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制度免费

2024-04-12

出差制度免费(共8篇)

篇1:出差制度免费

公司出差及出差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为规范公司出差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差旅费及有关费用开支的控制管理,特制定本制度。第二章:出差流程

1、部门出差申请与报告

1.1、部门根据业务目标与需求,由部门经理或分乏力主管视具体情况确认出差人和出差期限,并依据程序核定; 1.2、被委派出差人应填写《出差申请单》,《出差申请单》必须说细填写出差地、出差时间、出差路线、事由、计划及出差费用预算等内容,并依照程序找对应主管核定并签字确认方可出差,否则出差费用一律不予报销; 1.3、主管对出差申请单进行审核时,除须对申请人员所填写之出差目的及时间安排进行审核外,还应对其所提出的出差费用预算进行合理性测算;

1.4、出差返回报销差旅费费用,需附《出差申请单》,作为差旅费报销依据;

1.5、出差返回时间(根据车票、派车返回时间为准);

1.6、出差后须按《出差申请单》中拟定时间、路线等开展出差工作。出差人员出差期间需每天向部门主管报告工作进展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安排;

1.7、出差途中生病、遇意外或因工作实际,需要延长差旅时间的,应打电话向公司请示,不得因私事或借故延长出差时间,否则差旅费不予报销;

1.8、出差结束后,应于3日内提差出差报告,并在7日内到财务部费用报销。未按上以手续办理手续或未经审批所发生的费用,公司不予报销;

1.9、为强化出差费用管控及提升出差(本市以外)成本效益,出差申请人需在《差旅费报销单》时,必须与相对应的《出差申请单》上所载明的预算金额相接近,如高于预算金额10%或超过200元者,则必须提出说明并经部门经理核准后超出部分方可报销;

2、出差审核决定权限如下:

2.1、当日出差可能往返,由直接主管核准;

2.2、远途出差由部门经理核准,报主管副总审批,部门经理以上人员一律由总裁核准;

3、交通工具的选择标准:

3.1、市内或邻居短途出差(车程1小时内)一般选择汽车作为交通工具;

3.2、远途出差可以选择汽车、火车(卧铺、动车、高铁二等座),特殊情况经部门领导批准方可; 第三章

差旅费及补助

1、差旅住宿标准及相关规定

1.1、为保障员工出差时的住宿条件和安全,如非公务特殊需要,所有员工住宿应优先选择交通方便及就近为原则,选适合入住的酒店;

1.2、非商务活动需要,应首选经济型酒店,住宿标准为一线城市200元/人/天。公司提倡两同性员工同行时合住同一房间。副总以上级别人员出差住宿采取实报实销方式;

1.3、因公务特殊需要住宿标准超过上述规定时,必须提前获得直接主管的书面批准;

1.4、住宿费以外的其他费用不在报销范围,如房间电话费、洗衣费及休闲娱乐费用等;

2、差旅费补助

2.1、出差当天返回,无需在外住宿,一律不发放补助; 2.2、出差不享受休息待遇,不得报支加班费,要保证每天工作绩效,但法定节假日(春节、元旦、劳动节、国庆节、端午节等)按国家规定给予补贴或调休;

3、差旅费用报销的相关规定

3.1、出差借款与报销 公司坚持“先预算后开支费用控制制度,出差员工在《出差申请单》需填写出差费用总预算,并由对主管审核确认,原则上不支出计划外费用,特殊情况分管副总审批;

3.2、借款的首要原则“前账不清,后款不借”; 3.3、需借支的出差人员依据审批后的《出差申请单》填制《借款单》,财务部收到经审核签字的出差申请及借款单时,需再对出差费用预算进行合理性测算,若认为合理则给予办理借支,若认为不合理之处,可与申请人进行沟通,沟通后未获共识则交付分管副总进行裁决;

3.4、出差或其他用途需大笔现金时,应提前向财务预约,并有总裁审批;

3.5、借款要及明清还,公务结束后7日内到财务结算还款。无正当现过期不结算者,财务部直接从最近期发放工资时扣减该员工所预支金额,直至扣清为止;

3.6、差旅费用报销应以正规的发票为依据,并且由机器打印发票,必须以公司名称作为发票抬头。原则上不允许使用收据报销。特殊情况无正规发票的,需写清原由并经部门主管签字确认方可报销。发票丢失,应由个人写出书面说明,经部门主管签或同行人证明方可报销,否则个人负责丢失部分的费用;

3.7、差旅费报销按财务范粘贴《差旅费报销单》直接主管财务审核分管副总签字财务领款报销; 第四章 出差纪律 4.1、遵纪守法; 4.2、遵守公司制度;

4.3、注意安全,不从事危险活动;

4.4、不从事有损公司形象、品牌形象、公司政策的活动; 4.5、不谈论与公司形象、品牌形象、公司原则和公司政策相违背的言论;

4.6、不给客户制造正常工作以外的难题和提出正常工作以外的要求;

4.7、未经部门主管批准,不得向客户借款; 4.8、不得接受客户的宴请和招待; 4.9、严禁挪用公司货款。附出差申请单表:

篇2:出差制度免费

1、出差人员每天伙食补助为30元,住宿补助为50元。

2、以每天的12时为界限。上午12点以前出差算作整天,12点以后算作半天。晚上12点以前回来算作当天,12点以后回来算作次天。

3、出差人员必须填写出差登记表。否则不予报销费用。若当天不能回来,需在第二天及时用当地固话和主管领导进行沟通,说明事由并告诉主管领导自己所在地域以及下一步的计划。以后每天需和主管领导汇报行程直至回来。

4、出差人员乘坐交通工具必须有有效票据。非特殊情况禁止乘坐高铁、卧铺及飞机。乘坐出租车费用非特殊情况不予报销(特殊情况需向主管领导说明原因)。差旅报销凭证需按规定粘贴,散乱不一的不予报销。出差回来3天之内必须对本次差旅费用进行审批报销。过期不报。

5、业务人员出差回来必须主动和主管领导汇报此次行程的收效及行程。接触到的客户,沟通到什么地步。以便共同协作配合做好工作。出差人员回来后必须及时告知主管领导回来的日期时间。

篇3:出差制度免费

一、美国免费午餐制度实施的历程

“国家学校免费午餐项目”(National School Lunch Program,NSLP)是由美国联邦政府在中小学实施的免费午餐项目,旨在培养孩子健康的身体和丰富的心灵,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培养良好的营养习惯。其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最初,由致力于儿童健康和福利的私人机构和团体提供零星的食物。20世纪30年代以前,在费城、波士顿、密尔沃基等地开始实施学校午餐项目。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使得失业人数倍增,成千上万的学生没钱享用午餐,学生饥饿和营养不良的问题令人担忧,许多州和市政开始立法,甚至拨款为学生提供午餐。由于地方政府和学校委员会没有足够的财力来满足不断增长的资金需求,慈善组织和个人的捐款又不充足,由联邦政府提供资金势在必行。1936年8月24日,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授权农业部用30%的关税收入资助农业。农业部收购剩余农产品使农产品价格稳定,同时将收购的剩余产品捐给失业的工人和学校。这就是著名的“货物捐献项目”(Commodity Donation Program)。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通过免费午餐项目获得了这些剩余产品。最初,该项目只是针对营养不良和处于社会下层的学生,不久之后,所有的学生都被纳入进来。

为了保持该项目的连续性和稳定性,1946年美国国会通过《国家学校午餐法》(National School Lunch Act),由杜鲁门总统签署。该法规定:“作为一项国家安全措施,由各州通过捐赠和其他方法进行援助,供应充足的食物和其他设施来设立、保持、运作和推广非营利的学校午餐计划,以保护全国儿童的健康与幸福,促进富含营养的农业商品和其他食品的国内消费。”至今,它仍然是美国学校免费午餐计划的宗旨。法案同时规定,联邦政府根据各州5~17岁的学生人数以及个人国民生产总值的高低来给予资助;每年分配州政府1,000万美元为学校添置设备。其资助金额是根据联邦提供给各州的食物费用拨款总额来定。并规定了管理费用的比重不得超过各州拨款总额的8.5%。法案第7部分还规定了各州应提供配套经费。州政府与联邦政府经费的具体比例是:1947~1950财政年度是1∶1,1951~1955财政年度是1.5∶1,1956年及以后是3∶1。人均国民收入低于美国平均人均收入的州,配套经费可以降低。[3]法案规定,学校午餐以非盈利为基础,不分种族、肤色或国别,向所需儿童(包括中小学生和儿童关怀机构的幼儿)提供营养午餐,午餐必须符合美国学校膳食指南中所规定的营养标准,同时还为公立和私立非营利的中小学校提供厨房和午餐设施。

为唤起全体美国人民对免费午餐的重视,1962年10月9日,国会通过议案,设立“国家免费午餐周”(National School Lunch Week),为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开始的一周时间。每年总统都发表声明,号召美国人民通过适当的仪式和举办各种活动来庆祝这一个星期。1962年10月,政府对《国家学校午餐法》作了许多修正。联邦政府将以往按照学生总人数来资助的办法,改为根据就餐学生人数和各州需要资助的人数比例来分配资助资金。此后,免费午餐计划进行了延期、强化和扩充。1966年后,学校特殊牛奶项目成为实施《儿童营养法》的一部分。1996~1997学年,学校免费午餐项目根据新颁布的《美国人膳食指南》作了修改。直到今天,免费午餐项目仍受到政府的重视。2010年12月1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2010年健康、无饥饿的儿童法案》,美国国会再次授权实行为期5年的儿童营养计划,在10年内将为这些计划增拨45亿美元的资助。今天,全美将近3,200万中小学生享受免费午餐,1,100万人享用免费早餐。[4]

二、美国免费午餐制的实施办法

如今,免费午餐项目已被视为美国教育制度的一部分,该项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获得了许多家长、教师们的称赞,主要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针对不同收入家庭提供不同的午餐补助

联邦政府对各州免费午餐的资助主要依据是:该地区的经济状况、对补贴午餐和免费午餐的需求;现有免费午餐或补贴午餐的比例、学校午餐的价格与该州午餐平均价格的比较;学校免费午餐的财政状况体现出来的额外需求。农业部根据每年7月1日发布的家庭收入贫困标准,来决定哪些家庭有资格享受资助。1970年修改的免费午餐方案要求每个学区都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确保有资格的学生获得免费或补贴午餐。学生的午餐根据收费情况分为三类:全免费、补贴午餐、全价午餐。政府针对不同种类午餐的就餐人数给予相应返还。在2011~2012学年度,联邦对各类午餐资助的返还金额分别为S2.77,S2.37,S0.26;下午小吃的返还金额分别为S0.76,S0.38,S0.07。[5]但各州可根据具体情况略有浮动。如,2007年,联邦针对免费和补贴午餐的返还金额分别为2.68美元和2.28美元;2007年,加利福利亚州将各类午餐的返还金额各上浮0.2195美元。2008年6月,由于参加就餐人数增加超过拨款上限,将返还的上浮金额减少到0.022美元。学校营养协会认为2010年将会更差,到2010年6月将上浮金额规定为0.01美元。

联邦政府对免费午餐的资助金额根据物价等经济社会状况、享受免费或补贴午餐人数的变化进行不断调整。如,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以来,针对由于成本增加,贫困人口扩大,导致享受免费午餐人数的增长,为避免午餐质量下降,各州都追加拨款。如2010年春季,加利福尼亚州议会增拨920百万美元。1998年,美国国会将免费午餐项目扩大到为学生提供的点心和零食,并将受益学生年龄扩大到18岁,而且规定补贴午餐的价格不得超过40美分。在为学生提供免费或补贴午餐的地区,50%以上的项目免费提供餐点。[6]

2. 规定了不同午餐的食物种类及营养标准

要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首先应保证饮食质量和营养均衡。联邦政府制定了具体的营养要求:“学校午餐必须符合美国人适用膳食指南的建议要求,脂肪热量不得超过建议的30%,饱和脂肪酸低于10%。饮食还必须包括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C,铁,钙和热量。”[7]学校午餐所提供的食物种类或食物的具体制作方法由地方决定。

现有的免费午餐主要有三类,分别为:A类、B类和C类。每类午餐包含:

●牛奶:A类.1/2品脱,B类.2品脱

●含有蛋白质的下列食物及其合成物(新鲜的或经过处理的猪肉,禽肉、奶酪、熟鱼或听装的鱼):A类.2盎司,B类.1盎司;

●干豌豆、蚕豆、扁豆以及做好的花生奶油:A类.4汤匙,B类.2汤匙

●鸡蛋:A类.1个,B类.1/2个

●未加工的、熟的或听装的蔬菜和水果或二者均有:A类.3/4杯,B类.1/2杯

面包、松饼、用谷物做成的热面包、营养丰富的面粉和黄油、强化人造黄油:A类.2茶匙B类.1茶匙

C类午餐,牛奶项目成为午餐项目的一部分,被称为C类午餐,包含1/2品脱牛奶,作为饮料提供。牛奶中的脂肪含量以及卫生状况必需满足州和地方法律规定的最低标准。

A类午餐要求满足10岁至12岁儿童一天1/2到1/3的营养需求。B类午餐的膳食模式是一种为缺少设备提供A类免费午餐地方的一种辅助形式。为使午餐达到营养标准,政府对食品的采购和午餐的制作将会根据比例给予补偿。补偿标准由农业部规定:A类为9美分,B类为6美分,C类为2美分,没有提供牛奶的减去2美分。但不提供牛奶仅适于牛奶中的脂肪不合标准和卫生条件不具备的情况。所有的补偿不得超过食物的制作成本。近年来,由于学生肥胖严重,免费午餐结构有所变化,午餐中含有更少的钠和反式脂肪酸,增加了更多的水果、蔬菜以及五谷杂粮,而且开始给儿童提供低脂牛奶和脱脂牛奶;并要求胡萝卜、西葫芦和豆类食品必须在菜单中出现,严格控制食品中的热量。

3. 建立免费午餐的食品安全管理规范

严格的食品管理制度是确保食品安全的保证。美国在实施免费午餐的过程中对提供免费午餐的经营机构和从业人员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美国政府设有专门机构负责监管学校的食品安全,并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美国政府通过录像,广播、报纸、杂志等多种渠道来宣传食品卫生知识,同时为所有从业人员发放食品安全宣传手册,要求食品从业人员必须遵守食品安全规范。密西西比大学国家食品服务管理学院为美国农业部制定了多达165页的严格的食品安全规范指导手册。[8]该手册的主要内容为:第一,所有参与人员必须掌握的食品安全知识,包括学校必须严格遵守的操作规范,掌握食源性疾病产生的原因、症状及其防治办法等内容。第二,餐饮从业人员与管理者的责任。包括:食物的操作必须遵循的严格程序规范;卫生、清洁的餐饮设备的具体操作规范;餐饮服务的流程;确保食物不过期的合适温度及储存办法;学生就餐中食物过敏问题的预防和处理,以及学校对生病或其他对饮食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替代性食物的办法。第三,食品来源地的标注规范。如,规定包装上的产地位置,要求精确到3公尺见方的农田。第四,食品安全计划的制订要求。如,食品安全计划必须记录下食品温度,以及食物制作和服务的关键步骤。此外,该手册还要求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与应急办公室制订生物安全管理计划,以预防恐怖袭击。

4. 加强对免费午餐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确保服务质量

美国免费午餐项目由农业部负责,充分发挥其拥有专业知识的优势。教育部门和农业部门也能相互监督。《美国学校午餐法》第14部分要求建立一个国家咨询委员会,由13位成员组成,由农业部长担任委员会主席,不领取任何报酬,但补偿旅行和生活费用。委员会成员来自社会各阶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该委员会负责对学校午餐项目、儿童营养项目、与法案相关的儿童营养项目的实施情况以及任何促进项目提出改进的建议,以年报或以立法建议的形式由委员会提交给总统或国会。2005年后,联邦农业部每年进行两次食品安全方面的视导。学校也必须将最近的食品视导报告予以公示,并提供一份书面报告给公众代表。美国免费午餐项目还关注利益相关者———家长和学生对餐饮的满意度。学区必须向家长说明免费午餐的政策,并通过媒体宣传相关政策。学校必须将下一周的食谱提前公布在学校网站、宣传栏上或以传单形式发到家长手中,接受家长质询。

三、启示与借鉴

美国的免费午餐制度在确保社会稳定,提供就业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效果,在学生的身体健康教育方面也卓有成效。在免费午餐的实施方面,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美国的经验值得借鉴。

1. 应高度重视免费午餐项目的实施,逐步加大对免费午餐项目的资助范围和力度

美国免费午餐制度的发展过程表明,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是免费午餐顺利实施的保证。免费午餐项目在美国被称为“营养国防”,美国政府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重视儿童的身体健康。联邦政府在学校免费午餐周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将免费午餐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工作。随着美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受益学生的范围不断扩大,资助的范围不断扩展,这些都值得我国在实施免费午餐计划时加以借鉴。我国免费午餐项目的实施必须根据经济发展的情况以及试点的情况,从贫困地区逐步覆盖到全国。目前,在中部地区或东部城市中就读的学生,由于中午回家就餐不便,许多中小学生在校就餐。实行免费午餐项目,有助于这部分学生获得充足的营养。在实施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家庭收入情况的不同,让学生享用全价午餐、补贴午餐或免费午餐,利用有限的资金使更多学生受惠。免除的费用应根据学生的进餐人数直接拨付到学校,而不能直接补给家长或教育行政部门,以免经费不能有效用到学生的营养上。

美国1970年修改的学校午餐法规定,农业部有权利用不超过1%的拨款,为实施《国家学校午餐法》和《儿童营养法》培训工作人员。我国各地政府也应加强非食品的补助,除免费提供厨房和设备外,还应提供从业人员的工资及培训费用。目前,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免费午餐从业人员在落后地区由教师轮流担任。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从业人员也不能保证全部接受过相关培训。因此,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使他们在午餐的设计、准备、制作、供应等方面能遵守一定的程序。培训的内容应包括学生膳食营养与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使他们了解食源性疾病,理解时间、温度和食物之间的关系。各学区还应安排注册营养师和食品安全专家对学校的菜谱进行指导分析,提高学校食品服务人员对出现意外食物过敏的风险管理能力。

2. 建立和健全免费午餐的各项管理制度

《美国学校午餐法》对免费午餐项目的实施程序有着严格的规定,以确保资金安全和食品安全。我国的免费午餐项目才刚刚起步,还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首先,应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监督制度、食品从业人员的培训制度、资助方的准入制度等相关配套制度,并像美国一样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确保免费午餐制度的顺利实施。其次,还应建立学校食品的卫生服务制度,制定相应的操作指南,为食品的设备、卫生、安全设立统一标准。在一些不具备烹调条件的地区,各学区应建立或以招标的形式配备中心食堂,在中心厨房准备食物,然后将其发送到整个学区内没有厨房的学校。最后,应加强对免费午餐实施情况的监督管理。各地政府应成立由教育、财政、卫生、审计等多个部门参与监督、管理的专门机构,加强对学生午餐质量、卫生安全、资金安全使用的监控及检查,还应将家长和学生代表纳入评估委员会,对中小学的免费午餐计划进行调查,学校还要为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餐饮信息提供便利。

3. 执行严格的营养标准,避免学生营养不良

《美国学校午餐法》规定,为学生提供餐饮首先应保证质量和营养均衡,必须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降低脂肪含量,避免学生肥胖或营养不良。我国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对免费午餐的营养标准进行不断改进。教育部门、卫生部门以及财政部门应选择具有食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对食品的营养成分以及营养标准作出明确规定,避免学生营养失衡。学校应全面公开学校食堂和学生营养经费账目及配餐标准,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还应加强对采购环节的监督,避免食堂管理人员购买劣质的蔬菜和食用油。各地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具体规定免费午餐应包含的食品类别或食品分量,各学区应制订可供选择的菜单和食谱,还必须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品种,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4. 加强对学生的营养教育,使之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美国免费午餐项目的实践表明,对食物的某些偏好,民族传统,习惯,食品潮流、收入等都影响到膳食模式。健康的饮食方式可以使学生关注饮食安全。如果要培养儿童良好的餐饮习惯,就必须对儿童的饮食习惯进行早期干预,对其饮食习惯、态度、以及饮食口味等施加影响。各学区应配备一名专职营养师,为师生提供健康讲座或为餐饮从业人员提供营养指导,使学生明确食物的营养内容。学校还应使学生认识食源性疾病,了解它们的征兆以及产生的原因,教会学生懂得控制好食物和温度的关系、防止交叉感染。总之,营养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他们学会选择健康的食物,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本文责编:张瑞芳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特困地区学生每日餐补3元[EB/OL].http://e-du.ifeng.com/news/detail_2011_10/27/10193529_0.shtml,2011-10-03.

[2]1个局长12个校长学生营养午餐喂肥一窝蛀虫[EB/OL].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1-08/05/c_121817861.htm,2011-10-03.

[3]Gordon W.Gunderson.The National School Lunch Program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EB/OL].http://www.fns.us-da.gov/cnd/lunch/AboutLunch/ProgramHistory_5.htm2011-10-03.

[4]National School Lunch Program Get Makeover;Meals toHaveLessSodium,Transfats,MoreFruits[EB/OL].http://ar-ticles.nydailynews.com/2011-01-14/entertainment/27087273_1_trans-fats-lunches-school-breakfasts,2011-09-10.

[5]Reimbursement Rates Historical Data(SY2011 2012)[EB/OL].http://www.fns.usda.gov/cnd/Governance/notices/naps/NAPs11-12.pdf,2011-09-10.

[6][7]National School Lunch Program[EB/OL].http://www.squaremeals.org/fn/render/channel/items/0,1249,2348_2363_0_0,00.html,2011-09-10.

篇4:德国大学免费教育制度

德国大学的免费与收费

联邦德国的免费教育,包括小学、中学到大学。免费政策只局限于公立学校,上私立大学还是需要交费的。目前,德国共有393所国家承认学历的大学,其中包括102所私立院校。私立大学的学费从每学期1000欧元至3000欧元不等,部分热门专业学费更高。

既然公立大学免费,收费的私立大学是否还有生存的空间呢?当然,空间还是有的。原因很简单:德国大学教育的主体是公立大学,公立大学的学生太多了,因而缺乏必要的“服务”。与经常人满为患的公立高校相比,德国私立高校吸引人之处是在校生少,学生与教师有更多接触机会,有的学校可以做到教授一对一的指导,从而使学生与教师有更多接触的机会。

虽然私立高校收取的学费有时可达公立高校的近十倍,而且大部分私立高校是应用技术大学而非综合大学,但好处是面向就业市场,教学设备等硬件条件相对较好,课程设置灵活并倾向实用性。

如果在公立大学学习,必须有高度的自觉性,否则毕业很困难。在私立大学学习,可以享受到更多的服务,包括小班授课,有组织的教学管理和生活辅导等。而且,私立大学还可以聘请到更知名的教授,开设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课程,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到私立大学读书还是比较划算的。私立大学往往学制较短,对于德国人来说,早点毕业就可以早点工作。虽然公立大学学制为5年,但按时毕业的人并不太多,很多人要延长到8年,甚至10年也并不少见。因此,如果能够早3年毕业,就已经把几年的学费挣回来了。

虽然如此,但多数德国人还是选择免费的公立大学。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9至2010年冬季学期,德国高校在校生总数约212万人,其中私立高校在校生总数为9.6万人。在私立高校在校生中,有1.27万人就读于私立综合大学;8.29万人就读于私立应用技术大学,占所有应用技术大学在校生总数的12.3%;500人就读于私立艺术类高校。

虽然与美国相比,德国私立高校在本国高等教育中所占比重微不足道,但在过去9年中,德国私立高校在校生人数占高校在校生总数的比例已从1.4%上升到4.5%。其间,私立高校总数也增长了一倍多。

注重社会公平正义

根据德国《基本法》,德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国家”。按照权限划分,文化、教育属州级事务,各州有权制定相应的教育政策。一般而言,教育政策的惠民程度和体制层级呈反比例的关系:管辖层级越高,惠民的程度越低;相反,管辖层级越低,惠民程度越高。其原理是,最高层面上的联邦政府可能会高高在上,出现脱离民众的现象,而州级政府就相对要好一些。同时,一个国家的情况是复杂多样的,制定统一的教育政策不见得合理,无法充分满足各地区民众的需求。因此,德国把教育事务下放到州,有利于把利益更多地让给民众。

德国人认为,政府的职责不仅要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为民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要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尽可能把好处让渡给民众,而不是与民争利,更不能把教育产业化,将学校变为赚钱机器。

教育免费的最大理由是,民众是纳税人,既然民众已经纳税了,就不应该再为子女的教育买单,政府的收入应符合“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的原则。在德国人看来,政府只不过是税收的管理者而已,所有经费的支出必须合法、透明,并经过严格审计,政府不能成为税收的受惠者。既然经费不能私用,因此只好将其投入到教育、医疗、养老、交通等直接惠及到民生的项目上。于是,教育免费就自然而然地实现了。

对外国人一视同仁

那么,德国大学对德国人免费,对外国人是不是需要收费?不收费。德国对本国人和对外国人一视同仁:不管是德国人还是外国人,公立大学一概免费;私立大学也收取和德国人一样的费用。

德国大学的这种“国民待遇”和德国的教育国际化政策密切相关。德国政府鼓励外国学生到德国留学,希望通过提高外国学生的入学率来提升德国大学的国际化水平。因此,德国政府提供额外的补贴,每招收一名外国留学生,即对大学提供相应的经费补助。

教育对本国民众免费容易理解,那么对外国人免费是否吃亏了呢?从表面上看,德国是吃亏了,因为教育经费必须补贴到每个外国学生的头上。但德国人认为,外国学生为德国大学的文化交流和思想碰撞带来了活力,固步自封和闭门造车是无法造就高水平大学的,也无法提升大学的科研水平。从长远看,由于老龄化问题的出现,年轻劳动力不足,外国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在德国工作,为德国企业服务,解决德国高水平劳动力缺乏的问题。

另一方面,外国学生回到本国后,会把德国文化、教育理念和生活方式传播出去,让更多人了解德国、理解德国,为德国企业的向外发展和产品的出口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从这个角度上看,德国政府的免费政策是明智和富有远见的,这比直接提供经费给外国政府要强多了,因为援助对象是外国政府,一旦该国政府倒台,援助就打水漂了。而把好处给了民众,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民众自然会将感激之情牢记在心。

德国大学凭借着高质量的学术水平、高含金量的文凭以及受国际承认的教育体系,加上在收费上采取一视同仁的政策,受到了外国学生的广泛欢迎。据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公布的“2013年外国留学生在德国的学习情况报告”显示,外国留学生人数在德国大学的平均比例约为10%,有的大学甚至高达15%,人数保持稳定增长。目前,德国大学有260多万名在校学生,国际学生约为26万人。2013年,在德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为2.3万人左右,其比例约占在德国留学生的27%,是外国学生中最大的留学生群体。现在,德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留学目的地国家,仅次于美国和英国。endprint

免费教育制度并非一帆风顺

德国的教育免费制度并非一帆风顺,中间也经历过曲折和弯路:从长期免费教育到短暂几年的收费,最终恢复免费。

由于德国没有统一的“高考”,只要通过“文理中学毕业考试”、取得高中毕业证书即可申请大学,所以德国大学里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人数的增多,势必会增加相应教育经费的投入。再加上两德统一的经济负担、欧盟一体化(特别是2002年欧元成为欧元区统一的货币)带来的负面经济后果以及德国福利开支在21世纪初的增加,造成了教育经费的紧张。为此,德国政府有意收取一定的费用来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

与学生人数过多的情况相比,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德国学生多数延迟毕业。根据联邦统计局的统计报告,2001年德国总共有20.81万名大学生修完了学业,他们取得第一学位时的平均年龄是28.1岁,德国大学生大概要读完10.6个学期,即在大学里读5.3年。综合性大学的平均专业学习年限(5.9年)明显高于应用技术大学(4.8年)。

在这些学生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主动延迟毕业。其原因在于,毕业不好找工作,特别是一些文科专业,毕业即意味着失业。也有的学生愿意留在学校,享受当学生的诸多好处,如打工的税收优惠,交通、住房补贴等。只要保持学生身份,每年假期轻松打工一段时间就能维持一年的开支,没有全职工作的诸多压力。

在这一背景下,部分德国大学开始酝酿收费。刚开始只是针对延迟毕业或攻读第二学位的学生以及用英语授课的国际课程,但收费是一种兴奋剂,往往一开头就刹不住车。在2006年前后,德国大学开始全面收费,即所有学生都必须缴纳学费,每学期500-1000欧元不等。该政策的实行,最高兴的是德国政府和大学校长,有些学校居然想收取更高的学费,从而达到“打造高水平大学”的目的。

德国公立大学收费后,外国学生也跟着“倒霉”。尽管德国学费并不特别高,但对于很多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学生而言,每年的学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进一步提升大学竞争力

收费制度的实行,一开始就受到了社民党特别是学生和教师的质疑和反对,针对收费政策的游行示威此起彼伏。不过,执政的基民盟并不打算妥协,该党坚持认为,收取学费有助于德国大学的正常运作和提升大学的教育和科研水平,防止部分学生赖在大学里长期不愿意出来。

如前所述,德国的教育事务属州级政府管辖。经过几年的收费,民众的不满情绪并未减少。社民党为了收买民心,便在自己执政的州逐步取消收费。这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收费制度很快土崩瓦解。到2012年左右,只剩下联盟党执政的下萨克森州和巴伐利亚州坚持收费。但是,从2014年冬季学期开始,德国16个联邦州将全面取消收取学费这一项政策。迄今为止,也只有下萨克森州还在收取每学期不超过500欧元的学费。自此,德国学生和外国学生又将享受到免费教育的大餐了。

德国放弃收费政策,从根本上讲是得益于德国良好的经济表现。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开始,德国并未受到严重冲击。即使在欧债危机的背景下,德国经济依然一枝独秀,基本保持在1.5%-3%的增长率。德国经济之所以如此稳定增长,根本原因是德国对实体经济的深耕细作,从不跟风美国的虚拟经济,也不像欧盟其他国家那样大手大脚花钱,特别是德国实施的理性、稳健而合理的经济政策,使德国经济免受外界干扰,如同一台高质量的机车,平稳而匀速地前进。

收费政策的取消,特别是学位制度的改革,使德国教育得到了空前繁荣。根据德国联邦统计署公布的数据,2012年德国大学生毕业人数比十年前翻了一番,即从2002的20.86万人上升到2012年的41.33万人。2013学年(2013年夏季学期及2013年-2014年冬季学期),德国高校新生人数为50.66万人,同比上升2%,为2011年(51.87万人)以来历史第二高值。德国高校在校生人数增加了60万人,达到2013年-2014年冬季学期的260万人,比2012年冬季学期增加了5%。大学在校生人数同比增长了4%,为170万人,专科生在校人数同比增加7%,为90万人。

根据德国文化部长联席会议今年6月份发表的一份最新预测报告,在今后的12年里,德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都将呈逐年上升趋势。2015年的大学毕业生总数估计将达到26.3万人,与2001年(18.3万人)相比增长率为44%。重新恢复免费制度后,德国大学的竞争力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进一步提高。根据最新的2014年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世界大学排名,在世界前100名的学校占比中,德国位列第三,排在美、英之后。

篇5:出差管理制度

北京商贸有限公司

2009年度招聘简章

北京商贸有限公司因发展需要,现诚聘以下精英加盟:

一、职业经理(2名):

1.2.3.要求:男性,年龄35-48岁,大专以上学历 具体工作内容: 协助总经理管理员工、制定企业年度管理目标,完善公司管理体系和资源整合优化工作; 指导和帮助公司行政、生产部门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生产经营指标; 总经理临时授权的其他事务。

要求:男性,年龄20-30岁,本科以上学历,英语6-8级,国际贸易专业,对工作具有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

二、国际贸易部专职人员(9名):

三、人事主管:(4名)

要求:大专以上学历,35岁以下

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具有招聘、培训、考核、薪资福利等工作经验。

四、安全管理专职人员(2名):

要求:男性,年龄30-40岁,高中以上学历

有三年以上的管理经验,有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和协调工作能力,有较强的责任心,从事过大型企业安保人员的优先录用。

五、销售员(26名):

要求:年龄35岁以下,高中以上学历

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对待工作认真负责、踏实,具有销售经验者优先考虑。

报名办法:携本人身份证、学历证、个人简历、身份证复印件及1寸照片2张至我公司人事部报名。

报名截止日期:2009年9月20日

注:以上招聘人员薪酬面谈。

联系人:甄女士

电话:010-6087****

邮箱:leiyuxiaoxiang@sohu.com

地址:北京环山路88号/

3员工出差管理制度

员工出差管理制度

为规范企业出差管理,控制企业费用开支,降低成本,高效运作,加强对费用支出的监督力度,即日起公司开始实行以下出差管理制度。

1.出差的流程

(1)企业员工出差填写《出差申请单》,详细的标明出差的日期、出差的地点、出差的工作事项等,经总经理批准后,方可向财务借款。

(2)员工出差报销的范围包括:交通费、住宿费(出差地有企业宿舍的,应住企业宿舍)、电话费、餐饮费。

(3)员工费用报销应出具相关发票,凭发票报销。员工在填写报销单时,字迹应工整,经会计审核,部门领导签字后,由财务部门报销。员工报销差旅费时,应同时出具《出差申请单》。

(4)企业员工应高效率的利用差旅时间,并节省差旅费。

2.差后休息安排

(1)员工出差7天以下的,于晚22:00前返回的,第二天应照常上班;晚22:00后返回的,第二天上午休息,下午上班。

(2)员工出差7天以上的,于晚22:00前返回的,第二天上午休息,下午上班;晚22:00后返回的,第二天休息,第三天上班。

3.出差涉及的具体内容

(1)当日出差

①当日出差人员必须于当日返回,不得在外住宿。如确有特殊情况,须经部门经理批准后,按国内出差办理。

②当日出差者应乘坐汽车、轮船等经济型交通工具,因特殊情况需求,可乘坐出租车,车费凭票报销。

③当日出差者出差补助为50元/天。

(2)国内出差

①住宿费标准:出差地有企业宿舍的,应住企业宿舍;部门经理及以上级别者,/

3员工出差管理制度

住宿费300元/天;部门经理以下者,住宿费为150元/天;住宿费以员工在外出差的天数定额支付,报销时需提供住宿发票。

②交通费标准:根据出差路途的远近,部门经理及以上级别者,可乘坐飞机经济舱或火车卧铺;部门经理以下者,可乘坐火车卧铺或硬座;特殊情况,经领导批准后,员工可乘坐汽车或经济型出租车。

③通讯费:员工出差通讯费为50元/人,员工补助中包含通讯费的,将不予发放。

④餐饮费:员工异地出差餐饮费补助为早餐10元/天,午餐晚餐各25元/天。⑤出差补助:员工异地出差补助为100元/天。

(3)因公出国

①员工出国前必须填写申请书,注明出差时间、地点、拜访的客户、乘坐的交通工具及出差的目的,经领导部门审核签字后,交给财务部,企办人员根据相关规定为出差员工安排好票务、住宿事宜,需要办理护照的,应提前办理。

②出差人员的住宿及票务由企业统一安排,出差人员返回时,应到财务部实数报销相关费用。

③出差人员在国外应乘坐公共汽车,特殊情况,员工可乘坐汽车或经济型出租车。

④通讯费:出差人员的通讯费按电话明细由企业承担,私人部分由个人承担。⑤出差补助:员工异地出差补助为200元/天。

4.其他规定

(1)在出差的过程中,如需给客户提供礼品或赠送土特产时,其金额应限于500元之内,若超过此金额,应经上级主管批准。

(2)出差过程中不允许进行私人旅行。如存在不得已情况,应扣除私人旅行的天数。

篇6:出差管理制度

一、目的加强差旅管理,节约成本。

二、范围

适用于公司员工因公出差乘坐交通工具、住宿的选择。

三、职责

财务部负责出差员工差旅费用的统计与结算。

办公室负责监督票务预定的价格、供应商服务质量,随时收集市场信息。

四、内容

(一)员工出差乘坐交通工具的标准

1、员工出差乘坐飞机、软卧须严格控制,未经公司允许不得私自乘坐飞机、软卧等交通

工具。

2、下列情况之一的,可超标准选择乘坐飞机经济舱:

(1)遇临时出差任务,时间紧急,必须乘坐飞机的;

(2)遇铁路运输高峰,火车票无法订到的;

(3)飞机票的折后总价等于或低于火车票的。

3、相邻城市之间的短途出差应乘坐长途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不得乘坐出租车。

4、因紧急情况必须乘坐出租车的,应在领导批准同意的情况下,方可乘坐出租车。报销

出租车费用时,应在车票上注明来往路线。

5、符合规定标准而未购买相应飞机票或火车卧铺票的,按规定标准票价和实际乘坐票价

差额的50%给予个人补助。

(二)飞机票、火车票、船票、长途汽车票的预订

1、办公室负责寻找良好的飞机票、火车票、船票、长途汽车票订票渠道,负责收集市场

打折信息。

2、飞机票预订原则应首先考虑机票折扣,无特殊情况须选择折扣最低的班次和舱位。否

则属于超标准乘坐的范畴,须办理审批手续。

3、预订车票后,因公原因需退票的,必须提前办理退票手续,发生的费用由公司承担。1

出差人员因私原因退票的,发生费用由订票本人承担。

(三)员工出差住宿的标准

1、出差人员的住宿天数按出差自然(日历)天计算,住宿标准为每人每天元。

2、住宿费在规定标准以内的,按实际住宿发票金额予以报销;超过标准的,超过金额的80%由个人承担。

(四)员工出差补助的标准

1、出差人员的伙食补助按出差自然(日历)天实行定额补助,每人每天元。

2、出差人员由接待单位统一安排伙食的,不给予伙食补助。

3、出差人员的其他出差补助,包括市内交通补助、通讯漫游补助等,按出差自然(日历)

天实行定额补助,每人每天元。

(五)差旅费用结算及报销

1、员工因公出差的各种消费标准必须按公司规定执行,超出部分本人自行承担。

2、员工因公出差,属于本市以外的,报销往返汽车票或火车票,以汽(火)车票金额为

准,符合乘坐火车卧铺条件(晚上八时至次日晨七时之内,即连续六小时以上晚间乘车),按卧铺票金额实数报销。

3、员工因公外出返回,应及时报销差旅费,需在返回后的三天内办理报销手续。由报销

人填写单据,经财务人员审查,主管领导批准签字,方可报销。

4、员工趁出差之便因私事绕道旅游、探亲、访友,公司只报销事先领导批准的直线车船

篇7:出差管理制度

一、为规范公司员工出差管理制度,使公司出差人员在费用开支时清楚化、合理化和规范化,并做到报销时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以及加强工厂差旅费用管理,统一报销标准,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出差管理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需出差人员。

1.出差定义:指外出广州市以外的地区,进行与公司业务有关的活动。

2出差分:市内出差(出差当日可能返回者)和远途出差(出差必须在外住宿者)

3.出差审批:

3.1各部门负责人在决定派遣人员出差前,严格评估出差的必要性,出差前要先填《出差申请表》:了公司员工出差管理有序,严格控制费用开支,根据国家财政部有关规定及公司具体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三、出差借款金额:出差人员必须提交出差事由及经费使用申请报告,由所在部门负责人签字后报主管副总经理审批。原则上每人每日不超过本人出差补助标准的总计。返回后三个工作日之内完成报销手续,并结清余款。未按时报销者,财务可于当月工资中先予扣回,等报销时再行核付。

四、出差的审核决定权限如下:

1、员工当日出差时由部门经理核准。

2、长途出差:4日内由部门经理核准,4日以上由主管副总经理核准,部门经理以上人员由主管副总经理核准。

第二节补助标准

一、出差不得报支加班费,但假日出差另计(节假日出差回来后可适当的调休)。

二、出差途中除因病或遇意外灾害,或因工作实际,需要延时外,应电话请示,不得因私事或借故延长出差时间,否则其差旅费不予报销。

三、员工出差旅费,应据实提出收据,不得虚报。如有虚报除将其虚报款项追回外,并视其情节轻重,酌予惩处。

四、市区内差旅费按15元/天,在发放工资时一并发给,不再另行报销:

五、远途出差差旅支付。(市外差旅费标准参见下表)

职位事项 销售部总监 销售区域经理 销售部督导 销售业务员

出差工具交通费 飞机/火车硬卧(实报实销)火车硬卧(实报实销)火车硬卧(实报实销)火车硬卧(实报实销)

住宿标准 200元/天 160元/天 100元/天 100元/天

伙食标准出差补助 80元/天 50元/天 30元/天 30元/天

通信标准 300元/月 200元/天 100元/月 100元/月

1、严格按照出差住宿、交通及餐费补助标准,超标自付,欠标不补。

2、远途出差需搭乘飞机的,需报经主管副总经理审批,原则上由公司总经理批准后方可购买机票。

篇8:出差制度免费

陕西省神木县位于晋陕蒙三省交界地带, 是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区。全县总面积7 635 km2, 是陕西省面积最大的县, 下辖15镇4乡629个行政村, 总人口42万。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 富集优质煤炭资源, 储煤面积达4 500 km2, 已探明储量500亿吨;此外, 还蕴藏着丰富的石英砂、岩盐、石油、天然气等数十种矿产资源。近十年来, 神木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机遇, 依托资源优势, 县域经济以年均40%以上的速度增长, 实现了从国家级贫困县到全国百强县的历史性跨越。2008年实现财政总收入72.27亿元, 是10年前的72倍;2009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 (GDP) 452.64亿元, 增长18.6%, 财政收入93.26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21.6亿元,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9 102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7 223元, 分别增长17.8%和19.8%。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59位, 西部第5位, 陕西省第1位。2010年前三个季度神木县实现GDP 429亿元, 占全年计划的81%;完成财政总收入93.6亿元, 占全年计划的81%;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8.6亿元, 占全年计划的7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2亿元, 占全年计划的55%。

与其他地方一样, 神木县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富财政穷百姓和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 鉴于此, 神木县领导班子运用公共财政调节收入分配, 促进社会和谐, 县政府以建设“幸福神木”为目标, 高标准实施了“教育优先、医疗健康、公共文化、扩大就业、社会保障、住房安居、扶贫济困、公共交通、环境优化和平安神木”10大惠民工程, 着力构建“全方位、多角度、高标准、广覆盖和可持续”的现代民生体系, 2009年全县民生投入达13.5亿元, 其中财政直补资金7.09亿元, 人均1 688元。2009年3月开始的“全民免费医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并付诸实施的。目前, 神木县已形成以县级医院为龙头, 乡镇卫生院为枢纽, 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卫生服务网络。

2 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制度供给状况

为推动“全民免费医疗”的实施, 神木县成立了康复工作委员会, 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 (康复办) , 主要负责“全民免费医疗”工作的政策制定、工作指导与协调, 负责基金管理使用等工作, 县医保办和合疗办为全民免费医疗的具体实施单位。具体的制度供给状况如下:

2.1 覆盖面及补偿办法

“全民免费医疗”的对象为神木籍户口的全县干部职工和城乡居民。未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不享受免费医疗。中央、省、市驻神木各单位、各企业职工参加并执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参保人员医疗保障待遇主要分门诊和住院两个部分。首先, 门诊实行门诊医疗卡制度。门诊补偿实行30个单病种定额付费管理和23种慢性病门诊全年限额报销制度。凡缴纳医保和合作医疗基金的城乡居民均可享受每人每年100元门诊医疗卡待遇;其次, 住院医疗实行“起付线”和“封顶线”之间的“免费医疗”制度。起付线、封顶线以及补助比例见表1。

2.2 基金筹资办法与筹资渠道

筹资标准为每人每年400元, 其中城乡居民的个人筹资标准仍按照合作医疗的标准每人每年缴纳10元, 神木县居民实际负担并没有增加, 其余为各级财政筹资, 最后是县财政兜底;城镇职工仍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城乡居民与城镇职工的医疗费用按统一标准报销。“全民免费医疗”基金组成主要为:县医保办收缴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县合疗办收缴的合作医疗基金;社会募捐的资金以及县政府划拨的资金。

2.3 监管体系

(1) 针对定点医院的监管。神木县卫生、社保、财政等多部门联合行动, 对全民免费医疗定点医疗机构从人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数、药品所占比例、医疗检查阳性率和自费药品比例等方面进行每月考评、处罚。严厉打击虚挂病床、轻病人住院、不合理用药等现象;对定点医院的管理采取“动态管理”的方法, 每年对定点医院进行评估, 对于不达标的医院取消其定点医院资格, 而未被列入定点医院的县级医院也可以通过改善医疗条件, 增加医疗设备和病床数量,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等被列为定点医院。 (2) 针对县医保办和合疗办工作人员以及参保对象的监管。相关工作人员如有利用职权和工作之便谋取私利, 或是工作失职造成损失等都将给予批评或处分;参保人员如有违反《办法》规定的将承担相应的责任。

3 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制度的实践分析

3.1 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创制以来的实施效果

从2009年3月1日全民免费医疗实施以来, 据统计, 2009年度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参保率达99.68%, 享受全民免费医疗 (住院) 累计3.71万人次, 报销住院医疗费的患者人数占全县总参保人数的9%。截至2010年5月底, 全县累计报销住院费患者47 826人次 (县境内44 491人次, 县境外3 335人次) , 累计报销住院医药费1.83亿元 (县境内1.40亿元, 县境外0.43亿元) 。县级医院人均住院费用为4 189.20元, 日均住院费用为367.84元, 人均报销3 521.39元, 报销补偿率达84.06%, 平均住院天数为11天;乡镇卫生院人均住院费用为966.45元, 日均住院费用为121.92元, 人均报销760.79元, 报销补偿率为78.72%。住院人群中城乡居民占94.06%, 干部职工占5.94%。城乡居民是这一惠民政策的最大受益者。

“全民免费医疗”住院补偿和门诊慢性病补偿2009年总数为54 144人次, 参保总人数为337 660人, 总受益率为16.04%。“全民免费医疗”补偿总额的增长较快, 2009年比2008年增长了183.05%, 其中主要的贡献来自于城乡居民 (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 , 补偿总额的增长率为387.69% (表2) , 城乡居民参保者受惠程度比上一年有较大的增长。

3.2 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社会认同度分析

资料来源于2010年6月对神木县城乡居民以及医务人员的抽样调查, 共发放了居民问卷248份 (有效问卷) 以及医务人员问卷90份 (有效问卷) 。

3.2.1 居民对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的了解程度以及认同度。

根据调查的数据分析与处理显示, 54.1%的居民认为全民免费医疗制度的报销比例合理, 27.4%的居民认为全民免费医疗制度报销比例一般。经过进一步询问发现, 对门诊的报销比例不是很满意占据了对报销比例不十分满意的重要原因, 因此, 这也是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制度需要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改变将资金主要流向大病住院的现象。

经过调研发现, 87.3%的居民认为全民免费医疗解决了“看病贵”的问题, 由此可见, 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制度”有效地缓解了群众看病贵的问题, 改善了群众有病不医、因病致贫的现象, 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同;88.0%的居民认为全民免费医疗制度有必要持续下去, 有13.7%的居民担心制度能否继续下去。由此可见, 因为享受到了免费医疗的实惠, 群众对“全民免费医疗”制度的必要性予以肯定, 但是也有部分群众对该项制度的可持续性产生质疑, 主要是针对资金的保障以及筹资的可持续性, 群众的态度对于该项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警示与参考。

3.2.2 医务人员对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的认同度。

神木县的医务人员对于全民免费医疗制度的认同程度调查显示, 96.7%的医务人员认为全民免费医疗解决了“看病贵”的问题;97.8%的医务人员认为实施全民免费医疗制度以来, 自己的工作量和从前相比增加很多;51.1%的医务人员感到心理压力明显增加, 甚至无法承受目前的工作量。由此可见, “全民免费医疗”的实施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负担, 如果继续持续下去, 将影响到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卫生队伍的持久性。因此, 应重视对医务人员的关怀, 更重要的是努力克服“免费”诱导下的“逆向选择”现象以及超负荷的住院情况等。只有8.9%的医务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待遇满意, 由此可见, 医务人员的待遇水平亟待提高, 这对于提高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也有积极作用。

有25.6%的医务人员认为全民免费医疗制度的监管体系合理, 认为不合理的为47.8%, 可见, 监管体系仍需完善。79.9%的医务人员认为全民免费医疗制度有必要持续下去, 有28.4%的医务人员认为制度不能持续下去, 主要是考虑到资金的可持续性问题。

4 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制度的经验

4.1 基本实现了制度公平

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制度覆盖对象为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 在医保的筹资和补偿方面实现了公平性, 城镇职工干部、城乡居民的缴费与收入挂钩, 在受益方面则享受完全相同的标准, 且补偿水平极高, 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均等化补偿水平。我国2010年4月公布的新医改方案考虑到全国各地经济水平等差异, 为了实现全民覆盖, 仍实行几套医疗保障制度,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而随着各地对于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并轨的成功尝试, 构建全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已成为重要的目标。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在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安排上实现了一个重大突破, 既打破了城乡之间的界限, 也打破了职工、居民之间的身份界限, 将城乡居民统一纳入到同一个医疗保障体系中, 实现了平等覆盖城乡居民的目标, 让农民也均等地享受到了医疗保障的实惠。

4.2 在医疗改革中坚持了政府的主导地位

神木县经济发展了, 政府领导人首先想到的是为老百姓解决问题, 为老百姓谋福利, 要通过政府杠杆的作用来千方百计地缩小收入上的差距, 调节收入分配, 让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2007年底、2008年初神木县提出了实行全民免费医疗的设想, 同时成立了康复工作委员会、残疾人工作委员会, 进行了1年零3个月的调研, 深入到各个医院、乡镇和村组进行实地调研, 了解掌握相关情况, 参考了英国、巴西、印度等国家的免费医疗经验和数据。在试行办法实行之前, 还在网上发布, 公开征询民众意见。在此基础之上, 2009年3月1日开始颁布实施《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实施办法 (试行) 》。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制度的实践证明了要推动医改工作, 党委、政府领导重视是核心。

4.3 良好的财力保障是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制度实施的重要条件

虽然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筹资渠道主要是政府资助和居民个人缴费, 城乡居民参保率高, 资金筹集较为稳定, 但是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以县级财政兜底。以2009年为例, 神木县城乡人均筹资100元, 实际参保人口22万人左右, 城乡居民筹集资金2 200万元左右, 而当年城乡居民共补助11 206.54万元, 远高于城乡居民的筹资额, 缺口全部由县级财政兜底[1]。由此可见, 这样的筹资与补偿水平是建立在神木县雄厚的财政收入基础之上的。神木县在全国“百强县”中排名第59位, 是全国第一产煤大县, 依靠丰厚的资源优势创造的财富, 使得神木县完全有实力来实施“全民免费医疗”制度, 政府拿出1.5亿元补贴医疗, 占其财政支出的7%, 人均补贴400元左右。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制度对重大疾病治疗的较高封顶线以及财政补贴远高于新医改方案中设定的补贴标准;同时, 神木县仅有40万人口, 地处西部, 平均医疗收费标准相比其他发达地区不太高, 这也是神木县政府财政能够负担得起的原因之一。因此, 可以说, 良好的财力保障以及在此基础之上政府的加大投入是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制度实施的重要条件。

4.4 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制度针对医疗服务的提供方采

取政府购买服务补“需方”, 并建立一套监管体系进行监管控制医疗费用, 成立康复委员会统一协调指导

在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制度下, 神木县政府是神木县医疗卫生服务的单一购买者, 对定点医院实行“动态管理”, 有利于形成当地定点医院与非定点医院的竞争, 有利于提高医疗水平和质量, 同时, 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制度由神木县卫生部门进行统管, 康复办公室设在卫生局, 该机构既是服务的购买者, 又具备对卫生机构进行直接业务管理的权限。建立了相关的费用控制制度, 一是实行住院起付线和封顶线办法;二是实行30个单病种定额付费管理和63种慢性病门诊全年限额报销制度;三是确定了人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日均住院费用、药费比例、自费药比例、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等考核指标, 对超标者进行惩罚, 同时建立运行监督制度和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制度, 对定点医疗机构、享受全民免费医疗的对象以及县医保办和合疗办的工作人员都做了奖惩规定, 由此形成了“全民免费医疗”制度的一套监管体系。

5 神木县实施“全民免费医疗”制度的意义

5.1 有利于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难题

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制度改善了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 缓解了城乡居民, 尤其是农村居民有病不医、因病致贫的现象, 提高了基本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让农村居民享受到了和城镇居民平等的就医保障。较高的报销比例和较低的自付比例让享受“全民免费医疗”的城乡居民享受到了切实的实惠。据神木县统计, 在住院治疗的人群中, 当地农民占94.6%, 干部职工仅占5.9%, 这充分表明农民就医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是这一惠民政策的最大受益群体, 解决了他们“有病不敢医、重病拖垮家”的难题, 提高了基本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促进了群众健康水平的提高, 体现了卫生公平与正义。

5.2 有利于提高健康水平, 促进经济发展

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制度维护了群众的健康权利, 促进了社会和谐, 并激发了生产要素中最具活力的人的因素, 产生了爆发式的创业积极性, 促进了神木县经济的发展。神木县政府把“以人为本、全民受惠”作为“全民免费医疗”工作坚持的原则之一, 很好地表达了对人的健康保障权利的维护。在实践中, 医疗保障基本覆盖到全体神木县群众, 并且农村居民在医疗费用报销上享受到和城市居民、职工一样的待遇, 这样既有力地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的束缚, 也充分地体现了社会公平, 促进了社会和谐。群众没有了因病致贫和看病贵的顾虑, 全力投入到经济建设中, 产生了爆发式的创业积极性。尽管2009年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但由于免费医疗的实施, 群众后顾之忧得到解除, 年度社会消费增长22.0%, 2009年经济增长仍保持18%的高增长, GDP总量达452亿元以上。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制度的实施是神木县全县上下谋发展, 形成良好社会氛围, 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基础。

5.3 有利于基本医疗保险险种之间的衔接

陕西省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制度的实施破解了城乡二元结构, 推进了城乡一体化, 为全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构建以及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衔接提供了先行与示范作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 今后一个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要放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和缩小城乡差距上。新医改方案也明确指出“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构建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实现全民医保已成为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关键。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制度改变了多年来全国普遍存在的三元化医疗保障制度, 实现了城乡居民同等待遇, 破解了城乡二元结构, 推进了城乡一体化。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历经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城乡合作医疗、全民免费医疗的演进, 逐步实现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 为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衔接以及构建全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借鉴。

5.4 有利于提高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和运行效率

陕西省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制度的实施促进了当地医疗服务产业的发展, 提高了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和运行效率。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实施以来, 释放了群众的医疗需求, 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率[2]。各医疗机构的就诊人次以及床位使用率等都比制度实施之前有明显提高, 起到了扩大内需的作用, 促进了医疗服务产业的发展。同时, 神木县康复办对定点医院实施“动态管理”以及严格的监管措施, 在这样的压力下, 定点医院和非定点医院之间产生了竞争, 注重加强内部管理, 由此可以提高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和运行效率。

6 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实施以来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6.1“免费医疗”不彻底

神木的“全民免费医疗”从政策实施层面上看, 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免费医疗”。一般认为, 英伦三岛、北欧、南欧、中国香港地区以及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 (一般为前英属殖民地) 实行全民免费医疗或全民公费医疗, 所有合法居民无需缴费, 自动成为受益者[3]。而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首先是覆盖对象上并没有真正实现“免费医疗”的全民化, 没有涵盖所有人, 没有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以及职工医疗保险的人不能享受免费医疗, 并且流动人口并不在保障范围内, 县属国有企业、社会团体、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中不具有神木籍户口的人员也不能享受免费医疗待遇, 因此, 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并没有实现全民化;其次, 门诊并不“免费”, 住院医疗实行住院报销起付线制度, 起付线以上费用予以报销, 每人每年累计报销医药费不超过30万元, 同时, 转院就诊的一切检查费用不予以报销, 医药费用报销70%。由此可见, 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免费医疗”, 是介于起付线之上封顶线之下的住院免费医疗, 是一种高福利水平的医疗保障制度。要实现真正的“全民免费医疗”还需考虑覆盖对象的“全民化”以及提高门诊报销的比例等。

6.2 存在“公共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

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制度如果监管力度不够, 可能出现“公共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在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实施之后, 当地老百姓因为以往医疗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在短时间内集中释放, 也有因为惧怕这项政策难以持续而想赶在其被取消之前尽可能地享受政策的优惠等原因, 以至于政策实施当年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 住院病人达高峰, 医院的病床加到走廊, 由于门诊报销少也存在病人小病大治的现象, 因此, 导致了医疗资源使用不合理以及浪费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 群众看病会渐渐趋于理性, 但是由于“全民免费医疗”报销政策的诱导, 可能会产生群众的盲目住院, 而医疗资源是有限的, 势必造成资源的滥用, 由此产生“公地悲剧”。同时, 在免费的激励下, 可能会产生医生和患者的同谋, 由此产生“逆向选择”的问题。群众可能在“免费”的诱导下不再顾虑医疗费用的问题而不注意去维护自己的健康, 这一方面既对民众健康造成危害, 也加大了政府医疗开支剧增的风险[4]。

6.3 即时报销制度尚未实现

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并未实现即时报销制度, 群众仍需先行垫付费用, 影响了困难群众获得基本医疗保障的可及性。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实施办法中规定住院患者的医疗费用先由患者自付, 待出院后按规定到县医保办或合疗办报销。县医保办和合疗办采用“直通车”方式报销住院费用。虽然政策规定的“直通车”解决了报销手续复杂的问题, 但是并未实现“即时报销”, 对于经济困难的群众来说, 住院费用并未降低, 对于他们来说, 短时间筹措资金难度较大, 因此, 这样的制度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困难群众获得基本医疗保障和“全民免费医疗”制度实惠的可及性, 影响了这部分群众的健康水平。如果针对困难群众可以实现“即时报销”方式, 将使得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制度更人性化, 让困难群众不至于因筹不到资金而陷入无比窘迫的局面, 让困难群众在获得医疗保障实惠时不失尊严。

6.4 全民免费医疗易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

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的运行要求雄厚的财政实力作保障。但是, 政府财政是有限的, 如何“花钱”和保证筹资的可持续性显得尤为重要。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制度依托神木县强大的财政实力, 但是“免费”诱导下的资源浪费现象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神木县经济的发展依靠的是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的煤炭, 因此, 政府如何花好钱显得尤为重要。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制度下, 城镇职工缴费水平高于城镇居民, 但是医疗保障水平均等, 这样的规定虽然体现了城乡居民一体化的保障水平, 但是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城镇职工长期参加医疗保障制度的决心, 影响到其筹资的可持续性, 因此, 神木县在如何促进社会公正、提高社会资源的使用效率方面仍然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7 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对我国构建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启示

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的根本出发点是好的, 也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在改革中的一些突破, 如实现城乡居民一体化、政府加大投入、提高报销水平等体现的福利性是值得学习的, 但是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难题和挑战, 因此, 在探索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制度暴露的问题。

7.1 打破城乡二元体制, 实现医保制度有效衔接

克服城乡二元的医疗保障体系, 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 完成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有机衔接, 实现卫生公平。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必然要求改革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二元结构模式, 全民基本医疗保险是必然趋势, 因此, 必须完成城乡医疗保障体制的有机衔接。神木县“全民医疗保险”最终实现了城乡一体化, 但是这样的一体化做法自成体系, 不利于统筹层次的对接, 不利于人员的流动, 因此, 全国各地应因地制宜地参照实现城乡医疗保障制度有机衔接的成功典范城市,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 实现卫生公平。

7.2 实现医保制度全覆盖

要实现真正的“全民医保”, 必须将覆盖对象延伸到全民, 克服目前医疗保障制度覆盖人群的“真空地带”, 兼顾社会弱势群体, 如流动人口、困难群众的利益。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并未将非神木籍的人群涵盖, 并非真正的“全民化”, 因此, 构建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必须要通过完善的制度设计弥补现有制度的不足, 坚持卫生公平, 实现“人人享有医疗保障”。

7.3 建立多元补充医疗保险, 进行二次补偿

对于经济发展较快、实力雄厚的地区可以允许在现有医疗保障制度的基础之上, 建立补充医疗保障制度对特殊疾病和医疗费用个人负担过重等有着特殊医疗需求的人群进行二次报销。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制度是建立在雄厚的经济实力基础之上高福利性质的医疗保障制度, 该项制度的建立是有特定条件的, 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并不一定完全适用, 但是可以因地制宜地借鉴其成功经验和政府执政理念, 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在现有医疗保障制度保障民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基础之上, 建立补充医疗保障制度对有着特殊医疗需求的人群进行二次报销, 共享医疗保障制度给民众带来的实惠。

7.4 坚持政府主导, 加强财政投入

在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中, 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 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提高资源使用的效率。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制度得以建立和顺利实施以及得到群众的认可,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地政府的执政理念, 且在医改中坚持了政府的主导地位, 并将财政收入用在了民生建设上, 与新医改方针中提出的医疗卫生公益性质、公共财政投入占主体地位是一致的。因此, 对于全国构建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一个成功的示范。

7.5 加强对医保制度的监管

构建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实现全民医保, 必须面对的一项挑战就是要克服公众的“道德风险”, 实现有限医疗资源的合理使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现象在全国范围内也是存在的, 因此, 在给予群众医疗保障权利的同时, 也应出台相关规定, 加强监管力度, 避免“医患合谋”现象的出现。鉴于此, 除了加强制度建设外, 还可以考虑引入第三方评估。

摘要:陕西省神木县2009年3月出台了《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实施细则 (试行) 》, “全民免费医疗”由此拉开了帷幕。神木县实施“全民免费医疗”引发了各界争论。文章全面系统地解析了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的实施背景、制度供给状况, 并基于实地调查数据进行实践分析, 科学评价其成效, 总结经验, 探索其对构建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启示。

关键词:全民免费医疗,城乡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参考文献

[1]毛瑛.陕西省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医改运行机制评价[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0 (9) :25-30.

[2]胡琳琳.建立公平、可持续的全民医保——陕西省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制度的实践和启示[J].行政管理改革, 2010 (8) :63-66.

[3]顾昕.“全民免费医疗”还是“全民医疗保险”[J].中国社会保障, 2009 (8) :11-13.

上一篇:企业实践总结报告下一篇:小学我的窃读记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