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国培计划

2024-06-19

小学数学国培计划(共8篇)

篇1:小学数学国培计划

“国培计划”小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崇信县木林乡大庄小学 谢小莉

2011年10月10日至2011年10月19日,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小学数学培训学习,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这次培训让我了解到小学数学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趋势;深刻领会了数学教育的理念、新时期数学教师所面临的主要任务等一系列数学教育方面独到的观点;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养和教学水平的方法;让我从内心深处体会到了教育家的博大胸怀和乐观向上的工作态度。身为教师,就要懂得寻找规律,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反思和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我认真聆听了很多专家的精彩讲座,积极做好学习笔记,努力用新知识来提高自己。专家们精湛的教艺,先进的理念,独特的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匪浅,有了质的飞跃。

一、培训学习的经历和感触。

这次培训活动安排合理,内容丰富,专家们的解惑都是我们农村教师所关注和急需的领域,是我们发自内心想在这次培训中能得到提高的内容,可以说是“人心所向”。在培训过程当中,我始终流露出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我认为,保持这种心态对每个人的工作、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名新课改的实施者,我应积极投身于新课改的发展之中,成为新课标实施的引领者,与全体教师共同致力于 新课标的研究与探索中,共同寻求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心路,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适应现代教学改革需要,切实发挥新课标在新时期教学改革中的科学性、引领性,使学生在新课改中获得能力的提高。同时,我还深刻地体会到,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载体,但不是唯一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是死的,但作为教师的人是活的。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深刻的感受到了学生知识的广泛化,作为新时代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名教师,应该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增加、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将教材中有限的知识拓展到无限的生活当中去。“我是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作为一名教师,应当经常问问自己。而这次专家给了我明确的回答。

二、我本次“国培计划”学习的收获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也有保质期”、“教师不光要有一桶水,更要有流动的水”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有它的局限性。骨干教师都要有熟练地驾驭课堂的能力,那是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形成的,在实施新课程中会不自觉地走上老路。新课程标准出台后,教材也做了很大的修改,教材体系打乱了,熟悉的内容不见了,造成许多的不适应,教师因此对课程改革产生了抵触情绪,这种抵触情绪我也有过,一开始都感到新教材不好教。正是本次的“国培”小学数学学习,使我从教学理论上得到了提高,知道如何处理北师大版教材中题少难教的问题,怎样进行最有效的课堂教学,在业务了却实得到了提高。今后,我们教必须要用全新、科学、与时代相吻合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来更新自己的头脑。

三、将学到的教学理论运用到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成长自我 本次“国培计划”给我们农村老师搭建这样的学习的平台,其主要目白的就是要我们学习者履行“国培计划”的责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其他教师,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为此,作为一名参与学习的一员,我就要履行这一责任,努力用新的理念去教学实践,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觉得可从以下三点来做。

1、教学中,只有多联系生活,多创设情境,多动手操作,注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课堂才有实效。

2、教学前一定要多研究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因为教材必竞是教育专家编辑审核的,是实用于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每堂课都有他的重难点,所以教师必须上课前要好好研究教材。

3、在课堂教学中,不能花里胡哨地安排很多内容,应当根据上课内容有所选择,该让学生合作交流学习时就搞这一项,不该合作学习时,应用讲解、练习的方法也是好方法。

总之,此次培训学习时间虽然是短暂的,但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专业上,对我而言,都是一个很大的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的努力学习,做好后续研修,在实践、学习中不断进步。并将学习的理念运用到我的课堂教学中。

篇2:小学数学国培计划

一、指导思想

能扎扎实实丰富自我的业务素质和政治修养,以求对学校的发展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

二、详细目标

业务素质方面,丰富了远程教育专业的知识,能熟练的运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电子备课。丰富了教研方面的知识,具有必须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本事。运用多种形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更好的指导学生进行计算,使计算本事有了提高。

三、具体措施

1、以“同伴互助,自学反思”为主要形式。我自主学习,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构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分析和解决自我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克服被动性、盲目性;把日常工作与教学融为一体,以新课程为导向,灵活运用案例分析、教育实验等多种活动方式,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

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边学习边实践,边实践边反思,边反思边改善,边改善边提高。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和同伴合作、探究,不断探索、创新、调整、充实,总结经验,提高了自我的专业发展水平。

2、认真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以及各种书刊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使自我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扎实的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广阔的知识背景,较高的业务水平,来加快新课程发展建设步伐,适应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

3、更好地运用电子备课平台和教学课件,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专题讲座:结合教育热点和教学实际,利用远程教育等资源听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教学观摩:随时和本组教师互听互评,进行教学交流。

篇3:小学数学国培计划

一、研究方法及对象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及访谈调查法, 对参加2012年江西省赣南师范学院小学语文的教师进行调查访问。参加这次培训的老师有139人, 其中男老师有43人, 女老师有96人, 教师年龄在30岁以下的有1人, 31—40岁的老师有71人, 41—50岁的老师有58人, 超过50岁的老师有9人。31—40岁的老师所占比例为51.1%, 41—50岁的老师所占比例为41.7%, 30岁以下和52岁以上的老师所占比例分别为0.7%、6.5%, 说明此次参加培训的老师之间的年龄跨度较大, 31—40岁的老师和41—50岁的老师所占比例重。自2000年以来, 参加过3次以上培训的比例是62%, 参加过5次以上培训的比例是42%, 可见他们在工作中时常有机会参加各类培训。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 此次参加国培的学员中, 年龄参差不齐, 学员之间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技巧各有千秋。

二、调查结果分析

当今世界, 瞬息万变。教师要顺应时代的发展, 就必须从自身出发, 不断发展、提高, 也就是每位教师必须正视的问题———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 国内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是多种多样的。将这些理解概括来说, 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将教师专业发展视为“教师专业的发展”, 把教师作为专门职业, 强调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的提高, 所关注的问题包括专业的历史发展、专业资格审定、专业组织、专业守则、社会地位等, 即关注教师专业的发展。另一类理解为“教师的专业发展”, 强调的是教师个体的内在专业特性的提高, 指教师个体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感等方面由低到高, 逐渐符合教师专业人员标准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 从本质上说是教师个体不断发展的历程, 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强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成熟的专业人员, 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 拓展专业内涵, 提高专业水平, 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1]。

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 良好的知能结构、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反思等都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俗地说, 包括两种因素:一是教师自身因素, 二是外在的因素。“国培计划”作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直接外在因素, 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此次参加“国培计划”的小学语文教师, 主要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感三方面进行访谈调查。

(一) 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主要包括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理论知识[2]。参加这次培训的教师当中, 有些教师是非语文专业出身。比如:有些老师在师范院校学习时, 学的是英语专业或其他专业等, 参加工作以后由于工作需要, 服从学校工作安排, 而选择了教语文, 或是有的县市对英语专业的人招得少, 英语专业学生不得不转向语文学科。因此, 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不在一条线上。

参加此次培训后, 在专业知识的提升方面, 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专业知识的老师占49.6%, 认为专业知识有所提升, 但不明显的教师所占比例为24.5%, 认为此次培训专业知识几乎无提升的教师所占比例为25.9%。

(二) 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主要从教学技巧和教学能力两个方面入手。教学技巧, 即教师为了实现有效教学, 完成教学任务, 必须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3], 主要有:导入技巧、强化的技巧、发问的技巧、分组活动的技巧、多媒体运用的技巧、沟通表达的技巧、结课的技巧、补救教学的技巧等。良好的教学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主要包括教学设计的能力、实施教学的能力、学业检查评定的能力。

表2为教师参加“国培计划”后采用的教学技巧的调查。从表中可以看出, 参加培训后, 教师对教学技巧的使用频率较高, 结提课升程技度巧在教学中使用人频数率最高。因为比在例本次培训中, 教很师大的程度年提龄升跨度较大, 41岁69以上教师所占49比.6例0%较高, 所占比有例提为升4, 8.但2不%, 明使显用分组活动34技巧和多媒体运24.用50技%巧的人数相对较无少提, 升这属于正常范围。3625.90%

表3为教师参加培训后教学能力的调查。从表中可看出, 认为培训后教学能力有明显提高的教师比例占53%;认为教学能力有提高, 但不明显的教师所占比例为40%;认为无明显提高的教师所占比例为7%, 说明“国培计划”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 专业情感

专业情感, 通俗点说, 就是教师“愿不愿”, 即教师愿不愿意主动寻求教师专业的自我发展。基于此, 专业情感包括专业理想、专业自我[4]。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教学情感就是其愿不愿意主动追求语文专业的自我发展。一个有专业理想的小学语文教师, 她/他愿意尝试改变, 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努力学习理论知识, 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改变教学行为, 在追求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更大进步。

通过这次培训, 93.5%的教师表示愿意主动寻找自身专业的发展, 这些老师一致认为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只有51岁以上即将面临退休的受训教师认为在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自己能做的已经微乎其微。

三、结语

通过对参加培训的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感和其年龄等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我发现, 本次“国培计划”整体效果显著, 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和意愿。但是我也发现一些微小的问题, 比如:参加培训的教师年龄跨度太大, 有些甚至是即将退休的老师;参加培训的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差距较大, 有些甚至是非语文专业出身, 等等。并且调查反映, 有些教师在培训后并无多大改变, 不管是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感还是科研能力都没有得到提高, 可以说此次培训对少部分特别是年龄大的教师来说是毫无用处的。

“国培计划”是以“有效教师培训”为主题的, 旨在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促进基础教育改革, 提高教育质量。在培训前, 应选择有一定教学经验、年龄适中、专业对口并且具有强烈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参加, 培训效果将会强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修订版)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50.

[2]黄云平.“国培计划”与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一位农村地理教师的个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 2013:23.

[3]黄云平.“国培计划”与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一位农村地理教师的个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 2013:26.

篇4:小学数学国培计划

关键词: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国培计划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1-140-01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强师必先从青年教师抓起。在如火如荼的国家新一轮基础课程教育改革中,教育部于2010年开始实施的“国培计划”,犹如一股新风吹进农村小学校园,翻起绿色的涟漪,展现出一派喜人的景象。无数农村小学数学青年教师有幸参加了千载难逢的“国培计划”学习培训,坚持在职以网络研修为平台,零距离面对面学习到了新的理念、新的理论、新的方法和新的经验,成为了“国培计划”的学习者和受益者,眼界大开,获益匪浅,专业素质显著提高。

一、聆听专家讲座,品尝学术盛宴

毋庸讳言,长期以来由于客观受地域、教育资源和办学经费的约束,广大农村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很少有机会外出聆听教育专家举办的小学数学专题讲座,对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十年来取得的理论成果不甚了解,对目前困扰小学数学教学的客主观原因不甚清楚,对小学数学现代教育理论掌握不多,严重影响着其自身专业素质的发展和提高。而“国培计划”能有效帮助农村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在以网络研修为平台的“国培计划”实施过程中,广大农村小学数学青年教师通过小小的电脑荧屏,零距离面对面聆听到了国内顶级专家就小学数学教育领域某个方面的精彩讲座,品尝到了一场场从未有过的学术盛宴,津津有味地咀嚼到了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的最新教科研理论成果和经验总结,清楚认识到了制约自身专业发展的症结所在,找到了自身专业发展的方向,对如何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有了新的认识,教育教学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更新和发展,对新课程结构的变化有了前后的比较,为进一步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前沿理论基础。

二、观摩优秀课例,采撷浪花朵朵

既有专家前沿理论引领,又有优秀课例观摩借鉴,是“国培计划”学习的一大亮点。参加“国培计划”学习的农村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在聆听教育专家有针对性的数学某个版块、某个知识点讲座后,可以观摩到小学数学优秀教师相应的优秀课例。这些成功的课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过程与专家开设的讲座紧密结合,互为印证,让观摩者清楚明白地看到了优秀课例的优秀之处所在,积极反思拷问了自己之前的“传道、授业、解惑”教育教学行为;使观摩者对如何跳出文本,根据学生实际定内容,根据内容定目标,根据目标定教法,根据教法又重新反复修改内容和目标的施教流程模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取舍;使观摩者对一个个优秀课例呈现出来的教学目标简明、教学内容简约、教学环节简化、教学方法简便、教学媒介简单、教学用语简要有了可学习、可模仿、可借鉴的成功案例,推广传播的价值非常巨大……简言之,农村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在观摩网络优秀课例的过程中采撷到了美丽的浪花,获得了久违的或者说从来就不曾有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意外感、收获感和幸福感。

三、发起研讨交流,共同见证成长

参加“国培计划”学习的农村小学数学青年教师为改变“独学无友,进步必然慢”的不利状况,在“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好学精神感召下,根据学习计划和安排,积极通过网络这个获取知识便利快捷的研修平台,没有顾忌,没有羞涩,没有自卑,互为人师,互为同学,互为朋友,彼此沟通,彼此学习,彼此进步,博采众家,欣然与相识的、不相识的学员一起就“国培计划”学习某一话题发起了频繁有效的网络研讨交流,一篇篇见解独特、观点鲜明、立意深刻的文章载着无数学员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收获在清脆的键盘敲打声中愉快在网络世界里遨游传播汇集碰撞,广大学员在畅游无阻的网络世界里激情阅读到了不一样的数学思想、数学理念、数学目标,效果显著。大家的思想不再禁锢,观念不再陈旧,见解不再落后,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交流的快速、成长的喜悦。实践证明,发起网络研讨交流,共同见证成长的学习方式再次印证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流后变成了无数种思想。”的伟大真理。

四、撰写成长心得,提升理论水平

撰写成长心得,提升理论水平,是“国培计划”的要求。为此,参加“国培计划”学习的农村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在网络研修过程中,立足“国培计划”,把自己对“国培计划”的感想、感悟、感触汇于笔端,写出了一篇篇上档次、有质量的心得或论文,再现“专家引领,自我研修,内涵发展”的学习培训实况,对“国培计划”进行阶段性的梳理和小结,反思“在线交流、专家讲座、教师作课、案例研究、问题解决”的培训方式和质量,不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

总之,农村小学数学青年教师通过“国培计划”网络研修这个交流平台,解读《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与文本能力显著提高,教育教学与教科研能力显著提高,创新意识日益增强,逐步成长为地方上教师教学和教研的领军人物,有效地促进了自身专业化成长,切身体验到了“国培计划”在为全面推进农村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和开展农村教师培训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品尝到了与“国培计划”一道成长的喜悦。

篇5:国培计划小学数学上交心得

小学数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刘营小学

胡利华

经过了这次培训活动,我在各个方面收获甚大,体会最深的有以下两点:

一、学生是课堂的生机和活力。

上午听了四位年轻教师的课,我受益颇多。四位年轻教师在授课时,非常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四堂数学课都非常精彩,都有小组讨论这个环节,而且学生讨论得非常积极。教师真的把课堂还给了学生,给了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机会。有的小组表现得特别好,小组分工明确,合作顺利。这样,既给予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发言的机会,又锻炼了学生与他人的沟通和相处的能力。四节课堂,学生信心满满,表现非常好。

二、感受名师魅力,寻求专业发展

能参加本次提高培训学习,我深受启发和鼓舞,我知道我将要做的,不只是教学有趣味的数学,有技巧的数学,还要教有文化的数学,有思想的数学,如吕志明主任的讲座中,作为一个数学老师一定要研究课题、研究作业、研究命题,才能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不同的教育教学手段,把学生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让学生的路走得更远更长,向正常人方向发展更快。

三、不断加强学习,提高专业修养

通过此次学习,让我懂得了人才的培养,责任在于教师,教师的职业的确是光辉的、神圣的,但也是艰辛的。人们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何等的不易。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名教育家,而不是教书匠。关键在于你本人对教育事业有没有独特的见解,有没有持之以恒的理想和追求,有没有信心和高度的责任心,有没有把自己放在主人翁的位置上,有没有适应新形势下教育面临的挑战……

经历了这次培训,我深刻体会到有太多的知识需要我去学习,有太多的问题值得我去探究。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工作和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做好小学生的科学启蒙教育。

篇6:国培计划小学数学培训心得

——国培教师置换脱产研修心得

我很荣幸参加这次“国培计划(2016)”——甘肃省县级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的学习。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我认真聆听了数学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领略了他们幽默风趣的教育风格和先进的教育理论,使我受益匪浅: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

一、聆听专家讲课,在收获中提高

在本次置换脱产研修项目讲座中,专家们的报告,内容既深刻独到又通俗易懂、既旁征博引又紧扣主题、既发人深省又生动有趣。霍军教授《师者的德行意味着什么》、李保臻教授《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梳理与研讨》《研说数学课程标准的方法与案例》、吕世虎教授的《教学改进行动研究选题与规划》《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析》、贾随军教授的《数学教材中的推理》、陈婷教授的《小学数学论文写作的方法与案例》等一些专题的讲解和阐述,为我们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书到用时方恨少”,学习了他们的教学理论知识后,自己的思想真可谓是豁然开朗,许多困扰了自己很长一段时间的教育教学问题也迎刃而解。通过学习使我明白:作为一位数学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数学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教师不能只是把数学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更不应该只是把主要精力花费在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上,而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在问题面前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寻找答案,在探究数学的道路上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要从“知识的权威”转变到“学生数学研究的参与者”,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成“学生数学探究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在知识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要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尊重学生,充分相信学生。

二、与专家学员们互动,在感悟中进步

本次培训,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课堂上,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是培训的一大亮点,专家们以丰富的知识吸引我们学员,调动学员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员们结合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许多提出的观点和问题,都是数学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教师们提出的问题也得到专家们的重视,他们的回答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对于我们今后的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培训中,通过我们不断地交流,真正做到彼此之间的“相长”。在讨论中,老师们如果没有专家、学员们的互动,就不可能产生智慧的火花,也不能拓宽我的视野,更不可能提高我的专业技能。这样的互动使我所得到的感悟是深刻的,因此,所带来的进步是任何催化剂都无法做到的。正因为这样的交流,我充实了自己;正因为这样的互动,我获得了进步。我一定会把自己的感悟应用于实践,让自己今后的课堂也能绽放出奇光异彩。

篇7:小学数学国培研修计划

冷岗小学

马毅乐

一、指导思想:

国培计划关于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以“求真、求实、求效” 为个人研修理念,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个人研修目标,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前提,坚持科学育人,扎实有序地开展数学教学研究工作,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新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努力。

二、研修要求:

1、提高自身政治和职业道德素养。敬业爱岗,任劳任怨,把自身修养作为第一研修内容,从小事做起不断进取,超越自我。

2、加强专业理论学习。通过参加集体学习及自学等方式认真学习新理念,学习数学学科新知识,及时把握教学课改的前沿信息,并努力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

3、立足常规教学。潜心钻研本学段教材,以上好每一节课为前提,不断总结和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逐步突显出个人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

4、注重理论总结。积极撰写教学反思、案例和论文,将教学过程中的点滴感悟记录下来。

三、研修内容:

按照个人工作特点,制订为期两个月的发展研修计划。在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工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提升,把研修、工作、发展同步推进。

1、研读课标。研读《数学课程标准》,交流课标研读体会,以便准确把握各学段目标要求。

2、钻研教材。钻研本学段教材,整理归类,总结出本学段内容的共同特点,找出难点并进行交流探讨,以便全面把握小学数学教材。

3、数学专业理论学习和教材教法学习。研读数学专业高级教材及教材教法,提高自身专业文化素质和教育教学理论,拓宽自己知识视野,丰富自己各方面知识。

4、积极推进课堂教学实践。设计一节本学段研讨课,在区域或组内进行教研活动交流;虚心向同行们学习,争取多听课,向网络等优秀教学资源学习,取众人之长,弥补自己学科知识的不足。研修期内听课不得少于20节。教学实施中,要认真制订学科教学计划,用心备课、认真上课、及时撰写课后反思、精心设计作业、耐心辅导学生。

4、积极开展教学研究。积极撰写信息技术教育心得,学习过程中尽量应用所学内容,学习结束后及时反思总结。

四、研修目标:

1、熟悉教育政策法规,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热爱教育事业,树立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理想信念。

2、通过系统的教育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文化素质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以适应当代越来越高的小学文化教育的需要,满足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高要求,为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3、通过系统的学习当代先进的小学数学教学思想,借鉴他人优秀的教学实践经验,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反思、提高,使自身的教学理念与当代前沿教学思想接轨,教学实践体现出科学性、先进性、高效性,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的风格。撰写教研论文,使自己的教学从感性到理性,不断提高。

篇8:小学数学国培计划

“国培计划”的实施培养了一批“种子教师”, 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教育模式创新, 重点支持了中西部农村教师培训, 推动了教师教育改革, 受到各地教育部门和广大教师的高度评价。各地教育部门对“国培计划”给予充分肯定。他们普遍认为, “国培计划”是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有力举措, 是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的“及时雨”。

“国培计划”也引起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 各地媒体的专门报道多达二百余篇, 其中, 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中央媒体报道七十余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师报》分别以《“国培班”, 为未来教改铺路》、《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最给力的培训》、《国培计划:改变中国教师》为题, 对国培计划培训效果做了专门报道, 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笔者作为甘肃省“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在目睹参培学员从理念到行为的改变并为之喝彩以及为国家培训政策叫好之余, 反思农村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和困惑, 为改进“国培计划”建言献策, 为西部农村体育骨干教师培训提供借鉴。

一、“国培计划”简介

“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 简称“国培计划”, 由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全面实施, 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国培计划”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两项内容。2010-2012年中央财政每年投入5.5亿元支持“国培计划”的实施。

“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培训项目”是由中央财政每年划拨5000万元专项经费, 由教育部直接组织实施, 面向各省 (区、市) 的中小学教师的示范性培训, 主要包括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培训团队研修、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班主任教师培训、中小学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培训等示范性项目。项目将为全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培养骨干, 作出示范, 并开发和提供一批优质培训课程教学资源, 为“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和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主要包括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农村中小学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该项目是在教育部、财政部统筹规划和指导下, 2010年由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亿元, 采取转移支付的方式支持中西部省份按照“国培计划”总体要求实施的。在对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培训的同时, 引导地方完善教师培训体系, 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 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实施“国培计划”旨在发挥示范引领、“雪中送炭”和促进改革的作用。通过该计划培训一批“种子教师”, 使他们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培训方面发挥骨干示范作用;开发教师培训优质资源, 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和方法, 推动全国大规模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开展;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教师培训, 引导和鼓励地方完善教师培训体系, 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 显著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促进教师教育改革, 推动高等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 服务基础教育[1]。

二、农村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的问题与困惑

1. 农村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组织松散, 没有形成合力

2010年6月30日, 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 对“国培计划”的组织提出了要求。它指出:“各地要精心筹划和组织培训项目实施工作, 确保培训取得良好效果。按照项目要求认真遴选符合条件的学员参加培训。重视培训项目的前期调研, 针对培训对象的需求研制培训方案。要调动各方积极性, 形成工作合力, 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优质培训服务。”然而, 在本次“国培计划”的组织中暴露出一些组织松散的问题。 (1) 各地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遴选参培学员随意, 没有认真履行相应的职责。对兰州城市学院236名参培教师的调查发现, 共有123名体育教师兼任学校其他科目的教学, 占总人数的52.1%, 而其他科目教师兼任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共有85人, 占总人数的36%, 只有23人专任体育教师, 占总人数的9.7%, 其中初中17人, 小学6人。还有5人是专任其他科目, 与学校体育教学无关的教师, 占2.1%。一方面, 这反映了甘肃省基础教育师资的现实情况, 教师兼任课现象普遍, 同时也反映出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对国家教师培训政策贯彻不力, 对“国培计划”的重视程度不够高, 以致在参培学员的遴选中随意安排人员。由于本次培训在省城兰州进行, 而且免除一切费用, 甚至有一部分人把本次培训当做免费旅游观光, 在学员中出现了培训“专业户”和“关系户”, 让培训工作承担单位啼笑皆非。 (2) 各地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没有组织参培学员做培训前的动员, 让参培教师了解“国培计划”的来历、目的、意义等, 没有让参培教师对本次培训做初步了解, 并结合本校和自己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困惑, 带着参培目的和任务而来, 以致参培学员对本次培训没有具体目标, 没有参培计划以及对参培的期望等。从参培学员接到培训通知距报到的时间来看, 半个月之前接到通知的只有78人, 占总人数的33%, 53%的学员接到通知是3-5天前, 更有甚者是报到前一天接到培训通知。 (3) 甘肃省教育厅过多地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各培训单位的培训过程和质量上, 忽视了与各地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衔接与沟通, 以致没有形成对本次培训组织上的合力, 造成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只提供参培人员名单, 而甘肃省教育厅和培训单位负责培训的简单分工的不利局面。

2. 组建培训团队的困惑

一支良好的教师培训队伍是保证培训顺利、有序地进行和圆满完成培训任务的首要保证。《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 (教师[2011]1号) 指出:“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 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培训者队伍。实行培训项目首席专家制度。建立教师培训项目专家库。遴选高水平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组成培训团队。聘请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和中小学优秀教师担任兼职教师。加强教师培训团队研修, 每年研修时间不少于72学时。完善培训者考核评价制度, 形成培训者队伍动态管理机制。”按照要求, 在培训团队中, 省域外专家原则上不少于1/3, 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 (教研员) 不少于40%。实际上, 1/3的省域外高水平专家的要求难以达到。由于“国培计划”刚起步, 教育部没有给各培训单位提供详细的国内培训专家名录 (1) , 作为官方组织的各省级教育部门和各培训单位也不具体负责此事, 只有培训承担单位的体育学科培训组负责联系专家和组建学科培训团队。这对于地处偏远落后的西部地区的培训组织者来说颇费周折。笔者记得在一次培训者培训课上, 有人将这一部分人称为“空降部队”。由于培训费用、专家本人的事务安排等种种原因, 国内专家的培训日程安排一般为一两天。除去必要的应酬占用的时间, 有效的培训时间会很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 如何将“空降部队”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诸多问题需要认真去解决。比如, 让参培学员既能领略到“大家”的学识和风范, 又对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起到引领和启发;既能聆听到“大家”高深和前沿的体育教学理论, 又掌握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既能看到发达地区先进体育教学典范的表率, 又不乏贫穷落后地区实际体育教学事例的剖析。除省域外高水平专家, 培训团队的另一部分即优秀的一线教师的选聘也存在缺陷。兰州城市学院2010年国培计划体育学科培训组共选聘一线优秀教师13人, 其中特级教师1人, 高级教师12人。虽然数量占培训团队总人数的59%, 但却存在这样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即这些优秀的一线体育教师都来自兰州市区中小学校。其教学理念、设计、实施及创新等确实能吸引来自甘肃省农村学校的参培教师, 但在教学环境等环节上却存在较大的差距。参培学员观摩了来自一线的杨发禄老师公开教学课后, 进行了讨论。来自皋兰县**小学 (2) 的一位专任体育教师说:“我们也想上好体育课, 要是校长能像他们的校长那样重视体育, 支持体育课就好了!”来自武威市天祝县**镇**小学的一位教师说:“要是杨老师能把二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合在一起上一节体育课 (复式体育教学课———笔者注) , 让我们看看该有多好!”由此可见, 在一线培训人员的选聘上, 现代体育教学理论、设计、方法、资源等与甘肃省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现状之间存在矛盾, 如何有效解决这一矛盾有待组织者深入思考。

3. 培训内容存在“应然”与“实然”的矛盾

兰州城市学院2010年国培计划的培训内容以教育部、财政部相关文件精神为依据, 吸收和借鉴国内先进的教师培训理念和内容, 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修养”为基础, 根据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 以学科为基础, 以任务为驱动, 以问题为中心, 以案例为载体,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设置甘肃省体育教学现状与问题、体育教学理念与方法、体育教学理论与技能、教学实践与考察、对话与交流等5个模块的培训领域, 共27个教学时段和内容, 其中以体育新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内容为主, 占总课时量的90%, 而教师师德与教师职业礼仪、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与科学研究、体育教师健康与心理调节等内容安排有限。这一安排与我国体育教师培训水平低、培训机构和团队不健全, 没有较高的体育教师培训准入制度和标准有关。正如有研究者指出, 在培训市场的争夺中, 各培训机构都有自己的培训计划和培训任务, 而培训市场的划分又不严格, 于是各培训机构争相扩大自己培训领地的现象时有发生[2]。如此培训的弊端是, 内容脱离农村体育骨干教师的实际需要, 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性, 最终让教师感到厌倦。

对于培训单位、培训组织者和培训者来说, 在制定培训方案、确定培训内容时存在理想中的“应然”, 即他们认为, 体育教师的培训就应该提高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的能力与水平, 必须掌握体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等;在参训的农村骨干体育教师方面, 在培训中却存在着实际中的“实然”需求, 也就是说, 他们认为现代教育教学及课改理念与方法固然重要, 却不是全部。对于他们来说, 如何进行复式体育教学, 如何进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学与管理, 如何在甘肃省农村学校实现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在本次培训中安排了北京师范大学毛振明教授一个单元的专题讲座和一个单元的互动与交流。在后一单元对毛振明教授的所有提问中, 涉及现代体育教学与训练、体育新课程改革的问题寥寥无几, 而其他问题却五花八门, 数量繁多。这些问题看似庞杂凌乱, 不值得向这位国内著名专家请教, 但它们却是困惑农村体育骨干教师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核心问题。所以, 如何解决这种“应然”需求与“实然”需求之间的矛盾, 让“国培计划”真正走进农村、满足农村骨干体育教师的“实然”需求, 是关系到培训质量的关键所在。

三、农村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的几点建议

1. 提高认识, 形成农村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组织合力

教育兴则国家兴, 教师强则民族强。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 教育使命光荣, 教师责任重大, 教师培训责任更大。这不是理想, 也不是时髦用语。首先, 它是对教师及教师培养与培训的认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单位和个人都应该统一认识, 站在国家兴亡、民族强盛的高度去认识农村体育教师培训工作, 它关系到我国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目标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也关系到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与稳定、关系到我国城乡教育公平的实现。只有将“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怀落实到农村体育教师培训实际行动中来, 才能形成农村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组织合力。如果没有统一的认识, 只能是形式上的各行其责、各尽其能, 中央教育行政部门推出“国培计划”、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培训项目招标和形式上的管理、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市场的分割和组织培训、市县以下教育行政部门和农村学校负责人无利可图, 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实在觉得过意不去, 将口号喊在口上、印到书上、贴到墙上、搬到屏幕上、传到网上虚张声势。其次, 它更加强调的是使命与责任, 是一种历史使命和重大的责任。要求所有与教师培训相关的部门、单位和个人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感来履行相应的义务, 这种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不需要进行培训市场利益的分割和教师培训事业的“偷工减料”。它需要在纵向上各级部门自上而下的团结与协作, 包括培训政策法规、精神理念、组织管理、考核评估的贯彻与执行, 培训的各种资源、信息等方面的公开与共享;在横向上培训机构、单位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包括培训方案、内容、方式、资源、组织管理等内容的研发与讨论, 培训经验与总结、心得与教训、反思与启发等内容的分享与交流。

2.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建立农村体育教师培训机构和人员的资质认定体系

近年来,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和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进, 各种级别、类型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相继展开, 犹如万马奔腾之势纷至沓来, 而我国在传统教师培训体制下的各承担体育教师培训单位已无力招架这股培训需求, 加之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教师培训这块诱人的“大蛋糕”已经成为诸多机构和单位试图分割的美餐, 而真正能承担培训责任和高质量完场培训任务的却为数不多, 很多承担机构的师资力量、专业结构、培训场所等捉襟见肘, 只好照猫画虎。另外, 培训学校对授课教师的选用随意性较大,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培训的质量, 很多培训团队成员不知道农村体育教学的现状, 不了解农村体育教师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待遇、压力、困难、需求等情况。在培训中, 脱离教师的教学实际工作, 搞一刀切。他们大谈特谈先进的教学理念的落实、教学方法的运用, 这种思想的实质是将教学看成是一种技术规则, 可以复制, 却忘记了教学也是一种发生在特定情景中的艺术, 在面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时需要不同的方法和策略[3]。因此, 从教育部到省教育厅, 应尽快建立农村体育教师培训机构和人员的资质认定体系, 引入市场机制, 面向全社会招贤纳士, 择优遴选具备资质的培训机构和人员承担培训项目和任务, 确保培训机构公平参与、规范运作、能进能出, 形成农村体育教师培训机构竞争择优机制, 为我国体育教师培训提供一个良好的培训环境。

3. 确立和发挥参培学员的主体性, 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指出, 要按照“统筹规划、改革创新、按需施训、注重实效”的原则, 完善培训制度, 统筹城乡教师培训, 创新培训模式机制, 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这就要求在农村体育骨干教师培训中, 必须确立和发挥他们的主体性, 只有这样才能按需施训, 提高培训的实效性。笔者认为, 要确立和发挥参培学员主体性, 至少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 整个培训过程要紧扣农村体育教育需求和参培学员专业发展需求两个中心。从目前培训来看, 大多数农村体育教师的培训只注重前一个中心而忽视后一个中心, 即只满足社会需求而忽视个体需求, 导致在培训活动中把培训学员当成被培训的对象, 迫使他们被动地适应, 把立足点放在改造教师上, 教师参加培训变成了“洗脑”, 变成了“脱胎换骨”, 变成了接受改造, 教师不是作为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主体, 而是作为一个被动适应者出现在教育培训中[4]。“国培计划”培训的重点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效教学方式方法;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师德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所以, 农村骨干体育教师培训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 必须将参培学员的师德培养、专业成长、职业理想与规划等个人发展需求放在重要的位置。这样才能让参培学员变被动为主动, 变消极为积极, 才能在培训结束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其二, 切实做好学员培训需求调查、分析和研究。培训需求分析, 也称培训需求评估, 指在规划与设计培训方案之前, 由有关人员采取各种方法和技术, 对各种组织及其成员的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 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及培训内容的一种活动。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它既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课程和实施方案的前提, 又是进行培训效果评估的基础[5]。目前, 有关我国农村体育教师培训需求分析的研究十分有限。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到, 2000-2011年期间, 以“教师培训需求”为篇名的文章共计59篇, 针对农村教师培训需求进行分析的文章共10篇, 占16.9%, 针对体育教师培训需求进行分析的文章共2篇, 而没有相关农村体育教师培训需求研究的文章。这说明, 这一问题还没有引起相关研究人员的重视。要提高农村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的实效性, 必须加强对参培学员培训需求的相关调研工作。否则, 就是脱离农村实际的培训, 让参培学员“听着激动、看着感动、回去不动”, 其实, 不是不动而是不会动, 动不了。因此, 重视农村骨干体育教师培训需求分析, 使培训能有效回应农村学校和农村体育教师的需求, 应该成为改进我国教师教育事业的必然选择。

四、结语

“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 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由教育部、财政部组织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 旨在提高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培养和提高农村中小学骨干体育教师的示范和引领能力, 为我国农村地区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虽然在“国培计划”实施进程中仍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 但只要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不断完善和创新, 我们就有理由相信, 培养、造就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农村体育教育人才队伍的目标, 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实现。

摘要:“国培计划”是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全面实施的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培训组织松散, 没有形成合力;难以组建培训团队;培训内容存在“应然”与“实然”的矛盾。针对这些问题, 应采取如下对策:提高认识, 形成农村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组织合力;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建立农村体育教师培训机构和人员的资质认定体系;确立和发挥参培学员的主体性, 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关键词:国培计划,农村,体育骨干教师,培训

参考文献

[1]国培计划专题网站[EB/OL].http://www.gpjh.cn/cms/gpjj/index.htm.

[2][4]周颖华.教师培训中“实工虚做”现象解析[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4) .

[3]严月娟.农村中学教师培训现状的调查[J].辽宁教育研究, 2007, (12) .

上一篇:技术资料管理程序下一篇:王冕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