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下的生命课堂——“垂直与平行”教学案例

2022-11-14

“垂直与平行”一课是人教版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起始课, 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背景。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平行线和垂线, 并能正确地画平行线和垂线。笔者以这节课为例, 结合“在教学中如何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案例

上课伊始, 我给孩子们创设了一个情景:平时我们吃饭所用的工具——筷子, 在手中可能会形成什么图形呢?请你们拿出两根小棒在桌子上摆一摆。只见孩子们热火朝天地摆弄起来。我走到他们中间看到他们认真的样子, 很是欣慰。然后, 让他们把不同的摆法展示出来:

师:你想怎样给这六组直线分类呢?请想好了与同桌交流交流。

孩子们与同桌热烈地交流起来,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轻松、和谐、愉悦。

汇报环节:我班有个孩子叫小丽, 是一个文静内向的女孩。平时的数学课上, 从不主动发言。这次我请她起来汇报。只见她慢慢站起来了, 脸红到了耳跟, 手拽着衣角, 用我才能勉强听清的声音说:“第 (1) 组和 (5) 组成直角的为一类, 第 (2) 、 (3) 、 (4) 、 (6) 组不成直角的为一类。”

我用充满信任的目光看着她, 激励道:“孩子, 老师相信你, 你一定能大胆地再说一次。”我的话音刚落, 教室里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她终于用大了很多的声音又说了一遍。

然后, 我又请了同学小刚:“第 (1) 、 (2) 、 (5) 组交叉的为一类, 第 (3) 、 (4) 、 (6) 组不交叉的为一类。”其他同学都表示同意。

师:你们说的交叉就是数学书上讲的相交, 那么你们认为第 (3) 、 (4) 、 (6) 组就是……

孩子们接着老师的话说: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师:如果把它们都延长呢?你会发现什么?

孩子们在作业本上动起手来, 把它们都延长。

学生活动后小手高高举起, 争着汇报结果:第 (3) 组延长后相交了, 第 (4) 、 (6) 组延长后没相交。

师:我们就把像第 (4) 、 (6) 组这样的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就是互相平行。

师:你们再看相交的这三组直线, 有特殊的吗?

这次我有意请到平时有些粗心的孩子小亮:“第 (1) 、 (2) 组相交成直角。”

顿时教室里“哄……”响起了一阵笑声。

我没有生气, 微笑着亲切地说:“慢慢地别着急, 再仔细看看。”

“噢, 是第 (1) 、 (5) 组。”他马上改过来了。

“第 (5) 组不是的。”几个孩子同时说。

师:到底是不是相交成直角, 我们可以验证一下嘛。怎么验证呢?谁来?

下面举起的小手像雨后春笋。通过验证同学们相信了。

于是, 我趁热打铁:我们把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叫互相垂直, 相交的点叫垂足, 我们可以说直线A是直线B的垂线, 也可以反过来说——

生齐:直线B是直线A的垂线。

师:两条直线垂直与平行是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研究的内容。

师:现在请你们创作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 也可以举生活中的实例。

只见孩子们兴趣盎然。汇报交流。

生1:书本相邻的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师:真棒, 是相邻的两条边。

生2:桌子相邻的两条边 (指着桌子) 是互相垂直的。

生3:我是画在纸上的。

生4:用长方形纸对折, 再对折的折痕是互相垂直的。

师:你们了不起, 想出了这么多不同的办法。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同学画的两条直线是不是垂直的。谁能验证给大家看?

“老师, 我来。”同学小敏胸有成竹地拿着三角板就上来了。边量边说:只要相交成直角就可以了。

其他同学表示认同。

师:孩子们真能干, 不但能创作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 还能验证它们是不是互相垂直的, 那么, 我们该如何来研究平行线呢?

孩子们若有所思, 没有回答……

师提议:我们还是用同样的方法, 把你创作的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先验证给小组同学听, 也可以同桌合作研究。

孩子们又开始热火朝天地活动起来。

我就在各个小组间巡视, 并对学生的作品提出质疑:你怎么认为它们是平行的呢?同时关注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帮助。活动结束后汇报。

生1: (举起长方形纸) 上边和下边是平行的。

师:除了上下两边外, 还有吗?

生:还有左右两条边也是互相平行的。

师:对, 长方形的两组对边都是互相平行的。

生2:直尺的上下两条边是互相平行的。

师:有画出平行线的吗?

生:有

师:你能肯定你画的一定是平行的两条直线吗?

“验证。”几个孩子说。

师:怎么验证呢?

生1上来了:看着他用直尺的一边对齐下面的一条直线, 平推向另一条直线。

生2也来了:可以用直尺边比一比, 是直的。

师:能验证是平行的吗?

生摸摸头……

生3:延长后也不相交。

师:办法是可以, 但要看黑板够不够用。

生4:可以量直线间的距离, 如果都是一样的, 肯定是平行的。

师:你的办法好, 方便, 快捷。是的我们可以用延长两条直线, 也可以量一量两条直线间的距离是否相等来验证两条直线是不是平行的。

随后的练习, 看着他们一个个那认真、轻松的劲儿, 真让人忍俊不禁。在轻轻松松的气氛中, 这节课愉快地结束了。

二、反思

(一) 教师起组织、引导作用

课堂上学生唱“主角”, 老师只是一个“配角”, 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学生进行思考, 探究和交流, 关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 态度, 思维等方面。

(二) 学生的参与面广

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 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到学习的探究过程, 使学生在活动中去探索, 在探索中去思考, 在思考中去发现,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赞赏鼓励, 在愉悦的氛围中体验成功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 同时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和积极性。本节课中, 教师充分发挥语言的作用, 同时重视动作、眼神、面部表情等体态效应, 让每个学生都产生强烈的感情:老师是关心我的, 他关注我的一举一动, 从而使认知与情感交融渗透, 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

(四) 自然常态下的课堂更关注生命成长

这堂课与以往课堂的区别在于, 孩子们好像在做课外游戏一样, 没有严肃的纪律要求, 可以随意走动和说话, 不需要背着小手认真听讲, 轻松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同时也在自然常态下健康成长。

上一篇:特斯拉汽车公司净现值增加的实现与营销策略分析思考下一篇:班主任工作策略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