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义工社会实践

2024-04-10

小义工社会实践(精选9篇)

篇1:小义工社会实践

7月9日星期一晴

早上和往常一样,学英语。

下午去做“小义工”,从一点半起,到四点钟。“小义工”的任务就是把书摆放整齐,将别人还回的书放回原位。

今天第一天,只有我一个“小义工”。有一个老师,在我没有到达“目的地”之前就把书给抱走了,几次都是这样的。我上厕所时,偶然抢了1本书!

唉!没有其他“小义工”,没有了竞争,无聊!看了一本《鸡皮疙瘩》过后,吃晚饭……

篇2:小义工社会实践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亲密接触大自然, 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2、根据活动内容,完成作文。低年级要求要求语句通顺,叙述清楚。高年级要求语句通顺,叙述清楚,内容具体。

活动前引导:

一、什么是义工?

义工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也称为志愿者。

做义工,传递爱心,传播文明,是一件十分光荣而有意义的事。

二、你是愿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ppt)还是愿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ppt),坏的环境不仅让人不舒服,甚至还影响人的健康。反之,好的环境让我们身心舒畅。

三、美好的环境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ppt),今天我们就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那就是去仙女山公园,为美化环境尽我们小小的力量吧!

活动路线:

活动名称:社会实践营:我是小义工ppt 活动地点:仙女山公园

活动内容:组织学生去仙女山公园捡拾垃圾

纪律要求:(活动前反复向学生申明,要求学生牢记)ppt

1、要一切行动听指挥。

2、集体行动,不得擅自离队,不得单独行动,有特殊情况必须老师汇报并征得同意方可。

3、活动过程中不打闹、不追逐,不随便跟陌生人接触。

4、整个活动过程中要保持整齐、安静、有序。

5、要爱护公共设施,不攀折树枝、踩踏花草;

6、活动过程中,同学间要友好合作,互帮互助。材料准备:方便筷,塑料袋等 时间安排:约一个小时

《社会实践营:我是小义工》作文指导教案 教学目的:同活动目的

教学过程:(约30分钟)

一、活动自由谈

1、同学们参加了刚才的《社会实践营:我是小义工》活动,谁能把刚才的活动过程说一说?

(生说,师追问,引导学生说具体)

问题设置:怎样把活动写具体?按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的顺序来写,重点写活动中PPT 活动前

当老师宣布开展《社会实践营:我是小义工》活动时,你的心情怎样?ppt

(期待)怎样期待呢?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其他同学有什么表现?

活动中(出示问题ppt)

(1)到了仙女山公园,你觉得公园的环境怎么样,ppt

公园的景色很美,六年级的同学学过环境描写,作文时可以通过一小段环境描写,表现心情,铺垫下文。

其他年级的同学也写一两句你看到的景物,但不要多,因为这不是重点。

(2)公园里的垃圾多吗?ppt(干净,垃圾少,说明游人素质高,大家都爱护环境;不干净,垃圾多,说明游人素质有待提高,呼吁大家都要爱护环境。)

主要都是些什么垃圾?这些垃圾都在上面地方?看着这些垃圾,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我们一路上“搜寻”着垃圾,从山下到山上,“搜”到了许许多多大大小小各色各样的垃圾,有牛奶盒、纸巾、零食包装袋、烟头等等,我们把垃圾一一放进垃圾袋里。这些垃圾有的散布在茂密的树林里,干枯的树枝上,路边的沟渠里,悬崖边草丛里„„仙女山多么美好的景色啊!就被这些不起眼的垃圾“破坏”了,仙女山如果有感情的话,肯定痛心极了。

还可以感慨一番:我真想对那些乱扔垃圾的游人说一句,如此美丽的公园,你忍心丢下手中的垃圾,去玷污它的一尘不染吗?你忍心做出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去破坏它的美丽吗?

(3)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有什么表现?谁最积极?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最积极?ppt

同学们分散开来,各自捡拾垃圾。每个人都干得很认真,没有一个人嫌脏、偷懒。

xx同学在山上绕了个大圈,来来回回穿梭,眼睛盯着地面,一丁点儿的纸屑、果皮都不放过。只要发现了垃圾,他就会蹲下身子,用方便筷小心翼翼地夹起垃圾,放到自备的塑料袋中。凡是他经过的地方,都变得非常干净。(4)你是怎样捡拾垃圾的?能用一段话描写出来吗?ppt 示例:

可以写“搜寻”垃圾的过程:我的小眼睛像雷达一样,仔细扫描着地上的垃圾。咦,前面有一个空牛奶盒,我兴致勃勃地跑过去,用力踩扁,弯下腰,用筷子夹起它,把它收入垃圾袋中。

还可以细致描绘捡拾垃圾的动作:我看见前面有一个已经熄灭的烟头,急忙走过去,蹲下来,拿出方便筷,伸出筷子,夹起烟头,放入我自己带的塑料袋中,还隔着塑料袋压了压。

(5)又要爬山,又要捡垃圾,你觉得累吗?ppt(累)捡了一会儿,我疲倦得真想躺下来休息,可是内心有个声音一直在对我说:xx,必须坚持,这点苦和累不算什么。于是我又马不停蹄地来到山顶,仔仔细细地搜索每一个角落,把每一点垃圾都小心地装进垃圾袋中,到了十点多钟,老师宣布《社会实践营:我是小义工》的活动结束,我回头看着走过的清洁的地面,看着自己亲手捡的一袋垃圾,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劳动是多么有价值啊!(不累)看到越来越干净的地面,我的心里自豪极了:这是我和同学们一起创造的劳动成果!想到这里,我的心里就充满了动力,一点儿也不觉得累了。于是我又马不停蹄地来到山顶,仔仔细细地搜索每一个角落,把每一点垃圾都小心地装进垃圾袋中„„

活动后

1、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懂得了什么?ppt A、这次活动不仅保护了环境,还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锻炼我们的意志,促进同学之间友谊。

B、虽然这是一项小的活动,但意义很大。下山的时候看着自己丰硕的战果,每个人脸上充满了灿烂的笑容。以后我还要多做这样一些有意义的事,爱护环境,讲究卫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想,如果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加强环保意识,那么我们的城市肯定会越来越干净,越来越美丽,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C、时光很快逝去了,活动也结束了,然而这次活动却让我深深体会到环卫阿姨工作的辛苦,我们也期望更多的人加入保护环境的行列,为我们共同的家园增加一份和谐,一份干净,一份美好。

二、魔力图引导 开头:ppt

1、开门见山:

今天,我和青于蓝奇趣作文冬令营的同学一起,做了一回快乐的小义工——到仙女山公园去捡拾垃圾。

2、悬疑式:

今天,我做了一回快乐的小义工呢!想知道怎么回事吗?请听我细细道来。

3、描写天气,渲染心情:

(1)今天,天气晴朗,是冬日里难得的好天气,我和青于蓝奇趣作文冬令营的同学做了一回快乐的小义工——来到仙女山上捡拾垃圾。

(2)今天,天气阴沉沉的,可我们的心里却阳光灿烂。因为我和青于蓝奇趣作文冬令营的同学做了一回快乐的小义工——来到仙女山上捡拾垃圾。下水文:

今天,我和青于蓝奇趣作文冬令营的同学一起,做了一回快乐的小义工——到仙女山公园去捡拾垃圾。

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仙女山公园。虽说是冬天,但山上的松树依然还是一片翠绿。而有的树则不象松树那么耐寒,它们身上的叶子早一片片地脱落,光秃秃的。

我们一路上“搜寻”着垃圾,从山下到山上,“搜”到了许许多多大大小小各色各样的垃圾,有牛奶盒、纸巾、零食包装袋、烟头等等,我们把垃圾一一放进垃圾袋里。这些垃圾有的散布在茂密的树林里,干枯的树枝上,路边的沟渠里,悬崖边草丛里„„仙女山多么美好的景色啊!就被这些不起眼的垃圾“破坏”了,仙女山如果有感情的话,肯定痛心极了。我真想对那些乱扔垃圾的游人说一句,如此美丽的公园,你忍心丢下手中的垃圾,去玷污它的一尘不染吗?你忍心做出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去破坏它的美丽吗?

到了山顶,同学们分散开来,各自捡拾垃圾。每个人都干得很认真,没有一个人嫌脏、偷懒。xx同学在山上绕了个大圈,来来回回穿梭,眼睛盯着地面,一丁点儿的纸屑、果皮都不放过。只要发现了垃圾,他就会蹲下身子,用方便筷小心翼翼地夹起垃圾,放到自备的塑料袋中。凡是他经过的地方,都变得非常干净。

我的小眼睛像雷达一样,仔细扫描着地上的垃圾。咦,前面有一个空牛奶盒,我兴致勃勃地跑过去,用力踩扁,弯下腰,用筷子夹起它,把它收入垃圾袋中。不一会儿,我看见前面有一个已经熄灭的烟头,急忙走过去,蹲下来,拿出方便筷,伸出筷子,夹起烟头,放入我自己带的塑料袋中,还隔着塑料袋压了压。

捡了一会儿,我疲倦得真想躺下来休息,可是内心有个声音一直在对我说:xx,必须坚持,这点苦和累不算什么。于是我又马不停蹄地来到山顶,仔仔细细地搜索每一个角落,把每一点垃圾都小心地装进垃圾袋中,到了十点多钟,老师宣布《社会实践营:我是小义工》的活动结束,我回头看着走过的清洁的地面,看着自己亲手捡的一袋垃圾,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劳动是多么有价值啊!

篇3:小义工社会实践

一、义工精神和义工实践是熔铸健康人格的新途径

中国古代社会, 是一个以“纲常礼教”为本的社会。它是以儒家思想为根本思想, 依靠教化育人的方略维系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儒家不同学派先后提出的“内省”、“自律”、“格物”、“致知”、“躬行践履”等等思想主张, 强调修养、认知与实践的重要性。新中国建立之后, 中国共产党对旧式大学进行了更新和改造, 以共产主义理想和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的正规化教育, 成功地培养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合格的学子。当然, 因为时代特点的不同, 每一代学子都有着不同的熔铸痕迹。但整体而言, 中国大学的思想品德教育无疑是成功的。

但是, 随着中国由计划经济社会向市场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到来, 一个多元的、多变的甚至颠覆性的价值观, 对传统的价值观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严峻的挑战。于是, 在主流人格及其侧面和基本的健康底色之外, 我们看到了大学生人格存在的诸多负面东西, 看到了一些人生追求的消极取向和违法犯罪现象。同时, 也看到了德育工作的种种困惑和无奈。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表明:社会的经济形态越是高级, 它的意识形态就越进步。商品社会的发展与人本身的发展不应当是对立的。恰恰相反, 社会的物质文明必定促进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能动地推进物质文明, 两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我们之所以看到了人的异化和人格嬗变, 正是转型期各类矛盾的交叉反映, 它是市场经济要素尚不成熟和与之对应的意识形态并不匹配、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有待同步、社会文明建设与政治文明建设有待提高层次的缘故。因此, 我们应当持积极的、进取的态度, 而不是消极的、彷徨的态度。

笔者以为, 我们应当清醒地分析, 在熔铸“准终极链节”的大学阶段, 应当增加实践性。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之外的视野, 积极努力寻找开拓新的途径, 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方面作出脚踏实地的奉献之中, 完善健康人格的锻铸。而义工精神和义工实践就是极好的一条途径。

二、义工精神与美国青少年社会公德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义工的概念, 多数人认同如下的表述:义工是指在不计物质报酬的情况下, 基于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感, 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 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的人和人群。“义工”是英文 (volunteer) 的中文译法, 在我国也译为“志愿者”, 它本来起源于19世纪西方国家宗教性的慈善服务, 在世界上已经存在和发展了一百多年, 其本质是服务社会, 核心精神是“自愿、利他、不计报酬”。

2002年, 美国总统布什访问中国时在某大学讲演中说过这样一句话:“美国的强大, 不仅是依靠科技现代化, 主要靠的是义工精神。”说者当然是有其用心的, 他是在传播美国人的治国理念、育人理念和价值观;但听者更应当是有心的, 可以由此来反思我们的社会生态和教育理念。

笔者以为, 可以以开放的心态, 比较一下中美的差异。美国人认为:“义工”是学生们培养“品质实践” (Quality Practice) 的最好途径。一个人能不能成功, 主要决定于他或她对社会的贡献。那些小小年纪就已经做过义工的学生, 从小就知道了社会的需要是什么, 知道怎么找到自己的位置, 并学着对社会作出一定贡献。他们当然更明白成年以后如何为社会作贡献, 其事业成功的可能性也更大。因此, 让青少年做义工, 不仅仅是一个价值观念的引导与灌输问题, 而且是教育孩子如何使自己对别人有益、对社会有用的最好手段。

我们注意到, 美国人认为个人事业成功与否有两个前提:一是清楚什么是社会的需要, 二是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为社会做贡献。然而, 这正是我们的青年所缺欠的。以大学生为例, 由于少有或没有基于奉献的实践行为, 大学生在校期间缺少接触社会的途径, 缺乏了解国情社情民情的机会, 从而也就往往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或者说找不到自己人生的准确定位。所以, 很多大学生在认识论上缺乏道义、良知、同情心和责任的认知, 在方法论上往往是利己的、随机的、实用的和迷惘的。

资料表明:美国人认为, 对青少年一是要进行国防教育, 让他们增强国家意识, 接受各种艰苦环境和军事技能的锻炼。二是通过做义工, 让他们接触社会, 增强服务国家、回报社会的意识。其目的是使每个人都懂得, 你既然受教于社会, 受益于社会, 你就应当用行动回报社会。这样社会才会团结, 才会进步。

在国防教育方面, 我们的大学对其重视是比较早的。利用暑期或者新生入学之际对大学生进行严格的军训, 收效是明显的, 较好地增强了国家意识, 客观上体现了国家意志。但是, 基于“自愿、利他、不计报酬”的义工行为, 目前还提倡不够或者基本没有提倡。一些学校的“假期社会实践”不过是走走过场。据观察, 除了少数迫于生计的贫困大学生在假期不得不务工外, 多数大学生或是忙于准备英语考级、考研, 或是在休闲中度过。坦率地说, 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自己了, 没有想到奉献给别人。有关道义、良知、同情、责任, 则少有面对他人与社会的思考、体验、给予和担当。对于感恩和回报的心理获得或许是有的, 但只是局限于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员;或者说, 个人付出劳动是可以的, 比如去做家教, 但一定要有报酬。

笔者认为, 这不是受教育者的问题, 是施教者的问题。当发达国家把“义工精神” 提高到治国理念和打造国民人格的高度时, 我们的决策者和施教者远远还没有足够的领悟和重视。 当然,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 北京和上海及各地涌现了大批的志愿者参与其中, 展示了中国民众尤其是青年人的义工精神风貌。然而毋庸讳言, 类似这种现象和活动只是特定的非日常行为, 其启动与运作有着浓厚的官方背景和组织色彩。

从资料上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设立了“国际义工协调委员会” (CCTS) , 欧盟也成立了“义工服务协调小组”。早在1970年, 联合国成立了“联合国义工服务组织” (UNV) ;1985年, 第40届联合国大会确定每年的12月5日为“国际义工日”。这些当代具有广泛影响的实践产物, 对我们都应有极其重要的启发。正如有学者提出:“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志愿者服务大国, 中国的志愿者服务迫切需要进行积极的国际合作和国际对话。”[1]

马克思说过:“作为确定的人, 现实的人, 你就有规定, 你就有使命, 就有任务……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而“品质实践”的提出, 实际涵盖了两种含义, 即塑造人格与素质开拓。这本来正是我们的社会转型期从党和国家乃至人民群众极其关切与注重的。既然西方社会的元首和国民把做义工与富国强民视为因果关系, 联合国也郑重地加以推广, 我们有必要加以反思, 没有任何理由再淡然处之。

三、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重要评价支点:大学生义工经历——鉴定书

笔者以为, 参照国外经验, 我们的高校可以将寒、暑两个假期充分利用起来, 也可以把平时的节假日利用起来, 鼓励、倡导、支持和奖励大学生去做义工。目前, 我国社会对义工服务或者说志愿者服务的内容理解相对肤浅和简单。有学者提出“目前高校志愿服务缺乏前期的需求调研, 后期效果的科学评估, 也没有建立相应的激励反馈机制, 导致服务对象单一化, 服务活动形式化, 无法保证志愿服务活动持久而有效的开展。”[2]

为此建议:首先, 校方可在一般范围内给予指导, 如为弱势群体提供文书文本、技能教练、运动娱乐、老弱护送、委托探访、学业辅导、帮助劳动等社会福利性服务工作;也包括为公益性机构提供社会调查、策划宣传、协助管理等公共服务项目;还包括为城乡社区活动提供联络接待、专业协助等义务服务工作, 等等。 其次, 高校在义务工作的全新意义方面给予指导, 如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互助关系;利己与利他之间的对应关系;人与社会之间贡献与给予的关系;丰富个体历练与生活经验;促进个人品格心智成长与发展;学习前沿的新知识和新技能;拓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等等。 再次, 在强调“自愿、利他、不计报酬”的原则下, 科学设计面向大学生个体的《大学生义工经历——鉴定书》, 着力培养、表彰大学生做义工的优秀个体范例, 以此作为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重要评价支点。如:列入大学期间每年度的德育考评依据;作为评选先进个人的参照依据;并作为优先发放奖学金、助学金的参考依据。《大学生义工经历——鉴定书》应进入大学生档案。 另外, 要坚持探索与试点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谨慎态度, 坚持合理程序, 建立合法的大学生义工指导机构。

四、卢安克的义工人生——最别样的价值观, 最执着的实践者

从2003年起, 《中国青年报》就报道了德国志愿者卢安克。他是一个不远万里而来的“长期义工”, 扎根在广西东兰县的贫困山区做小学教师。他把一颗爱心给予了那些山区孩子, 其中多数是“留守儿童”。他恪守着“自愿、利他、不计报酬”的义工精神, 坚持信念在那里工作, 竟然从一个青年人走到了他的中年。

但是观察发现, 卢安克的义工价值重要的不在于艰苦“办学”, 而是在于苦心“育人”。他用独特的育人理念和施教方法, 把身边难以通过普及教育和当今应试教育的贫穷的孩子们, 其中包括有一定心理问题的孩子们调动起来, 激励他们独立思考, 摒弃自卑, 乐观向上, 奋发自强。比如村子没有路, 他带领学生勘察并建成了一条路, 尽管这条水泥硬化路只有区区0.6米宽。其实, 他正是在通过“品质实践”的方法育人, 苦心孤诣地让孩子们知道社会 (环境) 的需要是什么, 知道怎么找到自己的位置, 发现自己的潜能, 并学着对社会 (环境) 做出一定贡献。 他用全新的“利他” (altruism) 价值观念的输入, 一点一滴地影响学生们高尚人格的形成, 教他们学会成年以后乐于为社会 (环境) 做出贡献。

卢安克应该使我们得到警醒:他无疑懂得, 因贫穷落后最终导致无数懵懂、无数自暴自弃的孩子们, 他们往往会发展成冷漠的低能的甚至反社会的“废品”。他关注的是培养学生们的健康人格, 这正是我们的千千万万教育者不屑于不敢于做的事情。我们的应试教育在贫困地区不期然地抛弃着千千万万个“废品”, 同时在不断培养造就着千千万万个“为我” (self) 的缺陷人格。 卢安克或许在告诉我们:做义工绝不只是“做好事”, 而是在熔铸自己与他人的人格。

马克思认为:“谁要生产商品, 他就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 而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 即社会的使用价值”。可见商品经济本身蕴含着为他人服务的属性, 市场经济社会从本质上讲是利己与利他相互包容的社会形态。高校德育工作的目标之一, 是加强大学生对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学习, 加强对人类普世价值的认知, 使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使其具有弘毅进取、积极有为的人文精神, 对社会具有担当感与使命感。相反, 如果大学生只顾小我利己奋斗, 头脑中个人功利主义浓重, 缺乏社会责任感与回报感, 对社会与人民缺乏道义感、同情心和利他意识, 他们便没有一个健康的做人定位和良好的处世心态, 只能趋向成长为从肢体到灵魂的“小写的人”。而创新高校德育工作, 着力倡导和推行做义工的“品质实践”行为, 恰恰能很好地砥砺大学生的品格, 促进他们的自我成长, 做“大写的人”。

大学生做义工的个体实践行为, 从个人主观方面, 是塑造健康人格的“准终极链节”、拓展综合素质的极好途径, 也完全可以看成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宏大工程。同时从社会客观方面, 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锤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子工程。义工精神作为一种育人理念, 有着明确的社会功能。“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 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个体都有意或无意地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诸多方面与现实文化发生认可, 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氛围下, 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应当扩大视野、积极有为, 大学生做义工的实践行为值得我们去积极倡导、探索与实践。

摘要:人的人格塑造是由N个互相链接、环环相扣的链条环节组成的, 大学阶段是其“准终极链节”。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借鉴国外的义工精神和义工实践, 以促进培养和完善大学生的健康人格, 并把它纳入大学生德育评价的刚性指标中。这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点之一。

关键词:健康人格,“准终极链节”,义工

参考文献

[1]刘俊彦.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机制建设研究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 2010 (1) :29.

[2]张科, 彭巧胤.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专业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 2010 (2) :44.

篇4:五彩小义工

绿色小义工——“快乐环保 资源回收”活动

“绿色、环保、节能,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我们组织绿色小义工进街道、入社区,深入开展“快乐环保 资源回收”活动,将居民丢弃的垃圾进行分类,把包装盒、饮料瓶、废纸等可回收利用的垃圾集中存放在“可循环利用资源箱”内,统一送到再生资源企业,通过再加工,生成出再生纸等赠送给居民。同时,小义工们在社区开展改善生态环境、回收和利用再生资源等主题演讲时,用自己的行动宣传节能知识,呼吁和号召居民积极投身到“创绿色康城”的活动之中。

红色小义工——“我们在一起”活动

“面对灾难,我们在一起,团结协作,相互关爱,共渡难关。”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红色小义工自发地来到居民中间,开展“我们在一起”社区捐助活动。“六一”儿童节,孩子们拿出自已精美的书籍、心爱的玩具,在社区内开展义卖,稚嫩的叫卖声传遍社区的每一个角落,赢得居民们的交口称赞和慷慨解囊。学校将小义工们筹集的善款和精心制作的心意卡交到灾区小朋友手中,带去了我校全体师生的深情问候。

金色小义工——“快板声声唱文明”活动

“城市文明人人有责,快板声声齐唱文明。”在市教育局团委的号召下,我校积极开展“快乐小义工扮靓康城”之“百支小义工快板队”文明宣传活动。在市小义工快板队安排的活动中,我校四支优秀的小义工快板队,走进社区、超市广场、公交车站等人员聚集的场所,通过八人快板、单口快板、三句半等表演形式,积极向过往行人宣讲美德、劝导遵章、唱响文明。骄阳和高温挡不住金色小义工们的热情,他们将文明的阳光洒进南康人的心田。

橙色小义工——“争当助人小天使”活动

“我服务,我奉献,我快乐,立志在服务、奉献他人中寻找快乐。”橙色小义工们利用节假日,走进社区,在超市、市场、十字路口等热闹街区,义务当起了“流动的城市小向导”,为过往行人提供力所能及的问询、向导服务。小义工们还发起了“红领巾助人行动”,帮助社区的孤寡老人或残疾人整理房间、打扫卫生,还用省下来的零花钱为他们送去水果。小义工们通过关心身边的困难家庭、残疾人士和孤寡老弱者,从小培养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操。

蓝色小义工——“书海寻宝记”活动

“爱读书、读好书、交好友。”蓝色小义工们利用假期时间,扎实开展“书海寻宝记”读书活动。他们积极协助社区工作人员,整理社区图书室和阅览室,并且与社区读书积极分子一起开展“同读一本书,共孕两代人”活动。在长辈的指导和熏陶下,孩子们认真记载下自己的“寻宝”笔记,写下自己的“寻宝”感言,在读书育人的沃土中快乐成长。

“五彩小义工”活动,让社区成为孩子们体验成长的乐园。在“五彩”的乐园里,小义工们当家作主,乐在其中;在社会的课堂中,孩子们的知识更丰盈了,本领更强大了,视野更开阔了,心情更愉悦了!

篇5:小义工老师

上午十点,我又一次来到了我家门口的素食馆——素满香。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我可不是去吃饭的,而是去当小义工。

刚到那边,叔叔阿姨们就给我安排了任务,让我先将桌子擦干净,接着将椅子排整齐,然后将杯子叠起来,再将菜都端上了,最后就是等待顾客们的到来了。阿姨告诉我我今天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分发餐具的,为此她特别叮嘱我:“首先你要看清楚小票上的人数,然后根据人数给他们分发餐具,一套餐具包括一个碗、一个盘子和一双筷子,千万不能多给。将餐具交给顾客时,要双手献上,九十度鞠躬,还要说感谢语,千万别忘了!”我听后连连点头,接着我戴上了一次性手套,正式开始上岗工作了。

刚开始顾客很少,我慢悠悠地看了一下小票上的人数,转过身,从消毒柜里拿出了碗和盘子,再从筷子盒里拿出筷子,叠在一起,双手献上,九十度标准鞠躬,还不忘说一句:“祝您用餐愉快!”可是过了一会儿,问题来了!来用餐的顾客渐渐地开始多了起来,我也有点忙不过来了,拿碗和盘子还是挺简单的,可是人一旦多了,数筷子就麻烦了,就在这时,我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我趁人少时将筷子一双一双地横在筷子盒上,这样来人时就可以很方便地直接从筷子盒上拿起来就发。这还真是个好办法,我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呢!那边的阿姨还夸我聪明呢,因为素满香从开店到现在,数筷子一直是个烦人的问题,从来没有人想过去改变一下先前的做法,没想到这个先例被我打破了。

就这样,我顺顺利利地完成了中午场,终于等到广播喊道:“感谢各位义工老师的辛勤劳动,下面可以吃幸福餐了!”一听到这句话,我心里甜滋滋的,因为我之前的付出没有白费,非但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了一句感言,还吃上了有生以来的第一顿工作餐,所以这一餐的饭我吃得特别快,特别干净,特别饱,味道也特别好。

晚上七点半,一天的辛勤劳动终于结束了,虽然工作了一天很累,很辛苦,但是我一点也不后悔选择来做义工,因为这次的经历,让我深切体会到爸爸妈妈工作挣钱的辛苦和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篇6:文明小义工作文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今天,我们为小区做了一次大扫除——捡垃圾。

我先准备了几个大塑料袋,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出发了。我们先到小区的道路上捡,我们像捕猎一样,发现了目标,就冲上去捡,有时一下子能捡好几样不同种类的垃圾呢!街道上的垃圾快要捡完了,我们又去捡楼道上的垃圾,都是一些餐巾纸,我们每人清洁了三楼,再合作清洁了一楼。最后,该打扫草坪上的垃圾了。我们先去了公园,边走边捡垃圾,我们还插了两块木板,一块是“请勿踏入草坪”。第二块是“保护环境,匹夫有责”。还在草坪垃圾桶里换了新垃圾袋。

终于打扫完了,我们早已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但看着焕然一新的小区,我们很欣慰。啊!今天我做了一回环保小义工,希望大家也能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做一名小小环保员,做一名真正的大自然小小美容师,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丽!

篇7:初一小作文:做义工

正文:做义工

妈妈想要让我的暑假多一些体验,也顺便摘掉我的“宅女”之称。于是,我舔着冰激凌优哉游哉走进图书馆去做义工喽。 不就是做义工吗?有什么难的!可是当发现我是孤身一人闯江湖时,当工作人员抱歉说因停水没法提供饮用水时,当听说要上四小时的班时,我开始紧张了。我跟着管理员叔叔来到新书书架边,他耐心教我按字母给图书分类,我心里的乌云不需阳光便散开了——小菜一碟!我麻利地干着活,拿着几本书在两排书架之间哼着小调穿梭,不一会就全部搞定了。

看管理员叔叔不在办公室,我就吹着空调,看起了风景。 不知过了多久,管理员叔叔来了。他端详着我的劳动成果说:“干得不错!不过,相同字母编号的要放在一起啊! ”“可是,有些编号有很多书,一排放不开,就放不同位置了。 ”我解释道。 “那就这样! ”叔叔把整整两排的书搬到书架的另一侧。这么复杂!那片乌云眼看就要遮住阳光,我在心里重重叹了口气,再一次开始工作。我笨拙地上下移动着书,把我踮起脚尖才能够到的最顶层的书搬到蹲在地上还需弯腰的最底层,累了就蹲一会,腿麻了不得不站起来弓着腰,实在不行我跌坐在地上干活……

篇8:小义工社会实践

服务学习 (Service-Learning) 是美国19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教育方式, 经过十多年的迅速发展, 被广泛运用于小学、中学及大学教育的各门学科。我国香港于2000年开始将服务学习列为学校课程中五项必需的学习体验之一。台湾2006年将“服务学习的课程”纳入大学评鉴指标, 目前共有80多所学校开设服务学习课程, 平均学生每人每周参与时间为1.3小时。美国和港台地区高校服务学习课程的实践可以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在理论和方法上提供借鉴。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于2008年开始将社区义工纳入学生必修课, 探索汲取服务学习的理念和方法, 以及其有效培养公民的公德心和责任感的核心精神, 构建义工教育课程化、义工服务常态化、义工服务专业化的实践育人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义工知识和服务技能, 在校园社区服务的基础上, 发挥专业特长自主开展社会服务, 探索以社区义工为载体的实践育人途径和方法, 培养学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服务学习的内涵、要素和教育价值

“服务学习” (service-learning) 是美国南部地区教育董事会于1967年率先提出的, 是学生通过有目的的、有组织的服务进行学习和获得发展的一种方法。[1]美国的《国家与社区服务法案》中, 对服务学习的要素进行了概括, 主要包括四个内容:一是, 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借助于参与有组织的服务活动, 这些活动由学生与社区一起协调, 并符合社区的实际需求。二是, 服务学习融入学校课程, 让学生针对服务进行思考、讨论与写作。三是, 服务学习提供学生应用所学新知识到社区真实生活情景的机会。四是, 服务学习将学习的教室扩大到了社区, 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他人关心的情感[2]。

服务学习对于学生发展社区以及学校建设都有着积极的教育价值。对高校而言, 服务学习有效地将专业学习和社区服务融合, 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同时服务学习还可促进师生互动, 使学校更开放、更适合学生成长与发展, 学校也可从社区得到资源与支持;对学生而言, 服务学习可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综合素质, 增强他们在实践中的学习能力、反思能力与批判思考能力, 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就社区而言, 学生通过实践为其提供直接服务, 可以给社区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二、服务学习对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启示

服务学习在世界高等教育中已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 其理论与方法对高校实践育人模式构建具有借鉴意义。

(一) 有效融合专业学习与实践育人。

服务学习具有组织形式课程化的特点, 强调是的学习和服务并重, 倡导“做中学”, 这对于当前高校实践育人尤其有启发意义。高校将实践活动与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相整合, 把实践中灵活运用各学科专业知识, 促进教学与实践的有机融合, 有效解决实践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相脱节的现象, 同时将实践活动有计划地渗入课堂教学中, 深化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提升人才培养和社会实际需求的契合度, 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二) 丰富实践育人的内容和形式。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实践教学、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但从实际运作的情况看, 实践育人的方法和实效亟待提高, 往往存在活动缺乏长期性、连续性, 受益方往往是单向的, 缺乏主动性和互惠性等问题。“服务学习”能充实实践育人的内容, 改进育人的方法, 从而提高育人实效性, 能够有效解决这些矛盾和不足。

(三) 实践育人的评价和支持体系。

反思是服务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区别社区服务的重要特征。服务学习的理念启示我们, 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积极反思和有效评价, 能够有效促进社会实践教育价值的开发及利用, 提升实践育人的有效性。此外, 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广泛推广得益于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组织机制。因此高校推进实践育人工作, 需要借鉴“服务学习”的发展经验, 充分调动多方资源优势, 协同促进实践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 有效形成全员育人的格局。

三、社区义工为载体的高校实践育人探索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把服务学习的理念和经验运用到实践育人工作, 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社区义工课程教育, 在以校园为社区开展培养学生自我服务能力为目标的服务实践基础上, 以常态化机制和项目化活动, 有序组织鼓励学生走向社会, 开展服务社会活动, 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提高了自我服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促使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实现了实践育人的培养目标。

(一) 义工教育课程化, 引导学生有组织有计划参与服务

服务学习被制度化为一种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学习的大学课程, 它通过计划性的服务活动与结构化的反思过程, 满足被服务者的需要, 并促进服务者自身的发展。[3]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率先在国内高校中把《社区义工》课程纳入必修课, 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课程的实施。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服务两个部分, 分四年学习, 每年要求学生完成40小时服务实践。学校建立社区义工教研室,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工作人员中选拔优秀教师组成教学团队, 编写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校本教材, 制定课程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 从教材、教法和教师层面上落实了课程教学。

(二) 义工服务专业化, 服务中促进学生专业学习

研究和实践证明, 学生的服务学习经验与学术课程的联系越紧密, 服务学习的成效就越大。因此, 探索由专业教师与辅导员共同承担的义工服务操作模式, 确立其专业化的学习目标与品格发展目标, 使学生在社区义工服务中深化专业知识、应用专业技能、健全专业情感。[4]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在社区义工服务中, 十分注重专业服务项目的开展和组织。如学校组织“第五届世界女子地掷球锦赛翻译服务义工项目”、“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志愿服务项目”、“世界纺织品博览品翻译服务项目”, 组织学生开展语言翻译服务。网络传播学院组织“网络文明义工服务项目”, 并成立“新锐网络工作室”;中国语言文化学院组织“留学生义工服务队”, 定期深入社区开展义工服务活动。台湾地区各高校在服务学习课程中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 学校通过组织“两岸大学生义工文化交流活动”, 已连续组织2年组织台湾高校学生来校开展义工服务活动, 同时已成功组织三支学生义工服务队赴台湾开展义工服务活动, 目前该项目已立项为“国台办重点交流项目”。

(三) 义工服务常态化, 鼓励学生有序参加社会实践

作为课程的有机成分, 服务学习应有一定的连续性, 这样才会有助于学生服务习惯的形成以及社区成员对服务学习的认可, 才能有效发挥育人作用。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充分吸取了社区义工特有的组织和结构形式的合理性, 从工作机制和校园文化的层面探索建设了义工服务常态化工作机制, 使社区义工的实践育人工作进入到有序地可持续实施状态。截止2014年12月, 学生累计服务时间已达1028, 509小时。仅2014年服务项目就达342项, 服务时间达363, 675小时。

(四) 创建义工服务评价机制, 推进服务的教育价值开发

反思是服务学习的关键部分, 建立完善社区义工服务的过程和结果评价机制, 进行积极反思和有效评价, 才能促进社区义工实践育人的教育价值开发及利用。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建立了社区义工的考核评价机制, 每个服务项目由组织的学生团队负责人和服务单位进行评定, 每学年结合学生的理论培训、实践服务评定课程学分。同时把学生社区义工服务的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 并与各类评奖评优、学生骨干选拔、党员发展、奖学金评定相结合。此外, 还开展“义工故事”、“服务心得”、“社区义工之星”表彰、义工文化交流等活动进行反思和激励, 不断强化学生的参与动机, 让学生在服务中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 不断实现自我价值。

(五) 义工服务学生主体地位, 提升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服务学习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服务者作决定”, 在活动的目标制定、内容设计、实施行动、反思评价等环节均要体现以学生为本, 尊重他们的创造精神, 让他们自觉地将服务看成是一种责任[5]。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在校、院两级学生会下设立“社区义工自主管理委员会”, 全面负责学生义工活动的组织、开发和校内外实践服务项目的审核、组织和实施等环节, 有效地发挥了学生自主管理的作用。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开发项目, 并得到了学校各级部门的支持, 让学生参与义工项目的设计和组织管理, 使参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 不但需要通过创新来获取项目的管理服务权, 还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 通过学习和创新来完成管理项目, 这种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学生走向社会, 具备为社会服务的能力打下基础。

摘要:实践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学习是国外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把课程学习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教育和学习方式。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借鉴服务学习的理念和育人经验, 开展了社区义工服务的实践和探索, 并通过义工教育课程化、义工服务常态化、专业化、学生自主化的运作方式, 创新实践育人模式, 可以为高校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服务学习,社区义工,实践育人

参考文献

[1]The University of Utah.Service learning inthe Curriculum:A Faculty Guide 2002-2003.http://www.servicelearning.org/library/resource/5490, 2011-09-21.

[2]赵立芹.美国服务学习概述及启示[J].基础教育参考, 2004 (Z1) :47-49.

[3]彭华民, 陈学锋, 高云霞.服务学习:青年志愿服务与大学教育整合模式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 2009 (04)

[4]刘长海, 罗怡.论服务学习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启示[J].高教探索, 2005 (03) :20-21.

[5]王珩.“服务学习”视阙中志愿服务体系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5) :115-117.

[6]张华.论服务学习[J].教育发展研究, 2007 (9) :1-8.

篇9:金牌小义工成长记

“很小的时候。我总在想一些大人不能理解的事,比如:眼镜蛇为什么没有戴眼镜?吃了天上的云能浮上天空吗?等等。现在我全懂了,也可以说是因为时间一天天过去,我长大了。到现在,我不断伴着疑问走过层层高梯。”

——摘自王达佳《成长,从感恩出发》

成长,对我们来说。有时很沉重,因为,成长所带来的,往往是不断叠加的种种压力和渐渐减少的简单快乐。但是,如果你能找到令自己感觉幸福的事,成长其实也是幸福的。当我开始思考那些零零碎碎的问题时,我便想,其实,我应该在成长的路途里留下一些最珍贵的痕迹,让它变得充实美丽。

最小的金牌义工

2009年2月23日上午。在湖南慈善大会上,湖南省省长周强等领导为“湖南慈善奖”和“湖南金牌志(义)工”颁奖。我以5年的爱心义工经历和18万元的慈善捐款荣获“湖南金牌志(义)工”,是“湖南金牌志(义)工”中年龄最小的获奖者。2009年2月21号晚,在湖南慈善大会召开前夕,省委书记张春贤还亲切接见了我,并对我的爱心之举予以鼓励。当晚8时,我应邀出席在湖南宾馆会议中心举行的湖南慈善大会部分代表座谈会。“你就是王达佳,很不错啊!”座谈会刚结束,张春贤书记握着我的手亲切地说。

我将随身带来的自己编写的爱心书《成长,从感恩出发》递给了书记,并告诉书记,这本书通过义卖,我已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15万元。“达佳写的书!不错,达佳的爱心行为很不错,谢谢达佳!”张春贤书记微笑着说。

临别时,张书记还拍着我的肩膀说:“达佳,努力啊,要好好学习,保持一颗感恩的心,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我的眼睛有些蒙眬。其实,做义工,不是为了奖励,不是为了得到大家的肯定,我想,这只是我的习惯,一种爱好,和听音乐一样,是心底里最快乐的种子。

爱,是一种习惯

我出身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通信系统的干部,母亲在银行工作。从小父母就对我进行爱心感恩教育,培养我成为一名有理想、有道德的人。带着一份感恩的心,我在学习之余,积极参加一些助人为乐的爱心公益活动。

六岁那年的一天,天气非常冷,我随爸爸妈妈从长沙五一路回家,我看见街头有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女孩光着脚丫在卖花,就停了下来,妈妈回头看见我正在用小手摸着地面,急忙问我怎么回事,我说:“妈妈,你看,地上凉冰冰的,前面那个卖花的女孩打赤脚好冷!”我很心疼这个赤脚卖花女孩,从妈妈身上要了几元钱给了她。

后来,我会经常想起那个在寒风中光脚卖花的女孩。上学后,我先后办过义卖报纸、气球、鲜榨果汁等爱心活动,并多次在寒暑假购买食品和衣服等生活用品去看望福利院孤残儿童和社区孤寡病残老人。用生活物资帮助贫困的外来务工子女。我有一大堆“穷朋友”:孤身一人的涂奶奶,96岁行动不便的邓奶奶,重病缠身的陶爷爷、赵爷爷,低保困难户王国良、张爱莲、刘建武等,还有岳麓区敬老院的雷奶奶和贫穷的外来务工子女宋娥。我有时带上大米、食用油、白糖、绿豆等食品上门看望,有时带上一张卡片与几个同学一道陪他们说说话,帮助他们打扫卫生、整理衣物:对患有老年痴呆症和残疾的老人,我有时带上一些药品上门或到医院慰问。

几年来,我已经把关心和帮助这些社会弱势群体当成了一种习惯。利用寒暑假及周末等节假日上街叫卖和上门帮助我的这些“穷朋友”,又有意义又好玩,有时觉得自己还真是大忙人。

贺卡带来的春天

2007年冬天,我在一个福利院献爱心时,看到一些孤儿争抢着送来的食品,唯独一个小女孩紧紧抱住我捐献的几本书。这个小女孩眼中流露出渴望读书的强烈愿望,深深地震撼了我。我萌发了一个特别的想法:设计一张充满爱心的新年贺卡,印刷后用这些贺卡筹集善款,帮助更多想读书的贫困孩子。于是,2008年春节前,我设计了一张《冬天的后面走着春天》的爱心贺卡,贺卡封面的雪人怀抱一个热气腾腾的暖壶,左上方一轮冬日冉冉升起,封底为一幅春景图,蔚蓝的天空下碧草茵茵,小鸟飞翔,牛羊欢畅。

爸爸妈妈看到我自制的贺卡后,拍着我的头说:“达佳长大了。懂事了!”他们出资数千元,为我印制了5000张贺卡,上街义卖。开始时。很多人认为是骗局,甚至投以轻蔑的眼神,城管也频频阻挠,我委屈得直掉眼泪。爸爸妈妈一直鼓励我,周末陪我义卖。就连南方那段冰雪灾害期间,我们也坚持周末上街义卖贺卡。就这样,坚持了两个多月,人们终于渐渐开始接受我,赞许的目光也多了起来。一位母亲买下十张贺卡“送给孩子当做满月礼物”:还有人放下100元钱,说“只想献点爱心,随便给我几张贺卡就行”;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阿姨一下子买下4张贺卡,并竖起大拇指连连夸奖:“This is a good idea!”

2008年3月9日,春的绿色还刚刚露芽。我与父母带上义卖贺卡所筹集的12008元善款,来到受冰灾严重的浏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将善款捐给该校12位贫困同学。成长,从感恩出发

2008年5月12日下午,汶川地震发生后,我看电视里灾区的惨景,泪水盈眶,几次请求父母让我去灾区做义工。爸爸妈妈告诉我:“你年龄太小了。做义工只会成为灾区的负担!”“那我能为灾区做点什么呀,我不能袖手旁观!”终于,在父母的帮助下,我找到了一条献爱心的途径:将自己认为好的作文和绘画作品集成一本《成长。从感恩出发》的书出版,上街义卖,将义卖的钱作为灾区捐款。

通过两个多月的努力,《成长,从感恩出发》终于出版了。该书收录了我7岁到12岁期间作文70余篇、绘画作品60余幅,这些朴实的写写画画,虽然称不上佳作,却记录了我成长的点点滴滴,对我自己来说,很宝贝。我想。应该有很多朋友在成长的路途上,有我这样的心情。这些简单的涂鸦,或许会勾起他们的很多感动吧!

9月的长沙,酷热难熬,我来到公园、社区签名推销,我的义举,一时成为长沙街头的一道风景。一位株洲来长沙出差的市民当场购买30本爱心书。准备送给亲戚朋友;一位来自四川灾区的成都市民在长沙看到我的义卖活动很受感动,坚持用200元钱买下了四本爱心书,且不肯留下姓名;来自美国的两个家庭带着孩子在长沙的公园看到义卖,欣然购买了我的爱心书,并对我的爱心举动大加称赞。

卖书的过程必然是辛苦的。长沙的夏天燥热难当,中午站在公园里义卖,晒得浑身都脱皮了,不过想到或许我站一个小时,就能多卖出几本书,再多站一个小时,又能多一个灾区伙伴感受到一丝温暖。多了些精神动力,辛苦也好像少了。三个多月的义卖,一点点积攒。终于筹集善款12万元。我用2万元为理县灾区在长沙市一中就读的86名学生每人做了一件棉袄,另外10万元,给四川理县杂谷脑镇小学建了一个电教室,并捐赠爱心图书800余册、爱心贺卡300余张,参与“湘理乡亲关爱理县公益活动”在理县相关学校建设图书室,合计捐赠款物15万余元。此外,我还向抗震救灾的相关领导和英雄模范寄赠爱心书作300余册。

快乐小义工

我自制爱心贺卡筹款助学和出版爱心书籍为地震灾区筹款的爱心事迹经过全国各大报刊、电视和网站近百余家媒体报道和转载后,没想到,我居然还成了小小的名人。

我经常会收到一些读者的来信和网友的邮件,他们有时会问我年纪这么小,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想法呢?做义工不累吗?其实。我经常到处奔波。身体会有一些累,但是,心里总是快乐的。

表面上看,我收获了社会和慈善组织给予我的一系列荣誉,先后被授予“爱心使者”、“优秀少年”、“感动长沙十佳少年”、“长沙十大慈善人物”、“湖南金牌义工”等光荣称号。而且,长沙市以及湖南省的慈善奖获得者,除了我一个“细妹子”外,大都是董事长、总裁(用爸爸的话说是“十大慈善人物里九个董事,一个不‘懂事’。”我就是那个“不懂事”),而其实我只是在收集爱心和传递爱心。说到收获,我认为最大的收获是通过这些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坚强、关心和帮助……让我的身心得以健康快乐成长。

上一篇:运动会报道正文下一篇:田径理论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