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部职业技能鉴定(土建类通风工)标准

2024-05-13

建设部职业技能鉴定(土建类通风工)标准(共3篇)

篇1:建设部职业技能鉴定(土建类通风工)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职业技能标准

(通风工)

通风工职业技能标准

1.2.

3.4. 职业序号:13—024。专业名称:安装工程。通风工。职业定义:使用手工工具和电动机具,按工程要求,将金属材料加工预制成各种通风部件,并安装、调试通风设备和通风管道。5.

6.7.

适用范围:通风、空调设备安装。技能等级:设初、中、高三级。学徒期:二年。其中培训期一年,见习期一年。

一、初级通风工

知识要求(应知)

1.识图的本知识,看懂一般通风管道施工图和风管、部件及支、吊架加工图。

2.通风空调工程常用材料的种类、名称、规格,了解不锈钢板、铝板、复合钢板、塑料板材和管材的应用知识与加工方法。

3.常用加工机具(剪板、折边、卷圆、咬口机等)和小型电动机具(冲击电钻、电锤、拉铆抢、电动剪、射钉枪等)的种类、规格、使用和维护方法。

4.开、放样、下料饿基本方法,咬口的种类、方法及防火焊接变形的方法。

5.通风部件及其 装置的应用范围、构造、制作和安装的基本知识。

6.安装用电一般知识,起重的一般知识和焊接诶的一般操作知识。

7.通风空调工程的 知识和防腐及保温知识。

8.本职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

操作要求(应会)

1.熟练使用各种手动、电动工具及剪板、折边、卷圆、咬口、压口、型钢切断、冲、钻等机械。

2.按图熟练放样、下料制作圆形和矩形风管、三通、四通、弯头、天圆地方及空气分布器、排气罩、多叶调节阀、蝶阀、防火阀、各种风帽。

3.制作安装支、吊、托架,矫正与调直通风工程常用的各种钢及掌握锡焊工艺。

4.塑料风管及简单部件(蝶阀、百叶窗、风口)的价格制作、焊接。

5.按图确定标高,安装一般通风系统的管路及风机(包括制作安装柔性短管)。

6.绘制通风管路部件及一般零件加工草图。

7.熟练掌握通风空调工程的一般防腐及保温工作。

8.搭拆3m以下简单脚手架。

二、中级通风工

只是要求(应知)

1. 制作的基本知识,看懂全部通风、空调和除尘系统图及有关建筑结构施工图。

2. 通风、空调和除尘系统的试车调试方法以及发生故障原因和处理的方法。

3.4.

5. 通风空调工程专用加工机械设备的构造、性能及维护知识。消声材料、保温材料及金属材料性能的基础知识。通风、除尘、空调、制冷的基础知识及常用测试仪表的性能和使用知识。

6. 各种通风系统(不锈钢板、铝板、复合钢板等)的制作和安装工艺。

7.8.

9. 各种空调器、洁净设备及除尘设备的应用与安装方法。风管无法兰连接工艺及其应用范围。通风空调工程中有关职业的施工程序和配合关系。

10. 起重和钳工的一般操作知识。

11. 班组管理知识。

操作要求(应会)

1. 按图熟练下料,制作偏斜异径圆形和矩形三通、四通、来回弯

及异径绞龙体、球形体、各种异型保护壳等较复杂部件。

2. 各种空气分布器、连动百叶窗、密闭门、圆形花瓣阀和消声器的制作和安装。

3. 各种空调器、通风机、除尘器的整体或解体安装。

4. 风管的各种固定接口配管的实测、放样、制作和安装。

5. 不锈钢板、铝板、复合钢板、塑料板的风管制作和安装。

6. 主持大型通风、除尘系统和中型空调洁净系统的安装,并配合系统进行试验与调整工作。

7. 安排班组作业计划,合理组织施工,做好施工原始记录。

8. 编制分享工程施工方案,根据系统安装方案确定施工程序。按

图计算工料,绘制通风空调部件加大样图

三、高级通风工

只是要求(应知)

1.通风、空调、空气洁净、制冷和自动控制装置在系统中作用的基本原理。

2.通风、空调、空气洁净、除尘系统的管路和装置的设计知识。

3.各种几何形体的放样、下料方法。

4.新型空调、空气洁净、除尘装置原理及应用。

5.通风。空调机械传动机构和通风、空调加工车间机械设施的管理知识。

6.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织的程序和内容。

7.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性能及应用知识。

操作要求(应会)

1. 各种形体的放洋、下料,并绘制不见标准图。

2. 主持空气洁净工程、高精度恒温恒湿空调刚才、高级民用建筑

空调刚才的制作安装,并配合系统试验、调整工作。

3. 根据通风、空调、制冷系统的转职运转情况,判断和排除本职

业在系统中的故障。

4. 新型空调、除尘装置的制作、安装和测定。

5. 通风、除尘、空调、空气洁净工程装置及部件加工模具的设计。

6. 参加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提出本专业的技术措施和施工意见。

7. 通风、除尘、空调、空气洁净工程的安装质量鉴定工作,提供

本职业原始技术资料。

8. 对初、中级工师范操作,传授技能。解决本职业操作技术上的疑难问题。

篇2:建设部职业技能鉴定(土建类通风工)标准

通过进行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软件建设, 就是要培养一批理论水平较高、动手能力很强的“双师型”教师。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比例, 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高职人才做贡献。

1 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现状

对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 主要是从生师比、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双师型”教师比例、教师来源结构和外聘教师等方面进行调研和分析。

1.1 师资数量现状。

随着教育大众化和高职院校的普遍扩招, 高职院校的教师数量相对不足, 生师比偏高, 造成大部分教师特别是重点教学岗位教师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很难保证大众化过程中的高等教育质量。

1.2 师资质量现状。

学历层次偏低, 远低于普通高校专任教师的学历层次, 更低于国外同类学校专任教师的学历层次;理论型教师多, “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缺乏完整、科学的培养和培训体系。

1.3 师资专业结构现状。

基础性学科力量相对较强, 应用性学科力量则较弱。基础性越强的专业, 教师数量越充足;应用性越强的专业, 教师数量越不足。在教学上, 理论和实践相比, 也是理论教学的师资力量较强.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则相对较弱。由此导致很多学校难以开展实践教学, 即使开展了, 也是流于形式, 很难对学生的职业能力有实质性的提高。

1.4 兼职教师现状。

兼职教师队伍欠稳定, 在某些时间段很难保证教学的连续性, 且对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也缺乏深入了解, 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具体体现专业实践课兼职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社会工作多, 很难全心投入教学;对高职教学规律不够了解, 短时间影响教学效果。

1.5 人才引进现状。

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结构整体上的“双师”素质, 相当部分的高职院校把主要的精力和财力放到了提高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上, 在引进人才上, 往往优先考虑的是博士、硕土, 而忽略了对“双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特别是对已引进的博士和硕士, 只强调了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要求, 而没有提出明确的获取“双师”要求, 由此形成高学历和“双师型”两者尚未互相融合。

1.6 培训师资现状。

各高职院校对师资培养都很重视, 但许多新教师一到学校, 就接受了繁重的课务, 很难有整段时间参加培训;二是去企业培训, 有时受企业追求效益的影响, 很难安排专人负责制定培训方案, 负责技术培训, 完成培训鉴定工作。

2 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标准

教高厅[2004]16号文件的附件《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试行) 》中提出, 优秀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的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比例应达70%以上, “双师型”教师应具备如下标准:a.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 (或以上技术职称, 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 及其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 (以下简称“相应资格证书”) 者;b.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 (可以累计计算, 下同) 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 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 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c.近五年主持 (或主要参与) 两项应用技术研究, 成果已被企业使用, 效益良好;d.近五年主持 (或主要参与) 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 使用效果良好, 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领先水平。以上作为现阶段“双师型”教师资格唯一权威性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 各院校又进行了深化和拓展。

如有主张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平台, 在教师的学历、专业技能水平、实践经验和教学方法等四个方面来衡量“双师型”标准;也有主张用一级标准资格标准, 二级标准能力标准来作为“双师型”标准;还有主张构建“双师型”教师三个层次标准体系:一是基本标准;二是按专业划分的工科技术应用型和管理服务型标准;三是按职称体系划分的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标准等。

3 高职院校土建类“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标准

土建类专业教师的实践主要是通过有组织活动将某个 (或某些) 现有实体 (自然的或人造的) 转化为具有预期使用价值的人造产品过程。主要覆盖设计、技术应用、技术管理等方面。结合《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试行) 》中关于“双师型”的定义, 决定了从事土建类专业教学其“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标准, 应该包括资格标准, 实践标准二个部分 (见表1) 。

本标准根据当前高职院校的基本情况, 参考教高厅[2004]16号文件的附件《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试行) 》精神, 采用了以基本标准作为衡量双师型教师的唯一标准。这样可以更快地让高职院校教师参与工程实践, 从而提高本专业的实践教学能力。

基本标准是要求“双师型”教师必须要达到的硬指标, 级别为初级。也就是说, 高职院校的专职教师都必须懂得基本的教育教学方法, 了解职业教育规律, 并具备相应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素养;基本标准的第二方面是实践标准。也作为“双师型”评比的必备标准, 分别为参与工程实践时间、内容、深度、成果等四个方面, 从不同角度评估教师实践的能力。

为了区分“双师型”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鼓励“双师型”教师参与国内外工程实践, 参考教高厅文件制定了晋级标准。该标准是“双师型”教师晋级的硬指标。分别为资格标准、获奖标准、应用技术标准、校内工作标准、技能培训标准等五项标准组成。分别代表1、2、3、4、5级双师能力, 其中以1级为最高等级。

以上就是关于土建类“双师型”师资队伍资格建设的一些粗浅想法, 可以在目前“双师型”教师测评中试行使用。当然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其内涵指标还要充分论证规范管理, 建立“双师型”教师科学的考评体系, 实行“双师型”高职教师资格制度, 是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的建设发展的根本问题, 只有加快“双师型”高职教师队伍, 才能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竞争力, 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覃丽.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途径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 2004 (11) .

[2]唐林伟等.“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的解构与重构[J].职业技术教育, 2005 (10) :45.

[3]刘国良.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中国西部科技, 2004 (10) .

[4]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5.

[5]张社字.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障碍与实现路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 2004 (7-8) .

篇3:建设部职业技能鉴定(土建类通风工)标准

教学的基本工具,直接关系到高职高专教育能否为一线岗位培养符合要求的高技术应用性人才。本文在介绍高职经济管理类教材建设现状和职业标准内涵的基础上,结合经济管理类专业与职业标准对接的教材建设实践,提出了经济管理类专业与职业标准对接的教材建设的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高职经济管理职业标准教材建设

1 高职经济管理类教材建设现状

高质量的教材为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提供了基本保证。高职高专教材作为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知识载体和教学的基本工具,直接关系到高职高专教育能否为一线岗位培养符合要求的高技术应用性人才。而与职业标准对接的教材建设是高职院校实现学生培养与未来职业岗位零对接的的重要支撑,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步骤。

目前,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教材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种类虽多但同质化严重,特色不鲜明;教材内容与职业岗位技能联系不够紧密;企业人员挂名但未能实际参加教材编写和课程教学;受编者局限,教材总体质量不高等。因此,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务必切实做好与职业标准对接的教材开发、管理与使用。

2 职业标准的内涵

截至2013年11月,我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共颁布了1071个国家职业标准。国家职业标准主要包括:职业基本概况、劳动者应具备的操作技能及专业知识要求等。根据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一般3~5年修订一次。

职业标准的特点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国家职业标准为用人单位人才招聘提供了参考,为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提供了基本依据,为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了成长的通道。 高职教育解决课程教学与生产脱节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实现教学内容与相应职业标准的对接。

3 经济管理类专业与职业标准对接的教材建设实践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投资与理财、物流管理、工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和会计电算化专业在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分别探索与实践了与职业标准对接的专业课教材建设,建成《金融基础与实务》《现代物流管理实务》《生产与运作管理实务》《网络编辑实务》和《会计综合训练》等专业课教材。

3.1 教材建设实施步骤

3.1.1 深入调研金融机构理财服务部门、物流公司及企业物流管理部门、轻工类生产型企业生产运作和质量控制部门、电子商务公司和中小型企业财务部门相关经济管理类岗位所需技能和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教材建设现状,找出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专业课教材建设取得的成绩与不足,形成调研报告。

3.1.2 根据上述各部门经济管理相关岗位所需技能和助理理财规划师国家职业标准、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助理生产运作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标准、会计从业资格国家职业标准整合经济管理类专业专业课教学内容,并对各课程教材内容重新进行模块化划分。

3.1.3 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分别研究投资与理财专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与职业标准对接的专业课教材建设方案。

3.1.4 将建设方案应用于实践,主编出版《金融基础与实务》《现代物流管理实务》《生产与运作管理实务》《网络编辑实务》和《会计综合训练》五本专业课教材。

3.2 教材特点

教材编写中,作者力求使其适应高职教育高技能、高素质的培养目标,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更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现了高职教育改革的方向。与同类教材相比,这几本教材的以下特点将能更好的满足教学:

3.2.1 实现与各专业的职业标准对接

《金融基础与实务》《现代物流管理实务》《生产与运作管理实务》《网络编辑实务》和《会计综合训练》分别紧贴理财规划师职业标准、助理物流师职业标准、助理网络编辑师职业标准和会计从业人员资格标准要求,打破传统的教材编排模式,以项目为导向,将专业知识进行整合。

3.2.2 实用为主,够用为度,难度适中,重视对学生能力、技能的培养

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以够用为原则,增加有助于学生应用和实践技能培养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3.2.3 校企合作开发

教材实现校企共建,四本教材在建设过程中分别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城区支公司,天津奥申物流公司,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天津修源皮具有限公司等合作,企业教师在参加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参与教材的编写或审稿工作,融入了相关行业企业的实践经验。

4 经济管理类专业与职业标准对接的教材建设思考

4.1 以培养目标为核心,充分调研,使教材建设满足社会需求

教材建设要紧紧围绕培养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开展工作,只有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才能理顺课程体系,确定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进而才能确定教材编写内容的范畴。经济管理类教材建设必须要对相关职业岗位现状和社会需求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广泛掌握企业、学生、教师、使用院校、学习爱好者和出版单位等多方需求,认真学习和研究相关岗位职业标准,面向特定区域、特定职业需求来进行。

4.2 在校企深度融合、共同育人中建设教材

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实现校企共同育人,才能真正实现高职院校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对接,才能使高职教材突出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与开放性。原因有三:一是校企深度融合、共同育人有利于职业教育专业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确定课程的整体目标并确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二是校企深度融合有利于在人才培养中集合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校内专职教师和掌握实践技能的校外兼职教师,发挥专兼职教师的优势互补作用;三是有利于将企业课程资源合理地引入并整合到高职院校现有的课程体系中。

4.3 加大项目化、模块化教材建设力度

高职学生具有基础薄弱、理论学习能力较差、动手实践能力较强的特点,因此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突破以往的框架,探索高职学生易于接受的编写新模式,以体现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教育思想。应当引导高职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相应的理论知识,以任务为驱动、项目为载体,引入“项目式”教材编写模式,加大项目化、模块化教材建设力度。这样的教材打破了以往系统的理论知识,表现形式更为新颖,能够体现“注重实践、够用为度”的原则,能够分散难点,使理论学习的难度降低,趣味增强,易于学生接受。

4.4 丰富资源,建设立体化教材

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高职院校的教学组织模式已逐步向立体化方向发展,课堂学习已不再是学生汲取知识的唯一方式,而是延伸至实验实训室、用人单位等实践场所,甚至延伸至课下。为适应这种变化,教材建设要在主教材编写和出版的基础上,建设配套的网络课件、电子教案、数字化教学资源库、课业展示等网络平台立体化资源。立体化教材能够整合与合理运用各种优秀教学资源,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多样,弥补了以住教材形式单一的不足,增强了教材的适用性、针对性和自控性,为学习、企业员工、社会人员等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更好地满足了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4.5 及时进行教材更新、再版、升级、修正

高职教材建设要保持动态发展,以满足经济生活中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中不断出现的新技术、新要求、新工艺、新规范的要求。为此,高职教材建设应强化研究工作,及时进行教材更新、再版、升级、修正,保证课程和教材的建设能够伴随和引领区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百鸣,杨桦,刘新国.工作过程导向高职教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北方经贸,2010(01).

[2]边昊.校企合作下的课程、教材开发与改革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09).

[3]周玉泉.对高职教育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1(11).

[4]周波.加强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途径与措施[J].中国编辑,2010(4).

基金项目:

2012年度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课题(津高职研究会函【2013】1号)《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与职业标准对接的专业课教材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批准号:Ⅶ341。

作者简介:

上一篇:两型家庭实施方案下一篇:西安旅游介绍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