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读书笔记

2024-06-24

社会学概论读书笔记(精选8篇)

篇1:社会学概论读书笔记

社会工作概论读书笔记

031909132陈健

毒品是众所周知的魔鬼,它可以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使吸毒者的行为、情绪反应和思维过程发生变化。反复使用可以发展成瘾,即尽管有消极的后果还是会强迫性地使用一种毒品或物质。上瘾的特征为生理上的依赖(身体组织需要有这种药物才会功能正常)和心理上的依赖(当一个人相信只有身体内有这种化学物质,感觉和思维才能正常)。所有精神类药品都会有心理依赖成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药品都会发展成生理上的依赖。现今有可能被滥用的毒品主要有麻醉剂、兴奋剂、抑制药物、幻觉剂、大麻、吸入剂和类固醇。

很难估计有多少人正在吸食毒品。但是吸食毒品的人正在增加是可以确定的。许多吸毒的人都丧失了社会生产力。他们经常会出现健康问题,他们的家庭承受着情感冲突和经济上的损失。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食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此外,吸毒还使得成千上万的资金流入到有组织的犯罪团伙中,社会损失了大量的财富,纳税人也为此支付了许多钱来挽救吸毒者。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与毒品有关的问题主要执法人员关心的事情。很少有人去医治有毒瘾的人,或者是帮助有毒瘾的人康复,因为他们数量很少,并且人们大都相信人只要一染上了毒瘾,就无药可救了。但是当这个问题愈演愈烈,尤其是当吸毒蔓延到郊区时,此时感到担忧的大众开始寻找阻止吸毒的蔓延、挽救受害者、重建家庭的办法。要完成这个任务,需要一个有责任心的社会的共同努力,即由执法部门、医疗行业、学校、立法机会和社会机构,所有力量一起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而社会工作参与的方案可以归为三大类:(1)预防吸毒(2)治疗受害者及其家庭(3)减少滋生吸毒的社会条件。为了解决毒品问题,必须加强预防。学校和社会机构的社会工作者需要对那些潜在的导致吸毒的状况提高警惕,并采取必要的步骤加以改善。社会工作者在毒品预防和教育方案中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但并不仅仅局限于这些方面:从小学开始在课堂上进行有关毒品危害的教育;安排聆听令人信服的演讲;开办承认教育课程;帮助公司和工厂利用相关教育;培训做吸毒者工作的专业人员和专业人员的助手;向大众提供容易到手的相关信息。社区工作方案一般都是特别优先考虑的处置吸毒者的方法。它把社会服务、精神病服务与药物治疗想结合。治疗性服务有心理治疗、家庭治疗、药物和化学治疗,以及个人和小组辅导。因为使用不同毒品的治疗会有差异,所以为吸毒者提供了许多形式的治疗。对一些吸毒者起作用的治疗方法可能会对另一些人不起作用。吸毒治疗中心的工作包括紧急看护、住院医疗、门诊、化学治疗、治疗性社区以及转介服务。社会工作者是这些专业工作团队中的重要成员。因为有大量的治疗方法,吸毒者可以选择最适合他们的治疗方法。门诊服务是花费最少的。长期的住院治疗费用昂贵,许多人负担不起住到完全康复。在为个人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对其社会和家庭关系、工作机会以及个人的长处进行评估,然后再决定哪种方法更适合其需要。社会工作者对社会资源有所了解,他们可以为吸毒者提供信息,让他们知道可以利用哪些类型的治疗设施。社会工作者也可

以帮助协调应对这一问题的各方面的力量。为了抗击毒品的广泛使用和滥用,一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会起作用:(1)加强亲子关系;(2)强化父母在家庭中的积极作用;(3)向孩子阐明父母的价值观;(4)使年轻人从学校生活中得到社会和情感上的收获与支持;(5)安排所有社会设置为青年人所做的工作都致力于促进青年人的成长,帮助青年人在心理上、治疗上和教育上有所收获。

社会工作正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吸毒者的治疗中。例如在酗酒问题上,酗酒者的家庭总是会受到影响,需要社会工作者帮助他们来了解这个问题,减轻恐惧、焦虑和罪恶感;帮助他们巩固家庭;同时学习扶住酗酒者。许多传统的社会工作场所召唤社会工作者提供帮助,如少年法庭、承认缓刑和假释机构、精神健康诊所、医院、家庭辅导中心、学校、大学健康与辅导中心,以及私人开业机构。此外,药物治疗中心也正在雇佣社会工作者。在许多地方,社会工作者即是行政管理人员又是治疗师,他们与精神病医生、内科医生、心理学家一起工作,也经常与那些以前吸过毒,可能接受过,也可能没有接受过专业辅导员训练的人一起工作。一些毒品上瘾和滥用者在开始吸毒前有严重的人格问题,社会适应不良,或者有不良的家庭影响。直到处理和克服了这些早期的问题,治疗才有可能完成。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这方面的服务。处理吸毒和毒品依赖会使社会工作者面对以前没有遇到过的许多问题,要应对这些问题,需要新的方法和新的思考。

传统个案工作方法中的一个大问题是试图用可以接受的、能带来满足感的东西代替毒品,这对吸毒上瘾的人没什么感召力,因为任何东西都不能带来毒品所产生的“世界真美好”的飘飘欲仙的感觉。虽然不应该放弃个案工作的方法,但是对待那些放弃毒品的动机不强的当事人,必须灵活运用。如果吸毒者没钱继续吸毒;如果他们为躲避警察而精疲力尽,家庭或朋友不在支持他们或厌弃他们的瘾君子行为和问题,身体又患病;如果他们的密友死于吸毒过量;或者如果他们不得不在去监狱还是去治疗之间做选择时,他们就会寻求帮助。

对于一些依赖毒品的人来说,仅把目标设定为戒掉毒品是不现实的。随着化学疗法的使用,许多在戒毒治疗中心不能继续治疗的人找到了康复的方法。社会工作者可能制定了完全戒断的最终目标,但是必须意识到如果能达到,也是要经过多次反复的。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重要的是要意识到不管戒断了多久都是向前迈出了一步,对吸毒者、家庭和社会来说都有重要意义。成瘾者经常在出现危机时重新使用毒品。

社会工作者参与吸毒者、酗酒者及其家庭的工作的一些方法可以通过一些例子来阐明,治疗尚未成瘾的青少年是困难的。大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整体参与的方法是必要的。父母和青少年必须共同拟定一套基本原则。在家里不应该放有毒品,父母必须保证做到这一点。父母必须一直保持警惕,通过行使家规以及给予爱来强制执行订立的原则。大多数的父母内心都希望成为好父母。通过执行这些原则,父母开始感觉到受到了尊重。父母也开始把自己看做是孩子生活中的积极力量。许多时候,青少年会对家庭中更积极些的气氛做出反应,感觉到父母确实关心自己取得的成绩,关心自己。当家庭气氛开始改善时,社会工作者应该给予父母和青少年积极的反馈。工作者能够发挥重要作用,让家庭已有的改善保持下去。

社会工作为酗酒者提供治疗比较迟缓,它让这一庞大的群体从匿名戒酒会和救世军那里获得帮助。酗酒者和他们的家庭同样非常需要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对此,社会工作可以用传统的和新的治疗方法提供服务。像其他毒瘾一样,没有一种治疗方法对所有的酗酒者都是有效的,许多治疗方法大大地增加了成瘾者找到适合自己需要的治疗方法的可能性。

目前解决吸毒问题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情况越来越明显,需要整个社会一起努力从曾经被认为没有希望的领域开拓出路。社会工作可以为之助一臂之力。

篇2:社会学概论读书笔记

是毛泽东1930年5月为反对当时中国工农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关于调查研究问题的重要著作。原名《调查工作》。这是毛泽东最早的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那时没有用“教条主义”这个名称,而叫它做“本本主义”。基本内容

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从认识论高度第一次鲜明地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等著名论断;阐明了社会调查的重要意义,以及调查的目的、对象、内容、方法和一些技术细节;揭露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及其对革命事业的危害,批评了红军中一部分人安于现状、墨守成规、迷信“本本”、不愿作实际调查的保守思想。文中还表达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思想,这是第一次明确提出党的思想路线,首次提出是1929年6月[1],强调共产党人要坚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历史意义:这篇著作提出和阐明的重要思想原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生动概括,是作者应用马克思主义从事社会调查,同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作斗争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它反映了毛泽东思想的三个基本点,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思想雏型,标志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初步形成。读后感:通过学习《反对本本主义》,对于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养成密切联系群众,站到群众中去,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话虽如此,做起来并冒得那么简单!文-革后,党内坚持两个两个“凡是”的思想,教条主义的理解毛主席的话,让活人寒心,也让英灵不得安身!如让毛主席知道,不抽他们几个耳光子那还行?正是因为错误的思想,才是国家经济建设困难重重,徘徊难进。毛主席曾在文中指出:“盲目的表面无异议的执行上级的政策,这不是真正执行上级的政策,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手那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办法。”何以如此?不东脑筋啊,不深入调查,具体的制定具体方案,只顾生搬硬套,造成损失,却因看上去“未犯错”而难以罪责,美哉,妙哉!损失在谁?还不是国家。我认为,对这种不作为的领导,应该重责!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基本内容:这是毛泽东在1930年给林彪的一封信。是为答复林彪散发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征求意见的信。毛泽东在这封信中批评了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一种悲观的思想。1948年林彪向中央提出,希望公开刊行这封信时不要提他姓名。毛泽东同意了这个意见。在收入本书第一版的时候,这封信改题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名批评林彪的地方作了修改。

此文,进一步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

1、写作背景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国革命暂时进入低潮,毛泽东同志领导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但是,当时党内有“左”倾思想的人,仍幻想以大城市为中心举行武装起义;而以林彪为代表的有悲观思想的“右”倾机会主义者,在强敌进攻面前,怀疑革命根据地发展的前途,提出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他们不相信革命高潮很快就要到来,不愿经过艰苦奋斗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主张用轻便的流动游击方式去扩大政治影响,等到全国各地争取群众的工作做好了,再来一全国武装起义。历史意义:时中国革命的主观力量虽然弱,但是立足于中国落后的脆弱的社会经济组织之上的反动统治阶级的一切组织也是弱的。这样中国革命的走向高潮,一定会比西欧快。在1927年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党内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也是很自然的。但若从实质上看,那便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这在五卅运动及其以后的大革命运动已经得了充分的证明。马克思主义者对未来的发展和变化,只能说出个大的方向,不可能机械地规定时日。所谓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正如毛泽东所说的,“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的这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那时安定了不知多少党内的同志,使他们看到了希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这星星之火,使胜利的红色旌旗飘遍中国,点亮了中国革命的灯塔,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党凭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坚定信念和“艰难奋战而不溃散”的艰苦奋斗作风,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胜利。

读后感:做事坚持不懈,越挫越勇。当我们认定要做某一件事的时候,就要立场坚定,就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不要稍遇挫折时就产生悲观情绪,并把这一情绪一般化扩大化,从而感到胜利的渺茫就放弃所持,而应当越挫越勇,越是环境恶劣,越是艰难困苦就越要坚持,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成功机会。往往越到艰难的时刻,离胜利就越近。故毛泽东同志在信中提到,党内同志应该克服困难,在游击区域内建立红色政权以迎接革命高潮的来临。事实证明,正是共产党人的这一精神使他们走到了最后,走上了历史的最高舞台。成功首先要有坚定的信念,其次要有坚持不懈,艰苦奋斗的精神,最后要有正确的行事方法。三者缺一不可,没有信念,何谈奋斗;没有正确方法,何来事半功倍;没有锲而不舍,何以功成身就。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背景说明

是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12月13日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这次中央工作会议为随即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充分准备。邓小平同志的这个讲话实际上是那次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基本内容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主要谈的是: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第二部分,确立解放思想的重要性之后,讲话强调,解放思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就是要真正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集中制.我们需要集中统一的领导,但是必须有充分的民主,才能做到正确的集中.第三部分主要谈了对于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强调,处理遗留问题为的是向前看.最后一部分,讲话提出,要向前看,就要及时地研究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历史意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实际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这个讲话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作了深刻系统的阐述。特别是提出“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问题”、“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详尽地论述了解放思想的意义、任务、方法和重点,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从而开始打破了党内长期存在思想僵化的状态,为开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莫定了极为重要的思想基础。邓小平在讲话中的这些重要思想观点的提出,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开端。读后感

在新时期的起始阶段及整个进程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世纪新征程中,始终是起统帅、开路作用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可以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一定要大力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以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创新而不可因循守旧的精神状态。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谨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时刻用这一思想武装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国家,我们更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并不断的丰富其内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建设我们的国家,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时代背景

1979年1月18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理论务虚会,讨论工作重点转移后的理论工作问题。邓小平在会上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1] 拨乱反正工作全面开始后,社会上极少数人曲解“解放思想”的口号,打着“社会改革”的幌子,夸大党在过去工作中的错误,企图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基本内容

四项基本原则是:“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这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国之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历史意义

四项基本原则从根本上规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性质、根本特征和根本方向,是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是长期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体现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是不可动摇的立国之本;而且写进了我国宪法,任何时候都要加以坚持。(3)四项基本原则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起着三方面的政治保证作用:一是保证有一个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保证有一个团结稳定的环境;三是保证有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读后感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揭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反映了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要求,是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客观依据。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是党和国家团结、稳定、发展、进步的最重要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就是通过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证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党就有一个明确的政治方向,全国各族人民就有一个团结凝聚的核心,一切活动和工作就 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

篇3:社会学概论读书笔记

一个新的理论能够得到广泛的关注与承认并跻身主流, 不仅在于其论证的严密逻辑, 还在于这一理论确实独辟蹊径, 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或是运用一个全新的方法, 讨论了学界之中从未触及过的研究范畴。显然, 温特的建构主义符合了这些要求, 尤其是他对于无政府状态的三种分类, 在我看来正是讨论了之前国际关系理论中不会触及的理论大前提, 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填补理论空白。

与结构现实主义一样, 建构主义认为国际体系结构影响了作为个体施动者的国家。只是温特走得比华尔兹更前的是, 他提出国际体系结构不仅影响到国家的行为, 更能够影响国家的身份与利益。前一种影响温特称之为国际体系结构对国家行为的因果作用, 而后一种就是他所谓的国际体系结构对国家身份与利益的建构作用了。

温特之所以要辨明这一建构作用的目的是想证明国际政治的变化是存在可能性的, 也就是说, 在传统国际政治理论中所认定不可能发生改变的前提假定, 例如无政府逻辑, 实际上是一种可以沿着时间进行线性发展进步的。因为, 无政府逻辑实质上是由国家以及国家间的相互关系结构来决定的, 而由于国家的身份与利益是社会建构的, 而非生来固有的, 因此无政府逻辑也并非是一个永不变化消亡的终极定量。但同时, 温特还强调了, 建构主义虽然认定变化有实现的可能性, 但却不似激进主义一样, 认为变化是容易实现并鼓励人们去实现, 相反, 他认为, 国家身份与利益, 或是无政府逻辑, “一旦建构完成并加以制度化, 就会成为最强大的惯性源泉”1。

温特认为无政府状态并不是一种单一的逻辑, 而是至少存在三种结构:霍布斯结构、洛克结构以及康德结构, 在这三种结构中分别是敌人、竞争对手以及朋友的角色在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其中, 温特认为“角色”这一概念是国际体系结构理论研究的关键概念。他想要表明的是, “角色”应该是一种相互性的概念。进而, 温特进一步提出, 并非是体系中所存在的共有观念或文化促进或阻碍了合作。国家间能否合作, 合作能否维持, 取决于个体对于自我与他者之间角色关系的确定, 角色一旦确定, 个体就会自然基于对他者的再现界定自我姿态。一国通过确定“一种独特的自我对他者的姿态或取向”来决定他们之间的互动方式:是相互威胁、是相互竞争还是相互结盟。

下面, 我想详细说明一下温特所指明的三种无政府文化。

首先, 霍布斯文化。在这一无政府结构中, 温特指出, 一国对于他国的角色定位是“敌人”。一旦角色确定, 国家可能采取的对外政策和行为就会是:采取强烈的改变现状的方式, 摧毁或征服敌人;并不考虑可能的毁灭性后果, 单纯只为了最大限度地打击对方;重视相对军事力量;无限度地使用暴力。

其次, 洛克文化。洛克文化是由竞争对手的角色结构建立的。竞争对手不像敌人那样具有生死攸关的威胁, 不会试图统治和消灭对方。如果国家之间的相对主体位置是竞争对手, 它们往往表现出以下的行为取向:承认相互主权, 并因而有一个共有的期望———国家不会试图夺取相互的生命与自由;由于主权制度的存在, 安全已不再稀缺, 因而国家会更对考虑绝对收益, 重视未来效应;虽然竞争导致的冲突可能使得国家诉诸武力, 但是军事力量的意义已经不像对敌人那样至关重要;一旦战争爆发, 竞争对手会限制暴力的使用程度, 不以消灭对方为最终目的。

最后, 康德文化。康德无政府结构的角色确定为朋友。在康德文化中, 国家之间相互再现为朋友, 并为之遵循两条基本规则:不使用战争和战争威胁方式解决争端;以及如果任何一方的安全受到第三方威胁, 双方将共同作战。简而言之, 就是非暴力规则与互助规则。朋友的角色定位并不说明在康德文化中不再会有争端, 只是确定朋友间的冲突不会再以暴力战争的形式来解决;并且由于预期其友谊的持久性, 争吵就不会有损其对彼此的互信。

显而易见, 这三种无政府文化之间是有一定的从无序战争向有序和平的进步性发展趋势。对此, 温特的态度是谨慎的乐观, 他认为:“即使无法保证国际体系的未来会一定比过去好, 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至少不会比过去差”。一旦这种从霍布斯文化向洛克文化进步得以内化, 就很难退回到霍布斯文化中。但是, 考察历史我们会发现, 事实上霍布斯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仍是惯有的状态。国家之间仍会偶尔掉落于霍布斯文化之中。因此, 现实主义所认为的无政府主义状态是国际政治的永恒逻辑与历史经验并没有不符与冲突。但是, 必须承认, 温特成功地验证了无政府文化是由社会建构这一观点。因而, 无政府状态并不再作为一个恒定的常量, 而是一个可以由国家自身重新定义其身份与利益, 以及界定与他者间角色来完成改变的因素。

摘要:亚历山大·温特的《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是建构主义的集大成之作。作为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之外第三种主流学派范式, 建构主义在国际关系理论中讨论了学界之中从未触及过的研究范畴。本文指出了温特对于无政府状态的三种分类, 认为这样的分类正是讨论了之前国际关系理论中不会触及的理论大前提, 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填补理论空白。

关键词:建构主义,《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无政府文化

参考文献

篇4:社会学概论读书笔记

关键词 高职院校;《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

《社会学概论》课程是从社会整体出发研究社会的构成及其运行规律的一门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既是社会学专业的入门课程,又因其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成为很多非社会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内容,目前我院的物业管理专业将《社会学概论》作为必修课程。对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来讲,《社会学概论》这门课程包含概念和理论系统比较复杂,尤其是对于基础较差、求知欲较弱、学习急功近利等特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同时高职更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发与培养,培养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并帮助学生适应迅息万变的社会。

对此,如何结合高职学生特点,改善《社会学概论》这种基础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学生会学、乐学、善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潜心的探索与实验。

一、一种教学理念——学生参与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满堂灌式”、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越来越引起学界反思,尤其对高职院校来讲,特殊的学生特点更对传统教学理念提出了挑战,“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育模式应运而生,它明确了学生参与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具体看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操作。

1.明确学生需求是学生参与的根本

明确学生参与的教学理念,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每个环节用心去体察学生的需求。

对于《社会学概论》这门课程,教师要结合学科性质和高职学生的特点确立合理的教学理念,转变教育观念。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学习社会学只是为了扩充知识和提高能力,不能像社会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一样从事相关的职业。他们关注的是了解与社会、自身、生活和专业相关的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并进而能掌握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达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并适应迅息万变的社会,而不只是掌握理论。

2.创造参与机会是学生参与的前提

在《社会学概论》的教学过程中,本人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将学生推向教学的舞台中央,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第一,学生参与教学。使学生参与到教学内容的选择中,要求教师对教学课题有所选择。一方面要能够与学生所关心的社会现象、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并且能够联系学生所掌握的背景知识以及生活应用知识实际,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内容中,这样学生就会倾注很大的热情在学习中。

第二,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学生参与理念告诉我们,学生也能是学习活动的创造者,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有利于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挖掘潜能。如下文所示,教师可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为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创造机会,除此之外,教师可引用一些活泼有效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讲到“社会化”这个知识点的时候,笔者借鉴心理学中的“我的生命线”这一活动,引导学生回顾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甚至未来的成长历程和规划。学生在体验心理游戏的形式中,发现了社会化过程中家庭、朋友、同学、老师等多群体的影响,对社会化的过程有了真切的理解。

二、多种教学方法——综合使用 优化组合

在《社会学概论》课堂中,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需要根据各种教学方法的特征,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加以综合运用。

1.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顾名思义就是借着扮演角色的方式来达到体验及学习的目的。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深地体会社会学相关理论,本人在《社会学概论》教学的过程中尝试运用角色扮演法来辅助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理论知识和社会情景的了解,进行角色演绎。

在“社会互动”一章的学习中,教师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上表演一段生活中的互动场景,如社会冲突,合作、竞争、强制等内容,以及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等沟通方式,对生活中的社会互动有更加直接的认识,角色扮演完成后,由教师和本小组及其他小组成员进行反馈评价,各小组结合情景模拟效果,展开交流切磋,提出质疑,分享成果。

在角色扮演中,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专业的热爱。

2.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全班学生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各抒己见,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多边交流,寻求获取真知和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

在“文化”一章的学习中,笔者就提出选题——“谈谈你家乡的文化”,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文化元素,同学们纷纷积极参与,从饮食、娱乐、名声、姓氏等角度阐释自己眼中的文化,将专业视角和普通生活结合起来,对社会现象的认识更准确,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保证讨论式教学的效果,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因素:把握选题,确切有效;把握预习,有备而来;把握方向,避免离题;把握时间,充分讨论;把握评价,及时反馈。在讨论前、讨论中、讨论后整个过程中动态监控,引导学生对相关理论和概念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3.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思考以及相互间进行讨论和争辩,以提高思维、推理和处理问题能力的教学过程。

比如在“社会问题”一章的学习中,教师可选择当前比较热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几位成功就业和无法就业的应届毕业生的自身状况和求职过程的案例,要求学生贴近生活,接近社会,认真研究分析,结合理论知识和自身了解,探讨自己对就业问题的认知,同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态度和职业准备。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型教育,集科学性、实践性、直观性、启发性、趣味性于一体,促进了教学相长,加深了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有利于弥补传统教学中“填鸭式”灌输知识的缺陷,是《社会学概论》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教学方法。

4.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自行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最后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一般流程为“信息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成果展示—最终评价”。“

在“城市社区”一节的学习中,教师可将城市社区的特点、发展现状、趋势等作为学习项目由学生独立探究的项目。首先,经过师生共同设计和论证,将项目主体确定为“现代社会的城市社区建设”。然后,学生经过社区调查和前期资料搜集,分组确定项目的主要目标,或者为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措施;或者为城市社区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或者为和谐社区建设;或者完善为社区教育和卫生等,并根据目标确定相应的工作方案。第三步,项目实施阶段。根据项目目标,不同组别的学生分别奔赴社区现场,完成进一步资料收集。第四步,汇总资料搜集的结果,撰写社区建设方案,最后,各个小组展示研究成果,教师、小组成员和其他小组要从各个角度对这个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以利于提高下一次项目教学的质量。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对社会学的方法有所体会和了解,它改变了之前的闭门造车的做法,使学生学到了许多课本上、课堂上、理论上都无法学到的东西,还有助于营造企业岗位氛围,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适应市场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邢振江,徐文涛.情景模拟教学—— 案例教学的拓展和深化[J].未来与发展,2010(9).

[2]欧阳晓明.提高社会学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实践[J].九江学院学报,2006(4).

篇5:社区概论读书笔记

一、全书的架构

本书共分十五个章节,以静态描述台头村的自然环境和产业构成开始,重点突出了台头村家庭这一初级组织的类型,内部关系,家庭的经济功能和初级礼仪功能和教化功能和家庭的发展历程,而后用三章的篇幅展开村庄组织的相关论述,同样是从村庄组织的构成类型入手,对村庄组织的形成,领导人的选择和各种冲突矛盾逐一予以阐述和分析,最后以少年天喜的故事作为案例收尾。最后有两个附录,一是台头使用的农具,另一个是日常的亲属称谓。应该说,此书较全面地描绘了台头的生活全景,特别是以家庭为核心的活动和以村庄为核心的活动是全书的重点也是亮点。

二、写作目的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向读者呈现台头村的“整合的总体画面”,以促进文化理解,同时为乡村重建运动提供地方性知识。因此写作方法、全文的布局和行文都是围绕这个目标进行的。

三、该书的贡献

⒈长远性影响

书中的台头村是以世纪初叶到40年代为场景的,是当时旧中国北方农村的典

型代表,台头村的宗教信仰是西方文化和思想渗透的缩影,而家族和乡绅势力则是中国传统势力的象征,两者同时汇聚于台头村,正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大背景下中国沿海地区中西方思想和势力交锋的缩小版。

本书凭着对战后乡村社区生活的整体性把握,形成了农村社区的“蓝图”大致可以勾划出40年代之前的中国农村的生活,因此杨先生关于台头村的研究为我们了解当时背景下中国农村社区的基本状况,农村的婚姻形式、家庭模式、组织类型和人际关系网络以及潜藏在背后的深刻的经济文化根源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当前开展农村社区研究提供了背景资料。

美国农业部推广主任威尔逊对这本书所做的贡献给予了肯定“在我看来,杨博士的书将会做出巨大贡献,它有助于我们在机会和发展更高产、科学的农业过程中提供中国人可接受的援助,因为它给了我们一把理解和认识中国乡村文化的新的、科学的钥匙”1,并且该书出版不久就在美国人类学界以及中国研究领域产生重要影响,多次再版,并被西方许多大学的相关专业列为中国研究必读书目,可见杨先生著成此书已达成文化理解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⒉研究方法上的开创性。本书采用了一个从小在此社区长大的并经历了所描述的大部分社区生活的参与者的视角并辅以回忆叙述的方法,保证了资料获取的真实性同时也开创了中国社区研究的新方法,即依赖文化“边缘人”来获得关于社区无偏颇的事实和理论体系2。正是杨先生这样的生于中国,熟知家乡文化的中国人类学家在西方接受正规严格的人类学教育后在导师的熏陶下,写出了他们关于家乡生活的最具代表性的现实主义民族志作品,导引了中国乡村社区研究的潮流,之后很多中国自己的学者跟着他们的步履在更多更广的范围内开展了社区研究,因此,该书也可称得上是引领了中国人类学本土化研究的开山之作。当时的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主任、著名人类学家林顿亲自为之撰写序言,并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认为该书代表了“社区研究的某种趋势:本土人类学的来临。”3之后有关中国农村社区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越来越多的海外学者顺着他的实现开始将目光转向了中国研究,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土生土长的学者开始了针对自 1

2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 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娥满,李立.经典民族志有什么样的”叙述者”?——《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的例子.思想战线.2008年第6期第34卷

3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序言

己家乡或者更大范围的社区研究,中国进入了社区研究的“古典时代”1,这对于中国人类学界来说无疑是里程碑式的跨越。

读完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是:没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人是写不出这样符合农村实际的文章的。

在生活水平那一章小麦和肉成为评判生活水平的标准是比较恰当的,是和华北地区的农作物分布相贴近的,是和当地人们的饮食习惯相对应的,同时餐食的丰盛程度又是因时节而异,农忙时节体力消耗较大食物丰盛一些,逢年过节难得休闲食物也好些,揭示了中国北方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的食物供应短缺必须计划着消费的经济状况。同样在家庭作为礼仪群体那章,作者详细描述了家庭的祖先祭祀仪式,故去亲友丧葬过程以及元宵节、二月

二、清明节,中秋节、春节等中国传统重要节日,详细描绘了春节的家庭性活动的规矩仪式过程,让读者在“亲历现场”的过程中感叹他对中国生活的熟悉程度,我自身也长在农村十几年但是对于这些仪式的过程和功能性意义的熟悉和理解真是自叹不如啊。

⒊对于村庄的明天的描述具有前瞻性

作者在后续阶段增补了他对村庄明天的憧憬,这一章也是最能体现作者的观点的。

作者对台头村的未来发展做出了判断——“新文明终究战胜就的传统生活方式”。2

⑴、家庭组织不断弱化,家庭规模不断缩小

随着新思想不断浸入台头村,年轻人已经采用了新思维,对旧的生活方式失去了浓厚的兴趣,家庭观念将慢慢淡化,家庭规模缩小,几代同居的联合家庭将减少,代之以夫妇式的核心家庭;同时离家在外的年轻人很可能在谋生地定居下来形成人口地区间流动。

⑵、村庄管理组织将继续是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并行。

在村庄管理上,作者认为,“如果传统的对村庄生活的社会控制完全由一系列法律取代,也是不幸的”3,只有将法律体系的优点和舆论道德的优点结合起来才会形成一个符合农村社区的熟识性和伦理性要求的管理体系。事实也证明作者

2潘守永.重返中国人类学的”古典时代”——重访台头,中央民族大学包(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第229页 3 同上的判断是准确的。

⑶、理想的农村社区模型

杨先生认为将来中国农村社区将会朝集镇和周围农村构成的中心向外辐射的社区联合方向发展,形成一个“兼有自然优点和城市生活乐趣的理想的农村社区”。1

人口因素是第一因素。作者首先考虑了理想社区的范围大小,人口因素是第一位的,“在中国,一个有效的农村社区应该具有辐射三四英里的范围,因为只有达到能支持20000到30000人口的土地才有实行乡村社区重建的必要”2。

作者第二个考虑的因素是交通,能为周围的村庄提供农具租赁,信用借贷,信息沟通的集镇成为这类社区的核心。

作者还大胆地提出了农村工业的想法,并且由农民合作经营,“最适合的办法是把更多的村庄组织起来,合作开设工业”3,事实上中国工业合作社正朝这一方向发展。可见,作者的高瞻远瞩的预见性和判断力。

最后,作者认为“农村工人白天在集镇工厂工作,晚上回自己家里”的工作地和居住地相分离的模式,一方面看有西方逆城市化的影子,而另一方面则比较贴近中国实际。

⑷、小结

在这一理想模型中,农村社区不再局限于村内家庭组织、村际间的联合,由集镇带领的周边村庄的整体,不仅可以发展农业还可以发展简单的工业,但是农业仍然是社区的主要产业,工业只是为农业提供器具和销售途径的市场,为农业提供辅助性帮助,改变不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

理想模型打破了原有农村社区封闭自足的状态,社会流动已成为可能。同时工作和居住地相分离模式对于当前减轻城市人口压力或许有些帮助。

2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第247页 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第244页 3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第247页

【社区概论作业】

读《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

姓名:杜柳喆

学号:0612798

篇6:中国文化概论读书笔记

于我个人而言,我是比较喜欢佛家文化。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众生皆是佛,或者说有佛性。佛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既深且广:印度佛教对于中国传统思想观念产生很大的刺激和提升作用,使宗教的超越信仰开始补充、校正、融入以世俗主义为核心的本土传统价值观与人生观;同时,大量佛家名相与词汇,大大丰富了汉语语汇,融入我们日常用语,潜移默化地影响思维方式,比如:世界、实际、相对、绝对、觉悟、因缘、方便、解脱、彼岸、净土、平等、众生、现行、知识、唯心、慈悲、刹那、劫难,还有:口头禅、三生有幸、不生不灭、不即不离、五体投地、六根清净、、花花世界、想入非非、一丝不挂、大千世界,等等。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学佛人的人生目标应该是和明确的“断恶修善,成佛作祖”,希望成佛以后救度苦难的众生,让众生摆脱轮回,成佛正果,破迷开悟。佛家思想中因果报应、灵魂转世的信仰深深扎根于人们心中,善恶皆有报、一切皆缘分、随缘放下等等,也许我们并不能向达摩祖师一样经历苦行最后得以修成正果,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去靠近静以修身,德以养性的境界,使自己不致迷失在当今信仰缺失的流亡中。

篇7:设计学概论读书笔记

袁一民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设计的渊源是伴随“人类开始学会制造工具”而产生的。早期就有关设计经验的总结,如中国的《考工记》和古罗马老普林尼(plin the Elder)的《博物志》,都可以视作设计学的最初萌芽和起点。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被学者们作出思辨的归纳和理论的阐述,则是20世纪以来的产物。

“设计”源于西语design在现代汉语中的反映,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中早已有了相对应的词义。《周礼„考工记》即有:“设色之工,画、缋、锺、筐、幌。此处“设”与拉丁语“disengnare”的词义“制图”“计划”完全一致。从各自的语言背景,文化背景来看都毫无异意,这就说明了“设计”作为人类生活行为的共性特征。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是一种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1.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设计学是一门产生于20世纪的的新兴学科,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有着自己的研究对象。设计与物质的产生和科学技术本身具有自然科学的客观性。与特定社会政治、文化、艺术之间也存在显而易见的关系,所以设计被视作一种物质文化行为,而设计学则是既有自然科学的特征又有人文科学色彩的综合性的专门学科。

篇8:社会学概论读书笔记

是社会学专业的入门基础课程。由于社会学广泛的应用性和学科的规范性, 经常面向公共管理、政治学、新闻传播、汉语言文学、民族学、历史学等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开设。

“社会学概论”的主要的任务是介绍社会学基本知识和基本视角与方法。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学习“社会学概论”具有有助于个体掌握社会常识, 以社会学的独特视角思考社会生活, 增进其行动的合理性, 促进个体社会化顺利进行的意义。然而, 对于非社会学专业的大学生, 即使是最基本的社会学概念, 仍显得比较抽象而难于理解, 普遍存在着学习困难。

一、《社会学概论》的学习困难

( 一) 学生受应试思维影响, 学习中缺乏学科意识

学生学习前对《社会学概论》缺乏基本的了解, 部分学生把它看作是类似于中学思想品德课的课程, 乍一接触教材内容普遍觉得非常陌生与艰深。在学习思维上也沿用了以往的应试思维。最明显的表现是学生习惯在学习中追求一字不差的唯一标准答案, 对教材介绍的同一名词的不同定义, 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往往缺乏独立思考, 无所适从。甚至要求老师提供练习册, 通过题海战术来应对考试复习。这种应试思维严重影响了学生以学科意识来整体把握《社会学概论》课程的内容体系, 奠定社会学理论基础和认知框架, 造成学习的困难。

( 二) 学生学习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存在困难。

《社会学学概论》作为学科基础课程, 往往安排在大学一年级开设, 同时, 使用的教材大多理论性、系统性较强, 对于大学新生来说, 学习理解抽象概念和理论会有一些困难和挑战。往往是名词听起来熟悉, 但却不能准确表述与理解, 如“社会、文化、群体、组织”等。对社会学学中的基础理论, 特别是某一理论的不同流派与观点, 如“社会化理论、社会互动理论、社会分层理论”等往往是似是而非, 不知其所以然, 更谈不上用其概念与理论分析现实社会问题。

( 三) 学生课外阅读社会学经典著作存在困难

阅读经典著作是人文社会学科入门非常重要的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提倡学生不要囿于教材, 要阅读经典著作。但社会学经典著作多数来源于西方学者, 无论是内容体系, 还是理论分析逻辑、抑或行文表述都令学生觉得艰涩难懂, 难以坚持。例如,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还有马列经典社会学原著等都不是大一新生能够轻松读懂的著作, 单纯强调学生阅读经典著作, 不仅无助于学生对课程的学习, 反而加深了学生认为社会学学是一门枯燥、难懂的课程的刻板印象。[2]

( 四) 学生自主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社会现象存在困难

《社会学概论》教材由于知识体系庞大丰富, 囿于篇幅, 往往限于简单介绍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 或是简单得出结论。表现为作者在论证观点时仅仅限于从理论到理论的思辨与价值判断等传统的规范手段, 缺乏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的介绍分析, 未能够及时反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变化。这样进行教学的结果往往是学生获得的只是一些僵硬的概念、理论, 没有领会社会学的思维方式和学科特性, 不会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社会学概论》的教学建议

上述学生在学习社会学中存在的困难, 既涉及到中国社会学研究发展的问题, 也涉及到社会学的教材建设的问题, 但笔者主要就教学中应对学习困难的提出一些建议。主要是课程讲授中应凸显学科意识与学科研究方法, 注重培养学生的“述议”能力, 引导、推动学生的课外学习。

( 一) 教学体系安排应凸显学科体系的完整、独立, 帮助学生建立学科意识

社会学的知识体系庞大丰富, 《社会学概论》课程到底应该涵盖哪些基础性社会学知识? 为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社会学概论》的基本框架及其独立的学科地位, 需要对其内容进行分类, 进而明确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联系。[2]而且这不仅仅是在导论课给学生作一次性的介绍, 教师应在每一章节的课程讲授中起到串珠成宝的作用。

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三方面: 一是关于社会运行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的内容; 而是关于社会运行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的内容;三是社会运行研究方法的内容。以这三方面为线, 根据所选教材的分析框架及学生所学专业的实际需要精选教材内容, 做到注重知识性, 凸显常识性; 注重系统性, 凸显趣味性; 注重专业性, 凸显入门性; 注重学术性, 凸显社会性。 ( 高校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理念探析) 帮助学生建立起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 系统把握社会学概论的课程内容, 而不是通过“背多分”的应试方式来获得几个概念或理论观点。

( 二) 理论教学过程注重学科研究方法的介绍与分析

关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往往是教材中的一章内容, 但这远远不能让学生掌握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更不足以让学生自主运用这些学科方法去学习、研究。学者们的理论成果是通过一定的学科研究方法得出来的, 教师进行理论分析也运用了一定的学科研究方法, 但是, 如果我们疏于介绍与分析方法的使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接受知识性内容为重, 方法的学习与运用为轻。就如大厨端出美味佳肴, 食客能品尝到食材, 却不懂炮制方法。而师生之间的教学, 不仅要授之以鱼, 亦要授之以渔, 因此强调理论教学过程注重学科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的介绍与分析。如: 在讲授“个体社会化理论”的内容时, 需要对每一思想家的历史背景、思想家的经济地位、阶级地位及其研究过程、方法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 还需要对不同理论观点的合理性、局限性进行辨证分析, 作到有理有据、全面客观。[3]

( 三) 构建互动课堂, 培养学生的 “述议”能力

构建互动课堂的方式, 已经有很多学者作了有益尝试, 提出了“引导讨论”式、启发式、辩论式、师生角色互换式等等, 这都值得我们在课堂中学习应用。值得重视的是, 构建互动课堂不能仅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习的生动性、有趣性, 更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述议”能力, 提高学生的明辨、批判和创新等思维水平。例如, 在介绍了非马克思主义社会观与马克思主义社会观之后, 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社会的概念, 可以鼓励学生对不同的界定进行发言, 讲出自己赞同或者反对的理由。在涉及到观点评价的讲述时, 还可以让多个同学针对彼此的看法进行发言, 以更深入明了观点的逻辑。“述议”能力的锻炼, 能够培养学生在表达思想观点时拥有清晰的概念、严密的逻辑、有力的论据和明确的观点, 这十分重要。“凭借这种思维, 在了解必要的预备知识后, 对于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热点话题, 就能够独立思考并得出正确结论; 对于社会上的种种争论, 也能够给予恰当评价。”[4]

( 四) 教师引导、推动学生的课外学习

课堂教学效果的取得与巩固, 少不了课外学习的配合。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推动学生的课外学习。

第一, 推动主题阅读, 夯实理论功底。

阅读是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能力的重要途径, 也是培养理论思维能力的基本载体。针对学生阅读经典的困难, 教师一方面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少而精地选择一些经典的章节先教师导读再学生阅读, 另一方面也可以以学科发展前沿与中国社会发展热点、难点为依托, 推荐学生阅读一些比较具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还可以通过举办“社会问题我关注、“读书笔记大赛”等常规性的学生素质拓展活动为学生提供阅读交流、提高的平台。也可以以读书笔记、小论文等作为作业形式与学生考核方式之一来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

第二,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推进课外学习。

一是利用多种网络形式建立师生的课外互动。微博、微信、Q群等多种网络形式为师生课外的提问答疑、讨论交流、分享资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关键是教师在网络交流平台中要起到组织者的作用, 除了答疑与分享资源, 要善于抛出问题、引起讨论、适当总结, 营造活跃、热闹的学习讨论、交流的氛围。

二是充分利用《社会学概论》精品课程 等教学网络资源 , 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参考书目和复习思考题等 , 补充和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参考资料。

三是利用政治学学术网站与名家博客等网络资源学生课外学习提供高质量的资源。如“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研究专题网”、“中国社会学网”、“ 社会学视野”、“中国农村研究网”、“共识网”、“爱思想”等学术网站吸取了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前沿动态信息等 , 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 让学生及时了解到学术界的新成果和新动向。一些学者、专家在自己博客中的精湛论述往往就是社会学中的理论难题与现实难题, 可以从某种程度弥补教材未能够及时反映社会生活变化的不足, 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社会现象的能力。

三、结语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虽然学生存在着一些普遍的学习困难, 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 还是由教师根据自身的授课风格、所拥有的资源和学生的能力与专业要求不同, 依据课程的内容多种方法组合运用, 减少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间的差距, 以提高教学效果。

摘要:《社会学概论》是社会学类、政治学类、公共管理类等多个本科专业均开设的基础理论课程。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困难, 教师在教学中应凸显学科意识与学科研究方法, 注重培养学生的“述议”能力, 引导、推动学生的课外学习, 从而提高社会学概论的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

关键词:社会学概论,学习困难,教学建议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013.4-4.

[2]史红斌.《社会学》课程在非社会学专业学生中的教学实效性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8 (236) :43-44

[3]王正文.运用实践教学法, 提高社会学教学的实效性.[J].教育探索, 2007, 2 (188) :40-41

上一篇:看大国崛起的观后感下一篇:广告公司创意工作技巧与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