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课的教学反思

2024-05-18

主题班会课的教学反思(共12篇)

篇1:主题班会课的教学反思

班会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班会课的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主题班会课教学反思,来欣赏一下吧。

主题班会课教学反思(一)

今天下午我们是班会课,主题是推广普通话。时间刚过一半,班会的主题也进行的差不多了,老师突然当众向杜子凡和赵青同学询问: “你们转学手续办齐了?什么时候走啊?”

“已办好了。可能下周一就不来了。”两位同学站起来回答。

“啊?杜子凡和赵青马上要转学了?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啊?”全班同学顿时议论纷纷,交头接耳,但大家的表情都是惋惜的、依依不舍的。是啊,朝夕相处了几年的同学,共同学习,相互帮助,在一起游戏玩耍,和大家建立了深厚的同学之谊。现在,两位同学即将离我们而去,大家都很舍不得。

“呜呜呜!”这时,一阵哽咽声响。大家一看,原来是杜子凡最好的朋友徐隽逸忍不住趴在桌子上哭了起来。这哭声仿佛有极大的传染性,很快,全班都是一片抽泣声。

“杜子凡和赵青马上要转学了,今天是他们和我们在一起上的最后一堂课,同学们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的就在这儿说出来吧!”老师环顾着全班。

“杜子凡,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朝夕相处几年了,我们是很有缘分的。我舍不得你走。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 徐隽逸最先站起来,哽咽着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后来,又有四五位同学站起来发言,大意都是舍不得同学离开,希望以后常回来看看。陈缘还和赵青一起合唱了一首歌曲,虽然不断的抽泣声,让我们听不出来她们唱的是什么歌,但我们都知道她们表达的是依依不舍的感伤……

整个离别的过程,我始终也是热泪盈眶,虽然我和两位同学相处的时间不长,但豪爽好友的杜子凡、热心班级公益工作的赵青(班级的网管,每天都要为班级维护网络)都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影响,真不想让他们走啊!其实,我泪眼朦胧还因为我也曾经历过这样的离别之痛:去年的这个时候,因为要跟随爸爸妈妈,我离开了原来就学的安理附小,转学来到了杭州。由于时间匆忙,所以我连和老师同学告别的机会都没有。尽管是不辞而别,但每次想到共处几年的老师同学,我的嗓子都发哽,梦里都想过他们多少次啊!今年教师节,我给以前的老师发去了祝福的短信,并请他们代我向以前的同学问好。看着老师回复的亲切的问候短信,当时我就鼻子发酸,眼睛里充满了泪水。

现在,看着即将离去的杜子凡和赵青,看着争先恐后发言的同学们,我在一旁默默地品味同学的情谊,祝福杜子凡和赵青,也祝福着我们自己,希望这种纯真地友情能一直陪伴着我们,让这个世界充满了爱和感动!

主题班会课教学反思(二)

最近我们高一11班开展了一次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题的班会。班会的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到习惯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告别不良的行为习惯。班会的形式主要有讨论、小品表演、提出建议等。

从内容环节上看,整堂班会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习惯的重要性。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和不良行为习惯说“拜拜”和提出倡导。其中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这三个部分展开,主线索比较明朗,但在三个内容的衔接过渡方面还需要改进和锤炼,使之更加自然流畅。内容选材也比较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有些事例能够引起中学生的兴趣,增加了趣味性,也使学生从故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但由于这三个方面范围较宽,每个部分拿出来都可以讲一节班会课,所以内容略显臃肿,时间有些紧张,没有做到知识点的深入挖掘。还需要精简内容,进一步深入展开,让学生体会的更加深刻。

从形式上看,这次班会采用了多种形式。例如,运用事例感悟让学生感受到习惯的重要性。通过小品表演让学生知道应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故事续写让学生体会到不良行为习惯带来的危害。运用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找出身边的不良行为习惯并拿出解决的对策。但是讨论环节过多,显得重复,可以适当减少讨论次数,增添知识抢答之类的环节。小品表演环节学生表演的惟妙惟肖,课堂气氛随之活跃起来。

从课堂气氛上来看,前十分钟课堂比较沉闷,回答问题的也少。我分析了一下原因,主要有这几个方面:1、听课老师多,学生没有放开。2、班会准备不充分,没有让学生搜集相关方面的材料。3、问题设问不具体,没有更加密切的联系学生实际。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调整,课堂气氛逐渐活跃起来。尤其是小品表演和比划猜猜两个方面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从学生主体地位上来看,基本上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去体会,让学生去找,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但学生举手发言不是很踊跃,提问范围也太窄,没有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其中去。在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探讨方面做得不够好。

总之,这堂班会课让我感到了自己的很多缺点和不足,需要通过更加努力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从而争取更快的成长和进步!

主题班会课教学反思(三)

波斯纳曾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可见,经验和反思对教师的成长有着非常大的意义。

记得有这么一句话“你要想跑得更快,要先学会停下来。”这句话是说在跑步中我们要学会停下来,这样可以对自身做全面彻底地调整,也可以积累更多的体力、技巧和方法,以更高的速度冲刺。跑步是这样,我们的教学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试着在教学中多反思,使自身获得的经验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那么,我们的专业技能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只有运用头脑真正地反思,才会有我们教师自身的发展,才会有学生的发展。

通过我的教学实践,结合教学反思,使我真正地体会到,反思,对一个教师的成长,真的很重要。记得一次交流会上,有个老师就讲起了他对日常教育教学的反思,给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他专门准备了反思记录本,只要有想到的内容,及时写在上面,很多时候只是一个大概内容或是一点想法,然后他会利用空余的时间,把这些内容中特别感兴趣的话题写一写,也便就成了我们所谓的反思,我想这就是一种坚持吧。

我想,只有坚持不懈坐着反思教育的老师,才是真正能在教育教学中有所收获的人。

一个拥有积极态度的人,总是能在各种逆境中寻找到坚持下去的理由。由此想到我们平时教学中的反思也是一样,只有首先抱有积极反思的态度,才能真正做到反思,做好反思。

所以,想要真正反思成功,先有积极的态度吧。

自古以来,关于“坚持”的名言有许多许多,譬如比阿斯说:“要从容地着手去做一件事,但一旦开始,就要坚持到底。”又譬如《论语》中那句“欲速则不达。”人们为什么要一直重复着坚持,可见它是多么的金贵。

从事教育工作三年来,我就始终秉持这样的信念,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会坚持到底。现在的学生与我们存在着很大的观念差异,而且个性都比较强,不能对他们采取压制的手法,刚开始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是效果却会适得其反,我们并不是阶级敌人,要真正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更要兼顾大多数人的利益。面对本学科的特点,要认真思考怎样让他们更好的接受。

教师不仅仅是传知解惑,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让学生会学而不是学会知识;教知识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知识的发生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关键。

教师首先要吃透学情,要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学生在什么情况下能发挥潜力!兴趣、方法、习惯、性格、个性、心理品质、目标、非智力因素等都值得重视。

教学要有效果,关键在课堂;课堂要有效果,关键在学生参与!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课堂教学是关键。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基础,而且要涉猎一些课外书籍的知识,开拓视野,关注身边事,国家事,只有这样才能把教材枯燥的知识讲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要更加努力,引领自己不断超越。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教师这个称号,才是真正的名副其实。

篇2:主题班会课的教学反思

班会课与队会课的区别,我想除了正规的仪式、以教育者身份、管理体制、教育方式不同以外,教育的目的是相同,我觉得老师不要过于纠结什么是班会课?什么是队会课?虽然班会由班主任根据学校布置的任务或者根据近期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由班主任或师生共同主持,而队会主要是靠学生自己设计,由队干部自己主持,但是队会和班会的形式都是多种多样,不必拘于一种或两种形式,不管是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德育活动,我们的教育总是帮助孩子、培养他们良好的性格,只要是美的品质,我们都可以把它们都融入到班队活动当中来。班会和队会的成功组织都离不开班主任、辅导员的作用。在活动开始之前,指导者应当做必要的指导,为学生提供帮助。在活动结束后,还应当做及时必要的总结,指出活动的成功之处,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同时还要指出活动的不足,点明它存在的一些问题,建议有哪些改进措施等,便于班队活动在质量上不断提高,也使活动达到高潮。

班主任参与的程度到底要多少?我觉得班主任是否参与还应该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相联系,一般情况低年级以班主任主持为主、中年级可以辅导、而高年级的学生,还是以学生的主持为主。学生有能力自己主持班会的话,班主任还是旁边观看,适当的时候用肢体语言和眼神交流,这样学生才有主动权,以老师为主的班会,学生的思维一般会围绕着老师的思想走。

展演环节是面向听课的老师还是同学?我想:还是看情况,假如汇报过程的展演一定是面向学生的,最后假如以全班参与的节目,假如多媒体没有多少画面,以面向老师为主的,我想也是尊重也没什么可争议的,假如多媒体播放很多值得学习的画面,当然面对多媒体还是必要的。总之方向的问题还是应该视本班会的实际情况而评论吧!

篇3:特殊班会课的反思

人们说“职业学校的学生难管”,我说:“职业学校在外实习的学生更难管。”我校中职二年级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将赴不同的单位实习一年。我所带的2006级高彩班到秀山陶瓷厂实习。两周以后,学生初始进厂的新鲜感没有了,随之而来的是劳累、枯燥单一的工作,部分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波动。一个月后,随着夏天温度的升高,工厂窑边上的温度高达四十多度,有的学生思想彻底动摇,做了“逃兵”。面对现实,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稳定学生的情绪,经与学校及实习单位积极沟通,商定召开一次全体实习生会议,确保完成实习任务。

二、活动过程

根据学校与实习单位的安排,我班全体学生于7月16日在厂会议室召开了一次特殊的班会,参加者除班主任外,还有学校机电部分管实习工作的夏主任,实习单位分管实习生工作的孔科长,高陶公司副总经理秀山陶瓷厂负责人朱总。

为了动员学生安心实习,朱总现身说教,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从进厂的搬运工做起,什么脏活、苦活、累活都干过,那时条件比现在差多了,简易的厂房,窑里烧的是煤而不是今天的天然气,夏天窑温更高,每天搬运时实际是赤膊上阵,但他从不叫苦叫累。认识到,一个工厂总有分工,不同的岗位总要有人去做。这样一干就是五年,由于能吃苦耐劳,被厂里提升为车间副主任。后来,随着对企业的进一步了解,逐渐对其工艺产生了浓厚兴趣,日积月累,不断探索,十年后,自己从不懂陶瓷的搬运工变成了一名精通陶瓷制作工艺的高级主管,高陶也从一个乡镇企业,发展成为上市公司。

朱总接着说:“同学们现在的心情与我刚进厂时做工时的心情是一样的,但不同的时代,条件是不一样的,目前厂里的条件至少比从前好多了,热了有电风扇,车间里还有空调室。但人不能只顾贪图享受,人的成长应是吃苦在前,享福在后,要有挨得累、能吃苦的精神,高淳有句古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就是这个道理。同时为了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晚上将开放乒乓室及会议室,让同学们自由活动。”他的讲话博得了学生的热烈掌声。

课后,在学生写的实习周记中,我看到,有的学生说,原来我认为厂里实习待遇低,又脏、又苦、又累,真不想干了,但从朱总身上我看到了希望和前途;有的学生说,与朱总进厂那时比,现在工作条件好多啦,我现在心顺了,也不觉得太热了;也有的学生说,现在厂这么大,是我们的前辈干出来的,将来如果厂需要我,我一定好好干,不让公司在我们手里垮掉……

我把学生的话认真摘录以后,向学校和公司领导作了汇报,同时对朱总在课上承诺的落实情况进行了督促。通过这次特殊的班会课,学生终于稳定下来,安心实习。

三、反思

反思一:这堂班会课之所以“特殊”。原因是班会课的地点变了,不再在教室,而在工厂;不再是教师或学生主持,而是企业老总主持。学生身临其境,了解其状况,通过朱总现身说法,以“劳累练其筋骨,脏苦练其意志”的正确心态,从基层做起,到车间主任,管理中学习工艺,最终成为公司领导人。他以朴实的语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他二十多年的成长过程说服了在场的每一位学生,并深深地打动他们。

我们的学生为何进厂实习不到两周就陆续的退出实习单位,除了厂里的条件差一点外,难道学生本身就没有问题存在吗?分配的工作只要累一点,脏一点,就挺不住了,更有的是我们的家长听之任之,娇生惯养,这就给学校提出了要求,怎样才能培养企业所需人才,怎样才能使学生经磨难而不变。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不能老一个调子,要适应社会的需要而改变。除教学模式的改变,还需要教育方法的改变,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吃苦,还要有创造的精神。

反思二:朱总的讲话使学生倍感亲切,容易接受,其效果也很明显,原本想离开的学生大多没有走。这说明总会有有效的方法使学生信服。但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原因,还是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人的思想是复杂的,会受环境的因素而变,公司领导的鼓励,教师的督察是一种方法。但仍需要对不同的学生想离岗的原因进行分析,采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解决矛盾。

反思三:我校目前各个班在外实习的学生,在原单位实习的已不太多,学生为何离开?有诸多原因,但班主任工作没有到位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我们应到第一线调查了解情况,以便今后更好地加强实习管理。我班至今仍有四十多位学生坚守岗位,这充分说明,实习管理与班级管理有共同的地方,就是要深入了解其实情,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其实学生思想通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就有了,坚持完成实习任务就不难。

这节班会课后,我仍在思考一些问题,怎样才能做好实习生工作,这也是所有实习班班主任应思考的问题,理应成为职业学校实习管理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教育研究编辑部编.优秀班主任经验谈[M].教育研究,1979.

篇4:一起谈谈班会课的主题

七嘴八舌

大主题与小主题

曾听过一节廉政教育的主题班会课。课后,同来的几位老师评价说:“面面俱到。”“蜻蜓点水。”“说不到点子上。”“与学生的关系不大。”“没中心。”这节课只是学生把查找到的毫无关联的资料一件件展示出来而已。“廉洁修身,美丽人生”本身就是一个海阔天空、无边无际的题目,一节课的时间根本不够,只能泛泛而谈。因此,我认为,主题班会课的主题要有针对性。主题分为大主题与小主题,一般上级和学校德育工作定的都是大主题,如“弘扬奥运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廉洁修身”“文明礼仪”等。而主题班会课不能只用这个大题目,应必须思考这个大题目都有些什么内涵,然后以某一小点作为切入口,定出主题。如“奥运精神”的内涵很丰富,有“更快、更高、更强”“讲文明,树新风”“团结一致,努力拼搏”“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等,我设计的“做个自强的好孩子”以“更强”作切入口。当然不可以定出“讲礼貌,迎奥运”“不怕困难,勇于拼搏”“团结互助,共建和谐”等等取材范围小的主题班会。总之,我们看到大主题后,一定要找出大主题的全部内容,选取最小的切入口,再定出与大主题相应的小主题。

教育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我以“做个自强的好孩子”为主题,是因为看到刚离开幼儿园的一年级学生严重依赖父母。早上起床要父母帮忙穿衣服,由父母背着书包送到校门口,放学时又由父母帮着拿书包回家,然后陪着做作业,睡觉前还要父母检查和收拾学习用具。如果家长稍有疏忽,学生就会没依时完成作业,忘记带书或笔。家长特头疼,什么时候孩子才会自己独立起来?早上,每个学生都穿得整整齐齐,可到了中午放学的时候,就会发现不少学生的鞋带散了,已经踩得变黑了,红领巾也歪了。问:“为什么不绑鞋带?红领巾怎么没戴好?”学生天真活泼地回答:“我不会绑,不会戴,都是妈妈帮我的。”多可怜的一年级学生,多可怜的学生家长!针对这样的情况,一年级学生很有必要上一节关于自强自立的课。让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都要学会自立,更重要的是从思想上要懂得自强。因为少年强则祖国强,少年更强则祖国更强。

(珠海市斗门区实验小学黄河清)

普遍性与特殊性

“普遍性”就是按照自己学校的优势特点、地理位置,从本校学生实际出发,结合时事热点,设计符合实际、面向全校的班会主题。如:我校处在国道324线旁边,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是每个学期不可缺少的教育主题;我们学校是文明学校,每个学期都召开“做文明学校的文明学生”主题班会,等等。“特殊性”是班主任要根据班级的特点和特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定主题开展班会课活动,捕捉学生亮点,让每堂班会课都有声有色,学生都有所收获,对于改善班级体面貌起着重要作用。比如,我带的这个班级大多数是学习美术、音乐、体育的艺术生,既要学习基础文化知识,又要学习艺术专业知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往往不能协调好二者的关系。根据这种情况我确定了“鱼和熊掌都要兼得”主题班会。学生谈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与矛盾,发表了看法,经过思考、讨论和我的提示,大家总结出处理矛盾的办法,我再补充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得到学生的一致认同。

计划性与偶发性

班主任每个学期要从大局出发,把握时代脉搏,按照校历安排和政教处工作计划的要求,统筹安排,兼顾实际,设计出符合教育规律的主题班会计划,并且按要求完成任务,做到“有的放矢”。然而,“天有不测之风云”,班会主题并不是能够完全预设的,也要利用生成性资源。比如,国际局势时事变幻莫测,可能对学生有影响;虚拟网络有时是一颗“定时炸弹”,给学生以重磅打击;学生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给学生带来的各种伤害;再加上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和不可预测的交通事故、学生意外身亡等等,这些称为“偶发性事件”。这些事件对学生个体伤害较大,对家庭具有较大的破坏性,对学校声誉和社会稳定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班主任应通过班会及时教育,引导学生走向“正轨”,提高应变能力,有效保护自己。去年“五一”前夕,我从一班干部处得知,由于某法国超市支持“藏独”,班级有同学计划“五一”期间要抵制该超市。我觉得事态有点严重,就决定召开一个“理性爱国”主题班会,并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他们自主策划、组织、收集信息,全面了解事件,分析问题,明辨是非,坚定立场,明确任务,最后做到了理性爱国。汶川大地震后,我校组织教师学生踊跃捐款,同时要求每个班级都必须召开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班会课,让学生认识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赏识生命,享受生命。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六中吴勇斌)

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

班会主题设计要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年级特点和认知规律。只有这样的主题才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接受教育。初一级班主任应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建立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可开展如“我爱我班”“莫忘国耻,爱我中华”等班会。上了初二,应强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可开展如“我的学习方法谈”班会。初三,注重对学生进行理想和人格教育,可开展如“少年壮志当凌云”班会。高一级可以“立志、善学”为主题。高二可以“合作、探究”为主题。高三可以“责任、拼搏”为主题。

篇5:班会课的教学反思

1.没想到同学们的积极性如此之高。我开始时认为学生怕影响学习,对这种近乎于做秀的课不感兴趣,没想到很多同学找到我主动为这堂课献计献策,向我推荐合适的活动安排和讨论人选,有的更是主动要求参加表演,他们积极地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进行小品、唱歌、诗朗诵的排练,有的同学因此放弃了很多次午休和就餐的时间。值得一提的是在班会课开设过程中,由于前面参加讨论的同学有点紧张很多想说的话都忘记说了,所以最后显得时间有空余,这时有好几个同学都举手要求发言,对自己勇敢地进行了解剖,指出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

2.没想到班委能够起到如此之大的作用。在以前,我一直认为班委只是摆设,最多只能做点事务性的工作,不可能发挥真正的作用。但在这次班会的准备过程中,班委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们设计方案、寻找活动人员、这更新我对班级管理的观念,开始敢放手让他们进行自主管理。

篇6:班会课的教育教学反思

所谓班会活动的反思,我们认为就是对班会活动的教育效果、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或转变)情况作出价值判断,使教师能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教育行为,家长能有针对性地配合学校教育,学生能知道自己的进步、成功与失败,并据此调节自己的发展方向。班会活动的反思,是对班会活动目标达成度的评价。它要求老师对照目标,对学生的道德概念、知识、意志情感及思想品德行为进行分析判断,找出成因,在学生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矫正发展计划,并经过一定的行为训练,活动强化,真正达到预期效果。

我执教的这节主题班会课---我自信我成功,活动的过程中花了很多精力,班会活动一结束便放松了思想,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即“班会活动结束了,我的一切工作也就结束了”。仅仅满足于同学情绪激动,受到“很大教育”,而没有做到深入细致的落实工作,甚至认为没有这个必要。实际上,无论同学在班会活动上受到多大教育,心情如何激动,如果不把这些教育效果落实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来,这些效果便不能巩固下来。任何班会活动的效果的发挥都不会仅限于课堂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一次成功的主题班会活动,学生受到的影响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甚至会让我们的年轻一代终身受益。这就提醒我要十分重视巩固教育效果、这一环节,要注意最大限度地发挥班会活动的后效。

篇7:主题班会教学反思

对小学生进行遵规守纪教育,是一个巨大的工程。知规范,守纪律,有礼貌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需要,是他们个人内在修养的表现,也是他们将来走向社会的必备素质。如何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养成了良好的遵规守纪行为习惯,将来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就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就能成就一番大事业。要从小抓好这一教育,因为不仅关系着一个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更关系着整个社会的井然有序的发展。因此,召开了本次主题班会。这次主题班会总的来说是开得比较成功的。这次的活动目的是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自己所有的言行都应以《规范》为基准,遵规守纪是每位学生必备的素养之一。通过主题班会活动,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遵规守纪行为习惯,初步树立规范意识。把遵规守纪常规贯穿到哑剧、游戏、朗诵、情景表演等各活动形式之中,让学生受到情趣的熏陶和思想品德的教育。如哑剧《差异》;快板《三字歌》;儿歌《课堂纪律歌》;情景表演《问好》、《两操》等,欣赏完还让学生说感受。学生深刻理解了《规范》,并转化为行动,真正的做到是一名遵规守纪的学生。

当然,也有小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只能坚持很短的时间,一旦没有提醒,他们就会忘记。尤其是在课间活动时,不能约束好自己的行为,疯跑猛追、打打闹闹的现象屡次出现。其实要真正让遵规守纪落实到班级、落实到校园,不能只靠一节班队课的,而应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常抓不懈。

篇8:主题班会课的教学反思

一确定主题

开好主题班会, 首先要确定与策划好主题。主题的策划具有导向性作用, 它将确立班会的发展方向, 并达到预期的目的。那么, 如何进行主题的策划呢?我认为主要把握好两个原则:教育性、针对性。

1. 确定教育目的, 富有教育性

主题班会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自始至终贯穿、渗透着极强的教育性。在定主题时应考虑召开主题班会的目的, 是在一种怎样的背景下, 选择哪个点展开讨论, 切勿泛泛而谈。如现在大家都在围绕“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系列活动, 这是一个大背景。在谈“中国梦”时可以结合所学专业, 谈职业梦想。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 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三个层面, 即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抓住其中的某个关键词来开展主题班会, 这样以小见大, 目标明确, 学生才能有话可说。

2. 结合学生实际, 具有针对性

主题班会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 主题的确定必须寻找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典型的思想问题。具体来说, 就是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及身心特点, 思想发展的脉络, 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生活实际, 针对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方面出现的问题, 以及所学专业, 广泛选取题材, 进行筛选、提炼、策划、组织, 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在高一时, 学生因为来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 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好奇。有些学生可能因为性格等方面在与他人相处时容易产生矛盾, 作为班主任, 应该抓住这个契机, 及时地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 组织“相亲相爱一家人”等主题班会, 使学生和谐共处, 早日融进这个班级大家庭。

要做到有针对性, 班主任必须善于搞好调查研究。作为班主任, 对于本班学生的精神状态、学习风气、健康状态、舆论、班风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了如指掌。只有这样, 才能摸清学生状况, 抓住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并能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 促使学生的思想朝健康的方向发展。例如, 在进行法制教育时, 有关未成年人的法律条款很多, 班主任可以结合所学专业及班级学生的特征来选择与学生最接近的某个点为话题。如酒店管理班召开班会时可以结合未来就业的前景及所从事的相关工作找到某个点进一步展开。

二制订方案

主题确定后, 各班教师根据所确定的主题和学生一起进行策划构思, 在方案的制订中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分别是活动目的、活动形式、活动准备、活动过程。

1. 活动目的

在确定主题时已经有所考虑, 这里再次提到主要是从主题班会的方案的规范性上予以强调。

2. 活动形式

开好主题班会, 除了要有好的主题之外, 还必须注意形式的多样性和生动性。在常见的一些精彩的主题班会中主要有如下一些形式:视频、演讲及朗诵、文艺表演、技能展示、访谈和辩论、小组讨论、经验交流、知识竞赛等。

这些丰富多彩的形式能够大大活跃课堂气氛, 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大大调动他们参与主题班会的积极性, 从而在活动中受到启发、受到教育和锻炼。当然需要特别强调的是, 所有的形式都是为内容和主题服务的, 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 更不能把一堂主题班会课开成一台晚会。在一些节目的选定上, 注意主次之分, 在选择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视频过程中注意取舍, 不能一堂课45分钟, 视频占四分之一, 甚至三分之一, 所有的形式都只是一个突破点, 是为了导出班会要讨论的话题。在这个问题上一些新班主任容易走进形式误区。

3. 活动准备

主题定好后, 班主任带领班级学生干部一起, 利用网络和数码相机搜集相关素材, 包括课件的制作, 小品、演讲、才艺秀等都得提前准备, 45分钟的一堂展示课, 要多准备十分钟的内容, 以便在后面的摩课过程中进行取舍。

4. 活动的过程

一堂课从班会的导入, 到每个环节的过渡及最后的班会总结都得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完成。这里需要班主任亲自把握, 它就是一个剧本, 一堂班会展示课成功与否, 与剧本密不可分。因此, 在整个实施过程中, 这个环节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现场观摩

有了对主题的论证, 方案的修订,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如何将方案在课堂中实施, 这个过程中可能因学生的基础和表演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班主任在这个过程中应起穿针引线的作用, 将自主权交给学生, 每到一个环节的关键部分班主任可适度进行点评, 往往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几句话就能概括, 这样会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时间。

可以说现场观摩是对一堂主题班会课的全部呈现, 在摩课过程中可请有经验的班主任或学校德育处的相关老师为班会把关。在摩课过程中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 (1) 选题。所给主题只是一个大范围, 如何从大主题中找到一个切入点来进行充分论述, 如“责任”这个话题, 责任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有对家庭的责任、对班级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等。选择哪个点作为主题班会的切入点是考验班主任功力的第一步。 (2) 内容是否充分、是否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3) 形式是否多样, 是否有创新与亮点。 (4) 过程是否层层递进, 环环相扣。 (5) 效果能否激起情感共鸣。反映一堂主题班会课效果主要从以上五个方面进行考评。一堂课能出现一到两个亮点, 这堂课就值得推崇, 供全校班主任观摩。

四情况反馈

摩课结束后, 相关人员及时将自己的想法与班主任进行沟通, 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应充分肯定, 哪些方面值得商榷建议班主任进行修改, 为今后展示打下基础。班主任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想法,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为什么要这样做, 如果换一种方式又将是怎样的效果等。最后还要听听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

五公开展示

经过摩课后, 在听取相关人员的建议后进行修改, 然后再在全校进行公开展示。相信取百家之长后, 一定能上出一堂精彩的主题班会课, 我们的主题教育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呈现在师生面前, 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与启发。

篇9:浅谈体悟式主题班会课的构建

【关键词】 体验感悟 主题班会课 构建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2)08-074-01

一、 问题的提出

主题班会课内容集中,指向明确。对奠定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我们也看到,传统的主题班会将道义以说教的方法强加给学生,很难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情感或道德内在品质,不受教育对象欢迎,有效性较低。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唤起人实现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怎样才能有效唤起学生实现自我教育?笔者认为,体悟式班会课运用体验学习理论,创设情境,使学生在主题班会中成为真正的主体,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学习”,“在角色中体验”, “在经历中感悟”,从而激发他们的梦想与激情,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全面发展,不失为主题班会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模式。

二、 体悟式班会课的模式建构及案例分析

我们把心理健康教育中以“体验感悟”为主的活动模式迁移到班会课模式上,将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价值指引”融入活动课模式中,结合两种教育模式的优势,构建起“体验—分享”体悟式班会课的一般模式,即“创设情境—角色体验—探究分享—价值指引—思想升华”。

1、创设情境。情境既可能是完整的真实的生活本身,也可能是对完整的真实的生活场景的某种模拟。设置教育情境可以采用小品、游戏、课本剧、辩论会、故事、阅读材料等等的形式。创设教育情境时要注意设置的问题要有针对性,要结合班级学生实际、针对班级出现的问题而设置。

2、角色体验:其过程可概括为“进入情境—担当角色—理解角色—体验角色—表现角色—自己与角色同一—产生顿悟”。通过表演、讨论、设计、谈话、竞赛、观赏等形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体验德育的内容,获取知识,接受教育。

3、探究分享。 针对德育目标和学生参与体验的情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享:活动中的感受是什么?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经验?有什么启发?引导学生在小组和全班范围进行分享,并要求学生在分享中既能大胆讲出自己的感受,又要对不健康的思想和观念进行甄别、讨论,通过分享,树立正确的观念和意识。

4、价值指引。 在学生讨论、探究、分享的基础上,教师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心理状况,开展必要的引导与辅导,点明学生的不足,纠正偏差,把社会的价值期望与主流的道德意识与学生现有思想实际进行分析、比较,寻找差距,矫正误解,弥补缺失,提升认识。

5、思想升华。 根据班会主题和体验活动情景,学生结合教师的价值指引与自身实际进行反思,并通过书面的形式将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再进行交流和分享。

案例:学生团体心理游戏——“众志成城”

活动目标:让学生体悟合作的重要,藉团体合作与思考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并体会个人在团体的重要性。

活动对象:全班学生

活动时间:30-40分钟

活动材料:报纸数张

活动场地:教室

活动过程:

1、教师先将全班分成几组,每组约十人。

2、教师分别在不同的角落(依组数而定)地上铺一张全开的报纸,请各组成员均进入报纸上,无论用任何方式都可以,就是不可以脚踏报纸之外。

3、各组完成后,教师再请各组将报纸对折后,再请各组成员进入报纸上。各组若有成员被挤出报纸外,则该组淘汰不得再参加下一回合。

4、上述进行至淘汰到最后一组时结束。时间到换下一位上场,至轮完为止。(以上约30分钟)

5、分享与回馈:请各位成员围坐成一圈,讨论刚才的游戏过程并分享心得。

6、教师按预设问题及根据学生心得的情况启发,形成共识:

(1)要使团体或班级取得成功或胜利,惟有通过合作才能众志成城。

(2)解决问题时可藉团体合作达到目的,每个人在团体中都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通过一节课的活动达到了课前预期的目的,学生在总结交流的时候有所悟,而且不同的学生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如在活动中有这样一处闪光点:学生在合作想办法时有的同学商量着在报纸上先用笔画出每个人的站位,然后比赛时按事先安排好的位置站既快又稳。从这一点中学生就收获到了: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先做好计划,不要盲目的去做。还有的同学说:“从活动中知道了人多力量大,大家一起想出的办法多。”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一个人站在地上站不稳,几名同学抱在一起站就更稳当了。大家合作真好!”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仅在活动中收获了合作的喜悦,也懂得了合作的方法,还明白了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大家要想做什么事就必须得团结——团结就是力量!增强了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

三、结束语

在体悟式班会课模式中,既发挥了心理健康教育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特点,又符合思想道德教育的发展规律;既照顾了学生的个体发展差异,又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我们认为,“体验—分享—感悟”班会课模式遵循了“尊重生命—生命体验—激发情感—形成行为—价值引导—生命升华”的基本规律,实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不断探索、体验、感悟生命价值与意义,并为达成将外部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品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参 考 文 献]

[1]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广西:漓江出版社,2005年.

[2] [英]波兰尼.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M].许泽民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篇10:主题班会教学反思

从内容环节上看,整堂班会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习惯的重要性。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和不良行为习惯说“拜拜”和提出倡导。其中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这三个部分展开,主线索比较明朗,但在三个内容的衔接过渡方面还需要改进和锤炼,使之更加自然流畅。内容选材也比较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有些事例能够引起中学生的兴趣,增加了趣味性,也使学生从故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但由于这三个方面范围较宽,每个部分拿出来都可以讲一节班会课,所以内容略显臃肿,时间有些紧张,没有做到知识点的深入挖掘。还需要精简内容,进一步深入展开,让学生体会的更加深刻。

从形式上看,这次班会采用了多种形式。例如,运用事例感悟让学生感受到习惯的重要性。通过小品表演让学生知道应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故事续写让学生体会到不良行为习惯带来的危害。运用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找出身边的不良行为习惯并拿出解决的对策。但是讨论环节过多,显得重复,可以适当减少讨论次数,增添知识抢答之类的环节。小品表演环节学生表演的惟妙惟肖,课堂气氛随之活跃起来。

从课堂气氛上来看,前十分钟课堂比较沉闷,回答问题的也少。我分析了一下原因,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1、听课老师多,学生没有放开。

2、班会准备不充分,没有让学生搜集相关方面的材料。

3、问题设问不具体,没有更加密切的联系学生实际。

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调整,课堂气氛逐渐活跃起来。尤其是小品表演和比划猜猜两个方面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从学生主体地位上来看,基本上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去体会,让学生去找,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但学生举手发言不是很踊跃,提问范围也太窄,没有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其中去。在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探讨方面做得不够好。

篇11:主题班会教学反思

初中学生,正在告别童年走向青春发育期,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自我意识正在萌发,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还不够成熟,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此时的他们也有一些叛逆心理,单调的说教,灌输的课堂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教育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而辨论赛这种活泼的形式更能贴近他们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所以,当宣布举行辩论赛时,学生都很高兴,用一周的时间积极的找材料,选拨辩手,写辨词。

“课改”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传统的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新课程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而学生在准备辨词的过程中,要去收集资料,要选取支持本方观点的论据,要和同一方的同学交流合作,从不同角度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过程不正体现了“课改”的精神吗?但在实践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实现的前提是学生要乐于学习,要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条件,但总有一小部分学生在这些方面存在较大困难。“课改”强调“为了一切的学生”,而对这一部分“弱势群体”该如何指导,这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语文学科既是一门工具学科,同时也承载着人类文化。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观,培养健康发展的人。但这种关怀不等同于政治说教,而应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浸染。本次辨论赛题的设置正是出于这种目的,真理越辩越明,在辩论中学生对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将会有更直观更形象的认识。这由学生的发言中可以感受到他们的自信、顽强、进取。正如他们所说:我们要知行合一。这些正是学生这节课最大的收获。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学科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而语文素养是一个立体综合的能力,无法完全分解开来进行单项的训练,而在语文活动中来培养效果更好。辨论赛这种课型正是一个实践过程,赛前学生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搜集材料、写出辩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将得到锻炼。

“课改”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现代科技日新月异,教师不可能在短短几年内将所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另外,教师作为学生惟一知识源的地位已经动摇。所以,教师不能再满足学生知识的讲授,而应该侧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才能为他们以后发展奠定基础,才能有利于他们的终身学习。而在这节课上,教师说得很少,只起一个组织管理的作用。这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区别,看起来教师的工作是轻松了,实质不言。教师在课前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指导学生如何来收集资料、到哪里去收集资料。资料收集到以后,还要指导学生来分析筛选支持本方的论据,最后指导学生写成辩词。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因为学生毕竟学生,完全的自主学习是不可能的,要在教师指导下开展自主学习。这样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篇12:主题班会《安全教育》教学反思

青塘中学

余燕静

今天的班会课我进行了主题班会——安全教育。通过这节班会课我深知:主题班会不仅能过教育学生,同时也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一种方式。因为主题班会课即可以让学生学习到知识,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团结精神,沟通能力等等,这些都对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有一定的帮助。

本次主题班会能过成功的完成,达到了以下的目标及效果。

1、基本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及丰富学生的安全知识。通过本次的班会,学生能够对生活中的安全隐患进行辨别以及分析,再提出相应的建议。

2、学生在其中的一项内容——“安全知识抢答”中踊跃地参与抢答,课堂氛围比较活跃。这既让学生学习了安全知识,也加强了学生大胆发言的精神。

3、在“安全隐患与建议”环节中,学生积极发言,提出生活中寻找的安全隐患,并提出好的建议。这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次的主题班会课,我获益甚多,同时也领悟到班会课中存在的不足。

1、导入。我只是简单的问了学生一个问题:安全重不重要?学生虽然能过从珍惜生命的角度来回答安全的重要性。但是,这种过于直接的导入,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关注以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能够用一个安全事故的案例来导入,应该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

2、主持。由于本次班会举办得比较仓促,所以主持是由我担任的。但是我认为能让学生主持效果会更好。条件允许的话让学生组织开展也会有更佳的效果。这样能过更好地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也会让所有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班会中,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上一篇:《西游记》心得体会下一篇:2024年度安国乡扫盲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