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责任感调查报告

2024-06-20

医学生责任感调查报告(共6篇)

篇1:医学生责任感调查报告

医学生责任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与“90后”医学生的责任教育相关

本论文是一篇责任教育方面论文摘要怎么写,关于“90后”医学生的责任教育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随着新形势下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量和质素量的要求也愈发提高.“90后”医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我国未来的医药卫生领域工作人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准和未来我国整个医药卫生行业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服务质量水准直接相关,倘若出现偏差,必然会对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重大影响[1].责任教育就是关于某种道义、义务的教育,包括责任情感、责任意识、责任能力和责任行为等内容.关键词:90后医学生责任教育

针对“90后”医学生特殊群体的主要特征,从以往责任教育工作中忽视医学生生活环境的营造、责任教育工作中对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视不够、医学生责任教育弱化的根源等问题入手,全面研究解决对策.同时为强化医学生责任教育提供理论支持,为医学生责任教育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补充说明,为医学生责任教育提供可参考的建议.教育观察简介

《教育观察》创刊于2012年,是获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复创刊的学术期刊,由广西师范大学主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主办。

《教育观察》主要面向高校的教师、教育研究人员、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及学生,稿件应突出理论性、前瞻性、指导性及实用性,应能引导教育观念更新、促进高教改革、推动学术进步。《教育观察》于2013年由月刊变更为旬刊,各版根据不同的教育热点关注对象进行定位,打造具有论文帮办QQ766085044差异性和针对性的交流平台。教育观察栏目设置

特别关注、教育理论、教育现象、课程与改革、德育视点、心理学研究、国际视野 教育观察最新征稿要求

一、摘要与关键词:文章要提供100-200字的摘要,客观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提供3-5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

二、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别、工作单位、邮政编码、职称、职务、学历、主要研究方向等(研究生须注明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

三、注释:注释序号(上标)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表示,附于文末。

四、非正式出版物(如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未正式发表的讲话等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五、参考文献的格式:

1、参考专著:[序号]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2、参考报纸、期刊:[序号]作者.文题.报刊名,出版年,卷(期、版次),其止页码(具体情况可以参照国家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六、资助项目需注明资助者、项目编号。

七、体例要求:以“一”、“1”、“(1)”作为文章层次,(1)之下以小标题方式提炼主要观点。

八、图表要求:表格:将表名置于表上方居中;图:将图名置于图下方居中。表、图内文字统一用楷体。

九、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

十、为便于稿件的修改及联络,请作者提供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手机、电子信箱等。

十一、来稿一律通过电子邮件(WORD文档附件)发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来稿必复。

十二、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2册,需快递的联系本部。1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高校德育教育重视责任教育,责任是他们德育的主要内容,并且在很多领域提倡责任教育,尤其是医学领域,他们重视医德.美国非常重视德育,德育被奉为“教育最本质和最高目的,是学校的重要职责之一”美国教育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强调对青年参与社会生活及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责任教育也被拔到一个相当高的位置,这样美国教育在关注学生创造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在塑造学生的社会责任.举列来说,在20世纪70年代末,“责任公民”的理念在美国传播开来,“责任公民”在享有国家法律规定的权力的自由的同时,也要相应地履行社会义务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不仅如此,美国还通过立法的手段推进了道德教育及责任教育的贯彻落实,20世纪80年代末,联邦政府接连颁布了500多个教育法案,要求学校制定相应的道德教育评估标准,并在这些标准中突出了责任教育的倾向.在医学教育领域,美国大学比较注重学生医德的塑造和培养,以哈佛大学为例,哈佛大学成立了“哈佛医学院道德期刊编辑部”并通过课外活动来加强医德的课外教学,其对学生医德养成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由此可见,西方的国家特别注重德育教育,尤其突出责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非常重视人的思想和道德的培养,重视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教育,强调做人的基本准则.反映出教育意识和大学的办学理念,即不仅要教会做事更要教会如何做人,做一个对国家、社会、他人有益的人.作为医学生承载人类健康之大任,责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医学生这个特殊群体,责任教育就应放在教育中的重要位置.2国内研究现状

当今社会,大学生人文知识缺乏、人文精神缺失、人文理念淡薄、人文教育薄弱等等众多问题逐渐凸显,大学生道德责任标准语观念的坚守正遭受到严峻的挑战.这些现象引起了我国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可以说“责任心”、“责任感”几乎成了大学教育工作者的口头禅,大学生责任教育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的重视.他们通过对大学生责任教育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 方面.2.1对大学生责任教育存在问题的研究

谢志远、夏春雨在《加强责任教育,注重方法创新》一文中,指出当前我国大学生责任教育面临的三个突出问题,即责任教育方法僵化、责任教育内容空泛、责任教育实效性差.王燕的《当代大学生的责任观及其培养》认为,加强对当代大学生责任观的教育既是现实之所需,又是国际道德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就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责任观尚需引导,利他观念较为缺乏,集体责任观还处于他律阶段,承担社会责任的自觉性也有待提升.彭定光的《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认为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里凸显出来.可是,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却趋于淡化,这使大学生难以担负起历史的重任.对于部分大学生呈现重才而轻德的现象,高等教育没有承担所需的社会责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强.石丽萍在《加强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若干作法》中提出了社会责任感的涵义,认为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一方面,医学生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感,另一方面,在现实的选中,许多医学生却把追求个人价值、个人利益和个人奋斗放在了突出的地位,不再满足传统意义上的贤人和完人,而是注重追求成为现代社会竞争的能人和强人.这种自我意识的增强与膨胀,使很大一部分医学生集体观念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同时分析了医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的根源,给出了加强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途径.许多学生对医学伦理学等课程的兴趣不大,部分医学院校学生对医德教育课程比较反感.道德培育内容呈现滞后性医学院校学生道德培育在内容上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缺乏时代性、先进性.调查问卷显示,您怎么样看待您的医德教育课程的内容,认为医德教育课程“内容丰富,资料新,能够跟得上时代”的只有37人,占14.9%,不到20%,认为“内容丰富,但资料陈旧”有116人,占46.8%,还有38.3%的医学院校学生认为“医德教育课程的内容跟不上时代”.李明涛在其《互联网时的代道德》中表示:互联网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各医学院校均已普及多媒体教学,它在给医学院校德育带来难得机遇的同时又使医学院校德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信息网络化的飞速发展,为医学院校学生的学习、交往提供了便捷渠道.但网络上“垃圾”信息对尚未完全形成稳定价值观的医学院校学生产生诸多消极影响.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弱化了医学院校学生的道德观和责任意识.“90后“处在网络这个完全开放的信息环境使德育工作者很难了解医学院校学生受到了哪些信息的影响以及他们在网络中干了些什么,从而增加了把握教育对象思想状况和日常行为的难度.医疗行业中的不正之风往往是使医学院校学生产生价值困惑的重要因素.一旦接触到一些行业中的不良风气,医学院校学生常会有感于医德信念原则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差异.传媒的大量负面报道,亦使医学院校学生并不稳固的医德信念观产生动摇.2.2对大学生责任教育问题产生原因的 研究

(1)个人因素方面,阎海潮和柳靓的《缺失与构建:当代大学生责任感问题的思考》,苗春霞和卢建科的《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以及张众的《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论文研究从大学生责任缺乏的内部原因出发,指出大学生责任缺乏的内部原因在于大学生主观心态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对自我人格、自我修养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严重缺失.陈文的《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再思考》认为素质和责任感都受一定的先天条件和遗传因子的制约,但主要的影响因素还在于后天的教育,主要体现在:第一,片面的个性教育使学生过分强调个性发展与其身边同学格格不入;第二,缺乏人生的目标教育,他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没有明确的概念,不知道自己读书是为了什么,不知道现在该做什么.连自己人生目标都不明确的人如何承担起自我责任,社会责任和人生(2)社会因素方面,从徐文才,何洪英的《当代大学生责任感弱化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段志光《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苗春霞和卢建科的《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等已有的研究来看,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冲破计划经济的桎梏,激活经济新一轮的高速发展的齿轮的同时,也击溃了人们的信仰与道德的价值尺度,激起了灵魂最深处的贪邪之念.再加上大众传媒不适宜的导向作用,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这在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和大学生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具体表现就是对自我的过分关注以及社会责任感的缺失.(3)家庭因素方面,苗春霞和卢建科的探究中还论及了家庭因素对当前大学生责任感低下的影响.事实上,“90”后多生长在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中,他们在家庭中往往处于被关注的中心,从小衣食无忧,习惯了父母的宠爱,比起对他人的关注,他们更强调自己的主观感受和个体 意识.(4)教育机制方面,在刘范美、李萍及张众的研究中均提到我过教育机制不完善,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有效的改观,家长常常为了孩子能得到一个好分数而包揽一切,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孩子的责任感,不利于社会责任感的养成.雷巧霞的论文《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研究》中提到这样一种观点,我们应当根据大学生责任感培育所处的现实社会背景和当代大学生责任感所存在的问题和现状两方面,同时积极借鉴英美等国的教育实践经验,从社会实践、优化人文环境等角度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王宏宇在论文《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研究》中也表明了这一要点,要结合哲学与伦理学的观点,全面分析了解责任感的内在含义和构成要素,并针对大学生责任感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原则与途径.韩小香,冯基聪的《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思考》论文从当代大学生责任教育对其本人、学校、社会等的重要性影响的角度出发,认为加强当代大学生责任教育有赖于激发大学生的责任情感,深化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切身体验,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责任教育模式,并建立责任教育管理评价机制.3结语

综合目前国内外有关责任教育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尚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一些研究大多仅仅是停留在分析现象的层面,理论上尚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深化,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够紧密,研究产生现象的原因较少,提出加强责任教育的对策少,雷同的较多而创新的较少.如相关研究不够系统化,对医学生责任教育的专门及论述尚不多见,研究专著更是少之又少.研究大学生责任教育的论文较多,但将医学生的责任教育作为研究主体的文献则相对有限,而作为培养和提高广大医学生责任感的理论指导,现有的研究成果是远远不够的.除此之外,现有的研究文献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选材相对宽泛缺乏针对性,大多是针对整个大学生群体的研究,而对不同学科大学生群体的差异性没有足够的关注;另外,研究的时效性较差,缺少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研究以单纯的现象描述为主而缺少有理论深度的剖析,因而其研究结果的普适性值得怀疑.当前医学生的责任教育拯待加强,对责任教育的研究尚须深化.参考文献

[1]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01.[2]吴来苏.大学生人格教育与修身[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97.[3]李威新.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5.[4]何兆雄.中国医学道德史[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18.[5]李本富.医学伦理学[M].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40.[6]赵秉昊,杨淑玲.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70.

篇2:医学生责任感调查报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强化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显得愈发重要。在医学生在医院实习过程中,医院文化对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系统的分析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具体表现,以及医院文化在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中的三大作用,对如何发挥好医院文化培养医学生社会责任感提出了科学的建议。

关键词:医院文化;社会责任感;医学生

医学生是社会医疗卫生事业后备军,担负着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神圣职责。医学生在医院实习过程中,除了学习专业的临床技能外,更重要的是接受整个医院文化的熏陶和浸染,医院文化能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人的潜力,使人的文化和医疗技术设备进行完美的融合,培养社会责任感。

一、医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群体或个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为了建立美好社会而承担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在心理和情感上对社会及他人伦理关怀和义务,是一种内化的精神追求。其来源于正确的社会认知和良好的心理基础。医学生肩负着治病救人的神圣使命,其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与病人、家庭及社会息息相关。因此,医学生不论是在校学习还是在医院实习中,切实做到关心、体贴病人,全心全意为病人着想,为病人解除病痛。

二、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具体表现

医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指医学生以同情心和爱心为基础,对自身所应承担的医疗卫生服务职业责任和义务,始终表现出自觉主动完成的精神品质,并且能对肯定性结果产生美好体验,自愿承担否定性后果。医学生的首要职责是治病救人、救死扶伤,这除了需要精湛的专业技术,还要靠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支撑。医学生的主要社会责任感体现在: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病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关爱生命、关爱病人。

三、医院文化在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中的作用

(1)良好的医院文化有利于促进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医院文化是医院在长期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为广大职工所认同的医院价值观、行为规则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医院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为医院良性健康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医学生在较长的实习期间,融进了整个医院文化的大氛围,不可避免地接受了医院文化的熏陶、激励、规范和浸染。医院倡导的救死扶伤、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行业道德,有利于医学生自觉地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坚守自己的职业操守,更好的服务于病患,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2)培养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完善医院文化体系

以培养医学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行医,督促医学生将其工作宗旨真正的铭记在心,并在行医过程中严格贯彻执行下去。医学生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不仅能够提高医疗队伍的整体素质,保证医疗质量,而且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口碑和医院形象,促进医院的健康持续发展,为医院文化建设提供保证和支持。

(3)培养医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医院文化建设两者间相辅相成

医学生社会责任感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一方面,医院先进文化引领和激励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另一方面,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医院文化建设的实质。社会责任感泛化就是医院每个医务人员的价值取向、道德与人文关怀意识和对规律与秩序的尊重,以及系统的敬业精神和具体日常医疗工作质量。良好、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往往明确了医院文化建设方向。

四、发挥好医院文化培养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建议

医院文化是极富个性的组织文化,是医院职工长期积累、积淀而形成的共同意识,对医学生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1)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夯实医院文化思想基础

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在于对医务人员思想境界的提升和文化熏陶,通过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和教育,能为医院文化建设工作提供新思维和新方法,从而为医院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应注重对思想政治理论的传播和宣传,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从根本上提高职工工作素质,保证医疗质量,规范各种医疗行为,提升医院文化的思想基础。

(2)将社会责任感培养纳入医院文化内涵

医院应坚持以先进的医院文化点燃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努力打造医学素质与人文情怀和谐统一的医院文化。医学生在参与医院各项活动中,从意识上认同“大医精诚、大爱无疆”的医院精神,并引导医学生将其内化为价值追求,付诸于医学职业精神的实践。

(3)在医院文化建设中有针对性的加强社会责任感培养

医院是培养医学生的重要场所,培养医术精湛,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医务人员是教学医院义不容辞的责任。医院不仅传授专业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传播职业文化和人文精神,医院文化带给学生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因此在医院文化的建设中渗透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让医学生通过观察、了解规范的行医过程,认真细致的对待每一个病人。

(4)在教学内容中有组织、有计划的加入社会责任感教育

医院要在医学生实习过程中达成培养其社会责任感,达成思想共识,在实习计划中设立教育环节。如组织学习医院中的先进模范人物事迹、邀请医院德高望重的老一辈专家与医学生交流,用医学前辈“大医精诚”的博大情怀激励医学生,医学生从名医榜样中体会大医情怀、以仁心仁术、大医精诚为行为表率深化责任认识,提升责任情感,塑造责任品格,最终自觉成为医院文化的实践者和传播者。

(5)大力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医学生社会责任感

开展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提升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因此,医院应依托志愿者活动,提升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志愿服务中,医学生不仅能够更为客观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寻找自身价值,而且对社会寄予更多的关注。

在医院内以医院门急诊和相关病区为重点,根据患者需求拓展志愿服务内容。医学生在与病患及家属的交流中活动中切身的感受到病患的痛苦,以提高其对事物的理解力、判断力,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集体的关系,激发起他们的爱心、同情心和责任心,自觉萌发出社会责任感。

(6)做好校园文化与医院文化的过渡与衔接

医学生在校园文化教育下形成了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进入医院实习后,需处理好校园文化与医院文化的衔接。如果实习医院是一个具有优秀医院文化的医院,医学生在学校教学中所接受的正面人文知识,就会胜任医院的工作,完成理论和实践的完美对接,从而提高医学生的人文医学执业素养。反之,实习医院存在不正之风,就会动摇医学生的价值观,更严重的价值观会发生悖逆和冲突。因此,学校和医院要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必要的交流和对接,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职业生涯。

全面培养医学生社会责任感,让医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关注患者,服务患者,提升自己的医疗水平,更好的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营造积极健康的医院文化氛围,提升医院的综合素质。

篇3:医学生责任感调查报告

关键词:责任心,医学生,课程,效果评价

“责任心”对于与生命打交道的医生尤为重要,也是医生职业精神的重要内容。随着全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程的深入,医院和医生对患者和社会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现在的在校医学生,未来是医疗卫生体系的主导者,因此,亟需及早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医学生责任感。而医生的责任感,不是靠单纯的理论课程,灌输一些“责任心的重要性”就可以获得的,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职业道德。需要让医学生在成为医生之前,就能够切身体会到“责任”两个字的意义,从而带到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去。

相对于美国及欧洲的各大医学院校而言,目前我国在“医学生责任心教育”的措施及开展项目还比较薄弱。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依托自身丰厚的文化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和强烈的创新意识在我国积极研究关于医学生责任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通过调查分析出医学生责任感现状,提出医学生责任感的提升路径与教育方案,旨在摸索出一条医学生责任感与德育教育切实可行的方法。

1 实施方法

1.1 医学生责任感现状

通过调查分析,医学生责任感总体状况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大多数能意识到自己对病患、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

多数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尤其是SARS,甲流感染与医务工作人员相关的新闻事件。多数立志救死扶伤,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愿意积极投身到医疗队伍的前线。医学生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因此,在学习和工作中都有明确的目标和端正的态度。大多数医学生怀有仁爱之心,愿意主动担负责任;有敬业奉献精神,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能够体会病人的疾苦并对病人充满关爱之情;能对病人保持诚心,保护病人隐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等。大多数持有积极态度,对自己负责,严格要求自己。多数学生认为人生应该自己把握,人的一生应该在拼搏中度过;他们有较高的人生追求,希望在大学里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综合能力,已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将来在医学事业上承担责任,做出贡献。

尽管医学生责任感状况总体是好的,但仍有很多如下问题。

学习目的趋于功利化。随市场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社会上出现越来越多的不良风气。一些医护人员违背医德收取红包、回扣,个人主义、拜金思想、贪欲腐化思想不断滋生,在社会中造成不良影响。这些影响会错误地引导医学生的价值观形成,比如一些学生选择医学专业并不是为了救死扶伤,而是看重医生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存在较为严重的功利化倾向。

职业道德趋于缺失化。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是敬业和奉献精神。在市场经济弱点和消极方面产生的负面作用下,部分学生的思想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优良的医学道德观念也受到严重的挑战和很大的冲击。部分学生出现迷茫困惑的心理,忽视道德标准的要求,过分看重经济利益,以自我为中心,敬业意识淡化等职业怠慢现象。

社会责任趋于自私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但过分的自我意识会与社会责任发生冲突,甚至使学生过分追求自我利益而趋于自私化。因为社会责任反映的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其价值取向是社会的整体利益。部分学生表现为主观上承认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一旦牵扯到具体利益时,却往往先考虑个人得失,出现偏重个人本位,国家观念、全局意识与社会责任感淡化的趋势。

对待病人趋于淡漠化。关心病人的疾苦,尊重病人意愿,切实为病人着想是医护工作者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应负的道德责任。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医护人员对待病人态度的好坏,会对病人的治疗产生很大的影响。病人首先是一个社会人,有一定的情绪、心理,需要得到医护人员各方面的关怀、支持和同情。但部分医学生忽视了这一点,只是将病人作为治疗疾病的对象,不注意谈话的方式;无视病人的知情权,不愿与病人讨论诊疗计划、回答病人的疑问;不注重病人的隐私权,对待临终病人缺乏同情关爱,忽视病人及家属的感情等。

自我责任趋于轻视化。当前一些医学生不能正确地自我定位,往往对自己定位太高,眼高手低,导致部分以学生产生妄自尊大、自我膨胀的错误倾向。还有一些医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远大的志向,浪费光阴,放纵自己,重自由轻纪律,自我约束力较差。另外,还有部分医学生由于医学学制长,课业任务重,学习紧张,实践课多,而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在遇到挫折时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产生自卑的心态。

1.2 医学生责任感提升路径

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责任感作为人对自己所承担责任的一种内心信念和约束力,反映了社会对进行实践活动的人们的要求。在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为国忘家、仁爱爱人、修身齐家等,具有发扬光大的生命力和现实意义,通过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将其渗透至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中。通过对《日内瓦宣言》等国际医务道德规范的学习,让医学生意识到医生所肩负的重大责任。通过宣传白求恩、男丁格尔等典范人物的感人事迹,提升医学生的精神境界,树立高尚的医德,廉洁的医风。

专业思想教育。很多学生内心怀揣着激情与梦想走进医学殿堂,但他们许多对医学的概念、责任并不了解,因此,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是培养医学生热爱医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宣讲、讨论、交流,邀请专业资深教授级学科带头人进行本专业的介绍,使学生真正了解“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含义。从而激发学生献身医学,恪守医德,热爱祖国,忠于人民,刻苦学习,孜孜不倦,为将来成为合格医护工作者打好基础。

医德医风教育。医德医风学习,是培养学生对医德医风问题的敏感性,以及掌握有关道德理论、原则、培养职业责任感的重要环节。同时,提高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了解患者心理,也是医德的要求。医德来源于医疗实践,通过医疗实践,感悟医德内涵,发挥医德功效。通过学生亲身体会病人在被疾病折磨时的痛苦,体会患者家属面对亲人身患重病时的焦急与期盼,才能使学生理解医务工作者的意义所在,做到疾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

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各种竞争的不断加剧,使人们心理卫生问题逐渐增多,尤其是现代大学生,正处于成熟又不完全成熟的心理阶段。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自我意识,是医学生客观认识自我、树立正确人生观。勇于承担自我责任的重要前提。可以广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活动,以帮助医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品质。

人文素养教育。随着医学教育由传统医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需要医学生有更全面的人文素质。医生在治疗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病人的生物性质,更要注重其精神、心理方面的治疗。通过开展人文科学教育,让医学生在掌握医学知识的同时,全面了解心理学、伦理学、人文等社会科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关爱他人、理解社会,成长为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协调发展的现代医学人才。

1.3 教学安排

从社会责任、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等多个方面合理安排课程,分阶段将课程穿插于五年本科教学中,从而提高医学生的责任感。

加强医学生德育教育。开设《日内瓦宣言》等国际医务道德规范学习课程;明晰社会责任,增强医学生法制观念,通过各种形式增强医学生法律知识教育,如通过组织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规的学习,增强医学生医疗责任感,既保护自己,又保护患者;加强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教育,向医学生介绍老一辈著名医学专家,如林巧稚等为医学事业发展而无私奉献的事迹,引导学生树立坚定地专业思想,形成以解除患者疾苦为使命的思想。

深入基层,增强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组织医学生参加访贫问苦,送医送药,到乡镇级的基层医院实践,让医学生深入了解基层医疗环境,充分体会当地老百姓的就医环境与困难。

通过医学伦理学的开展,组织医学生对医疗事件进行讨论或辩论。通过医学伦理学的课程学习,让学生了解医学领域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道德问题,认识到医患关系的特殊性。

组织医学生与病房患者家属倾心座谈。组织医学生和病房的患者家属交流,倾听患者及家属的感受。了解患者家属心理,并学习如何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协助患者的治疗。

组织医学生加入急诊外伤患者入院后全部治疗过程。体会医生治疗的每一个环节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影响,认识到医生对患者生命的重大责任,从而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

积极鼓励学生从各方面发展自己,选修人文素养课程,并针对专业开展素描、雕刻等课程。开设口腔素描课,合理安排学生选修中华文化、社交礼仪、音乐鉴赏等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底蕴。

2 教学效果

在课程结束后,本研究组员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对于此新形式的责任感教育反响强烈。通过对已接受过课程教育的医学生再次发放不记名调查问卷分析总结,课程总体有以下几点主要效果。

明确医生职责和责任。通过对国际医务道德规范和有关医疗事故法规的系统规范学习,学生明确了作为医生的职责和义务,深刻理解医生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并掌握了有关医疗事故的法律法规,以便规范日后自己的从医行为。学生纷纷反映学习内容切实有用,对自己很有帮助。

树立社会责任感。深入社会,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困难老百姓所面临的生活问题,尤其是就医难的社会现状。通过访贫问苦,送医送药,基层实践,让学生了解到作为医生的价值和使命感,建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

树立职业责任感及危机意识。通过课堂再现医疗事故实例,引发学生思考,让还没有进入临床实践的学生提前了解医生在行医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并通过积极讨论,使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通过讨论学习,学生意识到行使医生责任义务的重要性,且加强了保护患者和医务工作人员的忧患意识,为今后从医做好铺垫。

早期加入临床实践,观察医学行为。课程安排学生与患者沟通并早期参与急诊外伤患者入院后的治疗过程,了解患者的需求,认识到医生对患者及其家属产生的影响,从而反思自己的行为。学生纷纷反映受益匪浅。

全方面提高人文素质。医学生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现代社会需要全方位的人才,尤其是医生,要与病人,病人家属交流,还要与同行人员互助合作开展工作。课程通过鼓励学生学习人文知识,开展相关人文课程,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从而提升个人修养和素质,能更好地承担医学生肩负的使命和责任。

3 结语

医生是人们托以性命的崇高职业,因此树立正确的责任感对于医学生是至关重要的。而医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协作。本课题1通过调查问卷发放首先总结出医学生责任感现状,并着眼于医学生责任感现状和医学生责任感培养特点,设计出一系列切实有效的课程和社会实践,不但扩充学生的临床知识,更加关注学生的内心想法,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从个人修养、心得体会入手,提高学生责任意识。通过跟踪调查,医学生责任感课程和社会实践受到学生的欢迎和热爱,课程的开展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有关医学生责任感课程的开展对本专业的本科生职业素质培养起到积极向上的作用,深受学生的欢迎。医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对于医生职业道德领域有非常的推广及现实意义。但仍有诸多需要改进的内容,如关于优化课程内容、合理安排课时、使学生维持医学生责任意识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讨论。

参考文献

[1]赵守政.当前医学生责任感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8.

[2]王欣欣,白玉.医学生责任感的缺失及其出路[J].学理论,2010(11):225-226.

[3]黄萼华,王华生,于中鑫.医学人文教育和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2):78-79.

[4]周红菊,何振.医学生责任感问题与对策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2):222-226.

[5]杜蔚青,谢颂平,李娟娟,等.论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3):427-428.

[6]余伟琼.从伦理学角度加强90后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6):43,85.

[7]石丽萍.加强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若干做法[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3,16(6):49-50.

[8]何学军,何志勤.在医德实习中培养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4):98-99.

[9]何学军,何志勤,刘炜.对以医德实践促进医学生职业责任感培养的新构想[J].医学教育探索,2010,9(12):1621-1623.

[10]郭德君.应加强医对学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职业时空,2008(10):228.

篇4:医学生责任感调查报告

【关键词】职业责任感 现代医学模式 校园文化 医学生

1977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精神病和内科学教授恩格尔(Engel)首先提出,应该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 当前,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健康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并且日趋多样化,已不再仅仅满足于对疾病的治疗,而是积极地要求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还要求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心理氛围。近些年来,医患之间不时出现紧张关系正是我国医学模式在由过去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发生的摩擦,即我们的医疗机构、医学界及医护人员在观念、行为、态度上的转变没有及时到位。医护人员的责任是什么?现在时常有人提起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墓志铭:“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在现代医疗机构中,医生和护士要相互配合适时做好与病人或病人家属的交流,把治疗措施向病人说明,实事求是说明哪些症状通过医疗手段可以解除,哪些是目前还不能解决的。在不能解决的问题中,哪些是需要病人今后注意的。交谈时要留有余地。 这种与病人的沟通需要从对病人的关怀出发,较好地运用专业知识和沟通技巧。因此,医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不仅要努力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了解、熟悉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状况,不断增强职业的使命感、责任感,才能胜任将来的工作岗位,承担起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

1.职业责任感的含义

职业责任感,也就是工作责任心,是指从事职业活动的人对职业责任、义务有充分认识,并且具有履行职业责任和义务的愿望和态度。 由于卫生职业是关涉从业人员个人、单位、社会和国家多方利益的行业,所以,其职业责任感从本质上讲既要求利己,又要求利他人、利事业、利国家、利社会,而且自己的利益同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相矛盾时,要以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为重。

心理学家的研究告诉我们:责任感是心理学大五人格理论中提到的一个重要的人格特质,包含认真、尽职、可靠、勤奋、坚韧、自律、克制、公正、条理、谨慎等特点。 人格是个人各种稳定特征的综合,体现个人的思想、情绪和行为的独特模式。这种独特模式是个体社会化的产物。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二者交互作用,决定了人格的形成和发展。遗传主要决定了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如气质的形成;环境决定了人格的后天发展,如自我概念形成、态度和价值观念、道德感、人际关系特征、习惯等。笔者在本文中仅从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探讨医学生职业责任感的培养。

2.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刘向在《说苑》中说:“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学生们置身于具有医学生文化特色的氛围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有进取精神、有社会责任心和职业责任感的医务人员。

2.1整洁文明的校园环境有助于养成医学生爱护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做事认真、有条理、可靠等素质,使他们能较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

学生来自社会各个群体,绝大多数在入校前并不了解未来职业的性质、特点,进入院校后,映入眼帘的是设计科学、功能合理、整洁漂亮的校园,具有良好学习氛围的教室和实验、实训室以及图书阅览室等等,校园每一处场地,甚至每一个角落都是设计科学、布置合理、整洁卫生的,这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时刻在暗示学生:要爱护这美丽的校园啊!可不要使自己成为“第一扇破窗”! 这样,我们的医学生们逐渐地“与之化矣”。经过两年校园生活的熏染,学生与这样的洁净环境已浑然一体了,他们也成了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是这美丽环境的保持和维护力量,其爱整洁、做事有条理等医学生职业意识与素养即已逐渐养成。

2.2富有特色的校训、严格的校规校纪、校园各处悬挂或张贴的人生及教育名言警句、各种宣传栏的行业及优秀毕业生的介绍等启蒙了学生的职业责任意识,约束了他们的行为,培养了他们自律、谨慎、克制的素质

医学院校都有其特色鲜明的校训,例如我院的校训为:“勤勉、慎独、仁爱、精诚”,悬挂或张贴在每间教室、实验室等学习场所的讲台上方,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时时“提醒”、处处“叮咛”。这样把医务人员应有的精神特质高度浓缩在校训中,为学生未来职业素养的自我培养起到了很好的导向、督促作用。此外,在校园各处学习、实验、实训甚至是休闲场所都悬挂或张贴有校训。

医学院校的校规校纪通常都比较严格,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安排专门的时间组织学习并以比赛、抽查等手段检查学习效果,这既保证学生完成好学习任务,又养成了他们自律、克制、守纪等品质。

2.3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在教学生以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他们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对学生的关爱、对自己的专业领域的科学严谨的态度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具有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能够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学生心灵之火,造就一大批出类拔萃的学生。名师就是一面夺目的旗帜,吸引着学生们去追赶、超越。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医学院校要培养出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的医学生,必须集合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其中还要涌现出一批名师,这样有利于教师把他们研究领域的最先进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也能够对学生施加更加优良的训练。同时,教师对科学知识的勤奋积累,对教育教学艺术的执着追求,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等等,在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2.4医学生宣誓仪式、一定的志愿者活动和劳动活动等,较好地培养了医学生的服务意识,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了解其服务对象,从而形成正确的护理职业态度

医学院校极富特色的医学生宣誓仪式,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洗礼,庄重的仪式当使医学生深刻认识到医务人员职业的神圣感和高度的责任感,由此而激发了学生为胜任如此神圣的职业而勤奋努力的学习精神。

我们的学生几乎都是应届高中毕业生,没有多少社会生活经验,如何使他们了解社会,了解其工作的对象,这是一个重要而且绕不开的问题。为此,医学院校通常都会安排学生进行一定时间的劳动活动;院系、班级每年都会组织一些学雷锋活动;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协会也会定期开展一定的活动;院系学生管理部门还积极促进学生利用假期开展社会调查,深入了解社会,了解将来职业活动的社会环境。这些活动都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了解社会中那些特别需要帮助的群体,培养他们的爱心、同情心,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护理职业态度。

此外,富有医学生未来职业特色的迎新晚会节目、实验室和实训室以及临床见习、实习等教学活动对学生有着严格要求等等,以上所有因素共同构成的校园文化氛围,使生活于其中的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促使学生形成尽职、自律、谨慎、克制和遵守纪律等品质,养成职业责任意识。

篇5:医学生责任感调查报告

当第一天决定学医的时候,就没有后悔的选择,“救死扶伤,不辞艰辛...为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身”这句誓言便成了终身的信仰,亦是一位共产党员无畏奉献在医疗卫生方面的彰显。无论多久以后,我们都不忘初心,跟随党的号召,牢记医疗使命,投身于医疗卫生事业以及党和国家的建设中去。

”在这次疫情当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90后英雄,他们奋战在疫情防治一线,他们牢记党员的使命,刻画了逆行者的最美身影,他们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作为一名在校的医学生,我对他们十分敬佩,同时也向往成为这样一名医生,不畏艰险,迎难而上,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一份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我深知,现在的我仍然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但是我将在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尽我所能的去提升自己,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写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后,我感触良多。疫情当前,正是有了无数像他们一样的“逆行者”,不畏艰险第一时间驰援武汉,才有了今天抗“疫”之战的累累硕果。他们风华正茂,敢于担当起救死扶伤的重任,冲锋在前,舍生忘死,用行动彰显了青春的磅礴力量,诠释了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

篇6:医学生见习报告

第一部分是到井口镇农户家庭中作社会实践调查。我们调查了农民的医疗卫生现状。农民都比较热情,都很配合。我们针对目前的农村合作医疗做了一些简单的调查, 普遍的反映还是不错的,发现全部农民都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一点我们都比较高兴,这说明农民很支持国家的这项政策,农民从中得到的许多实惠.但是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局限的地方,比如有些人反映农村合作医疗对于一些疾病的报销还是有所限制的等等。同时,在预防疾病方面,由于局限,他们的防范意识还是很弱的。在与农民交谈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农民对人才、知识的渴求。第二部分是在井口镇的广场上进行健康知识方面的宣传。农民们似乎也对我们大学生的宣传感兴趣,我们宣传点才摆了不到一分钟,就已经吸引了不少农民朋友的关注。我们针对调查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向农民们宣传了一些夏天常见病的预防和知识普及,并给予他们合理的解答和指导,尽量使宣传内容生动且易于理解。从现场的情况来看,我们的宣传还是具有了一定的作用的,不少农民对我们的宣传单都仔细地看,更让我们高兴的是,有些农民还告诉我们说,我们做得很好。

我们这次的实践时间很充裕,这使我们做好充分准备去实践,不局限于课堂,走进农民,走进社会,了解到很多医学方面的知识,充实了我们的暑期生活,为以后我们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在三天与医院的亲密接触中,我明白了,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作为见习或实习生,要做到:1、待人真诚,学会微笑;2、对工作对学习有热情有信心;3、善于沟通,对病人要细致耐心,对老师要勤学好问;4、主动出击,不要等问题出现才想解决方案;5、踏踏实实,不要骄傲自负,真正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再过两年我将真正走进医院见习实习,这次的经历为我以后的学习提供了经验。

上一篇:春天对孩子的祝福语下一篇:过程教学设计