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完善《劳动法》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2024-06-25

进一步完善《劳动法》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精选6篇)

篇1:进一步完善《劳动法》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进一步完善《劳动法》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内容提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劳动法》在许多方面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客观现实的需要,《劳动法》的修订、完善已成为广大职工所关注的热点。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从加快制定劳动纠纷处理的《劳动诉讼法》、从调整劳动关系的两个合同及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从设立“劳动债权保障基金”、从完善“妇女特殊权益保障”、从对劳动关系异化为劳务关系的制约规定以及对企业招聘阶段私定“违约金”现象的限制规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 《劳动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专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本法律,是劳动法制建设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劳动法》的实施,对于促进就业与再就业、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10多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部《劳动法》越来越难以适应客观现实的需要,出现了一系列明显的不足之处,完善与修订《劳动法》已成为广大职工和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



一、加快《劳动法》配套法律、法规的建设



(一)加快制定调整劳动纠纷处理的《劳动诉讼法》

 现有《劳动法》集实体法与程序法于一身,司法实践中,在劳动纠纷处理程序上往往参照《民事诉讼法》,对此,不少专家、学者已先后提出质疑,认为与《劳动法》调整对象的法律关系不太吻合。 1.劳动纠纷处理中的举证责任应适用专门的诉讼法

依据法律规定,《民事诉讼法》主要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举证责任由主张权利一方当事人承担;《行政诉讼法》调整不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举证责任倒置,由作出处理决定的一方承担。而《劳动法》调整的对象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劳动关系双方既具有平等性(双方平等地位,协商一致建立劳动关系),又兼有不平等性(服从行政管理,处于隶属地位)。所以,在举证责任中:一部分劳动案件应由主张权利的一方当事人承担,一部分劳动案件责任倒置即应由用人单位承担。

实践中出现了不同执法机构因对同一案件理解不一而裁判结果大相径庭的情况。因此,需要制定专门调整劳动纠纷处理的《劳动诉讼法》来规范举证责任。

 2.加快完善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程序上的规定

 随着企业强化劳动管理,由于内部规章制度拥有对违纪职工予以惩处直至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使类似的争议有所增加,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在制定程序上主要有三个问题:

 第一是产生的有效性。司法系统及有关部门对规章制度的生效虽先后也有“需经职代会通过”、“经公示”、“经协商”等方面的规定,但因缺乏法律的权威性,争议中职工明显处于弱势。

 第二是处罚的时效性。多年来国有企业的奖惩条例对企业处罚职工的时效表现为:开除不超过5个月,其它处理不超过3个月,且有批评教育的程序规定。但随着企业深化改革和多元化的发展,以上奖惩规定有些不太适用。由于法律对用人单位处罚职工时效性的缺失,不少单位对违纪职工的处理是:想什么时候处理就什么时候处理;职工不服处理的时效法律是有规定的,即当事人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的60日内启动司法保护的诉权时效,但往往因各种原因,导致职工诉讼时效过期。许多律师建议,应建立并完善用人单位处罚违纪职工时效的相关法律。

 第三是处理的标准性。《劳动法》规定,职工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关系。由于规定过于原则,对职工违纪程度和单位处罚程度无法可依而难以界定,特别是在解除劳动关系方面,致使部分矛盾难以协调导致激化。所以对用人单位处罚职工的权利应予规范,对解除劳动关系“严重违纪”的程度和程序都应予以法律方面的界定和制约。

 3.加快完善企业与工会在解除职工劳动合同中各自应履行的职责

 《工会法》第21条2款规定:企业单方解除职工劳动合同时,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工会认为企业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合同,要求重新研究处理时,企业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所以,以调整群体利益为主的《集体合同法》应加紧制定。以上情况说明,应尽快制定调整劳动关系方面的《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法》,调整各类收入的《工资法》,以及对特殊状态职工保障的《社会保险法》。

(三)加快制定与《劳动法》配套方面的其它各项法律  《安全卫生法》、《劳动保护法》、《劳动监察法》、《职业技能开发法》、《促进就业法》、《破产法》等法律与《劳动法》的关系密切,应 同时加快制定。



二、加快对《劳动法》中一些规范的修订和增补

 10多年来,由于我国劳动关系始终处于难以定型的转变之中,因此,以此为基础的《劳动法》不可避免带有阶段性和局限性的特征,实践中不少纠纷也反映了原有《劳动法》的不尽完善。如规定过于原则并缺乏相应的实施规范;与其它法律的衔接不够和谐,导致操作无所适从;缺乏强制性和约束力等。



(一)尽快设立“劳动债权保障基金”

 在贯彻实施《劳动法》的过程中,一些因劳动报酬、经济补偿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常使政府和司法机构陷入窘境和被动。有识之士因此提出:应尽快设立“劳动债权保障基金”这一有效机制,以防止类似的事件出现。

 “劳动债权保障基金”其主要用途为:支付企业拖欠职工的工资和社会保险费;企业安置职工的分流费用;其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支付给职工的费用(包括农民工被拖欠的工资)。



(二)加快完善“妇女特殊权益保障”方面的法制建设  1.完善妇女平等就业的司法救济制度。在招聘过程中,虽然没有公开的性别歧视,但在实际的选拔程序中,一些单位对女性的年龄、婚姻、生育等方面的问题暗中设置障碍;在退休年龄上,一些企事业单位在改制过程中,对女干部往往采取按年龄界限“一刀切”的做法;对于某些工作中性质恶劣的性骚扰事件的处理,往往是不了了之。这些情况应引起足够重视。 2.完善妇女“三期”期间的特殊权。“顺延劳动合同,报酬予以保障”,这是《劳动法》关于女职工“三期”期间特殊权益保障的规定。但实践中,女职工遇到怀孕期、生育期、哺乳期的时候,这些权利在操作中常常被轻易“丢失”,究其原因是一些企业认为不应该承担责任。司法救济在本质上是一种权利,为此建议:完善“就业性别歧视”方面的司法救济渠道,对“就业性别歧视”现象设定处罚和制裁;完善法律关于女职工“三期”期间需要休假“须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的规定,改为如果女职工感到需要或不适,就可以提出申请,单位应视情况“或减轻在此期间女职工的工作强度,或直接准假让其休息”,同时依法给予报酬,以真正体现保障特殊权。



(三)加快完善对劳动关系异化为劳务关系的制约规定  上海市总工会去年对5000余名职工调查分析显示:职工与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占47.2%,签订3年以下的占27.3%,签订一年以下的占12.85%,同时有2.8%的职工未与单位签订合同,有2.4%的职工属于劳务合同。其中劳务工的表现形态大体分为:单位直接以劳务形式使用劳动力,只承担给付职工一定的工作报酬,不承担社会保险及其它福利等责任;为单位间接使用劳务工,不少劳务公司与职工直接签订劳动合同后,再将职工以劳务工名义输入用人单位。目前一些用人单位正互相效仿,将常年性在岗职工的劳动合同也由劳务公司转化为劳务合同,以此来降低各种成本,直接或间接损害职工的合法权利。建议加强对劳务公司职责的法律规范,对应当建立劳动关系而规避法律转化为劳务关系的现象予以限制和制约。

(四)加快完善对企业招聘阶段私定“违约金”现象的限制规定  在上海市总工会参与协调多起的个体和群体争议中,还发现由于职工在订立劳动合同阶段缺乏知情权,事后以协议不平等产生争议的问题比较多。一些单位在对职工的招聘录用阶段,与求职人员(学生)签订协议时,变相迫使受聘人签订所谓的违约金条款。为此建议将招聘录用阶段纳入《劳动法》调整范围,不能随意设立违约金条款。此外,劳动法制领域内还存在不少其它问题,如企业改制缺乏法定程序的规范;再就业“带资安置”操作和措施不完善;社会保险制度中“社会保险”和“农业保险”标准不一;一些法规、规章、政策上下冲撞,左右冲突(家属劳保仅约束部分单位,人事、民政等部门涉及劳动权利义务的规定存在偏差)以及劳动关系双方主体多元化而法律适用不统一等,客观上导致用人单位和职工无所适从„„凡此一定程度上大大地影响了《劳动法》作为法律所具有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所以,进一步完善和修订《劳动法》迫在眉睫。(作者单位:上海市总工会法律部)

篇2:进一步完善《劳动法》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薛亚春

[热点综述]

中新社北京2006年3月20日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正式向社会公布《劳动合同法(草案)》,将在即日起一个月内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发出通知,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征求、收集本地区全国人大代表和有关部门、法学教学研究等有关单位的意见,于四月二十日前将意见汇总报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通知还请社会各界群众就草案展开讨论。作为我国第一部对劳动合同进行规范的法律草案��《劳动合同法(草案)》向社会公布,广泛征求意见是继去年《物权法(草案)》向全民征求意见之后,最高立法机关进一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又一重大举措。

新华网北京2006年3月27日电 针对农民工权益保障、劳动安全等突出问题,《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要求,从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制度、保障农民工职业安全卫生权益等方面,依法规范农民工劳动管理。《意见》要求所有用人单位招用农民工都必须依法订立并履行劳动合同,建立权责明确的劳动关系。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劳动合同试用期的规定,不得滥用试用期侵犯农民工权益。劳动保障部门要制定和推行规范的劳动合同文本,加强对用人单位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指导和监督。

[教材链接]

1.市场经济一般特征,法制性;2.国家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3.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素质;4.劳动者的主要权利和义务;5.劳动合同制度的含义、内容、基本原则、订立的程序以及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6.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7.遵守市场交易原则。

[多角度分析]

一、经济常识角度

1.运用法律手段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市场自身的缺陷,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目前,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及管理所依据的《劳动法》和其他一些规范性的文件,已不能完全适应发生巨大变化的劳动关系现状,同时,《劳动法》和其他一些规范性的文件中关于劳动合同的内容过于原则化,缺乏可操作性,执行起来难度很大。

(2)不仅劳动法律法规不尽完善,而且政府的执法、监管也没有到位。一些地方政府对签订劳动合同与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督导、推动不力的现象。而劳动执法监察部门则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往往疲于应付量多面广的劳动违法案件,难以有效顾及劳动合同的监管工作。

2.要全面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劳动合同制度没有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还在于部分用人单位负责人法律意识淡薄,尤其是私营企业和个体户出于利益驱动,有意规避劳动合同的约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显示,目前一些用人单位为规避对劳动者的义务,拒绝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甚至不承认与劳动者已经存在的事实劳动关系;有的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严重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素质任重道远。

3.要大力提高劳动者依法维权意识。

有一些劳动者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淡薄,不了解订立劳动合同的重要性;还有一些高学历或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不愿受劳动合同的约束;加上现实生活中有些劳动合同对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作用不明显,也影响了职工签订合同的积极性,这些都导致劳动合同制度在实践中很难得到贯彻和发生效力。因此,劳动者要学法、懂法、知法、守法,必要时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要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1)针对劳动安全问题,《意见》要求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家职业安全和劳动保护规程及标准,依法保障农民工职业安全卫生权益。企业必须按规定配备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护设施,要强化用人单位职业安全卫生的主体责任,要向新招用的农民工告知劳动安全、职业危害事项,发放符合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可能产生职业危害作业的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加强农民工职业安全、劳动保护教育,增强农民工自我保护能力。从事高危行业和特种作业的农民工要经专门培训、持证上岗。发生重大职业安全事故,除惩处直接责任人和企业领导人外,还要追究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的责任。

(2)《意见》还要求切实保护女工和未成年工权益,严格禁止使用童工。用人单位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女工或提高女工录用标准,不得安排女工从事禁忌劳动范围工作,不得在女工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招用未成年工的用人单位,应当在工种、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方面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对介绍和使用童工的违法行为要从严惩处。

(3)草案对用人单位恶意欠薪、拖欠经济补偿的,除规定由劳动保障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外,还规定了逾期不支付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加付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赔偿金。有关学者认为,加大单位恶意欠薪行为的法律成本,可有效避免或减少恶意欠薪行为的发生。

5.明确劳动合同制度制定程序和基本内容。

(1)为了解决一些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的问题,草案规定,劳动合同期限超过3个月方可约定试用期,不同性质的工作岗位,试用期也不同,如非技术性岗位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为了防止用人单位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利用劳动者求职时的弱势地位作出欺诈或者显失公平行为,草案规定了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劳动合同等五种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

(2)草案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如实告诉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职业危害、劳动报酬等;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合同。草案分别规定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明确了合同解除后的经济补偿。

(3)劳动合同制度急需补充和完善,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出台《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立法应对劳动合同制度的适用范围,劳动合同内容,主体资格,劳动合同的签订、变更、解除、终止等加以详细明确的规定,为劳动合同制度的推行和完善提供法律保障和支持。

6.理解订立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

(1)加强劳动合同管理,是从源头上规范各类企业用工行为的根本之举。劳动合同制度的普遍推行,不仅使劳动者的择业自主权与企业用工权得以充分体现,而且有利于推动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做好企业劳动关系协调稳定工作,直接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功。

(2)公布《劳动合同法(草案)》的目的是要使制定的法案符合实际,更好地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7.推行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劳动法》中对用人单位社会保险义务未做硬性规定,用人单位以各种手段逃避法律责任。草案列举了5种情形,在该5种情形下,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合同:未缴纳社会保险;未按时足额支付工资;未按合同约定提供劳动条件,或提供合格的安全生产条件;规章制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试用期间。

二、哲学常识角度

1.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也体现了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深化认识、发展认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发展而发展。)我国现行的劳动合同制度,是1994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劳动法》确立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在《劳动法》颁布之前,各地已开展了这方面的探索。与原有的《劳动法》相比,此次发布的《劳动合同法(草案)》针对“短期合同”、“滥用试用期”等突出问题,分别制定了“合同自然终止,也应支付经济补偿”,“非技术性岗位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并就新生事物��用人单位效益不好导致经济性裁员这一现象,特别规定“裁员优先录用老员工”。此外,为治理“恶意欠薪”这一顽疾,草案制定了“滞纳金”性质条款��“逾期不支付者,要向劳动者加付50%~100%赔偿金”。

2.坚持以科学的价值观为指导。(也可以体现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劳动合同法(草案)》和《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关于劳动合同制度的规定符合客观实际,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必将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促进作用,也将有利于创建和谐社会。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我国国家机关关于劳动合同制度的规范和完善体现了对劳动者利益,特别是处于弱势群体的农民工利益的维护,是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

三、政治常识角度

1.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步和发展。1954年宪法、1982年宪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行政诉讼法、集会游行示威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土地管理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合同法和婚姻法等11部法律草案都有向社会公布并征求意见。2005年7月10日至8月20日,物权法草案向社会公布并征求意见,共收到群众、省区市人大常委会以及中央有关部门的意见11543条。《劳动合同法(草案)》的开门立法是我国最高立法机关进一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又一重大举措。

2.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劳动合同制度的完善主要体现了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和国家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

3.体现了国家积极履行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劳动合同制度的完善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4.体现了国家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劳动者在具体的劳动关系中相对于用人单位处于弱势地位。因此,除以上内容外,草案还从集体合同等多个渠道保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国务院法制办政法司司长李建指出,劳动合同法是社会法范畴的合同法。以人为本,首先要以劳动者为本;构建和谐社会,首先是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5.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原则。立法机关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法律,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劳动合同法(草案)》的公布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篇3:进一步完善《劳动法》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1 构建和谐而良好的劳动关系的必要性

劳动关系是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谐的劳动关系也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不仅可以提高人们劳动的积极性, 同时还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也有助于巩固国家的发展成果。同时, 劳动关系也是社会关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 是衡量当今社会是否和谐的关键因素。

1.1 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基础

和谐社会的实质为“以人为主”, 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个人自身的和谐。劳动关系在我国现存的各种社会关系中, 居于基础地位, 其稳定、协调程度决定着社会的和谐水平。同时, 劳动关系只有处于和谐状态, 才能充分发挥、调动劳动双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并围绕双方的共同利益, 自主凝聚力量, 以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 提高职工各方面的权益, 从而稳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而若劳动关系处于不和谐状态, 将会对企业的正常运营、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造成严重影响。如:2010年, 由于富士康集团内部职工劳动关系不断恶化, 导致多名职工跳楼以示不满, 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社会影响, 一定程度上, 也离散了和谐社会的稳定基础。

1.2 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序保障

笔者经研究发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由于部分西方发达国家, 一直重视劳动关系的稳定性。因此, 这些国家能够始终保持社会的稳定状态, 从而实现经济的快速复苏与发展。例如:通过实施资方、劳工共决制度, 德国逐渐成为了战后社会治安最有序的国家之一, 并为其经济的起飞提供了重要环境。此外, 随着世界经济日益实现全球化, 按价值规律, 促使劳动要素在国际间进行流动的趋势, 已不可逆转。同时, 一国劳动关系的稳定程度, 也直接关系着该国的企业竞争力, 影响着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中国作为最重要的发展中国家, 若要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提高其国际地位, 就必须重视市场经济规律, 坚固各群体的利益需求,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吻合的和谐劳动关系, 从而为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长期动力。

2 我国劳动关系中的问题

2.1 劳动者不平等的就业表现

平等是指“真正的自我肯定”, 而就我国劳动就业的现状而言, 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就业不平等现象,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 农民就业不平等。在我国, 乡村与城镇的劳动力市场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 且由于产业结构、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存在显著的不平等, 农民在城镇中的就业竞争力明显低于城镇劳动力; (2) 女性就业不平等。笔者经调查发现, 在我国当前的劳动力市场中, 大学生普遍面临就业难的现状, 而女大学生的就业难度却更大。如, 某些招聘企业明确表示:拒绝招聘女毕业生。此外, 女性在下岗后, 将要面临更大的就业困难, 且女性逐渐被规定到特定工作领域内。如:办公室文员、服务员、幼师、家政等, 这些职位的劳动力往往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 且工资较低。

2.2 劳动分配不合理

我国目前的总体收入分配情况具体表现为:尽管居民收入总额得到了不断提高, 生活条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但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在不断拉大, 贫富两极化现象日益严峻。例如:自本世纪初, 我国基尼系数已由0.35扩大到了0.47左右。此外,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还体现在各个方面, 如: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产业之间、部门之间以及性别之间, 存在着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具体表现为: (1) 2006年以来,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已由2.96倍扩大至7.53倍; (2) 由于地区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经济、地理、人文等基础条件, 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之间长期存在十分显著的发展差距, 同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这种差距呈现了阶梯式递增的格局; (3) 行业差距是指, 与一般行业相比, 部分新兴行业与垄断性行业, 在奖金、各种补助、工资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收入差距。而我国目前的高收入行业也集中于垄断性行业。

3 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现状及问题

3.1 签订书面合同非义务化

笔者经研究发现, 我国现今实行的《劳动合同法》中, 并没有明确指出签订劳动合同是劳资关系双方的义务, 还是用人单位一方的义务, 这就导致了劳动部认为部分劳动关系的确定并不符合法律程序, 致使劳动关系被迫停止, 对劳资双方的经济权益造成一定损坏。此外, 《劳动合同法》中还规定:劳动合同到达指定合约期之后, 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及时与职工办理合同的续订手续, 而仍维持劳动关系, 则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不存在合法劳动关系。此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相关部门已开始重视签订劳动合同的义务化, 但该规定的内容涉及范围较窄, 未明确规定如何处理原劳动关系。

3.2 欠缺合同签订合法程序

目前, 我国劳动合同的具体签订程序仍不完善, 操作性仍不强, 主要表现为: (1) 我国劳动合同中, 并未规定劳动者进入某用人单位后, 用人单位需在何时与劳动者正式签订劳动合同, 这就使得劳动关系双方忽视了劳动合同的必要性, 若出现矛盾将直接导致劳动关系的不和谐; (2) 劳动合同制度中缺乏合同申报登记制度, 造成了劳动行政等相关部门无法完全了解用人单位的职工情况, 无法及时检查、监督劳动合同制度的实际执行情况。

3.3 合同签订时间不确定

相关调查显示, 部分用人单位经常刻意拖延签订劳动合同的时间, 而尽管《劳动合同法》中规定, 用人单位应对这一行为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但是该规定仍存在两处漏洞: (1) 没有规定用人单位的赔偿内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劳动者及时使用法律武器的效果; (2) 没有明确规定签订劳动合同的具体时间, 导致用人单位极易继续利用法律“空子”, 拖延时间, 这也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带来了一定阻碍。

4 劳动合同制度的完善与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4.1 健全劳动合同体制, 促进和谐劳动关系

加强对劳动合同的管理, 完善劳动合同制度, 健全劳动活动体制, 不仅有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也有助于促进企业的深化改革, 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 从而也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笔者经研究发现, 健全劳动合同体制的方法主要包括: (1) 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劳动合同管理体制, 即建立以工会与企业为主体, 县级劳动保障部门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主导的劳动合同机制。同时, 在县级劳动保障部门中设立管理科室, 设置劳动管理站; (2) 全方位推广劳动合同制度, 这就要求政府部门运用各种形式, 宣传我国最新颁布实施的《劳动合同法》, 从而使《劳动合同法》走进社区、用人单位, 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自主签订劳动合同的氛围。

4.2 完善劳动法规, 保障和谐劳动关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劳动关系也经历了一定变化。因此, 我国颁布实施的《劳动合同法》, 需以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为依据, 进一步调整与完善劳动关系中的主体范围、工资发放制度、职工人格尊严保护制度、劳动者培训制度等, 以便更加有效的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维护当今社会的稳定。此外, 针对我国《劳动合同法》中存在的不足, 相关部门应根据深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 对现行的《劳动合同法》进行全面修改, 从而保障实施范围的广泛性。这也表明, 我国立法部门需在《劳动合同法》中对劳动者的行动权、谈判权给出具体规定。同时, 由于该法属于实体法律, 缺乏程序内容。因此, 在修改《劳动合同法》的过程中, 还需制定与之相配套的程序性法律, 从而在法律层面上, 保障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4.3 坚持正确原则, 维护和谐劳动关系

为维护和谐劳动关系, 完善劳动合同制度的过程中, 需始终坚持以下原则: (1) 平等协商原则。平等协商是指, 企业与工会代表围绕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进行沟通协商。因此, 平等协商过程就是劳资双方逐渐达成共识、求同存异的过程。同时, 平等协商也是履行集体劳动合同的法定程序, 有助于及时解决劳动关系中的矛盾与问题; (2) 不例外原则。集体劳动合同制度, 是有效调整劳动关系的关键机制与重要手段, 所有用人单位都应实行, 无一例外。这项不例外原则有助于凝聚经营者与职工的力量, 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提高企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此外, 根据各企业经营状况、规模、性质等的差异, 集体合同与平等协商的具体形式、内容、重点、范围等也应有所不同。如, 在新兴小企业较为集中的地区, 相关部门在不例外原则的支撑下, 可推行地域性劳动合同制度。

4.4 建立完善的就业机制, 巩固和谐劳动关系

为缓解劳动关系中就业不平等现象, 并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相关部门需做到以下两点: (1) 搭建就业平台。由于就业是建立劳动关系的前提条件, 同时, 就业也直接关系到劳资双方的地位, 以及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目前的劳动力市场却逐渐减弱了就业者的主动权, 使得劳资双方一旦发生矛盾, 劳动者的权益将受到一定损害。因此, 政府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 积极普及就业平等观念, 以平衡劳动关系双方的选择主动权, 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基础; (2) 拓展就业途径。为从根本上增加劳动者的就业机会, 相关部门需适时拓展就业途径, 积极推动我国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如: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 目前, 中小型民营公司已吸纳了我国将近75%的劳动者, 因此, 相关部门应积极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 并颁布相应的长效就业政策, 从而保障劳动者实现完全就业。此外, 由于部分劳动者的劳动技能较低, 而许多企业急需较为专业的技术性人才。因此, 政府需加强技能职业培训力度, 加大对职业技术院校的人力、资金投入, 从而培养适合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 以进一步调整劳动关系, 为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做出良好的铺垫。

4.5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促进和谐劳动关系

为解决劳动关系中存在的分配不平等问题, 我国需严格落实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其中, 按劳分配制度的前提条件为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物质基础为社会主义生产力。同时, 实行按劳分配制度的直接原因在于, 社会劳动中存在的显著差异性。此外, 我国目前以公有制经济作为主要经济形式, 其他所有制经济辅助其发展。因此, 在分配形式上, 我国需相应采取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这就要求按劳分配应以劳动作为第一生产要素, 其他生产要素按贡献结果参与分配, 从而达到既不平均分配各生产要素, 也避免出现悬殊过大的现象。同时, 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过程, 要做到以下两点: (1) 充分尊重创造, 尊重劳动, 并将劳动作为关键生产要素, 提高其在分配制度中的重要地位, 以便维护广大人民的经济利益, 协调劳动要素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 避免资本至上问题的出现; (2) 在坚持社会主义大方向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作用, 既防止在分配制度中出现重效率轻公平的现象, 又防止出现重生产力轻共同富裕的现象, 进一步缩小城乡与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

5 结论

笔者经研究得出, 劳动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部分, 它决定着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地位。而由于保障劳资双方的均衡力量, 是和谐劳动关系的核心所在, 且我国劳动合同制度中仍存在较多的不足与问题。因此, 相关部门应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 并围绕劳动关系建立监督、协调、管理等具体机构, 从而在完善劳动合同制度的基础上, 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基础条件, 以便最终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沈鸿伟, 陈绍华.劳务派遣用工方式不应引入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J].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浙江) , 2012 (5) :53-5 3.

[2]崔春岩.政府牵头三方协调整体推进——成都市新都区高标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J].四川劳动保障, 2012 (1) :F0002-F0002.

[3]田野, 焦艳玲.市人力社保局局长金俊杰:破解劳动保障工作难题, 实现市民生活品质有效提升[J].宁波经济丛刊, 2011 (U10) :42-42.

[4]石志雄《.劳动合同法》中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解析[J].决策与信息:下旬, 2011 (7) :34-35.

[5]肖丛.论高等院校劳动合同执行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兼谈高校劳动合同制度的完善建议[J].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1 (6) :286-286.

[6]赵学奎.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在全省深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摘要) [J].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浙江) , 2011 (4) :4-7.

[7]张连宏.河北遵化市采取三项措施全面推进小企业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专项行动计划[J].中国劳福事业, 2010 (9) :35-3 5.

[8]唐文婷, 蔡卫东.“软硬皆施、内外兼修”大丰工会应在创新中构建和谐劳动关系[J].现代企业文化, 2012 (30) :23-24.

[9]龚性强.以人为本创和谐齐心协力谋发展谈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J].企业家天地:中旬刊, 2012 (8) :50-51.

篇4:进一步完善《劳动法》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关键词]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和谐社会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新特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带来了劳动关系的深刻变化,表现为形式多样性、主体明确性、状态多变性的新特点。

1.劳动关系的形式多样性

随着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日益完善,经济结构已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与多种经济类型相适应的劳动关系主要有:国有经济的劳动关系、集体经济的劳动关系、私营经济的劳动关系、个体经济的劳动关系、联营经济的劳动关系、股份制经济的劳动关系、外商投资经济的劳动关系,港、澳、台地区投资经济的劳动关系等。

劳动关系结构形式发生了变化。同一用人单位中因使用了不同身份的劳动者而出现多种形式的劳动关系,如联营企业中就有多种经济类型的劳动关系;同一劳动者同时与两个以上不同所有制的用人单位建立的劳动关系,如出现了从事第二职业或停薪留职的劳动者。这就打破了过去用人单位中劳动关系比较单一和劳动者不能同时与两个以上不同所有制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状况,形成劳动关系多样化的特点。

劳动关系形成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有的劳动关系是用行政方式建立的,如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原固定工的劳动关系;有的劳动关系是用劳动合同的方式建立的,如劳动合同制工人的劳动关系;有的劳动关系是用口头方式或随意方式建立的,如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事实劳动关系;还有的劳动关系是因为就业方式的不同而变化,如小时工、季节工、劳务输出、项目合作、人员租赁等多种形式的劳动关系。这就改变了过去统一用行政方式建立劳动关系的状况,呈现出多样化的劳动关系。

2.劳动关系的主体明确性

过去,在高度集中统一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企业按照国家指令性计划,通过国家行政分配方式招收工人建立劳动关系。一方面企业是国家行政部门的附属物,用人主体相当程度上是国家;另一方面不承认劳动力属劳动者个人所有,劳动者端上“铁饭碗”,进了工厂的门,就是国家的人,成为国家职工,劳动者的劳动主体地位也没有确立起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方面企业不再是国家行政部门的附属物,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具有了用人自主权,确立了企业用人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转变了劳动力“国有”的观念,使劳动者享有自主择业的权利,确立了劳动者的劳动主体地位。由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两个主体的地位得到确立,双方通过劳动力市场双向选择并由劳动合同建立的劳动关系,能较好地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3.劳动关系的状态多变性

过去,实行固定工制度,由国家对劳动者统包统配,形成一次分配定终身、职工很难流动的局面。现在,劳动关系市场化使劳动力流向、流速和流动规模表现为不确定性。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双方各自抱着不同的利益目的进入劳动力市场,企业要求得到素质好且廉价的劳动力,以在生产中降低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劳动者要求找到适合自己的专长且经济待遇好的企业。双方利益上存在差别,在劳动力市场上以劳动力价格的形式反映出来。用人单位以优厚的待遇招聘人才,劳动者按照报酬多少、条件优劣选择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变动与维系更加受价值规律的支配。随着劳动合同制的推行,劳动关系已经逐步转化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双方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的契约关系。劳动力市场就业的不确定性带来劳动关系的状态多变性。

二、建立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推动和谐社会发展

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夯实和谐社会基础,是一项宏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针对当前劳动关系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做好劳动关系调整工作。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劳动法》、《工会法》为依据,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统领,以调整劳动关系为主线,在着力解决劳动关系突出矛盾的同时,全力推进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和体制建设。

1.注重维护广大劳动者特别是就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1)转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实行城乡就业统筹,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推进相关的就业、培训、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切实处理好与农民工全面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参加社会保险问题、加强就业服务与就业培训问题,增强农民工适应就业市场的能力。

(2)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关闭、破产等过程中劳动关系处理工作。落实好职工身份置换的有关政策,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分流安置工作,继续纠正国有企业改制中损害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处理好职工社会保险问题以及托管中出现的新问题。

(3)解决好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的权益保障问题。首先,应建立促进灵活就业的服务体系,包括劳动力的供求信息、技能培训、金融服务体系等;其次,要建立保障劳动者权益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灵活就业者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制度等;再次,要建立灵活就业规范化的服务体系,包括税收体系和社会保险费用缴纳和获取体系等。

(4)继續贯彻和完善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4050”人员、“双失双下”人员、残疾人员及其他就业弱势群体的就业援助政策,建立帮扶困难群体再就业的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小额贷款等再就业优惠政策,组织困难群体参加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使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2.积极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

(1)大力加强劳动合同管理,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制度。继续下大力气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重点督促非公有制企业和国有改制重组企业与职工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从源头上规范企业用工行为,要突出抓好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工作。继续推动各类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加强劳动合同管理,规范劳动合同运行。加强合同履行情况定期分析,发现问题,及早解决。要根据非公有制企业面广量大、用工灵活、员工流动性大等特点,积极探索建立健全职工社会保障制度。

(2)积极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把劳动关系中最要害、企业职工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平等协商、集体合同的重点,保证双方权利和义务对等。把工资集体协商作为推行集体合同制度的突破口,依法建立工资分配共决机制、工资增长机制、工资分配监督机制,进一步规范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行为,不断提高职工收入水平,努力实现劳动力双方合作共赢。要把推行集体合同制度与推行劳动合同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处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确保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3.加强劳动关系调整的机制和体制建设

(1)健全企业民主管理机制。职代会制度是推行集体合同制度和劳动合同制度的组织保证,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企业要按照《工会法》等法律法规,通过职代会等各种与企业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民主管理形式,落实职工民主权利,为推行集体合同制度和劳动合同制度提供保证与支持,为职工群众参与民主管理奠定基础。

(2)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充分发挥三方机制对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宏观协调指导作用,帮助企业构筑基层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平台,指导企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落实各项劳动标准,完善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增强遵纪守法意识,促进劳动争议矛盾的化解,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政治的稳定。

(3)健全监督检查机制。企业党组织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加强领导,积极协调;企业行政要认真组织落实集体合同、劳动合同条款,及时解决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企业工会要加强组织建设,强化其维权和协调职能,加强对企业执行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制度情况的监督检查;劳动行政部门、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基层单位以上的工会组织和企业联合会要及时解决监督检查中发现的矛盾和问题,坚决纠正和依法处理违反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的行为。

(4)加强劳动争议处理工作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劳动争议处理的区域化、网络化和实体化建设,加快建立劳动争议仲裁院,探索实行立审分离,完善办案工作流程,全面提升劳动争议处理能力。进一步巩固和健全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加强仲裁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仲裁的程序与办法,落实劳动争议三方仲裁原则,加强集体劳动争议处理,提高办案质量和效果。要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为主、基层为主”的方针,健全劳动关系矛盾的预测、预警、预报机制,变被动处理为主动预防,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调整机制,任重道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存在劳动关系,就存在劳动关系调整问题。我们应当从坚持科学发展观出发,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从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出发,根据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加强劳动关系调整工作,使劳动关系始终处于相对和谐状态,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篇5:如何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421600 湖南省祁东县第二中学 蒋才智

一、建立和谐、发展、稳定的劳动关系的意义

(一)建立和谐、发展、稳定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社会基础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在2004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又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应当说,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又一次重大创新。这一理念的提出,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到包括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的发展目标。那么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社会基础是什么呢?我们说,必须要有一个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什么说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社会基础呢?在这里我们首先明确一下劳动关系的概念。劳动关系是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以及双方代表组织之间彼此结成的社会关系。从上述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劳动关系作为生产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本质上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它主要表现的是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工人与资本家的关系,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表现的是劳动者与劳动者之间、劳动者与其他社会主义建设者之间的关系,而和谐社会的本质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我们讲,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着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二)建立和谐、发展、稳定的劳动关系是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大家知道,当2003年我们国家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一些经济学家、有知之士就喊出,这对中国来说意味着机遇也意味着挑战。因为国外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进入后1000元时代,实现从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跨越,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一方面,经济较快增长,结构调整加快,消费需求差距拉开,发展机会很多;另一方面,社会利益关系复杂化,社会结构分化步代加快,社会矛盾和冲突急剧增长,社会风险也相应增加。处理得好,社会就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进入一个新的制高点上,如韩国在1977年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进入全速发展时期,1995年超过1万美元。处理不好就会导致社会矛盾长期动荡不安,如拉美一些国家。巴西是1975年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的,而到2003年只有约2800美元。这样一个结果是经过了近30年的努力,更值得一提的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先后有16个国家的人均GDP曾历史性地跃上1000美元门槛,但目前所能成功地保持在1000美元以上的却只有7个。导致两种结果的原因,固然可以从不同角度归纳,但无人能够否认,没有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是导致一些国家经济停滞、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劳动关系的不稳定从而导致社会动荡,而社会动荡又反过来强化劳动关系的不稳定,陷入恶性循环而难以自拔。这对我们国家来说,无疑是殷鉴不远,不可不察的前车之辙。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胡锦涛同志2004年年初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就这个问题专门讲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他说,2003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实现突破1000美元,经济社会进入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表明,在这个阶段,既有因为举措得当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平衡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因为应对失误从而导致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长期动荡的失败教训。学界通常所说的“拉美现象”、“拉美陷阱”,就是需要我们引以为戒的教训。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对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就一定不会重蹈拉美一些国家的覆辙,顺利渡过“矛盾凸显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可见新一届中央领导同志对如何解决好社会转型时期的矛盾和问题非常的关注。那么在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其中引发社会不稳定的最主要的矛盾,就是劳动关系方面的矛盾。那么为什么说,劳动关系矛盾是影响社会稳定的最重要因素,接下来我们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二、当前我国劳动关系的现状及特点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变革。生产关系的变革必然引起劳动关系的深刻变革,使劳动关系呈现新的状况和特点。

1、劳动关系矛盾运动的主体对象发生了变化,劳资格局已成趋势。我们知道,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产权制度比较单一,主要是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主要表现为企业与职工的关系,而企业受政府委托管理企业,实质上企业与职工的关系,就是政府与职工的关系。那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独资或非公资本合资,组成非公司制企业。政府转变职能,不直接管理企业,而是委托资本运营,原来企业(政府)与职工的关系,转变为资本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大量外资、港澳台资的引进和个私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国有中小企业实行“国退民进”产权制度改革,劳资结构在劳动关系中的比重日益扩大。就局部而言,一些地方职工的主体已经相对集在非公企业。这些情况表明,劳资化格局已成趁势。

2、劳动关系主体地位发生了变化,投资者主导劳动关系,劳动者被支配地位趋重。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的是公有制经济,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既是国家的,也是职工的,企业经营者与职工只是分工的不同,都是企业的主人。劳资格局的形成,单从资产占有的角度上讲,职工在企业的主人翁地位已不复存在。相反,投资者在劳动关系矛盾运动中的主导地位确立,劳动者被支配地位趋重。首先企业资产归投资者所有,企业的经营活动由投资者说了算,职工在企业的劳动工作受投资者支配。其二,企业选择用工和分配形式自主,劳动者选择职业和报酬自由,事实上,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企业选择用工和分配形式空间较大,而劳动者选择就业和报酬的余地相对狭小,特别是大龄职工一旦丢掉“饭碗”,重新就业十分困难,因此多数劳动者只能依附于企业。其三,劳动关系调处机制还不够完善,企业违规行为还不能

调控。同时,在调处劳动关系时,考虑到投资环境、改革力度、发展速度等多种因素,牺牲职工利益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3、劳动关系主体利益发生了变化,劳动关系双方成为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劳动关系的变革说到底是利益关系的调整。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没有自己的利益,所有利润全部上交,所有亏损全部报销。职工就业由国家计划分配,其利益由国家通过计划级别工资和再分配实现。企业与职工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都不承担经济运行的风险。劳资格局的形成,使企业与职工的利益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产权归投资者所有,企业经营自主,盈亏自负。劳动者则通过劳动获得应有的报酬,没有其他利益。企业利益关系的调整,使投资者与劳动者的利益关系更加明确,利益矛盾也更加突出。然而,投资者也好,劳动者也好,双方利益的实现都信赖于企业的发展与效益。因此,投资者与劳动者同企业的命运息息相关,必须相互依存,共担风险。

三、当前影响劳动关系稳定的突出问题

当前,我国劳动关系总体上是稳定的。从大的层面讲,改革开放20多年取得伟大成就,就是最好的证明。但是从另一方面,由于改革力度加大、层次加深、社会转型加快、法制还不够完备、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等诸多原因,在一些地方,劳动关系不稳定的因素客观存在,不容我们忽视。2004年全国人大对社会劳动保障检查中披露的一些问题就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那么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非公有制企业劳动用工管理不规范。据全总组织的一次调查显示,71.7%的非公有制企业职工与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46.3%的劳动合同条款是双方商定的,25.4%的劳动合同条款基本上是老板定的,或者完全是老板定的。存在相当的“霸王条款”,甚至还有15.1%的没有持有劳动合同。

2、劳动时间、加班工资不符合法律规定。据市总调查,我市有50%以上的生产型非公企业劳动时间超过8小时。一般都是实行两班倒,工作长达12小时。按劳动法规定,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确因生产经营需要,必须与工会进行协商可以延长,一般每天不超一小时,特殊情况不得超过3小时。按规定,一般时间延长按150%支付报酬,休息日不低于200%,法定节假日不低于300%,但目前情况是,绝大多数非公企业都未按《劳动法》规定的标准执行。

3、收入分配上的悬殊造成员工心里失衡。收入分配是民心所系。和谐社会不该是一个收入分配比较合理的社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经济矛盾的最大特点,就是职工群众对经济利益的更高要求,同时追求在社会利益关系中的相对公平。现阶段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社会不同阶层的群众一些正当利益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落实。目前分配领域出现的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不同社会群众之间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拉大的问题,在职工的心里上造成很大的不平衡。创造财富的人所分享的成果微不足道。比如从国有企业这个层面上讲,一些企业改制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企业实行年薪制,主要管理人员年薪是工人的40倍。从私营企业这个层面上讲,一些私营企业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在产品和原材料售价一样的情况下,只有想方设法降低人工工资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4、社会保险制度的缺陷。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征集专门资金用于保障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时基本生活需求的一种物质帮助制度。主要内容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但从市总调查情况来看,绝大多数非公企业没有为员工办理养老保险,其他保险更无从谈起,其原因是,企业主认识不到位,加之部分职工缺乏参保热情。

四、建立和谐、发展、稳定的劳动关系中的着力点

我们讲和谐劳动关系的标准应该是:经营者和劳动者双方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唇齿关系;经营者和劳动者双方相互尊重、和谐相处的平等关系;经营者和劳动者利益相容、矛盾协调的共生关系;经营者和劳动者共同创造、共享成果的发展关系。按照上述要求,需要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作为社会劳动保障部门,与劳动人们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不仅担负着维护劳动者利益的职责,而且还发挥着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因而在建立和谐、发展、稳定的劳动关系中,社会劳动保障部门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那么社会劳动保障部门在建立和谐、发展、稳定的劳动关系中通常采取的手段或者工作机制有两个:一是在企业大力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二是建立的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其着力点是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职工群众利益的表达维护机制。在宏观上,通过建立和发展与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制度和加大人大政协提案递交及督办力度等途径,形成职工群众利益表达和维护的有效渠道和工作载体。在微观上,就是在企业要大力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要突出解决好“三个问题”:第一是平等协商问题;第二是合同条款规范问题;第三是合同条款的履约问题。

2、构建标准认证监督体系。第一要做好最低劳动标准的制定和认证。要形成最低劳动标准、最低工资、最低保障线三道维权手段,促使企业在竞争中不能牺牲劳动者的基本保障为代价来降低成本。第二要做好ISO9000厂务公开标准的制订和认证,促进企业分配的公正公平。

3、打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和谐的人文环境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方面。因此,社会劳动保障部门在注重搭建好“四个平台”。第一要认真搭建奋发向上的企业文化平台;第二要认真搭建和谐双向沟通平台,企业主要善待员工;第三要认真搭建人文制度激励平台。要建立起劳动者学习化学技术的素质培训制度,建立起鼓励劳动者岗位成才的奖励晋报制度,建立起民主决策民主参与制度等特别要注重开展“双爱双评”活动;第四要认真搭建企业发展目标实现平台。要运用各种宣传教育形式,宣传企业发展目标,坚定职工信念,为实现职工利益创造各种条件。

4、坚持维权与促进企业发展相统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最终目标是促进企业的发展。在这一点上职工与企业所有者有着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利益。我们要看到,非公有制企业所有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他们与工人阶级在整体利益上是一致的,只是在具体利益上存在差异。因此,工会组织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时,主要是采取沟通协商、调节和说服教育的办法,从而更好地引导职工热爱企业,努力为企业的发展建功立业,最终实现“劳资双赢”,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篇6:施工企业如何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摘要:施工企业要正确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和艺术,将员工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为一个利益共同体,从自觉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范用工、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改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规范员工关系管理等方面着手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关键词:施工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建立

一个健康的企业,最基本的一个条件就是企业与员工之间必须建立起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一方面国家基本建设大幅度跃升,造就了建筑行业在自身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由于建筑行业在自身发展完善的进程中,市场供求失衡,冷热不均的市场现象,致使建筑企业存在和谐劳动关系的缺失。这一现实越来越多受到社会的关注,在不同程度上侵蚀着社会的稳定。创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营造健康有序的建筑市场,规范行业行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2008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都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出了明确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大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建筑施工企业劳动者与企业的和谐劳动关系是创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要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意义。劳动关系是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的状况成为社会是否和谐的晴雨表、风向标。只有劳动关系的关系和谐,才有职工队伍的稳定,才有企业和社会的稳定和谐。

劳动者与企业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他们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是划浆与掌舵、同舟共济的关系。劳动者既是劳动关系主体之一,也是企业的基本细胞和有机组成部分。一方面,劳动者的成长和发展体现着企业的发展进程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企业的发展也给劳动者创造了更多展示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和谐的劳动关系,不仅体现在按照《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规来规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更重要的是要共建以诚信为基础的心理契约。构建一个和谐的劳动关系对企业的发展壮大,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我们都知道企业发展壮大,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源动力来源于人,而不是来源于物。

试想一下如果劳动者在一个极不和谐的劳动关系状态下工作,在一个连自己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都得不到保障的单位中工作,怎么可能会激发自身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呢?相反很大程度上会给企业的正常生产带来负面影响。现实中我们也常常会看到有一些企业因为劳动关系比较紧张,出现的一些不和谐现象,如因企业拖欠工资、克扣工资、强迫加班、粗暴管理等原因引发的职工罢工、上访,甚至与企业管理人员产生暴力冲突的行为,因此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时员工权益是企业首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或者说我们不应该把企业的利益和员工的利益截然分成两块。

首先不能只顾企业利益,不顾员工的利益;其次也不能说有了企业的利益才能有员工的利益,或者说有了员工的利益才能有企业的利益。企业的利益和员工的利益实际上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种动态的偶合关系,企业在追求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有时可能会偏重企业的利益,有时又会偏重员工的利益。在关心员工的利益中要关心员工的精神利益,特别是要让员工通过充分行使法定的权利,使其感受到在企业中应有的地位,得到应有的尊重。这样,员工也许会因为可以获取长远的利益,而暂时放弃眼前的一些物质利益,也许会主动或者自觉地协调与企业的劳动关系,使之实现和谐、稳定的发展。

因此,现代建筑施工企业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应当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对企业员工的权益要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正确运用一些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和管理的艺术,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并且将员工个人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结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共同追求和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进而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如何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呢?我想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探讨。

第一要自觉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赢得员工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现在我们评价一个人和一个企业,常说金碑银碑不如口碑。因此企业首先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要善待员工,依法用工、经营,只有在不断保持和谐的劳动关系状态下,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才能寻找到为企业创造利益的原动力。

第二是作为施工企业来讲,规范用工是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的基础。用工依法订立劳动合同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任务,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该订立劳动合同,如果没有合同,调整劳动关系就找不到合法的尺度。企业中无论是农民工还是内部职工,用工要依法订立履行劳动合同,企业用工如果不签订劳动合同,或者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就为会劳动关系的不和谐带来事端。

第三是企业要依法订立内部的规章制度。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规范企业用工管理,有利于促进劳动关系双方依法履行约定的权利和义务。要通过建立规章制度,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减少或避免影响劳动关系的不良因素,从而共同维持劳动关系的和谐。

第四是企业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企业是否及时为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涉及到职工的后顾之忧,也影响到企业的和谐稳定,特别是在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的情况下,许多农民工认为参加社会保险看不到预期,不愿意参保,这对日后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留下了隐患,对此企业一方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依法参加社会保险,以免引起劳动纠纷。

第五要改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现代企业应当是开放的民主管理,在工资待遇上实行暗箱发放,实行片面的物质奖励等,都有损于职工合法权利的行为,都会为日后的劳动纠纷埋下不良的事端。因此要发挥工会组织的职能,依法保障职工享有咨询权、参与权、表达权的权益,同时建立集体协商制度,通过集体协商,有利于劳动双方消除、化解矛盾,促进劳动关系的不断巩固和发展。

第六要规范员工关系管理。从广义的概念来看,员工关系管理的内容,涉及到企业的整个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从企业愿景和价值观确立,到内部沟通渠道的建设和应用,组织的设计和调整,人力资源政策的制订和实施等等,所有涉及到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联系和影响的方面,都是员工关系管理体系的内容。从管理职责来看,员工关系管理主要有九个方面:一是劳动关系管理。劳动争议处理,员工上岗、离岗面谈及手续办理,处理员工申诉、人事纠纷和意外事件。二是员工纪律管理。引导员工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劳动纪律,提高员工的组织纪律性,在某种程度上对员工行为规范起约束作用。三是员工人际关系管理。引导员工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创建利于员工建立正式人际关系的环境。四是沟通管理。保证沟通渠道的畅通,引导公司上下及时的双向沟通,完善员工建议制度。五是员工绩效管理。制定科学的考评标准和体系,执行合理的考评程序,考评工作既能真实反映员工的工作成绩,有能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六是员工情况管理。组织员工心态、满意度调查,谣言、怠工的预防、检测及处理,解决员工关心的问题。七是企业文化建设。建设积极有效、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引导员工价值观,维护公司的良好形象。八是服务与支持。为员工提供有关国家法律、法规、公司政策、个人身心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协助员工平衡工作与生活。九是员工关系管理培训。组织员工进行人际交往、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为员工提供有关国家法律、法规、公司政策、个人身心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协助员工平衡工作与生活。

上一篇:小学教师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师德师风专项对照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