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构调查问卷

2024-05-06

教育机构调查问卷(精选11篇)

篇1:教育机构调查问卷

小班化教育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您的年龄性别学历职称教龄

1、您带教的班中有多少学生?()

1)18到25人2)30人以下(含30人)3)30人以上

2、如果您带教的学生等于或少于30人,请选择:()

1)我进行的是小班教学2)我正在向小班教学过渡3)我仍是传统的大班教学

3、您对小班教学的了解情况:()

1)比较熟悉2)有所耳闻3)不了解

4、您对学校进行小班化教育研究的态度是()

1)赞成2)无所谓3)反对

5、“教学目标决定学生的学习结果”,您对这句话的看法是()

1)正确2)一般3)不对

6、您每节课上课前对本课的教学目标()

1)很清晰2)较清晰3)不清晰

7、“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不同的学习者有效用”,您对这句话的看法是()

1)很正确2)偶尔正确3)不正确

8、毛放教授提倡“把教具挂在教室里,把教室变成家”,你的观点()

1)赞同2)可以尝试3)不赞同

9、您在课堂上安排讨论的目的是()

1)学生成功的需要2)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从属的需要3)教学安排的需要

10、在安排学生独立学习时,教师的作用是()

1)调控反馈2)布置任务3)检查结果4)没什么作用

11、您在教学中安排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1)经常2)偶尔3)不安排

12、您认为“教师作为催化剂” 这一角色最关键的教学方法是()

1)合作学习2)发现学习3)独立学习

13、您喜欢哪一种评价教学的方式()

1)学生的成绩2)课堂教学观察分析3)对话式评价

14、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评价你会()

1)经常2)偶尔3)从不

15、您通过哪种形式判断学生的学习状况()

1)考试2)家庭作业3)课堂表现4)其它

16、对待不同程度的学生,您的评价标准()

1)一致2)尽可能一致3)不一致

17、您认为教学后的反思()

1)很有必要2)一般3)没有必要

18、您一般采用什么形式进行教学反思?()

1)在脑子里回顾一下,和同事简单谈谈2)和同事就某一方面展开讨论

3)在教案后面写几行4)系统思考并写下来,篇幅较长。

19、您觉得自己是一个富有热情的老师()

1)是2)一般3)不是

20、您经常运用不同的方法是你的课生动有趣吗?()

1)经常2)有时3)从不 4)放松的需要

篇2:教育机构调查问卷

亲爱的家长:

您好!

暑假即将来临,有的家长安排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充电,有的家长认为放假就应该让孩子轻松去玩,还有的家长选择比较折中的方式,让孩子参加夏令营,拓宽孩子的视野,提高人际能力。无论假期内容是学的、玩的、还是有学有玩的,或者假期安排是前紧后松的、还是前松后紧的,相信如何利用好暑假的时间,让孩子能度过充实、快乐的假期生活才是您最关心的。XX教育(机构)建议您:暑假前合理规划好孩子假期生活是必不可少的。

希望能占用您一点宝贵的时间,配合我们做一个调查。感谢您为XX教育(机构)给广大学生提供更科学、合理的暑假解决方案做出的贡献!谢谢~

家长姓名:_________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只需在空白处填写选项即可,可多选

1、Q1:您孩子假期学习内容是出门旅游____________?

A、学习新学期课程B、复习上学期课程C、课外学习:美术、舞蹈、乐器等D、其他________

Q2:您是否有计划带孩子出门旅游?

A、是B、否

Q3:您如何安排孩子四十天的假期?

前十天:_________A、补课班学习B、在家写作业C、旅游D、其他 第十到二十天:_________A、补课班学习B、在家写作业C、旅游D、其他

第二十到三十天:_________A、补课班学习B、在家写作业C、旅游D、其他第三十到四十天:__________A、补课班学习B、在家写作业C、旅游D、其他

Q4:如果您给孩子选择补习班学习,会重点考虑如下哪些因素?_____________

A、品牌、师资B、全科教学C、含艺术课D、其他___________ Q5:您希望孩子的假期如何充实、快乐而有意义地度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3:教育机构调查问卷

“环境教育是一种旨在提高人处理其与环境关系的能力的教育活动。具体地说, 环境教育以人与环境的关系为着眼点, 通过唤起受教育者的环境意识, 培养解决环境问题的知识和技能, 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与态度, 实现环境、人与社会和谐发展。”[1]

1 我国环境教育情况调查——以华北电力大学为例进行调查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只有正确处理好环境与人的问题, 才能实现人、自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可以帮助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正确认识和处理环境问题。

1.1 问卷调查

为了能客观的反映我国环境教育的现状, 笔者对华北电力大学大一到大四的学生进行了环境保护的问卷调查。在大学进行环境保护调查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 大学生是一类具有代表性的人群。当代的大学生是社会的中流砥柱, 通过对大学生环境保护的调查, 能反映出我国环境教育的现状。第二, 学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 通过对在校学生的调查, 能反映出全国各地的环境教育情况,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第三, 华北电力大学设有环境专业, 并且学校开设有环境教育的课程以及环境保护的活动, 对大学生环境教育状况的调查, 能反映出学生在校接受环境教育的情况。第四, 校园环境是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校园环境的调查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看法和态度。此外, 校园环境与大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 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校园中生活和学习, 因此在校园中开展环境保护调查具有可行性, 也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由于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 并且系统地接受过环境教育, 为了更好的反映大学生的环境教育状况, 问卷主要是从环保知识、环境意识、环境实践三个方面对大学生的环境教育情况进行调查。将这三方面作为环境教育的评价指标,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将评价指标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 对调研结果进行评价分析。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问卷290份, 回收率96.67%。问卷在数据处理上使用了SPSS和EXCEL软件, 采用百分比统计、频数统计方法。

1.2 调研结果统计

结果如表1。

2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问卷进行评价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一种定量评价方法, 评价者从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出发, 参照有关数据情况, 根据他们的判断对复杂问题分别作出不同程度的模糊评价, 然后通过模糊数学提供的方法进行运算, 得出定量的综合评价。

2.1 评价指标与权重分配——层次分析方法

2.1.1 建立层次模型, 构造判断矩阵

权重集是与评价因素相对应的多级集合, 运用AHP进行系统分析时, 首先要将所包含的因素分组, 每一组作为一个层次, 按照最高层次、若干有关的中间层和最低层的形式排列起来。通常可将其划分为如图1所示的层次结构模型。

判断矩阵是针对上一层次因素而言, 本层次与之有关的各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假定A层中因素Ak与下一层中因素B1, B2, …, Bn有联系, 则构造的判断矩阵如表2所示。

表2中, bi是对于Ak而言, Bi对Bjj的相对重要性的数值表示, 通常bij取1, 2, 3, …, 9及它们的倒数, 其含义为:

bij=1, 表示Bi与Bj一样重要;

bij=3, 表示Bi与Bj重要一点 (稍微重要) ;

bij=5, 表示Bi与Bj重要 (明显重要) ;

bij=7, 表示Bi与Bj重要得多 (强烈重要) ;

bij=9, 表示Bi与Bj极端重要 (绝对重要) ;

2.1.2 层次排序

层次单排序。层次的单排序是指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对于上一层因素而言本层次与之有联系的因素的重要性次序的权值, 它是本层次所有因素相对于上一层次而言的重要性进行排序的基础。层次单排序可归结为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问题, 即对判断矩阵B, 计算满足:

BW=λmaxW

的特征根与特征向量。式中, λmax为B的最大特征根;W为对应于λmax的正规化特征向量;W的分量wi即是相对应因素单排序的权值。

为了检验矩阵的一致性, 需要计算它的一致性指标CI, 定义

undefined

当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时, CI=0。λmax越大, CI越大, 矩阵的一致性越差。为了检验判断矩阵是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需要将CI与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进行比较。对于1~9阶矩阵, RI分别如表3所示。

层次总排序。总层次排序需要从上到下逐层次顺序进行, 对于高层次下面的第二层, 其层次的单排序即为总排序上一层所有因素A1, A2, …, Am的总排序已完成, 得到的权值分别为 a1, a2, …, am, 与ai对应的本层次因素B1, B2, B3…, Bn单排序的结果为:bundefined, bundefined, bundefined…, bundefined, 显然undefined。

为了评价层次总排序的计算结果的一致性, 要计算检验量。CI为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指标;RI为层次总排序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CR为层次总排序随机一致性比例。它们的表达式undefined, 当CR≤0.10时, 层次总排序的计算结果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2.1.3 层次分析的计算方法

为了简化计算, 可采用近似方法——和积法计算, 其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 将判断矩阵每一列正规化。

undefined

2) 每一列经正规化后的判断矩阵按行相加。

Wi=∑bij, j=1, 2, …, n

3) 对向量undefined正规化。

undefined

所得到的W=[w1, w2, …, wn]T即为所求特征向量。

4) 计算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λmax。

undefined

2.2 多目标综合评价

进行项目模糊综合评价, 就是要建立模糊评价模型。

1) 确定评价指标级。确定评价的指标, 如果指标因素为n个, 将这n个评价因素构成一个有限的集合undefined

2) 建立所有评价指标的评语集undefined={优, 良, 中, 差}

3) 设R是由n个方案, 每个方案有m个指标构成的评价矩阵, R= (rij) m×n, 即

undefined

其中:undefined, (i=1, 2, …, m) 为相应对于指标U1的单因子模糊评价集, 它是评价集V上的模糊子集;r1j为相对于指标U1给予评语V1, (j=1, 2, 3, 4) 或经过计算而确定的隶属度。权重集合undefined, 且有undefined, 是指标集U上的模糊子集, 它反映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 其中a1为指标U1的权值, 并且各指标的权值应满足归一化的要求。在此利用AHP法进行模糊向量的设置。

模糊综合评价B是评价集V上的模糊子集, 则有

undefined

即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2.3 应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的基本步骤

首先, 建立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其次, 进行单因素模糊评价。从一个指标出发进行评判, 确定被评价的项目或方案对评价集各元素的隶属程度。再次, 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指标权重反映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 可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先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将评价指标层次化;再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对同一层次指标进行两两比较, 然后计算各指标的相对权重, 进行归一化处理并通过一致性检验后, 即可得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 。最后, 进行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3 调查问卷的综合评价

根据调查问卷涉及环境教育的三个方面建立环境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如表3所示。

首先通过多方讨论及专家咨询, 根据1~9阶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对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 采用层次分析法, 确定其权重, 构造出判断矩阵。

其次, 分别对环境知识、环境实践和环境意识三个一级指标进行单因素模糊评价。随机挑选出100份问卷对二级指标进行评价, 得到模糊评判矩阵分别为: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则第二级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价矩阵为: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第一级指标的模糊综合评判矩阵为:

undefined

环境教育效果模糊评价矩阵为:

undefined

根据最大隶属原则, 环境教育效果评价结果为第二等级, 属于良。

环境教育评价的结果为良, 可以在一定层面上反映出我国环境教育的问题。首先, 虽然国家在环境教育方面的支出很大, 但是收到的效果并不明显。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对于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健全, 这使得政府不能完全发挥其对于环保的监督和引导的作用。对于一些违反了环境保护法律的行为, 国家的处罚力度也比较有限, 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环境破坏的行为。第二, 国家对社会公众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时, 只注重对环境知识的传播, 提供实践机会比较少, 这样大众对于环境保护的知识仅仅停留教育的层面, 没有达到付诸于实践的目的, 使得思想和行为脱节。第三, 只有当环境出现恶化时, 当环境成为大众的焦点时, 环境问题才会被受到重视。环境教育是价值观的教育, 只有让社会大众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4 加强我国环境教育的路径选择

国家开展环境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向社会公众普及环境知识, 树立其科学的环境观念, 培养更多的环境方面的人才, 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我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需要, 因此, 通过对国外环境教育的研究和对其成功经验的借鉴, 对我国环境教育有重大意义。

首先, 应当根据国情, 借鉴外国成功立法的经验。我国的环境发展存在一些自己的特点, 在治理的过程中也有自己的特殊问题, 政府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 建立健全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 维护环境保护法的地位。这就能有效制止一些因为追求高额利润而对环境的破坏行为。政府除了立法以外, 还应当充分发挥监督和管理的职能, 在加大对环境教育投入的同时, 积极地引导全社会正确认识环境问题, 使社会公众科学的对待环境污染和破坏。

其次, 环境教育必须能调动全社会参与环保的热情和积极性。政府对环境保护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应当多种多样, 国家和政府除了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知识、加大对环境机构和环境项目的投资以外, 还应当鼓励任何形式的环保行为, 应对那些在环境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只有得到了社会公众的认可和普遍的支持, 环境问题才能被公众所重视, 让公众深刻理解到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爱护环境要从一点一滴做起。

再次, 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时, 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学生中开展环境教育使环境教育更加广泛的渗透到社会各界。因此, 在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时, 不仅要让学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 让他们意识到知识的关联性, 更要让他们通过实践接近自然、感受自然, 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培养人与自然之间的感情, 产生对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注重对于环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闫守轩.环境教育:涵义、缘起与演进[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 (4) :16-20.

[2]宋晓芳.电力高校非环境类专业环境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5) .

[3]陈满荣, 贺志明.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三个问题[J].教学与管理, 1997 (11) .

[4]陆铭, 孟楠.加强大学生环境教育刍议[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9 (3) .

[5]郭茂全, 赵晓红.生态文学:生态环境教育的新途径[J].社科纵横, 2008 (10) :102-103.

[6]何齐宗.全球视野的环境教育理念[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2) .

篇4:开放教育教师问卷调查研究报告

[关键词]开放教育教师调查结果建议

本次调查对象为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在职教师,共计51名:其中50岁以上的教师占5.9%,40-49岁的教师占35.3%,30-39岁教师占25.5%,30岁以下的占33.3%;具有高级职务的教师占7.2%,副高级职务的教师占26.2%,中级职务的教师占33.3%,初级职务的教师占33.3%;与教师队伍的实际比例相近,因此,所回收问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次调查所得出的分析结果,将为电大教学、管理改革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以及向全校教师渗透开放教育的思想,我校大部分教师都已对开放教育的各个方面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在教学思想、理念上取得了一致,并且绝大多数教师课后能够及时地进行教学反思,选择教育策略时也都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更加侧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虽然开放教育取得了一定得成绩,但是,从调查表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教师队伍较年轻,33.3%的教师年龄、教龄时间大都在30岁和5年以下。他们对开放教育教学满怀热忱,思维活跃,比起老教师更敢于大胆尝试新事物,积极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在参与科研活动时,也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但因为接触开放教育的时间不长,相关的教育经验也不足,他们在实践中和理论相比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2、传统的教学模式至今对教师的影响仍然存在。大部分教师对开放教育学生在学习中的需求比较了解,在课程教学中,能够比较积极的采用多种媒体相结合的远程教学法,但也有部分教师特别是老教师由于接触传统教学法的时间较长,对多媒体的运用没有年轻教师那样得心应手,依然愿意采用传统的教学法。调查数据表明,在开放教育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方式的教师占19.8%,这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比例。

3、在影响青年教师的成长方面,教师们普遍认为与自己的刻苦努力分不开,但同时也认为学校领导应该给予足够的关心和重视。领导的支持不仅包括财力、物力等方面。还包括精神上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全体教师人人参与知识管理,在日常生活中实现知识的获取、共享与创造。

4、在学校对教师的培训的方面,认为目前学校采取的教师培训形式简单的占50%;对目前学校开展的教师培训内容,认为内容比较丰富的占50%,认为内容少而单一的占43.5%;认为目前学校开展的教师培训效果一般的占到了64.7%。此外,在认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利条件主要因素这一项中,参加教研进修机会少的占26.2%,在各选项中居于榜首,由此可以看出,学校在对教师培训的各个方面还有很大欠缺。

5、在科研方面,参与国家级科研立项的教师只有1.9%,省市级的占33.9%,校级的占20.8%,没有参加科研立项的占43.4%,这些数据表明,我校开放教育教师的科研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如果学校的领导能够积极地参与,引导教师的校本教研,那么就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再上一个层次。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老带新,发挥年轻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教育科研中有所作为,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不断地开发自己的才能,释放出能量。只有这样,全校教师的素质才能得到提高。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我们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大对开放教育的重视力度,多为教师创造进修学习的机会,使教师理论与技能能够与时俱进。

在21世纪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活到老,学到老”,过去只是一句格言,现在成了每个人不得不面临的现实。终身学习成为每个人的第一需要。学校应加大投入,建立教师培养和培训制度,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补充新的学术养料,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2、多为教师提供互相交流和学习的机会,真正做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使全校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共同提高。

3、学校领导对科研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地参与,引导教师的校本教研,实现教育科研的全员参与。

篇5:教育行风调查问卷

一、师德师风问卷调查

1、教师中是否有从事有偿家教或开办补习班辅导班的?

哪位教师:(是 否)

2、教师是否有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

哪位教师:(是 否)

3、学校和教师是否有向学生强行推销教辅资料,教学用具和校服的? 哪位教师:(是 否)

4、教师是否有讽刺、挖苦、歧视、索要钱物的现象?

哪位教师:(是 否)

5、教师是否有酒后上课、上课期间抽烟、开通通讯工具的行为?哪位教师:(是 否)

6、教师是否存在压堂现象?

哪位教师:(是 否)

二、收费问卷调查

1、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是否执行了“一费制”收费政策?(是 否)

2、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是否实行农村义务经费保障机制(是 否)

3、学校是否收取补课费?(是 否)

4、学校是否收取试卷纸张及其他费用?(是 否)

5、学校是否给学生开据统一印制财政的收费收据?(是 否)

(是 否)

6、公办高中学校是否执行“三限”政策?(限人数、限钱数限分数)

三、对目前教育行风建设有什么建议?

篇6:感恩教育调查问卷

姓名年级

亲爱的同学们在感恩月到来之际,请您依据你的实际情况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你成长的道路上,你最想感谢、感激的人是()

A、父母B、老师C、同学D、其他人(写出名字及关系)

2、你还知道以下人员的生日吗?

A、爸爸B、妈妈 C、都不知道 D、我知道生日的人是()

3、您觉得父母把你养大他们()

A、很辛苦B、不辛苦C、非常辛苦D、没什么感觉

4、你能理解老师对你的管教吗?()

A、非常理解 B、理解 C、不理解 D、有时不理解 E、讨厌他们

5、你对父母发过脾气吗?()

A、从来没有B、很少发脾气

C、父母不按自已的意愿做时会D、心情不好是会

6、你的父母最关注你的哪个方面

A、道德品质B、学习成绩C、身体状况D、其它

7、你会()做家务吗?

A、主动B、偶尔C、催促D、不会E、家长不让

8、你知道教师节是几号吗?()

A、知道B、不知道

9、你是如何向老师祝贺节日的()

A、打电话B、送小礼物C、发信息D、没做过

10、在路上遇到老师,你会()

A、装没看见 B、主动打招呼 C、有时打招呼D、从不打招呼

11、当同学遇到困难时,你会帮助他们吗?()

A、会B、不会C、有时会D、从来不会

12、同学给你打电话问你作业你会()

A告诉他B、不告诉他C、看心情而定

13、做错事的同学被老师批评了,你会()

A、同情他B、瞧不起他C、与我无关D、嘲笑他

14、一个曾经帮助过你的同学,他今天没有上学你会()

A、给他打电话B、不知道C、告诉他作业D、与我无关

15、老师今天看起来身体有此不舒服你会()

A、认真听讲不让老师操心B、主动问候

C、与我无关D、他身体不好,会对我们放松一些

16、你经常对辛勤培育你的老师表示感谢吗()

A、经常说感谢的话B、心里感谢但没说出来

C、教育学生是他们的责任,不应该感谢

17、你的同学超过了你,你会()

A很生气 B、没什么大不了 C、我一定会比他强 D、向他学习

18、你是一个男孩吗?()

A、是B、不是

19、你是一个小干部吗?()

A、是B、不是

20、你是独生子女吗?()

篇7:健康教育调查问卷

调查单位:X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姓名: ________时间:2012年12月日

一、选择题

1、您想学习一些有益身体健的知识吗?是否

2、如果有健康知识讲座您会积极参加吗?是否

3、您曾经参加过我社区组织的活动吗?是否

4、如果有免费的义诊活动您会积极参加吗?会不会

二、问答题

1、你喜欢用什么样的方式学习健康知识?

3、您希望我们社区医院为您提供哪些便民服务?

4、您觉得什么疾病严重影响到了您的身体健康?

篇8:教育机构调查问卷

应急知识的宣传与教育是传授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基础知识与一般技能的基本途径,是灌输和影响公众应急意识与思想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和提高公众应急准备素质与能力的重要手段[1]。近年来,国家和政府非常重视公众应急能力与素质的提高,在应急管理的多方面开展了实践与研究,也开展了一定的突发事件的宣传和教育, 积累起了较为丰富、有一定应用价值的经验[2]。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应急宣传教育不够,宣传教育和培训体系不完善,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并没有制度化[3],宣传教育形式单一。

为了掌握目前公众应急知识宣传与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切实了解公众对应急知识宣传与教育的认识,分析公众对应急知识类型的需求,以及期望获取应急知识的方式与渠道,对在全国进行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提出有针对性地对公众进行应急知识的宣传与教育,以切实提高公众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基本技能,有效增强公众的应急危机意识,提高应对危机的心理素质、培养处理危机的能力。

1 公众应急知识宣传与教育需求调查基本情况

1.1 问卷调查方式和样本量

对在全国七个大区(华东、华南、华中、华北、东北、西北与西南),31个省份,采用入户访问和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数据的收集工作。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人口分布情况确定调查样本,根据抽样误差控制技术和抽样方法测算,在全国实际完成调查共完成有效样本5065个[2]。实际样本情况见表1。

1.2 问卷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1.2.1 性别情况

本次问卷调研受访者中女性比例为48.9%,男性占51.1%,男性被访者比例略高于女性。见图1。

1.2.2 年龄结构

本次调研中,20-29岁、30-39岁、40-49岁受访者比例相对较高,分别占总体的27.9%、26.0%和21.8%;50-59岁受访者占总体的14.5%;15-19岁和60-69岁受访者比例相对较少,分别占总体的4.8%和4.9%,见图2。

1.2.3 城乡结构

本次调研受访者中,69.2%居住在城区,16.3%居住在城乡结合部,13.5%居住在农村,见图3。主要是考虑重大灾害发生时,城市人口密集众多,灾害影响大和后果较为严重等情况。

2 公众对应急知识宣传与教育需求调查结果

2.1 公众对学习应急知识重要性的看法

在调查中显示,有88.2%的公众已经意识到学习应急自救、预防灾害相关知识,提高应急自救能力的重要性。其中45.8%的人认为非常重要,42.4%的人认为比较重要。说明随着近些年各类灾害的不断发生,学习应急自救、预防灾害、提高应急自救能力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公众的普遍认可,见图4。

2.2 公众需求的应急自救知识类型

调查结果还显示,公众中有74.0%的对于地震相关的应急自救知识关注度最高。这应该与近几年地震灾害频繁发生的实际情况有关。其次,由于火灾、交通安全/交通事故与公众日常工作生活联系较为密切,希望学习火灾预防及逃生、交通安全/交通事故相关应急自救知识的公众比例也相对较高,分别占到64.8%和64.6%。事实上这些灾害类型也是与人民生活中息息相关的内容。

此外,分别有60.3%、58.7%、58.4%、58.0%、54.4%、46.3%、38.8%的公众希望学习关于防止暴力侵害和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依次还有关于突发性疾病、洪涝灾害、食品安全、危险化学品、电器安全、旅行等户外活动的安全防护方面应急自救知识。见图5。

2.3 公众期望获取应急自救知识的方式

通过对于应急知识的需求分析,进一步了解公众倾向于通过何种方式能够获得这些知识。调查结果表明公众更愿意通过“宣传手册、宣传册”、“电视上播放宣传片”和“在报刊、杂志上刊登相关知识”的方式获取应急自救方面的相关知识,分别有61.0%、57.8%和54.1%的公众希望通过这些方式获取应急自救方面的知识。这也表明媒体在公众应急知识的传播中也以起到的重要作用。政府有关部门在宣传上也应适当参考,为民众提供更适宜的方式。见图6。

2.4 公众获取应急自救知识渠道与途径

本次调研发现,目前公众获取灾害预防、自救相关知识的渠道主要有电视、电台(34.4%),网络(29.7%),知识讲座与宣传(16.9%),这与上面提到希望获取的方式还有一些差别,也是今后在制定政策和进行有效地宣传方面进行改进和加强的空间。按照国外的成功经验表明,学校教育占到很大的比重,有些在课程中明确设置这些相关内容并作为毕业时需要考核的内容,这对于我国今后的素质教育也可提供参考。具体见图7。

2.5 公众对应急知识宣传与教育的建议

在调查上述内容之后,了解对于政府和有关行政部门在应急宣传方面有何要求和建议,结果显示公众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多种方式并举:加大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69.6%);对于学校教育的关注度较高,如将相关课程纳入学校教育,从小培养孩子的应急意识与应急处理能力等(68.6%);加大相关知识的宣传范围(66.2%);鼓励和组织企业、学校等集体单位集体参加相关方面的培训、演习活动(59.2%)。见图8。

3 结论

(1)电视、电台、网络等主流媒体的知识讲座与宣传已经成为公众获取灾害预防、自救相关知识的重要渠道。充分利用和拓展应急知识宣传,并扩大宣传覆盖范围,节目多样性、知识性,并对于重大事件的讨论和案例的分析也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

(2)建立有针对性的常态化、社会化应急教育体系。应急知识宣传和教育一定要有针对性。针对青少年,建立不同层次的应急教育[5]。应将应急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加强基础教育,重点强调风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的提高。对于大学以上层次应在提高风险意识的基础上强调应急响应中的各种能力学习。帮助和引导青少年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了解和掌握保障安全的方法技能。针对公众层面,加强社区应急文化建设,组织对于应急知识的学习,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各类人员的培训演练,提高公众应对各类常见危机类型的技能。企业和和社会团体应将应急文化教育和演练作为常态化的管理内容。

(3)政府和各级组织应将应急知识和文化的教育列入到应急管理工作中,有计划、有步骤的提供给公众应急知识多样化宣传与教育,宣传应急知识,增强吸引力,扩大宣传效果;积极开展应急演习活动,增加公众的实战经验,使得在各种灾害来临时能从容面对,减少灾害带来的影响。

摘要:公众是突发事件应急的一个重要的责任主体,公众应急准备素质与能力的水平高低关系到突发事件应急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应急知识的宣传与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公众应急准备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有针对性地对公众进行应急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在全国大范围的入户和网络调查,具体了解了公众对应急知识宣传与教育的态度与认识,公众对应急知识需求的具体类型,以及对加强我国公众应急知识宣传与教育的建议等。根据问卷调查了解到的公众需求现状和不足,有针对性的提出要充分利用主流媒体扩大应急知识宣传方式和覆盖范围,建立有针对性的常态化、社会化应急教育体系,将应急知识和文化的教育列入到政府和各级组织应急管理工作中,可为今后制定应急知识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急知识,宣传与教育,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1]陈立梅.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对策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17-23CHEN Li-mei.A strategical research on propagation andeducation of emergency public affair management[J].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an 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Journal of Nan jing University of Postsand Telecommunications(Social Science),2007,9(2):17-23

[2]邢娟娟.应急准备文化现状调研与分析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8(6):79-85XING Juan-juan.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emergencypreparedness culture[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Technology,2012,8(6):79-85

[3]姚迪.当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宣传教育的思考中国应急救援[J].灾害学,2009,24(2):134-137YAO Di.Some thinking about the current propaganda andeducation of emergency management[J].Journal ofCatastrophology,2009,24(2):134-137

[4]邢娟娟.应急准备文化的推进与实践[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9):115-120XING Juan-juan.Promoting emergency preparedness cul-ture and practice[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7(9):115-120

篇9:教育机构调查问卷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调查;贵阳护理职业学院

1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在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目前,我院已有来自全国各省市的全日制在校学生4000多人,他们的思想状况如何·心理健康情况怎样·如何改进和加强我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待我们深入思考。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文件精神,我院学生处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体视角设计问卷,对学院170名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结构型问卷形式,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体视角,设计了15道选择题和两道简答题,尽量使调查问卷的设计具有了科学性。

本次调查涉及男同学54人,女同学116人;普通学生60人,班干部34人,系学生会干部、院学生会干部39人,团干部37人。确保了参与调查问卷学生的代表性。

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170份,实际收回166份,可以作为研究结论依据的有164份,占总发放调查问卷数的96.4%,保证了调查问卷的可信性。

2 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2.1 学生在想什么

2.1.1 想"立身做人的道理"。从第一题的问卷调查结果看,大多数学生在纷繁复杂、变幻莫测的人生道路上陷入迷茫,从书本上很难找到人生的意义和前进的方向。他们纯朴的回答告诉我们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他们正在漫漫人生路上,上下求索着立身做人的道理。可喜可贺的是在法治和人治错综复杂的社会管理体制下,当自身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不少学生还有将之诉诸法律的意识。

2.1.2 想"就业"。职业教育的"职业"两字,注定了它与"就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就业竞争的压力,加之学生本身素质和办学层次,他们的就业空间几乎被挤压成了真空。"毕业就等于失业"对许多同学来说并不是戏言。糟糕的是有谁真正在意他们的心里有多苦,有谁真正在乎他们的明天去何处·

2.2 我们在做什么

2.2.1 有一种感觉,叫错觉。从第2题的调查结果看,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是"主动地来,被动地去"。然而,我们老师经常产生一种感觉——学生厌倦思想政治教育,调查发现:那只是一种错觉。

2.2.2 有一种教学,叫神马都是浮云。从第4、6、10题的调查结果看,我们的教育方法和内容有以下问题:(1)夸夸其谈地宣讲,课堂上演绎的总是那一幕独角戏,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发挥;(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在坚持弘扬社会主旋律的基础上,要根据受教育者变化着的思想,适时调整教育内容,机械地照搬空泛的理论,就远离了学生,远离了实际,远离了需要。

2.3 有一种活动,叫无的放矢。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载体,它寓教于乐,深受学生喜爱。然而从第七、八、九题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老师在活动前无思想情况调查,活动后无经验总结讨论,活动就只是活动本身,这样活动很难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如学院举行的纪念"一二·九"运动歌咏比赛,绝大多数老师(班主任)和同学追求的是比赛形式的完美,获奖结果的含金量,而"一二·九"运动真正值得纪念的东西却忘却了。

2.4 有一种结果,叫成果。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国家重视,原因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但从第十三、十四题的调查结果看,全院学生心理健康。学校出现极少数学生要跳楼、要自杀的现象,严格意义上讲,不属于心理健康问题范畴,而是青春年少的学生因失恋或家庭矛盾的一时冲动。真正像中央电视台原节目主持人崔永元那样患有心理健康病的学生很少,因为高职学生既没有学习上的过大压力,也没有壮志未酬的苦恼,因而也就失去了产生心理问题的土壤。到目前为止,只有药剂10380班王XX同学疑似有心理问题,但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是通过心理咨询,而是劝返回家当病医。

学校学生没有或少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结果,亦可以作为我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果的明证。

3 我们需要做什么

3.1 提高师资水平。1.建立学习型师资队伍;2.鼓励老师进修、考博,提高学历、职称;3.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从第三题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高为师"仍然是学生对老师仰慕的重要依据,一切挖空心思,变换花样地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探讨的取巧行为,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来说,都是徒劳。一个颠破不了的真理告诉人们:内容决定形式,而不是形式决定内容。老师的博闻强识就是内容,教学的方式方法只是形式。

3.2 建立師生交流平台和机制。从第五、十一题的调查结果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难做,当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玄学。涓涓清泉般地交流,春风化雨般地沟通,是学生心灵呼唤,也是老师的天职。

交流和沟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师生交流平台(尤其是网络交流平台)和机制(尤其是书记院长接待日)的建立,将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和谐校园的构建。

3.3 活动的有效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可以填补学生空虚无聊的业余生活;校园活动的有效开展,则可以"增益其所不能"。活动前学生思想的摸底,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活动后的经验总结是校园活动能否有效开展的三个重要环节。例如,有的班级没有一人参加校运会的任何一个比赛项目,就说明活动前的学生思想工作没有到位,至于活动中学生的表现就可想而知了。

3.4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我们要关注,但不必要轰轰烈烈。根据调查了解的情况,没有一个学生患有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病。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本调查问卷仅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角度,探问了受教育者——学生的所思所想,在新形势下,这将有益于增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李林英,张毅翔,任睿.当前大学生生存方式的现状与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

篇10:教育培训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感谢您抽空参与我们的问卷调查。大学生职业发展一直是我们关心的问题,然而学校教育与职场需求脱节,职场不适应现象严重,为此,我们举办了大学生职场教育培训。我们希望了解您的看法,以便更好地开展相关活动。再次感谢您抽空作答!

基本信息:

性别:_____

年龄: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

1.您来自()

A.农村B.城市

2.您的家庭经济情况为()

A.富裕家庭B.普通工薪家庭C.贫困家庭

3.您对您自己将来想要从事的工作有多大程度的认识?()

A.很清楚B.有点清楚C.有点不清楚D.很不清楚E.不关心到底从事什么工作

4.下面的能力,您最缺少的是什么?()多选

A.领导能力B.沟通能力C.情绪管理D.时间管理E.谈判能力F.其他________

5.您认为有必要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吗?()

A.有B.没有C.不知道

6.您认为有必要进行大学生能力拓展吗?()

A.有B.没有C.不知道

7.您愿意接受相关培训吗?()

A.愿意B.不愿意C.无所谓

8.您希望此类培训的形式是怎样的?()多选

A.老师讲授B.演练C.角色扮演D.实践课E.游戏课F.其他________

9.您能够接受的校外培训机构承办此类培训的价格范围是()

篇11:素质教育调查问卷

尊敬的朋友:

您好!

我是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的学生,为了完成我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方案,需全面了解天津地区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情况,特制定该问卷,希望您能协助我完成此次调查,您的回答对调查信息非常重要。非常感谢您的配合!

1、您的性别?()

2、您的居住区域?()

A、男B、女A、城镇B、农村

3、您的年龄?()

A、18岁以下B、18—30岁C、31—45岁D、46—60岁E、61岁及以上

4、您的学历?()

A、高中及以下B、专科C、本科D、硕士及以上

5、您的职业?()

A、行政及事业单位B、企业C、农民D、自由职业者E、学生F、其他

6、您认为什么是素质教育?()

A、一种空泛的口号B、一种“披着美丽外衣”的负担

C一种教育模式D一种靠近欧美的教育体系

7、您认为学生最重要的是学习什么?()

A、一门技术B、自己感兴趣的东西C、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D、以上都是

8、您觉得教育最应该让学生具备什么素质?()

A、学习能力B、创新思维能力C、沟通交流能力D、良好的心理素质

9、您认为学校现有的哪些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

A、文化课B、体育课、音乐课等课程C、学生组织D、没有

10、您认为您所在地方的学校的素质教育开展的如何?()

A、很好B、好C、一般D、较差E很差

11、您认为素质教育是否应该实施下去?()

A、应该B、不应该C、不知道D、无所谓

12、您最希望自己或者孩子在学校学到什么东西?()

A、基础知识B、个人能力C、感兴趣的东西D、听从老师的安排

13、您希望我国的教育体系彻底改革吗?()

A、希望B、不希望C、无所谓,改不改都一样D、不知道

14、您觉得我国教育应该向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看齐吗?

A、应该B、不应该C、不知道D、无所谓

15、您认为当今的学生是否接受了素质教育?()

A、接受了B、还好C、没有接收到D、其他

16、您认为以参加素质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什么?()

A、有很大促进作用B、有一定促进作用C、没影响D、有阻碍作用

17、您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推进素质教育有何期待和建议?(可多选)()

A、完善项目体系B、完善操作机制C、加大宣传力度D、加强活动场地建设E、开设辅导课程F、改革学习课程G、其他

上一篇:中国联通2012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下一篇:风雨哈佛路观后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