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统计员调研报告

2024-06-25

乡镇统计员调研报告(精选8篇)

篇1:乡镇统计员调研报告

统计工作调研报告

根据调研,对乡镇统计工作签于国情国力统计调查的需要和对本部门工作的负责态度,特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一、强化对统计工作的领导。首先在把统计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的同时,要经常进行研究。其次,在关心支持统计工作的前提下给予统计人员一定的使命感、紧迫感,充分调动统计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统计及时、准确、全面地为领导提供高质量、上水平的统计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强化统计机构建设。基层统计机构是一切统计信息资料的源头,我们务必借这次科学发展观学习之机、切实加强乡镇基屋统计工作建设,积极争取统计事业编制,组建一个名符其实的乡镇层统计工作站,再辅之以硬件设施的配套,稳定统计人员队伍,解决好人员福利待遇,促使其安心从事统计工作。所以健全统计机构是保证统计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

三、强化统计法制建设。统计法制建设必须认真贯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法制建设基本方针,搞好依法办统、依法治统。一是加大统计法规的宣传力度。让全社会都了解《统计法》,熟知《统计法》,并结合“五五”普法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二是统计人员在《统计法》的学习与执行中要起带头作用。三是维护统计法

制的严肃性,要坚定不移,旗帜鲜明地同各种统计违法行为作坚决的不妥协的斗争,特别对虚报、瞒报、伪造、篡改和拒报统计资料的人员都必须严肃查处,予以处理,把统计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四、强化统计办公的自动化建设,提高统计信息处理系统的自动化水平,给予统计人员更多的空余时间,从而在数据的利用上狠下功夫。

五、提高统计人员整体素质。首先,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特别是对全面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其次,给予统计工作人员业务学习的机会,使他们成为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知识的统计工作者。再次,统计人员要加强自身修养,特别要注意新《统计法》和新统计理论,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自己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统计工作站

2011年9月5日

篇2:乡镇统计员调研报告

当前我乡统计工作的现状

1、统计人员不稳定,业务素质不高。根据国家统计方法制定内容适应适应经济体制发展形势转变的需要,乡镇统计的方法制度和统计内容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乡镇统计工作除了农业统计外,又逐步增加了综合、劳动工资、和规模工业等统计内容。国家的农村抽样调查也逐步扩大,建筑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抽样工作逐步转移到基层,各项普查工作任务直接压了乡镇统计员身上了。因此乡镇统计工作繁重琐碎可想而知。然而乡镇统计人员地位低,难以提拔,待遇差等,造成大多数统计人员不愿意从事统计工作。尽管乡里配备了统计人员,但不是专职人员,而且统计人员变动频繁,有的甚至一年几换。由于统计人员 经常调换新人,而新人往往由于缺乏对综合性较强的统计工作的了解,一时难以胜任。并且新换人员往往是非专业人士,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缺乏统计专业知识,工作不能正常开展,造成统计资料的遗失、统计数字不能衔接、统计数据打架、瞎估冒评等现象发生,严重影响了统计工作的真实性、连续性和完整性。根据(统计法)规定,要撤换统计人员,必须征求上级统计部门的意见,但实际上很少这样执行。

2、部分乡镇领导对统计工作认识不够,法制意识薄弱。乡镇统计人员形同打杂,身兼数职,统计工作往是附带性工作,统计人员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其它工作上,统计员不能专心搞统计工作,造成乡镇统计员对统计业务一知半解,不能熟练掌握统计必备的知识,难以按要求完成统计工作任务。再加上乡镇统计人员的人、财、物权在当地党委、政府,统计人员常常不得不按领导意图更改统计数据,造成虚报、瞒报、甚至造成闭门造车现象。

3、统计服务不到位。由于乡镇统计工作繁琐,报表较多;而统计人员少、兼职多、业务素质不强、统计工作附带性强等特点,统计人员无瑕开展统计优质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乡镇统计人员的工作只局限于一种简单的报表收集和初级数据整理,而忽视了统计分析和综合服务的职能,再加上统计人员地位低、待遇差,部分统计人员责任心不强,缺乏工作热情,统计工作也往往局限于马虎应付,不能保证各种统计报表准确、及时上报和国家大型普查工作的正常开展。往往给乡镇党委、政府造成统计服务不到位的感觉。

4、对统计的投入不足,统计办公条件差。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大部分乡镇当前存在财政紧张,不用说大型普查经费,就连正常的统计办公经费也难以保证,统计人员的差旅费、电话费都是自己垫付,更谈不上福利补助。乡镇统计人员工作繁琐、地位低、生活清苦,条件艰苦,严重挫伤了统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二、对当前乡镇统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完善统计体制,健全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加强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的要求。因此,如何切实加强和搞好乡镇统计工作,确保统计数据源头的真实可靠,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咨询服务,成了当前各级统计部门的一项主要任务。为做好乡镇统计工作,提高乡镇统计人员素质,提高乡镇统计数据质量,提高乡镇统计工作水平,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现提出如下思考与探索。

1、改革乡镇统计管理体制。当前政府各项政策和管理对统计数据的依赖不断增强,统计数据的准确与否在很xx度上决定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我国“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下,乡镇一级统计管理是直接面向农户、面向个体私营单位的,也是任务重,工作条件艰苦,统计力量最薄弱的环节。鉴于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收入来源严重不足,运转困难,必须改革现行统计管理体制。为此,对乡镇统计工作可以实行工商、国税等部门模式,执行“垂直管理”的模式,当地政府协助管理,由上级管理部门对乡镇统计人员实行三权在上的管理模式。这样不仅可以增强统计人员的专业性,而且可以减少当地政府对统计数据的干涉,从而确保第一手统计资料的真实可靠。

2、进一步完善统计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针对当前乡镇统计的管理较为松散的现状,必须严格贯彻落实《统计法.》以及现有的相关统计法律法规。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乡镇统计目标考核制度》等配套制度。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制度来规范乡镇统计人、财、物以及各项统计工作,管理和约束乡镇统计工作,逐步使乡镇统计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从源头上确保统计数据的质量真实可靠。

3、创新工作思路、完善统计网络。“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要搞好当前乡镇的统计工作,必须要有敢为人先、大胆创新的勇气,对当前乡镇统计工作进行大胆创新。首先要组建乡镇综合统计机构、配备专职统计人员,具体负责本乡镇的统计工作。其次要整合统计资源,健全统计网络。乡镇统计工作仅靠专职统计人员是无法完成的,必须在各村、各单位指定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加强对各村、各单位的组织和协调,整合各种统计资源,形成覆盖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信息报送渠道畅通的统计调查网络。

篇3:浅谈乡镇基层统计

1 乡镇基层统计工作的现状

统计工作是枯燥的数字工作, 其前提是确保有一个好的统计管理体质。但是乡镇经济的管理体制决定了乡镇统计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

1.1 利益分配在乡镇基层统计和县以上统计部门之间失衡

不少乡镇领导只重视统计的数据, 他们对统计的认识在于只要每月的汇总上报以及数据的统计搜集的任务完成了, 上报的数据以及数字能够符合上级的要求了, 就算完成乡镇基层统计了。但是因为乡镇财政的问题, 统计设备配备不到位, 给覆盖面广乡镇基层的统计工作造成极大的困难。乡镇基层统计中, 现行的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使统计呈现一种低效率的状态。

1.2 在乡镇基层统计人员对统计工作认识不到位, 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一些乡镇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他们对统计岗位的业务不是非常熟悉, 因此, 对有关统计报表数据方面的核算上报等实际工作认识得并不是非常到位。一些基层统计的工作人员虽然也参加了市县级部门组织的基层统计培训, 但是在培训的时候, 很少对实际操作业务能力进行培训, 常见的培训往往是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以及最基本的统计人员基本上已经掌握的知识。因此, 乡镇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他们目前的业务技能已经严重影响到乡镇基层统计工作的效率。

1.3 浮夸瞒报现象蔓延

统计工作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 但是个别地方出现了虚报、瞒报、迟报、漏报、拒报统计数字的这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出现浮夸虚报现象的终极原因是因为市统计局对县年终考核排名, 主要考核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再加上点评的分数。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基层的一些党政领导同志开始干扰统计工作, 要求统计工作者的某项指标必须达到什么数。再有瞒报的问题。一些企业是民营、私营企业, 多报了没好处, 反而要多交税, 因此干脆瞒报甚至漏报, 不反应真实情况。有的是两本账, 有的干脆没有账, 叫人无从查起。

1.4 目前形势下, 传统的乡镇基层统计方法已经不适应统计调查任务的发展趋势

目前的乡镇基层统计方法以非全面调查为辅, 以全面调查为主。而在上报的时候, 各级统计数据上报的方式是以统计的报表为主。但是, 随着统计网络化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政府对统计信息量的需求越来越大, 统计报表上报的形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 统计报表的形式也阻碍了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 乡镇基层统计的未来走向

针对目前乡镇基层统计的现状, 需要乡镇统计部门以及上级各部门之间要进行一定的改革。

2.1 统一领导, 分级负责

针对目前需要统计数据的部门多的现状, 政府要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 实现乡镇统计工作由专门的县市统计部门来完成的现状。乡镇统计部门除了针对上级统计部门专门的各类调查任务进行统计工作之外, 不再应付其他部门要求的统计任务。而其他部门需要统计数据的时候, 直接到县、市统计部门进行索要。这样就有效避免统一统计数据多次统计的现状, 在很大程度上减低了乡镇基层统计部门的工作量, 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浪费。

在乡镇基层统计工作中, 政府统计活动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乡镇基层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在原来的统计管理中, 数出多门、重复统计以及各部门收到的报表口径不一, 使统计力量分散化, 不利于形成合力。因此, 乡镇统计活动的分散化需要统一领导, 分级管理, 进而实施统计调查活动的归一化管理, 将基层统计定位于县一级统计部门的要求。

2.2 垂直管理

乡镇基层统计在县级统计部门对乡镇统计活动垂直管理之后, 实现了乡镇统计资源的自由调配, 使统计人员得到了优化, 充分发挥了统计资源的作用, 在经费以及人员方面组织实施统计抽样调查, 以必要的统计报表、综合分析、重点调查为补充的统计调查体系, 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 也保证了乡镇基层统计的统计数据质量。

3 稳定基层统计队伍

3.1 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稳定基层统计队伍

一些乡镇基层统计的队伍不稳定, 这也导致统计人员本身素质参差不齐。因此稳定乡镇基层统计队伍, 建立一支勇于开拓创新的统计队伍, 才是经济时代抓好乡镇统计工作的有效途径。要保证基层统计队伍的相对稳定, 一方面需要乡镇政府管理人员不要随便抽调乡镇统计人员去做其他的工作, 也要在待遇上做到定编、定人, 保证基层统计工作的经费, 使统计人员能够安心、稳定地投入到统计事业当中。

各级政府要强化乡镇统计工作的领导, 将统计工作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保证统计工作经费支出, 保证普查、基层统计的基础建设的经费。同时, 在管理模式上要不断创新, 补足经费不足的部分, 确保各项乡镇统计以及普查工作的顺利的完成。

3.2 上级主管部门对下级统计人员要适时进行培训

上级主管部门对下级统计人员要适时进行培训, 不但要进行基础统计知识的培训, 还要进行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技能, 增强调查方法制度的可操作性以及调查统计的方式。如果乡镇统计人员因为工作原因调离, 也要提前安排相关人员进行统计培训, 以便统计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到统计工作中来。

4 大力推进基层信息化建设

在乡镇基层统计工作中, 要大力推进基层信息化建设。建立全现代统计信息网络化建设, 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统计人员工作的人力物力的利用率。同时, 要不断加大基层统计人员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培训的力度, 推广统计电子政务, 提高工作效率。对乡镇基层统计工作, 要加大统计执法的力度, 增强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加大对数据质量的审查, 避免弄虚作假和营私舞弊。

总之, 乡镇基层统计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但是只要建立健全统计数据评估制度, 稳定基层统计队伍, 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科学性和及时性, 才能做到依法统计。

摘要:针对乡镇基层统计工作的现状, 要实行统一领导, 分级负责, 垂直管理, 稳定基层统计队伍, 大力推进基层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乡镇,基层,统计

参考文献

[1]常雪飞, 晁玉方.新形势下基层统计工作要求及绩效维度[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3) .

[2]贾红斌, 陈增华.对新形势下统计工作转型的思考[J].现代金融, 2007 (7) .

篇4:乡镇统计的困境与出路

管窥基层统计现状

在统计机构和人员编制方面,各乡镇(街道)严格遵照区改革方案中制定的“人随编走”原则,采用“逐步落实、逐步交接、逐步调整”的方法,将原统计专项事业编制划归房山区统计局,基本保证了基层统计工作的连续性。

在统计工作软硬设施方面,统计所软硬设施基本到位。全区所有乡镇(街道)均建有统计工作制度、统计人员职责和统计工作考核办法,并进行了公示。在24个统计所中,92%拥有独立办公场所;100%的统计所有专门存放统计资料的档案、资料柜,并全部配备了专用电话和专用计算机,所有统计所均已连接互联网。

在统计队伍建设方面,区统计系统现有干部职工中行政编制149人、市队编制13人、国队编制11人,其他编制4人。其中具有中级统计师职称及以上人员22人。此外,区统计局制定了严格的培训计划,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基层统计工作人员开展相关统计业务知识培训和统计职业道德教育,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工作高效的统计队伍。

三大难题待解

工作任务逐年加重,数据质量难以保证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对统计监测、统计信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标设计更细,要求更高。统计任务不断加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年报等定期报表多。目前政府统计共制定了25个大类的专业统计报表制度,共涉及统计报表300余种,国家各部委布置调查项目380多种。第二,普查任务繁重。从2000年开始,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农业普查、人口抽样调查等工作接连不断,涉及国计民生的全国性普查几乎每年都有,基层统计部门不断地处于筹备、开展、收尾的循环中,形成了很大压力。第三,上级部门布置的临时性专项调查较多。各种各样的统计调查使基层统计人员负担加重,从而对工作的深入性开展不够。第四,政绩考核工作任务不断增加。为确保考核指标数据客观真实,考核结果公平公正,统计部门承担了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工作任务成倍增加。第五,调研分析任务较多。各级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情况、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都要求统计部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以满足各级领导和社会公众对统计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第六,乡镇(街道)中心工作较多。除日常的调查和普查任务外,一些乡镇的基层中心工作繁重,在从事统计工作的同时,还要长期抽调人员参与地方政府的“中心”工作,从而增加了工作负担。

人员更换频繁,业务能力不强

统计人员是统计工作的保证,高质量的统计数据呼唤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和相对稳定的统计队伍。但从调查得到的结果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第一,统计队伍不稳定。据调查,目前房山区24个统计所平均拥有统计人员5人,每个专业统计人员至少要承担2个以上的专业统计任务,普遍处于人手吃紧、应接不暇的局面。由于人才竞争与激励机制不完善,统计所优秀人才的流失也很严重。第二,统计业务素质不高。从统计人才的现状看,统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新形势统计工作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普遍不足,而集统计专业知识、经济理论、计算机技术、英语、研究等能力于一身的人才更少。

忙于各项调查任务,统计服务不到位

基层统计所既要承担国家、市和地方的各项统计调查任务,还要组织乡镇和街道的统计调查,其业务工作量的增长远远超过人员的增长。基层统计所既是区统计局的组成部门,同时也要接受乡镇级政府的领导。一些乡镇政府领导从地方利益出发,干预统计数据,影响了统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数据的权威性。基层统计人员少,个人承担的工作过重,无暇开展统计深层次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只局限于简单的报表收集和初级数据汇总整理,而忽视了统计分析和综合服务的职能。

支招基层统计建设

建立现代统计管理体制,发挥基层统计整体功能

从目前基层统计的现状来看,统计所的功能往往局限于完成上级布置的报表任务,缺乏为本地区服务的能力。建议有条件的乡镇成立相应的基层统计信息管理中心,进一步增强乡镇统计的“生产加工”能力。充分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和新的企业管理理念,以满足基层各主体的信息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信息资源在种类、数量和质量方面的发展变化,应用新的信息处理技术,健全乃至重新设计、构造基层统计的全过程。实现统计手段的计算机化、网络化和数据库化,以便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基层统计运行方式。

健全基层统计工作网络,实现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

乡镇统计是统计的基础和数据源头,基层数据搞不准,统计工作无异于空中楼阁。一方面,乡镇统计机构要逐步向“实体型”转化,充实力量,形成完整的统计网络,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实现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一方面,重视建立健全基层基本单位登记对开展好统计工作的意义。基本单位是构成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开展各项统计调查的基础。对于人员少、任务重的乡镇统计工作,做好这项工作是能否使工作赢得主动、提高质量的关键。

创新基层统计工作理念,完善统计管理体制

基层也要秉承统计服务的理念,为单位行政、为发展、为决策服务。统计业务培训也应跟上时代的要求,及时补充现代科学知识和现代意识元素,掌握现代统计技能,提高监控分析水平。要改革乡镇统计的管理体制,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统计的独立性问题,乡镇一级统计人员应由县级统计部门统一“派遣”,则人员、经费、数据质量这些长期以来困扰乡镇统计部门的难题便可迎刃而解。

加强民间统计机构参与,促进基层统计机制改革

民间统计若能得到充分发展和壮大,不仅能构成官方统计的有益补充,而且通过民间统计与官方统计以及民间统计内部之间的借鉴、参照、竞争,能起到矫正和维护统计数据真实和准确性的作用,确保统计的社会公信力。民间统计的另一价值还在于,它能凭借其更加独立、直接源自民间的特性,实现对政府施政行为的监督。引入民间统计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调查成本,更重要的是能够打破传统调查体系的封闭性,通过系统开放而提高系统运行的透明度和工作效率。

篇5:乡镇统计工作调研报告一

调研

统计部门作为政府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承担着搜集、整理、提供基本统计资料,对本行政区域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预测和统计监督,及时的向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建议等职能。乡镇统计工作是农村统计工作的基础,是农村统计数据的源头,特别是在当前,面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党委和政府都将“三农”问题视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做好乡镇统计基础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乡镇统计的职责:

完成国家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任务,执行国家统计标准,执行全国统一的基本统计报表制度,执行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监督检查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的实施;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搜集、整理、分析、提供和管理本乡、镇的基本统计资料。

二、乡镇统计的工作范围及内容。

对当前农村的社会经济基本情况和农业生产情况进行统计。主要包括:农村基本情况、农业生产条件、农林牧渔业生产情况、总产值及增加值的计算、乡镇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以及一些涉及农牧业、农村、农牧民的调查、普查。其中农业生产条件包括劳动力构成、耕地变动、牲畜存栏、农业机械、化肥等能耗、水利建设等方面;乡镇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则较全面的反映出各个乡镇的基本情况、农牧业生产条件、乡镇经济情况、乡镇企业、乡镇机构、文教卫生、社会福利生活等情况。

三、乡镇统计存在的一些问题

1、各乡镇统计人员变换频繁,县级统计部门无法控制。各乡、镇政府负责统计工作的同志由各乡镇安排,大部分又是年轻人,所以乡镇政府统计人员变换非常频繁。乡镇政府

在变换统计人员时,很少考虑统计工作连贯性、业务性的需要,随意性较大。各乡镇的统计人员很少有干五年以上的,一般是二、三年,甚至各别的一年换多个。这样的变换频度是很难适应统计工作需要的。

2、基层统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由于统计工作专业性强,人员变动频繁,基层人员统计业务培训总是跟不上步伐,造成一些统计员业务水平不熟悉,特别是新接手的同志反映统计工作非常难做。农牧业统计最原始的数据是由乡镇组织所辖各村的会计上报的,有些村会计由于对统计指标的理解不准确,造成统计数据从源头上就出现错误。

3、社会对统计认识和重视不够,一些统计人员统计法制观念淡薄,责任心不强,报表数字随意填写、改动,有些人报上来的数字不是错误连篇、逻辑不通,就是做过手脚。乡镇报表迟报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统计工作的进度。

4、人为因素的影响太多。由于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政府对下级考核时会把耕地保护、人均收入、产值等指标作为重要依据。乡镇统计人员业务虽然受县统计局指导,但人、财、物都归乡镇管理,因此,其工作完全受制于乡镇领导,统计数据,真实性难以保证。

5、与各部门的数据存在差异。

个别乡镇统计上报数据与农业、牧业、林业、民政等部门掌握的数据不一致,统计数据与其它部门的数据不一致,影响到统计作为法定数据发布部门的权威性,从而影响到整个统计系统的权威。

6、普查频繁,增加了统计部门的工作压力。

目前,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全国性普查比较频繁,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农业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基本单位普查,基本上是一个紧接一个,这样的普查频度给乡镇统计的工作增加了很大压力。

四、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1、加强统计法制意识的宣传,加大执法力度。

《统计法》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管理条例》是统计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是做好统计工作的上方保剑。借统计执法检查之机加大对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乡镇领导和统计人员的统计法制意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并要加大惩处力度,对证据确凿的统计违法行为,要坚决依法严惩,不能手软,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为才有位,要想乡镇能够认清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必须加强统计执法检查,并对查出的问题进行严肃处理,促进乡镇统计人员和统计对象按《统计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统计。

2、保证统计人员的稳定,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统计工作是业务性较强,联贯性较强的工作。统计人员的稳定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前提,统计人员的素质是做好统计工作的保证。因此,各乡镇应确保统计人员的稳定,要严格按统计管理条例的要求,调换工作时,应征求县级统计部门的意见。在选调统计人员时,要确保统计人员的素质。

3、加强乡镇统计人员培训,提高统计人员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统计工作队伍是搞好乡镇统计工作的关键。有好的工作手段和条件,也有好的制度,但必须要有“人”去做,因此常言说“一靠科技,二靠法制,归根到底靠人才”。农业统计的数据主要是由乡镇统计员上报而来的,因此,他们的业务水平、责任意识对乡镇统计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统计员变动非常频繁,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有必要对乡镇统计人员进行培训,并形成一种制度,从统计的意义、统计的方法理论、统计法制、各种统计指标的理解等方面展开培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统计认识和业务素质。各乡镇统计员反映,他们对统计业务培训也有着强烈的愿望。

4、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协调好部门之间的关系。《统计法》规定,统计部门数据具有法定地位,所以在乡镇统计员上报来的数据与农业、牧业、林业、民政部门等的数据有些差异时,为了更加准确的反映出当前农业生产情况、变化趋势,为了维护统计数据的权威,一定要经过认真的分析审核后才能公布。县统计局发现乡镇上报数与部门数据差别较大时,要先与乡镇联系、核实,如乡镇统计员的数据不是调查而来,又说不出不能保证可靠性,要求乡镇统计员重新调查,或者征求乡镇统计员的认可后以部门数取代之,而如果发现是部门的数据存在问题的,也会与其他部门沟通,告知其情况,要求他们改正,总之是要以数据真实为唯一标准。

5、纠正错误历史数据,确保数据的真实性。

由于各种原因,乡镇统计数里有一些多年来就存在的错误数据,比如:有的乡镇的上报的耕地面积偏少、有些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偏大,牲畜头数不实等,要赶紧想办法把它们纠正回来,把基数调到符合实际的水平,不能让错误的数据持续影响农业统计的质量。现在农业普查已经处于筹备阶段,农业统计应该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把各项数据调整准确。相信农业普查后,会对以后的农业统计工作提供更好的统计环境。

XX统计工作站

篇6:乡镇统计工作自查报告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乡镇统计工作自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乡镇统计工作自查报告1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统字[xx]84号文件和县统计局关于开展农村统计调查数据质量检查工作的通知精神,我镇于xx年6月6日召开镇、村两级统计工作会议,传达《通知》精神,安排部署统计数据质量检查工作,认真按照文件的要求逐项落实自查自纠、边查边改措施。现将我镇开展统计数据质量检查纠改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报告:

一、通过对我镇镇、村两级xx年1月至xx年6月的统计表和各项调查工作进行自查,我镇在统计工作中没有发生下列违法行为:

1、没有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行为;

2、没有拒报、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3、没有未经批准,擅自制印统计调查表的行为;

4、没有单位领导干扰统计数据,从而造成统计数据失真的行为;

5、没有利用统计调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进行欺诈活动的行为;

6、重点对各项统计调查和统计资料进行自查、复查。

二、我镇在抓好统计基础工作中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了镇统计站、统计站由党政办公室、统计办公室、计生办公室、经管办公室组成。人员有党政办主任、政府统计员、计生统计员、经管统计员,办公室设在党政办。

2、政府、计生、经管、教办、公安及9个村均落实了专兼职统计员。

3、镇、村统计工作均按照统计制度的规定设置原始记录,建立健全统计档案。

4、统计工作制度在自查自纠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5、政府专职统计员按文件要求持证上岗。

三、存在问题

1、少数兼职统计人员业务素质较差还不适应新时期统计工作的要求;

2、村级由于三年一届的换届选举,直接影响统计人员的工作情绪,造成部分统计表册不健全。

3、村向各部门上报的表册数据有不统一的情况。

4、企业上报统计报表屡次迟报统计资料和数据失真的情况。

针对上述情况,经政府及执法领导组研究决定,制定以下纠改措施:

1、每月统计站对村级统计员进行一至二次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村级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

2、进一步做好村级统计员的思想工作,尽量稳定统计人员队伍;

3、建议上级统计执法部门对相关企业加大执法力度;

4、统一思想,提高对统计工作的认识,完善统计工作制度,强化责任感,严禁统计资料遗失,杜绝数出多门。确保统计数据及时、准确、统一、完善。真正做到向各级领导体统制定政策真实可用的统计资料。

乡镇统计工作自查报告2

一、我院领导非常重视和支持这次统计迟报情况,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召开了会议,要求大家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全力做好自查工作。会上,大家学习了《统计法》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明确了迟报统计工作原因。

二、本次迟报统计资料我院专门成立了统计执法领导小组。经查,不存在未经批准擅自组织实施统计调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违法公布统计资料等问题;所报各项医疗统计指标真实、准确。不存在虚报、瞒报、伪造、拒报统计数据的现象。

三、存在的一些问题:

1、由于基层统计人员相对较少,可能存在对基础数据的核查不够到位的情况。

2、由于传真机等机器原因,工作上联系不到位。

四、今后,要进一步提高统计地位,保证其相对独立;要进一步强化统计培训工作,提高统计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统计能力,保证统计质量,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

乡镇统计工作自查报告3

基层统计工作是统计大厦的基石。近年来,**县统计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经过广大统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统计工作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者重要的决策咨询作用。但相对来说,乡镇一级的统计工作,与国家进一步加强基层统计工作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找准乡镇统计工作的薄弱环节和突破口,切实加强乡镇统计工作已刻不容缓。

一、乡镇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干部岗位轮换频繁,队伍不稳定

目前,**县18个乡镇全面恢复了统计站,明确了主管领导和专兼职统计员。但是,乡镇统计人员不仅承担着繁重的统计工作,还兼任着其他工作,统计工作缺乏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加之乡镇工作条件艰苦,干部岗位轮换频繁,造成统计队伍不稳定。按《统计法》规定,更换统计人员必须征求上级统计部门的意见,但实际操作中根本没有执行。统计人员的频繁变动,造成了统计资料遗失、统计数字不能衔接、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统计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

(二)统计方法制度改革滞后,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县乡农村经济发展的多元化,要求统计工作做相应的变化,而多年来,农村统计制度一成不变,农业是一个受自然影响大的行业,因自然灾害和农民生产趋向而改种、弃种的现象时有发生,而报表却不变。如春夏播种面积和全年播种面积调查表,上半年报的数字,下半年不得做任何改动,而实际的情况有时却有很大的出入。这既不能反映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进度,更凸现出统计制度和统计报表呆板,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三)统计数据处理手段落后,信息化建设进展缓慢

在一定程度上,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只局限于一种简单的报表收集和初级数据汇总整理,而忽视了统计分析和综合服务的职能。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基层统计人员少,而各种统计调查过多,个人承担的工作过重,无暇开展统计服务;另一方面,部分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偏低,缺乏应有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必要的专业知识。**县18个乡镇的统计工作是分散的,农业统计、工业统计、人口统计分别由不同的统计人员承担,也没有专职的统计人员对全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综合统计和分析,提供的材料往往是片面的、肤浅的,满足不了乡镇党委对全乡镇经济形势全面分析的要求。

(四)统计事业经费严重不足,工作清苦

大部分乡镇财政、民政、土管、计生等工作人员均有工作津贴,而统计部门因自身经费严重不足,没有能力给基层统计人员予以补助,统计人员没有任何补贴,有的乡镇统计人员连送报表的旅差费都不能保证,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二、解决乡镇统计工作问题的对策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指出﹕“要完善统计体制,健全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加强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切实加强和搞好基层统计工作,确保统计数据源头的真实可靠,成了当前各级统计部门的一项主要任务。根据**县实际工作情况,为了加强乡镇一级的统计工作,我们应当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高度重视基层统计工作,避免统计人才流失

统计工作在国民经济运行中起着指导和监督作用,为各级领导宏观决策提供依据。把统计工作当作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来抓。同时,要建立和完善统计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良好的激励机制促进统计人才不断创新,要使统计人员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自身价值不断得到实现。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适当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福利待遇,解决基层统计人员在工作环境、办公条件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增强统计人员的爱岗敬业精神。严格执行《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基层统计人员变动必须征得统计管理部门的同意,统计员必须持证上岗,统计员不得随意变动。

(二)不断加强统计业务学习,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

统计数据的准确与否主要决定于源头数据,而源头数据的准确与否主要决定于统计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县统计主管部门要抓好乡镇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乡镇统计人员要统筹安排工作,在工作中挤时间,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挖掘更深层次的内容,为领导当好参谋,为基层群众指津引渡,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三)尽快实现基层统计电算化,提高工作效率

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对统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从统计报表指标复杂化,还是从报表的趋势上看,统计工作网络化、信息化是必然趋势。还有一部分乡镇统计人员做报表还处在“手工作业”水平,及时性、准确性等。

乡镇统计工作自查报告4

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和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我镇统计站以目标管理责任书为重点,按实施管理办法做好全镇的统计工作。结合统计工作目标管理量化评分标准,现对一年来我镇统计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重视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我镇的统计工作,把统计工作纳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一是明确一名副镇长分管统计工作;二是年初有工作计划,年终有工作总结并形成书面材料;三是镇领导经常听取统计人员的工作汇报,并且有相关汇报记录。

二、基础设施完善

统计站配备有专职统计员一名、计算机一台、打印机一台、电话机一部,经常监督指导村委会搞好统计工作,适时组织村委会副主任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对相关工作建立了统计台帐、制度健全,统计资料齐全。

三、完成统计任务

统计站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统计部门部署的工作任务,不虚报、瞒报、漏报统计数据,严格做到依法统计。

四、完成普查、调查任务

今年我镇认真组织人员、安排经费,配合上级统计部门搞好人口普查工作、农村住户调查、农产品调查工作,确保普查、调查任务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以上四项标准分为100分,自检分为99分,按照统计工作目标管理量化考评办法的要求,我们仍存在不足之处,我们真诚希望县领导对我镇的统计工作提出宝贵意见,我们一定认真整改,以进一步提高统计工作水平,为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可行的统计数据和发展形势分析报告。

乡镇统计工作自查报告5

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和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我镇统计站以目标管理责任书为重点,按实施管理办法做好全镇的统计工作。结合统计工作目标管理量化评分标准,现对一年来我镇统计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重视 (自评分25分)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我镇的统计工作,把统计工作纳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

一是明确一名副镇长分管统计工作;

二是年初有工作计划,年终有工作总结并形成书面材料;

三是镇领导经常听取统计人员的工作汇报,并且有相关汇报记录。

二、基础设施完善(自评分24分)

统计站配备有专职统计员一名、计算机一台、打印机一台、电话机一部,经常监督指导村委会搞好统计工作,适时组织村委会副主任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对相关工作建立了统计台帐、制度健全,统计资料齐全。

三、完成统计任务(自评分25分)

统计站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统计部门部署的工作任务,不虚报、瞒报、漏报统计数据,严格做到依法统计。

四、完成普查、调查任务(自评分25分)

今年我镇认真组织人员、安排经费,配合上级统计部门搞好人口普查工作、农村住户调查、农产品调查工作,确保普查、调查任务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以上四项标准分为100分,自检分为99分,按照统计工作目标管理量化考评办法的要求,我们仍存在不足之处,我们真诚希望县领导对我镇的统计工作提出宝贵意见,我们一定认真整改,以进一步提高统计工作水平,为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可行的统计数据和发展形势分析报告。

乡镇统计工作自查报告6

一、加强领导,确保检查工作顺利进行

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我镇成立以吴爱群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王军涛为副组长的XX镇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经发办,具体负责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工作的督导和指导工作,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切实做到职责分工,责任明确,全力抓好全镇范围内所有“三上”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强化服务,全面完成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自查工作。

检查主要针对“三上”企业是否具备入库标准,“三上”企业是否具备联网直报条件、是否存在一址多企现象,企业是否独立真实的上报数据、是否存在被授意报送数据的行为、是否存在代填代报的违规现象以及主要统计指标之间不符合逻辑关系匹配情况。

三、检查时间安排

8月26日:工业科规上企业

8月27日: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

8月28日:重点服务业企业

四、检查结果

通过全面检查,工作组再次对统计一套表制度进行了宣传,检查结果整体良好,不存在违规操作。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统计基础工作不完善。由于多数统计员身兼数职,统计工作仅限于应付统计报表,且企业统计员变动较频繁,过去建立的一系列统计台账、原始记录要么残缺不全,要么漏登,使统计数据缺乏原始依据,数据质量难以保证。

(二)统计业务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统计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工作任务繁杂,有时候统计员对统计报表制度、指标解释理解不全,导致一些统计数出现不应有的`错误,今后我们将有针对性地对这部分统计人员进行培训,以保证数据质量。

(三)统计规范化水平依然不高。企业一套表的实施,推动了统计工作重心向基层下移,对企业直报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其中就涉及人员配备、网络设备配置、原始记录和台账的建设等多个方面。三上企业大部分电脑配置低,存在一机多用,网络不畅通。

五、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要加强督促检查,为深化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要按照上级统计部门关于深化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工作的总体部署,明确工作责任,细化目标任务,明确时间进度和质量要求,确保此项工作扎实推进、顺利开展。镇统计站要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形成深化“企业一套表”改革实施联网直报工作的长效机制。

(二)持续宣传,为深化“企业一套表”改革提供舆论保障。“企业一套表”改革实施联网直报工作是全国的大事,是统计工作的再造,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业务水平。切实加强统计队伍建设,保证统计员队伍的稳定,加强岗位培训,努力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乡镇统计工作自查报告7

半年来,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乡镇统计工作报告。由统计局的业务指导,本着以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做好工作。在工作中,首先在思想上。认识工作的重要性、责任性。推进统计工作,向经济社会发展搞好统计;其次在工作力度上。以谋划工作机制,夺取统计工作的进展,赋予工作效率。特别是抓住村级统计员的统计工作,以认清职任、明确任务、提高工作效率;然后在业务技术上。搞好经济产业的统计测算。就以经济产业发展的价值计量、增长率的提高,均为做到数出有据的统计准则。现将乡镇上半年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所做的工作

半年来,紧紧围绕本职工作的要求。以有序的工作机制,抓住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其次,在理清工作思路的基础上。侧重于工作中的三抓:抓重统计基储抓重统计测算、抓重统计调查,促使统计工作得到有条不紊地开展。

(一) 抓重统计基储力求质量提高 抓重统计基础,是搞好统计工作的首要之举。也是体现了统计业务技术得到有序进行,更是为数据质量提供正确依据,急需奠定统计基矗就工作要求,力求抓重村级统计员的业务技术和工作基矗在工作基础的要求上:

一是抓住统计网点(即:分散型产业户、规模型产业户);

二是抓重产业播种量的构成;

三是抓重产业样本定量基矗尤其是针对分散型和规模型的统计测算规则,急需确定产业户的调查基矗就工作要求,着重从这样几方面做好工作。

1.抓重经济产业统计网点。就全镇的经济产业统计,则需按照统计规则的要求,从两个方面做好工作:

①好分散型样本产业户落实(指非规模型产业测算)。据全镇十三个村,采取等距抽样的办法,已搞好560户的样本测算落实。

②搞好规模型测算户的落实。随统计规模的要求,据调查核实为225户,其中生猪规模为 216 户,则表示为统计测算点。

2.抓重农作物播种量的统计测算。就农业经济的播种格局,作出了专题的农作物播种面积统计。针对全镇13个村级统计员的工作要求,力求推进面积统计的正确性、责任性。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统计与否,直接关系到收获面积与单位产量的测算计量。

所以在工作中,着重要求村级统计员做好三项工作:

①抓重样本面积测算的正确性。对样本面积的统计,已作出了逐户上门统计。在工作中,均无出现样本面积的差错,体现了总量面积的正确性;

②抓重多种经济作物面积测算。已做到了分门别类的统计上报。

③抓重全镇总量面积的推算。根据各样本面积测算的真实性,取得了有序的总量推算。即如上半年夏播面积的统计测算,体现了经济作物播种格局,赋予经济结构的效率之举,就蔬菜面积均有增加,并作出了数出有据的统计规则,及时搞好上报。

(二)抓重统计总量、勤于经济测算。半年来,为加强统计测算,亟需作出了统计工作步伐。在工作中,紧扣着统计数值反映的时效性、责任性。及时搞好统计总量上报。就工作的要求,搞好本镇统计数据的收集、测算、分析。就上半年的经济总量,工农业总产值已完成134093万元,增长率 11.7 %、其中农业总产值为1xx万元,增长率已达15 %、农业gdp生产总值为5360万元,增长11.5%、人均收入高达3860元,增速高达16%。

篇7:乡镇统计建设工作报告

一、确定了“三步走”工作思路

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头绪多、情况杂、难度大,为了有效组织实施此项工作,市上研究确定了“三步走”工作思路。第一步摸清家底,组织市、县区工作分赴乡镇、企事业单位对其机构设置、统计队伍建设、统计业务、基础建设投等方面进行调查,及时发现,总结经验。第二步分析研究,针对市基层基础建设的实际,侧重存在的,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了性强的《市基层基础建设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和工作重点。第三步试点先行,确立了基层基础条件比较好、统计业务流程比较规范的县作为基层基础建设试点,确定标准,明确任务,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推动全面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

二、试点工作成果明显

(一)切实加强了对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组织领导

县各级党政组织都对统计工作比较重视,并对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给予很大支持。一是将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列每年的乡镇目标责任书内容之中,从机构、、数据上报、数据质量和统计服务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二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县乡统计机构。县适时成立和组建了县城市经济社会调查队和农村经济社会调查队,明确了工作职能,下达了专门的编制。乡镇统计工作站在乡镇普遍面临缩编减人的形势下基本做到了机构不散,不减和职能不变。三是加大投,努力改善统计工作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县乡两级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尽最大限度安排统计工作经费,使各类大型普查调查和常规住户调查以及其它统计业务工作完成。同时,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逐步配齐了县统计局微机、打印机及信息网络设施,并采取县乡共同出资的办法为乡镇统计站配备了微机,极大地改善了统计工作的环境和条件。

(二)因地制宜确立了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总体思路

县人口相对较少、经济结构相对单一。全县乡镇机构改革和合村并社之后,共辖5镇2乡,71个行政村,664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多,农村经济在全县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加强基层统计工作非常重要,鉴于此,解决基层机构混乱、不稳定、工作不规范、设施不配套和数据上报不及时、口径不一致以及数据质量不高等方面的突出势在必行。县在把握时机,客观分析自身存在的,有针对性地确定了全县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内容和方向:以强化职能,充实,改善条件,完善制度为重点,通过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使基层统计基础工作达到统计管理制度化、统计业务流程化、统计调查法制化、数据传输网络化的目标。一是强化统计职能。按照乡镇机构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各乡镇农村经管统计站是乡镇履行统计工作职能的具体单位,要求要进一步强化做好统计工作的职能职责,切实加强对乡镇统计工作的管理。同时,要求各乡镇成立由乡镇长任组长,综合统计、企业统计和工资统计为成员的乡镇统计工作协调小组,负责乡镇统计工作的协调管理。各村成立由村主任任组长,村文书和各合作社社长为成员的统计工作小组。二是充实工作。按照人事下达的编制,每个乡镇固定1名以上的具体负责综合统计工作。同时,结合农村基层组织整建,明确村文书为各村统计员,由乡镇行文指定各合作社社长为各村统计工作小组成员。三是改善工作条件。通过协调和沟通,督促为乡镇统计站落实办公用房,调剂办公桌椅、资料柜,制做统计站标牌,启用统计站公章,开通计算机网络。经初步验收,到目前,全县乡镇统计基础工作基本上做到了有牌子、有章子、有、有电话、有档案柜、有能与上级统计互联互通的计算机网络和保证工作开展的经费。四是完善工作制度。从完善工作制度手,规范业务流程,完善了原有的5项制度,并根据工作实际制定了新制度4项。县统计局将所有统计工作制度、台帐表式、指标解释和实用统计法律法规编辑装订,下发乡镇统计工作站遵照执行。同时要求各乡镇统计站将主要工作制度和统计机构网络全部张榜上墙,接受社会,基本上形成了形成了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和规范有序的工作运行机制。

(三)统筹协调,多方配合有效地推进了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

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是一项常规性

工作,但它涉及到、编制、经费等多方面的内容和众多的行业领域,做好协调沟通,争取各方面的配合支持至关重要。一是及时安排部署。市统计工作会议之后,县及时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会议精神,经讨论研究将基层基础建设内容列今年全县统计工作的重点,在全县统计工作会议上进行重点安排,同时将建设工作的内容纳对乡镇统计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细则之中,为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二是主动汇报沟通。县被确定为市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试点之后,及时将试点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工作打算向领导进行了专题汇报,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十分重视,对搞好试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统计试点的机遇,有针对性地解决好工作中存在的,为做好今后的统计工作打好基础。同时,县专门召开会议进行动员安排,并要求人事、编制和各乡镇都要从全县工作的大局出发,支持配合统计局搞好试点。三是明确工作标准。为了推进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扎实稳步开展,根据调查摸底的情况和全县工作的实际,制定了《县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报经县批准后由县办公室批转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同时,还制定了《县乡镇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实施细则》和《县乡镇基层基础建设工作验收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对建设内容和标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起到了较好地引导作用。四是加强检查指导。全县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全面展开后,局领导班子成员和业务骨干深乡镇一线分片包干,指导帮助乡镇开展工作,协调解决具体,确保了既定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几点体会

篇8:乡镇统计工作浅析

乡镇统计工作为统计单位同基层相关单位有效联系的平台, 为整体农村做好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核心环节。乡镇统计工作效果直接对县级区域统计管理产生根本影响, 做好该项工作对保障乡镇统计信息数据的科学精准性, 提升统计工作质量, 推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受到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形势的影响, 乡镇统计工作越发复杂, 实践任务较为繁重, 并呈现出统计工作中的一些不良问题。首先, 统计工作法律意识较为淡薄, 由于一些责任人不具备良好的统计观念, 因此没能给予统计工作良好的配合, 令其实践难度大大增加。同时, 少数乡镇以及村委会领导人员欠缺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科学认识, 依法统计理念薄弱, 没能科学掌握统计制度规章, 导致统计信息的不良失真。而统计工作人员效率有限、时间无从保障, 也令推迟报表的现象经常发生。由于从事该项工作的员工素质水平有限, 进而对整体统计质量水平产生了不良影响。具体体现为技术型人才相对欠缺、人员文化素质水平不高、责任心有限、业务技能掌握不熟练、工作人员岗位频繁变更、专职统计人员职能无法全面发挥、统计资料多为会计人员进行填报等等。

另外, 统计技术手段层面也存在一定的落后问题。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环境下, 统计工作信息化影响统计管理质量水平与实践工作效率, 还会对领导层制定决策以及发展计划形成重要作用与影响。当前, 一些乡镇在信息化设施配备层面并没有给予全面的重视, 导致统计技术手段较为落后, 需要快速全面整改, 方能优化信息服务, 提升统计工作信息化管理水平。

二、乡镇统计工作科学策略

(一) 加快乡镇统计管理改革, 实现资源整合

为优化乡镇统计工作, 应加快管理体制改革, 依据分布、科学、统一、良好的实践原则, 实现乡镇统计管理一套表。在统计范畴上应从较为片面的农业统计逐步发展成对经济综合的管理统计。工作内容上, 应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统计向着林业、牧业、副业、渔业、建筑、服务、工商统计全面过渡。报送时间则应依据相应的统计管理内容履行月报以及年报。工作流程应遵循按地域的科学原则。即但凡地域界限范畴中的有关经济社会管理统计均为乡镇承担组织上报任务。统计指标规定层面应保证地级、县级以及乡级均适用, 令乡镇发展成监督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能机构, 进而提升乡镇统计员工工作积极性, 优化实践工作效果。为促进乡镇统计资源的有效整合, 提升应用价值, 应实现各个层面的有效协调, 组建乡镇统计管理联合部门, 令各个站点统计数据信息全面囊括入联合部门工作职责范畴之中, 进行统一一致的审核与上报, 进而令乡镇统计工作更加体现科学性、综合性以及集成性, 预防各地为政、信息不准确的问题。另外, 应将乡镇统计员工的整体素养管理培训囊括至统计基础任务之中, 遵循以人为本的科学实践原则, 制定合理科学的培训管理计划。应实行各个省市地区分布培训管理方式, 将培训措施真正的落实到位。可引入派出去、引进来的政策, 并出台专项配套经费管理制度, 有效的预防无组织、职能不履行、经费不充实的弊端问题。针对培训工作应实施必要的监督检查管理, 利用专项评估、考核管理模式明确各项措施的执行状况, 提升员工学习培训积极性, 优化学习效果, 真正促进统计员工知识结构更新, 令他们扩充视野、提升素养, 真正的做好本职工作。

(二) 实现信息化统计, 完善考核管理

信息时代, 乡镇统计工作涉及的数据与信息量与日俱增, 统计报表各项指标更为复杂。为此做好信息化统计尤为必要。针对当前乡镇地区信息化工作设施来看, 仍旧需要投入大量专项经费进行补充与完善。为提升统计工作时效性、精准性, 应注重对各类陈旧设施的更新换代, 针对统计工作内容配设专业信息化管理工具, 加快实现无纸化办公, 提升统计员工信息化工作积极性, 令他们从大量机械、重复的工作中脱离出来, 有精力从事更高层次的统计管理工作。为提升乡镇统计工作效率, 应编制乡镇统计工作目标考核管理制度、报表报送程序、统计数据综合质量评估以及责任追究管理体制, 进而真正提升乡镇统计工作规范性, 加强制度约束执行力, 由源头上确保统计信息数据整体可靠性与价值性。

(三) 强化统计执法, 预防统计腐败

统计法为统计员工实践工作的行为准则, 为优化统计工作质量的根本。履行统计法制度过程中, 基层乡镇统计工作依然包含有法不依、追究管理不科学、执法管理不严格、腐败现象滋生等负面问题。因此, 统计单位应强化宣传管理, 将各级领导人员、统计工作人员以及具体的统计对象视为重要的宣传目标, 令其更加重视统计工作。宣传管理的基础上应强化统计执法管理, 令统计员工与对象依据统计法履行职责, 预防统计腐败, 提升统计管理水平。

另外, 应成立垂直统计工作站, 优化组织管理, 适应时代特色与发展形势, 创新工作理念。就当前乡镇统计管理工作制度无法适应现代发展需求的状况, 应优化统计工作环境, 组建乡镇统计联合机构, 并针对主体工作人员实施垂直管控, 确保各项经费落实到位, 降低人为干扰影响, 确保证令通畅, 真正提升乡镇统计工作水平。

三、结语

总之, 针对乡镇统计工作重要性, 我们只有全面明确乡镇统计实践中存在的不良问题, 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 加快乡镇统计管理改革、实现资源整合, 做好信息化统计与考核管理, 强化统计执法, 预防统计腐败现象, 方能真正优化工作质量, 推进现代乡镇统计工作实现信息化、优质化、持续化、现代化的发展与提升。

摘要:本文就乡镇统计工作重要性, 探讨了实践阶段中存在的问题, 并制定了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对提升乡镇统计工作水平, 创设显著效益, 推进乡镇持续健康发展, 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乡镇,统计工作,策略

参考文献

[1]杨舒.乡镇统计工作机制有效运转的思考[J].统计研究, 2009 (11) :95-96

[2]杨立勋.中国乡镇统计建设:现状、问题及建议——基于全国13个地级市、县乡镇统计建设调研报告[J].改革与战略, 2011 (11)

上一篇:梦想英语演讲5分钟下一篇:2015课题开题报告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