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课堂理念

2024-06-29

中国好课堂理念(共8篇)

篇1:中国好课堂理念

吸纳传统文化精髓构建“中国式好家教”理念

钱 雨

 2013-05-23 06:28: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5月22日第453期

【核心提示】中国家庭应该改变对儿童教育的乌托邦式期望,在吸纳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构建“中国式好家教”理念,放弃不适宜的家庭教育观念和行为。

2012年,网友提出所谓的“中国式过马路”问题:“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引发搜集“中国式”现象的导火线。

“中国式”教育现象值得反思

并非所有“中国式”现象都具有贬义色彩,也有部分是褒义或相对中立的客观描述,如“中国式微笑”、“中国式礼仪”。但令教育工作者不无遗憾与感慨的是,以“中国式”冠名的教育现象都带着些许贬义色彩与反讽意味。

以“中国式放学”为例,这一现象描述了经典的中国中小学放学时的情景:傍晚时分,学校门外站着熙熙攘攘的等候人群。许多学生出校门,一见到家长,就主动把肩上的书包卸下来,往家长手里一塞。家长往往也主动伸手到孩子肩上,把书包接过来提着。

“中国式家庭作业”不只是布置给孩子的,更是给家长的作业。中国家长的作用在家庭作业中发挥得淋漓尽致,许多孩子的作业本每天都要家长签字、监督,甚至检查、代做、代教。2012年底,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布了一份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状况的报告,“棍棒”教育受追捧,父母与孩子间平等交流缺失造成家庭“冷暴力”,教育投资不惜重金但重智力轻情商等“中国式家庭教育”的三大焦点话题引发热议。

中国家教现象背后存在历史渊源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子女实施的教育。如果对中国现存的家教观作一个社会文化历史的探寻,就会发现许多偏颇的儿童观、教育观有着悠远的历史渊源。如从词源学的考证中可以发现,“童”字最初意为奴仆,且有发育未完全之意。汉唐之后才被改为用来指“童子”,即“孩童”。从词源上就能看出中国古代对儿童的认识带有一定的偏见,如“童蒙”、“童昏”或“无知小儿”。

社会等级制度和功利主义思想也对我国的传统家教观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孔子在有关“礼”与“孝”的伦理观中,提出“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树立了成人与儿童之间的等级制度。孟子则提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顺从成为成人对儿童的首要规范,“父兄长上,有所教督,但当低首听受,不可妄自议论”,为随后千百年中国儿童的地位做了铺垫。除了等级制度对儿童文化观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功利主义教育观也对家庭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儿童必须通过读书求取功名,读书成为儿童和家族体现自身价值的主要途径。“中国式”教育现象折射了许多成人主义的教育弊端,体现了对儿童教育不恰当的价值期望。

良好的中华价值观不该被抛弃

2012年,新华网提醒民众,“中国式”标签不能乱贴。如果“中国式”成为“中国病”、“中国问题”的代名词,显然是对中华民族经典文化的亵渎。部分国人或群体的不良教育方法和错误教育观念,并不能代表中国教育的全貌。中国家庭应该改变对儿童教育的乌托邦式期望,在吸纳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构建“中国式好家教”理念,放弃不适宜的家庭教育观念和行为。

第一,传递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价值观。中华民族有着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贯穿我国古代家教史的许多价值观念,如尊老爱幼、兄友弟恭、修身养性、诚实守信„„即便在今天依然有着积极的意义。随着核心家庭与独生子女现象对家庭教育的影响,今天的中国家教出现了新的特征,体现了传统家教观与现代家教观的冲突、中国家教观与西方家教观的差异。但无论时代如何发展,这些经典的中华价值观不该被抛弃。父母要通过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培养中国未来的好公民。

第二,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式好家教”的观念需要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结合中国社会现状的基础上,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家教理念与实践模式。中国历史上不乏尊重儿童、提出先进教育理念的学者。孔子虽重礼教,但他指出“少若成天性,习贯之为常”,少儿时期通过教育养成的智能,犹如天生的一样。孔子认为儿童时期的教育是非常关键的,这恐怕是我国最早对儿童教育重要性的论述。明代学者李贽以童心比真心,“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中国家长要接纳“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经典教育观,理性地传递自己对子女的关爱,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家长应当更重视儿童成长的过程,而不仅是成长的结果;更加重视儿童性格、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知识、分数的堆砌。

第三,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东西方文化传统中,人们对家长的角色有不同认识。如果说“中国式好家教”中,好家长就如同好老师,西方的家教观则认为好妈妈就像孩子的好朋友。无论家长是承担好老师还是好朋友的角色,只要儿童能够获得发展,都是可圈可点的。“中国式好家教”,需要中国家长在重视学业成就、追求卓越的同时,先认真吸收科学的育儿知识,了解儿童发展的身心特点。鉴于孩子有不同特点,一位温和、随性、民主的母亲可能是位成功的好母亲,也可能是失败的代名词。这也就是“虎妈”之类的专制型家长有人拥护、有人批判的原因。

总之,“中国式好家教”理念是传统文化与科学知识的结合,是爱心与理性并存的家教观。中国社会期待发现更多的“中国式好家教”的案例。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

篇2:中国好课堂理念

关键词: 新课程 课堂教学

论文摘要:课堂仍是新课程学科教学的主阵地,如何组织好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本文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设计、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化学实验教学以及媒体整合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化学教师按照新课程的要求组织好课堂教学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新课标理念下的化学课堂教学活动应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其教学活动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化学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化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化学经验,促进科学素养的不断提升。

现阶段,班级授课制仍是新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式,课堂仍是新课程学科教学的主阵地,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课堂组织能力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益和质量。但由于近几年我县教师管理体制的变化,高完中和城区初中的扩班增容,不少富有潜力的优秀初中化学教师部分向主城区流动,部分考调到高完中和城区几所中学,致使全县初中(尤其是农村初中)化学师资力量较以往大大削弱。现在留在初中的多为师范数化班毕业的老教师和近几年招考的非专业教师,少有的几个中青年教师后学历虽是本科,但也是函授和中文自考毕业,真正从师范院校毕业和后学历为化学的专科生已不多,部分教师对老教材比较熟悉,自持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但化学新课程的教材体例,目标要求,教学方法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加上部分教师课堂教学组织能力不强,专业素质不高,要胜任新课程的教学难度较大。为了让现有教师能用好新教材,搞好新课改,我们除强化课程新理念的学习,搞好新教材的培训,认真开展新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抓好教师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外,重点是引导教师组织好化学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经过一年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实践效果。那么如何组织好化学新课的课堂教学,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更新理念是前提

理念是实践的前提,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明确化学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进行好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前提。化学新课程基本理念主要是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学习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面对全新的课程理念,要组织好课堂教学,就要从潜意识里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理念。要立足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来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根据“生活—化学—社会”的线索组织学习内容,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努力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交流合作,主动建构知识体系,才能实现课改的目标要求,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重视设计是基础

教学设计是课前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是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基础。组织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要以新理念为指导,按新课程要求统筹安排好“教的设计”和“学的设计”,尤其是如何指导学生学,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和发展。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化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要以化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整合三维学习目标,围绕学习目标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其他课程资源,合理组织学习内容;要考虑化学启蒙教育基础性的特点,不过分强调学科的知识体系和概念的严谨,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要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热点,结合自然现象和社会热点介绍化学知识、观点和方法;要考虑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选择与学生认知方式相适应的教学程序和方法,选择适合于学生认知方式的教学工具和教学媒体,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考虑如何从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技能基础出发,设计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在掌握“双基”的同时,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了解学习化学科学的方法,培养热爱科学的精神,形成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提高科学素养。总之要打有准备之仗,不上无预设的课。

三、转变行为是关键

有人说,课改成败的关键在教师。因为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力军,只有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发生转变,才有学生的地位和行为的转变。传统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角,学生是配合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配角,是教学活动的载体。课堂上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看,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发展。而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因此,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化学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行为,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的发展确立教学目标,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营造宽松、安全的学习环境,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和对话的教学关系。真正实现由重“教”向重“学”转变,由重“教学结果”向重“学习过程”转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习指导”转变,由重“模式化教学”向重“个性化教学”转变。逐步培养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如在进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的教学时,教师就要学会放开手脚,充分利用前面学习《氧气》已有的“固体+液体”和“固体+固体”制取气体的基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小组合作探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和验证方法。课前要求学生:

1、查阅你所知道的能得到二氧化碳的反应,分析哪一种更适合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2、复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有关内容。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准备,用实验通知单告诉实验室所需要的仪器和药品。课上由学生汇报选用哪种方法制取,为什么?选用什么装置,依据是什么?如何验证?教师点评,各组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并按自己的方案进行实验。这样,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体验实验成功地喜悦,得到自主创新的满足,增大学习化学的信心。对于开放性、探究性的课题和复习课,可由学生走上讲台,教师回到学生中去,谦虚地聆听“小教师”讲课,从中教师既可了解学生掌握“双基”的情况,发现学生的思维方法和创造潜能,学生又能感觉到自己作课堂主人的欣慰与责任,主体意识也能逐步建立起来。

四、改变方式是核心

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教学方式的变革最终也要落实到学习方式的改变上。化学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单

一、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以探究学习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学生自主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主动接受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改变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 “听、记、背、练”的被动状况。教师要启发诱导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观察与思考、调查与分析、资料查阅与信息收集、阅读与发现、讨论与交流、实验与探究等学习活动,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与方法,感受学习与探究乐趣的同时,主动的获取化学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例如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的科学探究就是化学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与传统的“读化学”和“听化学”方式截然不同,它要求为学生提供“做科学”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做”来学习化学。如学习《燃烧和灭火》时,就可以让学生置身于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中动手探究,例如试一试都是无色液体的水和酒精,那种物质能点燃;试一试在酒精灯上点燃纸花和硬纸板的难易;尝试熄灭蜡烛火焰的种种方法,回忆生活中熄灭煤气炉火或煤炉火焰的经验,从“做”中领悟和归纳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比单纯从原理上分析或让学生被动的观察老师的演示、验证讲述的道理,教学效果会截然不同。

五、优化实验是重点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发展的最现实、最生动、最有效的载体。“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所以化学新课程把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探究学习的重要手段,不仅让学生动手实验,还要求学生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从实验中收集证据,验证假设,获得问题的解决或取得探究的结果。《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41个实验系列,其中80%以上的试验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完成,50%以上的实验是作为科学探究的方式呈现的。可见化学实验不再仅仅是学生验证化学知识、训练操作技能的手段,而是作为一种科学方法,使学生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去。因此在化学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在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思维、训练学生科学方法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例如学习“分子的性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酸雨的形成及危害”、“钢铁制品生锈的条件和防锈方法”等知识时,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设计实验方案,学生按自己的方案动手实验,收集证据,分析、总结得出结论。教师只作为设计的引导者、实验的指导者、讨论的组织者、过程及结果的评价者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促使他们在自主参与实验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学会学习的方法,提高实验能力,培养科学素养以及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思想品德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优化实验教学还要重视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和投入,配备必要的仪器和设备,及时补充易耗品,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实验。同时老师也要创新思维,在用好现有器材和药品的同时,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常用品和废弃物制成简易的实验仪器,用替代品进行化学实验。如用废弃的饮料瓶、小药瓶、一次性塑料杯、碗作反应容器,一次性医用注射器取用药品或作定量反应容器,用鸡蛋壳代替碳酸钙,用食用碱代替碳酸钠,用红砖粉末代替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分解双氧水制氧气,用常见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如牵牛花、月季花、紫卷心菜、胡萝卜等)自制酸碱指示剂进行实验,这样既有助于解决实验仪器、药品短缺的问题,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节约和环保意识。同时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熟悉的素材,学习身边的化学,解决周围的问题,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身边,能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六、整合媒体是手段

媒体作为承载和传播信息的工具,可以提供丰富、优化的学习资源,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为化学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如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文字、声音、图像等集于一体,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信息的传送效率,同时还可以把化学反应“由快变慢”(如用慢动作播映爆鸣气燃烧现象)、“由慢变快”(如把铁制品锈蚀的现象用几个镜头浓缩表现出来),可以把某些图像“由静变动”(如用Flash动画模拟分子的运动和变化,模拟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等),用录像将某些真实的事件重演(播放小白鼠在密闭的玻璃罩里呆一天后逐渐疲乏、室息,像钟罩内充入氧气,小白鼠又渐渐复活的录像帮助学生学习氧气的性质)等等,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看到形象直观的现象,又能更深刻地理解物质变化的实质;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将部分可见度不高的演示实验通过实物投影仪进行“实况直播”提高实验的可信度和可见度,可以让大班额中、后排的学生清楚地看到实验现象和教师的示范动作;教师可以用电脑多媒体灵活自如的移动、修改、叠加实验装置,绘制装置图,比在黑板上绘制既省时、效果又好;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及时收集处理和传输教学反馈与学习评价信息,使教学活动中师生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和融洽;还可以编制课件、提供学习资料在网络教室进行交互式学习。另外,互联网上有异常丰富的化学资源,教师可以参考和借鉴,学生也可以从网上查阅相关资料自主学习或与同伴交流。所以现代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

但近两年我发现少数教师喜欢把实验制成课件演示或用课件代替板书的情况,对现象不明显,操作复杂、危险性大、耗时长的实验可以计算机进行模拟,但模拟实验无法全面体现化学实验的作用,不能取代化学实验,可以演示或学生可操作的实验还是要演示或让学生动手操作,这样学生才有真情实感或亲身体验,才能体现化学的特点,发挥实验的功能;课堂上,教师边教学边板书,才有利于学生明确重点,把握关键,学会构建知识体系,而不是跟着课件走马观花看热闹。多媒体教学有不少的优越性,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延伸课堂,“把世界变成学生的教科书”,但他仍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我们千万不能将过去的“人灌”变成现在的“电灌”,要学会将现代多媒体与化学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在改变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同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

篇3:中国好课堂理念

《中国好声音》节目的发展现状

《中国好声音》是由浙江卫视联合星空华文传媒旗下灿星制作公司强力打造的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该节目源于荷兰节目《The Voice of Holland》, 它自2012年7月13日播出以来, 收视率、点击率屡创新高。8月3日, 仅推出第三期节目后的电视收视率已经飙升到3.1%, 而同期爱奇艺网的网络播放量突破7000万次。

《中国好声音》把刘欢、那英、庾澄庆、杨坤四位当今华语乐坛的一线巨星齐聚一堂, 组合成中国音乐类节目中最为专业的明星导师阵容。同时, 专业团队致力于搜寻震撼世界的中国之声, 力图让《中国好声音》成为全球顶尖级音乐盛典之一。《中国好声音》的母版———《The Voice of Holland》在给中方的产品说明书上强调了“声音是节目唯一的要素”的核心理念, 台上没有精致的妆容、没有华丽的台服, 所有的一切只与声音有关。《中国好声音》也明确承诺, 将积极响应国家广电总局的号召, 以振兴中国乐坛、培养未来巨星为己任, 拒绝“毒舌”, 杜绝“绯闻”, 以真声音、真音乐为唯一的选择宗旨, 力争让四位明星导师找到值得培养的歌坛新人, 为中国乐坛的发展提供一批怀揣梦想、具有天赋才华的音乐人才!

《中国好声音》节目的经营理念

国际传播中品牌电视节目的跨文化传播与对接。《中国好声音》从本质上来说是荷兰节目《The Voice of Holland》的中国版, 但这并不影响节目本身在中国本土的传播。从某种程度上来看, 该节目在中国并非是纯粹的复制, 更不是机械式的粘贴, 而是找到了中西文化的契合点。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传播的合理有效运用。从《The Voice of Holland》到《中国好声音》反映的是不同国度、不同文化、不同语境下文化产品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传播、默契和融合。之所以能够借鉴, 而且能够在中国产生别样的“注意力”和“影响力”, 源于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传播的合理有效运用。从传播的理论定义上说, 传播本身存在多种形式, 譬如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而作为更为宏观、庞大的文化语境下的传播, 则是国际传播 (跨越国界的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 。借助《The Voice of Holland》节目传播的原动力和影响力, 结合中国国情, 采用中西文化兼收、共融的传播策略, 是《中国好声音》实现成功传播的基础和前提。不难看出, 《中国好声音》相对于《The Voice of Holland》来说是“脱胎”但并未“换骨”, 从荷兰到中国、从彼岸到东土的空间转变并未消解节目本身的文化涵养。从文化的角度来看, 电视节目的跨文化传播主要受不同文化语境下的意识形态、社会心理、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艺术审美等方面的影响。[1]《The Voice of Holland》在中国的成功“移植”, 突破传统存在的“文化障碍”, 得益于对文化差异性的淡化以及对共同价值的强调, 进而实现了电视节目的国际传播和对接。

第二, 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传播的品牌价值效应。品牌是能给所有者带来溢价并且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资产, 它的载体是用以和竞争对手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别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符号或者设计及其组合, 其增值的源泉来自消费者心智中形成的关于其载体的印象。[2]从该定义即可看出, 品牌在本质上体现着差异性和认可度。正是“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的运行理念才锻造了品牌的稳定印象。具体到《The Voice of Holland》品牌, 节目自身的个性化以及精品化特质折射出的正是品牌的核心价值。正是借助了《The Voice of Holland》的强大品牌效应才使得《中国好声音》节目的中国模式运作有了可行性。而《The Voice of Holland》所强调的“声音是节目唯一的要素”的品牌精神则是成就《中国好声音》自身品牌价值的最大原动力。围绕这一品牌精神, 《中国好声音》品牌策划人邹凌远又采用了八大品牌策略来吸引受众眼球[3]:1.迎合需求。一反以往选秀节目的“低俗、冷酷、拜金、富二代、造假”等传统卖点, 给受众提供新颖、别样的节目形式和更贴近生活、朴实无华的感动。2.定位准确。不以貌取人, 而“以声动人”, 明星导师挑选学员以“好声音”为唯一评判标准。这样的定位选择, 既简单又具有可操作性。3.标准高。节目的经验来自欧美原版节目的成功运作。而浙江卫视和灿星制作在本土化运营、幕后阵容打造上也力求高标准。4.激发共鸣。以故事塑造不同的歌手个体, 激起观众的共鸣。5.体验式互动营销。整个过程等于是向观众展示体验一次产品使用的过程, 充分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6.名人效应。刘欢、那英、庾澄庆、杨坤组成了《中国好声音》的首个导师团, 一经播出便吸引了姚晨、李玟、冯小刚等名人的微博传播。7.公关炒作。多层次的网络口碑打造, 大范围的公关炒作, 为节目的关注度宣传、造势。8.有效利用新媒体。节目组不仅开通了官方微博、嘉宾微博, 还有歌手微博, 外加微博软文的播发和相关活动的配合, 充分调动了网友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 形成强大的社会议题。

节目定位由精英走向大众, 实现精英与大众的平等对话。《中国好声音》节目一经播出, 便赢得了良好的公众认可度及社会反响度, 可以说是“既卖座, 又叫好”。节目的成功因子具有多元性, 《中国好声音》源于国外, 但需长在国内, 更愿赢在国内, 作为“外援节目”, 它的成功既离不开《The Voice o Holland》的品牌效应, 更离不开“中国特色”, 既开创了符合本土时代文化的特质, 又摈弃了传统的节目观。以往的诸多选秀节目大多高不可攀, 紧张的氛围、华丽的场地、资深的评委, 高姿态的节目组成元素传递出的是高端、严肃、苛刻、紧张的话语信号。节目本身高调的立意和终将面世的节目理念格格不入, 这样的尴尬选择与博弈造成的是节目文化的狭隘性, 即节目由精英创造, 由精英表达, 更要由精英参与。这样的既定命题模式, 造成了节目文化表达的距离感和疏离感。

不同于往昔, 《中国好声音》却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节目从内容到形式、从立意到表达已经完成了内在的角色转变, 身段的降低、视线的平行, 逐步实现着精英与大众的平等对话。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选手构成的广泛性。节目摈弃了以往的选择观, 专挑“高富帅”、专选“白瘦美”的刻板标准正在淡化。其貌不扬、体形微胖的李代沫, 出生农村、朴实无华的邹宏宇, 酒吧歌者、美甲店老板黄勇, 台湾同胞、盲人歌者张玉霞, 他们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地区背景、家庭出身、教育经历、专业资历, 但对音乐的梦想是一样的。第二, 师生同台的平等性。不同于以往明星、大腕、资深评委正襟危坐或是红白对唱的传统点拨, 《中国好声音》节目融入了新的“二人转理念”, 自觉寻找到老师和学员之间的默契和平衡点, 在台前发现问题, 在台下解决问题的节目新模式无疑产生了相得益彰的效果。老师和学生的良性互动也正是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现场磨合的具体表现。第三, 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之前的任何一种选秀节目都未曾像它这样调动着人们的情绪和神经。专业评委的现场指导, 媒体评审团、大众评委的现场举牌和站队, 现场观众的短信支持以及电视、网络屏幕前观众的守候无疑拓宽了节目的关注度, 更直截了当地诠释了节目的表达理念, 即立足于沟通和参与, 以平等的视角来观照公众。这样的选择方式极大地凸显了节目的文化张力, 即由精英走向大众的渐变性。

融合多元文化要素, 打造亲民文化盛宴。国内的选秀节目多为“文化搭台, 经济唱戏”之类。过去认为这样的理念和定位显得有些庸俗, 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尤其是在制播分离以及节目市场化运作的重压之下, 媒体人不得不作出某些战略调整, 即在追求“文化”的同时兼顾“经济”, 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共赢。倘若不然, 节目定当无法立足。而在当下, 一般音乐选秀节目搭“音乐之台”, 唱“经济之戏”的固定模式显然也暴露了诸多病态, 音乐文化与商业文化的单一组合不免会直接生出节目的功利性之嫌, 而非节目的服务性之态, 类似“音乐文化”这样的高雅词汇在当前仍不能被大众接受和认可, 这主要源于文化的区隔性和距离感。《中国好声音》却增添了新鲜的文化元素———绚丽的舞台, 激情的主持, 观众的呐喊, 荧屏的互动, 满足的是多种文化形态下不同人群的别样需求。

观众需要音乐文化、精神文化的高雅格调, 更渴求电视文化、消费文化的普及性与接近性, 而这种多元需求, 从《中国好声音》节目中唾手可得。与此同时, 《中国好声音》打造的是一场场亲民的文化盛宴, 传统的音乐文化传播模式正在褪色, 而新的为大众所接受的音乐文化传播模式正在全民中扩散开来。

《中国好声音》节目的未来走向

《中国好声音》的运营模式在中国选秀类节目或者说综艺类节目中都是史无前例的。说它史无前例, 并不是说它是第一个“复制—粘贴型”的电视节目, 而是说它开了中国电视类音乐节目与外国电视类音乐节目对接合作模式的先河。《中国好声音》是由星空华文传媒旗下的灿星制作公司于2011年向《The Voice》的荷兰版权方购买了在中国的全权版权并经过了一年的精心策划制作和准备后推出的大型专业音乐真人秀, 从购买到引进, 从制作到播出, 自始至终很少有节目环节是“一个人在跳舞”。而这样的节目模式同时也暴露了诸多隐患。节目的常胜与否往往取决于供求关系的变化, 一旦出现大量的模仿节目就走不了太远, 因为供过于求, 在中国所有的节目形态都是如此。如今, 《中国好声音》又如同当年的《超级女声》一样掀起了新一轮音乐类节目的捉对厮杀。辽宁卫视的《激情唱响》、山东卫视的《天籁之声》、深圳卫视的《清唱团》以及云南卫视的《完美声音》和青海卫视的《花儿朵朵》, 均在这轮厮杀中角逐, 力图抢占市场高地和合适发展的生态位。《中国好声音》目前虽然依旧是领跑者, 但并不意味着它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购买版权、精心制作、认真学习是当下《中国好声音》仍旧要做的, 但节目的创新性似乎是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 一旦用完了模仿的技艺, 节目该何去何从?《中国好声音》是“移花接木”的成果, 它赢在当下的同时也正“受制于外”。因而除了引入、模仿、学习, 更需要改革和创新, 最主要的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融入更多的中国元素。节目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整个节目的气质和品位, 与节目有关的所有文化元素都要符合主流人群的情感与审美, 才会为《中国好声音》赢得更高的收视率和声誉。

结语

任何电视节目的成功, 需要的是消费, 新的电视栏目渴求观众给力。一旦缺乏市场, 电视节目便会大伤元气, 而期盼持久的受众关注, 节目自身的输出必然要有策略, 归根结底就是需要契合受众心理。目前迫切要做的是关注公众的文化心理和文化享受模式, 要放眼长远寻求突破, 规避一味模仿、矫揉造作和低级趣味, 把国际传播的视野和理念与高尚亲民的中国文化品位元素结合起来以引领世界文化盛宴的潮流。

参考文献

[1]周怡敏.电视节目跨文化传播的障碍与对策[J].青年记者, 2011 (17) .[1]周怡敏.电视节目跨文化传播的障碍与对策[J].青年记者, 2011 (17) .

[2]百度百科.品牌[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9013.htm.[2]百度百科.品牌[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9013.htm.

篇4:“中为洋用”传播好中国价值理念

从这些热词中,我们也看到世界看待中国的方式也在改变,由宏观的国家意识形态,转向微观的社会生活;由功利的政治经济研究,转向深层次的文化、价值关照;由带着偏见主动探寻,到站在中国角度分析和理解刚刚发生的事实。这样的变化虽然细微,却反映出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的趋向性变化。但长期以来,我们主动输出的有影响的文化却寥寥无几。在西方电影、电视等文艺作品中,来自中国的文化元素,大多还是服装、名胜古迹、功夫等碎片化的表意符号。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扩大,出于不同目的针对中国的误解、扭曲甚至妖魔化舆论也此起彼伏。

在世界文化交流中,我们曾经是忠实的倾听者。鸦片战争后,一大批中国知识分子在西方国家坚船利炮中猛醒,提出了“洋为中用”的理念。在新文化运动中,鲁迅等人又提出“拿来主义”,主张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来改造中国文化。直至今天,中国文化以其包容和谐的理念,消化吸收一切对中国有用的外来文化。

历史上,无论是丝绸之路、四大发明还是郑和下西洋,中国的文化传播,从来都是为了分享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加深彼此的了解和互信。正因如此,中国文化从来不缺少倾听者,“中为洋用”就成为事实中的一种可能。而将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就需要我们传播好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在历史上曾以其智慧和美感,对世界文化产生过极深刻的影响,如今,它又有了很多符合时代潮流的新内容。

篇5:参加中国好课堂培训心得

20xx年11月11日至13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冯恩洪教授一行带来的“中国当代好课堂”走进六枝大型培训会。这次培训会,正如我们的帅局长所说,创造了六枝培训历上的几个第一,一个第一是:规格第一,这次参加培训人数1000多人,车辆排成直线,要有几公里;另一个第一是:纪律第一,虽然1000多人参加,座无虚席,走廊还有添加的凳子都座满,但几乎鸦雀无声,特区八中相对较偏远,而且路况不好,常常堵车,但是大家都能按时参加培训;......。

冯恩洪的《拥有讲台、改变讲台、享受讲台棗走进中国好课堂》的.讲座更是让人们受益匪浅。中国好课堂以释放学生学习潜能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有效表达能力、正确思想能力、创新变革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好奇心想象力。这些能力是培养学生幸福人生的各种能力,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的。听他讲课,感觉时间过得真快。他讲的学习效益金字塔更是让我们反思,我们过去讲课学生的学习效益问题。

他在讲座中对研究儿童特点、敬畏教育规律,建设中国好课堂等方面作了深入浅出、旁征博引的讲解,让我们更加明确了今后的教学方向。通过培训学习,我认为,作为教师,我们要具有高尚的职业信仰,不断提升自己的见识、信念、魄力、气度、能力,做一个有教育理想、道德良知、实验精神的中国好教师。

篇6:中国好课堂理念

培训心得体会

落别乡索考小学教师 马贤菊

2016年11月10日至11月13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国当代好课堂‛走进六枝特区的为期三天的千人培训会,此次培训,用特区教育局帅局长的话来说,有三个之最,培训规模之宏大、培训人数之多、培训纪律之好,是令人欣慰的。通过培训,我从中受益匪浅,我们的共同感受就是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这一场培训,无疑是一场视觉盛宴和听觉盛宴。

首先,我聆听的是上海建平中学的,现有70岁高龄的冯恩洪老校长的讲座,他的主题是《拥有讲台、改变讲台,享受讲台,为三尺讲台而出彩》,他的主题鲜明,他用他那饱含热情的话语向我们阐述了2016年以释放学生学习潜能为目的,以适应学生为发展社会需求的幸福人生需要的七种能力:

1、自我管理能力;

2、信息处理能力;

3、有效表达能力;

4、正确思想能力;

5、创新变革能力;

6、沟通协作能力;

7、好奇心、想象力能力。我想,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让自己的学生拥有这七种能力,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另外,冯校长的‚合适比标准更重要‛这句话让我明白:‚对于学生我们不能墨守成规,死板教条,我们只有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设计符合学生学情的教学流程,释放孩子的潜能,相信孩子的潜能,才能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活’起来‛。

接着,本人又认真地聆听了王斌、郑铭、田汝华三位专家的讲座,各位专家的培训风格迥异,各有千秋。而始终不变的是他们对教育的热情和执着。中国传统教育是以教为中心,以控制学生、满足教师的表演欲望为主,忽略了学生学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消弱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降低了学生学的能力,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几位专家告诉我们:只有转变观念,让课堂走出讲授,走向合作,才是教育改革的大趋势,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合作监督、合作帮扶、合作探究,从而发展了学生,成就了教师。课堂上,坚持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说,课改是对学生的拯救与放生,是在解放学生的过程中自我练就能力,是为学生一生的发展谋求资本,是势在必行的一项工程。

另外,虽然年轻,但博学多才的黄亚老师,用他诙谐风趣的语言,从不同的角度,让我们获得了小组建设的初体验,利用36位老师两次不同的走秀,让我们知道了课堂上要有规则、要善于倾听、要善于发现、要会合作,合作能产生创意。另外他还教会了我们如何科学建设学习小组,并明白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从而让我再次意识教会学法比教会知识更重要。

总之,通过本次培训,我深深地体会到实施新课改、打造高效课堂是大势所趋、迫在眉睫,只有进行课改,才能真正建立起改变学生生命状态的‚新课堂‛,才能真正解放学生、发展学生。我们必须使自己在新课改的道路上获得重生的机会,让自己的人格魅力绽放光芒,不断地提升个人教学水平,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篇7:中国好课堂理念

窦桂梅,语文特级教师,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出版《窦桂梅与主题教学》、《玫瑰与教育》等多部专著,主编《小学语文目标质量手册》。她提出的“三个超越”和“三个回归”理念,在语文界产生广泛影响。

“读有字之书是光合作用,读无字之书是一种化学反应。作为一名教师,要关注周围的世界,发掘身边的教育资源„„”很多年了,清华大学附小校长窦桂梅一直有个习惯,一旦读到有趣的教育故事,看到感人的教育细节,或者有了新的感悟,总会在笔记本上记下来。

而今,大大小小的本子铺开来,可以铺满一书桌。凭着不懈的记录与反思,以及对阅读的热爱,窦桂梅从一名代过音乐、数学、美术、思品课的“替补队员”,成长为小语界最知名的特级教师之一,写下了数百万字的专著,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主张。

透过那些或摘录或反思的文字,我们窥见了她的喜怒哀乐、她的成长之路,也拾回了她最初的读书时光。

听窦桂梅老师的《大脚丫跳芭蕾》,窦老师在教课之前首先出示了清华附小的三张名片,感谢,赞美与微笑,建议老师做一个能推荐书的人,告诉学生在看书的时候出版社,作者,翻译,也是需要发现的读书的素养。这节课教学的结构是“我发现-我还发现-我还要发现”,首先把书《大脚跳芭蕾》展示并推荐给学生看,让学生大胆猜测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用一个一个小图片解说课文,谈相同的学芭蕾的经历,配乐,把自己想象成画家怎么描绘主人公的经历,找知音解读画,之后打开书解读课文内容,最后用我发现这是一个什么故事,我还要发现作者为什么要创造这样一个故事?总结全文,升华主题。我发现窦老师的课堂上老师说的很少,直接讲解的很少,而是不断用有启发性的教学话语多启发学生说,她始终弯着腰,用一种谦虚的倾听的身势语,不断的鼓励表扬学生,在她的课上我们听到虽然老师说的很少,但是学生很积极,在老师专业的带领在很大程度的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

正是出于对课堂和内心的观照,窦桂梅得以愈加深刻地理解孩子,渐渐明白了何为真正的语文以及语文应该教什么,也使自己成为启迪儿童爱上母语的真正的小学语文教师。

但真正的小学语文教师并不是最终目标,如今的窦桂梅依然过着白天做校长,晚上做书生的生活,从阅读中汲取前行和超越的力量。因为,她坚信迪金森的那句诗: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动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向远方„„

以 聪慧和高尚的人奠基为宗旨,以语文立人为理念的主题教学,认为老师在上课时应做到:一是做到什么样的课程就要有什么样的味道,用主题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按照文体的属性上课。好的讲解总是戛然而止,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让学生慢慢体会。画图书,语言就是画面的补充,设计教学环节是要使得环节在简约里面透着丰富性。一是做到将儿童放在课堂的正中央,最后追求的是孩子的精彩而不是老师的精彩,不能掩盖了儿童的感觉,这样儿童就慢慢走出了精彩,一个老师讲的好不好,不在于老师的言语多么华丽,辞藻多么优美,而是必须掩盖住这些,保有无知的心态,与学生平等的交流,推着学生,让学生去创造精彩,这样,学生们知道的都是靠他们自己去发现的,这才是学习的意义。

新教师提升自己的方法。首先,以教育教学作为自己的理想使命,这样能源源不断的给自己带来动力和满足感。其次,是自己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努力成为儿童的审美对象。再次,具有扎实的学识和专业素养,拥有好字,好口才,好文章。最后,具有仁爱之心,“猜猜我有多爱你,别担心,我会永远和你在一起”,用赞美的的语言,竖起的大拇指去爱学生。

同时,在观摩课的过程中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深入了解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小学生,我发现我所认识的小学生和观摩课上的学生是不一样的,原来五六年级的小学生也可以发现这么多,想法也可以这么独特,原来他们也可以这么有想法。这些学生的表现让我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有一些言行无意间阻碍了学生的成长。

篇8:中国好课堂理念

1 茶文化与“五行学说”

茶文化孕育着五行学说,周易中将人体的内脏器官分别划分为五行。并以五行的基本特性,对五脏器官的生理活动特点进行了有效的说明。比如:肝喜条达,能疏泄,木可以生发,因此肝属“木”;心阳温煦,火阳热,因此心属“火”;脾是生化源,土生化万物,因此脾属“土”;肺气有肃降功效,金有清肃,收敛的特性,因此肺属“金”;肾可以主水、藏精,水润下,因此肾属“水”。这与茶文化与之相辅相成,共成利弊。

1.1 相生相克“五行学说”

中国古人思考问题是以五行为基本理论模型的,它是一种思维方式。五行可以把事物划分成五类,之后再根据基本原理来思考,可以作为思考问题的一种基本出发点和思维方式。五行是存在相辅、相成和相生、相克的关系的。相生是金孕育水,水孕育木,木孕育火,火孕育土,土孕育金。相克是金克制木,木克制土,土克制水,水克制火,火克制金。对于五行相生、相克,它反映的是事物间的基本生存规律。人和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静忙、相互促进的关系,这就是相生关系。相克关系说的是相互拆台,互为敌人。五行学说就是把这种关系统一概括起来,实际上它就是一种辩证法:就是传统的唯物辩证法。

1.2 茶文化中的“阴阳观”

天为阳,地为阴,人居于天地之间,禀承天地之气,全息成形,半阴而分,半阳而合,清浊之气混融于身。茶也是如此,居于天地之间,采集天地之气,逐渐成型,半阴半阳之间,成就清新茶道。茶文化在天地之间慢慢成型,禀天地造化。

1.3 情志的五大元素

情志的五大元素与五行息息相关,并且一一对应。怒属木,木者,肝火旺盛,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绪,易怒;喜属火,火者,心也,温熙;悲属金,金者,肺气不顺也;惊属水,水者,肾也,肾主水,藏精,易受惊吓;思属土,土者,脾也,生化之源,以生化万物,思想也。喜、怒、悲、思、恐是人重要的情志活动,同样也属于五脏器官的功能之一,相互联系,相互抑制,相辅相成。

2 情志运动规律在体育课堂中的应用分析

情志运动在整个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且影响力很大,占据重要的地位。情志运动强烈的感染力也是它重要的特性之一。教师们在体育课堂上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变化,以至于掌握学生的实时动态,做到心中有数,并可以通过情志的相互制约关系来调节学生的情绪,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1 情绪负面控制

情绪是人对事物最直观,简单的情感反应。它的出发点是维护情感主体,利益和自尊,不对事物做深远、复杂的分析。这样,自己经常会被坏人所利用,且处于不利处境。其实,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会有情绪激动的时候,被情绪操控,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伤人伤己。对于这些负面情绪,中国传统茶文化给了我们很好地启示,静心养性,品味生活,不骄不躁。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里,如果不能够更好的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很容易陷入自己所在环境里的忧伤气氛中,不能自我判断是非,更有可能用他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因此,掌控自我情绪,使自己处在愉悦的环境中乐观、理智地面对生活是很重要的。

2.2 克服内心恐惧

何为恐惧心理,它就是在现实或着想象的危险中,个人或多人深刻地感觉到的一种强烈并且压抑的情感状态。在体育课上,面对一望无际的塑胶跑道,许多同学都在枪响之前吓得腿软,有的因为在沙地里摔倒过,始终不敢不顾一切的纵身一跃。这个时候,教师应该为同学认真细心地讲解规范动作,提醒同学们做好热身运动,从而消除同学们的恐惧心理。使同学们在体育课堂中,真切感悟到茶道中的“和”之精髓。中国传统茶文化中的茶道以“和”为其最高境界,心平气和,平和处事,波澜不惊。这深刻体现了文人对深植于社会中的儒学家“中和”思想境界的推崇,以及对茶事的联想。通过体会品茶的过程,使自身具有儒雅、平和、谦恭、自省的人格魅力,这就是古时候中庸处事的必备品德。“中庸”之道,这是古时一种周正平稳的处事之道,造就了传统中国民族文化中的平和之气,也搭建起传统中国古代人的清台,这些都在中国茶文化中表现的酣畅淋漓。自古以来人们大多以茶喻道、以茶喻事,以茶喻治国之道。以平和之气来控制内心的恐惧,以此就可以在生活中从容应对自己恐惧之事。在教育中,学生通过教师的指点,从而提高对新鲜事物的认知能力,扩大认知事物的视野,判断自我认知的恐惧源。从而升华乃至到认识客观世界的一些普遍规律,深刻认识到自身的需求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确立正确的目标判断能力,提高自我预见性,对未知的事物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增强自我心理承受能力。

2.3 自我激励

自我激励是不需要外界惩罚和奖励作为自我激励的手段,能为自我设定的目标而努力,迎难而上的一种心理特征。自我激励是一个人迈向成功,走向人生巅峰的引擎。对于那些没有自信,乃至自卑的学生,教师们更应予以鼓励与信任。例如:在健美操中,有的人落落大方,而有的人却畏首畏尾,怕自己线条不够柔美,做出来的动作惹旁人嬉笑。这时,老师就应当鼓励这些学生张开双臂,放开内心,不要因为外界的眼光,而将自己围困在孤僻黑暗的世界里。通过老师的激励与信任,更多的学生会萌生自我激励意识。不要过分在乎外界的眼光和看法,这是中国传统茶文化中崇尚的茶禅一味。所谓茶禅一味,就是在心路历程上,观察自心,清除自己心灵所受污秽,善于感受内心深处心灵的呼唤,远离尘喧,清除烦恼,还你自心本来清净的现实,得以精神情感的升华、心灵的净化。无需外界功与名的诱惑,自我激励,激发正能量,鼓舞士气,浮沉随己。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

3 情志运动规律在体育课堂中的评价

情志运动在体育课堂上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广泛。老师们在体育课堂上对情志的掌握或直接、或间接地把课堂情绪调动起来,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3.1 情志运动规律在体育课堂中的优越性

对于高校学生,现在是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对于“三观”的养成,各方面都不是太完善。因此,在教育课程设置中国传统茶文化哲学理念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能完善学生自身人格,而且对于高校未来发展也有益处。茶文化已根植于华夏整个文化体系中,包含了哲学、艺术等多方面的理论,而且也渗透了儒家,道家的传统文化精髓。茶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岁月洗礼,已经形成了相对比较健全的体系。另外,从茶文化中各个高校学生可以体会领悟到中华文化的精髓,还可以学会处世之道,从言行举止、心理变化、价值观等各个方面,不断提高自我素质。以便于更好的了解到不同领域,不同阶级的发展特点,以中国传统茶道精神来指导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将与未来目标充分结合,融会贯通,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同时升华自我。

3.2 情志运动规律在体育课堂中的展望

情志运动在体育课堂的优越性让其存在的必要性更加明显。让学生在轻松的体育课堂里,更好的吸收中华传统茶文化哲学理念的博大精深。让同学们领悟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内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人们以自身感官来体会到传统茶文化带给我们的精神升华去探寻未知的事物,在自我认知层面上超越自我。另外,茶道精神中集中体现的仁义、诚信,这两方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同时这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当前很多学生面对社会就业压力,如履薄冰,怯步不前。而对于在体育教学中引入传统茶文化,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深刻地领悟中国传统茶道文化精神,注重思想品德的修养,密切关注学生之间的诚信仁义,从而完善自我,重塑人格,修身养性。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更好的利人利己。

4 结论

茶文化中的静心养性、平和处事、茶禅一味等哲学观念,可以用来进行情志的调整,这在体育课堂中非常重要,在实践应用中也的确证实了,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平常的心态也是种力量,它可以让人处世不惊,游刃有余,持之以恒。如果再注入智慧,即可达到一种令人神往的“境界”。作为一个体育教学者学习茶文化是极其有必要的,掌握茶文化哲学,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在快节奏高速运转的社会环境下,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化。从中国传统茶文化哲学理念中,寻找教育的根源思想显得尤为重要。情志运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原理,被广泛地应用在人类的运动中。本文阐述了中国茶文化和“五行学说”的生克原理,辩证关系对情志间的相互变化,从理论上对情志规律进行深入总结,发现了情志运动的规律。这对情志运动规律应用在体育课堂,提高教师在课堂气氛调节方面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情志运动,体育课堂,茶文化哲学

参考文献

[1]黄晓灵,黄菁,叶春等.学校体育安全事故的现状及成因---以重庆市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4):82-86.

[2]谭克理,陈永辉.传统保健体育当代传承与发展的社会学审视[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10):37-40.

上一篇:物流标准化建设经验下一篇:《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