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信访办网上投诉

2024-05-09

上海市信访办网上投诉(共9篇)

篇1:上海市信访办网上投诉

附件1:

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

信访投诉工作责任制暂行规定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信访条例》,进一步做好房地资源系统信访工作,努力构建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结合房地资源行业特点,制订信访工作责任制。

一、指导思想

(一)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全面实施《信访条例》。

(二)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处理信访问题的主体,层层落实责任制。

(三)市和区县局根据各自职责,努力将房屋土地资源管理行业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当地,实现“三个不出”:该区(县)一级解决的问题,不出区(县);该市局一级解决的问题,不出市局;该部门和事业单位一级解决的问题,不出部门和单位。

二、责任内容

(一)市和区县局领导责任

1、市和区县局党政主要负责人是信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加强对职责范围内信访工作的领导,并督促、指导分管单位和部门结合业务工作抓好信访工作建设。

2、市和区县局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并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把信访工作纳入党委行政重要议事日程,听取信访工作汇报,研究解决信访工作的突出问题,确保组织到位、任务到位、责任到位。

3、严格执行领导接待日制度、领导下访制度和领导包案处理突出问题制度,领导干部应当定期亲自接待群众来访、阅批群众来信,倾听市民心声,方便信访人就地反映信访问题,协调处理重大信访问题。

4、建立信访联席会议制度,由分管领导牵头,市、区县局信访办主办,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研究、协调疑难信访矛盾和突发性的群体信访事项。

5、依据《信访条例》制定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完善管理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对所属单位、部门的信访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及时发现和纠正信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市局机关处室和局属事业单位责任

1、市局机关处室和局属单位负责人是办理信访事项的责任人,负责对办理流程的监督和办理质量的审核、把关。

2、市局机关处室和局属单位对局领导批示或上级机关和部门转办的信访件,应当在办理结束后,及时报局领导审批,并按时限答复信访人。

3、市局机关处室负有对转送区县局办理的信访件的指导、督促与审核的责任。

4、市局机关处室负责人要坚持周四接待制度,虚心听取信访人的意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力解决信访人的问题,协调处理信访矛盾。

5、信访经办人对信访人的诉求要认真调查、核实,根据信访工作要求及办理规程处理好每一件信访,并对信访人负责。

6、市局党办、局办、监察室、信访办及有关业务处室、相关部门对群体性上访、突发性等上访事项,要按照《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预案》积极参与化解和处置工作。

(三)区县房地局、住宅局责任

1、区县房地局、住宅局必须把信访矛盾制止于萌芽,化解在当地。群众集体来市局上访,反映的问题属于区县局解决范围的,所在区县局的办公室接到市局信访办通知后,应立即组织人员到现场接待或将上访人领回。

2、市局信访办转送区县局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的疑难信访件、群体性信访事项和上级领导批办的信访件,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反馈结果,提交办结报告。

3、区县局信访办理部门、单位对信访事项要及时牵头协调,明确责任,限期解决,不得推诿塞责。处理结果经负责人审核同意后书面答复信访人。

(四)信访部门责任

市局信访办公室负责受理社会公众对全市房屋土地资源和住宅建设行政与行业管理的信访投诉,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处理单位,并进行督查。加强对区县房地局、住宅局的信访工作指导,建立健全信访规章制度,按照规范程序做好信访工作。

区县局信访办公室负责受理社会公众对辖区内房屋土地资源和住宅建设行政与行业管理的信访投诉,并协调有关部门妥善解决群众信访投诉问题。

市、区县局信访办公室应当履行下列职责:(1)受理、交办、转送信访人提出的信访事项,确保群众来信、来访、来电、网上咨询与投诉“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2)承办上级和本级人民政府交办处理的信访事项,并作为督办重点,进行跟踪督查;(3)协调处理重要信访事项。对集体上访、联名来信和信访老户进行定期梳理排摸,对重大疑难件、突发件,进行主动协调,直接参与办理;对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重大、紧急信访事项,及时向局领导报告;(4)督促检查信访事项的处理,对信访事项的办理结果进行复审,逐一审核办理部门的办理情况、反馈情况,核查书面答复、办理情况汇报等材料;(5)研究、分析信访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提出完善政策和改进工作的建议;(6)认真做好涉及群体性利益以及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复杂、疑难信访事项听证工作。

三、责任追究

1、市和区县局的纪检、干部人事部门要加强对信访工作督察考核,将信访投诉工作纳入考核,把信访工作的办理数量、质量和效率与干部工作作风考核挂钩,与部门政风建设考核挂钩,与干部的工作能力实绩挂钩。

2、市和区县局纪检、干部人事部门以市局和区县局两级信访投诉部门上报的统计报表为依据,对逾期在办的或因工作作风、适用法规不当等原因造成信访矛盾激化的责任人进行提醒、谈话、通报批评或采取组织处理。

3、市局机关、局属单位和区县局应当严格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信访条例》的规定及市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监督考核的暂行办法》,对信访工作中催而不办、督而不办、逾期未办的失职、渎职行为进行通报。情节严重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和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领导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要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

二○○五年六月

篇2:上海市信访办网上投诉

——xx县“两公开”工作

2011年4月,我县按照《XXXX》要求,在全县全面推行信访事项“两公开”。为确保此项工作良性运行,起到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行为的实效,我县创新思维以乡镇、村(社区)信访代理体系为基础,多措并举,有力推动了该项工作在最短时间内在全县范围内顺利开展。目前已在全县20个乡镇、218个村(社区)设立了信访投诉代理点,配备了专兼职工作人员(代理员)315人。

一、推动形成领导重视、部门支持、组织健全的工作格局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对该项工作亲自批示并在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全县大会上进行学习、宣传,以县委办、县政府办名义转发了《XXXX》和制发了《XXXX》,在县信访局成立了办信和网络投诉受理科,在乡镇、部门设立了“两公开”受理办公室,村设立了“两公开”代理点。

二、整合资源,确保群众投诉渠道畅通

我县充分整合畅通的村(社区)基层组织网络信息平台、政府信息查询平台和基层信访代理网络等资源,将村大融入到原有的基层信访代理员中作为网络投诉代理员。通过该举 1

措,首先可以帮助群众通过网上查询相关政策,起到解疑释惑作用,其次可以帮助群众反映问题,引导群众合理表达诉求,再次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政策宣传员和老代理员调解能手作用,在事前对部分上访群众进行“过滤”,提高受理的质量,还可以将部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减少群众越级上访。目前我县218个村(社区),除3个山区村受地理环境约束无法联通网络外,已全部开通了“两公开”网络投诉平台,确定了315名专(兼)职网络投诉代理员,制作了统一的标牌、标识和办理流程、代理职责等。

二、注重培训,提升工作能力,达到“对流”操作的效果

由于“两公开”工作是涉及全县各乡镇各部门的一项受理、处理群众诉求的工作,因此我们要求每位信访工作人员不仅要会操信访信息系统,更要理解“两公开”的实质内容。因此在制定培训计划时,我们采用分批培训、分层培训方式。一是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对全县20个乡镇、30个县级重点部门的分管领导进行信访事项“两公开”的概念、目的意义和时代背景进行培训,进一步强化参训人员逐级负责制和依法行政的意识,了解网上受理信访事项的基本步骤。二是由县信访局负责对20个乡镇、30个县级部门和40个村(社区)[每个乡镇选派2名村(社区)网络代理员]具体操作人

员进行“两公开”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让其了解“两公开”含义,掌握网上受理和网上办理信访事项的基本技能,提升对网络舆情的监管和引导能力。三是为进一步强化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县信访局分五个片区对全县20个乡镇和182个村(社区)进行业务指导,进一步规范责任单位对信访事项的告知、答复程序,做好群众反映信访事项的“过滤”工作,提高投诉质量。截止目前,共培训各级信访干部、信访工作人员、网络投诉代理员600余人次。

四、健全机制,促进工作落实

为促进信访事项“两公开”落到实处,今年我县将该项工作纳入全县重点目标考核内容。一是创新考核机制。将镇、村级网络投诉代理的宣传面、事前信访事项“过滤”、合理规范帮助群众网上反映信访事项等内容纳入基层信访代理专项目标考核体系,并按难易程度分30元、50元、100三个等次确定“代理”工作经费,以逐月上报,年终统一兑现。二是建立日常通报制度。对信访事项“两公开”的办理率、公开率、回复率、息诉率和群众满意率情况实行月通报制度,限令不及时、不规范办理的按要求更正,以督促各责任单位依法、及时、规范办理信访事项,切实将各级各部门职责置于阳光下,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五、宣传到位,正确引导

为充分发挥信访事项“两公开”收集社情民意、监督社会舆论和规范信访人行为的作用。一是利用送法律、送政策下基层到村(社区)以及“党员活动日”的时机,通过资料宣传、社区网络代理员演示等形势进行宣传,特别是对偏远山村,要求乡镇、村(社区)四职干部走村入户或通过社员大会进行宣传,将“两公开”在我县全覆盖,使每位群众都可以享受现有资源,节约上访成本。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广播、公示栏等各种宣传载体,广泛宣传信访事项“两公开”相关知识,进一步规范群众信访行为和语言,引导群众依法信访、依法维权,促进“阳光信访”的实现,提高政府公信力。

篇3:上海市信访办网上投诉

2013年11月28日上午, 国新办举行信访工作制度改革情况新闻发布会, 国家信访局副局长张恩玺表示, 下一步信访制度改革将建立全国网上信访受理平台, 受理、办理和结果等重要环节通过网络公开, 实现信访事项的“可查询、可跟踪、可督办、可评价”。

引导群众多上网、少走访

发布会上, 张恩玺表示, 信访制度改革首先将进一步畅通和拓宽信访渠道:各地民生热线、视频接访、绿色邮政、信访代理等做法, 将制度化;市县两级全部实行联合接访, 即把有权处理信访问题的责任部门集中起来联合接待上访群众, 实行“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

同时, 实行网上信访受理制度, 建立全国网上信访受理平台, 逐步把网上信访作为主渠道, “引导群众多上网、少走访, 让‘数据多跑腿, 群众少跑路’”, 张恩玺说。

2013年7月1日起, 国家信访局全面放开网上投诉受理内容, 截至11月25日, 共受理投诉130172件, 其中有具体诉求的占93%。

据国家信访局副局长李皋介绍, 剔除重复和无效的投诉, 约9.5万件已转送和交办给有关的地方和部门;对不予受理的投诉, 已在网上告知。下一步将建立全国网上信访受理平台。

信访“群众满意度评价体系”元旦推开

李皋说, 全面放开网上投诉受理内容后, 有14个省份网上的投诉量超过了同期群众的来信量, “这就说明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接受并且选择以网上作为反映诉求的首选方式”。

李皋表示要建立“群众满意度评价体系”, “让投诉的群众在网上可以查询、跟踪、监督、评价整个事项办理的全过程”。

篇4:“网上信访”助推信访改革

此前,人们对上访者的印象大都是:坐在政府机关门前喊冤或者千里迢迢赶赴北京,途中极有可能因为“非正常上访”被当地政府拦访或截访。即使来到北京,也有可能在进入国家信访局门前的最后一刻被拦下,遣返回原籍。更有甚者,可能会遭遇“黑保安公司”和“黑监狱”。而不少长期进京的老访民,则长期逗留在北京郊区的“上访村”,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与过去相比,“网上信访”显然是一个更“低碳”的模式。不仅降低访民的时间和物质成本,也将降低各级政府和社会的维稳成本。

“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早就该做了。”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姜明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网上信访”运转顺利的话,将大大缓解“进京上访”和“拦访截访”等诸多现实弊端。但学者提醒,一切取决于“网上信访”的实际效果和公信力。

“大势所趋、形势所需”

信访的本义是群众来信来访,随着信息化的普及,信访的概念也在更新中。2005年新修订的《信访条例》增加了电子邮件等新形式。

2009年1月1日,国家信访局设立了“国家投诉受理办公室”,负责受理通过电子邮件和信函提出的投诉事项,但当时只受理“三农”方面的内容。一年之后,增加受理社会保障方面的内容,随后增加了城乡建设方面的内容。

此前,不少地方也曾探索过 “网上信访办”。 2009年7月,广东省信访局设立了网上信访办理处,在省政府门户网站下搭建网上信访平台,办理网上信访事项。开通第一年,共受理网上信访事项12938件,占全局信访总量的20%。

“全面放开投诉受理内容是大势所趋、形势所需。”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家信访局局长舒晓琴6月28日在“放开投诉受理内容动员会”上说,要注重信息化在信访工作中的深度应用,不断拓宽畅通民意诉求表达渠道。并且要 “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以更好、更快、更多地解决老百姓的合理诉求,纾缓信访群众的情绪,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行政法专家、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说,“网上信访”最直观的政策出发点,在于能够使上访人及时、便捷、低成本的上访和行使权利,“走访的成本很高,通过网络表达诉求,可以免去很多车马劳顿,提高效率。”

在马怀德看来,开通网上信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规范当前信访秩序,属形势所迫。“信访的本意是一种民意表达机制,这几年有些扭曲了,变成了纠纷矛盾的化解机制。”

马怀德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近几年,在“信访不信法、信权不信法、信上不信下”的普遍心理驱使下,越来越多的信访变成了缠访、闹访,甚至通过围攻、聚集、群体性事件等极端方式来表达诉求,“这显然都不符合理性表达诉求、依法化解矛盾的基本要求。”

信访亟须“公信力”

在姜明安看来,即使放开网上信访,短期内仍难削减信访量的攀升,因此其他信访形式依然会长期存在。

多数基层或边远地区的访民,都不太善用网络,即使网上信访再热闹,那些不懂得用网络“喊冤”、不懂得用法律维权的访民,可能依然会举着纸板千里赴京。

“信访部门需要很负责地处理网上信访,如果是应付的态度,公信力必然会下降,网民还是会往信访局跑,往北京跑。”姜明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很多访民在地方上曾遇到“踢皮球”或“冷处理”,加强网上信访的及时回复、处理和信息发布,老百姓才会相信并愿意接受网上信访。

在马怀德看来,网上信访面临如何提升公信力的问题。近几十年来,由于社会矛盾的形势所迫,信访制度不断扩充和延展职能,适用的领域和范围都扩大化,制度本身产生了错位。

中国的信访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1951年颁布的《关于处理人民来信和接见人民工作的决定》。而此时关于信访制度的定位并不是权利的救济,而是改善执政党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一种方式。

计划经济年代下,中国有过几次信访洪峰。这些信访洪峰解决了中国政治运动中的积累的问题。最典型的要数1979年拨乱反正,胡耀邦通过大量人民来访纠正了大量的冤假错案,达到了为政治运动纠偏的效果。

1995年的《信访条例》将信访制度从一般工作制度上升为法律制度,并将其定位为对公民诉求“转达和转办”的途径。2005年,国务院制定了最新的《信访条例》,它废止了旧条例,并将信访职能扩大为沟通、调节、监督、救济等。

“特定历史时期,由于法制不发达,没有法律渠道或者渠道不畅通,信访制度发挥了应该由法院或者仲裁机关发挥的作用。”马怀德指出,在当前的法制环境下,应该有效区分哪些问题应该由行政手段解决,哪些问题应该走正常的法定渠道。

信访改革下一步

“信访变成了一个不是终审法院的终审法院,成了解决纠纷矛盾,化解处理问题的最后渠道,但这个渠道又不是法治化的,是行政的、人治的方式,不符合法治社会的要求。”马怀德如此总结当前信访制度的弊端。

在他看来,信访制度改革的下一步还是要弱化信访,重新定位信访制度的功能,加大法律救济在化解矛盾纠纷方面发挥的作用,提升司法公信力,“网上信访并不能直接导向这个渠道,但好在这是信访改革的第一步,通过现代信息科技手段,保障上访人的权益,解决一部分利益诉求问题。”

中共十八大之后,关于信访制度改革的信号被频频释放。

在今年3月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十一届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政协报告中提及,要建立健全非正常上访终结机制。

此前的1月7日,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召开,涉法涉诉信访改革确定为“四项改革”之一,明确提出了将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解决的改革思路。

这一思路最大的变化在于:实行诉访分离制度,将涉及民商事、行政、刑事等信访事项从普通信访体制中分离出来,统一由政法机关依法受理。地方党委、人大、政府及其部门均不再受理涉法涉诉信访,对前来上访的涉法涉诉群众引导他们到政法部门反映问题。

“在信访制度的重新定位上,虽然还没有最终确定,但客观上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趋势,就是更多法律纠纷和矛盾还是要交给司法机关,信访机关不承担涉法涉诉案件。”马怀德说,当前信访制度正朝着比较好的方向发展,“比如有消息说,国家不再对信访进行逐月的排名和考核,这是一个去行政化的思维,认识到了法制方式、法制思维解决矛盾纠纷的重要性。”

“老百姓‘信访不信法的产生有很多原因,除了老百姓本身的观念因素,更关键的是法律渠道不通畅。”姜明安举例说,当前行政复议的案件每年不到4万件,行政诉讼的案件每年不到13万件,而信访案一年可多达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件,“这完全搞颠倒了”。

在他看来,当前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范围被限制得很死:抽象行政行为不能告、内部行为不能告、涉及到政治权利不能告、只有涉及人身权、财产权才能告,

“如果法院不受理,那只能去信访。”姜明安指出,“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和行政诉讼法都需要做出修改,要大大扩大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的受理范围。”

在姜明安看来,除了法制本身的原因,还有人为因素,“有些地方党委、政法委规定拆迁、土地征收等不让法院受理,把百姓挡在门外,这就涉及到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

篇5:网上信访交流材料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强力推进信访信息系统建设,积极探索网上信访工作方法,让一封封人民来信驶入了网络“高速公路”,更快捷地传递着民生诉求,解决着实际困难,提升着政府的办事效率,架起了一条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绿色通道”,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新贡献。

一、主要做法

一是整合优化网络资源。区委、区政府以信访信息化建设为目标,依托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适时开发了网上信访、区长电话和政民互动三个网络工作载体。建立了区信访局网站,登录网址和网上信访须知通过新闻媒体对外公布,全方位、多角度宣传网上信访的意义和操作流程,最大限度地使群众知道怎样通过网上信访渠道反映诉求。同时开通了内部局域网——“通用办公资源与业务管理平台”,设置了个人办公、档案资料、学习交流、行政管理等6个专栏,定期上传、发布各类信息,实现了信访局各科室工作信息互通,促进工作有效衔接,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保证网上信访工作正常开展,实现省、区、县、乡信访工作“四级”互联互通,区政府先后为全区乡(镇)区、街道办和区直单位配置电脑和打印机,对各单位信访工作机构进行了信访业务处理系统软件的升级、调试及人员培训工作,实现了信访工作信息互联互通、共用共享,促进工作公开化、高效化,为全区“网上 信访”工作的扎实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加强阵地队伍建设。区委、区政府把加强网上信访阵地建设、配齐配强工作队伍作为提高信访工作水平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增加办公用房,配备电脑、打印机。引进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强的年轻干部充实到网上办信队伍。同时,在全区各乡(镇)区、街道和区直部门都设立了网上信访办公室,配备了专兼职网络办信人员,形成了以区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的网上办信工作队伍,保证了网上办信工作层层有人抓、件件有人办。

三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为使“网上信访”尽快得到普及使用,我们在电视台举行“网上信访”新闻发布会,提高了“网上信访”的社会覆盖面。在区区主要街道、广场设立“网上信访”咨询台,印发宣传单,接受群众咨询,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还通过以会代训的方式,对全区各单位的网上办信人员进行专题业务培训,为“网上信访”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可靠保证。四是规范管理工作程序。我们出台一系列制度,规范“网上信访”工作程序,做到“不办则已、一办就要办好”。依据《信访条例》要求,编制统一的《网上信件处理登记表》,安排专人负责将每天的来信一事一表登记、编号,报局领导阅批,再报送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根据领导批示转有关部门办理或进接回复,信访部门适时督办,进一步规范了工作流程

二、取得成效

(一)拓宽了信访渠道,降低了信访成本。“网上信访”正式开通后,群众不出家门直接在电脑上反映诉求,群众反映问题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既不需要花钱、也不需要再受往返奔波之苦到处上访,更加减少了上访成本,这些都极大地方便了信访群众。网上信访开通后,上访群众不再热衷于以走访形式来上访,开始有更多的人通过网上信访和写信的形式提出信访。二是有效解决了问题,提高了办事效率。为充分发挥“网上信访”便捷、快速的优势,我们建立了一整套快速办结信访件的机制,做到当天受理,30天内给出处理结果;对关系民生的热点信访问题及时梳理出来呈送区领导批阅;对涉及多部门协调的疑难信访问题提交到区领导接待日处理;对重大疑难信访问题实行领导包案;对一般信访问题直接交办,限时办结,办理情况通过网上及时反馈信访人,大大缩短了信访问题的处理周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和效果。

篇6:上海市信访办网上投诉

今年我县的网上信访工作在上级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妥善处置和协调解决了群众网上来信来访问题,为县委政府和全县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依法、及时、就地处理了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且没有发生因工作滞后或其他原因而导穿越小说网 http://致的重复上访和到信访局再次上访,为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做出了积极努力。现将一年来网上信访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09年我局共接到网上信访件16件。其中求决类10件,占信访总量的62.5;意见建议类3件,占信访总量的18.8;申诉类1件,占信访总量的6.3;揭发控告类2件,占信访总量的12.5。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所有的信访件都已转相关职能部门办理,并回复了上访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高度重视,安排部署网上信访工作。一是成立了网上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由单位一把手负总责,分管副局长具体抓,单位其他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局办公室具体处理群众网上来信来访工作;二是把网上信访工作纳入单位工作计划,一起安排,一起部署;三是落实了一定工作经费作为网上信访工作经费;四是专门配备了网上信访工作所需的电脑、打印机、复印机和扫描仪等设备。

(二)规范操作,网上信访工作有序开展。一是查实。每天由专人负责查实是否有网上信访件;二是分类。接到信访件后,局办公室及时对问题进行审核分类;三是报批。先由局办公室对信访件提出初步意见,报局领导签字,然后报分管领导(重要信访件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签批;四是办理。根据领导的签批,转相关职能部门办理。五是回复。职能部门在规定时限内办理完结后将办理结果回复县信访局,然后由县信访局审核后及时回复上访人。

三、存在问题

本文来源:公务员在线http:// 一是由于我单位人员较少,事情多,网上信访工作有滞后现象;

二是个别部门对网上信访件的办理重视不够;

三是网上信访工作的性质、作用和相应职能还不为多数人了解,且由于条件的限制,对群众从网上反映问题有所制约。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按照新时期网上信访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网上信访工作的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和政府信息公开等平台,加大对网上信访工作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群众了解网上信访的作用、性质和功能,引导群众依理、合法地从网上表达合理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从而方便、快捷地为群众解决困难与问题,也减少群众亲自来访带来的不便,为县委、县政府排忧解难。

(二)克服困难,开拓创新,推动网上信访工作再上新台阶。

克服信访局人少事多的情况,努力开创网上信访工作新局面,使网上信访工作再上新台阶。

篇7:网上信访工作总结

为了稳定社会秩序,构建和谐西丰,我局信访工作人员在市、县局的正确领导下,全年总共受理各种信访案件41起,106人次,其中政策咨询21起,66人次,县信访转办3件,市局转办4件。本单位处理8件,自办宅基地纠纷4件,集体访1件,结案率达95%,息访率达90%。通过努力和扎实工作,尤其是在排查期间全局总动员,以6所一个分局为主,加大对信访排查和阶段性稳控工作力度,使全年信访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效和阶段性成果。

一、主要领导亲自抓,安排部署工作。

在全年排查和国庆节布控工作中,领导高度重视,朝前指挥,召开全局干部大会,调动了全局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安排一名副局长专门负责阶段性信访工作和突发案件应急措施,认真对全县涉地案件进行排查,特别是国庆期间,没有因涉地案件进京去省上访的情况发生。

从*年2月25日至10月10日我局领导和信访工作人员,接待来局咨询人员200人次,主要咨询农村土地征占和宅基地审批等一些政策,听取来访者提出的问题,并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做出解答。

在阶段性信访活动工作中,我局信访工作人员认真遵照上级指示精神,每日坚守在布控一线,经常进行排查,认真做来访者的思想工作,给他们讲政策、学文件,使他们能息访、罢访。

二、主要领导接访,畅通信访渠道。

*年3月份,接到县信访办文件精神,一把手接访,干部下访的紧急通知和10月14日的电视电话会议的精神后,我局根据市、县的要求,主要领导做了工作安排,并根据我局的工作实际,做出大接访的工作方案,安排主要领导接访日,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下访日。按领导工作安排,主管副局长和工作人员深入到村、屯,认真排查信访有苗头的地方,了解人员深入到村、屯,认真排查信访有苗头的地方,了解情况,找出问题,认真同信访人见面,同他们谈心,听取他们提出的问题,并根据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一件件给予解答,使信访人真正认识到、了解到、体会到党和政府对信访人关心和爱护,从而达到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1、主要领导接访时间:每周一。

2、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下访:每周二、四、五。

三、信访组织建设。

*年,根据信访工作量的增多和各种应急情况突发,我局建立了系统的信访工作机制。规范信访专业化,建立网络机构,与全县各乡、镇联网,各项信访制度公开、上墙,增加透明度,接待设施齐全,实行了信访制度(有文件、有措施、有考核、有网络),有基层信息员(各乡镇土地所长),档案规范,信访登记薄和信访台帐,资料齐全,每年会信访业务培训。信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坚持月排、日接待制度,重大案件报告制度,统计制度,快捷把握了上访动向和信息,为妥善处理信访案件,提供方便条件。我局有严密的组织机构,随时可以应对各种情况。

四、认真学习,抓好新形势下信访工作。

一年来的信访工作,充分显示出党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和爱护,同时也是对信访工作人员一个煅炼的过程。我局领导重视信访工作,制定了责任追纠制度,规范来信、来访程序。*年信访工作变化大,中央、省、市、县信访电视电话会议和联席会议经常召开,尤其是在国庆节期间和领导大接访,干部下访活动中,更是对信访干部的一次大的考验。在工作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做好信访工作,首先要有一颗关心群众的心,要有一颗对党、对人民、对社会的责任感,才能充分体现出一个信访干部,在实践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领导干部能主动深入基层,带案下访,到矛盾多、问题复杂的地方调查研究,就地处理解决问题,真正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截至12月初,县委书记、县长共接待群众来县上访896人次,其他县级领导共接待群众来县上访2743人次。

4.关注热点难点,加大解决力度。

今年以来,我们高度关注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加大了对热点、难点等问题的处理解决力度。

篇8:交通运输网上信访系统研究

1 交通运输网上信访系统的优势

网上信访系统是运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通过网上提交信访意见,来代替传统信访的新型信访方式,它具有以下优势。

1.1 高效便捷,及时反映

交通运输借助网上信访系统实现了即时的信息传输,可以在遇到问题的第一时间通过网络将相关问题反映到有关交通运输部门。相对于以前的长途跋涉到达指定的招待场所来说节约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也简化了信访程序,同时实现了国家和地方以及地方和地方之间信访信息的交流和共享。

1.2 自主平等,全天开放

网上信访系统的设置对于不同性别、民族、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职业的人来说都是平等的,网上信访系统的开通避免了在信访工作中看脸说话的问题。同时这种自主平等的信访形式还具有全天候开放的性质,只要网络通畅,无论何时民众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信访系统中反映出来。这种开放性的特征有利于民众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1.3 成本低廉,双向互动

网上信访系统实现了信访成本最小化,传统模式中信访人的信访往往需要付出较大的成本,这对于很多遇到问题和苦难的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压力。而网上信访的实现,大大节约了信访成本。同时也实现了信访人和国家相关工作人员的即时互动,通过网上信访系统,信访人的问题可以得到及时的说明和答复,克服了传统模式中空间远、时间长及其单向性的缺陷。

1.4 公开透明,及时查询

网上信访系统具有很好的透明性,只要是在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实现及时查询、跟踪和督办。这种透明性其实在无形中增加了相关部门的压力,对信访部门形成一种监督和制约。对于督促相关部门认真对待信访问题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在这种公开透明的环境下,也保证了信访工作的公平性,及时对信访结果进行查询,保证了信访工作的实效性和公正性。

2 网上信访系统在交通运输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网上信访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有着诸多优点,但我国网上信访系统的建设并不成熟,并没有形成完善的覆盖全国的网上信访系统,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2.1 信访部门的尴尬地位

在交通运输系统中,信访部门往往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在接到相关信访的信息时,他们很多情况下都是根据事情的重要程度转交给交通运输中其他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及时作出回复的只有那些资讯类的事项。这时信访部门往往变成了传话员,没有实权,陷入了什么都管,什么都管不了的局面,这使很多信访工作完全流于形式,问题不能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2.2 网上信访程序还有待规范

信访制度从建立伊始就受到我国法制建设“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到目前为止,我国也没有对信访程序作出统一规定。各地方和各部门对于信访程序有很多都没有作出规定,即使是作出规定的,其程序也大不相同,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较大差别。在实践中,网上信访程序的不规范大大降低了其可操作性和可信度,从而降低了网上信访系统的实用性。

2.3 网上信访系统的机制不健全

第一,网上信息公开不健全,在公开较高等级的政府官员信息以及网友留言方面还做的不够;第二,是网上信访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对于一些行为较为偏激的人,网上信访系统可能会成为其发泄私愤的渠道;第三,网上信访系统考核评价制度不完善,对于信访问题的解决没有明确的考核办法和质量评定标准;第四,未建立网上信访人培训机制,网上信访系统对于个人计算机知识水平有一定要求,这给部分不会使用计算机网络的人造成了障碍,阻碍网上信访工作的顺利施行和推广。

3 保证交通运输网上信访系统高效运作的措施

3.1 强化信访部门的监督督办职能

交通运输部门的上级领导要成为交通运输系统中信访部门的后盾,支持信访部门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加大信访部门的话语权,实现对各相关部门解决问题的有效性的监督。上级领导要大力解决信访工作中的问题,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这对于其下各部门对信访问题的重视有着积极意义。同时还要完善信访部门中的监督制度,加强对于信访问题解决力度的监督,对于没有及时解决的问题,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3.2 建立健全网上信访程序

首先要完善网上信访的办理程序,将网上信访办理程序制度化、规范化,这对于增强网上信访的可操作性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还要严格网上信访的终结程序,除了要防止对信访所反映问题的敷衍了事外,还要预防那些因无休止的争论而对社会资源造成的浪费。在制度建设和确立的过程中要将信访终结所需要的条件细化, 在审查和复核之后才能对信访程序进行终结操作。

3.3 完善网上信访机制

网上信访机制的完善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首先应完善网上信访信息公开制度。根据信访问题处理的不同阶段可将信息公开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公开,对于其信息公开中的事项要做出具体规定,以督促相关人员又快又好的解决问题。第二,建立健全网上信访风险防范制度。网上信访制度是为民服务的平台,是有关部门收集民生民情的重要平台。由于其具有开放性,一些情绪偏激的人员会将不良信息和情绪宣泄在上面,从而对其他民众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这对于有限的社会资源也是一种占用。第三,完善网上信访考核评价制度。这对于相关工作人员认真对待信访中反映出的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制度监督,将其纳入到个人和部门的考核中并明确信访工作的奖惩措施,可有效防止政府部门消极处理或者不处理相关问题的现象。同时,将公众评价机制引入信访制度中,能敦促相关工作人员重视民众反映的问题。第四,建立和完善网上信访培训制度。培训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相关业务培训有利于提高其工作的效率;另一类是信访人员,对这类人员的培训主要是加强网上信访制度和信访程序的宣传,使其掌握基本的网上信访技能。

交通运输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有待解决,通过怎样的途径获知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并反馈解决措施,是关乎政府工作效率和人民生活的大问题。网上信访系统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为以上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参考,值得深思。

参考文献

[1]石佑启,黄喆.论网上信访及其制度保障[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96-100.

篇9:医院信访投诉探讨

关键词:医院 信访 投诉

随着医院经营模式改变和诊疗需求层次差异化,现有的医疗资源分配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人民群众与医疗机构的矛盾和冲突日益显著。信访投诉是医院与社会沟通的渠道,是医务人员与患者联系的纽带,是医患关系构建通达的桥梁[1]。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医院投诉管理体系,对促进医院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1 医院信访投诉的原因

根据责任主体,大致可以将医院信访投诉划分为医院自身因素、患者因素和社会因素。

1.1 医院自身因素 医者的医疗技术、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及品德修养,都是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与医患关系的好坏直接相关联。部分医务人员态度消极、言语生硬粗暴,不按照操作规程从事医疗活动,致使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近年来,医疗行业确实存在个别医德较差的医务人员违规事件,给患者和家属造成了严重伤害,对社会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1.2 患者因素 鉴于医学发展自身的局限性,当前阶段无法医好所有疾病,而患者对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和风险性缺乏了解,对医疗技术和治疗效果抱有的期望值过高[2],以致出现费用、质量与期望不均衡的情况时,将失望的情绪统统发泄在医务人员身上。另外,部分患者依然对计划经济下的医疗统管心存依赖,难以适应当前医疗体制和医疗环境的更新改变。

1.3 社会因素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舆论媒体的话语权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舆论监督的作用。部分舆论媒体为了提高新闻价值,针对医疗事件的报道有失偏颇,言论中有夸大其词的倾向,无形中激发了公众对医务人员的不满情绪,助长了患方对医方消极抵触的对抗心理。

2 医院信访投诉的主要特点

2.1 形式广泛化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信访投诉难以局限于走访、电话等常见形式,投诉者往往在未得到预期处理结果的同时,借助上级行政管理部门、其他政府机关和舆论媒体等多种形式媒介,试图以广造舆论的方式对医院施加压力[2]。而部分新闻媒介为求新闻价值,发布失实夸张的报道,加剧了纠纷投诉的错误导向,加深了医患冲突的不和谐氛围。

2.2 问题社会化 现如今,医疗纠纷已经告别单纯的技术性问题时代,转而更多趋向于人文性服务问题。由于医疗信息不对称和患者参与维权意识的提高,大多数患者的医学知识不足以评价医生的医疗技术,因而对人性医疗服务的评价越来越成为诊疗就医的直观感受和最终评价。

2.3 态度偏执化 近年来,信访投诉开始出现聚众上访现象,患方大批亲友和社会不相干人员到医院聚众闹事、打砸医院,对医务人员进行侮辱谩骂、恐吓殴打,甚至做出挂横幅贴标语、摆设花圈灵位等过激行为,严重扰乱了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也影响了其他患者的就医诊疗效果。投诉本应该是患者对医疗质量和满意度的真实反映,然而有些医院把患者投诉视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在无形中促成了信息的真空地带,衍生了“欲盖弥彰”的猜疑,也加剧了医闹的偏执心理。

2.4 投诉反复化 投诉反复化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投诉者对有关部门的处理意见不满意,就同一个问题到同一个部门反复上访;二是投诉者当时对处理结果表示满意,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后又反悔,并就相同问题再次上访要求重新处理[3]。

2.5 协调困难化 虽然国家早已颁布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对医疗事故赔偿做出明确规定,但是实际执行过程中困难重重[3]。部分患者无法理解支付了诊疗费却治不好病,也有少数家属抱着多一分是一分的心理向医院漫天要价,致使医院受迫于来自多方面的社会压力,医患双方对赔偿问题更难以达成一致意见。

3 提升信访质量的对策建议

3.1 强化医患沟通机制的服务意识和认知理念 站在院方角度,医院的每位职工都有可能成为投诉接待人员,而在就医者看来,每位接待人员的态度都代表了医院的立场。因此,医院亟需改变只有少数几个部门或几个人受理投诉的保守观念,应该让每名职工都树立积极主动为患者解决问题的意识,建立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实行“首诉负责制、分管负责制”,保证信访无论发生在哪里,都有工作人员热情接待、尽力疏导,避免任何人以任何形式的推诿和回避。如确实遇到需要专门部门特殊解决的问题,再由专人引领至相关科室进行交办处理,第一时间将患者的诉求解决在萌芽阶段。

3.2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 由于各部门级别的医务人员分工不同,与人沟通的技能也有所差别,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接待人员的受理行为,继而形成处理方式和处理结果的差异,因此将投诉接待标准化、系统化是十分必要的。医院需要明确各部门承担的职责分工和责任权限,建立一套信访投诉的评价标准和控制程序,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及时有效处理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让投诉管理变成医院管理的增值业务,让不满意的患者变成医院的重视客户。但如果碰到较为复杂的信访问题,这样的流程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激化矛盾,因此在执行规范化流程的基础上,也需要应急反应制度和应急预案的辅助支撑。

3.3 细化指引信访投诉处理渠道 畅通投诉渠道的关键在于让患者明确如何进行信访投诉,因此明确信访投诉接待科室和流程是医院必须明确指引的。医院可以在易于产生投诉的环节,以简明易懂的方式标明投诉指引,鼓励和方便患者进行合理信访投诉。比如在患者通道、门诊大厅、健康宣教中心及科室内部明显位置设置院长信箱及意见箱,对院长接待日及患者热线进行公示。同时,主动征求患者的意见和建议,以精神文明查房、问卷调查表、电话回访、患者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深入临床一线,收集各种“被动”的回访信息,定期进行总结反馈和改进完善,以指导信访投诉工作的持续开展。

3.4 建立医患沟通服务机制 部分医务人员沟通意识淡薄,对患者采取主动-被动模式的支配行为,只关注诊疗操作而忽视与患者的沟通交流;部分医务人员虽然注重医患关系,却缺乏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技巧[4]。而很多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对就医治疗的期望值过高,认为花钱就应该药到病除,在心理上让自己处于弱势地位。往往在这个时候,一句未被理解的言语,会直接导致交流受阻而引起摩擦。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应该充分发扬同理心,将心比心地换位思考。对于所有的患者投诉,无论是已经被证实还是尚未被证实,最重要的不是要先划分责任,而是先表示歉意,以沟通将伤害降到最低。医院应该建立医患沟通服务机制,实现医患关系的“零距离”,时刻以病人及家属为中心,以患者的医疗和心理需求为导向,以患者的评价和满意为最终目标。

3.5 加强投诉处理引导培训 对医务人员和信访接待人员开展专项培训是提高医院信访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4],不仅可以提升医务人员对患者投诉的认知,从意识形态上减少信访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还可以提高医务人员处理患者投诉和防范医疗纠纷的综合能力。医院亟需加大投诉处理制度的宣传力度,使医务人员了解加强医患双方沟通的措施,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的符号系统充分传达医疗卫生信息,及时表达对病人的关心、爱护和尊重。同时,大力开展医德医风警示教育,建立医务人员医德医风档案,保留针对个人的投诉和表扬,纳入医院绩效管理考核体系,为评价和奖惩的实施提供必要依据。

3.6 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导向 部分医疗机构的新闻意识虽有所提高,但主要表现为出现危机事件才主动进行联络协调,往往让自身陷于被动的地位,营造的舆论效果容易出现失控局面[5]。医院应该加强日常与媒体协调的力度,保持与宣传领域的良好关系,利用一切契机提供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向社会公众展示医务人员的正能量,积极引导并推动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

信访投诉是医院与社会沟通的渠道,是医务人员与患者联系的纽带,是医患关系构建通达的桥梁[1]。认真做好接待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工作,充分发挥信访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必将有利于医院医疗、护理和管理质量的有效提升,促进医院各项事业全面、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娟.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医院信访工作[J].经营管理者,2013(10):61.

[2]杨立成.医院信访工作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J].中国医院,2013(1):48-49.

[3]王磊.完善医院信访解决医患纠纷[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1(2):8-9.

[4]邓文声.医院信访成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1(5):109-110.

上一篇:简单寓言故事400字下一篇:北京交通大学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