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档案日工作总结

2024-06-27

国际档案日工作总结(精选8篇)

篇1:国际档案日工作总结

为了做好“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充分体现档案“存凭、留史、资政、育人”的特殊价值,充分发挥档案工作“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特殊作用,科技厅积极组织厅机关及系统直属单位于6月9—16日期间开展了系列科技档案工作宣传活动。

一是在全厅范围内通过电子显示屏、短信等方式宣传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及意义,提高了广大职工关心、关注和支持档案工作的意识。

二是开展了“科技成果档案推广开放日”活动,向公众开放非涉密科技成果档案,并结合科技成果登记工作,向到访的科技人员现场发放宣传资料,宣传解答有关科技成果档案知识。逾百名来自全省高校、院所的科技人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三是开展了“技术合同登记档案管理辅导”活动,向参加辅导的100多位科技人员发放了四川省科技成果登记报告及技术合同登记报告,对技术合同登记与成果档案管理相关工作进行了说明和讲解。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让广大科技人员走近科技成果档案,了解科技成果档案,体验科技成果档案服务,感受科技成果档案文化,对发掘利用成果档案价值,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篇2:国际档案日工作总结

广泛宣传。在泗阳县电视台播放以“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为主题的宣传标语,在档案信息网络平台等网络媒体发布“国际档案日”宣传周活动安排,在多个小区悬挂20条横幅等,提高活动知晓率,扩大活动社会知晓面,宣传档案知识,增强法治意识,营造“国际档案日”的宣传氛围。

组织公民参观展览馆。活动期间,“中国共产党在泗阳”历史展览馆每天对外开放,安排专职人员负责讲解,引导公民走近档案、关注档案、认识档案、了解历史,寻找我们共同的记忆。活动期间共接待参观1580人次。

进社区巡展演出宣传。自6月7日起,在众兴镇周庄社区、凤凰苑社区等组织文艺演出,将档案元素融入到每个节目中,用泗阳快板、小品、地方淮海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宣传档案知识,并向观众发放宣传资料和印有档案宣传标语的雨伞,吸引了来自周边社区500多名居民参与活动,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篇3:国际档案日工作总结

朝阳区档案馆是国家二级档案馆、北京市一级档案馆,目前馆藏档案197个全宗,316962卷、160981件档案。馆藏档案不仅包括党政文化、科技档案、重大活动、重点工程、民生档案等,还包括名人档案。名人档案,即在某一领域有较大影响、在某一方面有特殊专长并有较高威望和知名度的人物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各种载体的真实记录。建档对象为国家或省命名的英雄模范人物、“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省命名的优秀企业家;国家命名的各行各业的先进工作者;省、市命名的劳动模范;知名度较高,并具有很大影响的人物;各条战线的专家、学者;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艺术家及其他社会活动家等。目前,朝阳区档案馆已经收集、整理了包括体育特级教师关槐秀在内的12位朝阳区教育界、医务界名人的档案。

在名人档案展室内,关槐秀老师的过往经历被划分为“躬身教学开启改革”、“援外创编执导大典”、“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捐赠档案回馈社会”四个版块进行了完整呈现,生动地阐述了其在学校体育教学、援外讲学、重大活动、捐赠档案,以及退休以后继续服务教育教学一线的经历与事迹。而荣誉证书、奖章、奖牌,参加各种活动的请柬和工作证,手稿及媒体相关报道,照片与题词等一件件展品,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普通体育教育工作者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的成绩。

在展览室现场可以看到,关槐秀老师的展品是最多的,种类也是最丰富的。对此,关槐秀老师告诉记者:“自1997年以来,我一年一捐,到现在一直捐赠了19年。而之所以能够一直将捐赠进行到现在,是因为我在退休以后还一直在做社会的各项工作,包括教学工作、培训工作、竞赛活动等。截至目前,共捐赠了纪念章、题词、字画、照片、证书、聘书等13类资料,其中照片上万张,各类资料8000余卷(件),是目前所有捐赠者中捐赠最多的。”

当记者问及捐赠档案的意义时,这个82岁的老人笑着告诉记者:“其实一开始的时候自己并没有档案意识,甚至对什么是档案都不清楚,以为只是自己一生的记录。刚开始进行档案捐赠也只是为了朝阳区档案馆档案建设与发展的需要,但随着捐赠工作的进行,如,自己作过主题为‘档案中的五彩人生’讲座,依托个人档案对学生进行过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逐渐认识到档案的史料价值、教育价值等,希望通过捐赠档案,记录历史,传承文明,回馈社会,服务社会。”

作为本次活动的系列活动之一,关槐秀老师还在现场进行了《乐享育桃李多彩绘人生》一书的签名赠书活动。这本书汇集了关槐秀老师从教60余载的多彩人生和教育点滴,展示了一位教育名师的智慧与风采,为广大教师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传递了正能量。

篇4:国际档案日工作总结

国家档案局为做好今年的国际档案日宣传工作,专门下发了文件,并举办了“走进档案”征文以及“人民网上讲档案”等活动。我市各级档案馆也结合实际开展了一系列有特色、有实效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吸引社会公众走进档案馆,充分体现档案与社会的互动,发挥档案的社会教育功能。

本期的“特别关注”中详细介绍了档案馆日的活动内容,揭晓了档案法制宣传漫画征集的评选结果。同时,并刊登了朝阳区委常委刘胜军题为《开放创新服务全区》一文,阐述了作者对新形势下朝阳区档案工作的思考。“原生讲堂”中《贪腐人生魂断天桥》一文,揭秘民国时期海军上校刘乃沂贪腐一案,通过解读历史故事再次揭示反腐倡廉的重要性。

“理论探讨”栏目刊发的《试论构建档案开放程序规制的必要性及基本思路》一文,从立法风格、立法基石及要件、文本设计要求等方面探讨了档案开放程序规制构建的基本思路,以完善和优化现有档案开放制度体系中的责任规定。《可信数字仓储认证:必要性、标准与主体》一文介绍了可信数字仓储认证的必要性,阐述了可信数字仓储的认证标准与主体。

做好农村档案工作对于实施村务公开、传播农业知识、推广农业技术、促进农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业务研究”栏目刊发的《做好农村档案工作需“五新”》一文,作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和平谷区档案局在农村档案工作中的典型做法,总结出做好农村档案工作的几点心得。《北京老字号档案价值实现研究》一文,作者就如何发挥北京老字号档案的最大效用,实现其价值以及影响老字号档案价值实现的因素等方面谈了个人看法。

在社交媒体时代,档案机构通过社交媒体的应用提高自身服务的手段,强化自身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期“域外采风”栏下的《美国国家档案馆的社交媒体战略》一文,介绍了美国国家档案馆(NARA)基于六个核心价值观和三个社区的社交媒体战略,并对其社交媒体的应用做了初步统计,列举了特色的应用实例。

“点击馆藏”栏目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推出大兴区档案馆馆藏的1953年至1962年间以“农业合作化”、“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妇女撑起半边天”为主题的一组黑白老照片。

“档案文化”栏下的“京城茶座”刊发了数篇洋溢京味文化的文章,其中《老北京胡同的由来》一文简要介绍了老北京胡同的形成与命名的含义,为读者轻松讲述着胡同文化;而《老字号六必居的前世今生》则讲述了这家有着几百年历史的京城老字号的渊源;由大兴区档案局名誉馆员提供的《北京南海子德寿寺与六世班禅》讲述了德寿寺作为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见证。“古都人物”中《翡翠大王铁宝亭》讲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古玩行里号称翡翠大王的传奇故事。

“潮头风采”栏目刊发的《追踪企业发展脚步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一文介绍了企业由于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充分挖掘、开发、整合档案信息资源,使档案工作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做出了突出贡献。

五月,是团花锦簇、欣欣向荣的月份,即将到来的国际档案日是我们档案人的节日,让我们带着这份“存凭、留史、资政、育人”的使命感与自豪感,携手民众在“国际档案日”这天“走进档案”。

篇5: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总结

今年是第十个国际档案日,主题为“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而今年也是我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之年,在创建过程中形成的点滴都将成为大家共同的记忆。活动当天,县档案局工作人员在社区工作人员大力配合下,在瑶琳路拉起横幅、摆好摊位,向市民发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民生档案查档指南等宣传资料,现场示范指导如何使用家庭档案盒,市民也积极热情地参与了档案法律法规知识有奖竞赛试题作答。

此次活动是为了宣传档案在服务中心工作、服务民生、服务文化建设等方面所发挥的特殊作用,进一步提高档案意识,让档案工作服务社会、服务民生,扩大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提高全社会的档案意识。

篇6: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总结

听岱山的变奏曲老照片新故事采风活动。精选馆藏建国初期反映岱山城乡面貌、产业发展、文化事业、群众生活等方面的老照片,邀请县内外著名摄影师根据老照片的内容、地点拍摄新场景,用图片直白的对比,突出反映建国以来岱山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该活动于6月初启动,计划7月中旬结束。

二、举办档案灯谜竞猜活动

6月9日,国际档案日当天恰逢端午假期,县档案局以档案、端午等为主题在岱山县文化广场举办了一场猜灯谜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周边300多位群众的热情参与,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加强档案知识和档案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增强广大市民的档案意识。同时,县档案局还编制了档案宣传漫画册,免费向群众们赠阅。

三、开展档案专题业务培训

6月3日至6月6日。县档案局举办20xx年度全县机关档案业务培训班,全县各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的100余名档案员参加了培训。此次培训以理论结合实操的方式,讲解了数字档案室创建、文书、数码照片档案整理规定,为进一步强化全县档案员业务素养,提升全县档案业务规范化水平奠定了基础。6月中下旬,县档案局还将走进各乡镇,开展社区村体制改革档案业务培训。

四、多平台宣传主题标语

篇7:档案局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总结

一是开展集中上街进社区宣传活动。6月9日“国际档案日”当天进行上街和进社区宣传,通过展出宣传展板、张贴宣传挂图、发放家庭建档宣传彩页、现场接受群众咨询等形式,着力宣传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宣传档案法律法规,宣传建好和用好档案对于提升市民文明水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增强广大市民的档案意识和激发广大市民参与创建文明城市的热情。

二是举办家庭档案知识讲座。配合创建文明城市活动,6月9日下午,在东门社区举办一期家庭档案知识讲座,现场讲解和实地操作家庭建档,邀请部分社区居民及家庭建档示范户参加。

三是利用任城区短信宣传平台、QQ群、微信朋友圈等途径发布国际档案日宣传口号,提高公众知晓度及社会影响力。

篇8:国际档案日工作总结

关键词:国际档案日,档案活动,上海市

2007 年11 月,为了庆祝2008 年6 月9 日国际档案理事会成立60 周年,国际档案理事会全体成员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的年度全体会议上投票决定,将每年的6 月9 日定为国际档案日。2013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决定自该年开始,把每年的6 月9 日即“国际档案日”作为档案部门的宣传活动日。2015 年是我国开展“国际档案日”相关活动的第三个年头,全国各地在过去的两年里围绕国际档案日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活动。而今年上海市以“创新发展·档案见证”为主题举办的国际档案日系列活动相较于往年其他省市的活动更具特色,笔者将从上海市举办国际档案日活动的内容、意义、经验总结这三个方面带大家领略上海国际档案日系列活动的魅力。

一、上海市国际档案日活动的内容

1.单位众多,涉及面广。今年国际档案日期间上海市档案局组织全市170 余家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开展相关活动,除了上海市以及其下属的区、县档案馆、共青团上海市委等政府机关部门,参与此次国际档案日活动的单位还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著名高等学府,上海市博物馆、中共一大纪念馆、宋庆龄故居纪念馆等科学文化机构,还有华夏集藏社、冯氏烟花博物馆、中国卡尔沙龙美发博物馆等民间机构团体的踊跃参与。

2.内容丰富,吸引力大。上海市以“创新发展·档案见证”为主题,举办档案展览、档案讲坛、档案文化传播、新媒体宣传、公众开放日、档案故事汇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共220 余场。传统的活动有:虹口区档案馆举办的“犹太难民在虹口”档案文献展、上海纺织控股集团举办的“纸上纺织———中国布票版票展”等档案主题展览;特色的档案文化活动则有:上海体育学院的“梦想档案”———毕业生梦想征集活动,上海市档案馆的“成长档案”制作(初中、小学生各一场)。活动种类繁多,让人目不暇接。无论是对于老年人、青年人,抑或是对新鲜事充满好奇心的小孩子都极具吸引力,每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找到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档案活动。

3.与民互动,紧接地气。此次国际档案日的一系列活动并非全是单向式的主题展览、讲座,还有许多与民互动的活动,如奉贤区档案馆的档案咨询服务进农村,就档案咨询服务与农民展开互动;普通市民亦可参与活动,捐赠个人档案(李允子档案捐赠仪式);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中之为徐汇区湖南、枫林、斜土街道近150 多名社区居委代表作了题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公益讲座,紧贴和谐社会建设,获得了徐汇社区居民的普遍肯定和好评。

4.强力宣传,效果突出。上海市国际档案日的宣传工作于5 月4 日便开始,宣传手段多种多样:档案杂志《档案春秋》里刊登宣传海报;上海档案信息网上有国际档案日宣传专栏,还提供所有活动安排表的下载以及已开展的各种活动的反馈;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利用微信、易信、微博等新媒体来宣传他们的“电信发展·档案见证”活动。借助于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型社交工具,广泛有效地宣传了此次国际档案日的活动,宣传效果明显。

二、上海市开展国际档案日系列活动的意义

1.提升公众档案意识,改变档案神秘形象。伊利诺伊州国家档案馆馆长玛格莉特·诺顿(Margaret Norton)就曾说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档案这个词仅仅意味着一排排尘封的故纸堆和腐烂的羊皮纸’”[1]71。由此可见在社会公众对档案和档案部门都缺乏最基本的认识。此次档案日期间,通过对一批珍贵历史照片、影像、文件档案的解密展览,让社会公众了解档案的载体形式、内容特征,增强群众对档案认同感,激发群众的档案保护意识。通过档案部门深入社区、农村进行宣传,向普通民众传递档案知识,使他们真正了解档案的利用方式和档案的具体作用,提高公众对档案的认知程度。同时也颠覆了档案“密件”、“内参”等传统的神秘形象,有利于扩大档案用户基础,便于档案收集、整理、利用等业务工作的开展。

2.提高档案业务素质,促进档案学术发展。作为与档案密切相关的最重要的纪念日,国际档案日的系列活动为基层档案业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平台。一方面,上海大学(开设了档案专业)、上海市档案馆以及许多其他档案专业机构在档案日期间举办了许多档案专题培训和讲座,向基层档案工作者传授档案专业知识,提高了其工作水平。同时各个档案部门通过举办业务活动交流,如合力编研档案作品,可以促进档案工作人员之间相互学习,拓展档案业务,提高档案工作质量。另一方面,国际档案日活动也成了档案学术进步的“发动机”,如:5 月23 日,上海师范大学举办第二届全国高校青年档案学者学术论坛,为全国档案学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契机。除此之外的各种学术研讨会也传播了档案学的前沿资讯,拓宽了档案学术研究视野,传递了档案学最新研究成果。

3.推动档案文化发展,带动上海文化建设。档案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记录,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一种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既是文化资源,又是文化载体[2]6。此次国际档案日不仅仅是档案文化的盛宴,也为上海市文化建设注入了一剂兴奋剂。一方面,通过大量有组织、高效率的档案展览,向社会各界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档案文化资源,突出档案文化资源建设的文化特征和地域特色,营造良好浓厚的档案文化氛围,为其他地区档案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另一方面,档案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一批珍贵档案文物、典籍的展览,可以生动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上海地区文化传统、民俗民情。以国际档案日为前沿,向上海社会各界征集个人档案、搜集整理口述档案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传播。

4.发挥档案资料价值,助力上海生产建设。档案可以在生产经营、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投入运作,利用科技档案进行生产建设是档案这一价值的具体体现[3]16。2013 年,上海成为中国首个自由贸易区,上海的生产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借助国际档案日这个舞台,通过对上海开埠以来大量档案资料的回顾与研究(如普陀区档案馆结合大量档案史料编纂的《回眸———苏州河工业文明撷影》、华东师范大学组织编纂的《丽娃记忆:华东师大口述实录》),可以总结出优秀经验与结论,不仅向社会各界展示了上海过往工业发展、城市建设的繁荣,充分彰显档案文献资料的巨大史料价值,而且对将来上海的城市规划、工业生产建设有着巨大的指导价值。

三、上海市国际档案日活动的经验总结

1.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活动。首先要建立健全档案日活动组织体系,完备的组织体系为活动的成功奠定基础。活动应以档案部门(档案局)牵头,实行全权负责制,负责统筹安排整个国际档案日期间的工作。同时,要确定专职档案工作人员(企事业、文化机构档案人员)为档案日活动的工作组织和执行人员,具体负责落实档案部门关于档案日的各项工作安排和具体事项。其次,在活动组织体系的基础上,各个参与单位要建立联络机制,加强联系,合理组织安排活动时间、内容、地点,从而避免活动造成冲突。通过加强联系还可以使档案部门实时了解国际档案日活动开展情况,及时调整活动安排;具体活动的组织部门之间则可以相互了解对方活动情况,做到相互学习借鉴,完善自己的活动内容和形式。

2.深挖内涵,创新档案文化。一方面,要积极创作档案文化作品。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在2012 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上首次提出“要把档案转化为文化产品”,并要求“档案工作者对档案进行筛选、加工、提炼、编纂,把档案‘原料’转化加工为各种形式,特别是当下覆盖面最大、最大众化通俗化、最流行形式的文化‘产品’,从而让更多的群众受到熏陶、感化、教育、提高[4]7”。档案工作者应以国际档案日为契机,以档案文献资料为基础,深入挖掘其中易被忽视的小点,以创新思维为指导,编研出全新的档案著作。另一方面,要深入开展档案文化活动。开展档案文化活动有助于向社会宣传国际档案日,提升社会对档案工作的认同感,形成一种良好的档案文化氛围。各级档案部门应当深入研究馆藏档案,把握档案文化内涵,通过以话剧、朗诵、送档案下乡、文化宣讲进社区等新形式的档案文化活动来吸引更多的社会公众来了解档案、认识档案、利用档案。

3.面向公众,针对现实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档案诉求明显高于基本的生理需求,是人们在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之后的一种社会行为。因此首先要了解公众的现实需要,寻找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现实主题,激发社会公众参与国际档案日的热情。档案部门要紧贴社会热点和自身馆藏特点开展相应的档案主题活动,如:依法治国成为当下社会热点话题,奉贤区档案馆就开展了档案法制宣传进社区主题活动。其次,对于不同社会群体精神需要,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针对青少年群体,开展趣味性强、互动性高的活动,如档案小知识竞赛,个人小档案制作等;针对档案专业以及其他学科的专家,应当以档案资料为依托,开展专业性、学术性、研究性的讲座,研讨会;针对文化水平较低的群体,要充分利用展板、宣传册、多媒体等介绍性工具向他们传播简单易懂实用的档案知识。

4.媒体介入,助力活动开展。国家档案局杨冬权局长在2011 年召开的全国档案宣传会议上提出:要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档案宣传阵地,加快传统媒体阵地建设、扩大新兴媒体阵地建设、善于并大力运用公共宣传阵地[5]32。媒体介入国际档案日活动,一是要以传统媒体为依托,积极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宣传介绍国际档案日,以直观、清晰、简洁的形式向中老年群体传递国际档案日系列活动的相关信息。还要以传统媒体为桥梁主动向社会公众传播档案文化:在报刊上登载档案学术文章、档案小知识点、介绍馆藏特色档案;制作档案探秘电视节目;在广播节目中开设档案讲坛。二是要发挥新媒体的巨大影响力,通过手机短信、手机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途径,以形象、生动、趣味的形式向年轻群体推送国际档案日系列活动的相关信息。还要发挥新媒体的即时性、互动性、共享性等特征,建立档案部门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联系,及时互动,吸引年轻人参与到国际档案日的活动中来。年轻人则可以借助新媒体发表自己对档案的看法、了解档案的用处,甚至可以认识、结交和自己一样对档案感兴趣的新朋友。

参考文献

[1]J·奇.档案工作的社会形象和公众的档案观念[J].档案学通讯,2001(1).

[2]晓枫.对加强档案文化建设的认识与思考[J].四川档案,2012(1).

[3]孔博.文化资本化与档案经济价值的思考[J].四川档案,2012(2).

[4]杨冬权.谈档案与文化建设—在2012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上的讲话[J].档案学研究,2012(5).

上一篇:高考英语作文全国卷一下一篇:技改申请奖励兑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