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人生的美文欣赏:妻子的大庄

2024-05-27

有关人生的美文欣赏:妻子的大庄(通用6篇)

篇1:有关人生的美文欣赏:妻子的大庄

如果把郭墩大队比作“骨头”大队,那么郭墩大队下辖的大庄自然村简直就是一只鹭鸶的腿骨。起伏的丘陵,遍地的黄土,按当地老百姓的说法“大庄是兔子都不愿拉尿的地方”。然而,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妻子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居然选择了大庄,而且一住就是十年。

像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形势一样,一九六八年国庆节一过,全椒中学的操场成了一片红色的海洋。有组织的红卫兵小将列队举着红宝书,机械地背诵一条又一条“最高指示”,一遍又一遍地高唱革命歌曲《大海航行靠舵手》,一次又一次高呼“到农村去,到边疆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口号。随着一声令下,几百名全中学子打着背包,分乘由县知青办提供的二十多辆汽车,在锣鼓和鞭炮声中离开亲爱的母校,到农村广阔天地。

妻子是其中的一员,目的地是曙光公社。到了公社下才知道,分配在与石沛公社接壤的郭墩大队大庄生产队。当时公社有一条土公路通大队,大队到生产队都是羊肠小道。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村子三十多户人家基本都是土墙草屋。妻子的知青点在村子的北面,再向北不出一里地就是更穷的金家洼村。

像其他下乡知青一样,刚刚接触农活的妻子,一切从头学起。在齐大腿深的淤泥里栽秧,在高低不平的山丘地上割麦,到三里地以外的韩井村打井水,到十几里开外的枣岭砍草……一天、两天,一月、两月,一年、两年。沉重的体力劳动并没有压垮妻子。但是几年后“零刀碎剐”似的招工、招生,让妻子生活在心魂不定的动荡之中。有本事、有人脉、有后台的,陆陆续续,不是被推荐读大学、读师范,就是被招工到工厂、企业,像妻子一样没有任何关系的,只能留下继续“修地球”。

一九七一年,妻子被选为“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先进个人” , 参加了县里召开的第一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大会。这次会议,小小地改变了妻子的命运。一九七二年,她被公社推荐为民办教师。虽然留在原大队小学任教,但是与原来相比,生活环境改善了不少。

大庄生产队虽然贫穷,但是民风淳朴。那时候,虽然一个整劳动力一天十分工才分配到二角七分钱,但是只要生产队长的一声哨声,村子里立刻沸腾起来。男社员挑秧把子,女社员会齐刷刷地站在秧田里,一边栽秧,一边拉着家常。如果是割麦,全村男男女女齐上阵,割的割,挑的桃,从田野到公场的道路上,号子高昂,笑语不断。连五六岁的孩子都会到路上捡麦穗。按照社员们的话说,这是他们最“穷开心”的时候。

生产队的社员对待城里来的知青也很关心,他们手把手地传授农活技巧,生活上力所能及地给予方便。一次,妻子到韩井打井水,不小心把铁桶掉到井里。善良的大庄农民把井水淘干,把铁桶打捞出来。

自从当知青的妻子从八波乡郭墩大队回城后,一晃三十多年没有去过郭墩。一年前的五月我再次来到郭墩大队大庄生产队重访,一是想看看郭墩三十多年的变化,二是想会会当年妻子下放时村里的乡亲。

从八波中学往北,一条土公路直通郭墩。郭墩地处丘陵,比平湖八波高出许多,加上后面的“魏大山”,故称为“墩”。这条土公路与往日不同的是变成了砂石路。小型汽车、拖拉机雨雪天都能通行。土公路一直延伸到大庄自然村。在这里,妻子度过了难忘的十年知青岁月。车到大庄,想看一下当年知青的住宅。恰好问到了赵良山的老伴,一个微胖的老年妇女,当年他家与知青住房是邻居。她带我到知青屋的“遗址”,当年的知青房早已荡然无存。仔细看去,高高的墩子上东一幢、西一幢星罗棋布地盖了不少红砖瓦房,显得很乱,树木似乎比原先多一些。走近几户人家,门都锁着。据老人说,青壮年都到外地打工去了,留下的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除了在田里收割菜籽的少数人,整个村子连狗都少,与二十年前人欢马叫的社员上工热闹场面相比,显得十分冷清。三十多年,一个不长也不短的时间,在我的印象中,郭墩最大的变化是家家解决了温饱,户户解决了安居。如何真正做到脱贫致富奔小康,似乎还需多年。

在妻子最艰难、最痛苦的日子里,我们相识相恋。时间的小路上留下我们的脚印,荒凉的田野上洒过我们的汗水,“上马台”上留下我们的身影。在我们举办婚礼的当天,我从中学步行到大庄,与妻子一道,途经金家洼、门头张、西王庙;从乡间小径到村际间的土大路,再到宽阔的县乡公路,我们步行两个多小时回到家,已经是晚上八点整。参加我们婚礼的十二桌客人,正等我们开席。看到亲朋好友的笑脸,看到喜庆的新房,我们一点都不觉得累。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人生是从乡村小径开始,走上了土大路,再走上了大公路。一步一个脚印,步步迈向光明之路,路也越走越宽。

回过头来看人生,不到大庄不知道什么叫穷,不到大庄也不知道什么叫爱。我们至今还怀念大庄,感谢大庄。特别珍惜大庄那段虽然清贫但又充满爱的美好时光。

公众号:天府散文

篇2:有关人生的美文欣赏:妻子的大庄

我有午睡的习惯,然而今天中午,我辗转反侧始终无法入睡,因为妻子不在家,我很不习惯,也很担心她的安全。每天早上和中午我都会设置闹钟,早上六点半、下午两点准时起床。妻子每天早上和中午都会拿走我的手机,把它放在客厅里,然后她便开始做早餐或是泡茶。早上六点四十分的时候,妻子便会走进卧室叫我起床,下午则是两点十分叫醒我。她之所以会拿走我的手机,并不是要查看我的手机,而是怕手机闹铃影响我休息,她总是希望我能够多睡一会,哪怕只是短短的十分钟。

我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妻子已经为我和女儿准备好了早餐,餐桌上还有两杯温水。我和女儿几乎都没有去学校吃早餐的,要么是妻子自己做的早点,要么就是她去街上买回来的。每一次,妻子就那么静静地坐在我和女儿的旁边,看着我们父女俩津津有味地吃着早餐。妻子每次就那么深情地看着,一脸的满足,一脸的愉悦。我经常会问她:“你早餐吃什么?”她总是毫不在意地说:“我一会去学校饭堂吃米粉。”

我每天中午起床的时候,妻子总会出现在我的床头,手里端着果盘,她把准备好的水果一块一块地塞进我的嘴里。我深情地望着她,只看到了一脸的幸福。我是一个不太爱吃水果的人,于是,她就把水果切成了一小块,端到了我的床头。有时干脆就直接榨果汁,说这样比较方便吃。每当这个时候,我的心里都会觉得特别过意不去,同时又会感觉到特别幸福。我经常会对她说:“我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妻子总是说:“照顾你和女儿是我的事业,你们幸福了,我也就会觉得快乐!”

妻子说她很喜欢听我打呼噜的声音,我问她:“你怎么会喜欢听我打呼噜的声音呢?”妻子回答说“听着你打呼噜了,就说明你睡得很好啊,你睡得好,我就可以放心睡觉了呀!”这么多年,妻子一直就是这样静静地守候在我的身边,每一个夜晚,她都是在我睡着后才肯自己睡觉的。我经常在想,如果有人问我这一生当中做的最对的事情是什么,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我娶了一个好妻子!

我母亲病重的时候,她打电话给我的母亲说:“妈妈,你没事的,等我忙完这段时间,我请假回去照顾你!”妻子的话是很真诚的,没有丝毫做作,没有丝毫的虚假,我母亲听了她的话也非常开心。可惜的是,我的母亲还是没有能够等到她的儿媳去照顾就永远地走了。为了这个事情,妻子哭得很伤心,因为这是没有办法弥补的遗憾,因为这是她作为儿媳的最基本的愿望却未能实现。母亲去世后,妻子和我都很悲痛,都哭得很伤心。

我们结婚已经十几年了,在这十年的时间里,妻子对我的照顾,对我的好,没有办法用文字去描绘。往事历历,我已经没有办法说出妻子到底为我做了多少事,太多了,多得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我曾经无数次赞美过她,可是妻子总是说,她只不过是在尽妻子和母亲的职责而已。尽管她说得很轻描淡写,但我依然能够从她的神情中读出那份专属我与女儿的浓浓的爱。这种爱,只有我和女儿知道,这种爱,只有我和女儿享受到了。不辞辛劳,默默无闻地奉献,默默无闻地付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就在这份爱的沐浴下快乐地生活着,女儿也是在这无微不至的关怀中茁壮的成长着。我不想在这里细数妻子为我们做的事情,因为我根本就数不过来;我也不想在这里信誓旦旦地说什么甜言蜜语,因为妻子需要的并不是这些。

我要做的是,好好地活着,好好地经营这个家。尽管房子不大,但却异常的温馨;尽管不是很富裕,但却幸福和美。让自己变得坚强一些,变得大度一些,变得谦虚一点,变得随和一点,这些都是妻子对我的要求。因此,我必须做到。我要做的是,养好身体,与妻子携手到老,一起看日出,一起看夕阳。这是妻子最想要的,因此,我务必做到!

我的妻子,在我看来,她是最美的妻,她是最孝的女。因为她把自己全部的爱分成了两份:一份给了我,一份给了女儿!

篇3:渔夫妻子的人生功课

2月8日,重庆市铜梁县原县委书记马平和他的妻子,共同站在重庆市第一中级法院的法庭上,接受判决:马平受贿223万余元,判处有期徒刑13年;其妻沈建萍共同受贿205万余元,判处有期徒刑5年。4月中旬,北京市检察院举办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展览,其中首次展出了“贪内助”内容。

作为因实施职务犯罪而身陷囹圄的那些罪犯的妻子,甚或作为参与共同犯罪的罪犯,她们被媒体称为“贪内助”。事实上这种归因式的称呼是不准确的。在彼此人身独立的现代社会,有完整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必须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家庭中的“内助”是否贪婪,并不是一个成年人执意走向职务犯罪道路的内因。夫妻之间的互相影响很多时候只能以互为因果来概括。对那些为夫妻共同的选择而付出代价的妻子们,可以想象,在少女时代,她们都曾经对婚姻生活和个人生活有过近乎完美的期待。她们何曾想到,悲剧的结局就静静地等候在那里。在扭曲的内心生活、扭曲的婚姻关系和扭曲的社会氛围的复杂互动中,她们倘若没有强大而清醒的精神力量,又怎会成功地摆脱那径直冲向悲剧结局的巨大惯性?

值得进一步追问的是:既然被称作“贪内助”,她们在家庭当中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她们是否爱她们的丈夫?那则著名的童话可作为分析的原型:一个渔夫和他的妻子住在小窝棚里。他偶然地救了一条小金鱼,小金鱼为报答救命之恩,答应要满足渔夫的三个愿望。渔夫那贪婪的妻子听说后,再三逼着渔夫向小金鱼索要,从大房子到宫殿到当女皇,甚至要小金鱼来服侍她……最后,渔夫的妻子又回到了那个破旧的小窝棚里。仅就童话而论,渔夫的妻子并不爱她的丈夫。爱是服务而非占有,爱是自由而非控制。渔夫不得不再三服从于她的荒唐要求,是因为他们的家庭中存在着一种严厉的控制关系。倘若男人贪腐行径的根源仅仅在于服从于女人的贪婪,在家庭当中这种控制关系又是怎样形成的?渔夫的妻子对她的丈夫从来都是不满意的,她的丈夫是她满足自身对生活的种种欲求的工具。当家庭生活的艰难与沉重粉碎了少女时代的梦想,透过建立一种控制关系来缓解焦虑并释放压力,的确是一种来自人性阴影地带的强烈诱惑。只是,这也同时意味着以物化对方的方式放弃了人性化的婚姻关系。

正如荣格所说,“婚姻一直就是一项灵魂事务。”完全被人格阴影所控制的女人进一步释放着她的贪婪。灵魂焦渴的女人更容易为金钱而疯狂。在分析心理学看来,贪婪的女人内在缺少安全感。无度敛财和控制对方都是因为失落的安全感。在扭曲的两性关系中,双方都在“处理童年未解决的问题”,心理学家麦基卓在《懂得爱》中如是说。20世纪艰难多劫的苦难史伴随着几代人的顽强成长,同时也成为几代人终生背负、无可逃避的精神重担。对于那些国家公务员的妻子来说,童年时代所匮乏的安全感,由于没有理性的自我分析和专业的情绪疏导,就十分容易转而透过敛财与控制的方式来寻求虚幻的补偿。可是,物件和“当作物件的人”都无法“满足我们的需要,确保我们的存在感,祛除我们自身对寂灭的恐惧”(英国心理学家多罗茜露语)。大房子、宫殿和女皇的地位都不能解决来自灵魂深处的不安。

渔夫的妻子面临的是内心的价值问题。专业的心理学工作者更关心的是,作为国家公务员的妻子,当不安之感涌现在个人生活和婚姻生活中,她们需要面对的人生功课是什么?她们不能够仅仅作为“内助”而存在,她们需要回归内在,发展自身。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说:“人主之有奄宦,奴婢也;其有廷臣,师友也。所求乎奴婢者使令,所求乎师友者道德。”方今之世,妻子并不是“奴婢”,在健康的婚姻关系中,她甚至应当是“师友”。在精神上,她应当是独立的,拥有健康的内心生活和稳定的精神轨迹,她内心的平安不需要建筑在服从他人或者控制他人的基础上。她应当有能力建构超乎于“使令”之上的“道德”生活。

今天我们在媒体上常常听到: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严格管束亲属。问题是,在彼此人身独立的家庭关系中,这种“严格管束”有何法律基础与操作可能?能够使双方获得充分的启示和成长的只有真实的爱与尊重。德国心理学大师海灵格认为,爱要“遵守伟大的整体中的隐藏的法则”。“付出和接受”必然“保持平衡”。倘若置身于扭曲的社会氛围之中,她们将面对什么?对“伟大的整体”的无知,对“隐藏的法则”的否定,对天道平衡力量的遗忘……都已形成巨大的心理惯性,无度的、无序的、无代价的“接受”似乎成为时尚。摆脱社会氛围的左右是艰难的,它需要对创造健康的爱与健康的家庭关系提出更严格的要求。然而,对于贪婪而言,身陷囹圄并不是唯一的悲剧结局,“整体”还可能有更多地以“寂灭”平衡贪婪的方式(譬如由心理失衡引发的心身疾病等)。在“隐藏的法则”面前,她们愿意尝试改变吗?■

篇4:妻子是我人生的拐杖

文学青年、百万富翁、修鞋匠,这些极具反差的称谓却神奇地集中到一个30岁的残疾人身上。

在中原大地雪花飘扬的时刻,笔者慕名追寻,终于在漯河市沙北区小李庄村找到了他。见是故乡人造访,热情好客的大增非常高兴,当即在他简陋的斗室里设宴置酒。小酌之后,大增向笔者倾诉了他传奇的经历和令天地动容的爱情故事……

残疾少年,求学路上饱尝辛酸

1973年2月,周大增出生于河南省泌阳县沙河店镇温庄村。一岁时,患小儿麻痹症,双腿再也无法正常行走。为给他治病,在县公安局工作的父亲辞职回家,几乎变卖了所有的家产,在全国各地遍求名医,但毫无结果。

大增五岁那年一个夏日的晚上,母亲搂着他在小院的竹床上纳凉。月光如水,清风习习,望着母亲头上的白发,他天真地说:“妈妈,你满头的白发就像月光一样。”

母亲笑着说:“哟,我们大增快成诗人了。”大增想,诗人肯定很了不起,就对妈妈说:″将来我要当诗人,为你的白发写好多诗,让别的妈妈都羡慕你……”

妈妈不由搂紧了他,哽咽不语。妈妈知道,孩子连上学都困难,咋能成诗人呢。但长大要当诗人的梦想,从此在大增心田里生根发芽。

转眼到了大增上学的年龄,面对大增那双充满渴望的眼睛,父母一声长叹。父亲掏出五块钱说:“给你,拿去买糖果吃吧。”但父亲万万没有想到,大增用嘴咬着这5元钱硬是爬到了村小学,将钱交给了负责报名的老师。

望着眼前这个满身泥土的残疾儿童,老师流泪了,校长感动了。从此,大增上学了。

父母很忙,大增只好自己爬着去上学,双膝和肚皮常被磨得流血。母亲实在不忍心他这样遭罪,就在雨雪天背着他上学,其它时间就让他自己爬着去。即使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他的学习成绩在班里都是最好的。

大增终于长大了,可以拄着双拐走路了。但不幸似乎常常与弱者相伴,中考的前一天晚上,大增到学校参加补课复习,摔倒在一条小沟里,右大腿股骨骨折。大增错过了升初中的考试,只好复读了一年。第二年,他以全镇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重点中学。

三年初中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他,又以优异成绩考上了100多公里外的县重点高中。由于离家太远,往返不便,大增只得到附近的一所普通高中学习。

三年苦读,三年渴望,然而高考时,因身体残疾,他被无情地拒绝在高考门外。1987年7月6日,是大增永远难忘的黑色日子,他流泪回到了家里。

寒窗苦读,双拐击出美丽诗行

看着因为自己而穷困潦倒的家,看着父亲额头上刻下的深深皱纹,看着母亲的乌发过早地染上白霜,大增的心碎了。同样心碎的还有大增的父母,为了今后能让大增自己养活自己,父母东挪西借,凑了两千元钱让他到县城去学习无线电修理技术。大增接过钱想也没想,就到新华书店买了许多文学书籍,雇了辆三轮车拉回了家。

从此,孤灯凉月无人问,夜夜笔耕伴鸡鸣。谁知,一年下来没有发表一篇文章、一首诗。上百张退稿信使他意识到自己的文学功底太差。

1989年,大增同时报考了北师大中文系和鲁迅文学院的函授课,边学习边写作。

1989年秋天,大增的处女作《唱一首歌》,终于在《星星》诗刊上发表。那是一首唱给母亲的歌,他没有忘记幼年时在银色的月光下,母亲给他的诗人梦。此后,周大增以斜阳为笔名,先后在《人民日报》、《河南日报》、《诗刊》、《飞天》等国内外近百家报刊发表作品380多篇(首)约80多万字,20多次获得全国各地文学奖。1991年,他被河南省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这一年,他18岁,是当时河南省最年轻的省级作家。

1993年,周大增获得了由当时驻马店地委颁发的建国以来首届文学艺术创作优秀成果大奖。1994年,他被驻马店地委宣传部聘任为专业创作员,并担任《驻马店青年报》执行主编。

初涉商海,诗人挣得百万家资

周大增本以为自己到报社后,可充分发挥文学特长,能创作出更多的作品,但他很快就发现,日常行政事务和繁琐的改稿、编稿,使他根本没有时间去创作。就在这时,周大增得悉广东文学院在全国范围内招聘专业作家的消息,他决定辞职到广东去。当他赶到广东时,招聘工作已经结束。文学院的同志看过他的作品后很感动,便帮他在广州一家集团公司的附属中学找了份教师工作。

几个月后,周大增感到虽然在这里的收入比在家里高出两三倍,但依然离自己的理想相去甚远。他决定要回家,集团领导再三挽留,无奈大增去意已决,领导就让周大增迟一天再走。第二天,领导告诉他,公司员工对他身残志坚的精神非常感动,大家为他捐了一些钱,有四万多元。周大增说啥也不要,他说,我用双手完全可以养活自己,好意我领了,但钱我不能收。集团领导告诉他,钱已经汇往他的家乡,请他马上回家去领。

靠着广州寄来的四万多元的捐款和自己从银行的贷款,他在镇上开了当地第一家高档次的酒店,由于经营得法,酒店很快就赢利了。大增瞄准商机,又开办了一个液化气供应站。短短的几年时间,他的企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1994年10月,以他笔名命名的“斜阳电子集团公司”正式成立。公司下辖一个电子厂、一个服装厂、一个豪华大酒店、一个皮制品专营店和一个液化气供应站,公司员工达到300多人,资产超过100万元。

周大增可谓春风得意,他有了自己的小轿车,人们都很恭敬地叫他周总,他成了镇上最有知名度的人物。

遭骗落魄,救命少女成了新娘

正当周大增踌躇满志的时候,不料误入别人精心设计的圈套,招致了近乎灭顶的灾难。

1995年9月,周大增从报纸上看到郑州一家公司招聘合作商的广告。广告称,由他们提供原材料,合作商负责加工电子热水器,他们回收产品。周大增到这家公司考察后感到不错,就与之签订了10万元的合同。

第一批产品生产出来后,公司很顺利地付了13万元的款。一个月时间挣了3万多元,这使周大增感到利润很大,就于11月份签订了一个30万元的合同,又挣一大笔钱。

两次成功,使周大增对那家公司非常信任,他筹资后又与那家公司签订了100万元的合同。当产品加工好后,已是1996年5月,周大增却与那家公司怎么也联系不上了。

顿感不妙的周大增连夜和同事赶到郑州那家公司,公司却大门紧闭。房东告诉他们租房的公司早已搬走了,公司回收的产品都堆在仓库里。

后经技术监督部门鉴定,周大增生产的热水器全部为不合格产品,这种热水器在使用中极易出现漏电事故,而他们所用的原料也全是工厂甩掉的边角废料。

原来,这家公司根本就没有注册,纯属一场骗局。当周大增还完全部借款,自己只剩下3万多元。望着厂里成堆的热水器,周大增万念俱灰。他把全厂工人召集到一块儿,用剩下的钱给工人发了最后一个月的工资。

周大增一人坐在空荡荡的大办公室里,他感到自己像是做了一场梦。“我终于可以无牵无挂地走了。”周大增从柜子里拿出了一瓶两天前就买好的安眠药,拧开盖子,倒在手里一大把,猛地吞了下去。

也许是善有善报,命不该绝。正在吞吃安眠药的周大增,刚好被窗外一位身着白裙、长发飘飘的漂亮女孩看到了,这位女孩当即破门而入,冲上去夺他的瓶子。争夺中,药劲慢慢发作,他的手慢慢松开,药片撒得到处都是。女孩被吓哭了,赶忙打电话到镇医院。

这位女孩叫崔慧玲,刚满18岁,家住在本镇上,她排行最小,又温柔恬静,是父母最疼爱的。慧玲高中毕业后,想和同村的姐妹们一起到南方打工,父母放心不下,就劝说她来到镇上电子厂,成了斜阳公司的一名组装工。慧玲也和大多数员工一样,对这位身残志坚的作家、诗人万分敬重,也仰慕这位坦荡正直、对每位员工都关怀备至的老板。但是,她从来不敢和这位周老板说上一句话。

公司倒闭了,大增倾尽所有,仍然为工人们发放最后一个月的工资,全体职工都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和慧玲要好的十几个姐妹一合计,便把她们的工资集中在一起,委托慧玲给老板送过去,鼓励他东山再起,却没想到在此关键时刻救了大增一命。

工人们都自发来医院看望他们昔日敬重的老板,崔慧玲主动要求留下护理周大增。

三天三夜,大增终于醒来了。他对一直守候在病床前的慧玲说:“我已经一无所有了,你还救我干什么?”慧玲坚定地说:“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因为你还有双手和智慧。”

大增苦笑道:“再活下去,是一种折磨呀!”

慧玲再也忍不住了,情急之下一把拉着大增的手脱口而出:“你的命是我救的,为了我,你也应该坚持地活下去。我愿意陪伴你一辈子!”

大增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他挣扎着坐了起来,久久凝望着面前这个玉洁冰清的女孩,轻轻地摇了摇头:“慧玲,谢谢你的爱。可我是不能接受的,我现在名誉、地位、金钱,什么都没有了,我只是一个拄着双拐的穷光蛋。”慧玲平静地说:“我并不是一时冲动,我觉得你是一个靠得住的男人,嫁给你是因为你的人品和才气,而不是你的地位和金钱,如果你只是一个有钱而庸俗的老板,就算求我,我也不会嫁给你的!”末了,慧玲坚定地说:“大增哥,你是个作家,身体又不方便,以后你在家里写诗,我干活养活你……”

一对年轻人的手,幸福地紧握在了一起。

慧玲要嫁给大增,慧玲的父母勃然大怒,打骂之后,她被关在了屋里,不许离家半步。

大增拄着双拐来了,遭到慧玲父亲的辱骂,并让他滚出去。慧玲站出来了,母亲用鞋子劈头盖脸地打来。大增忙用身残之躯挡住慧玲。

母亲骂得更凶了:“你如果嫁给这个瘸子,就算我没有生你养你,你也没有这个爹妈,从此咱们一刀两断!”

就这样,大增和慧玲在辱骂声中搀扶着离开了家门。

漂泊异乡,夫妻续写爱情诗章

婚后,慧玲用她那单薄稚嫩的肩膀挑起了生活重担。第二年,女儿诞生。

但是大增的心情依旧很沮丧,慧玲知道,事业的挫败对丈夫打击实在是太大了。为了使大增不再触景伤情,她建议暂时离开家乡换一个环境。1999年春节前夕,他们悄悄离开了故乡,来到漯河市,在沙北区的小李庄租了两间民房住下。

春节过后,黄河路劳动局西边的小巷口,出现了一个戴着近视镜、架着双拐的修鞋匠。清晨,慧玲用脚踏三轮车到小巷口,帮他摆好修鞋摊儿,然后就陪坐在他的身边,深情地看着他笨手笨脚地为别人修鞋。由于修鞋处离公厕较远,大增每次小解时,慧玲就骑着三轮车带他去厕所,搀扶他上厕所的台阶,然后坐在厕所门口等他。看厕所的大爷感动得逢人就说,看看这小两口!

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慧玲在一家火锅城找了一份工作。按慧玲的相貌,当个服务员是没问题的,但为了有时间照顾修鞋的丈夫,她硬是要求去后厨当了一名又脏又累的洗碗工,每当有一刻的闲暇,她都要跑到丈夫修鞋的地方看看。

为爱而生,封笔八载重振辉煌

沉重的生活负担使大增学会了借酒消愁。一天晚上收摊回家后,大增又一个人喝起了闷酒。喝完之后,还要慧玲去买五角钱的散酒再喝。看着丈夫如此酗酒糟蹋身体,慧玲就过来夺他的酒杯,大增一闪,酒杯把慧玲的头划了一个口子,鲜血顺着慧玲的脸庞缓缓流下。看着烂醉如泥的丈夫,慧玲不由得一阵辛酸,她理解丈夫此时的心情,从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到街头的修鞋匠,他心里难受啊!

第二天早上,大增看到妻子额头上的伤口,方才想起自己昨晚的过失,而妻子却一句怨言也没说,递给他一首诗,那是昨夜慧玲夜静心伤时分写给大增的诗:在寒冬里/你沉睡着/把自己交给了冰封/被风 包围着/男儿风啊刮过来/和煦春色里/有万条柳丝等待/勃勃吹起……这首名为《男儿风》的诗,虽然写得浅露,但那分明是妻子想让自己重新振作起来的心意。

此前,原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席田中禾多次写信鼓励大增,却没任何效果,今天妻子的挚爱和心灵的呼唤,再次催发了诗人的激情,并一发而不可收。从2001年10月起,大增每天都要挤出时间写作,他的散文《真爱如山》在《漯河广播电视报》发表,这是他流浪到漯河后公开发表的第一篇作品。随后,他的一批重量级作品《犬吠如歌》、《月冷霜寒》、《有家在远方》、《蝶舞苍山》等接二连三地发表,并引起读者广泛关注与好评。其中《大野之秋》被《中国当代散文大观》一书收入,他的诗歌开始散见于全国各大报刊,2002年9月,大增100万字的散文集《为爱飞翔》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

大增的复出引起中原文坛的极大关注,著名作家张宇在百忙之中会见他,并给予高度评价和真诚的鼓励;河南纪实作家、《打工与求职》主编中原渔人来到漯河到他租居的小屋拜会。

2003年元旦前一天,福建东南卫视品牌节目“有你有我”如期播出,作为本期嘉宾,大增和慧玲走进了演播室,他们的故事打动了每一位观众,在如潮的掌声中,可看到人们脸上的熠熠泪光。最近,香港凤凰卫视再次邀请他们制作访谈节目,名牌主持人阿忆先生与之合影留念,周大增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新闻人物。

在大增的斗室里,笔者看到一摞又一摞的厚厚文稿,他的第二卷文集《吹响忧伤》、第三卷《月冷霜寒》和第四卷《地狱天堂》又要陆续出版发行,周大增以此作为礼物献给自己挚爱的妻子。

篇5:有关人生的美文欣赏:妻子的大庄

陈一冰(以下简称陈):2013年,我作为中国体育明星代表前往英国埃塞克斯大学进行为期一周的学术交流和访问,担任我翻译的就是我现在的妻子单竞缇,当时她在埃塞克斯大学留学。我对她的第一印象很好,觉得她非常符合我对未来妻子的要求:有一头乌黑的长发、知识丰富、非常传统。我对她一见钟情,她对我却没什么感觉。一天,我约她去逛街,她说正在写作业。我说等你写完作业我们再去,还试探她‘如果你有男朋友,也带出来一起逛’,她说她没有男朋友。那天,她陪我逛了一天的街,彼此聊了很多,也很投缘。回国后,我每天给她发微信,她只是偶尔回一下,但最终被我的坚持所打动,我们的关系很快确定下来。

记: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你失去了吊环金牌,第二年却在伦敦遇到了真爱,有什么感触吗?

陈:2012年8月6日,在伦敦奥运会吊环决赛中因争议判罚我屈居亚军,尽管赛后我大度地向对手表达了祝福,但丢掉金牌的内心苦涩只有我自己知道,这也是我竞技体育生涯的最大遗憾。然而一年后,我却在伦敦遇到了我的人生“金牌”,我的人生因为她有了幸福而崭新的开始。也许这就是生活,有失望也有希望,有悲伤也有快乐。更奇妙的是,伦敦奥运会吊环决赛那天,单竞缇还没有出国,她在电视机前收看了那场比赛,觉得我长得挺帅,可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和这个人产生联系。

记:你们认识仅3个月便登记结婚,算得上是“闪婚”了。

陈:当我提出领结婚证的时候,她没有犹豫,很爽快地答应了。缘分就是如此奇妙,两人都觉得对方是那个对的人,时间完全不是相爱和结婚的障碍。不过,她和我领完结婚证的第二天,便返回了英国。尽管我做好了心理准备,但送她到机场的时候,我还是有些难过。她走了之后,我又回到了一个人的世界。那时,我的心都被她带走了。后来,在我的要求下,她回国发展,我们才重新团聚。

记:婚后,家里的事情谁做得多一些?

陈:在这里我要夸夸我妻子,她真的太能干了,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好老婆,家里的装修、布置家具都是她拍板决定的。她是独生女,却没有骄娇二气,做起饭来也毫不含糊,学做菜,网上一搜她就能做得有模有样。最让我佩服的是,她很有审美眼光,我的每件衣服几乎都是她参谋着买来的。每天我穿什么衣服,也都是她准备好的。练体操时,我严格控制体重,吃梨都是嚼一嚼味儿就吐掉。那时,我一直憧憬着退役后的生活,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也不必担心体重。因此,结婚后,我最大的快乐就是陪着她边看电视边吃零食,她也善解人意地弥补了我以前不敢大快朵颐的遗憾,买来各种零食满足我。她开玩笑说:“你尽管吃,吃成个胖子就没别的女孩喜欢了。”

记:你发的微博中总有几条是关于妻子的,网友说你是“炫妻狂魔”,你觉得是不是?

陈:微博上炫妻,也是我爱她的一种方式。其实无论是我俩在一起,还是当着朋友的面,我从来不吝啬赞美之词。我觉得赛场上的金牌有很多枚,可是人生的金牌却只有一枚,这枚金牌就是可以陪你一起到老的知心爱人。婚后,我的第一个生日,我给妻子戴上了男人一生仅此一枚的Darry Ring黑白钻戒,以兑现我求婚时向她许下的一生只爱她一人的承诺。退役后我开始创业,拼命地工作,就是想让她和未来的孩子生活得好一些。

记:现在你已晋升为“奶爸”了,更爱这个家了吧?

陈:我女儿2015年9月17日出生,当时我正在深圳参加一档真人秀节目《闪亮的爸爸》的录制。宝宝比预产期提前降生,我向节目组请假暂停录制,回家陪产,亲自见证新生命的到来。第一次抱女儿的时候很紧张,但是又无比开心、幸福。当了爸爸后,我去参加亲子类节目就更有感触了。现在我最大的享受就是,在外面辛苦工作了一天,回到家里抱一抱女儿,逗她开心。都说女儿是爸爸前世的情人。现在,我有了最爱的两个女人,没有理由不感到幸福。我曾跟妻子开玩笑说:“等孩子懂事了,过情人节的时候,我给你俩买一堆巧克力,看着你们大呼小叫地去抢,那是我最开心的时刻。”按传统观念,男人成家立业,才算真正的男人。现在我有自己的事业,又有一个温馨的家,这都是妻子给我带来的,我没理由不爱她。

陈一冰,体操奥运冠军。1998年开始体操训练,2005年开始在国际比赛中崭露头角。曾夺得2006年和2007年体操世锦赛吊环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团体体操冠军、男子吊环冠军。

〔编辑:刘波〕

篇6:有关人生的美文欣赏:妻子的大庄

王皓(以下简称王):2010年,莫斯科世乒赛结束后,我处在运动生涯的低谷期,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她。她属于文静、内向型女孩,我也是个内向的人,两人性格相似。她很单纯,一点都不关心体育,根本不知道我是谁。后来我身边的朋友不断跟她说,她才知道我参加过很多比赛,取得过不少成绩。她跟我在一起,不是因为我是名人,而是因为我长得帅,人缘好。她喜欢静,一点也不浮躁,从不拿我跟别人比较,她不想让人知道她和我在一起,这样就不会对我造成麻烦或影响。我给她的印象是憨厚、腼腆,特别绅士。我帮她拉椅子、开饮料瓶等细节让她印象深刻。

记:你们两个内向的人在一起,会不会有些闷?

王:第一次见面,虽然话不多,但我们都挺满意对方,吃饭的时候几乎没说什么话。临散场的时候,还是朋友提醒我俩留个联系方式,我们才互留了电话。见面时我们话不多,电话里还挺有共同语言,每天晚上都聊一个多小时。她是舞蹈演员,我俩每天都要训练,好多体会都差不多,连受伤了怎么治疗都聊,像病友一样。我对伤病问题特别了解,她的问题总能在我这里得到解决。我俩训练的地方相距挺远,每天下午6点训练结束后,我们就找个离双方较近的地方吃饭。认识她时,正是我状态低迷的时候。当年年底我的竞技状态有所回升,我知道,是她让我心情变好了。

记:你妻子做的让你最感动的事情是什么?

王:备战伦敦奥运会前,她给我送了一个多月的饭。她12岁就来北京上学,习惯了集体生活,平时都是吃食堂,在家里爸妈也不让她做饭,顶多让她打打下手。备战伦敦奥运会的时候,我不想吃太油腻的东西,也想控制体重。于是,她就从网上现学,给我拌水果沙拉、熬粥、煲汤。她心灵手巧,做的东西味道不错。我平时运动量大,不爱吃蔬菜,她就把海参切成段,加上青菜萝卜熬成粥。那段时间,凑巧她所在的舞蹈团没有排练任务,每天下午三四点训练就结束了。训练完她就买菜做饭,做好后再花一个多小时送到我的训练场。队友们都羡慕我有个贤淑的女朋友,我也很得意。遗憾的是,伦敦奥运会我没拿到单打金牌,总觉得对不起她。

记:结婚后,你们家里的事情谁管得多一些?

王:家里的事情一般都是她做主,但家里添置东西她都会打电话征求我的意见。她挺会操持家务的,搬新家的时候,我在厦门备战奥运会。那段时间她腰不好,就向单位请了假,然后跑遍了市区和郊区,货比三家,置办了电器和家具。一个月后我回到新家,她已经把家具、电器全都搞定了,房间布置得非常合乎我的心意。我觉得她太厉害了,平时不显山露水,其实她心里特别有主见。

记:你觉得自己是个浪漫的人吗?平时两个人有矛盾谁先妥协?

王:她觉得我挺懂浪漫的。刚开始谈恋爱的时候,我经常给她送花。在一起时间长了,她说咱们就实实在在的,别再送花了。我仍一如既往地给她送花,她嘴上说“送什么花呀,挺浪费的”,心里却很高兴。不管是过去我当运动员时,还是现在转型当了教练,平时我们在一起的时间都不多,我总觉得亏欠她,所以,送束花也能代表我的心意。有时她会佯装生气,对我说:“别送花了,只要你陪着我,就是最大的浪漫!”平时只要我俩一闹别扭,我就说:“你看,咱俩有段日子没吵架了,该吵了,这属于正常范围内吵架。”但有一点非常好,吵架当天不管多晚我们都会沟通解决,第二天就没事了,我们从来没有冷战过。我喜欢在她生气的时候夸她,说:“你生气的时候最好看。”她就抿嘴乐了。有时我俩生气,我靠耍赖也能让我们重归于好。

记:你已过了而立之年,也成功转型做了教练,对事业和家庭的感悟应该很深吧?

王:一个人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完满人生,“乒”和“兵”两个字就差一笔,虽然我没得过奥运会金牌,距离大满贯只差一步,但是在我而立之年,我已经完成了娶妻生子。我娶了一个漂亮、贤惠的妻子,而且她也为我生了个可爱、健康的儿子,成就了我人生的“大满贯”。作为教练,今后我要通过努力,培养出一位乒乓球大满贯选手,甚至更多的乒乓球大满贯选手。如今,我要卸下曾經的那些荣耀,来完成我乒乓球人生的幸福接力。

王皓,著名乒乓球运动员,17岁进入国家乒乓球一队,运动员生涯共获得18个世界冠军,三次奥运会亚军,现为八一乒乓球队主教练。

上一篇:观后感霸王别姬下一篇:快乐的中秋节小学生叙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