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就业需求变化分析

2024-06-30

市场就业需求变化分析(通用8篇)

篇1:市场就业需求变化分析

经济管理系2011届 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分析报告

为科学预测就业市场,加强与用人单位的交流与合作,拓宽我系就业渠道,客观反映我系毕业生素质和社会声誉,及时调整我系专业设置,加强教学改革,进一步推动基础能力建设,我系开展了以毕业生跟踪调查回访和就业市场需求为主题的调研活动。

一、调研基本情况

(一)、市场需求情况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未来几年山东省每年对技术工作人才需求缺口大,其中,拥有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技能人才最为紧俏。据预测,市场需求的主要职业有:营销人员、收银员、电子商务员、物流业务员、保险业务员、推销、展销人员等十种职业,需求专业相对比较集中,其中排名前3位的专业分别是:市场营销、会计、电子商务。

(二)、调查回访情况

通过走访我系毕业生就业单位,他们一致反映我系毕业生素质较高,工作认真,整体情况较好。现在从事本专业的毕业生对工作都较为满意,他们认为对他们工作影响最大的就是专业知识和社会经验,要求学校多开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那些在自己工作单位较有成就的毕业生大多是理论知识功底厚,动手能力和社会能力强的优秀毕业生。而有的毕业生并未被对口专业的企、事业单位录用,安排到其它用人单位后,经过对业 务日趋的熟悉,对技能日益熟练,也都非常热爱自己的现职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们普遍认为在不对口专业的工作岗位上工作,创新意识和适应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学会如何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也非常重要。

二、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与近百位毕业生及近20家企业单位联系交流情况来看,毕业生在工作过程中存在如下情况:

(一)、学生吃苦耐劳精神不够。学生走出学校,进入社会后,不愿意从事体力劳动工,眼高手低,特别是多数学生缺少吃苦耐劳精神,所以在就业之路上难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而我系一些卓有成就的毕业生之所以事业有成,他们都是从基层做起,因此,吃苦耐劳精神在人生之旅上尤其显得重要。

(二)、部分学生就业稳定性不够。在同一单位工作无长期打算,走到哪儿算到哪,不愿意与用人单位签订长期的用人协议,这样导致用人单位对学生失去信心,一些重要部门人员不愿意让这些学生在管理岗位工作。

(三)、学生所学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应用能力与市场存在较大差距。

(四)、没有充分发挥校友的作用。我系在山东有很多学生,其中一部分人事业有成,但在日常工作中,学生与校友的联系不够,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没有将校友的力量予以整合,形成合力,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服务。

(五)、教学实践环节重视不够。实习是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在调研中,各校友及用人单位反映最多的是学生的实习。学校固定的实习基地较少,大多数是自己找实习单位,学生反映,在校期间“实习时间安排不合理,时间又太短”、“实习指导力度不够”、“实验室少且设备陈旧”等问题较多。实习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它开展的成功与否,会影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的提高及毕业生今后的就业,甚至发展前途。此次考察与有关企事业单位签订学生的实习、就业基地协议,就是想为今后的学生实习提供良好的帮助并促进学生的就业。

三、就业形势分析

通过本次调研,结合社会就业形势,对当今毕业生就业市场做了以下三方面分析:

(一)、市场机制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市场不仅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其机制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在我系毕业生就业中。经济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就业状况,经济结构的调整直接影响社会对于人才结构的需求状况,进而影响到我系专业的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影响毕业生就业。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的地区,对于人才的需求层次是不同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机制对于我系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向标作用越来越明显,不少新兴的专业和领域都是因为市场的需求而应运而生的。因此我们的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应当主动地去适应市场发展,而不是被动地要市场来适应我们。

(二)、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如今只单纯拥有毕业证和普通技能证的学生也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现代社会趋向于需要那种“诚信为本,才智并举,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从调研情况看,大部分用人单位对于专业知识扎实、思想素质好、动手能力强、外语水平高的毕业生颇为青睐。针对这种情况,我系为了使学生在今后就业中,拥有更有利的竞争条件,强调学生在学好专业的基础上,应积极主动地通过考试获得相关资格证书,为将来就业提前做好准备。

(三)、用人单位管理机制趋向更加灵活

毕业生就业呈现多样化,特别是人事制度的改革,使得用人机制呈现多样化趋势。

根据以上情况,结合我系实际,今后学生教育培养方向应定位在质量高(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定位准(从进我系到毕业,根据社会市场需求,确定学生教育方向)、能吃苦(通过在校期间的教育,树立学生干一行爱一行的良好敬业精神)、适应快(能适应市场的需求,能适应工作需要)、工作到位(爱岗敬业)。

经济管理系 二〇一〇年十月十七日

篇2:市场就业需求变化分析

艺术设计系今年共有10届毕业生将近800人,分属7个专业。包括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专业,室内装潢专业,染织艺术设计,摄影艺术、装饰艺术、影视动画专业。

从历年的就业情况来看,艺术设计系从就业方面环境艺术设计,染织艺术设计、装饰艺术,影视动画专业就业比较理想,专业人才需求量较大,就业面较广,主要在一些事业单位,南方相关棉纺企业,服装企业,染织行业,国有和地方的地毯厂级公司,还有一些省内外的装饰公司。

相对而言电脑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摄影专业就业需要继续努力,主要原因是专业相对同类学校,我院目前还是专科毕业生,行业又相对饱和,对毕业生的层次要求相对较高,并且就业面比较狭窄,如摄影专业。

纵观近年来我系毕业生就业情况,总结出了我们艺术设计系毕业生面对就业的优势和劣势:

一、我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优势:

稳定的市场需求。由于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人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由量变向质变转换,市场上商品供过于求,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创意设计成为企业竞争的另一手段,帮助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走上健康发展之路,同时精美的设计也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精神与物质需求。而艺术设计是一门融多种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边缘学科,主要从

事环境艺术设计、影视动画设计等方面的工作,从环境、建筑、室内,到包装、服饰、生活用品,人类一切生存空间、物质和生活方式,都要经过精心而富有创意的设计,艺术设计日益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不断新增的与艺术设计专业有关的职业就是最好的说明。

便捷的创业之路。与基础学科不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都有一技之长,创业更易见成效,因其与市场的紧密结合度高,经济效益明显。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多选择到小型设计公司实习,在实习期间不仅专业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也一定程度上学习到了公司的一套管理方法,为毕业后组建“设计工作室”打下基础,而且设计工作室一般不需要很多员工,只需电脑及一些辅助设备,再加上自己的才智,即可运营,创业之路比较便捷。

二、我系毕业生就业的劣势:

文化内涵比较欠缺。进入大学后,重视专业课程而相对轻视其他文化课程的学习,导致文化修养不够,知识面窄,文化基础薄弱。艺术设计是个综合的专业,设计师要设计出一个好的作品,不仅需要掌握各种电脑设计软件,在技术层面上提高自己,还必须了解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紧跟时代前沿,在文化层面充实自己。

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脱节。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和文化品位,因此,设计只有面向市场并接受消费者的检验和使用后,价值才体现出来。而在实际项目中,设计者经常须根据客户意见而再三修改设计方案。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在刚面对市场和客

户时,这种设计与生产上的差距更大,因为设计多数情况下受到市场、客户和消费者的限制,而传统课堂教学中几乎不存在这些限制,学生一旦真正面对市场和客户进行实际操作时,往往不知所措。

针对我系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我们应该还需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培养扎实的专业基础。专业设计能力是一个专业设计人员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但在艺术设计专业中,有不少学生都过分看重和依赖电脑技术,他们把出色的专业设计能力理解为对电脑软件的精通,而忽视了手绘等基本功的锤炼。高等学校应重视学生基本功的培养,加强艺术修养、艺术表现、设计方法和设计创造能力的培养;在专业基础知识的考核上,以实践与口试相结合,增强学生在基础知识上的融会贯通能力。

二、鼓励双学位,成为复合型人才。产品从开发与设计到市场销售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设计教育走向综合化已成为无可回避的发展趋势。而目前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虽然从单纯的美术生转而成为精通电脑技术,但是太过专注于本专业的学习及各种设计软件的应用,忽视了其他专业的涉略,导致知识面窄,因此在教学中大力发展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注重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修读第二专业,第二学位,具备文理综合能力,使学生在人才市场上有不同的优势,到单位之后可以独挡一面。

三、增加文化内涵的培养。纵观人类设计史,优秀的设计作品不仅因制作精美而具有其“形”,更因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支撑而具备了“神”,“形神兼备”才真正称得上是优秀的设计作品,也只有这

样的作品才能够真正实现对大众生活的美化和提高。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文化内涵缺乏的现状,高等院校应将中国文化史、西方文化史、民俗学等作为必选课程,而高校也应不断观察市场动向,预测社会需要,不断调整选修课,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国际视野,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

四、加强师资力量,培养“双师型”教师。在高职教育中,国家提倡“双师型”师资,即要求专业课教师具备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和素质;二要类似工程技术人员那样,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针对艺术设计教师实践技能薄弱的情况,高校应积极从实践、科研第一线引进高素质的、具有一定的工艺能力、实验及创新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的人才来校做兼职教师,或者选派教师到企业工作锻炼,加强校内外教师的双向交流,提高在职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艺术类大学生一般强调个性化发展,集体观念、团队意识相对淡薄,在行为上往往表现出较强的个性以及以自我为中心的散漫和较大的随意性。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如举行一场“创意校园”环境宣传展,由擅长平面设计的同学制作文案,以动画、装潢设计等不同的方式制作宣传单、宣传片,再由环境艺术方向的同学制作环境设计效果图并制作微型模型,再进行展示设计,这样一场各个环节紧扣的校园文化活动,对于培养团队协作必有正面作用。

篇3:市场就业需求变化分析

一、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确定人才培养定位

据调查, 目前重庆市人才资源大部分集中在机关、学校、医院、研究院所等行政事业单位, 分布在工业、农业、商贸等实业领域的较少。而在各产业的人才分布中, 传统产业人才较多, 新兴产业人才较少, 全市重点发展的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天然气化工、生物医药、新材料、信息、金融、环境保护等产业人才严重不足。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和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将是人才需求的重点, 专业技术人才的短缺是今后较长时期我市人才供求的主要矛盾, 而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的短缺是我市人才供求矛盾的重要方面。

从调查结果看, 全市实用技术人才主要紧缺汽车摩托车、高新技术、装备制造、资源加工等4大类支柱产业需求的100多类人才。其中, 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人才严重不足, 专业技术人才占职工人数的比重约为3%, 中专及技校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不到职工总数的5%, 平均每家企业拥有专业技术人才0.7人、中专及技校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1.7人。从结构看, 全市高技能人才只占职工人数的2%, 低于全国平均3.5%的水平, 与国外制造业发达国家普遍达到30%-40%的比例相距甚远。

二、根据全市高校专业设置和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整学院学科专业

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不仅要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同时要综合考虑全市高校的学科专业情况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避免盲目重复设置专业。椐重庆市教委统计, 我市高校开办学校较多、毕业生数量较大的本科专业排序是: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工程、汉语言文学、会计学、经济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法学、旅游学管理、艺术设计、美术学。从我校的实际情况看, 这17个专业中我校就占了10个。从毕业生就业情况看, 椐《2006年重庆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报告》统计, 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低于50%的专业有21个:表演、美术学、土地资源管理、园林、动画、农学、生物技术、农林经济管理、摄影、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戏剧影视文学、生物工程、装潢艺术设计、环境科学、园艺、绘画、林学、植物保护、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服装设计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这21个当中, 我校有7个。在签约率最低的4个本科专业中, 我院占2个, 达50%;在签约率最低的3个专科专业中, 我院也占2个, 达66%。因此学院专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

根据四川省人才市场提供的供求信息统计分析:四川省用人单位需求专业排行前20名:市场营销类、计算机与应用类、管理类、经济/金融类、土建类、餐饮酒店类、机械类、后勤服务类、房地产类、财务类、轻工粮食食品类、文秘类、教学类、医药卫生类、设计类、科学研究类、电子类、化工与制药类、旅游娱乐类、交通运输类。这些排行在前20名的社会需求专业, 我们学院最多不到5个。供大于求前五位是:计算机与应用类、机械类、管理类、电子类、教学类。其中教学类替代了财务类。在求大于供前五位中, 我们学院恰恰很少, 而在供大于求前五位中, 至少有三大类在其中。这里明显看出, 我们的专业设置趋同化比较严重, 与市场需求的矛盾也比较突出。

三、关于独立院校学科建设和专业改造的思考与对策建议

(一) 专业人才市场调研的基本结论:

人才市场供需基本状况是应用型专业人才市场需求量大, 理论型人才市场需求量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市场需求量大, 文科类专业需求相对较小;传统的优势专业已经逐渐失去优势, 必须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实力作出适当调整。

(二) 我校学科建设专业调整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虽然我校学科较齐、专业较多, 已成综合性的学科群和相应的专业群, 但重点学科和相应的重点专业未建成或未明确, 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内在关系没有完全理顺, 应用型高素质高级专门人才的层次性与现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规格错位, 人才培养模式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进一步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树立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 坚持以行业为背景, 加强与用人单位合作办学, 实施订单培养等方面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三) 对我校学科建设、专业改造的几点对策建议:

首先, 理顺文、经、管、法、外、美、影、理、工等学科群的内在关系。围绕一条主线—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 突出两个特点:师范生、艺术生, 构架三个层次:本科、专科、预科, 明确重点建设学科, 改革相应的专业群, 调整专业方向, 文科为主, 发展工科, 完善与工科相应的理科专业。

其次, 明确我校办学思想和整体办学水平的定位。坚持走“质量立校, 人才兴校, 特色强校”之路, 以学生成才为根本, 本科教育为主体, 多学科协调发展。立足重庆, 面向西部, 辐射全国, 扎根基层, 把学校建设成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 整体办学水平跃居全国独立学院前列的教学型大学。

再次, 依靠二级学院, 实施学科建设和专业改造。我校工商学院、美术学院等在先行进入专业人才市场调研基础上, 找准自己专业改革和建设的着力点, 工商学院理论经济学改造为劳动经济、工程预算经济、物流经济学等。然后汇总到学校, 再组织专家做全面论证。学校成立学科建设专业改造领导小组, 负责统一指导, 下设办公室, 进行规划和协调工作。

(四)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学科专业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龙头、主线, 是一所大学发展的关键, 是衡量办学水平与社会地位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也是全面推进学校发展的一项整体性、战略性和根本性工作, 因此应该花一定的时间精力集中解决;二是改革要有胆识、有勇气和有魄力, 改革会触动部分人的利益, 必然有这样或那样的阻力;三是要慎重稳妥进行, 依靠二级学院进行, 因为院系了解本学科、本专业的现状问题、前沿动态、发展方向和前景;四是必须突出特色, 要遵循比较优势原则, 坚持有所为, 有所不为, 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势所在, 力求独树一帜。

摘要:以就业为导向, 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是高校人才培养和生存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独立学院的有关情况, 在强化市场调研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

篇4:市场就业需求变化分析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的就业问题,更显复杂多变之态势。因此,有必要利用现有数据,对可能持续较长市场调整期的劳动力——不同技能水平和不同人力资本劳动力市场的流动趋势进行分析,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一个前瞻性的参考。

一、教育分流加重了劳动力人口的结构供给压力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计划生育政策,加速了中国人口自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化,从而使家庭——不管是城镇家庭,还是农村家庭,都更易于集中资金投资于子女的教育。这与中国大学的扩招一起,在提升人口素质的同时,也分流了劳动力的供给渠道。

从历史向度而言,中国65岁以上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已经从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的55.75%增长到2007年年底的72.78%——这预示着中国人口已经进入到了“人口红利”的最高时期。经过这一时期,中国将由“人口红利”转入“人口负债”——那时,老龄型社会的压力,会羁绊中国经济的增速。在劳动力人口所占比重达到72.78%之后,伴随少儿人口所占比重的持续降低,每年新增的劳动力人口数量,会急剧下滑。2008年新增劳动力人口为700多万,2009年为600多万,到2014年时会下降到只有100多万。此后,会出现负增长。即在“十二五”的期末,中国劳动力人口的总数量会在大势上趋于减少。目前,劳动力人口的总量供给压力已开始减弱。

但劳动力供给的结构压力却日趋严重。伴随最近一段时间高中阶段职业教育的扩招,自初中毕业(因为没有进入更高教育阶段继续学习)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低技能劳动力人口开始减少(2005为667万,在2006年降低为533万,2007年降低为420万)。21世纪初,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扩张正好遇上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数量的萎缩,从而刺激了“民工荒”现象的出现。虽然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造成了低技能劳动人口就业压力——挤压出沿海制造业中的农民工,并在2008年年底形成民工的“返乡朝”。目前,刺激市场的大规模投入,以及铁路、公路、民航及经济适用房建设项目的推展,会在很大程度上为体力劳动者创造就业岗位,缓解蓝领从业人员的就业压力。

因此,结构压力的主要来源主要是大学毕业生供给数量的突增。2006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只有413万人,2007年增加到557万,2009年将增加到610万人。再加上2008年没有顺利实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届时仅需就业的大学生就会高达约800万人。

另外,职业教育在增加人力资本培育的同时,却以“蓄水池”的方式将本应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初中毕业生培养到了高中阶段。2003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516万人,2005年上升到的656万人,2007年达到810万人。提前实现了教育部的规划目标——2010年达到800万,与普通高中的招生人数持平。这表明:在初中及以下劳动力净增人数缩减的同时,接受过高中职业教育的劳动力供给人数开始大幅增长,为中国劳动力市场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在增加就业压力的同时,可潜在提高制造业产品的质量,增强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就是说,在人口总量供给所带来的“人口红利”达到既有高度之后,由人力资源的培育所带来的“人口红利”已开始显现。这个显现的主要表征,一方面体现为大学生数量供给的剧增;另外一方面则体现为高中阶段职业教育的迅速扩展。

但由于中国企业的技术更新和升级力度慢于职业教育和大学生供给的增速,也由于中国城市化速度严重滞后于工业化速度,故在人口转型与经济转轨过程中,整个社会提供的“升级岗位”出现了短缺,并由此阻延了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

所以,最近几年愈演愈烈的大学生就业难,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中,也会伴生中等职业教育产品——接受过高中职业教育的毕业生的择业难。这种“困难”,并不是劳动力人口供给中短期的结构性压力,而是一个可能持续多年的结构性压力。我们必须认识到,教育的劳动力管道分流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对此,国家必须制定长期的企业发展战略和劳动力市场就业指导战略,将教育发展战略置于经济发展战略之中并使其在人口转型和社会转型中实现平稳过渡。

二、劳动力人口加速向第二、三产业及在地区之间转移

改革开放30年来,劳动力的流动趋势强烈地表现着自乡村向城市的净注入。20世纪80年代,城市实行的“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生育控制政策,使21世纪初城市户籍人口迅速老化。城市劳动力的不足与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拉动了农村人口到城镇的就业冲动,加速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仅从最近几年的数据可以看出,2004年城镇新增劳动力837万,而乡村减少劳动力69万;2005年城镇新增劳动力835万,乡村减少劳动力230万;2006年城镇新增劳动力999万,乡村减少劳动力404万;2007年城镇新增劳动力1040万,乡村减少劳动力450万。再过几年,等农村新增劳动力表现出“90后”特色时,中国乡村劳动力的减少趋势,将进一步显著。

目前,自乡村流动到城镇的劳动力数量,已经达到了1.3亿到1.5亿多。这几乎占整个城镇就业劳动力的一半。在乡村人口缩减过程中,接受过较高教育的年轻一代,越来越不愿意作农民,而希望有更多机会在城镇非农就业。这种强烈的心理预期,会使农村劳动力进一步趋减。同时,科技进步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土地集中趋势,将继续加大农村对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推力”。

中国劳动力自乡村向城镇的转移,还体现着地区结构上从中西部向东南沿海一带的流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在解决了当地存量劳动力就业的同时,还吸纳了大量农民工的南移和东移,带来了增量劳动力的积聚,形成“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唐”地区的经济聚集效应。截止到2008年第三季度,东部地区用人需求占全国的比重都在60%左右。东部地区的求人倍率,也大大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1以上。

另外,乡村劳动力向城镇的流动,还直接带来了劳动力人口在三次产业之间配置比例关系的变化: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日益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日益上升。而最近几年的趋势是,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增长更快。这强烈地表现着“中国制造”的特色。截止到2007年年底,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已经下降到40.8%(1978年为70.5%),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上升到26.8%(1978年大约为17.3%),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已经上升到32.4%(1978年为12.2%)。

2003年之后,东南沿海地区的制造业,在出口导向的发展势头被国际市场所限制之后,为求得更大的利润空间,开始向人工成本和土地价格较低的中西部地区缓慢转移。在前几年的转移中,一度将沿海地区的“民工荒”带入了中部中国和西部中国。所以,中国职业教育所带来的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将使中国在未来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仍然在制造业有所作为。在东部地区技术升级的同时,中西部地区会承接东部地区的制造业而继续引领“中国制造”的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发生的这种地区转移,会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劳动力——尤其是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廉价劳动力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梯度发展所促使的企业转移速度,直接决定着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速度,而金融危机及其导致的实体经济增速的放缓,可能会加速这一调整的进程。

事实上,中西部地区或者那些劳动力输出大省,正在积极应对这种变化,正以自己的比较优势迎接历史赋予的发展机遇。如果国家适时施以引导和培育,多予少取、休养生息,在梯度发展中,中西部极有可能以丰富的劳动力优势求得快速发展的大好局面。

三、私营企业已成为解决劳动岗位的主战场

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的从业单位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只有7451万人。但到1995年就增长到1.1亿多人。在上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裁员分流之后,国有单位从业人员的数量开始持续下降。截止到2007年年底,只有6424万人。集体单位从业人员也下降到718万人——与1991年相比,几乎只剩下其时的零头。

但与此同时,城镇私有企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却迅速上扬。1993年,国有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时,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只有186万人。1999年增长到1053万人,2003年增加到2545万人,2005年增加到3458万人;到2007年年底,已经增长到4581万人。此时,城镇个体从业人员,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到2007年已经增长到3310万人。仅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的数量相加(4581+3310)已经达到7891万人,超过了国有单位和集体单位从业人员的数量之和(6876+718=7594万人)。

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从业人员数量的增长,使其成为我国解决城镇劳动就业岗位的主战场,尤其是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主战场。2008年前三个季度的调查数据表明,在劳动用工需求中,私营企业的需求量,均占27%左右。虽然东部地区出现了私营企业大面积的破产,但在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特色的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中,私营企业制造的用工需求,却始终占据首位,并在全国总体劳动用工需求中继续保持了27%左右的比重。所以,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日渐加重,但在用工需求上,内资企业创造的需求一直保持在70%以上,而外商投资企业创造的用工需求一直没有超过10%。故只要国家采取可行的内需刺激政策,被沿海地区挤压出的“民工返乡潮”或失业问题就不会过于严重。

不仅如此,在我国的农村,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已达到1.5亿,私有企业从业人员2672万,个体从业人员2187万。也就是说,在农村4.76亿劳动力中,已有将近2亿在企业就业。从事家庭农业生产经营的就业人口,已经下降到2.7亿左右。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变化。

因此,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大力提倡以创业带动就业,应该是未来很长一个历史时期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而非权宜之计。为此,我们要通过宣传和利益导向,鼓励自主创业,继续转变那种“千军万马”挤“公务员”之独木桥的观念,为就业人员改善创业环境,着力扶持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缓解我国面临的就业压力。

四、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技能培训及其问题

前已述及,我国的劳动力供给,业已经过教育而分流为不同人力资本的劳动力。不同人力资本的劳动力,面对着不同的求职市场。但市场的需求,却决定于整个国家宏观产业结构的发展。因此,市场对不同教育管道提供的劳动力,表现出不同的需求比重和不同的求人倍率。

如2008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市场对“大专”文化程度劳动力的需求比重仅分别为15.7%、15.3%和15.6%;对“本科”文化程度劳动力的需求比重分别为6.4%、7%和6.8%。2008年第四季度,市场对“大专”文化程度劳动力的需求比重为14.3%;对“本科”文化程度劳动力的需求比重为6.4%,均比前三季度有所降低。这本身既与大学毕业者在整个劳动力人口中占据的比重有关,也与中国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的相对低下有关。

可让人担忧的是,市场对高等教育毕业生,包括接受了“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教育的劳动力的求人倍率,却有渐次走低的态势。如“大专”程度劳动力的求人倍率变低。2008年第一季度为0.99,第二季度为0.89,第三季度为0.87;“大学本科”劳动力的求人倍率,也表现出了同样的态势。分别为0.97、0.88、0.87。虽然“研究生”的求人倍率,在经过第二季度的低潮后有所上扬,但仍然达不到第一季度的1.49。

与此相反的是,“初中及以下”和“高中”组劳动力的需求比重,却并没有太大的变化。2008年的前三个季度中一直很平稳。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劳动力的需求比重,一直在1/4以上;对“高中”阶段劳动力的需求比重,一直徘徊在40%左右。其求人倍率,也有较好的表现。“初中及以下”组分别为0.97、1.06、1。高中阶段劳动力的求人倍率,分别为0.99、0.98、1.01,也很平稳。但高中阶段劳动力中接受过职业教育者的求人倍率,则稳健上升,分别为0.97,1.13,1.15,是所有需求中求人倍率最高的。这说明:高中及以下学历劳动者,在2008年的前三个季度,基本都可以找到工作。虽然在第四季度,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初中及以下”劳动力的求人倍率有所降低,但仍然维持在0.89;但大专、大学、硕士的求人倍率却仅分别为0.78、0.75、0.77。

人力资本的另外一个评级标准,是劳动力的技术等级。这是国家通过权威部门颁发给某个职业技能的就业资格认证。持有此项资格证书的劳动者,仍是企业的“香饽饽”。劳动力市场监测数据也表明:所有取得了职业技能资格的劳动力的求人倍率都大于1。这预示,这些劳动力几乎都是供不应求的,中国的“技工荒”局面仍在持续。另外,虽然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量,对低层次职业技能的需求量大于高技能者,但高技能者的需求量少,可供给则更少,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高级工程师)的求人倍率达到了4.05。这说明市场需要405个工程师,但却只有100个人来申请。

总之,当前劳动力市场的最大问题,是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供给超过了市场之所需。除此之外,以下几点也相当重要:

第一,大学生所学知识与市场存在脱节现象。为什么职业教育的求人倍率高,而大学生的求人倍率低?一个主要原因,在于职业教育紧跟市场而调整,但大学教育的课程、知识要点和专业配置及老师等,一旦固化,就很难改变。

第二,大学教育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所谓数量增长,质量下滑。很多学校,本不应该升级为大学,但却通过种种渠道,取得了招收大专生和本科生的资质。在老师的教学力量未经提高之前,专科学校向大专院校的改变,大专院校向本科院校的改变,本科院校对研究生招生点和招生名额的“跑”、“要”、“扩”等,不仅使教育质量严重缩水,而且滋生了教育净土的腐败,破坏了文凭资质对就业市场的质量导引机制,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可悲现象。

第三,中国的教育体制,是理论教学式的满堂灌,而缺少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大学里,理论课多,实践课少,以增长学生技能为目的实践课更少。这种传统式的、重考试轻动手的、在精英教育时期不易暴露的教学缺陷,在大众教育时期已彻底不符现实之所需。

在治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时,我们过去比较多的强调要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强调和引导他们到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去,要他们到中小城市或农村去,但却轻视了对大学教育体制的改革,轻视了大学生对专业的自主选择,轻视了对大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也轻视了监管部门对课程设计与市场之接轨的检查。这是教育部门需要深刻反思的地方。

所以,为治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我们一方面必须在需求上,以产业进步创造更多白领职位;另外一方面,也必须在在供给上,提高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并使之与市场加强联系。而当务之急,在于以培训提高劳动技能,增加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数量,给职业教育如普通教育一般的地位、身份和待遇。

篇5:市场就业需求变化分析

外语系2011届商务英语专业共有毕业生189人,根据毕业生应聘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及我院的合作企业反馈回来的信息,我们对2011届的就业市场作如下分析,从目前情况分析,2011年世界经济有望出现缓慢复苏,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总体趋于改善。

一、教育培训类岗位

今年,少儿英语培训及英语早教学校成为热门,月薪较高是学生们报考的主要原因。如美吉姆早教中心就来我系招聘了四人。另外,在已经举办的几场招聘会中,民办学校和培训机构的招聘比较踊跃。这类单位将成为部分学生的选择。如剑桥少儿英语学校、新东方、李阳疯狂英语集团、蓝鸽集团、狮王国际、加拿达少儿英文培训等机构招聘讲师及管理人员,不少学生得到了初试、复试通知。

二、非教育类的就业市场分析

今年就业前景比往年要好,市场逐步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影,外出应聘的毕业生普遍感到市场对商务英语和涉外翻译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大,要找到一份工作并不太难,能否找到称心合意的工作,则与个人的能力成正比。大部分同学对就业充满信心。

1、能容纳毕业生的行业和岗位。今年我系组织的几次

有规模的招聘会中,商务英语和涉外翻译方向缺口都很大。进场招聘的企业比上一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外贸、培训、金融、翻译等行业对这两个方向的学生比较有吸引力。在外贸方面,参与招聘的公司大部分为中小公司,少见知名度较高的大公司。业务主要涉及服饰、纺织、家具、电子电器、金属、咨询服务、代理运输、旅游服务等。招聘岗位有外贸业务员、销售员、助理、翻译等。在金融行业,银行、金融咨询服务公司、证券公司等是部分学生向往的就业单位,其中银行最受欢迎。另外,金诚立达投资公司因为待遇优厚也颇受毕业生的青睐。

此外,喜来登国际大酒店,龙奥大厦兆阳外贸公司等单位到我系招聘总经理英文翻译兼贸易部主管、国际业务员等。

2、就业目的地的选择及预期工资。学生普遍对济南、烟台、青岛等地的企业感兴趣,鲁西南等欠发达地区的企业较少学生关注。大部分同学都将自己的预期工资定在1500-2000不等。招聘会上大部分公司不亮出公司月薪,打出底薪的公司中,大部分给出800-1200。同学普遍认为在繁华都市生活,这样的收入远远不够。

3、毕业生的竞争优势与劣势比较。

竞争优势:如果应聘企业,学校名气对争取初次面试机会影响不大,大部分企业的招聘不存在学校歧视;大部分同

学的口语能力较强,不比省内其他高校的同学逊色。因此,在培训机构和公司的招聘中,不少同学得到复试机会;毕业生比较务实、自信,对就业持乐观态度。竞争劣势:实践经验不及广外及其他高校毕业生丰富;专业功底与广外学子相比有一定差距;在培训行业,学校名气不够大对毕业生应聘有影响。

4、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看法

用人单位招聘应届毕业生的主要原因是眼界开阔、吃苦耐劳、敢闯敢干,希望能找到有责任心、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品德和素质高的毕业生。总起来说,企业还是比较认可学生在校期间组织的活动和担任的职务的。大部分企业青睐于学生有职业资格证书,例如BEC,其次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

通过上述调查,毕业生如果专业知识过硬,找准与招聘单位的共同点,掌握一定的求职技巧,是可以找到满意的工作的。

篇6:市场就业需求变化分析

市场变化对企业运行的影响及引起市场需求变化的原因

目前,企业订单数量和利润较以往有所减少,主要影响因素有三个:一是受人民币升值影响,二是欧洲债务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三是原材料和人工成本的不断增加。

篇7:市场就业需求变化分析

从市场需求论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就业

作者:李曦 李燚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8期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已大大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从就业市场需求的角度探讨了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基于这些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市场需求英语专业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c)-0245-01引言

21世纪是一个科技、经济突飞猛进的大变革时代,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仅仅拥有专业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新世纪人才需具备国际观念以及通晓、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而首要条件就是必须具备外语能力。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趋势,大量的既懂专业知识、又能熟练使用英语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备受市场青睐。就业市场现状

2.1 我国就业市场现状

从1999年我国普通高校第一次大规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数量从1998年的108万人增加到382万人,在校生人数从1998年的341万人增加到1109万人,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均增长了两倍多,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正式进入了“大众教育”阶段。在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的情况下,毕业生就业工作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

2.2 语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市场现状

曾经炙手可热的英语专业,近几年来出现了供大于求、竞争加剧的形势。对于知识结构和就业面都相对单一的英语专业学生来说,一职难求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时,社会对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需求正不断增加。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我国每年仅需要少量外语与文学、外语与语言相结合的专业人才以从事外国文学和语言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却需要大量的外语与其他有关学科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这种复合型的外语专业人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语专业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新时代的需求。新形势下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3.1 社会原因

首先,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英语专业的扩招数量一直排在前列,使英语人才的供给量迅速增加,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其次,由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交流的增加,英语在我国各个领域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国内小学、幼儿园都开设了英语课。此现象导致了英语专业过热,市场需求饱和,英语人才过剩。此外,随着英语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培训机构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非英语专业学生以及社会人员都能够较熟练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再加上海外留学人员的不断回归,英语就业市场的压力越来越大。

3.2 英语专业本身的原因

1)专业内容及课程结构的局限。除一些专门学科外语院校的外语专业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之外,我国高校外语专业依然围绕语言文学设置。无论是基础课程,还是高级课程,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专业课。学生的专业四、八级成绩再高,听、说、读、写再好,只要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涉及其他领域的相关内容,便显得一筹莫展、无所适从。

2)教师素质的局限。首先,知识面窄,知识结构单一。我国高校外语专业教师往往本科、硕士都毕业于外语专业,在知识储备方面就比较单一。

其次,教学观念落后,忽视能力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语言知识的输出而忽略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不善于发现、提出问题,更不善于分析、解决问题。另外,缺乏对就业、社会的足够了解。当新生入学或老生面临就业、考研遇到问题进行咨询时,往往并不能给以恰当的指导和帮助。对英语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几点建议

4.1 改革专业内容及课程结构

1)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首先,要改革传统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受益终生的多方面能力和素质。以学生成长、发展和潜能开发为目标,尊重学生个性和心理需要。改革考试制度和考试形式,注重和强调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其次,要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多采用启发式、交流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2)改革课程体系,调整专业设置。要实现英语和专业一体化培养,首先要妥善处理好两个专业课程之间的取舍、衔接,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之间的互补,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之间的递进等关系。其次,在教材的选择上,要注重内容的新颖性、实用性和规范性。

4.2 建设具有复合型知识的教师队伍

1)引进人才。外语学院可以引进具有丰富的其他专业知识的外语人才,或具有其他专业背景、外语水平较高的人才,也可聘请其他专业的教师承担创新型课程的教学,或聘请非语言专业毕业的外教,利用其语言和专业优势来教授课程。

2)内部培养。学校可以根据教师的兴趣和自身的知识储备选派外语教师进修,或聘请校内外优秀教师对外语教师进行培训。这些途径对帮助外语专业教师拓宽知识领域、更新知识结构大有裨益。

4.3 以市场为导向,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

1)掌握扎实的英语专业基础知识。在专业设置上要根据当前就业市场对英语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整,强化英语专业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脱颖而出。

2)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随着英语学习的广泛普及,非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越来越高。英语专业毕业生势必要通过双学位,选修课等形式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拓宽专业领域。学校应根据目前市场人才需求,适当增设一些英语应用型课程,以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3)以课外实践活动为载体,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英语专业学生应该多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学生既是参与者也是组织者,他们在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也学会了沟通、协作和奉献,大大提高了综合素质。

4.4 重视就业指导教育工作,推进全程性就业指导教育

面临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少英语专业毕业生往往期望值过高,还存在自傲心理。这需要我们通过就业指导课程、邀请成功校友讲座等形式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结合英语专业特点,帮助他们了解当前就业市场需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并帮助学生掌握好求职本领及技巧,做好职业道德教育、就业心理教育及就业竞争的指导,从而加强对学生的全程性就业指导教育。

4.5 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

毕业生要主动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转变择业观,调整择业去向。我们要帮助英语专业毕业生降低就业期望值,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思想,鼓励他们到急需英语人才的地区和用人单位去就业。积极鼓励和引导英语专业毕业生改变一次就业定终身的思想,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或是继续深造、出国留学以拓宽就业渠道。

总之,尽管我国对英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英语专业毕业生仍存在一些弱点,面对激烈的就业形势,高校需要改革专业内容和课程结构,建设一批具有复合型知识的教师队伍,通过改变人才

培养模式,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重视就业指导教育工作,拓宽就业渠道,从而使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更具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8:重庆辣椒品种市场需求变化分析

1 发展现状

辣椒分为甜椒、辣椒两大类,由于重庆特殊的气候条件和食辣的消费习惯,辣椒品种类型以辣或微辣型的辣椒为主,本地基本不生产甜椒、少量消费的甜椒由外地供应。目前重庆市场销售的辣椒品种主要有鲜食辣椒(采收青椒为主、直接作蔬菜食用)、加工型辣椒(采收红椒为主、加工成各种辣椒制品)两大类。

1.1 辣椒品种数量多

据调查,目前重庆市场辣椒种子种苗销售的企业共有45家(其中国营种业企业有重庆科光种苗有限公司和重庆市种子公司),共经销国内外科研单位、种业企业的辣椒品种312个,其中鲜食辣椒品种203个,占65.1%;加工型辣椒品种88个,占28.1%;甜椒品种15个,占4.8%;观赏彩椒品种6个,占2%。鲜食辣椒、甜椒品种95%以上为杂一代品种,而加工型辣椒、观赏彩椒品种多为常规品种,杂一代品种不到10%。

1.2 辣椒品种类型丰富

鲜食辣椒品种中,多为微辣或半辛辣品种,其果形各异,有灯笼形、牛角形和小尖椒形等(见表1)。其中,(1)灯笼形或类似灯笼形品种62个,占鲜椒品种数量的30.5%,种植面积占鲜食辣椒的50%以上,主要品种为‘苏椒五号’、‘苏椒博士王’、‘改良早丰’、‘早杂2号’等;(2)牛角类型品种81个,占鲜椒品种数量的40%,种植面积约占鲜食辣椒的30%,主要品种有‘渝椒5号’、‘渝椒7号’、‘渝椒12号’、‘洛椒98A’、‘汴椒1号’、‘湘研13’、‘种都4号’;(3)小尖椒类型品种60个,主要品种有‘辛香8号’、‘渝辣10号’等,占鲜椒品种数量的29.5%,种植面积约占鲜食辣椒的20%。

加工型辣椒均为辣味较重甚至辛辣的品种,可分为干椒加工、酱制加工和泡制加工等(见表2)。其中(1)作干椒加工的品种31个,占加工型辣椒品种数量的35.2%,种植面积占加工型辣椒的65%,主要品种有‘艳椒425’、‘世农朝天椒’、‘石柱朝天红’、‘天宇3号’、‘红星’、‘小米辣’等;(2)作酱制加工的品种26个,占加工型辣椒品种数量的29.6%,种植面积占加工型辣椒的20%,主要品种有‘辣丰3号’、‘干椒1号’、‘红椒589’、‘湘辣4号’、‘大将’、‘二金条’、‘辣妹子’等;(3)作泡制加工的品种31个,占加工型辣椒品种数量的35.2%,种植面积占加工型辣椒的15%,主要品种有‘朝天148’、‘绥阳朝天椒’、‘遵椒1号’、‘贵州小米辣’等。

1.3 重庆自育品种比例大

尽管进入重庆市场销售的辣椒品种有300多个,但是通过全国和各地方审(鉴)定的品种仅为56个,不到20%。其中重庆选育的辣椒品种有15个,占全国和各地方审(鉴)定品种的1/4以上。

1.4 国外品种来势甚猛

现韩国和日本的辣椒种子业企业通过各级代理进入重庆,以自己的优势品种占据重庆市场,速度很快,势头很猛。特别是加工型辣椒品种方面,共有20余个品种,主要是朝天尖椒类型,如韩国世农公司的‘红缨朝天椒’、‘干椒4610’,美国孟山都公司的干椒品种‘天宇三号’、‘天生’,日本八江农芸株式会社的单生朝天椒‘峰火’等,部分品种在加工型辣椒基地有不小的面积,如世农‘红缨朝天椒’在綦江、巫溪种植达80余hm2。

2 需求分析

2.1 需求变化

重庆辣椒品种随着科技的进步,经历了常规品种、杂交品种、专用品种的变化历程,是由消费需求、市场需求变化引导种植和生产品种需求变化。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辣椒生产量少,自给自足多,商品量不多,以常规品种为主,如‘长沙牛角’、‘四川二金条’;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专业化蔬菜基地的逐步建成,市场供应需求增加,辣椒商品率提高,同时杂交种出现,灯笼形的鲜椒一统天下,如‘早丰一号’、‘改良早丰’等品种;进入20世纪90年代,辣椒供应数量充足,城乡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需求多元化,不同类型的辣椒被消费者接受,除了灯笼形品种外,长尖椒形、小尖椒形品种(如‘早杂2号’、‘湘研3号’、‘渝椒5号’、‘湘研5号’等)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进入21世纪后,食辣的消费习惯和本地加工业的兴起,消费市场进一步细分,除了微辣型品种外,辛辣型的朝天椒类型、酱制专用的长尖椒品种需求剧增,品种数量也增加到如今的几百个,如‘艳椒425’、‘朝天148’等。

2.2 主要趋势

(1)专用型品种需求增加。重庆辣椒主要是以满足本地食用需求,以及为当地辣椒加工企业提供加工原料。因此,重庆市场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微辣型薄皮灯笼椒类型品种、辛辣型长尖椒类型品种、干鲜两用辣椒品种及干制、泡制专用的辛辣型朝天椒的需求将会增多。

(2)观赏型辣椒品种需求增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态农业、都市农业及庭院栽培的发展,辣椒不仅要求好吃,而且要求好看,因此,具有不同颜色和果形,既有观赏价值又有食用价值的新颖观赏型品种需求会越来越大。

(3)特殊品质的常规品种需求增加。由于消费口味需求的变化,辣椒杂交种产量高,但某些品质不如常规品种,因此,除了需求微辣和辛辣的辣椒杂交品种外,一些具有特殊香辣味、胡辣味或脆嫩性的常规品种需求会逐渐增加。

3 存在问题

3.1 品种名称混乱,夸大宣传

由于辣椒不是重庆市的主要农作物,实行的是认定登记制,不需经过严格品种审定程序,因此进入重庆市场的辣椒品种较多。由于企业间的竞争及利益关系,同一品种多个名称、种业企业贴牌销售现象严重,造成种植户难以识别真正的优良品种;部分经销商对品种的产量、抗性等宣传过度,经常使用“超级”、“椒王”等。

3.2 新品种多生态适应性鉴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由于辣椒基地化的发展,种植企业、业主正成为新品种引进、应用的主渠道,他们在引进新品种时,通过报纸、杂志宣传或其它业主的介绍,就直接进行大规模的引进,没按种子法进行正规的新品种适应性试验,使引进的部分品种不适应重庆高温高湿寡日照的特殊生态条件,造成试种失败。

3.3 部分新品种科技含量较低

重庆应用的辣椒品种中,鲜食辣椒品种科技含量较高,经历了2~3轮品种更替,而加工型辣椒是近年来才大规模的发展,品种数量和科技含量还处于较低水平,生产上仍以传统品种为主,生产用种良莠不齐,产量低,抗性弱,商品椒品质不高,部分区县甚至出现种植杂二代的情况。

3.4 新品种与新技术不配套

在重庆辣椒新品种推广中,部分新品种未与新技术相配套,未能发挥新品种增产增收的潜能。在加工型的品种应用上尤为明显,如用种量偏高,育苗水平低,种植密度大,不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等,致使新品种难于推广。

4 发展建议

4.1 加速自主品种的研发,应对外部竞争

利用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等辣椒方面的科研力量,加速重庆生态适应型辣椒新品种的选育研究,培育产量高、品质优良、抗病抗逆品种,满足不同的市场和消费习惯。

4.2 加强引进品种的适应性筛选

对国内外引进品种加强新品种的适应性筛选、鉴定,在不同的生态区域进行品种适应性试验,在比较筛选、小面积示范的基础上,再进行大面积的推广,以保证品种的优良特性能在适应区域充分发挥,发挥增产增收的潜能。

4.3 加强地方良种的开发

对某些特殊性状优异的地方辣椒资源,如高辣椒素、高辣红素或风味特别优良的资源,加强优选提纯,用于生产,满足对常规品种的特殊需求。

4.4 加强辣椒种子的生产经营管理

加强辣椒各经营单位的种子质量管理,必须按程序办理“四证”(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种子检疫证和种子质量合格证),严格规范标识标签内容,规范市场流通。

4.5 加强主导品种、适用技术推荐

上一篇:实习生辞职申请书版下一篇:面试最后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