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2024-06-23

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索(精选8篇)

篇1: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是企业物流管理人才的重要来源之一。几十年来,我国许多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效果比较好,为企业提供了许多高层次的物流管理人才。与此同时,还存在如下一些主要问题:①师资力量来源过于单一。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较,由于我国物流教育发展相对比较晚,许多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老师大都从国际贸易、信息、管理与经济专业转变过来,不太了解物流行业,难以提供真实的物流教学案例与最新的物流操作方法[2]。而且,由于高校引进师资时,非常注重学历,许多引进的博士师资都是刚刚从高校毕业,直接到高校工作,没有在物流企业工作的经历,没有实际操作经验,仅仅具有相关理论,难以保障课堂教学质量。②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不够吻合。绝大多数高校都是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环节。有一些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没有凸显地方特色。许多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趋同,难以满足企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多样化需要。③缺乏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尽管许多高校建立了一些实训实验室,但与物流实践操作还存在一定距离。有一些高校与物流企业合作设立了物流实训基地,但大多仅仅只提供观摩功能,不能让学生真正参与物流操作。使得许多大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实践能力薄弱。

篇2: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关键词】智慧物流;物流管理;教学改革

1智慧物流时代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分析

篇3: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习,教学改革

我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因此专业实习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近几年,国际经贸形势发展变化较快,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习也应及时进行相应改革。本文以北方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结合多年指导专业实习工作经验,探讨在教学实践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最新国际经贸发展形势,探寻专业实习改革方向,提出提升实习效果的具体措施。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习现状

目前,北方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设置了三项专业实习,分别为专业实习一、专业实习二和专业实习三。三项专业实习分别在大一暑假、大二暑假和大三暑假进行。其中,专业实习一为专业认识实习; 专业实习二是在学生学习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类课程后,要求学生深入外贸企业,具体参与一项外贸业务; 专业实习三为外贸业务综合模拟实习。通过三项实习,由浅到深地培养学生将国际经贸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专业实习一的目的: 一是使学生建立起对外贸进出口企业和市场的感性认识; 二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敏感度, 使其学会在复杂的外贸环境中捕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以后的专业课实习打下良好基础。指导学生针对当前国际贸易热点问题,通过对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进行实地走访和调研,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对实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最后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完成实习报告。同时,要求学生通过大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了解当前对外贸易动态以及前沿研究成果,运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完成一篇关于实习中所遇困境及解决措施的论文。本项实习主要是锻炼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和学术规范。

专业实习二的目的: 通过直接参加实习单位的业务工作,使学生初步获得进出口贸易操作技能和实际工作经验,从而巩固和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获得独立工作能力的基本训练,为今后就业打下基础。 通过专业实习二,力图达到以下目标: 1. 通过参与外贸企业的实际工作,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2. 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通过参与外贸企业工作实践,学生不仅可以获得从事外贸业务的基本技能和初步经验, 通过参与具体业务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工作能力。3. 提高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奠定基础。

专业实习三的目的: 通过顶岗实习实践,重点要求学生熟悉并掌握进出口交易的基本程序和主要操作技能。 由实习单位的工作人员指导学生学习国际贸易业务中的函电草拟、进出口合同签订、信用证审核与修改及单据制作与审核; 用英语处理进出口业务往来函电、签订合同和制作单证; 了解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情况; 了解外贸企业进出口报关情况。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实习一存在的问题

首先,实习一的实习目标对象要求比较单一,要求学生必须到有货物出口业务的外贸公司实习,要求学生必须熟悉外贸业务往来单据。随着国际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重要,应将国际服务贸易纳入专业实习一的实习内容。其次,要求学生撰写的课程论文题目没有根据国际经贸形势变化而及时进行修改和调整。在国际经贸发展面临新常态以及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应结合相关热点问题拟定论文题目,并指导学生进行相关专业实习。第三,分散实习效果不佳。目前,专业实习一主要采取分散实习和集中实习相结合的形式。分散实习时,学生联系好实习单位后与学校指导教师取得联系,教师通过电话、短信和微信的形式指导学生实习,由于缺少面对面的监督与指导,分散实习的效果很难保证。第四,实习基地数量有限,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实习需求,目前仅能为一部分学生提供实习单位,其他学生需要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习效果。

( 二) 实习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专业实习二与实习三在内容的区分上不够明确,二者都涉及进出口基本业务程序和外贸单证审核。 此外,专业实习二也主要采取分散实习和集中实习相结合的形式,而分散实习的效果很难保证。一些上进心强, 学习比较主动的学生往往实习效果较好,而一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的实习效果往往较差。

( 三) 实习三存在的问题

首先,专业实习三的设计没有考虑到考研、出国、就业目标不同的学生对实习的不同需求。专业实习三在大三暑假进行,而这段时间对于打算考研的学生来说是关键的攻坚阶段。由于在实习设计及执行过程中未能分层考虑,对所有学生的实习方式、内容和要求都相同,缺少针对性,从而影响到实习效果。其次,专业实习三实际上是全方位的顶岗实习,因此最好能到专业实习基地进行实习,但由于目前学校的实习基地建设工作推进缓慢,且相关鼓励政策和措施不完善,实习基地建设主要依靠教师的个人资源,因此现有实习基地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实习需求,对实习效果有一定影响。

三、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习效果的措施建议

(一)通过多种渠道加快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

校外实习基地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校内实训基地的有效补充,能够让学生 “零距离”接触到外贸公司、生产型外贸企业、货代、港口、海关等重要场所,加深学生对外贸岗位的认识。如果学生能够进入实习基地实习,能够较好地保证实习效果。 因此,在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增加实习基地数量是提高专业实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可通过校友资源等渠道,推进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争取与规模较大、经营稳健、业务全面的外贸公司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安全高效的实习场所。同时,鼓励教师调动自身资源主动寻找合作企业,利用自身的外贸业务知识和实践技能为企业服务,激发企业建立实习基地的积极性。学校应制定相应措施支持实习基地建设。通过实现高校优质人力资源与企业共享,在科研、员工培训、教师入企挂职、学生实习和就业等方面与企业进行广泛的合作,为学校科研成果转化、双师型师资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 二) 将专业实习与大学生科技活动和专业竞赛相结合

为了更好地进行专业实习并且巩固实习成果,建议将专业实习与大学生科技活动和专业竞赛相结合。具体可将专业实习一与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相结合,在专业实习中搜集和调研到的资料可以为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提供良好的素材。同时,项目的进行有助于进一步充实和升华专业实习成果, 最终以科研成果的形式进行发表; 将专业实习二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和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竞赛相结合; 将专业实习三与12335全国国际商务知识大赛、POCIB全国外贸业务能力大赛和全国商务谈判大赛相结合。

通过参与科技活动和专业竞赛,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实践锻炼。另外,在全国竞赛中取得好成绩的学生更容易得到实习机会,进而增加毕业时获得更好工作岗位的机会。如12335全国国际商务知识大赛就会为获奖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参加POCIB大赛,学习国际贸易从业技能,可以取得专业实习的实效。参赛过程中,学生模拟经营企业,独立进行开拓市场、寻找贸易伙伴、谈判磋商、签订合同、执行合同、处理突发事件等环节操作, 还要自己选择商品、成交方式、结算方式、运输方式和路线等。在这样一个多样性业务“经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有学生因为沟通不当失去客户,有学生因为轻信对方而遭受损失等,在这样的反复训练过程中,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商务谈判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决策能力、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等核心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其中一些学生获得了商务部国际贸易学会颁发的国际贸易从业技能证书,提高了就业竞争力。一些学生通过参与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发表了论文,对其申请保送研究生和出国有很大帮助。

( 三) 减少分散实习,增加集中实习所占比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三项实习主要采取分散实习和集中实习相结合的形式,而分散实习的效果很难保证。 应适当减少分散实习,增加集中实习。随着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工作的展开,应由指导教师组织更多学生到专业实习基地进行集中实习,教师也可到实习基地参加实际外贸业务操作,以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 四) 加强校企合作,聘请校外专业人员作实习指导

鉴于很多教师没有外贸企业工作经历,可以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如聘请外贸企业、银行结汇部门、 海关、商检等机构的专业人员与教师一起指导学生实习。 这些校外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实例去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向学生介绍最新的行业动态,可弥补专业教师社会实践经验缺乏的不足,指导学生更好地进行专业实习,使专业实习更适应社会需求。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实习效果,学校应制定相应措施支持校外实习指导教师的聘请工作。为了及时引进更好的校外指导教师,除利用教师自身的资源外,还可通过专业的中介机构。

( 五) 进一步规范专业实习资料管理工作

目前,对三项实习资料的归档要求是将学生实习成果文件,包括实习报告、课程论文和实习总结等最终成果与一些实习过程材料,包括实习接受函、实习鉴定、实习日志、实习过程中接触的单据以及实习工作照片等文件散放于一个档案袋中。这种零散存放的做法导致实习资料不好保存,容易丢失。因此,可将专业实习过程材料和最终成果材料分别按学生学号顺序装订成册,这样更便于归档、整理和保存。

( 六) 有针对性地设置和安排实习内容

在大三暑假学生基本确定了自己的毕业去向。对于想考研的学生,这个暑假是复习的攻坚阶段; 对于想出国的学生,需要利用这段时间准备雅思、托福等考试,还要联系学校; 对于想在国内找工作的学生,增加一段在国内企业的实习经历既可为自己增加就业机会,又可以增长就业经验和社会阅历。因此,对于专业实习三的内容设置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毕业去向,对于有志于出国和考研的学生不再要求其去企业实习,而是为其在学校复习和准备考试提供方便; 对于准备就业的学生,则安排其去实习基地或者自己找实习单位就外贸单证和国际商务谈判等内容进行实习,从而提高专业实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卫.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专业实习基地的创建和应用[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6):94-95.

[2]肖扬.国际贸易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12):253-255.

[3]郭金刚,师国敏.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探索,2010(5):62-63.

[4]刘春梅.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9):45-46.

[5]李同芳,程莉.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119-120.

[6]宋春丽.基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国际贸易专业实习模式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4(4):72-75.

篇4: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关键词】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模块;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0

一、准确的进行课程定位是本课程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前提

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伴随着旅游产业在我国的不断发展与成熟,旅游行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从业人员资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旅游法规教程》课程是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是职业技能训练的核心课程,是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证书考试的必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能获得一定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要能够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是不但要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职业道德、法律法规意识的教育,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二、以工作任务为准绳调整教学内容是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

旅游法规课程的特点决定课程本身不适合工作过程课程模式的开发和设计,但是我们可以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构建一定的教学情境,围绕工作任务的实施来展开学习。经调查,作为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其就业岗位群主要有四个:旅行社导游、旅行社计调、旅游营销和旅游接待(酒店服务)。那么旅游专业学生必须能够完成的工作任务就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签订与履行旅游合同、设立与经营旅行社、处理旅游纠纷。其他与此无关的内容或者与其他专业课程相交叉的内容就可以在有限学时中进行适当的删减。据此,笔者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内容设计,将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调整如下:

首先,將本课程教学内容分成三大模块,其次将三大主模块细化分成各个子模块,划分如下:

(一)模块1旅游合同的签订与履行细分成以下三块

子模块1.订立旅游合同,教学目标是掌握旅游合同的订立程序,熟悉旅游合同的特殊性,提交任务成果是每小组提交一份国内旅游合同。

子模块2.旅游合同的管理,教学目标是能正确辨别合同的法律效力;能完成合同变更与转让;能遵守法律规定履行旅游合同,提交任务成果是每小组进行讨论后提交案例分析结果。

子模块3.旅游合同的违约责任;教学目标是能正确辨别合同当事人是否违约,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维护自身权利,提交任务成果是每小组进行讨论后提交案例分析结果。

(二)模块2旅行社的设立与经营管理细分成以下二块

子模块1.设立旅行社,教学目标是能按照法律规定程序完成一家旅行社的设立工作,提交任务成果是每小组提交一份旅行社设立申请材料。

子模块2.旅行社的经营;教学目标是能按照法律规定经营旅行社的业务;正确行使旅行社的权利,适当履行旅行社的法定义务,提交任务成果是每小组进行讨论后提交案例分析结果。

(三)模块3恰当处理旅游纠纷细分成以下二块

子模块1.提交和处理旅游投诉,教学目标是能以游客和旅游经营者的身份正确的进行旅游投诉;能正确判断旅游投诉的处理结果,提交任务成果是每小组提交一份旅游投诉状,一份正确的旅游投诉处理决定书。

子模块2.处理旅游纠纷民事诉讼,教学目标是能以旅游纠纷当事人身份正确提起一审民事诉讼;能够了解一审民事审判流程,提交任务成果是每小组完成一次模拟法庭审判。

三、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是本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核心

由于高职旅游类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法学教育,对于抽象的法律规范往往感觉十分枯燥,学生对其往往也不易理解和掌握,因此,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成了教学方法改革的重中之重。基于此种原因,在本课程授课过程中,采用了案例教学法、情境模拟法、小组疑难讨论法、社会调查法等实践性互动式教学方式来开展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例如设立旅行社的子模块,就可以采用情境模拟法: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各自申请"设立"一家经营国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完成设立前的准备(股东出资,为旅行社起名,了解申报程序),填写旅行社的设立申请书(包括制作企业章程,可行性分析报告及缴纳旅行社质量保证金),最后完成申领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等过程。通过完成这样一整套设立过程,就基本熟悉了在旅行社设立过程中涉及到的各方面理论知道,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创业意识。

四、确定合理的课程的考核标准是教学方法改革成果的检验

课程考核标准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能力水平的试金石。过去那种一卷定终身的办法过于专断,不能够很好地考核学生的能力水平,也不能客观评价学生的整体学习过程。因此,每完成一项教学内容的授课任务,就同时完成了本部分教学内容的考核这种"过程考核法"和实践操作考核才能正确评价学生在本门课程学习后的综合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星.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

[2]赵鹏,王慧云.面向21世纪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J].旅游学刊,1998,S1:21-27.

[3]朱孔山.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03:130-133.

[4]曲秀梅.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7,35:21-22.

篇5: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1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1.1推进素质教育

学生对传统的授课方式缺乏兴趣,实验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使原本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模拟的环节进行彼此间的交流,锻炼学生思维、沟通、团队、创新能力,并且能够较为完整的使个人综合素质能力有一定的提升,实现由传统的知识传授教育向全面综合发展的素质教育转变。

1.2加强实践能力

实验教学课程是完整的一个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实验模拟过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课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验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他们大胆创新的精神。而实践能力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造成课程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严重脱节。

1.3提高应用能力

篇6: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论文关键词:双语教学 信息管理专业 双语教学经验

论文摘要:实施双语教学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形势的需要。作者从信息管理专业双语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出发,分别就双语教学目标与双语课程体系的制定、双语师资的建设、双语教学方法的改进、双语教学激励机制的建立、双语教学氛围的营造等在双语教学实践中的难点与重点问题阐述了体会与做法。

明确双语教学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双语课程体系基于对教育部双语教学文件精神的理解,我们将本科双语教学的目标确定为两点:一是要求学生掌握双语课程的学科知识及能力;二是通过双语教学提高学生在专业方面的英语使用水平,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能阅读本专业领域的英文文献,了解最新发展动态,初步具备用英语表达自己专业观点的能力。

我们确定开设双语教学的科目为该专业领域比较前沿且内容更新较快的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通过使用与发达国家本科生相同的原版英文教材,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国际最先进的技术同步。

努力建设一支满足双语教学要求的师资队伍

双语师资是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胜任双语教学的师资,应该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英语水平高。具备纯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英语口语发音标准。二是专业水平高。能用英语进行专业思维,用英语表达专业知识。三是教学水平高。双语师资必须是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他应该熟悉教学规律,教学效果好。当前,双语师资在我国还比较稀缺,各大高校绞尽脑汁,想尽各种办法网罗双语教师。获得双语教师的途径不外有三种,其一是把具备扎实专业知识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送到海外进修,提高其英语水平。其二是鼓励外语教师调整专业研究方向。其三是聘请海外专家教授做双语教师。无论通过哪种途径,只要是满足上述分析的三个条件的教师,就可以胜任双语教学。

探索有效的双语教学方法,保证双语教学质量

双语教学决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几个英文专业术语和概念,而是要切实达到双语教学目标,我们从多年的双语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提高双语教学质量。“

1.课前准备。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包括查阅词典弄清涉及的专业术语及生僻词,以及通过查阅相关中英文资料预习授课内容。这样,上课时学生就能专注于英文表达的专业内容,专心听预习中遇到的难题,而且,教师也不必花大量时间讲解专业术语。

2.课堂讲授。课堂上教师可先用少量时间,用中文简介本次课内容,简介的内容多少可视学生英文水平进行适当调整,要确保学生能听懂该堂课的授课内容,避免部分英语水平较差或预习不到位的学生“听天书”。在授课技巧方面,作者的经验是,教师在备课时设计一个综合性的实例来展开并带动教学内容的讲授,这样可使得授课内容形象生动,学生更容易理解,而且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要高。关于授课语言,由于中英文思维及表达上的差别,如果教师频繁地在中英语言之间切换,则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不利于课堂高效进行。所以,主张采用先中文后英文的讲授方式。使用中文主要是帮助对英文知识的理解,如果学生英文水平高些,则教师讲的中文可少些,如果学生英文水平足够高,则双语教学将过渡到纯英语教学。

3.课后环节。由于受到英语听力及专业知识等难题的制约,学生很难全部听懂课堂讲授的内容,因此,课后复习则成为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在课后,学生不但要查阅各种中英文参考资料帮助理解授课内容,还要查阅大量文献来完成作业,并用英文表达出来,这对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是极大的挑战,而往往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后,学生的英文写作水平会得到很明显的提高。

我们对双语课程的考核确定为平时作业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而往往平时作业占总成绩更大的比重。这是由于平时作业完成时间较长,学生可以查阅很多专业资料,通过查阅词典用英文表达自己的观点,题目的难度较高,灵活性、主观性及综合性较强,能更全面地考核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期末考试由于受到考试时问及形式的影响,一般以考核基本概念、定理及简单应用为主,客观题相对较多,学生可定性定量作答。

制定合理的双语教学激励机制

参与双语教学的教师和学生要付出比其他课程多几倍的工作量。对教师来说,他们要撰写英文版的教学资料,包括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实验计划、实验指导书、教案及讲稿等;要准备用双语来组织课堂教学,用英文解释某个难点知识,还要探索高效的教学方法,他们要经常学习英语,最困难的是,他们要对英文原版教材中的难点知识作出正确的翻译,否则,他们理解上的错误将导致知识的误导。所以这需要他们付出比其他课程多很多倍的时间和精力。而双语教师通常是中青年教师,他们往往是教学和科研方面的骨干力量,科研任务和各方面的担子比较重,因此,学校要制定合理有效的政策来激励中青年教师,鼓励他们参与到双语教学中来。

从学生来讲,双语课需要付出比其他课更多的预习时间和课后复习时间,不但要学习英语知识和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如何用英文学习、表达、甚至研究专业知识,因此学校应适当增加双语课的学分并制定一些鼓励措施,提高学生学习双语课程的积极性。对于英语基础确实太差的个别学生,应允许其选修其他课程作为替代。

循序渐进地推进双语教学,为双语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开展双语教学,不能急于求成,应随着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根据学生对英语掌握的不同程度来安排双语教学。也要根据本单位开设双语教学的情况,逐渐增加开设科目,开设学期也可逐渐提前,在实践中总结积累双语教学经验。讲课内容应由浅人深,讲课速度由慢到快,中文比例由多到少。总之,双语教学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篇7: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摘 要 信阳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自获批河南省级特色专业以来,在专业方向定位、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模式构建、实践教学强化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在实践中,依托行业办学,科学定位专业方向,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构建“项目引导,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建设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发挥岗位育人功能,加快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育人水平等,效果显著,特色鲜明。

关键词 旅游管理 专业建设 教学模式 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4.018

信阳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07年获批校级特色专业,2009年获批河南省级特色专业。在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我院始终围绕“创特色、树品牌”的要求,持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方法,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

做法1:依托行业办学,科学定位专业方向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具有高级性、职业性与技能性等特点。从职业岗位群来看,该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领域主要有5个。在此基础上,并结合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我们将旅游管理专业定位于两个方向,即“旅游管理”与“酒店管理”。

做法2: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与学校的统一安排,我们把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为四个模块。同时,专业基础课的设计还遵循两个思路:一是整合课程内容,增加实践操作和技能应用;二是强化职业资格任证知识的学习。在四个模块中纳入了职业资格考试课程,并与考证时间相衔接,充分体现课程的指向性。

做法3:构建“项目引导,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按照典型工作任务来组织教学内容,按照旅游企业的工作流程来组织教学过程,努力实施“项目引导、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一是实施“学中做,做中学”一体化的课堂教学;二是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职业技能课程教学;三是积极尝试培训式教学。选派专业教师进旅游企业参与管理,同时聘请旅游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来校授课,实现企业与高校的直接对接。

做法4:强化实践教学,提升职业适应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实施“四度递进”的实践环节,实践成为主要学习形式。课程实践―专业见习―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构成了本专业实践教学的主线。(1)课程实践是以课程实训、角色模拟、技能训练为主的实践教学,主要在校内实训室内完成;(2)专业见习实行学院统一组织与学生自主参与相结合,采用社会调查、参观考察、短期顶岗等多种形式,深入旅游企获取对专业相关知识的感性认识。(3)综合实训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外、节假日到我院“校企合作”单位进行短期实训。(4)顶岗实习是组织学生利用超过半年的时间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综合性的实践学习。

做法5:建设稳定的实习基地,发挥岗位育人功能

我院一向重视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已经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与10余家四星级以上酒店形成了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些酒店主要分布于沿海发达地区的北京、天津、上海、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等地。以此为基础,2013年,我院成功获批国家级高校“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为了保障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第一,周到细致的实习前准备工作。一是开展广泛、深入地动员工作,切实提高学生们对专业实习必要性的认识;二是掌握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身体条件与家庭状况等,及时发现潜在问题,明确重点关注对象;三是为化解风险,为每位实习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第二,全过程的跟踪指导与管理。一是强化指导教师责任;二是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每个实习点成立党小组,保障党员生活的正常开展,并发挥党员在实习过程中的正向引导作用。三是要求实习生以周记的形式记录实习过程。

第三,及时、全面的实习后总结。实习生本人、指导教师、班主任或辅导员要对本组或本班的实习情况进行总结,查找问题与不足,提出整改措施;并且及时召开经验交流会,对实习期间表现突出的同学予以表彰。

做法6: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育人水平

一是在教师培养中,坚持实行以老代新的“导师制”。

二是加快打造“双师型”队伍。每年选派1~2名年轻教师在寒暑假到旅游企业挂职锻炼;从2013年起,所有新进专业教师都将被安排到五星级酒店、涉外旅行社或者4A级以上景区实践一个月,与本科实习生同岗、同吃、同住。此外,每年选派2名专业教师参加全国酒店岗位技能大赛。

三是发挥优势,打造品牌。鼓励教师把专业建设目标与个人爱好结合起来,打造“专长”,形成特色,广泛开展社会服务,逐步扩大个人知名度,进而提升旅游管理专业与我校在旅游管理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中的影响力。

四是开展针对性研究。根据特色专业建设的需要,围绕教学改革、专业见习、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每年在讨论的基础上确立一个主题开展研究。同时,加大投入,提高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对符合专业建设要求的科研成果,在学校奖励的基础上,学院再给予1:1的配套资助;从2013年起,对出版的专著予以全额资助。专业建设的几点体会

体会1:重视市场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导向功能

一是在专业建设上,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对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与科学预测,并结合专业的生源特点与毕业生就业定位,确立专业发展方向。二是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多样性、变动性、调整性和高校人才培养的相对稳定性,克服人才培养滞后性的矛盾,及时对专业培养内容进行调整与修正。

篇8: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一、民办学院物流管理的现状

由于民办高校性质比较特殊及学生生源的特点, 所以决定了民办高校学生培养模式既不能完全照搬国立高校的教学, 又不能等同于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模式, 这就需要民办高校在组织教学时既要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又要突出其特点。更为重要的是, 民办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目前, 我国物流人才的需求和供给之间出现供小于求的现象, 特别是物流业比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区域。造成了物流人才的“结构性失业”的根本原因是企业在招聘物流人才时, 看重的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潜在的提升能力。企业希望招聘的物流毕业生能够在工作中学习, 又能在学习中提升, 所以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历。但是现实高校毕业生, 专科及本科民办高校的毕业生仅具备理论基础, 其实践能力较差弱。

物流产业发展的巨大障碍就是物流专业人才的缺失, 而物流市场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就是物流研究的相对落后。所以,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对民办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是民办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创新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因此, 为了满足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民办高校应更加重视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

二、民办学院物流管理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 专业课程设置重复

较多民办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基本内容有所冲突。从民办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各学科教材的使用情况来看, 教材相对比较陈旧, 滞后于物流管理的发展, 物流管理学、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配送中心管理等专业课程的教材部分内容重复。教材更新速度缓慢, 内容比较陈旧。现实的授课过程中, 不少课程内容在大二阶段就已经学过, 然而进入大二阶段依旧学习相关的内容。

(二) 专业的实践基地匮乏

检验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实践, 它也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基地比较少, 即使有的民办高校与社会上的企业签订了实习基地, 也是名副其实, 没有真正的发挥其实践意义。或是物流相关学生去实习单位实习, 仅仅从事一些简单的打字、接电话之类的简单工作, 并没有真正学习到知识, 失去了实践的意义。

(三) 教师授课范围模糊

部分专业课程设置名称不同, 但是授课内容或课程教材相互交叉、重复。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的本科生、专科生, 授课过程中难度如何把握。授课的内容是否物流专业的本科生或是专科生所必备的专业知识, 都值得探讨。

(四) 教师缺乏职业和实践经验

物流管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密切的学科。目前, 民办高校中物流管理专业的大多数教师缺乏职业培训, 实践经验和工作经验。根究其原因, 主要是民办高校教师的价值取向是重理论轻实践。民办高校对教师的考核制度、评价制度和职称晋升制度主要依靠学术理论成就。其次, 教育部门没有明确规定民办院校教师实践能力标准, 所以很难调动教师主动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的积极性。

三、民办学院物流管理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 构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质量预警机制

对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过程中, 必须对物流人才的培养的质量进行监测, 为了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并急于纠正。民办高校在进行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中, 必须要构建教学质量预警机制, 注重质量监控。构建教学预警机制应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 从民办高校方面来说, 需要对其课程的开发、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等各个环节设置预警线, 进行实时的监控。

(二) 建设物流专业的实践基地

为了解决专业实践基地匮乏的问题, 民办高校应从下面两个方面入手。第一, 民办高校需加大实践基地建设的投入。民办院校可以在扩大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规模的同时, 制定合理的经费使用方案, 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第二, 民办院校要加强本校实践基地建设,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场所。各大高校可以采取学校“搭台”、企业“唱戏”等方式, 提高企业产、学、研相结合建设基地的积极性, 更多方式引进知名企业, 共同建设校内实践基地。

(三) 构建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针对教学授课范围模糊的问题, 可以建立一套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模糊综合评价法。授课, 即教师运用一切教学手段, 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 是学生要达到预期学习为目的的。科学合理地设定评价指标对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知名教授建议, 教师的授课质量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即综合素质、教学过程、教学效果。

(四) 制定相关政策, 提升教师对专业实践能力的内在需要与动力

物流专业教师应该对其实践能力承担主要的责任, 调动教师内在动力是专业实践能力养成的关键。政府部门应建立民办高校教师入职准则, 使专业实践能力列入职民办院校教师基本资格条件之一;规定民办高校专业教师必须获得实践技能, 或者具有企业生产实践经验, 取得国家认定的职业资格证书等。

参考文献

[1]张俐华.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职教论坛, 2011 (22) .

[2]谢勇旗.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缺失与养成[J].中国高教研究, 2012 (1) .

上一篇:book1unit1教案下一篇:六一儿童节作文600字:幸福的儿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