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漯河日报

2024-05-28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漯河日报(共8篇)

篇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漯河日报

http://szb.lhrb.com.cn/epaper/lhrb/html/2011/09/15/8/8_22.htm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作者:■许飞 来源:漯河日报 字数:197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前,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技革命,这给各国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明确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自主创新战略和创新型国家的内涵

自主创新从内容上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加强原始性创新。原始性创新是指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最初的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创造,它被认为是决定国际产业分工地位的基础条件。

二是加强集成创新。它是把各种已有的相关技术融会贯通、有机融合,形成一种新产品或经营管理方式,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促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

国际学术界把那些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称之为创新型国家。具体来说,创新型国家应至少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一是创新投入力度大,国家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二是科技进步贡献率高达70%以上;三是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对外技术依存度通常在30%以下;四是创新产出高。目前世界上公认的20个左右的创新型国家所拥有的发明专利(指美国、欧洲和日本三方授权的专利)数量占全世界总数的97%以上。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科学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如果不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就把握不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已经走到尽头,特定的国情决定着我们要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可能选择资源型或依附型的发展模式,而必须依靠体制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和科技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十二五”规划中就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

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要继续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如果不转变发展方式,资源将难以支撑,环境将难以承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推动经济增长由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战略性转变,实现科学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本质上就是科技的竞争,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提升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和未来发展的核心要素和战略基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措施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当前,人才竞争已成为国际竞争的一个焦点。发达国家普遍加大了在全世界搜寻、吸引、利用人才的力度。虽然我国人才总体规模已近六千万,但高层次人才十分短缺,能跻身国际前沿、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科学家更是凤毛麟角。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国际化的眼光来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用人才,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使创新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充分发挥作用,为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加快科技体制改革,特别是要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一是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二是要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三是要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军民科技资源的集成,形成军民高技术的共享和相互转移的良好格局。四是要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

五是要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自主创新不仅在于能产生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成果的转化、产业化应用和市场开拓。在市场经济下,企业具有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先天优势,有直接面向市场并了解市场需求的灵敏机制,有实现持续的技术创新的条件。因此,企业必然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创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政策措施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应尽快出台一批完善、系统、相互衔接、互相配套的激励创新的政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

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我国目前在知识产权上缺乏竞争能力,主要是发明专利太少。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加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积极培育企业创新能力,促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并抓紧制定和完善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业化的扶持政策,鼓励知识产权转移与实施。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

篇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漯河日报

建设创新型国家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着眼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要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一.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是指那些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

作为创新型国家,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1)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即R&D(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2)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3)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4)创新产出高,目前世界上公认的20个左右的创新型国家所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占全世界总数的99%。

二.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在一系列政策的有力实行下,我国经济获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但是产生的一些问题也很尖锐。(1)与环境的矛盾越来越大,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是以资源为主导的,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不成熟,使我国的资源利用程度不高,遭到了很大程度的浪费,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破坏,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日趋严峻。(2)经济发展成果分配不均,致使我国贫富差距悬殊,一定程度上使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受挫,影响经济增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3)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们重引进而轻消化吸收和创新,造成了不断重复引进和对国外技术的持续依赖,打压了自主创新的发展。

因此我国需要通过大力推进科技的进步和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才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的可持续增长。

三.中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

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四.中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若干措施

(1)前提

全面实行“创造力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前提。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不完全的″智力教育″<因为它不鼓励想象和发散思维>,实质上就是″记忆力教育″,其特征是死记硬背、以单一的学习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学生的优劣、学用脱节、脑手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多为高分低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差、缺泛探究精神、难以适应社会生存的″读书人″。这种″记忆力教育″模式,是与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的教育模式是背道而驰的。″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教育模式的特征应该是:活学活用、以学分+技能+思维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因素评价学生的优劣、推行以用为主的学用结合、脑与手与身与五官的综合结合、鼓励发散思维及冒险精神、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主张学生的个性张扬、强调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等等。在这种教育模式培养下,学生大多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他们敢想敢干、思维敏锐、团结合作、社会生存能力强、能独立应付和解决许多新问题。这就是″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实用创新型人材,这种培养″创新型国家所需人材的教育模式就是″创造力教育″模式。

因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要有一大批符合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人才来承担起″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任,然而我国现行的″记忆力教育″模式,是无法完成这个艰巨任务的,所以,要想建设″创新型国家″,首先必须要胡锦涛发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讲话改造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尽快地通过建立″ 创造力教育″模式培养出大批符合″创新型国家″需要的人材来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否则,届时的″创新型国家″只能是一只大海中随风漂荡的空船而已。

当然,要想在中国这个具有数千年传统影响力的泱泱大国,改造让国人既痛恨而又无法不″崇拜″的″记忆力教育″,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国家领导人的高瞻远瞩和果断决心;需要教育部门全体人员的直正自醒和积极行动;需要全国人民共同的正确理解和积极参与;需要全国上下关心和支持″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人们的共同努力和长期奋斗。

(2)基础

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是基础。

″创新型国家″有一个重要的内涵就是国民的″创新素质″如何,因为创新的基根就是创造力,所以也可以理解为国民的″创造力素质″如何。国民的″创新素质″包括:创造力意识、创造力人格特征、创造力知识、创造力思维、创造力技能、创造力体能、创造力运用实效等。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我国多数国民的创新素质尚处于低下状态,具体表现为创造力意识微弱-----缺泛主动意识、只能被动接受新生事物;创造力人格特征不足-----不敢冒险、不愿想象;创造力知识淡薄-----缺少学习创造力知识的机会;思维固化-----只习惯于逻辑思维和聚合思维;创造力技能单一-----无法满足创造的需要;创造力运用实效不佳-----企业及个人拥有的发明专利与发达国家相差太大、创造力产业的实力不显等。这样的国民″创新素质″是无法达到″创新型国家″的基本要求的。因此,要想完成″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就必须想办法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来满足″创新型国家″对国民″创新素质″的要求。所以说,全面提升国民的″创造力素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

全面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 ″,可以通过改造旧的教育模式、加大社会创造力培训的投入及力度、举办各类创造力活动、提高创造力者的各种待遇等途径来实现。

(3)重点

建设″创新型国家″,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是重点。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有良好的″创新环境″为之作铺垫的土壤。可眼下我国的″创造力环境″实在是不敢恭维:学校的″记忆力教育″模式;社会的剽窃、走后门、认人为亲、假冒伪劣、诚信缺失等陋习;传统文化中的不良影响——中庸之道和师道尊严;家长以我为主的独裁和溺爱;各电视媒体花样翻新而且自感良好的″智力节目″;同事间对冒尖创造者的冷嘲热讽;领导者对思维活跃者的压制;创新教育的神秘化、虚设化等等,这些现象都是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创新型国家″需要的″创新环境″应该是这样的:在学校推广创造力教育模式;在社会倡导诚实劳动、公平竞争、大力鼓励创新、积极保护创新成果免遭非法侵害;号召广大民众对传统文化中不利于创新的东西进行″扬弃″;动员各媒体改变观念,积极宣传创新信息及刊播创新报道和节目;把创新教育通俗化、实用化。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我国国民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都会有很大程度的增强,人们将以创新为荣,以创新为傲。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但是,为了保证″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成功,我们就必须按照创新环境的要求去做、去努力地做

好。不然的话,创新型国家这颗充满希望的种子就会因为缺泛合适的土壤而无法正常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4)关键

建设″创新型国家″,建立″创新保护和鼓励机制″是关键,经过国家和国民的共同努力,在完成前述三个基本任务之后,我们又将面临着如何才能多出创新成果和如何才能保证创新成果不受非法侵害的二个实际性问题。这两个问题都涉及到创新人员个人或集体的创新积极性问题。在我国的现实国情中,存在着诸多影响甚至是扼杀人们创新积极性的不良现象:学术文艺界的剽窃成风、产业界的假冒伪劣猖獗、知识产权的法律执行力度低下;创新成果的奖励制度不完善、不规范;创新成果的申报程序复杂、手续麻烦;创新成果的转让和产业化的难度相当的大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从根本上阻碍了我国创新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我国创新人才缺泛、创新成果不足的严重后果。

要想保证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能够顺利完成,就必须要针对我国现实当中的不足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改进和制定出一整套完善的创新成果保护和鼓励政策、制度,并形成一种强有力的促进机制。这当中应该包括:完善知识产权法律的建设;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的执行力度;大幅度提高假冒伪劣案件的违法成本;建全和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创新成果奖励政策和标准;加大对创新成果交流和产业化工作的宣传、中介的投入等等。

建立″创新成果保护和鼓励机制″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所在。因为,没有良好的保护和鼓励机制,就没有国民的创新积极性,没有国民的创新积极性,就没有多数量、高质量的创新成果,没有多数量、高质量的创新成果,″创新型国家″也就 ″实力空虚″了,也就″名存实亡″了。

篇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漯河日报

提高科技、经济竞争力的政策措施, 推动了自主创新和科学技术工作的全面发展, 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工业企业加快科技进步步伐, 加大科研投入力度, 大力开发新产品, 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企业创新活动活跃, 创新成果丰硕

截止2009年底, 漯河市已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0家, (其中国家级1家) , 博士后工作站2个;组织实施科技项目581项 (其中国家级30项, 省级159项, 市级392项) ;企业专利申请1260件, 已获授权791件 (2005-2009年度) ;获省以上科技进步奖27项 (国家科技二等奖1项) , 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83.2亿元, 较2008年增长19%, 科技进步对漯河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近50%。

2、科技机构增加, 科技人员素质不断提高, 科技创新活动规模不断扩大

2008年, 我市58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拥有企业办科技机构总数由上年的38个上升到52个, 增长了36.8%;开展科技项目数由上年的149项上升到244项, 增长了63.8%, 其中新产品开发项目197项, 比上年增加了74项, R&D项目140项比上年增加了25项。2008年,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工程师2 6 0 3人, 比上年增加了146人。其中, 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人员1117人, 增长了10.7%。参与R&D项目的人员2027人, 比上年的2322人下降了295人。

3、科技经费投入持续增长

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筹集科技活动经费56111.5万元, 比上年增长了25.7%, 其中企业自筹53679.2万元, 占资金筹集总额的95.7%, 其余的4.3%的科技经费, 来源于政府部门及金融机构的贷款, 共2432.3万元。企业在经费投入中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 企业加快科技进步的内在动力显著增强。4、科技经费支出明显加大, 但R&D经费支出和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下降

我市有些企业为了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都增加了科技投入。像南街村 (集团) 有限公司2008年的科技活动内部支出比上年增长了254.98%。2008年我市全部规模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51031.7万元, 比上年增长20.8%, 但是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我市大企业的R&D项目减少, R&D经费支出下降, 2008年R&D经费支出33704.3万元, 同比下降了15.97%, 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3 6 9 5 1.1万元, 同比下降了3.34%。

二、漯河市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

当前科技创新已经得到企业的广泛关注, 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认识到高技术和新产品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 但也存在着以下问题:

1、科技活动开展不平衡, 部分企业的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从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总体情况看, 2008年进行科技活动的企业仅有39家, 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6.7%, 有93.3%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没有开展科技活动。企业的创新能力弱, 固然与条件差、基础薄有关, 但是相当一部分企业缺乏的不是创新的物质条件, 而是缺乏自主创新的精神, 缺乏敢于创新的魄力, 缺乏一个企业家应该具备的远见卓识。大中型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 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只有企业真正做到依靠技术进步, 产品创新, 漯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得以实现。另一方面, 在从事科技活动的39家企业中, 也只有12家企业从事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 而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是反映一个企业是否真正具有发展潜力的量化指标。

2、自主创新投入不足

企业R&D投入强度 (R&D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 是反映企业研发能力和水平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最重要的指标。国际上一般认为, 只有当R&D投入强度达到1%时, 企业才有生存的可能, 达到2-3%时, 企业才有发展的潜力, 国外一些大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这一比例己高达5-10%。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 我国2007年R&D投入强度平均值为1.49%, 河南省2007年R&D投入强度平均值为0.67%。2008年漯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平均R&D强度为0.64%, 像双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R&D投入强度也只是刚刚达到了1.1%。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 与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也存在不小的差距。

3、科技经费筹集渠道单一

2 0 0 8年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6111.5万元, 其中企业自筹53679.2万元, 占资金筹集总额的95.7%, 而来自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借贷款只占到4.3%。企业从事科技活动的经费筹集完全依靠企业自身, 金融资本的参与和政府部门的扶持过少, 占用了企业过多的生产资金, 不但影响企业的良性发展, 同时也抑制了企业对科技投入的力度。

三、漯河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思想和对策建议

针对科技投入还不足,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的现状, 漯河要想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 率先崛起, 就必须高度重视、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1、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

自主创新体系是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体制基础和机制保障。建设自主创新体系, 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根本要求, 是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的基本途径, 是实现跨越发展、推动漯河崛起的战略性举措, 是建设创新型漯河的重要保障。我们建设自主创新体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深入实施科教兴漯、人才强市和自主创新跨越发展战略。以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为主体, 以企业研发中心、产业集聚区及其他各类科技园区等为载体, 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 建设自主创新体系。以应用开发研究为重点, 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为重要抓手,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解决漯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难题, 打造新兴产业, 提升传统产业, 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依靠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 加快漯河在中部地区快速崛起。

2、营造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

创新是种子, 环境是土壤。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 必须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

一是营造政策环境, 政府要为企业自主创新服好务。

推进自主创新, 政府是引导者, 企业是实施者。从政府层面讲, 要制定相关政策, 完善激励机制, 加大支持力度。政府要不断完善产学研一体化的制度设计, 建立竞争规则、利益分享与激励约束机制。要打破单个利益主体的局限, 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 有效使用外部资源。当前, 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大力表彰和奖励自主创新先进企业和个人, 解决好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难, 搭建企业产学研相结合的平台。尤其要全面落实国家政策, 加大对科研项目的投入力度, 建立起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 通过财政直接投入、科技扶持等多种财政投入方式, 进一步拓宽科技创新的投入渠道, 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各方面增加对科技的投入, 银行业特别是地方商业银行及一些中小企业担保公司, 要支持企业的自主创新, 要改变信贷政策中重项目贷款, 轻科研贷款的现状。建立政府资金引导、企业投入、银行扶持、社会投入等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体系。

从企业层面讲, 要增强创新意识, 企业特别是企业家要有自主创新的理念, 同时加大创新费用的投入, 建立各项激励机制, 下决心、下功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企业自主创新新体制。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成果运用的主体, 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一方面, 要树立联合意识, 积极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姻”, 借助“外脑”来提高资源利用率, 加速技术进步。另一方面, 增强二次创业的意识, 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 在原有技术基础上进行创新, 使产品升级, 提高竞争力。加大R&D经费支出比重, 加速研究成果的实现, 促使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目前, 漯河市大中型企业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还不到1%, 小型企业研发投入更是微乎其微, 与国家规定的大中型企业每年研发投入占1.5%、高新技术企业每年研发投入占3%的标准相比, 差距还很大, 从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因此, 必须积极引导、大力支持大中型企业不断增加对创新的投入, 力求每年研发投入达到销售收入的1.5%左右。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才能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

二是营造文化环境。许多时候不是我们缺乏创新的潜力, 而是缺乏创新的胆识;许多事情不是我们做不了, 而是缺乏创新的魄力。因此, 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创新精神, 加强创新文化建设, 确立新的理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 鼓励人们崇尚创新、勇于创新, 形成各行各业、方方面面关心创新、支持创新和参与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就要培育企业的自主精神和创新魄力。

3、加快培育创新型人才队伍

城市靠产业支撑, 产业靠企业推动。欲将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向纵深发展, 人才是关键。就企业而言, 一要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要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科技活动的重要目标, 进一步形成培养选拔创新型人才的制度体系, 加大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人才梯队的培养力度, 注重发现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要鼓励企业利用股权、期权等激励方式吸引科技人才到企业创新创业, 不断壮大技术创新队伍。二要培育创新型企业家队伍。要培育企业家敢于竞争、敢于冒险、敢于创新的勇气, 逐步形成一支具有强烈创业欲望的企业家群体。

4、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这几年发展是比较快的, 但同先进地区相比,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不高, 还没有形成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必须进一步确立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战略地位, 把发展高新技术作为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重点工作来抓。要继续组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培育骨干龙头高新技术企业。工业园区是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载体, 必须强力推进工业科技园区建设。高新区要进行二次创业, 必须坚持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根本任务, 在注重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 大力培育具有竞争优势和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企业。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和加强软环境建设, 努力把高新区建成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基地、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漯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分析, 来源:漯河市商务局, 发布时间:2009-07-30.

[2]、2007年漯河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 来源:漯河市统计局社会科, 发布时间:2008-06-10.

[3]、漯河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效, 来源:漯河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06-08-10.

[4]、彭学宝.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河南[J].创新科技, 2009, (11) .

篇4: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漯河日报

关键词:自主创新 创新型国家 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b)-0193-02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经济模式转型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世界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科技成果加速向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时期,科学技术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所在,许多国家都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由于诸多原因,我国自主创新的能力还不强,因此亟需建立和完善适应我国实际的创新体系。

1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所谓“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1]。实施自主创新的战略,就是要牢固树立以我为主的思想,以掌握核心技术、壮大发展知识产权储备为宗旨,有效整合创新资源,保证自主创新取得良好效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然而,随着我国能源的逐渐枯竭,环境污染的不断恶化,这种“高投入、高消费、高污染和低附加值”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在企业普遍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情况下,要实现经济长期、快速的发展,就必须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依靠自主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其实质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问题,使经济社会发展转移到依靠创新驱动的轨道上来。建设创新型国家,其核心就是要把增强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要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2 我国自主创新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自主创新所需的人力资源、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等基础条件,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自主创新体系也逐步建立起来,然而由于计划经济的运行惯性和长期影响,我國自主创新能力依然薄弱,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存在着以下问题:

2.1 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的能力亟待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取得了长足进步,在芯片设计、系统软件、功能基因组与生物芯片、磁悬浮列车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掌握了一批关键技术[2]。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例如:华为、中兴、海尔、联想、南车、北车等。但由于计划经济的运行惯性和长期影响,企业总体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弱,关键技术的自给率较低,不少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依然依赖进口。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企业普遍重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却忽视了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基础上的再创新[3]。

2.2 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不合理

由于目前我国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不合理,科研机构设置重复、臃肿、条块分割等问题依然存在,因而出现了创新资源既短缺又浪费的不正常现象,表现在企业与高校、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联系不足,国家的基础研究与企业的应用研究方向不匹配,高校不能培育企业迫切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等。

2.3 在宏观管理体制上,尚未形成科学的决策与组织机制

尽管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作用在不断增强,但行政管理仍然处于管理体制中的主导地位,在决策机制上,没有形成科学、规范的决策机制。重大科技活动的决策仍时常受到行政管理部门的干预。此外,各管理部门之间也缺乏协调配合,存在着以局部利益替代整体利益,部门利益代替国家利益的倾向,削弱了国家科技活动的组织动员能力和协同集成能力。

2.4 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申请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仅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三方专利分布来看,美国、日本和欧盟就占据了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三方专利的92%以上。此外,发达国家还通过全球化的知识产权制度不断巩固其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使我国在知识化的全球竞争中处于被动和不利的地位。

2.5 观念陈旧,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精神动力

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的束缚,人们一直没有从思想上把创新与市场紧密联系起来,只是简单地把创新与科研成果等同起来,认为只要能搞出科研成果,就算达了到创新的目标,没有认识到创新的真正目的是通过科研成果的转化实现生产力的提升,这种观念对企业影响很大,部分企业失去了自主创新的精神动力。

3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若干措施

3.1 培育创新型企业,树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要培育创新型企业,树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政府就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消除妨碍企业技术创新的体制性、机制性约束,打破不利于公平竞争的行业和市场垄断,创造有利于调动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市场环境,强化面向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和创新成果转化的主体。

3.2 创新资源管理体制,建立协调的政策体系

通过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共同作用实现国家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市场机制是一种高效的资源配置方式,能有效发挥基础性的配置作用,但在我国自主创新体系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市场的资源配置行为经常为原有体制的惯性因素所扭曲,因此必须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规范市场配置行为,促进市场体系发育,推动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实现其功能上的互补。

3.3 建立创新资源高效流动与整合的体系

加强创新资源的高效流动与整合,提高自主创新质量,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重要内容。促进创新资源的流动和整合,不但要实现产业科研合作,而且要改进实验室等科研组织的运行模式,建立开放合作的新机制,促进大学、科研院所以及企业之间在人才培养、技术合作和资金流动等方面的有机结合。

3.4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使企业主动的参与到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过程中,实现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发展的协调与统一。

4 结语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项系统工程,是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举措,既顺应了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势[4],也体现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因此必须长期坚持下去。

参考文献

[1]周建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构建创新型国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11-12.

[2]刘阳.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推进器[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6(2):28-30.

[3]全国工程硕士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组.自然辩证法:在工程中的理论与应用(修订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51-161.

篇5: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漯河日报

学生姓名:

专业: 2011年秋季研修班会计学学号: 12020111119

一、基本概念和内容

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提出了《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二、研究文献的综述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不断改革完善,在经济大环境发展的影响下,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在此前提下,党中央要求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建设强大的原始科学创新能力,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科技革命中把握先机并从容应对,从而形成强大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科学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当今发展的需求,结合世界经济环境发展大趋势,作出了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因此我国必须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为指向,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在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实行自主创新。

三、进一步研究的具体问题及现实意义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而建设创新型国家又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国家外部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从制度、体系,从政府、企业多方面进行完善和努力。制度是一切政治经济行为有序发展的保障,有力的制度执行可以规范现有的创新体系,加大自主创新积极性,同时引导我国在通往创新型国家道路上的良性发展。因此,本次研究主要从政策或制度角度出发,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举措。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

1、阐明提高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性

(1)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当今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创新型国家是指那些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目前,全世界公认的创新型国家已经有20多个,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丹麦、芬兰、瑞典、新加坡等。2000年以来,我国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以年均23%的速度增长。2009年R&D经费投入强度,即R&D经费支出与GDP之比,达到1.7%,创历史新高。尽管从数据上来看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与自身相比有所提高,但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因此,必须深化科技改革,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为创新驱动型,以适应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趋势。

(2)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完善资源配置、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我国自然地理条件复杂,资源种类齐全,但资源质量不高,自然生产力低。且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协调,人均资源占有率低下,众多人口对有限资源的需求压力越来越大。面对如此现状,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自主创

新能力是根本出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水平不断发展将大大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完善资源利用配置。同时提升资源在生产过程中分配方式的合理性,达到有限资源使用最大化。

当今时代,科技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可以避免在生产技术上依赖于他人,在产品销售上受制于他人。拥有创新优势,可以在发展上掌握主动,站稳市场,获得与外来产品对抗的能力。要想提高国际竞争力,在复杂的国际市场上争得一席之位,就必须把科学技术置于优先地位,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在政策或制度方面的举措

(1)加大税收优惠力度,提供资金筹集简便途径,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性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建立创新型国家最后的落脚点还是在企业的执行上。因此,充分调动企业自身创新积极性对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创新型国家至关重要。从制度上要给企业宽松的环境进行自主创新,同时引导并鼓励企业在技术创新上有所突破。可从税收及融资制度上加以改变。税收方面可对高新技术等企业可在现有基础上降低其研发税负;重新整理规范自主创新领域与行业,对不同类别的创新技术有重点地实行不同税收优惠政策,吸引企业进行自主创新。企业如果愿意帮助学校或者其它研究机构进行科学研究,政府可以适当对其给予减税,增加企业投入到科技领域的积极性。融资方面需简化企业研发技术融资的审批手续及流程,提供多种融资方式,尤其对于小型技术企业可提供专项技术研发基金。同时制定出合理的还款方式,可按不同还款比例分期偿还,以便加速企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投入资金变为技术产出、技术更新带来的经济效益重新转化为资金、资金的再投入转化为更高层次技术研发的良性循环。

(2)坚持人才培养,为自主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企业要创新,国家要创新,必须要有一定的人力资源来支撑。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另一关键。发展优秀科技人才队伍不在一朝一夕,需要持续不断地执行相应制度措施,从基础做起,有计划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首先,从教育体制上就要有所保障。培养大批技术型人才要从娃娃抓起,坚决推行素质

教育,提高师资水平,在城市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加大制度执行力度保证乡镇等地的教育水平。将技术研发与技术实践相结合,培养人才全面发展。其次,完善制度以提倡创新精神,营造集体创新氛围。政府要和企业相互配合培养创新人才团结协作、钻研科学的精神;要具备相关政策保护科技人员的创新成果,同时支持鼓励科技人员勇于创新。再次,吸引创新型人才,扩大队伍,保证人才不对外流失。可有计划地提高科技人员的待遇水平,完善职称和人员选拔制度,使专业技术人才术业有专攻,有更好的空间施展其才华。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政府已经在财政政策、研发投充、物质奖励等多方面作出努力,鼓励企业及全社会加大研发力度、加强自主创新,書关政策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我国的自主创新程度在近几年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但对于我国来说,未来的创新型国家建设之路还很长,需要政府和企业互相配合,在体制、机制、文化、国民素质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共同打造出一个协调的创新环境,激发社会各界对于自主刓新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篇6: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漯河日报

建设创新型国家

第吴陈何刘尚杨田

六小绍 树粉

小丹宝文伟梅莲珊 组

☆什么是自主创新和创新型国家

☆为什么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贡献 王东奎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王东奎

1(1红河学院 云南 蒙自 661100

摘要:当今之中国,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处于发展的关键期。特定的国情,特定的需求,决定中国必须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本文简要阐述了什么是自主创新和创新能力,并就“为什么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当代大学生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贡献”三个问题做了适当的分析总结。

关键词:自主创新;创新型国家;大学生。

当今之中国,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处于发展的关键期。特定的国情,特定的需求,决定中国必须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成为我们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关键因素。着力自主创新,将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是历史和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作为当代大学生,这也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应课堂教学要求,我小组就“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话题作了简单的交流讨论。我对本次话题的讨论作了以下总结。

1什么是自主创新和创新型国家。

1.1 自主创新包括三个层面的涵义:一是原始创新,二是集成创新,三是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再创新。所谓自主创新,就是通过原始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通过集成创新,把各种相关技术加以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在引进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后再创新。这三者是一个完整有机的组成部分,不可厚此薄彼。总之,自主创新不等于“纯国产”,核心技术并不都是源自本国的技术发明,也可以是引进技术的集成创新,也可以是引进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后的再创新。

1.2 创新型国家,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按照学术界的看法,衡量一个国家是不是创新型国家,有几个硬指标:

1、科技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不低于2%;

2、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70%;

3、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低于30%。2为什么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从国内环境看,人口基数庞大、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严重不足、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我国未来的发展还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资源、能源和环境瓶颈,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我们必须回答的极为紧迫的历史难题。实现这一重大转变的根本途径,就是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逐步使我国经济实现从要素驱动型增长向创新驱动型增长的重大转变。

放眼世界,未来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开放,面临的国际竞争也更加激烈。诸多产业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使我国在发展中难以掌握战略主动权。要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就必须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扭转我国在重要领域的关键技术上依赖国外的状况。

各种情况表明,当今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据统计,我国国内拥有自主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目前,我国大型民航客机完全依靠进口,高端医疗设备、半导体以及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和光纤制造设备也基本来自国外。我国的外贸总额已居世界第三,但自主创新的高技术产品在对外贸易中所占份额仅为2%。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世界49个主要国家中位居第28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对外技术依存度达到50%。全国研发资金刚刚超过GDP的1%, 总的对外技术依赖率超过50%;大中型企业3/4没有研发机构,研发投入也只有营业收入的1%左右。"科技部有关负责人说。改革开放以来,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再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确立,充分表明我国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科学制定规划纲要、及时出台激励政策、大力引导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一项项重大措施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正朝着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不断迈进。没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明显增强就不可能在优化结构、提高效 益、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GDP翻一番;就难以做到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GDP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就无法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应对世界科技革命、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更是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

3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关于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技术,不断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科技投入,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奖励科技创新人才,营造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创新的社会氛围。大力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核心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进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支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

4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贡献。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人”指的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即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人。作为当代社会一大主题的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如何,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以及整个民族的命运。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二十岁左右,正处于人思维创造活动发展的重要阶段。思维敏捷、精力旺盛、思想活跃。然而,我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是比较低的,他们好奇心强,但创新意识贫乏、思维敏捷,但缺少创新思维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想法,但缺乏创新技能、有创新的热情,但创新精神不佳。因此,我们要有针对性的从各方面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素质。

国家方面。国家经济发展形势、产业结构、政策导向、对教育的支持程度都会影响到大学生,甚至整个社会的成员的创新素质水平,因此政府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在加大对创新型教育投入的同时,还要积极引导高校进行创新,加强对高校的监督管理,并从政策等方面鼓励大学生创业。

高校方面。学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主要场所,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上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高校应该从教师队伍和教学体制等方面进行改进。如:重建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教师变

灌输为引导、开展课外创新活动等;

大学生本身。虽然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是需要具备良好的外界条件的,但大学生自身必须善于利用这些外部条件,积极主动的锻炼及增强自己的创新素质。大学生要了解自身的特点,包括优点和缺点。尽早的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这样才能在大学期间尽可能的学习对将来有用的知识,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等。大学时代要会学习,更要学会学以致用才能将所学的各种知识相互连接起来,迁移到未来实际的工作中去。大学生必须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管理使学生的自律能力大大提高,并且能够积极对学习、生活、学生工作甚至学校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努力寻求解决办法。这会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吴丹、陈小宝、何绍文、刘伟、尚树梅、杨粉莲、田珊等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演讲手稿

篇7: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漯河日报

随着地球村的逐渐形成,世界科技革命蓬勃发展,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越来越快,科学技术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谁就掌握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缺乏已成不争事实,这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而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实现共产主义道路上关键的一步,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和开辟新的科技产业,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的素质;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才能为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提供重要支撑;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哂纳感,才能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重要支撑;增强自主开发能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突破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争取更为有利的贸易地位和竞争优势,才能为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提供重要支撑。

从定义上来说,创新型国家是指以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国家。对于创新型国家来说,整个社会对创新活动的投入较高,重要产业的国际技术竞争力较强,投入产出的绩效较高,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和国家的财富增长中起重要作用。作为创新型国家,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 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创新产出高。一方面,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导的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另一方面,“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模式,只一味热忠搞招商引资的发展思路,使我们受制于人,为他人“做嫁衣”。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已经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对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来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增强自主创新意识,积极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营造自主创新的优良环境。自主创新关键在于自主,核心在创新。科技是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和科技竞争力的源泉,也是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贡献的重要体现。自主创新避免了高价引进技术的昂贵代价,长远看意义深远。与此同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们还必须把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与再创新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能力。

自主创新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在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大背景下进行的,需要埋头苦干、自力更生,但也需要多方面加强与外界交流,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努力构建创新文化,倡导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保护效益、脚踏实地、不骄不躁的价值观和创新风尚,弘扬创业精神、团队精神、合作精神,突出“以人为本”的战略思维和社会心理的塑造,努力形成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使优秀人才能脱颖而出,施展才华,充分发挥人才在自主创新中的关键作用。作为重大战略来推进,坚持走创新创业、富国强民之路,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动员各方面的创新力量,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方面的创新,以创新促发展,以创新促和谐,以创新走到世界前列,建立创新型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是基础。创新型国家有一个重要的内涵就是国民的创新素质如何。全面实行创造力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前提。可眼下我国的创造力环境实在是不敢恭维,学校的“记忆力教育”模式;社会的剽窃、走后门、认人为亲、假冒伪劣、诚信缺失等陋习;传统文化中的不良影响——中庸之道和师道尊严;家长以我为主的独裁和溺爱;各电视媒体花样翻新而且自感良好的“智力节目”,这些现象都是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实用创新型人材,需要国家和国民的共同努力。

走创新型国家之路,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政府的共同选择。我国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 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从而实现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在世界金融危机后,如果中国依靠低附加值的非核心部件加工和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出口之路已越走越难,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日益抬头。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在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里,坚定走构建创新型国家之路,势将有助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篇8: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一、充分认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1.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时代,创新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国际竞争从根本上讲是科技的竞争,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加快科技事业发展,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在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中争取主动权。加快科学技术发展,关键在于自主创新;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关键也在于自主创新。实践证明,在一定条件下科学技术可以引进,但自主创新能力永远不可能通过引进获得。在涉及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更是买不来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也是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可以说,自主创新能力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才能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如果我们不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不具备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就很难在世界竞争格局中把握机遇,就会影响国家竞争力的提升,所以必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我国经济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我国的发展是低水平的、粗放的、不均衡的,是以巨大的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损害为代价的。我国经济连续保持年均9%以上的快速增长,但GDP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仅占4%,同时消耗着大量的资源和能源。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增长依赖资金高投入、资源高消耗、引进技术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部分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也没有根本改变。继续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如果不改变单位GDP的投入,我国的资源能源将难以支撑。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研究开发投入,努力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推动经济增长由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战略性转变。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增长向创新增长的转变,实现科学发展,只能依靠科技创新,提升整个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实现人均高生产率、高收益率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低物耗、低能耗、低排放,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就一定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有力支撑,一定要改变我国人均劳动生产率低、附加值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物耗能耗高、生态环境代价高的现状。不能继续走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走科学发展之路,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二、抓住和用好科技进入重要跃升期的战略机遇,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大大增强,我国科技发展已经进入到重要跃升期,形势好,机遇大。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学科布局,生物、纳米、航天等重要领域研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我们已经具备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的条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着力做以下努力。

1.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人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资源开发观念,由注重开发自然资源转向注重开发人力资源。创新型人才一方面需要有创新的思想意识,另一方面需要有创新的专业技能。大力培育创新型人才。首先,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将各项重大设想落到实处。要深入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各种科技资源的作用,全面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快教育结构调整,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要全面贯彻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在创新实践中识别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其次,要在全民中大力开展创新意识教育和宣传活动,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全社会的创新意识,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培育创新文化,努力激发人们的创新意识。再次,要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必须着重加强三个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努力形成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二是加强党政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优先提拔具有创新意识的政府领导者,加强全社会的创新管理,树立创新的榜样,开展创新型企业家或经营管理者评选活动,激发企业管理者的创新热情。三是加强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有了这样一支规模可观、结构合理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有了保证。当前,要把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摆到突出的位置,努力培养和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2. 优化创新环境的体制机制,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条件。

首先,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特别是要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要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加强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还要加强国家科研机构在整个国家创新体系当中的骨干和排头兵作用,加强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其次,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知识产权制度是实现国家技术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其实质是在保护创新者利益和积极性的同时,促进技术合理、有偿扩散。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是我们遵守国际规则的需要,也是保护我们自主创新成果的需要,没有一个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制环境,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削弱。因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鼓励自主创新至关重要。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通过完善法律和加强执法,扩大宣传教育,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落实到各个环节,形成激发创新热情、鼓励创新行为和提高创新回报的社会环境。再次,要创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加大对自主创新的财政投入,实施激励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和支持自主创新的金融政策,实施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引进政策,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推进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建设,加强对自主创新的统筹协调。最后,要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用人机制,进一步打破平均主义,对那些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要在政治上多关心,工作上多支持,待遇上适当倾斜。要改进人才考核办法,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把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人才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

3. 突出企业在科技自主创新中的作用。

上一篇:有趣的磁铁游戏下一篇:爱上骑车小学生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