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人生的美文欣赏:底色

2024-05-21

描绘人生的美文欣赏:底色(共12篇)

篇1:描绘人生的美文欣赏:底色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那片底色。

张爱玲的底色属于上海,林海音的底色属于老北京,都是才华横溢的一代才女,除却文学才情,张能理解林的“城墙、天桥、四合院、骆驼祥子满街跑”吗?同样,林对张喜欢上海的公寓楼、电车铃会有兴趣吗?我想估计也不尽然吧!

两个底色不同的人是很难成为长久的沟通对象,彼此共享的话题资源用完了,剥开外在的浮华,探究一个人灵魂深处的底色,底色差异太多有可能就意味着两个人的情义到了终点,会有那么一点荒凉和不情愿,但理智的你是知道的,你们是不同的,适时的止步还可能保持两个人曾经的美好,继续的寻求,必是会满目疮痍,对于友情、爱情皆是如此。

我们也会经常会看到两个外在条件差别很大的人成为朋友或恋人,比如一个科学家的朋友不一定是科学家,可能是一个农民,往往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这种友情是怎么来的,只是在那么一个奇怪的地方、奇怪的时候,和一个最意想不到的人走在了一起。和相处时间长短无关,和所谈的话题无关,只是因为他们的乡音是一片土地,底色几径相同拭去了彼此所有外在的不和谐。

你看那个男人好帅,还那么优秀,怎么找那么一个普通的老婆?我们的肉眼往往是如此判断一个视觉世界,也许我们不知道男人小时候喜欢在河里嬉戏玩耍,女孩恰逢也在河里,他们感知过同一条河水的温度,他们曾经同时踏过一条河,儿时的底色如同清澈见底的河水,掬一捧于手心里,投影于手心的都是蓝天白云啊!

底色到底是什么?

有这样一则故事,国学大师王国维邀请已经退位的皇帝溥仪到自己家中做客,很热情地给小皇帝展示自己收藏的字画古董、金石玉器。溥仪随便指几件,就说这是赝品。王国维是很不服气,自认为自己历史造诣深厚,藏品也是精挑细选,就请古董专家鉴赏一番,果真是赝品。大师问小皇帝怎么看出来的,溥仪只是说:“我跟本不懂什么鉴别方法,只是觉得那几件玩意和我家里的不一样罢了。”大师起初还是有些不解,后来终于想通了,溥仪再落魄也是出身皇帝世家。“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啊!这和眼力无关、读书多少无关、天赋无关,这和底色有关。底色决定一个人眼界高低,而高级的底色后天再努力也只是接近、靠拢而已,模仿不来,也就更无从超越了。

一个人后天获取的再多,都不会改变自己多少的底色。高贵的底色,哪怕是身处市井,昂起头都会自带一种清风;卑微的底色,可能你现在天天锦衣美食,若如你的底色是鹅黄的,你几度洗白,都不会改变些许。底色侵入到一个人的血液里骨髓中,岁月悠悠、山河无恙,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切的粉饰终是经不起时间的洗礼。认识一个人不要因为一时兴起就说投缘,经历几件事,结识一下他身边的朋友,辨别一下对方的底色,而那片彼此的底色可否相互辉映、可否相互融入、可否一起同行,看修行、看智慧、看一颗包容的心。

世界上相同底色的人不多,就像没有完全相同的一片树叶,所以大多数人都是独自一人拈花微笑,深夜触摸自己灵魂,多数都是寂寞的。我们都会回想起小时候,想起那条河,想起和自己同在一条河里的人。回望过去、雕栏玉砌应犹在,朱颜已改,皇室也好,农夫也罢,其实都是寻梦人,那么,也许底色就是我们故乡吧!

公众号:天府散文

篇2:描绘人生的美文欣赏:底色

我叫,是2010年省委组织部选调生,毕业于西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09年11月在学校入党,2010年9月被分配到 市 县 镇任镇长助理工作至今,主要从事党务、人大、纪检、工会专干等工作。

时光荏苒,不舍昼夜,转眼间我参加工作已经一年多了。在组织的悉心培养下,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帮助下,经过自己的辛勤努力,我从懵懂的学生转变为政府公务员。这期间,有初出茅庐的轻狂,有追求理想的渴望,有火线练兵的艰难,有以苦为乐的喜悦。我在基层这个大熔炉里思考和奔跑,在砺炼中成长、实践中超越,加强学习,勤勉敬业,较好的完成了自己所承担的各项任务,在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

一、摆正心态,进入角色。曾国藩写过一幅铁骨豪情、昂扬奋发的对联: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就是要我们头脑中常存一股盎然春意、勃勃生机和浩然正气,自强不息,能立能达,以成就事业。作为一名选调生,我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机遇、应对挑战,拓展成长进步的空间,奠定发展的基石,书写人生的底色。我到工作岗位后,尽快调整心态,改变书生气息,求真务实,戒骄戒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虚心向领导、同事、群众和实践学习。倾注激情,开启智慧,踏踏实实从具体事情做起,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和

作,做农村工作的“政策通”和宣传员,提高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工作实践、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思路决定出路,为了不断发展和超越自己,我从不满足目前的工作现状,坚持每天都记写《工作日志》,每晚睡觉前都总结自己的工作得失,并制定相应的计划,扬长避短,完善自我。

三、以德立身,砥砺品行。修之以身,其德乃真,惟有厚德,方能充于内、实于外。作为一名党员选调生,更要对党忠诚,对人民真诚,这不仅是一种高尚的人生态度,更是一种严谨的道德实践,我始终坚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保持锐意开拓、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从平凡小事做起,并在点点滴滴中体现。一年多的基层工作经历让我深刻的体会到,要做好基层工作,使群众理解、信任和支持党委、政府的工作,就必须经常深入农村,与农民谈心、交朋友,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主动与贫困户攀亲结对,为他们建项目、找资金、送技术,热心帮助他们脱贫致富;认真对待上访群众,弄清事情原委,用心沟通,梳导情绪,解决问题。只有这样的干部,才是群众真正喜欢的贴心人。细节体现素质、习惯构铸人格,我希望自己通过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展示选调生的高尚品德和良好形象。

四、以勤立业,恪尽职守。通过一年多的基层锻炼,我认为,善于把握重点、勤于思考、敢于担当是搞好工作、提高本领的重要因素。作为一名选调生,更要在实践中挑战自我,在服务工作中提升自我。一是切实做好办公室工作。党

助做好本乡镇换届选举工作。在学习了严肃换届纪律的有关文件和规定后,我协助 副书记负责各党支部的材料收集、统计汇总、文字、档案整理等工作,克服困难,加班加点,圆满的完成了自己所承担的各项任务。在县镇人大代表换届工作中,我是换届领导小组成员并负责日常办公,协助 主席负责组织工作。在此期间,经我整理的选举材料达20余份。四是甘做镇党委、镇政府领导的好助手。按照 镇长的安排,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协助 副镇长负责危房改造和高速援建工作,我深知这是对自己的信任,也是一种考验,只有全力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好,才能对得起组织和领导们的培养。

篇3:描绘人生的美文欣赏:底色

一、当前语文教学中德育工作面临的困惑及原因分析

语文“能唤起人对未来世界的一种向往, 一种探索的热情, 能让学生的心灵畅游于情感的花园, 体验人生百味, 实现人生的价值”。然而在中考制度的调控下, 语文课堂教学基本是“灌输—接受”模式, 学生学习基本是“听讲—记录—背诵—练习—考试”方式。在这种反反复复的“你讲我听, 你说我记”的授受当中, 学生想象的翅膀终于无处可逃。他们过早地消失了童真, 消解了童趣, 在威逼利诱下学习, 丧失了自主意识, 沦为考试的奴隶, 教育的人文意义丧失殆尽。面对这样的困境, 尤其是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这一背景下, 我们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语文学科, 作为一门工具性的人文学科, 它不仅要承担起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任务, 而且要承担起使学生汲取人文精气、滋养精神家园的重任。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途径

(一) 对学生进行有关善待生命的教育

1.课文中各具特色的生命现象, 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爱心

我们手中的教材, 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生命乐章。学生对世界、对他人、对弱小生命的真正的爱意、敬意, 也是对自己真正的爱意、敬意。通过一篇篇的文章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这是新时代赋予语文这门学科的新使命。

2.给学生介绍并朗读一些能震撼心灵引起共鸣的善待生命与人和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文章

教育我们的学生关爱身边的每一种生物, 与它们做朋友, 与大自然做朋友, 弘扬人文精神。通过对动物行为的认识, 提高我们的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并对人类自身的存在做一些反思, 使学生学会用一种“人文关怀”的心态来对待我们这个世界。报纸杂志中, 随时也能发现有关珍爱生命、善待弱小生命的引起人共鸣的文章, 向学生作介绍, 久而久之, 我们的学生自然而然会去关注大自然, 思索生命的意义, 会爱心永驻的。

3.在平时的练笔中增强善待小生命的意识

引导学生把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想象成具有人的思想感情的生命, 把它们当成是自己的好朋友, 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所喜爱所呵护的小动物身上, 思考它们的生活、它们的内心感受和它们的命运遭遇, 培养学生热爱每个生命, 热爱生活的纯洁美好的思想感情。

(二) 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怀教育时渗透人文精神

1.语文教材中不少作品表现了强烈的爱国、报国之情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 无不表现出一种以社稷民生为重的民族精神;从文天祥的《正气歌》到岳飞的《满江红》无不体现着爱国、报国的情怀。我们要把这种基于民族土壤上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心田, 让学生胸怀祖国, 用“大我”情愫代替“小我”意识。

2.语文教材中也有作品表现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无论是《诗经》《楚辞》还是《乐府诗集》随处可见对故国、故乡思念这个永恒的主题。杜甫的“忽闻剑外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寓个人情怀于故国的荣辱中;郑振铎《海燕》中“乡愁啊, 那轻烟似的乡愁”, 更唤起多少海外游子对故国、故乡的思念……这种乡国情怀, 正是我们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渗透的最好切入点口。

(三) 培养学生的友情观、亲情观时渗透人文精神

李白与杜甫、元稹与白居易那种对友情真诚执著, 把朋友的命运视同一己而为之废寝忘食、为之忧思的情感, 感动着千古读者;朱自清《背影》中亲情催人泪下的力量打动了多少人的心。这种浓郁的友情、亲情乃是一份可贵的精神财富, 更是社会凝聚力的润滑剂。当今的青少年或多或少受到“拜金主义”影响, 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金钱化、功利化;层出不穷的社会丑恶、居高临下的犯罪率导致人道迷失和个性异化, 在此情况下, 培养他们纯洁的友情观和合乎人伦的亲情观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提高有莫大好处。

(四) 在对学生进行人生感悟的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

草木春花而秋露, 万世也常然, 此种人生感悟, 在王羲之的《兰亭诗》中得到最好的体现:“仰望碧天际, 俯磐绿水滨。寥朗天涯观, 寓目理自陈。……群籁虽参差, 适我无非新。”曹操的《短歌行》也是对人生的感悟。在现代文学作品中, 充满人生感悟的作品, 更是不胜枚举, 它们都有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提高。

总之, 语文课堂需要人文性, 需要人文精神。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充分挖掘语言文字中丰富的思想内容, 在教学中自然渗透人文精神内涵, 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语文, 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真正寻找到自身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陈旭远.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03.

[2]周卫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3]汪潮.教学新理念.文汇出版社, 2003-08.

篇4:擦亮人生的底色

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家住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七拱镇岩口村。今年58岁。她瘦小而单薄,体重不到40公斤。12年前,她从清远来到佛山,在佛山当保姆,捡破烂。然而,正是这样一位弱不禁风的婆婆,用瘦弱的双肩担起了18位路人所担不起的正义、善良和爱心。

事情发生在2011年10月13日。一位名叫王悦的小女孩在佛山市广佛国际机电五金城遭遇车祸。王悦先是被一辆面包车压倒,接着又被一辆汽车碾过。肇事司机先后逃逸。

天阴沉沉的,下着小雨。小悦悦凄厉的哭声洒在这条繁华的大街上。生命危在旦夕。这时候,一位身着白色上衣的男子走了过来。他看了看正在哭喊的小悦悦,冷漠地从小悦悦的脚边走过:一位骑着摩托车的男子走过表,看到了正在流血的小悦悦。拐了一个弯儿。从小悦悦的身边走过;第三位是一位身着长袖上衣的男子,他走到小悦悦的身边,看到正在地上挣扎的小悦悦,急忙逃走……7分钟过去了。在这关乎着小悦悦生命的7分钟里,先后有18位路人经过小悦悦的身边。他们中,有男人,有女人;有父亲。有母亲;甚至还有被母亲领着的小孩子。可是,他们都没有停下来。都没有向小悦悦伸出援助之手。

她是第19位经过小悦悦身边的人。当时,她正带着捡来的废品回家。她看到躺在血泊中的小悦悦,急忙把小悦悦抱在了怀里,大声呼喊。其实,小悦悦的家就在事发地点不远。小悦悦的母亲听到喊声。急忙赶了过来。母亲看到满脸是血的小悦悦,禁不住失声痛哭。接着,救护车来了,警察来了,小悦悦被送往黄岐医院紧急抢救。

事件曝光后。人们在谴责18位路人见死不救的同时,她的善良和爱心也引起了网民的广泛关注。一些好心人主动找到她。给她捐款,希望她能够生活得好一些。可是,靠拾荒谋生的她不为金钱所动。她用捡废品的垃圾袋装着好心人捐给她的善款。来到了医院,转捐给了正在抢救的小悦悦。

她的名字叫陈贤妹,一位普通的拾荒者,一位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她用自己的善良和爱心演绎了一段人间真情。经过7天7夜的抢救,小悦悦医治无效。最终离开了人世。但是,陈贤妹在冷漠中演绎的这段真情卻让那18位路人汗颜,让世人敬佩。网友们称她为“最美的奶奶”,佛山市南海区文明办、南海区大沥镇政府给予了陈贤妹表彰和奖励。

善良是人的一种本性,人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可是,一些人的善良被个别恶人事件所蒙蔽。为求自保。这些人可能见死不救,这确实让人心寒。

请擦亮人生的底色。

编辑 袁恒雷

篇5:善良的底色美文摘抄

当上“洗脚妹”,刘丽才发现,足浴是一门技术活。人的脚底有63个反射区,外加6个保健区。工作之余,她的同事们喜欢去K歌、逛街,她却一个人躲在宿舍里,在自己的脚上画记号、记穴位、练手势。别人需要两个月才能掌握的技能,她一个星期就烂熟于心。为了挣钱,她把“家”搬到了足浴城,上完晚班,几张凳子拼在一起就是一张床,眯一会儿,客人来了继续上班。她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手指关节早已变形。

工作稳定之后。刘丽的月薪达到三千元,家庭经济状况在她的支持下逐渐好转,几个弟妹先后完成了学业。想到自己曾经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务工,2000年,手头稍稍宽裕的她萌生了资助贫困生的想法。她通过厦门市妇联牵线搭桥,在厦门一些民工子弟学校展开了一对一资助。

除了做好本职的洗脚、按摩工作外,刘丽的业余角色由资助贫困生一下子增加到三个:一个是编外妈妈。虽然平时为了多赚钱连周末都不敢休息,但每个月她都会请两天假,去看望她资助的学生,这些孩子大多是单亲或父母有重疾的穷苦学生。去之前,她总不忘先到文具店给学生们买些笔、笔记本等学习用品,再到超市买一桶食用油和一大包洗衣粉。因为常去看他们,学生们跟刘丽也渐渐熟悉了,学生们都管她叫“爱心妈妈”。

另一个角色是“爱的长城”活动的发起者。刘丽始终觉得,自己的力量毕竟有限,要让更多的人加入,才能帮助更多的学生。于是,她以个人名义建立了三个爱心QQ群,已有四百多位网友加人。在众多善良网友的支持下,刘丽目前的资助对象逾百人,既有福建贫困地区的儿童,也有家乡阜阳的贫困学子。同时,她利用工作机会,试着劝说经济条件富裕的客户捐资助学,一对常来刘丽洗浴店的夫妻被刘丽的诚意和善心感动,一次就资助了30名贫困失学儿童。

刘丽赚的钱,完全够一套房子的首付,可她却常年租住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屋。她捐资助学十分慷慨大方,对自己却很吝啬。她从不化妆,很少买新衣服,到边远农村看望贫困学生,近的坐公交,远的坐摩托车,从不舍得花钱坐一次出租车。这“傻事”让不少人看不懂,不少同事私下里叫她“神经病”。她听了这样话,也很少去辩解。

刘丽,一名“80后”打工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美丽真谛,因此名列“2009感动福建十大人物”,被广大网民誉为“中国最美丽的洗脚妹”。她说:“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出名,我只是想要帮助那些孩子,其实从小到大我都在尽自己的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篇6:愿书成为人生的底色作文

古人说:“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古往今来,有很多勤奋读书的典故被人们传颂,如孙康映雪,凿壁借光。他们努力读书,最后取得了成就。

午后,时光精美。刘老师带着我们走进曾国藩,静静地与文字倾心,与先贤对话。曾国藩他小时候,资质愚笨,读《岳阳楼记》读了一整夜也没有读熟,连躲在房梁上偷东西的小偷都背得滚瓜烂熟了,他还是没有背熟。他父亲便将他送到著名大文豪汪先生那里,结果汪先生也觉得他天生蠢笨,说他将来要有出息,就帮他背伞。就是这样一个笨小孩,最终成为一代儒家。他“无一日不读书”。勤能补拙,发奋图强,努力读书,组建湘军,成为中国近代军事理论创始人,最后在1872年3月12日逝世,享年61岁。他传奇的.一生,获得和蒋介石的高度评价。他的故事告诉我们,读书真的很重要!索性,我爱读书!

在书中,我们可以读“水浒”品“三国”,我们可以跨越时空的大门与古今中外的文豪和诗人沟通。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深刻动人的人生真谛,都是书中的珍品。书中可以读到李白的热情豪放,苏轼的孤傲,唐宋诗词,一一读去,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幽幽的清香,仿佛我们听到了悠远的天籁,看到了水月的姿态,闻到了书的香味。在书中,你可以思索鲁迅的冷峻深邃,探索冰心的意味深长,在书中可以遨游广阔的世界,虽然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但书,永远都是我们的朋友。“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只要加强自主阅读,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就能释放出人生中灿烂的色彩。

篇7:描绘人生的美文欣赏:底色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读书是快乐的,读书之乐,乐在开阔眼界。眼界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烦恼时读书,清新的墨香伴着花草的芬芳滋润你的心田;失意时读书,忘怀的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叹。桌上打开的是人生,窗外流逝的是岁月,灯下独坐的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情怀。在新课改的今天,教师更应该多读书,不断地增长智慧,让自己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

我爱读书,因为不同的书有不同的情志。读《史记》,体会“风潇潇兮易水寒”的悲壮;读《泰戈尔》,发现爱竟能让世界如此美好。我曾在《红与黑》中听到司汤达对腐朽社会的声讨,也曾在《平凡的世界》中惊叹像少平、少安这样的平凡者的伟大。今天我在这里主要谈谈读书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

一、坚持读书,努力提高个人品德修养。培根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是要教会学生最基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因此,我们应当把读书作为立德的根本条件,通过读书,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学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既然我们可以引领学生前进的方向,那么我们自己首先应该找好方向,而这方向,正是从读书中来,正是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改造中来,正是从教师道德修养的提升中来。

二、勤奋教书,全面培养学生的好习惯。作为老师,不是为了教书而教书,而是为了教会学生怎样读书而教书。教授知识固

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获取知识,我们的学生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人格,教师的作用不言而喻,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和读书方法,比简单的传授知识更为重要。因此,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书的感觉,对书的兴趣,以及读书的正确方法。让他们在书的海洋里学会如何捕捞对自己有益的东西,也只有这样,才不枉我们教书、育人的根本宗旨。

沈从文说,读书的关键是学以致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看得更远;用书作垫脚石,我们攀得更高。我用魏书生的“责任包干制”和“心理穿透法”管理自己的班级,使我有了更多的时间读书。读朱永新的《新教育之梦》,面前仿佛呈现出一幅理想的教育蓝图,促使我以饱满的热情进行理性的思索。读加德纳的《多元智能》,我明白了因材施教的最终原因。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在向我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教育的真诚。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的诗篇》使我第一次明白了小学教师的快乐。读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我懂得了用教师的心灵赢得学生的心灵、用教师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才是真正的教育。

篇8:描绘人生的美文欣赏:底色

得胜小学属于涉农学校, 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偏大, 整体素质不高, 学生家长大多是当地农民, 在既没有足够的人力资源也没有丰厚的物质资源的条件下, 如何来开发校本课程成为得胜小学全校教师面对的最大挑战, 全校教师围绕“校本课程从何入手”开展了一番头脑风暴式的大讨论, 最后大家形成一个共识, 校本课程所包含的领域不仅仅体现在唱歌、跳舞、武术、游泳、羽毛球等培养孩子技能的课程上, 也不仅仅体现在作文、演讲、英语配音、科学实验等拓宽孩子知识的课程上, 它还应该体现在培养孩子的道德修养、文明习惯等方面的课程上, 而这类课程则是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最大的课程, 一个具有优秀品德、文明习惯的孩子在未来个人的发展上会比那些拥有更多特长和更广知识的孩子走得更远, 更为他人和社会所认同, 而这类课程也恰好是我们能做且能做好的课程。

基于现有师资和学生的实际, 我们对开设校本课程的方向有了清晰而明确的定位, 我们又开始探索如何通过一条主线来开发学校的校本课程, 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通过研究发现, 如今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完整地保留了自己的文化, 其他文明古国几经更迭最后甚至连文字都没有完整保存下来。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 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生息的纽带,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 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做好中华文化的传播是每个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中华文化浩瀚无穷, 这就需要学校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选择一些典型的、易操作的民族文化基本元素, 不宜太广、太大, 为此我们学校选取了国学经典、中华传统节日、“根”文化、乡土文化作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领域, 于是, 得胜小学基于传统文化背景的校本课程体系就这样确立起来了。学校从这一起点出发, 打造出独特的学校校本课程文化特色, 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 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 成为具有传统文化根基的现代儿童, 他们在得胜小学幸福地生活, 愉快地学习。

一、国学经典课程

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道德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在小学生中开展国学经典课程, 目的就是要以扎实有效的德育, 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 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 最终培养出具有传统文化根基的现代人。

国学经典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载体, 它包含很多做人、做事的原则和方法, 学校选取其中的《弟子规》作为全校学生必修的校本课程, 用以规范学生的行为, 其他年级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自己的班级实际情况选修部分国学经典课程。

得胜小学的必修校本课程——《冯老师细讲弟子规》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品牌课程, 曾引起当地媒体的多次报道, 这一课程由特定老师分阶段、分年级进行讲解, 讲解中把一些真实的事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不仅使学生达到熟能成诵的程度, 同时利用《弟子规》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和语言。

同时我们还开展了“日有所诵”活动, 每天清晨伴着优美的古筝曲, 师生大声诵读我们精心选编的国学教材, 让活动课程化, 课程活动化。循循善诱的国学经典课程对孩子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礼仪修养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用家长的话说, “孩子们慢慢地变得懂礼貌了, 爱读书了, 越来越像个读书人”。

二、传统节日课程

近年来, 各式各样的“洋节”充斥于孩子们的生活中, 挽救和保护传统节日刻不容缓。得胜小学管理者始终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和意义?如何挖掘传统节日的教育功能与文化价值?为此, 学校把“魅力中国节”系列传统节日课程纳入学校校本课程之中, 将活动课程化, 课程节日化, 打破时空界限, 给学生一个完满的课程体验。

春节至元宵节期间, 学校开展了“过中国年”课程, 要求学生搜集有关过年的习俗, 开展拜大年、抄春联、集灯谜活动, 用心去体验春节浓浓的“中国味”;清明节, 学校开展“祭祀先祖, 缅怀先烈”课程, 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和家庭调查, 通过查找资料、采访长辈等方式来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和传统祭祀活动, 同时还利用课程开展体验活动。今年我校六年级教师还以与学生年龄相仿的抗日英雄“王二小”为原型, 把他的故事改编成课本剧, 组织师生共同演出、观看, 缅怀革命先烈。学生投入的表演感动了全校师生, 许多学生看完演出后还自发地写下感悟心得,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 学校还把端午节中的包粽子、做五彩线活动、中秋节的的赏月赛诗会、重阳节的“孝敬父母一日行动”和孔子诞辰日的“读千古经典, 与圣贤为伍”古诗文吟诵会等活动课程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

打破时空界限的“魅力中国节”课程通过活动走进学生学习生活, 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为真切的体验, 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节日中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根”文化课程

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过这样一句话:汉字是“中国的脊梁”, 没有汉字, 就不会有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中国的历史就是汉字的历史, 汉字是中华文化之根。教中小学生学会、写好3500个常用汉字, 中华文化就能深深扎根于他们的心田。正基于此考虑, 学校提出“根”文化课程, 成为得胜小学校本课程中最大的亮点课程。

为了发扬汉字文化, 传递中华文明, 得胜小学提出一个口号:“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端端正正写中国字。”学校每天抽出30分钟时间, 专门培养学生写一手正确、端正、整洁、美观的汉字。学生们伴着《茉莉花》《渔舟唱晚》等民族乐曲用毛笔书写经典。同时, 教师还为选修“根”文化课程的学生讲解汉字的由来、演变过程及有关汉字的有趣故事等等, 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祖国文字内涵, 领略汉字的独特魅力。

学校基于校本课程而确立的科研课题“根文化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也在2010年5月被辽宁省教育厅立项为省级科研课题, “根”文化课程实施一年多来, 师生的书法作品多次获奖, 师生练习书法的热情也被点燃, 每天中午的休息时间, 有很多学生在学校艺术长廊的桌案旁挥毫泼墨, 切磋书法技巧, 写字读帖已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四四、乡土文化课程

得胜小学所在的得胜镇自古以来就是文化重镇, 当地有很多民间艺人, 当地的“手工烙画”、“二人台”、“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这为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展提供了丰厚的资源, 把这些民间艺人请到学校中来担任校本课程的主讲教师, 同时选派优秀教师拜师学艺, 让这些散落民间的文化成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源泉。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校在每年的九月末都要举行得胜乡土文化艺术节, 这也是得胜小学的一个盛会, 我们邀请全校学生和家长一同参加, 给每个热爱乡土文化的学生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平台, 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展。

篇9:人生的底色

平凡,是大多数人的人生轨迹。士兵是塔基,将军是塔尖。人生舞台上,配角芸众生,主角有几人?正是无数的士兵、配角和绿叶,与将军、主角和红花紧密配合,才组成了和谐而精彩的世界。

生活中,许多平凡的东西往往最重要。水和空气是平凡的,但它们对我们的生命须臾不可缺少;青草和绿叶是平凡的,可只有它们才能给我们提供新鲜的氧气;大地和泥土是平凡的,没有它们,我们就无法取得维持生命的能量和营养……

不平凡固然伟大,而平凡则是这个世界的基调,是生活的底色、原色。不平凡的人物,绝大多数时光都浸透着平凡。伟大也只有在平凡的映衬下才能显示出它们的价值。伟大和不平凡,有时就孕育在平凡之中。

平凡决非浅陋,决非自甘平庸,更非不思进取。生活本来就是平凡的,只要我们付出了努力,承担了责任,实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平凡人也同样具有魅力,平凡人也同样是高尚的人。

正因为我们是平凡的,因此,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学会把微笑送给自己。

我们不必为自己过着平常的生活而自卑,为自己没有高贵的社会地位而自轻,在心灵的库房里堆满沮丧和叹息。其实,只要为创造美好的人生尽了最大的努力,我们就无怨无悔,也问心无愧了。

我们可以赞美他人的成功,羡慕他人的富有,但绝不可以轻视自己的平凡。平凡也有平凡的价值,只要自己对自己满意,那就是一种幸福和快乐。也许我们看不到他人敬慕的目光,但我们可以为自己鼓掌喝彩。

把微笑送給自己,就要学会为自己擦洗伤痛。在平凡的生命之旅中我们必须有这样的认识:失败和挫折,谁个能避免?睿智的人不是“自怨自艾”“望伤兴叹”,而是及时疗伤修身,重整旗鼓,扬帆远航。

正因为我们是平凡的,我们更需要学会过滤自己的心境,经常打扫心灵的库房,把昨日的烦恼清扫出去,腾出心灵的空间来存放更多的今天的快乐。

篇10:人生底色作文1000字

在绘画语言中,底色就是一幅画的精神,是画的基调。但对于人来讲是一个人生命初始阶段中形成的最深层最根本的基质。

而为我们涂上“底色”的手是什么呢?我们将一个人喻为一张纸或一张画布,你会发现为我们的纸或画涂上“底色”的,是我们童年,少年,乃至整个青少年时期所遇到的种种人与事。

英囯经验主义哲学家洛克曾宣称:“我们所有思想与观念都反映我们曾看到过的,听到过的。”人的初始阶段中形成的思想正如我们为什么认为苹果是苹果以及会区分苹果与梨一样。我们根据以前吃过的苹果的形状、颜色以及它所带来滋味之类,从而形成苹果这一概念。而“底色”也是根据他(她)遇见的人与事给他的感觉所形成,如同每一次吃苹果时其形状、颜色在脑海深处留下的深深印记。

《默读》中的骆闻舟,从小成长在一个非常宽松且开明的环境里,年幼的时候,享受过毫无保留的宠爱和关注,正是这些才能在他经历了风霜雨雪,见识过人心险恶,甚至出于职业需要,变得精明又敏锐之后,骨子里依然对整个世界敞开着怀抱。这种生命底色无疑是鲜亮的,而这种底色也支持着当他逮捕犯人时受伤,调查时遭到误解,甚至遇到重大打击仍能从阴暗中走出。正如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钱理群所说:“无论我的生命如何灰暗渺茫,我都不会消沉下去,因为我生命的.底色一片鲜亮,它们支持着我的一生。”

众所周知,生命“底色”是鲜亮的,那么生命之画每笔都会无比灿烂,如同生命的底色一样。但如果我的“底色”是阴暗的呢?是不是每笔均与底色一样暗淡无关?阴暗的底色是否就与鲜亮的笔画绝缘了呢?

倘若如此,那么说出“出淤泥而不染”的周敦颐,村上春村《刺杀骑士团团长》中的“哪怕云层再厚再黑,背面也银光闪闪”,“晨光起于白塔之顶,终将铺满阴霾之地。”之类,不都是痴人说梦吗?倘若如此,《罪与罚》中那个贫穷而又“不平凡的人”的杀人犯为什么会获得精神的救赎?难道这只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空想社会”?倘若如此,为什么哈姆莱特,乔治·奥威尔会反抗自己所处的时代、阶级?倘若真的如此,也许我们人类还在过饮血茹毛的生活吧。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我们都看见过阳光,让已经见过阳光的人再退回黑暗中是几乎不可能的,即使过程无比痛苦。“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光明。然而阳光已经使我荒凉,成为更新的荒凉。”《罪与犯》中的杀人犯与自己做斗争,几乎疯颠;哈姆莱特则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乔治奥威尔则一生都尽力与工人尝试相融洽;这三者无不为了自己想见到一缕阳光,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用生命证明,在阴暗的底色也可以画出鲜亮的笔画。而《哪吒之魔童降世》中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更是最好的注脚。

篇11:把握人生的底色——诚信

诚信是心灵的契约,使人与人的关系变得和谐美好,带来信任和可靠。

诚信是心灵的试金石,试出人性的美好,带来良知和正义。

诚信是心灵的清泉,荡涤心中的尘埃,带来纯洁和友善。

不管我们对诚信做怎样的诠释,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立业之基。在社会的发展的今天,产品假冒伪劣、学术造假剽窃、工程偷工减料等等现象屡禁不止,从豆腐渣工程到问题奶粉,种种诚信危机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诚信缺失带来的是经济损失,最终走向人格的扭曲。世界上牢固性最强的纽约世贸中心,曾经在建设中有一段美丽的插曲。建设设计大厦的工人谢方里发现大厦设计存在漏洞,大厦可能在狂风中被折断。毅然向当地市政府提交了调查报告,大胆披露了一系列真实而又不敢公诸于世的数据。为了少受一份良心的谴责,更抱着一分强烈的责任心,他毅然在媒体发布会上说了这样的一段话:“我们的大厦存在隐患,须要立即整改,我说这番话,不乞求别的,只求大厦能尽快加固。”“撑起了大厦,也就撑起了无数个生命。”因为他能诚信对待事情,所以他的工程事业才得以延续,他的建筑以诚信做了基石,所以就牢不可破。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作为一名美术专业生,将来我想走上居家装潢设计的道路,不久之前做了一份关于居家装潢的调查并简要分析。很多居家装潢设计师为吸引客户,把好看的样本给客户浏览,却装潢出与之不符的装潢设计。还有些设计师为赢得更多的利润,把一些不能混用的材料混用,中间隐藏着许多对人体有极大的危害化学物质。甚至有些装潢者为谋求更多利润,采取非常手段。例如采用劣质的油漆,某些化学物质含量超标,这样容易使梅雨季节家中散发出难闻的味道,有损人体健康。为了在龙骨中赢得丰厚的利润,经常在龙骨间距与地板规格上做小动作,虽然工程竣工时很难看出,但客户入住一年或两年后地板就开始有裂痕。很多居家装潢中的小问题,往往也会变成大问题。前段时间我的家中厨房的开关总发出‘嗡嗡’响声。有一次不小心触摸到开关,全身上下被电得寒毛直竖。幸好家人及时关闭总开关。如果家人不在家后果真不堪设想,检查出问题所在时,全家人真的非常气愤。装潢公司居然少一根电线,为省买一捆线的钱,用一根被烧过的线替代。对于这种诚信缺失,对客户极不负责的装潢公司,我们还会相信他第二次吗?世界是公平的,对于这种失去诚信的经营者者,他们永远失去打开金库的钥匙。

因居家装潢质量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从全国范围来看,每年因苯中毒引起的急性中毒事件,也多过400起,涉及1.5万余人。这些质量问题甚至导致儿童患上白血病比例也居高不下,多达100多起。这些违背诚信的人终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作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对生活应该坦率而真诚,真、善、美,则是和谐社会的美好境界,只有追求了真和善,美也就自然生成了。诚是用不着浮文虚饰。用任何的辞藻来解释都是多余的。从道德范畴来讲,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诚,信也”“信,诚也”。可见,诚信的本义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反对隐瞒欺诈、反对伪劣假冒、反对弄虚作假。

篇12:用书写擦亮孩子的人生底色

首先,要想学生把字写好,教师自己得先做好榜样。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而言,他们有着非常强烈的向师性,往往喜欢模仿老师的言行举止。我们不妨利用他们这个特性,在我们的书写中引起其注意,通过自身对汉字的感悟和实实在在的书写吸引他们的眼光。让学生在看的过程中体会到汉字的美,并且在对美的向往之中在幼小的心灵里埋下“我也要把字写好”的种子。这对于教师的要求就是,我们自己得先练好基本功,要让学生值得学习、值得向往和崇拜。无论是我们的课堂板书还是平时的作业批改,学生都是可以近距离感受的,所以我们在运笔时一定要注意轻重缓急以及间架结构之间要做到匀称和谐。只有我们向学生展示出结构美和音韵美,他们才能进一步对书写产生浓厚的兴趣。除此以外,在书写的姿势和习惯上,我们也要改变自己不经意间表现出来的“负面影响”,要端正坐姿、书写姿势;还得不断改进自身的书写水平。当今不少老师电子产品使用过,书写能力弱化,写出的字并不是很美观,面对这样的实际,作为老师要狠下决心,把字练好,只有这样在给学生示范时才能更有底气。

其次,要调动学生的兴趣,由“要我把字写好”变为“我要把字写好”。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写字有了发自内心的喜欢之后,他们就不会将书写看作是一件机械重复的事情。其实从我们的写字教学经验来看,它很容易就落入窠臼变得枯燥。一方面,低年级的孩子自控能力差,另一方面,如果他们眼中看到的偏旁部首、结构就是简单的点、画、钩等,他们自然提不起兴趣来。一般来说,激发学生的兴趣主要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写字之前吸引他们。也就是要求教师在书写教学前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通常我们可以采用设疑法、名人名言导入法、名家作品导入法等,在写字教学进行过一段时间之后,还可以书写前展示同班同学的书写作品,让学生看到来自身边的榜样,激发其“要写得更好”的决心。第二,及时肯定,强化信心。低年级的孩子好胜心非常强,他们总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为此,我们可以在学生书写的过程中及时肯定他们,多一些赞美,多一些掌声,让学生可以明显感受到自己的进步。第三,丰富教学形式,让课堂气氛轻松愉快。低年级孩子天性活泼好动,他们不爱被限制,喜欢“尝鲜”,针对这个特点,我们可以让教学的形式多样化。可以多一些打比方、说顺口溜的方式,让学生记住书写的规则。比如书写汉字“鲁”时,对于字中的那一横,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一个人在伸长手臂走钢丝。要想走得更快更好,就得保持平衡。当课堂中这样的形象化语言多了,孩子们自然越来越喜欢写字。

再次,加强方法上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写好。无论是教师的示范还是学生兴趣的调动都是为学生书写服务的。需要我们注意的是,低年级的孩子对于书写缺少理解,他们或许很想写好,可是又常常遇到“不会写”或者“不知道怎么写”的尴尬情况。这个时候教授给他们正确的方法就尤其重要。基于低年级孩子的实际情况考虑,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一是观察法,即引导学生准确地认知字形,并且注意看字形特点及形近字的差别。在学生记清楚的基础上再让他们思考田字格里的范字,哪些笔画长、哪些笔画短,各个笔画居于什么位置等等。二是记忆法,记忆法的运用是在观察法的基础之上的,而且光有记忆还不行,必须注重强化和练习,要让学生在记的过程中一边讲一边伸出手指书空,这样才能使他们把字的形象牢固地刻在脑海中。三是形象法,即通过形象的联系加深学生对于书写的认同。比如我们写“躲”字这个字时,引导学生想象要把“身”字往左边挤一挤,否则就躲不住了;又如在教上下结构的“尖”字时,请学生看一看一支削尖的铅笔,他们就会明白“上面小一点,下面大一点,才是尖”。

最后,要留足练习的时间,为学生创造书写的机会。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手漂亮的字是踏踏实实练出来的。所以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留足学生书写的时间,同时尽可能为他们的书写创造条件。当然了,学生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我们也必须考虑到他们的实际,制定出不同的要求。比如,成绩不错的,完成作业速度较快、质量又比较高的学生,我们可以要求他们一天练习一篇关于古诗或者文章段落的硬笔书法。这样不仅可以让他们在写的过程中思考字形结构,布局疏密,还能丰富他们的语文积累,对于那些速度较慢、接受知识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我们应当先保证质量,再求数量。只有制定出不一样的要求才能保证每个孩子找到自己发展的方向,这样他们的成长也更加“有的放矢”。除此以为,我们还应该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因为书写不仅是语文的事,也是各学科的事。

上一篇:会员大会 通讯稿下一篇:怎样加强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