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补助标准

2024-06-05

美丽乡村建设补助标准(精选6篇)

篇1:美丽乡村建设补助标准

广州市美丽乡村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广州市美丽乡村建设补助资金的管理,发挥市美丽乡村建设补助资金分配、使用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调动区、镇(街)、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我市美丽乡村建设长远更好地发展,根据《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穗办电〔2012〕92号)、《广州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广州市市对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穗财预〔2014〕168号)等相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市美丽乡村建设补助资金,是指市财政每年安排用于补助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简称市补助资金)。

第二章 补助资金筹集和使用

第三条

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实行市、区、镇(街)、村各出一点的方式筹集,以市、区投入为主。各区政府应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制定中长期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整体部署,分实施,分申请验收。对某一行政村的美丽乡 村建设,采取整体规划、分建设、持续提升、逐步成型的方式进行有序建设。

第四条

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每年按35条行政村的创建目标进行验收。

第五条

市补助资金为市财政专项资金,每年总金额为22000万元,分基础性补助资金和奖励性补助资金。市补助资金由市财政部门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方式下达区,按《广州市市对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管理,由区统筹使用,专项用于本区域美丽乡村建设,基础性补助资金不指定用于本正在创建的行政村,奖励性补助资金不指定用于已验收通过的村。

第六条

基础性补助资金每年9000万元,补助给白云、花都、番禺、增城、从化等5个区美丽乡村建设,其中白云4条、花都6条、番禺6条、增城8条、从化6条,共30条,按每条行政村300万元标准进行补助。萝岗、南沙每年分别按1条、4条行政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由所在区财政体制扶持建设。

第七条 奖励性补助资金每年13000万元,用于通过美丽乡村验收的区进行奖励性质的补助。每年第三季度,市美丽乡村办组织全市的美丽乡村进行验收,各区按增加2条村(萝岗区1条)申报验收的村庄,即白云6条、花都8条、番禺8条、南沙6条、萝岗2条、增城10条、从化8条,共48条村,验收按标准进行评分排名,排名第1-10名的按每行政村奖励600万元,第11-20名按每行政村奖励400万元,第21-35名按每行政村奖励200万元,第36-48名的视为不通过验收,不给予奖励。验收结果以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布。

第八条 市补助资金的使用范围:

(一)各区行政村的规划设计(含村庄整治规划)费用。

(二)各区行政村交通、能源、水务、信息、市政公用、消防、教育卫生、生态环保、文化体育等公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费用。重点是村庄基础设施“七化工程”和公共服务“五个一”工程。

(三)各区行政村美丽乡村文化设施、宣传设施、体育设施、清洁卫生等公益性设施的采购费用。

第九条 市补助资金不得用于平衡预算、偿还债务、改善办公条件、购置办公车辆、大型设备以及通讯器材、发放人员工资补贴等与美丽乡村建设无关的支出;不得用于美丽乡村工作经费、项目管理经费及经营性建设项目;不得用于征地补偿、拆迁补偿、青苗补偿等补偿性费用;不得用于行政村的日常管理维护的费用。

第十条 对已通过美丽乡村验收的行政村,市美丽乡村每2年组织复查一次,复查的重点是:美丽乡村验收后建设效果的保持和持续提升。对建设效果不能保持且有明显退步 的进行“摘牌”处理,取消“广州市美丽乡村”称号,并以适当的方式向社会公布。

第十一条 各区应设立美丽乡村维护管理资金,用于已验收的美丽乡村日常管理维护、持续提升工作,以不断地巩固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效果。

第十二条 村集体和村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为充分调动村集体和村民的积极性,发挥主人翁的作用,各区可采取差额竞争性选点的方式产生建设试点。对于村实际条件良好,村干部得力,村集体和村民积极性高,基本熟悉报建程序、财政支付等手续,在区有关部门及镇(街)的指导下,探索由村作为业主实施建设;不具备条件的不予鼓励。

第十三条 根据各区上补助资金使用情况和市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申报的规定,市美丽乡村办按程序编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一般性转移支付预算,报市财政部门审核纳入市本级财政预算。按程序报经市人大审议后,由市财政部门下达补助资金中的基础性补助资金,每年底美丽乡村验收结果公布后,由市财政部门下达补助资金中的奖励性补助资金。

第三章 补助资金管理责任

第十四条 市财政部门负责制定和完善我市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审核市补助资金的设立和调整,会同市美丽乡村工 作办公室清理、整合市补助资金,审核市补助资金分配方案,拨付市补助资金,组织实施市补助资金财政监督检查和总体绩效评价等。

第十五条 市美丽乡村办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市美丽乡村试点开展村庄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两规合一”工作;负责申请市补助资金的设立和调整,申报市补助资金预算,编制市补助资金分配使用方案,负责监督市补助资金的预算执行,审核指导及监督市补助资金具体项目绩效评价和信息公开等。

第十六条 各区政府为本区补助资金使用和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筹集、分配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制定美丽乡村建设目标,负责按有关基本建设程序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要求组织实施本区域美丽乡村建设。

第十七条 区财政部门负责贯彻落实市补助资金的分配和拨付,对市补助资金定期开展自查,负责市补助资金的财务管理和监督等。

第十八条 区美丽乡村工作办公室会同各有关部门,根据美丽乡村工作任务,组织开展辖区美丽乡村的村庄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两规合一”工作,按程序报有关部门批准;制订辖区美丽乡村的建设计划、建设项目库;负责美丽乡村项目的组织实施,对项目可行性、真实性负责,指导和督促美丽乡村的建设;根据国库集中支付的有关规定,对市 补助资金使用单位申请支付资金的资料和报账凭证进行审核,确保资料和凭证的真实性、合规性和完整性;组织检查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负责指导和监督补助资金的安全使用和管理,包括组织、指导和监督项目的绩效评价和信息公开。

第十八条 市补助资金使用单位应对资金的使用安全和管理全过程负责,包括项目的绩效评价和信息公开。

第十九条 市补助资金纳入预算管理,区财政部门配合区美丽乡村工作办公室,组织各美丽乡村补助资金使用单位及时编制市补助资金计划执行情况报告,报市美丽乡村办和市财政部门。

第二十条 市补助资金项目符合《广州市重点项目报批绿色通道若干规定》(穗府〔2012〕16号)条件的,按程序纳入“绿色通道”管理,市、区各有关部门应给予支持配合。

第四章 绩效评价、监督检查、责任追究 第二十一条 市、区两级财政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对市美丽乡村补助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市财政部门负责对区财政部门实施不定期巡查监督和重点抽查;区财政部门负责定期开展自查,并向市财政部门报送自查情况。监督检查的方式和内容按《广州市市对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要求执行。第二十二条 除涉密项目不予公开外,区财政部门应按规定将市补助资金管理的情况向社会公开。

第二十三条

市财政部门每年对区使用市补助资金的计划分配、资金到位率、支出结构合理性和资金使用效益等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并将绩效评价结果进行通报,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市补助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四条

市、区审计和监察部门依相关规定对市补助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实施审计和监督检查。

第二十五条 对市补助资金管理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6年1月1日起执行,有效期至 2026年12月31日。《广州市财政局、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广州市本级美丽经积极主动 建设补助资金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穗财建〔2013〕149号)同时废止。

篇2:美丽乡村建设补助标准

(征求意见稿)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昌吉回族自治州美丽乡村的村庄规划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基层组织、长效管理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以村为单位的美丽乡村的建设。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规范、标准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6 标准电压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68.1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 5768.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 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6453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9379 农村户厕卫生规范

GB/T 27774 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制通则

GB/T 29315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 GB/T 30600 高标准农田建设 通则 GB 50039 农村防火规范 GB 50201 防洪标准

GB 50288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 50445 村庄整治技术规范 DL 493 农村安全用电规程 DL/T 5118 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HJ 25.4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HJ 588 农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导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建标 109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3.1 美丽乡村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规划科学、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包括行政村和自然村)。

3.2 行政村 村民委员会所在地的村庄。

3.3 自然村 自然居住形成(构成)的村落或村民小组所在 地。

3.4 绿色农房 指安全实用、节能减废、经济美观、健康舒适的新型农村住宅 总则

4.1 坚持政府引导、村民主体、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4.2 规划先行,统筹兼顾,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4.3 村务管理民主规范,村民参与积极性高。

4.4 集体经济发展,公共服务改善,村民生活品质提升。5 村庄规划 5.1 规划原则 5.1.1 因地制宜

5.1.1.1 根据乡村资源禀赋,因地制宜编制村庄规划,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维护乡村风貌,突出地域特色。

5.1.1.2 村庄规模较大、情况较复杂时,宜编制经济可行的村庄整治、村庄设计等专项规划。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应编制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

5.1.2 村民参与

5.1.2.1规划编制单位应深入农户实地调查,充分征求意见,并宣讲规划意图和规划内容。

5.1.2.2 村庄规划应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规划总平面图及相关内容应在村庄显著位臵公示,经批准后公布、实施。5.1.3 合理布局

5.1.3.1 村庄规划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做好与镇域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项专业规划的协调衔接。科学区分生产生活区域,功能布局合理、安全、宜居、美观、和谐,配套完善

5.1.3.2 结合地形地貌、山体、水系等自然环境条件,科学布局,处理好山形、水体、道路、建筑的关系。

5.1.4 节约用地

5.1.4.1 村庄规划应科学、合理、统筹配臵土地,依法使用土地,不得占用基本农田。

5.1.4.2 公共活动场所的规划布局应充分利用闲臵土地、现有建筑及设施等。

5.2 规划编制要素

5.2.1 编制规划应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综合评价村庄的发展条件,提出村庄建设与治理、产业发展和村庄管理的总体要求。

5.2.2 统筹村民建房、村庄整治改造,以及建筑的平面改造和立面整饰。

5.2.3 确定村民活动、文体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和管理设施的用地布局和建设要求。

5.2.4 确定村域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等各项基础设施配臵和建设要求,包括布局、管线走向、敷设方式等。

5.2.5 确定农业及其他生产经营设施用地。

5.2.6 确定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要求和措施,确定垃圾、污 水收集处理设施和公厕等环境卫生设施的配臵和建设要求。

5.2.7 确定村庄防灾减灾的要求,做好村级避灾场所建设规划;对处于地质隐患地段的农村居民点,应经相关程序确定搬迁方案。

5.2.8 加强区域及村庄内部的绿地、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将山地、农田、水系等自然载体有机融入村庄内部,与村庄内的公共绿地、道路绿地、防护绿地等结合,共同构建乡村绿色开放空间。

5.2.9 确定村庄传统民居、历史建筑物与构筑物、古树名木等人文景观的保护与利用措施,对符合历史文化名村申报条件的村庄应提出申报要求。

5.2.10 规划图文表达应简明扼要、平实直观。6 村庄布局 6.1 村庄布点原则

6.1.1 结合实际确定合理的耕作半径,有利于现代农业生产的组织、方便村民生活的需求。集中建设的村庄集聚的人口规模不宜低于500人或100户。

6.1.2 应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历史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确保规划的可操作性。

6.1.3 应符合上位规划,与上位规划中的三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四线(蓝线、绿线、黄线、紫线)的空间管制要求相符合。

6.2 村庄建设用地选择 6.2.1 村庄建设用地宜选择自然环境良好,符合安全、卫生要求,少占或不占耕地、草场、林地和其他农用地,应避开各类保护区,噪声源、山口、高压走廊、水库下游和易发山洪、内涝区,应避开风灾、雪灾、地震断裂等灾害影响地段,以及有开采价值的地下资源和地下采空区、文物埋藏区。工业污染后的用地禁止作为村庄建设用地。

6.2.2 村庄应与生产作业区联系方便,村民出行交通便捷,村庄对外有两个以上出口,避免被过境公路、高压线穿越。靠近铁路、公路、堤防建设的村庄,应按相关规定后退防护距离。

6.2.3由两个以上自然村合并组成的村庄,应采取集中紧凑发展的模式,选择一个区位条件相对优越、现状基础设施和建设条件较好的自然村,作为建设重点,其他自然村应控制发展。村庄建设 7.1 基本要求

7.1.1 村庄建设应按规划执行。

7.1.2 新建、改建、扩建住房与建筑整治应符合建筑卫生、安全要求,注重与环境协调;宜选择具有乡村特色和地域风格的建筑图样;倡导建设绿色农房。

7.1.3 保持和延续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完整性、真实性、延续性和原始性。

7.1.4 整治影响景观的棚舍、残破或倒塌的墙体,清除临时搭盖,美化影响村庄空间外观视觉的外墙、屋顶、窗户、栏杆等,规范太阳能热水器等设施的安装。7.1.5 逐步实施危旧房的改造、整治,继续推进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建设。

7.2 基础设施 7.2.1 道路

7.2.1.1 村主干道建设应进出畅通,道路硬化率达100%。7.2.1.2 村内道路应以现有道路为基础,顺应现有村庄格局,保留原始形态走向。

7.2.1.3 村主干道应按照GB5768.1和GB568.2的要求设臵道路交通标志,村口应设村民标识;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特色景观旅游景点应设臵指示牌。

7.2.1.4 利用道路周边、空余场地,适当规划公共停车场(泊位)。

7.2.1.5合理配臵照明路灯,主要道路亮灯率≥50%,宜使用节能灯具。

7.2.2 桥梁

7.2.2.1 安全美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体现地域风格,提倡使用本地天然材料,保护古桥。

7.2.2.2 维护、改造可采用加固基础、新铺桥面、增加护栏等措施,并设臵安全设施和警示标志。

7.2.3 给水

7.2.3.1 应根据村庄分布特点、生活水平和区域水资源等条件,合理确定用水量指标、供水水源和水压要求。

7.2.3.2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平原地区≥85%,丘陵地区≥ 80%,山区和人口居住分散地区≥75%。

7.2.3.3 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要求。

7.2.3.4 选择地下水作为水源时,不得超量开采;选择地表水作为水源时,其枯水期的保证率不得低于90%。

7.2.3.5 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必须建立水源保护区。7.2.3.6 供水管网应结合村庄道路及其他管线综合考虑,合理布臵。

7.2.4 排水

7.2.4.1 排水体制可采用不完全分流制,雨水、雪水顺道路边沟排入周边河道或灌渠。

7.2.4.2 排水管网应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宜采用重力流方式,统一布臵。

7.2.4.3 应根据村落和农户的分布,可采用集中处理或分散处理或集中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建设污水处理系统并定期维护,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70%。

7.2.5 生活垃圾处理及改厕

7.2.5.1 应建立生活垃圾收运处臵体系,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7.2.5.2 应合理配臵垃圾收集点、建筑垃圾堆放点、垃圾箱、垃圾清运工具等,生活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不宜超过100m,垃圾收集容器要保持干净整洁、不破损、不外溢。

7.2.5.3 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垃圾应及时 清运,防止二次污染。

7.2.5.4 村庄不宜建设卫生填埋场。

7.2.5.5 实施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80%,卫生应符合GB19379的要求。

7.2.5.6 合理配臵卫生公厕,每村至少1座,按GB7959的要求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卫生公厕有专人管理,定期进行卫生消毒,保持干净整洁。

7.2.5.7 村内无露天粪坑和简易茅厕。

7.2.5.8 病媒生物综合防治 按照GB/T27774的要求组织进行鼠、蝇、蚊、蟑螂等病媒生物综合防治。

7.2.6 供电

7.2.6.1 农村电力网建设与改造的规划设计应符合DL/T 5118的要求,电压等级应符合GB/T156的要求,供电应能满足村民基本生产生活需要。

7.2.6.2 电线杆应排列整齐,安全美观,无私拉乱接电线、电缆现象。

7.2.7 供热

7.2.7.1 结合当地的经济和能源状况,充分考虑热能的综合利用,宜采用集中供热或分散供热的方式。

7.2.7.2 当以燃煤为热源时,要便于燃料贮运和灰渣排除,合理确定供热半径。

7.2.7.3 锅炉房宜位于冬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降低烟尘对环境的影响。7.2.8 供气

7.2.8.1 根据当地气源条件,可采用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和沼气等。

7.2.8.2 供气方式可采用集中供气或分散供气或集中与分散供气相结合的方式

7.2.9 通信

广播、电视、电话、网络、邮政等公共通信设施齐全、信号通畅,线路架设规划、安全有序;有条件的村庄可采用管道下地敷设。

7.3 住宅建筑

7.3.1 贯彻一户农牧民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的原则。宅基地规模应尊重历史形成的现状,合理确定宅基地面积指标。

7.3.2 住宅建筑基底面积不宜大于宅基地用地面积的50%。住宅建筑面积每户原则上不少于80㎡,根据村民的意愿和经济状况做适当的增加。

7.3.3 住房建设应符合《自治区安居富民工程建设标准(试行)》(新建标001-2012)。

7.4 农业生产设施

7.4.1 结合实际开展土地整治和保护,适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点区域,按GB/T30600的要求进行规范建设。

7.4.2 开展农田水利设施治理,防洪、排涝和灌溉保证率等达到GB50201和GB50288的要求;注重抗旱、防风等防灾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配备,确保行洪通道不被侵占,保持通畅。7.4.3 结合产业发展、配备先进、适用的现代化农业生产设施。生态环境 8.1 环境质量

8.1.1 大气、声、土壤环境质量应分别达到GB3095、GB3096、GB5618中与当地环境功能区相对应的要求。

8.1.2 村域内主要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表水体水质应达到GB3097中与当地环境功能区相对应的要求。

8.2 污染防治 8.2.1 农业污染防治

8.2.1.1 推广植物病虫害统防统治,采用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不得使用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按照GB4285、GB/T8321的要求合理用药。

8.2.1.2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施用有机肥、缓释肥;肥料施用符合NY/T486的要求。

8.2.1.3 农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和资源综合利用可按HJ588的要求进行;农药瓶、废弃塑料薄膜、育秧盘等农业生产废弃物及时处理;农膜回收率≥8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70%。

8.2.1.4 畜禽养殖场(小区)污染物排放应符合GB18596的要求,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80%,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水产养殖废水应达标排放。8.2.2 工业污染防治 强化农村工业企业源头控制,严格落实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相关管理规定,村域内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等污染物达标排放,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率达100%。

8.3 生态保护与治理

8.3.1 对村庄山体、森林、草原、湿地、水体、植被等自然资源进行生态保育,保持原生态自然环境。

8.3.2 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综合治理技术按GB/T16453的要求执行;防止人为破坏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做好山洪灾害预警和防治工作。

8.3.3 开展荒漠化治理,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规范采砂、取水、取土、取石行为。

8.3.4 按GB50445的要求对村庄内坑塘河道进行整治,保持水质清洁和水流通畅,保护原生植被。岸边宜种植适生植物,绿化配臵合理、养护到位。

8.3.5 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农田质量,对污染土壤按HJ25.4(HJ25.4-2014)的要求进行修复。

8.3.6 外来物种引种应符合相关规定,防止外来生物入侵。8.3.7 清洁能源使用 应科学使用并逐步减少木、草、秸秆、煤炭等传统燃料的直接使用,推广使用电能、太阳能、风能、沼气、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使用清洁能源的农户数比例≥70%。

8.4 村容整治 8.4.1 村容维护

8.4.1.1 村域内不应有露天焚烧垃圾和秸秆的现象,水体清洁、无异味。

8.4.1.2 道路路面平整,不应有坑洼、积水等现象;道路及路边、河道岸坡、绿化带、花坛、公共活动场地等可视范围内无明显垃圾。

8.4.1.3 房前屋后整洁,无污水溢流,无散落垃圾;建材、柴火等生产生活用品集中有序存放。

8.4.1.4 按规划在公共通道两侧划定一定范围的公用空间红线,不得违章占道和占用红线。

8.4.1.5 宣传栏、广告牌等设臵规范,整洁有序;村庄内无乱贴乱画乱刻现象。

8.4.1.6 划定畜禽养殖区域,人畜分离;农家庭院畜禽圈养,保持圈舍卫生,不影响周 边生活环境。

8.4.1.7 规范殡葬管理,公益性公墓管理运行规范,无乱埋乱葬现象;尊重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倡导生态安葬。

8.4.2 环境绿化

8.4.2.1 村庄绿化宜采用本地果树、林木、花草品种,兼顾生态、经济和景观效果,与当地的地形地貌相协调。

8.4.2.2 村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5平方米以上。

8.4.2.3 庭院、屋顶和围墙提倡立体绿化和美化,适度发展庭院经济。8.4.2.4 古树名木采取设臵围护栏或砌石等方法进行保护,并设标志牌。经济发展 9.1 基本要求

9.1.1 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三产结构合理、融合发展,注重培育惠及面广、效益高、有特色的主导产业。

9.1.2 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培育特色村、专业村,带动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增长5%。

9.1.3 村级集体经济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能够满足开展村务活动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9.2 产业发展 9.2.1 农业

9.2.1.1 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

9.2.1.2 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广适合当地农业生产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及新种养模式,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鼓励精细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培育农业特色品牌。

9.2.1.3 发展现代林业,提倡种植高效生态的特色经济林果和花卉苗木;推广先进适用的林下经济模式,促进集约化、生态化生产。

9.2.1.4 发展现代畜牧业,推广畜禽生态化、规模化养殖。9.2.1.5 水资源丰富的村庄,发展现代渔业,推广生态养殖、水产良种和渔业科技。

9.2.2 工业

9.2.2.1 结合产业发展规划,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林产品加工、手工制作等产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9.2.2.2 引导工业企业进入工业园区,防止化工、印染、电镀等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企业向农村转移。

9.2.3 服务业

9.2.3.1 依托乡村自然资源、人文禀赋、乡土风情及产业特色,发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传统文化、餐饮、旅游休闲产业,配备适当的基础设施。

9.2.3.2 发展家政、商贸、美容美发、养老托幼等生活性服务业。

9.2.3.3 鼓励发展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资供应、农业信息化、农业机械化、农产品流通、农业金融、保险服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业。公共服务 10.1 医疗卫生

10.1.1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有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建筑面积≥60m2的村卫生室;人口较少的村可合并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所在地的村可不设。

10.1.2 建立统一、规范的村民健康档案,提供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及儿童、孕产妇、老年人保健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10.2 公共教育 10.2.1 村庄幼儿园和中小学建设应符合教育部门布点规划要求。村庄幼儿园、中小学学校建设应分别符合GB/T29315、建标109的要求,并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与安全标准。

10.2.2 普及学前教育和九年义务教育。学前一年毛入园率≥95%;九年义务教育目标人群覆盖率达100%,巩固率≥93%。

10.2.3 通过宣传栏、广播等渠道加强村民普法、科普宣传教育。

10.3 文化体育 10.3.1 基础设施

10.3.1.1 建设具有宣传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文化娱乐等功能的文化活动场所,行政村建有图书阅览室、广播室、文化室。

10.3.1.2 建设篮球场、室外健身路径、乒乓球案等体育活动设施。

10.3.1.3 少数民族村能为村民提供本民族语言文字的书刊、电子音像制品。

10.3.2 文体活动

10.3.2.1 定期组织开展民俗传承、文艺演出、电影放映、文体比赛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每年开展活动场次不少于12场。

10.3.2.2 依托农村文化能人,建设文化大院,方便农牧民群众就近就便享受文化服务。

10.3.3 文化保护与传承

10.3.3.1 加强对古村落、古建筑、古文物等乡村物质文化 的保护和整修。

10.3.3.2 搜集民间民族表演艺术、传统戏剧和曲艺、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族服饰、民俗活动、农业文化、口头语言等乡村非物质文化,进行传承和保护。

10.3.3.3 挖掘村庄历史文化遗存,打造民俗风情、典故传说、名人文化、祖训家规等乡村特色文化。

10.3.3.4 建立乡村传统文化管护制度,编制历史文化遗存资源名单,落实管护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形成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体系。

10.4 社会保障

10.4.1 村民享有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5%。鼓励建设农村养老机构、老人日托中心、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农村互助幸福院等,实现农村基本养老服务。

10.4.2 家庭经济困难且生活难以自理的失能半失能65岁及以上村民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覆盖率≥50%。农村五保供养目标人群覆盖率达100%,集中供养能力≥30%。

10.4.3 村民享有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95%,逐年提高人均筹资标准。

10.4.4 被征地村民按相关规定享有相应的社会保障。10.5 劳动就业

10.5.1 加强村民的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公民。

10.5.2 协助开展劳动关系协调、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维权 等权益保护活动。

10.5.3 收集并发布就业信息,提供就业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服务;为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和残疾人提供就业援助。

10.6 公共安全

10.6.1 根据不同自然灾害类型建立相应防灾和避灾场所,并按有关要求管理。

10.6.2 应制定和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

10.6.3 农村消防安全应符合GB50039的要求。10.6.4 农村用电安全应符合DL493的要求。

10.6.5推进“法治乡村”和“去极端化”宣传教育,整治农村非法宗教活动等突出问题,切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全力维护村庄稳定。

10.6.6 健全治安管理制度,配齐村级综治管理人员,应急响应迅速有效,有条件的可在人口集中居住区和重要地段安装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

10.7 便民服务

10.7.1 建有综合服务功能的村便民服务机构,提供代办、计划生育、信访接待等服务,每一事项应编制服务指南,推行标准化服务。

10.7.2 村庄有客运站点,村民出行方便。

10.7.3 按照生产生活需求,建设商贸服务网点、供销系统农村综合服务社,鼓励有条件的行政村推行电子商务。乡风文明

11.1 组织开展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疆精神、民族团结、依法治州、时事政策等宣传教育。

11.2 深入开展文明村、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星级文明户参评率达100%,达标授牌率≥80%。

11.3制定并实施村规民约,倡导崇德向善、勤劳致富、邻里和睦、尊老爱幼、诚信友善的文明乡风、优良家风。

11.4 培育新乡贤文化,每村每年选树1-3名先进典型进行宣讲。

11.5 开展“风尚新美、环境秀美、生活富美”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引导村民摒弃陋习,培养健康、文明、生态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基层组织 12.1 组织建设

应依法设立村级基层建设,包括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机构、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兵连及其他民间组织。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深化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和村级组织星级化、“五好”党支部创建工作。

12.2 工作要求

12.2.1 遵循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工作机制。

12.2.2 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村民议事规则和村规民约;定期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村务、事务、政务阳光运行,接受村民监督。

12.2.3 具备协调解决纠纷和应急的能力。12.2.4 建立并规范各项工作的档案记录。13 长效管理 13.1 公众参与

13.1.1 通过健全村民自治机制等方式,保障村民参与建设和日常监督管理,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

13.1.2 村民可通过村务公开栏、网络、广播、电视、收集信息等形式,了解美丽乡村建设动态、农事、村务、旅游、商务、防控、民生等信息,参与并监督美丽乡村建设。

13.1.3 鼓励开展第三方村民满意度调查,及时公开调查结果。

13.2 保障与监督

13.2.1 建立健全村庄建设、运行管理、服务等制度,落实资金保障措施,明确责任主体、实施主体,鼓励有条件的村庄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

13.2.2 建立并实施公共卫生保洁、园林绿化养护、基础设施维护等管护机制,配备与村级人口相适应的管护人员,比例不 低于常住人口的2‰。

篇3:美丽乡村建设补助标准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1年聚焦“三农”,农村问题一直是国家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美丽乡村是指以农村生产生活实践为载体,以生态宜居与产业富民、民主活力与法制规范为特征,以农民发展、农业发展和农村发展“三位一体”为宗旨的农村存在和发展状态。美丽乡村的宗旨是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新农村。

开展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科学发展的需要。通过标准化方法,能够优化配置农村资源,规范农村生产方式,选择最优发展路径,从而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强农村资源环境保护,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

2 美丽乡村建设与标准化的联系

标准化具有“简化、统一、协调、优化”的特点,对改善农村软硬件环境、提升服务与管理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发展等起着关键作用。开展美丽乡村标准化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强化“美丽乡村”建设的理念,进一步规范“美丽乡村”的基础属性和本质内涵,进而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明确的方向;二是有利于明确“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要求,包括“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生产、生活、生态、公共基础设施要求,生活环境治理要求,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和资源综合利用要求等;三是有利于评价“美丽乡村”建设的质量和成效。通过实施标准化,可以对“美丽乡村”建设、管理、服务质量进行量化考核,为考核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提供评价依据,为群众有效监督提供参考。

3 美丽乡村建设相关标准分析——以铜陵市义安区为例

在农村综合改革和美丽乡村建设中,标准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将标准化建设与美丽乡村结合起来,通过利用先进的标准化手段,规范农业生产,优化农村布局,改善农民生活,通过建立科学合理、层次分明的标准体系,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实践经验和建设蓝本。2014年4月,国家标准委和国家财政部下达了《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项目》,其中,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项目25项,安徽省立项3项,铜陵市义安区作为试点之一,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意义。通过对铜陵市义安区的现状调研、标准整理分析,从而总结出标准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和问题,并建立了因地制宜的美丽乡村标准体系,具体如图1所示。

通过对美丽乡村现行标准进行汇总梳理,广泛收集了相关标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美丽乡村建设相关标准共计234项。其中,国家标准74项,行业标准114项,安徽省地方标准31项,区级地方标准15项。将标准按照美丽乡村建设中涉及方面进行归类,进行统计整理,具体见表1。

通过对铜陵市义安区美丽乡村相关标准的整理分析,可得出现行标准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应用。并且标准体系中涉及标准都来自于现有国标、行标、地标等,因此具有相当普适性。因此,以铜陵市义安区作为代表,可总结出目前在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

3.1 标准覆盖面

美丽乡村建设中关于生产、生活、公共基础设施及农村环境治理的标准数量较多,农业资源利用、产业发展标准数量较少,而乡风文明、长效管理标准缺失较为严重。这与我国农村发展现状及轨迹相符,也说明了当今农村建设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农村建设中重点仍主要在农业经济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近年来,国家对农村环境整治的大力投入,各地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生活环境治理也提到了重要位置,而在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由于技术不成熟、投入成本高、农民不配合等因素,秸秆焚烧等资源浪费现象依然屡禁不止,农业资源利用还存在较大困难,相关标准制定还有很大空间。在农村文化建设、长效管理方面,虽然在建设上取得一定成果,但与管理维护相关的标准少之又少,随着农村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全面铺开,相关标准应及时进行配套制定,安徽省在2015年地方标准计划中明确了拟制定的美丽乡村标准10项,涉及基础设施、环境治理、文化建设、综合配套等多个方面,将加紧制定地方标准,为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3.2 标准时滞性

部分标准内容相对滞后,不能满足农村现状需求,例如:GY17-1984《农村有线广播线路传输质量要求》等涉及电视广播、邮政、电力等方面的标准仍停留在20年前,导致标准与实际脱节,可操作性大大降低。有些标准之间交叉矛盾,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之间存在内容重复,指标要求不一的问题,例如:GB/T28406-2012《农用地估价规程》和TD/T1006-2003《农用地估价规程》,内容重复却同为现行标准。在国家积极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的推动下,农村产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农业技术不断提升、粮食增产节节攀升,除了需要先进技术作为关键点,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技术规程作为重要支撑。农村建设不仅需要标准进行规范,更需要为今后的长效管理和维护提供依据。

3.3 标准配套性

与基础设施的快速建设相比,相关标准的配备还相差甚远。安徽省美丽乡村在农村垃圾清运方面主要以“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农村普遍配备环保员或党员示范岗位等,农村生活环境得到较大改善,目前,还没有关于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及管理维护的标准,虽有环保部门的部分规范性文件,还应建立相关的标准以规范农村垃圾清运的管理及运行;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已建成文化广场、农家书屋、便民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中心村正逐步走向社区化模式,但与之相配套的标准却依然缺乏,需要根据现实需要不断制定、更新相关标准。目前安徽省正在制定关于《美丽乡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规范》《美丽乡村文化广场管理与维护规范》《美丽乡村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管理与服务规范》等地方标准,以及体现地方特色的区域性县级标准等,从而加大标准化工作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建设现有水平。

3.4 标准实用性

由于农村自身特点,区域差异明显,风俗文化各异,对农村建设进行统一规范存在一定障碍。目前,很多标准适用范围仅限于城市、未涵盖农村,例如:针对农家书屋等建设缺少可参考标准,农村文化广场建设仅可参考GB/T20647.3-2006《社区服务指南第3部分文化、教育、体育服务》。由于农村现状的特殊性,对于通用性基础设施等要求,可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而涉及农村具体问题时,各地应因地制宜地制定地方标准作为补充,增强标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4 政策建议

通过对现有美丽乡村建设和标准化现状分析,得出以下政策建议。

4.1 健全标准体系,提高标准质量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标准体系建设目前处于探索阶段,各地应结合良好的建设基础,加以标准化的手段应用,建立可操作性强,有指导意义的标准体系。同时,全国美丽乡村现状存在较大差异,应在遵循《美丽乡村建设指南》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建立适宜当地现状的标准体系。

4.2 加快标准制修订,整理现有标准

在国家农村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各地已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浙江、安徽等省份已陆续制定了美丽乡村相关的地方标准,例如:浙江制定了《美丽乡村建设规范》等,安徽省制定了《美丽乡村村卫生室建设规范》等,但总体上仍存在较大空间。应继续开展农村建设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不断增加标准数量,提升标准质量,加强重点领域迫切需要的标准制定。并且梳理现有标准,不再适用的标准应及时废止,内容交叉、相互矛盾的标准应及时调整,尤其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之间应准确定位,相互协调[2]。

4.3 加强标准宣贯实施,壮大标准化人才队伍

标准是现有经验的优化升级,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支撑。而标准实施作为标准应用的重要方面,是决定标准效果的关键点,标准化的最终目的还是在于将标准落地,应该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提高农业生产、促进农村发展。此外,标准化工作的推进离不开人才队伍建设,应积极培养标准化专业人员,建立基层工作激励机制,循序渐进提高标准化工作水平[3]。

参考文献

[1]解龙印,刘蝴蝶,王素琴.我国农业标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众标准化,2005,(1):25-27.

[2]陈敢.南通市发展农业标准化的对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

篇4:美丽乡村建设补助标准

1.高位组织,强力推动

為有效整治农村环境,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氛围,我们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一把手抓,抓一把手,把各级主要领导的工作注意力集中起来。市里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书记、市长亲自挂帅任组长,从动员部署到现场推进,党政主要领导始终站在第一线,不断放大工作信号,做到镜头不换、焦点不变;二是领导包村、部门协同,把行政推动力量整合起来。市、县(区)两级四套班子和机关部门全部挂联到村、到屯,不仅帮助出谋划策,而且给予资金、物资、项目支持。2014年,市本级28位市级领导干部累计到村现场办公187人次,市、县两级挂联部门和单位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210万元;三是督察曝光,传导压力,让镇、村两级干部真正抓起来。我们对环境差的挂“农村环境脏乱差单位”黑牌和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的办法,促进落后乡镇、村展开行动,还采取镇、村领导上荧屏表态度、谈措施,形成自己逼着自己抓、自己逼着自己干的自我倒逼机制,使镇、村干部只有进路,没有退路;四是以奖代补,激励先进,让农民主动参与进来。市、县(区)两级财政奖补资金不搞平均分配,先干的先补、多干的多补、不干的坚决不补,调动了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2.规划引导,分类整治

编制和实施村庄整治规划与行动计划时,我们立足村庄现有基础,侧重整理和治理。一个是对历史欠账多、经济条件差、农民基本生活条件尚未改善的村庄主要以危房改造、饮水安全、道路硬化、排水设施为整治方向,突出底线导向。另一个是对农民基本生活条件比较完善的村庄主要以垃圾污水处理、农户院落风貌整治、公共活动场所建设、绿化、美化、亮化为整治方向,突出目标导向。在具体实施中充分体现“五化”:一是对2006年开始建设的省级示范村、推进村,突出巩固、扩面、提升,统筹打造十个样板村群,充分体现环境整治的“典型化”;二是对村庄聚落形态和自然条件较好的村,突出乡情美景和田园风貌,充分体现环境整治的“生态化”;三是对位于国、省道、高速公路和县(市)区域内主要通道两侧的村,突出“远看有形象,近看有亮点”,侧重道路、排水设施、农房院落风貌整治和村庄绿化美化,充分体现环境整治的“个性化”。四是对城区、开发区周边及镇区所在村,突出城乡统筹,接受基础设施辐射、衔接社区管理,充分体现环境整治的“一体化”。五是对面广量大的纵深村、薄弱村,突出村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重点改造危旧房屋、建设村屯道路和排水设施,充分体现环境整治的“全面化”。经过规划引导和分类整治,全市形成了以241个省级示范村、重点村为骨架、133个沿线、沿边村为支撑,点、线、面相互照应的农村人居环境新格局。

3.突出重点,完善机制

坚持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循序渐进地推进环境整治工作。一是突出干净、整洁,聚焦“五清、十建、三化”。针对脏、乱、差的农村环境,我们在全市53个乡(镇)、755个村全面开展“五清、十建、三化”建设;二是破解资金短缺难题,突出财政资金主导作用。建立各级财政补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村集体经济挤一点、受益农民出一点、政策优惠省一点“五个一点”资金投入机制。2014年,市本级下拨引导资金550万元,撬动县、区配套资金和部门帮助、社会赞助资金5116万元,带动农民投工投劳折合资金达到了2875万元;三是积极探索“三步带入”法,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第一步是把农民最关心、最头疼、最急迫解决的事项作为环境整治的启动点,激活农民潜在的建设愿望。第二步是把环境整治项目决策权交给农民。村屯整治哪些项目、整治什么标准、整治资金如何筹集、整治工作怎么实施都交给农民讨论确定,用民主的方式撬动民力。第三步是通过制定屯规民约,实行“门前三包”,常年保洁。通过定人员、定工资、定职责、定奖惩的“四定”管理模式,建立了常年保洁队伍,按照农户缴一点、财政补一点的办法解决保洁人员工资。实现有人保洁、有钱保洁,统一管理,防止前清后乱;四是建立政府负责,部门联动,打牢基础,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明确市县政府负总责,农业行政部门为牵头部门,做到人员配备、办公场所、经费预算、工作制度“四落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打造一个强有力的党支部、村委会。

篇5:美丽乡村建设补助标准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概况

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永续发展的需要;是强化农业基础、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是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需要。标准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抓手和创新驱动力。2016年1月1日陕西省发布了省级地方标准《美丽乡村建设规范》,通过标准引领、指导全省范围内的美丽乡村建设。乡村公共服务是美丽乡村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规范和指导乡村公共服务建设与管理,做到“有标可依,按标管护”,由西北大学制定了《美丽乡村公共服务建设与管理规范》地方标准。计划下达后,西北大学严格按照《陕西省标准化条列》、《陕西省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等相关要求,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开展资料文献研究、实地调研、标准要素分析、方案讨论和意见征求等工作。历时12个月的认真工作,目前已完成《美丽乡村公共服务建设与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

主要起草工作过程如下:

(1)准备、策划及分析、调研阶段。2017年5月,经过必要的准备工作,成立了《美丽乡村公共服务建设与管理规范》地方标准工作组,负责组织、协调和推进标准的起草工作。工作组成员包括美丽乡村建设管理技术人员和标准化研究技术人员,确保了标准编制工作的专业性、科学性和规范性。接着拟定工作计划和方案,根据工作内容落实工作任务,责任到人。

2017年7-11月,根据我省相关部门对美丽乡村公共服务建设与管理要求及地方标准编制规范要求,我们首先收集整理了相关标准、文件等资料,经过对大量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着重对《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和DB61/T992-2015《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地方标准、其他省关于乡村公共服务建设与管理要求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总结了乡村公共服务建设与管理的经验,搭建了《美丽乡村公共服务建设与管理》地方标准的框架。为确保标准编制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项目承担单位西北大学召开了首次内部协调会,初步确定了标准编制方向和结构框架。

为加强标准的有效性和普适性,使标准内容能够更加精准、有效、客观的指导我省美丽乡村公共服务建设与管理,做到内容规范、切实可行,标准起草组成员多次赴关中、陕南、陕北等地对我省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建设村进行实地调研,对村庄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教育、文体活动、便民服务、公共安全等公共服务与管理进行考察,并就有关问题和村干部、村民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村庄公共服务建设与管理情况。

(2)开展分析研究,起草形成标准草案。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研究确定标准的范围、结构框架,反复征求相关方意见,提出细化的要求和内容,并适时与专家进行讨论、修改,2018年5月,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二、编制依据

标准在编制过程中,结合陕西省各地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建设的经验,引用和参考相关法律、国家相关政策文件、指南及技术文件等,包括:

GB7258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24407 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 GB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39 农村防火规范 GB50445 村庄整治技术规范 GB/T 18883-200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GB/T 19001—2016/ISO 9001:2015,IDT)

GB/T 20647.8 社区服务指南 第8部分:家政服务 GB/T 29315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 DL 493 农村安全用电规程 DB61/T 992 美丽乡村建设规范 JG/T 191 城市社区体育设施技术要求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陕西省幼儿园基本办园标准(试行)》 《陕西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标准(试行)》 《陕西省农村村庄规划建设条例》(2005年12月3日)

三、编制原则

1、结构合理、重点突出

标准框架结构合理,逻辑清晰、能够涵盖乡村公共服务与管理中的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教育、文体活动、便民服务、公共安全等核心内容,按照系统梳理、软硬结合、特色突出等思路,完善服务内容、细化设施服务及配建标准和要求、加强制度建设和管护流程,重点突出美丽乡村公共服务建设与管理的新趋势、新需求、新技术等相关内容。

2、科学规范、实用有效

标准以规范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公共服务建设与管理为目的,围绕乡村公共服务建设、管理,既有定性要求,也有量化指标要求,力求达到规范性、实用性、可操作性。

四、主要内容

标准内容吸收总结了陕西省美丽乡村建设与管理的经验,参照相关上级标准规范编制形成。本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术语及定义; ——总则;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公共教育; ——文体活动; ——便民服务; ——公共安全; ——长效管理;

(1)本标准首先给出了“美丽乡村公共服务建设与管理”的范围及相关术语定义,明确了标准的结构框架。

(2)“医疗卫生”一章,对村卫生室的规划建设、运行服务管理进行了规范。相关参数参照国家、行业标准设置。

(3)“社会保障”一章,提出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养老服务内容与水平,对保障失地村民权益、村民职业技能培训、弱势群体、劳动维权等方面给出相关规定。

(4)“公共教育”一章,对村庄幼儿园和小学规划建设与管理给出相关规定。

(5)“文体活动”一章,对文体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出相关规定,具体包括农家书屋、文化礼堂、文化活动中心广场等。

(6)“便民服务”一章中,对便民服务中心、商务商贸网点、停车场和公用事业服务单位的规划设置与服务管理提出相应要求,对电子商务服务构建、运行和管理进行了规范。

(7)“公共安全”一章,对村庄自然灾害综合防灾减灾组织和管理做出了规定,对社会治安管理、校园安全管理和食品安全监管做出了相应规范。

(8)“长效管理”一章,对公众参与、乡村公共服务保障与监督提出相关要求。

五、试验验证

本标准参照相关上级的标准规范编制形成。一部分采用相关行业标准规范的内容,科学性及合理性已经得到证实。另一部分,则是通过调研、实地考察、讨论等过程,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分析研究,总结提炼其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先进性的做法,而固化于本标准中。

六、知识产权说明

本标准不涉及专利等知识产权内容。

七、采标情况

无。

八、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

尚无。

九、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

建议审批发布为推荐性地方标准。

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

篇6:以工代赈建设补助标准

工程补助参考标准

由于物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原有的以工代赈建设工程补助标准已严重偏低,不能适应目前及今后实际工作的需要。为此,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制订新的补助标准。在国家新的补助标准出台前,为满足我省以工代赈建设“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迫切需要,现根据《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和相关政策,按照川赈办[2009]58号文中有关以工代赈工程补助标准的相关规定,参考有关行业现行工程补助标准,考虑物价上涨因素,提出以工代赈建设“十二五”规划工程补助参考标准,作为国家新的补助标准出台前我省编制《以工代赈建设“十二五”规划》的参考补助标准。本参考标准仅供规划编制使用,不作为实际补助标准。实际补助标准待国家新的补助标准出台后,按新的国家标准执行。

一、乡村公路:新、改建20万元/公里。

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1、将蓄水池和水窖两项合并,统一补助标准50元/立方米。

2、渠道:渠系建设按建设规模和内容确定单位造价。小二型水库渠系50元/米,山平塘渠系30元/米。

3、农机提灌站:新建0.6—0.7万元/千瓦,改、扩建0.2—0.3万元/千瓦。

三、人畜饮水工程:参照财政厅川财农[2004]295号文

件,人畜饮水工程按类型和供水方式的不同分别进行补助,具体补助标准为:集中供水工程、引泉蓄水工程人平200元;小机井工程300元/口;水窖工程50元/立方米。

四、基本农田建设:600—800元/亩。

五、基本草场建设:350元/亩。

六、劳务报酬发放标准: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美丽乡村建设补助标准】相关文章:

标准美丽乡村范文05-24

建设美丽乡村06-30

建设美丽乡村论文05-12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05-12

美丽乡村建设范文05-30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07-06

美丽乡村建设简介07-09

美丽乡村建设总结07-09

美丽乡村建设经验07-09

美丽乡村近期建设07-09

上一篇:大学生观看灯塔大课堂第八课观后感心得体会下一篇:幼儿园观摩课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