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私有财产权应成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2024-04-15

论私有财产权应成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精选2篇)

篇1:论私有财产权应成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关键词:时评,理性思考,社会交往,材料

无论人们是把时评当作公民表达的手段, 还是将其视为谋生的工具, 作为一种观点表达方式, 时评的存在、发展、变化甚至是火爆程度都与这个社会发展的点点滴滴密切相关。无论人们视时评为一种“脑残文体”, 不值一提, 还是将其视为社会文明、进步的标签, 我们均无法否认, 时评真的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自媒体时代, 这种由新闻、时事、社会现象而生发出来的观点表达, 虽谈不上“高大上”, 但是它已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理应成为普通公民的基本素质。

一、时评不仅是一种表达手段, 更应成为理性思考的触媒

现在的时评作者往往过于追求时评的观点创新, 面对观点陈旧这一问题, 他们往往认为这种文体是一种行将就木的文体。但是如果将其视为公民表达的触媒, 我们便发现时评的核心要素便不再是创新, 不再是为“求胜”而忘记一切的论辩, 而应成为人们探索未知、进行理性思考的一种基本手段。据此, 我们不必再奢谈时评应如何不同, 而应教会普通公民在这样一个时代, 应该如何理性地在自媒体中表达自己的观点。

传统媒体时代, 由于评论写作者相对较少, 发表渠道受到限制, 评论的宣传教育和说服功能往往被视为首要功能。进入自媒体时代, 渠道无限制, 表达无限制, 则时评的宣教功能和说服功能大为降低, 表达功能上升为主要功能。当人们都具有表达的可能性时, 如果仅追求观点表达, 而忽视观点背后的各种材料, 就有可能使观点浮于表面, 没有深度, 从而忽视甚至是放弃新闻评论的思维方式训练功能。理想状态中, 人们应把时评表达当成一种探索新闻未知、扩充自我社会知识、提供理性思考的触媒。

二、时评不仅是论争的工具, 更应是交往的载体

除了是一种表达的载体外, 时评还是一种交流的载体, 一种知识、信息和思想分享的载体。如果说前面一种载体的性质仅跟评论员个体相关, 那么交流和分享性质则表明:时评的写作与他人密切相关, 交流和分享能否达成事关时评写作是否成功。一般认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偏见, 见到与自己观点和情感类似的内容, 一般容易阅读和接受;遇到不相关甚至相反的观点和情感, 一般难以接受。此时, 如果时评继续沿着观点表达和说服他人的思路进行写作表达, 则时评不仅不利于社交整合, 反而会成为社会分化、矛盾激化的利器。因此, 通常情况下, 高明的时评写作者往往将观点和情感置于各类材料之中, 有时甚至置于个人日常生活经验之中, 从而降低受众的心理抗拒, 提高表达效果。

三、提高公民表达素质, 应重视六种材料的组织

当我们放弃观点论争这一基本前提, 回到公民表达和社会交流这一本体之时, 时评的核心就是各类材料组织, 而并非是一己感情或观点、偏见的表达。只有如此, 时评于个人才能成为知识、思想丰富的工具, 才能成为社会交往的工具, 而非社会斗争的工具, 毕竟民众之间的争论仅是人民内部的小矛盾, 最终目的还是形成交流、完成沟通。要达到这种目标, 评论者必须将自己的着眼点放在事实性材料、现象性材料、知识经验性材料、信息性材料、思想性材料以及故事性材料的收集和整理上。

(一) 新闻性材料:提供发表观点的缘由

新闻性材料是时评的由头, 它既包括媒体记者采访的内容, 也包括民众的反映。新闻性材料在时评中的作用主要有三:一是引出话题;二是提出问题, 引出批判点;三是间接论证核心观点。由于时评相对较短, 这就要求时评中出现的事实必须精练, 仅叙述与时评主题相关的关键事实, 忽略细节事实。在事实叙述过程中, 必须突出问题, 使用对比性材料, 通过转折句加大主题间的跳跃度, 从而使文章尽可能容纳更多的信息。同时, 新闻性材料应尽可能对时评主题起到支撑说明作用, 以提高论证效率, 减少观点接受障碍。

(二) 现象性材料:找出价值点

事实上, 任何一个新闻事实如果要有评论的价值, 必须具备一个基本条件, 那就是对此事进行评价要有一定的意义, 而意义源自普遍性, 单纯的个案或特例是不能产生一个有价值的观点的。当然也有例外, 一个个案被人们广泛关注, 无论人们关注的起点正确与否, 被关注本身就说明事实具有价值, 人们的评价之点或可以从事实本身出发, 或可从人们关注的方式、评价的方式出发。

将新闻个案进行概括处理的方式是由具体新闻到现象:或突出此条新闻并非个案, 或体现出一般性思维方式、一般的行动方式。不过, 成熟度不一样的作者, 会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展示新闻性材料和现象性材料:初学者一般喜欢从新闻事件出发, 发现问题, 进而展现问题的普遍性, 论及现象;成熟的作者往往先论及现象, 给读者以宏观之感, 让大家认识到全局, 然后再谈到新闻, 将新闻纳入宏观现象讨论的范畴。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只是给读者的印象不同而已, 并无实质差别。

(三) 知识经验性材料:提高新闻评论的深度

每一条新闻或问题背后, 都可能隐藏着一种或多种不为人所知, 或虽人为所熟知, 但并非了解的东西。相对而言, 新闻的阅听者不一定会意识到自己对此不了解, 他们往往会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类比, 并进而形成问题或得出结论。无论是否得出结论, 如民众知识未能跟上, 则有可能出现认知偏差。此时, 时评作者需要根据关键词或关键概念, 充分了解相关知识, 以对事件有全面深刻的了解。从这个角度来看, 时评的写作本身就不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它只是时评作者替普通阅听人搜集整理与新闻相关的理论知识的过程。对于时评作者而言, 我们需要树立这样一种观点:时评写作不是自己内心知识经验的直接展现, 而是一种知识和信息搜集、整理和呈现的过程。因此, 写作时评恰恰是一种知识获取和思维训练的过程, 而不是一种对受众进行说服和教育的过程, 它本身是一种学习和知识更新的过程, 也是自我修养不断提高的过程。

(四) 信息性资料:弥补新闻评论的广度

新闻给人们提供了关于事实的绝大部分信息。当新闻事件发生后, 或者由于新闻事实并未完全完结, 或者记者未能将新闻完整叙述, 甚至有时部分事实并未引起新闻记者和受众足够的注意力, 此时评论员根据自己的理解, 或补充相关信息, 或推测相关事实, 或阐明事实的价值, 引起民众关注事实的某些要素, 以消除新闻阅听者对新闻事实的不确定性。

在提供信息性材料时, 写作者或提供提问的方式解决, 或通过补全信息的方式解决。提问的核心在于寻找新闻事件中没有连接起来的信息要素, 具体有两种:一是补全你已获得的信息;二是验证性信息。如果找不全, 就要想全, 通过设想多种可能性, 进行排除式表达, 而不是做揣测性表达。

(五) 思想性材料:决定新闻评论的高度

对同一个新闻事件或新闻现象, 人们的观点以及表达问题的出发点会有所不同, 关注这些立场、观点, 有针对性地在时评中对其加以总结, 不但能让受众看到丰富的社会思想, 也能使时评有明确的针对性和批判点, 更不易使时评的表达成为自己片面思想的呈现。关注思想性的材料能够培养时评作者关注他者思想, 考虑全面, 从而形成一种包容开放的心态。在提供思想性材料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对各种思想有一个基本立场, 这种立场就是:虽然思想性高低直接决定新闻评论价值的大小, 但是针对那种仅想利用宏观立论来进行批判的做法要持明确的反对立场, 因为这些观点表达者认为立论宏观批判性是论争的制胜法宝, 认为站的角度越高、越宏观、批判意味越浓, 便越容易取胜, 获得竞争优势。之所以如此, 重要原因在于时评最终为了交流, 而非为了排斥。

(六) 故事性材料:提高时评被接受的可能性

当我们将新闻当作观点的触媒, 将时评的写作当作思维的训练和知识的获取之时, 我们便会发现, 时评与“寓言故事”和“哲理故事”有相通之处, 只不过“故事”更偏叙述, 观点隐藏于叙事之中, 而时评则更加直截了当。但是伴随着时评大众化、时评自媒体化以及降低时评说服性特征等趋势的出现, 时评的故事化特征就更加明显。这一点在网络时评中或者在网评中体现得更加明显。在时评中添加故事, 尤其是个人经验性故事, 能简化和软化说理工作, 降低受众的心理抗拒性, 增强文章的易读性和可读性。故事性材料的作用有二:一是提供登门槛效应中的“门槛”, 避免过急地引导受众接受作者的观点, 从而避免心理对抗;另一个作用就是通过个人经验性的故事, 增强情感说服力, 软化受众已有的心理偏见。

篇2:为何要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

(一) 私有财产权的定义

作为一种物权, 财产权为世界各国民、商法所规定。《德国民法典》第903条规定:“物的所有人, 在不违反法律或第三人权利的范围内, 得自由处分其物, 并得排除他人对物的一切干涉。”《法国民法典》第544条规定:“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71条对所有权下的定义是,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这个意义上讲, 私有财产权主要指的是一项物权, 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物 (财产) 所享有的独占性的支配权。

(二) 私有财产权的性质

私有财产权到底是公权还是私权, 理论界有着不同的说法, 在实质上区分公权和私权的定义上标准主要是所谓公权是为保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而设定的权利, 而所谓私权则是为保护私人利益而非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所设定的权利。在我国, 学界关于公权与私权普通的定义是:公权即人们在政治领域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权利, 私权即人们在经济领域和民间的和私人的事务方面的权利。按照这种定义, 私有财产权是人们在经济领域和私人事务方面的权利, 属于私权, 它与人们在政治领域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权利, 如选举权、批评建议权、言论自由权等公权利是有区别的。而且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容易习惯把个人权利称为私权, 公权一般是公共权力。如果将私有财产权定位为公权, 则容易与作为公权力简称的公权相混淆;而将私有财产权定位为私权, 与它作为一种个人权利是吻合的, 我们应该把私有财产权归位于私权的一种, 因为私有财产权是为了保护社会之中公民的私人利益而设定的权利。

二、公民私有财产权的意义

私有财产权既然作为私权的一种, 而私权又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私权是神圣的, 其所指的对象主要是社会其他人。私权神圣要求社会对于民事权利和私人利益要给予最大限度的合法保护私权的发达不仅是对私权本身的关怀, 也能够对公权形成有效的制约。

(一) 私有财产权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一个人在社会中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经济基础, 人要存在, 就需要基本的衣、食、住、行, 这就需要基本的物质形态的生产生活资料。以上就决定了人们都会去追求利益。“马克思曾经说过,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 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曾经说过:‘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所以人们在自身追逐利益的同时就不许别人侵犯自己的利益。

(二) 私有财产权是一项基本人权

正如上一点所说, 财产权决定了人们基本的衣、食、住、行, 它的作用如此重要就决定了私有财产权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人失去了这个权利, 某种意义上说说就失去了做人的资格, 只有将财产权确立为一项基本人权, 才能真正有效地限制财产所有人以外的任何人随意侵占和剥夺个人财产, 从而使个人拥有生存的物质条件。

(三) 财产权作为基本的财产权利可以派生出其他权利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 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可以看出人首先生存下来才能从事其他活动, 财产权的确立其他权利确立的基础。例如, 平等保护私有财产权就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平等权;不剥夺财产权, 使人们自由的生活下去又保障了生存权。私权最大的功能即在于能够充分持续的调动民众自身的积极性, 实现民众自身基于自由的创造。私有财产权是公民存在社会的物质基础, 安身立命之本。

三、我国私有财产权的法律保护

私有财产权的意义也是比较明显的所以我国宪法和法律有必要对此进行保护。例如, 我国《宪法》第十三条和我国《物权法》第六十六条、第四十二条的规定。这就为公民维护自己的私有财产权提供了正当性。

我国还有很多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的法律, 以上只从宪法和物权法这两个比较重要的法的角度来说的。

四、总结

公民的私有财产权本来就是人的一项基本人权。如果连这么一项基本的人权都难以保障, 人何以在社会上立足。因此, 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就显得十分的有必要。

近年来, 侵犯公民私有财产权的行为并不是偶然。就拿城市暴力拆迁为例, “近年来因城市房屋拆迁而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严重, ‘暴力拆迁’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些公民为了抵制强拆甚至发生了自焚的现象。强制拆迁的悲剧, 不禁令人扼腕叹息。在一个现代公民社会里拆迁竟然能拆出人命来, 实在是令人难以理解!城市化运动, 总要付出一些代价, 但是仿佛小人物在大历史面前弱不禁风。好在争论多年后, 今年重新出台《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废止了《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才算是给拆迁悲剧一个适当的安慰。

相信我们的法治会不断进步, 切实保护好公民安身立命的各种利益所在。

摘要:公民的私有财产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加强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护, 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坚持“以人为本”, 切实保护公民的合法利益。

关键词:私有财产权,人权,保护

参考文献

[1]石佑启.论私有财产权的私权属性及公、私法保护[J].江汉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

[2]李华丽.论社会主义条件下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的意义[J].《政治文明》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 1972年, 第574页

上一篇:暖气报告验收下一篇: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