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常态下的不同寻常》有感

2024-07-03

读《常态下的不同寻常》有感(通用15篇)

篇1:读《常态下的不同寻常》有感

读《常态下的不同寻常》有感

《常态下的不同寻常》这篇文章写的是特级教师刘可钦的常态教学中的不同寻常。刘可钦是海淀区中关村第四小学校长、书记,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先后荣获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中青年十杰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刘可钦老师的课不象某些特级老师的课那么热情洋溢、激情似火,那么深情款款,设计也不是那么精妙绝伦,令人拍案称绝。但她的课如春风沐浴,清新自然;如甘泉入腹,沁人心扉;如品一壶绿茶,慢慢玩味,余香萦绕。

刘老师认为作为教师,应该关注常态教学,要提高常态课的质量。常态下的课堂,才是学生和教师日常中经历的主要的教育生活,无论从时间和数量上,常态都占着绝对的比重。但朴实常态,并不是允许平庸,不追求效果和质量。刘老师的课,虽然朴实,不施雕饰,但是课堂上学生表现出来的学生神情的专注,感情的投入,思维的活跃,氛围的活泼,却给课堂带来了鲜活的生命力。

刘老师注重充满人文情怀的课程语言,她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感受,认为说真实的话比说正确的话更重要,数学应该是首先是教育,其次才是教学。在教学中,当学生在交流算法和解答策略的时候,碰到孩子“另类”、“错误”的方法时,为了不让其它学生藐视和轻蔑这个孩子,刘老师往往会抓住这个孩子的想法,引导大家讨论分析这种方法的思路、优劣及其错因,但是在最后,一定会反过来启发全班同学:是谁引发了我们的讨论?没有他的贡献,就没有我们精彩的讨论,我们一起来谢谢他。这样,学生不会顾及会因为自己的表达而“遭到非议”、“完全否定”、“打击自信”,才愿意交流自己的真实想法。长此以往,才能慢慢形成崇尚真实表达交流的课堂文化。也只有学生在不断的表达中,表达能力才得以培养;在不断的交流中,思维才得以提升和发展,才能相互启发和影响,衍生新的智慧。教学中我也经常碰上这样的学生,但我从没想过要怎样保护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愿说、敢说。

在平常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表达的热情,我经常说“××同学说的很好。谁能比他说的更好?”“嗯,你说得很清晰,还有谁也能说得更清晰一点。”从这篇文章中我才知道这样的语言,看似把孩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但恰恰却忽略了第一个孩子的心情,难怪我的学生表达的热情总是培养不起来。不妨换成这样的口气:“××同学说得相当好,还有谁也想试一试?”或者“××同学读的怎么样?”让学生评价后再鼓励“谁还能读出这种感受?”这时,孩子们关注的不是谁说的好,而是怎样说说得最好,教师应该关注的是怎样帮助学生回答好,而不是简单的“谁比谁说的好”。

在平常的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我经常提问学生“为什么”,并为自己能引导学生“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而感到沾沾自喜。现在我才明白,“为什么”使学生处于教师的对立面,以学生回答是否正确为主要依据,指向的.结果,学生可能会因怕回答有错,而遮掩一些真实的想法。而“怎么想的”将教师自己摆在了倾听学生想法的位置,更关注学生真实想法,关注的是思维的过程。因此要多问“怎么想的”,少问“为什么”。刘老师的课堂上,也经常性的鼓励学生“谁愿意讲给大家听?”而不采用“谁能讲给老师听呀?”如果教师要介绍新的方法,可以采用“老师这儿有一种解法,你们看行不行?”而不是“看黑板听老师讲”。这些语言表达的细节,都充分显示刘老师课堂语言的人文情怀。

刘老师说“不一定去追求每节课的完美,但一定要在课堂的每一分钟里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责任、尊重和耐性。”充分的让学生去说、去想、去讨论、去对话,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来探究和获取新知。这样的课堂才是永久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才是我们追求的课堂。

篇2:读《常态下的不同寻常》有感

《不同的季节》这部书是美国著名作家斯蒂芬?金所著,斯蒂芬?金是一位作品多产,屡获奖项的美国畅销书作家,编写过剧本、专栏评论,曾担任电影导演、制片人以及演员。他作品销售超过3亿5000万册,以恐怖小说著称,被《纽约时报》誉为“现代恐怖小说大师”。他的小说总是名列榜首,久居不下。他是当今世界上读者最多、声名最大的美国小说家。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成为好莱坞制片商的争抢对象。1979年,在他32岁时,成为全世界作家中首屈一指的亿万富翁。他每部作品的版税,均逾千万美金。他在获得美国文学杰出贡献奖章。

《不同的季节》这部书由四部分组成,分别讲述了《肖申克的救赎》、《纳粹高徒》、《尸体》、《呼吸》等四个故事。其中由《肖申克的救赎》改编拍摄的电影,在IMDB中被超过40万以上的会员选为250佳片中第一名。并入选美国电影学会20世纪百大电影清单。我个人看了该电影,非常认同,该电影的确是一部非常好的励志电影,值得推荐给我们的学生。看完《不同的季节》让我感触良多。

作者:斯蒂芬・金(美)

第一,《肖申克的救赎》它用第三人称写法,从雷德(银行家的狱友)的视角来讲述这故事,话语朴实无华,但故事引人入胜。故事内容很简单,讲述的是一名前程似锦的银行家安迪,因受冤入狱被叛无期。而他并没有放弃希望,最后成功越狱的故事。从这故事里让我体悟到许多正能量。

首先,就是希望的力量。故事中银行家安迪给狱友的一句话“记住‘希望’是好东西,也许是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好东西永远不会消逝。”主人公的希望便是理想,梦想。只有有理想和梦想,才有可能用一个简单的小榔头挖开厚重的.城墙,最终重获自由,实现梦想。只有有理想和梦想,人才能努力去追寻它,生命的意义才能体现。

其次,就是勇气的力量。安迪身上从不缺少勇气,在遭遇莫格斯三姐妹毒打时,他毫无惧色,没有一次不全力反抗的,即使是遍体鳞伤。

再次,就是坚持的力量。为建立图书馆,安迪坚持六年如一日的写信争取拨款;为越狱,他用一把小榔头,坚持了近,在号称世界上最坚固的监狱中掏了个隧道。

最后,就是智慧和才干的力量。安迪之所以能成功越狱,除了有希望、勇气和坚持不懈之外,智慧和才干也是不可或缺的。在故事中,安迪一步步获得监狱长的信任,一步步摆脱犯人的威胁,一次次逃脱监狱的检查,最终完成重获自由的梦想,无不体现他的智慧和才干。智慧和才干来源于他的不断学习。这个故事能够影射我们的现实生活,那就是想拥有一个有意义的人生,首先必须有理想亦或梦想,有了理想还要有实现理想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坚韧意志,有了这些最后还要找到实现理想的道路和方法,要想寻找正确的道路和快速的方法,就必须拥有智慧和才干,想要拥有智慧和才干,就必须努力学习。

第二,《纳粹高徒》它用细腻的描写给我们讲述了一位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因为好奇接触了一位纳粹战犯后的成长经历。这种经历使小男孩的内心逐渐也变得像战犯一样阴暗恐怖,并最终亲手枪杀了自己的小学老师。看完这个故事,让我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样引申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来,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想要培养出诚实守信、团结协作、创新自信的优秀大学生,自己就必须具备这样的素质,并努力给学生营造出这样的氛围,使其长期在这样的氛围里学习和生活,那么我们的学生必将成为这样的人。

第三,《尸体》该小说被认为是作者本人的半自传性质的回忆录,它讲述了四个孩子在电视上看见城外有一个小男孩外出采果被火车撞死在外面的新闻后,为了在电视台大出风头,他们决定沿着铁路寻找这具男孩尸体的故事。而这四个人的家庭都比较有问题。主人公戈登,他的哥哥死了,然而父母却只把一切关爱都寄托在了哥哥的身上,所以对这个“小儿子”爱理不理,对他放任自流,然而戈登却身怀绝技,他讲的故事总能使伙伴们听得上瘾。另外一个叫做维恩,是个半聋子。一个叫做泰迪,智商低的吓人,两人终日只知道胡混。最后一个是年龄最大的孩子叫柯西,他显得非常成熟,整部小说的重点落在柯西对戈登说的话“你的朋友只会拖累你,只会把你拉下深潭”。柯西以他的成熟敏锐看到了,如果戈登不去外面施展他那写作的才华,而是待在这里和一群弱智鬼混,那么只有死路一条,最终戈登和柯西都经过刻苦学习升入中学最终考上大学,而魏恩与泰迪只能沦落为下等的工人。这部小说给我的启示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都有这样的几个朋友,聋子和低智商也隐喻为有缺点的人,但他们最大的缺点就是混日子。和混日子的朋友在一起只能是一事无成,因此告诫我们要正确对待身边的朋友。

第四,《呼吸呼吸》它讲述的是一位老人在上司的带领下加入了一个读书俱乐部。在那里他听到,一位老医生为遇到车祸的孕妇接生并最终生下婴儿的故事。故事中的孕妇甚至已经到了头颅和身体分开的程度,但是强大的母爱本能,让她竟然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坚持着,为了让体内的胎儿降生,她没有死去,而是听医生的话,一直呼吸呼吸,然后最终生下孩子,这位伟大的母亲终于停止了呼吸,而这个孩子也平安长大。这个故事给我的启示是,母亲希望孩子能活下来的希望,支撑着她。宁愿忍受身体的巨大痛苦,还是要坚持把孩子生下来。这就是希望和坚持的力量。

篇3:读《常态下的不同寻常》有感

不同传媒体制对新闻专业主义基本内涵的理解并不相同, 新闻专业主义的相关理念和实践策略对中国和世界传媒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吴飞教授《新闻专业主义研究》一书, 通过对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论进行研究和分析, 在批判的基础上向从业者传播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理念, 以提升媒体的公信力和声誉。

如今, 在中国通过几代新闻人的实践, 发源于西方的新闻专业主义理论也初具中国特色。这些年来, 在中国新闻界也越来越多出现用事实说话、报道“三贴近”原则、反对有偿新闻等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本文试图通过对中西新闻专业主义实践的解读, 展望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本土化改造。

一、新闻专业主义的西方源头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媒介针对当时新闻媒介所盛行的煽情主义和商业主义, 提出了许多批评和建设性意见。最终, “专业主义”作为各方观点的一种妥协, 在多种力量的博弈中逐渐确立。

传统上, 新闻不是专业 (profession) , 新闻工作者不被认为“专业人士” (professionals) 。在当时的社会, 人们对专业人士的认识仅限于医生、律师、建筑师或教授, 他们受过专门的教育, 受人尊敬, 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而当时的新闻工作者大都是印刷行业的发行人或工人、学徒, 他们的经济能力较差, 社会地位较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新闻行业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变得越来越规范化, 人们对新闻工作者的印象也随之产生了变化, 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逐渐成为评判社会舆论的仲裁者。

大多数学者认为, 新闻专业主义是美国政党报纸解体和商业主义盛行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公共服务”理念, 其精神内核是报道的客观、真实、全面、公正、自由。

新闻专业主义的目标是为全体人民服务。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就是要坚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中立性, 不为任何利益集团服务, 客观准确地报道新闻事实。新闻专业主义的最高理想是传播真实、真相或真理。

在实现媒介功能时, 新闻专业主义有两个主要的特征:中立性和客观性。中立性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对新闻报道要坚持中立标准, 不偏向任何一个利益集团, 成为全体人们的代言人, 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同时又要做好人民的教化者, 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客观性则要求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基础, 不加入任何的个人情感, 准确、客观地进行新闻报道, 提高新闻报道的专业性。

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理想是美好的, 但在现实社会中有时往往很难实现。西方学者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 现阶段的某些新闻并没有对客观事实进行报道, 存在一定的偏见。而且, 新闻报道也不可能是完全中立的, 毕竟新闻不同于自然现象, 它是新闻工作人员对客观事实进行高度选择后的解释。所以, 有些学者认为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神话。但尽管如此, 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发展和普及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可以操作的职业判断标准, 自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确立以来,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 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二、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在《南方周末》和《华尔街日报》两份报纸上的不同诠释

(一) 两份报纸简介

《南方周末》是一份基于地方面向全国发行的周报。创办于1984年, 以“在这里, 读懂中国”为办报宗旨, 以“正义、良知、爱心、理性”为基本理念。在国内较具影响力, 也是发行量相对较大的新闻周刊。

《南方周末》作为地方周报, 始终坚持与时俱进, 以党的新闻工作要求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 认真执行“积极、正向、均衡、稳健”的编辑方针。报纸内容紧扣时代发展热点和焦点, 通过全面、深入、生动地反映和报道新近发生的重大事实, 向广大读者提供最新的时代信息, 为我们更多的了解中国社会的进步提供了有效讯息。

《华尔街日报》是美国乃至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日报, 其报道侧重金融和商业领域。在创办初期, 《华尔街日报》的发展并不好。1931年, 巴尼担任该报主编, 为《华尔街日报》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使其逐渐有了发展方向和自己的风格。巴尼在任期间, 对报纸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 使该报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改革的具体内容如下:在不影响表意的前提下, 用平实的语言报道商业信息;提供对来自政府新闻的详细报道;避免使用艰涩的商业术语和行话;扩大报道范围, 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的报道, 等等。以上改革措施为该报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如今该报已成为全美的主流大报, 对美国和全世界的商业、金融领域产生了巨大而持续的影响。1940年以后, 由金融专业性报纸发展为以金融为主的综合性报纸。1999年, 美国《哥伦比亚新闻评论》评选“走向21世纪的美国21种最佳报纸”, 《华尔街日报》名列第三。

(二) 《南方周末》与《华尔街日报》新闻精神的相似性

1. 两份报纸分别是中国、美国较具影响力的报纸, 在政

治新闻方面都成绩突出, 能够真实报道时下政治相关的真实讯息。

《南方周末》是扎根于广州面向全国发行的地方周报。位于头版的新闻图片及报道同其主打评论《方舟评论》通过对社会热点及焦点的关注, 让读者能够透彻了解时下讯息。同时, 也因此而使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也正是因为在读者群中形成的这种影响力使其在报刊行业小有名气。

《华尔街日报》历史悠久, 它对新闻自由的坚持和笃信使得它能够在竞争激烈的传媒业界卓有成效。时至今日, 《华尔街日报》在华盛顿的政治报道方面仍然是美国新闻界的一面旗帜。

2. 两者的调查性报道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草根心态是《南方周末》从业者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 对于弱势群体, 《南方周末》常常是持同情与关怀态度。《南方周末》主打的调查性报道大多表现出了强烈的人文关怀, 对弱者的同情、悲悯和一以贯之。

《华尔街日报》则体现了西方揭丑运动中诞生的调查性报道的传统, 以写事为主, 强调调查研究的原创性, 把深入的采访和大量资料的分析对比相结合。通常报道时间持续很长, 篇幅也较长, 并经常以连续报道的方式出现。

3. 两者都体现出极强的专业自觉。

曾经在学界有过中国新闻是否有必要“职业化”的争论, 最终也没有结论。而《南方周末》从实际出发, 避开“职业化与党性原则是否有冲突”的争论, 明确在内部加快“新闻专业主义”的探索。《南方周末》从报纸理念、采编团队管理模式、新闻操作的创新三个角度践行着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多年实践表明, 《南方周末》的新闻专业主义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并因坚持新闻专业主义, 获得了一轮发展的动力。

《华尔街日报》体现了西方传媒业界优秀的职业素养:存疑和勇往直前。

(三) 两者新闻精神的不同点

1. 报道的立场不同。

《南方周末》作为国内的地方周刊, 始终坚持以党的宣传方针为指导, 跟随党的脚步, 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它大都为正面宣传, 符合主旋律的要求。《华尔街日报》则充分发挥其社会的守望者的功能, 以揭丑和暴露为主, 常常揭露政府或某些官僚的不法恶劣行为, 这符合西方媒介监督政府、为公众服务的新闻精神。

2. 新闻理念不同。

在中国, 新闻媒介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属于党和政府, 受党和政府的领导;在西方, 新闻媒介是政府的监督者, 是一种平行关系, 扮演着监督政府、服务公众的角色。

3. 代表势力不同。

《南方周末》作为国内的新闻周报, 其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同时也决定着它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的是党和政府。《华尔街日报》则是一种权势集团, 不是国家势力, 凭借着一代又一代从业人员坚韧不拔的勇气、决心和媒体自身的公信力、影响力开创新闻事业。

三、新闻专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本土化发展

不同传媒体制对新闻专业主义基本内涵的理解并不相同, 西方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对中国传统的新闻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推进了我国传媒行业的发展。吴飞教授在《新闻专业主义研究》一书中特别指出:回顾新闻专业主义在西方产生和传播的过程, 其目的是帮助我们理解和践行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困惑和坚守”。而“如果要将作为舶来品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付诸中国新闻改革的实践, 就必须对其进行本土化改造”。如何对新闻专业主义精神进行本土化改造, 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容。

(一) 注重新闻从业者的人格养成

媒体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闻人的角色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优秀的新闻人的第一特质是对专业主义的追求, “深刻地关注和记录社会上正在发生和形成的历史”, 一名合格的新闻从业者必须具备正直感和责任感, 这也是实现新闻专业主义的根本保证。

(二) 加强新闻从业人员队伍建设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对新闻工作者队伍进行新闻专业主义的教育, 提高行业规范标准, 赢得更多的社会尊重。如今, 新闻界难免会出现一些记者受贿、有偿新闻等等违背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事件, 这无疑是缺乏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表现。

(三) 强调理性的报道风格

《南方周末》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 它的报道风格趋向于新闻专业主义的价值标准:不媚俗、不煽情, 注重整体真实, 强调理性的报道风格, 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准确、公正地报道客观事实。

(四) 在网络媒体时代做好舆论导向工作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网络媒体迅速兴起, 为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权利。这一现象与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契合。然而,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在新媒体的语境下, 不乏滥用新闻自由的现象, 这深深地考验着监管者的社会责任。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人们的影响力很大, 新闻工作者的任务也更加艰巨, 要做到在保证新闻自由的同时, 兼顾社会责任。以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钦斯为首的出版自由委员会在其经典性的《一个自由和负责的报业》文件中正式号召新闻媒介专业化, 提出新闻自由的实践需要社会责任的监管, 新闻人既不能光讲社会责任, 忽视新闻自由的充分运用, 也不能滥用新闻自由, 而是要将两者恰如其分地结合起来。

摘要:新闻的专业主义是一种独立于任何权威之外的新闻从业理念, 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和强烈的反权威精神。它要求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事件进行客观、准确的报道, 将事实完整地传递给读者。新闻专业主义最突出的特点是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 其目标是为全体人民服务, 不代表某一团体的利益。文章对中西新闻专业主义进行了详细介绍, 分析了中外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异同, 并对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本土化改造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南方周末,华尔街日报

参考文献

[1]吴飞.新闻专业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年.

[2]哈贝马斯著, 曹卫东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 1999年.

[3] (美) 新闻自由委员会, 展江 (译) .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

[4]百度百科.新闻专业主义, http://baike.baidu.com/view/118012.htm.

[5]百度百科.南方周末, http://baike.baidu.com/view/28478.htm.

[6]百度百科.华尔街日报, http://baike.baidu.com/view/226083.htm.

[7]哈贝马斯 (著) , 曹卫东 (译)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 1999年, 第120页.

[8]孙五三.批评报道作为治理技术——市场转型期媒介的政治——社会运作机制[A].新闻与传播评论 (2002年卷) [C].武汉:武汉出版社, 2003:123-138.

篇4:读《地板下的小人》有感

小船似的月牙儿在天空这片湛蓝的大海里漂泊,而点点的繁星像一颗颗珍珠散落在海中。我独自坐在窗前,翻开一本神奇的书。书中一个闪亮而又充满幻想的题目——《地板下的小人》吸引了我,我细细地品读了起来……

一个小男孩去姑妈家疗养,他发现了藏在地板下的小人一家。这一家人以为人类见到他们一定都会很不友善,但认识了小男孩后,他们改变了这个观点。有一次,烧饭的德赖弗太太发现了小人,她找人来想把小人赶走。在小男孩的帮助下,小人一家终于逃走了,可从此再也没有人知道他们的下落了。我不禁感慨万分。是啊,人类为什么要打扰小人们的生活?小人们在地板下生活有什么错?他们同样也应该拥有生活,拥有美丽的家园啊!小男孩“用尽力气将铁栅砸开”,这说明小男孩和我一样希望小人们获得和平与自由。

读完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我不由得想起去年的一件事:那天风和日丽,万里无云,我和爸妈去公园玩。到了公园,只听见一声吼叫,大家立即把目光集中到一位穿着华丽的妇女身上。她牵着一只狗,不停地用脚往狗身上踢,嘴里骂道:“好不容易有时间带你这只懒狗出来遛遛,你还不走!不就是我没叫保姆给你饭吃吗!”说完,她又狠狠拽了拽系在小狗脖子上的绳子,小狗的眼睛里分明含着几滴晶莹的泪珠。

爸爸说:“现在的人为了炫耀自己,买来昂贵的宠物,以显示自己的高贵。倒是可怜了这些动物,它们成为那些人虚荣心的装饰品。”

“怎么能这样!”我愤愤不平地想,“那些无辜的动物应该有权获得自由,有权拥有自己的家,而不是被用来做装饰品。面对这些小动物,我们是不是应该给它们留下一点儿空间,给他们自由,让它们自己选择生活呢?”

我在此呼吁:醒醒吧,人类!我们应该与这些动物友好相处。它们和我们人类一样拥有生命和自由。给生命一份尊严,给生命一点儿关爱,让我们与动物友好相处,共创美好的明天!

小嘎点评

篇5:读《常态下的不同寻常》有感

安琪和萝拉

不同的人读同一部作品会有不同的理解,读完《平凡的世界》,我一直在想几个家庭的命运如此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思来想去,我认为每个家庭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家庭主心骨――父亲的不同。

我们来看看这个故事中的一号家庭,孙玉厚一家。七十年代的时候,他们一家穷的吃不上饭,但孙玉厚坚持让三个孩子上学读书。大儿子少安读到初中毕业迫于生计不得不回家,二儿子少平读到高中毕业,因为文革的原因没能考上大学,小女儿兰香考入全国重点大学。很难想象,在七八十年代的陕北农村,一个农民家庭能有这样超前的意识。尤其是让女儿读书读到大学,别说在八十年代的陕北农村,即使当时在我国东部大城市里,也是凤毛麟角的事情。

我的父母亲都生于四十年代的农民家庭里,他们通过读书离开了农村,但在他们心目中仍然有女孩子不必读很多书很高学历的想法。我父母一直认为女孩子只要有个安稳体面的工作就非常好了,到了婚嫁年龄找一个同样有安稳体面工作的男人结婚,这辈子就算圆满了。而男孩子则需要考大学,最好是名牌大学,然后拼搏出一番事业,为家族争光。潜意识里,我的父辈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是根深蒂固存在着,尽管不会在日常生活琐事中表现出来,但在孩子未来发展道路的设计上就体现的淋漓尽致。

所以,当我读到孙玉厚以及他的两个儿子都坚持供养妹妹读书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极其惊讶的,我甚至怀疑这是不是小说出于文学创作的需要而虚构的情节。电视里不是经常说农村孩子尤其是农村的女孩都不上学吗? 老师要到家里做思想工作,家长才会勉强同意让自家的女孩读到初中毕业。那么孙玉厚这样一个西北山村里的农民是怎样达到这样的思想境界的呢?西北农村都没有重男轻女的现象吗?从小说中还真完全看不出重男轻女的情节,不管是孙玉厚家还是他们的邻居金富一家、田福堂一家,对待儿子女儿都是一视同仁的。

正因为孙玉厚对待孩子读书的态度,影响了他的三个孩子对待生活的态度。老大少安迫于生计只读到初中,但他一心一意要支持弟弟妹妹读书,当弟弟妹妹流露出不想读书要回家为家庭分担劳动的时候,少安坚决地制止了他们。老二少平高中毕业没能考上大学,但他也一样全心全意支持妹妹的学业,并鼓励妹妹一定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么团结的一家人,即使再艰苦孩子也会觉得幸福,不是吗?我所听到的农村,很多人家兄弟之间为了分家打得头破血流,在城市里,兄弟姐妹为了蝇头小利反目成仇的情况也比比皆是。当然,现在实行了计划生育,每家每户只有一个孩子,也不需要搞家庭团结建设了,但仍然有老大不愿意父母生老二,并以死威胁的情况。据说二胎放开后,有些家庭正是因为老大的竭力反对而不敢生育老二。孩子为什么会如此狭隘自私?源头还是在父母自己身上。父母有没有自私的想法?生老二的初衷是什么?这些都值得深思。

再来看看孙玉厚对家庭责任的划分。老大结婚后不忍心丢下老人和弟妹不管,但儿媳妇想单独过日子。孙玉厚主动提出分家,少平和香兰也自觉和大哥划清经济界限,以免大哥和大嫂引发家庭矛盾。这个家庭的每个成员都在主动为他人考虑,明事理讲道理。别说在八十年代的陕北农村,直到现在,据我所知还有很多家庭因为原生家庭的关系没有处理好而引发家庭矛盾。比如家里一个孩子出息了,另外的孩子就理所当然地靠着这个出息的家庭成员吃拿索要,在农村的父母亲也会理直气壮住到经济条件好的孩子家里养老。他们完全没有想到小家庭是单独的个体,有自己的权益。电视剧《双面胶》就是最好的例子,东北公婆一定要住在上海的儿子家,各种划分不清家庭界限,最后儿子媳妇离婚。这种事情在现实生活中我也亲眼见到不止一例,因为原生家庭和现有家庭的界限不清,导致家庭破裂。

孙玉厚还有一个特别令我刮目相看的.品质,那就是尊重孩子的选择。老二少安高中毕业后要去大城市打工,虽然家里很需要他这个壮劳力,但孙玉厚还是尊重老二的意见,让他出门闯荡。老大开了个烧砖场,如何投资如何发展,孙玉厚都完全不干涉,他对儿子说:“你挣的钱你做主。”在农村,封建家长制的余威到目前都还不能说完全消除,甚至有些城市家庭里也搞封建家长作风,干涉孩子的工作、婚姻以及其他选择。不能不说,这部小说里塑造的这个农民家庭,真的是一个超越现实的版本。或者说,是作者要弘扬一种正确的人生价值和家庭观念。

相对比另一个家庭,村支书田福堂,干涉儿女婚姻自由,导致女儿的婚姻不幸,儿子虽然最终和自己喜爱的人生活在了一起,但得不到父母认可而只能选择背井离乡。在田福堂的价值观中,面子上的匹配、物质条件的优越才是最重要的,孩子的感情则是不重要的。这种观点在老一辈人当中相当有市场,在当今崇尚物质的社会中依然有很多拥簇者。

面对感情的选择,老大少安因为读书少家庭负担重,没有勇气接受心爱女子的感情,过上了普通农民的家庭生活。到了老二,因为读过更多的书,有自己的思想和魄力,他勇敢地接受了和自己条件天差地别的田晓霞的感情,用现在的话来说,好比男潘亢团神。但是少平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出生和社会地位而自卑,相反,他落落大方自信满满,劳动者的尊严和生活的磨练使他浑身充满了男子汉的魅力。田晓霞因为意外事故牺牲后,少平没有接受大学生金秀的感情,而是回到煤矿选择更适合他的惠英。惠英是少平去世的师傅的妻子,少平不惧风言风语一直照顾惠英和她的儿子,在感情选择上他尊重自己的内心而不是贪慕虚荣。这一点,有多少人能做到?千分之一也许都没有。

而老三兰香,考上了省会重点大学,和高干子弟的同学谈起了恋爱。按现在的话说,傍上了官二代。兰香出身贫民,但她在同学中以优异的成绩、质朴的气质、秀丽的外表赢得了大家的喜爱,在和条件优越的男生相处时不卑不亢、自然大方。男生的父母原本听说未来儿媳是农村来的还不满意,但见面之后对兰香喜爱有加。兰香是孙玉厚家里三个孩子中真正离开农村、离开黄土地在城市中找到自己价值的孩子。读书使她摆脱了原有的社会阶层,父母和两个哥哥的支持换来她今天的新生活。而父母和哥哥只是真心为她高兴,没有一个人想着要去城市找这个发达的妹妹沾光。

篇6:读《世界因你不同》有感

终于静下心来,用了几个晚上细细品读了李开复的《世界因你不同》,读后,良久的回味,名人之所以有名,一定有他自己的不同。这本书有一段话令人感动,我相信凡是读过这本书的人一定都记得:“人生在世时间非常短,如果你总是不敢做想做的事情,那么一生过去了,你留下来的只有悔恨,只有懊恼。我常常说追随我心,当然追随我心必须是要在负责、守信、守法的前提之下。在这个前提之下,冒一些风险也是值得的。虽然经历风险的日子可能会比较艰难,但如果我不这样做,那蹉跎十年、二十年后,我可能会后悔终生。”使得,如果总是不敢做想做的事,就永远是肚子在做白日梦,没有尝试哪里有成功。我相信李开复就是因着这样的思想和心态才能走出了属于他的路,才有了今天的成功。

李开复,现任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曾任Google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微软中国研究院(现为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SGI公司副总裁兼总经理、苹果电脑公司副总裁等职。他还是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和精英组织百人会的副会长。他曾先后在苹果、微软、Google这样三家在全球具高度影响力的顶尖IT公司里担任高管,其职场经历本身就是众多职场人士关注的热点,在芸芸职场人士中这样的经历能有这样的成绩的人能有几个?这样的成功履历,他为什么能做到?怎么做到?李开复有什

么过人之处?是天赋?是后天努力?还是机缘巧合?或者是命运使然?李开复丰富的、大量生动的职场经历的描述如一幅浓墨重彩的人生画卷在读者面前徐徐展开,精彩纷呈而又跌宕起伏。而他面临每次职业转换时的心理历程变化,都是对于读者的一种冲击,如果我们有这样的机会,我们是否能伸出手来抓住它?这些都吸引众多读者通过这本书去了解背后的真相。同样这些故事也是吸引我能在几天之内一气呵成的通读此书。我记得古希腊神话中说:有一种怪物,他正面是漆黑的长发,遮盖住了它的脸,而他的后脑却是光光的,让你无处下手。它迎面想你走来,你看不清楚它的真面目,就在你犹豫的那一瞬间,它从容的从你身边走过,猛然间你发现,它对你很重要,可是你伸出手时,却是光光的后脑,你什么也抓不住。它就是---机遇。我想李开复是因为机遇迎面而来是,已经做好的了准备,所以才有今天的成就。

我们是70年代的人,在我们的人生职场中一直受到的教育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和爱国主义教育。我还记得曾有位名人说过:“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那个时候我不曾想象21世纪会是如今这样的信息爆炸的世纪,世界的竞争已经使得你不进步就会给淘汰的时代。那么在这样的时代下,如果没有坚韧的毅力和对自己严格的要求,李开复也不可能成就一段“神话”。而引领李开复的就是这样的思想,使他不断做出惊人的选择。同时,而他的成功之处在于,这些选择并不盲目,不冲动,都是认真选择的结果,这种认真的态度也推动着他在职场上

获得成功。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李开复从小就展示了天才的一部分,但他的职场成功却离不开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勤奋努力。这能给更多的后学者提供有价值的道理——不管你是天才还是普通人,对成功的追寻加上后天的勤奋努力都是必不可少的。

李开复在《世界因你不同》里说:“我想,那就是来自我内心深处的声音了。当一个微小的火种慢慢地在心里闪烁,最终蔓延成为燃烧的火焰;当一个并不清晰的潜意识渐渐地野蛮生长,成为了明确的意志;我想,这就是作出改变的时候了。”这次改变,让李开复离开全球最有创意和最有前景的互联网公司“Google”;而上一次改变,他离开了世界上最强大的互联网公司“微软”。在这过程中,以自己的人生标准,“要用你的梦想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诚、助人圆梦的心态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执著、无惧、乐观的态度来引领你的人生。”这些都说得非常道理。在这本书里还很多类似的真知灼见,这应该是李开复的人生感悟,从中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到李开复为何能成为中国大学生的良师的缘由。

篇7:读《世界因你而不同有感》

《世界因你而不同》书名就以点出了李开复的非凡成就。

李开复在引言里写了“选择的力量”,他写道:他清楚的记得当时苹果公司的副总裁戴夫·耐格尔对他说的话,他举着一杯透亮的自酿葡萄酒对我李开复发出邀约:“开复,你是想一辈子写一堆像废纸一样的学术论文呢?还是想用产品改变世界?”这句话点燃了李开复“世界因你不同”的梦想。他的这个梦想是李开复在哥伦比亚大学时期的哲学老师最为推崇的人生态度。想象一个没有你的世界,让有你的世界和无你的世界作出对比,让世界由于你的态度与选择发生有益的变化。老师说,这就是人生存在的哲学意义。Make a difference,将人生的影响力最大化。由于这句话他走进了苹果公司。

李开复在离开苹果后来到了谷歌,当时谷歌决心在中国开拓市场时,他相信,这个机会离他只有一步之遥。在4年的时光里,李开复努力把谷歌“平等、创新、快乐、无畏”的精神带到中国,这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但李开复始终不放弃,并最终取得了成功,将谷歌中国做到了完美。就在这时李开复做出了一个让人难以想象的决定:离开谷歌。谷歌以为是李开复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但李开复说不是,他想和中国青年人一起打造新奇的技术奇迹,帮助中国的年轻人圆梦。他创办了我学网,帮助中国大学生解决问题。

读完李开复的自传。我明白了要用勇气改变自己可以改变的,用胸怀去接受不能改变的,用智慧去理解两者之间的不同!

每个人都是经历无数的挫折和失败,才慢慢的走向成熟的,最后的成功是由无数失败的经验促成的!

“人生在世非常短,如果你总是不敢做你想做的事情。那么一生过去了,你留下的只有悔恨,只有懊恼。”

篇8:读《常态下的不同寻常》有感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 中文的变化极大。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中文也渐渐走上了西化的路子。有人称这是汉语面临的西化危机。危机与否我们先不要下定论, 西化现象已经是潮流所趋, 势所难免。我们只有全面深刻的了解这个过程和现象, 才能评判西化现象的利弊。《中文的常态与变态》这篇文章, 用大量的事实和例子, 写出了现代汉语受英文语法的影响而欧化的现象。例证详实, 论证严密, 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自己对国语语法未来发展状况的担忧。自从开放国门以来, 汉语语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词法和句法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影响。例如词汇多音化趋势加强, 词缀化倾向日益显著, 被动结构的扩大等, 种种变化打破了汉语意合的形态, 使中文的常态优势尽失。本文拟通过对余先生观点的思索, 来进一步探究汉语欧化的道路及其这条道路上的利与弊。

二、汉语语法欧化的表现

(一) 词法上的变化

在欧化过程中, 最先产生、最易辨别的词法上的变化。例如, 词的组合结构趋向复杂;多音化趋势不断加强;词缀化倾向日益显著等。

1. 多音化趋势不断加强

多音化趋势是指汉语多音节词汇占有愈来愈大的比重。王力认为汉语多音化趋势是汉语自身发展趋势所在, 但外来语的影响加速了汉语多音化的进程。汉语在吸收外来词的时候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音译、意译、音译兼意译等。由于英语词汇的一个音节至少与汉语的一个汉字相对应, 所以音译词也多为多音节。另外意译和音译兼意译, 更要求外来词和汉语的成词习惯相对应, 所以, 翻译过来的词所含的义素一般都多于两个音节以上。另外汉语“词根+ 词缀”式构词方式, 也是使多音节词汇增多的一个原因。

2. 词缀化倾向日益显著

众所周知, 汉语是孤立语, 词汇缺乏形态变化, 几乎没有词缀可言。但是随着外语对汉语影响地不断加深, 兴起了不少汉语词缀。例如用法跟“-ize, -ise”相当的“化” (欧化、现代化) , 跟“-er, -ian, -ist, -or, -eer”等相当的后缀“家” (画家、歌唱家) 、“者” (作者、读者) 、“师” (工程师、魔术师) “员” (演员、教员。还有“反” (反革命、反人类) “非” (非法、非礼) 这种类似的前缀。余光中先生通过对后缀“性” (可读性、纪律性) 和“主义” (浪漫主义、马克思主义) 的批驳, 认为这些类似后缀的成分是汉语受西化影响而形成的“名词成灾”的诟病。近年来也出现了新的词缀, 例如“被”, 被幸福、被自杀、被小康等。通过研究发现, 汉语受英语的影响, 词缀的语义趋于抽象和泛化, 构词位置日益固定, 增强了汉语的构词能力, 并且增强了表达效果。

3.“的”字结构乱用

我国文言文中, 所属关系皆在字里行间, “的”字很少用, 甚至不用。但“的”的滥用却是近几十年才出现的现象。余光中先生在文中写道“一碰到形容词, 就不假思索, 交给“的”去组织, 正是流行的白话文所以僵化的原因。”例如, 他是一个画家, 住在一条老闻着鱼腥的小街底头一所老屋子的顶上一个A字式的尖楼阁里。 (徐志摩译《巴黎的鳞爪》) 徐志摩的这篇翻译的确不尽如人意, 有些蹩脚。用了大量“的”字定语结构, 使句子显得拖宕冗长。如果在英译汉的过程中, 不顾汉语自身的特点, 紧紧跟随英语句式, 势必会造成译文的冗长复杂。英语句子呈现句首封闭、句尾开放的特征。修饰语、插入语可以后置, 句子可以不断向句尾扩展和延伸。与英语不同, 汉语句子成句首开放、句尾收缩的特征。句首虽然开放, 向左延伸, 但扩展的长度和程度受到种种限制, 不能像英语那样层层环扣、向后不断扩展延伸。需要标点和虚词把句子分开, 化长为短。因此英译汉时常常要破句重组、化繁为简, 去除冗余, 符合汉语言重逻辑、重悟性、的特点。

(二) 句法的变化

1. 句式趋向复杂多样, 意合形态渐弱

汉语里有些句子, 完全可以根据语气的需要而灵活变通, 不需顾及句法结构的完整性, 所以经常出现句子成分的省略、隐含、增减等现象。因而有人说“汉语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随机语法”。汉语灵性之根在于它的简易型。但是随着西方语法的影响, 汉语更加注重形式, 句式趋向复杂多样。英语注重使用各种形式手段来连接词语、从句和分句, 注重通过有形的标记来显示词语之间、主句和从句之间以及分句之间的关系。汉语虽然也通过介词和连词等形式连接句子, 但使用频率上远不如英语那么高。

汉语中虽有各种连词, 但语义关系常常要通过语序和意义去体会。在英语里, 词性相同的字眼常用and来连接:例如man and wife , you and I , back and forth。但在中文里, 类似的场合往往不用连接词, 所以只要说“夫妻”、“你我”、“前后”就够了。五四以来, “但是”、“如果”、“既然”、“即使”等连词的大量使用使汉语意合形态渐弱, 走向偏重形合的特点。

2. 被动结构的扩大

汉语中, 被动结构所叙述的原是不如意或者不希望发生的事。但五四以来, 汉语“被”字句出现频率明显增长。西方是形合的语法, 动词被动形式的使用都是强制性的。依照汉语的传统, 有时候只要被动关系可以意会, 往往就使用无标志被动句形式, 而不采用被动标记“被”字。在翻译西方作品的被动句时, 人们往往根据句子形式, 一律把被动句用“被”的形式表现出来, 因此使“被”字句明显增多。在西化以后, 被字句表示的也不限于不愿意或不愉快的事了。余先生举例:我不会被你这句话吓倒。他被升为营长。他不被准许入学。这三句话本可以说成:你这句话吓不倒我。他升为营长。他未获准入学。句子简洁不拖宕, 却生硬的用被动句来表达句子。主动的表达方法, 显示了汉民族自古以来“天人合一”“主客一体”的哲学思想传统, 在这种传统下, 我们拥有的是主体涵盖客体的思维, 必然不需要主体客体界限分明。

三、汉语欧化现象利弊说

汉语欧化现象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人们对汉语欧化的利弊观点不一, 有人对欧化现象持宽容态度, 认为欧化现象适应时代潮流, 有利于与世界接轨。陆俭明先生的《汉语危机论可以休矣》, 针对近几年来媒体上不断出现的“汉语危机”论, 他认为这是人们缺乏语言意识的表现。陆俭明先生还认为语言实际并不存在纯洁性的问题。我们追求的是语言的健康使用, 而非“语言的纯洁”。由此可以看出, 陆先生对汉语西化的问题保持宽容态度。汉语的欧化还有很多有利的方面, 例如汉语利用欧化词缀构词, 丰富了汉语附加式的构词法等。

对于汉语欧化, 反对的声音也有很多。余光中先生在文章中就说“目前中文的一大危机, 是西化。”“太快太强的西化, 破坏了中文的自然生态, 就成了恶性西化。这种危机, 有心人都应该及时警觉而且努力抵制。”由此可见, 余先生对西化持谨慎态度。的确, 汉语在西化过程中, 过度吸取了西方语言中一些不适应汉语的东西, 使汉语“洋”相百出, 丧失了中文先天的优势。这也的确值得我们深思。例如滥用词缀构词, 造成造词生硬;存在“的”“们”滥用问题;“除此之外, 还有被动结构的扩大, 句式复杂多样等问题。面对汉语欧化现象, 反对之声也层出不穷。

通过《中文的常态和变态》这篇文章, 我们更清楚了探析了汉语语法欧化的表现, 在近几十年的演变过程中, 汉语不断发展, 无论是词汇还是语法, 都间接揭示了西方语法对我们的影响, 展现出时代的不断变迁和发展。我们要在语言接触过程中, 理性地吸收和接纳, 并且要扩大中文对西方语言的影响, 传播中华文化。这样才能避免在强势英语的影响下, 只有汉语欧化, 而英语却丝毫未动的局面。只有这样才能找到中西文化的最佳契合点, 使它们优势互补, 从而建构和谐文化。

参考文献

[1]胡开宝.汉外语言接触研究近百年回顾与展望[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5) .

[2]谢耀基.汉语语法欧化综述.[J].语文研究, 2001 (1) .

[3]余光中.余光中谈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

[4]彭炫.欧化与翻译--读王力先生《欧化的语法》[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2) .

[5]刘珍振.从“的”字滥用看翻译中的汉语西化问题[J].现代语文, 2013 (5) .

篇9:不寻常的新常态

中国经济发展当前阶段的新常态,是基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时下经济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重要判断而作出的,指明了为应对三期叠加可能造成的疑惑、阵痛与困难应当秉持的立场。

所谓增长速度换挡期,就是我国经济已处于从高速换挡到中高速的发展时期。

中国经济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起飞阶段的多种资源要素已基本充分释放,面临向中高速的换挡是经济发展的规律使然。不能让过往的高速度成为新阶段发展的思想负担,特别要避免将高速度与发展模式“合法性”画等号的观念。

所谓结构调整阵痛期,即结构调整刻不容缓,不调就不能实现进一步的发展。结构决定容量。全球经济失衡造成的国际经济与金融危机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都面临结构性的增长瓶颈。

在原有经济结构下的数量调整,只能是扬汤止沸,长期来看甚至可能是饮鸩止渴。只有真正实现经济结构的升级,降低全球消费对美元作为世界货币支撑的发达市场的高度依赖,降低全球生产对以化石能源为核心的能源利用方式的高度依赖,新的经济结构才能容纳更大量级的生产力。

这种调整,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现有经济模式的部分否定和全面超越。已经熟悉原有模式的要素所有者在较长时间内会面临较大的转型成本,只有承受住阵痛不走回头路,才能赢得经济涅槃后的新生。

所谓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主要是指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初期,我们实施了一揽子经济刺激应对计划,现在这些政策还处于消化期。国际金融危机的突然爆发和迅速蔓延,让所有国家都措手不及。中国采取断然措施,加速实施已规划的大型投资项目,托住了经济增长的底线,实现了有别于其他国家的“双速增长”。

但是,正因为这些投资是在旧结构下的集中呈现,在当时保“量与速”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现今调结构的难度。新的结构调整的政策,需要为消化历史问题留足空间。

新常态的提法,既包括对未来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在战略上的藐视,又内含着对其在战术上的重视。因为其“新”,所以要开动脑筋、认真应对;坦陈其为“常态”,则彰显着战略上的从容自若、举重若轻。

适应新常态,并非消极地被动地适应,而是积极主动地适应,在常态中做出不寻常的事业。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正确发挥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习近平特别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其实就是贯彻了问题导向”,“政府一定要严格依法行政,……坚决克服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现象”。

篇10:读《常态下的不同寻常》有感

今天,我看了一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因各科功课考砸,所以忧心重重,哲学教授发现了他,先让他说教授手上的白纸有几种命运,教授先扔,后踩,再撕,当他认为这张纸真的成为废了,教授然后上面画了一匹骏马,学生才恍然大悟。

是啊,我们遇见难题就轻言退缩,怎么可以?我们是新一代少年,是下一代国家的栋梁,不可以退缩,更不能轻言放弃!一张白纸可以用生命去绘彩,也可以扔在地上被我们踩来踩去,如果我们放弃希望将它彻底毁灭,它根本不可能有什么美感和价值,重要的是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它。回头想想,我有太多的遗憾,我真感到愧疚,哎,如果我遇到难题时,会换位思想,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它,那遗憾会化为乌有,成功将会迎面而来!

一张白纸尚且有多种命运,跟何况我们呢?如果我们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人生,就会绘彩出怎样的人生呢?

篇11:读《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有感

这些名师在美国被称为“英雄”,因为在这些杰出的教师身上看到了改变的力量,他们是信念、激情与创新的化身;他们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传递着;他们是人性的关怀与民主的捍卫者。

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迥异,但都有一些相同的理念,那就是恰当的行为举止与礼仪修养是学生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一点在教师罗恩?克拉克的“55条班规”里尤为凸显。克拉克的班规里融集体礼仪修养、纪律守则和做人原则于一体,在他的教室里,孩子们变成了一家人,大家都互相尊重,以礼相待,相互支持,学生不再只顾自己,只关心自己的目标,而是凝聚成了一个紧密团结的集体,大家相互提携,教室里每天都充满了鼓励和激情。当孩子们处在这样一种氛围时,他们就会更加努力,就想学到更多东西,学习效果必然会越来越好。

精选的以下几条规则,也是我感同身受的,在平时教育中所关注的方面。

规则9:我递给你东西时,你要说“谢谢”,如果你在3秒钟能没说,那我就把东西拿回来。

一句“谢谢”,如同和煦的春风,带着你的感动,送去你的温情,对方一抹甜甜的微笑,让你心情开始绽放,感觉变得美妙,对每件事和每个人又平添了更多的喜爱之情。平时我经常引导孩子去表达谢意,如同学给你发作业本,你拿到作业本要对同学说声“谢谢”。如果你做了错事,别的同学给老师告状,那你也不要生气或怨恨,而要知道这是同学对你的关注和关心,期望你做一个完美的人。所以你要对同学说声“谢谢提醒”。

规则11:顺手做一些善意的事,给别人以惊喜。每个月至少创造性地给别人做一件令人惊喜的、善意而又慷慨的事情。

能给同学一些善意的帮助,在同学的笑靥里你将会得到被感激的快乐。给同学一个惊喜,你会比他笑的更灿烂。我也经常说让孩子回家里做几件让爸爸妈妈高兴的事情,在学校里多帮助别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的人越多,你的快乐就越多。

规则53:不管情况怎样,要永远保持诚实,即使你做错了事情,也最好自己承认,因为我欣赏这种态度。由于你的诚实,我会忘记对你进行任何惩罚。

诚实是一种可贵的美德,是一种向善的力量。如果学生犯了错误,我总会给孩子讲道理,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只要能改正就任然是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你能勇敢承认错误,证明你有决心改正,那么老师就会原谅的。我相信,每个孩子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水晶,只要勇于承认,那么就能擦拭飘落的灰尘,让水晶永远熠熠闪耀。

文明的延续有赖于礼节的存在,现在的孩子缺少社会性技能,缺少对他人的尊重和文明举止,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要不遗余力的把我们的孩子和学生培养成尊重他人、关怀他人的高素质公民。我们培养的学生也应该具有这样的优秀品质,有文明,有修养,志存高远,乐观向上,博爱豁达,有责任感,这既是学习的动力,也是人生成功和幸福的因素。

篇12:读《常态下的不同寻常》有感

前不久,我们学了《

后来,在我们深入学习这篇文章后,我最初的想法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我终于明白了母亲这么做的原因,

马鞍山市九村小学5年级 骆泽元

本文系本站用户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

篇13:读《常态下的不同寻常》有感

最初认识刘亮程是因《名作欣赏》, 上面登载了古代、近代、现代, 国内、国外的一些优秀文学作品, 让人养眼的是读者对作品的赏析。韩富叶教授向我介绍了刘亮程的作品, 韩教授对他的总体评价是“生命诗性的天然漫步”。我再度想到刘亮程, 是在看完苏雪林散文后。

“艺术活动是人的本真生命活动, 是一种寻觅生命之根和生活世界意义的活动, 一种人类寻求心灵对话、寻求灵魂敞亮的活动。” (1) 艺术需要情, 情要来自本源, 来自人与万物的通灵。苏雪林与刘亮程都本着细腻、敏感、多情的本色, 用心灵观察着、深思着、同情着、关爱着万物, 以感性的笔调收集日常琐事, 娓娓道来, 每个字、每个词、每一句话、每一个事物都透着灵性的光芒。在他们身上, 我看到了同样的悲天悯人的情怀。

比如苏雪林对溪水的描写:“水是怎样的开心呵, 她将那可怜的失踪路的小红叶儿, 推推挤挤的推到一个漩涡里, 使他滴滴溜溜的打团转儿, 那叶儿向前不得, 向后不能, 急得几乎哭出来, 水笑嘻嘻的将手一松, 他才一溜烟的逃走了。

水是这样喜欢捉弄人的, 但流到坝塘边, 她自己的磨难也来了。你记得么?坝下边不是有许多的大石头, 阻住水的去路?”

水与石都具有了人的温情, 没有与万物的心灵对话, 哪能有如此感受?刘亮程也是如此, 他总是以平等的眼光关注周围事物, 乐之所乐、悲之所悲, 赋予生命深刻的内涵, 让你体会到的是真实, 是不加伪饰的本色情怀。比如在《一只蚊子的死》中, 他描写了这样的细节:

“一只老蚊子, 已经不怕死, 又何必置它于死地。再说, 我挥手也耗血气, 何不让它吸一点血赶紧走呢……想一巴掌拍死它, 又觉得那身体里满是我的血, 拍死了可惜。”

一只老蚊子, 在他的眼里, 不是害虫, 而只是一个生命, 一个与人类平等的生命, 所以怜悯它, 哪怕他最后真恼了也没舍得拍下它。“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 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 任何一粒虫的鸣叫都是人的鸣叫。” (《剩下的事情》) 这就是刘亮程的悲天悯人情怀的真实流露。

这也许和两位作家的童年生活有关, 唯有童心才是透明的、无瑕的。苏雪林生于19世纪末, 父亲受过高等教育, 母亲出身于仕宦之家。她幼时富有男性特点, 好动、爱玩, 凡男孩所爱的一些玩意儿, 抡刀、舞棒、扳弓射箭, 以至去郊外捉蟋蟀、放风筝、钓鱼、捕鸟等她都爱玩, 整日和几个年龄差不多的小叔叔、大哥哥们厮打在一起, 玩得很开心。在她的《儿时影事》《童年锁忆》中均有对多彩童年的深刻记忆。刘亮程出生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小镇上, 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在《鸟叫》《先父》等作品中, 皆能找到他童年的足迹。两位作家总是以童心、以平等的心态对待万物, 故而他们笔下的万物皆能折射出人类的生活状态。这是一种对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理解、尊重和感叹, 这种感叹来源于作者常有的换位思考, 刘亮程质疑:“人把它们叫牲口, 不知道它们把人叫啥?” (《人畜共居的村庄》) 由此可见悲天悯人在他们的意识里被发挥到了极致。

虽然有相同的情怀, 但由于时代、生活背景的差异, 他们的作品带给我们是不同的境界。导致两位作家艺术境界不同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写作技巧的不同

苏雪林散文吸取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优良传统, 以“想象恢宏, 辞彩瑰丽”见长 (2) , 写景散文透着清丽、真实而又缥缈, 总会对眼前的实景进行幻化, 神思一下子飞到九霄云外去, 将读者轻轻摇摆到美妙的仙境中。比如她对戈贝湖的描写:

“那片湖虽不大, 也有数华里的周围, 因其位于万山深处, 高峰顶上, 人迹不易到, 所以湖的四周, 长林丰草, 麋鹿出没又汊港歧出, 芦荻丛生, 凫雁为家, 那苍莽中的妩媚, 雄浑中的明秀, 疏野中的温柔, 倒像一个长生蛮荒的美丽少女, 不施脂粉, 别有风流;又似幽谷佳人, 翠袖单寒, 独倚修竹, 情调虽太清冷, 却更增其悠然出尘之致。” (3)

作者对这种表达技巧如此钟爱, 也许是当时乱世中人们对一切美好事物心灵向往的表现, 是心理治疗的最佳良方。

刘亮程的文字朴实无华, 在朴实中感受到真实, 在无华中体会到成熟、厚重。他笔下的一只狗、一只蚂蚁、一丝风、一段朽木除具有物像的本质特征外, 你还能看到与人类相通、相似的地方, 你会觉得人类存在的渺小和孤单, 同时又会生出一种平和而亲近自然的力量, 但你找不到从现象到本质的那个坎, 因为这些本质性的东西是你在审美过程中不自觉感受的, 而不是它直接告诉你的。

二、参与主体的不同

打个简单的比喻, 苏雪林的散文就如俄罗斯的舞台剧《天鹅湖》, 而刘亮程的散文就是我们当地老百姓自编自演的生活麻辣烫。一个是台上的表演, 一个却是台下的表演。台上的表演精彩, 引人入胜, 荡气回肠, 但始终和观众保持一定的距离, 观者永远只能是心向往之;台下的表演永远都是观众自己的戏, 演得好与不好似乎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观众也成了演员, 过足了瘾, 他 (她) 们能不感激导演吗?

三、引领观众到达的目的地不同

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能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最高的境界是观者在审美过程中不断升华艺术内涵直至重新认识世界本质。如果说苏雪林是把观者带到瑶池的话, 那么刘亮程则是把观者带到人间;前者是在观众心里搁点什么, 后者则是将观众的心归零。

把这两个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散文作家无缘无故地突然拉在一起相提并论似乎有些唐突, 但我认为万物只有对比才会显出各自的优越, 才会挖掘出平常没发现的宝贝, 所以有些唐突又何妨呢?因为是赶鸭子上架, 时间又匆忙, 就连这两位名家的作品我也没能读完读透。有时间再容我细细咀嚼, 也许我会品出比以上更有价值的东西, 更甚者还可能与上述内容相悖, 也未可知。

参考文献

①鲁枢元主编.文学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7, 1:225.

②苏雪林散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8, 1:13.

篇14:读《阳光下的守望》有感

希望小学 五(3)班 刘兆杰

高尔基说过:“世界上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是的,我觉得,母爱是温暖的太阳,奉献着她的光芒;母爱是辽阔的海洋,坦露着宽广的胸怀;母爱是甜蜜的乳汁,哺育着儿女茁壮成长!

本文讲了这么一件故事:在夏日炎炎的七月,一位母亲在考场百米外看自己的儿子,这位母亲大汗淋漓,早已狼籍着豆大的汗珠。这位母亲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昏迷了过去。可她一听到儿子下考场的消息,猛然地从床上跳下来。

读完这个故事,我深有感触,被这篇文章深深地感动了。如果我是这位母亲的儿子,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否则,怎么对得起她呢?

当然,我也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感受到自己不也被母爱浸泡着吗?可我以前总是不知足,怨妈妈管得太多。记得有一次寒冬,天气非常冷,我跺着脚在校门口等妈妈来接我,这时同学都被接走了,只有我在孤零零地等着。不知过了多久,也许二十分钟,也许半个小时,妈妈慌忙地跑来,“宝贝,妈妈有事来迟了,对不起。”突然,我的眼睛像发了洪水一般一发不可收拾。我觉得,我欠妈妈的太多太多,是妈妈给了我生命,是妈妈教会我如何做人……

篇15:读《阳光下的塑造》有感

有这么一段话,让我深深地铭记在心,“孩子们的名字叫明天,又叫今天。孩子们的明天应当是美好的,孩子们的今天也应该是幸福的。小学教师既是孩子们美好明天的指引者和建设者,又是孩子们幸福今天的缔造者和保护者。教师决不能为了孩子们所谓美好的明天,而不惜牺牲孩子实实大的今天的幸福。”

在它的`引领下,我读完了全书。书中想到了课程改革,想到了案例研究,想到了案例后的解读,所以说这是一本精品之作,它实实在在的给我们的教育以新的启迪,以新的帮助。尤其是第六章,“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他让我的内心有了深深的震撼。

有这么一首小诗:“仰天长叹无人晓,满腔愁苦有谁知。满心欢乐共分享,满腔愁苦有谁知。满腹仇恨无人晓,满腔愁苦有谁知?”这是一个15岁的少女在生前写的最后的话,于是纵身跃下高楼。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扼腕叹息的事呀。一个正值花季的少女,以那样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追寻逍遥短暂的一生,一个沉重的现象--心理健康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是呀,新的世纪,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人的自立、自信、自强的精神,人的合作意识与交往能力,以及作为一种高层心理需求的创新意识与成长愿望,都愈益重要。但现在的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在物质上早已为他们创下了良好的条件,他们有宽敞明亮、舒适的房子,有高级的小轿车。在精神上,父母为他们包办了一切,一切生活中的小事以及学习上的等各方面,都已安排得非常妥当。

上一篇:风铃草教案下一篇:开学第一周满分日记200字五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