天朝朝议大夫湖南某府知府○○○拜’。自上一直写到底,不留分寸。字须大些,以示尊也。”所言可为佐证。日记所谓“均用矮座”,指三位越南贡使的座位,而不包括督抚座位在内,从琉球贡使之矮桌席地而坐可以印证。近来有人讨论封建时代中国与越南的宗藩关系,认为不应与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的关系等量齐观,这当然完全正确。(杨立冰:“中越宗藩关系之我见”,载《中国东南亚研究通讯》一九九二年二一三期)但如果说“越南贡使团成员被当做贵宾,他们在中国境内期间受到中国朝廷和途经省区的热情款待”,则未免用今天国家之间平等相待的精神去想象封建时代,完全忽略了封建社会“天朝”和“藩属”的那种高下悬殊、界限森严的关系了。

整理古代典籍工作存在一大问题,是如何正确标点。看来整理近代人物日记亦有类似情况。《王文韶日记》文字并不艰深,而仍有标点之失误之处。188页“向周铁园太守借得《资治通鉴》补刊本计八十本,嘉定严永思先生(衍)手辑也。”《资治通鉴补》是严衍所著书名,补字应在书名号内。926页“彬孙索购《通鉴》及宋元明纪事本末全部并纲鉴正史,约就官书局购予之。”约字属上,《纲鉴正史约》是书名,明顾锡畴撰,清陈宏谋增订。其书三十六卷,是旧日私塾中童蒙习用的历史教材。958页“徐耕芗、乔梓回南”,如此标点似为徐乔二人,实际乔梓是称人父子的客气说法,不应有尖点。此例又见1081页:“甄甫、乔梓及沈吉斋大令。”151页“寅正遵换二品顶戴,补服恭设香案”,逗号应在补服二字下。247页“榕翁几不能耐急,婉止之”,逗号应在耐字下。937页“此事至此始放心甚矣,撤营之不易也”,逗号应在放心二字下。953页“介挺原稿尚有‘出乎情理之外’及‘失之过刻,有伤国家原气’等语,初未经意。及封发后时已四鼓,桢儿谓余此事总不放心之数语尤为不妥。余思之良是,因令将摺匣追回。”标点者未读通此文,故至漏点两处,应是“桢儿谓余,此事总不放心,之数语尤为不妥。”之字作此解,日记下文即有“若非去此数语”一句,可以为证。还有一处由于标点错误,不仅失去原文韵味,而且弄得文义不通。144页:“出示奏稿,大为中丞批抹申斥。杠子重重,并有‘胡说也’、‘配’字样,意殊不平。阅之固有未合处,然批斥亦复太过,无怪其难受也”。原文应点作“……‘胡说’、‘也配’字样”。“也配”犹言“你也配”,北方口语习用,乃申斥之词。配字单独点出,就不知所云了。清人信札、日记中往往用籍贯为代号,如湘乡、合肥,当时人皆知其所指。也有止为当事人所知而别人不易理解者,如张佩纶致张之洞密函中“僧”指醇王,“道”指恭王,“佛”指西太后,只有熟悉晚清掌故如陈寅恪先生,才能到眼即辨。(见石泉、李涵:“追忆先师寅恪先生”,载《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还有一种借古人姓名渊源而用为代号,如王文韶在湖北时日记中有时出现“水部”。梁时著名诗人何逊曾官水部郎,后代文人因称他为水部。王文韶用以代指他的顶头上司巡抚何,虽不一定出于保密,也是一种不愿指斥姓名的委婉说法,今之读者恐未必领会也。

一九九三年一月三十一日写成于燕东园

篇10:关于过中秋节日记400字

13.最新过中秋节日记400字

14.3篇家乡的中秋节日记400字

篇11:关于中秋赏月日记精选

在月光柔和的照耀下一条灰色的小河好象一面明镜圆圆的月亮映在水里仿佛一瓣橘子.

月亮白的那样可爱那样纯净.就象一位害羞的姑娘用面纱遮住了自己的半边脸.

看着看着我来到了一个黑乎乎的一点亮光也没有的地方.我心想这是哪呢?正在我充满疑惑的时候这个黑乎乎的地方变成了一个游乐园.原来我来到了我渴盼已久的月球游乐园.最开始只有我一个人慢慢地人多了起来渐渐的人越来越多我站在人群中不由自主地向前走.好不容易才走到一个人要少一些的地方坐下来.这时一个小女孩走过来对我说:“姐姐能和你交个朋友吗?”我说:“当然可以.”我问她“你叫什么名字?”“我叫张乔洁我家人平时喜欢叫我豆豆你也叫我豆豆吧.”

随后我们又来到公园.这里的玩具和地球上的玩具不一样并且很有趣.地是玻璃铺的就象一个滑冰场;墙是黑珍珠一颗一颗地砌上去的就像仙女住的地方一样美丽……这里的玩具太多了看得我眼花缭乱.

我们又来到了广场、图书馆、超市.......

天很晚了豆豆让我到她家过夜我想妈妈不知我在哪她会担心的我还是要回家去.

“叮叮叮”我的闹钟把我惊醒了原来这是一场梦呀.如果那些事真是真的那该多好啊!

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月球一定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园!

[

关于中秋赏月日记精选

]

上一篇:三基训练题下一篇:家电商场-国庆促销方案5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